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地方性知识与民族地区的防灾减灾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呈现出灾害多发、频发、分布广、影响大的特点,给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何更有效地预测灾害、管理灾害,减轻灾害的损失,是当前灾害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
     自然灾害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对于自然灾害的研究也跳出了学科的界限,灾害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现象,人类活动越来越被指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恶化乃至灾害频发的始作俑者。由于各国灾害类型的差异,在减灾研究与实践方面也体现出特色各异。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减灾十年”战略成为现代防灾减灾研究的起点。目前,国际上的防灾减灾研究侧重于“灾害管理”的应用研究。汶川大地震后,中国的防灾减灾研究引起跨学科的关注,进入百家争鸣的阶段。但是,在灾害管理的本土化策略和应用上,尚缺乏具备可操作性的措施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建构。民族学和人类学在灾害研究中刚刚起步,针对民族地区开展的专项防灾减灾研究较少。在已有的研究中,民族地区及广大农村社区往往被当成在灾害面前没有任何防御能力的受体。而在民族地区灾害文化的认识、减灾地方性知识的挖掘、灾害引起的社会和传统文化的变迁、本土化的防灾减灾体系建构等诸多方面,都缺乏深入的、有针对性的、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研究。
     凉山彝族分布在地貌复杂、气候多样的西南山地。在川、滇大小凉山,自然灾害频发、灾害呈现时间和区域的分布,灾害的影响大。因此,对于凉山彝族灾害文化与当代防灾减灾实践的研究具有西部民族地区的代表性。在对大自然的不断适应中,凉山彝族形成了独特的灾害文化,体现在民间信仰、宗教仪式、人生礼仪、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民间信仰中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反映了凉山彝族对于灾害发生的认知,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以及彝人天人和谐的自然伦理观;以尔比为代表的口传文化,富含具有区域性特点的减灾地方性知识,体现了彝人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利用以及对于灾害的预测和准备;创世史诗与英雄神话等,反映了灾害对于彝人生产生活的影响和文化的建构;日常生活中的减灾举措,承载着彝人适应生境的诸多体验,并通过家支制度以及民间习惯法等得以维系和保障。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事项,或经由彝人世世代代口口相传,或存在于历史久远的彝文古籍与毕摩文献中。因此,凉山彝族的灾害文化就是凉山彝族人民与灾害相关的地方性知识系统。
     受人口增长、资源过度开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凉山彝区的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破坏。而凉山彝族的传统灾害文化也在大传统的冲击中遭遇失范,面临传承危机。从案例分析中可见,当前凉山彝区的灾害管理是由政府主导、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在实际的防灾减灾工作中,表现为“重预防”、“合理躲避”、“抗风险”的工作策略,并已取得了一些成功避灾的经验;但总体看来,区域发展很不均衡,防灾减灾模式单一,对于基层组织和社区能力建设重视不够,缺乏对于彝族灾害文化的了解以及灾害管理的本土化调试,对抗突发型、复杂型或大型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有限。而在汶川大地震后,由民间组织在云南小凉山彝族山区开展的社区防灾减灾实践证明,“参与式”的“社区灾害管理”能够有效地发挥社区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有助于提升民族地区农村社区的防灾减灾能力。但是由于NGO项目自身的局限,以及缺乏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减灾地方性知识的尊重,因此在项目实际推广的过程中陷入了无法进行本土化调试的困境。而经历了文化与秩序双重失范的凉山彝族,正在有限的资源利用中,实践着主体抉择。
     凉山彝区的灾害形势以及在防灾减灾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可以说是整个西部民族地区的缩影。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蕴含着本土少数民族适应不同生境及气候变化的地方性知识,在防灾减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党和政府历来重视社区层面的防灾减灾工作,但是在目前政府主导的灾害管理体制中,还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组织机构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差等问题。将民族地区的减灾地方性知识灵活地运用、更好地与社区相结合,与现代化防灾减灾科学技术相结合,将会对促进民族地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挥积极的作用。对于凉山彝族灾害文化和当代防灾减灾实践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民族地区社区层面的防灾减灾,有助于基层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助于形成具有当代特色的、融合历史和民族智慧的中国减灾文化。
     本文综合了人类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乃至自然科学、灾害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对凉山彝区历史文化和当代防灾减灾实践的田野考察,从防灾减灾的视角重新审视了凉山彝族的传统文化,并进一步从人类学范畴重新界定了灾害文化,构建了减灾地方性知识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民族地区防灾减灾的本土化策略。民族地区的防灾减灾应该把本土化的灾害管理模式融入区域发展的总体框架中,要促进灾害管理制度的健全和体系的完善,扶植基层防灾减灾机构建设;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培养;要以少数民族社区为基础,将灾害管理与社区的综合发展互为前提,突出当地人参与的主体性,更有效地提升社区居民应对灾害的能力;在防灾减灾制度和知识体系的建构中,应当包含着民族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的尊重、生活经验中的减灾地方性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要群策群力,整合政府、非政府以及社会多方资源,并实现区域合作,形成文化区域防灾减灾战略统筹、合作与共赢。
In recent years, the multiply and frequently outbroken natural disasters of WesternChina have caused tremendous impacts to the culture, life and production of minorities.What needs to be resolved urgently in current disaster research is how to forecast andmanage disasters effectively, and even mitigate the impacts of disasters,
     Natural disasters have caught widespread attention all over the world. The research ofdisarsters has beyonded the boundaries of disciplines. Natural disasters are not simplenatural phenomenons any long, human activiti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dentified toblame for the global warming, environment degradation as well as the disaster issue.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in every country are quite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because of the various types of disasters. International Decade for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IDNDR) in1990s started the morden research of disasterreduction. At present,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es focuse on Disaster Management practice.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research 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has causedcross-disciplinary concerns and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in China. However, there arenot enough operable measures and theor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on local strategy andapplication of Disaster Managment. Disaster study on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 has juststarted. 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about minorityregions. In existing research, minority regions and the general rural communities tend to betreated as those who have no defense capabilities during disasters. And there are still notenough intensive and targeted researches on Disaster Managemet in minority regions, theunderstanding of local knowledge 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the transition oflocal social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caused by disasters, and the construct of the localizeddisaster reduction systerm which cover comprehensive researches on both natural scienceand social science.
     Nuosu Yi People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Southwestern China, where topography andclimate are complex and diverse. In Liangshan Mountain area of Sichuan and YunnanProvince, natural disasters happen frequently, seasonally and regionally, which have causedbadly effects. During the adaptation to nature, Nuosu Yi people of Liangshan Mountainhave formed their unique Disaster Culture, which can be found in folk beliefs, religiousrituals, life etiquettes, life and production, etc. The nature, totem and ancestor worship inNuosu Yi’s folk beliefs shows their cognition about disasters,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and their natural ethics about harmony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beings. The oral culturelike Erby has abundant indigenous knowledge 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whichreflects how Nuosu feel and use the change of climate, how to forecast and prepare for thecoming disasters. The world-originate epic and hero myths reflect how disasters impactpeople’s life and culture. The disaster mitigation measures in daily life carry Nuosu’sexperiences on adapting the nature, which are hold by clan system and customary laws. Allthese unique culture matters are passed down by oral transmission way from generation togeneration, and also existing in the old-line books and Bimo Teyi in Yi language. As aresult, Nuosu Yi’s Disaster Culture is actually the systerm of their local knowledge on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That is one of the main points of this paper.
     In recent year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Liangshan has been damaged a lotbecause of the growth of population and the excessiv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At thesame time, Nuosu Yi People’s traditional culture is suffering amomie in Great tradition,and facing the crisis of inheritance. On the one hand, according to the cases of disaster mitigation in morden Liangshan, disaster management is dominated by local government,and individual businesses bear the primary responsibilities. The stragegy of disaster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shows in detail as “Focus on Prevention”,“Avoiding DisasterReasonably” and “Fighting Again Risk”, what has gained som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nthe whole, however, the abilities to guard against the unexpected and large-scale disastersare limited because of the un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single modes on disaster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lack of exploiting Nuosu Yi’s disaster culture and the localtesting of disater management. On the other hand,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projectsof participatory “community-based disaster management”, which are hold in Lijiang byNGO, are proved to be helpful for raising the minority communities’ capability on disaster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However, for the reasons that NGO ignores the monirities localknowledge and other limitations of NGO, the projects face adverse conditions and becomehard to spread. At the same time, Nuosu Yi people suffering the double anomie on cultureand structure are carrying out their own choice along with the limited resources.
     What Nuosu Yi people facing in disasters and practice of disaster reduction is themicrocosm of minorities in Western China. For unique nature and climate conditions andabundant culture resources, local knowledge has irreplaceable importance on disaster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in minority areas, which contains ecological wisdom and survivalskills of minority people on effective using and protection of nature. The Party and thegovernment alway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community-based disaster management.However, there are even problems in government-leading disaster management such as theim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and organization, insufficient capital investment and poorcommunity ability 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Using and spreading the localknowledg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in a flexible and proper way, combiningwith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will play an active role in communities’ disasterreduction practice. The research of this topic will be helpful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reduction in minority areas, building the basic-level harmonious society, and also thefoundation of Chinese disaster reduction culture with history and reality characters, andeven minorities’ wisdom. All the above are the targets of this topic.
     All the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using in this paper are based on the synthesis of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on anthropology, philosophy, sociology, ethics, disasterhistoriography, and even, the natural science. Reviewing Nuosu Yi’s traditional cultur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this paper redefines DisasterCulture in anthropology field and formulates the concept of Local Knowledge of Disaster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according to the long-time field work for nearly half a yearabout Nuosu Yi’s history, culture and one-year-long disaster mitigation projects practising.And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presents the localization strategie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reduction in minority areas. During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practice inminority areas, the localization disaster management should be put into the overall regionaldevelopment plan and the disaster management system should be promoted. The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financial input, foster the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strengthen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s and develop the public consciousness of disaster preventionand reduction. Community is the basic of disaster reduction in minority areas. As a result,the localization disaster management should focus on how to fully exert the community’ssubjectivity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comprehensive capacity of local people about disaster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with combining the minorities’ local knowledge of disasterreduction and modern technology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in"community-based disaster management". Last but not least, community disaster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in minority areas need to integrate the government, variousnon-governmental and social resources, form a win-win development of long-term relationship, and make the cooperate formation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inminority regions in China.
引文
1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编,灾害应急管理丛书:中国自然灾害管理体制和政策[C],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1页
    6秦大河,气候变化:区域应对与防灾减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54-57页
    12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以及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24.5%。
    13秦大河,气候变化:区域应对与防灾减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68-69页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10(总第30期),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2010年,415-416页
    16李学举,中国的自然灾害与灾害管理[A],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编,灾害应急管理丛书:中国自然灾害管理体制和政策[C],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3-5页
    17吴建国、张世均,“汶川地震”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6期,总第214期,104-107页
    18史培军,区域灾害系统与中国自然灾害时空格局[A],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编,灾害应急管理丛书:灾害科学和灾害理论[C],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1-10页
    19比如,还应该加入对于孕灾环境中的人文环境、承灾体中的人类文化、社会制度等的分析。
    20李学举,中国的自然灾害与灾害管理[A],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编,灾害应急管理丛书:中国自然灾害管理体制和政策[C],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2页
    21气候是特定地点或整个地球在特定时期内大气状态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22[法]帕斯卡尔·阿科特著,李孝琴等译,气候的历史——从宇宙大爆炸到气候灾难,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年,22-60页
    23秦大河,气候变化:区域应对与防灾减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1页
    24约翰·柯布著,李骏康译,更正教神学与深层生态学[A],王晓朝、杨熙楠主编,生态与民族[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5页
    27[美]詹姆斯·奥康纳著,唐正东、臧佩洪译,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2页
    28[美]詹姆斯·奥康纳著,唐正东、臧佩洪译,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页
    29同上,16-17页
    30[瑞士]克里斯托弗·司徒博著,邓安庆译,环境与发展:一种社会伦理学的考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211页
    31这一思想流派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90年代得到重要发展。
    32瓦伦·K.:The Power and the Promise of Ecological Feminism,a.a.,132,[瑞士]克里斯托弗·司徒博著,邓安庆译,环境与发展:一种社会伦理学的考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212页
    33王素娟,生态女性主义[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26卷第10期,25-27页
    34[法]帕斯卡尔·阿科特著,李孝琴等译,气候的历史——从宇宙大爆炸到气候灾难,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年,172页
    35彼得·加恩塞,历史上的饥荒[A],J.波力奥编,郑毅译,剑桥年度主题讲座:理解灾变[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133-163页
    36詹姆斯·米切尔,美国的灾害管理政策和协调机制[A],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编,灾害应急管理丛书:灾害管理的国际比较[C],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2页
    41姚国章著,日本灾害管理体系:研究与借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8页
    44段伟,禳灾与减灾: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5页
    45[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曹荣湘译,气候变化的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3页
    49杨小时、沈荣芳,上海社区灾害管理和灾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灾害学,2002年12月,第17卷第4期,72-75页
    50关贤军、陈海艺、尤建新,城市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机制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年11月,第18卷第11期,14-19页
    51俸锡金,农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的困境与对策[C],中国减灾,2009年,第10期,26-27页
    52邹帆、鲁锐正,关于完善我国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的探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1期总第5期,76-81页
    53金磊,关于西部大开发要强化综合减灾规划的建议[J],城市规划,2011年,第35卷第2期,17-19页
    54朱晓丹,农村社区减灾的问题与对策——以川、甘、陕三省五村为例[J],中国减灾.2011年,10月上,36-37页
    55李正东,北方大旱的思考:灾害与减灾——一项社会学视角的考察[J],调研世界,2002年,第3期,22-25页
    56李新市,政治社会学视野里的防灾减灾工作[J],唯实,2011,6,82-86页
    57李平,系统论视角下的防震减灾工作[J],防灾博览,2011,01,36-39页
    60[美]苏珊娜·M·霍夫曼著,彭文斌译注,彰显的关怀:灾难与人类学领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3-5页
    61庄孔韶、张庆宁,人类学灾难研究的面向与本土实践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总第213期,1-10页
    62纳日碧力戈,灾难的人类学辨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9月,总第205期,11-13页
    63张原、汤芸,面相生活世界的灾难研究——人类学的灾害研究及其学术定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13-18页
    64张原、汤芸,藏彝走廊的自然灾害与灾害应对本土实践的人类学考察[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9月,第28卷第3期,66-73页
    65郑东,减灾文化视阈下人的发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第24卷第2期,175-179页
    66[日本]田中重好,灾害文化论[J],国际地震动态,1990年05期,30-35页
    67李永祥,傣族社区和文化对泥石流灾害的回应——云南新平曼糯村的研究案例[J],民族研究,2011年,第2期,44-55页
    68“地方性知识”,由美国人类学家吉尔兹于20世纪70年代在阐释人类学理论中提出。阐释人类学理论的核心在于用新的符号手段“深度描写”(thick description)、用新的认知角度“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来认识文化。该理论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对地方性知识的重视和应用。
    69Luo Kanglong and Shao Kan, The Value of the Miao People’s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for aSolution to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Mashan[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March,2011, Vol.2No.1,p.34-45
    70张原、汤芸,藏彝走廊的自然灾害与灾害应对本土实践的人类学考察[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9月,第28卷第3期,66-73页
    71根据语言谱系分类法,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大体可分为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东南部、中部等6个方言区,以及3个次方言和25个土语。
    72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编写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9页
    73除诺苏外,还包括"里泼"、"格苏泼"、"纳苏"、"耶罗"、"衣卢"、和"阿布"等支系。
    74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16-25页
    75郑成军,彝族志:血统与根——云南小凉山彝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与家支制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25页
    117杨红,凉山彝族生态文化的继承与凉山彝区生态文明建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6卷第2期,22-25页
    118陆文熙、陆铭宁,彝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6卷第12期,8-10页
    119米吾作、陈晓莉,试论彝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理念[J],毕节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总第24卷89期,22-26页
    120沙马拉毅主编,彝族文学概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1页
    121马长寿遗著,李绍明整理,彝族古代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4-22页
    122如凉山原有土著已有僰人、濮人、土僚、西番、纳西、羿子等。(参见马长寿遗著,李绍明整理,彝族古代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21页)
    123杨红,凉山彝族生态文化的继承与凉山彝区生态文明建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6卷第2期,22-25页
    124欧木几,从《勒俄特衣》看彝族对自然起源的认识[A],彝文文献研究[C],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299页
    125《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编写组,凉山彝文资料选译第一集《勒俄特衣》(内部资料),1978年7月,21-24页
    126《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编写组,凉山彝文资料选译第一集《勒俄特衣》(内部资料),1978年7月,64-65页
    136曾明、罗曲、阿牛史日、吉郎伍野,大凉山美姑彝族民间艺术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25-26页
    137《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编写组,凉山彝文资料选译第一集《勒俄特依》[Z],内部资料,1978年,25-35页
    138苏克明等著,凉山彝族哲学与社会思想[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141页
    139同上,142页
    140参见朱文旭,彝族原始宗教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1页;曾明、罗曲、阿牛史日、吉郎伍野,大凉山美姑彝族民间艺术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25-26页,等。
    141苏克明等著,凉山彝族哲学与社会思想[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166页
    142《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编写组,凉山彝文资料选译第一集《勒俄特衣》(内部资料),1978年7月,64-65页
    143曾明、罗曲、阿牛史日、吉郎伍野,大凉山美姑彝族民间艺术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25-26页
    146吉格阿加翻译,玛穆特依[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9-11页
    151起国庆著,信仰的灵光:彝族原始宗教与毕摩文化[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39-41页
    152吉格阿加翻译,玛穆特依[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53-54页
    154巴莫阿依,凉山彝族的疾病信仰与仪式医疗(上)[J],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1期,38页
    155同上,38页
    156□:跟在动词性、形容词性词根语素后构成名词,表示工具或东西等含义,是名词的标志之一。(参见乌尼乌且、王秀英著,现代彝语[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115页)
    157《彝语大词典》编纂委员会,彝语大词典[Z],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年,986页;中央民族语文翻译局编,汉彝大词典[Z],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0年,1415页
    158本文所引尔比,出自参考文献[40]——[47]和田野调查,彝汉翻译:阿克王强、马海五达、吉好子初。
    159木乃热哈,论彝族尔比系统功能[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160李秀清,凉山彝语的格言谚语[J],民族语文,1985年第1期,
    161瓦西罗曲,凉山彝族“尔比”研究之一[J],民族文学研究,1987年第5期,
    162沙马拉毅,论彝族谚语[J],贵州民族研究,1987年10月,第四期总三十二期,68-79页;沙马拉毅.彝族尔比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2月,总24卷第2期,
    163蒋志聪,彝族地区气候背景与气象谚语[EB/OL],http://blog.lanyue.com/view/512/706027.htm,2005-12-25
    164木乃热哈,论彝族尔比系统功能[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165沙马拉毅,论彝族谚语[J],贵州民族研究,1987年10月,第四期总三十二期,68-79页
    166沙马拉毅,彝族尔比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2月,总24卷第2期,241页
    168苏静,试析彝族尔比的功能[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12月,第16卷第6期,27-28页
    169沙马拉毅,论彝族谚语[J],贵州民族研究,1987年10月,第四期总三十二期,68-79页
    170陈国光,彝族“尔比”对彝、汉族群差异性的认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34卷(总第170期),61页
    172沙马拉毅主编,彝族文学概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31页
    174《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编写组,凉山彝文资料选译第一集《勒俄特依》[Z],内部资料,1978年,67-95页
    175[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Z],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7月,182-185页
    176沙马拉毅主编,彝族文学概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38-40页
    177《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编写组,凉山彝文资料选译第一集《勒俄特依》[Z],内部资料,1978年,38-55页
    178吉尔体日、吉合阿华、吉尔拉格编译,彝族毕摩百解经[Z],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222页
    179同上,223页
    180曾明、罗曲、阿牛史日、吉郎伍野,大凉山美姑彝族民间艺术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78页
    181起国庆著,信仰的灵光:彝族原始宗教与毕摩文化[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71页
    183沙马拉毅主编,彝族文学概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53页
    184《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编写组,凉山彝文资料选译第一集《勒俄特衣》(内部资料),1978年7月,120-122页
    185吉郎伍野译注,指路经[J],毕摩文化,2006年刊,9页
    187约翰·柯布(John B. Cobb Jr.进程神学家)著,李骏康译,更正教神学与深层生态学[A],王晓朝、杨熙楠主编,生态与民族[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5页
    188杨红,凉山彝族生态文化的继承与凉山彝区生态文明建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
    2期第26卷,22-25页
    189《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编写组,凉山彝文资料选译第一集《勒俄特衣》(内部参考)[Z],1978年,25-34页
    190王天玺、李国文,先民的智慧:彝族古代哲学[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280页
    191[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著,刘珩、石毅、李昌银等译,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219-220页
    192吉格阿加翻译,玛穆特依[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3-4页
    193苏克明等著,凉山彝族哲学与社会思想[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7页
    194《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四川省凉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综合报告)[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4-5页
    195林耀华著,凉山彝家的巨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138页
    196叶宏、马海五达、木乃铁哈,民族地区妇女参与产业扶贫的问题分析和政策建议——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第12期,第29卷总第137期,32-33页
    197原文为:“所谓氏族系由父姓一系流传下来的族属。罗罗原无姓氏,其族属的结合则以祖先之名号称其支系,因有里区支、吴奇支等的氏族名称。一个氏族的人民因有共同的祖先,虽各处不同地域,但彼此必以氏族亲属相待,相见称呼则按辈分计算,亲属间共同负有义务与责任。”(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18页)
    198周星,家支·德古·习惯法[J],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5期,242页
    199比如沙马家支就分为沙马曲比和沙马史一两个大的分支;分支以下是各房,房以下便是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户)。
    200德古:又译为头人,是指那些见多识广,能调解较大事件,在本家支和外家支中都德高望重的人。当代凉山社会的德古,也通常由家支中有一定政治地位和社会身份的人来做,而不再限于村子里的老人。
    201杨洪林,云南小凉山彝汉纠纷解决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38-39页
    202周星,家支·德古·习惯法[J],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5期,240页
    203苏克明等著,凉山彝族哲学与社会思想[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412页
    204[美]斯蒂文·郝瑞著,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
    [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96页
    205周星,家支·德古·习惯法[J],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5期,246页
    206苏克明等著,凉山彝族哲学与社会思想[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363页
    207叶宏、马海五达、木乃铁哈,民族地区妇女参与产业扶贫的问题分析和政策建议——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第12期,第29卷总第137期,32-33页
    208吉格阿加翻译,玛穆特依[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1页
    209吉格阿加翻译,玛穆特依[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13页
    213李力主编,彝族文学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13页
    214沙马拉毅主编,彝族文学概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54页
    215李力主编,彝族文学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17页
    216约翰·柯布著,李骏康译,更正教神学与深层生态学[A],王晓朝、杨熙楠主编,生态与民族[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0页
    217[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著,刘珩、石毅、李昌银等译,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
    践[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219-220页
    218《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四川凉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综合报告)[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2页
    219尹绍亭,云南山地民族文化生态的变迁[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60-61页
    220《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四川凉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综合报告)[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1页
    221约翰·柯布著,李骏康译,更正教神学与深层生态学[A],王晓朝、杨熙楠主编,生态与民族[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6页
    222[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著,刘珩、石毅、李昌银等译,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211页
    223维克多·特纳著,黄剑波、柳博贇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0页
    224维克多·特纳著,黄剑波、柳博贇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序,7页
    225叶宏,都市场域中的“诺苏阿依”——对西昌市青年彝族移民日常生活的田野调查[J],重庆与世界,2010年,第27卷第12期,54页
    227杨庭硕,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7月,第25卷第3期,23-29页
    228王海龙,导读二:细说吉尔兹[A],[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55页
    229[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从比较的观点看事实和法律[A],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295页
    230[日本]田中重好,灾害文化论[J],国际地震动态,1990年05期,30-35页
    233李学举,中国的自然灾害与灾害管理[A],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编,灾害应急管理丛书:中国自然灾害管理体制和政策[C],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14-15页
    242案例来源:李大君,拉市海流域志——一个来自乡土的生态文本[Z],绿流内部资料,2007年
    244纳西语,结义兄弟的意思。
    245李大君,拉市海流域志——一个来自乡土的生态文本[Z],绿流内部资料,2007年
    246周钜乾,PRA假设与社会知识的相互关系[EB/OZ],云南参与性农村评估工作网简讯,1997第4期
    252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四川省编辑组,四川省凉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15页
    253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四川省编辑组,四川省凉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Z],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15页
    254四川省昭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昭觉县志[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9年,13页
    255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67页
    256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编写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64页
    257秦和平著,西南民族地区的毒品危害及其对策[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年,42页
    258[英]克莱夫·庞廷著,王毅、张学广译,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269页
    259少数民族干部、职工、居民提倡生育1个孩子,有计划地安排照顾生育2个孩子,杜绝生育3个孩子;农村少数民族提倡生育1个孩子,允许生育2个孩子,有计划地安排照顾生育3个孩子,杜绝生育4个孩子。(参见四川省昭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昭觉县志,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9年,112页)
    260凉山彝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凉山彝族自治州志(1991-2006)[Z],北京:方志出版社,2011年,228页
    261马长寿主编,李绍明整理,凉山美姑九口乡社会历史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9页
    262《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四川凉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综合报告)[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2页
    268[美]詹姆斯·奥康纳著,唐正东、臧佩洪译,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6页
    269恩格斯著,于光远等译编,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304-305页
    270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313-332页
    271于璟、赵孟营,超越“失范”:论涂尔干理论语境中的anomie[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总第142期,161-164页
    273尹绍亭,理论与方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38页
    274杨庭硕,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7月,第25卷第3期,23-29页
    275[法]列维-斯特劳斯著,王志明译,忧郁的热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6,106页
    276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农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报告[Z],内部资料,2009年2月
    277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农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报告[Z],内部资料,2009年2月
    278国际美慈组织,灾害管理能力建设项目基线评估报告[Z],国际美慈内部资料,2009年10月
    279戴桂斌,涂尔干:社会的失范与重建[J],襄樊学院学报,2006年11月,第27卷第6期,5-9页
    280做毕,即毕摩主持宗教仪式的汉语说法。
    281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92页
    282笔者根据在喜德县、甘洛县、越西县、盐源县、西昌市、丽江市、汉源县、石棉县的田野访谈,得出此结论。
    283蔡富莲,市场经济体制下凉山彝族家支、习惯法与彝区社会治安问题研究——以彝族聚居县美姑、昭觉、布拖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19页
    284宋经同、王明雯,试析彝族习惯法在民族法治建设中的作用[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10月,第16卷第5期,85页.
    285蔡富莲,市场经济体制下凉山彝族家支、习惯法与彝区社会治安问题研究-以彝族聚居县美姑、昭觉、布拖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22页
    286由于负责人Y老师最早是在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工作,帕美罗的村民一直以为绿流后来的项目也都是美国人出钱资助的,这个误会始终没有解释清楚。
    287程美宝,国家如何“逃离”——中国“民间”社会的悖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14日,第11版
    289叶宏,“社区灾害管理”是防灾减灾的基础[J],中国减灾,2010年,4月上,26页
    290萧延中,“5.12”与公民性的展现[A],多难兴邦——汶川地震见证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导论,6页
    291何增福,序言[A],多难兴邦——汶川地震见证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序言,5页
    293李彬、王皓田,北方民族地区自然灾害救助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D],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第21期,216-217页
    294叶宏、马海五达、木乃铁哈,民族地区妇女参与产业扶贫的问题分析和政策建议——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第12期,第29卷总第137期,30-35页
    295叶宏、马海五达、木乃铁哈,民族地区妇女参与产业扶贫的问题分析和政策建议——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第12期,第29卷总第137期,30-35页
    296叶宏,“社区灾害管理”是防灾减灾的基础[J],中国减灾,2010,4月上,26-27页
    [1] Piers Blaikie, Terry Cannon, Ian Davis, and Ben Wisner, At Risk: Natural Hazards,People’s Vulnerability, and Disasters, London: Poutledge,1994
    [2] Susanna M. Hoffman and Anthony Oliver-Smith, eds., Catastrophe and Culture: TheAnthropology of Disaster, Technical and Environmental Dangers, Berkeley: 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1982,2002, p.1-8
    [3] Anthony Oliver-Smith and Susanna M. Hoffman, eds., The Angry Earth: Disaster in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London: Routledge,1999
    [4] Cameron M. Smith, PHD with Evan T. Davies, PHD, Anthropology for dummies, WileyPublishing, Inc.2008
    [5] Katrina M. Allen,“Community-based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climate adaptation:local capacity-building in the Philippines”, Disasters, vol.30: Issue1, March2006,p.81-101
    [6] Mary Douglas and Aaron Wildavsky, Risk and Culture: An Essay on the Selection ofAnthony Oliver-Smith and Roberta E. Goldman,“Planning Goals and Urban Realities: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in a Third World City”, City and Society, vol.2: Issue2,December1988
    [7] Yida Fan, Deren Li, Wei LI, Liangming LIU,“The research on Chinese natural disasterreduction system of systems”,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ARTOGRAPHY AND GIS15-20June,2010, Nessebar, Bulgaria
    [8] Brig BK Khanna,“Culture of preparedness for management of disasters in India-aninitiative by national disaster management authority”, Management and avenir,27revur,p.174-181
    [9] Nicholas Kumoi Pilgrim,“Landslides, Risk and Decision-making in Kunnaur District: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Science and Public Opinion”, Disasters, vol.23: Issue1,1999, p.45-65
    [10] Anthony Oliver-Smith,“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on Hazards and Disasters”, Annual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25,1996, p.303-328
    [11] William I. Torry,“Anthropological Studies in Hazardous Environment s: Past Trendsand New Horizons”, Current Anthropology, vol.20: Issue3, September,1979, p.517-541
    [12][法]帕斯卡尔·阿科特著,李孝琴等译,气候的历史——从宇宙大爆炸到气候灾难[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年
    [13][美]詹姆斯·奥康纳著,唐正东、臧佩洪译,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2-17页
    [14]恩格斯著,于光远等译编,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304-305页
    [15][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王献华、张敦福译,论宗教[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7-10页
    [16]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7][美]斯蒂文·郝瑞著,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96页
    [18][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著,刘珩、石毅、李昌银等译,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219-220页
    [19][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曹荣湘译,气候变化的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8页
    [20][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21]凯蒂·加德纳、大卫·刘易斯著,张有春译,人类学、发展与后现代挑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373页
    [23][英]克莱夫·庞廷著,王毅、张学广译,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269-271页
    [24][美国]詹姆斯·C·斯科特著,程立显、刘建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25][美国]詹姆斯·C·斯科特著,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弱者的武器[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
    [26][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王晓毅译,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27][法]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著,俞宣孟、谢维扬、白信才译,结构人类学(第二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127-300页
    [28][法]列维-斯特劳斯著,王志明译,忧郁的热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6,105-106页
    [29][瑞士]克里斯托弗·司徒博著,邓安庆译,环境与发展:一种社会伦理学的考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211-220页
    [30]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313-332页
    [31]维克多·特纳著,黄剑波、柳博贇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32][美]唐纳德·沃斯特著,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33] J.波力奥编,郑毅译,剑桥年度主题讲座:理解灾变[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133-163页
    [34]约翰·柯布著,李骏康译,更正教神学与深层生态学[A],王晓朝、杨熙楠主编,生态与民族[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5页
    [35]詹姆斯·米切尔,美国的灾害管理政策和协调机制[A],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编,灾害应急管理丛书:灾害管理的国际比较[C],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2页
    [36][美]苏珊娜·M·霍夫曼著,彭文斌译注,彰显的关怀:灾难与人类学领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3-5页
    [37][日本]田中重好,灾害文化论[J],国际地震动态,1990年05期,30-35页
    [38]吉尔体日、吉合阿华、吉尔拉格编译,彝族毕摩百解经[Z],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218-224页
    [39]吉格阿加翻译,玛穆特依[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
    [40]岭光电译,谚语.(上、下册)[M],中央民族语研所彝族历史文献编译组出版,1983年7月
    [41]李正文主编,彝族尔比克智释读[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9月
    [42]《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编写组编.尔比尔吉[Z]凉山彝文资料选译3,1978年
    [43]《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编写组,凉山彝文资料选译第一集《勒俄特依》[Z],内部资料,1978年
    [44]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组织选编,中国彝文典籍译丛[M],第1-3辑,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6年11月
    [45]凉山州编译局编,彝族尔比释义[M](1),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12月
    [46]凉山州编译局编,彝族尔比释义[M](2),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8月
    [47]杨植森编,凉山彝族谚语[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年8月
    [48][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Z],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7月,182-185页
    [49]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四川省编辑组,四川省凉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Z],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1-15页
    [50]凉山州地震局,地震志(送审稿)[Z],1992年,3-30页
    [51]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编写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64页
    [52]凉山彝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凉山彝族自治州志(1991-2006)[Z],北京:方志出版社,2011年
    [53]宁蒗彝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宁蒗彝族自治县概况[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1-2页
    [54]四川省昭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昭觉县志[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9年,13页
    [55]《彝语大词典》编纂委员会,彝语大词典[Z],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年
    [56]《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四川凉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综合报告)[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3-9页
    [5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3[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总第22期
    [58]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10(总第30期)[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2010年
    [59]中央民族语文翻译局编,汉彝大词典[Z],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0年
    [60]巴莫阿依,彝人的信仰世界——凉山彝族宗教生活田野报告[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61]陈金全、巴且日火主编,凉山彝族习惯法田野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62]段伟,禳灾与减灾: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63]葛全胜、邹铭、郑景云等编著,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64]郭家骥著,发展的反思——澜沧江流域少数民族变迁的人类学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65]蒋彬、罗曲、米吾作主编,民族改革与四川彝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66]金磊、李沉编著,西部危情[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13页
    [67]李力主编,彝族文学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13页
    [68]林耀华著,凉山彝家的巨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138页
    [69]马长寿主编,李绍明整理,凉山美姑九口乡社会历史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9页
    [70]马长寿遗著,李绍明整理,彝族古代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4-22页
    [71]起国庆著,信仰的灵光:彝族原始宗教与毕摩文化[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39-41页
    [72]秦大河,气候变化:区域应对与防灾减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1-60页
    [73]秦和平著,西南民族地区的毒品危害及其对策[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年,42页
    [74]沙马拉毅主编,彝族文学概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1-40页
    [75]苏克明等著,凉山彝族哲学与社会思想[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7页
    [76]王天玺、李国文,先民的智慧:彝族古代哲学[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280页
    [77]乌尼乌且、王秀英著,现代彝语[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115页
    [78]阎守诚主编,危机与应对:自然灾害与唐代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83-298页
    [79]杨琪著,民国时期的减灾研究(1912-1937)[M],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
    [80]杨小柳著,参与式行动——来自凉山彝族地区的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47-100页
    [81]杨秀苔,资源经济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年,35页
    [82]姚国章著,日本灾害管理体系:研究与借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8页
    [83]尹绍亭,云南山地民族文化生态的变迁[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60-61页
    [84]尹绍亭,理论与方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38页
    [85]曾明、罗曲、阿牛史日、吉郎伍野,大凉山美姑彝族民间艺术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25-26页
    [86]张晓辉、方慧主编,彝族法律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87]郑成军,彝族志:血统与根——云南小凉山彝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与家支制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25页
    [88]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393-394页
    [89]朱文旭,彝族原始宗教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1-10页
    [90]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编,灾害应急管理丛书:灾害管理的国际比较[C],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20-38页
    [91]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编,灾害应急管理丛书:灾害科学和灾害理论[C],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1-10页
    [92]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编,灾害应急管理丛书:中国自然灾害管理体制和政策[C],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1-10页
    [93]周琼、高建国主编,中国西南地区灾害与社会变迁[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3-10页
    [94]何增福,序言[A],多难兴邦——汶川地震见证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序言,5页
    [95]欧木几,从《勒俄特衣》看彝族对自然起源的认识[A],彝文文献研究[C],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299页
    [96]巴莫阿依,凉山彝族的疾病信仰与仪式医疗(上)[J],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1期,38页
    [97]陈国光,彝族“尔比”对彝、汉族群差异性的认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34卷(总第170期),61页
    [98]戴桂斌,涂尔干:社会的失范与重建[J],襄樊学院学报,2006年11月,第27卷第6期,5-9页
    [99]俸锡金,农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减灾,2009年,第10期,26-27页
    [100]关贤军、陈海艺、尤建新,城市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机制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年11月,第18卷第11期,14-19页
    [101]金磊,关于西部大开发要强化综合减灾规划的建议[J],城市规划,2011年,第35卷第2期,17-19页
    [102]李平,系统论视角下的防震减灾工作[J],防灾博览,2011,01,36-39页
    [103]李新市,政治社会学视野里的防灾减灾工作[J],唯实,2011,6,82-86页
    [104]李秀清,凉山彝语的格言谚语[J],民族语文,1985年第1期,
    [105]李永祥,傣族社区和文化对泥石流灾害的回应——云南新平曼糯村的研究案例[J],民族研究,2011年,第2期,44-55页
    [106]李永祥,灾害的人类学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81-91页
    [107]李正东,北方大旱的思考:灾害与减灾——一项社会学视角的考察[J],调研世界,2002年,第3期,22-25页
    [108]梁银湘,灾害政治学视阈下的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减灾教育与减灾意识培养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3月,第18卷第1期,35-37页
    [109]陆文熙、陆铭宁,彝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6卷第12期,8-10页
    [110]罗康隆,地方性知识与生存安全——以贵州麻山苗族治理石漠化灾变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6-12页
    [111]吕星、林凌、夏圆,参与式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来自滇川黔地区的经验[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1年9月,第13卷第2期,1-8页
    [112]米吾作、陈晓莉,试论彝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理念[J],毕节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总第24卷89期,22-26页
    [113]木乃热哈,论彝族尔比系统功能[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75-81页
    [114]纳日碧力戈,灾难的人类学辨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9月,总第205期,11-13页
    [115]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16-25页
    [116]沙马拉毅,论彝族谚语[J],贵州民族研究,1987年10月,第四期总三十二期,68-79页
    [117]沙马拉毅,彝族尔比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2月,总24卷第2期,241页
    [118]宋经同、王明雯,试析彝族习惯法在民族法治建设中的作用[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10月,第16卷第5期,85页
    [119]苏静,试析彝族尔比的功能[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12月,第16卷第6期,27-28页
    [120]瓦西罗曲,凉山彝族“尔比”研究之一[J],民族文学研究,1987年第5期,87-89页
    [121]王静爱、史培军、王平、王瑛,中国自然灾害时空格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6页
    [122]王素娟,生态女性主义[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26卷第10期,25-27页
    [123]吴建国、张世均,“汶川地震”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6期,总第214期,104-107页
    [124]杨红,凉山彝族生态文化的继承与凉山彝区生态文明建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6卷第2期,22-25页
    [125]杨庭硕,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7月,第25卷第3期,23-29页
    [126]杨小时、沈荣芳,上海社区灾害管理和灾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灾害学,2002年12月,第17卷第4期,72-75页
    [127]叶宏,都市场域中的“诺苏阿依”——对西昌市青年彝族移民日常生活的田野调查[J],重庆与世界,2010年,第27卷第12期,54页
    [128]叶宏、马海五达、木乃铁哈,民族地区妇女参与产业扶贫的问题分析和政策建议——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第12期,第29卷总第137期,30-35页
    [129]叶宏,“社区灾害管理”是防灾减灾的基础[J],中国减灾,2010年,4月上,26页
    [130]于璟、赵孟营,超越“失范”:论涂尔干理论语境中的anomie[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总第142期,161-164页
    [131]张原、汤芸,面相生活世界的灾难研究——人类学的灾害研究及其学术定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13-18页
    [132]张原、汤芸,藏彝走廊的自然灾害与灾害应对本土实践的人类学考察[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9月,第28卷第3期,66-73页
    [133]郑东,减灾文化视阈下人的发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第24卷第2期,175-179页
    [134]庄孔韶、张庆宁,人类学灾难研究的面向与本土实践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总第213期,1-10页
    [135]周星,家支·德古·习惯法[J],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5期,240页
    [136]朱晓丹,农村社区减灾的问题与对策——以川、甘、陕三省五村为例[J],中国减灾.2011年,10月上,36-37页
    [137]邹帆、鲁锐正,关于完善我国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的探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1期总第5期,76-81页
    [138]蒋积伟,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减灾工作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1-2页
    [139]李彬、王皓田,北方民族地区自然灾害救助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D],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第21期,216-217页
    [140]杨洪林,云南小凉山彝汉纠纷解决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38-39页
    [141]成昆铁路塌方中断——部分路段抢通5000旅客脱困[N],华西都市报,2011年6月18日004版
    [142]孙南申,建立自然灾害保险制度的思路与措施[N],团结报,2010年3月11日,第007版
    [143]蒋志聪,彝族地区气候背景与气象谚语[EB/OL],http://blog.lanyue.com/view/512/706027.htm,2005-12-25
    [144]丽江市农业局,丽江市宁蒗县雪灾灾情(初报)[EB/OL],丽江农业信息网http://www.ynagri.gov.cn/lj/news621/20110120/756096.shtml,2011-1-20
    [145]连惠玲,云南91个县市区631万人受旱灾231万人需救助[EB/OL],云南网,http://society.yunnan.cn/html/2012-02/18/content_2050469.htm,2012-02-18
    [146]凉山彝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凉山州志[EB/OL],http://newht.lsz.gov.cn/LSZC_Z/zz1.aspx,2005-04-28
    [147]宁蒗县民政局,宁利等六个乡镇遭受风灾、冰雹灾[EB/OL],云南省丽江宁蒗彝族自治县新农村建设信息网http://2008.lp777.com/S1/S831/S885/C6840/DV/20100728/496570.shtml,2010年7月28日
    [148]施建华,我们的家园遭暴雨袭击——甘洛县“7.17”特大洪灾抗洪救灾纪实[EB/OL],四川在线-凉山频道http://liangshan.scol.com.cn/gl/content/2010-07/20/content_51015988.htm?node=154761,2010年7月20日
    [149]王明平,凉山冕宁山体滑坡11人失踪2人死亡[EB/OL],四川新闻网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0/07/21/012817724.shtml,2010-07-21
    [150]伍皓,云南永胜、宁蒗发生特大雹灾、洪灾[EB/OL],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4/27/20000624/116674.html,2000年6月24日
    [151]杨长明,凉山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龙》里的婚姻文化解读[EB/OL],彝学网(网聚彝学)http://222.210.17.136/mzwz/news/8/z_8_52918.html,2011-12-30
    [152]杨三军、陈刚,四川凉山遭暴雨冰雹袭击死亡7人伤病10人[EB/OL],网易新闻中心http://news.163.com/40707/6/0QN1HTJQ0001124S.html,2004年7月7日
    [153]杨三军,四川发生山体垮塌阻断大渡河8人重伤20人轻伤[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9-08/07/content_11839067.htm,2009年8月7日
    [154]张仁礼,特别关注:会理干旱还在持续[EB/OL],凉山新闻网http://www.ls666.com/html/News_Center/LS_News/2012-03/20120327_xianshi_83043.html,2012-3-27
    [155]中国网新闻中心,新疆塔城、阿勒泰地区发生雪灾[EB/OL],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10-01/10/content_19208078.htm,2010年1月10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