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奶牛阴外动脉灌注乳脂前体物对奶牛产奶量及乳腺内短链脂肪酸摄取规律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本试验主要研究灌注乳脂前体物对产奶量及乳腺内短链脂肪酸摄取规律的影响,为有效提高秸秆饲料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提高乳品质奠定科学依据。选择8头经产(2~3胎)、泌乳中期(99±11)天、日产奶量为[(20.17±1.28)kg]的健康荷斯坦奶牛分为两组,每组4头牛。采用2×2交叉试验设计,分别饲喂两种不同的日粮(苜蓿MF组,秸秆CS组);MF组的日粮粗饲料为苜蓿,CS组的日粮粗饲料为玉米秸秆,精粗比为45:55。试验分为2阶段,每阶段共20天,采用阴外动脉灌注乳脂前体物,分别设置预饲期14天,载体灌注期3天,正式灌注期3天。在载体灌注期,MF组奶牛接受载体灌注(阳性对照组1,MFC_1组),秸秆组奶牛也接受载体灌注(对照组,CSC组);在正式灌注期,MF组奶牛继续接受载体灌注(阳性对照组2,MFC_2组),CS组奶牛灌注乳脂前体物(CSF组);第二阶段将CS组奶牛和MF组互换,处理方法同第一阶段。试验期间奶牛自由饮水和采食TMR日粮。灌注期采集乳样,测定产奶性能;尾动脉和静脉采集血样,测定短链脂肪酸的浓度、比例及乳腺对其的摄取量与摄取效率。结果表明:1)在灌注乳脂前体物前,CSC组产奶量、标准乳和乳脂肪产量低于MFC1组(P<0.05);灌注乳脂前体物后,CSF组乳脂率和产乳脂效率高于CSC组(P<0.05),CSF组产奶量、标准乳和乳脂肪产量尽管在数值上仍然低于MFC_2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CSF组产乳脂效率高于MFC_2组(P<0.05)。2)在灌注乳脂前体物前,CSC组尾动脉血中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及短链与长链脂肪酸比例有低于MFC1组的趋势(P<0.10);在灌注乳脂前体物后,CSF组尾动脉血中乙酸、丙酸以及TVFA浓度高于CSC组(P<0.05),且CSF组乙酸、丁酸及TVFA浓度高于MFC_2组(P<0.05),但短链与长链脂肪酸比例仍然有低于MFC_2组的趋势(P<0.10)。3)CSC组与MFC1组、CSC与CSF组、CSF组与MFC_2组的奶牛乳腺对乙酸、丙酸、丁酸、TVFA的摄取量、摄取效率和动静脉差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秸秆组奶牛灌注乳脂前体物可显著增加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脂肪产量,并达到与苜蓿组相似的水平,尤其产乳脂效率高于苜蓿组,但对乳腺内短链脂肪酸的摄取规律无显著影响。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