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汉语方言的文白异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白异读研究颇引人注目。鉴于文白异读研究偏重对现象的收集描写,而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的现状;面对语音层次分析兴起,且有取代传统文白异读研究之势的背景,本文旨在对文白异读相关理论问题展开分析讨论。
     本文以各汉语方言文白异读现象独特性和方言间文白异读异同关联性的观察、对比、分析及成因探索为基础。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对分析结果进行理论提升。分析过程以典型个案的分析为起点,以点带面,层层推进,最终将众多汉语方言文白异读纳入研究视野。全文以“文白异读形成机制”为中心,分析过程适时穿插对“文白异读引进单位”、“文白异读引进方式”、“文白异读性质”等前人关注的焦点问题的讨论。本文欲通过此论述模式,对纷繁复杂的汉语方言文白异读现象做更具内在统一性的解读,为更具概括力理论的提升奠定基础。也试图借此论述模式,在全面观照前贤所关注的文白异读理论问题的同时,能对这些问题内部的关联有进一步的了解,以推进文白异读理论研究朝更全面、更深入、更系统的方向发展。
The study of literary reading and colloquial reading in Chinese dialects receives much concern.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situation that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literary reading and colloquial reading is relatively weak nowadays; and in view of the trend that the study of literary reading and colloquial reading maybe give way to the analysis of sound stratum, this paper is trying to discuss the theory of literary reading and colloquial reading.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distinction of literary reading and colloquial reading in Chinese dialec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to explore the cause of formation is the basis of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rpus, we try to improve some theoretical viewpoint for literary reading and colloquial reading. We choose the analysis of the typical case as a starting point, and then expanding into more other dialects.In the paper, we are centering our discussion on the subject--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literary reading and colloquial reading. At the same time, we try to intersperse other questions concerned by many scholars timely, such as"the introduction of literary reading and colloquial reading","the character of literary reading and colloquial reading". By the dissertating mode, we hope that the complex literary reading and colloquial reading in Chinese dialects can be interpreted by unity patter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estions on the theory of literary reading and colloquial reading can be further revealed, and than we can propel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literary reading and colloquial reading forward, being more comprehensive, more embedded, and more systemic.
引文
[1][英]科林·贝克.双语与双语教育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2]安华林.固始话的阴阳平异读[J].中州学刊.1997年增刊:111-113。
    [3]鲍厚星.湘方言概要[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汉语方言词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5。
    [5]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汉语方音字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6]蔡国妹.莆仙话文白异读的过渡性特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4):110-114。
    [7]曹志耘.汉语方言声调演变的两种类型[J].语言研究.1998(1):89-99。
    [8]曹志耘.严州方言研究[M].中国语学研究·开篇.单刊NO.7.东京:好文出版社.1996。
    [9]陈保亚.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汉越(侗台)语源关系的解释[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10]陈传佳.潮汕方言的多音多义字[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4(01):55-58。
    [11]陈鸿儒.闽南方言异读合成词举隅[J].龙岩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12]陈如新.祁阳方言的文白异读[J].民族论坛.2007(4)。
    [13]陈弱水.中晚唐五代福建士人阶层兴起的几点观察[A].张国刚.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卷)[C].北京:中华书局.2001:88-106。
    [14]陈山青.湖南泪罗长乐方言中的文白异读[J].云梦学刊.2006(7):132-136。
    [15]陈伟达.《潮语十五音》音系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2)。
    [16]陈泽平.从现代方言释《韵镜》假二等和内外转[A].闽语新探索[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60-74。
    [17]陈泽平.方言词汇的同源分化[A].闽语新探索[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75-83。
    [18]陈泽平.福州话城乡异读字音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1):80-83。
    [19]陈泽平.闽语新探索[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
    [20]陈志武.古汉语字词异读的原因及分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1-74。
    [21]陈忠敏.吴语及邻近方言鱼韵的读音层次[A].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论丛》编委会编.语言学论丛[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55。
    [22]陈忠敏.重论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J].语言研究.2003(3):43-59。
    [23]陈重瑜.北京音系里文白异读的新旧层次[J].中国语文.2002(6):550-558。
    [24]陈重瑜.中古入声字新旧音的重叠:北京音系的一字多读及三声读的衍生[j].《语言研究》二十周年纪念特刊42.2001:46-72。
    [25]戴黎刚.闽语的历史层次及其演变[D]复旦大学.2005。
    [26]戴庆厦、吴启禄.闽语仙游话的文白异读[J].中国语文.1962(8):393-398。
    [27]邓享璋.闽北、闽中方言语音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7。
    [28]邓享璋.沙县盖竹话的文白异读[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30-36。
    [29]邓晓华、王士元.古闽、客方言的来源以及历史层次问题[J].古汉语研究.2003(2):8-12。
    [30]邓晓华.试论古南方汉语的形成[A].邹嘉彦、游汝杰.语言接触论集[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76-297。
    [31]丁邦新.《苏州同音常用字汇》之文白异读[J].中国语文2002(5):423-430。
    [32]丁邦新.从历史层次论吴闽关系[J].方言.2006(1):1-5。
    [33]丁邦新.吴语中的闽语成分[A].丁邦新.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46-256。
    [34]丁邦新.一百年前的苏州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5]杜依倩.海口方言的文白异读[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27-132。
    [36]范俊军、钱奠香.论东南方言发展史中南迁与族群的关系[J].学术研究.2005(9):123-127。
    [37]方青.从现代汉语方言的文白异读和新老异读看普通话对方言的影响[J].语文建设.1963(8):4-7。
    [38]甘于恩.周洪涛.典型特点与变异特点——域内闽语与周边闽语之语音比较[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5(2):87-91。
    [39]高然.中山闽语语音的一致性与差异性[J].方言.2000(3):250-255。
    [40]高晓虹.北京话入声字文白异读的历史层次[J].语文研究2001(2):38-45。
    [41]高晓虹.北京入声字的历史层次[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42]耿振生.北京话文白异读的形成[A].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论丛》编委会.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七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56-68。
    [43]耿振生.明清等韵学通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44]谷素萍.宁乡花明楼话的文白异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44-246。
    [45]顾黔.通泰方言声调的历史演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80-84。
    [46]郭书林.《西儒耳目资》异读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硕士论文.2006。
    [47]郭锡良.南岳方言的语音系统及其来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109-124。
    [48]何大安.澄迈方言文白异读[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81。
    [49]侯精一、温端政.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
    [50]侯精一、杨平.山西方言的文白异读[J].中国语文.1993(1):1-15。
    [51]侯精一.平遥方言的文白异读.语文研究.1988(2):51-59。
    [52]侯精一.现代汉语方言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3]黄典诚.闽南方音中的上古音残存[A].黄典诚语言学论文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208-226。
    [54]黄典诚.闽语的特征[J].方言.1984(3):161-164。
    [55]黄典诚.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56]黄笑山.中古三等韵+介音的前移和保留[J].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1):111-118。
    [57]黄贞俊.霍邱话文白异读探析[J].安徽文学.2009(1):332。
    [58]吉高峰.晋南方言“异读”现象初探[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35-36。
    [59]忌浮.十四世纪大都方言的文白异读[A].中原音韵新论[C].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60]江灏.长沙方言去声字的文白异读[J].中国语文.1981(2):123-124。
    [61]靳光瑾.北京话的文白竞争和普通话的正音原则.语文建设1991(6):31-34。
    [62]靳光瑾.北京话文白异读的形成及消长.语文建设1991(5):10-12。
    [63]瞿建慧.规则借贷与音值借贷——从湘语辰溆片假摄文读看借贷的方式[J].语言研究.2010(4):55-58。
    [64]李翠.红河州方言的文白异读字[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1):66-68。
    [65]李蓝.《贵州毕节方言的文白异读》及《读后》订补[J].中国语文.1991(3):216-220。
    [66]李蓝.毕节方言的文白异读[J].贵州大学学报.1991(3):78-84。
    [67]李荣.方言里的文白异读[J].中国语文.1957(4)。
    [68]李荣主编、叶祥苓编纂.苏州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69]李如龙、张双庆.客赣方言调查报告[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
    [70]李如龙.关于东南方言的“底层”研究[J].民族语文.2005(5):1-15。
    [71]李如龙.关于方言语音历史层次的研究[A].汉语方言研究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7-71。
    [72]李如龙.论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J].语言研究.1999(1):102-113。
    [73]李如龙.论汉语方音异读[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1):96-110。
    [74]李如龙.论闽方言的文白异读[A].汉语方言研究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95-225.又见李如龙.方言与音韵论集[C].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1996。
    [75]李如龙.论闽语与吴语、客赣语的关系[A].丁邦新、张双庆.闽语研究及其与周边方言的关系[C].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27-46。
    [76]李如龙.厦门话的文白异读[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3(2):57-100。
    [77]李守秀.榆次方言的文白异读[J].中国语文.1980(3):270-271。
    [78]李思敬.汉语“儿”[(?)]音史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79]李熙泰.厦门方言的一种构词法[J].方言.1981(4):289-294。
    [80]李晓文.湖南宁远官话的文白异读[J].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4(10):99-101。
    [81]李新魁.汉语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上)[J].语文建设.1987(5):14-21。
    [82]李新魁.汉语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下)[J].语文建设.1987(6):11-18。
    [83]李新魁.论近代汉语共同语的标准音[J].语文研究.1980(1):44-52。
    [84]李珍华、周长楫.汉字古今音表[M].北京:中华书局.1999。
    [85]李宗刚.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M].济南:齐鲁书社.2006。
    [86]厉兵.汉字异读问题纵横谈[J].语言文字应用.1993(3):27-38。
    [87]梁玉璋.福州话文白异读字[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1):77-85。
    [88]林宝卿.闽南方言声母白读音的历史语音层次初探[J].古汉语研究.1998(1):60-63。
    [89]林春雨.广东南澳岛云澳话文白异读及其历史层次[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5):39-44。
    [90]林寒生.福州话文白异读探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134-143。
    [91]林华东.闽南方言的形成及其源与流[J].中国语文.2001(5):446-453。
    [92]林华东.泉州方言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93]林华东.试谈闽南方言史的研究[J].泉州师专学报(社科版).1995(3):17-20。
    [94]林伦伦.潮汕方言声调研究[J].语文研究.1995(1):52-59。
    [95]林伦伦.从文白异读看潮州话的历史音变[J].韩山师专学报.1991(6):71-75。
    [96]刘春丽.汉语多音字成因简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6):113-114。
    [97]刘津.乡宁方言的文白异读[J].语文研究.2001(1):35-44。
    [98]刘静.南宋初年的人口迁徙与今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文白异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68-71。
    [99]刘新中.海南闽语文昌话的文白异读[J].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59-164。
    [100]刘兴策.蒲圻话中的文白异读[J].华中师院学报.1982(4):50-53。
    [101]刘雪霞.河南方言语音的演变与层次[D].复旦大学.2006。
    [102]刘勋宁.陕北清涧方言的文白异读[J].中国语文.1983(1):40-43。
    [103]刘勋宁.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4):1-9。
    [104]刘勋宁.一个中原官话中曾经存在过的语音层次[J].语文研究.2005(1):49-52。
    [105]刘泽民.客赣方言历史层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
    [106]刘镇发.从方言比较看广州话梗摄开口三四等韵字文白异读的由来[J].方言.2007(4):311-318。
    [107]龙海燕.洞口石江话的文白异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7):P214-217。
    [108]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9]罗超.龙岩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7。
    [110]罗杰瑞著.张惠英译.汉语概说[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111]罗竹莲.涟源白马话的文白异读[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93-396。
    [112]马重奇.《汇集雅俗通十五音》文白异读系统研究(二)[J].方言2004(3):231-246。
    [113]马重奇.《汇集雅俗通十五音》文白异读系统研究(一)[J].方言2004(2):168-187。
    [114]麦耘.从粤语的产生和发展看汉语方言形成的模式[J].方言2009(3):219-232。
    [115]孟传书.古汉语异读字说[J].古汉语研究.1993(3):77-82。
    [116]潘家懿.海丰福佬话文白异读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7):81-87。
    [117]潘悟云.历史层次分析的若干理论问题[J].语言研究.2010(4):1-15。
    [118]潘悟云.吴语形成的历史背景——兼论汉语南部方言的形成模式[J].方言.2009(3):193-203。
    [119]潘悟云.语言接触与汉语南方方言的形成[A].邹嘉彦、游汝杰.语言接触论集[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98-318。
    [120]彭德奎.从“六安”一词的读音谈起——有关异读词的几点认识[J].现代语文.2007(10):23-24。
    [121]平山久雄.北京文言音基础方言里入声的情况[J].语言研究.1995(1):107-113。
    [122]钱乃荣.当代吴语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a。
    [123]钱乃荣.杭州方言志[M].中国语学研究·开篇.单刊5号.东京:好文出版社.1992b。
    [124]乔全生.晋方言古全浊声母的演变[J].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2):100-104。
    [125]乔全生.晋方言轻唇音声母的演变[J].语文研究.2005(1):53-56。
    [126]乔全生.现代晋方言与唐五代西北方言的亲缘关系[J].中国语文.2004(3):262-266。
    [127]秋谷裕幸、邢向东.晋语、中原官话汾河片中与南方方言同源的古词语[J].语言研究.2010(2):105-110。
    [128]沈建民.试论异读——从《经典释文》音切看汉字的异读[J].语言研究.2002(3):105-111。
    [129]施其生.从口音的年龄差异看汕头音系及其形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102-107。
    [130]石汝杰.汉语方言中高元音的强摩擦倾向[J].语言研究.1998(1):100-109。
    [131]舒志武.从四声别义看汉语声调的发展[J].语言研究.2002(4):54-57。
    [132]宋淑琴.湘阴方言的文白异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81-83。
    [133]苏少波.轻声音和文白音的规范问题——兼评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的部分注音[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1(2):42-45。
    [134]孙立新.普通话的文白异读[J].唐都学刊.1989(3):104-105。
    [135]孙叶林.湖南衡东高湖话的文白异读[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00-102。
    [136]孙叶林.邵阳方言的文白异读[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1):99-102。
    [137]谭燕.湘潭土话的文白异读探析[J].现代语文.2007(8):89。
    [138]田希诚、吕忱甲.临猗方言的文白异读[J].中国语文.1983(5):337。
    [139]田希诚.文白异读和语音的对应规律[J].语文现代化.1985:101-109。
    [140]万西康.简论古透定二纽在临川白话音中的变读原理[J].抚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64-67。
    [141]汪化云.黄冈话的文白异读[J].黄冈师专学报.1990(12):59-64。
    [142]汪化云.武汉方言中残存的白读与黄冈方音[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66-71。
    [143]汪平.苏州方言语音研究[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144]汪如东.通泰方言的吴语底层及历史层次[J].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3):101-105。
    [145]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中的层次[A].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论丛》编委会.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七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0。
    [146]王福堂.文白异读和层次区分[J].语言研究.2009(01):1-5。
    [147]王福堂.文白异读中读书音的几个问题[A].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论丛》编委会.语言学论丛(第三十二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13。
    [148]王宏佳.湖北咸宁方言的文白异读[J].咸宁学院学报.2008(4):71-73。
    [149]王洪君.层次与演变阶段——苏州话文白异读析层拟测三例[J]. Linguance and Lingustics.2006 (7):63-86。
    [150]王洪君.从开口—等重韵的现代反映形式看汉语方言的历史关系[J].语言研究.1999(1):61-75。
    [151]王洪君.兼顾演变、推平和层次的汉语方言历史关系模型.方言.2009(3):204-218。
    [152]王洪君.历史比较和语言接触理论与汉语方言的层次和分类研究[A].沈阳、冯胜利.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394-405。
    [153]王洪君.山西闻喜方言的白读层与宋西北方音[J].中国语文.1987(1):24-33。
    [154]王洪君.文白异读、音韵层次与历史语言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会版).2006(2):22-26。
    [155]王建设.从《世说新语》的语言现象看闽语的来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94-109。
    [156]王建设.从《世说新语》的语言现象看闽语与吴语的关系[A].丁邦新、张双庆.闽语研究及其与周边方言的关系[C].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141-148。
    [157]王军.汉语词义系统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158]王军虎.晋陕甘方言的“支微入鱼”现象和唐五代西北方音[J].中国语文.2004(3):267-271。
    [159]王俊霞、刘云汉.多音字读音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汉语学报.2007(1):49-57。
    [160]王立达.太原方言中的“文白异读”现象[J].中国语文.1958(1):29-30.
    [161]王临惠.临猗方言的文白异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0):103-106。
    [162]王临惠.论山西方言崇船禅三母的擦音化现象[J].语文研究.2004(3)。
    [163]王临惠.论山西临猗方言曾开一入声字韵母的文白异读[J].语文研究.2006(3):60-63。
    [164]王临惠.试论晋南方言中的几种文白异读现象[J].语文研究.1999(2):49-53。
    [165]王敏.从“堰塞湖”谈文白异读词的读音确认[J].语文建设.2009(05):65-66。
    [166]王仁法.析徐州方言入声字的文白异读格局——以曾摄开一、梗摄开二入声字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61-66。
    [167]王蕊.山东高青方言中的文白异读和新老异读[J].语言应用研究.2007(10):83。
    [168]王升魁.四百多年来福州话文白异读的变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64-70。
    [169]王硕荃.又读及其是否为文白异读辨析[J].河北学刊.1989(4):71-76。
    [170]王一涛.文水方言的文白异读及历史层次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171]卫岩.永济方言的文白异读[J].西安社会科学.2009(1):73-75。
    [172]温美姬、温昌衍.南方方言保留鱼部古读的几个本字——从客家方言说起[J].语言研究.2010(4):93-96。
    [173]吴安其.温州话的韵母及其文白异读[J].南开语言学刊.2005(1):9-24。
    [174]吴安其.温州话声母的文白读和中古声韵的构拟[J].南开语言学刊.2006(1):21-32。
    [175]吴芳.潮州方言与泉州方言文读层比较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8(4):111-117。
    [176]吴芳.粤东闽语与福建闽南方言文白异读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
    [177]吴学宪.贵州毕节方言的文白异读[J].中国语文.1987(2):118-119。
    [178]吴子慧.绍兴方言的文白异读规律及历史层次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7(4):210-214。
    [179]伍巍.中古全浊声母不送气探讨[J].语文研究.2000(4):41-50。
    [180]谢留文.历史层次分析法与汉语方言研究[A].刘丹青.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32-345。
    [181]辛世彪.东南方言声调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82]邢向东.陕北吴堡话的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J].语言研究.2007(3):29-53。
    [183]熊正辉.南昌方言的文白异读[]J.方言.1985:205-213。
    [184]徐芳敏.古代福建、江西的交流接触及古闽方言、楚方言的关系[A].丁邦新、张双庆.闽语研究及其与周边方言的关系[C].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149-172。
    [185]徐立芳.苏州方言的文白异读[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6(2):114-118。
    [186]徐朋彪.富平方言的文白异读[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3):100-102。
    [187]徐通锵、王洪君.说“变异”——山西祁县方言音系的特点及其对音变理论研究的启示[J].语言研究.1986(1)。
    [188]徐越.从宋室南迁看杭州方言的文白异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07-111。
    [189]徐越.宋室南迁和杭州话的形成[J].江西社会科学.2005(2):126-130。
    [190]徐越.新派杭州方言对周边吴语语音的吸收[J].方言.2010(2):165-170。
    [191]徐樾.浙北杭嘉湖方言语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92]许长安、李熙泰.厦门话文[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9。
    [193]许泽敏.潮汕话声调异读及其语法意义[J].韩山师专学报.1993(1):60-63。
    [194]薛凤生.方言重迭与普通话文白异读之形成[A].纪念王力先生九十诞辰文集[C].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256-280。
    [195]言岚.醴陵方言的文白异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71-173。
    [196]杨秀芳.论文白异读[A].丁邦新.历史层次与方言研究[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1-105。
    [197]杨秀芳.闽南语文白系统的研究[D].“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82。
    [198]杨遗旗.江华福清新化话音系及文白异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6):152-155。
    [199]叶宝奎、郑碧娇.《中原音韵》的文白异读与入声韵的演化[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22-128。
    [200]叶宝奎.明清官话音系[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201]叶宝奎.也谈北京话的文白异读[J].香港:语文建设通讯85期.2006(12)。
    [202]叶国泉、罗康宁.信宜方言的文白异读[J].语言研究.1990(2):32-35。
    [203]叶建、徐之明.浙江黄岩话的文白异读[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2):62-66。
    [204]叶祥苓.苏州方言志[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205]意西微萨·阿错.倒话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06]殷树林.论文白异读的性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1-64。
    [207]殷树林.也论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97-101。
    [208]游汝杰.汉语方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09]余伯禧.梅县方言的文白异读.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21-26。
    [210]俞扬.泰州话里的文白异读[J].中国语文.1951(5):41-43。
    [211]岳立静.萍乡方言的文白异读及其音变特点[J].语文研究.1998(4):54-59。
    [212]曾蓉蓉.浙江洞头闽南方言语音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213]曾献飞.湘南、粤北土话古全浊声母送气/不送气成因初探[J].语言研究.2005(3):98-101。
    [214]詹伯慧.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
    [215]张德新.陕南湘语文白异读[J].安康师专学报.2006(3):1-3。
    [216]张拱贵.汉字读音教学中的两个问题——异读和误读[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0(3):89-93。
    [217]张光宇.东南方言关系综论[J].方言.1999(1):33-44。
    [218]张光宇.汉语见系二等文白异读的几种类型[J].语文研究.1993(2):26—36。
    [219]张光宇.论汉语方言的层次分析[A].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论丛》编委会.语言学论丛(三十三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20]张光宇.论闽方言的形成[J].中国语文.1996(1):16-26。
    [221]张光宇.吴闽关系试论[J].中国语文.1993(3):161-170。
    [222]张光宇.吴语在历史上的扩散运动[J].中国语文.1994(6):409-418。
    [223]张盛裕.潮阳方言的训读字[J].方言.1984(2):135-145。
    [224]张盛裕.潮阳方言的语音系统[J]方言.1981(1):27-39。
    [225]张盛裕.朝阳方言的文白异读[J].方言.1979(4):241-267。
    [226]张维佳.关中方言鼻尾韵的音变模式[J].语言研究.2001(4):52-61。
    [227]张维佳.秦晋之交南部方言宕摄舒声字白读音的层次[J].语言研究.2004(6):22-28。
    [228]张卫东.从《语言自迩集·异读字音表》看百年来北京音的演变[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4):15-23。
    [229]张卫东.文登、荣成方言中见系部分字的文白异读[A].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论丛》编委会.语言学论丛(第十二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6-49。
    [230]张晓勤.宁远官话的文白异读[J].零陵师专学报.1998(1):53-56。
    [231]张益梅.介休方言的文白异读[J].语文研究.1988(4):6-9。
    [232]张玉来.近代汉语官话语音研究焦点问题[A].耿振生.近代官话语音研究[C].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16-41。
    [233]张振兴.闽南方言的比较研究[J].台湾研究集刊.1995(1):69-76。
    [234]张振兴.漳平(永福)方言的文白异读(二)[J].方言.1989(4):281-292。
    [235]张振兴.漳平(永福)方言的文白异读(三)[J].方言.1990(1):44-51。
    [236]张振兴.漳平(永福)方言的文白异读(一)[J].方言.1989(3):171-179。
    [237]张中行.文言和白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38]赵秉璇.晋中文白异读在地名读音上的反映[J].语文研究.1994(1):60-63。
    [239]赵峰.试论汉语方言的“文白异读”[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94-98。
    [240]赵贤德.略论《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之文白异读[J].三峡大学学报.2005(2):56-59。
    [241]赵庸.杭州话白读出现个体变异的原因[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78-180。
    [242]赵庸.杭州话部分音类白读缺失原因探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5-68。
    [243]赵庸.杭州话的文白异读[D].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硕士学位论文.2006。
    [244]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28年第一版,1956年再版。
    [245]赵元任.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46]郑张尚芳.闽语与浙南吴语的深层联系[A].丁邦新、张双庆.闽语研究及其与周边方言的关系[C].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17-26。
    [247]郑张尚芳.上古音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48]郑张尚芳.温州方言歌韵读音的分化和历史层次[J].语言研究.1983(2):108-120。
    [249]钟敏.常州话的文白异读探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12):12-15。
    [250]周长楫、欧阳忆耘.厦门方言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251]周长楫.闽南话的形成发展及在台湾的使用[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
    [252]周长楫.厦门话文白异读的类型(上)[J].中国语文.1983(5):330-336。
    [253]周长楫.厦门话文白异读的类型(下)[J].中国语文.1983(6)::40-438。
    [254]周长楫.厦门话文白异读构词的两种形式[J].中国语文.1981(5):368-370。
    [255]周长楫.中国豪韵在闽南方言的文白读音问题——兼与张光宇、杨秀芳两先生商榷[J].台湾研究集刊.1995(1):77-82。
    [256]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