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隋唐东北边塞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隋唐时期东北边塞的地域范围大体包括今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以及河北东北部。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众多少数民族和汉民族一道,共同创造着东北文明。同时,这些边疆民族与中央王朝的和战关系同此一地区的边塞诗创作息息相关。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与之相联系的生产、生活方式铸就了东北人民顽强的意志、挺拔的精神和爽朗的性格,故与之有关的诗歌创作势必也呈现出质实雄健、清新自然的高昂格调。
     本文由绪论以及四章构成:
     绪论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边塞诗的研究历史进行回顾并对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进行探讨;第二部分是对东北文学的地域特征予以总述,分别阐释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东北古代文学发展概述和隋唐东北边塞诗概说。
     论文的首章着力于研究隋唐两代帝王的东北边塞诗创作。重点突出隋炀帝与唐太宗征伐高丽的时代背景以及二人与之相关的诗歌创作。本章另有附录,旨在介绍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三人涉及东北边塞的散文创作。
     第二章重点研究入幕、出使东北边塞诗人的诗歌创作。突出唐代文人入边幕的实际意义以及陈子昂、崔颢、高适等人的东北边塞诗创作。而在高适一节中又对燕赵文化对高适性情所产生的濡染、《燕歌行》的主题和“瀚海”、“狼山”的地域归属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是对唐代东北边塞的闺怨诗创作进行研究。分别探讨了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创作时段分期、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中的空间意识与时间意识、“黄龙”地理意象在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中的反映、“征衣”意象在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中的反映等若干问题。对于唐代东北边塞诗中的闺怨之音进行了总体的关照。
     第四章是对唐代东北边塞诗所内蕴的主题予以分析。苦寒场景的描绘、对于征战的批判、给予边将的讽刺与歌颂、战事场景的描写等传统边塞诗主题在唐代东北边塞诗中的体现和这些主题在有唐一代广袤的东北大地上所具有的独特意味等问题都将在这一章中进行分析。
In ancient China ,the northeast of China includes Heilongjiang, Jilin, liao ning ,eastern Inner Mongolia and North-East of He bei province. There were a lot of minority; its production and lifestyle are different from Han nationality. under comparative severe living conditions and the unique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 people who lives in northeast of china have strong determination, forceful spiritual and cheerful personality ,so do the literature .
     Frontier fortress poetry in tang dynasty is the most touching poem among Frontier fortress poetry , its prosperity and high degree of artistic achievement is based on country’s prosperous , and cultural exchanges home and abroad , is also based on previous generations on the theme field, military poetry art etc . Due to the frontier fortress poetry obtained an enormous success , and later generation also take it as the climax of the tang poetry.
     During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n the vast northeast frontier, there are Mo He live koguryo, kitan, Xi, shiwei, ulohun and danluo ethnic minorities, they competed , communicated and lived together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ral imperial and minority area makes a unique blend of infiltration entity. Meanwhile, the minority activity exploit the northeast territory, creating the northeast civilization.
     Peace is the mainstream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ccupying absolutely important position. For three hundred years in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period, the war time between central imperial and northeast frontier is no more than a decade. The reason for it, on the one hand, emperors put liberal progress view to the northeast minority, and treated them equally with the Han nationality. Promoting mutu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liberal progress view of the central imperial court, is not only needed by the authority but also the northeast area . Many ethnic contradictions is solved by it. On the other hand, sui tang dynasty implement relatively correct instituted policies. In addition , The central imperial use flexible national policy, which received actual effect of strengthening northeast China, also makes the northeast peoples public enjoy peacefu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qidan nationality makes it become bohai kingdom eventuall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policies works. Conversely, from the northeast areas of minority perspective, on the one hand,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minority and han nationality have the same ancestor On the other hand, until sui dynasty established, the northeast has already become inherent to the central imperial. Therefore, in sui dynasty, they have established tributary, Two dynasties take over the border area without arms. And the minorities are pleased with the central imperial national economic, cultural exchange, paving the way of peaceful.
     Then look at war. In the class society , the war between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is inevitable, it's nationality contradiction contentious performance and highest development form, is a kind of outspread political. War in the northeastern frontier in the sui dynasty is only a secondary position but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sides. Especially when it reflects this period the frontier works of the army soldiers, soil conservation defend edge, shows strong patriotic ideas for the the pain of war for disast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northeast minority and sui tang dynasty, the general outlook poetry creation northeast shall be outlined.
     Although the army soldiers local war described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main content of poetry creation northeast reflects human landscape, northeast frontier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lso have quite charming. Sui and tang dynasties, northeast territory range include Liaohe river, battalion states, Jin men, Ji zhou and You zhou, that is the northeast of hebei province and beijing-tianjin region. This area is a typical continental monsoon climate, four distinct seasons. Due to the high latitudes, winter is bitter, qing dynasty's people called it an "absolutely domain", "absolutely plug". Especially the alpine zone with daxinganling and changbai mountains snow, no perennial summer seasons. And even in liaohe river and YouYan areas, the cold climate of northeast China people also had a big influence on life, making a unique regional consciousness and physical features, that they have a strong body, strong determination, roundly stubborn character and forceful and enterprising spirit,which can be engaged in the tough, brave, magnificent activities.
     Northeast has forested mountains and water system, because of this unique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local people choose to gather and hunt way of life. The pioneers of the ancient in northeast usually go hunting and gofishing, northeast ancients formed a hard-working, brave tough character because of this.
     History by northeast frontier relatively is less affected by culture of the central plains orthodox restrict. comparing with the imperial culture ,its peculiar order of the fishing and hunting culture is an outstanding natural humanity and exuberant vitality, thus forming both south and north bone , pure and fresh nature, the culture is vigorous and heroic aesthetic style, the south for north show, colorful Chinese literature -- an artistic vitality, laid the aesthetic basis. An eternal masterpiece of tang period , a great poet called CuiHao changed his writing style after he had worked Hedong army, became a great poet . Not CuiHao alon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ime many of the j Confucianism, master is influenced too, instead, such art style virile bones formation of northeast frontier and nature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national character, closely related factors
     Indeed, compared with highly developed zhongyuan han culture, northeast of ancient culture is a kind of weak culture. Similarly, in northeast ancient literature and the central plains, the northeast ancient literature has its special character, but generally is still follow the development of central literature. But we must see the value of literature, northeast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lies not in the form of innovation, or to push some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but what makes contribution in zhongyuan literature existing foundation. The uniqu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modes of production and life contributed to northeast China people's gracious personality, strong determination and forceful and spirit. Correspondingly, their literary works also reflected a pure and fresh and natural style. the history of northeast China ancient, literature is one of the factors that cannot be ignored, conducts the research to today's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with inspiration, and this is the important northeast ancient literature .
引文
①《诗品全译》,徐达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②《诗品集注》,曹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51页。
    ①《唐诗别裁集》,(清)沈德潜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38页。
    ②《唐诗别裁集》,(清)沈德潜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6页。
    ①《唐代的战争文学》,胡云翼著,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六年九月初版,第6页。
    ①《礼记》,崔维高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7页。
    
    ①《淮南鸿烈集解》(上),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1—142页。
    ②《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61页。
    ③《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26页。
    ④《鸡肋编》,(宋)庄绰撰,萧鲁阳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页。
    ①《汉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644页。
    ②《二十四史·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730页。
    ③《唐荊川文集》:十七卷,新刊外集三卷/ (明)唐順之撰. -- . --影印本. -- :商務印書館,民国间. -- 12冊. -- (四部从刊).集部
    ④《艺概》,(清)刘熙载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50页。
    ⑤《蕙风词话·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57页。
    ①《刘师培全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557页。
    ②《孔尚任诗文集》卷六《古铁斋诗序》,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75页。
    ③《沈归愚诗文全集》(普通古籍) / (清)沈德潛撰. -- . --刻本. -- :教忠堂,清乾隆間(1736-1795). -- 22冊
    ④《鸿苞集》(普通古籍) :四十八卷/ (明)屠隆撰. -- . --刻本. -- ,明万历间(1573-1620). -- 25冊
    ①《汉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661页。
    ②《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0页。
    ③《论衡》,(东汉)王充著,吉林人民出版社,第62页。
    ④《左传》,张宗友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71页。
    ①本节部分内容可参阅拙文《隋唐东北边塞诗研究述论》,载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7月第四期。
    ②《沧浪诗话校译》,(宋)严羽著,郭绍虞校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82页。
    ①《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247页。
    ②《旧唐书·魏征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558页。
    
    ①《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79页。
    ②《大戴礼记解诂》,王聘珍,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6页。
    ①《二十四史·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814—1816页。
    ②《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560—5562页。
    
    ①《古诗源》,沈德潜,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07页。
    ①《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50—5351页。
    ②《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868页。
    ③《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900页。
    ④《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908—6909页。
    ①《李白集校注》,瞿蜕园、朱金城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75页。
    
    ①《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56页。
    ②《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54页。
    ③《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56页。
    ①《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9页。
    ②《论法的精神》(上册),(法)孟德斯鸠著,商务印书馆出版,1961版,227页。
    ③《论法的精神》(上册),(法)孟德斯鸠著,商务印书馆出版,1961版,227页。
    ①《扈从东巡日录》,(清)高士奇著,《长白丛书》,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111页。
    ①《唐诗解》(普通古籍) :五十卷/ (清)唐汝询选并释.–. --刻本. -- :万笈楼,清顺治16年(1659). -- 20冊
    ①《唐诗汇评》,陈伯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96页。
    ②《晏子春秋》,廖名春、邹新民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①《二十四史·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6页。
    ②《二十四史·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814—1816页
    
    ①《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560—5562页。
    ②《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659—5660页。
    ①《东北通史》,金毓黻著,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197页—198页。
    ②《二十四史·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466页。
    ③《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677页。
    
    ①《东北通史》,金毓黻著,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第202页。
    ②《二十四史·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817页。
    
    ①《东北通史》,金毓黻著,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第203页。
    ②《二十四史·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730页。
    ①《二十四史·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0页。
    ②《乐府诗集》,郭茂倩编,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第1065页。
    ③《乐府诗集》,郭茂倩编,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第1066页。
    
    ①《说诗晬语》(普通古籍) :二卷/ (清)沈德潜撰. -- . --刻本. --刻本. -- ,清. -- 1冊
    ②《全明诗话》,周维德集校,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5113页。
    ①《隋炀帝传》,袁刚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0页。
    ②《二十四史·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0页。
    
    ①《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5678页。
    ②《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662—5663页。
    ③《古诗源》,沈德潜,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07页。
    ①《颜氏家训》,(南北朝)颜之推撰,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49页。
    ①《二十四史·北史》,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814页。
    ②《二十四史·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730页。
    
    ①《二十四史·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455页。
    ①《二十四史·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466页。
    ②《中国通史》(第三册),范文澜,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2一43页。
    ①《全隋文·先唐文》,(清)严可均辑,史建桥、苑育新审订,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34页。
    
    ①《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5716页。
    ②《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76页。
    ③《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673页。
    
    ①《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187—6188页。
    ②《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187页。
    
    ①《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188—6189页。
    ②《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189—6190页。
    
    ①《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页。
    ②《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230页。
    
    ①《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230页。
    ②《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4页。
    ③《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229页。
    ④《唐大诏令集》,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649页。
    
    ①《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58页。
    ②《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4页。
    ③《唐大诏令集》,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414页
    
    ①《唐大诏令集》,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649页。
    ②《唐大诏令集》,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645页。
    ③《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247页。
    ①《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81页。
    ①《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14页。
    
    ①《二十四史·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5—76页。
    ②《二十四史·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82页。
    
    ①《二十四史·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86页。
    ②《二十四史·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730页。
    ①《二十四史·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290—1291页。
    ①《二十四史·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0—61页。
    ①《二十四史·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9—81页。
    ②《文心雕龙》,(梁)刘勰著,徐正英、罗家湘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11页。
    ③《论语》,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92页。
    ④《春秋左传》,左丘明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48页。
    ⑤《文心雕龙》,(梁)刘勰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06页
    ⑥《文心雕龙》,(梁)刘勰,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11页。
    ①《东北通史》,金毓黻著,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第197页—198页。
    ②《二十四史·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466页。
    ①《二十四史·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86—87页。
    ②《文心雕龙》,(梁)刘勰,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06—208页。
    ①《刘师培辛亥前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05页。
    ①《唐大诏令集》,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644页。
    ②《全唐文纪事》,(清)陈鸿墀纂,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3页。
    
    ①《唐大诏令集》,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645页。
    ②《唐大诏令集》,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649页。
    ①《唐大诏令集》,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649页。
    ①《唐大诏令集》,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650页。
    ①《唐大诏令集》,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646页。
    ①《二十四史·旧唐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335—5336页。
    ①《全唐文》,大通书局,中华民国六十八年七月版,第201页。
    ②《全唐文》,大通书局,中华民国六十八年七月版,第127页。
    
    ①《全唐文》,大通书局,中华民国六十八年七月版,第201—202页。
    
    ①《册府元龟》,王钦若,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511页。
    ②《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53—3854页。
    ③《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22页。
    
    ①《全唐文》,大通书局,中华民国六十八年七月版,第3219页。
    ②《容斋随笔》,邵光远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第378页。
    ①《玉泉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22页。
    ②《全唐文》,大通书局,中华民国六十八年七月版,第3772页。
    ③《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78页。
    ①《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72—273页。
    ②《唐才子传》,辛文房著,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41页。
    ③《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80页。
    
    ①《全唐文》,大通书局,中华民国六十八年七月版,第7105页。
    ②《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32页。
    ③《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507页。
    ④《全唐文》,大通书局,中华民国六十八年七月版,第10471页。
    ⑤《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24页。
    ⑥《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766页。
    ①《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122页。
    ②《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88页。
    
    ①《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136页。
    
    ①《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956页。
    ②《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24页。
    ③《全唐文》,大通书局,中华民国六十八年七月版,第3052页。
    ④《全唐文》,大通书局,中华民国六十八年七月版,第3053页。
    ⑤《唐诗杂论》,闻一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5页。
    
    ①《诗薮》,(明)胡应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7页。
    ②《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05页。
    ③《陈子昂集》,徐鹏点校,中华书局, 1960年版,《附录》第250页。
    ④《陈子昂集》,徐鹏点校,中华书局, 1960年版第241—252页。
    ⑤《文心雕龙》,(梁)刘勰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71页。
    ①《陈子昂集》,徐鹏点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2页。
    ②《陈子昂集》,徐鹏点校,中华书局, 1960年版,《附录》第254页。
    ③《唐诗汇评》(上),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87页。
    ④《松陵集》(普通古籍):十卷/ (唐)陆龟蒙辑.–. --刻本. --:武进陶氏,民国20年(1931). -- 2冊
    ①《唐诗解》(普通古籍):五十卷/ (清)唐汝询选并释. -- . --刻本. -- :万笈楼,清順治16年(1659). -- 20冊
    ①《唐诗汇评》(上),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85页。
    ①《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07页。
    ②《陈子昂集》,徐鹏点校,中华书局, 1960.年版,第182—183页。
    ③《陈子昂集》,徐鹏点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41—242页。
    
    ①《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19页。
    ②《后村诗话》,刘克庄,宋诗话全编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8357页。
    ①《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85页。
    ①《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明)周珽补辑(明)陈继儒评点(明)周敬编刻本明崇祯间(1628-1644) 20册
    ②《唐诗汇评》(上),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66页。
    
    ①《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5—198页。
    
    ①《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190页。
    ②《二十四史·旧唐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353页。
    ③《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8页。
    ④《唐诗汇评》(上),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66页。
    ①《唐诗汇评》(上),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64页。
    ②《唐诗汇评》(上),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64页。
    ③《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明)周珽补辑(明)陈继儒评点(明)周敬编刻本明崇祯间(1628-1644) 20册
    ④《唐诗汇评》(上),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63页。
    ⑤《唐才子传》,(元)辛文房,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7页。
    ⑥《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明)周珽补辑(明)陈继儒评点(明)周敬编刻本明崇祯间(1628-1644) 20册
    
    ①《唐诗汇评》(上),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63页。
    ②《唐诗汇评》(中),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365页。
    ③《唐诗汇评》(上),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861页。
    ④《唐诗汇评》(中),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359页。
    ⑤《唐诗汇评》(上),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64页。
    
    ①《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331页。
    ②《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331页。
    ③《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457页。
    ①《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328页。
    ②《旧唐书·高适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328页。
    ③《杜诗详注》(第一册),(清)仇兆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27页。
    ①《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797页。
    
    ①《唐会要》,王溥撰,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75页。
    ①《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328页。
    ②《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81页。
    ③《唐诗汇评》(上),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861页。
    ①《二十四史·史记》,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264页。
    ②《全唐文》,大通书局,中华民国六十八年七月版,第7192页。
    
    ①《唐诗汇评》(上),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861页。
    ②《中国历代诗歌选》(唐五代),林庚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页。
    ③《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93页。
    ④《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朱东润主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0—41页。
    
    ①《中国文学史》(第二册),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3—54页。
    ②《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195页。
    ③《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549—4550页。
    ④《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193页。
    ⑤《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08页。
    ①《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194页。
    ②《二十四史·史记》,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868—2869页。
    ①《张曲江集》(普通古籍):十二卷,附錄一卷/ (唐)张九龄撰.–. --影印本. -- . --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35年[1946]. -- 6冊(1-6):像. -- (广东丛书.第一集)
    ①《唐诗选》(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94页。
    ②《唐诗选注》,阎简弼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1页。
    ③《唐诗选》(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94页及《唐诗选注》阎简弼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1—62页。
    ④《唐诗选》(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94页。
    ⑤《唐诗选注》,阎简弼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2页。
    
    
    ①《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刘开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0页。
    
    ①《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刘开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0页。
    ①《全唐文》,大通书局,中华民国六十八年七月版,第2840页。
    ②《旧唐书·王孝杰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977页。
    ③《全唐文》,大通书局,中华民国六十八年七月版,第2858页。
    
    ①《全唐文》,大通书局,中华民国六十八年七月版,第2857页。
    ②《全唐文》,大通书局,中华民国六十八年七月版,第4012—4013页。
    ③《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407页。
    ①《唐诗汇评》(上),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01—202页。
    ②《唐诗汇评》(上),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02页。
    ③《昭昧詹言》,方东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385页。
    ④《唐诗汇评》(上),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01页。
    ⑤《唐诗汇评》(上),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98页。
    ⑥《唐诗汇评》(上),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98页。
    ⑦《唐诗汇评》(上),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98页。
    ⑧《唐诗汇评》(上),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98页。
    ①《五代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5页。
    ①本章部分内容可参阅拙文《略论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从李白的几首创作谈起》,载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6月第2期。
    ①《旧唐书·文苑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12页。
    ①《乐府诗集》,郭茂倩编,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第1757页。
    ①《中国政治历代得失》,钱穆,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70页。
    ①《唐诗杂论》,闻一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25页。
    
    ①《唐诗解》,唐汝询,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647页。
    ②《唐代社会文化心理与唐代边塞诗》,胡大浚,《唐代文学研究》第三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①《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709页。
    ①《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任文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1—212页。
    ①《唐诗汇评》(中),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895页。
    ②《唐诗汇评》(中),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895页。
    ①《沧浪诗话》,(宋)严羽著,朱刚批注,凤凰出版社,第138页。
    ②《唐人七绝诗浅释》,沈祖棻著,上?偶霭嫔纾?981年版,第36页。
    ①《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33页。
    ①《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70—171页。
    ②《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332页。
    ③《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60页。
    ①《新唐书·兵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25页。
    ②《新唐书·兵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26页。
    ③《新唐书·兵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26页。
    ①《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471页。
    ②《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471页。
    ③《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71页。
    ④《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829页。
    ⑤《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831—6832页。
    ⑥《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907页。
    
    ①《唐诗汇评》(中),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851页。
    ②《旧唐书·东夷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27页。
    ③《旧唐书·东夷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28页。
    ①《旧唐书·东夷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31页。
    ②《旧唐书·东夷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31页。
    ③《旧唐书·东夷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34页。
    
    ①《唐诗汇评》(中),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849页。
    ②《唐诗汇评》(中),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849页。
    ③《唐诗汇评》(下),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037页。
    ④《唐诗汇评》(下),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037页。
    
    ①《本事诗》,(唐)孟棨,广益书局,1933年版,第7—8页。
    ①《旧唐书·北狄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49页。
    ②《旧唐书·北狄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54页。
    
    ①《旧唐书·北狄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56—5357页。
    ②《旧唐书·北狄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50页。
    ③《诗品全译》,(梁)钟嵘著,徐达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④《诗品全译》,(梁)钟嵘著,徐达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⑤《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93页。
    ①《全唐文》,大通书局,中华民国六十八年七月版,第1984页。
    ①《隋唐史》,岑仲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7一238页。
    ①《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849页;《旧唐书·地理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87页。
    ②《绝域纪略》,(清)方拱乾著,《长白丛书》,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页。
    ③《黑龙江外记》,(清)西清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④《宁古塔纪略》,(清)吴振臣著,《龙江三纪》,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6—237页。
    ①《龙沙纪略》,(清)方式济著,《龙江三纪》,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9页。
    ①《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任文京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7页.。
    
    ①《李白集校注》, (唐)李白著,瞿蜕园、朱金城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75页。
    ②《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868页。
    ③《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900页。
    ④《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908—6909页。
    ①《唐宋诗醇》,(清)爱新觉罗·弘历编,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①《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任文京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
    ①《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44页。
    ①《敦煌曲子词集·叙录》,王重民辑,商务印书馆,1954年版,第8页。
    ①《焦氏易林注》,(西汉)焦延寿著,(民国)尚秉和注,尚秉义点校,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211页。
    ②《焦氏易林注》,(西汉)焦延寿著,(民国)尚秉和注,尚秉义点校,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388页。
    ①《绝域纪略》,(清)方拱乾,《长白丛书》,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页。
    ②《宁古塔纪略》,(清)吴振臣,《龙江三纪》,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6—237页。
    ①《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25页。
    ①《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26页。
    ②《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26页。
    ③《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471页。
    ④《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71页。
    ⑤《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829页。
    ⑥《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831—6832页。
    [1][汉]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59.
    [2][东汉]班固,[唐]颜师古注,汉书[M].中华书局,1962.
    [3][南朝宋]范晔,[唐]李贤等注,后汉书[M].中华书局,1965.
    [4][晋]陈寿.[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中华书局,1959.
    [5][唐]房玄龄,晋书[M].中华书局,1974.
    [6][南朝梁]沈约,宋书[M].中华书局,1974.
    [7][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M].中华书局,1972.
    [8][唐]姚思廉,梁书[M].中华书局,1973.
    [9][唐]李延寿,南史[M].中华书局,1975.
    [10][唐]李延寿,北史[M].中华书局,1974.
    [11][北齐]魏收,魏书[M].中华书局,1974.
    [12][唐]李百药,北齐书[M].中华书局,1972.
    [13][唐]令狐德棻,周书[M].中华书局,1971.
    [14][唐]魏征,隋书[M].中华书局,1973.
    [15][后晋]刘昫,旧唐书[M].中华书局,1975.
    [16][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中华书局.1975.
    [17][宋]薛居正,旧五代史[M].中华书局.1976.
    [18][宋]欧阳修,新五代史[M].中华书局.1974.
    [19][宋]司马光,[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M].中华书局,1956.
    [20][清]彭定求,全唐诗[M].中华书局,1960.
    [21][唐]李肇,唐国史补[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2][宋]王溥,唐会要[M].中华书局,1955.
    [23][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中华书局,1983.
    [24][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中华书局,1986.
    [25][唐]杜佑,通典[M].中华书局,1988.
    [26][宋]郑樵,通志[M].中华书局,1987.
    [27][宋]王钦若,册府元龟[M].中华书局,1960.
    [28][梁]萧统,文选[M].中华书局,1977.
    [29][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中华书局,1979.
    [30][宋]李昉,文苑英华[M].中华书局,1966.
    [31][唐]孟棨,本事诗[M].中华书局,1959.
    [32][宋]计有功,唐诗纪事[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3][宋]刘克庄,后村诗话新集[M].中华书局,1983.
    [34][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中华书局,1960.
    [35][唐]范摅,云溪友议[M].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36][元]方回,瀛奎律髓[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7][金]元好问,唐诗鼓吹评注[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38][明]高棅,唐诗品汇[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9][明]胡震亨,唐音癸签[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0][明]胡震亨,唐音统签[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41][明]胡应麟,诗薮[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2][明]唐汝询,唐诗解[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43][清]方东树,昭味詹言[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44][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45][清]沈德潜,古诗源[M].中华书局,1977.
    [46][清]王夫之,唐诗评选[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47][清]钱牧斋、[清]何义门,唐诗鼓吹评注[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48][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M].岳麓书社,1998.
    [49][清]赵翼,瓯北诗话[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50][清]刘熙载,艺概[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1][清]袁枚,随园诗话[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52][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53][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中华书局,1985.
    [54]韩理洲,全隋文补遗[M].三秦出版社,2004.
    [55][清]董诰,全唐文[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6]陈尚君辑校,全唐文补编[M].中华书局,2005.
    [57]吴钢,全唐文补遗:第一辑[M].三秦出版社,1994.
    [58]吴钢,全唐文补遗:第二辑[M].三秦出版社,1995.
    [59]吴钢,全唐文补遗:第三辑[M].三秦出版社,1996.
    [60]吴钢,全唐文补遗:第四辑[M].三秦出版社,1997.
    [61]吴钢,全唐文补遗:第五辑[M].三秦出版社,1998.
    [62]吴钢,全唐文补遗:第六辑[M].三秦出版社,1999.
    [63]吴钢,全唐文补遗:第七辑[M].三秦出版社,2000.
    [64]吴钢,全唐文补遗:第八辑[M].三秦出版社,2005.
    [65]吴钢,全唐文补遗:第九辑[M].三秦出版社,2007.
    [66]吴钢,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M].三秦出版社,2006.
    [67]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8]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9]郝本性,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河南卷[M].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70]王寿南,隋唐史[M].三民书局,1986.
    [71]王仲荦,隋唐五代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2]岑仲勉,隋唐史[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73]吕思勉,隋唐五代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74](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75]傅乐成,隋唐五代史[M].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0.
    [76]蔚天林,隋唐史新论[M].东华书局,1980.
    [77]李树桐,隋唐史别裁[M].商务印书馆,1995.
    [78]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国历代民族史丛书·隋唐民族史[M].四川民
    族出版社,1996.
    [79]刘健明,黄约瑟,隋唐史论集[M].中华书局,1997.
    [80]岑仲勉,唐史余沈[M].中华书局,1996.
    [81]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82]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83]陈寅格,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84](日)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85]孙进己,东北民族源流[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86]董万仑,东北史纲要[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87]孙进己,东北历史地理[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88]王景义,东北地方简史[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
    [89]张克,东北古代文史论集[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
    [90]孙进己,东北民族史研究[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91]孙进己,东北亚民族史论研究[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92]冯永谦,东北考古研究(一)[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93]李殿福,东北考古研究(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94]孙进己、冯永谦,东北考古集成·东北卷[M].北京出版社,1995.
    [95]黄凤歧,东北地方史研究[M].内蒙古文艺出版社,1995.
    [96]陈芳芝,东北史探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97]佟冬,中国东北史[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98]李治亭,东北通史[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99]金毓黻,东北通史(上编)[M].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翻印
    [100]程妮娜,东北史[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101]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M].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
    [102]薛虹、李澍田,中国东北通史[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103]蒋秀松、朱在宪.东北民族史纲[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104]魏国忠,东北民族史研究[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105]宁梦辰,东北地方史[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106]马大正,中国东北边疆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07]李德山,东北古民族与东夷渊源关系考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08]李德山,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109]张碧波,东北民族与疆域论稿[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10]傅朗云、杨旸,东北民族史略[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111]李德山、栾凡,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12]王小甫,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13]刘义棠,中国边疆民族史[M].中华书局,1982.
    [114]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15]江应梁,中国民族史[M].民族出版社,1990.
    [116]朱绍侯,中国古代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7]萧君和,中华民族史[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18]范文澜,中国通史[M].人民出版社,1978.
    [119]白寿彝,中国通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20]吕思勉,中国民族史[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121]田晓岫,中华民族发展史[M].华夏出版社,2001.
    [122]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23]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24]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25]郭沫若,中国史稿[M].人民出版社,1982.
    [126]陈连开,中国民族史纲要[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127]龚荫,民族史考辨[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128]王宏刚、张志立,东北亚历史与文化[M].辽沈书社,1990.
    [129](日)崛敏一,中国与古代东亚世界[M].岩波书店,1993.
    [130](日)日野开三郎,东北亚民族史[M].三一书房,1988.
    [131]卢明辉,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32]耿铁华,高句丽史论稿[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33]耿铁华,高句丽考古研究[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134]郑春颖、姜维公,正史高句丽传校注[M].长春师范学院,2004.
    [135]耿铁华,中国高句丽史[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136]王绵厚,高句丽考古研究[M].文物出版社,2002.
    [137]姜维东,唐丽战争史[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138]朴灿奎,三国志高句丽传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139]马大正,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丛论[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40]杨春吉、耿铁华,高句丽历史与文化研究[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141]刘子敏,高句丽历史研究[M].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
    [142]黄枝连,天朝礼制体系研究(中卷)·东亚的礼义世界——中国封建王朝与朝鲜半岛形态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43]魏存成,高句丽考古[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144]李殿福,高句丽、渤海的考古与历史[M].学生社,1991.
    [145]李殿福、孙玉良,高句丽简史[M].三省堂,1990.
    [146]高福顺、姜维公,高丽记研究[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147](日)武田幸男,高句丽与东亚[M].岩波书店,1989.
    [148]马大正,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续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49]姜孟山,朝鲜通史[M].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
    [150]朝鲜族简史编写组,朝鲜族简史[M].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
    [151]刘永智,中朝关系史研究[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152]杨昭全,中朝边界史[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153]张琏瑰,1945年以前国际政治中的朝鲜和中国[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154]金龟春,中朝日关系史[M].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0.
    [155]蒋非非、王小甫.中韩关系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56]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中韩关系通史[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157](韩)金渭显,契丹的东北政策[M].华世出版社,1981.
    [158]陈述,契丹政治史稿[M].人民出版社,1986.
    [159]杨若薇,契丹王朝政治军事制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60]傅乐焕,辽史丛考[M].中华书局,1984.
    [161]舒焚,辽史稿[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
    [162]杨树森,辽史简编[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163]《历史研究》编辑部,辽金史论文集[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
    [164]陈述,辽金史论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65]孙秀仁,室韦史研究[M].北方文物杂志社,1985.
    [166]王承礼,渤海简史[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167]黄林福,渤海史话[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168]杨保隆,渤海史入门[M].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
    [169]王承礼、刘振华,渤海的历史与文化[M].延边人民出版社,1991.
    [170]延边大学渤海史研究室,渤海史研究[M].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
    [171]方学凤,渤海史研究[M].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
    [172]禹硕基,渤海国与东亚细亚[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
    [173]王承礼,中国东北的渤海国与东北亚[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
    [174]张高,渤海史管窥[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75]郑永振,渤海文化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176]朱国忱、魏国忠,渤海史稿[M].黑龙江省文物出版编辑室,1984.
    [177]谭英杰,黑龙江区域考古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78]张百凌,黑龙江历史编年[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79]干志耿、孙秀仁,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180]吴文衔,黑龙江简史[M].北方文物杂志社,1984.
    [181]李治,东北艺术史[M].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182]齐江源,东北艺术史[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183]李治亭,关东文化[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84]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M].地图出版社,1982.
    [185]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86]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M].昆仑出版社,2003.
    [187]吴廷燮,唐方镇年表[M].中华书局,1980.
    [188]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M].民族出版社,2003.
    [189]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90]刘统,唐代羁縻州府研究[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
    [191]李大龙,唐朝和边疆民族使者往来研究[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92]程志,唐代的州和道[M].三秦出版社,1987.
    [193]唐长孺,唐书兵志笺证[M].科学出版社,1957.
    [194]翁俊雄,唐初政区与人口[M].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
    [195]邵石,中国隋唐五代军事史[M].人民出版社,1994.
    [196]王绵厚、李健才,东北古代交通[M].沈阳出版社,1990.
    [197]孙进己,东北各民族文化交流史[M].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198]贾敬颜,东北古代民族古代地理丛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99]张博泉、魏存成,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200]杨锡春,东北地名语源考[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01]赵立兴,七世纪东北亚形势[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202]何光岳,东夷源流史[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203]吉林省方志办公室,吉林省志[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
    [204]杨建新、马曼丽,西北民族关系史[M].民族出版社,1990.
    [205]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M].齐鲁书社,1985.
    [206]杨建新,西北民族关系史[M].民族出版社,1990.
    [207]吕光天、古清尧,贝加尔湖地区和黑龙江流域各族与中原的关系史[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
    [208]陈育宁,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209]张碧波、董国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
    [210]刘厚生,黑土地的古代文明[M].远方出版社,2005.
    [211]卢勋、杨保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M].民族出版社,2000.
    [212]郑永振、严长录,延边古代简史[M].延边大学出版社,2000.
    [213]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M].学苑出版社,2001.
    [214]孟广耀,北部边疆民族史研究[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15]李大龙,都护制度研究[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16]杨茂盛,中国边疆古代民族政权形成研究[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17]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史[M].人民出版社,2005.
    [218]霓乐雄,战争与文化传统[M].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219]苏北海,西域历史地理[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
    [220]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M].商务印书馆,2004.
    [221]王其坤主编,中国军事经济史[M].解放军出版社,1991.
    [222]洪丕谟、姜玉珍,古代女性世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23]沙吉才,中国妇女地位研究[M].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
    [224]高世瑜,中国古代妇女生活[M].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
    [225]段塔丽,唐代妇女地位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0.
    [226]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上海书店,1984.
    [227]钱大群,唐律与唐代法律体系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28]杨廷福,唐律初探著[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229]戴炎武,唐律通论[M].国立编译馆,1970.
    [230]燕国材,唐宋心理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231]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232]岑仲勉,唐人行第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233]李孝聪,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234]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战争发展史[M].人民出版社,2001.
    [235]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236]郑春元,侠客史[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237]魏嵩山,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238]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M].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六十八年版.
    [239]北大中文系,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M].中华书局,1962.
    [240]北大中文系,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M].中华书局,1962.
    [241]北大中文系,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M].中华书局,1962.
    [242]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1979.
    [243]罗宗强、张洪,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44]张炯,中华文学发展史[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245]袁行需,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46]林庚,中国文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1995.
    [247]屈守元,中国文学简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248]孙静、周先慎,简明中国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49]王瑶,中古文学史论[M].北大出版社,1986.
    [250]杨世明,唐诗史[M].重庆出版社,1996.
    [251]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52]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M].辽海出版社,1998.
    [253]张松如,中国诗歌史[M].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
    [254]乔象钟、陈铁民,唐代文学史(上) [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255]吴庚舜、董乃斌,唐代文学史(下) [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256]陈贻焮,增订注释全唐诗[M].时代艺术出版社,2001.
    [257]黄节,魏武帝魏文帝诗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58]黄节,曹子建诗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259]吴云,建安七子集校注[M].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260]吴云、冀宇,太宗全集校注[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261]卢照邻集[M].中华书局,1981.
    [262]祝尚书,卢照邻集笺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263]杨炯集[M].中华书局,1981.
    [264]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M].中华书局,1961.
    [265]张志烈,初唐四杰年谱[M].巴蜀书社,1992.
    [266]吴明贤,陈子昂论考[M].巴蜀书社,1995.
    [267]陈贻焮,孟浩然诗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68]陈子昂集[M].中华书局,1960.
    [269]李云逸,王昌龄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70]李珍华,王昌龄研究[M].太白文艺出版社,1994.
    [271]胡问涛、罗琴,王昌龄集编年校注[M].巴蜀书社,2000.
    [272]杨文生,王维诗集笺注[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273]陈贻焮,王维诗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74]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75]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M].中华书局,2000.
    [276]孙钦善,高适集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77]佘正松,高适研究[M].巴蜀书社,1992.
    [278]周勋初,高适年谱[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79]左云霖,高适传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280]刘开扬,岑参诗编年笺注[M].巴蜀书社,1995.
    [281]陈铁民、侯忠义,岑参集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82]孙钦善,高适岑参诗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283]周勋初、姚松,高适和岑参[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284]裴斐,李白十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285]王运熙,李白研究[M].作家出版社,1962.
    [286]詹福瑞、刘崇德、葛景春,李白诗全译[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287]王琦,李太白全集[M].中华书局,1981.
    [288]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组,李白诗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
    [289]萧涤非,杜甫研究[M].齐鲁书社,1980.
    [290]萧涤菲,杜甫诗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91]韩成武、张志民,杜甫诗全译[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292]陈贻焮,杜甫评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93]朱东润,杜甫叙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94]山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杜甫诗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95]刘初棠,卢纶诗集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96]李立朴,许浑研究[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297]陈增杰,唐人律诗笺注集评[M].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
    [298]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M].中华书局,1959.
    [299]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00]戴伟华,唐代幕府与文学[M].现代出版社,1990.
    [301]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302]刘开扬,唐诗论文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03]刘开扬,唐诗通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304]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05]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编,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306]孙琴安,唐七律诗精评[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307]谭优学,唐诗人行年考[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308]王明居,唐诗风格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309]王运熙,汉魏六朝乐府诗论丛(增补本)[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10]詹瑛,唐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11]辛文房,唐才子传校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12]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13]吴经熊,唐诗四季[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14]钱穆,中国文学论丛[M].三联书店,2000.
    [315]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M].中华书局,1987.
    [316]王明居,唐诗风格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317]霍松林、傅绍良,盛唐文学的文化透视[M].陕西师大出版社,2000.
    [318]林庚,唐诗综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319]林继中,唐诗[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20]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21]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322](美)欧文,盛唐诗[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323]戴伟华,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M].广西师大出版社,1998.
    [324]杜晓勤,初唐诗歌的文化阐释[M].东方出版社,1997.
    [325]余恕诚,唐诗风貌[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326]张忠纲,中国新时期唐诗研究述评[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327]陈尚君,唐代文学丛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28]陈贻焮,唐诗论丛[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329]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30]张晓生,历代兵诗窥要[M].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
    [331]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332]王仲镛,唐诗纪事校笺[M].巴蜀书社,1989.
    [333]魏庆之,诗人玉屑[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34]吴怀东,唐诗流派通论[M].新华出版社,2004.
    [335](法)丹纳,艺术哲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336]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37]傅漩踪,唐人选唐诗新编[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338]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M].中华书局,2002.
    [339]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M].中华书局,2003.
    [340]程千帆、程章灿,程氏汉语文学通史[M].辽海出版社,1999.
    [341]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42]姜书阁,中国文学史四十讲[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343]李泽厚,美的历程[M].文物出版社,1989.
    [344]马清福,东北文学史[M].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345]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M].人民出版社,2005.
    [346]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唐代边塞诗研究论文选粹[M].甘肃教育出版社,1988.
    [347]王叔磐、孙玉溱,历代塞外诗选[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
    [348]李炳海,于雪棠,唐代边塞诗传[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349]李名方,历代帝王诗词选[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50]朱枝富,边塞军旅[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351]陈善文,古代军旅诗纵横谈[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52]胡大浚,唐代边塞诗选注[M].甘肃教育出版社,1990.
    [353]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中华书局,1983.
    [354]陈伯海,历代唐诗论评选[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355]陈伯海,唐诗汇评[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356]吴景旭,历代诗话[M].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
    [357]周振甫,诗词例话[M].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
    [358]陈植锷,诗歌意象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59]程千帆,文论十笺[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260]王运熙、杨明,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61]李珍华,傅璇琮,河岳英灵集研究[M].中华书局,1992.
    [362]张少康,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M].学苑出版社,2005.
    [363]沈文凡,李博昊,名家讲解唐诗三百首[M].长春出版社,2008.
    [1]石云涛,古代边塞诗探源[J].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2]祝纫秋,边塞诗的起源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3]王开元,边塞诗探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4]胡志泽,中国行旅文学发生论纲[J].淮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5]佘正松,王胜明,“边塞”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6]孔繁信,简论我国边塞诗的发展脉络[J].枣庄师专学报1990年第3期
    [7]王龙,王敏,边塞地域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8]李锡林,浅谈古代的边塞诗[J].文学教育.2008年9月
    [9]姜光斗,顾启,奇情壮采的边塞征戍诗[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10]张晓明,20世纪边塞诗研究述评[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1]吴在庆,一九八六年唐代文学研究综述[J].固原师专学报.1987年第2期
    [12]胡大浚,马兰州,七十年边塞诗研究综述[J].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
    [13]佘正松,边塞诗研究中若干问题刍议[J].文学遗产.2006年第4期
    [14]罗国良,边塞诗艺术成就浅谈[J].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15]阎福玲,中国古代边塞诗的三重境界[J].北方论丛.1999年第4期
    [16]阎福玲,边塞诗及其特质新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17]张敬邻,论“边塞诗”的崇高美[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18]李善阶,论边塞诗的时代精神与历史作用[J].山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19]阎福玲,边塞诗描写边景的二重境界[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20]阎福玲,边塞诗乡恋主题的时代特点与价值[J].晋阳学刊.1999年第5期
    [21]黄刚,略论唐以前的边塞诗[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22]黄刚,清前期东北边塞诗述略[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23]黄松筠,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特征[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6期
    [24]李治亭,关东文化论[J].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1期
    [25]王禹浪,王志洁,黑龙江流域古代历史与文化概述[J].黑龙江民族丛刊(季刊).2000年第4期
    [26]陈景春,五十年来唐代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述评[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7]李兴盛,黑龙江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J].黑龙江社会科1997年第2期
    [28]吴青云,大连历代诗歌初探[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29]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导言[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0]戴伟华,区域文化传统与唐诗创作风貌的离合———以楚、蜀文化为例的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31]戴伟华,唐代文士籍贯与文学考述[J].江海学刊.2005.2
    [32]陈庆元,区城文学史建构当议[J].江海学刊.l994年第4期
    [33]秦升阳,唐代对高句丽的政策及其演变[J].通化师院学报(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34]杨筠,略论两蕃与唐朝关系的演变、原因及影响[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35]王成国,论唐代契丹[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2期
    [36]程尼娜,论唐代中央政权对契丹、奚人地区的羁縻统治[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6期
    [37]任爱君,唐代契丹羁縻制度与“幽州契丹”的形成[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1期
    [38]孟宪君,浅谈契丹与唐王朝的关系[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39]王成国,唐代契丹民族论略[J].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4期
    [40]孟广耀,唐代奚族驻牧范围变迁考论[J].内蒙古师大学报.1983年第1期
    [41]戴伟华,对文人入幕与盛唐高岑边塞诗几个问题的考察[J].文学遗产1995年第2期
    [42]杨国宜,陈慧群,唐代文人入幕成风的原因[J].安徽师大学报.1991年第3期
    [43]盛菊,试析唐代幕府文人的历史作用[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44]戴伟华,对文人入幕与盛唐高岑边塞诗几个问题的考察[J].文学遗产.1995年第2期
    [45]戴伟华,唐代文学与幕府关系的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46]陈铁民,关于文人出塞与盛唐边塞诗的繁荣—兼与戴伟华同志商榷[J].文学遗产.2002年第3期
    [47]冉旭,论盛唐诗人入幕的实况和对边塞诗的影响—从明人“例就辟外幕”说谈起[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48]葛培岭,也谈岑参的西部诗歌—兼论盛唐诗人的出塞风尚[J].西域研究.2000年第3期
    [49]刘艺,一段佳话引出的话题——谈盛唐诸公入仕之路的选择[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50]戴伟华,唐代文学与幕府关系的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51]张普,历代帝王诗说略[J].绥化师专学报(社会朴学版).1990年第4期
    [52]许辉,隋朝幽州军事防御的演变[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53]王强,论隋炀帝的文学思想[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54]方新蓉,略论隋炀帝的“非轻侧之论”[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
    [55]王永平,隋炀帝之文化趣味与江左文风、学风之北渐[J].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2期
    [56]应晓琴,隋唐帝王边塞诗[J].兰州学刊.2007年第1期
    [57]任文京,论隋代边塞诗[J].文学遗产.2007年第6期
    [58]高青,论唐太宗李世民的诗歌[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59]张思齐,论唐太宗唐高宗关于辽东的诗文[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60]薛宗正,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边塞诗作[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61]彭飞,沈文凡,论唐太宗东北边塞诗创作[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62]韩理洲,唐太宗李世民文编年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63]张福庆,初唐四杰的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之比较[J].外交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64]童嘉新,试论初唐四杰的边塞诗[J].重庆商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65]陈淑娅,初唐四杰边塞诗价值浅论[J].时代教育.2008年7月
    [66]胡振龙,论骆宾王及其创作[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67]王增斌,论骆宾王诗[J].晋阳学刊.1994年第5期
    [68]唐朗,骆宾王边塞诗分类研究[J].语文学刊.2007年12月
    [69]刘艺,唐代最早从军西域的著名诗人一骆宾王[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70]刘怀荣,骆宾王诗歌的艺术创新及其内在矛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71]李梅,试论骆宾王、岑参边塞诗的文化观照[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72]徐定祥,“文章四友”和盛唐边塞诗一一兼谈边塞诗的文学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73]李朝杰,论初唐诗人乔知之的诗歌创作[J].集宁师专学报.2009年第2期
    [74]任元彬,从“意象”统计和分析看王昌龄诗的风格[J].修辞学习.1998年第3期
    [75]赵男男,论陈子昂的边塞诗及其思想渊源[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第1期
    [76]王婕,论陈子昂的边塞行与边塞诗[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77]童嘉新,试论陈子易的边塞诗[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78]穆超君,“声调渐响”———论张说对初唐渐盛时期七言歌行的贡献[J].学术交流.2000年第4期
    [79]姜朝晖,多才兼将相经纬称人杰———盛唐文宗张说文治武[80]功述略[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4年第3期
    [81]张平,论张说对诗歌题材的深度开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2月
    [82]李精耕,论张说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J].柳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83]刘俊丽,心随湖水共悠悠——从仕途起落看张说诗歌题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期
    [84]王凡,王双怀,燕国公张说的文学创作探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85]姚春梅,张说《苏摩遮》与西域乞寒舞[J].平原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86]任环,张说贬谪时期创作心态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87]邹进先,张安祖,张说对唐诗发展的贡献[J].求是学刊.1991年第3期
    [88]俞超,张说三考[J].绥化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89]彭菊华,张说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J].中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2期
    [90]雷恩海,姜朝晖,张说诗歌创作实践及其成就论略[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7期
    [91]刘宝和,李颀事迹考[J].中州学刊.1982第5期
    [92]陈建华,试论崔国辅的诗[J].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93]李福生,高中坡,张丽峰,悲慨报国情真意切——崔颢《赠梁州张都督》诗赏析[J].安徽文学.2008年第2期
    [94]李炳海,崔颢边塞诗考辨[J].文学遗产.1999年第6期
    [95]刘秀芬,崔颢诗歌简论[J].中州学刊.2006年第6期
    [96]李军,崔颢诗歌新论[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
    [97]武安国,崔颢诗论[J].南都学坛.1987年第2期
    [98]陈建华,论崔颢诗歌的艺术风格[J].松江学刊(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99]唐佳,论崔颢诗歌中的狂生本色[J].沧桑.2007年第3期
    [100]孙孟明,李白《塞下曲》之五浅析[J].修辞学习.1999年第3期
    [101]王守芝,严寅春,李白边塞诗中的将士形象浅谈[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02]张瑞君,论李白的边塞诗[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03]毛谷风,唐前期边境战争与李白边塞诗一兼评近年来关于唐代边塞诗讨论中的若干观点[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104]刘畅,壮士怀远略志存解世纷———由李白边塞诗看其对战争的态度变化[J].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05]吴逢箴,论李白反映唐蕃战争的边塞诗[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106]徐兴菊,浅论李白边塞诗中的民族观念[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07]丁放,论高岑体———以其边塞诗创作为中心[J].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108]王爱莹,论高适、岑参边塞诗的时代精神[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109]王惠民,简论高适岑参诗风异同[J].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110]古明惠,高适、岑参边塞诗比较[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11]曹芬,高适、岑参边塞诗比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12]王伟康,高适、岑参边塞诗不同风格形成原因浅探[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113]杨飞,谈高适、岑参和他们的边塞诗[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14]王伟康,高适、岑参边塞诗创作风格差异及其成因探赜[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15]孙永兴,高适、岑参边塞诗风共性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16]许黎英,高适、岑参边塞诗诗风异同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17]倪孝林,高适、岑参边塞诗艺术风格之异同[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118]何兴楚,也说高适岑参诗歌的比较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19]胡艳,高适、岑参边塞诗之比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第10期
    [120]龚军辉,高适岑参边塞诗比较[J].益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
    [121]房日晰,高适岑参边塞诗艺术之比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122]何兴楚,高适岑参诗歌风格的再比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23]张京华,高适与岑参[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24]于年湖,胡新晶,高、岑边塞诗用韵与思想及艺术的关系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25]栾巧云,高适《燕歌行》的深厚意蕴与精湛技巧[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26]钱云华,高适《燕歌行》究竟刺谁?[J].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127]俞士玲,高适《燕歌行》“校尉羽书飞翰海,单于猎火照狼山”考释[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128]陆凌霄,高适《燕歌行》意蕴寻绎[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129]刘洁,高适的“悲壮”与岑参的“雄奇”——唐代诗人个性心态及对其诗歌的影响探析之二[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130]曹迎春,略论高适前后期诗歌创作[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第4期
    [131]周唯一,高适诗的气骨[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132]毕士奎,相同的诗歌主旨各异的艺术特质———高适《燕歌行》与王昌龄《出塞》(其一)比较阅读[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33]赵云长,雄壮豪放慷慨激昂——解读几首高适的边塞诗[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1期
    [134]李瑞芳,高适诗与稼轩词共性探论[J].运城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135]党天正,高适送别诗初探[J].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136]王增斌,高适在宋州的诗歌创作[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
    [137]黄冬红,高适赠别诗的开拓与创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第1期
    [138]胡启文,论高适送别诗中的送别情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139]石素真,浅论高适的送别诗[J].殷都学刊.2004年第3期
    [140]黄冬红,浅论高适赠别诗的开拓与创新[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6期
    [141]任秀莲,试论高适的边塞诗[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年第(5-6)期
    [142]郑虹霓,壮美与优美调谐自生辉—高适《燕歌行》的另一种解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43]季夫萍,试伦高适前后期边塞诗创作的差异性[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5期
    [144]高国藩,敦煌本高适佚诗《因书即事》析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145]冯菊年,悲壮激越直抒胸臆——读《高适集校注》[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5年第2期
    [146]傅金纯,纪思,“瀚海”、“狼山”应何在?[J].固原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
    [147]杨艳娟,《燕歌行》浅说[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148]王飞,《燕歌行》主题之我见[J].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
    [149]牟臣益,常建边塞诗的悲苦意识[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150]王锡九,常建诗歌浅论[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151]张学松,沉凉哀惋的时代悲歌——大历十才子诗歌思想内容论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152]徐行,大历诗风探析[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153]赵贺,刘九伟,大历十才子诗歌创作的个体特征[J].天中学刊.1999年第l期
    [154]姚皓华,大历十才子与盛唐边塞诗派边塞诗歌内容之比较[J].东岳论丛.2005年第4期
    [155]姚皓华,论大历十才子与盛唐边塞诗派边塞诗歌审美特征的区别[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56]陈庆惠,大历诗人司空曙的生平及其创作[J].浙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157]卞孝萱,乔长阜,刘长卿诗初探[J].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4期
    [158]胡可先,刘长卿事迹新证[J].学术研究.2008年第6期
    [159]陈顺智,论刘长卿诗歌的风格[J].社会科学研究.2000.3
    [160]王胜明,论李益的边塞诗[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61]王冠英,浅谈李益的边塞诗[J].殷都学刊.1985年第3期
    [162]肖希凤,李益边塞漫游考索[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63]戴金波,李益边塞诗创作浅论[J].云梦学刊.2006年第1期
    [164]王永宏,魏永生,李益边塞诗的主流情绪[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65]吕庆端,李益边塞诗独特的审美心理及其艺术表现[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166]祝德纯,李益边塞诗格调新论[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167]贺同赏,李益边塞诗综论[J].德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68]高少传,李益送别诗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169]霍有明,试论卢纶的边塞诗[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2期
    [170]纪作亮,张籍年谱[J].阜阳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171]杨其群,李贺诗中所反映的史实[J].山西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172]张敏,法眼慧心话人性——略论贯休征戍诗中的人性思想[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73]黄彦弘,贯休北上考略[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74]田道英,贯休诗歌系年[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175]胡大浚,贯休的边塞诗作与晚唐边塞诗[J].河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76]田道英,贯休诗歌系年[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177]买鸿德,晚唐诗人于濆及其诗歌[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178]梁超杰,于濆边塞诗的特色与晚唐边塞诗的衰微[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179]沈文凡,牛菲,笔写现实墨洒边塞——晚唐于濆诗歌创作简论[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80]王维汉,唐末诗人王贞白考[J].上饶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181]吴在庆,唐五代闽中四诗人论略[J].福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82]吴逢箴,初唐——盛唐边塞诗的摇篮[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83]木斋,论初盛唐边塞诗的演进和类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84]赵洪奎,论初唐边塞诗的发展[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85]葛培岭,论初唐边塞诗的郁愤特色[J].中州学刊.1984年第6期
    [186]郑军,论盛唐边塞诗表现出的民族精神[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87]刘俊敏,论盛唐边塞诗的风骨美[J].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188]高国光,盛唐边塞诗的民族精神和审美价值[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89]刘鸿达,吕泽山,盛唐边塞诗的审美意蕴[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
    [190]郑德开,盛唐边塞诗的艺术魅力[J].楚雄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
    [191]刘立介,盛唐边塞诗漫谈[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192]小星,盛唐边塞诗浅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193]路云亭,盛唐边塞诗文化性征[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94]佘正松,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论盛唐边塞诗的雄浑美[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195]李海莉,盛唐边塞诗中的“盛唐精神”[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年第3期
    [196]孟二冬,“盛唐边塞诗派”质疑[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197]李珍华,傅璇琮,盛唐诗风和殷璠诗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198]包绍亮,试论盛唐边塞诗的崇高格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199]王强,初探盛唐边塞诗的特征[J].作家杂志.2008年第4期
    [200]彭勃,从盛唐边塞诗看文人心态[J].怀化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01]周小立,试论中唐边塞诗[J].中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4期
    [202]陈芒,试论中唐边塞诗风的审美嬗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203]陈健,试论中唐边塞诗在唐宋边塞诗风演变中的意义[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04]华锋,中唐边塞诗简论[J].中州学刊.1984年第3期
    [205]张金亮,中唐边塞诗浅谈[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206]黄小妹,俞保刚,中唐边塞诗艺术手法的创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07]曹治邦,中晚唐边塞诗论略[J].唐都学刊.1991年第3期
    [208]葛培岭,晚唐边塞诗的萧飒风格[J].中州学刊.1986年第6期
    [209]周建军,论边塞诗在晚唐的余韵与沉响[J].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210]秦绍培,刘艺,论唐代边塞诗及其繁荣原因[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l期
    [211]李新,王宏力,边塞诗潮,宏观审视——评任文京先生《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J].文艺研究.2007年11月
    [212]杨金花,赋文学研究以历史文化的厚重——评《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J].中国出版.2006年第4期
    [213]郑红霓,双峰并峙声气相求—初探建安诗歌对唐边塞诗的影响[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214]王维国,边塞诗与历代诗人的青藏高原情结[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15]刘勇,唐代边塞诗中的思乡怀亲情感[J].商洛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16]李炳海,民族融合与古代边塞诗的战地风光[J].北方论丛.1998年第1期
    [217]张采民,民族融合与隋唐之际诗风的嬗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218]刘洁,从唐代边塞诗看唐代的民族政策——唐代边塞诗系列研究之二[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219]刘洁,从唐代边塞诗看唐蕃关系的发展变化———唐代边塞诗系列研究之三[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220]刘洁,从唐代边塞诗看唐代征妇的情感世界———唐代边塞诗系列研究之四[J].社科纵横.2007年第6期
    [221]刘洁,从唐代边塞诗看唐代诗人的战争反思———唐代边塞诗系列研究之五[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222]刘洁,从唐代边塞诗看唐人的送别新曲———唐代边塞诗系列研究六[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23]黎天丽,李志荣,文质并重情理交融——评刘洁的新作《唐诗题材类论》[J].经纪人学报.2006年第2期
    [224]冉文杰,和谐社会的一面镜子———从唐代边塞诗中领略友好和谐的民族关系[J].语文学刊.2006年第4期
    [225]马悦宁,论唐边塞诗对建安诗歌的承传[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226]王晋龙,浅谈唐代边塞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及其背景[J].太原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27]吕亚宁,生命力与英雄梦———论唐代边塞诗的浪漫主义色彩[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28]张琨,试论唐代边塞诗[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229]路云亭,唐初政治的开放性与唐诗的繁荣[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230]任文京,唐代北方尚武风气对诗人从戎及创作的影响[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231]童凤畅,唐代边疆诗的艺术风格及其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232]张玉娟,试论唐代边塞诗“以汉喻唐”模式[J].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233]赵云长,悲壮高亢雄浑开阔———解读几首盛唐著名的边塞七绝[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第4期
    [234]李兆平,烽火硝烟看唐人———唐边塞诗特点略探[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35]王成,试论唐代边塞诗的“北国情味”[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236]续娟娟,唐边塞诗对汉乐府边塞诗的继承和发展[J].邢台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37]蔡燕,儒家化的隐逸与任侠:盛唐山水田园诗与边塞诗的文化精神[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38]海滨,论唐代七言古体边塞诗的风格特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239]海滨,论唐代七言古体边塞诗的声韵特征[J].殷都学刊.2003年
    [240]海滨,论唐代七言古体边塞诗与诗人戎旅经历的关系[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241]萱雨,情寄军旅——浅析唐代边塞诗歌与现代军营歌曲中的情感[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2年第3期
    [242]朱惠玲,论唐代边塞诗的悲剧精神[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7期
    [243]王艳军,宋俊丽,论唐代边塞诗的悲壮美[J].社科纵横.2005年第6期
    [244]秦绍培,刘艺,论唐代边塞诗的思想价值[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245]童嘉新,唐代边塞诗初探[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246]杨柳,唐代边塞诗的成因及其美学意义[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47]葛培岭,唐代边塞诗的广角透视[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248]毛德胜,唐代边塞诗的生死命题[J].焦作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49]万志华,唐代边塞诗的思想内容浅析[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250]蒋月侠,唐代边塞诗发展浅探[J].宿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251]任文京,唐代边塞诗人的英雄意识[J].文艺研究.2004年第3期
    [252]杨子怡,唐代边塞诗三题:高贵·崇高·感伤—试论唐代边塞诗审美情绪的擅变[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的1期
    [253]禹克坤,唐代边塞诗与民族问题[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254]欧阳德威,唐代边塞诗与唐代民族战争——节自《唐代边塞诗选·前言》[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255]杨林昕,唐代边塞诗源流小考[J].甘肃高师学报.2000年第1期
    [256]任文京,唐代边塞诗中的民族友好主题[J].河北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257]赵枞安,试论唐代边塞诗的国防观[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258]刘勇,唐代边塞诗中的思乡怀亲情感[J].商洛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59]王彦永,唐代边塞诗主题例谈[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260]赵望秦,唐诗中的“龙城”与“卢龙”———从王昌龄《出塞二首》之一说起[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261]欧阳敏,唐代边塞战争与边塞诗[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262]李明伟,唐代文学的擅变与丝绸之路的影响[J].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
    [263]姚春梅,唐代西域诗研究综述[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64]李迪,唐代与北宋边塞诗比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
    [265]徐万平,唐人边塞诗中的民族精神[J].内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266]盖金伟,唐诗“交河”语汇考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267]郑家治,北方少数民族边塞诗歌的嬗变及原因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10月
    [268]吴企明,敦煌伯氏2555号写卷是唐代边塞诗(文)选集的残卷[J].苏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269]张金亮,唐诗爱国主义纵横谈[J].昌潍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270]张利萍,唐诗的美学韵味[J].语文学刊.2001年第5期
    [271]王开元,陈庆明,西域历史对唐边塞诗之影响[J].昌吉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272]董恩林,以战求和:唐代边塞诗的主旋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l期
    [273]李海莉,战士·文士·思妇———试论唐朝边塞诗的文人风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74]余恕诚,战士之歌和军幕文士之歌—从两种不同类型之作看盛唐边塞诗[J].文学遗产.1985年第1期
    [275]杜扬,中国诗歌上的丰碑——谈唐代边塞诗对后代诗歌的影响[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76]戴光明,论唐代边塞诗歌的进取精神及其价值取向[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77]张啸虎,略论唐代前期的爱国诗[J].中州学刊.1986年第2期
    [278]庞天佑,略论唐诗作为史料的几个特征[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279]施春晖,略论唐代边塞诗美学形态对前代的传承[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80]任文京,论唐代边塞诗人的汉代情结[J].河北学刊.2003年第2期
    [281]徐晓敬,从唐代边塞诗看唐人对战争的态度[J].辽宁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282]魏攀,浅论唐代边塞送别诗的美学特征[J].安徽文学.2008年第7期
    [283]熊柱,《全唐诗》中的轮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2005年第5期
    [284]何国栋,“死节从来岂顾勋”—敦煌词《生查子》新解[J].教煌研究.1999年第3期
    [285]李宜,从用典谈《史记》对唐代边塞诗的影响[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86]佘正松,王胜明,渊源流长历久弥新———简论先秦边塞诗对唐边塞诗的影响[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287]王群丽,和亲对唐代边塞诗创作的影响[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88]李维,赵凤杰,唐代边塞乐舞诗综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3期
    [289]王松涛,论唐代边塞诗中的胡乐意象[J].兰州学刊.2007年第8期
    [290]王开元,薛松华,西域音乐歌舞对唐代边塞诗的影响[J].新疆艺术.2000年第5期
    [291]李海莉,简论唐诗中的音乐美[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292]吴逢箴,论唐代边塞诗的边将戍卒形象[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293]杨子怡,高贵·崇高·感伤—试论唐代边塞诗审美情绪的擅变[J].娄底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294]徐有富,论诗的意象组合[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295]苏志敏,张雷,夜听胡笳折杨柳高高秋月照孤城——论盛唐边塞诗中月的意象[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 0 0 1年第2期
    [296]王艳军,朱富铭,谈唐代边塞诗中的意象群[J].唐山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97]应晓琴,南方文化与唐代边塞诗[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98]崔岳,唐诗宋词中的琵琶艺术[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299]韩玉珠,琵琶起舞换新声—评唐代边塞诗中的西部风情美[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3期
    [300]李德辉,长安至京北诸州交通与唐边塞行旅诗的形成[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5期
    [301]薛晓蔚,论唐诗中的厌战情绪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l992年第3、4期
    [302]李智君,诗性空间:唐代西北边塞诗意象地理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303]傅兴林,试论外来词在边塞诗中的特殊作用[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304]马仲生,试析历代边塞诗中的“月”[J].社科纵横.2006年第7期
    [305]傅满仓,月明羌笛戍楼间———浅析唐代边塞诗中“月”与“乐”意象的运用[J].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第3期
    [306]李爱民,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唐代闺怨诗“月”意象解读[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307]冀秀美,贾素明,唐代边塞诗月亮意蕴探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08]张连举,唐代边塞诗中的“雪”与“雁”逞说[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309]韩成武,赵林涛,李新,盛唐河北诗人群与“燕赵文化精神”[J].河北学刊.2006年第4期
    [310]冯淑然,唐代咏侠诗中的游侠群像[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311]王梽先,从唐代游侠诗看唐代游侠及侠文化的新变[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312]韩云波,论中国侠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侠文化形态论之一[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313]吴启艳,千载有余情———浅论盛唐咏侠诗[J].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14]孙文清,浅谈唐诗中的侠[J].零陵师专学报.1994年第1、2期
    [315]汪聚应,唐代的任侠风气与文学创作[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316]汪聚应,唐代诗人及其咏侠诗创作──兼论唐代的咏侠诗派[J].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3期
    [317]汪聚应,唐人咏侠诗刍论[J].文学遗产.2001年第6期
    [318]汪聚应,中国侠的历史文化诠释[J].社会科学评论.2008年第4期
    [319]蔡厚示,论唐代边塞词[J].中州学刊.1986年第4期
    [320]夏伟刚,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代边塞诗中的征妇形象浅探[J].语文学刊.2007年第11期
    [321]闵孝骞,试论唐代女诗人的诗歌创作[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l期
    [322]苏芸,论历代妇女边塞征戍诗[J].昌吉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323]刘世梅,期论边塞诗中的闺怨之音[J].语文学刊(读写教学版).2005年第6期
    [324]刘红旗,唐代边塞闺怨诗的主要创作手法管窥[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8年第2期
    [325]安奇贤,唐代富有闺中离怨意味的边塞诗[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326]邓乔彬,唐人的怨诗[J].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4期
    [327]傅满仓,玉著应啼别离后一一浅谈唐代边塞诗中的女儿情[J].河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328]王绪东,中国古代闺怨诗述略[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329]吕德强,“铁衣远戍辛勤久,玉著应啼别离后”——谈古代诗歌中以“征妇之怨”为题材的闺怨诗[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第2期
    [330]彭飞,沈文凡,略论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从李白的几首创作谈起[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331]曹爽,浅论文人闺怨诗与感怀不遇诗的合流[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
    [332]刘红旗,唐代闺怨诗传播发展轨迹略论[J].东南传播.2008年第11期
    [333]徐蔚,唐代闺怨诗三题[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6年第3期
    [334]卢佑诚,漫话闺怨诗[J].六安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335]黄晓丹,时空观演变对中晚唐诗风的影响[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1]应晓琴,唐代边塞诗综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D].河北大学.2004年
    [3]阎福玲,汉唐边塞诗主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佘正松,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D].四川大学.2005年
    [5]李德山,六至九世纪东北边疆民族与中央王朝关系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迟明照,近代东北自然环境与东北习俗文化[D].吉林大学.2007年
    [7]宋卿,唐代营州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郭继武,唐代前期营州都督府治所的变迁—兼论唐朝与奚契丹的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景瑕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1]海滨,唐诗与西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2]赵梦颖,唐人空间意识——以唐诗为主要考察对象[D].郑州大学.2004年
    [13]于海峰,唐前边塞诗研南北朝边塞诗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4]侍建强,南北朝横吹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15]汪爱武,试论边塞诗在初唐的发展[D].安徽大学.2005年
    [16]崔玉梅,盛唐边塞诗中的战争与和平主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7]黄小妹,中唐边塞诗简论[D].安徽大学.2005年
    [18]赵岩,论中唐乐府题边塞诗[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9]卓若望,中晚唐乐府题边塞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20]李建国,隋代文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21]王强,隋场帝文化政策与文学实践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2]褚为强,唐太宗诗文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23]郑盘峰,陈子昂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24]俞超,张说考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5]曲景毅,张说诗文论稿[D].安徽大学.2006年
    [26]周睿,张说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7]张平,论盛唐诗人李顾[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8]彭伟,崔颢诗歌论稿[D].吉林大学.2007年
    [29]王彦明,高适宋中三十年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08年
    [30]毛咏雪,李白边塞诗论析[D].内蒙古大学.2007年
    [31]张巍,李益边塞诗歌论稿[D].吉林大学.2007年
    [32]赵谨,论李益对盛唐边塞诗的接受[D].宁夏大学.2005年
    [33]付小林,张籍诗歌在中晚唐的传播与接受[D].漳州师范学院.2009年
    [34]邓大情,论张籍的歌行诗[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5]刘艳云,戎显诗歌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36]田道英,释贯休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7]张海,贯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38]黄艳红,贯休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9]薛隽雯,唐代各族和平交往边塞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0]王田田,唐人和亲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1]冯淑然,论唐代的咏侠诗[D].河北大学.2004年
    [42]汪聚应,唐代侠风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3]李红,唐代闺怨诗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44]郭海文,唐五代女性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45]俞世芬,唐代女性诗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