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五五宪草”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国时期特别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宪政建设在中国宪政史
    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五五宪草”的制定更是具有多方面的
    代表性和研究价值。但由于“五五宪草”本身的敏感性,目前学
    术界对它还缺乏比较深入、全面的研究。
    本文以“五五宪草”及其相关资料为基础,对其背景、过程、
    实体内容、立法技术和文化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五五宪草”
    制定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中西文化的激
    烈冲突为文化背景,以孙中山的“建国三时期”理论和“五权宪
    法”思想为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立法院历时三载,七易其稿,
    才完成了“五五宪草”的制定工作。“五五宪草”以国家社会本位
    主义为价值取向,对国体、人民的权利义务、中央及地方权限的
    划分、国民经济及教育、宪法的施行及修正等重要内容作出规定,
    具有一定程度的可行性。“五五宪草”体现出了较高的立法技术。
    其立法主体构成比较科学,立法权限划分也较为明确。法案起草
    的程序技术、立法机构的审议技术和立法表达技术也达到了较高
    的水平。它生动地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平衡,并微妙地糅
    合了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这两种相悖的价值。而“五五宪草”
    的制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官方与民间的互动,又对它的完善起到
    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五五宪草”的历史原貌作了尽可能
    详尽、真实的展示,希望能为当代中国的宪政建设提供必要的参
    考、借鉴和有益的资源。
The constructional move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the constructional movement of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period of the Nanking National People's Government, the formulation of the May Fifth Draft Constitution had some mutual representative and research value in the same period. But because of its sensitivity, the academia doesn't do much research into it fully and systematically.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process, subject context, the legislative technique and the cultural sense of the May Fifth Draft Constitution which writing the base of the research to the May Fifth Draft Constitution and some information interrelated. In 1930s, the Fifth Draft Constitution was drawn up when the country was being in the time of national crisis. Its cultural background was the intense conflict between the west and China cultural, the theory base was theory of "the Three Period of Founding a Nation" of the Sun Yat-sun and its guide principles the thoughts of the "Five Power Constitution". The Legislative Yuan had finished the formulation of the Fifth Draft Constitution by 7 times revised in 3 years. Its values was the national social selfish departmentalism and regulated some important contents, such as the form of state, the rights and duties of people, the power arrangement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education, the practice and revise of the consti
    tution government and so on, then the Fifth Draft Constitution had some practicable possibility on that time. In a word, its legislative technique was rather higher than others in the same time due to science subject construction to the constitution and definite legislative rights arrangement. Another, its legislative procedure technique and the examination technique of the legislative organ and the legislative expressive technique all achieved a high level. The formulation of the Fifth Draft Constitution showed lively the conflict and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West and China's cultural and the mix two contrary
    
    
    values of instrumentism value and objectivetism value. The interaction of government and the nongovernmental showed during the course of formulation had a important role for its perfecting. The thesis has some describes fully and accurately as can as possible, the author wants to provide much necessary reference and useful research resource for the constructional movement of China on the present age.
引文
[1]蒋中正,《新生活之要义》,《革命文献》第68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75年版,第21页。
    [2]蒋中正,《新生活运动第二期的目的和工作的要旨》,《革命文献》第68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75年版,第49页。
    [3]胡适,《我们什么时候才可以有宪法》,《新月》第2卷第4号。
    [4]胡适,《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新月》第2卷第6期。
    [5]邹鲁编著,《中国国民党史稿一、二篇》,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影印,第161页。
    [6]《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67~768页。
    [7]《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68页。
    [8]《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211页;转引自王人博著,《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351页。
    [9]《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46页。
    [10]《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91页。
    [11]《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93页。
    [12]《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96页。
    [13]《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78页。
    [14]《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76页。
    [15]《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0页。
    [16]《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97页。
    [17]《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46页。
    [18]《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03页。
    [19]《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02页。
    [20]陈茹云著,《中国宪法史》,文海出版社,第177~178页。
    [21]陈茹云著,《中国宪法史》,文海出版社,第184~185页。
    [22]胡适,《人权与约法》,《新月》第二卷第二期,1929年4月4日。
    
    
    [23]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5页。
    [24]《中央日报》,1932年12月21日。
    [25]立法院编,《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说明书》,文海出版社,第5~6页。
    [26]立法院编,《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说明书》,文海出版社,第9~10页。
    [27]立法院编,《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说明书》,文海出版社,第10页。
    [28]立法院编,《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说明书》,文海出版社,第11页。
    [29]立法院编,《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说明书》,文海出版社,第11页。
    [30]立法院编,《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说明书》,文海出版社,第12页。
    [31]立法院编,《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说明书》,文海出版社,第12~14页。
    [32]陈茹云著,《中国宪法史》,文海出版社,第240页。
    [33]陈茹云著,《中国宪法史》,文海出版社,第253~255页。
    [34]陈茹云著,《中国宪法史》,文海出版社,第255页。
    [35]吴经熊,黄公觉著,《中国制宪史》,文海出版社据商务印书馆版影印,第216~217页。
    [36]吴经熊,黄公觉著,《中国制宪史》,文海出版社据商务印书馆版影印,第772~773页。
    [37]公丕祥著,《法哲学与法制现代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39页。
    [38]张庆福主编,《宪法学基本理论》(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643页。
    [39][法]狄骥著,《宪法论》,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2页。
    [40][法]狄骥著,《宪法论》,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4页。
    
    
    [41][法]狄骥著,《宪法论》,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7~8页。
    [42]吴经熊,黄公觉著,《中国制宪史》,文海出版社据商务印书馆版影印,第682页。
    [43]《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16页。
    [44]《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11页。
    [45]《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21~722页。
    [46]吴经熊,黄公觉著,《中国制宪史》,文海出版社据商务印书馆版影印,第126页。
    [47]陈茹云著,《中国宪法史》,文海出版社,第241~242页。
    [48]何炳松,《国民教育与制宪》,《东方杂志》,第30卷第7号,1933年4月。
    [49]吴经熊,黄公觉著,《中国制宪史》,文海出版社据商务印书馆版影印,第90页。
    [50]陈茹云著,《中国宪法史》,文海出版社,第242页。
    [51]孙科,《我们需要何种宪法》,《中国制宪史》,吴经熊、黄公觉著,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版影印,第733页。
    [52]孙科,《我们需要何种宪法》,《中国制宪史》,吴经熊、黄公觉著,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版影印,第735页。
    [53]孙科,《我们需要何种宪法》,《中国制宪史》,吴经熊、黄公觉著,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版影印,第737页。
    [54]孙科,《我们需要何种宪法》,《中国制宪史》,吴经熊、黄公觉著,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版影印,第738页。
    [55]立法院编,《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说明书》,文海出版社,第10页。
    [56]立法院编,《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说明书》,文海出版社,第10页。
    [57]参见立法院编,《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说明书》,文海出版社,第3页。
    [58]汤漪,《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初稿汇评》,《大公报》1934年
    
    5月17日。
    [59]刘仁甫,《读宪草初稿》,《大公报》1934年4月4日。
    [60]吕复,《读宪法草案结论》,《大公报》1934年3月27日:吕复,《论新宪草总纲》,《大公报》1934年3月26日。
    [61]孙科,《中国宪法的几个问题》,《中国制宪史》,吴经熊、黄公觉著,上海书店,第771页。
    [62]孙科,《宪草的精神》,《中国制宪史》,吴经熊、黄公觉著,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版影印,第744页。
    [63]孙科,《宪草的精神》,《中国制宪史》,吴经熊、黄公觉著,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版影印,第747页。
    [64]孙科,《中国宪法的几个问题》,《中国制宪史》,吴经熊、黄公觉著,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版影印,第772~773页。
    [65]张知本,《中华民国宪法起草意见》,《东方杂志》,第30卷第21号,1933年11月。
    [66]沙千里,《对于“宪法草案”的意见》,《宪政运动论文选集》,上海书店据生活书店1940年版影印,第273—278页。
    [67]吕复,《对于宪法草案第六第八及第九各章之平议》,《大公报》,1934年3月15日。
    [68]陈茹云著,《中国宪法史》,文海出版社,第232页。
    [69]徐秀义,韩大元主编,《现代宪法学基本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8页。
    [70]陈茹云著,《中国宪法史》,文海出版社,第242~243页。
    [71]吴经熊,黄公觉著,《中国制宪史》,文海出版社据商务印书馆版影印,第630页。
    [72]罗隆基,《五五宪草之修正》,《再生》,1940年第45期,第3—10页。
    [73]闻黎明,《“国民大会议政会”刍议》,《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3期,第69—88页。
    [74]吴经熊,黄公觉著,《中国制宪史》,文海出版社据商务印书馆版影印,第85—86页。
    
    1996年第3期,第69—88页。
    [74]吴经熊,黄公觉著,《中国制宪史》,文海出版社据商务印书馆版影印,第85—86页。
    [75]何濂,《何濂回忆录》,第162页,转引自[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页。
    [76][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页。
    [77][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155页。
    [78][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页。
    [79]钱端升,《评立宪运动及宪草修正案》,《东方杂志》,第31卷第19号,第10页。
    [80]胡旭晟,蒋先福主编,《法理学》,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1页。
    [81]周旺生著,《立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2页。
    [82]吴经熊,黄公觉著,《中国制宪史》,文海出版社据商务印书馆版影印,第91—94页。
    [83]周旺生著,《立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43页。
    [84]参见王健,《超越东西方:法学家吴经熊》,《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2期,第216—221页。
    [85]周旺生著,《立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13页。
    [86]周旺生著,《立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53页。
    [87]周旺生著,《立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42页。
    [88]平心著,《中国民主宪政运动集》,上海书店据进化书局
    
    1946年版影印,第418—419页。
    [89]《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92页。
    [90]《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99页。
    [91]《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0页。
    [92]陈茹云著,《中国宪法史》,文海出版社,第213—214页。
    [93]转引自包万超,《儒教与新教:百年宪政建设的本土情结与文化抵抗》,《北大法律评论》(1998),第1卷第2辑,法律出版社,第560—561页。
    [[94]胡适,《福建的大变局》,《独立评论》第七十九号,转引自欧阳哲生著,《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的现代阐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页。
    [95]王人博著,《宪政的中国之道》,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4页。
    [96]《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80页。
    [97]《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80页。
    [98]《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99页。
    [99]吴经熊,黄公觉著,《中国制宪史》,文海出版社据商务印书馆版影印,第262—263页。
    [100]Alasdak MacIntyre,WhoseJustice?Which Rationality?P. 60.(London:Duckworth,1988.),转引自王人博著,《宪政的中国之道》,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3—224页。
    [101]陈茹云著,《中国宪法史》,文海出版社,第242页。
    [102]徐秀义,韩大元主编,《现代宪法学基本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103]徐秀义,韩大元主编,《现代宪法学基本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8—49页。
    [104]蔡定剑,《关于什么是宪法》,《中外法学》,2002年第1期,第95页。
    [105]张知本,《宪法草案委员会之使命及草案中应行研究之问题》,《东方杂志》,第三十卷第七号,1933年4月。
    
    
    [106]丘汉平,《宪法上关于人民之权利规定之商榷》,《东方杂志》,第三十卷第七号,1933年4月。
    [107]吴经熊,黄公觉著,《中国制宪史》,文海出版社据商务印书馆版影印,第457页。
    [108][美]卡尔·弗里德里希著,《超验正义——宪政的宗教之维》,周勇、王丽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页。
    
    
    [1]《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邹鲁编著,《中国国民党史稿一、二篇》,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影印。
    [3]吴经熊,黄公觉著,《中国制宪史》,文海出版社据商务印书馆版影印。
    [4]立法院编,《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说明书》,文海出版社。
    [5]陈茹云著,《中国宪法史》,文海出版社。
    [6]张耀会,岑德彰编,《中华民国宪法史料》,文海出版社。
    [7]韬奋,潘梓年,张志让,沙千里等著,《宪政运动论文选集》,上海书店据生活书店1940年版影印。
    [8]平心著,《中国民主宪政运动集》,上海书店据进化书局1946年版影印。
    [9][法]狄骥著,《宪法论》,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0][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1][英]洛克著,《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2][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下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3][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14]徐秀义,韩大元主编,《现代宪法学基本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张庆福主编,《宪法学基本理论》(上、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6]王人博著,《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7]王人博著,《宪政的中国之道》,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8]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9]林端著,《儒家伦理与法律文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李泽厚著,《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21]刘军宁等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22]刘军宁等编,《自由与社群》,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23]刘军宁等编,《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24]王炎等编,《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25]陈小平,《党权政治的兴起及对中国宪政的影响》,《自由主义与当代世界》,王炎等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26]龚祥瑞著,《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7]公丕祥著,《法哲学与法制现代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8]周旺生著,《立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9]周旺生著,《立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0]曹叠云,《立法技术》,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3年版。
    [31]包万超,《儒教与新教:百年宪政建设的本土情结与文化抵抗》,《北大法律评论》(1998),法律出版社,第1卷第2辑,第505—575页。
    [32]欧阳哲生著,《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的现代阐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3]王世杰、钱端升著,《比较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