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近代留学比利时研究(1903-194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近现代留比教育虽然在规模、影响上不能与留英、留美、留日等留学大国相提并论,但是留比教育的形成、发展与演绎的历史进程具有自己的特色,是中国近现代留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近现代留比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正是基于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中国近现代留比教育进行深入地探讨,希冀在还原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作客观、全面、系统的评价。
     第一部分,中国近现代留比教育的兴起。19世纪初比国开始了工业革命,经济迅猛发展,亟须开拓海外市场,远东的中国成为比国海外扩张的既定战略目标。而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自鸦片战争以后日益发展的“实业救国”思想、早期留欧学生回国后带回的信息、加上外交官员回国后的笔记、报告,将比国推入了国人的视野之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比双方抱着积极的态度促成了中国近现代留比教育的开始。
     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留比教育分为晚清和民国两个时期。晚清时期的留比教育,其实业性的特征非常明显。学习工科的留比学生占了总数的近八成,其中以习机电、采矿为主,他们回国后进入了铁路、厂矿等机构,成为了基层骨干。民国时期的留比教育受国内外战争因素的影响,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初期以沿用延续晚清留学政策为主,中期和后期以勤工俭学运动和庚款留学运动为主。这一时期的特点,表现为留比学生逐步转为以自费生为主;学科上从工科一枝独秀发展为法政、文艺、机电、土木工程等多学科齐头并进;在学历上,硕士以上学历的学生集中在法政领域。
     第三部分,中国近现代留比学生在政治和文化层面具有积极影响。在政治方面,留比学生较之于其他留欧美学生,更加关心中国近现代国内不同时期的政治运动。从最初的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留比学生都表现了极高的爱国热忱,不仅在海外捐款捐物、宣传中国的政治主张、呼吁国际社会对华援助,而且还踊跃回国参加各种政治运动。在文化方面,留比学生回国后,大多数优秀人才得以进入高等学府,不仅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还培养了大批的高级人才,为中国近现代学术的发展与转型做出来重要的贡献。
     基于上述分析讨论,中国近现代留比教育的发展轨迹及其特点较为清晰地呈现出来。本文在探讨留比教育的同时,也期为当今的留学教育发展提供些许的借鉴。
The education of studying in Belgium in modern times can not be comparable to Britain,America, Japan, whether in scale or in imp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 of studyingin Belgium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in modernchinese education. Whether in academic field or in reality, searching the education ofstudying in Belgium is of great value. For this reason, this article aims to discuss moderneducation in Belgium thoroughly from three aspects, and to restore the historical truth andget an objectiv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s far as possible.
     Firstly, the rising of the education of studying in Belgium. Having finished the industrialrevolution, Belgium got a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wanted to develop overseasmarket, China became the target of Belgium. Since the Opium War, the thought of “save thenation by engaging in industry” had grown, early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European wenthome, they took back some information, and the publishing of diplomatic officials’ notes andreports after returning, Belgium came into view. In this context, China and Belgium bothheld a positive attitude,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education of studying in Belgium.
     Secondly, there were two periods for the education of studying in Belgium, includingthe late period of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 of China. Obvious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education of studying in Belgiu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as industy.80%of Chinesestudents in Belgium studied engineering,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electromechanical andmining. They went back to China, and became the backbone of railways, mines and otherbasic organizations.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there were three periods for theeducation of studying in Belgium because of the war factors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firstperiod, China mainly adopted the policy of studying abroad in the late period of QingDynasty.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period, there were work-study programs and reparationprograms of gengzi mainly. In this period, gradually,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Belgiumhad to paid for themselves, not only did the students study engineering, but also they beganto study law, politics, literature, art, mechanical electrical,and construction. The studentsabove the master’s degree centered in the field of law and politics.
     Finally, the education of studying in Belgium had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political,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aspects. In the field of politics, the students studying in Belgiumwere more concerned about political campaigns in motherland than the other studentsstudying in western countrie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Revolution of1911to the War of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students studying in Belgium showed great enthusiasm, notonly in the overseas donation, calling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aid in China, butalso in requesting to return to China. In the cultural education, the students studying inBelgium went back to china, the majority of them worked in high school, they made greatcontributions not only to the modern cultural development, but also to the training of manybackbon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bove discussion, it is easy to see the development andcharacteristics of the education of studying in Belgium in modern times. This article not onlyshows the education of studying in Belgium in modern times, but also gives somesuggestions for the overseas education development at present.
引文
1文中所指的留学大国,是针对留学人数的多少而言。
    1该处原书内为杨晟。此时,杨晟时任驻奥地利、荷兰大臣,杨兆鋆时任驻比利时大臣,留比事务归杨兆鋆管理。此处应为错误。在后文中引用的类似史料中,亦将杨兆鋆与杨晟混用,史料均出自于《江宁学务杂志》(光绪三十二年闰四月(1906年6月)第2期),杨兆鋆所拟奏折或由杨晟呈递,而误为杨晟所奏,而后以讹传讹,导致错误,不再一一说明。
    2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57页。
    1为方便文中讨论,在正文中比利时一律用比国代替。
    1马胜利:《比利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93页。
    2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三册),三联书店1957—1962年版。
    1《比国劳动大学概况》,《国立大学联合会月刊》,1928年第5期,18—22页。
    1郑观应:《盛世危言》,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339-342页。
    2陆费逵:《中华实业界宣言书》,《中华实业界》,1914年第1期。
    3马敏:《商人精神的嬗变——近代中国商人观念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95页。
    4“中国纪事”,《大陆》,1903年4期。
    1“管学大臣张百熙奏派学生赴东西洋各国留学”,沈桐生辑:《光绪政要》(卷29),(台)文海出版社1969年影印版,1903页。
    2上文均引自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纂:《大清新法令(点校本)》(第三卷),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542页。
    1王焕琛编著:《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二册),国立编译馆1980版,609页。
    2王焕琛编著:《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二册),国立编译馆1980版,609页。
    3“杨兆鋆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中华书局1990年版,338页。下同,略。
    1王焕琛编著:《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二册),国立编译馆年1980版,609-611页。此处需指出地是,该奏折的提议者应为杨兆鋆,史料有错误,前文已有说明。
    2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55页。
    3“端午帅选派学生留学外国札文”,国家图书馆分馆编:《清末时事采新汇选》,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5721页。
    4夏昀:《端方与晚清留学教育》,《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5年第3期。
    5夏昀:《端方与晚清留学教育》,《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5年第3期。原文中留比人数为67人,其中55人可从《端忠敏公奏稿》中考得,但该文章中所列另外12名为1904年6月由《警钟日报》所列“学生赴比”中的数据,该文章中并未表明为端方直接参与派遣。因而,在本文的统计中,将67人改为55人。
    1端方:《端忠敏公奏稿》(卷三),(台)文海出版社1967年印影版,354页。
    1“杨荫蕖函(附件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中华书局1990年版,342页。
    1“游比学生魏宸组等致端方函”,端方档案,端703函27。转引自张海林《端方与清末新政》,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53页。
    2“王治辉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中华书局1990年版,357页。
    3“论此次两江所派学生之失策”,国家图书馆分馆编:《清末时事采新汇选》,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5852页。
    1“书十一月一日中外日报论遣派学生失策后”,国家图书馆分馆编:《清末时事采新汇选》,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5852页。
    1“学部附奏出洋学生非具中学程度概不咨送片”,王克敏、杨毓辉编:《光绪丙午(三十二)年交涉要览》(卷3·游学门),(台)文海出版社1976年影印版,1744页。
    2“请奖派赴美各员生先行奏明立案片”,锡良:《锡良遗稿·奏稿》(卷五),中华书局1959年版,402-403页。
    3“奏遣派学生往美比两国学习矿业折”,北洋洋务局纂辑:《约章成案汇览》(乙编,卷32下),(台)华文书局1969年版,5484页。
    4“学生赴比”,《警钟日报》,1904年6月3日。
    1交通大学,前身即南洋公学。南洋公学,1896年由盛宣怀督办,1905年改为商部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又改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后历经南洋大学堂(1911-1912)、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堂(1912-1921)、交通大学上海学校(1921-1922),交通部南洋大学(1922-1927)、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1927-1928)、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1928-1942),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校)(1942-1946),国立交通大学(1946-1949)。
    2“各省游学汇志”,《东方杂志》,1905年11期,294页。
    3陈琼莹:《清季留学政策初探》,(台)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版,189页。
    4“各省游学汇志”,《东方杂志》1906年7期,178页。
    5陈琼莹:《清季留学政策初探》,(台)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版,192页。
    6陈琼莹:《清季留学政策初探》,(台)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版,196页。
    7安宇、周棉编:《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82页。作者的资料来源于凌鸿勋的《中国铁路志》,原文献未标明版本。在另一台湾学者王树槐先生的《清末铁路人才问题》(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主编《中国近代现代史论文集》,第十编(五),(台)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132页。)中,也提到“留学比利时者八十余人,美国六十余人,英国数人。”资料来源于曾鲲化《中国铁路史》、《交通大学六十周年征文集》、《铁路年鉴》(卷一)。
    1“湘抚赵奏遣派学生往美比两国学习矿业片”,北洋洋务局编纂:《约章成案汇览》(乙篇卷32下),(台)华文书局1969年影印版,5485页。
    2端方:《端忠敏公奏稿》(卷三),(台)文海出版社1967年影印版,354页。
    3端方:《端忠敏公奏稿》(卷四),(台)文海出版社1967年影印版。478页。
    4《学部官报》,第25期,光绪33年5月11日。
    1“学部奏请派欧洲游学生监督并详陈开办要端折”,王克敏、杨毓辉、孙乃炤编:《光绪丁未(三十三)年交涉要览》(卷2·游学门),(台)文海出版社1969年影印版,2890-2892页。
    2“通行各省留欧学生应照该监督所陈办法四条切实整顿文”,《学部奏咨辑要》,(台)文海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475-480页。
    3“直隶总督袁准出使比国大臣杨咨开续派学生须习法文”,《东方杂志》,1904年第4期。
    4“杨兆鋆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中华书局1990年版,340页。
    1花园山同志,朱和中、贺子才等人与反清志士吴禄贞常常于花园山开会讨论反清事宜,因此通称他们为花园山同志。
    2“直隶总督袁准出使比国大臣杨咨开续派学生须习法文”,《东方杂志》,1904年第4期。
    3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纂:《大清新法令(点校本)》(第三卷),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543页。
    4《驻比杨钦使上学务处论各省留学学学费亟应妥筹办法书》,《大公报》,1905年11月23日。
    5《驻比杨钦使上学务处论各省留学学学费亟应妥筹办法书》,《大公报》,1905年11月23日。
    6《驻比杨钦使上学务处论各省留学学学费亟应妥筹办法书》,《大公报》,1905年11月23日。
    7《拟饬留学生监督筹议学费画一办法》,《申报》,1905年10月25日。
    1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纂:《大清新法令(点校本)》(第三卷),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532页。
    2“杨荫蕖等函(附件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中华书局1990年版,342页。
    3“杨兆鉴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中华书局1990年版,339页。
    4“杨荫蕖等函(附件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中华书局1990年版,343页。
    5“杨荫蕖等函(附件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中华书局1990年版,343页。
    6《驻比杨钦使上学务处论各省留学学学费亟应妥筹办法书》,《大公报》,1905年11月23日。
    7《驻比杨钦使上学务处论各省留学学学费亟应妥筹办法书》,《大公报》,1905年11月23日。
    8“覆驻比杨钦使上学务处论各省留学学费亟应妥筹办法折”,《时报》,1906年3月21日,转引自潘崇:《杨兆鉴与清末实业留学教育的发展》,《兰台世界》,2010年3月上,35页。
    1“阎海明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中华书局1990年版,345页。
    2“阎海明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中华书局1990年版,341页。
    3“阎海明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中华书局1990年版,346页。
    4“阎海明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中华书局1990年版,347页。
    5“阎海明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中华书局1990年版,348页。
    6端方:《端忠敏公奏稿》(卷三),(台)文海出版社1967年影印版,355页。
    1“学部奏欧洲游学监督改归使署经理并遴员分充监督折”,《政治官报》,折奏类,宣统元年9月。
    1“中国留学生之最近调查”,《申报》,1905年10月29日。
    2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57页。
    3由于当时翻译的名称与现在略有差别,本文直接引用当时的学校名称。在附记中,将学校名称对应进行说明。
    1分类参见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五辑一编·教育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342—350页。
    2朱和中:《欧洲同盟会纪实》,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六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版,17页。
    1王焕琛编著:《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三册),国立编译馆1980版,1000页。停派原因一是各留学生程度参差不齐,一是经费严重困难,遂决定在制定有计划的派遣办法之前,不派遣留学生
    1冯自由:《临时稽勋局之经过》,《大风》(旬刊),30期,950页。
    2李少军、卢勇:《民国初年的稽勋留学生述论》,《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7期,116页。
    3《川鄂派遣出洋学生办法》,《教育杂志》,1912年11期,79页。
    4王焕琛编著:《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三册),国立编译馆1980年版,989页。
    1《教育公报》,第八册,1914年12月11日。
    2《教育公报》,第八册,1914年12月11日。
    3王焕琛编著《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三册),国立编译馆1980年版,1002—1007页。
    4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307—309页。
    1《教育公报》,1915第5期,3页。转引自林子勋《中国留学教育史》,229—230页。
    2《比教部令减中国留学生学费》,《申报》,1925年2月21日。
    3《留比学生为学款无着联电政府乞援》,《申报》,1927年4月6日。
    1王焕琛编著:《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四册),国立编译馆1980年版,1661页。
    2《选派欧美留学生暂行办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364—365页。
    3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辑:《革命文献》,该委员会1967—1978年陆续出版,第54辑,抗战前教育政策与改革,169—170页。下引文均同,略。
    4《欧洲华侨生活》,《海外月刊》,1933年8期,16页。
    11929年、1930年两年的留学人数,教育部与寰球中国学生会、王焕琛先生在自费生人数的统计相差很大,有60人,1公费、59自费;有145人,1公费,144自费;有43人,1公费,42自费等不同说法。可见,当时由于自费人数难以确切统计,因而各种统计数据也难统一。教育部的数据是根据留学生领取的留学证书的数据统计而得。
    2该数据统计时间为1930年1月-1931年7月,总人数为85人。
    1顾获中:《抗战建国中我国高等教育概况》,《教育杂志》,第29卷9期,1937年9月。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865—866页。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拨款救济留学生史料一组》,《民国档案》,2010年3期,24页。
    3王焕琛编著《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四册),国立编译馆1980年版,1668页。
    1需要说明的是:一、他们中有少数多次留学比利时,因而在下表的统计中分次统计入内,因而数据略个偏差,差值在十人以内;二、其中1920年、1930年这两年抵比的觉得算入1920-1930该时段中。
    1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编:《吴伯超的音乐生涯》,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2童第周:《自述》,梁东元编:《倾听大师的声音》,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29-43页。
    1钱令希:《我悟出的求学之道》,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编:《科学的道路(下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1758页。
    2中国力学学会编纂:《中国力学学会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80页。
    3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民国外债档案史料》(第12册),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413页。
    1王树槐:《庚子赔款》,(台)精华印书馆1974年版,426页。
    2受百:《庚子赔款偿付之经过(二)》,《银行周报》,43期,11页。
    3关于基尔教授,蔡元培指出“此君为比国自由党学者,所著关于伦理学者,各国多有译本。对于中国留学生甚关切。欧战时,有留比学生吴抱一君,家讯不通,由教授及其夫人携以避难,饮食教授,与自家子弟同样看待。”《西游日记》,转引自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第二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375页。在为基尔教授所著的《自由哲学》(胡鉴民译)的序中写道,“在比国人中,第一个和中国人要好的,是齐尔教授。他对于所识的中国人,随时随地,尽力地帮忙,毫没有何等作用,而完全出于至诚。
    1《沙洛瓦工业专修馆》,周永珍:《留法纪事——二十世纪初中国留法史料辑录》,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113页。
    2《直隶学界运动还赔款》,《教育杂志》,13卷6期,4页。
    3《教育界注意庚子赔款》,《申报》,1922年7月5日。
    4邰爽秋等编:《庚款兴学问题》,教育编译馆1935年影印版,82页。
    5《中比教育运动导言》,《中法教育界》,1928年第12期,18页。
    1愚公:《退还庚款赔款之运动》,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编:《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743—744页。
    2静如:《比国退还庚子赔款之内容及比款公债问题》,《银行周报》,11卷48期,517页。
    1王树槐:《庚子赔款》,(台)精华印书馆1974年版,545页。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加入协约国同盟,为表示友好,协约各国一致通碟申明,自1917年12月至1922年11月止我国对协约国的庚款可暂行缓付。
    3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民国外债档案史料》(第12册),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414页。
    4王树槐:《庚子赔款》,(台)精华印书馆1974年版,544页。
    5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民国外债档案史料》(第12册),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415页。
    1《京教育界对庚款之奋斗》《申报》,1924年8月15日。
    2《比国退还庚子赔款未能全作教费》,《江西教育行政旬刊》,1932年5卷,15页。
    3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民国外债档案史料》(第12册),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483页。
    1《庚款与办教育经过》,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十五编),(台)文海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86-87页。
    1“中比庚委会定期考试赴比学生”,《安徽教育行政周刊》,1929年27期,27页。
    2“中比庚款委员会定期考试赴比学生”,《申报》,1929年8月4日。
    3“四大学”系指即鲁文大学、布鲁塞尔大学、列日大学、冈城大学。
    4“中比庚款补助留比学生”,王焕琛主编:《留学教育》(第四册),(台北)国立编译馆1980年版,1983页。
    1矢名:“留比的中国学生”,《宇宙风》,1936年第19期。
    1失名:《留比的中国学生》,《宇宙风》,1936年19期。
    1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中华书局、上海书店1929年重印版,87页。
    2旅欧杂志社编:《旅欧教育运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版,80、81页。
    3陈三井:《勤工俭学运动》,(台)正中书局1981年版,引论5页。
    1《留法勤工俭学生姓名、批次表》,周永珍:《留法纪事——二十世纪初中国留法史料辑录》,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331页。
    2《中比教育运动导言》,《中法教育界》,1928年12期,13页。
    1江泽民:《留法、比勤工俭学的回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79年,454页。
    2关于雷鸣远的研究,目前可见的均为80年代以前的研究成果。大多的观点认为他是国际间谍、破坏共产主义份子等,对他的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一、研究他与《益世报》之间的关系及贡献;二、研究他在抗战中起的作用;三、研究他与天主教中国本土化之间的关系。本文只就其在欧援助留比学生方面对其进行论述,对其他方面不作评价。
    3方豪:《雷故司铎鸣远事略》,《方豪六十自定稿》,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6月,2029页。
    4方豪:《雷故司铎鸣远事略》,《方豪六十自定稿》,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6月,2029页。
    5雷震远:《雷鸣远神父传》,(台)正中书局1964年版,505页。
    1《雷鸣远神父书信集》,第一卷第五辑,来源于宗教网站http://www.xiaodelan.com。
    2方豪:《雷故司铎鸣远事略》,《方豪六十自定稿》,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版,2030页。
    3《蔡元培年谱长编》中,指出(鲁文大学)“此校宗教色彩甚重,中国留学生,多为久居吾国之加特力教教士雷鸣远君所引进者。”(《西游日记》)
    4胡海秋:《对<留法勤工俭学小史>的补充》,《文史资料选辑》,11卷34期,39页。
    5《比国晓露槐工术大学与中比教育运动之关系》,《中法教育界》,1928年12期,26页。
    6江泽民:《留法、比勤工俭学的回忆》,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79年,461页。
    7熊静:《追随徐老赴法勤工俭学的前前后后》,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编:《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481页。
    1胡海秋:《对<留法勤工俭学小史>的补充》,《文史资料选辑》,11卷34期,40页。
    2《勤工俭学运动初探》,陈三井:《勤工俭学的发展》,(台)东大图书公司1988年版,16页。
    3彭济群口述:《回忆留法俭学会、留法勤工俭学会、华法教育会》,郑名桢:《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山西高校出版社1994年版,153—154页。
    1《沙洛瓦工业专修馆》,周永珍:《留法纪事——二十世纪初中国留法史料辑录》,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113页。
    2《中比教育运动导言》,《中法教育界》,1928年12期,16页。
    3可见史料中仅见其中五万元来自广东都督陈炯明。“当蔡孑民君去欧,道过香港之时,陈竞存君将从前允捐西南大学,并移拨海外部之款五万元,送交船上。蔡君言‘里昂海外部现所缺者,以后之常年费,至于开办费,受了西南大学的恩惠,已经粗足,可否将此五万元,作为比国晓露槐工读大学中国部的开办费?’陈君允诺。”(陈三井《勤工俭学运动》,(台)正中书局1981年版,356页。)
    4《北京私立中法大学》,周永珍:《留法纪事——二十世纪初中国留法史料辑录》,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50页。
    5江泽民:《留法、比勤工俭学的回忆》,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编:《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453页。
    1江泽民:《留法、比勤工俭学的回忆》,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编:《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453页。
    2祈福管主编:《聂荣臻青少年时代》,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224—228页。
    3聂荣致:《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版,24页。
    1周永珍:《留法纪事——二十世纪初中国留法史料辑录》,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331页。关于四川勤工俭学生人数,还有492人(黄里州《四川勤工俭学运动》,《四川文史资料选辑(32辑),
    3页)、538人(栗民:《四川青年和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3期,27页)等不同说法。
    2周永珍:《留法纪事——二十世纪初中国留法史料辑录》,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331页。关于湖南勤工俭学生人数,还有413人(谢建明:《湖南留法勤工俭学人员略考》,《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4期,67页)、348人(《湖南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情况调查表》不完全统计,《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二册下),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684页)等说法。
    1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六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237页。
    1史料中有贺之才、贺子才两种记载,实为一人,因为回忆录因而人名或有误写,本文统一用贺子才。
    2朱和中:《欧洲同盟会纪实》,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六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版,3页。
    3朱和中:《欧洲同盟会纪实》,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六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版,3页。
    1史青:《留比学生参加同盟会的经过》,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六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版,21页。
    2朱和中:《欧洲同盟会纪实》,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六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版,4页。
    3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是时尚未确定,但通称革命党。直至乙巳年冬,得东京同盟会本部来函,谓已确定会名为中国同盟会”。
    4冯自由:《革命逸史》(第二辑),中华书局1981年版,126页。
    5冯自由:《革命逸史》(第二辑),中华书局1981年版,126页。
    1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271页。
    2朱和中:《欧洲同盟会纪实》,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六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版,4页。
    3[日]寺广映雄:《关于欧洲同盟会的成立和意义》,《中州学刊》,1996年第2期,124页。
    1中国同盟会成立之前,皆称为革命党。但此处为了便于行文论述,用欧洲同盟会统一指代。
    2朱和中:《欧洲同盟会纪实》,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六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版,9页。
    3朱和中:《欧洲同盟会纪实》,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六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版,6页。
    1参考冯自由:《革命逸史》(第二辑),中华书局1981年版,129-130页。
    1王奇生:《留学与救国——抗战时期海外学人群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91-101页。
    2《留比中国学生会章程》,《岭南学生界》,1906年1期。
    1《旅比侨胞废约之运动》,《民国日报》,1926年8月19日。
    2《旅比侨胞废约之运动》,《民国日报》,1926年8月19日。
    1杨嗣福:《旅欧华侨运动废约之回忆》,《革命华侨汇刊》,1927年第1期,93页。
    2《海外义愤,旅比华侨反日运动》,《大公报》,1931年11月21日。
    3《海外义愤,旅比华侨反日运动》,《大公报》,1931年11月21日。
    1余正起:《留欧十年回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孝感市委员会:《孝感文史资料》,第4辑,138页。
    2《参加伦敦世界学生大会之旅欧中国各团体代表会议详情》,《救国时报》,1936年4月20日。
    3《旅比各界侨胞援助祖国坚持抗战》,《救国时报》,1937年9月10日。
    1《比京学生援助中国大示威》,《救国时报》,1937年11月30日。
    2《比京学生援助中国大示威》,《救国时报》,1937年11月30日。
    3《比国各界抗日大会》,《救国时报》,1937年11月30日。
    4《留法比瑞同学昨开同学会》,《新华日报》1938年2月3日。
    5郑桓武:《陈柱天》,何定华主编《湖北英烈传》(第五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289—295页。
    1韩素音:《一九三六年至一九三八年间在比利时的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赵荣声、周游编:《一二·九在未明湖畔》,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95—98页。
    2建林:《<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原型钱秀铃的故事》,《文史春秋》,2002年第7期,39—41页。
    1陈耀王:《泥塑之手也:张充仁的艺术人生》,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60页。
    2杨彭基:《回忆留比》,《西安文史资料》,16辑,124页。
    3杨彭基:《回忆留比》,《西安文史资料》,16辑,124页。
    1中国留法比瑞同学总会,其总旨为本互助之精神,研究学术、服务社会,维护民族生存。
    1《新青年》,第6卷第1号,1918年。
    2关于洋画运动,现保留了大量的当时文献,如陈抱一:《洋画运动过程略记》,《上海艺术月刊》,1942年5期;梁锡鸿:《中国的洋画运动》,(广州)《大光报》,1948年6月26日;常书鸿:《中国新艺术运动过去的错误与今后的展望》,《艺风》,1934年8期;高沫:《中国洋画的理论》,《美术杂志》,1934
    年3期;汪亚尘:《为最近研究洋画者进一解》,《时事新报》1923年6月24日;刘狮:《谈“中国现代洋画”》,《申报》,1946年10月31日;俞寄凡:《洋画之科学的研究》,《画学月刊》,1932年1期;倪贻德:《谈谈洋画的欣赏》,《艺术旬刊》,1932年创刊号;潘天寿:《域外绘画流入中土考略》,《中国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这些资料将“洋画运动”前因后果都进行侧重点不同的说明。
    1李超:《中国现代油画史》,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版,2页。
    2阮荣春、胡光华:《中华民国美术史》,四川美术出版社,1991年,411—419页。
    3谢寿康《比利时画派的光荣》,《艺风》1935年3卷12期,19页。
    1关于此名字的翻译,不同学者翻译各不相同有白思天、巴斯蒂昂、巴斯俭等,本文选用吴作人所翻译的。
    2郭凤西:《黄金年代的震撼岁月——沙耆在比利时的日子》,宁波市鄞州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纵神笔:沙耆先生纪念文集》,宁波出版社2008年版,66页。
    3关于白斯天的资料初见于1907年的一部德文版艺术家词典(THIEME und BECKER:AllgemeinesLexikon der bildenden Kunstler),再见于1975年4月版的布鲁塞尔古代艺术博物馆目录(Un Roi,uneepoque:Albert:La peinture belge1909a1934, Museed’art ancien,Brussels),最后是1981年版的《1750—1875年间出生的比利时画家词典》(Dictionary of Belgian Painters Born between1750&1875)。转引自曹意强:《沙耆的师学渊源与心理图像》,《美术研究》,1999年1期,81-83页。
    1王秀燕:《巴斯天与中国留学比利时美术群体的关系研究》,《新视觉艺术》,2010年6期,44页。
    2郭凤西:《黄金年代的震撼岁月——沙耆在比利时的日子》,宁波市鄞州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纵神笔:沙耆先生纪念文集》,宁波出版社2008年版,68页。
    3郭凤西:《黄金年代的震撼岁月——沙耆在比利时的日子》,宁波市鄞州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纵神笔:沙耆先生纪念文集》,宁波出版社2008年版,69-70页。
    1沙天行:《我的父亲沙耆——他把全部生命都献给了艺术》,宁波市鄞州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纵神笔:沙耆先生纪念文集》,宁波出版社2008年版,9页。
    2薛永年:《精诣兼情采充实亦光辉——沙引年(沙耆)的油画成就》,宁波市鄞州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纵神笔:沙耆先生纪念文集》,宁波出版社2008年版,328页。
    1张学仁:《我心目中的父亲——张充仁》,上海张充仁艺术研究交流中心,张充仁纪念馆编:《张充仁研究》(第二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290页。
    2陈耀王:《泥塑之手也:张充仁的艺术人生》,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99页,
    1《宣统二年归国留学生史料》,《历史档案》,1997年2期,55页。
    2朱和中:《欧洲同盟会纪实》,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六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版,17页。
    3丁贤俊、喻作凤编:《伍廷芳集》,上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271页。
    1裴艳:《留学生与中国法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131页。数据源自该书103页表2.15“留学出身法学家简表”。
    2《留比指南》,《环球中国学生会民国二十年特刊》1931年刊,10页。
    1周一煊、周莉华、周芝华:《怀念我们的父亲》,《周枏与罗马法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205页。
    2周枏:《我与罗马法》,《周枏与罗马法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6页。
    3《周枏先生与罗马法研究(代序)》,《周枏与罗马法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序3—6页。
    4李琦:《学贯中西,烛现先机——读陈朝璧教授遗作》,《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十八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28页。
    1刘晓琴《中国近代留英教育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51页。
    1《劬学丧身》,《教育杂志》,1909年13期,102页。
    2《中国学生自制飞行器》,《教育杂志》,1910年6期,50页。
    1寄寒:《留学生中的流落生(上)》,《生活》,1932年1期,234页。
    1“留比中国学生会章程”,《岭南学生界》,1906年1期。
    刘真主编,王焕琛编著.留学教育[G](五册).台北:国立编译馆.1980.
    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79—1997.
    张允侯,殷叙彝,李峻晨编.留法勤工俭学运动[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编.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G].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
    林清芬编.抗战时期我国留学教育史料(教育部档案资料汇编)——各省考选留学生(六册)[G].台北:“国史馆”.1994—1999.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民国外债档案史料(第十二辑)[G].北京:档案出版社.1992.
    故宮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G].北京:中华书局.1990.
    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国家图书馆分馆编.(清末)时事采新汇选[G].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清末官报汇编[G].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刊中心.2006.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三册).上海:三联书店.1957—1962.
    褚德新,梁德编.中外约章汇要(1689—1949)[G].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佚名编.退还庚款事宜来往文件[G].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版.
    教育部编.中国民国教育法规汇编[G].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影印版.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民国)教育部文牍政令汇编(6册)[G].北京:全国
    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
    北洋洋务局编纂.约章成案汇览[G].台北:华文书局.1969年影印版.
    王克敏、杨毓辉编.光绪丙午(三十二)年交涉要览[G].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年影印版.
    王克敏、杨毓辉、孙乃炤编.光绪丁未(三十三)年交涉要览[G].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影印版.
    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纂.大清新法令(点校本)(第三卷)[G].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北京大学,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编.京师大学堂档案选编[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学部总务司编.学部奏咨辑要[G].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
    陈钰选编.交涉要览类篇[G]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影印版.
    朱寿朋编,张静庐校.光绪东华录[G].北京:中华书局.1958.
    沈桐生编.光绪政要[G].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辑.革命文献(共四十册)[G].台北:该会刊.1967—1978.
    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
    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
    教育部编.中华民国第三次教育图表[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全国高等教育概况统计(1932年度)[G].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影印版.
    教育部统计室编.全国高等教育统计(1932-1934年度[G].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影印版.
    《交通大学校史》撰写组编.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G].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
    北京东西洋留学会编.(北京)东西洋留学会员录(缩微胶卷)[G].1916..
    中国留法比瑞同学会编.中国留法比瑞同学会同学录(缩微胶卷)[G].1943..
    上海中比友谊会编.留比同学录(缩微胶卷)[G].1933.
    安徽省地方志编委会编.安徽省志·教育志[G].方志出版社.1997.
    福建省地方志编委会编.福建省志·教育志[G].方志出版社.1998.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编.广西通志·教育志[G].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贵州省地方志编委会编.贵州省志·教育志[G].方志出版社.1990.
    湖南省地方志编委会编.湖南省志·教育志[G].方志出版社.1995.
    江苏省地方志编委会编.江苏省志·教育志[G].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江西省地方志编委会编.江西省志·教育志[G].方志出版社.1996.
    浙江省地方志编委会编.浙江省志·教育志[G].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四川省地方志编委会编.四川省志·教育志[G].方志出版社.2000.
    申报[N].
    大公报[N].
    南方报[N].
    国闻周报[N].
    警钟日报[N].
    民国日报[N].
    救国时报[N].
    新华日报[N].
    生活[J].
    大风[J].
    东方杂志[J].
    中华教育界[J].
    教育杂志[J].
    寰球[J].
    旅欧杂志[J].
    教育部编纂月刊[J].
    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月刊[J].
    海外月刊[J].
    教育通讯[J].
    四川教育通讯[J].
    中法教育界[J].
    岭东学生界[J].
    圣教杂志[J].
    滑铁卢(中国留法比瑞同学会会刊)[J].
    湖南教育杂志[J].
    江西教育行政旬刊[J].
    安徽教育行政周刊[J].
    国立大学联合会月刊[J].
    银行周报[J].
    中华实业界[J].
    大陆[J].
    宇宙风[J].
    革命华侨汇刊[J].
    艺风[J].
    端方.端忠敏公奏稿[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影印版.
    锡良.锡良遗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9.
    吴宗濂.随轺笔记(第59辑第584册)[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影印版.
    李学通.翁文灏年谱[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4.
    祈福管主编.聂荣臻青少年时代[M].解放军出版社.1988.
    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编.吴伯超的音乐生涯[C].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雷震远.雷鸣远神父传[M].台北:正中书局.1964.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六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5.
    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第二卷)[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何定华主编.湖北英烈传(第五集)[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
    陈耀王.泥塑之手也:张充仁的艺术人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宁波市鄞州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纵神笔:沙耆先生纪念文集[C].宁波:宁波出版社.2008.
    张充仁纪念馆编.张充仁研究.(第二辑)[C].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丁贤俊、喻作凤编.伍廷芳集[C].北京:中华书局.1993.
    安徽省法学会编.周枏与罗马法研究[C].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
    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M].上海:中华书局.1927年影印版.
    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
    王奇生.留学与救国:抗战期间海外学人群像[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汪一驹著,梅寅生译.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留学生与近代中国(1872—1949)[M].台北:枫城出版社.1978.
    黄新宪.中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反思[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陈琼王莹.清季留学政策初探[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袁希涛.庚款兴学问题[M].台北:教育编译馆.1935影印版.
    瞿立鹤.清末留学教育[M].台北:三民书局.1973.
    张培富.海归学子演绎化学之路——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史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叶隽.异文化博弈——中国现代留欧学人与西学东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鲜于浩.留法勤工俭学史稿[M].成都:巴蜀书社.1994.
    冯自由.革命逸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1.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周棉编.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周棉主编.中国留学生大辞典[G].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湖北省历史学会编.辛亥革命论文集[G].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张玉法主编.中国现代史论集·辛亥革命(第三辑)[G].台北:台湾联经出版社.1980.
    姜新,小雨.江苏留学史稿[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赵荣声,周游编.一二九未明湖畔[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程新国.庚款留学百年[M].上海:东方中心出版社.2005.
    郭荣生.清末山西留学生[M].台北:山西文献社.1983.
    张海林.端方与清末新政[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李明欢.欧洲华侨华人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
    王树槐.庚子赔款[M].台北:精华印书馆.1974.
    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
    周永珍编.留法纪事——二十世纪初中国留法史料辑录[C].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
    马胜利.比利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六集)[C].
    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江西文史资料选辑(41辑)
    [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孝南区政协文史委编.孝南文史资料(第4辑)[C].孝感:孝感市孝南区政协文史委.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西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西安文史资料(第16辑)[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西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0.
    郑观应.盛世危言[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马敏.商人精神的嬗变——近代中国商人观念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编.科学的道路[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中国力学学会编纂.中国力学学会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陈三井.勤工俭学运动.台北:正中书局.1981.
    陈三井.勤工俭学的发展.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8.
    郑名桢.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太原:山西高校出版社.1994.
    梁东元编.倾听大师的声音[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方豪.方豪六十自定稿[C].台北:学生书局.1969.
    李超.中国现代油画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阮荣春、胡光华.中华民国美术史[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91.
    裴艳.留学生与中国法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美]马宜圣.历年出国/回国科技人员总览(1840—194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李少军,卢勇.民国初年的稽勋留学生述论[J].湖北社会科学.2005(7).
    张兰英,潘崇.杨兆鋆任中国驻比利时大臣期间的建言与主张——以<须圃出使奏议>为中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潘崇.杨光鋆与清末实业留学教育的发展[J].兰台世界.2010(5).
    张士伟.中比大学考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何瑞明.近代留欧美学生与四川教育现代化[J].中华文化论坛.2003(2).
    许顺富.湖南绅士与清末留学教育[J].湖南社会科学.2008(1).
    孙辉.清末民初湖南留学运动特点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4).
    霍慧新.学部与晚清留学教育[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3).
    夏昀.端方与晚清留学教育[J].北大研究生学志.2005(3).
    余子侠、乔金霞.近代湖北留学教育政策的演变[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5).
    王秀燕.巴斯天与中国留学比利时美术群体的关系研究[J].新视觉艺术.2010(6).
    曹意强.沙耆的师学渊源与心理图像[J].美术研究.1999(1).
    冯立昇、牛亚华.京师大学堂派遣首批留学生考[J].历史档案.2007(3).
    张廷亮.近代连云港地区留学生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宣统二年归国留学生史料[J].历史档案.1997(2).
    周棉,李冲.抗战时期广西公费留学研究[J].民国档案.2010(1).
    付可尘.试论1904年前后的留学教育——以《警钟日报》为据[J].遵义师范学院院报.2009(2).
    吴玉伦.清末的铁路教育和铁路学堂[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杨吉安,李金岚.民国时期江西留欧学生群体分析[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9).
    李旭旦.翁文灏先生对我国地理学的贡献[J].地理学报.1984(9).
    李灼华.翁文灏先生与中国现代地震科学[J].地质评论.36(2).
    林家浩.缅怀我国计算力学领域的一代宗师钱令希院士[J].计算力学学报.26(3).
    庄孝僡.学习、纪念童第周教授[J].实验生物学报.13(1).
    蒋滨建.近现代天文事业奠基人高鲁[J].炎黄纵横.2007(10).
    陈鹰.高鲁对中国天文学史的研究[J].中国科技史料.1989(2).
    朱国荣.论张充仁艺术的平民思想[J].美术家.2007(10).
    戴鹏海.吴伯超生平事迹备忘(1903—1949)[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4).
    张凤梅.吴伯超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贡献及启示[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18(6).
    石建国.魏宸组:拒签“对德和约”的功臣[J].世界知识.2010(5).
    王惠姬.清末民初留学比国的女生[J].中正历史学刊.2001(9).
    [日]安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上海:三联出版社.1983.
    [日]寺广映雄.关于欧洲同盟会的成立和意义[J].中州学刊.1996(2).
    
    The China Year Book.天津、上海先后出版
    Bailey,Paul. The Chinese work-study movement in France. The China Quarterly(115).Sep.1988.
    T’AN, Hiue-Mei, Le Mouvement étudiant-travailleur en France vu par He Chenggong, Thèsede doctorat de Troisième cycle, Université Paris Ⅶ, janvier197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