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气候正义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今世界,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问题。它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与人类文明的延续。应对气候危机是所有国家、所有人都必须参与的一项紧迫事业,它要求世界各国团结合作,所有人共同努力。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已经成为了当今国际社会气候谈判的一个基础性原则,但其实施存在现实的困难。当前气候正义的困境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共识性的气候正义原则的生成与实践困难;其二,气候正义国际制度的缺乏;其三,缺乏寻求气候正义的决心和态度。这背后根本的障碍是公地悲剧、囚徒困境、消费主义与主权障碍。气候正义在本质上是一种类正义、全球正义,要求我们跨越主权障碍与国际政治框架。
     当今学术界关于全球正义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种:以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为基础的全球正义理论、霍布斯主义的全球正义理论以及世界主义的全球正义理论。将罗尔斯正义理论扩展至全球正义领域的做法,其优点是能够充分体现应对气候变化中碳排放权分配的“平等”与“差别”。但其弱点在于该种方案并未承诺建构一个超国家机构,它只是为国家之间的正义提供了正义原则,而没有提供保障全球正义实现的机构设置。霍布斯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全球正义在理论上都承诺一种保障正义实现的超国家组织和制度,在这一点上,它们优于罗尔斯正义理论方案。霍布斯主义的全球正义方案的最大问题在于其威权主义倾向难以令人接受,其次是威权的形成途径存在很大问题,且缺乏霍布斯理论中可被满足的社会心理基础。而世界主义方案的主要缺陷在于国家主权的干扰以及支撑世界主义的全球观念的薄弱。
     当前的各种全球正义理论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理论或实践上的困难。因此,我们要想在气候合作中实现气候正义,不能期望简单地根据某一种正义理论来彻底变革当前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而应当在气候实践中吸纳各种理论中有价值的观点,立足于现实,通过多种途径来推动和完善气候治理的全球合作,以实现全球气候正义。
     其一,主权国家框架下的气候协商无疑是目前解决气候问题的最为主要和现实的形式。在各种变革式的全球气候正义方案尚未付诸实践之前,在很长时期之内,我们仍将不得不通过这一传统的处理国际事务的方式来处理气候变化问题。但这条路径面临着重重困境,我们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探究更为灵活的、有效的、公平的气候框架。其二,通过适当的主权让渡以及区域一体化等途径,超国家组织可能跨越主权国家,以不同方式、在不种程度上摆脱国际政治的框架。其三,非政府组织为国际气候谈判带来的公开性和民主性,将使得国际气候谈判变得更为公正。当谈判变得更为透明,更为民主时,全球范围内的民意将会在谈判过程中得到更强烈的表达,基于狭隘的群体利益的意见将得到有效遏制,如此一来,谈判将趋向公正。
     气候正义制度最终要体现为一系列正义规则,它本质上是一个规则体系,其施行最终要靠主权国家、各种共同体、各国家政府、地方政府等群体主体以及个体主体来遵守。如果一般性的正义规则在其施行中都存在局限性,需要正义主体具有一定的道德素质和品格,那么,全球气候正义的实现就需要美德的支撑。美德方案为世界主义构想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提供支持。
     在当前的气候合作中,中国政府的行动日益积极与务实,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面临的最为关键的挑战是发展模式与能源结构的变革以及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的创新。为了更好地履行气候正义所要求的国际责任,以及更好地促进气候正义的实现,中国的应对策略包括:采取积极负责的气候外交政策,树立良好的国家道德形象,发展气候领域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发挥教育和文化的作用;制定谨慎的人口政策。
The problem of climate change is a global public problem in nowadays'world. It is a threat for the existence of humanbeing and the continue of human civilization. It is an urgent enterprise for all countries and all individuals to dealing with climate crisis, which require counties all over the world to unite and cooperate, all of us to endeavor together.
     The principle of "common but different responsibility" has become a basic principle in nowaday's climate negotiation between counties all over the world, however, its operation has some realistic difficulties. Current difficulties of climate justice represent in three aspects as follow. First, the difficult in generating and practice of the common principle of climate justice; second, the lack of valid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climate justice; third, we are short of determination of seeking for climate justice. The basic barriers of these difficulties are "Tragedy of the commons","prisoner's dilemma","consumerism" and "sovereignty barrier". Climate justice essentially is a kind of species justice, global justice, which require us step over sovereignty barrier and the framework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re are about three kind of theories on global justice:the theory of global justice based on justice theory of Rawls, the theory of global justice of Hobbesianism and of cosmopolitanism. The approach that extending justice theory of Rawls to global justice has a advantage which can express the principle of "common but different responsibility" in dealing with climate change, and a disadvantage, that is, it does not commit to construct a super-country institution, so it just provides a justice principle for all countries in climate cooperation without a institution installation realizing global climate justice. the theories of global justice of Hobbesianism and of cosmopolitanism both commit a super-country institution and system ensuring the realization of global justice, in this area, they both are superior to the theory of global justice based on justice theory of Rawls. The main problem of Hobbesian project is that its tendency of authoritarianism is difficult for us to accept, and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formation of authority, and it lack of the basis of social psychology that can be contented in Hobbes's theory. The main problem of the project of cosmopolitanism is the obstruction of sovereignty and the weakness of global idea which support cosmopolitanism.
     Current global justice theories more or less have difficulti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reby we can not expect to change current pattern of global climate governing thoroughly by simply some kind of justice theory, if we want to realize climate justice in global climate cooperation. So we should absorb very valuable viewpoint in very theory in climate practice, in the basis of reality, promote and perfect global cooperation in climate governing by various approaches to realize global climate justice.
     First, the climate negotiation in the framework of sovereignty of course is the most major and realistic form in current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 of climate. But there are dilemmas layer upon layer in this approach, we should explore for more flexible, more effective, and more fair climate framework on the current basis. Second, super-country organizations can span sovereignties, and break away from the fram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various form and in various levels, by ways such as appropriate sovereignty concession and region integration. Third, NGO bring about more open and more democracy for international climate negotiation, accordingly make it more fair and justice.
     The system of climate justice is embodied as a series of rules of justice in the end, so it essentially is a system of rules. So the operation of it finally depends on that every group such as every country, community, country and local government, and every individual abide by the rules. If general rules of justice have limits in their operation without some moral qualities and characters of subjects of justice, the realization of global climate justice need the supports of related virtues. The strategy of virtue supports the conception of cosmopolitanis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human life.
     In nowadays's climate cooperation, the action of chinese government becomes more and more positive and dealing with concrete issues. However, it be confronted with some rigorous challenges. The most pivotal challenges of them are the revolution of pattern of development and the structure of energy, and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limate field. In order to fulfill international liability required by international climate justice, and to better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climate justice, China's coping strategies includes:developing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limate field; setting up a perfect laws and policy system; Playing the roles of the education and culture on climate; establishing prudent population policy.
引文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3页。
    ① Stephen M. Gardiner,2004, "Ethics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Ethics 114:p.556.
    ② John Houghton,1997, Global Warming:The Complete Briefing,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11.
    ③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不同于平流层臭氧层损耗(stratospheric ozone depletion)问题,许多人往往将二者混为一谈。臭氧层损耗主要是由人工合成碳氟化合物引起的,其主效应是导致南半球臭氧层空洞,增加危害人类健康的辐射强度,增加皮肤癌的发病率。由于其中某些化合物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因此,从全球变暖的角度来看,对它们的管制是受人们欢迎的。(参见Houghton1997.pp.35-38.)
    ④ Houghton推测,如果没有自然的温室效应,地表平均温度将是-6℃。有自然温室效应的情况下,平均温 度大约是15℃。(参见Houghton1997,pp.11-12.)
    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一条。
    ②IPCC,2007,Climate Change 2007:Sythesis Report.
    ③Ibid.
    ④参见王子忠:《气候变化:政治绑架科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第12页。
    ①参见Stephen M. Gardiner,2004, p.565.
    ② Donald Brown,2002, American Heat:Ethical Problem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Response to Global Warming, Lanham, Md.:Rowman & Littlefield, p.102.
    ③参见王子忠:《气候变化:政治绑架科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第13页。
    ④同上。
    ⑤现在美国的奥巴马政府与布什政府在气候变化政策上大相径庭。奥巴马政府推出的“新能源计划”可以看作是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积极回应。
    ⑥格温·戴尔:《气候战争·引言》,冯斌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②参见李东燕:《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若干政治分析》,《环境政治与国际关系》,2008年第8期,第66页。
    ①李东燕:《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若干政治分析》,《环境政治与国际关系》,2008年第8期,第67页。
    ②同上。
    ③后文将之简称为《公约》。
    ④这一数字是截止2009年12月公约举行第15次会议即根哥本哈根会议时的。
    ①潘家华:《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的大国博弈》,曹荣湘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496页。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在气候变化博弈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因为其人口、经济总量、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所占世界总量的比例都比较小。
    ② Gardiner,2004,pp.569-570.
    ③ Bjorn Lomborg,2001, "Global Warming", in The Sceptical Environmentalist, edited by Bjorn Lomborg,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318.
    ④参见曹荣湘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7页。
    ① N. Stern, "Summary of Conclusions", in The Stern Review: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http://www. economics. harvard.edu/faculty/weitzman/files/JELSternReport.pdf.
    ②这种划分与称谓参见曹荣湘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7-9页。
    ③参见伯顿·里克特:《拨开迷雾》,严志敏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第63页。
    ①William Nordhaus,2007, "Critical Assumptions in the Stern Review on Climate Change", Science 317, pp.201-202.译文参见曹荣湘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第9页。
    ②(美)伯顿·里克特:《拨开迷雾》,严志敏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第63页。
    ③参见曹荣湘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第10页。另外,斯特恩与诺德豪斯的分歧还体现在碳税征收额度上,斯特恩主张每吨征收300美元,而诺德豪斯主张每吨30-50美元,本世纪中期再提高至每吨80美元。
    ④同上。
    ⑤(美)肯尼斯·阿罗:《全球气候变化:一种政策挑战》,宾建成译,曹荣湘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26页。
    ①1990年12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一个决议,决定成立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在联合国的领导下,该委员会启动了政府间气候谈判进程。经过近两年的艰难谈判,该公约于1992年5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得以通过。1992年6月,公约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期间开放签署,1994年3月21日公约正式生效。参见张建伟等:《气候变化应对法律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第6-7页。
    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条。
    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条。
    ②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国际法与比较法的视角》,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第62页。
    ③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国际法与比较法的视角》,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第57页。
    ④郭冬梅:《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第69页。
    ⑤郭冬梅:《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第69页。
    ⑥欧洲环境办公室报告说:过去的几十年以来,欧洲气候变暖的速度要快于世界上其他地方。气候变化改变了欧洲的水资源分布,一方面,欧洲南部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而另一方面,欧洲其他地方则面临着更大的洪灾威胁。参见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Climate Change and Water, Coasts and Marine Issues, SEC,2009, P.386.
    ①参见张建伟等:《气候变化应对法律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第42页。
    ②值得注意的是,挪威政府长期以来将环境保护与温室气体减排视为基本国策。参见郭冬梅:《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第121页。
    ③郭冬梅:《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第124页。
    ④参见张建伟等:《气候变化应对法律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第37页。
    ⑤参见郭冬梅:《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第118页。
    ⑥参见王谋,潘家华:《从建构国际气候制度要点看<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王伟光,郑国光编:《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09):通往哥本哈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323页。
    ①参见王瑞彬:《主要国家或集团气候政策新进展》,王伟光,郑国光编:《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0):坎昆的挑战与中国的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112-113页。
    ②碳捕获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是指将大型能源、化工、钢铁等生产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如果全面应用,可以使人类温室气体减排成本降低30%。
    ③我国气候变化法律的缺陷包括相关法律的缺失、法律责任设置失当、缺乏可操作性、执行机制缺陷、某些重要国际法文件未得到体现等。参见郭冬梅:《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第155-159页;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国际法与比较法的视角》,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第310-312页。
    ①相关文献可以参见叶海英,郑桂眉:《全球气候变暖威胁北极熊》,《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年第2期,第58-59页。现在,北极熊已经成为了气候问题的标志。哥本哈根会议期间,会议的组织者在哥本哈根市中心树立了一尊北极熊冰雕,这尊北极熊冰雕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慢慢融化,组织者希望以此提醒民众关注气候变化问题。
    ②杨娟:《北极熊的生存险境》,《海洋世界》,2010年第2期,第62页。
    ③世界银行:《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气候变化》,胡光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第124页。
    ①林而达主编:《气候变化与人类——事实、影响和适应》,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第15页。
    ②参见(1)Brian Baxter:A theory of ecological justice, Oxon:Routledge,2005, p.7. (2) Klaus Bosselmann:The Principle of Sustainability:Transforming Law and Governance, Ashgate,2008, p.79.
    ③汪信砚:《环境伦理何以可能》,《哲学动态》,2004年第11期,第21页。
    ④同上,第22页。
    ①同上,第23页。
    ②杨通进:《论正义的环境——兼论代际正义的环境》,《哲学研究》,2006年第6期,第100页。
    ①“主体对等性”观点还有这样一种版本:易小明教授从同一性与差异性概念的视角出发,认为种际正义的基础是一种同一性正义,即人与其他物种具有生命同一性。虽然从这种主体对等性观点可以论证种际正义的合理性,但笔者认为这种论证方式缺乏事实基础,是一种基于价值预设的理论建构,尽管易小明教授本人也不赞成这种理论建构方式。参见易小明:《论种际正义及其生态限度》,《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5期,第16页。
    ②Peter Strawson,1974, London:Methuen, p.24本文参考的是慈继伟:《正义的两面》,北京:三联书店,2001,第11-12页。
    ③慈继伟:《正义的两面》,北京:三联书店,2001,第12页,引文括号中的文字为笔者所加。
    ①所谓生态系统服务是指对个人或社会有价值的生态过程或功能。生态系统服务主要有五大类:产品,如从土地和水中获得的产品;调节,如控制气候和灾害:维持更新,如养分循环和农作物的授粉;文化,如给精神文明和娱乐所带来的效益;保持,如维持多样性。只有当生物物种具有足够的多样性时,生态系统才能具有健全的功能。参见世界银行:《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气候变化》,胡光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第124页。
    ②参见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176页。
    ③ Andrew Dobson, Justice and the Environment:Conceptions of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Dimension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p.66.
    ①杨通进:《论正义的环境——兼论代际正义的环境》,《哲学研究》,2006年第6期,103页。
    ①迈克尔·诺斯科特:《气候伦理》,左高山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202页。
    ②托马斯·内格尔:《全球正义》,赵永刚译,《吉首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第11页。
    ①郑也夫:《神似祖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第258页。
    ①陈婧:《人口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西北人口》,2011年第2期,第23页。
    ②参见(1)E.A. Rosa, R. York and T. Dietz,2004, "Tracking the Anthropogenic Drivers of Ecological Impacts", Ambio 33(8), pp.509-512. (2) T. Dietz and E. A. Rosa,1997, "Effects of population and affluenceon CO2 emissi-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 94, pp.175-179.
    ③参见葛全胜主编:《公民行动——气候变化中的人类自觉》,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第31页。
    ④参见陈婧:《人口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西北人口》,2011年第2期,第25页。
    ⑤参见葛全胜主编:《公民行动——气候变化中的人类自觉》,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第31页。
    ⑥朱勤等:《人口与消费对碳排放影响的分析模型与实证》,《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2期,第98页。
    ⑦同上,第101页。
    ①潘家华,朱仙丽:《人文发展的基本需要分析及其在国际气候制度设计中的应用——以中国能源与碳排放需要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6期,第28页。
    ①(英)迈克尔·诺斯科特:《气候伦理》,左高山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45页。
    ②迈克尔·诺斯科特:《气候伦理》,第46页。
    ①参见曹荣湘:《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丛书出版前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①迈克尔·诺斯科特:《气候伦理》,左高山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②参见马建英:《美国气候变化研究述评》,《美国研究》,2010年第1期。
    ③参见(美)埃里克·波纳斯,卡斯·森斯坦恩:《气候变化正义》,曹荣湘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第261-323页。
    ①迈克尔·诺斯科特:《气候伦理》,左高山等译,第396页。
    ②杨新美:《气候变暖:一个关乎未来的问题》,《科学时报》,2009年12月24日。
    ①曹荣湘:《丛书出版前言》,《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②检索时间为2012年2月21日。
    ①李春林:《后哥本哈根时代全球气候治理呼唤正义》,《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39-43页。
    ②王苏春、徐峰在《气候正义:何以可能,何种原则》,《江海学刊》,2011年第3期,第130-135页。
    ③史军:《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全球正义探析》,《阅江学刊》2011年第3期,第75页。
    ①参见Adam Rose, Brandt Stevens, Jae Edmonds and Marshall Wise:"International Equity and Differentiation in Global Warming Policy",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1998(12), pp.25-51.
    ②参见Rose,1998, p.30.
    ③杨通进:《温室气体减排的伦理原则》,《环境教育》,2009年第12期,第10-11页。
    ④实际上,《京都议定书》中的某些条款在某种程度上就体现这种原则,比如,该议定书的第三条第1款就要求各缔约国在承诺期内温室气体排放量依据1990年的水平减少5%。根据这一条款,一个国家在减排期内的排放量与其1990年的排放量成正比。
    ①参见杨通进:《温室气体减排的伦理原则》,《环境教育》,2009年第12期,第11页。
    ②同上。
    ①王曦:《国际环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12页。
    ②高瑜艳:《论共同但有差别责任原则在气候变化国际立法中的分歧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第9页。
    ③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共同看法第2条。http://wenku.baidu.com/view/912f2a906bec0975f465e276.html.
    ④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共同看法第4条。
    ⑤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第11条、12条原则。
    ②参见王伟光,郑国光:《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344页。
    ③参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2007/2008——应对气候变化:分化世界中的人类团结》,http:// hdr.undp.org/en/media/HDR_20072008_CH_Contents.pdf。
    ④埃里克·波斯纳,卡斯·森斯坦恩:《气候变化正义》,刘仁胜,译,曹湘荣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298页。
    ⑤世界银行:《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胡光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第38页。
    ①张海滨,李滨兵:《印度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立场》,《绿叶》,2008年第8期,第68页。
    ②参见Duncan French. Developing States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 [J].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49, Jan.2000.
    ③参见Michael Weisslitz. Rethinking the Equitable Principle of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y: Differential Versus Absolute Norms of Comp liance and Contribution in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Context [J]. Colorad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Vol.13, Summer 2002.
    ④葛全胜:《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的若干因素及减排对策分析》,载《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年第1期。
    ⑤《斯特恩报告》认为,消费国对产品的碳排放负有部分责任,但发展中国家也从生产转移对获得了利益,比如促进了制造业发展、扩大了就业,因而发展中国家也要负部分责任。
    ①参见《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四条中的相关条文。
    ②参见《哥本哈根协议》第3条、第8条。
    ①相关数据参见朱留财,等:《2012年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履约资金机制初步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第10页。
    ①相关数据参见朱留财,等:《2012年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履约资金机制初步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第11页。
    ②庄贵阳:《举步维艰的京都议定书》,李慎明主编:《2003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110页。
    ③王伟光,郑国光主编:《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0):坎昆的挑战与中国的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77页。
    ①朱鹏飞:《论<蒙特利尔议定书>不遵守情事程序》,http://ielaw.uibe.edu.cn/html/wenku/guojijingjifa/201007 15/14508.html。
    ②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国际法与比较法的视角》,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第214-215页。
    ①这两个原因非常重要。有些国际协定,比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具有极强的约束力,产生了很好的执行效果,其原因就在于科学界以及公众对臭氧层破坏的机制及其严重后果在信念上有充分的一致性,其后果是突发性的,对公众和国家组织造成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因而各国遵守协定的意愿较强。参见王晓丽:《论气候变化国际法律体制的构建——以臭氧层保护体制为借鉴》,《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第879-881页。
    ②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国际法与比较法的视角》,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第64页。
    ①华启和,凌烨丽:《论气候政治博弈的实质》,《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5期,第108页。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第48页。
    ① William Forster Lloyd:Two Lectures on the Checks to Populatio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833.
    ②参见Garrett Hardin,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1968(162), pp.1243-1248.
    ③陈鹤:《气候危机与中国应对》,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第154页。
    ①参见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第810-811页。“囚徒困境”在现代社会、政治、道德哲学中得到广泛讨论,因为它对自我利益的理论发出了根本的挑战。许多政治局势,诸如超级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可以看作是囚徒困境的模型。
    ①叶小兰:《风险社会下国际气候正义的困境与出路——以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为视点》,《新疆社科论坛》,2010年第3期,第48页。
    ②参见卢凤:《囚徒困境,道德与环境保护》,《哈尔滨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第12页。
    ①迈克尔·诺斯科特:《气候伦理》,左高山,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46页。
    ②邢雁欣:《消费主义价值观批判》,《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4期,第145页。
    ③陈芬:《消费主义的伦理困境》,《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5期,第61页。
    ④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第116-117页。
    ①马尔库塞:《单面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第41页。
    ②参见刘启春:《略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消费主义文化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第247-248页。
    ①刘湘溶、张斌:《国家环境正义实践的伦理困境及其化解》,《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2期,第9页。
    ②王铁崖:《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第67-68页。
    ①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第246页。
    ②张海滨:《论国际环境保护与维护国家主权之间的关系》,《国际政治研究》,1998年第1期。
    ③参见章国锋:《“全球风险社会”:困境与出路》,《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2期,第48页。
    ①章国锋:《“全球风险社会”:困境与出路》,《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2期,第49页。
    ②宿晓:《国际正义与全球正义辩——以罗尔斯和博格为参照》,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第122页。
    ①参见郑也夫:《神似祖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第258页。
    ②Ardrey R.:The Territorial Imperative, London:William Clowes and Sons, Limited,1967,pp.269-270.
    ③赵永刚:《美德伦理学:作为一种道德类型的独立性》,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第182页。
    ①易小明:《自发的类与自觉的类》,《哲学动态》,2002年第3期,第33页。
    ②高清海:《人类正在走向自觉的类存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1期,第4页。
    ①参见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第60-61页。
    ②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第84页。
    ①参见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第84页。
    ①杨通进:《全球正义:分配温室气体排放的伦理原则》,《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6页。
    ②杨通进:《全球正义:分配温室气体排放的伦理原则》,《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6页。
    ①参见杨通进:《全球正义:分配温室气体排放的伦理原则》,《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6-7页。
    ②杨通进:《全球正义:分配温室气体排放的伦理原则》,《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7页。
    ①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第8页。
    ②参见T.波吉:《何谓全球正义》,李小科,译,《世界哲学》,2004年第2期,第3页。T.波吉即涛慕思·博格。
    ③博格在《何谓全球正义》一文中指出,这一概念是他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以及发表在《哲学与公共事务杂志》上的文章中使用了“全球正义”这一术语。
    ④冉光仙:《全球正义:问题与焦点》,《哲学研究》,2008年第6期,第50页。
    ①冉光仙:《全球正义:问题与焦点》,《哲学研究》,2008年第6期,第50页。
    ②刘莘:《康德、罗尔斯与全球正义》,《哲学研究》,2008年第11期,91页。
    ③涛慕思·博格:《康德、罗尔斯与全球正义》,刘莘,徐向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第525 页。
    ①陈德中:《“霍布斯条件”与“洛克条件”——论二者何以构成讨论正义问题的规范空间》,《哲学动态》,2011年第2期。
    ②列奥·斯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申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第10页。
    ①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第72页。
    ②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第95页。
    ③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第95页。
    ④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第94页。
    ⑤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第94页。
    ⑥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第96页。
    ①张传有:《西方社会思想的历史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第167页。
    ②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第98-120页。
    ③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第132页。
    ①Thomas Nagel:"The Problem of Global Justice",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2005(33),pp.113-147该文已被翻译成中文,参见托马斯·内格尔:《全球正义问题》,《吉首大学学报》,赵永刚,译,2010年第6期。
    ②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第96页。
    ③托马斯·内格尔:《全球正义问题》,《吉首大学学报》,赵永刚,译,2010年第6期,第11页。
    ④托马斯·内格尔:《全球正义问题》,《吉首大学学报》,赵永刚,译,2010年第6期,第19页。
    ①参见托马斯·内格尔:《全球正义问题》,《吉首大学学报》,赵永刚,译,2010年第6期,第19页。
    ②托马斯·内格尔:《全球正义问题》,《吉首大学学报》,赵永刚,译,2010年第6期,第20页。
    ①托马斯·内格尔:《全球正义问题》,《吉首大学学报》,赵永刚,译,2010年第6期,第21页。
    ②托马斯·内格尔:《全球正义问题》,《吉首大学学报》,赵永刚,译,2010年第6期,第21页。
    ③托马斯·内格尔:《全球正义问题》,《吉首大学学报》,赵永刚,译,2010年第6期,第22页。
    ④本文在这一节中并未全面阐述内格尔关于全球正义的思想,只是选取了关于他对全球主权的强调的思想。这里特此说明,以免我们误会内格尔的观点。
    ①参见唐颖侠:《国际气候变化条约的遵守机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164-166页。
    ②不久前,在台湾地区的“大选”电视辩论中,马英九、蔡英文、宋楚瑜三位候选人都顺应民意,谈到“非核家园”,其间的差别只是时间表的不同,三人都不敢说保留核设施。
    ①大卫·希尔曼,约瑟夫·韦恩·史密斯:《气候变化的挑战与民主的失灵》,武锡申,李楠,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10-11页。
    ②大卫·希尔曼,约瑟夫·韦恩·史密斯:《气候变化的挑战与民主的失灵》,武锡申,李楠,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22页。
    ③大卫·希尔曼,约瑟夫·韦恩·史密斯:《气候变化的挑战与民主的失灵》,武锡申,李楠,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24页。
    ①徐向东:《全球正义》,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第23页。
    ②转引自安希孟:《从国家主义到世界主义》,《世界民族》,2003年第5期,第19页。
    ①参见涛慕思·博格:《世界主义与主权》,徐向东主编:《全球正义》,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第313页。
    ①贝克:《风险社会:走向另一种现代性》,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第78页。
    ①参见贝克:《风险社会:走向另一种现代性》,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第78-79页。
    ①罗尔斯在《万民法》中认为:“就民族而言,财富的积累原因以及财富的存在形式,取决于这个民族的政治文化、宗教、哲学以及伦理传统,因为政治和社会制度是由这些因素所支持的,不仅如此,它们也取决于社会成员的努力、合作才能。所有这些因素都受到成员的政治德性之支持……同样关键的是,这个国家的人口政策。”这一观点的实质就是,民族是自己命运的主人,贫穷以及国际不平等都是国内因素造成的。(参见涛慕思·博格:《康德、罗尔斯与全球正义》,刘莘,徐向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第231页。)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国内因素并非国际不平等的全部原因,甚至不是最为关键的原因。
    ①贝克:《风险社会:走向另一种现代性》,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第80页。
    ②转引自章国锋:《“全球风险社会”:困境与出路——贝克的世界主义构想》,《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2期,第53页。
    ③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为多元主义与平等一辩》,褚松燕,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第417-418页。
    ①戴维·贾丁斯:《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林官明,杨爱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262-263页。
    ②张旺:《超越国界的分配正义——世界主义分配正义论的哲学基础与现实可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1期,第20页。
    ③陈秀娟:《当代西方世界主义研究》,《哲学动态》,2010年第2期,第81页。
    ①王徽:《全球气候框架公约执行中的协商性谈判探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年第2期,第53页。
    ①世界银行:《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气候变化》,胡光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第239页。
    ① Calvin, K.,2009."Modeling Post-2012 Climate Policy Scenarios", Pew Center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 Arlington,VA.
    ①世界银行:《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气候变化》,胡光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第326页。
    ① Gallup Poll, www.gallup.com/poll/106660/Little-Increase-Americans-Global-Warming-Worries.aspx.
    ② Lorenzoni, I., S. Nicholson-Cole, and L. Whitmash.2007. "Barriers Perceived to Engaging with Climate Change among the UK Public and Their Policy Implications."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17:445-459.
    ③ Kastens, K.A., and M.Turrin.2006. "To What Extent Should Human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Be Included in Science Education?" Journal of Geoscience Education 54(3):422-436.
    ①参见世界银行:《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气候变化》,胡光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第296页。
    ②赵汀阳:《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第316页。
    ①蔡拓:《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24页。
    ②安东尼·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231页。
    ③蔡拓:《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25页。
    ①赵汀阳:《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第318页。
    ②杨海坤:《“全球治理”挑战国家主权》,《南风窗》,2004年第5期。
    ①参见"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2008.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Online.23 Jan,2008(http://search.eb.com/eb/article-9395824).
    ①参见王晓文:《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理论与探索》,2010年第2期,第106页。
    ②唐红:《非政府环保组织与联合国气候谈判》,《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9期,第68页。
    ①唐红:《非政府环保组织与联合国气候谈判》,《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9期,第69页。
    ①赵永刚:《美德伦理学:作为一种道德类型的独立性》,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第202页。
    ①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150页。
    ②万俊人:《关于美德伦理的传统叙述、重述和辩述》,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第16页。
    ③慈继伟:《正义的两面》,北京,三联书店,2001,第24页。
    ④慈继伟:《正义的两面》,北京,三联书店,2001,第25页。
    ⑤慈继伟:《正义的两面》,北京,三联书店,2001,第1页。
    ①杨通进:《全球正义:分配温室气体排放的伦理原则》,《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7页。
    ②参见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第8页,第43页。
    ③这是一种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伦理学的观点。
    ①凯利·克拉克,安妮·包腾格:《伦理观的故事》,陈星宇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29页。
    ②赵永刚:《美德伦理学:作为一种道德类型的独立性》,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第188页。
    ① Philippa Foot, Natural Goodnes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p33参见赵永刚:《美德伦理学:作为一种道德类型的独立性》,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第175页。
    ② Hursthouse, Rosalind, On Virtue Ethic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p.202.
    ③ Sandier, R.L., Character and environment:A virtue-oriented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ethics. New York: Columbia Press, p.28.
    ④ J.C.Gambrel, P.Cafaro, "The Virtue of Simplicity", J Agri Environment Ethics,2010:23, p.88.
    ①参见陈鹤:《气候危机与中国应对》,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第120-121页。
    ①参见解振华编:《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0年度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78-79页。
    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第25页。
    ③新华网:《中国表现获德班气候大会与会代表积极评价》,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2/08/c_122391588.htm。
    ①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挑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271页。
    ②参见解振华编:《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0年度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85页。
    ①参见解振华编:《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0年度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85页。
    ①王伟光,郑国光主编:《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0):坎昆的挑战与中国的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336页。数据来源是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Full Report 2010其实,早在2007年4月,国际能源机构的经济学家就预测说,中国可能在当年就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只不过中国政府当时出于国际政治利益考虑,并未承认这一事实。现在中国政府勇敢地承认这一事实,说明了中国政府在解决气候问题上的决心和积极态度。
    ①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挑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274页。
    ②参见易水:《气候变化下的中国困境:谁该负责?》,《世界环境》,2008年第1期,第19页。
    ③当然,发达国家在技术转让上的谨慎态度,也与某些发展中国家自身在知识产权与技术秘密的法律保护上的态度不严肃有关。关于这一点,中国也要反思。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9页。
    ②参见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①葛全胜主编:《公民行动——气候变化中的人类自觉》,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第140页。
    ①布罗斯特·加利:《和平纲领》(中文版),联合国新闻部1995年版,第5页。
    ①参见陈鹤:《气候危机与中国应对》,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第217-220页。
    ①李淑华:《人口控制与环境伦理》,《南开学报》,2003年第2期,第97页。
    ①关伯仁主编:《环境科学基础教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第107-108页。
    ①张久宣编:《圣经故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第10页。
    ②迈克尔·诺斯科特:《气候伦理》,左高山,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101页。
    ③查尔斯·泰勒:《本真性的伦理学》,程炼,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1](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2](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3]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英)安东尼·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5](美)伯顿·里克特:《拨开迷雾》,严志敏,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6](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7](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8]陈鹤:《气候危机与中国应对》,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9]慈继伟:《正义的两面》,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10]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11]大卫·希尔曼,约瑟夫·韦恩·史密斯:《气候变化的挑战与民主的失灵》,武锡申,李楠,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2]戴维·贾丁斯:《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林官明,杨爱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高恒天:《道德与人的幸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葛全胜主编:《公民行动——气候变化中的人类自觉》,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
    [15]关伯仁主编:《环境科学基础教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6]郭冬梅:《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
    [17](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8]世界银行:《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胡光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9]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20]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1](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22]马尔库塞:《单面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4](美)玛莎·纳斯鲍姆:《善的脆弱性》,徐向东,陆萌,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25](英)迈克尔·诺斯科特:《气候伦理》,左高山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26]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为多元主义与平等一辩》,褚松燕,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27]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8]世界银行:((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气候变化》,胡光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9]涛慕思·博格:《康德、罗尔斯与全球正义》,刘莘,徐向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30]王伟光,郑国光编:《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09):通往哥本哈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1]王伟光,郑国光主编:《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0):坎昆的挑战与中国的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32]王铁崖:《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
    [33]解振华编:《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0年度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3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35]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国际法与比较法的视角》,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3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37](美)约翰·罗尔斯:《万民法》,张晓辉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8](英)约翰·穆勒:《功利主义》,徐大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9]张建伟,等:《气候变化应对法律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40]张久宣编:《圣经故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41]赵汀阳:《论可能生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2]赵汀阳:《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3]赵永刚:《美德伦理学:作为一种道德类型的独立性》,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4]郑也夫:《神似祖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
    [45]朱留财,等:《2012年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履约资金机制初步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埃里克·波斯纳,卡斯·森斯坦恩:《气候变化正义》,刘仁胜,译,曹湘荣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安希孟:《从国家主义到世界主义》,《世界民族》,2003年第5期。
    [3]薄燕:《国际环境正义与国际环境机制:问题、理论与个案》,《欧洲研究》,2004年第3期。
    [4]蔡拓:《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5]陈德中:《霍布斯条件与洛克条件——论二者何以构成讨论正义问题的规范空间》,《哲学动态》,2011年第2期。
    [6]陈芬:《消费主义的伦理困境》,《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5期。
    [7]陈婧:《人口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西北人口》,2011年第2期。
    [8]陈秀娟:《当代西方世界主义研究》,《哲学动态》,2010年第2期。
    [9]高清海:《人类正在走向自觉的类存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0]葛全胜:《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的若干因素及减排对策分析》,《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年第1期。
    [11]何建坤、刘滨、陈文颖:《有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公平性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6期。
    [12]华启和,凌烨丽:《论气候政治博弈的实质》,《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5 期。
    [13]李春林:《气候变化与气候正义》,《福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14]李春林:《后哥本哈根时代全球气候治理呼唤正义》,《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15]李东燕:《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若干政治分析》,《环境政治与国际关系》,2008年第8期。
    [16]李淑华:《人口控制与环境伦理》,《南开学报》,2003年第2期。
    [17]刘激扬、周谨平:《气候治理正义与发展中国家策略》,《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18]刘启春:《略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消费主义文化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9]刘莘:《康德、罗尔斯与全球正义》,《哲学研究》,2008年第11期。
    [20]卢凤:《囚徒困境,道德与环境保护》,《哈尔滨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
    [21]马建英:《美国气候变化研究述评》,《美国研究》,2010年第1期。
    [22]潘家华,朱仙丽:《人文发展的基本需要分析及其在国际气候制度设计中的应用——以中国能源与碳排放需要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6期。
    [23]冉光仙:《全球正义:问题与焦点》,《哲学研究》,2008年第6期。
    [24]史军:《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全球正义探析》,《阅江学刊》2011年第3期。
    [25]唐红:《非政府环保组织与联合国气候谈判》,《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9期。
    [26]涛慕思·博格:《世界主义与主权》,徐向东编:《全球正义》,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7]T.波吉:《何谓全球正义》,李小科,译,《世界哲学》,2004年第2期。
    [28](美)托马斯·内格尔:《全球正义》,赵永刚,译,《吉首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29]万俊人:《美德伦理的现代意义》,《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5期。
    [30]王徽:《全球气候框架公约执行中的协商性谈判探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年第2期。
    [31]王建廷:《气候正义的僵局与出路——基于法哲学与经济学的跨学科考察》,《当代亚太》,2011年第3期。
    [32]王苏春,徐峰:《气候正义:何以可能,何种原则》,《江海学刊》,2011年第3期。
    [33]王晓丽:《论气候变化国际法律体制的构建——以臭氧层保护体制为借鉴》,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34]王晓文:《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理论与探索》,2010年第2期。
    [35]汪信砚:《环境伦理何以可能》,《哲学动态》,2004年第11期。
    [36]邢雁欣:《消费主义价值观批判》,《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4期。
    [37]闫高丽:《论气候正义——兼论国际环境正义与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商业文化》,2010年第8期。
    [38]杨娟:《北极熊的生存险境》,《海洋世界》,2010年第2期。
    [39]杨通进:《论正义的环境——兼论代际正义的环境》,《哲学研究》,2006年第6期。
    [40]杨通进:《全球正义:分配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伦理原则》,《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41]杨通进:《温室气体减排的伦理原则》,《环境教育》,2009年第12期。
    [42]叶海英,郑桂眉:《全球气候变暖威胁北极熊》,《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年第2期。
    [43]易水:《气候变化下的中国困境:谁该负责?》,《世界环境》,2008年第1期。
    [44]易小明:《论种际正义及其生态限度》,《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5期。
    [45]易小明:《自发的类与自觉的类》,《哲学动态》,2002年第3期。
    [46]张登巧:《环境正义——一种新的正义观》,《吉首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47]章国锋:《“全球风险社会”:困境与出路》,《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2期。
    [48]张海滨:《论国际环境保护与维护国家主权之间的关系》,《国际政治研究》,1998年第1期。
    [49]张海滨,李滨兵:《印度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立场》,《绿叶》,2008年第8期。
    [50]张旺:《超越国界的分配正义——世界主义分配正义论的哲学基础与现实可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1期。
    [51]周瑾平、刘激扬:《国际正义与全球分配》,《求索》,2010年第10期。
    [52]朱鹏飞:《论<蒙特利尔议定书>不遵守情事程序》,http://ielaw.uibe.edu.cn/html/wenku/guojijingjifa/201007 15/14508.html。
    [53]朱勤等:《人口与消费对碳排放影响的分析模型与实证》,《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2期。
    [54]庄贵阳:《举步维艰的京都议定书》,李慎明主编:《2003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5]左高山:《政治暴力批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Brown, Donald,2002, American Heat:Ethical Problem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Response to Global Warming, Lanham, Md.:Rowman & Littlefield.
    [2]Baxter, Brian,2005, A Theory of Ecological Justice, Oxon:Routledge.
    [3]Bosselmann, Klaus,2008, The Principle of Sustainability:Transforming Law and Governance, Ashgate.
    [4]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2009, Climate Change and Water, Coasts and Marine Issues, SEC.
    [5]Dobson, Andrew,1998, Justice and the Environment:Conceptions of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Dimension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Houghton, John,1997, Global Warming:The Complete Brief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IPCC,1995, Climate Change 1995:Economic and Social Dimensions of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www.ipcc.ch.
    [8]IPCC,2001, Climate Change 2001:Mitiga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www.ipcc.ch.
    [9]IPCC,2001, Climate Change 2001:The Science of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www.ipcc.ch.
    [10]IPCC,2001, Climate Change 2001:Synthesis Repor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www.ipcc.ch.
    [11]Sandler, R.L., Character and environment:A virtue-oriented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ethics, New York:Columbia Press,2007.
    [12]William Forster Lloyd:Two Lectures on the Checks to Popul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833.
    [1]Calvin, K.,2009. "Modeling Post-2012 Climate Policy Scenarios", Pew Center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 Arlington,VA.
    [2]Dietz, T. and Rosa, E. A.,1997, "Effects of population and affluenceon CO2 emissi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 94.
    [3]French, Duncan,2000, "Developing States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49.
    [4]Gardiner, Stephen M.,2004, "Ethics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Ethics 114. Garrett Hardin,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1968(162), pp.1243-1248.
    [5]J.C.Gambrel, P.Cafaro, "The Virtue of Simplicity", J Agri Environment Ethics, 2010:23.
    [6]Kastens, K.A., and M.Turrin.2006. "To What Extent Should Human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Be Included in Science Education?" Journal of Geoscience Education 54(3):422-436.
    [7]Lomborg, Bjorn,2001, "Global Warming", In The Sceptical Environmentalist, by Bjorn Lomborg,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258-324.
    [8]Lorenzoni, I., S. Nicholson-Cole, and L. Whitmash.2007. "Barriers Perceived to Engaging with Climate Change among the UK Public and Their Policy Implications."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17:445-459.
    [9]Stern, N., The Stern Review: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http://www. economics. harvard.edu/faculty/weitzman/files/JELSternReport.pdf
    [10]Nordhaus, William,2007, "Critical Assumptions in the Stern Review on Climate Change", Science 317.
    [11]Rosa, E.A. R. York and T. Dietz,2004, "Tracking the Anthropogenic Drivers of Ecological Impacts", Ambio 33.
    [12]Rose, A., Stevens, B., Edmonds, J. and Wise, M:"International Equity and Differentiation in Global Warming Policy",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1998(12).
    [13]Thomas Nagel:"The Problem of Global Justice",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2005(33),pp.113-147.
    [14]Weisslitz, Michael,2002, "Rethinking the Equitable Principle of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y:Differential Versus Absolute Norms of Comp liance and Contribution in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Context", Colorad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1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