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族交往的多维审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上认识交往问题的。人类对于交往的理性认识是现代的事情,但是交往活动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事实。交往历来是推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因素。而各个民族之间交往的扩大,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各民族之间的普遍交往推动了民族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民族的发展日益走向世界,其社会结构在这种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日益具有人类社会的总体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指导,立足中国民族交往的历史格局与现实特点,阐述民族交往的多维性。
     民族交往是民族生存和发展中必然发生和经历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民族交往过程也是一个文化的涵化过程,正是在涵化的过程中,民族交往达到社会共生的状态。因此,涵化理论与共生理论为多维度认识民族交往,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照系。民族交往伴随着民族共同体变迁与发展的整个进程,是构成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分别考察民族交往的类型,对民族交往的历史及动态有了相当理解的基础上,走入民族交往的田间地头,深入民族交往的现实生活中,获取大量的第一手的田野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性认识。在研读历史史料、分析现实素材的基础上,从认识论角度对民族交往进行总结与归纳。结合调研中了解到的实际问题,分析影响民族交往的各种因素。在挖掘和谐民族交往的思想渊源中,探寻构建和谐民族交往的现实路径。
     全文分七章。第一章是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野下的民族交往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交往观及当代意义,民族交往的概念及历史格局与现实特点;第二章是相关理论的引用与拓展:社会共生理论与文化“涵化”理论;第三章是我国民族交往的历史追述与现实考察;第四章是案例与分析,主要围绕田野调查的民族交往案例进行论述;第五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与难点所在,也是创新之处,立足现实观察与分析视角,提出民族交往的三个认识维度,并展开论述;第六章是认知与剖析:结合田野调查得出的结论,对影响我国民族交往的因素进行分析;第七章是阐释与构建:首先从民族和谐交往的思想渊源入手,分析和谐民族交往的现实要求与路径等。
Communic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copes of the basic theory of Marxism, which has comprehended the issue of communication on the height of the development in human history. Man's r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human interaction is modern product. However, as a basic way of existence, communication has been happening inherently. Communication has been one of the major factors to deduce social structure changes, even a determinant. The frequent communication and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ethnic groups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greatly.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general intercourse of the world boosts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productivity,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internal exchanges. The intercourse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s expanding globally, with its social structure has some universal features of the human society.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pattern of ethnic interaction and practical features, this paper takes Marxist theory as the guidance, stating the multidimensional features of the ethnic exchanges.
     The ethnic contact is a kind of social phenomenon as well as a social process inevitably experienced during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 process of acculturation, in which the social symbiosis is achieved. Therefore, both the acculturation theory and the symbiosis theory provide very valuable frame of reference. Besides, the process of the ethnic contact is also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ethnic relation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national community change and progres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forms of ethnic cont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and reality, gains the large amount of firsthand field data in the actual life going deep into the ethnic association after having deep understanding of both the history and trends of ethnic contact. Thereafter, these data gained will be analyzed and sorted out before the conclusion it to reach. In addition, the ethnic contact will be summarized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both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first-hand information. Finally, practical matters and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ethnic contact are investigated so that the practical path of its solution to build harmonious ethnic communication will be found.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on the nation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view of Marxist theory of communication--the Marxist view of communication and its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the concept of ethnic communication and the historical patterns. Chapter Two the quotat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relevant theories—social symbiosis theory and cultural acculturation theory.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history and the reality of our ethnic communication. Chapter Four offers cases related and analysis, mainly concerning ethnic contact. As the key, difficult and innovative part, the fifth chapter puts forward three epistemological dimensions of ethnic contact and each of them is discussed in detail. Chapter Six is cogni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possible factors affecting our ethnic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 first-hand information collected. From the thought of tuneful contact, the last part gives a clear explan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ecessity and path of harmonious ethnic communication.
引文
①郑杭生:《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一种社会学的解读》,《创新》2009年第12期。
    ①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111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532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75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
    ②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第87页,民族出版社,2004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531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541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⑤陈晏清、王南湜、李淑梅著:《现代唯物主义导引》第166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5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4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
    ②丁立群:《交往、实践与人的全面发展》,《哲学研究》1992年第7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77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9、125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
    ⑤陈旭远:《关于交往与教学交往的哲学认识》,《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⑥李静:《民族交往心理的跨文化研究》第6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⑦《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第5页,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
    ①(德)叔本华著、韦启昌译:《人生的智慧》第2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第124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③《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第27页,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
    ④胡锦涛:《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求是》杂志2007年第1期
    ①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第182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560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520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④李静:《民族交往心理的跨文化研究》第10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①《中国民族图例》引自中央民族大学校园信息门户“民族风情”栏目。
    ②新华社2009年09月27日《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
    ③《中国民族统计年鉴》第383页,民族出版社,2000年。
    ①新华月报,2011年5月号下半月。
    ②王峰辉、何燕凌:《加入WTO对我国民族工作的影响及对策》,《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③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第341页,民族出版社,2007年。
    ④陈烨:《转型与发展:民族问题与政治稳定》第22页,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①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616-617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王树理:《少数民族东渐现象之分析》,《民族工作研究》,2000年第3期。
    ③周竞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关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论文,2002年。
    ①林钧昌:《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2期。
    ②周竞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关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论文,2002年。
    ①胡守钧:《社会共生论》第2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②袁年兴:《共生理论:民族关系研究的新视角》,《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第3期。
    ③赵汀阳:《共在存在论:人际与心际》,《哲学研究》2009年第8期。
    ①《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更好更快发展》,人民日报2011年5月9日。
    ①袁年兴:《共生理论:民族关系研究的新视角》,《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第3期。
    ②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第213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转引自艾丽曼:《我心依旧:青海河南蒙旗文化变迁研究》,厦门大学学位论文,2009年。
    ①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第218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转引自艾丽曼:《我心依旧:青海河南蒙旗文化变迁研究》,厦门大学学位论文,2009年。
    ②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第224—-230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转引自艾丽曼:《我心依旧:青海河南蒙旗文化变迁研究》,厦门大学学位论文,2009年。
    ①中国国学网民俗学专题:《瑶族的汉式姓氏和字辈制度》,2011年11月1日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minsu/15800144.html
    ②(美)罗伯特·拉德费尔德、拉夫·林顿、麦尔维勒·J·赫尔斯科维茨:《文化适应研究备忘录》,见李洁:《新疆南疆地区汉族移民及民族关系研究》第165页,民族出版社,2010年。
    ③孙悟湖:《汉族、藏族、蒙古族宗教思想文化交流研究》第94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④孙悟湖:《汉族、藏族、蒙古族宗教思想文化交流研究》第93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李悦:《傣族的历史文化与戏剧艺术》,《文史知识》2010年第10期
    ②郝时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族关系》,载谢立中主编:《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第5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①李悦:《白族的历史文化与戏剧艺术》,《文史知识》2011年第4期。
    ②(德)格罗塞著、蔡慕晖译:《艺术的起源》第2页,商务印书馆,1984年。
    ①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105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管彦波:《中国西南民族社会生活史》第235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罗贤佑:《中国民族史纲要》第179-18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①吴小如:《中国文化史纲要》第13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吴仕民、王平:《民族问题概论》(第三版)第197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③伍庆玲:《朝贡贸易制度论》,《南洋问题研究》2002年第4期。
    ①“秦晋之好”的历史典故是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和亲,也正说明联姻促进了民族交往。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各民族处于迅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时代。在这期间,中国各民族以华夏族各诸侯国为中心,经过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争斗和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秦晋之好”就是这种融合的典型代表,它不仅仅是华夏族内部联姻,更反映了当时华夏族与周边各民族,尤其是戎狄民族的广泛交流与融合。当时,秦国和晋国是两个相邻的大国。秦国地处今甘肃东部和陕西中部地区,在戎狄中发展壮大。因秦人在和戎狄的交往中融合了戎狄的习俗,因而受到华夏诸国的歧视,被称之为“秦戎”、“狄秦”等。但经过不懈努力,秦国势力比较强大,而当时的晋国已经是中原的强国。秦穆公为了实现霸业,主动与晋国结好。晋献公于公元前654年将其女儿伯姬嫁给了秦穆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秦晋之好”的开端。
    ②王前程:《美人的沉沦与帝国的安宁:西汉和亲》,《文史知识》2010年第8期。
    ③贾东海先生《中国历代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研究》一书中在分析了历朝历代的和亲政策后指出,“兼容并包”是统治者采取“和亲”这种民族政策时所贯彻的方针,这一方针为进一步促进民族间的交融作出了贡献。
    ④吴仕民、王平:《民族问题概论》(第三版)第197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①罗贤佑:《中国民族史纲要》第179-18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②华立:《清代的满蒙联姻》,《民族研究》1983年第2期。转引自余梓东:《论后金政权民族政策的启示》,《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③余梓东:《论后金政权民族政策的启示》,《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④肖之兴:《汉唐的“和亲”促进了我国历史上各民族的友好团结》,光明日报1978年9月12日。转引自陈克进:《民族学教研一得录》第500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577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①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70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②陈国新、杜玉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第89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③吕振羽:《中国民族简史》第14一15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④王希恩:《国家起源与民族聚合》,《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⑤乌杰:《民族和谐与系统观》,《系统科学学报》(太原)2010年第4期。
    ⑥黄铸:《构建中国民族理论的学术话语体系》第132页,华文出版社,2008年。
    ⑦赵永春:《试论辽人的“中国观”》,《文史哲》2010年第3期。
    ①贾东海:《中国历代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研究》第381—382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三礼》指祭祀天、地、宗庙之礼。
    ②王希恩:《国家起源与民族聚合》,《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③彭树智:《人类文明交往散论》第200页,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④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106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⑤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第248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⑥关丙胜:《演进博弈:族群文化的基本特性》,《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⑦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的冲突与共生》第30—3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⑧本节内容主要指当代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中显性的民族交往活动,包括了历史与现实、政策与体制、活动与报道等,展示民族交往活动的丰富成果,从不同侧面体现民族交往活动的实践及意义。
    ①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第184—185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王福春:《邓小平人权思想初探》,《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人民日报1999年9月28日。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外文出版社,2009年。
    ①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第51页,学习出版社,2009年。
    ②国务院新闻办:《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新华网,2010年9月26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9/26/c_12606421_5.htm
    ①《将党中央的关怀带给各民族同胞》,中国民族报2009年09月25日。
    ②人民日报,1951年12月23日。
    ①根据百度词条解释,堪布原为藏传佛教中主持授戒者之称号,相当于汉传佛教寺院中的方丈。其后举凡深通经典之喇嘛,而为寺院或扎仓(藏僧学习经典之学校)之主持者,皆称堪布。毛拉是伊斯兰教职称谓。伊斯兰国家尤其是中亚和印巴次大陆将知识分子、学者尊称为“毛拉”,通常指伊斯兰学者,相当于汉语的“先生”。
    ②《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①武翠英李建辉郭正英主编:《和而不同——民族工作物象解读》第18页,民族出版社,2009年。图片来源国家民委网站http://www.seac.gov.cn/art/2009/9/23/art 259163610.html
    ②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55年3月),转引自吴仕民等《民族问题概论》第204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③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第184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陈克进:《民族学教研一得录》第361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②黄铸:《构建中国民族理论的学术话语体系》第104—105页,华文出版社,2008年。
    ③吴仕民、王平:《民族问题概论》(第三版)第363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网站,2011年3月18日,http://www.seac.gov.cn/gjmw/xwzx/2011-03-18/1300412731079886.htm
    ②新华网:《国务院出台促进内蒙古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年6月29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06/29/c_121602484_2.htm
    ①该规划由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扶贫办于2011年6月20日联合下发。
    ①把多勋:《大力发展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光明日报2006年11月21日。
    ②《中国西藏》2012年第1期特稿:《朱维群与欧盟官员、学者、记者谈达赖等问题》。
    ③张虎生、陈映婕:《现代变迁与民族经验——西藏社会的个案》,《西藏研究》2012年第1期。
    ①马翀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第243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②吴仕民、王平:《民族问题概论》(第三版)第363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①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数据来源:国务院新闻办:《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新华网,2010年9月26日,http://news.xinhurmet.com/politics/2010-09/26/c_12606421_5.htm
    ②人民网,2011年10月10日htcp://www.people.comcn/h/2011/1010/c25408-1-1214566602.html
    ①中国上海网,2010年5月7日,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4411/userobject21ai407590.html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人民日报1999年9月28日。
    ③黄铸:《构建中国民族理论的学术话语体系》,第111页,华文出版社,2008年。
    ①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第272-27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①中国民族宗教网2009年5月5日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94368-1.htm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538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①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第185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李臣玲、贾伟:《多维民族文化边界地带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以丹噶尔藏人为视点》第235页,民族出版社,2010年。
    ③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第344-34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①相华:《鄂伦春族文化发展中的困惑与思考》,《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3期。
    ②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135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③关丙胜:《族群的演进博弈:中国图瓦人研究》,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④林钧昌、赵强:《城市化进程中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①宋涛 等著《传统裂变与现代超越——西部大开发与西南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革问题研究》第349页,民族出版社,2006年。
    ①宋涛等著:《传统裂变与现代超越——西部大开发与西南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革问题研究》第350-351页,民族出版社,2006年。
    ②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
    ③《抱朴子·讥惑篇》,转引自管彦波:《中国西南民族社会生活史》第82-83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④“庄蹻入滇”是战国时期楚国向西南扩展影响的一次行动。前279年,楚顷襄王派将领庄蹻率军通过黔中郡向西南进攻,经过沅水,向西南攻克且兰,征服夜郎国,一直攻打到滇池一带。“夜郎自大”的历史从此被改变。黔中郡原曾为楚地,后被秦一度攻占,前277年秦派蜀郡守张若再度攻取黔中郡和巫郡。翌年,楚不甘心失败.又调集东部兵力收复黔中郡部分地区,重新立郡以对付秦国。因黔中郡的反复争夺,庄蹻归路不畅,便“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融入了当地民族的生活中。“庄蹻入滇”传说一直被视为一座民族团结的丰碑,它增进了西南各民族与内地的交往。
    ⑤《史记》卷一一六《西南夷列传》,转引自管彦波:《中国西南民族社会生活史》第83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①赵世琳:《民族文化的传承场》,《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1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③万光侠:《交往的哲学审视》,《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④陈晏清、王南湜、李淑梅:《现代唯物主义导引》第113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⑤陈晏清、王南湜、李淑梅:《现代唯物主义导引》第287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⑥李百玲:《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研究》第197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
    ①转引自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第72页,民族出版社,2007年。
    ②2010年8月,笔者一行利用暑期在山东省济南市、滨州市、阳信县、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孟村回族自治县进行实地调研。通过与当地民族宗教界有关部门的座谈、听取汇报、走访清真寺、广泛接触民间各阶层人士等活动,了解这些地区实践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有关情况,了解在当前形势下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种因素。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36—237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①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284—285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马克斯·韦伯语,见吕俊彪:《财富与他者——一个古镇的商品交换与族群关系》第23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①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第261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第248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③《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第305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①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第264页,民族出版社,2007年。
    ②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第245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③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第185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徐荫培、王文阁:《跨世纪的现代新区——望京新城》,《城市开发》1994年第12期。
    ②郑信哲、张丽娜:《略论北京望京地区韩国人与当地汉族居民的关系》,《当代韩国》2008年第3期。
    ①张丽娜、朴盛镇、郑信哲:《多民族、多国籍的城市社区研究——以北京市望京地区为主线》,《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②祖秀丽:《望京新城吧:一个韩国社区的前世今生》,《社区》2005年第6期下。
    ①朴盛镇:《北京望京地区朝鲜族与韩国人的关系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②张丽娜、朴盛镇、郑信哲:《多民族、多国籍的城市社区研究——以北京市望京地区为主线》,《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③汪挺:《北京望京居住区正在变成“韩国城”》,中国商报2006年4月4日。
    ①唐志君:《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民族关系问题新论》,《学术论坛》2007年第2期。
    ①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449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熊坤新:《民族伦理学》第178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①多文志:《新时期民族问题研究》第293页,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②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http://www.mzzjw.gd.gov.cn/zwgk/ShowArticle.asp?ArticleID=930
    ③吴仕民、王平:《中国民族理论新编》(第三版)第338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①吴仕民、王平:《民族问题概论》(第三版)第259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②这些数据是2010年8月在济南西藏中学调研期间从校方获得的,来源于山东省济南西藏中学2005级毕业生留念纪念册《成长》。
    ①严庆、刘雪杉:《民族交往:提升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以内地西藏班(校)为例》,《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②学生德才相长民族融合提速——新疆内高班办学启示,天山网2010年08月17日http://www.tianshannet.com.cn/news/content/2010-08/17/content_5164329_3.htm
    ③资料来源于《山东省济南西藏中学2010年汉藏“心手相连”活动纪实》
    ①李森森、龙长权、陈庆飞、李红:《群际接触理论——一种改善群际关系的理论》,《心理科学发展》2010年第5期。
    ②祖力亚提·司马义:《学校中的族群融合与交往的族群隔离》,《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6期。
    ①王希恩:《当代族际人口流迁与民族过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①毕跃光:《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②余梓东:《民族关系辨析》,《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③余远辉:《民族地区要做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光明日报2010年12月20日
    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进入高潮民族大联欢和谐多彩》中国民族宗教网2011年9月17日,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237528-1.htm
    ②押加,又称大象拔河,也叫脖子拔河,藏语叫“浪波聂孜”,意为大象颈部技能。在藏区这一项目最普及,故称之为藏式拔河。现已被列为全国民运会表演项目。
    ③《民族体育,让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更美好》,中国民族报2011年9月17日。
    ①国家民委网站:《让民族体育文化发扬光大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2011年11月28日http://www.eac.gov.cn/art/2011/11/24/art_31_141658.html
    ①周传斌:《中国民族理论新范式的探索》,中央民族大学学位论文,2005年。
    ②陈烨:《转型与发展:民族问题与政治稳定》第216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③陈克进:《民族学教研一得录》第359—362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①余梓东:《民族关系辨析》,《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②刘永灿:《瞿同祖法律思想研究》,沈阳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1年。
    ③金炳镐先生在《民族关系理论通论》中对“交往”的解释中谈到:“交往既是一种关系性范畴,也是一种活动性范畴。作为前者,它从横向方面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作为后者,它从纵向方面说明了这种社会联系是在人的社会、历史活动中形成发展的。
    ①明跃玲:《边界的对话:漂泊在苗汉之间的佤乡文化》第172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②明跃玲:《边界的对话:漂泊在苗汉之间的佤乡文化》第3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①沈再新:《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到“共生互补”》,《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②[日]山口定:《关于“共生”》,载于1994年l0月30日《朝日新闻》,转引自许宪隆、沈再新:《共生互补:走向多元一体的必由之路》一文。见中国民族宗教网,http://www.nizb.com.cn/html/report/196487-1.htm
    ③叶艳华:《嬗变中的山乡——团结村纪行》第31-33页,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①周喜峰、黄彦震:《寻找达斡尔人的足迹——东霍尔莫津村纪行》第112页,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①苏纯怡:《地区文化对翻译风格的影响——大陆、台湾意汉译文比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位论文,2006年。
    ②曾结珍:《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城市文化适应研究——基于广东省佛山市和深圳市的调查》,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8年。
    ③马岚:《文化的碰撞与涵化》,中国乡村发现网,2012年1月24日http://wwwzgxcfx.com/Article_Show.asp?ArtieleID=48175
    ①李静:《民族交往心理的跨文化研究》第32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②傅铿:《文化:人类的镜子》第14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①金炳镐主编:《跨界民族与民族问题》第282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②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9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①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124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蒙小燕:《论当前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间题及应对措施》,《四川省杜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①黄冬娅:《国家如何塑造抗争政治——关于社会抗争中国家角色的研究评述》,《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2期
    ②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加强民族法制建设保障少数民族权益——四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009年4月26日。
    ①陈乐齐、王旭东:《民族工作社会化专题调研报告》,中央民族干部学院网,http://www.mzgbxy.org.cn/mzgzyj/html/?1197.html
    ②(美)卡尔·科恩:《论民主》第111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
    ③胡守钧:《社会共生论》第126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①云秀清:《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因素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前沿》2008年第5期。
    ②杨国林:《宁夏经济体制改革30年》第279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③张赟:《城市化进程中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分析》,《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07年刊。
    ④根据新疆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晓霞的统计数字,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5年距全国31个省(市、区)的第15位下降到2008年的第30位,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从2005年的第5位下降至23位。新疆的贫困人口多为少数民族居民,贫困县、乡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人口集中的边远地区。2009年,南疆三地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占94%)人均GDP仅为全疆平均水平的31%,低收入贫困人口占到全疆低收入贫困人口的84%以上。http://jiangzhaoyong.blshe.com/post/4370/713879
    ①据2000年五普数据,新疆少数民族15岁及15岁以上在业人口中,农林牧渔水利从业人员占751%,汉族同比为36.8%。http://jiangzhaoyong.blshe.com/post/4370/713879
    ②张劲松:《经济转型期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及预警调控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③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第320页,民族出版社,2004年。
    ④陈凤林:《转型时期宁夏民族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宁夏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⑤杨建文:《转型时期的新疆民族关系:现状及相关研究的实验检视》,《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①民族认同意识,就是民族自我归属心理。每一个民族的成员都自觉到他们属于一个民族。民族认同意识是民族特征、特点为基础和标淮的一种心理。以一定的民族共同特征、特点作为一种标准,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有认同感。民族这一成员和那一成员之间也有认同心理。民族认同意识是维系民族成员之间情感联系的精神纽带。在民族认同意识的作用下,民族产生向心力、内聚力以及民族成员之间或民族不同部分、地区之间的互助性。民族认同意识使遥远相隔的民族成员相遇时见如故,对相隔异地的本民族部属时常挂念。因此,民族认同意识是我们在民族工作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见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第113页。
    ②杨正文:《文化遗产保护中民族与国家的诉求表达》,人大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11年第8期。
    ③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129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彭树智:《人类文明交往散论》第291页,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杨胜龙、白正梅、孙懿等著:《民族交往与发展》第165页,民族出版社,2010年。
    Fredrik Barth,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Boston,1969,p10转引自王希恩:《论“民族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①张劲松:《经济转型期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及预警调控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②马戎:《关于当前中国城市民族关系的几点思考》,《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
    ③郑信哲:《浅谈我国城市民族关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①熊坤新:《民族伦理学》第130—131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②张劲松:《经济转型期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及预警调控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2006年10月18日。
    ②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166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③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第182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④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112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⑤王瑜卿:《和谐民族交往的思想渊源及其现实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①金炳镐:《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平等的理论和政策——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民族理论研究之三》,《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1期。
    ②甘阳:《文明·国家·大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引自《读书》2012年第3期。
    ③徐志刚译注:《论语通译》第16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①李军等主编:《五经全译》第13页,长春出版社,1992年。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26页,齐鲁书社,1992年。
    ③参阅李存山:《文化的全球化与多元发展——兼论儒学在全球文化对话中的作用》,《求是学刊》2002年第1期。
    ④李军等主编:《五经全译》第196页,长春出版社,1992年。
    ⑤李泽厚:《论语今读》第203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⑥卞敏:《哲学与道德智慧》第107页,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①张曙光主编:《民族信念与文化特征一民族精神的理论研究》第4243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②李泽厚:《论语今读》第208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③老子著、徐澍、刘浩注译:《道德经》八章第20页,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④江灏、钱宗武译注、周秉钧审校:《今古文尚书全译》第396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⑤刘飞茂、林涛等合编:《古兰经箴言》第9页,民族出版社,1993年。
    ⑥喇敏智:《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第382页,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年。转引自李静:《民族交往心理的跨文化研究》第15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⑦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106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孙春英:《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三个维度:民族本源、地区基础、全球视野》,《新华文摘》2008年第1期。
    ②熊坤新:《民族伦理学》第8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③马启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我国的民族政策》,《求是》2010年第12期。
    ④吴仕民王平:《民族问题概论》第206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2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
    ②李静:《民族交往心理的跨文化研究》第10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③蔡恒松:《民族和谐的法治之维》,《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期。
    ④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第134页,民族出版社,2004年。
    ⑤(美)罗尔斯:《正义论》第2页,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①蔡恒松:《民族和谐的法治之维》,《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期。
    ②胡守钧:《社会共生论》第12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③蔡恒松:《民族和谐的法治之维》,《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期。
    ①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列宁论民族问题》第242页,民族出版社,1987年。
    ①熊坤新、胡琦:《试论民族关系调控中的政策调控》,《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410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7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
    ④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116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0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第110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人民日报2010年5月21日。
    ②郑晓云:《文化认同论》第32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0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④廖业扬:《和谐民族关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功力》,中国民族报2011年7月29日
    ⑤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第259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⑥赵杰:《民族和谐与民族发展》第145页,民族出版社,2007年。
    ①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第43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②陈烨:《转型与发展:民族问题与政治稳定》第112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575-576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③(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159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另一体”即对立面,也即外在世界。
    “再现自己”,因为改变外在事物,使它们现出自己活动的效果。着重号是原著作者加的。
    ①(德)格罗塞著、蔡慕晖译:《艺术的起源》第31页,商务印书馆,1984年。
    ②(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第62页、69-70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上,人民出版社,1972年
    5.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6.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7.金炳镐主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8.金炳镐主编:《跨界民族与民族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
    9.胡守钧:《社会共生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杨盛龙 白正梅 孙懿 等著《民族交往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10年
    11.石奕龙、郭志超:《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黄山书社,2004年
    12.娜拉:《多维视角下的族际问题探索》,民族出版社,2006年
    13.阿拉腾:《文化的变迁——一个嘎查的故事》民族出版社,2006年.
    14.唐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矛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5.高丙中、纳日碧力戈:《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16.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7.李静:《民族交往心理的跨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8.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19.赵杰:《民族和谐与民族发展》,民族出版社,2007年
    20.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
    21.龚学增主编:《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
    22.熊坤新:《民族伦理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23.黄铸:《构建中国民族理论的学术话语体系》,华文出版社,2008年
    24.吴仕民:《民族问题概论》(第三版)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
    25.罗贤佑:《中国民族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26.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的冲突与共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7.谢立中主编:《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28.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29.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30.张海洋主编:《民族研究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31.李臣玲、贾伟:《多维民族文化边界地带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以丹噶尔藏人为视点》,民族出版社,2010年
    32.陈克进:《民族学教研一得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33.周传斌:《概念与范式——中国民族理论一百年》,民族出版社,2008年
    34.玉时阶:《现代化进程中的岭南水族——广西南丹县六寨龙马水族调查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35.王明坷:《羌在汉藏之间一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
    36.王明坷:《游牧者的抉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7.温军:《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38.明跃玲:《边界的对话:漂泊在苗汉之间的佤乡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39.管彦波:《中国西南民族社会生活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40.白明政主编:《适应·认同·发展——多维视野中的民族与民族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11年
    41.陈烨:《转型与发展:民族问题与政治稳定》,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
    42.佟德富、宝贵贞:《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专题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43.种海峰:《时代性与民族性——全球交往格局中的文化冲突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44.彭树智:《文明交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45.彭树智:《人类文明交往散论》,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
    46.李洁:《新疆南疆地区汉族移民及民族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年
    47.武翠英、李建辉、郭正英:《和而不同——民族工作物象解读》,民族出版社,2009年
    48.孙悟湖:《汉族、藏族、蒙古族宗教思想文化交流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49.宋涛等著:《传统裂变与现代超越——西部大开发与西南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革问题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
    50.吴小如主编:《中国文化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51.蔡俊生、陈荷清、韩林德:《文化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
    52.贾东海主编:《中国历代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
    53.周喜峰 黄彦震:《寻找达斡尔人的足迹——东霍尔莫津村纪行》,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5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55.朱光磊:《政治学概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56.叶艳华:《嬗变中的山乡——团结村纪行》,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57.吕俊彪:《财富与他者——一个古镇的商品交换与族群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58.马种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
    59.吕振羽:《中国民族简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
    60.陈国新、杜玉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61.李百玲:《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
    62.袁晓文主编:《藏彝走廊:文化多样性、族际互动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10年
    63.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4年
    6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65.刘飞茂、林涛等合编:《古兰经箴言》,民族出版社,1993年
    66.李泽厚:《论语今读》,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67.卞敏:《哲学与道德智慧》,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68.张曙光主编:《民族信念与文化特征——民族精神的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
    69.老子著、徐澍、刘浩注译:《道德经》八章,第20页,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
    70.江灏、钱宗武译注、周秉钧审校:《今古文尚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71.徐志刚译注:《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72.李军等主编:《五经全译》,长春出版社,1992年
    7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
    74.郑晓云:《文化认同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75.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76.陈晏清、王南湜、李淑梅:《现代唯物主义导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
    1.金炳镐、肖锐、毕跃光:《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2.金炳镐:《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平等的理论和政策——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民族理论研究之三》,《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1期
    3.曹浩瀚:《<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概念新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第2期
    4.万光侠:《论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的交往问题》,《烟台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5.万光侠:《交往的哲学审视》,《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6.丁立群:《交往、实践与人的全面发展》,《哲学研究》1992年第7期
    7.陈旭远:《关于交往与教学交往的哲学认识》,《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8.余梓东:《论后金政权民族政策的启示》,《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9.余梓东:《民族关系辨析》,《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10.崔延虎:《多元文化场景中的文化互动与多民族族际交往——新疆多民族社会跨文化交际研究之一》,《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1.熊坤新、胡琦:《试论民族关系调控中的政策调控》,《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12.熊坤新:《推动我国系统研究在日朝鲜人状况之力作——评(在日朝鲜人历史及其现状研究)》,《世界民族》2008年第4期
    13.王树理:《少数民族东渐现象之分析》,《民族工作研究》,2000年第3期
    14.张佳生:《论满汉民族交往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15.郑信哲:《略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及其影响》,《满族研究》,2001年第1期
    16.郑信哲:《浅谈我国城市民族关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17.张丽娜、朴盛镇、郑信哲:《多民族、多国籍的城市社区研究——以北京市望京地区为主线》,《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8.郑信哲、张丽娜:《略论北京望京地区韩国人与当地汉族居民的关系》,《当代韩国》2008年第3期
    19.程明、朱冬亮:《社会交往促进两岸融合》,厦门日报,2010年3月30日
    20.林钧昌、赵强:《城市化进程中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21.姜明、侯丽清:《论民族交往中的个体矛盾》,《阴山学刊》,1997年第4期
    22.陈庆德:《民族经济交往关系与结构的分析》,《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
    23.段友文、张雄艳:《走西口移民运动带来的祖籍地与迁入地民俗文化变迁——以山西河曲、保德、偏关三县和内蒙古中西部村落为个案》,《民俗研究》,2011年第3期
    24.许尔才、张建军:《影响新疆民族关系的诸因素分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1年第2期
    25.张继焦:《城市中的人口迁移与跨民族交往》,《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26.高永久:《西北少数民族的族际交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27.郭晓虎、郎维伟:《蒙藏关系下的文化变迁和民族认同——以青海省河南蒙古族为例》, 《西藏研究》,2007年第4期
    28.班班多杰:《和而不同: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经验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29.王树理:《少数民族东渐现象之分析》,《民族工作研究》,2000年第3期
    30.林钧昌:《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2期
    31.陈克进:《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及民族战争的性质》,中国民族报,2009年7月10日
    32.胡鞍钢、胡联合:《与时俱进推动民族交融一体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探索》2010年第4期
    33.汤法远:《民族自治地方的政策制定与族际政治互动》,《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34.孙长忠:《从民族交往看世界历史的演进》,《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35.赵健君:《论民族交往》,《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36.田大余:《边疆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社会主义论坛》,2007年第7期
    37.李晓霞:《新疆阿图什市民族交往调查》,《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38.杨德亮:《回回华化的现代案例:托茂人语言、姓名的回族化》,《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39.李静、戴宁:《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回汉民族“干亲”交往》,《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40.何俊芳:《赫哲人的族际婚姻——关于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赫哲人族际婚姻的典型调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41.杨文法:《关于青藏高原地区回藏贸易体系的人类学探讨》,《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42.王慧琴:《试论苗族经济发展及其受汉民族的影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5期
    43.王琛、周大鸣:《试论城市少数民族的社会交往与族际交流——以深圳市为例》,《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44.索端智:《文化涵化与族群认同——青海河南蒙古族文化涵化问题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45.周云水:《人口流动与滇藏茶马古道上的文化涵化——以西藏察瓦龙乡为例》,《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6期
    46.明跃玲:《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和谐社会的建构——以瓦乡文化的变迁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2期
    47.丁龙召:《认识中国民族关系的一个新视角:各民族共生态》,《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48.袁年兴:《从多元走向一体:民族关系演变中的共生学取向》,《学术月刊》,2010年第9期
    49.袁年兴:《共生理论:民族关系研究的新视角》,《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第3期
    50.赵汀阳:《共在存在论:人际与心际》,《哲学研究》2009年第8期
    51.蒙小燕:《论当前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间题及应对措施》,《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52.刘熙瑞:《从公民权利视角看民族问题的本质及其解决途径》,人大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11年第9期
    53.杨正文:《文化遗产保护中民族与国家的诉求表达》,人大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 2011年第8期
    54.杨建文:《转型时期的新疆民族关系:现状及相关研究的实验检视》,《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55.黄冬娅:《国家如何塑造抗争政治——关于社会抗争中国家角色的研究评述》,《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2期
    56.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加强民族法制建设保障少数民族权益——四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009年4月26日
    57.严庆:《民族团结的多视角解读》,中国民族报,2011年1月28日
    58.严庆、刘雪杉:《民族交往:提升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以内地西藏班(校)为例》,《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59.林冠群:《生存的策略——青海河南蒙古族“藏化”现象的探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60.宋兴烈、徐杰舜:《族际通婚:一个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桂林龙胜里排壮寨族际通婚的人类学考察》,《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61.陈学迅:《新疆的汉族干部要努力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新疆社科论坛》,2010年第6期
    62.陈怀川、张素绮:《论族际个体互动视角下维汉关系走向及其深层影响因素》,《新疆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63.王晖:《打老庚:滇黔桂交界地区的民族关系》,《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
    64.廖业扬:《和谐民族关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动力》,中国民族报,2011年7月29日
    65.马启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我国的民族政策》,《求是》,2010年第12期
    66.钟适平:《最大限度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中国民族报,2011年2月25日
    67.乌杰:《民族和谐与系统观》,《系统科学学报》,2010年第4期
    68.彭谦:《试论和谐的民族关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满族研究》2006年第1期
    69.李大健:《论以民族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6期
    70.马岚:《文化的碰撞与涵化》,中国乡村发现网,2012年1月24日http://www.zgxcfx.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8175
    71.李悦:《傣族的历史文化与戏剧艺术》,《文史知识》,2010年第10期
    72.李悦:《白族的历史文化与戏剧艺术》,《文史知识》,2011年第4期
    73.伍庆玲:《朝贡贸易制度论》,《南洋问题研究》,2002年第4期
    74.王前程:《美人的沉沦与帝国的安宁:西汉和亲》,《文史知识》,2010年第8期
    75.赵永春:《试论辽人的“中国观”》,《文史哲》,2010年第3期
    76.相华:《鄂伦春族文化发展中的困惑与思考》,《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3期
    77.赵世琳:《民族文化的传承场》,《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78.朴盛镇:《北京望京地区朝鲜族与韩国人的关系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79.唐志君:《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民族关系问题新论》,《学术论坛》,2007年第2期
    80.张赞:《城市化进程中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分析》,《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07年刊
    81.张劲松:《经济转型期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及预警调控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82.云秀清:《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因素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前沿》,2008年第5期
    83.陈凤林:《转型时期宁夏民族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宁夏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84.马戎:《关于当前中国城市民族关系的几点思考》,《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
    85.马戎:《中国人口跨地域流动及其对族际交往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6期
    86.王希恩:《当代族际人口流迁与民族过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87.王希恩:《论“民族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3期
    88.王希恩:《国家起源与民族聚合》,《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89.张虎生、陈映婕:《现代变迁与民族经验——西藏社会的个案》,《西藏研究》,2012年第1期
    90.胡晨、胡炳章:《文化涵化与民族关系——湘西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研究之四》,《吉首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91.姜锡润、王燕:《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交往与交往形式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92.孙春英:《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三个维度:民族本源、地区基础、全球视野》,《新华文摘》2008年第1期
    93.王瑜卿:《和谐民族交往的思想渊源及其现实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94.王瑜卿:《论全球化视野中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4期
    95.王峰辉、何燕凌:《加入WTO对我国民族工作的影响及对策》,《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96.李晓霞:《中国各民族间族际婚姻的现状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news/331808.htm
    97.张豫、郝孚逸:《人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与共建、共享的关系——关于构建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实践途径》,《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98.程守艳:《权利的关照:民族自治地方非自治主体少数民族政治权利试探》,《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99.李森森、龙长权、陈庆飞、李红:《群际接触理论——一种改善群际关系的理论》,《心理科学发展》,2010年第5期100.祖力亚提·司马义:《学校中的族群融合与交往的族群隔离》,《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6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人民日报,1999,09,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外文出版社,2009年
    3.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
    4.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正确的道路光辉的实践——新中国民族工作60年》,民族出版社,2009年。
    5.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关于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2009年1月12日http://www.zytzb.org.cn09/theory/lilun/200909/t20090928576088.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网站,2011年3月18日, http://www.seac.gov.cn/gjmw/xwzx/2011-03-18/1300412731079886.htm
    7.国务院新闻办:《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新华网,2010年9月26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9/26/c_12606421_5.htm
    8.中宣部宣教局、教育部思政司、国家民委政法司:《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
    9.李斌:《党的民族政策照草原——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实践》2007年第8期
    10.《2010年西藏自治区GDP增幅为12.3%》,西藏商报,中国西藏新闻网,2011年1月26日,http://www.tibet.cn/news/xzxw/shjj/201101/t20110126_889640.htm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人民日报》,2010年5月21日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新华网,2010年1月22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1/22/content_12858927.htm
    13.郝时远、王希恩主编:《中国民族发展报告》(2001-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4.《国务院出台促进内蒙古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华网,2011年6月29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06/29/c_121602484_2.htm
    1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2006年10月18日。
    1.(美)克莱德·伍兹著、何瑞福译:《文化变迁》,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2.(苏)勃罗姆列伊著、赵龙庚译:《苏联的民族过程》,《民族译丛》1984年第4期
    3.(苏)科兹罗夫著、林柏春译:《世界民族过程的某些问题》,《民族译丛》1982年第5期
    4.(苏)布鲁克著、周启元译:《民族与民族过程》,《民族译丛》1984年第5期
    5.(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6.(美)卡尔·科恩著、聂崇信、朱秀贤译:《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79年
    7.(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立涛译、王铭铭校:《民族——国家与暴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8.(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
    9.(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
    10.(美)罗尔斯著、何怀宏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1.Anthony Giddiness, A Contemporary Critiqu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Zed. MacMillan Press, London,1995.
    2. J. Habermas, Towards a Rational Society:Student Protest, Science and Politics. Jeremy J. Shapiro, tr., Heine-mann, London,1971.
    3. J.Habermas,Mor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Communicative coon. Christian Lenhardt and Shierry Weber Nicholsen, tr, The MIT Press,1990.
    4. Edmund Husserl, The Crisis of European Sciences and Tran-scendenta Phenomenology, 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70.
    5.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 land Vol.2, Beacon Press, Boston,1984.
    6. Bernstein, The Ethical Horizons of Modernity/Post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1991.
    7. Habermas:On the Pragmatics of Communication, Cambridge Press,199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