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长春市城张一体土地利用的机制与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与农村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空间上实现整体性的协调发展。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我国采取了多种策略。然而,不论是实施哪种策略,都离不开土地利用。因此,土地利用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问题,城乡一体土地利用机制与模式的研究对于确保城乡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城乡土地利用进行了广泛关注,但将城乡纳入一个整体来进行土地利用的研究欠缺。如何充分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国外土地利用实践,密切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城乡一体土地利用的理论体系,架构城乡一体土地利用的机制与模式,是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的迫切需求与我国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论文在充分研究相关理论和整合国内国外相关研究基础上,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规划学和土地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基于我国城乡土地利用现状,提出我国城乡一体土地利用的机制和模式,并对长春市土地利用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建立长春市土地利用模式,并提出调控措施。全文共分六章,前四章是论文的理论部分,后两章是论文的实证部分。
     第一章:导言。梳理国内外关于城乡土地利用的研究内容及不足,分析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研究的重要性,提出进行城乡一体土地利用研究的必要性。进而阐明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试图达到的创新。
     第二章:城乡一体土地利用研究的基础理论。界定了城乡一体土地利用的概念及其内涵与特征,研究了城乡一体土地利用的相关理论,并对城乡一体土地利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第三章:城乡一体土地利用的机制。建立了城乡一体土地利用的管控机制、基本运行机制、带动机制和支撑机制。从规划管制、价格管制和产业用地政策三个方面建立了政府土地管理对城乡一体土地适用的管控机制,从地价杠杆、利益激励、生产要素流动组合三个角度构建了市场机制对城乡一体土地利用的基本运作机制,又从产业区位、产业关联、产业结构及产业整合等方面构建了产业发展对城乡一体土地利用的带动机制,从城市化、城市职能空间扩散和都市区形成等方面构建了城市化对城乡一体土地利用的支撑机制。
     第四章:城乡一体的土地利用模式。首先从规划的理念、用地规模的统筹安排、空间布局的总体要求和强化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等方面建立了政府管制的规划模式;接着从建立模式的可能性,模式的作用机制,城乡土地利用的区位过程及农业土地利用分区等方面建立了土地收益基准的圈层结构模式;最后从都市区的地域空间结构、都市区的构成要素、都市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及都市区的空间组织形式构建了都市区的城乡用地模式。
     第五章:长春市城乡一体土地利用的系统诊断。研究了长春市城乡土地利用由城乡独立分散到逐步相互影响,直到初步形成城乡一体用地格局的发展轨迹;从土地经济价值显化、产业发展和政府管制复合作用三个方面剖析了长春市城乡用地结构的演化机制;最后剖析了长春市城乡一体土地利用的现状并诊断出长春市城乡一体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长春市城乡一体土地利用模式。明确了长春市城乡一体土地利用的发展目标,构建出长春市城乡一体土地利用模式,并提出长春市城乡一体土地利用的调控对策。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s the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ety, ecologicalenvironment and spa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Some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to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However, the successfulimplementation of each measure needs the support of land utilization, which is the key point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t’s essentially significant to conduct the study on the mechanismand pattern of urban-rural integrated land utilization to ensure the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of urban and rural land use and urban rural integration. Great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urban and rural land use by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ircles, and it is desirable tocarry out the study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land use out of the reason that there exsits somedeficiency in this matter. It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subject for domestic scholars because atpresent China is confronted with the urgent need of how to promote the urban-ruralintegration by way of to establishing the pattern and mechanism of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land use under China’s national context as well as by learning the theory and practiceexperience of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Based on the previous theories and some related researches conducted both at home andabroad, this dissertation employes the method of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utilizescomprehensively the regional economics, planning and land economic theory to put forwardthe pattern and mechanism of urban-rural land use by analyzing the land use of ChangchunCity, and establishing the land use pattern of the city. At the end of the dissertation, somecountermeasures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This disseration is composed of six chapters.
     As the introductory part, ChapterⅠprobes the achievement and deficiency of the urbanand rural land use research,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land us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ruralintegration,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this study, and finally formulates the researchcontent and the innovation points.
     As theoretical basis, ChapterⅡdiscusses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land use inurban-rural integration by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urban-rural land use, exploring the acutalpractice and reviewing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gress in this area.
     Chapter Ⅲ establishes the mechanism of land use under urban-rural integratio. Thismechanism contains steering mechanism, basic opertating mechanism, driving mechaism aswell as supporting mechanism.The steering mechanism is dreived from plan management,price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 land policy, which is suitable for governmental landmanagement. The basic operating mechanism is operated based on the factors such as landprice lever, benefit stimulation and production factors flow and factors combination.Thedriving mechanism is founded b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hich comprises industrial location, industrial linkag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integration Tthe supporting mechanismwhich stems from urbanization is established from the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on urban area,the spreading of urban function space, and the form of metropolis district.
     Chapter Ⅳ come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atter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land use.Firstly, planning pattern of government land use regulation is set up by elaborating the idea ofland plan,all-around arrangement of the land scale,the whole request of spatial distribution,and the strengthener spatial regula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Secondly, the layerstructure pattern of land benefit is established from the views of the possibility of buildingpattern, the function mechanism of the pattern, the location process of urban and rural landuse, and the zone of agricultural land use. Finally,the urban and rural land use pattern inmetropolitan is formed from the aspects of metropolis space structure, metropolis constituteelements, the distribution of every sort of land use and the metropolis spatial organization.
     Chapter Ⅴ diagnoses systematically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land use of ChangchunCity. This part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of the urban and rural land use inChangchun from the stage of the separate land use of urban and rural to the stage ofpreliminary formatio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land. In addition, the structural evolutionmechanism of urban and rural land use in Changchun is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landvalue manifesta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government management. The last aim ofthis part is to summari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land use ofChangchun and diagnose the problem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land use of Changchun.
     Chapter Ⅵ builds the patter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land use of Changchun. Byclarifing the developmental goal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land use of Changchun, this parttries setting up the patter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land use of Changchun, and putting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regulate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land use of Changchun.
引文
2罗雅丽,李同升.制度因素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人文地理,2005年第4期.
    3刘家强,唐代,盛蒋华.城乡一体化战略模式实证研究.经济学家,2003.5.
    4黄国胜,李同升,王武科,段晶晶.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新农村建设探讨.人文地理,2009年第4期.
    5梁红梅,刘卫东,林育欣,刘勇.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模型及其应用.浙江大学学报(农业生命科学版),34(2):230-236,2008.
    6李小建主编.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P226.
    7覃成林等,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原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8[美]伊利等.《土地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P223.
    9[美]伊利等.土地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982,P223.
    10[美]伊利等.土地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P
    12毕宝德等.土地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四版,P102-103.
    13李晓澜,宋继清.二元经济理论模型评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P14-20。
    14世杰..发展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P145-147。
    15[美]马尔科姆吉利斯.发展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222-224。
    16张国.中国城乡结构调整研究——工业化过程中的城乡协调发展[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P12。
    17孙久文.区域经济规划[M].商务印书馆,2004年11月第1版,P26-27。
    18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P404-405。
    19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P404-405。
    20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P395-399。
    21范磊.城乡边缘区概念和理论的探讨[J].天津商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P28-34.
    22张伟.试论城乡协调发展及其规划[J].城市规划,2005年第1期,P79-83.
    23张国.中国城乡结构调整研究——工业化过程中的城乡协调发展[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P55。
    24赵勇.城乡良性互动战略[M].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第1版,P24.
    25段娟,鲁奇.我国区域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1期,P276-81.
    6王景新.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P6-19.
    27周一星,孟延春.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趋势[J].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3期,P22-27.
    28石忆邵,张翔.城市郊区化研究述要[J].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第3期,P56-58.
    29石忆邵,张翔.城市郊区化研究述要[J].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第3期,P56-58.
    30柴彦威.郊区化及其研究[J].经济地理.1995年第12期,P48-53.
    31战金艳.城乡关联发展评价模型系统构建[J].地理研究,2003年第4期,P495-501.
    32曾磊.我国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区域比较分析[J].地理研究,2002年第6期,P763-770.
    33段娟,鲁奇.我国区域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1期,P76-81.
    3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
    37许学强.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P223-224.
    38简新华,魏珊.产业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P164.
    39简新华,魏珊.产业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P106.
    40郭鸿懋.城市空间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P69-71.
    41洪银兴.城市功能意义的城市化及其产业支持.经济学家,2003.5,P35.
    42王铮等.理论经济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2,P40.
    43洪银兴.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会,2005,P180.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www.gov.cn/jrzg/..._1125094.htm2008-10-19.
    [2]罗雅丽,李同升.制度因素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人文地理,2005年第4期.
    [3]刘家强,唐代,盛蒋华.城乡一体化战略模式实证研究.经济学家,2003.5.
    [4]黄国胜,李同升,王武科,段晶晶.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新农村建设探讨.人文地理,2009年第4期.
    [5]梁红梅,刘卫东,林育欣,刘勇.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模型及其应用.浙江大学学报(农业生命科学版),34(2):230-236,2008.
    [6]李小建主编.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P226.
    [7]覃成林等.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原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8][美]伊利等.《土地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张德粹.土地经济学.台北:正中书局,1979,P503.
    [10]毕宝德等.土地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四版.
    [11]李晓澜,宋继清.二元经济理论模型评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2]世杰.发展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13][美]马尔科姆吉利斯.发展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张国.中国城乡结构调整研究——工业化过程中的城乡协调发展[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15]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16]孙久文.区域经济规划[M].商务印书馆,2004年11月第1版.
    [17]范磊.城乡边缘区概念和理论的探讨[J].天津商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18]张伟.试论城乡协调发展及其规划[J].城市规划,2005年第1期
    [19]赵勇.城乡良性互动战略[M].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第1版.
    [20]段娟,鲁奇.我国区域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1期.
    [21]王景新.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22]周一星,孟延春.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趋势[J].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3期.
    [23]石忆邵,张翔.城市郊区化研究述要[J].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第3期.
    [24]柴彦威.郊区化及其研究[J].经济地理.1995年第12期.
    [25]战金艳.城乡关联发展评价模型系统构建[J].地理研究,2003年第4期.
    [26]曾磊.我国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区域比较分析[J].地理研究,2002年第6期.
    [27]段娟,鲁奇.我国区域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1期.
    [28]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0]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1]吴殿廷主编.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2]丁四保,王荣成,李秀敏,刘力,赵伟.区域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3]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编.城市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5]王霞,尤建新.城市土地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6]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7]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8]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9]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40](德)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1]张文忠.经济区位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2周起业,刘再兴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43]张敦富主编.区域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44]刘继生.张文奎.张文忠编著.区位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45]彭德林.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46]哥德伯戈,钦洛依.城市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47]陈顺清.城市增长与土地增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8]曹振良.土地经济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
    [49]野口悠记雄.土地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0]伊利·莫尔豪斯,土地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1]张熏华.土地与市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52]周诚.土地经济问题[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53]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54]许纯祯主编.西方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5]陈小卉,徐逸伦.一元模式: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空间统筹规划——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城市规划,2005.1.
    [56]冯慧娟,杨改河,韩新辉.二元结构下城市化滞后效应及其成因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57]李正彪.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新视角:制度创新空间.生产力研究,2004.12.
    [58]罗静,曾菊新.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稀缺性与政府管制.中国土地科学,2004年10月.
    [59]刘盛和,陈田,蔡建明.中国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研究重点.地理学报,2004年10月.
    [60]钱建平,周勇.基于DSR的城乡结合部土地价格影响因素体系的构建.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11月.
    [61]韦廷柒.当前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8期.
    [62]陈柳钦.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制约因素及其路径选择.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63]任保平.论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第5期。
    [64]刘征远.城镇化与“三农”问题浅谈.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5期.
    [65]任宏,冯迎宾.透视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5期.
    [66]陈波翀,郝寿义.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制度约束模型.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1.
    [67]夏耕.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实证考察.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9月.
    [68]夏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制度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8月.
    [69]曹萍.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70]袁政.中国城乡一体化评析及公共政策探讨.经济地理,2004年5月.
    [71]胡彬,孙海鸣.二元经济理论的发展演变及现实启示.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4月.
    [72]佘高红,王锦.从地区城市到城乡一体化.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2期.
    [73]陈晓红,李诚固.我国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2期.
    [74]杨晓娜,曾菊新.城乡要素互动与区域城市化的发展.开发研究,2004.1.
    [75]任保平,洪银兴.新型工业化与城乡二元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当代财经,2004年第3期.
    [76]于振荣,孟耀.我国城市化问题及城市化道路探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77]赵钢.城乡整体生长空间的规划建设策略.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1期.
    [78]刘美平.论推进城乡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济纵横,2004年第2期.
    [79]高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探讨.经济学家,2004.1.
    [80]焦伟侠,陈俚君.关于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经济体制改革,2004年第1期.
    [81]郭江平.农地自发入市现象的成因危害与对策.经济师,2004年第2期.
    [82]李培祥,李诚固.论城乡互动:解决“三农”问题的机制与对策.地理科学,2003年8月.
    [83]刘玉.信息时代城乡互动与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03.1.
    [84]吕萍.城乡结合部用地矛盾成因分析——以北京市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03年6期.
    [85]邢忠,魏皓严.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边缘区的理性分期推移.城市发展研究,2003年6期.
    [86]贾生华,田传浩,陈宏辉.城乡交错区农地使用权市场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2期.
    [87]夏安桃,许学强,薛德升.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人文地理,2003年10月.
    [88]周学义.关于我国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研究.经济纵横,2003.9.
    [89]徐明华,盛世豪,白小虎.中国的三元社会结构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经济学家,2003.6.
    [90]施继元.都市圈效应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91]闫焕利.关于我国城乡分割格局的一点思考.开发研究,2001.3.
    [92]陈雯.“城乡一体化”内涵的讨论.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第5期.
    [93]韩冉,李红.关于二元结构理论和城市化进程的思考——试析“城中村”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有效途径.经济师,2003年第9期.
    [94]高帆,秦占欣.二元经济反差: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解释.经济科学,2003年第1期.
    [95]郑艳婷,刘盛和,陈田.试论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特征——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地理研究,2003年11月.
    [96]战金艳,鲁奇.中国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的关联发展.地理学报,2003年7月.
    [97]李强,马仁会,王秋香.基于农用地价格体系的征用地价应用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11月.
    [98]王成新,姚士谋,王学山.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质与量关系的辩证分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9月.
    [99]陈孟平.公共物品供求研究——以北京市城乡接合部为例.城市问题,2003年第6期.
    [100]吴伟年.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与对策思路——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12月.
    [101]邵秀英.城乡交错地带都市农业经济发展研究.生产力研究,2002No.3.
    [102]陈玮.试论城乡用地一体化规划.规划师,2002年第12期.
    [103]陈光庭.城乡一体化与乡村城市化双轨制探讨.规划师,2002年第12期.
    [104]赵之枫.以区域整体发展原则促进乡村建设的持续发展.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5期.
    [105]苏俏云.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城乡关系.人文地理,2002年4月.
    [106]安旭东,高中贵,彭补拙.农村城市化影响下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初探——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人文地理,2002年2月.
    [107]王少国.中国城乡差别研究概述.经济纵横,2002.9.
    [108]刘美平.信息化是实现城乡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途径.经济纵横,2002.8.
    [109]杨兵.对中国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反思.经济纵横,2002.6.
    [110]吴力子.制度创新与中国的城市化.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第8期.
    [111]翟志成,方齐云.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第7期.
    [112]宋戈,王兰霞,宋玉玲.城乡交错地带耕地流失的机理分析及对策研究.经济地理,2002年7月.
    [113]黄伟雄.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与格局的探讨.经济地理,2002年5月.
    [114]刘科伟,胡浩.我国“复式”二元结构下西部城市化发展问题探讨.经济地理,2002年5月.
    [115]曾芬钰.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第9期.
    [116]张增峰,黄克龙.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问题及对策探讨.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17]徐晓霞.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与城市农副产品供应——以开封市为例.经济地理,2001年7月.
    [118]赵燕菁.理论与实践:城乡一体化规划若干问题.城市规划,2001.1.
    [119]张落成,刘燕鹏.中国城市化过程与城乡土地利用的特殊性.城市研究,2000.3.
    [120]张安录.城乡相互作用与生态经济交错区形成模式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9月.
    [121]王国强,王令超,李春发,杨培勇.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研究——以郑州市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6月.
    [122]王树良,李爽,刘建华,谌作林.试论城乡结合部的土地用途管制.测绘信息与工程,2000No.4.
    [123]宋金平,李丽平.北京市城乡过渡地带产业结构演化研究.地理科学,2000年2月.
    [124]李盛.浅谈政府引导的城乡结构演化.城市规划汇刊,2000.5.
    [125]傅云新.城乡结合部:城市管理要超前——以广州市为例.城市研究,1999年第6期.
    [126]任宗哲.试论城乡结合部地区组织管理.西北大学学报(析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2月.
    [127]杨培峰.城乡一体化理念——跨世纪的思索.规划师,1999年第1期.
    [128]沈孔忠.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转型与城乡协调发展.人文地理,1999年12月.
    [129]冯健.对可持续发展与城乡发展的理性思考.人文地理,1999年9月.
    [130]张安录.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年9月.
    [131]陶陶,刁承泰,黄京鸿,谭青,葛永军.特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探讨——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经济地理,1999年10月.
    [132]张安录,徐樵利,陶建平.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土地管理若干理论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3月.
    [133]张建明,许学强.从城乡边缘带的土地利用看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广州市为例.城市规划汇刊.1999.3.
    [134]杨培峰,城乡一体化系统初探,城市规划汇刊,1999[2]。
    [135]郑柯炮,张建明.广州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的问题及对策.城市问题,1999年第3期.
    [136]张尚武.区域整体发展理念及规划协调机制探索.城市规划,1999年第11期.
    [137]张庭伟.控制城市用地蔓延:一个全球的问题.城市规划,1999年第8期.
    [138]范磊.城乡边缘区概念和理论的探讨.天津商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139]史育龙.Desakota模式及其对我国城乡经济组织方式的启示.城市发展研究,1998.5.
    [140]许月明,梁山.城乡结合部耕地保护问题研究.经济问题,1998年第10期.
    [141]陈佑启,武伟.城乡交错带人地系统的特征及其演变机制分析.地理科学,998年10月.
    [142]甄峰.城乡一体化理论及其规划探讨.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6期.
    [143]陈佑启.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模式探讨.中国土地科学,1997年7月.
    [144]张建明,许学强.城乡边缘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人文地理,1997年9月.
    [145]王存兴.关于加快推进济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经济改革与发展,1997年第3期.
    [146]周敏.杭州城市郊区化问题初步分析.经济地理,1997年6月.
    [147]汪宇明.广西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研究.经济地理,1997年3月.
    [148]吴永兴.上海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战略探讨.经济地理,1997年3月.
    [149]苗长虹.我国城乡工业联系及协调发展研究.地理研究,1997年6月.
    [150]蔡建明.中国城市化发展动力及发展战略研究.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6月.
    [151]Aprodicio A laquian,张俊军,古诗韵.中国城乡转型与特大城市地区规划和管理.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6月.
    [152]沙润,吴江.城乡交错带旅游景观生态设计初步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年8月.
    [153]孟繁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郊耕地利用问题探讨.城市问题,1997年第6期.
    [154]黄序.法国的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及启迪——巴黎大区考察记.城市问题,1997年第5期.
    [155]崔文.北京的二元结构与城乡一体化.城市问题,1997年第5期.
    [156]杨荣南.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几个问题.城市规划.1997.5.
    [157]吴楚材,陈雯,顾人和,张落成.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协调对策.城市规划,1997.5.
    [158]石忆邵,何书金.城乡一体化探论.城市规划,1997.5.
    [159]邹军,刘晓磊.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框架.城市规划,1997.1.
    [160]刘维新.城乡一体化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城市发展研究,1996.6.
    [161]陈佑启.北京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问题与对策研究.经济地理,1996年12月.
    [162]朱智文,张伟.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与发展途径.开发研究,1995年第5期.
    [163]苗长虹.发展中社会城乡工业化关系的理论探讨.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164]周一星,史育龙.建立中国城市的实体地域概念.地理学报,1995年7月.
    [165]陈佑启.城乡交错带名辩.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55年2月.
    [166]邵波.城乡融合性的空间规划——兼论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变革和发展.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第1期.
    [167]郭克莎.论地区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年第5期.
    [168]李炜勋.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169]洪蔚.关于城乡生态经济一体化规划原则的思考.上海环境科学,1994年4月.
    [170]武兆瑞.关于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问题的探讨.农业经济问题,1994年第9期.
    [171]周叔莲,郭克莎.地区城乡经济关系研究的内容和特点.经济学家,1994年第2期.
    [172]孙自铎.论工业化道路的新取向:城乡一体化.经济体制改革,1994.4.
    [173]苗长虹.区域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战略——以河南为例.经济地理,1994年第2期.
    [174]谢杰,杨俊兰.大连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经济地理,1994年第2期.
    [175]刘信,郭省.北方内地型城郊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经济地理,1994年第1期.
    [176]朱诗柱.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逐步统一城乡经济社会体制和政策.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177]李岳云,陈勇,黄军.南京城乡统筹发展化解:“三农”难题的基本思路.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78]姚士谋,房国坤,J. Nipper.中德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比较——以长江三角洲与莱茵河下游地区为例.人文地理,2004年4月.
    [179]佘高红,王锦.从地区城市到城乡一体化.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2期.
    [180]陈晓红,李城固.我国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2期.
    [181]许大明,修春亮,王新越.信息化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及对策.经济地理,2004年3月.
    [182]洪银兴,陈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4期.
    [183]朱磊.城乡一体化理论及规划实践——以浙江省温岭市为例.经济地理,2000年5月.
    [184]王万茂,李俊梅.城乡一体化与土地利用组织.城市研究,1999年第2期.
    [185]石忆邵.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几点讨论.规划师,1999年第4期.
    [186]冯媛媛.城乡一体化: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187]王海卉,朱东风,王兴平.论转型期城乡一体化发展——以无锡市锡山区为例.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7月.
    [188]杨玲.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理论探讨与思考.生产力研究,2005No.9.
    [189]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和实践.会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
    [190]蔡海生,陈美球,郭旭,朱德海.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及相关问题探讨.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6月.
    [191]李启胜,张灿贤.二元社会结构与“三农”问题关系研究.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7月.
    [192]王松良,邱容机,朱朝枝.农村城市化过程的制度变革与创新.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
    [193]龚兆先,温春阳,周永章.城乡边缘带时空离心推移的约束及其方法.热带地理,2006年5月.
    [194]于伯华,吕昌河.土地利用冲突分析:概念与方法.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5月.
    [195]李培祥.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地理科学,2006年4月.
    [196]赵英丽.城乡统筹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内容分析.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第1期总第161期.
    [197]杨亭,杨庆媛等.城乡交错带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规划研究—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4月.
    [198]葛广宇,朱喜钢,马国强.区域和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6年6月.
    [199]冯婧,朱喜钢.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的市域空间结构规划———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6月.
    [200]黄保亮.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山东财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06年第3期(总第83期).
    [201]洪磊.探析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根本原因.商场现代化,2006年6月(中旬刊)总第470期。
    [202]叶雪梅.“三农”问题、城乡一体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6年第3期.
    [203]朱德开,陈莉,朱天明,司武飞.统筹城乡发展中集体土地市场的建立.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6期.
    [204]王华,陈烈.西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进展.经济地理,2006年5月.
    [205]余斌,曾菊新,罗静.论城乡地域系统空间组织的微观机制.经济地理,2006年5月.
    [206]马远军,张小林,李凤全,王天阳.我国城乡关系研究动向及其地理视角.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5月.
    [207]李瑞林,王春艳.巴西城市化的问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兼与中国城市化相比较.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6月.
    [208]陈晓红.统筹城乡研究动态分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5月.
    [209]刘美平.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理论分析与路径选择.税务与经济,2006年第3期.
    [210]马彦琳.城乡分治与城乡合治——中国大陆城市型政区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11]高煦照.西方园区理论及对我国发展县域经济的启示.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月.
    [212]李萍.论我国城乡发展中政府的统筹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
    [213]刘望保,曹小曙,薛德升.1980年来国内城市机制研究回顾与展望.现代城市研究,2006.3.
    [214]王丽华,俞金国,张小林.国外乡村社会地理研究综述.人文地理,2006年第1期.
    [215]高霞.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建设.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3期.
    [216]宋戈,吴次芳,魏东辉.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结构成因及优化对策.经济地理,2006年3月.
    [217]周建华、基于城市群生成视角的都市农业发展研究——以长株潭为例,经济地理,2006年3月。
    [218]姜丽丽,郭翔宇.借鉴韩国经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
    [219]何晓丹,刘卫东,张晓玲.浙江省征地补偿费用标准的合理确定.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班版),2006.2.
    [220]马远军,张小林,梁丹,梅思思.国外城乡关系研究动向及其启示.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1期.
    [221]朱红.西部地区必须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1期.
    [222]张合林.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征用制度的经济学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223]林哲,柯迪.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动因、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224]刘晨阳等.重庆都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11月.
    [225]张伟,徐海贤.县(市)域城乡统筹规划的实施方案探讨.城市规划,2005年第11期.
    [226]房艳刚,刘继生.东北地区城乡结构的演变机理与统筹发展.人文地理,2005年第4期.
    [227]庞凤仙.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生产力研究,2005No.6.
    [228]安川金.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及其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二元工业化及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研究之一.生产力研究,2005No.6.
    [229]余斌,罗静,靳军.城市化与城乡发展:世界不同类型国家比较与启示.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10月.
    [230]陈修颖.基于城乡互动的衡阳市城市空间结构重组:理论与实践.地理科学,2005年06月.
    [231]张军涛,梁志勇.辽宁城乡互动机制与城市化发展模式选择.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8月.
    [232]吕颖慧.征地制度:城乡差距的一个经济动因,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7月.
    [233]王二红.论集聚经济规律对我国城乡互动的影响.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年7月.
    [234]郭勇.发展中国家城乡关系演化:文献与述评.经济问题,2005年第7期.
    [235]曹艳.“三农”问题新解:以新型工业化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第4期.
    [236]杨继瑞.城乡一体化:推进路径的战略抉择.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37]李锦顺.协调城乡发展的发生点和起点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4期.
    [238]范海燕,李洪.城乡互动发展模式的探讨.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3期.
    [239]袁奇峰,易晓峰,王雪,彭涛,刘云亚.从“城乡一体化”到“真正城市化”——南海东部地区发展的反思和对策.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第1期.
    [240]齐童,白振平,郑怀文.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功能分析.城市问题,2005年第2期.
    [241]程启军.市场主导型断裂结构中城乡互动.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2期.
    [242]罗彦、周春山,中国城乡边缘区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l期。
    [247]茅铭晨.中美政府管制体制比较研究.浙江学刊,2005年第3期.
    [248]罗后清,王丽萍.深化我国政府管制改革问题初探.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6月.
    [249]郝冰,试论管制理论对美国国土资源管理的影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7.
    [250]曾国安.管制、政府管制与经济管制,经济评论,2004年第1期.
    [251]李义平.市场经济与政府管制.宏观经济研究,2001.1.
    [252]王宏军.论市场失灵及其规制方法的类型.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5期.
    [253]雷晓康,贾明德.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管制及其创新.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
    [254]李茂.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国土资源情报,2003年第10期.
    [255]席涛.管制理论的发展演变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56]陈婧.政府管制的有限性及其改进.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4年6月.
    [257]孙彩红.试论中国特色管制创新的基本架构.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第4期.
    [258]马永平.土地利用管制制度效率探讨.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2月.
    [259]顾万禄.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制度探讨.国土经济,2002年第四期.
    [260]唐顺彦,杨忠学.英国与日本的土地管制制度比较.世界农业,2001.5。
    [261]陆红生,韩桐魁.土地用途管制的难点和对策研究.中国土地科学,1999年7月.
    [262]王万茂.土地用途管制的实施及其效益的理性分析.中国土地科学,1999年5月.
    [263]姜华根,黄仕万.土地用途管制与转用研究.西南林学院学报,1999年9月.
    [264]汪秋明.新规制经济学研究述评.经济评论,2005年第4期.
    [265]吴振球.经济规制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9月第3卷第5期.
    [266]史铭鑫.经济性规制的放松与社会性规制的加强.北方经济,2005年第9期.
    [267]李秀峰.我国政府规制研究的现状分析与启示.学术论坛,2005年4期总第238期.
    [268]张卫国,黄淼.西方规制理论发展演进及其启示.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0卷第2期.
    [269]林琳,唐骁鹏.西方激励性规制理论述评.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2期.
    [270]阎星宇,吕春成.规制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6月.
    [271]韦曙林,李龙一,杜典波.论西方政府规制理论与中国规制实践之差异.经济问题,2003年第10期.
    [272]雷华.规制经济学理论研究综述.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11月.
    [273]王万山,裘孟荣,袁飞.市场规制理论的演进轨迹.商业研究,2003.14.
    [274]李雯.西方规制理论评述.南开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275]肖兴志.规制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经济评论,2002年第3期.
    [276]于立,肖兴志.规制理论发展综述.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1月.
    [277]张荐华.论政府微观经济规制.经济评论,1995年,第5期.
    [278]渡边俊一,林镐根.日本和美国的土地利用规制——从比较城市规划的观点上论述.国外城市规划,1994.2.
    [279]丁成日.城市“摊大饼”式空间扩张的经济学动力机制.城市规划,2005.4.
    [280] R.A.Erickson, The Evolution of the Space Economy Urban Geography,1983(4):2.
    [281]B.Pond, M.Yeates, Rural/urban Land Conversion I: Estimating the direct and indirectimpacts: Urban Geography,1983.
    [282]Harris CD. The nature of cities and Urban Geography in the last half century,UrbanGeography,1997,18(1).
    [283]Mcgee T G. 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 Expanding a Hypothesis,University of Hawail,1991.
    [284]Elliott J R., Cycles within the system: Metropolitanisation and migration in the US1965~1990,Urban Studies,1997,134(2).
    [285]Ullman EL., Geography as Spatial Interacti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0.
    [286]Coppack P.M., The Evolution and Modelling of the Urban Field. University of Guelph,Ontario,1988.
    [287]Brotchie J and Hall P et al. The Future of Urban Form: The Impact of New Technology.Antony Rowe Ltd, Chippenham Wiltshire,1989.
    [288]El Araby, Mostafa Morsi,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managing urban land supply and pricesin Egypt,Habitat International Volume:27, Issue:3, September,2003, pp.429-458.
    [289]Cherrill, Andrew; Lane, Mandy,The survey and prediction of land cover using anenvironmental land classification: A case study in northern England,Applied GeographyVolume:15, Issue:1, January,1995, pp.69-85.
    [290]Rossiter, D.G.,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land evaluation, Geoderma Volume:72,Issue:3-4, August,1996, pp.165-190.
    [291]Cooper, Alan,Multivariate land class and land cover correlations in Northern Ireland,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Volume:31, Issue:1-3, February,1995, pp.11-19.
    [292]Futian, Qu; Nico, Heerink; Wanmao, Wang,Land administration reform in China: Itsimpact on land allo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and Use Policy Volume:12, Issue:3, July,1995, pp.193-203.
    [293]Olima, W. H. A.,The Conflicts, Shortcoming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Urban LandManagement System in Kenya,Habitat International Volume:21, Issue:3, September,1997,pp.319-331.
    [294]Williamson, Ian P.,Land administration “best practice” providing the infrastructurefor l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Land Use Policy Volume:18, Issue:4, October,2001,pp.297-307.
    [295]Erickson, Donna L, Rural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Implications for localplanning in the River Raisin watershed, Land Use Policy Volume:12, Issue:3, July,1995, pp.223-236.
    [296]Parks, Peter J., Explaining "Irrational" Land Use: Risk Aversion and MarginalAgricultural Land,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Volume:28,Issue:1, January,1995, pp.34-47.
    [297]Fourie, Clarissa,The role of local land administrators: an African perspective, LandUse Policy Volume:15, Issue:1, January,1998, pp.55-66.
    [298]Ding, Chengri, Land policy reform in China: assessment and prospects, Land Use PolicyVolume:20, Issue:2, April,2003, pp.109-120.
    [299]Harrington, L M B, Regarding research as a land use, Applied Geography Volume:16,Issue:4, October,1996, pp.265-277.
    [300]Gobin, Anne; Campling, Paul; Deckers, Jozef; Feyen, Jan, Integrated land resourcesanalysi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Ikem (south-eastern Nigeria), Landscape and UrbanPlanning Volume:53, Issue:1-4, January30,2001, pp.95-109.
    [301]Firman, Tommy, Rural to urban land conversion in Indonesia during boom and bustperiods, Land Use Policy Volume:17, Issue:1, January,2000, pp.13-20.
    [302]Veldkamp, A.; Fresco, L. O,.Reconstructing Land Use Drivers and their Spatial ScaleDependence for Costa Rica (1973and1984), Agricultural Systems Volume:55, Issue:1, September,1997, pp.19-43.
    [303]Short, Christopher, Common land and ELMS: a need for policy innovation in Englandand Wales, Land Use Policy Volume:17, Issue:2, April,2000, pp.121-133.
    [304]Mertens, Beno t; Lambin, Eric, Modelling land cover dynamics: integration offine-scale land cover data with landscape attribu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Volume:1, Issue:1,1999, pp.48-52.
    [305]Omar, Ismail; Yusof, Aminah Md.,Indigenous land rights and dynamics of the land marketin Kuala Lumpur, Malaysia, Habitat International Volume:26, Issue:4, December,2002,pp.507-521.
    [306]Lin, George C.S; Ho, Samuel P.S,China's land resources and land-use change: insightsfrom the1996land survey,Land Use Policy Volume:20, Issue:2, April,2003, pp.87-107.
    [307]Addae-Dapaah, Kwame,Utilization of urban residential land: a case study of Singapore,Cities Volume:16, Issue:2, April,1999, pp.93-101.
    [308]Macmillan, Douglas C.,An economic case for land reform, Land Use Policy Volume:17,Issue:1, January,2000, pp.49-57.
    [309]Kaizoji, Taisei,Scaling behavior in land markets, Physica A Volume:326, Issue:1-2,August1,2003, pp.256-264.
    [310]Nnkya, Tumsifu Jonas, Land Use Planning Practice Under the Public Land OwnershipPolicy in Tanzania, Habitat International Volume:23, Issue:1, March,1999, pp.135-155.
    [311]De Souza, Flávio A.M.,The future of informal settlements: lessons in the legalizationof disputed urban land in Recife, Brazil, Geoforum Volume:32, Issue:4, November,2001, pp.483-492.
    [312]Feder, Gershon; Nishio, Akihiko, The benefits of land registration and titling:economic and social perspectives,Land Use Policy Volume:15, Issue:1, January,1998,pp.25-43.
    [313]Bromley, D.W.,South Africa--where land reform meets land restitution, Land UsePolicy Volume:12, Issue:2, April,1995, pp.99-103.
    [314]Asabere, Paul K.; Huffman, Forrest E., Building Permit Policy and Land PriceDistortions: Empirical Evidence, 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 Volume:10, Issue:1,March,2001, pp.59-68.
    [315]Wang, Jun; Fu, Bojie; Qiu, Yang; Chen, Liding,Soil nutrients in relation to land useand landscape position in the semi-arid small catchment on the loess plateau in China,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Volume:48, Issue:4, August,2001, pp.537-550.
    [316]Alston, Lee J.; Libecap, Gary D.; Mueller, Bernardo,Land Reform Policies, the Sourcesof Violent Conflict, and Implications for Deforestation in the Brazilian Amazo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Volume:39, Issue:2, March,2000,pp.162-188.
    [317]Williamson, Ian P, Re-engineering land administration systems for sustainabledevelopment—from rhetoric to rea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Volume:3, Issue:3,2001, pp.278-289.
    [318]Deininger, Klaus; Zegarra, Eduardo; Lavadenz, Isabel,Determinants and Impacts ofRural Land Market Activity: Evidence from Nicaragua, World Development Volume:31,Issue:8, August,2003, pp.1385-1404.
    [319]Wei, Hu,Household land tenure reform in China: its impact on farming land use andagro-environment,Land Use Policy Volume:14, Issue:3, July,1997, pp.175-186.
    [320]Ding C.An Empirical Model of Urban Spatial Development[J].Review of Urban and RegionalDevelopment Studies,2001,13(3):123-136.
    [321]Alonso W. Location and Land Use [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4.
    [323]杜小军,苌花荣.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刚性持续存在并加剧的成因.商业研究,2006年第1期.
    [324]谷永芬,洪娟,张跃.转型期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综述.商业研究,2006年第1期.
    [325]吉宏,杨太康.对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模式的评价.经济问题,2006年第1期.
    [326]苏雪串.工业化中期阶段城乡经济互动关系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第2期.
    [327]齐晓安,林娣.我国人口城市化制度创新问题探析.东北师人学报(析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328]周庆华.陕北城镇空间形态结构演化及城乡空间模式.城市规划,2006年第2期.
    [329]蔡月芝.从城乡二元结构反思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第2期.
    [330]蔡军.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制度化因素分析.城市规划,2006年第1期.
    [331]韦亚平.人口转变与健康城市化中国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重大选择.城市规划,2006年第1期.
    [332]高汝熹,罗守贵.论都市圈的整体性、成长动力及中国都市圈的发展态势.现代城市研究,2006年08期.
    [333]夏翃.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334]谢守红.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形成演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335]王战和,许玲.大城市周边地区镇发展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336]张传勇.资源要素流动配置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财经论丛,2011年第6期.
    [337]义旭东.基于城乡统筹的要素价格动态变化与均衡分析.商业研究,2011/03,总第407期.
    [338]徐玮,谢文君.国外城乡发展经验对我国中部地区城乡统筹的启示——从生产要素流动性角度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
    [339]张述凯.论我国城乡生产要素的调整与自由结合.商业时代,2011年34期.
    [340]赵雪芳.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统筹城乡发展——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中国金融,2010年第5期.
    [341]官永彬.城乡要素积累、政策偏好与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财经科学,2010/11,总272期.
    [342]龚晓红,庞新军.土地要素、土地资本化与经济增长——基于重庆统筹城乡视角的实证研究.新疆农垦经济,2010年10年.
    [343]徐滨.我国城乡统筹的要素配置问题和对策研究.三农问题,2009年第2期.
    [344]任晓红,李世佼.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生产要素流动及激励措施探析——以重庆为例.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6月.
    [345]谢培秀,戴培昆.城乡要素流动与中西部地区城市化道路.发展研究,2009年第7期.
    [346]程世勇,李伟群.城乡土地价格双轨制与要素组合效率的制度需求.价格月报,总第389期.
    [347]周莉,夏涛.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分析——基于要素流动的视角.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第19卷第5期,2009年9月.
    [348]胡存智.构建城乡土地自由流动的政策工具——以换地权益书保障土地要素返流的探索.中国土地科学,第23卷第12期,2009年12月.
    [348]高丹桂,张志强.论城乡土地要素流动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基于中国国情对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修正.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第18卷第4期,2008年7月.
    [349]陈扬.要素整合与城乡区域统筹.决策科学,2008NO.23.
    [350]曾海兵.试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要素流动问题.当代经济,2007年第8期.
    [351]张泓,柳秋红,肖怡然.基于要素流动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新思路.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6期.
    [352]黎鹏.论要素流动的新特点与地域组合的新形式.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6月.
    [353]孙军,王先柱.要素流动的层次演进与区域协调发展.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总第142期).
    [354]谢守红,宁越敏.中国大城市发展和都市区的形成.城市问题,总第123期,2005年第1期.
    [355]谢守红.大都市区:中国城市化的新阶段.当代财经,2005年第5期总第246期.
    [356]杨勇.都市圈发展机理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357]李丽雅.我国大城市地区现代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上海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358]刘加顺.都市圈的形成机理及协调发展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359]顾晓君.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7年.
    [360]李文强.都市圈产业结构演化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361]陈洁.基于都市经济圈的块状经济发展研究——以杭州都市经济圈为例.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362]陈睿.都市圈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363]李文强.上海都市圈城市间产业分工问题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364]杨卫丽,李同昇.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发展及空间格局研究.经济地理,第31卷第1期,2011年1月.
    [365]高汝熹,罗守贵.论都市圈的整体性、成长动力及中国都市圈的发展态势.现代城市研究,2006(8).
    [366]吴晓隽.上海大都市圈的结构及功能体系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367]高汝熹,杨勇.都市圈形成要素分析.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8月第4期.
    [368]赵涤非,闫正平.都市农业的区位分析.闽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6期,2006年12月.
    [369]姜玲,杨开忠.日本都市圈经济区划及对中国的启示.亚太城市研究,2007·2.
    [370]曹芳萍,秦涛.国际大城市发展都市型工业的模式与经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第25卷第6期,2007年12月.
    [371]韩守庆.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与调控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372]曹传新,韩守庆,李诚固,包红玉.长春大都市区形成发育结构特征和空间发展形态调控.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7卷第2期,2005年6月.
    [373]洪银兴.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会,2005,P180.
    [374]李冰.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基于陕西省的实证研究.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375]汤芷萍.土地制度变迁中的城乡一体化研究——以上海F区为例.华东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376]田光明,曲福田.中国城乡一体土地市场制度变迁路径研究.中国土地科学,第24卷第2期,2010年2月.
    [388]张娟锋,刘洪玉,贾生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合法化:中国土地制度创新的战略选择.软科学.2010年5月,第24卷第5期(总第125期).
    [389]洪银兴.城市功能意义的城市化及其产业支持.经济学家,2003.2.
    [390]张建华,洪银兴.都市圈内的城乡一体化.经济学家,2007.5.
    [391]洪银兴.工业和城市反哺农业、农村的路径研究——长三角地区实践的理论思考.经济学家,2007年第8期.
    [392]洪银兴,高春亮.城乡市场的分割和统一.经济学家,2006.6.
    [393]顾惠芳,吴斌.基于城乡用地优化配置的土地挂钩试点政策研究.中国市场,2011年8月.
    [394]毕忠德.长春市城市基准地价演变过程与机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395]李存贵.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合作问题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396]刘艳军.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研究——基于东北地区的实证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397]李程骅.城乡一体化与产业空间优化的战略选择.创新,2008年05期.
    [398]戴宾.提升城乡一体的发展载体.成都日报,2007-07-08.
    [399]陆大道.我国城镇化进程与空间扩张.中国城市经济,2007年10期.
    [401]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402]盛广耀.城市化模式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7期.
    [403]周本顺.区域城镇结构整合战略研究.湖南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404]程志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405]傅莹.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406]王巍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增值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论文,2011年.
    [40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408]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
    [409]长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文本.
    [410]王胜利等.长春市国土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
    [411]长春市人民政府网,www.cc.jl.gov.cn.
    [412]中国国土资源部网站,www.mlr.gov.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