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现代性视野下的革命与宪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革命是在一个矛盾的现代化背景中发生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转型。作为一种制度外政治行为,革命除了群众参与、高度组织化之外,还要求有某种价值优越性和正当性的意识形态作为精神支撑。现代意义上的革命充盈的是现代的革命精神和意识。革命意识包含三个层面:从时间意识来看,革命理念意味着一个开端,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开始;从合法性来看,革命以正当性颠覆了合法性,并在正当的基础上重新确立合法性;从政治实践来看,革命同自然政治和神意政治划清了界限,开启了人的理性政治。
     在革命理念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王朝易姓被改造为现代意义上的革命。从时间意识来看,中国传统革命进入现代世界,传统革命的暴力因素得到现代“科学”知识,特别是“新”的历史意识的滋养,从而成了一个具有正当性的话语,并最终凝结成支配20世纪中国的一个核心正当理念。从合法性来看,革命在近现代中国获得正当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中所可能发挥的作用。中国最终选择的是俄国式的革命建国道路,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的革命政治实践要把国家同政党伦理、军队联系在一起,并最终形成了“党-国体制”。
     西方意义上的宪法观念在清末传入中国,宪法的现代性因素开始介入中国的政治。从现代性的视角来看,清末宪政改革首先是确定了现代宪法的正当性。辛亥革命则将宪法的现代性推进到了一种“人民”宪法具有唯一正当性的程度。在中国近代以来“人民”兴起的过程中,对宪法实质正当性与形式合法性这两个不同层面的强调以及对两者的价值对立的设定,使得“人民”宪法内部又滋生出不同形态的现代性,即一个由无阶级差别的“国民”宪法向以阶级分化和阶级差异为基础的“人民”宪法转变的过程。但在与“君主”对立的意义上,“国民”和“人民”都是具有道义正当性的现代“人民”。而即便是同一政权下的人民宪法,亦因不同时代的变化与政治需求,衍生出截然不同的现代性诉求。中华民国的人民宪法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宪法实质上体现的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类型的竞争,两者的竞争实际上是现代性内部两种不同的现代性方式的竞争。
     新中国建立后,“七五宪法”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入宪,从而把革命和宪法勾连在一起。从术语的演进上来看,“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是从“不断革命论”发展转化而来的。从革命的政治实践来看,新中国在建立后一直“不断革命”,最终演进到“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先后进入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和“七五宪法”。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并非与现代性无关,而是体现着有组织的现代性。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念指引下,政治伦理统合了大众伦理,政党组织统合了社会组织。这一政党统合社会的结构,引发了党的一元化领导同现代国家的官僚自治之间的冲突。最终,政党以政治革命形式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引发了革命式现代化这一路径方式同社会结构之间的冲突,从而形成了革命式现代化的悖论。
     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宪法是“人民革命宪法”。从革命意识的结构来看,人民革命宪法采用了公元纪历的方式,并且在宪法中以现代历史意识重构了革命历史,从而创造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并以人民主权证明人民宪法的正当性,以“大民主”实践革命政治。在此意义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和“人民革命宪法”完全是受现代革命意识支配的,深刻地体现了现代性。首先,在时间意识上,“七五宪法”设定了纯粹的革命历法,这意味着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七五宪法”序言的历史叙事把无产阶级的胜利不仅仅表现为简单的军事上的优势,还表现为一种历史和道义的必然逻辑。通过历史叙事,“七五宪法”发现和重构了人民的革命者形象,并把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塑造为人民的革命史。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背景下,“七五宪法”序言的历史叙事展现的“人民革命史”在时间上体现为进步史,在空间上体现为普遍史,而最终表现为由辩证法支配的具有“末世论”色彩的向终极目标演进的进化史。其次,从正当性来看,“七五宪法”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基础地位。为了让正义观念有着落,宪法必须具有实质正义性,在道义上是正当的;为了不让宪法成为纯粹的道德宣示,宪法又必须同时是形式的法律体系。宪法的正当性基于人民的制宪行为,其法律表现即为“人民主权”的规定,而宪法职能的双重性也就要求“人民主权”的双重性。基于“人民主权”的双重性,区分“作为根本性政治原则的人民主权”与“作为根本性宪法规范原则的人民主权”是必要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高举政治性人民主权,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倡导革命权,以政治的革命权介入法律的运作,形成了“作为根本性政治原则的人民主权”与“作为根本性宪法规范原则的人民主权”的抵触。人民主权的这种内在冲突,实质上源于“人民”的内在冲突。这表现在人民与公民在人民革命历史的建构中双重身份的冲突,表现在代表人民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同作为宪法公民角色的全体“人民”之间的身份冲突。最后,从政治实践来看,“大民主”成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形式。在道义论的层面上,从西方传入的“民主”取代中国传统的“天命观”,完成了从“君权神授”到“民主革命”的统治正当性转换。而从制度论的层面来看,“大民主”在“文化大革命”中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念指导下的具体民主方式,并被上升到宪法的高度。实际上,“大民主”是政党进行社会动员、发动群众运动的方式,实质上是大众民主的体现。而从现代性的视角来看,“大民主”旨在超越自由民主并对抗现代官僚机制。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宣告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意识形态统治合法性的结束,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改革取代了革命成为时代的主题。“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虽然被否定,但革命本身的意义和正当性却得到了延续,从而形成了革命理念在延续与否定中的紧张关系。而“人权”进入宪法,则对“人民主权”构成了挑战,这表现为人民主权的公共性与人权的个体性冲突,和人民主权的特殊性与人权的普遍性冲突。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odernization, revolution is a dramat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tradictory modernization. As a political act outside the system, revolution also requires an ideology with superiority and legitimacy as a spiritual support in addition to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a high degree of organization. The revolution in the modern sense is filled with the modern revolutionary spirit and consciousness. Revolutionary consciousness consists of three levels:From the awareness of time, the revolutionary idea means a beginning;From the view of legitimacy, the revolution subverts legality with legitimacy and reaffirms legality on the base of legitimacy;From the view of political practice, revolution makes a clean break with natural politics and theological politics, and opens the way for the human's rational politics.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the ideas of revolutio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dynasty change was converted into modern sense of the revolution. From the time consciousness of view, whe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revolution got into the modern world,the violent factors of traditional revolution gain force from modern scientific knowledge, particularly the new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which has become a discourse of legitimacy and a core philosophy dominating China in the 20th century. From the view of legitimacy, revolution won legitimacy in modern China largely due to its role in founding a modern state in China. Eventually China chooses the Russian-style revolutionary road to found a state. This style determines fundamentally that the political practice of China's revolu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olitical parties and the military and party-state system is formed eventually.
     The Western sense of the constitution was transmitted into the late Qing Dynasty China, the modern factors of constitution began to intervene in China's poli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ity, the legitimacy of the modern constitution was recognized in Qing Dynasty in the constitutional reform. The modernity of constitution was advanced by Xinhai revolution to a degree that only the people's constitution had legitimacy. During the process of rise of people, the real legitimacy of constitution is separated from the formal legality of constitution and viewed as opposites in value. This produced different forms of modernity in the people constitution. It is a process of change from a national constitution with no class difference to the people's constitution with differences and differentiation in class. However, the nationals and the people both are modern "people" with moral legitimacy with comparison to monarch. There are different modern aspirations derived from the same people's constitution in different times and with various political need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eople's constitutions of Republic of China and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ssentially reflects a competition of social type between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which was the competition of two different kinds of modernity.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the theory of Continuing the revolution under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was prescribed into China's 1975 Constitution. Thus revolution and constitution was connected together. The specific term comes from the continuous revolution in the sense of term's evolution. From the view of political practice, The PRC launched kinds of continuous revolution and eventually evolved into Continuing the revolution under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Continuing the revolution under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became the content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China's 1975 Constitution. Continuing the revolution under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is connected with modernity and reflects the organized moderni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ntinuing the revolution under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the mass ethics was integrated into the political ethics and the social organizations were integrated into political party too. The structure of party-society generated conflict between the party's unified leadership with the modern bureaucratic autonomy. Ultimately, national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promoted by political revolution by party leads to the conflict between revolution-style modernization with social structure. This is a paradox of revolution-style modernization.
     The constitu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ntinuing the revolution under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is people's revolutionary constitution. From the view of the structure of revolutionary consciousness, people's revolutionary constitution takes the calendar of century AD and reconstructs revolutionary history with modern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Thus creating a people's dominant position in history is created and the legitimacy of people constitution is proved by popular sovereignty and the great democracy becomes the practice of revolutionary politics. In this sense, Continuing the revolution under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and people's revolutionary constitution are completely dominated by the modern revolutionary consciousness, and modernity is profoundly embodied. First, China's 1975 Constitution sets pure revolution calendar in the time consciousness, which opens a new era.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preamble of China's 1975 Constitution declares the victory of the proletariat. It is not only the simple military superiority, but also an inevitable logic in history and morality.China's 1975 Constitution discovered and reconstructed the revolutionary image of people through historical narrative, and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was shaped as the people's revolution history. In the context of the Marxist philosophy of history, the people's revolutionary history presented by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preamble of China's 1975 Constitution shows itself as the history of progress in time and the universal history in space, and ultimately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with the end of the world which dominated by the dialectics. Secondly, from the view of legitimacy, China's 1975 Constitution established the position of popular sovereignty. To make the concept of justice real, constitution must be real and be morally justified, to keep constitution not as a purely moral declaration, constitution must be presented as a legal system. The legitimacy of constitution is based on people's constitutional acts and its legislative embodiment is the constitutional provisions of popular sovereignty. The dual functions of constitution requires the dual nature of popular sovereignty. Based on the dual nature of popular sovereignty, we must distinct the popular sovereignty as fundamental political principle and the popular sovereignty as fundamental normative principle. The theory of Continuing the revolution under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holds high the slogan of political popular sovereignty and advocates the right of revolution in the name of popular sovereignty to intervene the operation of law with political revolution. This constitutes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popular sovereignty as fundamental political principle and the popular sovereignty as fundamental normative principle. The inherent conflict of popular sovereignty is derived from internal conflict of people in essence. This is reflected in the conflict of dual role as civil and as peop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eople's r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the conflict of dual roles between the proletariat and its political parties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people and all the people on behalf of the people of citizens. Finally, from the view of political practice, great democracy has become the form of Continuing the revolution under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On the moral level, the Western democracy replace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he Idea of God and converts the rule of legitimacy from the divine right of kings to democratic revol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ystem, great democracy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ecomes the specific democratic way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ntinuing the revolution under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and was described in the constitution. In fact, great democracy is the social mobilization and mass movement launched by the party and is the public manifestation of democra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ity, great democracy is to go beyond free democracy and against the modern bureaucratic mechanisms.
     The end of Culture Revolution announced the end of the ideological legitimacy of the Continuing the revolution under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The reform aiming for four modernization replaced the revolution.It becomes the theme of the times. Continuing the revolution under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is denied but the meaning and legitimacy of revolution has been extended. It leads the continuous tension of revolution. The human rights described in constitution challenges to the popular sovereignty. These are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public nature of popular sovereignty and the individual nature of human rights, and between the particularity of popular sovereignty and the universality of human rights.
引文
2[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8-19页。
    3参见[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对现代性的重新反思”,王丽亚译,《文学评论》,2003年第01期。
    8汪晖:“是经济史,还是政治经济学?——《反市场的资本主义》导言”,《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48页。
    9彭富春:“‘现代性’及其前后”,《东方文化》,2001年第5期,第76页。
    10参见[美]利奥·施特劳斯:“现代性的三次浪潮”,刘小枫:《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11参见[美]利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12汪晖:“现代性问题答问”,《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91页。
    13[英]弗·哈利迪:《革命与世界政治》,张帆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4详请参见有关论著。(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李仲贤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5陈明明:“在革命与现代化之间”,陈明明主编:《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1-232页。
    16刘小枫:“汉语神学与历史哲学”,《圣灵降临的叙事》(增订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57页。
    17[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本),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05页。
    18[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本),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05页。
    19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20王海洲:《合法性的争夺——政治记忆的多重刻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4页。
    21[英]弗·哈利迪:《革命与世界政治》,张帆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22高华:“在革命词语的高地上”,《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15期,第39页。
    23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24[德]哈贝马斯:“作为程序的人民主权”,《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24-625页。
    25[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017页。
    26[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023页。
    27[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7页。
    28[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012页。
    29[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本),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07页。
    30彭富春:“‘现代性’及其前后”,《东方文化》,2001年第5期,第75页。
    31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页。
    32陈建华:“关于‘革命’和‘现代性’的意义和使用”,《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4页。
    33陈建华:“再论现代中国‘革命’话语之源——民族主体、历史记忆及文学场域的建构”,《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34梁启超:“释革”,《梁启超全集》(第三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759-761页。
    35[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7页。
    36梁启超:“释革”,《梁启超全集》(第三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759-761页。
    37章炳麟以公元前841年即西周共和为元纪年,所以共和二千七百四十四年即是公元1903年,以“共和”纪年,摆明了是反对清王朝及王朝帝王年号纪年,从而在话语上以“共和”来对抗“专制”。
    38邹容:《革命军》,冯小琴评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39邹容:《革命军》,冯小琴评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40具体内容,参见陈独秀:“中国历代的大事”,《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8-63页。
    41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20页。
    42旷新年:“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个人、家、国关系的重建”,《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5页。
    43马俊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平小报与故都革命文艺青年——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为线索的历史考察”,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53页。
    44[英]弗·哈利迪:《革命与世界政治》,张帆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197页。
    45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1页。
    46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4页。
    47具体转变的过程,参见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48孙中山:“在旧金山丽蝉戏院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41页。
    49孙中山:“在旧金山丽蝉戏院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42页。
    50孙中山:“关于组织国民政府案之说明”,《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2页。
    51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27页。
    52恩格斯:“论权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27页。
    53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7页。
    54陈独秀:“革命与作乱”,《新青年》第八卷第四号(1920年12月1日),《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8页。
    55陈独秀:“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前锋》第二期(1923年12月1日),《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66-567页。
    56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57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58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59陈独秀:“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前锋》第二期(1923年12月1日),《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63页。
    60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4-635页。
    61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1页。
    62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梁启超全集》(第二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13页。
    63梁启超:“新民说·论政治能力”,《梁启超全集》(第三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734页。
    64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4-165页。
    65“国民党宣言”,《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9页。
    66孙中山:“在广州中国国民党恳亲大会的演说(一九二三年十月十五日)”,《孙中山全集》(第八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0页。
    67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六讲)”,《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41页。
    68孙中山:“关于组织国民政府案之说明”,《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3-104页。
    69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7页。
    70陈独秀:“论政治”,《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1920年9月1日),《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页。
    71陈独秀:“立宪政治与政党”,《每周评论》第二十五号(1919年6月8日),《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页。
    72胡适:“建国问题引论”,智效民编著:《民主还是独裁——70年前一场关于现代化的论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页。
    73胡适:“建国问题引论”,智效民编著:《民主还是独裁——70年前一场关于现代化的论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74胡适:“建国问题引论”,智效民编著:《民主还是独裁——70年前一场关于现代化的论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75关于蒋廷黻的具体论述,参见蒋廷黻:“革命与专制”,智效民编著:《民主还是独裁——70年前一场关于现代化的论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15页
    76钱端升:“民主政治乎?极权国家乎?”,智效民编著:《民主还是独裁——70年前一场关于现代化的论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9页。
    77胡适:“政治统一的途径”,智效民编著:《民主还是独裁——70年前一场关于现代化的论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9页。
    78[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王宪明、高继美、李海燕、李点合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4页。
    79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九四九年六月三十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0-1471页。
    80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1页。
    8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97页。
    82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2版,第600页。
    83 Mark Lupher,Power Restructuring in China and Russia,Westview Press,1996.p.39.
    84[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王宪明、高继美、李海燕、李点合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4页。
    85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9-10页。
    86秦猛:“政党说”,沈云龙主编:《(清议报)全编》(卷二),(中国)台湾: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29页。(原文只在有标点符号处以“。”间隔,引文标点符号系引者自加。)
    87徐兵:“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运行(1949-1956)”,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9年,第31页。
    88孙中山:“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改进大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页。
    89毛泽东:“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一九四八年十一月),《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7页。
    90孙中山:“在广州中国国民党恳亲大会的演说(一九二三年十月十五日)”,《孙中山全集》(第八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2页。
    91孙中山:“在广州中国国民党恳亲大会的演说(一九二三年十月十五日)”,《孙中山全集》(第八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4页。
    92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93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90页。
    94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一讲)”,《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2页。
    95“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孙中山全集》(第八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29页。
    96“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孙中山全集》(第八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29-430页。
    97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062页。
    98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66页。
    99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3页。
    100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7页。
    101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8-79页。
    102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六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1页。
    103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六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7页。
    104陈明明:“在革命与现代化之间”,陈明明主编:《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6页。
    105“中华革命党总章”,《孙中山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7页。
    106“中华革命党总章”,《孙中山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7页。
    107“中华革命党总章”,《孙中山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0页。
    108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32页。
    109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1页。
    110[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约翰内斯·温克尔曼整理,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48页。
    111[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14页。
    112[德]哈贝马斯:“作为程序的人民主权”,《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39页。
    113 Greek-English lexicon. Compiled by Henry George Liddell & Robert Scott.New York.7th.ed.1883.p.1240.
    114 Greek-English lexicon. Compiled by Henry George Liddell & Robert Scott.New York.7th.ed.1883.p.1240.
    115[意]桑德罗·斯奇巴尼:“关于西塞罗的(论共和国·论法律)中译本”,王焕生译,《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2期,第203页。
    116[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第三版)》,李洪润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绪论第003页。
    117[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173页。
    118王人博:“宪法概念的起源及其流变”,王人博等:《中国近代宪政史上的关键词》,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119刘小枫:《现代人及其敌人——公法学家施米特引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页。
    120刘小枫:“汉语神学与历史哲学”,《圣灵降临的叙事》(增订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121“‘回归的书写形式借贷词’指的是这样一些古汉语复合词,它们被日语用来翻译欧洲的现代词语,又被重新引入现代汉语。”([美]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修订译本)》,宋伟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2版,第395页。)
    122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515-516页。
    123郑观应:“盛世危言·刑法”,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02页。
    124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强论”,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9页。
    125郑观应:“盛世危言后编·自序”,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页。
    126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8页。
    127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8页。
    128谭嗣同:“仁学·二十九”,加润国选注:《仁学——谭嗣同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0页。
    129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2版,第522页。
    130梁启超:“各国宪法异同论”,《梁启超全集》(第二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页。
    131程志敏:《宫墙之门:柏拉图政治哲学发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132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宪政编查馆资政院会奏宪法大纲暨议院法选举法要领及逐年筹备事宜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5页。
    133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宪政编查馆资政院会奏宪法大纲暨议院法选举法要领及逐年筹备事宜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5页。
    134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宪政编查馆资政院会奏宪法大纲暨议院法选举法要领及逐年筹备事宜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5页。
    135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宪政编查馆资政院会奏宪法大纲暨议院法选举法要领及逐年筹备事宜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6页。
    136张志扬:《偶在论——现代哲学之一种》,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5页。
    137[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029页。
    138参见孙中山:“中国革命史(一九二三年一月二十九日)”,《孙中山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9-70页。
    139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一讲)”,《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4页。
    140孙中山:“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3页。
    141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7页。
    142孙中山:“在张家口各界欢迎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51页。
    143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六讲)”,《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9页。
    144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五讲)”,《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7-238页。
    145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六讲)”,《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4页。
    146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一讲)”,《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0页。
    147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六讲)”,《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45页。
    148孙中山:“在沪欢送国会议员宴会上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3页。
    149[匈牙利]卢卡奇:“历史唯物主义的功能变化”,《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305页。
    150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97-398页。
    151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一九五四年六月十四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504页。
    152黄宗智认为:“革命之所以和造反或王朝更迭区分,最终是因为革命不仅只是从一个国家机器向另一个国家机器的过渡,而同时是大规模的社会结构变迁。认为中国革命结束于1949年的观点,几乎等于是预先把中国革命当作另一次王朝变迁”。([美]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中国乡村研究》第2辑,2003年,第66-67页。)黄宗智从对上述立场的批判出发,把中国革命放在社会结构变迁的角度来思考,从而将中国革命视为是自1946年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开始,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段时期。黄宗智的视角具有启发意义,不过,如果考虑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中国社会所经历的新的社会结构转型与变迁,那么,他对于革命时期的这一划分,亦可以自然地延伸到现在。如果是这样的话,黄宗智所设定的革命是否还是“革命”,就仍然是有疑问的。
    153陈峰:《中国宪政史研究纲要》,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页。
    154恩格斯:“致奥古斯特·贝贝尔”,《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38页。
    155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1875年4-5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14页。
    156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利用暴力而非和平手段的“革命的社会主义”。
    157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462页。
    158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全集》(第三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版,第33页。
    159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全集》(第三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版,第86页。
    160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全集》(第三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版,第20页。
    161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1918年10-11月),《列宁全集》(第三十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版,第237页。
    162郑谦:《中国:从“文革”走向改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163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1919年10月30日),《列宁全集》(第三十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版,第275页。
    164斯大林:“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斯大林选集》(上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11页。
    165毛泽东:“工作方法十六条(草案)”(一九五八年一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3-54页。
    166毛泽东:“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至今未变,个别结论可以改变”(一九五九年二月十四日),《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167毛泽东:“机关枪和迫击炮的来历及其他”(一九五九年八月十六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51页。
    168“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人民日报》,一九六四年七月十四日。
    169“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人民日报》,一九六四年七月十四日。
    170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闭幕会上的讲话”(一九六六年八月十二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
    171刘小枫:“西方现代性中的‘文化革命’”,《拣尽寒枝》,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17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549页。
    173《人民日报》,一九六七年一月九日。
    174“无产阶级革命派联合起来”,《红旗》,一九六七年一月十六日。
    175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只能引出“继续革命”,真正的源头是1959年庐山会议上毛泽东对彭德怀等的批判讲话。(参见刘林元:“关于毛泽东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辨正”,《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刘林元:“关于毛泽东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辨正”,《学海》,2006年第4期。)
    176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34页。
    177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87页。
    178韩敏:《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陆益龙、徐新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7-118页。
    179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60年代的消逝”,《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5页。
    180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91页。
    18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九四二年五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1页。
    18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九四二年五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6页。
    183王海洲:《合法性的争夺——政治记忆的多重刻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0页。
    184韩敏:《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陆益龙、徐新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0页。
    185[法]朱利安·班达:《知识分子的背叛》,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186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83页。
    187[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0页。
    188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98页。
    189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实质的一段话”(一九六八年),《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85页。(“两报”在一九六八年四月十日以《芙蓉国里尽朝晖——热烈欢呼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成立》为题的社论文章引用了这一内容。)
    190列宁:“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1918年4月),《列宁全集》(第三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版,第179页。
    191毛泽东:“关于国家机关的改革和革命委员会的基本经验”(一九六八年),《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77页。(“两报一刊”在一九六八年三月三十日以社论文章《革命委员会好》为题发表了这一内容。)
    192[德]卡尔·曼海姆:《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张旅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04页。
    193“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人民日报》,一九六四年七月十四日。
    194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14页。
    195陈明明:“在革命与现代化之间”,陈明明主编:《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7页。
    196林尚立:“集权与分权:党、国家与社会权力关系及其变化”,陈明明主编:《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197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二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79页。
    198“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人民日报》一九六四年七月十四日。
    199毛泽东:“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一九六三年九月,一九六四年十二月),《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页。
    200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五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2页。
    201 《解放军报》,一九六七年八月三日。
    202郑谦:《中国:从“文革”走向改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6页。
    203“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人民日报》,一九六四年七月十四日。
    204《解放军报》,一九六七年六月二十五日。
    205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52页。
    206唐少杰:《一叶知秋——清华大学1968年“百日大武斗”》,(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207陈明明:“在革命与现代化之间”,陈明明主编:《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9页。
    208[德]卡尔·曼海姆:《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张旅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87页。
    209陈明明:“在革命与现代化之间”,陈明明主编:《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6页。
    210陈明明:“在革命与现代化之间”,陈明明主编:《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9页。
    211[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0页。
    212孙中山:“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页。
    213《钦定宪法大纲》第一条即说“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214刘小枫:《儒教与民族国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215[德]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李秋零、田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6页。
    216在这里,“民主阵营”显然是指二战后冷战对抗所形成的社会主义阵营。
    217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一九五四年六月十四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505页。
    218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一九五四年六月十四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505页。
    219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再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220值得思考的是,毛泽东为何没有提到《钦定宪法大纲》,是遗漏,还是有意为之?
    221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8-99页。
    222刘小枫:“中译本导言”,[德]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李秋零、田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3页。
    223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再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224[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7页。
    225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1850年1月-11月1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456页。
    226列宁:“论两个政权”(1917年4月8日[21日]),《列宁全集》(第二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版,第131页。
    227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再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228林国华:《古典的“立法诗”——政治哲学的主题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5页。
    229冯天瑜:《“封建”考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319页。
    230参见冯天瑜的《“封建”考论》及德里克的《革命与历史》。
    231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2页。
    232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2页。
    233[匈牙利]卢卡奇:“物化和无产阶级意识”,《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41页。
    234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4页。
    235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一九四○年一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236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一九四○年一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4页。
    237虽然在现在编辑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毛泽东有“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一语,但据学者研究,当时发表时并没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提法,而是在建国后编选《毛泽东选集》时由以范文澜为首的一批史学家加进去并得到毛泽东认可的。参见冯天瑜:《“封建”考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345页。
    238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九年十二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6页。
    239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一九四○年一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5页。
    240[加拿大]菲利普·汉森:《历史、政治与公民权:阿伦特传》,刘桂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页。
    24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3页。
    24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243[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李洪润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3版,第811页。
    244[德]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李秋零、田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09页。
    245[美]利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4页。
    246[加拿大]菲利普·汉森:《历史、政治与公民权:阿伦特传》,刘桂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页。
    247[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248[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249冯天瑜:《“封建”考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349页。
    250彭富春:“‘现代性’及其前后”,《东方文化》,2001年第5期,第75页。
    251[英]弗·哈利迪:《革命与世界政治》,张帆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252刘小枫:“中译本导言”,[德]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李秋零、田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1页。
    253 Ulrich K. Preuss, Constitutional Revolution:The Link Between Constitutionalism and Progress, New Jersey:Humanities Press,1995.p.72.
    254[德]干斯:“干斯博士为原书第一版所作的序言”,[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255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776页。
    256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72页。
    257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再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258毛泽东:“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7页。
    259[英]弗·哈利迪:《革命与世界政治》,张帆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260详请参见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一九四○年一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61《人民日报》,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262[德]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李秋零、田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4页。
    263罗兰·巴尔特:“叙事结构分析导论”,第124页,转引自[美]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董立河译,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264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一九四○年一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1-652页。
    265毛泽东:“在苏联最高苏维埃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会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六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5页。
    266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0页。
    267[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李洪润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3版,第811页。
    268刘小枫:“流亡话语与意识形态”,《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266页。
    269[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7-28页。
    270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3页。
    271 Jean Bodin.On Sovereignty—Four chapters from The Six Books of the Commonwealth.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Julian H.Franklin.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USA.1992.p.1.
    272[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73页。
    273[美]小查尔斯·爱德华·梅里亚姆:《卢梭以来的主权学说史》,毕洪海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274 Andrew Williams,"The French Revolution",in Stephen Chan and Andrew Williams(eds),Renegade States:The Evolution of Revolutionary Foreign Policy,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4.pp.50-1转引自[英]弗·哈利迪:《革命与世界政治》,张帆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277刘小枫:“中译本前言”,[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278[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22页。
    279[法]弗朗索瓦·傅勒:《思考法国大革命》,孟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0页。
    280[法]罗伯斯比尔:“关于宪法”,《革命法制与审判》,赵涵舆译,王之相、王增润、立知校,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年版,第144-145页。
    28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19页。
    282[法]西耶士:《第三等级是什么?》,冯棠译,张芝联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61页。
    283[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1页。
    28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8页。
    285[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李秋零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9页。
    286[德]卡尔·曼海姆:《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张旅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00页。
    287关于宪法的法治国要素,参见施米特《宪法学说》第十二章的内容。([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88[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168页。
    289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35页。
    290[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41页。
    291[德]哈贝马斯:“作为程序的人民主权”,《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42页。292[德]哈贝马斯:“作为程序的人民主权”,《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65页。
    293[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294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论述,参见[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65页。
    295刘小枫:“圣灵降临的叙事”,《圣灵降临的叙事》(增订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218页。
    296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1页。
    297刘小枫:《现代人及其敌人——公法学家施米特引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176-177页。
    298近现代以来,“人”在同神的关系中逐渐剥离并且独立出来,即人的“理性”从与“神性”的对比中逐渐取得更高的地位,正是现代性问题在价值层面的一个突出表现形式。
    299孙中山所提的革命口号后来被改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300[英]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何兆武、许振洲、彭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9页。
    301“帝国”是从传统与现代相区分的意义上说的,因此有无君主不构成判断“帝国”性质的标志。所以,现在像英国与日本这样保留了君主制的国家,依然是现代国家。
    302有关内容请参见相关论著。(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贺照田主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03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一九五七年十月九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第467页。
    304《孟子·尽心下》。
    305《孟子·万章上》。
    306《荀子·儒效》。
    307《荀子·正论》。
    308以现代人民革命历史的眼光来看,这些农民起义都是革命运动。其实,只有从农民起义中都包含着“造反”因素着眼,这才是成立的。
    309毛泽东:“《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一九一九年七月十四日),《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64页。
    310引处原文“不少”一词接连出现了两次,应为印刷错误。
    311丁毅:“肝胆照人情谊深”,邵康:《毛泽东和党外朋友们》,北京:团结出版社,1993年版,第112-113页。
    312参见师哲:《我的一生——师哲自述》,师秋朗笔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3-304、407-408页。
    313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一九五四年六月十四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506页。
    314[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9页。
    315张灏:“中国近百年来的革命思想道路”,《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246页。
    31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455页。
    317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提纲”(一九五七年十月九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92页。
    318早在1957年,毛泽东即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中说: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 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九五七年七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43页。)
    319详请参见有关论著。([英]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一卷,人民内部矛盾1956-1957)》,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翻译组译,何祚康、王泽槐校,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50页。)
    320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209页。
    321大众这一概念首先指的是数量上的大多数人,所以大众首先是普通人;其次,大众还有质上的规定性,“即:大多数人、群众的形成往往意味着组成群众的个人在欲望、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一致”。([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刘训练、佟德志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这里所谓的大众和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民”、“群众”具有类似的含义。但是,现代中国人所谓的“人民”实质上是一个政治概念;“群众”正是对具有特定政治身份的“非群众”(如党员、共青团员、民主党派等)相对称而表示不具有特定政治身份的一般人的称谓。而不管是“人民”还是“群众”,就数量而言,他们都是“大众”;从质的方面来判断,中国政治语境下的“人民”与“群众”在主义话语统辖之下“应当”具有实质上的同质化意义,所以也应该属于大众之列。
    322林贤治:“五四之魂(下)”,《书屋》,1999年第6期,第37页。
    323具体内容参见有关论著。(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24 Edward S. Greenberg, Benjamin I.Page.The Struggle For Democracy(third edition),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ilcan Inc.1997.p.37.
    325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被简单地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民族”观念在前期表现为排满的“种族革命”,后来改为“五族共和”;“民权”作为衔接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外来“民主”观念的语词,本当最具有价值,但在“三民主义”的义理阐发中,民权把权利的本来含义给掩盖了;民生反映的是中国传统革命所体现的农民基本生存需求层面。
    326[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327从大众的量的含义层面来看,人民指的其实就是大众,所以,“人民主权”在实质上就是“大众主权”。
    328 Edward S. Greenberg, Benjamin I.Page.The Struggle For Democracy(third edition),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ilcan Inc.1997.pp.8-12.
    329 Edward S. Greenberg, Benjamin I.Page.The Struggle For Democracy(third edition),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ilcan Inc.1997.p.10.
    330 Edward S. Greenberg, Benjamin I.Page.The Struggle For Democracy(third edition),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ilcan Inc.1997.p.11.
    331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332在《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中,余英时即从人文主义的视角出发,认为民主即包含个人自由、容忍、讨论、平等与博爱及实验性几种含义。
    333群众个体上的有意识状态在加入群众这一群体之后往往要表现出集体的无意识,因而在群众运动中更容易产生暴力行动。有关群体的心理的论述请参阅相关论著。([法]古斯塔夫·勒庞:《革命心理学》,佟德志、刘训练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34张宝明:《自由神话的终结》,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页。
    “钱永祥:“权力与权利的辩证:《联邦论》导读”,《纵欲与虚无之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30页。
    336[法]让-皮埃尔·韦尔南:《神话与政治之间》,余中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90页。
    337“译者序言”,[英]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何兆武、许振洲、彭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338[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页。
    339[德]哈贝马斯:“作为程序的人民主权”,《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39页。
    340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全集》(第三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版,第96页。
    341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六二年一月三十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6页。
    342[德]施米特:“议会主义与现代大众民主的对立”,《论断与概念:在与魏玛、日内瓦、凡尔赛的斗争中(1923-1939))),朱雁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8页。
    343刘小枫:“流亡话语与意识形态”,《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263页。
    344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8-59页。
    345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5页。(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引用了马克思的这句话。中译本中与此不完全一致:“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工作的机关,兼管行政和立法的机关。”参见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全集》(第三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版,第42、44页。)
    346[德]卡尔·曼海姆:《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张旅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04页。
    347[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159页。
    348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60年代的消逝”,《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页。
    349[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约翰内斯·温克尔曼整理,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50页。
    350[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约翰内斯·温克尔曼整理,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49页。
    351“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人民日报》,一九六四年七月十四日。
    352毛泽东:“工作方法十六条(草案)”(一九五八年一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2页。
    353《人民日报》,一九六八年七月二十二日。
    354陈彦:“历史庆典:奠基神话与记忆重塑”,《读书》,1998年第05期,第39页。
    355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164页。
    356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60年代的消逝”,《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56页。
    357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
    358汪晖:“‘科学主义’与社会理论的几个问题”,《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13页。
    359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2版,第1435页。
    360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60年代的消逝”,《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7页。
    361刘小枫:“汉语神学与历史哲学”,《圣灵降临的叙事》(增订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50页。
    362[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刘满贵译,冯克利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079页。
    363刘小枫:“性感 死感 歌声”,《沉重的肉身》,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6版,第122页。
    364赵明:《政治意志与法权意识的契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50页。
    365[法]保罗·利科:《历史与真理》,姜志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61页。
    366参见[法]保罗·利科:《历史与真理》,姜志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49页。
    367刘小枫:“平等地重新分配真理?”,《刺猥的温顺——讲演及其相关论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368 Ulrich K. Preuss, Constitutional Revolution:The Link Between Constitutionalism and Progress, New Jersey:Humanities Press,1995.p.73.
    369赵汀阳:“关于知识的命运”,赵汀阳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50页。
    370赵汀阳:“关于知识的命运”,赵汀阳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页。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毛泽东选集》(第一~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一~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十三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5]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6]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沈云龙主编:《<清议报>全编》,(中国)台湾: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
    [8]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9]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10]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1]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合编:《孙中山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2]张伟瑄、刘五一、肖星主编:《共和国风云四十年——1949-1989》,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14]中共中央编译局编:《无产阶级革命家论无产阶级专政》,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5]叶笃初:《中国共产党党章史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6]王正明:《毛泽东法律思想库》,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7]邵康:《毛泽东和党外朋友们》,北京:团结出版社,1993年版。
    [18]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第一~三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9]加润国选注:《仁学——谭嗣同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0]贺照田、赵汀阳主编:《学术思想评论》(第二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1]贺照田主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2]赵汀阳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李锐著、薛晓源编:《直言:李锐六十年的忧与思》,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24]韩延龙:《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通史:1949-1995(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25]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26]刘小枫:《刺猥的温顺——讲演及其相关论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7]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6版。
    [28]刘小枫:《儒教与民族国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29]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与爱》(增订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30]刘小枫:《圣灵降临的叙事》(增订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31]刘小枫:《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32]刘小枫:《现代人及其敌人——公法学家施米特引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33]刘军宁主编:《民主与民主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4]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35]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6]张志扬:《偶在论——现代哲学之一种》,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37]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8]陈建华:《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9]师哲:《我的一生——师哲自述》,师秋朗笔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0]邹容:《革命军》,冯小琴评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41]陈明明主编:《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42]张学仁、陈宁生:《二十世纪之中国宪政》,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3]张宝明:《自由神话的终结》,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44]钱永祥:《纵欲与虚无之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45]陈丽华、周维强、王久高:《中共历次代表大会焦点写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6]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编写组:《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7]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8]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9]陈峰:《中国宪政史研究纲要》,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0]唐少杰:《一叶知秋——清华大学1968年“百日大武斗”》,(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1]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理性主义及其限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52]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53]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2版。
    [54]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中国)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第5版。
    [55]高全喜:《论相互承认的法权——<精神现象学>研究两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6]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
    [57]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政治分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58]程志敏:《宫墙之门:柏拉图政治哲学发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59]葛红兵、宋耕:《身体政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60]季卫东:《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变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
    [61]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再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2]刘宗坤:《原罪与正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3]林国华:《古典的“立法诗”——政治哲学的主题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64]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5]李伟:《毛泽东与中国社会改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6]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7]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68]王培英编:《中国宪法文献通编》,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
    [69]冯天瑜:《“封建”考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
    [70]韩大元:《1954年宪法与中国宪政》,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
    [71]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72]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下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73]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74]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增订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75]张文喜:《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向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6]王海洲:《合法性的争夺——政治记忆的多重刻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7]郑谦:《中国:从“文革”走向改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8]沈志华:《思考与选择——从知识分子会议到反右派斗争(1956-1957)》,(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9]林蕴晖:《乌托邦运动——从大跃进到大饥荒(1958-1961)》,(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0]钱痒理:《历史的变局——从挽救危机到反修防修(1962-1965)》,(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1]卜伟华:《“砸烂旧世界”——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与浩劫(1966-1968)》,(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2]萧冬连:《历史的转轨——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1979-1981)》,(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3]史云、李丹慧:《难以为继的“继续革命”——从批林到批邓(1972-1976)》,(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4]林蕴晖:《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转型(1953-1955)》,(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5]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86]韩大元:《共和国六十年法学论争实录·宪法卷》,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7]王人博等:《中国近代宪政史上的关键词》,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88]赵明:《政治意志与法权意识的契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9]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90]智效民编著:《民主还是独裁——70年前一场关于现代化的论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91]顾保孜撰、杜修贤摄:《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92]谢瑞智:《宪法辞典》,(中国)台北:文笙书局,1979年六月初版。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3]《列宁全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版。
    [4]《斯大林选集》(上、下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5][俄]列夫·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6年版。
    [6][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7][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法]罗伯斯比尔:《革命法制与审判》,赵涵舆译,王之相、王增润、立知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9][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0][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桂裕芳、张芝联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1][英]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一卷,人民内部矛盾1956-1957)》,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翻译组译,何祚康、王泽槐校,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2][英]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二卷,大跃进1958—1960)》,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翻译组译,戴汉笠校,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3][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4][匈牙利]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5][美]卡尔·J·弗里德里希:《超验正义——宪政的宗教之维》,周勇、王丽芝译,梁治平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6][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卷),约翰内斯·温克尔曼整理,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7][英]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何兆武、许振洲、彭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8][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19][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0][德]马克斯·舍勒:《舍勒选集》,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21][德]卡尔·曼海姆:《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张旅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22][加拿大]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23][美]阿兰·S·罗森鲍姆:《宪政的哲学之维》,郑戈、刘茂林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24][法]让-皮埃尔·韦尔南:《神话与政治之间》,余中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25][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26][德]迈尔:《隐匿的对话:施米特与施特劳斯》,朱雁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7][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8][英]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彭刚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29][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由——人格主义哲学体验》,张百春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30][俄]C·谢·弗兰克:《社会的精神基础》,王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31][英]以赛亚·柏林:《自由论》(《自由四论》扩充版),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32][法]雷蒙·阿隆:《阶级斗争——工业社会新讲》,周以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33][法]雷蒙·阿隆:《论自由》,姜志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34][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科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5][美]汉娜·阿伦特等:《<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孙传钊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6][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37][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38][美]利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39][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第三版),李洪润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40][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刘满贵译,冯克利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1][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4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3][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4][德]施米特:《论断与概念:在与魏玛、日内瓦、凡尔赛的斗争中(1923-1939)》,朱雁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5][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6][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刘训练,佟德志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7][以]J.P.塔尔蒙:《极权主义民主的起源》,孙传钊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8][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9][美]威廉·H.布兰察德:《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分析》,戴长征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50][美]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重印本),李霞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51][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2][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林振贤、罗久蓉、简惠美、梁其姿、顾忠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3][法]古斯塔夫·勒庞:《革命心理学》,佟德志、刘训练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4][法]保罗·利科:《历史与真理》,姜志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55][澳大利亚]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6][英]彼得·卡尔佛特:《革命与反革命》,张长东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7][荷]F.R.安克施密特:《历史与转义:隐喻的兴衰》,韩震译,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
    [58][美]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董立河译,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
    [59][美]约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60][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从古代雅典到今天的宪政史》,应奇、陈丽微、孟军、李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1][美]斯图尔特·R·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田松年、杨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2][美]约翰·布莱恩·斯塔尔:《毛泽东的政治哲学(插图本)》,曹志为、王晴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3][美]莫里斯·迈斯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张宁、陈铭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4][美]魏斐德:《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李君如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5][法]弗朗索瓦·傅勒:《思考法国大革命》,孟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66][法]乔治·索雷尔:《论暴力》,乐启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7][法]约瑟夫·德·迈斯特:《论法国》,鲁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8][法]朱利安·班达:《知识分子的背叛》,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9][德]奥特弗利德·赫费:《政治的正义性——法和国家的批判哲学之基础》,庞学铨、李张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70][英]弗·哈利迪:《革命与世界政治》,张帆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71][澳大利亚]菲利普·佩迪特:《共和主义——一种关于自由与政府的理论》,刘训练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2][匈]雅诺什·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张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73][德]扬-维尔纳·米勒:《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张、邓晓菁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74][德]西美尔:《历史哲学问题——认识论随笔》,钱敏汝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75][德]亨利希·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袁志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76][德]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李秋零、田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77][德]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李秋零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78][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李仲贤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9][美]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孙家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0][美]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1][美]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陈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2][美]查尔斯·蒂利:《集体暴力的政治》,谢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3]韩敏:《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陆益龙、徐新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4][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5][英]伯尔基:《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伍庆、王文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6][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87]刘小枫选编:《施米特与政治的现代性》,魏朝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8]刘小枫选编:《施米特与政治法学》(增订本),刘锋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9][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第3版。
    [90][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王宪明、高继美、李海燕、李点合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1][美]塞缪尔·P.亨迁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沈宗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2][美]浦嘉珉:《中国与达尔文》,钱永强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3][美]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修订译本),宋伟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2版。
    [94][美]刘禾:《帝国的话语政治: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杨立华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95][美]查尔斯·拉莫尔:《现代性的教训》,刘擎、应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年版。
    [1]张志明:“‘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委员会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1995年。
    [2]余信红:“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战线的领导”,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1996年。
    [3]周全华:“‘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1997年。
    [4]臧佩洪:“马克思历史意识的觉醒”,《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8期。
    [5]陈彦:“历史庆典:奠基神话与记忆重塑”,《读书》,1998年第05期。
    [6]林贤治:“五四之魂”(下),《书屋》,1999年第6期。
    [7]彭富春:“中国现代的话语和现代性问题”,《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8]彭富春:“中国现代性问题”,《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9]彭富春:“‘现代性’及其前后”,《东方文化》,2001年第5期。
    [10]张广生:“历史意识与国际感:现代中国自我身份的认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11]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
    [12]张闻玉:“辛亥革命后的黄帝纪元”,《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13]叶青:“‘文革’时期福建群众组织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14]李春玲:“1949年以来中国教育理想化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15]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2年。
    [16]张玲:“1926-1935年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政策及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17]高正文:“列宁的法律革命思想——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沉思”,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18]王智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革命文学’综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2年。
    [19]饶伟新:“生态、族群与阶级”,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20]尹小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改造的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21]霍修勇:“辛亥革命时期两湖地区的革命运动”,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22]赵新顺:“新文学的书写规范转向——太阳社与革命文学思潮”,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23]常书红:“辛亥革命前后的满族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24]欧阳向英:“论政治哲学中的道德预设”,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25]李建英:“乌托邦理想的超越与反思”,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26]石敦国:“时代困境的实践反思——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话语”,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27]金鹏:“符号化政治——并以文革时期符号象征秩序为例”,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28]吴先伍:“现代性的追求与批评”,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29]郭于华:“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30]焦润明,王建伟:“晚清‘纪年’论争之文化解读”,《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31]王福生:“从思辨到革命——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32]张盾:“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33]陈南先:“俄苏文学与‘十七年中国文学’”,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34]吴武洲:“多面的现代性诉求”,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35]甘剑梅:“德育现代性的哲学论辩”,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36]陈润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想象的现代性”,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37]赵天才:“革命的时代镜像”,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38]孟庆涛:“革命与秩序——以中国1975年宪法为例”,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39]王人博:“被创造的公共仪式——对七五宪法的阅读与理解”,《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3期。
    [40]张茗:“从美国‘民主’到法国‘革命’”,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41]温潘亚:“泛政治化语境中的历史叙事”,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42]杨火林:“1949-1954年的中国政治体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5年。
    [43]罗骞:“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意义”,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44]陈志英:“主权的现代性危机”,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45]王青林:“宪法概念演进的宪政史分析”,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46]张克:“颓败线的颤动”,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47]徐英春:“一种故事两种说法——革命历史小说与新历史小说比较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48]苗光新:“印共(马)‘人民民主革命’理论与实践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49]刘林元:“关于毛泽东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辨正”,《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50]刘林元:“关于毛泽东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辨正”,《学海》,2006年第4期。
    [51]旷新年:“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个人、家、国关系的重建”,《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52]陈希亮:“《辛亥革命后的黄帝纪元》指误”,《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53]高华:“在革命词语的高地上”,《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15期。
    [54]闻丽:“辛亥革命时期的政党观念”,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55]余国良:“五四知识群体的革命论述”,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56]袁莉莉:“1949-1978年中国革命型政治文化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57]李冉:“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58]杨晶:“从革命女性到女性革命”,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59]赵歌东:“启蒙与革命——鲁迅创作的现代性问题”,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60]孟绍勇:“革命讲述、乡土叙事与地域书写”,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61]郭剑敏:“革命·历史·叙事”,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62]罗衍军:“革命与秩序”,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63]段江波:“危机·革命·重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64]李清霞:“沉溺与超越”,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65]付春杨:“国民党党国体制:作为一种政体的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66]徐纬光:“现代中国政治话语的范式转换”,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67]徐永军:“政治合法性视野中的毛泽东政治发展观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68]刘淑静:“‘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探析”,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69]任连祥:“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发展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70]杨鼎:“‘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历史影视剧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71]郭传梅:“革命意识形态下的上海书写”,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72]谢诗坚:“中国革命文学影响下的马华左翼文学(1926—1976)”,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73]瞿骏:“辛亥革命与城市公共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74]吕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国家统一思想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75]孙建娥:“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的历史经验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76]万振凡:“革命、改良与弹性结构——1927-1937年江西传统乡村社会变迁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77]金进:“革命历史的合法性论证-1949-1966年中国文学中的革命历史书写”,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78]王克霞:“革命与变迁——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沂蒙妇女生活状况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79]王军:“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权思想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80]刘润民:“战争·革命与吕梁山区社会之演变——1937-1945年临县乡村社会研究”,山西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81]季涛:“法律之思”,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82]付洪泉:“现代性的哲学误读与社会学阐释”,黑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83]刘毅:“现代性语境下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一个思想史的考察”,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84]刘杨:“法治的哲学之维——正当性观念的转变”,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85]林朝霞:“现代性与中国启蒙主义文学思潮”,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86]张胜利:“现代性追求与民族性建构”,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87]张兰英:“对现代性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若干反思和探索”,天津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88]张菊香:“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现代化”,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89]尚红娟:“革命党精英在联俄容共后的蜕变”,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90]颜琳:“以阶级的名义——中国红色革命叙事生成阐释”,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91]崔颖:“论十七年小说中的革命理想主义”,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92]肖寒:“革命的政治批评”,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93]孟丽:“论‘小说界革命’的酝酿历程”,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94]桑俊:“红安革命歌谣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95]孙红震:“解放区文学的革命伦理阐释”,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96]杨利娟:“时代诉求与革命规限下的乡村言说”,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97]吴赟:“政治激情与隐喻”,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98]何朝银:“革命与血缘、地缘:乡村社会变迁研究(1949-1965)”,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99]李国宏:“列宁斯大林文化革命思想与实践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100]黄旭:“文学政治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激进主义”,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101]厦林:“启蒙现代性与历史现代性——商品拜物教与资本生产的两种现代性视野”,《人文杂志》,2008年第6期。
    [102]万杰:“现代革命语境中的复仇叙事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103]马俊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平小报与故都革命文艺青年——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为线索的历史考察”,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104]李天程:“革命、历史、人道与文学——孙犁论”,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105]徐兵:“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运行(1949-1956)”,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9年。
    [106]马英:“论法律的现代性”,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107]喻大华、姜虹:“论晚清‘孔子纪年’与‘黄帝纪年’”,《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08]朱文哲:“清末‘纪年’论争的历史考察”,《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109]张敏、黄凯:“宪法工具主义的困境”,《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2期。
    [110]管华:“被遗忘的开国大典——评七五宪法的遗产”,《人大法学评论》,2010年卷。
    [111]高全喜:“宪法与革命及中国宪制问题”,《北大法律评论》,第11卷第2辑(2010年)。
    [112]程志敏:“现代性语境中的文化大革命研究”,http://www.lwsir.com/xz/zhexue/200611/11783_6.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1-03-30)
    [113][意]桑德罗·斯奇巴尼:“关于西塞罗的《论共和国·论法律》中译本”,王焕生译,《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2期。
    [114][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对现代性的重新反思”,王丽亚译,《文学评论》,2003年第01期。
    [115][美]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中国乡村研究》第2辑,2003年。
    [1][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本),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Richard Congreve M.A.,The Politics of Aristotle(with English Notes),London:John W.Parker and Son West Strand,1855.
    [2]A.H.J. Greenldge,M.A.y4 Handbook of Greek Constitutional History, Toronto:The Macmilan Co.of Canada,1896.
    [3]Leo.Stross,Natural rights and history.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Ltd,1953.
    [4]Anthony Giddens.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
    [5]Jean Bodin.On Sovereignty—Four chapters from The Six Books of the Commonwealth.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Julian H.Franklin.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USA.1992.
    [6]Charles Tilly,European Revolution,Blackwell Publishers,1993.
    [7]Ulrich K. Preuss, Constitutional Revolution:The Link Between Constitutionalism and Progress, New Jersey:Humanities Press,1995.
    [8]Mark Lupher,Power Restructuring in China and Russia,Westview Press,1996.
    [9]Edward S.Greenberg,Benjamin I.Page.The Struggle For Democracy(third edition),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ilcan Inc.1997.
    [10]Richard Bellamy and Andrew Mason,Political Concepta,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3.
    [11][法]索列尔:《反思暴力》(影印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美]潘恩:《潘恩政治著作选》(影印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美]杰弗逊:《杰弗逊政治著作选》(影印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英]奥斯汀·M·琴亨戈:《法理学基础》(影印本),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中英对照),张晓庆译,北京:九洲出版社,2007年版。
    [1]WeiRan Lin,A Bortive Chinese Enlightment: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Class Theory,UMI Company,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Wosconsin-Madison,1996.
    [2]Susanne Weigelin-Schwiedrzik,Coping with the Cultural Revolution:Contesting Interpretations,[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8年9月第六十一期。[3]于海选编:《西方社会学文选》(英文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Greek-English lexicon,Compiled by Henry George Liddell & Robert Scott,New York.7th.ed.1883.
    [2]Revolution and Modernity.A lecture by Professor Tony Smith. November 13,1999.
    [3]Ulrich K. PreuB,Constitutionalism in fragmented societies:the integrative function of constitutionalism and its challenges.Workshop Constitutional Platform TEPAV Ankara, July 26/27,20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