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城市与乡村曾经一度是相互对立、相互隔离而又相互联系的两大经济社会系统。随着生产力水平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城乡分离、对立的关系逐步被打破,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苏南地区在国内率先进行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探索,率先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概念,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序幕从此拉开。经过30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表现在经济、社会、制度、环境等各个方面。2010年,我国GDP总量达到39.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已经从1978年的世界第10位跃居世界第2位。城市化率已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47.5%,达到了20世纪中叶发达国家城市化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109元、5919元,同比分别实际增长7.8%、10.9%,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珠三角”、“长三角”、北京、上海、重庆、成都、诸城等地区已经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典型模式。
     尽管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成就巨大,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研究不深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教育、科技、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道德伦理建设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等等。特别是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重要支撑的财政政策体系还不健全,财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迫切需要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明确财政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发现当前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项财政政策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
     本文的宗旨就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学习研究已有成果和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和财政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及其相应的财政支持政策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构想及其完善相关财政支持政策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共分8章:
     第一章导论,主要是对全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框架结构进行概括,对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疏理、归纳,提出了全文创新之处以及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入研究的方面。
     第二章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分析,主要是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概念、内涵、特征以及理论基础进行全面分析,特别是对城市化、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明确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三章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证研究,主要是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主要成就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造成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为谋划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科学路径和准确定位财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职能作用奠定基础。
     第四章财政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根据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建设中的职能和作用,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研究财政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系,明确财政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从而确定财政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职能边界和发挥作用的切入点。
     第五章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解析,主要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项财政政策进行具体分析,并利用1990年一2009年财政支持“三农”投入和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投入的具体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从财政投入与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问的数量关系进一步揭示财政政策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当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财政政策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为进一步调整完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提供现实依据。
     第六章北京市M区财政支持城乡一体发展的案例研究,通过对M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及其运用财政政策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笔者对M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状况及其财政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进一步表明了笔者选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财政政策研究作为研究选题的初衷和实践依据,也为本文提供一个现实的研究案例。
     第七章发达国家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经验借鉴,主要是通过对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进一步明晰了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状况,同时对发达国家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所采取的财政政策、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进而提炼出国外财政政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经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提供参考。
     第八章完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主要是在前述几章分析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趋势,立足于“解决当前问题、建立长效机制”,提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构想以及完善相关财政政策的总体思路、政策选择和保障措施。
     研究过程中,笔者充分学习借鉴了前人的大量成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创新努力,以丰富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的思想宝库:一是从选题上进一步丰富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的范围;二是从内容上进一步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主张,并从资源配置角度对财政政策如何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发挥职能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三是从学术观点上提出了要加快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发展要走“注重科学规划、集约利用空间、坚持发展农业、教育文化先行、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式”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市场和民间组织的力量等思想观点。
     鉴于学术水平有限,资料收集的有限性,笔者感到本研究尽管力图在学术创新上有所建树,但是仍感到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在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方面还有较大研究空间;二是在如何运用财政政策促进社会道德体系建设、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支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社会建设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In the river of long histry of humanbeing,urban and rural areas have ever been two important systems in economy and society,which are contrary and isolated to each other,and associated with each oth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and the progress of civilizatio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urban-rural separation between town and country is gradually being broke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s become the general trend of economy and society of humanbeing. In1980s',the south areas in Jiangsu province take the lead in practical exploration o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our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the concept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s firstly been put forward. This bcome the symbol of beginning point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our country. After30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attained i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For example, China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is39.8trillion yuan in2010, and the same percentage of growth is10.3, which become the sign of that the GDP place in the whole world has change from the10th in1978to2th in2010. The urban rate increased from percentage17.92in1978to percentage47.5in2010,which is equivalent to the1950s' level of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available income per urban person is19109yuan and the average income of rural family is5919yuan. The same percentage of growth is7.8and10.9respectively.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s been improved to a great extent. The regions, such as Pearl River Delta、Yangzi River Delta、Peking、Shanghai、 Chongqing、Chengdu and Zhucehng, and so on, have been 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our country,which formed a sires of typical patterns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n spite of great achievements i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there are also a lot of problem,for example,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is not thorough, the level of urban-rural development is not balanced, exspecialy in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cial ethics construction. As one of instruments to provmote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finance system is not perfactly.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and to accelerate to construct suitable system, there are urgent need for reaserch on finance system to provmote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law and the role of finance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under the guide of scientific theory and 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previous work and carry out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I will put forward to the path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financal policy suggestion to support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And I hope to contribute to the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consists of8chapters:
     Chapter one is introduction. The main content include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research background,research methods,the frame structure of paper, and the reorganizing and induction about the present research 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and putting forward the innovations and the needs to further strengthen and further research aspects.
     Chapter two is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main content is analysis o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from the concept、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Especially,this chapter clarifies the relationship bwteen urbanization、urban-rural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and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and analyz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Chapter three is about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urban-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Annlysis on the process、achievements and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are main contents of this chapter. At the same time,this chapter gives some reasons that produc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order to build the solid foundation to plan the scientific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path and to accuratly make the fiscal role clear in promoting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Chapter four is the finance role in promoting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through fiscal tools. Its purpose lies on stud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e and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from the angle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finance role in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Chaper five is about the concrete study on finance policies in promoting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t consists of research on the concrete finance policies in promoting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scal investment and the average income of rural family by using the relative datum from1990to2009.
     Chapter six is an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M district in Peking. As a case, this investigation illustrate the reason that the author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a realistic case to policy analysis.
     Chapter seven is about the fmacial policy experience that promoting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This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Brita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Germany and Japan.
     Chapter eight is the advice of promoting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reletive finance polices.
     As for aspects of innovation, this paper illustrate innova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ly, this paper enrich research field in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Secondly,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ideas that the core issue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s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key point to promote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e、Countryside and Peasantry". Thirdly, this paper advocate that we should accelerate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style Marxism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heoretical system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planning、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spac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education and culture、the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and that we must take the intension way to promote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Although the author conducted painstaking efforts,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hat need be further explored and solved in this paper. Firstly, how to build Chinese-style Marxism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theory is still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Secondly, how to use fiscal policy to promote social and moral system, to promote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o support for 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to strengthen social construction is need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引文
1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报,2011年3月1日,第13版
    2 马建堂:《全面认识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人民日报,2011年3月17日,第16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报,2011年3月1日,第13版
    1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新华网,2003年10月21日
    2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07年10月24日
    1 迟福林:《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学习时报,2010年1月4日
    2 李永进, 张士远: 《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评价研究》,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
    3 彭森:《为什么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时事报告,2010年09期
    4 傅崇兰:《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房地信息,2010年09期
    1 张琳琳:《城乡一体化构建的意义和措施探析》,世纪桥,2010年第01期
    2 同上
    3 王承强:《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山东经济,2005年第6期
    4 李金桀:《厉以宁:现在正是推进经济转型的最佳时机》,人民论坛网,2010年6月25日
    1 李进永等:《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评价研究》,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12月
    2 张果等:《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成都市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12月
    3 完世伟:《区域城乡一体化测度与评价研究-以河南省为例》,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
    1 白永秀,王颂吉,吴振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研究文献述评》,经济纵横,2010年第10期
    2 同上
    3 余茂辉,吴义达:《国内城乡一体化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乡镇经济,2009年7月
    1 赵海均:《中国城市建设要避免走西方老路》,城乡规划通讯,2010年第22期
    1 苏明:《中国农村发展与财政政策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
    2 中国财政学会城镇财政研究专业委员会:《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则政转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
    3 李建民,赵慧:《试论财政与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22期
    4 梅迪:《统筹城乡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东北财政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6月
    5 姚林香:《统筹城乡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
    1 徐同文:《城乡一体化体制对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
    2 同上
    3 叶超,陈明星:《国外城乡关系理论演变及其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1期
    4 才大伟:《城乡一体化思想的理论渊源》,景观中国,2008年9月
    1 霍华德著,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商务印书馆,2000年,北京,第51页
    2 W. Arthur Lewis: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The Manchester School Volume 22, Issue 2, pages 139-191. May 1954
    1 李瑞光:《国外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综述》,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17期
    2 谈静华,汤茂林:《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中国城市化电子杂志,2004年4月
    3 同上
    1 沃尔特·尼科尔森著,朱幼为等译:《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1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1 王承强:《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山东经济,2005年第6期
    1 王承强:《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山东经济,2005年第6期
    2 徐同文:《城乡一体化体制对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
    3 同上
    4 迟福林:《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学习时报,2010年1月4日
    5 厉以宁,李扬等:《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18页
    1 张琳琳:《城乡一体化构建的意义和措施探析》,世纪桥,2010年第1期
    2 包心鉴:《社会主义本质论》,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
    3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07年10月24日
    4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5-336页。
    1 景春梅:《城市化、动力机制及其制度创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1月
    1 《深化对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认识理解》,中国政府网转自国家发改委网站,2005年11月30日
    1 叶昌友等:《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求索,2009年12月
    1 徐同文:《城乡一体化体制对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
    2 《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03页
    3 《斯大林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58页
    4 王景新等:《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
    W. Arthur Lewis: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The Manchester School Volume 22, Issue 2, May 1954
    2 W. Arthur Lewis: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The Manchester School Volume 22. Issue 2, May 1954
    3 姚林香:《统筹城乡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56页
    1Jorgenson D.W.,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eonomy.Eeonomie joural.1961.
    2 Todaro, M. P: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e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m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
    1 李进永等:《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评价研究》,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12月,第23页
    2 李泉:《中外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综述》,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刊第38期,2005年12月26日
    3 伊利尔.沙里宁著,顾启源译:《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4月
    1 霍华德著,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商务印书馆,2000年,北京,第6页
    2 同上,第7页
    3 霍华德著,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商务印书馆,2000年,北京,第8页
    4 霍华德著,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商务印书馆,2000年,北京,第9页
    1 易小明:《正义新论》,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10月
    1 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第125页
    2 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1页
    3 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251页
    4 同上,第12页
    5 何建华:《马克思与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观:比较及启示》,伦理学研究,2011年第5期
    1 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译者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
    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新华网,2007年10月24日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新华网,2007年10月24日
    1 万武义等:《政府工作报告诞生记: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人民日报,2010年3月17日
    2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4月5日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新华网,2007年10月24日
    2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2008年10月19日
    3 刘雅文:《略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年12月16日
    1 李显龙:《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一财经报,2007年11月7日
    2 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网,2004年11月17日
    1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1424页
    2 唐敏:《中国粮食生产60年变迁:不能轻言解决了粮食问题》,瞭望,2009年08月12日
    1 王景新等:《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第7页
    1 孙久文等:《走向2020年的我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43页。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07年10月24日
    2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十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2008年10月19日
    1 国家统计局:《2001-2011年粮产量数据公告》
    1 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八:农业与农村经济三十年辉煌成就,2008年11月5日
    2 孙久文:《走向2020年的我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48页
    1 李克强:《不断深化医改,推动建立符合国情惠及全民的医药卫生体制》,求足,2011年第22期
    1 郑功成:《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人民日报,2011年1月17日
    2 任意:《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经济日报,2011年3月4日
    1 蔡继明等:《中国的城市化:从空间到人口》,中国农村发现网,2011年3月8日
    1 高云才:《中国城市化观察:城市化不能“大跃进”》,人民日报,2011年2月14日
    1 尹力军等:《我国耕地资源流失态势及深层成因剖析》,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15期
    2 高云才:《中国城市化观察:城市化不能“大跃进”》,人民日报,2011年2月14日
    1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2008年2月21日
    2 姜晓萍:《中国公共服务体制改革30年》,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2期
    1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1424页
    2 刘奇:《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几点思考》,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第5期
    3 姚林香等:《基层财政与农村增收关联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32页
    1 楼德昇:《市场经济的道德》,地产观察,2010年5月
    1 曹宗平:《中国城镇化之路》,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第213页
    2 陆娅楠:《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总产达57121万吨》,人民日报,2011年12月3日
    1 姚林香等:《基层财政与农村增收关联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32页
    1 陈雨露等:《中国农村金融论纲》,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6月,第36页
    1 陈雨露等:《中国农村金融论纲》,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6月,第38页
    2 孙久文等:《走向2020年的我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112页
    1 同上,第113页
    2 孙久文等:《走向2020年的我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116页
    1 赵永红:《统筹城乡背景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39卷第27期
    2 同上
    3 杜晓艳,刘超群:《论我国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商品与质量,2011年9月
    4 胡军华等:《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探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 孙久文等:《走向2020年的我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145页
    2 徐全红:《转型期“三农”公共财政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3月,第288页
    1 徐全红:《转型期“三农”公共财政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3月,第289页
    1 徐同文:《城乡一体化体制对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第91页
    1 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价格》,华夏出版社,1987年11月,第70页
    2 约翰.格雷著,张草纫译:《人类幸福论》,商务印书馆.北京,1984年10月,第10页
    3 霍华德著,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商务印书馆,2000年,北京,第9页
    4 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53页
    1 郭伟和:《福利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8页
    2 郭伟和:《福利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6页
    1 陈共:《财政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2页
    1 樊纲等:《城市化:一系列公共政策的集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11月,第265页
    2Musgrave.Richard A: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A study in public economy, New York. Mcgrawhill.1959
    1 陈共:《财政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9页
    2Samuelson,Paul A:Th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4.36(4)
    3 金戈等:《公共支出分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72页
    1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2011年2月28日
    2 谭日辉:《城乡一体化:一个社会选择理论的分析视角》,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3 刘铮:《马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67%》,新华网,2008年5月4日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网,2007年10月25日
    2 国家统计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国家统计局网站,2011年12月19日
    1 孙德超等:《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现状及实现途径》,商业研究,2011年第4期
    2 苏明:《财政理论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5月,第11页
    1 苏明:《财政理论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5月,第15页
    1 姚林香,《统筹城乡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93页
    1 谢旭人:《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持续加大三农投入》,财政部网站,www.mof.gov.cn
    2 谢旭人:《功在当代利在丁秋--纪念农村税费改革十周年》,求是,2011年第4期
    3 苏明:《国家财政“三农”支持政策的回顾与展望》,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31期
    1 王卫星:《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夯实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基础》,中国财政,2010年21期
    2 谢旭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纪念农村税费改革十周年》,求是,2011年第4期
    3 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室:《农村综合改革进展情况》,财政部网站,www.mof.gov.cn,2008年6月16日
    1 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室:《农村综合改革进展情况》,财政部网站,www.mof.gov.cn,2008年6月16日
    2 张少春:《从农村税费改革走向农村综合改革》,中国财政,2011年第6期
    3 《土地问题初稿》,《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1页
    1 朱隽:《新农村喜盈门--“十一五”我国“三农”成就综述》,人民日报,2010年10月10
    2 国家统计局:《建国60周年系列报道之三--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重大比例日趋协调》,2009年9月
    3 国家统计局:《建国60周年系列报道之三--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重大比例日趋协调》,2009年9月
    1 郑新立:《抓住“三农问题”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新华网,2011年9月17日
    1 贺铿:《2012年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的演讲》,网易财经,2011年12月19日
    2 丁学东,张岩松:《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分析评价与建议》,财政研究,2005年04期
    1 高璐,杨林:《基于三农视角论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财经界,2011年4月29日
    1 张计成:《英国城乡的发展经验及启示》,城市问题,2007年第1期
    2 同上
    1 邬沧萍,候东民:《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史》(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1 徐同文:《城乡一体化体制对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第41页
    1 李树,陈刚:《国外财政支农的经验与启示》,今日国土,2009年第3期
    1 周季钢,阳坟杉:《德国:“城乡等值化”理念下的新农村建设》,重庆日报,2011年9月13日
    2 章寿荣,周春芳:《城乡一体化的国际经验》,求是(国际版),2010年第4期
    1 李琼:《德国财政哺农政策与我国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政策选择》,现代商业,2010年第7期
    1 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等:《日本缩小城乡差距政策之考察》,北京日报,2011年10月17日
    2 姚林香:《基层财政与农村增收关联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67页
    3 杜志雄等:《世界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演变趋势及政策分析》,调研世界,2006年第6期
    4 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等:《日本缩小城乡差距政策之考察》,北京日报,2011年10月17日
    1 姚林香等:《基层财政与农村增收关联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66页
    2 张晓林:《国外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建设的典型做法及启示》,生产力研究,2009年9月4日
    3 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等:《日本缩小城乡差距政策之考察》,北京日报,2011年10月17日
    1 张晓林:《国外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建设的典型做法及启示》,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0期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55页
    1 徐同文:《城乡一体化体制对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第141页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十地承包法》,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2002年8月29日
    1 洛克著,瞿菊农、叶启芳译:《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08页
    1 国家统计局:《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加快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中国统计信息网 2011年3月7日
    1 王敏:《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出炉:更注重权益保护》,新华网,2011年2月20日
    1 李霞:《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建议》,中国财政,2011年第16期
    1 张高旗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四川农村信息网,2009年8月19日
    2 经庭如,崔志坤:《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财税制度创新》,农村经营管理,2010年第20期
    1 苏明,杨良初等:《优化我国农村公共支出结构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72期
    2 苏明,杨良初等:《优化我国农村公共支出结构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72期
    3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常务会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中国政府网,2011年5月4日
    [1]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
    [3]《土地问题初稿》,《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4]斯大林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
    [5]《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
    [6]厉以宁,李扬等:《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报告》,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
    [7]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5月
    [8]陈共:《财政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9]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一卷(1924-1937),群言出版社,北京,1999年10月
    [10]邓子基:《财政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9月
    [11]陈锡文:《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理论、政策、实证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
    [12]王景新等:《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
    [13]贾康:《财政本质与财政调控》,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7月
    [14]王诚尧:《国家税收教程》(上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6月
    [15]王丙乾:《中国财政60年回顾与思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10月
    [16]项怀诚:《中国财政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8月
    [17]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18]苏明:《财政理论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5月
    [19]苏明:《中国农村发展与财政政策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0]苏明:《财政现实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21]王朝才,傅志华:《三农问题:财税政策与国际经验借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22]王雍君:《中国公共支出实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
    [23]陈雨露等:《中国农村金融论纲》,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6月
    [24]樊纲等:《城市化:一系列公共政策的集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11月
    [25]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2005年7月
    [26]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
    [27]韩俊:《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的诸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28]何帆:《为市场经济立宪—当代中国财政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10月
    [29]赵梦涵:《新中国财政税收史论纲》(1927-2001),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30]孙久文等:《走向2020年的我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31]周琳琅:《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32]李永进,张士远:《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评价研究》,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33]姚林香:《统筹城乡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
    [34]姚林香等:《基层财政与农村增收关联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
    [35]金戈等:《公共支出分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36]徐同文:《城乡一体化体制对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
    [37]徐全红:《转型期“三农”公共财政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3月
    [38]匡远配:《中国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8月
    [39]郭伟和:《福利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10月
    [40]邬沧萍,候东民:《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史》(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1]景春梅:《城市化、动力机制及其制度创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1月
    [42]曹宗平:《中国城镇化之路》,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
    [43]曹明贵等:《新农村的制度建设》,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
    [44]马庆斌:《城乡一体化—中国生产力再一次大解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45]向春玲等:《城市化进程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
    [46]林双林等:《公共财政与城市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10月
    [47]张庆亮:《中国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
    [48]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9]贺铿等:《经济计量学原理与应用》,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
    [50]魏权龄等:《数量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
    [51]洛克著,瞿菊农、叶启芳译:《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
    [52]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价格》,华夏出版社,1987年11月
    [53]约翰·格雷著,张草纫译:《人类幸福论》,商务印书馆.北京,1984年10月
    [54]冯·杜能著,吴衡康译:《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商务印书馆,北京,1986
    [55]保罗·萨缪尔森等著,萧琛主译:《经济学》(第1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
    [56]庇古著,朱泱等译:《福利经济学》,商务印书馆,北京,2006年
    [57]爱德华·威斯特著,李宗正译:《论资本用于土地》,商务印书馆,北京,1992年
    [58]戴维·奥斯本等著,周敦仁译:《改革政府》,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11月
    [59]哈维.罗森著,王传纶译:《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0]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61]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62]皮埃尔.勒鲁著,王允道译:《论平等》,商务印书馆,2007年
    [63]布坎南著,吴健民等译:《自由、市场和国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
    [64]李嘉图著,郭大力王亚南译:《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
    165]森栋公夫、赵国庆:《计量经济学-基础理论与方法》,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2月
    [66]亨廷顿著,张岱云等译:《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67]舒尔茨著,贾湛等译:《人力投资一人口质量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0年12月
    [68]阿瑟.刘易斯著,施炜等译:《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3月
    [69]霍华德著,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0]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
    [71]沃尔特·尼科尔森著,朱幼为等译:《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72]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等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73]戴维·罗默著,王根蓓译:《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三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74]法比奥·卡纳瓦著,周建译:《应用宏观经济研究方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75]朱红方等:《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问题研究—以山东省平阴县为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月
    [76]程开明:《从城市偏向到城乡统筹-城乡关系演进特征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
    [77]中国财政学会城镇财政研究专业委员会:《新农村建设与城镇财政转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78]伊利尔·沙里宁著,顾启源译:《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1986年4月
    [79]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4月5日
    [80]谢旭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纪念农村税费改革十周年》,求是,2011年第4期
    [81]谢旭人:《创新财政政策机制、推进文化发展繁荣》,财政研究,2011年第12期
    [82]张少春:《从农村税费改革走向农村综合改革》,中国财政,2011年第6期
    [83]陈锡文:《我国农业农村的60年沧桑巨变》,求是,2009年11月4日
    [84]丁学东等:《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分析评价与建议》,财政研究,2005年04期
    [85]郑功成:《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人民日报,2011年1月17日
    [86]迟福林:《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学习时报,2010-1-4
    [87]苏明:《国家财政“三农”支持政策的回顾与展望》,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31期
    [88]苏明等:《促进环境保护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财政研究,2008年第7期
    [89]苏明等:《优化我国农村公共支出结构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72期
    [90]王朝才,胡振虎:《新时期农村增收对策研究》,财政研究,2010年第2期
    [91]冠铁军,梅玉良:《统筹我国城乡发展的财政政策思考》,财政研究,2009年第12期
    [92]马建堂:《全面认识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人民日报,2011-3-17(16)
    [93]彭森:《为什么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时事报告,2010年09期
    [94]傅崇兰:《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房地信息,2010年09期
    [95]白永秀等:《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研究文献述评》,经济纵横,2010年第10期
    [96]余茂辉、吴义达:《国内城乡一体化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乡镇经济,2009年7月
    [97]赵海均:《中国城市建设要避免走西方老路》,城乡规划通讯,2010年第22期
    [98]包心鉴:《社会主义本质论》,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
    [99]叶昌友等:《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求索,2009年12月
    [100]李建民等:《试论财政与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22期
    [101]高云才:《中国城市化观察:城市化不能“大跃进”》,人民日报,2011年2月14日
    [102]姜晓萍:《中国公共服务体制改革30年》,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2期
    [103]章寿荣,周春芳,城乡一体化的国际经验,求是(国际版),2010年第4期
    [104]宫晓霞:《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路径:以改善民生为基调》,改革,2011年第6期
    [105]李瑞光:《国外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综述》,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17期
    [106]才大伟:《城乡一体化思想的理论渊源》,景观中国,2008年9月
    [107]高璐,杨林:《基于三农视角论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财经界,2011年4月29日
    [108]李树,陈刚:《国外财政支农的经验与启示》,今日国土,2009年第3期
    [109]李霞:《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建议》,中国财政,2011年第16期
    [110]叶超等:《国外城乡关系理论演变及其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1期
    [111]王承强:《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山东经济,2005年第6期
    [112]张琳琳:《城乡一体化构建的意义和措施探析》,世纪桥,2010年第01期
    [113]尹力军等:《我国耕地资源流失态势及深层成因剖析》,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15期
    [114]何建华:《马克思与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观:比较及启示》,伦理学研究,2011年第5期
    [115]刘奇:《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几点思考》,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第5期
    [116]楼德昇:《市场经济的道德》,地产观察,2010年5月
    [117]杜晓艳等:《论我国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商品与质量,2011年9月
    [118]孙辉:《公共物品供给中的第三部门参与》,财政研究,2006年第9期
    [119]周莉:《城乡一体化:新时期农民增收的动力机制》,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12期
    [120]韩晓露等:《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第17期
    [121]刘少才:《钱学森之问与先进国家教师待遇》,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0年
    [122]李继学:《我国社会救助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财经报,2011年6月21日
    [123]周季钢等:《德国:“城乡等值化”理念下的新农村建设》,重庆日报,2011年9月13日
    [124]国家统计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报,2011-3-1(13
    [125]李显龙:《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一财经报,2007年11月7日
    [126]任意:《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经济日报,2011年3月4日
    [127]江时强,王军民:《农村公共产品视阈下的农民收入增长》,财政研究,2009年第4期
    [128]陈明星等:《城市化速度及其政策启示》,地理研究,2011年8月卷30第8期
    [129]李克强:《不断深化医改,推动建立符合国情惠及全民的医药卫生体制》,求是,2011年第22期
    [130]王卫星:《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夯实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基础》,中国财政,2010年21期
    [131]谭日辉:《城乡一体化:一个社会选择理论的分析视角》,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132]唐敏:《中国粮食生产60年变迁:不能轻言解决了粮食问题》,瞭望,2009年8月12日
    [133]张果等:《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成都市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12月
    [134]刘雅文:《略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年12月16日
    [135]何均平:《新农村建设中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探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月第7卷第6期
    [136]赵永红:《统筹城乡背景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39卷第27期
    [137]胡军华等:《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探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38]李松森等:《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思考》,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139]孙德超等:《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现状及实现途径》,商业研究,2011年第4期
    [140]李琼:《德国财政哺农政策与我国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政策选择》,现代商业,2010年第7期
    [141]和立道:《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均等化现状分析》,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8月
    [142]张晓林:《国外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建设的典型做法及启示》,生产力研究,2009年9月4日
    [143]杜志雄等:《世界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演变趋势及政策分析》,调研世界,2006年第6期
    [144]万武义等:《政府工作报告诞生记:“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人民日报,2010年3月17日
    [145]陆娅楠:《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总产达57121万吨》,人民日报,2011年12月3日
    [146]朱隽:《新农村喜盈门--“十一五”我国“三农”成就综述》,人民日报,2010年10月10日
    [147]周季钢,阳坟杉:《德国:“城乡等值化”理念下的新农村建设》,重庆日报,2011年9月13日
    [148]安徽省财政厅:《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财政政策研究》,财政研究,2010年第12期
    [149]安徽省财政厅:《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财政研究,2011年第 1期
    [150]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报告2011》,财政研究,2011年10月
    [151]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走向研究课题组,《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改革:一个整体性政策框架》,改革,2006年第10期
    [152]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等:《日本缩小城乡差距政策之考察》,北京日报,2011年10月17日
    [153]梅迪:《统筹城乡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54]易小明:《正义新论》,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10月
    [155]陈秋林:《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财政支持研究》,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156]刘靖:《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政府保障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对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157]完世伟:《区域城乡一体化测度与评价研究-以河南省为例》,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58]李金桀,厉以宁:《现在正是推进经济转型的最佳时机》,人民论坛网,2010-6-25
    [159]谢旭人:《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持续加大三农投入》,财政部网站,www.mof.gov.cn
    [160]郑新立:《抓住”三农问题”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新华网,2011年9月17日
    [161]贺铿:《2012年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的演讲》,网易财经,2011年12月19日
    [162]蔡继明等:《中国的城市化:从空间到人口》,中国农村发现网,2011年3月8日
    [163]李泉:《中外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综述》,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网刊第38期,2005年12月26日
    [164]谈静华等:《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中国城市化(电子杂志),2004年4月
    [165]张高旗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四川农村信息网,2009年8月19日
    [166]《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新华网,2003年10月21日
    [16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新华网,2007年10月24日
    [168]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常务会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中国政府网,2011年5月4日
    [169]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室:《农村综合改革进展情况》,财政部网站,www.mof.gov.cn
    [170]国家统计局:《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加快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中国统计信息网,2011年3月7日
    [171]Musgrave,Richard A, 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A study in public economy, New York. Mcgrawhill,1959
    [172]Samuelson,Paul A. Th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3,36(4)
    [174]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2010), Consolidated Graphics, USA.2010
    [175]R. G. Peffer, Marxism, Morality and Social justic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Jersey, 1990
    [176]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Government Finance Statistics Compilation Guide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www.worldbank.org, September 2011
    [177]W. Arthur Lewi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The Manchester School Volume 22, Issue 2, pages 139-191, May 1954
    [178]Gujarati, Basic Econometrics (Fourth Edition),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2004
    [179]Ehtisham Ahmad, Big or Too Big, Finance & Development September 2007
    [180]Giovanni Andrea Cornia, Economic Integration, Inequality and Growth:Latin America vs. the European economies in transition, DESA Working Paper No.101, January 2011
    [179]Martin Ravallion, Urban Poverty, Finance & Development September 2007
    [181]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Government Fiance Statistics Yearbook 2008, www.imf.org
    [182]John.Maynard Keynes,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 NewYork, Macmillan,1936
    [183]Jorgenson D.W., 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eonomy, Eeonomie joural,1961.
    [184]Jorgenson D.W., Surplus Agricultural Labor and Development of a Dual Eeonomy, Oxford Economie Papers, VOI.19,1967
    [185]Todaro, M. P,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e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m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