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关于我国城市小额信贷扶贫问题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信贷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金融手段在缓解贫困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信贷扶贫是反贫困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额信贷以其独特的制度设计成为扶贫领域中的佼佼者,越来越受到发展中国家的关注。首先,小额信贷的客户目标针对的是处于金融市场边缘地位的贫困人口,因为贫困人口的贷款具有数额大、风险大、无法提供担保、管理和交易费用高等特点,正规金融机构由于趋利性和政策性限制,会拒绝对贫困人口贷款。其次,国际经验证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运用贴息贷款扶贫的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利益漏出现象,实际效果与扶贫目标发生偏离。贴息贷款导致的寻租现象使其被非贫困者攫取。同时还贷率低也是贴息贷款的弊端之一。
    制度型小额信贷采用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强调实现扶贫目标的同时在财务上要保持可持续性。同时小额信贷项目的数额小、短期、贫困者自我组织、互相担保的制度规定,自动排斥了非贫困者,并且保证了还贷率。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及其他经济制度的变化,使得城市中出现了一批新型贫困人口,其中大部分为下岗工人。这些人一般处于30—50的年龄段,有经验,有能力,有创业的热情和可能性,但是缺乏资金。本文在分析小额信贷与扶贫关系的基础上,以小额信贷资金进入城市扶贫领域为切入点,借鉴国际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参考小额信贷在我国农村的实施效果,进一步研究小额信贷在城市扶贫过程中的作用。
    本文框架如下:首先介绍小额信贷的国际先进经验,操作过程及监管指标。然后在探讨城市贫困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小额信贷在城市扶贫中的可行性。通过分析目前城市小额信贷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从小额信贷机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两个角度探索未来城市小额信贷的发展之路。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with credit policy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anti-poverty theory. As a financial method, credit gives an impetus to economic growth and has an active effect on poverty alleviation. Microfinance i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concerns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First, the aim customer of the microfinance is the poor people who are on the verge of the formal financial market. The form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ill refuse to give loans to the poor because of the profit motive as they face the question such as smaller amount of loans, larger risks, worse credit standing without mortgage, high management and dealing cost. Seco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improve that subsidized loans policy adopted by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brought about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the leakage of the profit, grabbed by the rich and low rate of loan payment.
    Institutional microfinance adopts the rules of market economy and makes the institutions serving the poor sustainable in finan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amount, short term and self-organization by the poor will exclude the rich automatically and assure the rate of loan payment.
    Now, our country is in the transition time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There has been a group of poor people in city, majority of which are unload workers, because of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and reformation of national enterprises. They are full of experience and ability with the ardor to carve out but unavailable to fund. The paper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microfinance for the urban poverty allevia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credit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esearch the effects the urban microfinance with the reference to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oreign microfinance and the effect of rural microfinance.
    The frame of the paper is: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of microfinance; the actuality of urban povert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urban microfinanc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urban microfinance; the way to develop the urban microfinance.
引文
1、艾路明,《小额信贷与缓解贫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安合祥等,《小额联保信贷促进下岗女工再就业模式的制度诠释—以天津市妇联项目为例》,《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5期
    3、安合祥、陈克刚、黄树青,《以金融创新促进城市扶贫—以天津市妇联小额信贷扶助下岗职工项目为例》,《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5期
    4、安德列斯·福格雷桑、戴尔·钱德勒,《参与发展:我们从孟加拉乡村银行能学到什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版
    5、(美)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第1版
    6、蔡昉,《要讲就业优先的原则》,《经济世界》,2003年底7期
    7、陈秋华等,《体制变换、结构变迁与就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2版
    8、(美)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版
    9、杜晓山 、刘文璞《小额信贷原理及运作》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年第1版
    10、范恒森,《金融制度学探索》,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第1版
    11、(德)柯武刚 史漫飞,《制度经济学 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版
    12、李健,《金融创新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第1版
    13、李兰英,《城市贫困:原因分析及治理政策》,《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6期
    14、李明贤,《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可持续性问题探析》,《金融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期
    15、李强、林勇,《西方国家解决困难群体就业的经验》,《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第7期
    16、李欣欣,《“就业难”的十大深层次原因》,《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第7期
    17、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第1版
    18、罗德明,《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第2版
    19、(美)罗纳德·I·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第1版
    20、吕学静,《各国失业保险与再就业》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年第1版
    21、廖湘燕,《加快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开展,积极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广西金融研究》,2003年第8期
    22、(美)乔安娜·雷格伍德,《小额金融信贷手册—金融业和公司运作的透视与展望》,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3、钱小安,《金融创新因果》,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4、王玉珍,《个人信用问题探讨》,《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4期
    25、王天义、申振东,《经济学热门话题的争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6、吴国宝,《扶贫模式研究:中国小额信贷扶贫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第1版
    27、吴邦国,《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第5期
    28、应宜逊,《国家应大力支持“小额贷款” 》,《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5月29日
    29、杨琳,《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年第1版
    30、杨宜勇,《发展小企业与促进就业》,《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第14期
    31、张兴胜,《经济转型与金融支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第1版
    32、张玉纯,《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业发展问题探讨》,《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33、张晓山、何安耐,《农村金融转型与创新》,山西出版社,2002年第1版
    34、张贵乐、于左,《合作金融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35、张新伟,《市场与反贫困路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36、张改清、陈凯,《小额信贷的小组联保机制运行机理与创新研究》,《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3期
    37、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信息研究中心,《各国信用担保业概况》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第1版
    38、重频,《中国金融运行研究》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年第1版
    39、朱德林、马筱融,《上海个人信用制度建设路径研究》,《新金融》,2003年第2期
    40、Asian Development Bank, Microfinance Development Strategy 1999年
    41、Dr.Salehuddin Ahmed,Greating Autonomous National and Sub-Regional Microcredit Funds 2001年
    42、Vogal Robert, Regulatory Challenges in Microfinance, Offic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Bureau for Development Policy,UNDP,1999年
    43、Rutherford Stuart, The Poor and Their Money: An essay about financial services for poor people,2000年
    44、WWW.pfchina.or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