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科技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当代工业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新型的现代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方面技术化生产力极大地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人们也面临着大量严峻的生存问题——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的内在的精神家园迷失和伦理道德滑坡,等等。技术与社会发展、与此相关的人的自由与解放的问题,成为了哲学反思的中心问题。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反思不断召唤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出场。为了应对时代的召唤,本文选择了这一重要研究课题,试图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逻辑框架、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
     从马克思哲学的发展来看,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存在着研究视域的转换问题,这就是其逻辑框架从异化劳动理论到唯物史观再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转换。与当代技术哲学流派不同的是,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既不能被归结为“工程师派的技术哲学”也不能被归结为“人文派的技术哲学”,既不能被归结为技术的“工具理论”也不能被归结为技术的“实体理论”。他的技术哲学思想体现了科学的唯物史观的技术观与人本主义的技术观之整合与统一,体现了技术的历史进步性与技术异化的可能性的辩证法,体现了科学技术哲学与资本主义批判相结合,等特征。
     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分别从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个不同角度解读了马克思技术哲学文本,从而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技术观。其中,人本主义流派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中,重点解读了早期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人本主义思想,运用韦伯的工具理性概念,对马克思的技术理性批判内容作了进一步扩展。科学主义流派重点解读了中后期马克思的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在批判人本主义的解读方式的思辨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基础上,试图澄清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他们分别在结构主义和分析哲学的框架下,主要探讨了生产力和科技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其与社会经济基础诸多方面的结构联系和功能关系。
     虽然它们的解读方式和技术哲学思想存在着某些偏颇,但是也显示了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在当代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深化与拓展,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思想的合理性方面及其发展轨迹。
     在评析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技术哲学思想,进而吸取其合理内容的基础上,论文结合当代工业社会的特点和我国新型的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主题,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思想对于当代工业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现代性批判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方面的意义,从而进一步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思想的合理性要素及其时代气质。
     通过以上对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思想的全面考察,论文最后得出了结论,揭示了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合理内核和最基本的观点。
     首先,科技与劳动都是人的类本质的重要方面,科技集中体现人的劳动生产能力,它是劳动生产能力的最活跃因素。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与实验自然科学的发展,科技成为了第一位生产力。因此,科技与生产力是贯彻于整个历史的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其次,科技理性也是一种工具理性,并且通常与工具理性的其他形式,如理性的经济、理性的法、理性的行政等整合在一起,具有极大扩张性和渗透性。因而,科技一方面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历史进步的巨大力量,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一种异己力量,会形成对自然和人的控制与奴役,造成其他种种社会异化现象。
     最后,未来社会的发展仍然要以科技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们之间“普遍交往”关系的建立为前提。技术异化不仅要靠技术自身的转型与改进来消除,关键是要通过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来尽量地扬弃技术异化,探寻技术的人性化发展的道路。在当代工业社会的发展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特别需要寻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正确途径;要在工业生产力与科技发展的前提下,坚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改革与调整,坚持社会各领域的科学发展与协调平衡。
In the era of technologic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 new type of construction is carried out in full swing in modernizing China, with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modern society. On the one h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istorical progress are greatly promoted by technology-based productivity; on the other hand, people are also facing a lot of grim problem of existence-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loss of the Spiritual Home and the declination of morality, and so on.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society, the problem of freedom and liberation has become the central issue of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reflection of modernization, the appearance of Marx's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is greatly needed. In order to response to the call of the times, based on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 researches, the author chooses to study this important issue, and attempt to explore the logical framework, the basic contents and main features of Marx's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s philosophy, there is a conversion problem about researching perspectives which is the logical framework, changing from the alienation theory of labor to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then to the political economy. Different from the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Marx's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can neither be attributed to "engineering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nor to "humanities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It also can not be attributed to "instrumental theory" or "substantive theory". It embodies several features, such as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ical humanism with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dialectics between the historical progressiveness and possibility of alienation of technology,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critique of capitalism.
     In the Schools of Western Marxism, Marx's Technical philosophical writings had been read and interpreted from two different perspectives:the humanism and scientism, and thus, various technology views formed. Among these technology views, the focuses of schools of the humanism, are read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early alienation theory of labor and the thought of humanism from Marx's critique of capitalism, and expanding the content of Marxist critique of technical rationality with the concept of Weber's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Schools of scientism had focused on read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late Marxist scientific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clarification of the basic concepts, principle, ideas and methods of Marx's historical theory, based on criticizing humanism's speculative, non-realistic and id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They mainly discussed the driving force from productivity and technology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history, structure connections and function relations between various aspects of economic foundation and productivity and technology, respectively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structuralism and analytic philosophy.
     Although there are certain biases in their modes of interpretation and their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it shows that Marx's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has been deepened and developed in contemporary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reflects the reasonable aspects and the developing track of Marx's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Based on analyzing and assessing opinions from Western Marxism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and absorbing their reasonable contents, comb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and the themes of new type modernizing China, the author of this dissertation has investigated the implication of the Marxist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 criticism of modernity, especially one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etween man and man, which further shows reasonable factors and its characteristic of era in the Marxist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From what have been investigated fully above, the dissertation finally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and finds out reasonable cores and the most fundamental points of the view of Marx's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First, science, technology and labor are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human na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he most active factors, typically embody human's labor productivities. With the advent of industrial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al natural sci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come the first productivity. Therefore, technology and productivity are the foundations and driving force of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roughout history.
     Second, technological rationality, as a kind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often integrated with other forms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such as rational economic, rational law, r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has great expansion and penetration. Th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the one hand, is the enormous force of promoting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istorical progress. On the other hand, it may also be an alien force, which will control and enslave nature and man, causing other kinds of social alienation.
     Finally, both highly developing technology and productivity and establishment of "universal communication" relationship among people are still the premise of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society. Eliminating technological alienation rely on not only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y by itself, but also (particularly)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systems which try to sublate alienation of technology and explore human-base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s possibl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mporary industrial society and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of China, we have necessary to seek the right way of mutual restraint, coordination between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value rationality. On the bas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roductivity and technology, the social,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nstitutions should be reformed and adjusted, and all areas of society should be harmoniously balanced and scientifically developed.
引文
①“工程师派的技术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他们倾向于亲技术;“人文派的技术哲学’的代表人物是人文主义的社会科学家,他们对技术持批判态度。参见[美]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论》,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第1页
    ②技术的“工具理论”是建立在常识观念的基础上,这种理论认为技术是没有负载自身价值内容的、“中立性”的、服务于使用者目的的“工具”;技术的“实体理论”否认技术中立性的观点,认为技术构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体系,这个体系将整个人类社会重新构造成一种控制对象。参见i美j安德鲁·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4页
    ①尼-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第133页
    ①[苏]A.A.库津:“马克思与技术问题”,《科学史译丛》,1980,(1)。
    ②Bruce Bimber:Karl Mark and the Three Faces of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Vol.20,334,1990.
    ①Alvin H. Han sen:the Techn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36,72-83,1921
    ②引自Donald Mackenie:Marx and the Machine, Technology and Culture, Vol.25, No.3,473-502,1984
    ③引自Donald Mackenie:Marx and the Machine, Technology and Culture, Vol.25, No.3,473-502,1984
    ④Lewis Mumford:Interpretation and Forecasts, New York:A Harvst/HBJ Book,1979,200
    ⑤Joseph Agassi:Technology:philosophical and social aspects. Dordrecht:D. Reidei Publishing Company,1985, ⅩⅡ
    Thomas Krogh:Technology and Rationality. Aldershot:Ashgate Publishing Ltd.,1998.59
    ④[德]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第199页
    ⑥E. Mesthene.:How Technology Will Shape the Future [A], C. Mitcham & R. Mackey (ed.).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Reading in the philosophical problem of technology. New York:The Free Press, 1983.116
    ①Robert E. McGinn: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Englewood:Prentice Hall,1991.93
    ②Norman Levitt:Prometheus Bedeviled:science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New Brunswick: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98.
    ①陈越(编):《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27页
    ①[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序言第3页。
    ②[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61页。
    ③[美]威廉姆·肖:《马克思的历史理论》,阮仁慧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78页
    ④William H.Shaw:The Handmill Gives You the Feudal Lord:Marx's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History and Theory, Vol.18, No.2 (May,1979), pp.155-176.
    ①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新版序言第30页。
    ①参见哈贝马斯:“工具理性批判”,载《哈贝马斯精粹》,曹卫东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55-361。
    ②引自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中译本序.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中译本序第3页。
    ①经济理性既包含等价交换的市场理性又包含资本“自行增殖”的资本理性,韦伯形式合理性概念下的经济领域的工具理性。
    ②Andre Gorz:Ecology as Politics, Boston:South End Press,1980, P20.
    ②“杰文斯悖论”:英国经济学家发现,认为通过技术革新提高了自然资源(比如煤炭)的利用率,然而这只能增加而不是减少对煤炭的需求,因为效率的改进会导致生产规模的扩大。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88页。
    ③[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加拿大]丹尼斯·瑟龙:“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与资本主义”,刘仁胜译、刘庸安校,《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3)
    ①Carl Mitcham and Helen Nissenbaum: Ethics and Technology,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Visionl.O, London:Routeledge.
    ②技术自主论主张:技术是一种自控的力量,技术按其内在逻辑和规律自主地发展,技术的内在逻辑决定着社会系统的发展。
    ③Jacques Ellul: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 New York:Alfred A·Knopf, Inc. and Random House, Inc.1964.82.
    ④Jacques Ellul: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 New York:Alfred A·Knopf, Inc. and Random House, Inc.1964.17.
    ①Langdon Winner:Autonomous Technology:Technics-out-of-Control as a Theme in Political Thought, Cambridge, mass.:MIT Press,1977.36.
    ②Langdon Winner:Autonomous Technology:Technics-out-of-Control as a Theme in Political Thought, Cambridge, mass.:MIT Press,1977.36.
    ③Langdon Winner:Autonomous Technology:Technics-out-of-Control as a Theme in Political Thought, Cambridge, mass.:MIT Press,1977.36.
    ④Langdon Winner:Autonomous Technology:Technics-out-of-Control as a Theme in Political Thought, Cambridge, mass.:MIT Press,1977.39.
    ①[美]安德鲁·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45页。
    ②[美]安德鲁·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55页。
    ①[美]安德鲁·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55页。
    ②[美]安德鲁·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50页。
    ③[美]安德鲁·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57页。
    ④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2年
    ①乔瑞金:《马克思技术哲学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目录1-3
    ②牟焕森:《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国际反响》,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页
    ③刘则渊:“马克思和卡普:工程学传统的技术哲学比较”,《哲学研究》,2002,(2).
    ④李三虎:“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探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2).
    ⑤王华英:“历史发生学视域下的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
    ①余少波、项启源:《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3页。
    ②陈凡:“马克思主义是技术决定论吗?——对马克思主义技术观的探讨”,《科技日报》,1988-10-10.
    ③牟焕森:“存在‘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决定论’吗?”,《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9).
    ④陈文化、李立生:“马克思主义技术观不是‘技术决定论’”,《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6):3437.
    ①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67页
    ②李三虎:“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探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2)
    ①李三虎:“技术伦理的休谟难题解”,《探求》,2005 (1)
    ②李三虎:“马克思的技术伦理思想及其地位”,《哲学研究》,2005(2)
    ①王伯鲁:“马克思技术与人性思想解读”.《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2)
    ②王志伟:“技术活动与人的生成——兼论马克思技术思想的当代意义”,《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③于春玲、李兆友:“作为文化批判的技术批判——马克思技术观的文化哲学解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5)
    ①引自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53页
    ②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页。
    Robert McGinn:"What Is Technology", in Research in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Paul T Durbin(ed), Greenwich. Conn.:Jai Press,1978. p178-198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87页。
    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55页。
    ①“对象性是马克思早期著作中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概念,是展开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逻辑基点。”见王贵友:《科学技术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4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6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2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5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7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入民出版社,2004年,第107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④参见[法]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99页。
    ⑤[苏]伊·谢·纳尔斯基:《异化与劳动》,冯申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第3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1页。
    ②参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09页注释79。
    黑格尔关于劳动以及某些其他范畴的观点同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家的看法是一致的,说明黑格尔具有经济学著作的知识。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1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4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4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5页。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8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1页。
    ①王贵友:“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观点的前提性批判及自我超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8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4页。
    Langdon Winner:Autonomous Technology:Technics-out-of-Control as a Theme in Political Thought, Cambridge, mass.:MIT Press,1977.39.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5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5页。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0页。
    ①王贵友:“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观点的前提性批判及自我超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1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7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7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2页。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91页。
    ①参见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7-18页。
    ②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页。
    ②参见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16-33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②王贵友:“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观点的前提性批判及自我超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
    ③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8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43-14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9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9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2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7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43-14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7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0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7-5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2-7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7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8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7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7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5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4-7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页注①。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0-3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页
    ①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0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0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0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0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79页。
    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35页
    ③[苏]A.A.库津:“马克思与技术问题”,《科学史译丛》,1980,(1)。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17页。在同年,马克思还向恩格斯致信请教问题:走锭精纺机怎样改变纺纱的过程以及走锭精纺机发展史及其对工人的影响。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5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02贝。
    ③(英)D.沃尔克(文):“马克思晚期著作中方法的要素与演进”,梁凯(译),《世界哲学》,2002(2)。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7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6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70页。
    ③在资本主义生产和经济活动中,价值自行增殖过程是资本增殖原则所决定的过程,因此价值自行增殖过程即是资本自行增殖过程。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1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2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2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09-410页注(89)。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9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6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9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6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12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1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2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6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6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20页注103。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1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4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1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1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1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1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1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70-47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6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2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64页。
    ③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34页。
    ④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86页
    ①刘则渊:“马克思与卡普:工程学传统的技术哲学比较”,《哲学研究》,2002(2)。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0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7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1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0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0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0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0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6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83页。
    ⑥刘邮:“技术与权力——对马克思技术观的两种解读”,《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05页
    ①生活世界或日常世界足指人们时时刻刻处于其中与之打交道的感性世界。在其中,人们衣、食、住、行,与人交往,与物同在。参见彭富春:《哲学与美学问题——一种无原则的批判》,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58页。
    ②刘郦:“技术的批判:从马克思到后现代主义”,《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2)。
    ③参见(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7-18页
    ①参见管锦绣:“马克思的人的社会性对人的自然性的统摄——‘人的类本质’向‘人的存在’转换的内在逻辑”,《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4)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1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3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75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7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0-3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2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1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1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2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0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7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7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9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1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22-42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43-14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1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75页。
    ①哈贝马斯:“工具理性批判”,载《哈贝马斯精粹》,曹卫东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4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640-64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3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3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5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5页。
    ⑤刘郦:“技术与权力——对马克思技术观的两种解读”,《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6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6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6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70页。
    ①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6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22页。
    ①古典经济学家,如李嘉图将资本理性视为脱离资本主义社会的抽象理性,虽然他也看到了资本对生产的限制,但是他认为生产由此遇到的限制是一种对理想类型的资本理性市场的外部妨碍,因而偶然的,是可以克服的。马克思要揭示是资本对生产的限制是资本所体现的生产关系内在矛盾的必然结果,因而不能通过对资本理性市场的抽象调整而解决资本与生产的矛盾:也不能像西斯蒙第所主张的那样,通过习惯、法律等等从外部给生产设置限制,因为这些限制只是外部的和人为的,因而必然被资本所推翻。参见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9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9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9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20页。
    ②Erich Fromm:The Revolution of Hope:Toward A Humanized Technology. New York:Harpe and Row Publishers,1968.38.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2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2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6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6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0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6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06页。
    ①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90页。
    ②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91页。
    ③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7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77页。
    ①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论从》,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4页。
    ②[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8页。
    ①引自张一兵、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8-89页。
    ②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49页。
    ③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50页。
    ①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50页。
    ②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50贝。
    ③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51页。
    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1932年公开发表,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在20年代就提出来了。
    ⑤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6页。
    ①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4页。
    ①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5页。
    ②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6页。
    ③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6贝。
    ④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6页。
    ⑤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6页。
    ⑥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6页:
    ①引自哈贝马斯:“西方理性主义”,载《哈贝马斯精粹》,曹卫东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页。
    ②引自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6页
    ①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37页。
    ②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9页。
    ①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3页。
    ②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9页。
    ①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0页。
    ①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52页
    ②引自: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62页
    ①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30页。
    ①Horkheimer. Eclipse of Reas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ly Press.1947.p.40.
    ②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①徐崇温:《法兰克福学派述评》,上海:三联书店,1980年,第27页。
    ②引自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6页。
    ③引自哈贝马斯:《交住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8页。
    ④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①徐崇温:《法兰克福学派述评》,上海:三联书店,1980年,第45页。
    ②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71页
    ③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49页。
    ①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0-11页。
    ②窿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出出版社,1989年.第183页。
    ③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厌出版社,1989年,第196页。
    ④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86页
    ①参见哈贝马斯:“西方理性主义”,载《哈贝马斯精粹》,曹卫东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26页。
    ②资本主义的早期垄断阶段从19世纪最后25年开始到二战期间.晚期垄断阶段指二战以后。参见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58页。
    ①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②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
    ③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
    ④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80页。
    ⑤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55页。
    ⑥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75页。
    ①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74页。
    ②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3页。
    ③引自自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的宗师——阿道尔诺》,胡湘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9页。
    ④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8页
    ①同一性思想根源于西方理性主义的主体哲学,在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中达到极致。主体哲学强调思维目的是借助同一化来认识对象的本质,这表现为思维的主客体的分离和统一,其统一是将客体的同一性置于理性主体的同一性原则之下,以主体对客体的约束和规范而实现的。法兰克福学派对“同一性”思想的批判早在30年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时期就已开始.但是对“同一性”批判还主要是在实证主义的意识形态原则(与卢卡奇的黑格尔总体性原则相关的)下展开的.与工具理性的批判还没有形成逻辑对应关系。60年代,由于技术理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全面渗透,社会总体性特征是技术理性对人的无处不在的支配。阿多诺对同一性思想的批判也推向了极端,变成了对整个同一性思想的批判。
    ①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21页。
    ②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21页。
    ③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26页。
    ④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26页。
    ①马尔库塞:“马克斯·韦伯著作中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载《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9页。
    ②马尔库塞:“马克斯·韦伯著作中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载《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80页。
    ①马尔库塞:“马克斯·韦伯著作中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载《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81页。
    ②马尔库塞:“马克斯·韦伯著作中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载《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06页
    ③参见管锦绣:“伽利略科学方法与培根、笛卡尔哲学方法之比较”,《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8(6)。
    ①自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42页。
    ②引自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43页。
    ①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40页。
    ②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33页。
    ③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①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44-145页。
    ②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6页。
    ③管锦绣:“马克思理性思想与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湖北社会科学》,2008(7)。
    ④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8页。
    ①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60页。
    ②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60页
    ③缺乏“建构”并不是指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理论家的工具理性批判理论中没有包含建构未来社会方案,也不是指其中没有包含规范工具理性行为的理论设想,而是指他们工具理性批判理论无法真正建构未来社会,也无法规范工具理性行为。
    ①引自洪谦:《论逻辑经验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01页。
    ①哈贝马斯:“认识和兴趣”,载《哈马斯精粹》,曹姨东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14页。
    ②哈贝马斯:《认识和兴趣》,郭官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99页。
    ③哈贝马斯:“认识和兴趣”,载《哈贝马斯精粹》,曹卫东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5页。
    ④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①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33页。
    ①哈贝马斯:“认识和兴趣”,载《哈贝马斯精粹》,曹卫东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17贝。
    ②艾四林:《哈贝马斯》,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09页。
    ①Jurgen Habermas:Technology and Science as Ideology, in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Shapiro, trans. Bosten: Beacon Press,1970, P.100
    ①Jurgen Habermas:Technology and Science as Ideology, in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Shapiro, trans. Bosten: Beacon Press,1970, P.95
    ②Jurgen Habennas:Technology:and Science as Ideology, in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Shapiro, trans. Bosten: Beacon Press,1970. P.96
    ①Jurgen Habermas:Technology and Science as Ideology, in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Shapiro, trans. Bosten: Beacon Press,1970, P.84
    ②Jurgen Habennas:Technology and Science as Ideology; in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Shapiro, trans. Bosten: Beacon Press,1970, P.105
    ③Jurgen Habermas:The Scientizstion of Politics and Public Opinion, in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Shapiro, trans. Bosten:Beacon Press,1970, P.63
    ④Jurgen Habermas:The Scientizstion of Politics and Public Opinion, in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Shapiro, trans. Bosten:Beacon Press,1970, P.63
    ⑤Jurgen Habermas:Technology and Science as Ideology, in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Shapiro, trans. Bosten: Beacon Press,1970, P.102
    ①Jurgen Habermas:Technology and Science as Ideology, in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Shapiro, trans. Bosten: Beacon Press,1970, P.99
    ②Jurgen Habermas:Technology and Science as Ideology, in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Shapiro, trans. Bosten: Beacon Press,1970, P.111
    ③Jurgen Habermas:Technology and Science as Ideology, in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Shapiro, trans. Bosten: Beacon Press,1970, P.111
    ④Jurgen Habermas:Technology and Science as Ideology, in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Shapiro, trans. Bosten: Beacon Press,1970, P.111
    ①哈贝马斯:《理论与实践》,郭官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79页。
    ②Jurgen Habermas:Technology and Science as Ideology:in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Shapiro, trans. Bosten: Beacon Press,1970, P.88
    ①Jurgen Habermas:Technology and Science as Ideology, in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Shapiro, trans. Bosten: Beacon Press,1970, P.88
    ②引自Jurgen Habermas:Technology and Science as Ideology. in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Shapiro, trans. Bosten:Beacon Press,1970, P.90
    ③哈贝马斯:《理论与实践》,郭官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58页。
    ④Jurgen Habermas:Technical Progress and the Social Life-world, in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Shapiro, trans. Bosten:Beacon Press,1970, P.61
    ①Jurgen Habermas:Technical Progress and the Social Life-world, in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Shapiro, trans. Bosten:Beacon Press,1970, P.57
    ②章国锋:“哈贝马斯访谈录”,《外国文学评论》,2001(1)
    ①Jurgen Habermas:The Scientizstion of Politics and Public Opinion, in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Shapiro, trans.Bosten:Beacon Press,1970, P.69
    ②Jurgen Habermas:The Scientizstion of Politics and Public Opinion, in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Shapiro, trans.Bosten:Beacon Press,1970, P.70
    ③哈贝马斯:《作为未来的过去》,章国锋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2-123页
    ①张一兵:“阿尔都塞与《保卫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5)。
    ①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8页。
    ②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27页。
    ③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28贝。
    ④阿尔都塞:《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译序,第Ⅵ页。
    ①阿尔都塞:《列宁与哲学》,杜章智译,台湾: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第75页
    ②阿尔都塞:《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译序,第Ⅵ页。
    ③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25页。
    ④阿尔都塞:《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64页。
    ①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论丛》,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404页。
    ②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论丛》,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404页。
    ③阿尔都塞:《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64页。
    ④阿尔都塞:《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47页。
    ①阿尔都塞:《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译序ⅩⅡ。
    ②阿尔都塞:《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51页。
    ①阿尔都塞:《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52页。
    ②阿尔都塞:《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52页。
    ③阿尔都塞:《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55页。
    ①阿尔都塞:《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55页。
    ②阿尔都塞:《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59页
    ①阿尔都塞:《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64页。
    ②阿尔都塞:《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65页。
    ③阿尔都塞:《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64页。
    ①线性因果性描写的是一个因素对另一个因素的作用,但却不能描写整体对局部的作用:表现因果性描写的是整体对局部的决定作用,但却又把整体描写为本质、把局部还原为整体的现象。前者根源十笛卡儿,在马克思哲学产生以前的近代唯物主义中贯彻;后者在黑格尔哲学中发展。这两种因果性虽然有所差异,前者会导致一元决定论,后者会导致目的论,但是,二者具有程度不同的还原论的思想。
    ②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27页。
    ③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论丛》,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411页。
    ①[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序言第页。
    ②[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序言第2页。
    [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序言第页。
    ①1859年序言是:“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②[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31页
    ①[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38页
    ②[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38页。
    ①[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31页。
    ②[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34页
    ③[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37页。
    ④[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37页。
    ⑤[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84页
    ①引自[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89页。
    ②[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序言第3页。
    ②[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95页。
    ④[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95页。
    ⑤[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95页。
    ①[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01页。
    ②[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03页。
    ①[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65页。
    ②[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96页。
    ③[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95页。
    ①[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95页。
    ②[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46页。
    ③[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46页。
    ④[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74页。
    ⑤[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74页。
    ①[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76页。
    ②[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45页。
    ③[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72页。
    ④[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64页。
    ①[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34页
    ②[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37页
    ③[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35页。
    ④[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50页。
    ⑤[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44页
    ①[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44页。
    ②[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43页。
    ③[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48页。
    ④[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49页
    ⑤[英j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48页。
    ①[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48页。
    ②[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49页。
    ③[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20页。
    ④柯亨认为:马克思把经济结构的生产关系称为社会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构成经济结构,但是,并不是一切生产关系都属于经济结构。生产关系包括技术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的生产关系,技术的生产关系虽然它本身不是生产力,但是,由于生产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有效的劳动关系(分工与合作),而且技术的生产关系也是社会的物质特征,因此,劳动关系应划规为生产力。同时,技术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的物质特征而不是社会特征,因此,技术的生产关系(劳动的组织方式)并不是典型的生产关系。典型的生产关系是构成经济结构的生产关系。参见:[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99页,第120-122页
    ①[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24-125页。
    ②[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25页。
    ①[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61页。
    ②[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3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4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72页。
    ①[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序言第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2页。
    ①[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76-177页。
    ①李金辉:“结构与历史的辩证——论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北方论丛》,2005(2)。
    ①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940页。
    ②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933页。
    ③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374页。
    ④“非人类中心主义”也有许多流派,其中,“生态中心主义”是其重要的流派,它又以“大地伦理学”(莱奥波尔德A. Leopold)和“自然价值论生态伦理学”(罗尔斯顿H. Rolsdon)为代表。
    ①王贵友:“马克思的自然历史理论及其整体价值理念——兼评H·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5)。
    ②[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加拿大]丹尼斯·瑟龙:“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与资本主义”,刘仁胜译、刘庸安校,《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3)。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加拿大]丹尼斯·瑟龙:“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与资本主义”,刘仁胜译、刘庸安校,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3)。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6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2页。
    ④王贵友:“马克思的自然历史理论及其整体价值理念——兼评H·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5)。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7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6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0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5页。
    ③引自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1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5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52页。
    ③王贵友:“马克思的自然历史理论及其整体价值理念——兼评H·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5)。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26-927页
    ①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25页
    ②卢卡奇:《卢卡奇自传》,杜章智等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第250页。
    ①[德]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欧力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4页。
    ②[德]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欧力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0页。
    ③[德]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欧力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4页。
    ④[德]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欧力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6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8页。
    ①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0页。
    ②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6页。
    ③Herber Marcuse:Counterrevolution and Revolt. Boston:Beacon Press,1972.
    ①(加)本·阿格尔:《两方马克思主义概论》,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87页。
    ②(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99页。
    ①William Leiss:the Domination of Nature, Montreal: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94, p.147
    ②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岳长龄、李建华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序言第2页。
    ③Andre Gorz:Capitalism, Socialism, Ecology, London:New York:Verso,1994, p.32-33
    ①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②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③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④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⑤J. B.Foster:Ecology Against Capitalism, 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2002, p40
    ⑥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33页。
    ⑦[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加拿大]丹尼斯·瑟龙:“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与资本主义”,刘仁胜译、刘庸安校,《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3)
    ①[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加拿大]丹尼斯·瑟龙:“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与资本主义”,刘仁胜译、刘庸安校,《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3)。
    ②[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加拿大]丹尼斯·瑟龙:“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与资本主义”,刘仁胜译、刘庸安校,《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3)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9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8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3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75页。
    ①[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39 页。
    ①G. A. Cohen:Reconsidering Historical Materialism,in History, Labour, and Freedom:Themes from Marx, Oxford:Clarendon Press,1988, P132-154.
    ②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新版序言第30页。
    ①Jurgen Habermas:Technology and Science as Ideology, in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Shapiro, trans. Bosten: Beacon Press,1970, P.96
    ②Jurgen Habermas:Technology and Science as Ideology, in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Shapiro, trans. Bosten: Beacon Press,1970, P.84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卷,第3卷,第4卷,第6卷,第7卷,第12卷,第13卷,第16卷,第19卷,第21卷,第23卷,第26卷,第25卷,第27卷,第30卷(上),第30卷(下),第42卷,第46卷(上),第46卷(下),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4、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年
    5、卢卡奇:《卢卡奇自传》,杜章智等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第250
    6、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欧力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
    7、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的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
    8、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
    9、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
    10、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11、马尔库塞:“马克斯·韦伯著作中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载《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
    12、马尔库塞:《理性和革命》,程志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
    13、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14、哈贝马斯:《理论与实践》,李黎、郭官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5、哈贝马斯:“认识和兴趣”,载《哈贝马斯精粹》,曹卫东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哈贝马斯:《认识和兴趣》,郭官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17、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18、哈贝马斯:《作为未来的过去》,章国锋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19、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20、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21、哈贝马斯:“工具理性批判”,载《哈贝马斯精粹》,曹卫东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2、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6年
    23、阿尔都塞,巴里巴尔:《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24、陈越(编):《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5、[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
    26、威廉姆·肖:《马克思的历史理论》,阮仁慧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
    27、(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28、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岳长龄、李建华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
    29、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30、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论》,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1、[美]安德鲁·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2、尼一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3、[德]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
    34、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35、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与超验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36、威廉姆·奥斯维特:《哈贝马斯》,沈亚生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37、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卷),罗达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38、[法]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
    39、[苏]伊·谢·纳尔斯基:《异化与劳动》,冯申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40、[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41、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
    42、王贵友:《科学技术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43、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
    44、黄楠森、庄福龄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1-8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
    45、陈学明、马拥军:《走近马克思》,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
    46、徐崇温:《法兰克福学派述评》,上海:三联书店,1980年
    47、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论丛》,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
    48、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
    49、乔瑞金:《马克思技术哲学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50、牟焕森:《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国际反响》,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
    51、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52、中国人民大学编:《马克思恩格斯论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53、吴晓明:《形而上学的没落——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当代解读》,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年
    54、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55、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56、彭富春:《哲学与美学问题——一种无原则的批判》,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57、朱春艳:《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研究》,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
    58、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59、张一兵、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60、孙伯鍨:《卢卡奇与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61、衣俊卿:《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62、陈振明:《法兰克福学派与科学技术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63、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
    64、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译:《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
    65、刘放桐:《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66、洪谦:《论逻辑经验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01页
    67、艾四林:《哈贝马斯》,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68、[苏]A.A.库津:“马克思与技术问题”,《科学史译丛》,1980,(1)
    69、[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加拿大]丹尼斯·瑟龙:“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与资本主义”,刘仁胜译、刘庸安校,《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3)
    70、[英]D.沃尔克(文):“马克思晚期著作中方法的要素与演进”,梁凯(译),《世界哲学》,2002(2)
    71、章国锋:“哈贝马斯访谈录”,《外国文学评论》,2001(1)
    72、王贵友:“马克思的自然历史理论及其整体价值理念——兼评H·罗尔斯顿 的自然价值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5)
    73、王贵友:“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观点的前提性批判与自我超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
    74、刘则渊:“马克思和卡普:工程学传统的技术哲学比较”,《哲学研究》,2002,(2)
    75、何萍:“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与市民社会”,《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5)
    76、李三虎:“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探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2)
    77、王华英:“历史发生学视域下的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
    78、陈凡:“马克思主义是技术决定论吗?——对马克思主义技术观的探讨”,《科技日报》,1988-10-10
    79、牟焕森:“存在‘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决定论’吗?”,《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9)
    80、陈文化、李立生:“马克思主义技术观不是‘技术决定论’”,《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6)
    81、李三虎:“技术伦理的休谟难题解”,《探求》,2005(1)
    82、李三虎:“马克思的技术伦理思想及其地位”,《哲学研究》,2005(2)
    83、王伯鲁:“马克思技术与人性思想解读”,《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2)
    84、王志伟:“技术活动与人的生成——兼论马克思技术思想的当代意义”,《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85、于春玲、李兆友:“作为文化批判的技术批判——马克思技术观的文化哲学解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5)
    86、刘郦:“技术的批判:从马克思到后现代主义”,《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2)
    87、刘郦:“技术与权力——对马克思技术观的两种解读”,《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
    88、管锦绣:“马克思的人的社会性对人的自然性的统摄——‘人的类本质’向‘人的存在’转换的内在逻辑”,《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4)
    89、管锦绣:“马克思理性思想与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湖北社会科学》,2008(7)
    90、管锦绣:“伽利略科学方法与培根、笛卡尔哲学方法之比较”,《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8(6)
    91、谢永康:“技术批判与马克思——一种实践哲学视野下的重新思考”,《江海学刊》,2004(5)
    92、吴国盛:“芒福德的技术哲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93、仰海峰:“《资本论》与历史科学的新发现——对阿尔都塞《读<资本论>》的再思考”,《哲学研究》2009(3)
    94、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学术月刊》,2006(4)
    95、李桂花:“‘科技异化’释义”,《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96、安德鲁·费恩伯格:“哈贝马斯或马尔库塞:两种类型的批判?”朱春艳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6)
    97、 R·米什拉:“马克思理论中的技术和社会结构——探索性的分析”,《国外社会科学》,1980(1)
    98、Lewis Mumford:Interpretation and Forecasts, New York:A Harvst/HBJ Book, 1979
    99、Joseph Agassi:Technology:philosophical and social aspects. Dordrecht:D. Reidei Publishing Company,1985
    100、Thomas Krogh:Technology and Rationality. Aldershot:Ashgate Publishing Ltd., 1998
    101、E.Mesthene.:How Technology Will Shape the Future [A], C.Mitcham & R.Mackey (ed.).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Reading in the philosophical problem of technology.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3
    102、Robert E.McGinn: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Englewood:Prentice Hall,1991
    103、Norman Levitt:Prometheus Bedeviled:science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New Brunswick: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98
    104、Andre Gorz:Ecology as Politics, Boston:South End Press,1980
    105、Carl Mitcham and Helen Nissenbaum:Ethics and Technology,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Vision 1.0, London:Routeledge
    106、Jacques Ellul: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 New York:Alfred A·Knopf, Inc.and Random House, Inc.1964
    107、Langdon Winner:Autonomous Technology:Technics-out-of-Control as a Theme in Political Thought, Cambridge, mass.:MIT Press,1977
    108、Robert McGinn:"What Is Technology", in Research in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Paul T Durbin(ed), Greenwich, Conn.:Jai Press,1978
    109、Horkheimer:Eclipse of Reas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7
    110、Jurgen Habermas: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Shapiro, trans. Bosten:Beacon Press,1970
    111、J.B.Foster:Ecology Against Capitalism, 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2002
    112、G.A.Cohen:Reconsidering Historical Materialism,in History, Labour, and Freedom:Themes from Marx, Oxford:Clarendon Press,1988
    113、Herbert Marcuse:One Dimensional Man,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64
    114、Erich Fromm:The Revolution of Hope:Toward A Humanized Technology. New York:Harpe and Row Publishers,1968
    115、Robert E.McGinn: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Englewood:Prentice Hall, 1991
    116、A.Feenberg:Critical Theory of Technolog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117、C.Mitcham: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The Path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Philosoph,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118、Buchanan, Allen E.:"Marx,Morality,and History:An Assessment of Recent Analytical Works on Marx", Ethics Vol.98,104-136,1987
    119、Elster,Jon:"Cohen on Marx's Theory of History", Political Studies, Vol.28.121-128,1980
    120、T.Adorno & M.Horkheimer: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J.ummings, trans. New York:Herder and Herder,1972
    121、Bruce Bimber: "Karl Mark and the Three Faces of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Vol.20,334,1990
    122、Alvin H.Hansen:"the Techn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36,72-83,1921
    123、Donald Mackenie:"Marx and the Machine", Technology and Culture, Vol.25, No.3,473-502,1984
    124、William H.Shaw:"The Handmill Gives You the Feudal Lord:Marx's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History and Theory, Vol.18, No.2,155-176,197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