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村庄权力结构的政治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农村村民自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村庄权力结构及农民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学界一直关注的热点。本文运用结构—制度分析方法,对村庄权力结构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前辈的基础上,提出村庄四层权力结构,即“上层”权力(中央政府权力)—“中层”权力(地方政府权力,本文特指乡镇政权权力)—“中下层”权力(村庄精英权力)—“下层”权力(普通村民权力),这四层权力的互动及存在的症结。其中,“上层”通过宏观制度的植入对传统村庄的渗透与控制,这又与其它三层权力产生结构性矛盾;“中层”通常具有极大的主动性和能够建构自主性空间,对“上层”进行或明或暗的抵制,对“中下层”和“下层”进行主导和压制;“中下层”在四层权力结构中,居于承上启下的中介地位,构成村庄四层权力结构的交叉点和集合部;“下层”则掌握着村级治理的所有权,但又必须委托给其它三层权力行使,即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在实践中,可能产生委托—代理矛盾。所以,传统的官僚主义体制控制不能改善村级治理的有效性问题。随着《村组法》的颁布和贯彻实施,以制度化的方法确立宪政与法治为基础的代表性村民自治及四层权力的良性互动格局,是实现中国农村长治久安的根本出路。
     全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村庄权力结构的历史嬗变。分析村庄权力结构特别是国家与村庄的关系的历史嬗变,即从传统的村庄双层权力结构(国家—乡绅)到人民公社时期村庄单一权力结构再到改革以来村庄四层权力结构(“上层”—“中层”—“中下层”—“下层”)的嬗变。
     第二部分,制度植入:“上层”权力宏观制度的整体设计。“上层”在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基础上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推行村民自治制度及其它制度设计。通
    
    过制度创新划定了“国家一村庄”的权力边界。由于上层对传统村庄的介入,必
    然与其它三层权力产生结构性矛盾。
     第三部分,抵制与压制:“中层”权力的两面性。“中层”权力是“上层”
    权力在农村的基础和末梢,以乡镇党政组织为载体的“乡政”权力运行是国家权
    力与社区权力互为渗透、互为影响的连接点。“中层”的行动是在扩大国家权力的
    基础,还是防止国家规则的进入并扩大自己的权力?由于“中层”具有极大的主
    动性和能够建构自主性空间,一方面在顺从国家统一行动的同时,抵制来自“上
    层”的管辖权,又一方面运用国家权威对“村治”权力进行压制并与之产生冲突。
     第四部分,交叉点和集合部:“中下层”权力的中介地位。“中下层”权力是,
    由村庄体制内精英和体制外精英直接行使的自治权(“村治”权力)。体制内精英
    即通常所说的村干部,体制外精英指村庄的宗族精英、帮派势力、宗教精英和经
    济乡绅。体制内精英与体制外精英之间,村庄精英整体与“上层”、“中层”和“下
    层”之间产生博弈。
     第五部分,治理所有权:“下层”权力的授权角色。“村治”主要指“村民自
    治”。村庄治理所有权理应掌握在广大村民手中,但又必须委托村庄体制内精英行
    使。村民既是村庄的治理的主体,同时又是国家的公民,它的二重性产生了与“上
    层”、“中层”形成了国家委托一代理关系,与“中下层”形成了社会委托一代理
    关系。在实践中,可能产生普通村民与“上层”、“中层”、“中下层”的委托一代
    理矛盾。
Rural villager's autonomy is an important integral part in our country's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The research on the village's power structure and peasant's problems has been a focus in academic fields in recent years. This article combs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village's power structure by way of structure-institution analysis, and puts forward a four-layer power structure based on the former's studies, that is, Supreme Layer power (centre government power) - Middle Layer power (local government power, here it refers to town government power) - Submiddle Layer power (village's elite power) - Low Layer power (ordinary villager power), and it also analyses the four-layer power's mutual activ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Supreme Layer penetrates and controls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by macro-institution transplantation which will creat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with the other three layers; the Middle Layer is usually endowed with great initiative and can construct its own space to resist the Suprem
    e Layer's influence overtly or covertly, as well as to dominate or suppress the Submiddle Layer and the Low Layer; The Submiddle Layer is in the transitional position of the four-layer power structure,and forms a cross- point or junction in the four layers; The Low Layer controls the ownership of village's governance, but it must entrust the ownership to the other three layers to carry out, that is, they form an entrust-agent relationship but in practice, this will bring about entrust-agent contradictions. Therefore the traditional bureaucratic system could not solve the effective problems in village governance.With the issue and enactment of the Organization Law of Villager's Committee of People's Repulic of China, the representative villager's autonomy and the four-layer power beneficial mutual activat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constitutional polity and formed by way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way to assure village's long peace and stability in China.
    This paper covers five parts:
    Part I, the historical change of village power structure. It analyses the historical change of village power structure, especi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 and village, that is, from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dual layer power structure (nation-gentry) to the single power structure during the period of People's Community, then to the four-layer power structure since the reform began in village.
    
    
    Part II, institution transplantation: the whole design of Supreme Layer power's macro-institution. The Supreme Layer publizes the villager's autonomy system and other system designs by compulsory institutional change on the basis of the inductive institutional change. It defines the power limitation between nation and village through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wing to penetration of the Supreme Layer in the traditional village.it must creat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with the other three layers.
    Part III, resistance and suppression: the two sides of Middle Layer power. The Middle Layer is the basis and end of the Supreme Layer in rural areas. The town power carried out by the town's party and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is the conjuncture of national power and social power's mutual penetration and influence. Is the Middle Layer's action to enlarge the basis of national power, or just to enlarge its own power by defending itself against the national rules' entry? The Middle Layer has great initiative and can build its own space, so, on the one hand, it can resist the authority from Supreme Layer while in compliance with the concerted ac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suppresses the village power by using national authority and contradicts with the Submiddle Layer.
    Part IV, cross-point and junction: the medium position of the Submiddle Layer. The Submiddle Layer power refered to villager's autonomy power (village governance power) is directly performed by village inside-system elites. Inside-system elites are usually the village cadres, and outside-system elites are the tribe elites, fiction powers, religious elites
引文
[1]孔德元:《政治社会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2]金太军:《村庄治理中三重权力互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
    [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4—69页。
    [4]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版.
    [6][13]这两概念是笔者借用徐勇:《内核—边层:可控的放权式改革》,载《开放时代》2003年第1期的概念稍作改动。
    [7]郭正林:《家族、党支部与村委会互动的政治分析》,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
    [8]吴清军:《乡村中的权力、利益与秩序》,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1期。
    [9]肖唐镖:《村委会选举中的宗族因素—对40个村委会选举观察研究的综合分析》,香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举办“第二届中国大陆村级组织建设学术讨论会”,2001年3月16日-17日。
    [10]贺雪峰:《论村级权力结构的模化》,载《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2期。
    [11]贺雪峰:《缺乏分层与缺失记忆村庄的权力结构》,载《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2期。
    [12]贺雪峰等:《论村庄社会关联》,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14]王向民:《乡镇和村—政治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博弈空间》,载《中国政治》2002年第5期;桂勇:《政治现代化—国家力量的增长与强化》,载《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3期。
    [15]徐勇:《民主化进程中的政府主动性》,载《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3期;吴毅:《村民自治的成长:国家进入与社区内生》,载《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3期;王旭:《乡村中国的基层民主:国家与社会的权力互强》,载《二十一世纪》(香港)1997年4月号。
    [16]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夏季卷.
    [17]孙立平等:《“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
    [18]周晓虹:《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毛泽东和后毛泽东时代的比较》,载《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秋季号。
    [19]陈佩华(sylvia chan):《村民自治与公民社会》,载《中国评论》(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1-229页。
    [20]法团主义英文为Corporatism,又译为组合主义、社团主义、合作主义等,见张静:《法团主
    
    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Schmitter: " 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in Fredrick B,Pike and Thomas stritch eds. The New Corporatism:social-political structure in the Ⅰ- berian world Notre Dame University Press, P.86.施密特用一段简明的文字对组合主义下了一个被广为引用的定义。“组合制度可以定义为一种利益代表的体系:组成这一体系的各个社会集团被组织正数口有限的团体中。这些团体具有下列特征:单一、强制性、不容竞争、等级分明、功能各异。它们得到国家的承认或批准(甚至由国家直接创建)。国家授权让它们去垄断各自社会集团的代表权,但是却在各团体领导人的遴选以及他们提出本集团要求与表达态度上面的控制”。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第93-94页。
    [21]转引自金太军:《村庄治理中二重权力互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
    [22][澳]安戈等:《中国组合主义及东亚模式》,载《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1期.
    [23]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4]Jean Oi: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orn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年版。
    [25]崔之元:《“混合宪法”与对中国政治的三层分析》,载《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3期。
    [26]金太军:《村庄治理中三重权力互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
    [27][美]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6年版。
    [28]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牛律大学出版社(香港)1994年版。
    [29]李略:《市民社会和社团主义》,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春季号。
    [30]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31]秦晖 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48页。
    [32][英]安尔尼·古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9页。
    [3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75页。
    [34][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45页。
    [35]吴理财:《民主化与中国乡村社会转型》,载《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36][美]古德:《家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166页。
    [37]王先明:《近代绅士》,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1页.
    [38]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9]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和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0]周锡瑞:《中国地方精英与支配模式导论》,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8年夏季卷。
    [41]杜赞奇:《文化、权力和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2]司考特·罗泽尔等:《中国经济改革中村干部的经济行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年版。
    [43]王思斌:《村干部的边际地位与行为分析》,载《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4期。
    [44]Jean Oi: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orn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年版。
    [45]吴毅:《村治中的政治人》,载《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1期。
    [46]党国印:《中国乡村权势阶层崛起》,载《中国国情国力》1998年第5期。
    [47]王汉生:《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的工业化与农村精英构成的变化》,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秋季卷。
    [48]程同顺 赵银红:《乡村管理模式的回顾与前瞻》.载《中国政治》2000年第8期。
    [49]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0]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版。
    [51]强世功:《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法律治理化》,北京大学法律系“中国乡村社会的法律”研讨论文,1998年版。
    [52]《中共中央关于民主办社几个事项的通知》(1957年3月5日);谭震林:《关于湖南攸县贯彻民主办社和整风问题的报告》(1957年6月24日)。
    [53]《田家英在魏塘公社“六十条”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1年3月31日):《田家英嘉善调查与人民公社“六十条”的制定》,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18页。
    [54]《郑州会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载《人民日报》(1958年11月10日、12日)。
    [55][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5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2页。
    [56]陈古元:《当代中国的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山西出版社1996年版,第212页.
    [57]程同顺 赵银红:《乡村管理模式的回顾与前瞻》,载《中国政治》2000年第8期。
    [58]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447页。
    [5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1983年10月12日)
    [60]沈延生:《中国乡治的回顾与展望》,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1期。
    [61]金太军 施从美:《乡村关系与村民自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稍作改动。
    [62]唐兴霖马骏:《中国农村政治民主发展的前景及困难:制度角度的分析》,载《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1期。
    [63][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25-226页。
    
    
    [64]转引自张小幼 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0-271页。
    [65]“软政权化”指的是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行政命令贯彻能力的退化,行政实施效率的低下和法律规则被任意破坏而引起的综合现象。瑞典经济学家缪达尔最早提出这一概念。见萧功秦:《“软政权”与分利集团化:中国现代化的两重陷阱》,载《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1期。
    [66]郑永年:《警惕民主化过程中的政治腐败》,载(信报》(2000年12月15日)。
    [67]《人民公安报》(2001年4月9日)。
    [68]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3页。
    [69]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300页.
    [70]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5-283页。
    [71]转引白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7页.
    [72]李慷:《乡镇政府》,载《进入21世纪的中国农村》(熊景明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31-37页。
    [73]王绍光 王有强:《公民权、所得税和预算体制》,载《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3期。
    [74]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75]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9页.
    [76]彭真:《通过群众自治实行基层直接民主》,载《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9、611页.
    [77]张厚安等:《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个村的调查与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76页。
    [78]袁方成:《乡村关系与乡村民主—“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综述》,载《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2期。
    [79]徐勇:《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代理人与当家人》,载《二十一世纪》(香港)1997年8月号。
    [80]王汉生:《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的工业化与农村精英构成的变化》,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秋季卷。
    [81]杨善华:《家族政治和农村基层政治精英的选拔、角色定位和精英更替》,载《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5期。
    [82]孙立平:《改革前后中国大陆国家、民间法治精英及民众间互动关系的演变》,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2001年冬季卷。
    [83]徐勇:《村干部的的双重角色:代理人与当家人》,载《二十一世纪》(香港)1997年8月号。
    
    
    [84]转引自吴清军:《乡村中的权力、利益与秩序》,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1期。
    [85]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86]韩丁曾借用—基层干部的比喻来说明“三反运动”和“四清运动”时期农村基层干部所处的两头受气的境地。见 Hinton,w., Shenfan, the Continuing 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uage,New York:Random House Inc.,1983年,第219页。
    [87]严格地说,村民自治中党政关系的提法并不准确,因为村民委员会是自治组织而不是一级政府,我们这里只是借用这个术语来描述相类似的事物。
    [88]《乡镇论坛》2000年第3期。
    [89]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287-319页.
    [90]《今晚报》(1994年9月11日)。
    [91]周大鸣:《潮州凤凰村社会文化的变迁》,载《华南农村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庄英章主编)第191-120页。
    [92]孙启泰 熊志勇:《大寨红旗的升起与坠落》,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8-246页;卢跃刚:《大国寡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93]钱杭:《宗族重建的意义》,《90年代中国农村状况:机会与困境》(刘青峰等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3-204页。
    [94]陈光金:《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437-441页;肖冬连:《崛起与徘徊》,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1-172页。
    [95]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91页。
    [96]郭正林:《家族、党支部与村委会互动的政治分析》,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
    [97]转引自肖唐镖:《宗族在村治权力分配与运行的影响分析》,载《政治学》2002年第6期。
    [98]肖唐镖:《宗族在村治权力分配与运行的影响分析》,载《政治学》2002年第6期。
    [99]金太军等:《乡村关系与村民自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3-300页.
    [100]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305页。
    [101]樊平:《“恶人治村”的实质是赢利经纪》,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学术研讨会”论文(武汉),2000年10月4-16日。
    [102]樊平:《“恶人治村”的实质是赢利经纪》,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学术研讨会”论文(武汉),2000年10月4-16日。
    [103]陈传刚等:《网络时代的政治安全》,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6页。
    [104]吴飞:《中国农村社会的宗教精英—华北某县农村天主教活动考察》,载《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
    
    
    [105]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页。
    [106]R.Madsen: Moralty and Power in a Chinese Villag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年版。
    [107]阎志民:《中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页.
    [108]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页.
    [109]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9页。
    [110]卢福营:《农民分化过程中的村治》,南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
    [111]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3页。
    [112]王峰:《农村基层建设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载《中国政治》2000年第11期。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
    5、黄宗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版。
    6、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秦晖等:《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8、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版。
    9、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0、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张仆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2、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
    13、金太军等:《乡村关系与村民自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5、孔德元:《政治社会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6、张小劲等:《比较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18、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版。
    19、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0、张厚安等:《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个村的调查与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22、卢跃刚:《大国寡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23、孙启泰等:《大寨红旗的升起与坠落》,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4、陈光金:《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25、陈传刚等:《网络时代的政治安全》,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版。
    26、于建嵘:《岳村政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7、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987年版。
    28、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9、张静:《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0、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三联书店1997年版。
    31、王先明:《近代绅士》,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2、王颖等:《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版。
    33、王振耀:《中国村民自治理论与实践探索》,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34、陆学艺:《当代中国农村与当代中国农民》,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35、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
    36、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37、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8、杜维明:《新加坡的挑战——新儒家伦理与企业精神》,三联书店1989年版。
    39、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徐勇:《内核——边层:可控的放权式改革》,载《开放时代》2003年第1期。
    2、徐勇:《民主化进程中的政府主动性》,载《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3期。
    3、金太军:《村庄治理中的三重权力互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
    4、郭正林:《家族、党支部与村委会互动的政治分析》,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
    6、贺雪峰:《论村级权力结构的模化》,载《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2期。
    7、贺雪峰:《缺乏分层与缺失记忆村庄的权力结构》,载《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2期。
    8、贺雪峰等:《论村庄社会关联》,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9、王向民:《乡镇和村—政治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博弈空间》,载《中国政治》2002年第5期。
    10、桂勇:《政治现代化—国家力量的增长与强化》,载《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3期。
    11、吴毅:《村民自治的成长:国家进入与社区内生》,载《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3期。
    12、王旭:《乡村中国的基层民主:国家与社会的权力互强》,载《二十一世纪》(香港)1997年4月号。
    13、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夏季卷。
    14、孙立平等:《“软硬兼施”:止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鷺江出版社2000年版.
    15、周晓虹:《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毛泽东和后毛泽东时代的比较》,载《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秋季号。
    
    
    16、[澳]安戈等:《中国组合主义及东亚模式》,载《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1期。
    17、崔之元:《“混合宪法”与对中国政治的三层分析》,载《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3期。
    18、李略:《市民社会和社团主义》,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春季号。
    19、王思斌:《村干部的边际地位与行为分析》,载《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4期。
    20、吴毅:《村治中的政治人》,载《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1期。
    21、党国印:《中国乡村权势阶层崛起》,载《中国国情国力》1998年第5期。
    22、王汉生:《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的工业化与农村精英构成的变化》,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秋季卷。
    2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1983年10月.12日)
    24、沈延生:《中国乡治的回顾与展望》,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1期.
    25、唐兴霖马骏:《中国农村政治民主发展的前景及困难:制度角度的分析》,载《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1期。
    26、萧功秦:《“软政权”与分利集团化:中国现代化的两重陷阱》,载《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1期。
    27、郑永年:《警惕民主化过程中的政治腐败》,载《信报》(2000年12月15日)。
    28、王绍光王有强:《公民权、所得税和预算体制》,载《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3期。
    29、袁方成:《乡村关系与乡村民主—“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综述》,载《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2期。
    30、徐勇:《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代理人与当家人》,载《二十一世纪》(香港)1997年8月号.
    31、吴飞:《中国农村社会的宗教精英—华北某县农村天主教活动考察》,载《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
    32、王峰:《农村基层建设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载《中国政治》2000年第11期。
    33、吴大英等:《村民自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载《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34、王辉:《村民自治:障碍与对策》,载《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11期。
    35、魏宪朝:《试论当代中国的民主大战略》,载《理论与改革》2000年第4期。
    36、郎友兴等:《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载《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37、林尚立:《基层群众自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载《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4期。
    38、杨光波:《村民自治研究价值新探》,载《中国社会工作》1997年第1期。
    39、彭景阳:《制度创新与农村政治发展》,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40、多吉才让:《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载《求是》1999年第10期。
    
    
    41、胡永佳:《村民自治、农村民主与中国政治发展》,载《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2期。
    42、贺雪峰:《村治研究的分层与深化》,载{江海学刊》1999年第3期.
    43、仝志辉:《村民自治的研究格局》,载{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44、张军:《关于村民自治的思考》,载{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1期。
    45、赵树凯:《农村基层组织:运行机制与内部冲突》,载《经济要参》2001年第32期。
    46、曹志:《推进村民自治要依法处理好三个关系》,载《内部文稿》2001年第6期.
    47、方知:《关于村民自治问题探讨概况》,载《社会情报》2001年第1期。
    48、肖立辉:《村民自治在中国的缘起和发展》,载《学术论从》1999年第2期。
    49、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载《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
    50、程同顺等:《乡村管理模式的回顾与前瞻》,载《上海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第1期。
    51、杨雪冬:《当代中国农村民主建设中的博弈》,载《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52、景跃进:《村民自治与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之路》,载《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53、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的制度化调整》,载《开放时代》2001年第7期。
    54、于建嵘:《新时期中国乡村政治的基础和发展方向》,载《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1期.
    55、张永桃:《政治体制改革与村民自治》,载《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