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言论差异与媒体公共性的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评论是体现媒体公共性的重要文体,而都市报是中国新闻改革和媒体市场化发展中独特而典型的代表,在都市报发展转型的过程中,都市报时评兴起并整体推动了时评中兴。本文以都市报时评为研究对象,力图呈现媒体公共性在中国具体的表现形态和实践策略,分析媒体公共性建构的制约因素,探讨媒体公共性建构可能的方向与路径。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广州、上海两地的四份都市报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评论内容、评论方式、评论发展等方面,都市报时评存在明显差异。言论差异的存在,既与地方政治控制和市场力量强弱密切相关,也显著受到媒体从业者及时评作者理念的影响。通过考察都市报时评的发展历史,分析制约都市报时评表现的结构性因素,研究发现,都市报时评以一种局部、差异、能动的方式实践着媒体公共性,而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对时评的风格、水平、规模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本文认为媒体公共性是媒体在面向公众、服务于公共利益、促进公共生活的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属性,媒体实践是理解和建构媒体公共性的关键所在。都市报时评作为媒体公共性的一种话语实践,在不同的层面上实践并建构着媒体公共性,而不同都市报时评之间的差异,对于媒体公共性的建构具有积极意义。言论差异表明,在政治控制和市场控制相似的环境中,行动者及其能动性在言论空间的建构中作用巨大,而多元和差异的媒体言论实践不仅有益于媒体的良性竞争,也为多元利益的表达和媒体公共性的建构提供了广泛而坚实的基础。目前来看,国家政治权力强大,公民社会弱小,要实现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需要市场经济推动公民社会成长。但是,市场力量对媒体公共性有开拓和侵蚀的双重作用,都市报植根于市场,其时评公共性的表现是有限的,低层次的。都市报时评公共性的提升,应重视媒体实践主体的能动性,鼓励差异化的言论生态和多元意见的表达,同时媒体应增强与知识分子、社会公众的联系与互动,实现媒体公共性的主体建构。网络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媒体公共性的建构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媒介融合,都市报扩大了读者群,增加了用户黏性,获得了巨大的舆论影响力。在都市报群体及时评作者当中,共同的价值观正逐步形成,个体、差异的言论空间正逐步融合成为广泛而有共鸣的舆论场。
Since news commentary is an important text which reflects the publicity of media and city newspapers is a representative model of Chinese media marketing reform, the rise of news commentary in city newspapers improves the development of news commentary in the press wholly. Taking news commentary of city newspapers as the object, the thesis aims to research the way how media build the publicity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with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in China, and analysis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Based on textual analysis of news commentaries of4city newspapers in Guangzhou and Shanghai, thesis concludes three differences involved in contents, pattern an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And these differences are not only related with market competition and local politic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ideas of reporters and commentary authors. Meanwhile, the thesis considers news commentary of city newspaper as a participant in the publicity of media, because it helps to build the media public space by a partial, particular and active way and it greatly affects the style, the level and the scale of news commentary in the press.
     Therefore, the author comes to conclusion that the publicity of media is an especial property which serves the public, helps the public life and struggles for the public interest.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ews commentaries of different city newspapers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ity of media in different dimensions. Diversified commentaries are beneficial to media competition and provide a wild platform for public opinions. Since the power of the state is much stronger than that of society at present,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market economy in order to strengthen civil society. As the two sides of a coin, the market always plays both a positive and a negativ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ity of media. Consequently, the publicity of the market-oriented media is limited and in a low level. To improve the publicity of media, we should encourage that people openly express their different opinions, media keep close connections with intellectuals and the public, and the agents of media publicity clearly realize the power of opinio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internet, there are more chances for media to enhance their opinion influences and more hope for a huge opinions field to be formed.
引文
1参见陆学艺:《当代中国种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秋风.在激情的时代理性地言说[A].见:何雪峰.热言中国——中国新闻时评精选(第一辑)[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3何雪峰.公民写作时代与中国时评[A].见:何雪峰.热言中国——中国新闻时评精选(第一辑)[M](序).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4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1-22.
    5陶东风.公共议题的谈论权谁也不能垄断[J].见陶东风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 48a348be0100bjd1.html?tj=1
    6在理论引入方面的主要成果是:曹卫东等翻译,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邓正来等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介绍性文章有曹卫东的《关键词:交往》(《读书》,1995年第2期),《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其他》(《中华读书报》,1998年11月4日),《哈贝马斯:步入公共领域》(《读书》,1998年第12期),《走进公共领域》(《读书》,1999年第2期),以及《哈贝马斯在汉语世界的历史效果——以<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为例》(《现代哲学》,2005年第1期)等。
    7参见赵红全:《公共领域研究综述》,《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持存在说的学者如美国学者萧邦齐、史大卫、罗威廉、兰金,中国学者邓正来、景跃进、王笛、李长莉。持不存在说的学者如美国学者孔复礼、魏裴德、王德斌,中国学者马敏、朱英等。持第三领域学说的是美籍学者黄宗智。
    8具体研究如赵红全的《论我国公共领域的现代生长》(《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3期)、罗贵榕的《当代中国公共领域的特征分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第26卷第7期)等。
    9潘忠党.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6)序言.
    10方延明.媒介公共性问题研究三题[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1).
    11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J].甘肃社会科学,2006(4).
    12乔振祺.媒体公共性测评指标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
    13黄月琴.公共领域的观念嬗变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评阿伦特、哈贝马斯和泰勒的公共领域思想[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8.
    14陶东风.大众传播与新公共性的建构[J].粤海风,1999(2).
    15张金海,李小曼.传媒公共性与公共性传媒[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11).
    16具体研究参见汪晖的《“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贾广惠的《论传媒消费主义对公共性的瓦解》,王又锋的《媒体自身的异化:双重封建化与伪公共性》等。
    17例如有研究者提出从六个方面提升媒体公共性:媒体挑选有公共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的从业人员;推进传媒改革的民主化进程,强化社会与传媒的相互监督;媒体以群众利益和社会公益为行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由公众参与评价传媒绩效;改变传媒行为的纯商业化、市场化倾向(参见朱清河:《论传媒公共性及其实现途径》,《现代传播》2008年第4期)。这些措施的实施主体应该是传媒,但是在国家和市场的夹击。下,这一主体的独立自主仍是个问题,那么公共性的实现单单寄望于媒体独立自主基础上的自觉提升,目标恐怕就难以达到。
    18吴朝香.在话语多样性中建构媒体的公共性[J].华章,2010(5).
    19具体参见孙玮的《论都市报的公共性——以上海的都市报为例》,《新闻大学》2001年冬季号;《现代中国的大众书写——都市报的生成、发展与转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20于囡囡:《当前时评的公共性特征》,《青年记者》2009年9月
    21苏蕾.从强公共性到弱公共性——我国媒体评论公共性话语建构[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22潘忠党.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6)序言.
    23卢迎安.当代中国电视媒介的公共性研究(1978-2008)——以央视和凤凰卫视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09:
    24李升科,叶凤英.公共经济学视野下对农电视传播的公共性特征分析[J].现代传播,2007(5).
    25陈信凌.国内电视公共频道的模糊性探析[J].广播影视研究,2007(1).
    26郭镇之.公共广播电视:变与不变之间[J].新闻大学,2006(3)
    27邓忻忻.为什么需要公共服务广播[J].新闻大学,2007(1).
    28陆地,高菲.我国建立公共电视的总体思路、模式与路径[J].声屏世界,2005(8).
    29陶东风.网络交往与新公共性的建构[J].文艺研究,2009(1).
    30 Chin-Chuan Lee,2000,Chinese Communication:Prisms, Trajectories, and Modes of Understanding, in Chin-Chuan Lee ed,2000, Power, Money, and Media:Communication Patterns and Bureaucratic Control in Cultural China,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Evanston, Illinois, p23.
    31麦康勉.中国媒体商业化与公共领域变迁[J].二十一世纪,2003(77).
    32参看倪看:《传媒市场化是中国公共领域形成的先声——从芳林小学爆炸案看中国传媒现状》,http://www.tsinghua.edu.cn/decsn/cbx/newmedia/academic/admin/zw/no4.htm;唐大勇等:《虚拟社群抑或公共领域——以强国论坛“撞机事件”的讨论为例》,http://five.people.com.cn/bike/viewnewsl.html?id=256;龚浩群:《公共领域的双重要求》,见陶东风主编的《文化研究》(第4辑),央编泽出版社,2003年;张志安:《传媒与公共领域—一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http://www.no4media.com/no4mediatxt/cTxtContent.asp?TxtID=4465;翟本瑞:《网际网络能否成为公共领域?》,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cademic_xsjd_view.jsp?id= 1563;齐立强:《新媒体条件下公共领域在.中国的前景》,《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马昌豹:《对话:电视消费与公共领域》,http://www.sdatv.com.cn/news/news00000007856_21_2001-8-20.htm;许英:《信息时代公共领域的结构与功能》,http://www.chuanmei.net/article/articleshow.asp?ID-1026;孟威:《“合理化”的意义与实现——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述评》,http://www.chuanmei.net/article/articleshow.asp?ID=270;何盈:《互联网:作为公共领域勃兴的契机》,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xsjd.view.jsp?id=1002;颜纯钧:《大众传媒与公民身份的建构》,《现代传播》2004年第5期。
    33展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
    34具体研究有陈隽凌的《新闻时评与公共领域构建》,张强的《时评的复兴和公共领域的建构》,曾红丽的《当代时评的勃兴与公共领域的建构》,邵春霞的《局部性传媒公共领域的呈现——以报纸的批评性报道为分析对象》,黄钦的《解读新记<大公报>之传媒公共领域的建构》,吴燕的《晚清上海印刷出版文化语公共领域的体制建构》,刘斌的《公共领域与1895——1910年报业》,许静的《中国时政类期刊对公共领域的建构》,石长顺、向培凤的《公共电视与公共领域的建构》,韩鸿的《影像社区、公共领域与民主参与》。
    35展江.传媒评论的范围与任务[J].当代传播,1998(4).
    36石长顺,向培凤.公共电视与公共领域的建构[J].现代传播,2006(5).
    37具体研究参见彭兰、王勇、纪海虹等人的文章。此外还有《新媒体条件下的公共领域在中国的前景》(齐立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5月第5卷第3期)、《网上公共领域》(郭玉锦、王欢,《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5年7月第7卷第3期)、《国内BBS研究现状述评》(王海明、韩瑞霞,《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12月第4卷第4期)、《我国网络传媒“公共领域”的发展变化语启示》(刘润润,《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5月第2卷第5期)、《新媒体与公共领域的构建》(吴麟,《新闻与传播:前沿探索》2006年9月)等。
    38何盈.互联网:作为公共领域勃兴的契机,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xsjd.view.jsp?id=1002。
    39陈洁.BBS:中国公共领域的曙光[J].中国青年研究,1999(5)
    40苏普京.网络革命与.中国公共领域的发育[J]..重庆社会科学,2002(3).
    41郑达威.信源扩张与网络公共领域现状[J].当代传播,2005(3).
    42敬海新.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当前我国公共领域理论基本问题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07(2).
    43中国新闻年鉴[G].北京:中国新闻年鉴社2008:601.
    44黄传芳.关注报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动向[N].新闻出版报,1999,11(8).
    45鄢烈山.21世纪的“新乐府”——我的“时评”观[J].青年记者,2004(9).
    46陈栋,王丽明.“我”只是一个与别人思考问题的个体——访青年杂文家、时评家刘洪波[J].青年时代,2005(5).
    1陈弱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M].新星出版社2006:101.
    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24.
    3[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1-2.
    4高鹏程.公共性:概念、模式与特征[J].中国行政管理,2009(3).
    5江宜桦.公共领域中理性沟通的可能性[A].见:许纪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75.
    6[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竺乾威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0.
    7[美]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A].见: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81-83.
    8[美]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A].见: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88.
    9[美]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A].见: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88.
    10[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 ].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2.
    11[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A].见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联书店1998:126.
    1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2.
    13[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252.
    1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4.
    15[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6.
    16[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24.
    17[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241.
    18杨东东.公共性观念的价值——哈贝马斯公共性思想的功能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7(1).
    19曹卫东.哈贝马斯在汉语世界的历史效果[J].现代哲学,2005(1).
    20夏铸九.建构公共空间一理论的反省[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4(16):33.
    21约翰·罗尔斯.公共理性的观念[A].见[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68.
    22龚群.理性的公共性与公共理性[J].哲学研究,2009(11).
    23潘忠党.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6):序言.
    24汪晖,许燕.“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汪晖教授访谈[J].甘肃社会科 学,2006(4).
    25朱清河.论传媒公共性及其实现途径[J].现代传播,2008(4).
    26吴治文.我国新闻媒体公共性之新解[J].青年记者,2009(1).
    27肖生福.传媒公共性之内涵解析与考察框架[J].社会科.学论坛,2010(9).
    28许鑫.传媒公共性:概念的解析与应用[J].国际新闻界,2011(5).
    29陶东风.公共性的基本含义[N].学习时报,2009,5(12)
    30夏铸九.建构公共空间——理论的反省[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4(16):35.
    31江晖,许燕.“去政治化的政治”与人众传媒的公共性——汪晖教授访谈[J].甘肃社会科学,2006(4).
    32潘忠党.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6):序言.
    33[美]新闻自由委员会著.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M].展江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12.
    34[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殷晓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59-60.
    35潘忠党等.反思与展望:中国传媒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笔谈[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6).
    36汪晖,许燕.“去政治化的政治”与人众传媒的公共性——汪晖教授访谈[J].甘肃社会科学,2006(4).
    37王蓓蓓,展江.舆论监督和新闻立法的守望者[J]今传媒,2008(9).
    38[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23-24.
    1秋风.新民权运动元年[J].新闻周刊,2003(12).
    2徐桂权,任孟山.时评作为一种利益表达方式:传播社会学的考察[J].开放时代,2010(2).
    3陈栋.在推进公共领域建构中前行——1996年至2006年中国新时评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4陈栋.在推进公共领域建构中前行——1996年至2006年中国新时评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5数据来源主要为世界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中国新闻年鉴》2004-2008年。
    6具体参见潘盅党、陈韬文、李金铨、邵春霞、芮必锋、章平、周翼虎、刘伟伟等人的研究。
    7邵春霞.局部性公共领域的生长——当代中国国家与媒体关系研究[D].上海:复口.大学,2005:
    8邵春霞.局部性公共领域的生长——当代中国国家与媒体关系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
    1贾玉斌.2002年中国广告业统计[J].中国报业,2003(5).
    2赵正.中国广告业:1000亿飞升全球第四大市场[N].中国经营报,2004,5(25).
    3胡适.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M].北京:中华书局,1993:90.
    4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118.
    5一士.报纸评论的类析[J].新闻学刊,1928(5).
    6朱健国.“时评热”与“民主泡沫”:www.bbs.cyol.com (2003.2.17)
    7曾建雄.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近代部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79.
    8马少华,论时评的起源[J].国际新闻界,2009(2).
    9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J].史林,2003(2).
    10马少华.倾听[N].中国青年报,1999,11(1).
    11马少华.与“青年话题“的新老同事相聚[J].杂文选刊,2006(7).
    12袁友兴.报业风云——南方都市报崛起之路[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后记.
    13李大同.说说《冰点时评》[A].见:罗强烈.向我们的处境发问[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14李大同.说说《冰点时评》[A].见:罗强烈.向我们的处境发问[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15早期在评论有创新性表现的都市报有成都的《商务早报》,它在创刊之初便开办了一个周两期的评论专版“成都评说”。后来,《商务早报》合并改组为《成都晚报》后,“成都评说”改名为“评说”,一般每期有两个版:一个是国际时事评论版,一个是国内时事评论版,所发表文章全部为来论。
    16贾茜.华西都市报“迈向主流大报”的探索[J].青年记者,2004(4).
    17孙玮.媒介话语空间的重构:中国大陆大众化报纸媒介话语的三十年演变[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6).
    18任贤良.舆论监督的现状、问题与解决方法思考[J].中国记者,2005(7).
    19李文凯.南都评论要往何处走[J].南方传媒研究,2009(1).
    20李文凯.南都评论要往何处走[J].南方传媒研究,2009(1).
    21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3-134.
    22邵春霞.局部性公共领域的生长——当代中国国家与媒体关系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
    23刘伟伟.政治控制、市场竞争与中国地方党报的影响力[D].天津:南开大学,2009.
    24张专.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新闻调查》个案研究[D].香港:香港浸会大学,2003.
    25陆哗.权力与新闻生产过程[J].二十一世纪,2003(6).
    26 Yuezhi Zhao. Media, Market, and Democracy in China:Between the Party line and the Bottom lin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Urbana and Chicago,1998,Introduction.
    27周翼虎.抗争与入笼:中国新闻业的市场化悖论[J].新闻学研究:100.
    28潘忠党,陈韬文.中国改革过程中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评价和工作满意度——两个城市的新闻从业者问卷调查[J].中国传媒报告,2005(1).
    29孙玮.现代中国的大众书写——都市报的生成、发展与转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24.
    30冯繁.当代中国政治利益表达的方式及其特征[J].当代中国研究,2007(4).
    31方延明.体制转型—结构转化:中国传媒发展的“异质性”研究[J].新闻记者,2009(3).
    32参见徐桂权等对时评编辑潘多拉的访谈,见:徐桂权,任孟山.时评作为一种利益表达方式:传播社会学的考察[J].开放时代,2010年(2).
    33 Ernst Cassier. Kants Works [M]. Berlin, Bd.Ⅵ, S.172.
    34江宜桦.公共领域中理性沟通的可能性[A].见:许纪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90-191.
    1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1).
    2方朝晖.市民社会的两个传统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汇合[J].中国社会科学,1994(5).
    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74.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1.
    5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4(5).
    6杨雨丹.中国公民社会的安身立命之本——兼论大众传媒在其中的构建作用[J].新闻知识,2007(12).
    7邓正来.关于“国家与公民社会”框架的反思和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
    8邓止米.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
    9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
    10曾盛聪.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社会[J].学海,2005(2).
    11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3.
    12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引论[A].见: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5.
    13邓正来.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A].见: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4-5.
    14以上内容参见本人在《中国公民社会的安身立命之本——兼论大众传媒在其中的构建作用》一文中对大众传媒作用的论述,文章见《新闻知识》2007年第12期。
    15孙玮.现代中国的大众书写——都市报的生成、发展与转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21.
    16孙玮.论都市报的公共性——以上海的都市报为例[J].新闻大学,2001(4).
    17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9.
    18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6(21):2.
    19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157.
    20编者按.南方都市报·八年[N].南方都市报,2004,12(31):80.
    21孙玮.现代中国的大众书写——都市报的生成、发展与转折[M].上海:复口.大学出版社,2006:126.
    22例如《南方都市报》的主编关键从1995年为“市事论语”专栏撰写评论,《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在1998年先后开设了“热点时评”栏目,四川《商务早报》在]998年创刊之初开办了一个一周两期的评论专版“成都评说”等。
    23例如《华西都市报》为增强报纸的“权威性、影响力”,主要加强了时政新闻报道、深度报道,并通过活动策划来扩大报纸影响力;而《南方都市报》最重要的举措则是进行了创新性的时评实践,加强了深度报道。而这一场“主流化”运动的结果,是一部分都市报开始向精英化方向发展,媒体时评开始日益受到重视,而率先选择这一发展方向的《南方都市报》取代《华西都市报》成为了都市报新的领头羊。学者董天策曾提出,以“迈向主流”为分水岭,都市报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或者说两个时代,第一代都市报以《华西都市报》为代表,第二代都市报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为代表。
    24董天策,黄顺铭,谭舒.成都报业趋同化的实证分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4).
    25李明.都市报“主流化”的现实动因及其困境[J].青年记者,2006(4).
    26张志安.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南方都市报》个案研究(1995—2005)[D].上海:复旦大学,2006:
    27张志安.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南方都市报》个案研究(1995——2005)[D].上海:复旦大学,2006:
    28袁友兴.报业风云——南方都市报崛起之路[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115.
    29袁友兴.报业风云——南方都市报崛起之路[M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83.
    30程益中.过去是不存在的,只有未来一一《南方都市报》执行总编辑程益中答问录[A].见:孙际铁.中国传媒——当代最具影响的传媒人访谈录[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2.
    31罗以澄,陈亚旭.《南方都市报》主流化转型透视[J].新闻知识,2008(9).
    32王秀荣.都市报时评的大众书写——以《南方都市报》为个案[D].西安:西北大学,2009:
    33袁友兴.报业风云——南方都市报崛起之路[M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116.
    34引自张志安在2005年对南都总编辑王春芙进行的访谈,见:张志安.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南方都市报》个案研究(1995—2005)[D].上海:复口.大学,2006:
    35罗以澄,陈亚旭.《南方都市报》主流化转型透视[J].新闻知识,2008(9).
    36孙玮.媒介话语空间的重构:中国大陆大众化报纸媒介话语的三十年演变[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6).
    37尼古拉斯·加纳姆.媒介和公共领域[A].见: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M].汪凯.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303.
    38根据笔者对《新闻晨报》、《东方早报》、《江南时报》部分评论员的访谈,2010年8月。
    39罗岗.“被压迫者”的知识如何可能——知识与知识分子问题之再思[A].见:许纪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15.
    40编者按[M].南方都市报,2004,8(2)
    41陈栋.在推进公共领域建构中前行——1996年至2006年中国新时评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42理查德·A·波斯纳.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1.
    43理查德·A·波斯纳.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7.
    44许纪霖.从特殊走向普通——专业化时代的公共知识分子如何可能?[A].见:许纪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9.
    45许纪霖.从特殊走向普通——专业化时代的公共知识分子如何可能?[A].见:许纪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59.
    46布尔迪厄.倡导普遍性的法团主义:现代世界中知识分子的角色[A].转引自:许纪霖.从特殊走向普通——专业化时代的公共知识分子如何可能?[A].见:许纪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60.
    47徐桂权,任孟山.从喉舌到公共表达:当前中国大陆报刊言论的范式变化.未刊稿.
    48“青年话题”的创办人之一,主编李方追求的是“公民表达”;中青报总编李学谦对“青年话题”的概括是“大嘴小嘴都说话”;“青年话题”编辑冯雪梅认为该版的定位是“百姓意见的自由广场”。
    49冯雪梅.公民表达的困境[J].青年记者,2009(19).
    50根据笔者2010年8月对上海一家都市报评论编辑的访谈。
    1郭湛.社会公共性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5.
    2李明伍.公共性的一般类型及其若干传统模型[J].社会学研究,1997(4).
    3陈力丹.舆论——感觉周围的精神世界[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6.
    4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公共领域”的概念化[A].见: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M].汪凯.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86.
    5加布里埃尔·塔尔德,特里·N·克拉克.传播与社会作用[M].何道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46.
    6徐贲.传媒公众和公共事件参与[A].见:陶东风,周宪.文化研究(第6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2.
    7为了实现这种民间体认,报纸在“民间”的征稿启示中明确提出:“1.评论的事情不一定是重大公共事件,您身边发生的小事情也可,但不管大事小事,都必须是您亲自参与或体验过的;2.体裁必须是评论,而不是记叙类,所以,要求有一定认知价值、可读性”,参见《南方都市报》评论周刊征稿启示。
    8从报道数量来看,番禺反对垃圾焚烧事件开始为媒体关注是在2009年10月,到11月时,除地方媒体和网络外,《中国新闻周刊》、《财经》杂志、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都对事件进行了报道。但是从报道规模和数量上看,地方的市场化媒体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人民舆情监测室对全国135家报纸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关于番禺“垃圾门”的报道,中央级媒体、市场化媒体、地方媒体11月份的报道篇数分别是10月份的3倍、9倍和6倍。都市报作为市场化地方媒体的典型代表,是此次事件的报道和评论的最重要主力军。从报道的立场来看,以中产阶层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新快报》是公众的积极支持者和社会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该报对事件进行比较长时间和比较详细的报道,报社记者一直和积极反对兴建垃 圾焚烧处理厂的业土保持着联系,业主们有什么活动会通知记者。此外,《新快报》还利用评论对业主进行声援,给他们出谋划策。而广州的另一家著名的都市报《南方都市报》则更多地发挥了舆论监督和理性建言的作用,除新闻报道外,突出地发挥了其评论的优势,在前后儿个月的时间里,报纸针对这一事件发表了十多篇社论,从多个角度对事件进行了分析。南都的评论员宋志标认为,南都社论在番禺垃圾焚烧厂事件中的表现突出,社论参与社会运动,推动社会运动,成为了社会运动的一部分,这也应该是都市报社论今后发展的方向。
    9王腾.“博”斗·合作·融合[J].新闻世界,2011(9).
    10这一说法源自共同社论的起草者,《经济观察报》网站的副主编张宏。
    11例如在2010年11月18日,广州的《南方都市报》和上海的《东方早报》都在社论版推荐其他媒体言论的栏目里刊登了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的社论《控制物价不是解决通胀根本之道》,南都编辑后的标题为《应对通胀的关键在于分配均衡》,东早采用的就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原题。
    12有研究者曾统计了2008年该栏目的160篇上榜评论,数据显示,这一年的上榜评论来自38家报刊和9家网站,出现较多的媒体有:《南方都市报》,30次;《新京报》,13次;《东方早报》,13次;《中国青年报》,12次;《潇湘晨报》,9次:《珠江晚报》,6次;《经济观察报》,3次;《21世纪经济报道》,3次;《上海商报》,3次:《燕赵都市报》,3次。除《中国青年报》是团机关报外,这些媒体基本都是市场化媒体。
    13孙玮.媒介话语空间的重构——中国大陆大众化报纸媒介话语的三十年演变[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6).
    [1]埃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审议民主意味着什么[A].见:谈火生.审议民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美]爱德华·W·萨义德,单德卿/译.知识分子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英]布赖恩·麦克奈尔,殷祺/译.政治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6]曹卫东.哈贝马斯在汉语世界的历史效果——以《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为例[J].现代哲学,2005(1).
    [7]曹卫东.从“公私分明”到“大公无私”[J].读书,1998(6).
    [8]曹卫东.走进公共领域[J].读书,1999(6).
    [9]陈堂发.新闻媒体与微观政治:传媒在政府政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0]陈骁.网络公共领域的存在性探讨[J].新闻界,2006(5).
    [11]陈怀林,黄煜.论中国大陆报业的商业化与非均衡发展[C].见:陈韬文,朱立,潘忠党.大众传播与市场经济.香港:卢峰学会,1997.
    [12]陈丽平.“公共领域”在传媒时代存在的可能性[J].当代传播,2006(4).
    [13]陈钢.公共领域型变的传播学观照[J].中国传媒报告,2007(3).
    [14]陈栋.“我”只是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访杂文家、时评家鄢烈山[J].青年时代,2004(11).
    [15]陈栋,王丽明.“我”只是一个与别人思考问题的个体——访青年杂文家、时评家刘洪波[J].青年时代,2005(5).
    [16]陈栋.新闻评论:从“意见平台”到“公民素质”——“新世纪第二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综述[J].今传媒,2006(5).
    [17][美]C·赖特·米尔斯,陈强等/译.社会学的想像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8]蔡雯.媒体微博:新闻传播变革的试验区——从地方报纸两会报道中的微博利用说起[J].新闻记者,2011(3).
    [19]蔡雯.从面向“受众”到面对“用户”——试论传媒业态变化对新闻编辑的影响[J].国际新闻界,2011(5).
    [20]程益中.过去是不存在的,只有未来——《南方都市报》执行总编辑程益中答问录[R].广州:南方都市报社,2002.详见《<南方都市报)员工手册》
    [21]程益中.我们到底要办一张什么样的报纸——程益中在新京报成立大会上的演讲[EB/OL].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1965/22070/2187213.html, 2003-11-13.
    [22]丹尼尔·麦奎尔,崔保国/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3]德特勒夫·霍尔斯特.哈贝马斯传[M].章国锋.附录哈贝马斯访谈录.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24][英]丹尼·卡瓦拉罗,张卫东等/译.文化理论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5][英]戴维·巴特勒,赵伯英、孟春峰/译.媒介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26]东方源.报业风云_南方都市报经营实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7]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学理上的分野与两种框架[A].见:J.C.亚历山大,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8]邓正来.关于“国家与公民社会”框架的反思和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
    [29]邓正来,景跃进.构建中国的市民社会[A].见:邓正来.国家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0]邓莉.公共性问题:研究现状与路径选择[J].哲学动态,2010(7).
    [31]邓志新.热言时代——2009年度名家评论精选(第四辑)[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
    [32]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A].见:J.C.亚历山大,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3]登特里维斯.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M].王英津.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4]丁法章.新闻评论学(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5]丁柏铨.社会公平正义与新闻传媒的责任[J].新闻大学,2007(3).
    [36]丁玲华.培养一代言论读者——以《南方都市报》时评版为例 [EB/OL].http://www.chinatv-net.oom/tv/cmw/info.jsp?id=000023233 &send=1&boardid=130&ctype=6,2004-1-6.
    [37]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8]范玉吉.被窒息的空间——以陈西澄为个案分析20年代中国言论空间开创的尝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39]付建明.论哈贝马斯市民社会论域中的公共领域[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1).
    [40]傅永军,汪迎东.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三论[J].山东社会科学,2007(1).
    [41]傅永军.传媒、公共领域与公众舆论[J].山东视听,2006(1).
    [42]龚立堂.主流媒体·主流新闻·主流受众——论都市类报纸的转轨变型[J].新闻爱好者,2003(6).
    [43]顾涧清,李龙.中国时评:社会良知的呐喊[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44]郭湛.社会公共性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5]郭湛.哲学视域中的公共性及其当代诠释[J].齐鲁学刊,2005(1).
    [46][德]尤尔根·哈贝马斯,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47][德]尤尔根·哈贝马斯,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8][德]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答问[J].社会学研究,1999(3).
    [49][德]哈贝马斯,童世骏/译.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50][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何道宽/译.传播与社会影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1]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4(5).
    [52]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研究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1).
    [53]贺碧霄、孙玉峰.从公共性到主体间性——一种对网络媒介传播的探讨[J].河南社会科学,2006(6).
    [54]黄旦.舆论:悬在虚空的大地?—李普曼《公众舆论》阅读札记[J].新闻记者,2005(11).
    [55]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6]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57]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A].见:J.C.亚历山大,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58]黄钦.解读新记《大公报》之传媒公共领域建构[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59]黄月琴.公共领域的观念擅变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阿伦特、哈贝马斯与泰勒的公共领域思想[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8(00).
    [60]黄月琴.“公共领域”概念在中国传媒研究中的运用——范式反思与路径检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61]洪兵.转型社会中的新闻生产——《南方周末》个案研究(1983年—2001年)[D].上海:复旦大学,2004.
    [62]洪九来.宽容与理性:《东方杂志》的公共舆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3]胡文龙,秦珪,涂光晋.新闻评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4]胡文龙.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5]何加正,唐维红.第e种声音:人民时评[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66]何雪峰.热言中国——中国新闻时评精选(第一辑)[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67]敬海新.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社会转型期我国公共领域理论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7.
    [68]敬海新.阿伦特的公共领域思想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7(2).
    [69]敬海新,赵德勇.公共领域视阈中的公民意识及其塑造[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8(4).
    [70]敬海新.中国公共领域问题研究概述[J].理论建设,2009(3).
    [71]江绍高.新形势下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J].科学社会主义,2001(1).
    [72]简军波,陶国宏.非规范社会公共领域的建构与维持[J].社会科学论坛,2002(7).
    [73]焦文峰.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述评[J].江苏社会科学,2006(1).
    [74]约翰·费斯克,李彬/译.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75][美]约翰·罗尔斯,何怀宏/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76][美]约翰·罗尔斯,姚大志/译.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77]杰伊·G.布拉姆勒,米切尔·古尔维奇.对政治传播研究的再思考[A].见詹姆斯·库兰,米切尔·古尔维奇.大众媒介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78]詹姆斯·博曼,黄相怀/译.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79]乔姆斯基.宣传与公共意识——乔姆斯基文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80]雷蒙·威廉斯,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81][德]卡尔·曼海姆,黎鸣、李书崇/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2]库利,包凡一王源/译.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83][美]康拉德·芬克,柳珊等/译,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84]柯根松,王丽明,陈栋.论舆论监督的异地和延时现象[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5(3).
    [85]李金铨.超越西方霸权:传媒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China), Ltd.2001.
    [86]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87]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88]李良荣.公共利益是中国传媒业立足之本[M].新闻记者,2007(8).
    [89]李文凯.重要的是形成风格——《南方都市报》时评的理念与操作[J].中国记者,2005(4).
    [90]李文凯.热言时代——南方都市报时评精选[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91]李文凯.南方的立场:南方都市报社论精选(第一辑)[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92]李文凯,周筱赟.南方的立场:南方都市报2008年度社论精选(第三辑)[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
    [93]李明.都市报“主流化”的现实动因及其困境[J].青年记者,2006(2).
    [94]李明伍.公共性的一般类型及其若干传统模型[J].社会学研究,1997(4).
    [95]李鹏,陈翔.华西都市报的三次理论创新[J].新闻战线,2002(6).
    [96]李鹏,陈翔.从“市民生活报”到“新市民生活报”——华西都市报市场定位调整的实践与思考[J].新闻记者,2004.
    [97]李艳红.大众传媒、社会表达与商议民主——两个个案分析[J].开放时代,2005(6).
    [98]李蕉.博客:收复公共失地——兼论公共领域的实现[J].学术界,2007(3)
    [99]李兴平.网络文化中的民主政治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7).
    [100]李劭强.转型期报纸时评发展现状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101]李怀.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及其现代启示[J].西北师大学报,2002(6).
    [102]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3]李海华.热言时代·第二辑[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
    [104]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J].二十世纪,1993(10).
    [105]连水兴.公共领域:中国语境与术语的有效性[J].东南传播2007(4).
    [106]连水兴,梅琼林.媒介批判的转向:从“工具理性”到“交往理性”——哈贝马斯的媒介批判理论[J].社会科学研究2010(5).
    [107]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8.
    [108]刘家林.中国新闻通史(修订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109][美]艾尔·巴比,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10][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汪凯、刘晓红/译.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11][英]安东尼·吉登斯,李南译.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12]刘建明.解读主流媒体[J].新闻与写作,2004(4).
    [113]刘建成.哈贝马斯的公共性概念探析——从批判到整合[J].教学与研究,2004(8).
    [114]刘晓红.重新理解哈贝玛斯对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关系的论述[J].现代传播,2002(5).
    [115]刘鹏飞.2010:网络舆论格局新变及传统媒体的作为[J].新闻记者,2011(1).
    [116]刘琼,黄幼民.市民社会中传媒建构的双重话语空间[J].新闻界,2005(2).
    [117]刘峥.试析记者微博客使用特征与专业身份的建构——以新浪微博记者博主为例[EB/OL].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150608/150617/13455632.html
    [118]柳俊伟.都市报新闻时评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119]陆晔、俞卫东.传媒人的职业理想——2002上海新闻从业者调查报告之二[J].新闻记者,2003(2).
    [120]陆晔、俞卫东,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生产的影响因素——2002上海新闻从业者调查报告之三[J].新闻记者,2003(3).
    [121]陆晔.权力与新闻生产过程[J].二十一世纪,2003(6).
    [122]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新闻学研究,2002(4).
    [123]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M].北京:三联书店,2000.
    [124]路宪民,樊亚平.论全球性媒体对公共领域的冲击和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125]卢迎安.当代中国电视媒介的公共性研究(1978-2008)——以央视和凤凰卫视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09.
    [126]罗建华.“后都市报时代”:向主流媒体演进[J].南方新闻研究,2004(4)
    [127]罗世宏.共和的新闻想象:评介甘斯的《民主与新闻》[J].新闻学研究,2005(82).
    [128]罗贵榕.论中国公共领域的发生及其演进趋势[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6(5).
    [129][美]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谢岳/译.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30]李艳红.大众传媒、社会表达与商议民主——两个个案分析[J].开放时代,2006(6).
    [131]李熠煜.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综述——兼论公民社会研究进路[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2).
    [132]罗锋.参与式草根新闻:从想象的共同体到个体化修辞[J].现代传播,2007(6).
    [133]马克·波斯特,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34]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35]马少华.新闻评论中事实的不同作用——新闻评论中的事实问题[J].新闻与写作,2005(10).
    [136]马少华.早期的“时评”——论我国近代新闻评论发展的形式规律[J].国际新闻界,2003(5).
    [137]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M].商务印书馆,2002.
    [138]马宗军,商军.哈贝马斯论公共领域的发生[J].山东大学学报,2005(3).
    [139]木东.好评论的根本是好的判断力——访时评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马少华[J].今传媒,2005(10).
    [140]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41][德]马克斯·韦伯,韩水法译.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42]诺曼·费尔克拉夫,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43]南方都市报.八年[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
    [144]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研究所.南方传媒研究·第二十三辑:全媒体破局[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
    [145][美]欧文·M·费斯,刘擎殷莹/译.言论自由的反讽[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146]潘忠党.新闻改革与新闻体制的改造——我国新闻改革实践的传播社会学之探讨[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3).
    [147]潘忠党.“补偿网络”:作为传播社会学研究的概念[J].国际新闻界,1997(3).
    [148]潘忠党.作为一种资源的“社会能见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149]潘忠党.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6)序言:P1-16.
    [150]彭立群.公共领域与宽容[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51][法]皮埃尔·布尔迪尔,许钧/译.关于电视[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 社,2000.
    [152]齐立强.新媒体条件下公共领域在中国的前景[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153]乔振祺.媒体公共性测评指标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
    [154]乔舒亚·科恩.协商民主中的程序与实质[A].见: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55][美]理查德·A·波斯纳.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2.
    [156]任慧.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及其现代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2005(1).
    [157]桑玉成.关注网络技术对现代政治生活的渗透[N].文汇报,2009,8(22):
    [158]邵春霞,彭勃.论公共领域概念的包容性[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59]邵春霞,彭勃.谁的“公共领域”?——概念运用的困惑与修正[J].新闻大学,2007(2).
    [160]孙玮.现代中国的大众书写——都市报的生成、发展与转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61]孙玮.论都市报的公共性——以上海的都市报为例[J].新闻大学,2001(4).
    [162]孙玮.论都市报的分化[J].新闻记者,2004(12).
    [163]孙玮.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报——都市报的产生及其实质[J].新闻大学,2003(4).
    [164]孙玮.日常生活的政治——中国大陆通俗报纸的政治作为[J].新闻大学,2004(4).
    [165]孙玮.“我们是谁”:大众媒体对于新社会运动的集体认同感建构——厦门PX项目事件大众媒介报道的个案研究[J].新闻大学,2007(3).
    [166]孙五三.批评报道作为治理技术——市场转型期媒介的政治-社会运作机制[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2(00).
    [167]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168]孙旭培.当代中国新闻改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69]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70]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71]石长顺.公共电视与公共领域的建构[J].现代传播,2006(5).
    [172]石义彬,张卓者.中国传媒公共领域角色的重建[J].现代传播,2005(3).
    [173]苏蕾.从强公共性到弱公共性——我国媒体评论公共性话语建构[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174][英]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75][英]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76]童兵.试论中国都市报的第二次创业[J].新闻记者,2005(4).
    [177]涂光晋.新闻评论的历史性变迁[J].中国记者,2004(12).
    [178]涂光晋.搭建“意见平台”——我国报纸言论版的回顾与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7(7).
    [179]涂文娟.政治及其公共性:阿伦特政治伦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80]谈火生.审议民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81]谭安奎.公共性二十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182]陶东风.大众传播与新公共性的建构[J].粤海风,1999(2).
    [183]陶东风,周宪.文化研究·第6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84]唐敏.博客,改变了什么[J].新闻记者,2006(3).
    [185]唐小兵.底层与知识分子的民粹主义[J].南风窗,2008(6).
    [186]童世骏.第三个向度——与政治、经济关系微妙的“市民社会”[J].欧洲,1995(3).
    [187]托马斯·克里斯蒂亚诺.公共协商的意义[A].见: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M].陈家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88][荷]托伊恩·A.梵·迪克,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89]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三联书店,2005.
    [190]汪晖、许燕.“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汪晖教授访谈[J].甘肃社会科学,2006(4).
    [191]王维国.公共性及其一般类型[J].新视野,2010(3).
    [192]王维国.现代社会的公共性理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193]王邦佐,孙关宏.新政治学概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94]王君平.虚拟的网络社区现实的公共领域[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6).
    [195]王春芙.也论都市类报纸的转型[J].中国记者2006(2).
    [196]王来华,林竹,毕宏音.对舆情、民意和舆论三概念异同的初步辨析[J].新视野,2004(5).
    [197]王锡锌.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198]王雄.新闻舆论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99]王淑琴.中国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公共领域问题探析[J].兰州学刊,2006(10).
    [200]王榕,辛军.哈贝马斯论大众传媒功能的变化[J].山东大学学报,2003(4).
    [201][美]沃尔特.李普曼,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02]吴靖,云国强.新闻工作者的自我审查:社会控制的内化[J].中国传媒报告,2005(3).
    [203]汪凯.转型中国:媒体、民意与公共政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04]吴利平.中国转型期的公民政治参与[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205]吴治文.我国新闻媒体公共性之新解[J].青年记者,2009(1).
    [206]吴海民.媒体变局与报业未来走势[J].军事记者,2006(4).
    [207]吴静.报纸新闻评论舆论功能的嬗变[J].新闻实践2008(11).
    [208]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课题组.主流媒体如何增强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之一:主流媒体判断标准和基本评价[J].中国记者,2004(1).
    [209]新京报.发刊词——责任感使我们出类拔萃.新京报,2003-11-11(1).
    [210]新京报.新评论:新京报时事评论精选(第一辑)[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211]肖小穗.传媒批评揭开公开中立的面纱[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12]肖生福.传媒公共性之内涵解析与考察框架[J].社会科学论坛, 2010(9).
    [213]徐水,刘邦凡,王磊.论现代传媒与政治发展[J].新闻爱好者,2009(6).
    [214]徐贲.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15]徐桂权,任孟山.时评作为一种利益表达方式:传播社会学的考察[J].开放时代,2010(2).
    [216]徐桂权.社会生产、媒介呈现与言论表达:当前中国大陆公共议题建构的一种考察路径[J].新闻学研究,2007(9).
    [217]徐桂权,王锦东.关系视角下的媒介、言论与权力网络——对时评作者的社会观察之观察[J].国际新闻界,2009(1).
    [218]许纪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19]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220]许纪霖.重建社会重心: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与公共空间[A].许纪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21]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J].史林,2003(2).
    [222]许鑫.传媒与公共领域研究现状与反思[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223]许英.论信息时代与公共领域的重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224]许志永.三个中国公民的维宪行动[J].南风窗,2003(12).
    [225]许剑.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J].新闻大学,2003(1).
    [226]徐迅雷.当公民写作成了功利写作[J].青年记者,2005(5).
    [227]姚国宏.论哈贝马斯的公民社会思想[EB/OL].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网站,http://www.ias.fudan.edu.cn/news/messageInfo.asp?ID=607.
    [228]伊莱休·卡茨.大众传媒与参与式民主[A].见:猪口孝,爱德华·纽曼,约翰·基恩.变动中的民主[M].林猛.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229]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对治理的意义[A].见: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俞可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30]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1).
    [231]约翰·基恩.民主与媒介:缺乏根据[A].见:奥利弗·博伊德一巴雷特, 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C].汪凯.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32]喻国明.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33]于海.公共领域的起源和演化——读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变》[J].社会,1998(6).
    [234]于囡囡.当前时评的公共性特征[J].青年记者,2009(9).
    [235]余建清,连水兴.我国当前传媒与公共领域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4).
    [236]余新忠.中国民间力量与公共领域——近年中国关于市民社会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学习与探索,1999(6).
    [237]鄢烈山.21世纪的“新乐府”——我的“时评”观[J].青年记者,2004(9).
    [238]杨武.互联网:中国公共领域的曙光[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2).
    [239]杨东东.公共性观念的价值——哈贝马斯公共性思想的功能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7(1).
    [240]袁祖社.“公共性”的价值信念及其文化理想[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241]袁祖社.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本位”特质与民众“公共精神”的缺失——立足于现代普遍主义的公共性社会信念的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242](英)约翰·基恩,刘士军/译.媒体与民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43]殷晓蓉.话语分析:如何为媒介社会语言实践提供说明?——兼评《话语与社会变迁》的传播学意义[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244]曾建雄.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近代部分)[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45]曾建雄.中国古代报纸为何与新闻评论无缘[J].广西大学学报,1994(2).
    [246]曾丽红.浅析新闻评论的平民化趋势——以南方都市报“时评”版为例[J].新闻与写作,2004(8).
    [247]曾丽红.当代时评的勃兴与公共领域的建构[D].广州:暨南大学,2006.
    [248]曾盛聪.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市民社会——实然与应然的分析视角[J].学海,2005(2).
    [249]展江.中国社会转型的守望者——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的语境与实践[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
    [250]展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
    [251]詹世友.公共领域公共利益公共性[J].社会科学,2005(2).
    [252]张志安,瞿旭晟.公共表达的实践——《南方都市报》时评版分析[R].广西:2005年中国传播学论坛,2005.
    [253]张志安.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D].上海:复旦大学,2006.
    [254]张志安.新闻生产的变革:从组织化向社会化——以微博如何影响调查性报道为视角的研究[J].新闻记者,2011(3).
    [255]张法.主体性、公民社会、公共性——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史上的三个重要观念[J].社会科学,2010(6).
    [256]张卓.中国传媒公共领域角色的异化与重建[A].见:罗以澄,秦志希.新闻与转播评论2004年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57]张淑华.历史观照下的时评现状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5.
    [258]张淑华.评论符号权力的生成与“公民写作”期待[J].郑州大学学报,2006(5).
    [259]张强.时评的复兴与公共领域的建构[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260]张天蔚.“打量时代的参照”——《北京青年报》“今日社评”的运作体会[J].新闻实践,2002(10).
    [261]张晓溪.公共领域的异化:哈贝马斯视域中的“公共性”危机[J].学术交流,2006(12).
    [262]张泓,罗序文.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公共领域模式[J].新闻界,2003(6).
    [263]张羽.从“公共领域”到“交往理性”——法兰克福学派传播批判理论述评[J].人文杂志,2001(4).
    [264]张纯晖,李红伟.现代传媒与公共领域的建构[J].新闻界,2003(6).
    [265]张明新.自由与责任之间——媒体人基于微博的信息生产与传播[J].青年记者,2011(3).
    [266]张金海,李小曼.传媒公共性与公共性传媒——兼论传媒结构的合理 建构[J].武汉人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11).
    [267]翟红蕾.公众舆论、公共领域与中国传媒的发展[J].学习月刊,2006(14).
    [268]赵振宇,蓝晖焰.美国报纸社论的写作特色[J].新闻爱好者,2004(12).
    [269]赵振宇,张强.时评的复兴与公共领域的建构[J].新闻爱好者,2004(5).
    [270]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71]赵高辉.公众视角下网络的政治作为[D].上海:复旦大学,2010.
    [272]赵红全.论我国公共领域的现代生长[J].理论与改革,2004(3).
    [273]赵红全.公共领域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3).
    [274]赵治国.国内晚报都市报角逐时评版[EB/OL].http://chinese.mediachina.net/index_news_viewjsp?id=68150,2004-3-19.
    [275]周鸿铎.政治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276]周国兴.公共性/批判性的重建——评《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J].开放时代,2010(1).
    [277]周胜林.论主流媒体[J].新闻界,2001(6).
    [278]朱士群.公共领域的兴衰——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述评[J].社会科学,1994(6).
    [279]朱苏力.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建构[J].天涯,2004(5).
    [280]朱健国.“时评热”与“民主泡沫”[EB/OL].http://www.cc.org.cn/old/pingtai/030312300/0303123019.htm,2003-3-12.
    [281]邹军.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中国网络舆论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282]章平.大众传媒上的公共商议——对医疗体制改革路径转型报道的个案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
    [1]John Dewey, 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 Henry Holt,1927.
    [2]JUrgen Habermas, Translated by Thomas and McCarthy,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ume 1Reason and Rationalization of Society, Beacon Press,Boston,1984.
    [3]Michael Schudson, The Power of New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4]Robert E. Park, Society:Collective Behavior, News and Opinion, Sociology and Modern Society, Illinois:The Free Press,1955.
    [5]William A Gamson, The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to Mass Media and Public Opinion, Symbolic Interaction,Volumell(2),1988.
    [6]Gaye Tuchman, Making News: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8:12.
    [7]Herbert J. Gans, Deciding what's news:A study of CBS Evening News, NBC Nightly News, Newsweek, and Time, New York:Vintage,1979.
    [8]James Curran, Michael Gurevitch, Mass Media and Society,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2000.
    [9]Bennett W Lance, News:the politics of illusion, New York:Longman, 2003.5th ed.
    [10]Thompson, J, The Media and Modernity, Polity Press,19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