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国民国家与民族国家的融合:中国思想脉络中的张君劢之国家观念研究(1919-1938)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张君劢之国家观念为研究内容,将张君劢置于中国从传统的天下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型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中,放到中国现代国家观念的嬗变的思想语境中来理解,系统地探讨了1919-1938年间其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变化过程。
     古代中国人把自己生活于其中的政治共同体视为天下而非“国家”,这种建立在天人相与的宇宙论基础上的天下国家观,在近代中西交冲的过程中逐渐除魅,被现代国家观念取而代之。从晚清开始,国民国家观念开始进入中国的思想界,它强调主权在民,国民为国家主体并享有同等的自由、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进入思想界的,还有另一种竞争性的甚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民族国家观念,它强调民族和国家的同质性,其理想形态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但经由辛亥革命建立的中华民国,既没有实现上述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也没有实现上述意义上的国民国家。辛亥革命虽然终结了传统的天下国家,但现实的民国,是一个不成为国的“军绅政权”。尽管1924年后经由国民革命,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但在1928-1938年间,对内始终不能消除武装割据建立起法治与秩序,对外无力抵御外侮保卫国权,建构现代国家的任务并没有完成。与现代国家建构失败的现实相应地,是现代国家观念之混沌。面对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问题,晚清以来的中国思想界主要有四种不同的回答,也由此构成了四种主要的国家观念形态,即国家有机体论,国家工具论,政党国家论和多元主义的国家论。这种国家观念的冲突歧异,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现代国家建构的不利因素。
     处于这样一个大时代的张君劢,对于现代国家建构之失败感同身受,他一方面寻求现代国家的立国之道,另一方面又切身参与现代国家的建国之行。张君劢之国家观念发展的基本轨迹,大致可分为现代国家观念的译介阶段(1919-1930),唯心主义国家观念的重建阶段(1931-1934)和中国观点下之国家哲学的创造阶段(1935-1938)。从1919年开始,他由政治而学问,由社会科学转到哲学,又由非理性回归理性,最终为其国家观念底定了独特的哲学基础,这便是他的心物二元论的政法唯心主义。在此政治哲学的基础上,张君劢深入检讨了传统的天下国家观念和中西交通以来种种建国的歧路,将建国失败之源主要归于民族国家观念之阙如和国民国家要义之背离。同时,张君劢也对近代以来的各种主要的国家观念进行了澄清,试图以思想自主的立场,实现一个大综合,创造出适合中国的现代国家观念。
     他从古今中西各时代、各种思潮中提炼和创造的现代国家观念,将国家视为一种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国民与国家平衡的、民族国家和国民国家综合为一的统一体。现代国家有其特有的国族文化,也即我们常说的“民族国家”的一面。它是国人在精神自由基础上的文化创造,也是国人理性意志的历史积淀。现代国家的另一面是国民国家,国民是国家的基石,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个体的国民则应有平等的自由和权利,并经由宪政民主获得制度性的保障。国民素质之提高和国民人格之培养与现代宪政民主制度的建设一样都是国家建构的题中之义。
     作为一种实现公善的组织,国家具有“公意”;而作为一个人,国民具有自由意志。张君劢肯定了公意与自由意志的存在,视国家与个人同为原生的因素,而非一方派生出另一方,因而主张政治经济方面均实现国家与个人、权力与自由之平衡。国家的基础是道德和法律;而道德和法律来自个人理性的意志在历史时空中的积淀,故国家的终极基础在于国民之理性的意志。国家不是自然的,也不是纯粹人造的,而是兼有二者的历史的人类共同体。
     张君劢之国家观念通过理性的意志将国民国家与民族国家融合为一,将现代国家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这一重要的思想遗产对于我们理解现代国家,促进现代国家的构建,消解狭隘的民族主义,妥善处理国内的族群关系和对待国家安全与存续问题均富有启发意义。
This thesis focuses on Mr. Zhang Junmai's idea of state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from the "Tian Xia"(Under the Heaven) to a modern state and the changes of social imagination and thoughts in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Traditionally, the sociopolitical order of China, as assumed as "Tian Xia", was based on a cosmic order, which believed in the interrelation of Heaven and Man doctrine. Heaven's Mandate was the supreme source of legitimation for the Universal Kingship. However, due to the advancement of the globalization and the impact of the West, this kind of belief was disenchanted and the "Tian Xia" transformed into "state" or "the world".
     There were two kinds of way to imagine the modern state for the sake of state-building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One was the familiar "nation-state"(translated as "Min Zu Guo Jia") idea, that is,"One Nation, One State". The other was the much overlooked "nation-state"(translated as "Guo Min Guo Jia") idea, which advocated the sovereignty of the people, and emphasized the direct and immediate relationship of state and citizen with the equal rights and duties of the individual. By cutting off the traditional bonds between the cosmic order of Providence and the political order, the idea of "Guo Min Guo Jia" was the very embodiment of the modern character of state. However, due to the external pressure and internal crisis, the idea of "Guo Min Guo Jia" was replaced by a narrow nationalism (racialism) of the revolutionists, and the individual was devoured by the organismic state and collective nation (Guo Min) of the reformists.
     The Revolution of1911ended the "Tian Xia", and founded a republic state. It was not the end but the beginning of China's state-building. There was no political order or rule of law, but chaos of power struggle in Republic Era, and finally the Republic of China deteriorated into a military-gentry coalition regime under the warlords period. It followed the party-state of Kuomintang. Meanwhile, the ideas of state in Chinese thoughts were also in chaos and confusion. There were at least four main ideas of state in conflict with each other at that time, such as the organismic theory of state, the state instrumentalism, the party-state idea and the pluralistic theory of state.
     In such a great era, Mr. Zhang Junmai keenly felt the pains and sufferings of the failure of the state-building both from national calamity and personal bitter experience. He devoted himself to the process of state-building practically and theoretically. In order to find a way of founding a modern state for China, he turned away from social science (which he studied in his earlier times) to philosophy, from politics to academics, and formed his own irrational idealism philosophy in1919. After the controversy of Science and Metaphysics in1923, he finally turned to rational idealis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rational idealistic philosophy, he reflected on the defects of the traditional idea of "Tian Xia", and argued that it should be replaced by modern idea of state. He also sternly criticized all kinds of political practice which deviated from the right way of state-building, such as the dictatorship, the political tutelage, the party-state, and etc. According to him, the failure of state-building of modern China was attributed to the lack of idea of nation state (Min Zu Guo Jia) and the divergence from the kernel of Guo Min Guo Jia. In addition, he reviewed the main competitive ideas of state in Chinese thoughts, and tried to make a synthesis of them to meet with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 and needs of country. The achievement of this synthesis was what he called "the philosophy of state from the Chinese point of view".
     In this view, the state was a unity of Guo Min Guo Jia and Min Zu Guo Jia. On the one hand, every state had its special national culture, which was the creation of the citizens'freedom of spirit. On the other hand, modern state was also the state of the people. Not only did the sovereignty reside in the people, but each individual should be treated as a person with equal freedom, rights and duties. All of such freedom and rights should be acknowledged and protected by democracy, constitutionalism and the rule of law.
     The end of state was to realize public good, which was evidence of the existence of general will, as Zhang Junmai argued. Correspondingly, both the general will of the state and the free will of individuals were real and primary. Neither of them could be derived from each other. This implied a balance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tate. Furthermore, the bonds making numerous individuals into one state were morals and laws, both of which were the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of the rational will of the citizens. In other words, the ultimate foundation of modern state was the rational will of its citizen. State was not natural, nor artificial, but historical.
     Zhang Junmai's idea of state clarified the ambiguity of nation-state, treated every citizen as an end and a person, not only improved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individual, but also laid the state on a solid foundation of reason. As a well-grounded theory, it contributed a lot to the state-building of modern China.
引文
①三爱(陈独秀):《说国家》,载《安徽俗话报》第5期,第1页,光绪三十年五月初一(1904年6月14日)。
    ②张佛泉:《几条必经之路》,载《大公报》“现代思潮”第41期,1932年7月2日;《几句结束的话》,载《大公报》“现代思潮”第49期,1932年8月27日。
    ③吴恩裕:《论国家观念》,《东方杂志》第42卷17号,第1页。
    ④罗志田:《天下与世界——清末士人关于人类社会认知的转变》,《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197、202页。
    ①姚中秋:《现代中国的立国之道》(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96页。
    ②(美)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序。
    ③《国家》由王平久作词,金培达作曲,成龙、刘媛媛演唱,歌词如下:A1一玉口中国 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A2.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B1.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C1.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A3.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B2.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见http://ent.sina.com.cn/v/pixlgw/index.shtml,2011年8月14日访问。
    ④参见许纪霖:《近十年来中国国家主义思潮之批判》,载《思想》第18期,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11年。
    ⑤任剑涛:《国家理性:国家禀赋的,或是社会限定的?》,载《历史法学》(第4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55页。
    ⑥项飙:《普通人的“国家”理论》,载《开放时代》2010年第10期,第117页。
    ①任剑涛:《国家理性:国家禀赋的,或是社会限定的?》,载《历史法学》(第4卷),第55页。
    ①邹永贤主编:《国家学说史》(上、中、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版),前言。《国家学说史》上、下册,于1986年出版,续卷《现代西方国家学说》于1993年单独出版。1999年合编为上中下三卷。参见该书“再版后记”。
    ②同上,第602页。
    ③黄茂林:《章太炎在<民报>时期国家思想轮略》,《厦门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2期;张衍前:《论梁启超的近代国家观》,《理论学刊》1996年第2期,张元隆:《新青年与近代国家观念的变革》,《安徽史学》2006年第3期。
    ④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8页。
    ⑤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二卷上),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191页。
    ⑥李强:《传统中国社会政治与现代资本主义——韦伯的制度主义解释》,《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 第13页。
    ①关于“西方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论”的转移,见(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②本杰明·史华慈:《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③王向民:《民国政治与民国政治学:以1930年代为中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3页。
    ④孙关宏:《学术、政治与公民社会》,为王向民上述著作之序言。
    ⑤参见黄克武:《自由的所以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高瑞泉:《严复:在决定论与自由意志论之间——对史华慈严复研究的一个检讨》,李强:《严复与中国近代思想的转型》,后两文均见许纪霖,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⑥参见许纪霖等著:《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29页。
    ⑦沙培德:《清末的“国家观”——君权、民权与正当性》,见刘擎编:《权威的理由——中西政治思想与正当性观念》,新星出版社,2008年,第127-163页。另见许纪霖宋宏编:《现代中国思想的核心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67-388页。
    ①胡伟希:《国家的所以然——从严复、梁启超看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国家观念》,见万俊人编《清华大学哲学年鉴》(2004),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5-199页。
    ②杨芳燕:《道德、正当性与近代国家:五四前后陈独秀的思想转变及其意涵》,见许纪霖宋宏编:《现代中国思想的核心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90-391页。
    ③许纪霖:《国本、个人与公意——五四时期关于政治正当性的讨论》,《史林》2008年第1期,第53页。
    ④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二部),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397,1400,1403页。
    ⑤汪晖:《对象的解放与对现代的质询——关于<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的—点再思考》,《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
    ⑥同上,第85-86页。
    ①Prasenjit Duara, "History and Globalization in China's Long Twentieth Century", in Modern China, Vol.34, No.1, January,2008, p154另见杜赞奇:《中国漫长的二十世纪的历史和全球化》,《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第95页,译文略有改动。
    ①杜赞奇:《中国漫长的二十世纪的历史和全球化》,《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第96页,译文略有改动。
    ①公茂虹:《张君劢三十年代政治思想略论》,《史学月刊》1993年第2期,第79-83页。
    ②公茂虹:《张君劢政治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6年,第102-112页。
    ③应奇:《论张君劢的政治哲学》,《浙江大学学报》1994年第8卷第2期,第31-36页。
    ④成庆:《寻找秩序:现代思想史中的张君劢》,见刘擎编:《权威的理由:中西政治思想与正当性观念》,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第176-192页。
    ①许纪霖:《共和爱国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现代中国两种民族国家认同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7月第38卷第4期,第2,6,11页。
    ②许纪霖:《从国民共同体到民族共同体——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潮》,见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7-231页。
    ③许纪霖:《在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张君劢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想》,《学海》2005年第1期;《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潮》,《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④翁贺凯:《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张君劢民族建国思想评传》,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361页。
    ①姚中秋:《现代中国的立国之道——以张君劢为中心》,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525页。
    ②同上,第265、506、521页。
    ③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杨、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序第14页。
    ①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8页。
    ②查尔斯·蒂利(Charles Tilly):《强制、资本与国家》,魏洪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页。
    ③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45页。
    ④余英时:《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见氏著《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0页;林同奇:《“民族”、“民族国家”、“民族主义的双重含义”》,载《二十一世纪》2006年4月号,第119-124页。
    ⑤B.M. Barnard, Self-direction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Rousseau and Herd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pp.314-5.转引自翁贺凯:《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张君劢民族建国思想评传》,第16页。
    ①戴维·米勒等编:《布莱克威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民族国家”条,第490页。
    ②王坷:《“民族”,一个来自日本的误会》,《二十一世纪》2003年6月号,第74页。
    ③姚中秋:《现代中国的立国之道——以张君劢为中心》,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3-4页;高全喜:《战争、革命与宪法》,《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7页,注16;高全喜:《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页24,注释5;王珂:《“民族”,一个来自日本的误会》,《二十一世纪》2003年6月号,王珂在该文中详细探讨了“民族”的日本思想背景,并提出“告别民族”。
    ④李强:《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第78-79页。参见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第二卷),袁志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⑤Otto Gierke, Political theories of the middle ages, translated by F.W. Mait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2, pp87-94.
    ⑤高全喜:《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第69页。
    ①同上,第146页。
    ②林同奇:《“民族”、“民族国家”、“民族主义的双重含义”》,载《二十一世纪》2006年4月号,第120页;刘梦溪:《史华慈:最后发表的思想》,载许纪霖朱政惠编《史华慈与中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第13页;Benjamin I. Schwartz:" Culture, Modernity, and Nationalism: Further Reflections", Daedalus, Vol.122, No.3, (Summer,1993), pp.222-223.
    ③林同奇:《“民族”、“民族国家”、“民族主义的双重含义”》,载《二十一世纪》2006年4月号,第121页
    ④王珂:《“民族”,一个来自日本的误会》,《二十一世纪》2003年6月号。
    ①同上,第8-9页。
    ②参考查尔斯·泰勒:《现代性的社会想象》,李尚远译,台北:商周出版,2008年。
    ③罗志田:《近代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两点反思》,第158页。
    ①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导言。
    ②同上,第301,304页。
    ③沈长云、张渭莲:《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页。
    ①李学勤主编:《战国史与战国文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09页。
    ②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夏江旗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22页。
    ③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1页。
    ④许倬云:《历史大脉络》,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1页。
    ⑤邢义田:《中国皇帝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见氏著《秦汉史论稿》,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第43-44页。
    ⑥许倬云:《历史大脉络》,第35页。
    ⑦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76页。这里没有边界的区划,也只是相对意义上而言的,与现代国家比较,天下国家没有清晰的边界线或边界总是在变动,并不意味着边界绝对不存在。
    ①“轴心时代”来自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他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把公元前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
    ②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4页。
    ③同上,第12页。
    ④同上,第191页。
    ⑤同上,第197页。
    ①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5页。
    ②张灏:《思想与时代》,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⑦蔡英文:《天人之际——传统思想中的宇宙意识》,载刘岱总主编:《天道与人道》,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第228,306页。
    ①安小兰译注:《荀子·天论》,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08-125页。
    ②蔡英文:《天人之际——传统思想中的宇宙意识》,第304-306。
    ③同上,第303页。
    ④详见张端穗:《天与人归——中国思想中政治权威合法性的观念》,载刘岱总主编:《理想与现实》,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第119-124页。
    ⑤史华慈:《中国政治思想的深层结构》,载许纪霖、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①任锋:《如何理解“史华慈问题”?》,《读书》2010年第6期,第19页。
    ②甘怀真:《秦汉的“天下”政体:以郊祀礼改革为中心》,《新史学》十六卷四期(2005),第14页。
    ③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第193页。
    ④(日)安部健夫:《中国人之天下观念——政治思想的试论》,见氏著《元代史之研究》,东京:创文社,1972年,第508页。转引自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徐冲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0-11页。
    ⑤同上,第494页。转引自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第10页。
    ①邢义田:《天下一家》,见氏著《秦汉史论稿》,第19页。
    ②同上,第20,26页。
    ③同上,第28-29页。
    ④罗志田:《先秦的五服制与古代的天下中国观》,见氏著《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第30页。
    ⑤同上,第31-32页。
    ⑥同上,第2页。
    ①邢义田:《中国皇帝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见氏著《秦汉史论稿》,第55页。
    ②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7,206页。
    ③《左传》,桓公二年。师服曰:“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④甘怀真:《中国中古时期“国家”的形态》,见氏著《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台北:喜马拉雅基金会,2003年,第210页。
    ⑤参考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⑥甘怀真:《中国中古时期“国家”的形态》,第246页。
    ⑦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十三“正始”条,上海_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56页。
    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8页。
    ②张分田、萧延中:《政治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5页。
    ③牟宗三:《政道与治道》,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第13页。
    ①详细的考证见董楚平:《“天下为公”原义新探》,《文史哲》1984年第4期,第38-46页。
    ②沟口雄三也是将“公”理解为君主一己之道德性,不过他认为这主要是公的“平分”之意限制在政治范畴的结果。这是因为其将《礼运》中的天下为公理解为突出了“平分”之意的大同世界,但这种理解是有问题的。(参见沟口雄三:《中国的公与私·公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第8-9页。)这里的公是“公正”之意,并无平分的涵义。(参见董楚平:《“天下为公”原义新探》,《文史哲》1984年第4期。)
    ③牟宗三:《政道与治道》,第12-13页。
    ①康有为:《礼运注》,见氏著:《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55页。
    ②(日)沟口雄三:《中国的公与私·公私》,第40页。
    ③转引自高全喜:《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第84页。
    ①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第3页。
    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48页。
    ③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见陈若水王汎森主编《思想与学术》,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303-317。另见王汎森等著《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台北:联经总经销,2007年。
    ④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卷),第437页。
    ⑤同上,第498页。
    ① 《万国公法》翻译所依据的版本有不同说法,目前多数意见是惠顿著作1855年的第6版。见张用心:《<万国公法>的几个问题》,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2卷第3期,第77页。
    ② 《奕诉等又奏美士丁韪良译出万国律例呈阅已助款刊行折》(同治三年七月),见中华书局编辑部,李书源整理:《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3),北京市:中华书局,2008年,第27卷,第1184-1185页。御批为“依议”。
    ③何勤华:《<万国公法>与清末国际法》,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5期,第137页。
    ④(日)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⑤(美)惠顿:《万国公法》,(美)丁韪良译,何勤华点校,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凡例”。
    ⑥同上,董恂序。
    ⑦同上,点校者前言,第22页。此图在2002年上海书店出版社的近代文献丛刊本《万国公法》中被删除,该点校者认为“在此无关宏旨,故删去”。
    ①(日)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第67-68页。
    ②宋育仁,字芸子,号芸岩,四川自贡人,清末著名维新思想家。1894年被任命为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参赞,随公使龚照瑗出使欧洲,在欧洲锐意考察,研究各国政治礼俗等,著《采风记》。见黄宗凯等著:《宋育仁思想评传》,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6页所附《宋育仁年谱》。
    ①张灏:《思想与时代》,上海文艺出版社,第119页;张灏:《危机中的知识分子》,高力克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7-8页。林毓生:《热烈与冷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31-132页。
    ②赫胥黎:《天演论》,严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译《天演论》自序”,ix。
    ③严复:《<群学肄言>按语》,见王栻主编:《严复集》(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921-2页。
    ④严复:《<原富>按语》,见王拭主编:《严复集》(第四册),第896页。
    ①许纪霖:《现代性的歧路:清末民初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载《史学月刊》2010年第2期,第52页。
    ②张灏:《危机中的知识分子》,第8页。
    ③王国维:《论政学疏》,见罗振玉:《王忠悫公别传》,载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2008年,第502页。
    ④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序1-2页。
    ⑤项飙:《寻找一个新世界:中国近现代对“世界”的理解及其变化》,第107页。
    ⑥杨度:<“游学译编”叙》,《游学译编》第一期,1901年11月,载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第258页。
    ①罗志田:《天下与世界:清末士人关于人类社会认知的转变》,《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201页。
    ②同上,第203页。
    ③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上),计秋枫等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第350-355页。
    ④同上,第376页。
    ⑤同上,第405页。
    ⑥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61页。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0页。
    ②郭双林、龙国存:《“国民”与“奴隶”——对清末社会变迁过程中一组中坚概念的历史考察》,《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春之卷,第123页。
    ③沈松侨:《国权与民权:晚清的“国民”论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北),第七十三本,第四分,2002年12月,第692页。
    ④这里不无夸张,“国民”并称的例子,先秦就有,如《周礼·春官·墓大夫》:“令国民族葬。” 《左传·昭公十三年》:“先神命之,国民信之。”又如秦汉的例子,《史记·东越列传》:“威行於国,国民多属,窃自立为王。”《汉书·王子侯表下》:“藉阳侯显,坐恐猲国民取财物,免。”见《汉典》“国民”条,http://www.zdic.net/cd/ci/8/ZdicE5Zdic9BZdicBD346309.htm,2011年12月3日访问。
    ⑤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之前途》(1899年10月15日),《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二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10页;张佛泉:《梁启超国家观念之形成》,《政治学报》(台北)1970年12月,第22页。
    ①梁启超:《新民说·论权利思想》,吴松等点校:《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一集),第569页。
    ②王珂:《“民族”,一个来自日本的误会》,《二十一世纪》2003年6月号,第74页。
    ③高全喜:《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第69页。
    ④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之前途》(1899年10月15日),《梁启超全集》(第二卷),第810页。
    ①伤心人(麦孟华):《论中国国民创生于今日》,见《清议报》第67册,第1-2页。1900年12月22日。
    ②同上,第3页。
    ①秦力山(1877或1878-1906),清善化县(今长沙县)人。名鼎彝,也名邮,字力山,笔名遁公、巩黄等。秦力山戊戌期间接受了康梁的维新思想,政变后流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大同学校,成为梁启超之弟子。1900年参与自立军“勤王”起义,失败后复流亡日本,为《清议报》撰述多篇文字。后转向革命,办《国民报》等。后人辑有《秦力山集》(彭国兴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②详见王德昭:《清季一个知识分子的转变——秦力山研究》,见氏著《从改革到革命》,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71-203页。
    ③秦力山:《国民报·叙例》,《国民报》第一期,1901年5月10日,见彭国兴等编:《秦力山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4页。原文并无署名。
    ④《说国民》,《国民报》第二期,1901年6月10日,见罗家伦主编:《国民报汇编》,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83年,第9、15页。作者不详。
    ⑤同上,第15页。
    ⑥《关于国民会的广告》,《国民报》第二期,1901年6月10日。见彭国兴等编:《秦力山集》,第43页。
    ⑦《国民会章程》,载《苏报》1903年5月31-6月2日“专件择要”栏,并作为上海国民公会之章程。见《秦力山集》,第40页。
    ⑧《原国》,《国民报》第一期,1901年5月10日,见罗家伦主编:《国民报汇编》,第5页。
    ①秦力山:《亡国篇》,《国民报》第四期,1901年8月10日。
    ⑦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8页。
    ⑦章士钊:《读<革命军>》(1903年6月9日),载《章士钊全集》(第一卷),上海:文汇出版社,第28页。
    ⑦孙中山:《复某友人涵》,(1903年12月17日),《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28-229页。
    ⑦精卫(汪兆铭):《民族的国民》,《民报》1905年第1期,第31页。
    ⑦邹容:《革命军》,冯小琴评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7页。
    ⑦同上,第56页。其内容为:“无论何时,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政府,而求遂其安全康乐之心。迨其既得安全康乐之后,经承公认,整顿权利,更立新政府, 亦为人民应有之权利。若建立政府之后,少有不洽众望,即欲群起革命,朝更夕改,如奕棋之不定,固非新建国家之
    ①高全喜:《宪法与革命及中国宪制问题》,载《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第1]卷第2期,第662-663页。
    ②章士钊:《读<革命军>》(1903年6月9日),载《章士钊全集》(第一卷),第28页。
    ③章士钊:《论中国当道者皆革命党》,《章士钊全集》(第一卷),第22页。
    ①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增订本),香港:龙门书店,1965年,第336页,转引自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第18页。
    ②该文之出版日期,多引《新民丛报》第38-39期上刊印的日期(1903年10月4日),但据年谱,梁启超游美归日在该年十月二十三日(1903年12月11日),故必在此后。又40-41期《新民丛报》标明是“光绪三十年正月初一补印”,即1904年2月16日,故前两期合刊又必在此前,其范围为1903年12月11日-1904年2月16日。又40-41号《新民丛报》有“本社再启”,说明38-39期印完后搭乘日本邮轮寄送上海,值日俄战争将爆发,日本游轮都不得开往别国,由此导致该报不能及时送到云云。而日本与俄国正式断交在1904年2月6日,宣战在2月8日,则禁船令当战事爆发前不久。考虑到该刊本为半月刊,则两个合订本之间的出版间隔当为一月左右,事实上合订本内容并不见少,编印所需时间也当差不多。综上可推断38-39期出版约在1904年1月16日左右。
    ③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新民丛报》第38-39期合刊;《饮冰室文集点校》第451页。
    ④同上。
    ⑤同上,第450页。
    ①同上,第450页。
    ②同上,第453页。
    ③同上,第450页。
    ④同上,第459页。
    ⑤高旭:《读任公所著<伯伦知理学说>题诗三章,即以寄赠》,见郭长海等编:《高旭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353页。
    ⑥精卫(汪兆铭):《民族的国民》,《民报》1905年第1期,第31页。
    ⑦梁启超:《开明专制论》,见《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三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418 页。
    ①同上,第1419页。
    ②精卫(汪兆铭):《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节录)(1906年5月),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页411。
    ③李晓东:《立宪政治与国民资格——笕克彦对<民报》与<新民丛报>论战的影响》, 《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7年9月号,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401064.htm,2010年12月13日访问。
    ④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第93-94页。
    ①F.W. Coker, Organismic Theories of the State.Nineteenth Century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tate as Organism or as Pers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Longmans, Green & co., agents,1910, pp9-10.
    ②Ibid, pp 193-194.
    ③(日)松本三之介:《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李冬君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④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282页。
    ①陈之迈:《政治学》,正中书局,1940年,第56-57页。
    ②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第361-362页。
    ③顾红亮,刘晓虹:《想象个人:中国个人观的现代转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81-121页。
    ④周昌龙:《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对个人主义的诠释》,载许纪霖、宋宏编《现代思想的核心观念》,第258页。
    ①许纪霖:《五四运动:一场世界主义情怀的公民运动》,载许纪霖主编:《启蒙的遗产与反思》,南京市: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61页。
    ②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8页。
    ③陈独秀:《偶像破坏论》,《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第392页。
    ④高一涵:《国家非人生之归宿论》,张宝明等主编:《回眸<新青年>·哲学思潮卷》,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12页。
    ⑤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张宝明等主编:《回眸<新青年>·哲学思潮卷》,第192-194页。
    ⑥高一涵:《近世三大政治思想之变迁》,张宝明等主编:《回眸<新青年>·哲学思潮卷》,第225页。
    ⑦许纪霖:《五四运动:一场世界主义情怀的公民运动》,载许纪霖主编:《启蒙的遗产与反思》,第262页。
    ⑧同上,第263-4页。
    ⑨参见桑兵:《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13-318页。
    ⑩孙中山:《开会词》(1924年1月12日),载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北京:光明日报社,1985年,第4-5页。
    ①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51页。
    ②参见《训政纲领》(1928年10月3日),见彭明:《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1927-193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34页。
    ③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第653-659页。
    ④同上,第658页。
    ⑤任剑涛:《为建国立规——孙中山的建国理论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政治学报》2011年第5期,第17-18页。
    ① (英)L.T.霍布豪斯:《形而上学的国家论》,汪淑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页。
    ②Barker, Ernest. "The Discredited State", in Barker, Ernest, Church, state and study:essays, Greenwood Press, 1974, pp.168-169.
    ①张允起:《宪政的伦理基础——萧公权的<政治多元论>及其西方宪政思想研究》,《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秋季号,第318-319页。
    ②Kung Chuan Hsiao, Political Pluralism: A Study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Theory, London:Routledge,2002, pp.7-8.
    ②杨幼炯:《当代中国政治学》,上海:胜利出版公司,1947年,第59-61页。关于拉斯基的情况,另可参见孙宏云:《拉斯基与中国:关于拉斯基和他的中国学术的初步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①见程文熙:《君劢先生之言行》(1955年10月增订版),载王云五等著:《张君劢先生七十寿庆纪念论文集》,台湾:文海出版社,1956年,第1页。
    ②郑大华:《张君劢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页。
    ③刘义林,罗庆丰著:《张君劢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248页。
    ①牟宗三:《中国数十年来的政治意识——寿张君劢先生七十大庆》,见王云五等著:《张君劢先生七十寿庆纪念论文集》,台湾:文海出版社,1956年,第28,30页。
    ②同上,第30页。
    ③姚中秋:《书牟宗三<中国数十年来的政治意识——寿张君劢先生七十大庆>文后》,载陈明,朱汉民主编:《原道》(第16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7页。
    ④同上。
    ⑤姚中秋:《现代中国的立国之道》(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
    ①同上,第526-527页。
    ②任剑涛:《为建国立规——孙中山的建国理论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政治学报》2011年第5期,第12页。
    ③程文熙:《君劢先生之言行》(1955年10月增订版),第10页。
    ④唐振常主编:《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序第2页。
    ①程文熙:《君劢先生之言行》(1955年10月增订版),第10页。
    ②程文熙:《君劢先生之言行》(1955年10月增订版),第11页;郑大华:《张君劢传》,第6页。
    ③张君劢:《我的学生时代》,《再生周刊》1948年第239期,第8页。
    ①张君劢:《我从社会科学跳到哲学之经过》,《再生》1935年第3卷第8期,第1-2页。
    ②赵可金:《美国学界对美国政治的研究》,《美国研究》2010年第1期,第101页。
    ③张君劢所谈论的伯格斯的宪法很有可能即指此书的内容,虽然在1910年代以前,伯格斯也出版有另外两部关于美国宪法的著作,The Civil War and the Constitution,1859-1965 (Ⅰ,Ⅱ), 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01,1906; Reconstruction and the Constitution,1866-1876,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02;相较而言,后两部专著关注的主要是美国历史与宪法变迁,也不及《政治科学与比较宪法》知名。
    ①Woodrow Wilson, The state:elements of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politics, BostonD.C. Heath & Co., 1897.
    ①(日)内田满:《早稻田与现代美国政治学》,唐亦农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6页。
    ②同上,第198页。
    ③君劢:《学术方法上之管见》(与留法北京大学同学诸君话别之词),《改造》第4卷第5号,第2页。
    ①立斋(张君劢):《穆勒约翰议院政治论》,《新民丛报)》第4年第18号(原第90号),1906年11月1日,收入《张君劢开国前后言论集》(台北:正中书局1971年版),第1-28页。
    ②张氏于1963年在香港新亚书院讲评梁任公之《清代学术概论》,言及其与梁任公的交情。转引自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第228页。
    ③张君劢:《我的学生时代》,《再生周刊》1948年第239期,第8页。
    ④立斋(张君肋):《穆勒约翰议院政治论》,《新民丛报)》第4年第18号(原第90号),第36页,1906年11月1日。
    ⑤同上,第56页。
    ①详见翁贺凯:《张君劢宪政民主思想的起源——以<穆勒约翰议院政治论>为中心的考察》,《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79页。
    ②杨祖义:《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史学解析》,《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第69页。
    ③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第228页
    ④程文熙:《君劢先生之言行》(1955年10月增订版),第14页。
    ①张君劢:《我从社会科学跳到哲学之经过》,《再生》1935年第3卷第8期,第3页。
    ①张君劢:《通讯》(张君劢致林宰平),《改造》第3卷第4号,第101页,1920年12月15日。信末自署日期为“六月二十七日”。
    ②同上,第101-102页。
    ③同上,第102页。
    ①君劢:《学术方法上之管见》,《改造》第4卷第5号,第1页,1922年1月15日。具体演讲时间为1921年11月16日。文中说“一九一八年六七月间”拜访柏格森,大概是笔误。实际上梁张—行人该年年底才从国内出发。
    ②同上,第2页。
    ③同上。
    ④程文熙:《君劢先生之言行》(1955年10月增订版),第20页。
    ①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15页。
    ⑥张君劢:《我从社会科学跳到哲学之经过》(在广州岭南大学社会科学会讲),王世宪记,《再生》第3卷第8期,第6页。具体出版日期不详,随后几期均无出版时间。查《再生》第3卷第7期时间为1935年9月15日,故推测该期杂志约出版于1935年10月15日(或以后)(因为此时《再生》还是月刊),当时《再生》处于国民党的“禁书”之列,能否按月如期出版,仍未可知。
    ⑥同上,第6页。
    ⑥参见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第218页。
    ⑤张君劢:《我从社会科学跳到哲学之经过》,《再生》第3卷第8期,第7页。
    ①同上,第8-10页。
    ⑤同上,第7-8页。
    ⑤参考姚中秋对张君劢哲学转向的阐释,见其《现代中国的立国之道》(第一卷),第206-224页。
    ④张君劢:《我从社会科学跳到哲学之经过》,《再生》第3卷第8期,第13页。
    ①同上,第12页。
    ③同上,第14页。
    ③张君劢:《张东荪“思想与社会”序》,《东方杂志》第40卷第17号,第28页,1944年9月15日出版。
    ①张君劢:《我之哲学思想》,见张君劢著,程文熙编:《中西印哲学文集》,台湾:学生书局,1981年,第44-45页。
    ③张君劢:《通讯》(张君劢致林宰平),《改造》第3卷第4号,第102页。
    ①张君劢丁文江等:《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重版引言,第2页。
    ④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第128-145页。
    ④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饮冰室专集之二十三》,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第11-12页。
    ①同上,第1页。
    ②代表性的看法见(美)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严搏非:《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主义思潮》,见许纪霖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林毓生:《民初“科学主义”的兴起与含意》,见氏著《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增订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
    ⑥详见罗志田:《从科学与人生观之争看后五四时期对五四基本理念的反思》,《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第5页。
    ⑥郑大华:《张君劢传》,第177页;郑大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1918-1927)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见郑大华,邹小站主编:《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185页。
    ⑥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史中的张君劢》,见许纪霖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下),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第124-153页。
    ①成庆:《寻找秩序:现代思想史中的张君劢》,见刘擎编:《权威的理由:中西政治思想与正当性观念》,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第176页。
    ⑤同上,第175页。
    ⑤姚中秋:《现代中国的立国之道》(第一卷),第136-137页。
    ⑥张君劢:《中西印哲学文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1年版,第993-995页。
    ①同上,第1000页。
    ④张君劢:《人生观》,见张君劢丁文江等:《科学与人生观》,第38页。
    ④张君劢认为科学之流弊有:官觉发达之过度,其非耳之所能闻,目之所能见,则以为不足凭信;视己身为因果网所缠绕,几忘人生在宇宙间独往独来之价值;科学智识之充满,以为人生世上之意义,惟官觉所及者足以了之,于是求物质之快乐,求一时之虚荣;然时时在显微镜中过生活,致人之心思才力流于细节而不识宇宙之大;教育家为应付社会中之生计制度计,常以现时生计制度为标准,而养育人才,不得享全人格之发展。张君劢:《再论人生观并答丁在君》,见张君劢丁文江等:《科学与人生观》,第105页。
    ①同上,第110-111页。
    ⑤张君劢:《国宪议》,见氏著《宪政之道》,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2页。
    ⑤翁贺凯:《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张君肋民族建国思想评传》,第214页。
    ⑤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二部),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392页。
    ①张君劢:《再论人生观并答丁在君》,见张君劢丁文江等:《科学与人生观》,第118页。
    ②见翁贺凯:《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张君劢民族建国思想评传》,第213-215页。
    ③君劢:《悬拟之社会改造同志会意见书》,《改造》第4卷第3号,第5、13页,1921.11.15。
    ④张君肋:《政治学之改造》,《东方杂志》第21卷第1期,第2、8页,1924.1.10。
    ⑤同上,第215-216页。
    ①(德)Hans Driesch著:《爱因斯坦氏相对论及其批评(论理学上之研究)》,张君劢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11月初版,(译者)序,第19页。文末署名为“十三年二月君劢序于自治学院”。
    ①张君劢:《国内战争六讲》,上海:国立自治学院,1924年,第41页。
    ①张君劢:《国内战争六讲》,第46页。
    ①张君肋:《诗之反柏剌图主义》,见晨报社编辑处编:《晨报六周纪念增刊》,北京:晨报社出版部,1924年12月31日初版,第256-257页。
    ②同上,第255页。
    ③(英)乔特(Joad)著:《心与物》,张嘉森(张君劢)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3月初版,1933年2月印行“国难后第一版”,序文并无修订,附有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启事”云:“1932年1月29日公司突遭国难……各界慰问…不敢不勉为其难因将需用较切各书先行覆印,其他各书亦将次第出版,惟图版不能尽如原式…”,说明该书属于“需用较切”之著作。原著:C.E.M. Joad, Mind and Matter:The Philosophical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cience, New York & London:G.P. Putnam's Sons,1925.
    ④张嘉森(张君劢):《乔特“心与物”译序》,见(英)乔特(Joad)著:《心与物》,张嘉森(张君劢)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3月初版,第10-11页。
    ①同上,第26页。
    ②同上,第34页。
    ③同上,第17页。
    ④同上,第27页。
    ⑤(英)乔特(Joad)著:《心与物》,张东荪序,第2页。张东荪序于1926年3月29日,张君劢序言的日期为“乙丑十二月二十五日”(农历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历1926年1月9日),而该书1928年才出版,故笔者推测“进一步的冒险”即以心力左右物质之说,乃后加的。
    ⑥张嘉森(张君劢):《乔特“心与物”译序》,第52页。
    ①张君劢:《政制与法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13、222页。此书即张君劢1938年出版的《立国之道》重刊。
    ②张君劢:《我之哲学思想》,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张君劢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726页。
    ③张君劢:《政法上的唯心主义》(在南京“学术讲演社”演讲),见氏著《宪政之道》,第337-338页。原刊于东吴法学院《法学季刊》第1卷第5期,1923年;后收入吴经熊等编:《法学文选》,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1935年版509-512页。
    ④同上,第338-339页。
    ①同上,第339-340页。
    ②张君劢:《人生观论战之回顾》,《东方杂志》第31卷13号,第8页,1934年7月1日。
    ①同上,第9页。
    ②杨奎松:《内战与危机:1927-1937》(《中国近代通史》第八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5-196页。
    ③同上,第203-210页。
    ④郭湛波:《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北平:大北书局,1925年,第167-168页。
    ①牟宗三:《追悼张君劢先生》,载郑大华编:《两栖奇才:名人笔下的张君劢张君劢笔下的名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第149-150页。
    ②见《宝山张先生年谱初稿》,载孙亚夫、杨毓滋编:《张君劢先生九秩诞辰纪念册》(下),台湾:文海出版社,1976年(中华民国六十五年元月二十五日),第22-23页。
    ③同上,第26页。
    ④张君劢:《马克斯学说之研究及批评(演讲)》,李守初陶其情笔记,《大夏周刊》第24期,第3-4页,1925年12月12日。
    ⑤参见君劢:《“唯物辩证法论战”序》,《再生》1934年第2卷第10期;张君肋:《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述评》,《时代精神》1941年第5卷第1期;张君劢:《辩证唯物主义驳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年。
    ①君劢:《<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宪法全文>译者原函》,《解放与改造》第1卷第6期,第42页,1919年11月15日。
    ②同上,第42页。
    ③这种将张君劢视为“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之解读,参见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二部),第1388页。
    ④君劢:《国民政治品格之提高》,《改造》第4卷第2号,第12页,1921年10月15日。
    ①张君劢:《政制与法制》,第212页。
    ②张君劢:《政制与法制》,第217页。
    ①参见叶斌:《绝对权力的虚置:民初政治中的主权与统治权问题》,《史林》2010年第6期。
    ②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37页。
    ③许纪霖:《为何权力代替了权威——辛亥革命百年反思》,《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152页。
    ④陈志让:《军绅政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第1、159页。
    ⑤(美)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何兆武等译,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第601页。
    ⑥罗志田:《西方的分裂:国际风云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第22页。
    ①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年,第353-356页。
    ②高华:《南京国民政府权威的建立与困境》,见氏著:《革命年代》,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2-24页。
    ③杨奎松:《内战与危机:1927-1937》(《中国近代通史》第八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1页。
    ①同上,第166页。
    ②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66-270页;杨奎松:《内战与危机:1927-1937》,第180页。
    ③同上,第248页。
    ④张君劢:《廿余年来世界政潮激动中我们的立场》,《再生》第108期,第5页。
    ⑤君房(张君劢):《新路禁止发行令书后》,《新路》第1卷第4期。1928年3月15日。
    ⑥程文熙:《君劢先生之言行》(1955年10月增订版),第22页。
    ①参见张君劢:《廿余年来世界政潮激动中我们的立场》,《再生》第108期。
    ②杨奎松:《内战与危机:1927-1937》,第241页。
    ③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第423-424页。
    ①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6,1931-1937》,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75页。
    ②孟真:《中国现在要有政府》,《独立评论》第5期,第6页。1932年6月19日。
    ③翁文灏:《我的意见不过如此》,《独立评论》第15号,第4页。1932年8月28日。
    ④胡适:《中国政治问题出路的讨论》,《独立评论》第17号,第6页,1932年9月11日。
    ⑤记者:《我们与他们》,《再生》第1卷第10期,第4页。1932年2月20日。
    ⑥记者:《我们对于救国问题的态度》,《再生》第2卷第8期,第1-2页。1934年5月1日。
    ⑦左玉河先生在《张东荪传》中认为《我们所要说的话》由张东荪起草,并展示过张东荪的手稿,见左玉河:《张东荪传》(再版),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年,第193页,手稿见扉页;程文熙所撰的《君劢先生之言行》中认为除了经济部分出自胡石青外,均出自张君劢之手,见程文熙:《君劢先生之言行》(1955年10月增订版),载王云五等著:《张君肋先生七十寿庆纪念论文集》,第22页。按理,作为《再生杂志》的宣言、国家社会党的“党纲”、以“记者”名义刊布的《我们所要说的话》,不会只是某个人的思想,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与他们》也是如此,均表达的是“我们”的主张,而不是“我”的主张。故 可理解为张君劢、张东荪等人的共识。
    ①张君劢:《爱国的哲学家——菲希德》,《东方杂志》第23卷第10号,第74-75页。
    ①张君劢:《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凡例”。
    ②张君劢:《菲希德“对德意志国民演讲”摘要》,见张君劢译:《菲希德对德意志国民演讲》,北平:神州国光社,1932年12月出版,第1页。
    ③张君劢译:《菲希德对德意志国民演讲》,第110页。
    ④张君劢:《菲希德“对德意志国民演讲”摘要》,第7-11页。
    ⑤同上,第17页。
    ①张君劢:《中华民族之立国能力》,《再生》第1卷第4期,第6-7页。1932年8月20日。
    ②同上,第9-10页。
    ③同上,第8-9页。
    ①张君劢:《民族观点上中华历史时代之划分及其第三振作时期》,《再生》第2卷第3期,第4-6页。
    ②同上,第9-10页。
    ③同上,第69页。
    ①张君劢:《中华新民族性之养成》,《再生》第2卷第9期,第3-4页。
    ②同上,第7页。
    ③同上,第7-8页。
    ④同上,第8页。
    ⑤同上,第21页。
    ①同上,第29页。
    ②张君劢:《政制与法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页。
    ③同上,第17页。
    ①同上。
    ②记者:《国家社会主义纲领》,《再生》第3卷第1期,第1页。1935年3月15日。虽然署名“记者”,但从观点和文风而言,实为张君劢所写。参见翁贺凯:《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张君劢民族建国思想评传》,第102页。
    ③张君励:《政制与法制》,第19页。
    ①(美)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694-695页。
    ②张君劢:《非希德“对德意志国民演讲”摘要》,见张君劢译:《非希德对德意志国民演讲》,北平:神州国光社,1932年12月出版,第17页。
    ③(美)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第696页。
    ④张君劢:《明日之中国文化》,第48-49页。
    ⑤同上,第50页。
    ⑥同上,第51页。
    ①张君劢:《中华民族之立国能力》,《再生》第1卷第4期,第11页。
    ②立斋(张君劢):《廿世纪革命之特色》,《新路》第1卷第10期,第10页。1928年12月1日。
    ③张君劢:《国民党党政之新歧路》,《再生》第1卷第2期,第7-8页。1932年6月20日。
    ④张君劢:《中华民族之立国能力》,《再生》第1卷第4期,第18页。
    ①张君劢:《国民党党政之新歧路》,《再生》第1卷第2期,第10页。
    ②君劢:《<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宪法全文>译后附言》,《解放与改造》第1卷第6期,第41页。
    ③世界室主人(张君劢):《苏俄评论》,上海:新月书店,1927年,第130页。
    ④立斋(张君劢):《一党专政与吾国》,《新路》第1卷第2期,第29-31页。1928年2月15日。
    ①立斋:《辟训政说》,《新路》第1卷第7期,第4页。
    ②桑兵:《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8-310页。
    ③立斋:《辟训政说》,《新路》第1卷第7期,第12-13页。
    ④张君劢:《国家民主政治与国家社会主义》,《再生》第1卷第2期,第19页。
    ①翁贺凯:《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第92页。
    ②参见智效民编:《民主还是独裁——70年前一场关于现代化的论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③参见顾晰:《民主思想的贫瘠土壤——评述一九三○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关于“民主与独裁”的论战》,载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邓丽兰:《域外观念与本土政制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5-135页。
    ④张君劢:《国家民主政治与国家社会主义》,《再生》第1卷第2期,第16页。
    ⑤I.Donsky," Truth and Modern Dictatorship", Philosophy, Vol.9, No.35 (Jul.,1934), pp.270-281.
    ⑤张君劢:《童司几氏“学术上之真理与政治上之独裁”一文之介绍辞》,《再生》第2卷第10期,第3-4页。1934年7月1日。
    ⑥张君劢:《民主独裁以外之第三种政治》,《再生》第3卷第2期,第12页。1935年4月15日。
    ①张君肋:《法治与独裁》,《再生》第2卷第10期,第6-7页。
    ②这里借用了高全喜先生的提法,见其所著:《从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
    ③同上,第7页。
    ④张君劢:《中华民族之立国能力》,《再生》第1卷第4期,第25页。
    ①张君劢:《东西政治思想之比较》,《再生》第2卷6-7期,第10页。1934年4月1日。
    ②君劢:《常燕生“德意志民族自由斗争史”序》,《再生》第2卷11-12期,第6页。1934年8月1日。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第89页。
    ①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页。
    ②杜里舒:《国家哲学》,张君劢译,见钟离蒙,杨风麟主编:《西方资产阶级哲学流派批判(三)》(《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续集》第四册),沈阳:辽宁大学哲学系,1984年,第75-76页。文末张君劢附识:“此项演稿,为法政学校学生史唐两君对所记,经我校正过。至末后一段,由我参照杜氏实在论加上的。因为全稿是取材在实在论国家一章。末段本与全文相接,想因时间太短,故未讲完。但反对偏狭的国家主义的意思,此段更为明显;故我替他增补起来。”
    ③张君劢:《欧洲文化之危机及中国新文化之趋向》,《东方杂志》第19卷第3期,第27-28页,1922年2月10日。
    ④张嘉森:《新德国社会民主政象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10月初版,第332页。
    ①同上,第362页。
    ②张君劢:《政治学之改造》,《东方杂志》第21卷第1期,第2页。1924年1月10日。
    ①程文熙:《君劢先生之言行》(1955年10月增订版),载王云五等著:《张君劢先生七十寿庆纪念论文集》,第20页。
    ②张士林(张君劢):《赖氏学说概要》,见拉斯基著:《政治典范》(第1册),张士林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10月初版,第1页。全书分为六册,属于王云五主编的“万有文库”之“汉译世界名著”;1931年9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又重新分为二册出版,原著者译名变为“赖斯几”,译者张士林。
    ③张士林(张君劢):《赖氏学说概要》,见拉斯基著:《政治典范》(第1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10月初版,第7页。
    ①同上,第10页。
    ②同上,第18页。
    ③同上,第37页。
    ④金岳霖的评论大意为:“张某译赖氏《政治典范》,将使是书成为康德化,将以康德之超越的统觉超越之。”原载于英文报"Plagiarist",转引自张士林(张君劢):《赖氏学说概要》,第32页。
    ⑤同上,第33页。
    ⑥拉斯基著:《政治典范》(第1册),张士林译,第20-22页。
    ⑦张士林(张君劢):《赖氏学说概要》,第37页。
    ①张士林(张君劢):《赖氏学说概要》,第34页。
    ②萧公权:《拉斯基政治思想之背景》,见氏著《迹园文录》,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3年,第15-16页。
    ③萧公权:《评张士林译赖斯基“政治典范”》,天津:《益世报·政治副刊(第一期)》,1930年5月27日。
    ①君劢:《德国新宪起草者柏吕斯之国家观念及其在德国政治学说史上之地位》,《东方杂志》第27卷第24号,第76页。1930年12月25日。该文后收入《宪政之道》(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同上,第73页。
    ②同上,第74页。
    ③同上。
    ④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1页。
    ⑤施米特:《中立化与非政治时代》,见氏著《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7页。
    ⑥君劢:《德国新宪起草者柏吕斯之国家观念及其在德国政治学说史上之地位》,《东方杂志》第27卷第24号,第76页。
    ①同上,第76页。
    ②郑永流:《法治四章》,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0页。
    ③张君劢:《我与宪法》,《再生》第2卷第9期,第7-8页,1934年6月1日。
    ①张佛泉:《邦国哲学的创造》(通信),《再生》第1卷第11期,第3页。1933年3月20日。
    ②见拉斯基著:《政治典范》(第1册),张士林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译者序”第1-2页。
    ①张君劢:《辩证唯物主义驳论》,香港:友联出版社,1958年;http://z.book118.com/xueshu/xueshu10/%B1%E7%D6%A4%CE%A8%CE%EF%D6%F7%D2%E5%B2%B5%C 2%DB.htm,2012年2月18日访问。
    ②有关双方争论的文章如下:张君劢:《黑格尔之哲学系统与国家观》,《北平晨报》“北晨学园”第201期,1931年11月19日:张颐:《读克洛那、张君肋、瞿菊农、贺麟诸先生黑格尔逝世百年纪念论文》,《大公报》“文学副刊”第207期,1931年12月28日:张君劢:《关于黑格尔哲学答张真如先生》,《北平晨报》“北晨学园”第222期,1932年1月5日;张颐:《关于黑格尔哲学回答张君劢先生》,《大公报》“文学副刊”第216-219期,1932年2月25日-3月14日;君劢:《再与张真如先生论黑格尔哲学》,《再生》第1卷1期,1932年5月20日;张颐:《余与张君劢先生讨论黑格尔哲学之经过》,《大公报》“世界思潮”第24期,1933年2月9日。至此论战告一段落,不过张颐1933年5月作《黑格尔与宗教》(《哲学论丛》,第1集),其主题仍针对张君劢将黑格尔之精神理解为上帝之论;而张君劢似并不示弱,又于1933年7月发表了《黑格尔之哲学系统及其国家哲学、历史哲学》(《哲学评论》第5卷1期),这是《黑格尔之哲学系统与国家观》之扩充版。以上文章均收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资料室编:《资产阶级学术思想批判参考资料》(第9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
    ③张君劢:《黑格尔之哲学系统与国家观》,见氏著:《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第136-137页。
    ①张颐:《读克洛那、张君劢、瞿菊农、贺麟诸先生黑格尔逝世百年纪念论文》,见《资产阶级学术思想批判参考资料》(第9集),第32-33页。
    ②对这一论争的检讨,详见张汝伦:《黑格尔在中国——一个批判性的检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③张颐:《余与张君劢先生讨论黑格尔哲学之经过》,见《资产阶级学术思想批判参考资料》(第9集),第79、81页。
    ④张君劢:《黑格尔之哲学系统与国家观》,见氏著:《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第135-136页。
    ⑤同上,第137页。
    ⑥同上,第140页。
    ⑦同上,第143页。
    ①同上,第143页,另见张君肋:《黑格尔之哲学系统及其国家哲学、历史哲学》,见氏著:《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第157页。
    ②张君劢:《黑格尔之哲学系统与国家观》,见氏著:《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第143页。
    ③张君劢:《黑格尔之哲学系统及其国家哲学、历史哲学》,见氏著:《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第156页。
    ④同上,第157页。
    ⑤张君劢:《关于黑格尔哲学答张真如先生》,见氏著:《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第176页。
    ⑥张君劢:《黑格尔之哲学系统与国家观》,见氏著:《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第143页。
    ①张君劢:《黑格尔之哲学系统及其国家哲学、历史哲学》,见氏著:《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第155页。
    ②同上,第159页。
    ③张君劢:《黑格尔之哲学系统与国家观》,见氏著:《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第140页。
    ④黑格尔伦理与道德之分,简单地说,道德是个人层面的,纯粹形式的,应然实然二分的;伦理是社会层面的,实体性的;道德生命只有在共同体中,在伦理生活中,才能达到最高的实现。见Charles Taylor: Hegel and Modern Socie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pp83-84转引自翁贺凯:《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第303页。
    ①张君劢:《黑格尔之哲学系统及其国家哲学、历史哲学》,见氏著:《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第163页。
    ②翁贺凯:《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第310页。
    ①张君劢:《思想的自主权》,《再生》第2卷第1期,第1页。1933年10月1日。
    ②同上,第4页。
    ③君劢:《学术方法上之管见(与留法北京大学同学诸君话别之词)》,《改造》第4卷第5号,第3页。
    ④张嘉森:《论教化标准》,《晨报七周年纪念增刊》1925年12月1日,第115页。
    ⑤张君劢:《思想的自主权》,《再生》第2卷第1期,第6页。
    ⑥张君劢:《关于中国文化本位答樊中云先生》,《再生》第4卷第1期,第20页。
    ⑦王新命等十教授:《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1935年1月10日),载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94页。
    ①王新命等十教授:《我们的总答复》(1935年5月10日),载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第470页。
    ②王中江:《全盘西化与本位文化论战》,载许纪霖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第352-353页。
    ③张君劢:《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第120页。
    ④同上。
    ①同上。
    ②张君劢:《明日之中国文化》,第58,60页。
    ③张君劢:《民族观点上中华历史时代之划分及其第三振作时期》,《再生》第2卷第3期,第2页。
    ④张君劢:《中华新民族性之养成》,见《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第215页。
    ⑤张君劢:《呜呼!不成国家》,《再生》第1卷第9期,第9-11页;张君劢:《政制与法制》,第24,31-32页。
    ①同上,第121。
    ②同上,第123页。
    ③张君劢:《民族复兴运动》,《再生》第1卷第10期,第5页。
    ④张君劢:《学术界之方向和学者之责任》,见《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第15页。在该文中提出五条标准:第一,由静而移于动。第二,由虚而移于实。第三,由精而移于粗。第四,由少数而移于多数。第五,由身家而移于团体。(第33页)。后来在《立国之道》中又提出另五条标准:一、由私而公;二、由巧而拙;三、由虚而实:四、由懈怠至不懈怠;五、由通融到守法。(《政制与法制》,第179页。)其核心是由私德进为公德。
    ①张君劢:《法治与独裁》,见氏著:《宪政之道》,第377页。
    ②同上,第376页。
    ③同上,第377页。
    ④君劢:《德国新宪起草者柏吕斯之国家观念及其在德国政治学说史上之地位》,《东方杂志》第27卷第24号,第76页。
    ⑤君劢:《政治活动果足以救中国耶》,《改造》第3卷第6号,第5页。1921年2月15日。
    ⑥君劢:《国民政治品格之提高》,《改造》第4卷第2号,第4,7-8页。1921年10月15日。
    ①张君劢:《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第276页。
    ②张君劢:《我与宪法》,《再生》第2卷第9期,第7-8页;张君劢:《中国教育哲学之方向》,《东方杂志》第34卷第1号,第270页。
    ③张君劢:《法治与独裁》,《再生》第2卷第10期,第4页。
    ④张君劢:《中国教育哲学之方向》,《东方杂志》第34卷第1号,第270页。
    ⑤张君劢:《如何提高大多数国民的人格?》,《宇宙旬刊》1935年第10期,第4页;张君劢:《如何提高大多数国民的人格?》,《再生》第3卷第3期,第8页。
    ⑥张君劢:《政制与法制》,第207-210页。
    ⑦张君劢:《中国教育哲学之方向》,《东方杂志》第34卷第1号,第270页。
    ①张奚若:《再论国民人格》(1935年5月26日),《独立评论》第152期, 见《张奚若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60-361页。
    ②张奚若:《国民人格之培养》(1935年5月12日),《独立评论》第150号,见《张奚若文集》,第356页。
    ③张奚若:《再论国民人格》,见《张奚若文集》,第362页。
    ④张君劢:《国家民主政治与国家社会主义》,《再生》第1卷第2期,第26页。
    ⑤张君劢:《国家民主政治与国家社会主义》,《再生》第1卷第2期,第28页。
    ⑥张君劢:《未完成之国家哲学初稿》(四),《再生半月刊》第4卷第8期,第12页。
    ①张君劢:《明日之中国文化》,第91页。
    ②张君劢:《政制与法制》,第211页。
    ③同上,第212页。
    ④张君劢:《明日之中国文化》,第2页。
    ⑤张君劢:《未完成之国家哲学初稿》(二、三、四),《再生半月刊》第4卷,第6期第14页,第7期第15页,第8期第13页。
    ①翁贺凯:《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第320-329页。
    ①张君劢:《未完成之国家哲学初稿》(四),《再生半月刊》第4卷第8期,第10-11页。
    ②(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8页。
    ③张君劢:《科学与哲学之携手》,见《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第76-77页。
    ④(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第37-39页。
    ⑤张慎主编:《德国古典哲学》,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227-241页。
    ①张君劢:《儒家哲学之复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页,第88页。
    ②张君劢:《中国新哲学之创造》,见《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第59页。
    ③君劢,东荪:《中国之前途德国乎,俄国乎?》,《解放与改造》第2卷第4期,第4页。
    ①杨祖陶:《德国近代理性哲学和意志哲学的关系问题》,见氏著:《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80-387页。
    ②黄玉顺:《超越知识与价值的紧张:“科学与玄学论战”的哲学问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3页。
    ③明确提出这一点,可能稍晚,但1920年代张君劢就提出政治之解决,要靠理性而非强力。可参见张君劢1948年的演讲:《民主政治的哲学基础》,见《中西印哲学文集》,第250页。
    ④奥克肖特:《<利维坦>导读》,应星译,见渠敬东编:《现代政治与自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75-176页。
    张嘉森君劢:《国宪议》,上海时事新报社,1922年
    张嘉森:《新德国社会民主政象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
    张君劢:《国内战争六讲》,上海:国立自治学院,1924年。
    张嘉森君劢:《武汉见闻》,上海:国立政治大学出版社,1926年。
    世界室主人(张君劢):《苏俄评论》,上海:新月书店,1927年。
    张君劢:《史泰林治下之苏俄》(1928-1933),北平:再生杂志社,1933年。
    张君劢:《辩证唯物主义驳论》,香港:友联出版社,1958年。
    张君劢:《张君劢开国前后言论集》,台北:正中书局,1971年。
    张君劢:《中西印哲学文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1年。
    张君劢:《明日之中国文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张君劢:《儒家哲学之复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张君劢:《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张君劢:《宪政之道》,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张君劢:《政制与法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孙亚夫、杨毓滋编:《张君劢先生九秩诞辰纪念册》,台湾:文海出版社,1976年。
    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张君劢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张君劢、丁文江等:《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德)Hans Driesch著:《爱因斯坦氏相对论及其批评(论理学上之研究)》,张君劢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英)乔特(Joad)著:《心与物》,张嘉森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
    (英)拉斯基著:《政治典范》,张士林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
    (德)费希特:《菲希德对德意志国民演讲》,张君劢译,北平:神州国光社,1932年。
    《改造》(《解放与改造》)
    《新路》
    《再生》
    《东方杂志》
    《独立评论》
    《大夏周刊》
    《晨报》(六周年、七周年纪念增刊》
    《宇宙旬刊》
    《时代精神》
    《新民丛报》
    《国民报》
    《大公报》
    陈先初:《精神自由与民族复兴:张君劢思想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丁三青:《张君劢解读:中国史境下的自由主义话语》,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黄玉顺:《超越知识与价值的紧张:“科学与玄学论战”的哲学问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江勇振:《中国历代思想家·张君劢》,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
    刘义林、罗庆丰著:《张君劢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
    吕希晨、陈莹:《张君劢思想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王云五等著:《张君劢先生七十寿庆纪念论文集》,台湾:文海出版社,1956年。
    翁贺凯:《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张君劢民族建国思想评传》,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
    薛化元:《民主宪政与民族主义的辩证发展——张君劢思想研究》,台湾:稻禾出版社,1993年。
    杨永乾:《中华民国宪法之父——张君劢传》,台湾:唐山出版社,1993年。
    姚中秋:《现代中国的立国之道》(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
    郑大华:《张君劢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郑大华:《张君劢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
    郑大华编:《两栖奇才:名人笔下的张君劢张君劢笔下的名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
    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
    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生
    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陈之迈:《政治学》,正中书局,1940年。
    陈志让:《军绅政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
    邓丽兰:《域外观念与本土政制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
    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2008年。
    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台北:喜马拉雅基金会,2003年。
    高华:《革命年代》,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高平叔编:《蔡元培政治论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高全喜:《从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
    高全喜:《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顾红亮、刘晓虹:《想象个人:中国个人观的现代转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郭嵩涛等著:《郭嵩焘等使西记六种》,王立诚编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年。
    郭湛波:《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北平:大北书局,1925年。
    郭长海等编:《高旭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6,1931-1937》,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金观涛、刘清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出版,2008年。
    康有为:《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姜义华等编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李华兴等:《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李学勤主编:《战国史与战国文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
    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吴松等点校,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林毓生:《热烈与冷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增订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
    刘岱主编:《天道与人道》,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
    刘擎编:《权威的理由:中西政治思想与正当性观念》,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
    罗家伦主编:《国民报汇编》,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83年。
    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罗志田:《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牟宗三:《政道与治道》,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
    彭国兴等:《秦力山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增订本),香港:龙门书店,1965年。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桑兵:《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
    沈长云、张渭莲:《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宋育仁:《采风记》,1897年刻本(光绪丁酉夏四月刻于成都)。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二部),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王德昭:《从改革到革命》,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王汎森等:《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台北:联经总经销,2007年。
    王拭主编:《严复集》(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王向民:《民国政治与民国政治学:以1930年代为中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萧公权:《迹园文录》,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3年。
    邢义田:《秦汉史论稿》,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计秋枫等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
    许纪霖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
    许纪霖、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许纪霖等著:《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
    许纪霖、宋宏编:《现代中国思想的核心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许纪霖主编:《启蒙的遗产与反思》,南京市: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杨奎松:《内战与危机:1927-1937》(《中国近代通史》第八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杨幼炯:《当代中国政治学》,上海:胜利出版公司,1947年。
    杨祖陶:《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张宝明等主编:《回眸<新青年>·哲学思潮卷》,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
    张东荪:《思想与社会》,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
    张分田、萧延中:《政治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张灏:《思想与时代》,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张灏:《危机中的知识分子》,高力克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
    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
    张慎主编:《德国古典哲学》,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
    张奚若:《张奚若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
    章士钊:《章士钊全集》(第一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
    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夏江旗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郑大华、邹小站主编:《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郑永流:《法治四章》,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智效民编:《民主还是独裁——70年前一场关于现代化的论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资料室编:《资产阶级学术思想批判参考资料》(第9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
    钟离蒙、杨风麟主编:《西方资产阶级哲学流派批判(三)》,沈阳:辽宁大学哲学系,1984年。
    钟叔河:《书前书后》,海口:海南出版社,1992年。
    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邹容:《革命军》,冯小琴评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邹永贤主编:《国家学说史》(上、中、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版)。
    左玉河:《张东荪传》(再版),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年。
    (德)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第二卷),袁志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杨、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二卷),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010年。
    (德)迈内克:《马基雅维里主义:“国家理由”观念及其在现代史上的地位》,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德)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德)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的社会想象》,李尚远译,台北:商周出版,2008年。
    (美)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何兆武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
    (美)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本杰明·史华慈:《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美)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美)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美)何伟亚:《英国的课业:1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教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美)惠顿:《万国公法》,(美)丁韪良译,何勤华点校,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美)约翰·A.霍尔著:《国家》,施雪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
    (日)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徐冲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日)沟口雄三:《作为“方法”的中国”》,台北:国立编译馆,1999年。
    (日)沟口雄三:《中国的公与私·公私》,郑敬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
    (日)内田满:《早稻田与现代美国政治学》,唐亦农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日)松本三之介:《国权与民权的变奏》,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
    (日)狭间直树编:《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日)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英)L.T.霍布豪斯:《形而上学的国家论》,汪淑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英)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汪淑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英)赫胥黎:《天演论》,严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英)昆廷·斯金纳:《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下),奚瑞森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
    (英)昆廷·斯金纳等:《国家与公民:历史、理论、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英)查尔斯·蒂利(Charles Tilly):《强制、资本与国家》,魏洪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英)帕特里克·邓利维、布伦登·奥利里:《国家理论:自由民主的政治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日)安部健夫:《中国人之天下观念》,见氏著《元代史之研究》,东京:创文社,1972年。
    (英)奥克肖特:《<利维坦>导读》,应星译,见渠敬东编:《现代政治与自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法)巴斯蒂:《中国近代国家观念溯源——关于伯伦知理<国家论>的翻译》,载《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4期。
    成庆:《寻找秩序:现代思想史中的张君劢》,见刘擎编:《权威的理由:中西政治思想与正当性观念》,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
    邓丽兰:《略论近代以来中国知识界国家观念的构成与演变》,见刘泽华,罗宗强主编,《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董楚平:《“天下为公”原义新探》,《文史哲》1984年第4期。
    杜赞奇:《中国漫长的二十世纪的历史和全球化》,《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
    甘怀真:《秦汉的“天下”政体:以郊祀礼改革为中心》,《新史学》十六卷四期(2005)。
    高全喜:《宪法与革命及中国宪制问题》,载《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第11卷第2期。
    高全喜:《战争、革命与宪法》,《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高瑞泉:《“群己之辨”与近代中国的价值观变革》,《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4期。
    公茂虹:《张君劢三十年代政治思想略论》,《史学月刊》1993年第2期。
    公茂虹:《张君劢政治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6年。
    郭双林、龙国存:《“国民”与“奴隶”——对清末社会变迁过程中一组中坚概念的历史考察》,《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春之卷。
    何勤华:《<万国公法>与清末国际法》,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5期。
    胡伟希:《国家的所以然——从严复、梁启超看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国家观念》,
    见万俊人编:《清华大学哲学年鉴》(2004),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
    黄茂林:《章太炎在<民报>时期国家思想轮略》,《厦门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2期。
    李华兴:《论严复的国家学说》,《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李华兴、张元隆:《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发展》,《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李华兴、张元隆:《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思考》,《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
    李强:《传统中国社会政治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
    李强:《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林同奇:《“民族”、“民族国家”、“民族主义的双重含义”》,载《二十一世纪》2006年4月号。
    刘梦溪:《史华慈:最后发表的思想》,载许纪霖、朱政惠编:《史华慈与中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
    罗志田:《从科学与人生观之争看后五四时期对五四基本理念的反思》,《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
    罗志田:《西方的分裂:国际风云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罗志田:《帝国主义在中国:文化视野下条约体系的演进》,《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罗志田:《天下与世界:清末士人关于人类社会认知的转变》,《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罗志田:《近代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两点反思》,《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2期。
    牟宗三:《中国数十年来的政治意识——寿张君劢先生七十大庆》,见王云五等著:《张君劢先生七十寿庆纪念论文集》,台湾:文海出版社,1956年。
    任锋:《如何理解“史华慈问题”?》,《读书》2010年第6期。
    任剑涛:《国家理性:国家禀赋的,或是社会限定的?》,载《历史法学》(第4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
    任剑涛:《为建国立规——孙中山的建国理论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政治学报》2011年第5期。
    沙培德:《清末的“国家观”——君权、民权与正当性》,见刘擎编:《权威的理由——中西政治思想与正当性观念》,新星出版社,2008年。
    沈松侨:《国权与民权:晚清的“国民”论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北),第七十三本,第四分,2002年12月。
    史革新:《严复关于近代国家理念的阐释》,《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史文、许敏:《晚清时期对国家起源的思考和诠释》,《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1月。
    史文、许敏:《晚清时人对国家构成要素的思考与诠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5月。
    孙承希,《醒狮派的国家主义思想之演变》,复旦大学历史系2002年博士论文。
    孙宏云:《拉斯基与中国:关于拉斯基和他的中国学术的初步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汪晖:《对象的解放与对现代的质询——关于<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的一点再思考》,《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
    汪荣祖:《章太炎对现代性的迎拒与文化多元思想的表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3年9月。
    王沉森:《近代中国的线性历史观》,《新史学》第19卷第2期(2008年6月)。
    王珂:《“民族”,一个来自日本的误会》,《二十一世纪》2003年6月号。
    王柯:《构筑“中华民族国家”》,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与世界》(第一卷),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翁贺凯:《张君劢宪政民主思想的起源——以<穆勒约翰议院政治论>为中心的考察》,《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吴恩裕:《论国家观念》,《东方杂志》第42卷17号。
    项飙:《普通人的“国家”理论》,载《开放时代》2010年第10期。
    萧公权:《评张士林译赖斯基“政治典范”》,天津:《益世报·政治副刊(第一期)》,1930年5月27日。
    徐松巍:《对传统王朝观的深刻反思与批判——19世纪90年代国家观变化研究之一》,《学术研究》2001年第9期。
    许纪霖:《从国民共同体到民族共同体——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潮》,见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许纪霖:《在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张君劢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想》,《学海》2005年第1期。
    许纪霖:《政治美德与政治共同体——梁启超自由民族主义思想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许纪霖:《共和爱国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现代中国两种民族国家认同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7月第38卷第4期。
    许纪霖:《国本、个人与公意——五四时期关于政治正当性的讨论》,《史林》2008年第1期。
    许纪霖:《现代性的歧路:清末民初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载《史学月刊》2010年第2期。
    许纪霖:《近十年来中国国家主义思潮之批判》,载《思想》第18期,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11年。
    许纪霖:《为何权力代替了权威——辛亥革命百年反思》,《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杨芳燕:《道德、正当性与近代国家:五四前后陈独秀的思想转变及其意涵》,见许纪霖宋宏编:《现代中国思想的核心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杨祖义:《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史学解析》,《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
    姚中秋:《书牟宗三<中国数十年来的政治意识——寿张君劢先生七十大庆>文后》,载陈明,朱汉民主编:《原道》(第16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叶斌:《绝对权力的虚置:民初政治中的主权与统治权问题》,《史林》2010年第6期。
    应奇:《论张君劢的政治哲学》,《浙江大学学报》1994年第8卷第2期。
    余英时:《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见氏著《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张端穗:《天与人归——中国思想中政治权威合法性的观念》,载刘岱总主编:《理想与现实》,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
    张佛泉:《梁启超国家观念之形成》,《政治学报》(台北)1970年12月。
    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见陈若水 王汎森 主编《思想与学术》,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张汝伦:《黑格尔在中国——一个批判性的检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张少鹏:《民初的国家主义派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2005年博士论文。
    张衍前:《论梁启超的近代国家观》,《理论学刊》1996年第2期。
    张用心:《<万国公法>的几个问题》,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2卷第3期。
    张元隆:《新青年与近代国家观念的变革》,《安徽史学》2006年第3期。
    张允起:《宪政的伦理基础——萧公权的<政治多元论>及其西方宪政思想研究》,《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秋季号。
    赵可金:《美国学界对美国政治的研究》,《美国研究》2010年第1期。
    Barker, Ernest. Church, State and Study: Essays. London:Greenwood Press,1974. Benjamin I. Schwartz. "Culture, Modernity, and Nationalism:Further Reflections", Daedalus, Vol.122, No.3 (Summer,1993).
    Bhikhu Parekh and R. N. Berki.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Ideas:A Critique of Q. Skinner's Methodology",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34, No.2,1973.
    C.E.M. Joad. Mind and Matter: The Philosophical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cience. New York & London:G.P. Putnam's Sons,1925.
    Carl Schmitt. The Leviathan in the State Theory of Thomas Hobbes, trans, by George Schwab, London:Greenwood Press,1996.
    D.C. Phillips. "Organicism in the Lat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31, No.3 (Jul.-Sep.,1970).
    Dyson, Kenneth H F. The State Tradition in Western Europ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
    Edmund S.K. Fung. The Intellectual Foundations of Chinese Moderni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Eucken, Rudolf and Carsun Chang. Das Lebensproblem in China und in Europa. Leipzig:Verlag Quelle & Meyer,1922.
    F.W. Coker. Organismic Theories of the State: Nineteenth Century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tate as Organism or as Person.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1910.
    Gianfranco Poggi.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tate:A Sociological Introduction.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Harold J. Laski. A Grammar of Politic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25.
    Harold J. Laski. Studies in the Problem of Sovereign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17.
    Harold J. Laski. The Foundations of Sovereignt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1921.
    I. Donsky. "Truth and Modern Dictatorship", Philosophy, Vol.9, No.35 (Jul.,1934), pp.270-281.
    J.K. Bluntschli. The Theory of the State. 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892.
    Jeans, Roger. Democracy and Socialism in Republican China: The Politics of Zhang Junmai (Carsun Chang) 1906-1941. Lanham, Md.:Rowan & Littlefield,1997.
    John Gray. Liberalism.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3.
    Joseph R. Stray er. On the Medieval Origins of the Modern Stat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0.
    Karen Barkey and Sunita Parikh.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the Stat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7 (1991), pp.523-549.
    Kung Chuan Hsiao. Political Pluralism:A Study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Theory. London:Routledge,2002.
    Michael Oakeshott. Hobbes on Civil Association. Indianapolis:Liberty Fund,1975.
    Michael Oakeshott. Lectures in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Exeter:Imprint Academic,2006.
    Otto Gierke. Political Theories of the Middle Ages, translated by F.W. Mait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22.
    Peter Evans, Theda Skocpol and Dietrich Rueschemeyer,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Prasenjit Duara. "History and Globalization in China's Long Twentieth Century", Modern China, Vol.34, No.1, January,2008.
    Quentin Skinner. Visions of Politic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Schwartz, Benjamin. 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Yen Fu and the West.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4.
    Theda Skocpol.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Woodrow Wilson. The State:Elements of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Politics. Boston: D.C. Heath & Co.,1897.
    Yueh Liu Chin.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Thomas Hill Green. New York:W.D. Gray, 192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