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二元结构背景下的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是城乡二元体制所导致的一种畸形社会体制问题。因农民工身份转变落后于职业转变,社会地位转变落后于经济地位转变,虽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从事非农产业,但他们仍然被排斥在城市化进程之外,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权、受教育和培训权、社会管理参与权、社会资源享受权、社会保障权等,这种体制不利于我国城乡差距的缩小,不利于农民工身份的转换,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制约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国家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规范和措施予以解决。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加强和创新农民工社会管理就成为当前最能率先做出的战略选择,也是逐步解决农民工问题和完成农民工市民化的务实之策。
     加强和创新农民工社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工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研究农民工问题,加强和创新农民工社会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二是农民工问题本质上是我国二元结构下相当长时期内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农问题”,农民工问题及社会管理创新能为妥善解决“三农”问题提供重要的参考;三是回答了当前国家及地方政府在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非常关心的现实问题,为各级政府的政策制定与决策提供极好的研究素材;四是为破解“农民工问题”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两项国家层面的政策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拓展了其理论内涵,丰富了其理论体系;五是扩展了社会学、人口学、公共管理等学科的学术视野,夯实了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
     论文共分为八章。
     第一章是导论。本章提出了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要讨论的相关问题,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提出了论文的基本框架,总结了论文的创新及不足。
     第二章是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循着论文所要涉及的诸多方面展开文献述评及理论研究,并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社会制度、社会网络、社会认同、权益保障、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根据对理论和文献的研究,最后提出了论文的理论框架。此章为后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支撑。
     第三章是农民工问题及其社会管理现状的调查。本章基于对农民工问题及其社会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当前农民工问题及其社会管理现实,得出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规模庞大、身份特殊、经济社会地位较低、就业不稳定性与流动性强、权益受损明显、与当地居民和政府的关系不太理想,但农民工追求平等就业、分配正义及合理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愿望更加强烈、权益意识高涨、农民工自我追求升华,并据此得出了农民工社会管理的相关启示。
     第四章是农民工社会管理:现状、问题与方向。本章基于农民工社会管理的现实需求与实践考察,分析了农民工社会管理的历史演进和农民工在就业、权益维护,培训、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状况,明确了当前农民工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提出了农民工社会管理的重点和方向。为后面章节进一步的阐述作出了铺垫。
     第五章是刘易斯转折点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与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本章从政府职能转变对于农民工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出发,论及了刘易斯转折点与劳动力格局变迁,分析了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管理的关系,阐述了政府在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具体作用。政府要围绕着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制度和方式展开各项工作,充分转变政府职能,更加注重社会建设与管理,更加注重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有效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
     第六章是社会组织、公众参与与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本章从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角度出发,集中阐述了社会组织、公众参与、社区建设对于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社会组织、公众参与、社区建设在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并探索了如何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充分实现公众参与,促进社区建设与融合来创新社会管理的对策建议。
     第七章是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与工会作用。本章分析了工会参与农民工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从任务、保障、和途径三个方面探索工会参与农民工社会管理的机理,并通过对四川农民工参与工会总体状况及相关调查情况的总结,以及以四川为例的工会在农民工社会管理中作用的实证分析,对工会组织参与农民工社会管理进行了实证考察。得出了工会在农民工社会管理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的结论。
     第八章是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的政策体系研究。本章论述了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以及政策设计的路径与总体框架,并在据此给出的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的政策体系,其主要内容为实施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社会融入政策,实行充分保障农民工社会权益的公共服务全覆盖政策,构建农民工充分融入的多层次社会管理体系,建立服务参与式的社会管理综合协调机制,建立城市政府财政支出政策体系等内容。
     以上八章是从四个环节来展开的,一是从选题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入手,围绕文献述评,得出论文的理论框架,并以此来展开后面环节的内容。二是对农民工问题及其社会管理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调查问卷、走访等形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得出农民工问题及农民工社会管理的现状、问题与理论判断,这是论文研究的基础。三是紧紧围绕社会管理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对农民工社会管理展开研究,包括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组织、工会作用、公共参与与农民工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并从这几个方面得出当前加强和创新农民工社会管理的若干结论、方向与政策启示,此部分是论文研究的核心与关键。四是对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的政策体系进行研究,这是论文通过对前面部分章节的梳理、分析、研究后,最终的得出系统性的政策建议与报告,以期能推动农民工问题及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解决,此部分是论文的落脚点,也是论文的重点之所在。以上四个部分相互联系,层层递进,具有较为严密的逻辑关系。
     论文具有一定的创新,一是选题较为新颖和实际,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兼具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社会管理作为党中央、国务院近期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各界对此予以了高度重视,农民工社会管理作为其中一项关键和核心内容,不容忽视,本选题回应了国家政策层面的研究需要。二是从“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出发,分别从刘易斯转折点背景下的政府职能转变与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组织、公众参与与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工会作用于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其理论推导较为严密,逻辑地位较为严谨。三是提出了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政策体系的概念,确立了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政策体系的基本构架,把对这一领域的思考推向了更为宏观、更为具体的层面,从而有可能在国内较早建立起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的某种理论与实践范式。四是运用调查研究、科学分析的方法对农民工社会管理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使之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并尝试用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视野对农民工社会管理进行多维度的研究。
     论文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论文的理论支撑与阐述不够。社会学、公共管理学、人口学里诸多理论可能用来与农民工社会管理相结合可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研究,论文没能进一步地对此进行研究,使得论文的理论根基和厚度略显单薄。二是论文的计量方法使用不足。基于论文的系列调查数据,可采用社会学、经济学的诸多计量方法详细展开进行研究,但受制于方法的适用性,论文没能进一步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使得论文在计量方法运用上稍显不足。三是论文的政策梳理以及国内外对比研究不足。国外经历过二元经济转型和城市化阶段,他们在农民工社会管理中积累了大量的可资借鉴的经验,关于国内外,特别是国外的各类社会管理政策的梳理还需要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Migrant workers as a special phenomenon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s a copy of the urban-rural dual system in the city, is a deformity of the social system, changing the identity of the migrant workers behind a career change, social economic status, the status change has fallen behind change, though no longer engag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but they are still excluded from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can not enjoy the same right to employment and urban residents, subject to the right to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ocial management right to participate, enjoy the right to social resources, social security rights, etc., such a system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China, is not conducive to narrowing the urban-rural divide in China,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has a serious impact on China's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urgently requires the State to be addressed through a series of institutional norms and practices, this should be highly valued. In this process of change, strengthen, and innovation in the social management of migrant workers has become the most to be the first to make a strategic choice, but also gradually solve the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agmatic policies of the people of migrant workers.
     Strengthen and innovativ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ocial management of migrant workers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First, the migrant workers is an important force for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 study of migrant workers, strengthening and innov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migrant workers and social importanc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of the nature of the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is a problem in China under China's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over the long term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rural issues", the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and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can provide important in order to properly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three rural" reference; answered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is very concerned about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reform,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provide excellent material for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policy formul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four is to crack the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Strengthening social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the two national-level policy issues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to expand its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rich in its theoretical system; Fifth, the expansion of sociology, demography,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other disciplines, academic vision. solid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eight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introduction. This chapter presented the background to the study, significance, and to discuss issues related to on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the thesis,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paper's innovation and insufficient.
     The second chapter is related to the concept and literature review. Expand the reviews of the literature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to follow the thesis to be involved in many aspects, and migrant workers social security, social systems, social networks, social identity, has combed the literature of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in this area The studies were reviewed,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theory and literature, and concludes with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paper. This chapter provides in-depth study of the back of the foundation and support.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social status quo. This chapter i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social status quo,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social management reality, the findings of the survey show that the. scale of migrant workers, special status,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employment instability strong and mobility, significantly undermining the interests of relations with local residents and the government is not ideal, but migrant workers to the pursuit of equal employment, distributive justice and a reasonable share of the frui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re strongly desire,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sciousness, self-seeking migrant workers sublimation, and accordingly obtained the management of migrant workers and social enlightenment.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migrant workers and social management:status, problems and directions. This chapter based on the practical needs of migrant workers in social management and practice of investigation,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social management of migrant workers and migrant workers in employment, advocacy, training, social security and public services have improved, clear the current migrant workers and social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the plight of migrant workers social management focus and direction. Paving the way for the later chapters are further elaborated.
     Chapter V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in the context of the Lewis turning point with the migrant workers and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This chapter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to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social management of migrant workers, addressed the Lewis turning point in the labor pattern changes,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social management, the specific role of the migrant workers and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Government should focus on the innovative concept of migrant workers and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to expand the work, the full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more emphasis on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vital interests of migrant workers,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migrant workers of the public.
     Chapter VI is a social organization,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migrant workers and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This chapter from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point of view, focuses on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public participation, community building,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for migrant workers, social organizations, public participation, community building role of migrant workers and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to explore the suggestions of how to play the social role of the Organization, the full realization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promote community building and integration of innovative social management.
     Chapter VII is the innovation and trade unions of migrant workers and social role.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trade unions involved in the management of migrant workers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of exploration from the task of protection and means of three trade unions involved in the mechanism of social management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rough the participation in trade unions in general condition and the investigation summary of Sichuan migrant workers, and Sichuan province, the role of trade unions in the social management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empirical analysis,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rade union organization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ocial management of migrant workers. Come to the conclusion of trade unions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social management of migrant workers.
     The eighth chapter is the study of migrant workers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policy system.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ideas of migrant workers and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the path of the policy design and the overall framework, and accordingly given the policy system of migrant workers and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its main city for the people of migrant workers social inclusion polic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ublic to fully protect the rights of migrant workers and social services to full coverage of the policy, build the multi-level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migrant worker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prehensive coordination of services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management mechanism, the establishment of city government fiscal expenditure policy and so on.
     More than eight chapters from the four areas to expand, one from the background, purpose and meaning of the topics around the reviews of the literature and obtaine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thesis, and in order to expand the contents of the back link.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social management and get first-hand information through questionnaires, visits and other forms obtained the status of the social management of the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and migrant workers, problems with the theory of judgment, which is the thesis foundation. Three tightly around the social management of the party committee leadership,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social cooperation, public participation requirements of a study on the social management of migrant workers, includ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social organizations, the role of trade unions,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migrant workers social manage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d from several aspects come to the strengthening and innovation in a number of conclusions of the social management of migrant workers, direction and policy inspiration, this section is the core of the thesis and key. Fourth, the study of migrant workers and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policy system, which is the paper by combing the previous sections, analysis, research, and ultimately come to a systematic policy proposals and report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ssue of migrant workers and social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management innovation, this part is the end-result of the paper, where the focus of the paper. The above four interrelated layers, and has a strict logical relationship.
     The paper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innovation, first, more novel topics, practical, and has a forward-looking,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Social management as a major strategic task proposed b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State Council recently, community-wide basis b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migrant workers and social management as one of the key and core content can not be ignored, the topics to respond to the national policy level research needs. Second, starting from the Party committee leadership,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social coordination, public participation,"the social management pattern, respectively, from the Lewis turning point in the contex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migrant workers and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social organizations,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migrant workers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The trade union role in the perspective of migrant workers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are discussed, the theoretical derivation is more rigorous, logical position is more rigorous. Three, the concept of migrant workers and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policy system, established the basic framework for migrant workers and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policy system, thinking of this area to a much broader, a more specific level, making it possible to establish some kind of theory and practice paradigm of migrant workers and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in the country earlier. Fourth, the use of survey research, scientific analysis of the social management of migrant workers engaged in serious research, so that it has a good scientific, and try to use demography, sociology, economics, management, and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on migrant workers social management of multi-dimensional.
     The paper also has some shortcomings First,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thesis is not enough to elucidate. Sociology,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demographic theory may be used with the social management of migrant workers combining in-depth theoretical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papers did not further this research, making the paper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the thickness of slightly thin. Papers measurement methods inadequate. Paper-based series of survey data, measurement methods can be sociology, economics commence detailed research, but is subject to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ethod, the paper did not further in-depth and meticulous research, making the paper the use of measurement methods slightly inadequate. Third, the paper's policy of carding, as well a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Abroad have experienced the dual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urbanization stage, they can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accumulated in the social management of migrant workers at home and abroad, especially after the combing of all kinds of social management foreign policy need to learn This more in-depth study.
引文
2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3沈立人:《中国农民工》,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4贺汉魂、皮修平:《农民工概念的辩证思考》,《求实》2006年第5期。
    6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4页。
    10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88页。
    12张俊浩:《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13刘旺洪:《国家与社会—现代法治的基本理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14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15《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国劳动保障》,2006-05-09
    16郑功成:《中国农民工问题: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8何增科:《深化十大社会管理改革的具体构想》, 《中国政府创新网》,2011年08月04日。
    20陈平:《建立中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自损国际竞争力的短视政策》,《中国改革》,2002年第4期。
    21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
    22杨立雄:《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研究》,《社会》,2003年第9期。
    23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24吕学静:《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现状与思考——以北京市部分城区农民工的调查为例》,《学习论坛》,2005年第12期:杨翠迎、郭金丰:《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运作的困境及其理论诠释》,《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5华迎放:《农民工社会保障:思考与政策选择——来自江苏、吉林、辽宁的调查》,《中国劳动》,2004年第10期;劳动部第五课题组:《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报告》,《社会保险研究》,2005年第8期。
    26彭宅文:《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7华迎放、何平:《促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北京首届社会保障论坛论文,2006年印行。
    28申曙光、展凯:《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的可持续性及保障能力测算与分析》,北京首届社会保障论坛论文2006年印行。
    29安妮、关信平、姜妙屹等:《顶目区贫者群恤献会经济状次及医疗瀚求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03年第5期;林拓:《城市社会空间形态的转变与农民市民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第3期:胡健:《四川省农民技术教育的分析与思考》,《农业技术经济》,2005年第5期;文军:《论我国城市劳动力新移民的系统构成及其行为选择》,《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30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31王春光:《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第4期。
    32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33项飚:《流动、传统网络市场化与“非国家空间”》,载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4王春光:《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第4期。
    35占少华:《农民工的管理与服务机制探析—以“中国农民工反贫困项目”为例》,《青年研究》,2005年第5期。
    36谭深:《农民工流动动研究综述》,《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37李汉林:《关系强度与虚拟社区——农民工研究的一种视角》,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8渠敬东:《生活世界中的关系强度——农村外来人口的生活轨迹》,载柯兰君、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39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40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41赵延东等:《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
    42曹子玮:《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43 Somers & Gibson. Changing Meanings of Citizenship in Modern Chin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44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45江立华:《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三联书店,2000年版。
    46文军:《论我国城市劳动力新移民的系统构成及其行为选择》,《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47朱力:《准市民的身份定位》,《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48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49彭远春:《社会安全阀机制与贫富差距调适》,《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4期。
    50缪目锋:《城市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浅析》,《兰州学报》,2005年第3期。
    51卢岳华:《对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思考》,《行政论坛》,2004年第3期。
    52吉龙华:《试析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法律保障》,《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5期。
    53李耀玉、杨星:《云南省农民工权利保障的法制环境初探》,《学术探索》,2003年第11期。
    54戴文宪:《积极发展城镇农民工加入工会》,《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
    55宋向峰:《试析新形势下农民工的社会管理问题》,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
    56宋林霖、孙宝民:《加强农民工社会管理问题探析》,《中国农垦》,2006年8月。
    57田北海:《农民工社会管理模式转型与创新路径探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58崔传义:《当前农民工社会管理的突出问题与政策建议》,《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
    59吴海娟:《社会和谐与农民工社会管理》,《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60王一:《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管理问题初探》,《南方论丛》,2011年第1期。
    61王中强、于孝安:《农民工社会管理的转变和制度创新》,《理论学习》,2007年第2期。
    62郑功成:《中国农民工问题: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64[美]苏黛瑞:《在城市中争取公民权》,王春光、单丽卿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版。
    65田北海:《农民工社会管理模式转型与创新路径探讨》,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66蒋月:《中国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版。
    67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版。
    68刘祖云:《中国社会发展三论:转型·分化·整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版。
    69宋向峰:《试析新形势下农民工的社会管理问题》,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
    70宋向峰:《试析新形势下农民工的社会管理问题》,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
    71[美]苏黛瑞:《在城市中争取公民权》,王春光、单丽卿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版。
    72陆学艺:《重新认识农民问题:十年以来中国农民的变化》, 《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6期。
    73陆学艺:《走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困境》, 《读书》,2000年第5期。
    74佘志云、兰小玲:《加强和改善农民工的社会管理》,《前沿》,2007年第6期。
    75王中强、于孝安:《农民工社会管理的转变和制度创新》,《理论学习》,2007年第2期。
    76刘春湘、李自如:《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探讨》,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77岳经纶、屈恒:《非政府组织与农民工权益的维护》,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78胡杰成:《农民工权益保障: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 《中国经贸刊》,2011年第20期。
    79王中强、于孝安:《农民工社会管理的转变和制度创新》, 《理论学习》,2007年第2期。
    80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社会研究》,2011年第2期。
    81宋林霖、孙宝民、李之贵:《加强农民工社会管理问题探析》, 《中国农垦》,2006年第8期。
    82宋林霖、孙宝民、李之贵:《加强农民工社会管理问题探析》, 《中国农垦》,2006年第8期。
    83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84张秀香:《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管理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12期。
    85张秀香:《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管理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12期。
    86崔传义:《当前农民工社会管理的突出问题与政策建议》,《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
    87张秀香:《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管理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12期。
    88蔡昉:《刘易斯转折点与公共政策方向的转变——关于中国社会保护的若干特征性事实》,《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89王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农民工政府管理创新研究》,重庆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90吴海娟:《社会和谐与农民工社会管理》,《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91张志勤:《论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作用》,《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92陈志成:《从“单位人”转向“社会人”——论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必然性趋势》,《理论参考》,2002年第11期。
    93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查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版。
    94李宝库:《夯实城市基层基础积极发展社区建设》,《城市街居通讯》,1999年第6期。
    95时立荣:《透过社区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新视野》,2005年第4期。
    96姜涛、孙玉娟:《非政府组织(NGO)对农民工维权的影响与制约》,《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97邓宝国:《农民工民间组织的基本功能研究》,《农业经济》,2009年第2期。
    98唐晓容:《社会组织:农民工福利供给的新主体》,《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年第7期。
    99徐旭初、吕冬洁:《农民工维权组织及组织化问题研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00张志勤:《论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作用》,《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101邓宝国:《农民工民间组织的基本功能研究》,《农业经济》,2009年第2期。
    102陈雷等:《农民工福利保障:制度缺陷与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经济》,2010年第3期。
    103唐晓容:《社会组织:农民工福利供给的新主体》,《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
    104靳潇慧、任洁:《农民工NGO发展现状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20期。
    105徐谷明:《中国农民工NGO的生存困境》,《中国经济时报》,2006-01-18
    106姜涛、孙玉娟:《非政府组织(NGO)对农民工维权的影响与制约》,《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07何雯:《浅谈我国社会转型期农民工NGO组织的建设构想》,《攀枝花学报》,2008第2期。
    108姜涛、孙玉娟:《非政府组织(NGO)对农民工维权的影响与制约》,《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09靳潇慧、任洁:《农民工NGO发展现状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20期。
    110唐晓容:《社会组织:农民工福利供给的新主体》,《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
    111孙春苗:《论农民工民间维权NGO在社会转型期的发展空间》,《调研世界》,2006年第10期。
    112 Sherry R.Arnstein,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1969. P216
    113黎慈:《公众参与:政府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保障》,《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114魏娜、刘蕾:《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和谐社区建设》,《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第6期。
    115许晓莉:《论城市治理中的弱势群体参与》,《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16张利军:《农民工的社区融入和社区支持研究》,《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17时立荣:《透过社区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新视野》,2005年第4期。
    118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119杜万忠:《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问题探讨》,《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综合版)》,2008年第1期。
    120马广海:《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21杜万忠:《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问题探讨》,《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综合版)》,2008年第1期。
    122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3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4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8孔昭林:《论公共政策在公共行政中的科学定位》,《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1.“外来农民工”课题组:《珠江三角洲外来农民工状况》,《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2.白南生,何宇鹏:《回乡还是外出?——安徽四川二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3.白晓梅:《城市化视野的农民工社区融入类型剖析》,《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7月。
    4.北京大学“东莞民工课题组”:《东莞民工状况调查》,《社会学》,1995年第3期。
    5.曹子玮:《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6.陈成文,孙中民:《二元还是一元: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国际经验及其启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
    7.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8.陈志成:《从“单位人”转向“社会人”——论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必然性趋势》,《理论参考》,2002年第11期。
    9.邓宝国:《农民工民间组织的基本功能研究》,《农业经济》,2009年第2期。
    10.丁元竹:《建立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11.杜万忠:《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问题探讨》,《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综合版)》,2008年第1期。
    12.段成荣:《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最新状况与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3.樊少波、王松:《新制度视角下农民工工会有效运行的困境研究》,《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4期。
    14.甘满堂:《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三元结构》,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15.高奇琦:《新中国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变迁研究—政党类型学和功能主义路径的分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16.郭正林,周大鸣:《外出务工与农民现代性的获得》,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17.韩冬雪:《社会管理谨防落入西方陷阱》,《人民论坛》,2011年第7期。
    18.韩世强:《农民工子女:类型分化及其社会融入的制度逻辑》,《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10期。
    19.何雯:《浅谈我国社会转型期农民工NGO组织的建设构想》,《攀枝花学报》,2008年第2期。
    20.何增科:《深化十大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构想》,《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21.何增科:《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22.贺汉魂,皮修平:《农民工概念的辩证思考》,《求实》,2006年第5期。
    23.胡锦涛:《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人民日报》,2011年2月20日。
    24.黄卫平,陈文:《尊重民权与改善民生:价值的依归》,《人民论坛》,2011年第11期。
    25.贾珺:《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思考》,《农村经济》,2007年第10期。
    26.简新华、黄锟:《中国农民工最新情况调查报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6期。
    27.江立华、符平:《断裂与弥补—农民工权益保障中的法与政府角色》,《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
    28.江立华:《论城市农民工的平等竞争权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29.姜涛、孙玉娟:《非政府组织(NGO)对农民工维权的影响与制约》,《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30.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农民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义务教育状况专题分析报告》,2009年8月。
    31.靳潇慧、任洁:《农民工NGO发展现状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20期。
    32.黎慈:《公众参与:政府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保障》,《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33.李宝库:《夯实城市基层基础积极发展社区建设》,《城市街居通讯》,1999年第6期。
    34.李昌麒:《弱势群体法律保护问题研究——基于经济法和社会法的考察视角》,《中国法学》,2004年第2期。
    35.李国青,由畅:《新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36.李强,唐壮:《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37.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新视野》,2001年第5期。
    38.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39.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的因素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40.李新伟、石玲:《城市农民工的基本权益保障研究》,《人口学刊》,2006年第2期。
    41.李迎生:《农民进城与扩大城市社会保障覆盖面》,《社会保障制度》,2001年第5期。
    42.李永捷:《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的“成都模式”》,《四川劳动保障》,2007年第3期。
    43.林义:《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政策建议》,《四川省情》,2007年第6期。
    44.刘东灵:《中国农民工权益缺失与法律保障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45.刘潇潇:《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之法理分析》,《法学杂志》,2006年第4期。
    46.刘小敏,左晓斯:《完善社会管理体系的意义》,《光明日报》,2011年5月9日。
    47.柳拯:《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特点与启示》,《中国社会工作》,2009年第9期。
    48.鲁品越、骆祖望:《资本与现代性的生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49.麻宝斌,李辉:《政府社会管理精细化初探》,《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50.马国芳,何润宝:《国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展新趋势及其启示》,《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25期。
    51.马凯:《努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52.马绍兴,王成富:《四川农民工就业及权益保护现状分析》,《四川省情》,2007年第6期。
    53.毛中根:《政府责任演变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54.彭远春:《社会安全阀机制与贫富差距调适》,《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4期。
    55.彭宅文:《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56.彭中礼:《作为权利荒“的民工荒——来自在珠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57.钱正武:《农民工的阶级属性及其向工人阶级的转化》,《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
    58.佘志云、兰小玲:《加强和改善农民工的社会管理》,《前沿》,2007年第6期。
    59.时立荣:《透过社区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新视野》,2005年第4期。
    60.司增绰、徐康宁:《“民工荒”问题研究综述》,《生态经济》,2006年第8期。
    61.四川调查总队课题组:《四川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调查》,《四川省情》,2006年第1期。
    62.宋林飞:《“民工潮”的形成、趋势与对策》,《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63.孙枚贞:《试析新时期中国工会维权职能的凸现及强化》,《工会论坛》,2004年第2期。
    64.唐沁一:《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65.唐晓容:《社会组织:农民工福利供给的新主体》,《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
    66.天津市滨海新区、向阳街道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依托试点项目 创新社会管理构筑幸福向阳——天津市滨海新区向阳街道青年农民工融入社区工作尝试》, 《中国民政》,2012年第2期。
    67.田凯:《关于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调查与思考》,《人口学刊》,1996年第4期。
    68.王贵军、李明昱:《经济转型时期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69.王婷:《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其相关因素》,《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年第10期。
    70.王毅杰、王微:《国内流动农民研究的理论视角》,《当代中国研究》,2004年第1期。
    71.王婴:《多角色互动构建均衡“社会气场”——基于中国社会管理的专业发展视角》,《人民论坛》,2011年第5期。
    72.王中强、于孝安:《农民工社会管理的转变和制度创新》,《理论学习》,2007年第2期。
    73.文军:《论我国城市劳动力新移民的系统构成及其行为选择》,《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74.夏禹龙,周罗庚:《加强社会管理与培育公民社会—兼与周本顺先生商榷》,《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2期。
    75.鲜开林、腾云、李亮:《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76.熊易寒:《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城乡认知与身份意识》,《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2期。
    77.徐旭初、吕冬洁:《农民工维权组织及组织化问题研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78.徐越宾、张秀兰:《中国政府在社会福利中的角色重建》,《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79.许婷:《法团主义: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模式选择》,《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4期。
    80.许晓军:《中国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承担的社会责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81.许晓莉:《论城市治理中的弱势群体参与》,《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82.杨东霞:《工会应把农民工作为维权重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83.杨菊华、段成荣:《农村地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教育机会比较研究》,《人口研究》,2008年第1期。
    84.杨立雄:《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研究》,《社会》,2003年第9期。
    85.杨敏:《“国家—社会”的中国理念与“中国经验”的成长——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创新公共服务和更好社会治理》,《河北学刊》,2011年第2期。
    86.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87.杨秀琴、江华:《论农民工权益缺失与保障》,《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3期。
    88.杨雪冬:《社会管理改革的核心不是强化管理而是改善治理》,《文汇报》,2011年4月27日。
    89.杨宜勇:《全面加强和创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前线》,2011年第4期。
    90.杨正喜:《珠三角以农民共为劳动者的劳资冲突问题研究》,2007年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91.姚上海:《中国农民工政策的回顾与思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92.姚先国:《民营经济发展与劳资关系调整》,《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93.叶庆丰:《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基本思路》,《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
    94.俞可平:《社会良序更多依靠社会自治与自律》,《党政干部参考》,2011年第6期。
    95.袁巧玲:《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96.翟学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社会学研究》,2003第1期。
    97.占少华:《农民工的管理与服务机制探析——以“中国农民工反贫困项目”为例》,《青年研究》,2005年第5期。
    98.张波:《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十大问题与出路》,《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99.张克云,叶敬忠:《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的特征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2期。
    100.张利军:《农民工的社区融入和社区支持研究》,《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101.张天昱:《城市发展与管理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人民日报》,2011年4月7日。
    102.张翼:《中国城市社会阶层传统意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103.张志勤:《论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作用》,《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104.赵洁、林艳艳、曹光海:《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的相关性》,《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第10期。
    105.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
    106.郑杭生:《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与中国社会学使命》,《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
    107.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改革》,2006年第5期。
    108.钟一彪:《农民工子女生存状况及发展问题》,《当代青年研究》,2010年第3期。
    109.周本顺:《走中国特色社会管理创新之路》,《求是》,2011年第10期。
    110.周本顺:《走中国特色社会管理创新之路》,《求是杂志》,2011年第10期。
    111.周大鸣:《珠江三角洲外来劳动人口研究》, 《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5期。
    112.周兢:《农民工的权益缺失及其保障问题探析》,《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
    113.周澍,郑晓东:《国外社会管理的有益经验》,《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
    114.周永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求是》,2011年第9期。
    115.朱考金:《城市农民工心理研究——对南京市610名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青年研究》,2003年第6期。
    116.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117.[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18.[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卷,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19.[美]阿兰.沃森:《法律移植论》,贺卫方译, 《比较法研究》1989年第1辑。
    120.[美]哈罗德·伯曼:《美国法律讲话》,陈若桓译,三联出版社,1988年版。
    121.[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2.[美]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23.[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24.[美]帕克等:《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25.[美]威尔逊:《利益集团》,王铁生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版。
    126.[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弱者的武器》,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127.[英]伦纳德·霍布豪斯:《社会正义要素》,孔兆政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8.白南生,宋洪远:《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129.蔡定剑:《宪法精解》,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30.陈民等:《农民工维权论》,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
    131.程民选:《信誉与产权制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2.邓鸿勋、陆百甫:《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工、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年版。
    133.关怀主编:《劳动法学》,群众出版社,1983年版。
    134.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135.韩福国、骆小俊、林荣日、葛海有等著:《新型产业工人与中国工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36.何增科:《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路线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137.蒋月:《中国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38.蒋月等:《中国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39.孔祥利:《焦点问题中的政府经济行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0.李梦白等:《流动人口对大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
    141.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42.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43.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44.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45.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6.卢海元:《走进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147.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48.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49.吕学静:《社会保障国际比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0.齐延平:《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51.沈立人:《中国农民工》,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年版。
    152.史柏年等:《城市边缘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53.谢建社:《新产业工人阶层—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54.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5.杨一介:《中国农地权基本问题》,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版。
    156.俞德鹏:《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中国户籍制度与户籍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57.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8.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三联书店,2006年版。
    159.赵树凯:《纵横城乡——农民流动的观察与思考》,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
    160.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61.周建明:《社会政策:欧洲的启示与对中国的挑战》,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162.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63. Businesses offered help to strengthen health and safety:'Last Chance'For 5000 Workplaces to Improve Safety.Canada News Wire,2005.
    164. Coleman, J. S. Foundation of Social Theory.Cambridge: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165. From the Environment to the Workplace: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Activism in Ontario,1970s-2000.Canadian Review of Sociology & Anthropology,2005, (3).
    166. Jos Berghman. 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Policy Context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Beyond the Threshold: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Social Exclusion)(Edited by Graham Room[M].The Policy Press, University of Bristol, Bristol, UK.11
    167. Richard Rennie. The Historical Origins of an Industrial Disaste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Labour Relations at the Fluorspar Mines, St. Lawrence, Newfoundland,1933-1945.Labour/Le Travail.2005, vol.55.
    168. Roberts, Kenneth. The Determinants of Occupational Choice Of Labor Migrants to Shanghai.China Economic Review,2001,12 (1).
    169. Sherry R. Arnstein,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1969.
    170. Wang Shaoguang. Regulating Death at Coalmines:Changing Mode of Governance in China.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