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时期中国俄苏文学学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俄苏文学研究自20世纪初发端以来,经过几个时期的发展和积淀,至今成果已蔚为可观。这一领域的蓬勃发展局面的形成是众多学人筚路蓝缕、辛勤耕耘的结果。俄苏文学学科的发展和学人的努力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对俄苏文学学人的研究也是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开始从学术史的角度对俄苏文学研究进行回顾和反思。本论文在此基础上选择俄苏文学学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方法问题,试图揭示出学者在学术史中的地位、作用及贡献,进一步丰富俄苏文学学术史的研究内容。
     俄苏文学学人群体庞大,本论文主要选取新时期以来的学者作为研究对象,但个别研究内容会涉及到新时期以前的情况。同时,本论文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选取学者较集中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学者为个案,从中选取五位不同类型的学者进行分析论述。
     绪论主要论述了论文的选题原因、研究机制、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整体框架问题。
     第一章梳理了新时期以来我国俄苏文学学人的概况。按照学者所属单位的所在地区,将我国的俄苏文学学人划归到北京、沪宁杭地区、北方其他地区和南方其他地区四个区域中,并对其基本情况进行概述。
     第二章探讨了新时期以来我国俄苏文学学人的主要研究方法,如社会历史批评、实证主义批评、宗教文化批评、生态批评、女性主义批评以及神话原型批评等方法,并选取若干学者的有代表性的例证加以分析。
     第三章以戈宝权为个案,探讨他在俄苏文学研究中重材料、重实证的研究方法,以及他在普希金研究、中俄文学关系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第四章以高莽为个案,从“视角独特的俄苏文学研究”,“绘画和文学研究交相辉映”以及“俄罗斯文化的传播者”等角度,论述他在俄苏文学研究中的特色。
     第五章以吴元迈为个案,从俄苏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苏联文学思潮研究以及俄苏文艺学方法论研究等角度,探讨他在俄苏文学研究中取得的成绩。
     第六章以周启超为个案,从白银时代研究,俄国经典作家研究以及俄苏文论研究等角度,阐述他在俄苏文学研究中涉及的重要领域。
     第七章以刘文飞为个案,从布罗茨基研究,俄语诗歌研究以及俄罗斯思想文化研究等角度,论述他在俄苏文学研究中的特点。
     结语认为,学人和方法都是俄苏文学学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俄苏文学学科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The study of Russia-Soviet literature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stages of development and deposit since it began in20th century, and now it achieved a lot. The developed situation in this field attributes to many people's great effor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of Russia-Soviet literature is 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cholars in this field that the study of Russia-Soviet literature scholars is 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subject development.
     Since1990s, scholars have begun to review and reflect Russia-Soviet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ademic history. Therefore, with the scholars of Russia-Soviet literature as the subject, combining researching method,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disclose the importance, influence and contribution of scholars in Academic history and enrich the researching content of Russia-Soviet literature academic history on the base of abundant materials.
     Because the number of Russia-Soviet scholars is quite big, the dissertation only chooses the scholars in new age to research. But a few research can involve the things happened before the new age. Meanwhile, the dissertation adopts the method that to use one individual case represents the things alike, and chooses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 in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where scholars are flocked as a case study,5scholars of different styles from which are analyzed.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talks about the reason of choosing the topic, researching mechanic,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general framework of it.
     The first chapter collects the information about Russia-Soviet literature scholars in new age. Scholars are divided into four kinds according to their places, they are scholars in Beijing, in Shanghai-Nanjing-Hangzhou region, in other places in the North and in other places in the South.
     The second chapter explores the researching methods that the Russia-Soviet scholars in China have used since the new period, and analyzes those scholars with spectacular methods. Then it illustrates six researching method:social historical criticism, positivism criticism, religious culture criticism, ecological criticism, feminist criticism and mythology prototype criticism.
     The third chapter is a case study of Ge Baoquan. It explores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Russia-Soviet literature and Corroboration of original evidence he used, in which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Pushkin and Sino-Russia literature relationship is also analyzed.
     The fourth chapter chooses Gao Mang as a case and describes his achievement he got in the research of Russia-Soviet literature, which begins from three different angles:special angle of Russia-Soviet literature study, reflection between drawing and literature study and the relentless broadcaster of Russian culture.
     The fifth chapter chooses Wu Yuanmai as a case and analyzes his achievement in Russia-Soviet literature stud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ntegrated researching method from three aspects:they are Russian and Soviet Union Marxism literary theory research, Russian literature trend and Russian literary theory and mythology research.
     The sixth chapter chooses Zhou Qichao as a case and summarizes his achievement in Russia-Soviet literature research under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ing method, which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three angles:Russian Symbolist research, Silver ag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ussian Epics in20th century and Russian literary theory research.
     The seventh chapter chooses Liu Wenfei as a case and illustrates his road of studying Russia-Soviet literature under the text detailed-reading method, which mainly focuses on three angles:they are Brodsky research, Russian poetry research and Russian thoughts and culture research.
     It is concluded that both scholars and methods are important to Russia-Soviet literature academic history, and they als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of Russia-Soviet literature in China.
引文
①一部是郑振铎的《俄国文学史略》(商务印书馆,1924年),一部是蒋光慈和瞿秋白j的《俄罗斯文学》(创造社出版部,1927年)。
    ①实际上,关于曹靖华的纪念文集已有几种,如1988年出版的《一束洁白的花——缅怀曹靖华》:1992年出版的《曹靖华纪念文集》。
    ②关于戈宝权,现在出版有《戈宝权纪念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文化和友谊的使者——戈宝权》(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在《文教资料》2000年第1期中,收录了关于戈宝权的十余篇论文,既有陈燊、钱善行等学者撰写的文章,也有罗高寿、费德林、齐赫文斯基等俄国友人撰写的文章。
    ①相关的一系列研究论文有陈燊的《论戈宝权先生的学术成就》、李明滨的《中国普希金研究的开拓者戈宝权》、岳凤麟的《风雨沧桑忆恩师——纪念曹靖华教授诞辰110周年》、张羽的《叶水夫——俄苏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外国文学工作的组织者》、陈建华的《做有良知的学问——写在倪蕊琴教授新著<俄罗斯文学魅力——研究、回忆与随笔前>》、查晓燕《杏坛春风五十年,桃李欣欣中俄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教李明滨教授访谈录》等。此外,俄苏文学方面的专业学术著作中也有部分涉及到俄苏文学学人,如《20世纪中俄文学关系》、《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普希金与中国》等。
    ①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叶水夫就走上了俄苏文学翻译和研究的道路,他的译著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时代出版社,1947年)和季莫菲耶夫的《苏联文学史》(海燕出版社,1949年)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在当时学术界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①同时,孙美玲还翻译了肖洛霍夫的《作家与领袖:肖洛霍夫致斯大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和《肖洛霍夫文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②该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80年出版。
    ③《巴赫金全集》(六卷本)由河北教育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
    ④陈建华主编:《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第二卷,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①该博士论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属于青年学者文库丛书中的一种。
    ②张铁夫主编:《普希金’与中国》,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49页。
    ③资料来源十《北京社会科学手册》课题组:《北京社会科学手册》,北京:燕山出版社1986版,第129-130页。
    ④吴洋霖:《俄罗斯文艺》2006年第3期《发刊词》。
    ①该书是由王智量、谭绍凯、胡日佳三位学者共同主编。
    ②张伟:《超越于创新——评介陈训明<普希金抒情诗中的女性>》,载《贵州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①赵敏俐:《文学研究方法论讲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版,第2页。
    ②赵敏俐:《文学研究方法论讲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版,第2页。
    ②克赛诺封:《回忆录》第三卷第八章,朱光潜译,自《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9页。
    ①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版,第19页。
    ②魏伯·司各特编著:《西方文艺批评的五种模式》,蓝仁哲译,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第62页。
    ③李朝龙:《现代文艺批评方法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④斯达尔夫人:《论文学》,徐继曾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
    ⑤胡经之,王岳川主编:《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9页。
    ⑥丹纳:《艺术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47页。
    ①李朝龙:《现代文艺批评方法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②李朝龙:《现代文艺批评方法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③胡经之,王岳川主编:《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0页。
    ④该书200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曾以《俄国文学史》为书名十198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作为《俄苏文学史》的第1卷由河南教育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
    ①汪介之:《我国俄罗斯文学史研究中的一部权威性著作——评曹靖华先生主编的<俄国文学史>》,载《俄罗斯文艺》2008年第4期。
    ②他的论文有《屠格涅夫与我们》、《一幕动人的哑剧——读<木木>》、《论<罗亭>》、《论<贵族之家>》、《屠格涅夫研究简论》等;而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屠格涅夫的6部长篇小说中,《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4部是由陈燊执笔作序。
    ③陈燊:《论<罗亭>》,载《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2期。
    ④陈燊:《论<罗亭>》,载《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2期。
    ①张铁夫:《普希金情结》,载季水河、何云波主编《理想的守望与追寻:张铁夫先生育人治学之路》,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22页。
    ②陈建华主编:《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第三卷,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378页。
    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杨国荣:《实证主义与中国近代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②沃野:《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变化和发展》,载《学术研究》1998年第七期。
    ③肖百容:《实证主义方法与文学研究》,载《船山学刊》2003年第2期。
    ④朱金顺:《试说新文学研究与朴学之关系》,载黄修已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9页。
    ⑤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⑥陈鸿详:《王国维与文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2页-284页。
    ①陈开科:《俄国汉学通史的佳作——李明滨<俄罗斯汉学史>评介》,载《云梦学刊》2011年第5期。
    ②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257页。
    ①陈建华:《20世纪中俄文学关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②夏仲翼:《20世纪中俄文学关系·序》,载《中国比较文学》1999年第2期。
    ③夏仲翼:《20世纪中俄文学关系·序》,载《中国比较文学》1999年第2期。
    ①马焯荣:《中西宗教与文学》,长沙: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5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50-652页。
    ③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荣震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683页。
    ①弗莱:《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郝振益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②杜昌忠:《论<伟大的代码)的文学批评特色》,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③杜昌忠:《论(伟大的代码)的文学批评特色》,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④弗莱:《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郝振益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7页。
    ⑤弗莱:《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郝振益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2页。
    ①陈建华主编:《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第一卷,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223页。
    ①董晓:《评王志耕<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载《俄罗斯文艺》2006年第1期。
    ①陈建华主编:《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第一卷,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239页。
    ②陈建华:《开拓俄罗斯人文思想研究新领域——序耿海英<别尔嘉耶夫与俄罗斯文学>》,载《文汇读书周报》2008年9月12日。
    ③陈建华:《开拓俄罗斯人文思想研究新领域——序耿海英<别尔嘉耶夫与俄罗斯文学>》,载《文汇读书周报》2008年9月12日。
    ①实际上,许多更早的学者对俄罗斯文学中的生态主题都有关注,但没有使用生态批评的术语。如许贤绪在:《中国俄语教学》1987年第1期发表了《当代苏联生态文学》一文。
    ②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载《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③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④William Slaymaker, On Ecocriticism, [J] Publications of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1999年10月.P1100.
    ①Cherll Glotfely &Harold From, 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 [M]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 P503.
    ②刘蓓:《生态批评研究考评》,载《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2期。
    ③陈晓兰:《为人类他者的自然》,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6期。
    ④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载《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①刘蓓:《生态批评研究考评》,载《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2期。
    ②刘文飞:《“道德”的生态文学——序<俄罗斯生态文学论>》,载《俄罗斯文艺》2006年第3期。
    ①同时梁坤的这些文章中涉及到宗教文化批评的方法。
    ②梁坤:《末世与救赎: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主题的宗教文化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页。
    ③梁坤:《末世与救赎: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主题的宗教文化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2页。
    ①张翠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②罗婷:《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K.K.Rutheven, Feminist Literary Studies: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P6.
    ①陆道夫:《英美女性主义批评的诗学贡献》,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②罗婷:《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③谢玉娥编:《女性文学研究教学参考资料》,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71页。
    ①玛丽·伊格尔顿编:《女性主义文学理论》,胡敏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61页。
    ②Caroline Bock,"The report from Paris",Signs,1978,No.8.P851.
    ③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0页。
    ④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
    ①段丽君:《反抗与屈从:彼得鲁舍夫斯卡娅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②段丽君:《反抗与屈从:彼得鲁舍夫斯卡娅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前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①段丽君:《反抗与屈从:彼得鲁舍夫斯卡娅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前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②段丽君:《反抗与屈从:彼得鲁舍夫斯卡娅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前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③魏伯·司各特:《西方文艺批评的五种模式》,蓝仁哲译,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
    ①L·Wellek, Encyclopedia of world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Co.1975, Vol.2,P228.
    ②弗雷泽:《金枝》,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1页。
    ①Frey. Anatomy of Criticism, Pri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7.P109
    ②转引自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序言,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③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94页。
    ④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94页。
    ⑤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0页。
    ①邱运华:《文学批评与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②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344-345页。
    ③何云波:《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圣经>原型》,载《外国文学欣赏》1989年第1、2期。
    ①何云波:《二十世纪的启示录》,载《国外文学》1995年第1期。
    ②《美国学者论艾特玛托夫》,普立民译,载《外国文学动态》,1983年第10期。
    ①何云波:《<断头台>一个现代宗教神话》,载《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②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0-43页。
    ③胡经之,王岳川主编:《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1页。
    ①别林斯基:《一八四0年俄国文学纪事》自《别林斯基选集第二卷》,满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404页。
    ②该文章发表于1959年《文学评论》第4期。
    ③该文章最初发表于1962年的《世界文学》第1一2期合刊,1987年作者又加入了补记的部分内容。
    ①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257页。
    ②陈建华:《二十世纪中俄文学关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③阿英:《中译高尔基作品编目》前言,上海:1936年6月《光明》月刊第1卷第2期,第109页。
    ④阿英:《晚清小说史》,北京出版社1955年版,第184页。
    ⑤戈宝权:《普希金文集》,上海时代书报出版社1947年版,第351-352页。
    ①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262页。
    ②该文章发表十《文献》1985年第2期。
    ③梁若冰:《中国人的普希金情结为什么这样长》,载《光明日报》1999年7月1日。
    ④孙绳武、卢永福编:《普希金与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12-513页。
    ①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38页。
    ②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37-38页。
    ③苏联科学院,《普希金全集》第八卷第79负,转引自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第42页。
    ①苏联科学院,《普希金全集》第八卷第79页,转引自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第43页。
    ①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56页。
    ②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56页。
    ③转引自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57页。
    ①戈宝权:《回忆莫斯科普希金百年祭》,载孙绳武主编《普希金与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3页。
    ②李明滨:《中国的普希金研究》,载《俄罗斯文艺》1999年第2期。
    ③陈建华主编:《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第一卷,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306页。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59-460页。
    ①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68页。
    ①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83页。
    ②转引自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91-92页。
    ③戈宝权:《我怎样走上翻译和研究外国文学的道路》,载《中外文学因缘》,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
    ④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107页。
    ①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110页-111页。
    ②陈建华主编:《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第一卷,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307页。
    ①陈建华主编:《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第一卷,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308页。
    ②陈建华主编:《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第一卷,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308页。
    ③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285页。
    ④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294页。
    ①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302页。
    ②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304页-305页。
    ③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307页。
    ①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331页。
    ②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359页
    ①《文艺月报》1953年第十、十一期合刊。
    ②戈宝权:《(阿Q正传)在国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3页。
    ①戈宝权:《(阿Q正传>在国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5页。
    ②戈宝权:《<阿Q正传)在国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5-56页。
    ③戈宝权:《(阿Q正传)在国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页。
    ①林洪亮:《试谈戈宝权在外国文学领域中的贡献》,载《戈宝权纪念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②严绍璗:《双边文化关系研究与“原典性实证”的方法论问题》,载《中国比较文学》1996年第1期。
    ③严绍璗:《双边文化关系研究与“原典性实证”的方法论问题》,载《中国比较文学》1996年第1期。
    ①高莽:《画译中的纪念》后记,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7年版。
    ①该选集包括诗歌卷和散文卷两卷,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
    ②高莽:《灵魂的归宿:俄罗斯墓园文化》,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③高莽:《灵魂的归宿:俄罗斯墓园文化》,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①高莽:《灵魂的归宿:俄罗斯墓园文化》,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②高莽:《灵魂的归宿:俄罗斯墓园文化》,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③高莽:《灵魂的归宿:俄罗斯墓园文化》,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①高莽:《灵魂的归宿:俄罗斯墓园文化》,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②高莽:《灵魂的归宿:俄罗斯墓园文化》,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26页。
    ③高莽:《灵魂的归宿:俄罗斯墓园文化》,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①高莽:《灵魂的归宿:俄罗斯墓园文化》,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69页。
    ②郑恩波:《瑰奇而珍贵的艺术世界——评高莽<灵魂的归宿>》,载《俄罗斯文艺》2002年第4期。
    ③陈辽:《文缘:我和文坛百家》,香港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页
    ④高莽:《圣山行:寻找诗人普希金的足迹》后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页。
    ①秦岚:《高莽岁月人伦生命的风景》,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编,《学问有道学部委员访谈录(下册)》,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2页。
    ②该书由长春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
    ①转引自《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论文集》(第二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页。
    ②转引自《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论文集》(第二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83页。
    ③高莽:《诗人之恋》,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④高莽:《墓碑·天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①高莽:《墓碑·天堂:向俄罗斯84位文学·艺术大师谒拜絮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②高莽:《灵魂的归宿:俄罗斯墓园文化》,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44页。
    ③高莽:《域里域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157页。
    ④高莽:《域里域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157页。
    ⑤高莽:《域里域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158页。
    ⑥高莽:《域里域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158页。
    ⑦高莽:《墓碑·天堂:向俄罗斯84位文学·艺术大师谒拜絮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2页。
    ①高莽:《墓碑·天堂:向俄罗斯84位文学·艺术大师谒拜絮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3页。
    ②高莽:《墓碑·天堂;向俄罗斯84位文学·艺术大师谒拜絮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③高莽:《墓碑·天堂:向俄罗斯84位文学·艺术大师谒拜絮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①高莽:《诗人之恋》,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②高莽:《诗人之恋》,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7页。
    ③语出斯大林对马雅可夫斯基情妇莉莉亚·布里克来信的批示,转引自蓝英年《马雅可夫斯基是怎样被偶像化的》,载《俄罗斯文艺》1996年第3期。
    ①高莽:《诗人之恋》,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②高莽:《诗人之恋》,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8页。
    ③高莽:《诗人之恋》,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页。
    ①高莽:《我画俄罗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版,第39页。
    ①高莽:《域里域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41页。
    ②高莽:《域里域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40页。
    ③高莽:《域里域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43页。
    ①高莽:《我画俄罗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版,第186-187页。
    ①高莽:《我画俄罗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版,第2页。
    ②高莽:《域里域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
    ③高莽:《域里域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58页。
    ④郑恩波:《瑰奇而珍贵的艺术世界——评高莽<灵魂的归宿>》,载《俄罗斯文艺》2002年第4期。
    ①高莽:《高贵的苦难——我与俄罗斯文学》,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①高莽:《灵魂的归宿:俄罗斯墓园文化》,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90页。
    ②高莽:《墓碑·天堂:向俄罗斯84位文学·艺术大师谒拜絮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3页。
    ③高莽:《灵魂的归宿:俄罗斯墓园文化》,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95-96页。
    ①高莽:《灵魂的归宿:俄罗斯墓园文化》,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213页。
    ②高莽:《灵魂的归宿:俄罗斯墓园文化》,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151页。
    ①高莽:《俄罗斯美术随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②高莽:《俄罗斯美术随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③高莽:《俄罗斯美术随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①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336页。
    ②高莽:《灵魂的归宿——俄罗斯墓园文化》,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页。
    ③高莽:《灵魂的归宿——俄罗斯墓园文化》,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页。
    ①胡经之,王岳川主编:《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4页。
    ②胡经之,王岳川主编:《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5页。
    ①李长之:《鲁迅批判》后记,北新书局1936年版。
    ②张梦阳:《鲁迅研究学术史概述》,载《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1册,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5版,第25页。
    ③温儒敏:《李长之的<鲁迅批判>及其传记》,载《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第4期。
    ④陈训明:《形迹考察与外国作家研究——以普希金研究为例》,载《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⑤陈训明:《形迹考察与外国作家研究——以普希金研究为例》,载《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⑥陈训明:《形迹考察与外国作家研究——以普希金研究为例》,载《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⑦陈训明:《形迹考察与外国作家研究——以普希金研究为例》,载《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⑧陈训明:《形迹考察与外国作家研究——以普希金研究为例》,载《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①鲁迅:《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10页。
    ②吴元迈:《吴元迈文集·序》,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③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页。
    ①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页。
    ②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页。
    ③吴元迈:《探索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59页-160负。
    ④普列汉诺夫创作的关于列夫·托尔斯泰的评论文章有《征兆性的错误》(1907)、《托尔斯泰和自然》(1908)、《政治家札记·从这里和到这里》(1910)、《概念的混乱》(1910—1911)、《卡尔·马克思和列夫·托尔斯泰》(1911)、以及另外一篇尚未发表的讲话稿《托尔斯泰和赫尔岑》。
    ①列宁:《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53页。
    ②该文章原载于《俄苏文艺》1980年第3期。
    ③刘宁主编:《俄国文学批评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661页。
    ④吴元迈:《普列汉诺夫论列夫·托尔斯泰》,载《吴元迈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⑤吴元迈:《普列汉诺夫和高尔基》,载《探索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42页。
    ①吴元迈:《普列汉诺夫和高尔基》,载《探索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32页。
    ②刘宁主编:《俄国文学批评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③吴元迈:《探索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1页。
    ④吴元迈:《普列汉诺夫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载《吴元迈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⑤吴元迈:《探索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74页。
    ①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第1卷,曹葆华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30页。
    ②吴元迈:《探索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78页。
    ③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4卷,北京: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374页。
    ④吴元迈:《普列汉诺夫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载《吴元迈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页。
    ①吴元迈:《吴元迈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页。
    ②吴元迈:《列宁同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斗争》,载《世界文学》1978年第4期。
    ①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2页、15页。
    ②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2页。
    ③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8页。
    ④转引自王金珊、刘文斌《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向前推进》,载《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第3期。
    ⑤列宁:《列宁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61页。
    ⑥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00页。
    ⑦列宁:《列宁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07页。
    ①吴元迈:《吴元迈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页。
    ②卢那察尔斯基:《卢那察尔斯基论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7页。
    ③列宁:《列宁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6页。
    ④列宁:《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7页。
    ⑤列宁:《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3页
    ⑥吴元迈:《吴元迈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⑦列宁:《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38页。
    ①列宁:《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76页。
    ②列宁:《哲学笔记》,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34页。
    ③吴元迈:《吴元迈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④吴元迈:《布哈林与文艺》,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集刊》,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①吴元迈:《布哈林与文艺》,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集刊》,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488页。
    ②吴元迈:《布哈林与文艺》,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集刊》,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488页。
    ①吴元迈:《布哈林与文艺》,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集刊》,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490页。
    ②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何国贤等译,李光谟等校,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09页。
    ①吴元迈:《早期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评家论现代主义》,载《中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集刊》第1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②吴元迈:《早期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评家论现代主义》,载《中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集刊》第1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91页。
    ③吴元迈:《早期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评家论现代主义》,载《中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集刊》第1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92页。
    ①吴元迈:《早期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评家论现代主义》,载《中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集刊》第1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92-293页。
    ②吴元迈:《早期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评家论现代主义》,载《中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集刊》第1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94页。
    ③吴元迈:《早期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评家论现代主义》,载《中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集刊》第1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98页。
    ①吴元迈:《早期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评家论现代主义》,载《中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集刊》第1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99页。
    ②吴元迈:《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向前推进》,载《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年第5期。
    ③朱光潜:《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质疑》,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②吴元迈:《也谈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与朱光潜先生商榷》,载《哲学研究》1979年第9期。
    ③吴元迈:《吴元迈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2贝。
    ④朱光潜:《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质疑》,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
    ①吴元迈:《再谈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载李志宏主编《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版。
    ②吴元迈:《再谈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载李志宏主编《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版,第3页。
    ①列宁:《列宁论文学与艺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1页。
    ②吴元迈:《苏联文学思潮》,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页。
    ③列宁:《列宁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67页。
    ①转引自吴元迈《苏联文学思潮》,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3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等编:《“拉普”资料汇编》(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1页。
    ③吴元迈:《拉普文艺思潮简论》,载《文学评论》1983年第1期。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等编:《“拉普”资料汇编》(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页。
    ⑤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8页。
    ①吴元迈:《拉普文艺思潮简论》,载《文学评论》1983年第1期。
    ②吴元迈:《吴元迈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1页。
    ③菖葆华等译:《苏联文学艺术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9页。
    ④吴元迈:《拉普文艺思潮简论》,载《文学评论》1983年第1期。
    ①吴元迈:《拉普文艺思潮简论》,载《文学评论》1983年第1期。
    ②吴元迈:《拉普文艺思潮简论》,载《文学评论》1983年第1期。
    ③列宁:《列宁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83页。
    ①吴元迈:《苏联文学思潮》,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72页。
    ②吴元迈:《30年代苏联文学思想》,载《吴元迈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0页。
    ①吴元迈:《30年代苏联文学思想》,载《吴元迈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2页。
    ②吴元迈:《苏联文学思潮》,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04页。
    ③该文章曾发表于《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4、5期。
    ①吴元迈:《苏联文学思潮》,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18页。
    ②吴元迈:《战后苏联文学问题》,载《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4、5期。
    ③吴元迈:《战后苏联文学问题》,载《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4、5期。
    ①吴元迈:《战后苏联文学问题》,载《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4、5期。
    ②吴元迈:《战后苏联文学问题》,载《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4、5期。
    ③吴元迈:《战后苏联文学问题》,载《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4、5期。
    ①吴元迈:《战后苏联文学问题》,载《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4、5期。
    ②吴元迈:《战后苏联文学问题》,载《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4、5期。
    ①吴元迈:《苏联的“艺术接受”探索》,载《文学评论》1986年第1期。
    ②吴元迈:《苏联的“艺术接受”探索》,载《文学评论》1986年第1期。
    ③吴元迈:《苏联的“艺术接受”探索》,载《文学评论》1986年第1期。
    ①吴元迈:《苏联的“艺术接受”探索》,载《文学评论》1986年第1期。
    ②吴元迈:《苏联的“艺术接受”探索》,载《文学评论》1986年第1期。
    ③该文章曾发表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从刊》第7卷,1986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①吴元迈:《吴元迈文集》,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2页。
    ②吴元迈:《现实的发展与现实主义的发展》,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229页。
    ①吴元迈:《当代苏联文艺学方法概观》,载《世界文学》杂志1989年第3期。
    ②吴元迈:《当代苏联文艺学方法概观》,载《世界文学》杂志1989年第3期。
    ③吴元迈:《当代苏联文艺学方法概观》,载《世界文学》杂志1989年第3期。
    ④吴元迈:《当代苏联文艺学方法概观》,载《世界文学》杂志1989年第3期。
    ①吴元迈:《巴赫金的“语言创作美学》,载《中州文坛》,1988年第1期。
    ②吴元迈:《吴元迈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7页。
    ③吴元迈:《吴元迈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2页。
    ①该文章发表于《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4期。
    ②吴元迈:《“20世纪外国国别文学史从书”总序》,载《吴元迈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0页。
    ①王元化:《文心雕龙的创作论·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①蒋述卓、蒋艳萍:《论王元化“综合研究法”的文化诗学意义》,载《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②转引自钱中文《法国文艺理论流派印象谈》,载《文艺研究》1985年第4期。
    ③马龙潜:《对当代文学理论体系哲学基础的认识》,载《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2期。
    ①该作品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再版。
    ②该作品选入《布尔加科夫中短篇小说选》,2007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③该著作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再版。
    ④《俄罗斯“白银时代”精品文库》(四卷本)由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出版;《果戈理全集》(九卷本)由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出版;《新俄罗斯文学从书》八种由昆仑出版社1999年出版;《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三辑),分别由百花文艺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2008年、2010年出版。其中《果戈理全集》(九卷本)是我国关于果戈理全集的第一部中译本,获得了第五届全国外国文学优秀图书二等奖以及第十三届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等奖项。
    ①该小说选十2007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②陈建华:《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第一卷,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143页。
    ③汪介之:《执着的耕耘系统的开采——探测俄国象征派文学迷宫的“立体工程”》,载《国外文学》1996年第4期。
    ④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研究》引言,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①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研究》,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②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研究》,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③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研究》,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④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研究》,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0页。
    ①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研究》,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1页。
    ②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研究》,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③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研究》,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86页。
    ①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研究》,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86页。
    ②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研究》,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
    ①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研究》,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24页。
    ②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研究》前言,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③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研究》,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91页。
    ④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研究》,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16页。
    ⑤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研究》,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32页。
    ⑥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研究》,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①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研究》,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②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研究》,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70页。
    ①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理论建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②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理论建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①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理论建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2页。
    ②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理论建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8页。
    ③索洛古勃:《创造出来的神话》,第二卷第173页,转引自周启超《俄国象征派理论建树》,第106页。
    ④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理论建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8页。
    ⑤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理论建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146页。
    ①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理论建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9页。
    ②转引自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理论建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贝。
    ③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理论建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82页。
    ④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理论建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23页。
    ①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理论建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66页。
    ①1998年初,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了郑体武主编的“白银时代俄国文从”(5本)。3月,北京的作家出版社也推出了严永兴主编的“白银时代从书”(6本)。这套从书中以小说为重点,包括别雷的《彼得堡》、布尔加科夫的《撒旦起舞》、皮利尼亚克的《红木》、扎米亚京的《我们》、安德列耶夫的《红笑》和格林的《踏浪女人》。4月间,云南人民出版社推出了由叶水夫、吴元迈、石南征等主编,刘文飞和汪剑钊等策划的“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化从书”(7本)。这套从书内容丰富,既有诗歌、小说和散文,也包括舍斯托夫的理论批评文集《开端与终结》和别尔嘉耶夫的“哲学自传”——《自我认知》。6月,周启超主编的“白银时代精品文库”(4卷)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其中包括《小说卷》、《诗歌卷》、《名人剪影》和《文化随笔》。
    ②汪介之:《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接受》,载《中国比较文学》1999年第4期。
    ③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①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②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③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④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①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②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③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④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①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②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③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④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⑤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①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1页。
    ②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1页。
    ①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②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③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①(俄)利普斯凯罗夫:《在米哈伊尔·阿列克赛耶奇·库兹明诗歌晚会上的发言》,转引自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②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①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
    ②(瑞典)帕尔·哈尔斯特伦:《颁奖词》,载彭诗琅、廖隐邨主编,《诺贝尔文学奖金库》,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242页。
    ③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页。
    ④谢天振:《从比较文学角度重写俄苏文学史》,载《俄罗斯文艺》1995年第1期。
    ①周启超:《“二十世纪俄语文学”:新的课题,新的视角》,载《国外文学》1993年第4期。
    ②周启超:《“二十世纪俄语文学”:新的课题,新的视角》,载《国外文学》1993年第4期。
    ③周启超:《“二十世纪俄语文学”:新的课题,新的视角》,载《国外文学》1993年第4期。
    ④汪介之:《阶段性: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的一个参照点》,载《俄罗斯文艺》1995年第1期。
    ①汀介之:《阶段性: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的一个参照点》,载《俄罗斯文艺》1995年第1期。
    ②林精华:《走出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的哲学迷雾》,载《国外文学》1996年第1期。
    ③杨怀玉:《断裂与整合,借鉴与思考——浅谈20世纪90年代我国俄苏文学史研究》,载《俄罗斯文艺》2001年第4期。
    ①晓河:《巴赫金研究在中国》,载《文艺理论与批评》1998年第6期。
    ②周启超:《巴赫金文论的关键词:“复调”》,载《外国文学》2002年第4期。
    ①周启超:《试论巴赫金的“文本理论”》,载《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②周启超:《试论巴赫金的“文本理论”》,载《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①周启超:《试论巴赫金的“文本理论”》,载《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②周启超:《试论巴赫金的“文本理论”》,载《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③周启超:《试论巴赫金的“文本理论”》,载《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④周启超:《试论巴赫金的“文本理论”》,载《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①周启超:《试论巴赫金的“文本理论”》,载《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②此文章收入《对话与建构》,由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
    ③该文章发表于《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
    ④周启超:《俄苏形式学派文论在当代苏联文学学界的命运》,载《对话与建构》,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76页。
    ⑤周启超:《俄苏形式学派文论在当代苏联文学学界的命运》,载《对话与建构》,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①周启超:《俄苏形式学派文论在当代苏联文学学界的命运》,载《对话与建构》,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②周启超:《俄苏形式学派文论在当代苏联文学学界的命运》,载《对话与建构》,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③周启超:《俄苏形式学派文论在当代苏联文学学界的命运》,载《对话与建构》,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①佛克马、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林书武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3页。
    ②周启超:《在“结构——功能”探索的航道上》,载《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
    ③周启超:《开放与恪守并举 解构与建构并行——今日俄罗斯文论前沿问题述评》,载《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2期。
    ①周启超:《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文论的基本表征》,载《新疆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②周启超:《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文论的基本表征》,载《新疆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③周启超:《开放与恪守并举解构与建构并行——今日俄罗斯文论前沿问题述评》,载《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2期。
    ①李朝龙:《现代文艺批评方法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9页。
    ②李朝龙,《现代文艺批评方法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0-341页。
    ①李朝龙,《现代文艺批评方法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1页。
    ②李朝龙,《现代文艺批评方法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1页。
    ①刘文飞:《布罗茨基传》前言,北京:新世界出版社版2003年版,第1页。
    ②刘文飞:《布罗茨基传》前言,北京:新世界出版社版2003年版,第1页。
    ①刘文飞:《布罗茨基传》,北京:新世界出版社版2003年版,第9页。
    ②刘文飞:《布罗茨基传》,北京:新世界出版社版2003年版,第23页。
    ③刘文飞:《布罗茨基传》,北京:新世界出版社版2003年版,第28页。
    ④刘文飞:《布罗茨基传》,北京:新世界出版社版2003年版,第50-52页。
    s A·奈曼:《阿赫马托娃的故事》,莫斯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24页;转引自任光宣主编《俄罗斯文学简史》,第256页。
    ①刘文飞:《布罗茨基传》,北京:新世界出版社版2003年版,第53页。
    ②刘文飞:《布罗茨基传》,北京:新世界出版社版2003年版,第53页。
    ③刘文飞:《布罗茨基传》,北京:新世界出版社版2003年版,第150页。
    ①刘文飞:《布罗茨基传》,北京:新世界出版社版2003年版,173-174页
    ②刘文飞:《布罗茨基传》,北京:新世界出版社版2003年版,第175页。
    ③刘文飞:《布罗茨基传》,北京:新世界出版社版2003年版,第177页。
    ④刘文飞:《布罗茨基传》,北京:新世界出版社版2003年版,第179页。
    ①刘文飞:《诗歌漂流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②刘文飞:《诗歌漂流瓶》序言,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③Brodsky, 《Less Than One》.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1987. P136.
    ④Brodsky, 《Less Than One》.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1987. P145.
    ①刘文飞:《诗歌漂流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0页。
    ②刘文飞:《诗歌漂流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2页。
    ③刘文飞:《诗歌漂流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④刘文飞:《诗歌漂流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⑤布罗茨基:《诺贝尔奖获得者布罗茨基的受奖演说》,非闻译,载《外国文学动态》1988年第10期。
    ⑥布罗茨基:《诺贝尔奖获得者布罗茨基的受奖演说》,非闻译,载《外国文学动态》1988年第10期。
    ⑦Brodsky,《Less Than One》.Farrar. Straus and Giroux1987.P 129.
    ⑧转引自刘文飞《诗歌漂流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6页。
    ⑨刘文飞:《诗歌漂流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6页。
    ①刘文飞:《诗歌漂流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0页。
    ②刘文飞:《诗歌漂流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③Brodsky, 《Less Than One》.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1987. P 139.
    ④Brodsky, 《Less Than One》.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1987. P 139.
    ⑤刘文飞:《诗歌漂流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
    ⑥刘文飞:《诗歌漂流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①刘文飞:《诗歌漂流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②刘文飞:《诗歌漂流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③Brodsky, 《Less Than One》.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1987. P 36.
    ④Brodsky, 《Less Than One》.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1987. P 36.
    ⑤刘文飞:《诗歌漂流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80页。
    ①刘文飞:《诗歌漂流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83页。
    ②《安娜·阿赫马托娃的故事》转自刘文飞《诗歌漂流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88负。
    ③刘文飞:《诗歌漂流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92页。
    ④刘文飞:《诗歌漂流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00页。
    ⑤刘文飞:《诗歌漂流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03页。
    ①Brodsky,《Less Than One》.Farrar. Straus and Giroux1987.P 192-193.
    ②刘文飞:《诗歌漂流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页。
    ①刘文飞:《诗歌漂流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页。
    ②刘文飞:《诗歌漂流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页。
    ③刘文飞:《布罗茨基传》,北京:新世界出版社版2003年版,第206页。
    ④刘文飞:《布罗茨基传》,北京:新世界出版社版2003年版,第201页。
    ⑤刘文飞:《二十世纪俄语诗史》前言,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①刘文飞:《二十世纪俄语诗史》前言,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②刘文飞:《二十世纪俄语诗史》,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③刘文飞:《二十世纪俄语诗史》,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④刘文飞:《二十世纪俄语诗史》,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
    ⑤刘文飞:《二十世纪俄语诗史》,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⑥刘文飞:《二十世纪俄语诗史》,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①刘文飞:《二十世纪俄语诗史》,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6页。
    ②刘文飞:《二十世纪俄语诗史》,前言,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③刘文飞:《二十世纪俄语诗史》,前言,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④王志耕:《视界·渊源·文学的史:读(20世纪俄语诗史)》,载《俄罗斯文艺》1999年第1期。
    ①刘文飞:《普希金抒情诗歌的特色》,载《思想俄国》,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年版,第116页。
    ②刘文飞:《普希金抒情诗歌的特色》,载《思想俄国》,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年版,第116页。
    ③刘文飞:《普希金抒情诗歌的特色》,载《思想俄国》,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年版,第117页。
    ④刘文飞:《普希金抒情诗歌的特色》,载《思想俄国》,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年版,第117页。
    ⑤刘文飞:《普希金抒情诗歌的特色》,载《思想俄国》,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页。
    ⑥刘文飞:《俄语诗歌的性质和风恪》,载《思想俄国》,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
    ①刘文飞:《俄语诗歌的性质和风格》,载《思想俄国》,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年版,第82页。
    ②刘文飞:《诺贝尔文学奖与俄语文学》,载《思想俄国》,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③该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7年再版,201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史名为《抒情诗的呼吸》第三次出版。
    ①刘文飞:《心笺·情书·诗简》,载《三诗人书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6贝。
    ②刘文飞:《心笺·情书·诗简》,载《三诗人书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③刘文飞:《心笺·情书·诗简》,载《三诗人书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1负。
    ④刘文飞:《心笺·情书·诗简》,载《三诗人书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4页。
    ⑤刘文飞:《心笺·情书·诗简》,载《三诗人书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①刘文飞:《心笺·情书·诗简》,载《三诗人书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②刘文飞:《心笺·情书·诗简》,载《三诗人书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③刘文飞:《心笺·情书·诗简》,载《三诗人书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④乌兰汗:《三诗人书简》序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⑤论文有雷丽平的《俄罗斯文化的形成,发展及主要特征》以及曾军的《重新审视俄罗斯文化精神》、汪介之的《白银时代:西方文化与俄罗斯文化的融洽》等。
    ①相关论文则包括《<哲学书简>:俄国思想分野的开端》(《读书》1998年第5期)、《脱离“土壤”的“群魔”——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中的斯拉夫派立场》(《中外文化与文论》2005年第1期)、《别林斯基与果戈理的书信论战》(《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l期)、《伊凡四世与库尔勒斯基通信论争》(《俄罗斯文艺》2007年第1期)、《“俄罗斯问题”:索尔仁尼琴的“新斯拉夫主义”》(《俄罗斯研究》2006年第3期)、《利哈乔夫关于俄罗斯的“思考”》,(《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6年第3期)等。
    ②刘文飞:《伊阿诺斯,或双头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①刘文飞:《伊阿诺斯,或双头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①刘文飞:《伊阿诺斯,或双头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②赫尔岑:《往事与随想》,中卷,项耀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3页。
    ①刘文飞:《思想俄国》,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②刘文飞:《思想俄国》,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③刘文飞:《伊阿诺斯,或双头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④(俄)泽齐娜等:《俄罗斯文化史》,刘文飞、苏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①普列汉诺夫,《俄国社会思想史》,孙静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卷第191-192页。
    ②刘文飞:《伊阿诺斯,或双头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3-315页。
    ③刘文飞:《伊阿诺斯,或双头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4页。
    ④转引自刘文飞《伊阿诺斯,或双头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4页。
    ⑤转引自刘文飞《伊阿诺斯,或双头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5页。
    ①刘文飞:《伊阿诺斯,或双头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②何云波、刘亚丁:《精神的流浪者——关十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对话》,载《俄罗斯文艺》2001年第3期。
    ③刘文飞:《伊阿诺斯,或双头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④刘文飞:《伊阿诺斯,或双头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⑤刘文飞:《伊阿诺斯,或双头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①刘文飞:《伊阿诺斯,或双头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②刘文飞:《伊阿诺斯,或双头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页。
    1、魏伯·司各特:《西方文艺批评的五种模式》,蓝仁哲译,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
    2、弗雷泽:《金枝》,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3、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5、王春元、钱中文:《文学理论方法论研究》,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6、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7、(美)威尔弗雷德·L.古尔灵等:《文学批评方法手册》,姚锦涛等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8、玛丽·伊格尔顿编:《女性主义文学理论》,胡敏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9、陈鸣树:《文艺学方法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10、马焯荣:《中西宗教与文学》,长沙:岳麓书社1991年版。
    11、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
    12、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3、狄其骢:《文艺学问题》,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4、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研究》,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5、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6、黄修已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7、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8、刘文飞:《二十世纪俄语诗史》,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19、刘文飞:《诗歌漂流瓶——布罗茨基与俄语诗歌传统》,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0、弗莱:《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郝振益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1、陈建华:《二十世纪中俄文学关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2、高莽:《灵魂的归宿:俄罗斯墓园文化》,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
    23、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5、罗婷:《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陈钟石、潘莉:《戈宝权》,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27、高莽:《圣山行:寻找诗人普希金的足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吴元迈:《吴元迈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29、高莽:《我画俄罗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30、陈建华:《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31、杨国荣:《实证主义与中国近代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2、余三定:《当代学术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3、周启超:《现代斯拉夫文论导引》,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程正民:《试谈托尔斯泰是怎样创作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78年第52期。
    2、孙美玲:《苏联文学著作中的一桩公案——<静静的顿河>的著作权问题》,《文艺百家》1979年第2期。
    3、倪蕊琴:《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托尔斯泰是资产阶级文艺家吗?》,《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2期。
    4、吴元迈:《普列汉诺夫论无产阶级文艺》,《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3期。
    5、薛君智:《苏联文学研究在西方》,《当代外国文学》1980年第2期。
    6、钱中文:《托尔斯泰创作思想浅谈》,《苏联文艺》1980年第3期。
    7、顾蕴璞:《谈谈叶赛宁和他的抒情诗》,《苏联文艺》1980年第3期。
    8、李树森:《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真实图景——评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吉林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9、戈宝权:《马雅可夫斯基和中国》,《武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10、王远泽、张铁夫:《论马雅可夫斯基的讽刺喜剧》,《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3期。
    11、金留春、诸燮清:《“永恒的宗教真理”与“静止不动的东方”》,《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4期。
    12、彭克巽:《析<静静的顿河>的艺术构思>》,《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4期。
    13、吴元迈:《普列汉诺夫论现实主义》,《文学评论》1980年第5期。
    14、夏仲翼:《窥探心灵奥秘的艺术》,《苏联文学》1981年第1期。
    15、冯增义:《陀思妥耶夫斯基早期作品中的“小人物”》,《俄苏文学》1981年1月。
    16、夏仲翼:《窥探心灵奥秘的艺术——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创作散论》,《苏联文学》1981年第1期。
    17、李明滨:《<战争与和平>的艺术成就》,《国外文学》1981年第1期。
    18、许贤绪:《当代苏联文学对卫国战争写法的变化》,《外国语》1981年第1期。
    19、马家骏:《一首深沉的叙事抒情诗——涅克拉索夫的<大门前的沉思>》,《外国文学研究》1981年第2期。
    20、陈燊:《欧美作家论托尔斯泰》,《外国文学研究》1981年第2期。
    21、吴元迈:《普列汉诺夫和高尔基》,《苏联文艺》1981年第3期。
    22、张羽:《高尔基早期创作特点浅谈》,《苏联文学》1981年第3期。
    23、李辉凡:《高尔基短篇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当代外国文学》1981年第3期。
    24、石南征:《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的长篇小说<一日长于百年>》,《外国文学动态》1981年第3期。
    25、谭得伶:《高尔基与儿童文学》,《当代外国文学》1981年第3期。
    26、陈燊:《评<屠格涅夫传>》,《名作欣赏》1982年第1期。
    27、李辰民:《论俄罗斯作家笔下的小人物》,《苏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28、彭克巽:《果戈理的“写真实”观》,《渤海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29、薛君智:《一部有世界影响的作品——法捷耶夫的<毁灭>在中国》,《当代外国文学》1982年第3期。
    30、夏仲翼:《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和小说复调结构问题》,《世界文学》1982年第4期。
    31、张铁夫、黄弗同:《普希金文艺思想简论》,《华中师院学报》1982年第6期。
    32、吴元迈:《“拉普”文艺思潮简论》,《文学评论》1983年第1期。
    33、魏荒弩:《涅克拉索夫与苏联诗歌》,《国外文学》1983年第1期。
    34、彭克巽:《高尔基与二十年代苏联青年作家的创作——兼论二十年代高尔基文艺思想》,《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1期。
    35、倪蕊琴:《创作个性·思想探索·形象体现——巴金和托尔斯泰创作特色初探》,《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2期。
    36、顾蕴璞:《幻境构奇思,真景寓真情——试论组诗<波斯抒情>的艺术特色》,《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3期。
    37、章廷桦:《马雅可夫斯基的讽刺艺术》,《苏联文学》1983年3月。
    38、彭克巽:《漫谈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世界文学》,《国外文学》1983年第3期。
    39、陈元恺:《屠格涅夫与中国作家》,《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4期。
    40、吴元迈:《苏联的文艺研究方法的新趋向》,《文学评论》1983年第4期。
    41、刘宁:《当代苏联文艺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外国文学报道》1984年第1期。
    42、彭克巽:《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道路的开端》,《外国文学研究》1984年第2期。
    43、顾蕴璞:《非凡的人格,独特的风格》,《外国文学研究》1984年第3期。
    44、倪蕊琴:《肖洛霍夫风格初探》,《华东师范大学》1985年第1期。
    45、朱宪生:《时代与个性——对屠格涅夫创作的再认识和再思考》,《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第3期。
    46、孙美玲:《肖洛霍夫和中国》,《苏联文艺》1985年第4期。
    47、浦立民:《严格的现实主义——谈艾特玛托夫的创作特点》,《苏联文学》1985年第4期。
    48、严永兴:《苏联当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文艺评论》1985年第5期。
    49、冯增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观初探》,《苏联文学》1985年第6期。
    50、刘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哲学观——谈<罪与罚>的思想论争性》,《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第1其。
    51、刘亚丁:《<两重人格>浅探》,《外国文学研究》1986年第2期。
    52、倪蕊琴:《当代中苏文学思潮比较》,《当代苏联文学》1986年第2期。
    53、陈建华:《长篇结构模式的突破: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长篇的“对位”“对映”机构与戏剧处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54、钱善行:《一部具有“头等的艺术价值”的中篇小说——评蒲宁的早期代表作<乡村>的艺术技巧》,《外国文学研究》1986年第3期。
    55、刘洪涛:《我国解放后托尔斯泰研究述评》,《外国文学研究》1986年第4期。
    56、朱宪生:《苏联文学批评方法论问题管窥》,《外国文学研究》1986年第4期。
    57、张杰:《“散点”与“透视”——蒲宁中篇小说<乡村>思想艺术浅析》,《外国文学欣赏》1986年第4期。
    58、王圣思:《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现代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
    59、倪蕊琴:《当代苏联文学道德主题的深化和托尔斯泰传统的发展》,《文艺评论》1986年第6期。
    60、钱中文:《复调小说:主人公与作者——巴赫金的叙述理论》,《外国文学评 论》1987年第1期。
    61、许贤绪:《当代苏联生态文学》,《中国俄语教学》1987年第1期。
    62、余绍裔、余一中:《论列夫·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艺术》,《南京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63、倪蕊琴:《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对长篇小说创作的拓展》,《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2期。
    64、严永兴:《意蕴宏阔风自雄——当代苏联战争文学新貌掠影》,《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2期。
    65、李树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评西方论肖洛霍夫》,《外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2期。
    66、钱善行:《超题材性和开放性——论80年代苏联长篇小说思想艺术上的新开拓》,《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2期。
    67、严永兴:《独惊斯世抗风云——苏联文学艺术手法的新开拓》,《文艺评论》1987年第3期。
    68、石南征:《当代苏联文学理论的风格问题》,《俄罗斯文艺》1987年第3期。
    69、叶水夫:《托尔斯泰与中国》,《外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4期。
    70、陈燊:《列夫·托尔斯泰和意识流》,《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4期。
    71、薛君智:《帕斯捷尔纳克的生活与创作道路:兼论<日瓦戈医生>》,《外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4期。
    72、李辉凡:《苏联文学和文学批评中人道主文思想的流变》,《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4期。
    73、李辉凡:《苏联的比较文学研究及其理论探索》,《苏联文学》1988年第1期。
    74、吴元迈:《关于巴赫金的语言创作问题》,《中州论坛》1988年第1期。
    75、张铁夫:《近年来我国的普希金研究》,《外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3期。
    76、李毓榛:《肖洛霍夫现实主义的若干特征》,《国外文学》1988年第3期。
    77、任光宣:《论心理分析类型及其特征——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的心理分析方法之比较》,《国外文学》1988年第3期。
    78、倪蕊琴:《“小型化”史诗的诞生和传统长篇史诗的回顾》,《俄罗斯文艺》1988年第5期。
    79、周启超:《在“结构—功能”探索的航道上——俄国形式主义在当代苏联文艺理论界的渗透》,《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
    80、钱善行:《苏联文艺界关于假定性的争论和当代苏联小说艺术的多样化》,《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2期。
    81、戈宝权:《“五四”运动前后俄罗斯古典文学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外国文 学研究》1989年第3期。
    82、王圣思:《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中国的社会学批评及其探索》,《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3期。
    83、陈建华:《特定时代的反思录——评索尔仁尼琴的<癌病房>》,《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3期。
    84、冀元璋:《苏联文学中的农业集体化题材的嬗化》,《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3期。
    85、程正民:《论普希金艺术思维的特征》,《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
    86、张杰:《复调小说作者意识与对话关系——也谈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
    87、石南征:《当代苏联小说与寓言化》,《俄罗斯文艺》1989年第5期。
    88、钱善行:《俄苏心理小说简述》,《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年第6期。
    89、陈燊:《论<罗亭>》,《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1期。
    90、李明滨:《中国当代文学在苏联》,《中国比较文学》1990年第2期。
    91、王圣思:《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中国现代文学创作》,《外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2期。
    92、胡日佳:《一幅色彩斑斓的“马赛克镶嵌画”——试评<静静的顿河>的叙事结构》,《外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3期。
    93、章廷桦:《马雅可夫斯基创作中几个值得重视的艺术问题》,《苏联文学》1990年第3期。
    94、李毓榛:《肖洛霍夫和曹雪芹写作手法之比较》,《贵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95、徐家荣:《顿河草原的鲜花:评肖洛霍夫的<顿河故事>》,《兰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96、李明滨:《中国最早的俄国文学史研究》,《中国比较文学》1990年第4期。
    97、周启超:《审美原则上的并立与共生——关于列·安德列耶夫的小说诗学品格兼与苏联评论家对话》,《外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4期。
    98、孙美玲:《在历史面前——<静静的顿河>第三部发表史片断》,《外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4期。
    99、李辰民:《契诃夫小说中的变态心理学》,《外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4期。
    100、李明滨:《中国文学在俄国的传播》,《北京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101、张杰:《批评的超越:论巴赫金的整体性批评理论》,《文艺研究》1990年第6期。
    102、余一中:《创新与传统的结合——试论“异样文学”》,《苏联文学联刊》1991 年第1期。
    103、石南征:《论七八十年代苏联小说的象征化》,《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1期。
    104、顾蕴璞:《当代苏联和中国的诗美流向》,《外国文学研究》1991年第2期。
    105、梁坤:《直觉顿悟中的理性探求——论阿斯塔菲耶夫的抒情小说》,《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2期。
    106、陈燊:《论<贵族之家>》,《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3期。
    107、何云波:《道德需要与情感愉悦:陀思妥耶夫斯基宗教皈依心理之分析》,《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3期。
    108、吴泽霖:《苏联的历史比较文艺学》,《苏联文学联刊》1991年第3期。
    109、刁在飞:《反思历史,展望未来:评<日瓦戈医生>的思想倾向》,《兰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110、李明滨:《苏联的唐诗研究概述》,《国外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
    111、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的历史风貌》,《俄罗斯文艺》1992年第1期。
    112、周启超:《俄国象征派的“象征观”》,《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1期。
    113、任光宣:《俄国文学与宗教》,《国外文学》1992年第2期。
    114、陈桑:《屠格涅夫研究简论》,《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2期。
    115、王守仁:《璀璨的珠串——试析叶赛宁组诗<波斯抒情>》,《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3期。
    116、童道明:《契诃夫与二十世纪现代戏剧》,《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3期。
    117、吴晓都:《前苏联文论家眼中的解构主义》,《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3期。
    118、汪介之:《俄罗斯文学精神与中国新文学总体格局的形成:中俄文学关系的宏观考察》,《国外文学》1992年第4期。
    119、吴泽霖:《托尔斯泰主义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苏联文学联刊》1992年第4期。
    120、冯玉律:《俄国侨民文学的第一浪潮》,《俄罗斯文艺》1992年第5期。
    121、周启超:《评象征派的“写情境小说”——诗人勃留索夫的小说艺术》,《外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1期。
    122、岳凤麟:《杰出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与叶赛宁——中俄诗歌比较研究》,《国外文学》1993年第1期。
    123、徐稚芳:《歌唱否定精神,还是追求和谐美好的人生——析长诗<恶魔>的主题思想》,《国外文学》1993年第2期。
    124、顾蕴璞:《命运·个性·风格:阿赫玛托娃与茨维塔耶娃》,《国外文学》1993 年第3期。
    125、任光宣:《论果戈理创作中的宗教观念》,《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4期。
    126、周启超:《“二十世纪俄语文学”:新的课题,新的视角》,《国外文学》1993年第4期。
    127、张冰:《尤·米·洛特曼和他的结构诗学》,《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1期。
    128、任光宣:《<伊戈尔远征记>及其表现的双重信仰》,《国外文学》1994年第1期。
    129、冯玉律:《论蒲宁创作中的永恒主题》,《俄罗斯文艺》1994年第1期。
    130、张铁夫:《普希金诗歌中的<圣经>题材》,《湘潭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131、张建华:《关于九十年代俄罗斯文学的文化学思考》,《当代外国文学》1994年第3期。
    132、曾思艺:《在诗意自然中探索人生之谜——丘特切夫对屠格涅夫的影响》,《外国文学研究》1994年第4期。
    133、何云波:《论艾特玛托夫小说的神话模式》,《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4期。
    134、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135、吴晓都:《巴赫金与文学研究方法论》,《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1期。
    136、夏忠宪:《拉伯雷与民间笑文化、狂欢化——巴赫金论拉伯雷》,《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1期。
    137、李辰民:《契诃夫小说的现代意识》,《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1期。
    138、何云波:《20世纪启示录:<日瓦戈医生>的文化阐释》,《国外文学》1995年第1期。
    139、任光宣:《试论俄国古代使徒传作品及其演变》,《国外文学》1995年第2期。
    140、周启超:《二十世纪俄语文学:侨民文学风景》,《国外文学》1995年第2期。
    141、刁绍华:《重放异彩的哈尔滨俄侨文学》,《求是学刊》1995年第2期。
    142、侯玮红:《美国人谈俄罗斯妇女小说》,《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2期。
    143、余一中:《九十年代上半期俄罗斯文学的新发展》,《当代外国文学》1995年第4期。
    144、张建华:《论俄罗斯小说转型期的美学特征》,《当代外国文学》1995年第4期。
    145、倪蕊琴:《托尔斯泰对孔、孟、墨、老的评价及阐释》,《中国比较文学》1996 年第2期。
    146、程正民:《托尔斯泰的艺术独创性与艺术思维的变化和俄国农民心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147、赵明:《审美与非审美:历史夹缝中的“五四”小说家及其与俄国文学的关系》,《宁夏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148、赵桂莲:《白银时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国外文学》1996年第3期。
    149、李正荣:《史诗微积分:托尔斯泰小说的诗学特征》,《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第4期。
    150、李正荣:《癫僧传统与托尔斯泰小说的精神特质》,《俄罗斯文艺》1996年第5期。
    151、汪剑钊:《俄国象征派诗歌与宗教精神》,《外国文学》1996年第6期。
    152、赵明:《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20世纪中国文学接受俄国文学的三种模式》,《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
    153、董小英:《俄国巴赫金研究现状》,《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2期。
    154、赵宁:《维谢罗夫斯基与苏联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2期。
    155、李辰民:《80—90年代俄国的“契诃夫学”》,《俄罗斯文艺》1997年第2期。
    156、石南征:《前苏联文学的叙述之路》,《当代外国文学》1997年第2期。
    157、任光宣:《俄罗斯文学的新发展——1991-1996年的俄罗斯文学》,《国外文学》1997年第2期。
    158、周启超:《类型学研究:定位与背景》,《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第3期。
    159、李正荣:《托尔斯泰小说的三种时空向度》,《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
    160、张铁夫:《俄苏普希金学述评》,《湘潭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161、李明滨:《托尔斯泰与儒道学说》,《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162、吴晓都:《诗学的“散文”——什克洛夫斯基的<散文理论>》,《外国文学动态》1997年第6期。
    163、钱中文:《论巴赫金的交往美学及其人文科学方法论》,《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
    164、林精华:《苏俄60年代以来对“俄国白银时代小说”研究综述》,《俄罗斯文艺》1998年第1期。
    165、余一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好书吗》,《俄罗斯文艺》1998年第2期。
    166、任光宣:《重读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罗斯文艺》1998年第 2期。
    167、王加兴:《巴赫金言谈理论阐析》,《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168、李明滨:《中国普希金研究的开拓者戈宝权》,《俄罗斯文艺》1998年第4期。
    169、李辉凡:《“白银时代”与现代派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1998年第6期。
    170、沃野:《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变化和发展》,《学术研究》1998年第七期。
    171、王志耕:《视界·渊源·文学的史:读(20世纪俄语诗史>》,《俄罗斯文艺》1999年第1期。
    172、吴泽霖:《从托尔斯泰的上帝到中国的“天”》,《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1期。
    173、李明滨:《普希金学在中国的进展》,《国外文学》1999年第1期。
    174、任光宣:《普希金与宗教》,《国外文学》1999年第1期。
    175、王智量:《<叶甫盖尼·奥涅金>艺术特点略谈》,《俄罗斯文艺》1999年第2期。
    176、何云波:《基督教<圣经>与<日瓦戈医生>》,《俄罗斯文艺》1999年第3期。
    177、邱运华:《在批评的背后——列宁和普列汉诺夫论托尔斯泰比较研究》,《俄罗斯文艺》1999年第3期。
    178、陈训明:《中国与西方对普希金态度的差异问题》,《中国比较文学》1999年第4期。
    179、任光宣:《世纪末的回顾——对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国外文学》2000年第1期。
    180、刘亚丁:《人的命运——葛丽高里·麦列霍夫评论史》,《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81、査晓燕:《“异”之诠释:19世纪上半期俄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俄罗斯文艺》2000年第1期。
    182、(俄)罗高寿:《戈宝权,俄罗斯杰出的老朋友》,《文教资料》2000年第1期。
    183、(俄)齐赫文斯基:《我与戈宝权的交往》,《文教资料》2000年第1期。
    184、(俄)嘉·库利科娃:《长者与友人——记戈宝权》,《文教资料》2000年第1期。
    185、任光宣:《“一个新的拉斯普京出现了”:拉斯普京近年小说创作述评》,《俄罗斯文艺》2000年第1期。
    186、王志耕:《神正论与现实视野的开拓——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综论》,《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187、张杰:《白银时代俄罗斯宗教文化批评理论研究》,《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2期。
    188、吴泽霖:《俄苏历史比较文艺学的特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189、邱运华:《诗性启示:列夫·托尔斯泰小说诗学的根本特征》,《国外文学》2000年第3期。
    190、吴元迈:《“把历史还给历史”——苏联文论在新中国的历史命运》,《文艺研究》2000年第4期。
    191、康澄:《对20世纪前叶俄国文学中的基督形象的解析》,《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4期。
    192、陈训明:《形迹考察与外国作家研究——以普希金研究为例》,《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93、贾放:《普洛普故事学思想与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194、刘亚丁:《<静静的顿河>:成人童话的消解》,《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95、周启超:《直面原生态 检视大流脉——二十年代俄罗斯文论格局刍议》,《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196、吴晓都:《利哈乔夫:20世纪俄罗斯最后的沉思》,《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197、雷丽萍:《俄罗斯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特征》,《西伯利亚研究》2001年第2期。
    198、马龙潜:《对当代文学理论体系哲学基础的认识》,《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2期。
    199、侯玮红:《论马卡宁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200、彭克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美学》,《国外文学》2001年第3期。
    201、梅兰:《试析巴赫金对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的两种评价——兼评巴赫金复调理论的局限性》,《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
    202、赵宁:《恶魔主题在俄国文学中的嬗变》,《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203、任光宣:《分歧由何而来——评别林斯基与果戈理就<与友人书简选>一书的论争》,《俄罗斯文艺》2001年第3期。
    204、王志耕:《基督教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历时性”诗学》,《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3期。
    205、吴晓都:《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国人文精神》,《国外文学》2001年第3期。
    206、季明举:《索尔仁尼琴与俄罗斯文学传统》,《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第3期。
    207、何云波、刘亚丁:《精神的流浪者——关于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对话》,《俄罗斯文艺》2001年第3期。
    208、张建华:《世纪末俄罗斯小说的“泛化”现象种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小说现象观》,《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第4期。
    209、吴泽霖:《叶赛宁和俄国意象派关系的再思考》,《俄罗斯文艺》2001年第4期。
    210、任光宣:《俄罗斯文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下半期俄罗斯文学与宗教关系研究管窥》,《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第4期。
    211、杨怀玉:《断裂与整合,借鉴与思考——浅谈20世纪90年代我国俄苏文学史研究》,载《俄罗斯文艺》2001年第4期。
    212、任光宣:《虔诚的信仰深邃的思想——果戈理的<与友人书简选>中的文学思想》,《外国文学》2001年第5期。
    213、贾放:《俄罗斯民间故事研究的“双重风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214、张建华:《文学研究中文化视角的突显——近年来俄国20世纪俄罗斯文学研究的新动向》,《外国文学动态》2002年第1期。
    215、吴泽霖:《苏联回归文学的世纪末反思》,《国外文学》2002年第1期。
    216、任光宣:《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文坛概观》,《深圳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17、陈训明:《普希金关于文学民族性与人民性的论述》,《国外文学》2002年第2期。
    218、程正民:《文化诗学:钟敬文和巴赫金的对话》,《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219、吴晓都:《列宁与20世纪大众文化》,《吉首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20、王志耕:《质询与皈依: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约伯》,《俄罗斯文艺》2002年第3期。
    221、顾蕴璞:《试论莱蒙托夫诗的意象结构》,《国外文学》2002年第3期。
    222、余一中:《20世纪80—90年代俄罗斯文学的“世纪末”意识》,《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23、王志耕:《堕落与救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介新娘”》,《河北学刊》2002年第4期。
    224、田全金:《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性问题——对两个情结的文化阐释》,《俄罗斯文艺》2002年第5期。
    225、王志耕:《“聚合性”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艺术》,《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226、张铁夫:《再论普希金的文学人民性思想》,《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227、肖百容:《实证主义方法与文学研究》,《船山学刊》2003年第2期。
    228、刘洪波:《从宗教情结到宗教的道德探索——漫谈宗教道德语境下的果戈理创作》,《国外文学》2003年第2期。
    229、王宏起:《他为明天而存在——20世纪布尔加科夫研究综述》,《国外文学》2003年第2期。
    230、周启超:《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复调性——巴赫金访谈录》,《俄罗斯文艺》2003年第2期。
    231、张建华:《洞察社会、凝视灵魂、解读人生的艺术杰作——开启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新的审美空间》,《外国文学》2003年第2期。
    232、梁坤:《当代俄语生态哲学与生态文学中的末世论倾向》,《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233、陈建华:《简论转型期的俄罗斯文学创作》,《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234、周启超:《开放中有所恪守对话中有所建构——关于文学理论学科建设的一点思索》,《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235、赵桂莲:《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思想探源》,《国外文学》2004年第2期。
    236、吴泽霖:《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与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237、周启超:《徘徊于审美乌托邦与宗教乌托邦:果戈理文学思想刍议》,《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238、梁坤:《当代俄语生态文学中的弥赛亚意识》,《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239、张建华:《多甫拉托夫:一个重要和鲜亮的后现代主义现象》,《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4期。
    240、陈思红:《艺术家心理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个性的形成》,《国外文学》2005年第1期。
    241、高玉:《文学翻译研究与外国文学学科建设——吴元迈先生访谈录》,《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
    242、张建华:《托尔斯塔娅与她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外国文学》2005年第2期。
    243、任光宣:《儒家思想的遥远回声——果戈理的<与友人书简选>与孔孟思想》,《俄罗斯文艺》2005年第3期。
    244、凌建侯:《小说与戏剧意识的融合——论契诃夫的当代性》,《国外文学》2005年第3期。
    245、周启超:《理念上的“对接”与视界上的“超越”——什克洛夫斯基与穆卡若夫斯基的文论之比较》,《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246、梁坤:《玛格丽特:永恒女性的象征——<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宗教文化阐释》,《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6期。
    247、董晓:《评王志耕<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载《俄罗斯文艺》2006年第1期。
    248、刘景兰:《“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从《吴元迈文集》看吴先生的文论》,载《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
    249、许志强:《布尔加科夫与果戈理:文学史的对话》,《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250、王志耕:《宗教之维:国内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化诗学研究概述》,《国外文学》2006年第1期。
    251、耿海英:《别尔嘉耶夫与俄罗斯文学——兼谈国内别尔嘉耶夫研究的一个侧面》,《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252、梁坤:《俄罗斯文学传统中女性崇拜的宗教文化渊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253、吴晓都:《经济全球化历程中的俄国现实主义文论》,《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4期。
    254、王志耕:《圣愚文化与俄罗斯性格》,《俄罗斯文艺》2006年第4期。
    255、张建华:《俄罗斯民族历史的“文化寻母”——乌利茨卡雅长篇小说<美狄亚与她的孩子们>中的女性话语》,《外国文学》2006年第5期。
    256、李明滨:《阿列克谢耶夫院士和俄罗斯的中国文学研究》,《俄罗斯文艺》2007年第3期。
    257、任光宣:《小说<日瓦戈医生>中组诗的福音书契机》,《俄罗斯文艺》2007年第3期。
    258、侯玮红:《继承传统、多元发展——论当代俄罗斯现实主义小说》,《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3期。
    259、王志耕:《史诗传统在苏联文学中的变异》,《俄罗斯文艺》2007年第4期。
    260、梁坤:《俄罗斯魔鬼学说的宗教哲学渊源》《俄罗斯文艺》2007年第4期。
    261、吴泽霖:《托尔斯泰艺术情感说的中国文化阐释》,《文艺研究》2007年第5期。
    262、张建华:《论后苏联文化及文学的话语转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263、任光宣:《史诗<从莫斯科到别图什基>文本的<圣经>源头》,《国外文学》2008年第1期。
    264、梁坤:《“撒旦起舞”的奥秘——俄罗斯文学传统中恶魔主题的原型与发展》,《长江学术》2008年第1期。
    265、张建华:《丑与恶对文学审美圣殿的“冲击和亵渎”——俄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索罗金创作论》,《外国文学》2008年第2期。
    266、董晓:《舞台的诗化与冲突的淡化——试论苏联戏剧中的契诃夫风格》,《俄罗斯文艺》2008年第2期。
    267、吴泽霖:《中国文化视野和托尔斯泰经典的重读》,《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268、何云波:《学术史的写法——兼评<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俄罗斯文艺》2008年第3期。
    269、张建华:《拉斯普京“寻根小说”的文化取向及价值迷失》,《俄罗斯文艺》2008年第4期。
    270、耿海英:《别尔嘉耶夫论俄罗斯文学的末日论意识》,《中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71、王志耕:《不同结构的“为人生”——两篇<狂人日记>的文化解读》,《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272、董晓:《从《樱桃园》看契诃夫戏剧的喜剧性本质》,《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273、程正民:《巴赫金的体裁诗学》,《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274、李世涛:《钱中文先生文学理论研究述评》,《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
    275、张兴宇:《<思想俄国>中的思想》,《西伯利亚研究》2009年第4期。
    276、金亚娜:《果戈理的别样“现实主义”及成因》,《外语学刊》2009年第6期。
    277、杨明明:《由新时期的布宁研究看我国俄罗斯文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理论界》2009年第8期。
    278、周丰、曾宏伟:《实证主义浅论》,《语文学刊》2009年第8期。
    279、吴俊忠:《俄罗斯文学研究中的“蓝英年现象”》,《深圳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280、周启超:《开放与恪守并举解构与建构并行——今日俄罗斯文论前沿问题述评》,《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2期。
    281、王金珊、刘文斌:《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向前推进——吴元迈文艺理论研究论析》,《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第3期。
    282、董晓:《试论契诃夫两大戏剧体裁之关系》,《俄罗斯文艺》2010年第4期。
    283、陈建华:《一项泽被后人的学术工程——写在<费·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出版之际》,《俄罗斯研究》2010年第6期。
    284、吴元迈:《简论现实主义诗学》,《俄罗斯文艺》2011年第1期。
    285、周启超:《在“开放”与“开采”中自我更新——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文论气象手记》,《俄罗斯文艺》2011年第2期。
    286、董晓:《悲剧性的毁灭与喜剧性的忧郁——试比较<欲望号街车>与<樱桃园>不同的审美特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287、董晓:《论契诃夫戏剧的静态性》,《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5期。
    288、金亚娜:《托尔斯泰思想遗产价值管窥》,《外语学刊》2011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