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襄盆地出土两周时期铭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南襄盆地在西周时期是周朝的南土所在,有申、吕、蓼、养、鄀等方国。至春秋早期,这一地区开始完全为楚国所据有,并作为腹心地带由楚国经营了近四个世纪。对南襄盆地所出土的两周时期铭文进行整体性综合研究,以探讨这段时期的相关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
     本文分上下两编。上编共分六章,是就南襄盆地所出土两周铭文进行分期集释。以时代为纲,将同一时期的铭文归结在一起,依时代先后顺序分为六期。因南襄盆地的铭文最早见于西周晚期,所以西周晚期单独作一期。春秋时期、战国时期都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但因为战国时期出土铭文不多,所以将战国中期和战国晚期的铭文合为一期。总的分期如下:西周晚期;春秋早期;春秋中期;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战国中、晚期。
     在集释中,对铭文中的一些疑难字进行解读;并对铭文中涉及到的一些存在争议的历史人物的身份及时代,进行了重新定位。如:下寺出土铭文中,关于倗之氏称,有三种写法:、、。有学者以为,当释作薳,当读作。薳、、是同一宗族氏称的异体字。本文认为,这三种写法,都当释为。再如,淅川所出土的曾仲器座,其铭文虽只有八字,却存在颇多争议,本文对器主性别、器物属性进行了新的解释。另外,关于申公彭宇墓所出土的彭伯壶铭文中的“彭伯”,学界存在诸多分歧。或认为彭宇与彭伯为一人,是古方国——彭国的亡国之君,入楚后做了楚国的县尹;或认为彭伯与彭宇无关;或认为彭伯是彭国亡国之君,彭宇是其臣;或认为彭伯是彭宇的先祖。本文经过考证后,认为彭伯应是彭氏家族的宗长,彭宇的先祖。
     下编是在上编基础上所做的综合性研究,分三章。第七章结合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及考古发现对南襄盆地出土铭文中所见的两大家族——楚申县彭氏家族及淅川氏家族进行了综合研究。关于楚申县彭氏家族,主要是厘清了彭氏家族相关人物之间的世系,并对其族源以及这个家族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历程作了考察分析。关于淅川氏家族研究,则主要是结合传世文献及其他出土资料,对
     、逺、薳、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第八章主要是对出土铭文所见“飤”、“飤緐、”“”、“汤鼎”、“”、“”、“鼎”、“、”“盏、”“尊缶、”“浴缶”等楚式器物自名进行总结归纳。寻绎这一地区出土铭文所见器物自名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内在规律性。
     第九章是对铭文所见相关制度的综合性研究。包括联姻、行政建制、附庸三方面。
Nanxiang Basin is the “south landgrave”of the Zhou dynasty,there are manysmall or big states of Zhou dynasty such as Shen、Lv、Liao、Yang、Ruo locatedin here.To the early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the region began to be occupiedby the Chu country and be the very important base of the country nearby4centurys。So,to do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f the bronze inscriptions as a whole whichunearthed in Nanxiang Basin,discuss the history of this period,there are importantacademic meaning and theory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wo part。The first part have six chapter intoal,whichmainly to do the collective annotations of these inscriptions which unearthed inNanxiang Basin by stages。Inscriptions which belong to the same period have beenput into the same chapter together,according to the time sequence,divided into sixperiods。Because of the perion of the earliest inscriptions which found in Nanyangbasin was the late western zhou dynasty,so the inscriptions which perion was lateWestern Zhou Dynasty keep a period alone,as for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Warring States period,are both divider into3periods。Because of the numbers ofinscriptions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are not abundant,so the inscriptions of themid--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re put into one timeperiod。So there are6time periods intoal:the late western zhou dynasty、the earlystage of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the medium-term of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the later part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the early stage of Warring Statesperiod、the mid and late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During the collective annotations,to unscramble some difficulty characters andto make a new location about some controversial figures’s identity and period in theseinscriptions。For example,in the inscriptions which unearthed at XiChuan region,The character named Peng’s family name have three styles:Wei()、Hua()、Wei()。TianChengfang considerd that We(i)is We(i薳),Wei() is Wei(),andWei(薳)、Wei()、Hua() are the same family name。In fact,Wei()、Hua()、Wei() are all Wei()。For another example,the device seat which unearthed inXiChuan has only8words in its inscriptions,but there are many divergent viewpointsabout it。This article made a new explain to its master’s gender and its usage。Inaddition,about “PengBo(彭伯)”,a character found in the inscriptions of Pengbo bottles which unearthed in ShenGongpengyu’s tomb。there are many divergentviewpoints between scholars,someone thought PengBo is PengYu,last king of PengCountry——the famous ancient country,when the country die,He enterd into Chucountry and became a county magistratethe。Someone regarded PengBo as anotherone,not PengYu。Someone pointed out that PengBo was the last king of PengCountry,PengYu was his minister。Someone indicated that PengBo was PengYu’sancestor。This article made a new explain:PengBo was one leader of the Pongfamily,he was PengYu’s ancestor。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research、collect and expound of some specialproblems on the first part’s basis,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Chapter7:Integrated the ancient classic of chinese,the unearthed literature,the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materials,to do the meta research of two familys which havebeen found in the inscriptions——the Pong family of Chu shenxian and the Huafamily which discovered in XiChuan。About the Pong family,mainly Clarifies Itslineage、origins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during the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thewarring states periods.About the Hua family,Mainly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sbetween Wei()、Yuan(逺)、Wei(薳)、Hua()。
     Chapter8:Mainly summed up and summarized the autonymous name of chusystem’s waref in the inscriptions such as “SiYu”(飤)、“SiFan(飤緐)”、“LiSheng()”、“TangDing(汤鼎)”、“DingTuo()”、“LiDeng()”、“LiDing(鼎)”、“Gu()”、“Zhan(盏)”、“ZunFou(尊缶)”、“YuFou(浴缶)”、and so on。The paper tries to demonstrate and discuss the inherent regularity of theautonymous name in different period。
     Chapter9: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relevant regimen seen in theinscriptions。Including three parts:connections through marriages、administrationorganization system、dependency。
引文
1李修平:《黄河与长江之间--周代南阳盆地的政治支配欲物质文化·摘要》,台湾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修订补本),中华书局,2007年;刘雨、卢岩:《近出殷周金文集录》,中华书局,2002年;刘雨:《〈近出殷周金文集录〉二编》,中华书局,2010年。
    1曹桂岑:《河南楚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华夏考古》1989年第3期。
    2李陈广:《南阳地区楚文化的发现和研究》《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
    1参阅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115、120、157、158、180、181、195、205、218页。另:刘彬徽以为年代最早的升鼎为和尚岭出土的克黄升鼎,其次为王子午升鼎,但其实克黄升鼎的年代晚于王子午升鼎,年代最早的升鼎依然当以王子午升鼎为是。
    1养伯庸诸器的年代,《集成》定为西周晚期(集成09960、10130),徐少华以为不妥,将之定为春秋早期早段。当以《集成》的看法为是。与养伯庸罍、盘、匜同出的还有一件鼎,敛口、鼓腹、两立耳,圜底、三蹄足,口沿下及腹部饰有两周窃曲纹,其时代特征较早。再从盘的圜底和四小足、以及匜的兽形扁平四足来判断,这批器物的年代当以西周晚期为是。
    2王儒林:《河南桐柏发现周代铜器》,《考古》1965年第7期,第371-372页。
    1王儒林:《河南桐柏发现周代铜器》,第371-372页。
    2参阅董全生、张晓军:《从金文羕看古代的养国》,《中原文物》1996年第3期。
    1徐少华:《羕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探析》,第443页。
    2参阅刘彬徽:《湖北出土两周金文的国别与年代考述》,中国古文字研究会、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古文字研究》第13期,中华书局,1978年;何浩:《羕器、养国与楚国养县》,《江汉考古》1989年第2期;雷英:《小议养器与养国》,《中原文物》2001年第7期;徐少华:《羕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探析》,《考古学报》2008年第4期;金荣权:《养国青铜器与养国历史考察》,《中州学刊》2011年第2期。
    3雷英:《小议养器与养国》,第63页。
    4徐少华:《羕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探析》,第455页。
    5金荣权:《养国青铜器与养国历史考察》,第170页。
    6养氏遭灭族,见《左传》昭公十四年,“楚令尹子旗有地于王,不知度,与养氏比,而求无厌。王患之。九月甲午,楚子杀斗成然,而灭养氏之族。”
    7徐少华:《羕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探析》,第449页。
    8金荣权:《养国青铜器与养国历史考察》,第169页。
    1传世器中有大量羕器(参阅徐少华:《羕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探析》,第441-448页),但并未引起学者过多关注,因为错误的将这些羕器认作“昶”器,又因为在传世文献中,并未见有昶国或昶族的记载,就导致了学界对于这些昶器一直没有明确的看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大批羕器在南阳桐柏及相邻的驻马店泌阳地区被发现,如1964年在桐柏出土了羕伯庸器,1975年又在桐柏出土了羕仲无龙器(参羕仲无龙器),1980年在驻马店泌阳境内出土了羕仲□器等,学界开始意识到养国的存在,但还不能确定养国的地望及性质。直到在桐柏月河发现了养国国君“子伯受”之墓以及大批春秋时代的养国墓地,才为正确释读这些器铭中的“”、“”等字,以及确定养国的存在指明了方向——在“子伯受”铎出土之前,传世和出土有铭铜器中的羕(养)器被误认为“昶”器,“()子伯受”铎出土后,学界逐渐意识到将传世器物及养伯庸器等器物铭文中的“”字释读为“昶”是错误的,并最终将“”、“”等正确的释读为“养”。传世和出土有铭铜器中所习称的“昶”器也得以复其本貌为古羕(、养)国之器物。(徐少华:《羕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探析》,第443页。)
    2徐少华:《羕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探析》,第445页。
    1襄阳市文物管理处:《湖北襄阳拣选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82年第9期,第84页。
    2襄阳市文物管理处:《湖北襄阳拣选的商周青铜器》,第84页。
    1学界普遍认为彭伯壶的年代要早于同墓出土的其他铜器(尹俊敏:《南阳出土的彭伯壶》,第60页;王伟:《从彭伯壶看古代彭国》,《华夏考古》2007年第2期,第99页)。但关于彭伯壶的具体时代,学界存在争议。如,王儒林、崔庆明以为,彭伯壶的年代为春秋早期(王儒林、崔庆明:《南阳市西关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中原文物》1982年第1期,第41页)。尹俊敏以为,彭伯壶稍显瘦长,从纹饰看应是西周晚期流行的纹饰,铭文也与两周之际的铭文风格一致。彭伯壶的时代应为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尹俊敏:《南阳出土的彭伯壶》,第60页)。王伟认为,彭伯壶所饰纹饰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偏早的流行纹饰,铭文风格也是该时期流行的体例(王伟:《从彭伯壶看古代彭国》,第99页)。结合纹饰及铭文字体,以及申公彭宇瑚的时代(参阅申公彭宇瑚),将是器的年代定为两周之际是比较合适的。
    2尹俊敏:《〈南阳市西关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补记》,《华夏考古》1999年第3期,第44页。尹俊敏:《南阳出土的彭伯壶》,第58-59页。
    1《左传·哀公十七年》:子榖曰,“……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实县申、息,朝陈、蔡,封畛于汝……”
    2尹俊敏:《〈南阳市西关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补记》,第45页。
    3董全生、李长周:《南阳市物资城一号墓及其相关问题》,《中原文物》2004年第2期,第48页。
    1王伟:《从彭伯壶看古代彭国》,《华夏考古》2007年第2期,第99页。
    2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第42页。
    1《集成》03781、03782。
    2《集成》03781、03782。
    1徐少华:《邓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与文化》,《华夏考古》1996年第1期,第60页。
    2王先福:《古代襄阳城市变迁进程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5卷第1期,2010年1月,第62页。
    3吴镇烽:《金文人名汇编》,中华书局,2006年,第234页。
    4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第211页。
    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平顶山应国墓地九十五号墓的发掘》,《华夏考古》1992年第3期,第102页。
    6吴镇烽:《金文人名汇编》,第234页。
    7参阅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第212页。
    8王龙正、王聪敏:《应国墓地有铭铜器》,《收藏家》2000年第8期,第42页。
    1尹俊敏、刘富亭:《南阳市博物馆藏两周铭文铜器介绍》,《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第87页。
    2尹俊敏、刘富亭:《南阳市博物馆藏两周铭文铜器介绍》,第87页。
    3尹俊敏、刘富亭:《南阳市博物馆藏两周铭文铜器介绍》,第87页。
    4高明、涂白奎:《古文字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72页。
    1高明、涂白奎:《古文字类编》,第170页。
    2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68页。
    3尹俊敏、刘富亭:《南阳市博物馆藏两周铭文铜器介绍》,第87页。
    4崔庆明:《南阳市北郊出土一批申国青铜器》,《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第14页;尹俊敏、刘富亭:《南阳市博物馆藏两周铭文铜器介绍》,第87页。
    1崔庆明:《南阳市北郊出土一批申国青铜器》,第14页;尹俊敏、刘富亭:《南阳市博物馆藏两周铭文铜器介绍》,第87页。
    1李学勤:《论仲爯父瑚与申国》,《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第31页。
    2何浩:《西申、东申与南申》,《史学月刊》1988年第5期,第5-8页。
    1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8-38页。
    1钱玄:《三礼通论》,第338页。
    2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国官制表》,中华书局,1993年,第1033-1034页。
    3李学勤:《论仲爯父簠与申国》,《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第31页。
    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国青铜器》,第425页。
    1襄樊市文物管理处:《湖北襄樊拣选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82年第9期,第86页。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国青铜器》,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425页。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国青铜器》,文物出版社,2007年,309-407页。
    1张昌平:《曾国铜器的发现与曾国地域》,《文物》2008年第2期,第59-63页。
    2参阅杨升南:《叶家山曾侯家族墓地曾国的族属》,《中国文物报》2011年11月2日第3版;黄凤春、陈树祥、凡国栋:《湖北随州叶家山新出西周曾国铜器及相关问题》,《文物》2011年第11期;曾令斌等:《湖北随州叶家山M65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1年第3期。
    3石泉:《古代曾国--随国地望初探》,《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第62页。
    4详石泉:《古代曾国--随国地望初探》,《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徐扬杰:《关于曾国问题的一点看法》,《江汉论坛》1979年第3期;曾昭岷、李瑾:《曾国和曾国铜器综考》,《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杨宽、钱林书:《曾国之谜试探》,《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舒之梅、刘彬徽:《论汉东曾国为土著姬姓随国》,《江汉论坛》1982年第1期,等。
    5《左传》桓公八年(楚庄王三十七年),“楚子伐随……乃盟而还。”《左传》哀公十七年,“观丁父,鄀俘也,楚王以为军率,……服随、唐。”
    6《左传》定公四年(楚昭王十年),“(吴人入郢),斗辛与其弟巢以王奔随。吴人从之,(向随人追讨楚昭王),……(随人)乃辞吴……”
    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国青铜器》,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7页。
    8杨权喜:《江汉地区发现的商周青铜器-简述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中国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
    9随州市博物馆发掘资料,见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国青铜器》,第338页。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国青铜器》,第47页。
    2张昌平:《曾国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353页。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国青铜器》,第54页。
    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国青铜器》,第54页。
    1郑杰祥:《河南新野发现曾国铜器》,《文物》1975年第5期,第18页。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国青铜器》,第51-53页。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国青铜器》,第391页。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国青铜器》,第54页。
    2曾子伯盘,器物无见,仅见铭文。参阅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国青铜器》,第390页。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国青铜器》,第390页。
    1徐少华:《羕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探析》,第446页。
    2黄运甫、曾光勋:《桐柏钟鼓堂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中原文物》1980年第4期,第7-8页。
    1黄运甫、曾光勋:《桐柏钟鼓堂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第8页。
    1徐少华:《羕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探析》,第446页。
    2马承源:“簋常以偶数组合与奇数组合的鼎配合使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的墓葬中,随葬的簋有六器、四器和两器之别,与文献记载的情况相符。”(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12页。)而钟鼓堂墓葬出土有3鼎、4簋,这是不合理的。
    3徐少华:《南阳新出“辅伯作兵戈”的年代和族属》,《考古》2009年第8期,第79页。
    4宋煜辉等:《河南南阳市万家园M202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07年第5期,第8页;徐少华:《南阳新出“辅伯作兵戈”的年代和族属》,第79页。
    1宋煜辉等:《河南南阳市万家园M202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07年第5期,第13页。
    2徐少华:《南阳新出“辅伯作兵戈”的年代和族属》,第80-82页。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襄阳王坡东周秦汉墓》,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62页。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襄阳王坡东周秦汉墓》,第30页。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襄阳王坡东周秦汉墓》,第45-46页。
    1参阅徐少华:《邓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与文化》,《华夏考古》1996年第1期,第59页。
    1陈千万:《湖北谷城发现的邓国铜器及相关问题》,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襄阳考古文集(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522页。
    2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0-19页。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襄阳王坡东周秦汉墓》,第62页。
    2王儒林、崔庆明:《南阳市西关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中原文物》1982年第1期,第40页。
    1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四《春秋列国疆域表·楚疆域论》,中华书局,1993年,第525页。
    2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1页。
    3王儒林、崔庆明:《南阳市西关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第41页。
    1王儒林、崔庆明:《南阳市西关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第41页。
    2伍士谦:《王子午鼎、王孙诰钟铭文集释》,《古文字研究》第9辑,中华书局,1984年,第275页。
    3吴振武:《释》,《文物研究》(6),黄山书社,1990年,第218-223页。
    4赵世纲:《浙川下寺春秋楚墓青铜器铭文考索》,第353页。
    5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123页。
    6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中华书局,2001年,第479页。
    7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第40页。
    8嬴泉:《釋疇》,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6月6日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809)。
    9铜器铭文中,“”作“瑚”讲,参阅高明:《、瑚考辩》,《文物》1982年第6期,第70-73、85页;何琳仪、黄锡权:《“瑚琏”探源》,《史学集刊》1983年第1期,第68-70页;黄锦前:《楚系铜器铭文研究》,第225页。铜器铭文中的“”写作“瑚”基本上已为学界所认可,如李零将淅川所出的子“”命名为子瑚;(李零:《化子瑚与淅川楚墓》,《文物天地》1993年第6期,第29-31页)。黄锦前在其博士论文中将倗命名为倗瑚、将上鄀公定名为上鄀公瑚、将申公彭宇命名为申公彭宇瑚等;(黄锦前:《楚系铜器铭文研究》,第28、29、34页)。包山266号简文中记有金器“二合(瑚)”(包山简266号简文中的“”作“瑚”,参阅李家浩:《包山二六六号简所记木器研究》,《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49页;陈伟等:《楚地出土楚简[十四种]》,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20页。)
    1簠与瑚的关系存在争议,如,高明以为,“”与“簠”是两种不同的器物,前者为方器,后者为圆器,经传中所载的“胡簋”之“胡”和铜器铭文中之“”,本应作、或作,并非如宋人所谓之“簠”。(高明:《、瑚考辩》,《文物》1982年第6期,第70-73、85页。)刘彬徽以为,“”实际上是楚簠的自名字体,写作“簠”为约定俗成,用不着再更改写法。(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147页。)《楚地出土楚简[十四种]》一书中,将包山226号简文中的“二合”释读为“二合瑚”,认为“合瑚”即“铜簠”(第120、128页)。
    1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第47页。
    2曾昭岷、李谨:《曾国和曾国铜器综考》,《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第72页。
    1郭沫若在释《楚王钟》的“嬭”时说:“嬭即楚姓芈之本字。”已得学界公认。参阅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集释》,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165页。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46页。
    1参阅赵世纲:《淅川下寺春秋楚墓青铜器铭文考索》,第374页;李零:《再论淅川下寺楚墓》,《文物》1996年第1期,第50页。
    2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4-55页。
    3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23页。
    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315页。
    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60页。
    1赵世纲:《淅川下寺春秋楚墓青铜器铭文考索》,第373页。
    2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第108、109页。
    3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第58页。
    1杨权喜:《襄阳山湾出土的鄀国和邓国铜器》,《江汉考古》1983年第1期,第52页。
    2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第59页。
    1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第64页。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6页。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13页。
    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20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315页。
    1黄锦前:《楚系铜器铭文研究》,第105-106页。
    1张昌平:《“择其吉金”金文辞例与楚文化因素的形成与传播》,《中原文物》2006年第4期,第43-47页。
    2黄锦前:《楚系铜器铭文研究》,第134-140页。
    1《襄阳余岗楚墓》,第88、92页。
    2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岗楚墓》,第50、349页。
    3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岗楚墓》,第407、411页。
    1下寺7号墓的年代与8号墓相近,器物年代也当相近。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28、30、32页。
    1参阅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李八庙春秋楚墓清理简报》,《文物》2012年第4期,第32页。
    2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李八庙春秋楚墓清理简报》,第30页。
    1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李八庙春秋楚墓清理简报》,第32-33页。
    1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第123-138页。
    2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李八庙春秋楚墓清理简报》,第32页。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28页。
    4与番子鼎形制相似,时代相近的鼎,除了下寺M7:6、7外,还有沈岗楚墓所出的□子諆余鼎(M1022:1)
    (自名“飤緐”,形制与番子鼎极为相似,资料尚未公布,有幸得王先福先生提供资料,兹以致谢)。这种形制的鼎较为特殊,出土数量不多,与楚式緐鼎有明显不同,或许可以说明,楚式緐鼎最初渊源于江淮流域小国。
    1何次器的年代与上鄀公瑚、仲妃卫瑚同(参阅上鄀公瑚、仲妃卫瑚)。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9、13页。
    1李零:《再论淅川下寺楚墓》,第49页。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326页。
    1参阅张昌平:《襄阳县新发现一件铜盏》,《江汉考古》1993年第3期,第42页;黄锦前:《楚系铜器铭文研究》,第84页。
    2张昌平:《襄阳县新发现一件铜盏》,第42-43页。
    1黄锦前:《楚系铜器铭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09年,第84页。
    2张昌平:《襄阳县新发现一件铜盏》,第43页。
    3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第58页。
    4时代同以邓器。
    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6、9页。
    1参阅徐少华:《关于春秋楚县的几个问题》,《江汉论坛》1990年第2期。
    1徐少华:《鄀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研究》,《江汉考古》1987年第3期,第51-62页。
    2赵世纲:《浙川下寺春秋楚墓青铜器铭文考索》,载《浙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368页。
    3张剑:《淅川下寺楚墓的时代及其墓主》,《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
    4张鸿亮:《东周楚国联姻考述》,《江汉考古》,2007年第2期。
    5参阅李零:《再论淅川下寺楚墓》,《文物》,1996年第1期;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第129页。
    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841页。
    7徐杰令:《春秋时期联姻对邦交的影响》,《东北师大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时代同以邓器。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35页。
    1赵世纲:《浙川下寺春秋楚墓青铜器铭文考索》,载《浙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371页。
    2张剑:《淅川下寺楚墓的时代及其墓主》,《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
    3罗运环:《楚国后妃考》,《江汉论坛》,1985年第3期。
    1湖北省博物馆:《襄阳山湾东周墓葬发掘报告》,《江汉考古》1983年第2期,第26页。
    2湖北省博物馆:《襄阳山湾东周墓葬发掘报告》,第8页。
    1湖北省博物馆:《襄阳山湾东周墓葬发掘报告》,第26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216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52、54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104、106页。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107-109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110、112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218、220页。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60、64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126、130页。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189页。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189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69、70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131-133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226页。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130-131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225-226页。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133、135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135-136页。
    2田成方:《东周楚国宗族研究》,第18页。
    3高明、涂白奎:《古文字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260页。
    1李零:《‘楚叔之孙倗’究竟是谁》,《中原文物》1981年第4期,第36-37页。
    2参阅李零:《再论淅川下寺楚墓》,《文物》1996年第1期。李家浩:《攻王姑义剑铭文及其所反映的历史》,《古文字与古代史》第一辑,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所,2007年。陈剑:《楚简“”字试解》,《简帛》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3李守奎:《楚居〉中的樊字即出土楚文献中与樊相关文例的释读》,《文物》2011年第3期,第75-76页。
    4李零:《楚国铜器类说》,第75页。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第131-132页。
    1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发掘简报》,《文物》2011年第3期,第13、14、23页。
    2参阅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130-133页。
    1林丽霞、王凤剑:《南阳市近年出土的四件有铭铜器》,《中原文物》2006年第5期,第9页。
    2董全生、李长周:《南阳市物资城一号墓及其相关问题》,《中原文物》2004年第2期,第46页。
    1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吴县何山东周墓》,《文物》1984年第5期,第19页。
    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56-57页。
    3葛亮:《<玫茵堂藏中国铜器>有铭部份校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12月11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1012)。
    4黄锡全:《楚系铭文中“楚子某”之称谓问题辩证》,《江汉考古》1986年第4期,第79页。
    5田成方:《东周时期楚国宗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1年,第149页。
    1董全生、李长周:《南阳市物资城一号墓及其相关问题》,第47页。
    2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发掘简报》,第5、7页。
    1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发掘简报》,第7页。
    1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发掘简报》,第13-15页。
    2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发掘简报》,第7-8页。
    1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发掘简报》,第12页。
    2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发掘简报》,第12-13页。
    1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发掘简报》,第13页。
    2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发掘简报》,第15、17页。
    1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发掘简报》,第22-23页。
    2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发掘简报》,第25-26页。
    1吴镇烽:《金文人名汇编》,中华书局,2006年,第453页。
    2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发掘简报》,《文物》2011年第3期,第29-30页。
    3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第76页。
    4林丽霞、王凤剑:《南阳市近年出土的四件有铭铜器》,第90页。
    1林丽霞、王凤剑:《南阳市近年出土的四件有铭铜器》,第90页。
    2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第76页。
    3如,《左传》庄公三十年有“申公斗班”,若敖之孙,时为楚成王八年(公元前664年);《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有“申公子仪”,即斗克,斗班之子。时在楚成王三十七年(公元前635年);《左传》宣公十二年有“申公巫臣”,即屈巫,时在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
    1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桐柏县文管办:《桐柏月河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97年第4期,第13页。
    2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桐柏县文管办:《桐柏月河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第13页。
    1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桐柏县文管办:《桐柏月河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第23页。
    1徐少华:《彭器、彭国与楚彭氏考论》,《古文字与古代史》第二辑,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9年12月,第291-292页。
    2董全生、赵成甫:《桐柏月河一号春秋墓相关问题研究》,《中原文物》1997年第4期。
    3资料尚未公布。
    1李宾:《十大考古新发现南阳2顶入围》,河南文化产业网2010年10月3号
    (http://www.henanci.com/Pages/2010/03/09/20100309113056.shtml)。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112、114页。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186、189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321页。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140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186页。
    1陈伟:《淅川下寺二号楚墓墓主及相关问题》,《江汉考古》1983年第1期。
    2顾铁符:《关于河南浙川楚墓的若干参阅考意见》,《故宫博物院院刊》1985年第3期。
    3张亚初:《淅川下寺二号墓的墓主、年代与一号墓编钟的名称问题》,《文物》1985年第4期。
    4关于楚人的名和字,何浩曾经专门撰文予以讨论。他指出,楚君称王,其子、孙多称为王子、王孙。在楚铜器铭文中,楚人则一律分别称之为王子、王孙。文献中的公子、公孙与楚铜器铭文中的王子、王孙一样,是一种用以显示出身与身份的特定称谓。与秦汉以来的“王孙公子”为泛称不同,公子与公孙、王子与王孙,是不能混用的。公子、王子是国君之子;公孙、王孙则是国君之孙,也即某一公子之子。二者不仅辈分有别,而且也是在宗法制度下的一种格式化了的固定称谓。王子、王孙的特殊称谓是不能“僭越”或“降格”,任意改称的。王子、王孙的称谓只是相对于在任国君而言,某一在任国君之子称王子,他是该国君之父即上一世国君之孙,但却不能既称王子又称王孙。不然,便失去了王子、王孙在宗法以及辈分上的特定涵义。与表明其出身的公子或王子、公孙或王孙连称的,即是该公子或王子、公孙或王孙之名。参阅何浩;《“王子某”、“楚子某”与楚人的名和字》,《江汉考古》1993年第7期。
    5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第95页。
    6湖北省博物馆:《襄阳山湾东周墓葬发掘报告》,第8页。
    1黄锡全:《楚器铭文中“楚子某”之称谓问题辩证》,《江汉考古》1986年第4期,
    2参阅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325-326页。
    3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第95页。
    1裴明相:《“弃疾簠”与“析鼎”释略》,《中原文物》1989年第4期,第1页。
    1裴明相:《“弃疾簠”与“析鼎”释略》,《中原文物》1989年第4期。
    2参阅张晓军、尹俊敏:《谈与“申”有关的几个问题》,《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
    3参阅黄锡全《楚器铭文中“楚子某”之称谓问题辩证》,《江汉考古》1986年第4期;何浩:《“王子某”、“楚子某”与楚人的名和字》,《江汉考古》1993年第7期;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第91-92页。
    4《左传·昭公六年》。
    5《史记·楚世家》。
    6《左传·昭公十一年》。
    7《史记·管蔡世家》。
    8《国语·楚语》。
    1器的年代与墓葬年代相符,参阅倗器。
    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第125-126页。
    1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139页。
    2此种形制的瑚亦见于下寺1号墓,器的时代与墓的时代相近,参阅倗器。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220页。
    1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第99页。
    1杨权喜:《襄阳山湾出土的鄀国和邓国铜器》,《江汉考古》1983年第1期,第52页。
    2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第96页。
    1湖北省博物馆:《襄阳山湾东周墓葬发掘报告》,第8页。
    2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325页。
    3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第96页。
    1黄锦前:《略论子季赢诸器的归属问题》,《江汉考古》2011年第1期,第73-74页。
    2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第88页。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66、68页。
    1顾铁符:《关于河南淅川楚墓的若干参考意见》,《故宫博物院院刊》,1985年第3期。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第325页。
    3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第56页。
    1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第87页。
    2林丽霞、王凤剑:《南阳市近年出土的四件有铭铜器》,第8页。
    1林丽霞、王凤剑:《南阳市近年出土的四件有铭铜器》,第8页。
    2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第87页;黄锦前:《楚系铜器铭文研究》,第82页。
    3《近出》二编308。
    4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第832-833页。
    5器主为倗之夫人,器物年代当与倗器相当,参阅倗器。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226页。
    1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第163-177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325页。
    2参阅王蕴智、陈淑娟:《应国有铭青铜器的初步考察》,《中原文物》2008年第1期,第71页。
    3徐英俊:《南阳博物馆征集一件应国铜器》,《文物》1993年第3期,第93页。
    1参阅马世之:《应国铜器及相关问题》,《中原文物》1986年第1期,第62页;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19-120页。
    2参阅王蕴智、陈淑娟:《应国有铭青铜器的初步考察》,第60-71页。
    3陈世辉:《对青铜器铭文中几种金属名称的浅见》,《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22-123页;杜廼松:《金文“容”字和“玄繆鑪鋁”集释》,《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124-128页,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第154页。
    1黄锡全、李祖才:《郑臧公之孙鼎铭文集释》,《考古》1991年第9期,第856页。
    2襄阳市博物馆:《湖北襄阳团山东周墓》,《考古》1991年第9期,第783页。
    3襄阳市博物馆:《湖北襄阳团山东周墓》,第783-784页。
    1黄锡全、李祖才:《郑臧公之孙鼎铭文集释》,第856页。
    2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第90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79页。
    2参阅赵世纲:《曾侯乙钟与楚墓》,湖北省博物馆、美国加州圣迭各大学、湖北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合编:《曾侯乙编钟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230页。
    1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318页。
    2《近出》51-59、98-105。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257页。
    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266页。
    1赵世纲:《浙川下寺春秋楚墓青铜器铭文考索》,第365页。
    2参阅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231、318页。
    3李零:《再论淅川下寺楚墓》,第50-51页。
    4徐少华:《吕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探疑》,第69-70页。
    5陈伟:《同盟中的诸侯--关于钟铭文的一些推测》,原刊于《九州学林》2005年春季(三卷一期),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2005年;后载于简帛网,发布时间为:2005年11月2日。
    6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11月第1版,第34-36页。
    7张政烺以为“周时称王者皆异姓之国,处边远之地,其与周之关系若即脱离,时亲时叛,而非周室封建之诸侯。”李学勤赞成其观点,在此基础上,指出钟/鎛非姜姓吕国器,而为卢戎之器。参阅张政烺:《夨王瑚盖跋--评王国维〈古诸侯称王说〉》,《张政烺文史论集》,中华书局,2004年,第712页。李学勤:《试说青铜器铭文的吕王》,《文博》2010年第2期,第3页,第42页。
    8徐少华:《吕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探疑》,《中原文物》1996年第4期,第68-71页。
    1李严冬:《春秋时期楚国附庸政策浅论》,《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2期,第263页。
    2乔保同、李长周:《南阳发现蔡侯申簠》,《中原文物》2009年第2期,第81页。
    1乔保同、李长周:《南阳发现蔡侯申簠》,《中原文物》2009年第2期,第83页。
    2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第104页。
    3王少泉:《襄阳市博物馆收藏的襄阳山湾铜器》,《江汉考古》1988年第3期,第97页。
    1湖北省博物馆:《襄阳蔡坡战国墓发掘报告》,《江汉考古》1985年第1期,第18页;沈湘芳:《襄阳出土徐王义楚元子剑》,《江汉考古》1982年第1期,第45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519-1520页。
    1湖北省博物馆:《襄阳蔡坡战国墓发掘报告》,第32页。
    2李瑾:《徐楚关系与徐王义楚之子元剑》,《江汉考古》1986年第3期,第42页。
    3朱俊英、刘信芳:《攻王姑发之子曹剑铭文简介》,《文物》1998年第6期,第90页。
    1朱俊英、刘信芳:《攻王姑发之子曹剑铭文简介》,第90页。
    2朱俊英、刘信芳:《攻王姑发之子曹剑铭文简介》,第90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7页、9页。
    2葛亮:《〈玫茵堂藏中国铜器〉有铭部份校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12月
    11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012)。
    1参阅马世之:《楚都丹阳地望谈论》,《中州学刊》1991年第1期;曹桂岑:《河南淅川春秋楚墓简考》,《中国文物报》,1992年10月18日第三版;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129页;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第56页;黄锦前:《楚系铜器铭文研究》,第24页;李修平:《黄河与长江之间--周代南阳盆地的政治支配与物质文化》,第80页。
    2参阅求实:《河南淅川和尚岭楚墓年代刍议》,《中国文物报》,1992年10月18日第三版;高成林:《淅川和尚岭楚墓的时代问题》,《中原文物》1996年第4期;吴升仁、熊跃泉:《略论淅川和尚岭春秋楚墓》,《江汉考古》2001年第1期。
    1参阅葛亮:《〈玫茵堂藏中国铜器〉有铭部份校读》原文及文后讨论区第10贴,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12月11日(http://www.gwz.fudan. edu.cn/SrcShow.asp?Src_ID=1012)。
    2参阅《〈玫茵堂藏中国铜器〉有铭部份校读》文后讨论区第35贴,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12月11日(http://www.gwz.fudan. edu.cn/SrcShow.asp?Src_ID=1012)。
    3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148页。
    1淄泷说的。其说见葛亮:《〈玫茵堂藏中国铜器〉有铭部份校读》文后讨论区第15条贴。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12月11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012)。
    2与“克黄豆”同类的器物,之所以被称为“豆”,主要是因为它们均有较高的柄,但其实它们并非文献(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记载中的“豆”。据《仪礼》等传世文献记载,传世文献中的“豆”为盛菹、醢之器;而楚简等出土文献中所载的“豆”,经与实物对照,均为浅盘器。而以“克黄豆”为代表的所谓“豆”,腹部较深,不仅在器形上与称“豆”的浅盘器不同,而且在用途上也有较大差异。这类豆在中原地区和海岱地区常见,少数有铭文者均不自称“豆”。海岱地区出土的两件有铭“豆”(何忌豆、滕侯豆)甚至自名为“敦”,这就说明,它是与簋、敦用途相同的食器。(淄泷说的。其说见葛亮:《〈玫茵堂藏中国铜器〉有铭部份校读》文后讨论区第26条贴。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12月11日(http://www.gwz.fudan. edu.cn/SrcShow.asp?Src_ID=1012)。)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第200-202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第30页。
    1黄锡全、刘江声:《襄阳团山墓地出土一件蔡公子加戈》,饶宗颐主编《华学》(第九、十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46页。
    2黄锡全、刘江声:《襄阳团山墓地出土一件蔡公子加戈》,第149-150页。
    3王先生于邮件中所提出的意见。
    4参阅黄锦前:《楚系铜器铭文研究》,第69-72页所收录的蔡器,其中兵器铭文所见辞例格式,如“某某之用戟/戈”、“某某之用”、“某某之戟/戈”、“某某之行戟/戈”等,都与楚国相同。
    1林丽霞、王凤剑:《南阳市近年出土的四件有铭铜器》,第9页。
    1王凤剑:《南阳地区出现养器及相关问题》,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编《河南文物考古论集(四)》,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133页;林丽霞、王凤剑:《南阳市近年出土的四件有铭铜器》,第9页。
    2参阅徐少华:《许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研究》,《江汉考古》1994年第3期,第56-57页。
    3《左传·成公十五年》。
    4《左传·昭公九年》。
    5《左传·昭公十三年》。
    6《左传·昭公十八年》。
    7《左传·定公四年》。
    8徐少华:《许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研究》,第57-58页。
    9《左传·定公六年》。
    10班固:《汉书·地理志》,中华书局,1985年,第1560页。
    1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71页。
    1徐少华:《许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研究》,第59页。
    2金荣权:《许国的世系及五次迁徙论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月第
    30卷第6期,第101页。
    3是器为和尚岭2号墓墓主母家之物,和尚岭2号墓的墓主或即子受之母,是器的年代可参阅子受器【集释】部分。
    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第27页。
    1贾连敏:《淅川和尚岭、徐家岭楚墓铜器铭文简释》,载《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359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第46页。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第70页。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第174页。
    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第162页。
    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第181页。
    1和尚岭1号墓为克黄之墓,和尚岭2号墓为克黄之妻-曾女仲姬之墓。徐家岭楚墓分布在西高东低的徐家岭上,其中9号墓位居徐家岭墓地的正中,也是徐家岭墓地的正中。可以看出九号墓的墓主在整个墓地中身份最高。淅川下寺、和尚岭、徐家岭三处墓地是同一个家族--氏家族的家族墓地。下寺墓地以2号墓墓主身份最高,徐家岭墓地以9号墓墓主身份最高,和尚岭目前只发掘了1号墓、2号墓两座楚墓,但根据相关报道,还有其他墓葬没有发掘,这些墓葬中可能没有与克黄夫妇同等级别的。克黄墓上接下寺10号墓,下接徐家岭楚墓中年代最早的9号墓和3号墓,年代上没有缺环;而且女性墓2号墓出土的子受器也见于徐家岭,将几处墓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这样推测:克黄作为氏宗子上继下寺10号墓墓主,下传子受。下寺、和尚岭、徐家岭是年代相继的三处墓地,和尚岭墓葬的年代早于徐家岭,徐家岭M9、M3均出土子受器,尤其是M9,出土子受升鼎、鬲等高等级器物,墓主应即子受。和尚岭M1的墓主克黄即子受之父,和尚岭M2墓主为克黄之妻,是子受的母辈,这样,子受钟在和尚岭M2中出土就可以理解了。很多学者已经论证过,和尚岭1号墓的年代要早于2号墓,那么,当克黄死时,子受就继承了氏宗子之位,因此,当2号墓的墓主死时,子受已经是氏宗子了(下寺、和尚岭、徐家岭三处墓地是同一个家族墓地,观点来自李零,参阅李零:《化子瑚与淅川楚墓》,第29-31页。和尚岭M1的年代早于M2,参阅高成林:《淅川和尚岭楚墓的时代问题》,《中原文物》,1996年第4期;吴升仁、熊跃泉:《略论淅川和尚岭春秋楚墓》,《江汉考古》,2001年第1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第120页。“克黄是子受的父亲”,克黄、子受是“宗子说”,淄泷说的。其说见葛亮:《〈玫茵堂藏中国铜器〉有铭部份校读》文后讨论区第41条贴。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12月11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012)。
    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春秋楚墓的发掘》,《华夏考古》,1992年第3期。
    2赵世纲:《子受钟与鄂国史迹》,《江汉考古》,1995年第1期。
    3求实:《河南淅川和尚岭楚墓年代刍议》,《中国文物报》,1992年10曰18日第三版。
    4刘彬徽:《楚系金文订补》(之一),《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三辑,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5曾国青铜器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序列,并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曾太师奠鼎盖顶的这种向心式龙纹构图装饰最初的发源地可能是在楚国,但作为一种装饰的风尚则于春秋晚期后开始流行于曾国的中心地区(张昌平:《曾国青铜器简论》,《考古》2008年第1期,第86页)。则是器的年代当与墓葬的年代相当。参克黄器。
    6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第9页。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国青铜器》,第401页。
    2参阅李零:《化子瑚与淅川楚墓》,《文物天地》,1993年第6期,第30页;贾连敏:《淅川和尚岭、徐家岭楚墓铜器铭文简释》,载《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第359页;张昌平:《曾国青铜器》,第401页。
    3李零:《化子瑚与淅川楚墓》,《文物天地》,1993年第6期,第30页。
    1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岗楚墓》,第89、92页。
    2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岗楚墓》,第54、339页。
    3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岗楚墓》,第411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第109页。
    1李零:《读〈楚系简帛文字编〉》,《出土文献研究》第5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46页。
    2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诂》,艺文印书馆,2003年,第92页。
    3贾连敏:《淅川和尚岭、徐家岭楚墓铜器铭文简释》,载《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第358-364页。
    4赵平安:《河南淅川和尚岭所出镇墓兽铭文和秦汉简中的“宛奇”》。
    1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11月,第118页。
    2李零:《说中国古代的镇墓兽,兼及何家村银盘上的怪鸟纹和宋陵石屏》,《入山与出塞》,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50页。
    3葛亮:《〈玫茵堂藏中国铜器〉有铭部份校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12月11日,(http://www.gwz. 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012)。
    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118页。
    1张昌平:《曾国青铜器》,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7页。
    2杨权喜:《江汉地区发现的商周青铜器--简述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中国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
    3随州市博物馆发掘资料,见张昌平《曾国青铜器》,第338页。
    4张昌平:《曾国青铜器》,第47页。
    5张昌平:《曾国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353页。
    1注:淅川所出青铜器,与镇墓兽铭文格式相似的极多,未尽列,仅择其中一部分作为代表。
    1贾连敏:《淅川和尚岭、徐家岭楚墓铜器铭文简释》,第359页。
    2转引自刘彬徽《楚系金文订補》注【28】,《古文字研究》第23辑,中华书局,2002年。
    3李零:《说中国古代的镇墓兽,兼及何家村银盘上的怪鸟纹和宋陵石屏》,第151页。
    4赵平安:《河南淅川和尚岭所出镇墓兽铭文和秦汉简中的“宛奇”》。
    5高崇文:《楚“镇墓兽”为“祖重”解》,《文物》2008年第9期。
    6方辉:《春秋时期方座形铜器的定名和用途》,《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
    3月,第448-449页。
    7裘锡圭:《再谈古文献以“埶”表“设”》,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1年3月14
    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429)。
    8宋华强:《淅川和尚岭“镇墓兽座”铭文小考》,武汉大学简帛网,2011年3月28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25)。
    9高崇文:《楚“镇墓兽”为“祖重”解》,《文物》2008年第9期。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下寺春秋楚墓》,第94页。
    2李零:《说中国古代的镇墓兽,兼及何家村银盘上的怪鸟纹和宋陵石屏》,载《入山与出塞》,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48-151页。
    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图版一〇九、一一〇。
    4丁兰:《楚式“镇墓兽”特征综论》,《江汉考古》2010年第1期,第98页。
    1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岗楚墓》,科学出版社,2011年,彩版四五、四六。
    2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台山楚墓》,图版六七、六八。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孝襄高速公路考古队:《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68-70页。
    1参阅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楚墓》,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543-544页。
    1徐家岭3号墓的年代与9号墓的年代相当(胡永庆:《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墓主身份探讨》,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编《河南文物考古论集》(四),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128-129页。),出土器物的年代也相当。参阅子受器。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第126页。
    1徐家岭3号墓的年代与9号墓的年代相当(胡永庆:《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墓主身份探讨》,第
    128-129页。),出土器物的年代也相当。参阅子受器。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第181、183页。
    1贾连敏:《淅川和尚岭、徐家岭楚墓铜器铭文简释》,载《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第362页;张昌平:《曾国青铜器》,第406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7页。
    3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第112页。
    4湖北省博物馆:《襄阳蔡坡战国墓发掘报告》,第14页。
    1襄阳首届亦工亦农考古训练班:《襄阳蔡坡12号墓出土吴王夫差剑等文物》,《文物》1976年第11期,第65-66页。
    1具体可参阅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332页。
    2徐家岭3号墓的年代与9号墓的年代相当(胡永庆:《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墓主身份探讨》,第
    128-129页)。出土器物的年代也相当。参阅子受器。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第163页。
    1田成方:《东周时期楚国宗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1年,第28页。
    2徐俊英:《南阳博物馆藏一件春秋铜敦》,《文物》1991年第5期,第88页。
    3徐俊英:《南阳博物馆藏一件春秋铜敦》,第88页。
    1徐俊英:《南阳博物馆藏一件春秋铜敦》,《文物》1991年第5期,第88-89页。
    1王长丰、乔保同:《河南南阳徐家岭M11新出夫人鼎》,《中原文物》2009年第3期,第10页。
    2王长丰、乔保同:《河南南阳徐家岭M11新出夫人鼎》,第11页。
    1冯时:《夫人鼎铭文及相关问题》,《中原文物》2009年第6期,第64页。
    2王长丰、乔保同:《河南南阳徐家岭M11新出夫人鼎》,第10页;王长丰、郝本性:《河南新出“夫人鼎”铭文纪年考》,《中原文物》2009年第3期,第69页;冯时:《夫人鼎铭文及相关问题》,第64页。
    3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70-171页。
    4李零:《读〈楚系简帛文字编〉》,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5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41-142页;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第170-171页。
    1器物年代与墓葬年代相符。胡永庆:《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墓主身份探讨》,第129页。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第309-312页。
    1苏建洲:《徐家岭十号墓玄镠戟“镠”字小考》,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8月17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872)。
    2邹芙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154页。
    3器物年代与墓葬年代相符。胡永庆:《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墓主身份探讨》,第129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第251页。
    1胡永庆:《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墓主身份探讨》,第129页。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第257页。
    1贾连敏:《淅川和尚岭、徐家岭楚墓铜器铭文简释》,第362页。
    2田成方:《东周时期楚国宗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1年,第86页。
    3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第945页。
    4田成方:《东周时期楚国宗族研究》,第86页。
    5器物年代与墓葬年代相符。胡永庆:《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墓主身份探讨》,第129页。
    6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第223、227页。
    1注:“爰”当为“”,参阅罗运环:《楚钱三考》,《江汉考古》1995年第3期,第64-65页。
    2曹桂岑:《淅川杨河楚墓》,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88页。
    1徐少华:《包山楚简释地十则》,《文物》1996年第12期,第64页。
    2颜世铉:《包山楚简释地八则》,《中国文字》新22期,艺文印书馆,1997年,第196页。
    3颜世铉:《包山楚简释地八则》,第196页。
    4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第764页。
    5颜世铉:《包山楚简释地八则》,第196页。
    6何浩:《战国时期楚封君初探》,《历史研究》1984年第5期,第103页。
    7競傅戈现藏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郭庄M2的资料尚未公布,此信息由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柴中庆先生提供,兹以致谢。
    8黄运甫:《略论淅川毛坪楚墓的分期及其特征》,《中原文物》1982年第1期,第51页。
    1何浩:《战国时期楚封君初探》,第100、103页。
    2襄樊市博物馆:《湖北襄阳团山东周墓》,《考古》1991年第9期,第799页。
    3襄樊市博物馆:《湖北襄阳团山东周墓》,第784页。
    1尹俊敏、刘富亭:《南阳市博物馆藏两周铭文铜器》,第90页。
    2尹俊敏、刘富亭:《南阳市博物馆藏两周铭文铜器》,第90页。
    1尹俊敏、刘富亭:《南阳市博物馆藏两周铭文铜器》,第90页。
    2尹俊敏、刘富亭:《南阳市博物馆藏两周铭文铜器》,第90页。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樊市考古队、襄阳区文物管理处:《襄阳王坡东周秦汉墓》,第164页。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樊市考古队、襄阳区文物管理处:《襄阳王坡东周秦汉墓》,第213页。
    1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发掘简报》,《文物》2011年第3期,第30页。
    2本课题完成并投稿刊发后,发现徐少华先生有类似的文章(徐少华:《彭器、彭国与楚彭氏考论》,《古文字与古代史》第二辑,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9年12),不过其所论与本文多有不同,且基本结构迥异,读者可自行参阅看。
    3彭子寿墓资料未公布,对彭子寿墓有所涉及的简报或报道中,皆不见其编号。
    1乔保同:《最新考古发现:南阳楚彭氏家族墓》,《文物与考古》,2009年第6期,第148-149页。
    2彭宇墓材料见:王儒林、崔庆明:《南阳市西关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尹俊敏:《〈南阳市西关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补记》,《华夏考古》1999年第3期;彭无所墓材料见:董全生、李长周:《南阳市物资城一号墓及其相关问题》,《中原文物》2004年第2期;彭射墓材料见:《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发掘简报》,《文物》2011年第3期。
    3彭启墓、彭启夫人墓、彭子寿夫人墓的一些材料可见柴中庆、乔保同、王凤剑:《河南南阳八一路楚彭氏家族墓》,中国文物信息网2009年2月17日,(http://www.ccrnews.com.cn/100027/100028/100034/22498.html)。
    4非专业测绘,,仅供参考。
    1《左传·成公六年》。
    2《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3《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1参考刘彬徽:《葛岭楚墓的年代及相关问题的讨论》,《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七集,岳麓书社,2007年;宋华强:《新菜葛岭楚简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李学勤:《清华简〈楚居〉与楚徙鄩郢》,《江汉考古》2011年第2期。
    1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诂》,台湾艺文印刷馆,2003年,第130页。
    2陈伟:《包山楚简中的宛郡》,《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年第6期,第108页。
    1《史记·五帝本纪》。
    2《史记·楚世家》。
    3李学勤:《谈祝融八姓》,第77页。
    4[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9页。
    1[梁]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49页。
    2[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51《河南六·南阳府》,中华书局,2005年,第2397页。
    3《诗·大雅·崧高》。
    4《诗·王风·杨之水》。
    545号墓出土有楚王戈的信息由柴中庆先生提供,关于几座战国墓是否属于彭氏家族墓,也征求了柴先生的意见,兹以致谢。
    6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春秋楚令尹论》。
    7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国官制表》。
    1田成方:《东周时期楚国宗族研究》,第152页。
    1关于、、薳、逺四氏之间的关系,田成方曾经撰文予以分析(田成方:《考古资料中的楚薳氏宗族及其谱系探析》,武汉大学简帛网2009年6月9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71)。本文论述角度与其文不同,读者可自行参阅看。
    2参阅李零:《楚叔之孙倗究竟是谁?》,《中原文物》1981年第4期;陈伟:《淅川下寺二号楚墓墓主及相关问题》,《江汉考古》,1983年第1期;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17页;贾连敏:《淅川和尚岭、徐家岭楚墓铜器铭文简释》,载《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359页;田成方:《考古资料中的楚薳氏宗族及其谱系探析》,武汉大学简帛网2009年6月9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71)。
    1楚国的联姻情况,具体可参阅张鸿亮:《东周楚国联姻考述》,《江汉考古》,2007年第2期;罗运环:《楚国后妃考》,《江汉考古》1985年第3期。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109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44页。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02页。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711页。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032页。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2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093页。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138页。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270页。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280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344页。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713页。
    4陈伟:《淅川下寺二号楚墓墓主及相关问题》,《江汉考古》,1983年第1期。
    1刘信芳:《〈包山楚简〉中的几支楚公族试析》,《江汉论坛》,1995年第1期;田成方:《考古资料中的楚薳氏宗族及其谱系探析》,武汉大学简帛网2009年6月9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71)。
    2莫敖为楚国官名,见于《左传》等史籍记载。原为楚国最高官职,后地位逐渐降低,渐渐与司马同。包山简中的莫敖受尹统辖,位卑权小,已非《左传》中所载的位高权重的莫敖了
    3[宋]郑樵:《通志二十略·氏族略》,中华书局,1995年,第91页。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447页。
    5张亚初:《淅川下寺二号墓的墓主、年代与一号墓编钟的名称问题》,《文物》,1985年第4期。.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44页。
    2李零:《读〈楚系简帛文字编〉》,《出土文献研究》第5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46页。
    3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诂》,艺文印书馆,2003年,第92页。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51页。
    5[宋]郑樵:《通志二十略·氏族略》,第83页。
    1参阅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119-130页。
    2参阅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114-117页。
    3参阅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112-114页。
    1参阅黄锦前:《楚系铜器铭文研究》,第221页。
    2参阅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130-133页。
    1黄锦前:《楚系铜器铭文研究》,第225页。
    1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146-147页。
    1黄锦前:《楚系铜器铭文研究》,第219-220页。
    1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152--164页。
    2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152页。
    3张昌平:《襄阳县新发现一件铜盏》,第43页。
    1李零:《楚铜器类说》,第74页。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180页。
    2参阅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180页。
    3参阅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205-210页。
    1参阅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第115、120、157、158、180、181、195、205、218页。另:刘彬徽以为年代最早的升鼎为和尚岭出土的克黄升鼎,其次为王子午升鼎,但其实克黄升鼎的年代晚于王子午升鼎,年代最早的升鼎依然当以王子午升鼎为是。
    2张昌平:《“择其吉金”金文辞例与楚文化因素的形成与传播》,《中原文物》2006年第4期,第47页。
    1番为楚之附庸,参阅上编:番子鼎。滕、邾两国为附庸国,可参阅《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齐人请邾,宋人请滕。”曾为楚之附庸,参阅上编:曾仲子鼎。蔡为楚之附庸,参阅上编:仲姬丹器。
    2为了与表9.1作对照研究,以便更好的说明问题,表9.2中未涉及南襄盆地所出土的相关铭文。表9.2中的相关联姻信息及人物身份,可参阅考罗运环:《楚国后妃考》,《江汉论坛》1985年第3期,第67-71页;张鸿亮:《东周楚国联姻关系考述》,《江汉考古》2007年第2期,第52-57页。
    1申、析、吕、湖阳、上鄀、邓、武城、阴八县,为徐少华所著《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一书第285页《春秋楚县建置表》所收录。復县的情况,徐少华在《古復国復县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1期)一文中有探讨,徐文据包山简中所见復邑作了一番考证,认为復县乃楚灭復国后所设,未考证楚设復县的具体时间。这里西去古邓国不远,且据铜器铭文所载,古復国与邓国联姻通婚,楚灭復以设县的时间当与灭邓设县的时间同,而不会晚至战国时。唐县,见《清华简·系年》第十九章,“昭王即位,陈、蔡、胡反楚,与吴人伐楚。秦异公命子蒲、子虎率师救楚,与楚师会伐唐,县之。”唐国的地望及灭亡时间,可参阅徐少华《周代南图历史地理与文化》一书,第57、60页。董珊也认为此唐县在今唐河县境内,参阅董珊:《从出土文献谈曾分为三》,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11年12月16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51)。
    2具体可参阅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第287页。
    1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第289-290页。
    1何浩:《论楚国封君制的发展与演变》,《江汉论坛》1991年第5期,第72页。
    2何浩:《论楚国封君制的发展与演变》,第72页。
    1参阅何浩:《战国时期楚封君初探》,《历史研究》1984年第5期,第103--104页;何浩、刘彬徽:《包山楚简“封君”释地》,载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编《包山楚墓》附录二五,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
    570、575、576页。
    2何浩:《论楚国封君制的发展与演变》,第73--74页。
    3何浩:《战国时期楚封君初探》,第111页。
    1参阅陈伟:《春秋时期的附庸》,《武汉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第93--95页;李严冬:《春秋时期楚国附庸政策浅论》,第263页。
    1李严冬:《春秋时期楚国附庸政策浅论》,第266页。
    1这一时期,南襄盆地出土铜器更少,大多是陶礼器。以余岗楚墓为例,这一时期的铜礼器仅见鼎一类(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岗楚墓》,第92页)。另外,虽然南襄盆地已经入秦为郡,但楚文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以襄阳王坡墓地为例,有战国至秦代的墓葬99座,其文化因素较为复杂,有楚文化因素(如,陶礼器组合基本上继承了战国晚期楚墓的陶礼器组合,且一些陶器具有楚式器特点;墓葬形制主要以楚制为主)、秦文化因素(日用器组合、)、越文化因素(越式铜鼎)、中原文化因素(铜礼器钫和壶)等,但主次较为分明,或以秦或以楚文化因素为主,同时它们也不完全是独立存在的,在很多情况下是兼而有之,或两种或两种以上,这也是秦文化随着秦统一进程向外扩展的必然结果,反映出秦文化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渗透的历史进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阳市考古队、襄州区文物管理处:《襄阳王坡东周秦汉墓》,第412--414页。)
    1.[西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2.[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9年。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4.[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5.[清]王聘珍,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
    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
    7.[清]胡培翚:《仪礼正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8.[秦]吕不韦编,[汉]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9.[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
    10.[清]朱彬撰:《礼记训纂》,饶钦浓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
    11.[清]王先谦:《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
    12.[东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3.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14.徐元诰:《国语集解》,王树民、沈长云点校修订本,中华书局,2002年。
    15.[西汉]刘向集录、范详雍笺证、范邦瑾协校:《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6.[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王文锦、陈玉霞点校,,中华书局,2006年。
    1.仲卿:《襄阳专区发现的两件铜器》,《文物》1962年第11期。
    2.王儒林:《河南桐柏发现周代铜器》,《考古》1965年第7期。
    3.郑杰详:《河南新野发现的曾国铜器》,《文物》1973年第5期。
    4.襄阳首届亦工亦农考古训练班:《襄阳蔡坡12号墓出土吴王夫差剑等文物》,《文物》1976年第11期。
    5.黄运甫、曾光勋:《桐柏钟鼓堂出土一批春秋铜器》,《中原文物》1980年第4期。
    6.河南省博物馆、淅川县文管会、南阳地区文管会:《河南淅川县下寺一号墓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2期。
    7.淅川县文管会:《淅川县马川秦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2年第1期。
    8.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9.沈湘芳:《襄阳出土徐王义楚元子剑》,《江汉考古》1982年第1期。
    10.王儒林、崔庆明:《南阳市西关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中原文物》1982年第1期。
    11.襄樊市文物管理处:《湖北襄樊拣选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82年第9期。
    12.杨权喜:《襄阳山湾出土的鄀国和邓国铜器》,《江汉考古》1983年第1期。
    13.湖北省博物馆:《襄阳山湾东周墓葬发掘报告》,《江汉考古》1983年第2期。
    14.崔庆明:《南阳市北郊出土一批申国青铜器》,《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
    15.湖北省博物馆:《襄阳蔡坡战国墓发掘报告》,《江汉考古》1985年第1期。
    1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
    17.襄樊市博物馆等:《襄樊市、谷城县馆藏青铜器》,《文物》1986年第4期。
    18.湖北省博物馆:《襄阳山湾出土的东周青铜器》,《江汉考古》1988年第1期。
    19.王少泉:《襄樊市博物馆收藏的襄樊山湾铜器》,《江汉考古》1988年第3期。
    20.尹俊敏、刘富亭:《南阳市博物馆藏两周铭文铜器介绍》,《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
    21.徐俊英:《南阳征集一“楚子弃疾”铜簠》,《中国文物报》1989年5月26日第2版。
    2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23.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24.河南省文武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库区考古发掘队、淅川县博物馆:《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25.徐俊英:《南阳博物馆藏一件春秋铜敦》,《文物》1991年第5期,第88~89页。
    26.襄樊市博物馆:《湖北襄阳团山东周墓》,《考古》1991年第9期。
    27.南阳市文物工作队:《南阳市西关三座春秋墓的发掘》,《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
    28.尹俊敏、刘富亭:《南阳市博物馆藏两周铭文铜器介绍》,《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
    29.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平顶山应国墓地九十五号墓的发掘》,《华夏考古》1992年第3期。
    30.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淅川县和尚岭春秋楚墓的发掘》,《华夏考古》1992年第3期。
    3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春秋楚墓的发掘》,《华夏考古》1992年第3期。
    32.曹桂岑:《河南淅川和尚岭徐家岭楚墓发掘记》,《文物天地》1992年第6期。
    33.曹桂岑:《淅川杨河楚墓》,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88页。
    3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河南淅川大石头山楚墓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3年第3期。
    3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南淅川吉岗楚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3年第3期。
    36.张昌平:《襄阳县新发现一件铜盏》,《江汉考古》1993年第3期。
    37.徐英俊:《南阳博物馆征集一件应国铜器》,《文物》1993年第3期。
    38.徐俊英:《南阳博物馆征集的应国铜器盖及晚商铜觚》,《华夏考古》1994年第2期。
    39.尹俊敏:《南阳市博物馆收藏的商代铭文铜器》,《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6期。
    40.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桐柏县文管办:《桐柏月河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97年第4期。
    41.尹俊敏:《南阳出土的彭伯壶》,《文物》1997年第12期。
    42.尹俊敏:《〈南阳市西关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补记》,《华夏考古》1999年第3期。
    43.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楚墓》,文物出版社,2000年。
    44.王龙正、王聪敏:《应国墓地有铭铜器》,《收藏家》2000年第8期。
    45.谭维四:《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
    46.熊北生、李广安:《湖北谷城出土春秋有铭铜盏》,《文物》2002年第1期。
    47.樊温泉:《桐柏发掘出一批春秋青铜器》,《中国文物报》2002年9月13日第1版。
    48.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
    49.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年。
    50.董全生、李长周:《南阳市物资城一号墓及其相关问题》,《中原文物》2004年第2期。
    51.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2004年第3期。
    5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淅川徐家岭一号楚墓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第3期。
    5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桐柏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桐柏月河墓地第二次发掘》,《文物》2005年第8期。
    5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襄阳王坡东周秦汉墓》,科学出版社,2005年。
    55.陈千万:《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科学出版社,2005年。
    56.林丽霞、王凤剑:《南阳市近年出土的四件春秋有铭铜器》,《中原文物》2006年第5期。
    57.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阳考古文集(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
    5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曾国青铜器》,文物出版社,2007年。
    59.宋煜辉等:《河南南阳市万家园M202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07年第5期。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淅川县徐家岭11号楚墓》,《考古》2008年第5期。
    60.黄锡全、刘江声:《襄阳团山墓地出土一件蔡公子加戈》,载饶宗颐主编《华学》第九、十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61.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等:《河南淅川县徐家岭11号楚墓》,《考古》2008年第5期。
    62.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桐柏县几处古文化遗址调查简报》,《江汉考古》2009年第3期。
    63.陈伟等:《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64.张昌平:《曾国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9年。
    65.蒋宏杰、王丽丽、潘洁:《南阳市万家园M181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09年第1期。
    66.乔保同、李长周:《南阳发现蔡侯申簠》,《中原文物》2009年第2期。
    67.王长丰、乔保同:《河南南阳徐家岭M11新出夫人鼎》,《中原文物》2009年第3期。
    68.乔保同等:《河南南阳楚墓发掘取得重大收获》,《中国文物报》2008年8月29日第2版。
    69.乔保同等:《南阳发现楚国贵族墓》,《文物天地》2009年第3期。
    70.柴中庆等:《南阳市新发现春秋楚国贵族墓》,《中国文物报》2009年5月15日第4版。
    71.乔保同:《最新考古发现:南阳楚彭氏家族墓》,《文史知识》2009年第6期。
    72.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岗楚墓》,科学出版社,2011年。
    73.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发掘简报》,《文物》2011年第3期。
    74.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李八庙春秋楚墓清理简报》,《文物》2012年第4期。
    1.艾延丁:《申国之谜之我见》,《中原文物》1987年第3期。
    2.艾延丁:《仲偁父铜器及其相关的问题》,《南都学坛》1991年第3期。
    3.蔡靖泉:《楚国的“莫敖”之官与“屈氏”之族》,《江汉论坛》1991年第2期。
    4.曹定云:《周代金文中女子称谓类型研究》,《考古》1999年第6期。
    5.曹桂岑:《河南楚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华夏考古》1989年第3期。
    6.曹桂岑:《河南淅川春秋楚墓简考》,《中国文物报》1992年10月18日第三版。
    7.曹汉刚:《楚子弃疾考证及相关问题》,载《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五集,黄山书社,2003年。
    8.曹兆兰:《从金文看周代媵妾婚制》,《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8卷第6期,2001年11月。
    9.曹兆兰:《从金文看两周婚姻关系》,《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0.陈昌远:《古申国考辨——河南古国史研究之一》,《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11.陈昌远:《许国始封地望及其迁徙的历史地理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4期。
    12.陈迪:《关于“南申”立国时的几个问题》,《中州今古》2004年第5期。
    13.陈槃:《不见于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国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4.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5.陈千万:《湖北谷城发现的邓国铜器及相关问题》,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襄阳考古文集(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
    16.陈伟:《两周妇名称国的一点商榷》,《江汉考古》1982年第2期。
    17.陈伟:《淅川下寺二号楚墓墓主及相关问题》,《江汉考古》1983年第1期。
    18.陈伟:《楚东国地理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19.陈伟:《春秋时期的附庸》,《武汉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20.陈伟:《包山楚简中的宛郡》,《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21.陈伟:《同盟中的诸侯—关于钟铭文的一些推测》,原刊于《九州学林》2005年春季(三卷一期),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2005年;后载于简帛网,发布时间为2005年11月02日。
    22.陈英杰:《两周金文“器主曰”开篇铭辞研究》,《华夏考古》2009年第3期。
    23.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荆楚书社,1987年。
    24.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二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25.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三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26.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27.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五集),黄山书社,2003年。
    28.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六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29.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七集),岳麓书社,2007年。
    30.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八集),大象出版社,2009年。
    31.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32.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十集),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年。
    33.笪浩波《:由楚文化遗存的分布特点看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区域》《,华夏考古》2010年第1期。
    34.董全生、张晓军:《从金文羕、看古代的养国》,《中原文物》1996年3期。
    35.董全生、赵成甫:《桐柏月河一号春秋墓相关问题研究》,《中原文物》1997年第4期。
    36.杜廼松:《金文“容”字和“玄繆鑪鋁”集释》,《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124—128页,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
    37.方辉:《春秋时期方座形铜器的定名与用途》,载氏族《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
    38.冯时:《夫人鼎铭文及相关问题》,《中原文物》2009年第6期。
    39.高兵:《春秋诸侯媵妾婚有关问题考述》,《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40.高兵:《从金文看西周的媵婚制度》,《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41.高成林:《淅川和尚岭楚墓的时代问题》,《中原文物》1996年第4期。
    42.高崇文:《楚“镇墓兽”为“祖重”解》,《文物》2008年第9期。
    43.高明:《、瑚考辩》,《文物》1982年第6期。
    44.高应勤、程耀庭:《谈丹阳》,《江汉考古》1986年第4期。
    45.葛亮:《〈玫茵堂藏中国铜器〉有铭部份校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12月11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012)。
    46.葛志毅:《周代贵族妇女的政治文化特征及相关的伦理观念影响》,《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
    47.顾铁符:《关于河南浙川楚墓的若干参考意见》,《故宫博物院院刊》1985年第3期。
    48.管东贵:《从宗法封建制到皇帝郡县制的演变》,中华书局,2010年。
    49.桂娟:《淅川楚墓“意外”发掘》,)《瞭望》2007年第4期。
    50.郭德维:《楚系墓葬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5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科学出版社,1957年。
    52.郭若愚:《战国楚简文字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
    53.韩维周、王瑞林:《河南西峡县及南阳市两古城调查记》,《考古通讯》1956年第2期。
    54.何光岳:《申国史考——申国的迁徙与楚的关系》,《信阳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55.何光岳:《吕国的形成和迁徙》,《史学月刊》1984年第3期。
    56.何光岳:《扬子鳄的分布与鄂国的迁移》,《江汉考古》1986年第3期。
    57.何光岳:《楚灭国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58.何光岳:《楚都丹阳地望新证》,载《文史》2004年第2期。
    59.何浩:《春秋时楚灭国新探》,《江汉论坛》1982年第4期。
    60.何浩:《战国时期楚封君初探》,《历史研究》1984年第5期。
    61.何浩:《西申、东申与南申》,《史学月刊》1988年第5期。
    62.何浩:《羕器、养国与楚国养县》,《江汉考古》1989年第2期。
    63.何浩:《楚灭国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
    64.何浩:《论楚国封君制的发展与演变》,《江汉论坛》1991年第5期。
    65.何浩、刘彬徽:《包山楚简“封君”释地》,《包山楚墓》附录二五,文物出版社,1991年。
    66.何浩:《楚国封君封邑地望续考》,《江汉考古》1991年第4期。
    67.何浩:《“王子某”、“楚子某”与楚人的名和字》,《江汉考古》1993年第7期。
    68.何琳仪、黄锡全:《“瑚琏”探源》,《史学集刊》1983年第1期。
    69.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中华书局,1989年。
    70.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中华书局,1998年。
    71.河南省考古学会等编:《楚文化觅踪》,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72.胡顺利:《淅川下寺二号楚墓墓主小议》,《江汉考古》1984年第3期。
    73.胡永庆:《秦楚丹阳大战与淅川吉岗楚墓》,《中原文物》2003年第4期。
    74.黄凤春、陈树祥、凡国栋《:湖北随州叶家山新出西周曾国铜器及相关问题》,《文物》2011年第11期。
    75.黄国辉:《小子记时新证——兼谈“薳子受钮钟”的记时辞例》,《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第4期。
    76.黄锡全、李祖才:《郑臧公之孙鼎铭文集释》,《考古》1991年第9期。
    77.黄锡全:《楚器铭文中“楚子某”之称谓问题辩证》,《江汉考古》1986年第4期。
    78.黄锡全:《楚系文字略论》,《华夏考古》1990年第3期。
    79.贾连敏:《淅川和尚岭、徐家岭楚墓铜器铭文简释》,《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附录一,大象出版社,2004年。
    80.蒋波:《春秋时期申县楚国武将文臣考述》,《南都学坛》2008年第2期。
    81.蒋波:《南阳与楚文化》,《文史知识》2008年第5期。
    82.金爱秀:《南阳汉画与楚青铜纹饰的比较研究》,《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5月第27卷第3期。
    83.金荣权《:古江国地理与历史论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月第30卷第1期。
    84.金荣权:《蒋国历史与地理综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月第29卷第2期。
    85.金荣权:《许国的世系及五次迁徙论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月第30卷第6期。
    86.金荣权:《养国青铜器与养国历史考察》,《中州学刊》2011年第2期。
    87.井中伟:《西周墓中“毁兵”葬俗的考古学观察》,《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4期。
    88.雷全和、尹俊敏:《古吕国历史浅探》,《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5卷1995年第2期。
    89.雷英:《小议养器与养国》,《中原文物》2007年第1期。
    90.李陈广:《南阳地区楚文化的发现和研究》,《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
    91.李家浩:《包山二六六号简所记木器研究》,《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92.李瑾:《徐楚关系与徐王义楚元子剑》,《江汉考古》1986年第3期。
    93.李零《:“楚叔之孙棚”究竟是谁——河南淅川下寺二号墓之墓主和年代问题的讨论》,《中原文物》1981年第4期。
    94.李零:《楚国铜器铭文编年汇释》,《古文字研究》第13辑,中华书局,1986年。
    95.李零:《楚国铜器类说》,《江汉考古》1987年第4期。
    96.李零:《化子瑚与渐川楚墓》,《文物天地》1993年第6期。
    97.李零:《再论淅川下寺春秋楚墓——读〈淅川下寺楚墓〉,《文物》1996年第1期。
    98.李零:《读〈楚系简帛文字编〉》,《出土文献研究》第5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
    99.李零:《入山与出塞》,文物出版社,2004年。
    100.李若晖:《东周时期中华正统观念之形成》,《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1期。
    101.李守奎:《楚文字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2.李守奎:《<楚居〉中的樊字即出土楚文献中与樊相关文例的释读》,《文物》2011年第3期。
    103.李先登:《淅川下寺楚墓年代与布局之研讨》,载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04.李学勤:《战国题铭概述》,《文物》1959年第7—9期。
    105.李学勤:《曾国之谜》,《光明日报》1978年10月4日。
    106.李学勤:《谈祝融八姓》,《江汉论坛》1980年第2期。
    107.李学勤:《论仲偁父瑚与申国》,《中原文物》1984年04期。
    108.李学勤:《海外访古续记》(四),《文物天地》1993年第2期。
    109.李学勤:《由蔡侯墓青铜器看“初吉”和“吉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第5期。
    110.李学勤:《由新见青铜器看西周早期的鄂、曾、楚》,《文物》2010年第1期。
    111.李学勤:《试说青铜器铭文的吕王》,《文博》2010年第2期。
    112.李学勤:《楚国申氏两瑚读释》,《江汉考古》2010年第2期。
    113.李严冬:《春秋时期楚国附庸政策浅论》,《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4期。
    114.李炎:《关于汉代南阳宛城城址规模、形制的探讨》,《华中建筑》2010年第2期。
    115.刘彬徽:《试论楚丹阳和郢都的地望与年代》,《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
    116.刘彬徽:《楚系铜器略论》,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荆楚书社,1987年。第147-157页。
    117.刘彬徽:《上鄀府瑚及楚灭鄀问题简论》,《中原文物》1988年第3期。
    118.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19.刘彬徽:刘彬徽:《早期文明与楚文化研究》,岳麓书社,2001年。
    120.刘彬徽:《(楚系金文订补》(之一),《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三辑,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1.刘长海、徐明光:《南阳“接官厅”与“故申伯之都”》,《南都学坛》1992年第2期。
    122.刘国胜:《信阳遣册“柅”蠡测》,简帛网2010年10月2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24)。
    123.刘翔:《周夷王经营南淮夷及其与鄂之关系》,《江汉考古》1983年第3期。
    124.刘晓明:《古申汇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7月第24卷第3期。
    125.刘信芳:《〈包山楚简〉中的几支楚公族试析》,《江汉论坛》1995年第1期。
    126.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诂》,艺文印书馆,2003年。
    127.刘雨、卢岩:《近出殷周金文集录》,中华书局,2002年。
    128.刘雨:《<近出殷周金文集录>二编》,中华书局,2010年。
    129.刘玉堂:《楚国宗法制度与等级构成——兼析楚国的社会性质》,《荆州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
    130.刘玉堂:《楚国土地制度综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131.刘泽华、刘景泉:《战国时期的食邑与封君述考》,《北京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期。
    132.鲁鑫:《包山楚简州、里问题研究缀述》,《中原文物》2008年第2期。
    133.罗运环:《楚国后妃考》,《江汉论坛》1985年第3期。
    134.罗运环:《论楚国家的形成》,《江汉论坛》1986年第7期。
    135.罗运环:《论楚国的客卿制度》,《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136.罗运环:《论包山楚简中的楚国州制》,《江汉考古》1991年第3期。
    137.罗运环:《楚国八百年》,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138.罗运环:《楚钱三考》,《江汉考古》1995年第3期。
    139.罗运环:《熊绎丹阳的地望》,《南漳文史》(第七辑),2004年12月。
    140.罗运环:《荆楚文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141.马保春:《早期鄂豫陕间文化交流通道的初步研究》,《中原文物》2006年第5期。
    142.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43.马世之:《豫南楚文化问题试探》,《史学月刊》1982年第4期。
    144.马世之:《试论楚与中原地区的经济关系》,《求索》1985年第1期。
    145.马世之:《应国铜器及相关问题》,《中原文物》1986年第1期。
    146.马世之:《河南楚文化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中原文物》1989年第4期。
    147.马世之:马世之:《中原楚文化的发展阶段与特征》,《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
    148.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49.马世之:《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大象出版社,1998年。
    150.攀继福:《豫南地区楚墓的文化表象分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51.裴明相:《“弃疾瑚”与“析鼎”释略》,《中原文物》1989年04期。
    152.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
    153.平势隆郎:《楚王与县君》,载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上古秦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原载日本《史学杂志》,第90编第2号。
    154.蒲百瑞:《春秋时代楚国政体新探》,《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
    155.朴俸柱:《战国楚的地方统治体制》,《简帛》研究二OO二、二OO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6.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157.求实:《河南淅川和尚岭楚墓年代刍议》。《中国文物报》1992年10月18日第3版。
    158.裘锡圭:《再谈古文献以“埶”表“设”》,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1年3月14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429)。
    159.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
    160.邵炳军:《论周平王所奔西申之地望》,《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7月第4期。
    161.邵学海:《王子午鼎的繁缛与铸客鼎的简约──论楚国青铜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嬗变》,《江汉考古》,1995年第3期。
    162.石泉:《湖北宜城楚皇城遗址初考》,《江汉学报》1963年第2期。
    163.石泉、徐德宽:《楚都丹阳地望新探》,《江汉论坛》1982年第3期。
    164.石泉:《楚都何时迁郢》,《江汉论坛》1984年第4期。
    165.石泉:《楚都丹阳及古荆山在丹、淅附近补证》,《江汉考古》1985年第12期。
    166.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
    167.石泉:《再论早期楚都丹阳地望——与南漳说商榷》,载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68.石岩:《周代金文女子称谓研究》,《文物春秋》2004年第3期。
    169.宋华强:《淅川和尚岭“镇墓兽座”铭文小考》,武汉大学简帛网2011年3月2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25)。
    170.苏建洲:《徐家岭十号墓玄缪戟小考》,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8月17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872)。
    171.孙重恩:《申国辩》,《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5期。
    172.谭黎明:《春秋时期楚国的县制》,《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73.谭黎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职研究论纲》,《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174.汤馀惠:《战国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175.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历代史征》,中华书局,1986年。
    176.唐新、曹桂岑:《再现楚文化·淅川楚国贵族墓群》,《文明》2002年第12期。
    177.唐新:《河南淅川丹江楚墓群出土青铜器撷珍》,《荣宝斋》2004年第4期
    178.唐作藩:《上古音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
    179.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
    180.田成方:《考古资料中的楚薳氏宗族及其谱系探析》,武汉大学简帛网,2009年6月9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71)。
    181.汪中文:《两周金文所见周代女子名号条例(修订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安徽大学古文字研究会编《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三辑,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8—85页。
    182.王兵翔:《试谈楚文化研究》,《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183.王长丰、乔保同:《河南南阳淅川徐家岭M11新出夫人鼎》,《中原文物》2009年第3期。
    184.王长丰、赫本性:《河南新出“夫人鼎”铭文纪年考》,《中原文物》2009年第3期。
    185.王凤剑:《南阳地区出现养器及相关问题》,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编《河南文物考古论集(四)》,大象出版社,2006年。
    186.王广礼、崔庆明:《古申国琐议》,《南都学刊》1989年第4期。
    187.王红星:《楚都探索的考古学观察》,《文物》2006年第8期。
    188.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年。
    189.王婉尧:《和尚岭11号楚墓的礼制文化风格探析》,《传承》2010年第8期。
    190.王伟:《从彭伯壶看古代彭国》,《华夏考古》2007年02期。
    191.王先福:《襄阳邓城区域楚墓地考析》,《江汉考古》2006年第4期。
    192.王先福:《楚文化在宜城平原发展的考古学观察》,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襄阳考古文集(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
    193.王先福:《古代襄阳城市变迁进程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5卷第1期,2010年1月。
    194.王先福:《襄阳余岗墓地楚式青铜礼器分期》,《江汉考古》2010年第3期。
    195.王育成:《从两周金文探讨妇名“称国”规律》,《江汉考古》1982年第1期。
    196.王蕴智、陈淑娟:《应国有铭青铜器的初步考察》,《中原文物》2008年第4期。
    197.魏仁华:《南阳之申在西周春秋时期的战略地位》,《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
    198.魏宜辉:《再谈番国青铜器及相关问题》,《东周文化》1997年第2期。
    199.文必贵:《河南淅川下寺龙城与楚析邑》,《考古》1983年第6期。
    200.吴良宝:《试说包山楚简中的“彭”地》,《简帛》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201.吴升仁、熊跃泉:《略论淅川和尚岭春秋楚墓》,《江汉考古》2001年第1期。
    202.吴镇烽:《金文人名汇编》,中华书局,2006年。
    203.吴振武:《释》,《文物研究》(6),黄山书社,1990年。
    204.吴振武:《新见西周爯簋铭文释读》,甲骨文与殷商史研究中心网站,2008年11月25日(http://www.xianqin.org/xr_html/articles/xchjw/1261.html)。
    205.伍仕谦:《王子午鼎、王孙诰钟铭文集释》,《古文字研究》第九辑,中华书局,1984年。
    206.徐杰令:《春秋时期联姻对邦交的影响》,《东北师大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207.徐少华:《鄀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研究》,《江汉考古》1987年第3期。
    208.徐少华:《关于春秋楚县的几个问题》,《江汉论坛》1990年第2期。
    209.徐少华:《鄂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综考》,《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2期。
    210.徐少华:《许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研究》,《江汉考古》1994年第3期。
    211.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
    212.徐少华:《吕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探疑》,《中原文物》1996年第4期。
    213.徐少华:《邓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与文化》,《华夏考古》1996年第1期。
    214.徐少华:《古復国復县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1期。
    215.徐少华:《包山楚简释地十则》,《文物》1996年第12期。
    216.徐少华:《“包山楚简”地名数则集释》,《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217.徐少华:《楚丹阳地望及其考古学分析》,载《文物考古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218.徐少华:《包山楚简释地四则》,《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219.徐少华:《从叔姜瑚析古申国历史与文化的有关问题》,《文物》2003年第1期。
    220.徐少华《:论春秋时期楚人在淮河流域及江淮地区的发展》《,人文论丛》2002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221.徐少华:《论近年来出土的几件有铭邓器》,载《古文字研究》(25),中华书局,2004年。
    222.徐少华:《从南漳宜城间出土的几批蔡器谈春秋楚郢都地望》,载《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223.徐少华:《跋南阳市新出土的“彭无所瑚”》,“东周列国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郑州,2007年12月。
    224.徐少华:《羕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探析》,《考古学报》2008年第4期。
    225.徐少华:《楚都丹阳探索》,“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武汉大学,2008年10月25—27日。
    226.徐少华:《楚都丹阳地望探索的回顾与思考》,载徐少华主编《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227.徐少华:《南阳新出“辅伯作兵戈”的年代和族属》,《考古》2009年第8期。
    228.徐少华:《彭器、彭国与楚彭氏考论》,《古文字与古代史》第二辑,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9年12月。
    229.徐志啸:《论楚文化的分期、特点与地位》,《中州学刊》1992年第2期。
    230.晏昌贵:《楚灵王迁国移民考》,《江汉论坛》1998年第3期。
    231.晏昌贵:《春秋楚王权与楚国政治地理结构》,《江汉论坛》1998年第3期。
    232.晏昌贵:《丹江口水库区域古代城址的沿革和地望考述》,《江汉考古》1996年第1期。
    233.杨东晨:《论西周时期河南地区的民族与文化》,《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7月第41卷第4期。
    234.杨宽:《春秋时代楚国县制的性质问题》,《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4期。
    235.杨权喜:《襄阳楚墓与楚国势力的扩张》,《江汉考古》1986年第2期。
    236.杨权喜:《襄阳余岗东周青铜器初步研究》,《江汉考古》1989年第4期。
    237.楊升南:《葉家山曾侯家族墓地曾國的族屬》,《中國文物報》2011年11月2日第3版。
    238.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239.殷崇浩:《春秋楚县略论》,《江汉论坛》1980年第4期。
    240.尹弘兵:《楚国都城与核心区探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241.嬴泉:《释畴》,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6月6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809)。
    242.虞云国:《春秋县制新探》,《晋阳学刊》1986年第6期。
    243.袁纯富:《楚灭南阳申国年代考》,《中州今古》1985年第1期。
    244.曾令斌等:《湖北随州叶家山M65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1年第3期。
    245.张昌平:《早期楚文化中心区域的考古学观察》,载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246.张昌平:《曾国青铜器铭文中“子、”“伯”等称谓问题》,《古代文明研究通讯》第27期(2005年)。
    247.张昌平:《“择其吉金”金文辞例与楚文化因素的形成与传播》,《中原文物》2006年第4期。
    248.张昌平:《曾国青铜器物简论》,《考古》2008年第1期,第81-89页。
    249.张昌平:《曾国铜器的发现与曾国地域》,《文物》2008年第2期。
    250.张光裕:《新见楚式青铜器器铭试释》,《文物》2008年第1期。
    251.张鸿亮:《东周楚国联姻考述》,《江汉考古》2007年第2期。
    252.张剑:《从河南渐川春秋楚墓的发掘谈对楚文化的认识》,《文物》1980年第10期。
    253.张剑:《淅川下寺楚墓的时代及其墓主》,《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
    254.张君:《试论楚国的宗族制及其特点》,《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
    255.张君:《论楚国宗族制解体的历史原因》,《安徽史学》1984年第6期。
    256.张人元:《寻访古谢邑》,《寻根》2004年第4期。
    257.张淑一:《先秦文献所见古姓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2期。
    258.张淑一:《金文族姓研究中的常见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
    259.张淑一:《先秦姓氏制度考索》,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
    260.张闻玉:《王子午鼎年代考》,《江汉考古》1987年第4期。
    261.张闻玉:《西周金文“初吉”之研究》,《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3期。
    262.张闻玉:《再谈金文之“初吉”》,《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263.张西显、张伟:《从淅川出土文物谈楚国的经济》,载《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三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264.张晓军、尹俊敏:《谈与“申”有关的几个问题》,《中原文物》1990年03期。
    265.张亚初:《淅川下寺二号墓的墓主、年代与一号墓编钟的名称问题》,《文物》1985年第4期。
    266.张正明:《楚都辩》,《江汉论坛》1982年第4期。
    267.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268.赵成甫、董全生:《试论桐柏月河春秋墓出土的牙璋》,《中原文物》1997年第4期。
    269.赵平安:《河南淅川和尚岭所出镇墓兽铭文和秦汉简中的“宛奇”》,《中国历史文物》20007年第2期。
    270.赵平安:《论铭文中的一种特殊句型——“某作某器”句式的启示》,《古汉语研究》1991年第4期。
    271.赵世纲、刘笑春:《王子午鼎铭文试释》,《文物》1980年第10期。
    272.赵世纲:《浙川下寺春秋楚墓青铜器铭文考索》,《浙川下寺春秋楚墓》附录一,文物出版社,1991年。
    273.赵世纲、罗桃香:《再谈淅川下寺2号墓的墓主与年代》,载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二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3—142页。
    274.赵世纲:《楚子弃疾簠与“楚子”的称谓问题》,载《文物研究》第7辑,黄山书社,1991年。
    275.赵世纲:《淅川楚王族墓的发现与研究》,《故宫文物月刊》第十二卷第十期(1995年第1期)。
    276.赵世纲:《子受钟与鄂国史迹》,《江汉考古》1995年第1期。
    277.郑崇鼎:《谢邑考》,《南都学坛(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278.郑威:《西周至春秋时期楚国的采邑制与地方政治体制》,《江汉考古》2009年第3期。
    27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修订补本),中华书局,2007年。
    28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281.周振鹤:《县制起源三阶段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期。
    282.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283.朱俊英、刘信芳:《攻王姑发之子曹剑铭文简介》,《文物》1998年第6期。
    284.邹芙都:《楚国兵器铭辞综析》,《天府新论》2004年第4期。
    285.邹芙都:《楚系铭文分期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86.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
    287.邹芙都《:从出土文物看楚国的商业与商品经济》《,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余慧君:《淅川下寺器群研究:楚系青铜器区域风格及其成因》,硕士学位论文,国立台湾大学,1997年。
    2.日高:《包山楚简所反映的楚县和楚郡》,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1998年。
    3.李郁晴:《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及其器铭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国立台湾师范大学,1998年。
    4.廖琳:《楚系兵器铭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2003年。
    5.谭黎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6年。
    6.郭国权:《河南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青铜器铭文集释》,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8年。
    7.黄锦前:《楚系铜器铭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09年。
    8.李修平:《黄河与长江之间——周代南阳盆地的政治支配与物质文化》,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大学,2010年。
    9.田成方:《东周时期楚国宗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