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唐代试诗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试诗制度是唐代统治者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基于现实需要而构建的举士选官机制。作为文德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及于唐代社会的诸多方面。以往的研究或者在内容上局限于进士科试诗,或者在认识上局限于应试文体无甚价值的判断,缺乏对唐代试诗制度的整体性研究。本文试着把试诗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通过基本的文史结合的方法,对其产生缘起、基本面貌、文体特征和作用影响予以全方位的考察,力图在以下四个方面获得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唐代试诗产生的时间和原因分析。试诗现象不只存在于进士科,它还广泛地存在于铨选、科目选、制举、翰林学士院试等多个考试门类中。从广义的科举范围来看,以诗取士的用人原则最初产生于吏部官员的录用考试,进而被引入其它考试。以此为基点,我们发现试诗产生的时间比以往认为的要早。另外,试诗作为最富有唐代色彩的一项考试制度,其背后蕴含着一幅深远而广阔的历史文化图景。
     二,试诗制度体系的构建。经过考察,我们发现唐代建立了完整的试诗制度体系。它以进士科试诗为基础,以铨选(包括博学宏词科)试诗为提高,以制举试诗为补充,以翰林院试诗为终点,形成了立体全方位的文才培养、选拔、任用、提拔机制。这其中还包括了地方——中央,解试——省试——殿试等不同级别的试诗,初试——覆核——重试(别头试)等不同环节的试诗,呈现出系统化的特点。这是我们将视野扩展到广义科举后获得的对试诗制度的全新认识。
     三,应试类文体评价体系的建立。作为制度规定下的应试类文体,应试诗的创作环境、创作机制、创作规范皆不同于一般的诗歌,由此呈现出来的诗体诗风也不同于普通的文学作品,脱离开制度背景的纯文学评价对其并不适用。通过分析应试诗的命题用意、体制规范和制度特征,我们试图建立起新的应试类文体的评价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作品的好坏不再仅仅由其审美性、抒情性特征决定,更主要的还要看它的内容、形式是否符合政治语境,有助于道德教化,其最终指向是是否有利于文德政治的构建。
     四,唐代试诗制度与社会、政治、文学之关系研究。试诗制度既是唐代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又通过“制度规定下的人”这一中介,对唐代社会、政治、文学产生影响,其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我们通过考察唐代士子在试诗制度下精神面貌、心理状态、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的特点,着重于探索试诗在“诗唐”社会的建立、文德政治的实行、唐诗文质并重风貌的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
The system of poetry test is a mechanism of selecting personnel and officials established by Tang Dynasty rulers in specific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and based on the actual need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ende politics, the system of poetry test had an influence on many aspects of the Tang Dynasty society. Previous studies, or limited its content in Jinshi poetry test, or limited in the judgment of exam-oriented style having little value, and were lack of the integrity of research on the system of poetry test in Tang Dynasty. This paper tried to study the poetry test as an independent object, through the basic method of combining literature and history to find its origins, the basic appearance,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ffects upon the full range of inspection, and finally tried to get some of my awareness in the following four areas:
     Firstly, the analysis of the time and cause that the poetry test produced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phenomenon of test poetry was not only presented in Jinshi, but also widely existed in the other kinds of personnel and officials selection examinations. In the broad terms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the principles of poetry test to select officials was originally emerged in the examination of the board of civil service officials, which was subsequently introduced in the other examinations. Anchored, we found the time that the poetry test produced was sooner than we previously thought. Also, a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examination system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system of poetry test contained a far-reaching and broa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icture.
     Secondly, describing the system of poetry test. After inspection, we found that the Tang Dynasty set up a complete poetry test institutional system, which took the Jinshi test poetry as the basis, the board of civil service (including the Bo Xue Hong Ci) poetry test as the improvement, the Zhi Ju poetry test as the complement, and the Han Lin Yuan poetry test as the end. It was a three-dimensional and comprehensive mechanism to cultivate, select, appoint, and promote literary talent. This system included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examinations, for example, the local-central examination, Xie examination-Sheng examination-Dian examination, etc. It also included the different steps of examinations, for example, the preliminary examination-review-retest (Bie Tou Shi), etc. It showed the systematic features. The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 of poetry test was obtained after we expanded our vision to the broad terms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Thirdly, setting up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exam-oriented style. The creative environment, creative mechanisms and norms of exam-oriented poetry were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writing poetry, and the style of exam-oriented poetry was also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literary works. So it was unsuitable for us to evaluate the exam-oriented style using the standard for the ordinary literary works. Through analyzing the intention of inventing the examination question, institutional norms and systems characteristics, we tried to establish a new evaluation system of exam-oriented style. In this system, the work was no longer judged by their aesthetic nature and lyricism characteristic, more important, it depended on if its content and form were in line with the political context, contributed to moral values, and helped to build the Wende politics in the end.
     Last,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ystem of poetry test and the society, politics, literary in Tang Dynasty. The system of test poetry was produced in specific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and through "the person ruled by the system" to impact the society, politics, literary in Tang dynasty. There was a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ystem of poetry test and the environment. Through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llectuals'spiritual, psychological status,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the ways of thinking in Tang Dynasty, we want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and impact that the system of poetry test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setting up the "Tang Dynasty Poetry Society'", applying Wende politics policy and the Tang poem characteristic coming into being.
引文
1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序》,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2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 《文献》,1983年第15辑。
    2 《文献》,1987年第1、2期。
    3 《学林漫录》第6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唐代文学研究》第4辑,广西师大出版社1993年版。
    4 《文献》,1988年第1、2期;《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5 《唐代文学研究》第4辑,广西师大出版社1993年版。
    6 《文献》,1994年第3期。
    7 《文献》,1997年第4期。
    8 《国学研究》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 《古籍研究》,2001年第1期;《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5期;《文献》,2003年第3期。
    10 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
    11 杨学为:《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黄山书社1992年版;《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 刘宏:《中国选士制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上海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 李新达:《中国科举制度史》,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
    4 任立达:《中国古代官吏考选制度史》,青岛出版社2000年版。
    5 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6 许树安:《古代选举及科举制度概述》,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7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 张清希:《中国科举考试制度》,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9 宁欣:《唐代选官研究》,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
    10 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中华书局2001年版。
    11 李双璧:《入仕之途——中西选官制度比较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2 王炳照:《中国科举制度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 王道成:《科举史话》,中华书局1988年版。
    2 林白、朱梅苏:《中国科举史话》,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 李树:《中国科举史话》,齐鲁书社2004年版。
    4 《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
    5 《历史研究》,1984年第6期。
    6 《史学月刊》,1985年第2期。
    1 《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
    2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6期。
    3 《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1期。
    4 《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
    5 《求索》,1997年第6期;《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浙江学刊》,1998年第4期。
    6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84年第3期。
    7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8 《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2期。
    9 《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10 《人文杂志》,2000年第2期。
    11 《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12 《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1期。
    13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4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2 《唐都学刊》,2005年第4期。
    3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4《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5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6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1年第1期。
    7 《人文杂志》,2002年第3期。
    8 《历史研究》,1995年第4期。
    9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4期。
    10 《杜甫研究学刊》,1996年第4期。
    11 《学术月刊》,1991年第3期。
    12 《唐都学刊》,1995年第6期。
    13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4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第1期。
    15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6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7 《文学遗产》,2005年3期。
    1 《陕西师大学报》,1983年第2期。
    2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4 《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3、4、5期;《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5 《兰州学刊》,2006年第1期。
    6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7 《东南学术》,2001年第2期。
    8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5期。
    1 候力:《科举制度与唐代社会》,岳麓书社1998年版。
    2 王日根:《中国科举考试与社会影响》,岳麓书社2007年版。
    3 《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
    4 《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第4期。
    1 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 王炎平:《槐花黄,举子忙——科举与士林风气》,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3 李世愉:《中国历代科举生活掠影》,沈阳出版社2005年版。
    4 杨波:《长安的春天——唐代科举与进士生活》,中华书局2007年版。
    5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6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第1期。
    7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3期;《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8 《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9 宋大川:《唐代教育体制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 何力:《北京的教育与科举》,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11 刘海峰、李兵:《学优则仕——教育与科举》,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
    12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13 《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3期。
    1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2 《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4期。
    3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4 陈飞:《唐代试策考述》,中华书局2002年版。
    5 俞钢:《唐代文言小说与科举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6 《文学遗产》,1984年第3期。
    7 《文学遗产》,1991年第2期。
    8 《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秋;《学术研究》,2006年第11期;《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文艺研究》,2007年第4期:《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
    9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10 《西南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11 《文史哲》,2003年第3期。
    1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 《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3 《人文杂志》,2003年第2期。
    4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5 《漳州师院学报》,1997年第3期。
    6 《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8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9 《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4、5、6期。
    10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1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4期。
    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
    3 《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
    4 《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5 彭国忠:《唐代试律诗》,黄山书社2006年版。
    6 张荫堂:《唐朝状元诗榜眼诗探花诗》,昆仑出版社2009年版。
    1 王兆鹏:《唐代科举考试诗赋用韵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版。
    2 《中国语文》,1998年第2期;《汉字文化》,1999年第2期;《汉字文化》,2005年第2期。
    3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4 《安徽文学》,2009年第2期。
    5 《文献》2001年第3期。
    6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7 《文学遗产》,2007年第3期;《文学研究》,2007年第5期。
    8 《江海学刊》,2007年第4期;《东岳论丛》2008年第1期;《齐鲁学刊》,2008年第3期。
    9 《学术研究》,2006年第2期。
    10 《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
    11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 郑晓霞:《唐代科举诗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页。
    2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三《贡举》,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3 同上,第34页。
    4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四《企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80页。
    5 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中,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页。
    6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四《企羡》,第370页。
    7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66页。
    8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述进士上篇》,第3页。
    9 同上,卷十四《主司失意》,第156页。
    1 苏芸:《从应试诗看唐代社会风气及士人心态》,《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
    2 钱穆:《国史大纲》上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30页。
    3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九《杨琯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429页。
    4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贤君鉴》,《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293、1294页。
    5 唐·白居易:《太社观献捷诗》,清·彭定球《全唐诗》卷四百六十一,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246页。
    6 陈飞:《唐代试策考述·绪言》,第12页。
    1 刘思立奏请的文本久已不传。
    2 唐·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历代制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54页。
    3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六《政事·贡举》,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49页。清·董诰:《全唐文》卷十三题为《严考明经进士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1页。
    4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787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9页。
    1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八《诂笺三·进士科故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96页。
    2 清·赵翼:《陔馀丛考》卷二十八《进士》,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83页。
    3 岑仲勉:《隋唐史》,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89页。
    4 工水照:《再谈唐诗繁荣的原因——兼答梁超然、皇甫煃同志》,《王水照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28页。
    5 同上,第825-829页。
    1 唐·杜佑:《通典》卷十七《选举五·杂议论中》,第422页。
    2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九《杨琯传》,第3430页。
    3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试杂文》,第9页。
    4 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四十《子部·小说家类一》,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86页。
    1 唐·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历代制下》:“其初止试策,贞观八年,诏加进士试读经史一部。”第354页。卷十七《选举五·杂议论中》:“大唐贞观八年三月,诏进士读一部经史。”第402页。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进士》:“贞观八年三月三日诏:进士试读一部经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633页。
    2 唐·杜佑:《通典》卷十七《选举五·杂议论中》,第402页。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进士》,第1633页。
    3 宋·王应麟《玉海》卷二百○四《辞学指南·箴》,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3720页。
    4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三十九《贡举部·条制》,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7388页。
    5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四《尚书礼部·礼部尚书侍郎》述进士试制时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09页。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凡《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诗》、《周礼》、《仪礼》为中经;《易》、《尚书》、《春秋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第1160页。
    6 唐·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历代制下》,第356页。
    7 唐·唐玄宗:《条制考试明经进士诏》,清·董诰《全唐文》卷三十一,第345页。
    8 唐·颜真卿:《朝议大夫赠梁州都督上柱国徐府君神道碑铭》,清·董诰《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三,第3480、3481页。
    9 陈尚君持此观点,见《(登科记考)正补》,《陈尚君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5页。
    10 徐松持此观点,见清·徐松撰,盂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卷四《长安二年壬寅》,第702页。
    1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三十九《贡举部·条制》,第7390页。
    2 同上,卷六百四十三《贡举部·考试》,第7428页。
    3 清·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卷二《永隆二年辛巳》,第84-85页。
    1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第11页。
    2 胡可先、陈尚君均认为此诗作于开元十三年(725)。详见胡可先:《(登科记考)匡补三编》,《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陈尚君:《(登科记考)正补》,详见《陈尚君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1页。
    3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第169-171页。
    4 皇甫煃:《唐代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繁荣的关系》,《南京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陈尚君《(登科记考)正补》亦录此诗题,放在“先天二年癸丑(713)”条目中,详见《陈尚君自选集》,第221页。
    5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第148-149页。
    1 详见陈铁民:《梁璵墓志与唐进士科试杂文》,《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2 这6年分别为:开元元年、五年、十三年、十八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
    3 这4年分别为:开元二年、四年、七年、二十一年。
    4 王运熙:《释“河岳英灵集序”论盛唐诗歌》,《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7年第2期。
    5 陈尚君:《(登科记考)正补》,《陈尚君自选集》,第211-212页。
    6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开元36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407页。
    1 清·徐松撰,盂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卷二《仪凤四年己卯》,第82、83页。
    2 陈尚君:《(登科记考)正补》,《陈尚君自选集》,第211-212页。
    3 清·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卷二《永隆二年辛巳》,第86页。
    4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第118-119页。
    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唐纪·则天后垂拱四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454页。
    2 同上,卷二百○四《唐纪·则天后垂拱四年》、《则天后永昌元年》,第6447、6454—-6456页。
    3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儒学传序》,第4942页。
    4 详见陈铁民:《梁璵墓志与唐进士科试杂文》,《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 五代·刘呴:《旧唐书》卷九《玄宗本纪》,第229页。
    2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制科举》,第1649页。
    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唐纪·玄宗天宝六载》,第6876页。
    2 唐·元结:《喻友》,清·董诰《全唐文》卷三百八十三,第3887页。
    3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三十九《贡举部·条制》载,开元二十二年三月诏曰:“多才科试,经国商略大策三道,并试杂文三道,取其词气高者。”第7390页。
    4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一《荐举不捷》载:“长沙日试万言王璘……复为《鸟散余花落》诗三十首。”白居易《日试诗百首田夷吾曹璠授魏州充州县尉制》言:“明试以诗,五言百篇。”详见《白居易全集》卷五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27页。
    1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上》,第1161页。
    2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学校部·奏议第三》,第6969页。
    1 宋·朱熹集注:《论语集注·季氏第十六》,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172页。
    2 汉·班固:《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5、1756页。
    3 唐·王勃:《上吏部裴侍郎启》,清·董诰《全唐文》卷一百八十,第1830页。
    4 具体参见元·辛文房撰,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7、28页。
    1 唐·骆宾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启》,《骆宾王集》卷六,中国书店影印本1988年版。
    2 分别可见于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六《公荐》,第68页;卷二《恚恨》,第22、23页。
    3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四《选部上·论选事》,第1586页。
    1 唐·张九龄:《上封事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二百八十八,第2926页。
    2 唐·唐高祖《令京官五品以上及诸州总管刺史各举一人诏》,清·董诰《全唐文》卷二,第32页。
    1 唐·唐太宗《令河北淮南诸州举人诏》,清·董诰《全唐文》卷六,第71页。
    2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进士》,第1633页。
    1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六《政事·贡举》,第549页。
    1 陈飞(署名陈选公):《唐代文学的文化规定》,《郑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2 宋·朱熹集注:《论语集注·为政第二》,第9页。
    3 同上,《述而第七》,第67页。
    4 同上,《泰伯第八》,第77页。
    5 同上,《季氏第十六》,第172页。
    6 同上,《子路第十三》,第129页。
    7 同上,《阳货第十七》,第177页。
    1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第五十《经解第二十六》,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09页。
    2 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83页。
    3 清·李塨 :《论语传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173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13页。
    4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卷二《虞书·舜典》,十三经注疏本,第131页。
    5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五十一《孔子闲居第二十九》,十三经注疏本,第1616页。
    6 清·王先谦:《荀子集注·儒效第八》,新编诸子集成本(第一辑),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33页。
    7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一《毛诗序》,十三经注疏本,第270页。
    8 汉·班固:《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08、1756页。
    9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一《毛诗序》,十三经注疏本,第271页。
    1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一《毛诗序》,十三经注疏本,第270页。
    2 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卷一《务本第二》,新编诸子集成本(第一辑),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9页。
    3 汉·班固:《两都赋·序》,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第一,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1页。
    4 同上。
    5 汉·班固:《汉书》卷五十一《贾邹枚路传》,第2366页。
    6 同上,卷八十七下《扬雄传下》,第3575页。
    7 南朝·刘勰著、黄叔琳等注:《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卷九《时序第四十五》,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39页。
    8 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3073页。
    1 汉·班固:《汉书》卷七十四《王褒传》,第2829页。
    2 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第3106页。
    3 陈飞(署名陈选公):《唐代文学的文化规定》,《郑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4 魏·曹不:《典论·论文》,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第五十二,第1566页。
    5 晋·陆机:《文赋》,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第十七,第524页。
    1 南朝·沈约:《宋书》卷五十五《臧焘徐广傅隆传论》,二十四史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552页。
    2 晋·陈寿:《三国志》卷十四《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二十四史本,第456页。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二十四史本,第1068、1069页。
    2 南朝·刘勰著、黄叔琳等注:《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卷九《时序第四十五》,第541页。
    1 唐·李延寿:《南史》卷五十九《王僧孺传》附《虞羲传》载:“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文琰曰:‘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乃与令楷、江洪等共打铜钵立韵,响灭则诗成,皆可观览。”二十四史本,第1463页。
    2 唐·姚思廉:《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二十四史本,第96页。
    3 同上,卷四十九《文学传序》,第685页。
    4 唐·李延寿:《南史》卷六《梁本纪》,第168页。卷五十九《王僧儒传》,第1460页、1463页。
    5 转引自许结:《中国辞赋流变全程考察》,《学术月刊》,1994年第6期。
    6 唐·姚思廉:《梁书》卷十四《江淹任昉传论》,第258页。
    7 同上,卷四十九《文学上·刘苞传》,第688页。
    8 同上,卷五十《文学下·刘峻传》,第702页。
    1 唐·姚思廉:《陈书》卷三十四《文学传序》,二十四史本,第453页。
    2 唐·李延寿:《南史》卷十三《宋宗室及诸王上》附《鲍照传》载:“照始尝谒义庆未见知,欲贡诗言志,……于是奏诗,义庆奇之。赐帛二十匹,寻摧为国侍郎,甚见知赏。”二十四史本,第360页。
    3 南朝·萧子显:《南齐书》卷四十七《王融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819页。
    4 唐·姚思廉:《陈书》卷十九《虞荔传》附《虞寄传》,第258页。
    5 曹道衡:《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4页。
    6 南朝·裴子野:《雕虫论》,《全梁文》卷五十三,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262页。
    7 隋·李谔:《上隋文帝革文华书》,《全隋文》卷二十,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4135页。
    1 南朝·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全梁文》卷二十,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064页。
    2 曹道衡:《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第64页。
    3 唐·魏征:《隋书》卷三《 炀帝本纪上》,中华书局]973年版,第68页。
    4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一《薛登传》,第3138页。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下》,第48页。
    2 同上,第53页。
    3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十七《帝王部·求贤》,第717页。
    4Arthur F. Wright《The Sui Dynasty:Unification of Chian,A.D.581-617》,日译本《隋代史》,布目潮渢、中川努译,法律文化社1982年版,第135页。转引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5 唐·李渊:《令诸州举送明经诏》,清·董诰《全唐文》卷三,第35页。
    1 唐·李渊:《罢差科徭役诏》,清·董诰《全唐文》卷二,第33页。
    2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15-216页。
    3 唐·魏征:《隋书》卷七十五《儒林传序》,第1705页。
    4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唐纪·高祖武德九年》,第6023页。
    5 陈飞:《唐代试策考述》,第16页。
    6 汉·毛亨传、郑笺注,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序》,第264页。
    7 唐·魏征:《隋书》卷七十六《文学传序》,第1729页。
    8 唐·姚思廉:《梁书》卷四十九《文学传序》,第685页。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传上》,第4982页。
    2 唐·李世民:《帝范》卷四《崇文第十二》,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第104页。
    3 唐·卢照邻:《南阳公集序》,清·董诰《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六,第1692页。
    4 唐·李世民:《置文馆学士教》,清·董诰《全唐文》卷四,第49页。
    5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81页。
    6 同上,第21页。
    1 唐·沈既济《词科论》,清·董诰:《全唐文》卷四百七十六,第4868页。
    2 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编辑委员会《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0本,第689-728页。
    3 范文澜 :《中国通史》第四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33页。
    4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传上》,第5725页。
    5 同上,卷一百○二《虞世南传》:“帝尝作宫体诗,使庚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第3972页。
    6 唐太宗存世诗歌109篇。
    1 闻一多:《唐诗杂论·类书与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2 宋·欧阳修:《隋太平寺碑》,《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1148页。
    3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古体中·五言》,吴文治主编《明诗话全编》第五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466页。
    4 明·许学夷:《诗源辩体》卷十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8页。
    5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八十二《许敬宗传》,第2762页。
    6 同上,卷七十六《濮王泰传》,第2656页。
    7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第17页。
    1 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2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中《文苑中·宋之问传》,第5025页。
    3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七十六《后妃传上·上官昭容》,第3488页。
    4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一百○二《徐坚传》,第3175页。
    5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百O二《文艺中·李适传》,第5748页。
    6 宋·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一《中宗》,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0页。
    1 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八《文章第十八》,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0页。
    2 唐·张说:《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清·董诰《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五,第2275页。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儒学传序》,第4942页。
    2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唐纪·中宗景龙二年》,第6622页。
    1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五《以其人不称才试而后惊》,第61页。
    2 宋·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八《陈子昂》,第234页。
    3 同上,卷一《太宗》,第1页。
    4 唐·武平一:《请追赠杜审言官表》,清·董诰《全唐文》卷二百六十八,第2723页。
    1 陈飞:《唐代试策考述》,第16页。
    2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七《崇儒学》,第219页。
    1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进士》,第1634页。
    2 同上,第1636页。
    3 《条流明经进士诏》:“学者立身之本,文者经国之资”。
    4 宋·王说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八,第713、714页。
    5 崔荣华:《唐代进士科“以诗赋取士”辨析》,《唐都学刊》,2005年第4期。
    6 《条流明经进士诏》:“进士试杂文两首,识文律者,然后并令试策。”
    7 垂拱元年(685),《九河铭》。
    8 开元十一年(723),《黄龙颂》;开元十五年(727),《积翠宫甘露颂》。
    9 开元十四年(726),《考功箴》。
    10 开元二十六年(738),《拟孔融荐衡表》。
    1 南朝·刘勰著、黄叔琳等注《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卷五《章表第二十二》,第306页。
    2 晋·陆机:《文赋》,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第十七,第524页。
    3 同上。
    4 晋·陆机:《文赋》,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第十七,第524页。
    5 墨子主张“尚同”,汉·班固《汉书》卷三十《艺文志》注:“言皆同,可以治也。”第1738页。
    6 孔子提出养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详见宋·朱熹集注《论语集注·为政第二》,第10页。
    1 南朝·钟嵘:《诗品·序》,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页。
    2 朱光潜:《诗论》第五章《诗与散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33页。
    1 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引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1页。
    2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四册,第333页。
    1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八《诂笺三·进士科故实》,第197页。
    1 《条制考试明经进士诏》:“强识博文,可以从政。”
    2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九《好及第恶登科》,第97页。
    3 赵嘏残句。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一《薛登传》,第3138页。
    2 同上,卷一百一十九《杨琯传》:“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第3430页。唐·杜佑《通典》卷十四《选举二·历代制中》:“炀帝始建进士科。”第343页。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十《厘革》:“隋炀帝改置明、进二科。”第153页。
    3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述进士上篇》,第3页。
    4 同上,卷五《统序科第》载:“始自武德辛巳岁四月一日,敕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随物入贡。”第1页。卷十五《杂记》:“至五年十月,诸州共贡……进士三十人。十一月引见,……十二月吏部奏付考功员外郎申世宁考试。”第159页。
    5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三《贡举》记:“国初,……进士试时务策五道。”第32页。
    6 唐·唐玄宗:《条制考试明经进士诏》,清·董诰《全唐文》卷三十一,第345页。
    7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三《贡举》,第33页。
    1 唐·权德舆:《唐故尚书工部员外郎赠礼部尚书王公神道碑铭并序》,《权德舆诗文集》卷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76页。
    2 唐·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历代制下》,第357页。
    3 同上,第358页。
    4 参见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第170一172页。
    5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93页。
    6 唐·舒元舆:《上论贡士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七,第7487页。
    7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进士 》,第1636页。
    8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六《政事·贡举》,第550页。
    1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第八章《科举在选举中地位的变化》,第180、181页。
    2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59页。
    1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二十一《国子监·祭酒司业》,第558页。
    2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五《学校》,第741页。
    3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64页。
    4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乡贡》,第7页。
    5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五《学校》,第741页。
    6 同上,卷六十六《东都国子监》,第1372页。
    1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一百○五《政事·崇儒》,第537页。
    2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59页。
    3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五《学校》,第741页。
    4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二十四《礼仪志四》,第921页。
    5 唐·杨玚:《谏限约明经进士疏》,清·董诰《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八,第3027页。
    6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儒学上》,第4941页。
    7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乡贡》,第8页。
    8 同上,卷一《两监》,第5页。
    1李绅元和九年(814)任国子助教,白居易《渭村酬李二十见寄》中有“莫叹学官贫冷落”的诗句,参见清·彭定球《全唐诗》卷四百三十八,第4861页。
    2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两监》,第5页。
    3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第三章《乡贡》,第47页。
    4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60页。
    5 同上,卷三十七《地理志一》,第960页。
    6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户部郎中员外郎》,第74页。
    7 唐·杜佑:《通典》卷五十三《礼十三·大学》,第1468页。
    8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61页。
    1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统序科第》,第1页。
    2 同上,卷一《两监》,第6页。
    3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一《儒教》,第5页。
    1 唐·李奕:《登科记序》,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三十六,第5445页。
    2 唐·韩愈:《赠张童子序》,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五,第5617页。
    3 唐·韩愈:《进士策问十三首》,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七,第5547页。
    4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二《京兆府解送》,第13页。
    5 同上,卷一《述进士下篇》,第4页。
    6 唐·柳宗元:《送辛生下第序略》,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七十八,第5842页。
    1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二《争解元》,第17页。
    2 同上,卷一《两监》,第5页。
    3 同上,卷一《述进士下篇》,第4页。
    4 《会昌五年举格节文》:“诸州府所试进士杂文,据元格并合封送省,准开成三年五月三日敕落下者,今缘自不送所试以来,举人公然拔解。”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第2页。
    5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进士》,第1634页。
    6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十四《宪宗本纪上》,第423页。
    7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郎中员外郎》,第74页。
    8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选举考四·举士》,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7页。
    1 参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为乡人轻视而得者》,第89页。元·辛文房著,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卷八《邵谒》,第453页。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李勋尚书发愤》,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2页。
    2 据傅璇琮统计,唐代仅乡贡明经和进士数每年就在1000人之上。详见《唐代科举与文学》第三章《乡贡》,第48页。
    1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三《贡举》,第32页。
    2 宋·王溥:《唐会要》卷五十九《尚书省诸司下·礼部侍郎》,第1203页。
    3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选举考三·举士》,第281页。
    4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九十二《韦安石传》,第2958、2959页。
    1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五《以其人不称才试而后惊》,第61页。
    2 详见宋·洪迈:《容斋三笔》卷十《唐夜试进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528页。
    3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第28页。
    4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缘举杂录》,第1639页。
    5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一《贡举部·条制第三》,第7404页。
    6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载:“唐礼部试诗赋,题不皆有所出,或自以意为之,故举子皆得进问题意,谓之‘上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3页。
    7 宋·钱易:《南部新书》丙卷,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5页。
    8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三《贡举》,第32页。
    9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九《好知己恶及第》,第97页。
    1 唐·唐玄宗:《条制考试明经进士诏》,清·董诰《全唐文》卷三十一,第345页。
    2 比如大历八年(773),东都知贡举在阎济美杂文试环节,将其黜落,温庭筠《乾月巽子》载“先榜落第”,大历九年他再次参加考试时,杂文榜放后再试帖经,可见此时三场试顺序就已是诗赋排在第一场了。详见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九《贡举二·阎济美》,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335页。
    3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一《贡举部·条制第三》,第7403页。
    4 唐·温庭筠《乾月巽子》,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九《贡举二·阎济美》,第1335页。
    5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己落重收》载:“贞元中,李缪公……先是出试,杨员外于陵省宿归第,遇程于省司,询之所试,程探靿中得赋稿示之……翌日杂文无名,于陵深不平。”第90页。
    6 同上,第90页。
    1 白居易:《论重考试进士事宜状》,《白居易全集》卷六十《奏状三》,第830页。
    2 唐·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历代制下》,第357页。
    3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进士》,第1634页。
    4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百五十《李揆传》,第4808页。
    1 详见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第四章《举子到京后活动概说》,第101-104页。
    2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述进士下篇》,第4页。
    3 清·梁章钜:《制艺从话·试律丛话》,上海书店2001年版,第511页。
    4 唐·温庭筠《乾月巽子》,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九《贡举二·阎济美》,第1335页。
    5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三《贡举》,第33页。
    1 宋·钱易:《南部新书》己卷,第83页。
    2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二《贡举部·条制第四》,第7412、7413页。
    1 唐·温庭筠:《乾月巽子》,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九《贡举二·阎济美》,第1336页。
    2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乡贡》,第8页。
    3 清·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卷二,第71页。
    4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乡贡》,第8页。
    5 清·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卷二十二《会昌五年乙丑》,第896页。
    6 同上,卷二十五《天成五年庚寅》,第1090页。
    7 唐·唐玄宗:《条制考试明经进士诏》,清·董诰《全唐文》卷三十一,第345页。
    8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进士归礼部》,第11页。
    1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65页。
    2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贡举部·条制第二》,第7397页。
    3 同上,第7398页。
    4 详见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八《钱徽传》,第4383、4384页。
    5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进士》,第1635页。
    6 同上。
    1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下《因嫌进》,《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302页。
    2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进士》,第1635、1636页。
    1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一《贡举部·条制第三》,第7404页。
    2 唐·阙名:《玉泉子》,《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422页。
    3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十八《武宗本纪》,第602页。
    4 同上,卷一百六十四《王播传》,第4278页。
    5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别头及第》,第91页。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七《杨收传》,第4601页。
    2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十八上《武宗本纪》,第602、603页。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十八下《宣宗本纪》,第617页。
    2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进士》,第1637页。
    3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65页。
    4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贡举部·条制第二》,第7398页。
    1 宋·王溥:《唐会要》卷五十八《尚书省诸司·考功员外郎》,第1185页。
    2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别头及第》,第91页。
    3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第四章《举子到京后活动概说》,第86页。
    4 清·董诰:《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七,第7739页。
    1 宋·王应麟:《玉海》卷二百○四《辞学指南·箴》,第3720页。
    2 转引自清·徐松撰、盂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卷十一《建中三年王戌》,第487页。
    3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四《王播传》,第4278页。
    4 唐·杜牧:《上宣州高大夫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二,第7793页。
    5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一百二十七《杨收传》,第4601页。
    6 别头试从开元二十九年开始实行,至上元二年才有人及第,似乎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7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百六十,第4966页。
    8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下《沈母议》,《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303页。
    9 唐·柳宗元:《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九十一,第5981页。
    1 唐·李翱:《唐故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致仕上柱国宏农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赠司空杨公墓志铭》,清·董诰《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九,第6449页。
    2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贡举部·条制第二》,第7398页。
    3 同上,第7399页。
    4 参见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第1165、1166页。
    5 可参看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第十二章《举子情状与科场风习》,第372-374页。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第十一章《科举中的权贵子弟问题》,第273-242页。
    1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十八上《武宗本纪》,第604页。
    2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九《防慎不至》,第94页。
    3 五代·刘晌:《 旧唐书》卷十六《穆宗本纪》,第488页。
    4 唐·黄滔:《甫阳黄御史集·别集》引《唐昭宗实录》,从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863本,第349页。
    5 详见唐·黄滔:《甫阳黄御史集·别集》引《唐昭宗实录》,第348、349页。
    1 白居易:《论重考试进士事宜状》,《白居易全集》卷六十《奏状三》,第830页。
    2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十六《穆宗本纪》,第488页。
    3 同上。
    4 唐·黄滔:《甫阳黄御史集·别集》引《唐昭宗实录》,第348、349页。
    1 唐·唐昭宗:《覆试进士敕》,清·董诰《全唐文》卷九十一,第955页。
    2 唐·皇甫湜:《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清·董诰《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五,第7018页。
    1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二十一《国子监·祭酒司业》,第558、559页。
    2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学校部·奏议第三》,第1858页。
    3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五《学校》,第741页。
    4 唐·韩愈:《送陈密序》,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五,第5615页。
    5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61页。
    6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五《学校》,第740页。
    7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八《百官志》,第1266页。
    8 唐·王溥:《唐会要》卷六十六《东都国子监》,第1373页。
    1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二十一《国子监·祭酒司业》,第558页。
    2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九《玄宗本纪下》,第224页。
    3 宋·王溥:《唐会要》卷六十六《广文馆》,第1375页。
    4 唐·杜佑:《通典》卷二十七《职官九·广文馆》,第767页。
    5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二《文学》,第120页。
    6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广文》,第8页。
    7 唐·杨瑒:《谏限约明经进士疏》,清·董诰《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八,第3027页。
    8 同上。
    9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两监》,第5页。
    10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缘举杂录》,第1639页。
    1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八《百官志三》,第1267页。
    2 同上,卷二百○二《文艺中·郑虔传》,第5766页。
    3 同上,卷二百○三《文艺下·欧阳詹传》,第5786页。
    4 唐·韩愈:《李元宾墓铭》,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六十六,第5730页。
    5 唐·李观:《贻先辈孟简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三,第5414页。
    6 唐·李观:《与吏部奚员外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二,第5406页。
    1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四《师友》,第50页。
    2 同上,卷一《广文》,第8页。
    3 宋·王溥:《唐会要》卷六十六《东都国子监》载:“(元和二年)十二月,国子监奏:‘请每馆定额如后:广文馆六十员。”第1371页。唐·陆龟蒙有诗《南阳广文博士还雷平后寄》,清·彭定球《全唐诗》卷六百二十六,第7193页。
    4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统序科第》,第1页。
    5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五《学校》,第740、741页。
    1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60页。
    2 宋·王溥:《唐会要》卷六十四《史馆下·崇文馆》,第1320页。
    3 李锦绣:《试论唐代的弘文崇文馆生》,《文献》,1997年第2期。
    4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九上《百官志四》,第1294页。
    5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七《贡举下·弘文崇文生举》,第1659页。
    1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64页。
    2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会昌五年举格节文》,第2页。
    3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上《古制兴》,《唐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271页。
    4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62页。
    5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四《尚书礼部·礼部尚书侍郎》,第110页。
    1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七《贡举下·弘文崇文生举》,第1659页。
    2 详见唐·权德舆:《宏文、崇文生策问三道》,清·董诰《全唐文》卷四百八十四,第4941页。
    3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63页。
    4 唐·李奕:《登科记序》,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三十六,第5445页。
    5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二《恚恨》,第22页。
    1 宋·钱易:《南部新书》乙卷,第22、23页。
    2 唐·欧阳詹:《泉州刺史席公宴邑中赴举秀才于东湖亭序》,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九十六,第6026页。
    3 唐·韩愈:《进士策问十三首》之六,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七,第5547页。
    4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缘举杂录》,第1638页。
    5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会昌五年举格节文》,第2页。
    6 同上,卷二《为等第后久方及第》,第16页。
    7 同上,卷二《争解元》,第17页。
    8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三《品藻》,第294页。
    1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三《品藻》,第294页。
    2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二《废等第》,第14页。
    3 同上。
    4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第九章《知贡举》,第229、230页。
    1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二《争解元》,第18页。
    2 唐·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历代制下》,第357页。
    3 唐·舒元舆:《上论贡士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七,第7487页。
    4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一《贡举部·条制第三》。
    5 唐·温庭筠:《乾月巽子》,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九《贡举二·阎济美》,第1336页。
    6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十八《宣宗本纪》,第633页。
    7 所谓“堂帖”指宰相签押下达的文书,“堂印”是中书堂的官印。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宰相判四方之事有堂案,处分百司有堂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88页。
    1 宋·王溥:《唐会要》卷二十四《朔望朝参》,第544页。
    2 唐·高彦休:《唐阙史》卷上《许道敏同年》,《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340、1341页。
    3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七《补遗》,第624、625页。
    4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三百三十七《宰辅部·徇私》,第3798页。
    5 宋·李防:《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十五《定数十·李固言》,第1112页。
    1 宋·钱易:《南部新书》卷戊,第72页。
    2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已落重收》,第90页。
    3 详见王定保:《唐摭言》卷二《废等第》,第14页。
    1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下《因嫌进》,《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302页。
    2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会昌五年举格节文》,第2页。
    3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二《恚恨》,第41页。
    4 分别见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九十四、卷六百四十三,第6009、6502页。
    5 详见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十四《定数九·樊阳源》,第1106页。
    6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一《薛登传》,第3138页。
    1 张鷟《诸州贡举悉有保明及其简试芜滥极多若不量殿举主或恐奸源渐盛并仰折中处分》,清·董诰《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第1753页。
    1 详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进士归礼部》,第11页。
    2 宋·王溥:《唐会要》卷五十九《尚书省诸司下·礼部侍郎》,第1203页。
    3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九十六《姚崇传》,第3029页。
    4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进士》,第1633页。
    5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五《贡举上·帖经条例》,第1630页。
    6 同上。
    1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五《贡举上·明经》,第1627页。
    2 同上,卷七十五《贡举上·帖经条例》,第1631页。
    3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五《贡举上·明经》,第1630页。
    4 唐·唐玄宗:《条制考试明经进士诏》,清·董诰《全唐文》卷三十一,第345页。
    1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三《贡举》,第33页。
    2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六《张九龄传》,第4429页。
    3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一百○六《李林甫传》,第3240页。
    4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四《唐纪·玄宗开元二十四年》,第6825页。
    5 同上,卷二百一十五《唐纪·玄宗天宝元年》,第6853页。
    6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三《贡举》,第33页。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九《杨琯传》,第3430-3432页。
    2 同上,第3431页。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九《杨琯传》,第3432、3433页。
    2 同上,笫3434页。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九十六《姚崇传》,第3026页。
    2 同上,卷一百○一《薛登传》,第3138、3139页。
    3 同上,卷一百一十九《杨琯传》,第3437页。
    4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四《唐纪·文宗太和七年》,第7886页。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一十八《元载传》,第2409页。
    2 同上,卷一百二十六《李揆传》,第3561页。
    3 详见傅璇琮:《唐代宗朝翰林学士考论》,李国章主编《中华文史论丛》总第六十七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九《常衮传》,第3445、3446页。
    5 同上,卷一百一十九《常衮传》,第3445页。
    6 唐·赵匡:《举选议》,清·董诰《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五,第3602页。
    1 唐·卢贾:《请仿古举士奏》,清·董诰《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三,第4418页。
    2 唐·刘峣:《取士先德行而后才艺疏》,清·董诰《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三,第4424页。
    3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进士》,第1634页。
    1 唐·赵匡:《举人条例》,清·董诰《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五,第3604页。
    2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唐纪·德宗贞元十年》,第7555页。
    3 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贞元元年十一月),清·董诰《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一,第4708页。
    4 唐·权德舆:《答柳福州书》,清·董诰《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九,第4994页。
    1 唐·柳宗元:《送崔子符罢举诗序》,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七十八,第5841页。
    2 唐·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唐·元稹《元稹集》卷二十八《策》,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36、337页。
    3 唐·柳宗元:《送徐从事北游序》,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九,第5849页。
    1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五,第5814页。
    2 唐·柳宗元:《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五,第5817页。
    3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九《陆贽传》,第3800页。
    4 同上,卷一百四十七《高郢传》,第3976页。
    5 同上,卷一百五十九《卫次公传》,第4180页。
    6 同上,卷一百五十八《韦贯之传》,第4174页。
    1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二十九《皇太子·册太子敕》,第106页。
    2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四《唐纪·文宗太和七年》,第7886页。
    3 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进士》,第1635页。
    1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五《贡举上·帖经条例》,第1630页。
    2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69页。
    3 唐·舒元舆:《上论贡士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七,第7487、7488页。
    4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十八《武宗本纪》,第602页。
    1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二十九《皇太子·册皇太子敕》,第106页。
    2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七十四《李德裕传》,第4509页。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七十六《李宗闵传》,第4552页。
    2 唐·唐武宗:《加尊号敕文》,清·董诰《全唐文》卷七十八,第814、815页。
    3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第29页。
    4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十八《武宗本纪》,第603页。
    5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一《贡举部·条制三》,第7407页。
    6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十八《武宗本纪》,第602页。
    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四《唐纪·文宗太和七年》,第7881、7882页。
    2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七十四《李德裕传》,第4509页。
    1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78页。
    2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三《郑覃传》,第4491页。
    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四《唐纪·文宗太和七年》,第7883页。
    2 此事详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四《唐纪·文宗太和六年》,第7878页。
    3 同上,卷二百四十四《唐纪·文宗太和七年》,第7884页。
    4 同上,第7885页。
    1 此事详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五《唐纪·文宗太和八年》,第7897页。
    2 同上,第7899页。
    3 同上,卷二百四十六《唐纪·文宗开成四年》,第7941、7942页。
    4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进士》,第1636页。
    1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第十三章《唐人论进士科试的弊病及改革》,第385页。
    1 详见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绪论》,第3页。
    2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四《选部上·论选事》,第1579页。
    1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二十九《铨选部·条制》,第7269页。
    2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吏部尚书侍郎》,第27页。
    3 同上,卷二十四《朔望朝参》,第544页。
    4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五百一十七《宪官部·振举第二》,第5867页。
    5 唐·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历代制下》,第360页。
    6 同上,第361、362页。
    1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三十《铨选部·条制二》,第7280页。
    2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吏部尚书侍郎》,第27页。
    3 唐·颜真卿:《尚书刑部侍郎尚书右仆射孙逖文公集序》:“吏部侍郎王邱试《竹帘赋》”,清·董诰《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七,第3415页。
    4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八《齐瀚传》,第4472页。
    5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三十《铨选部·条制二》,第7285、7286页。
    6 唐·骆宾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启》,《骆宾王集》卷六,中国书店影印本1988年版。
    7 唐·王勃:《上皇甫常伯启》,清·董诰《全唐文》卷一百八十,第1829页。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三《苗晋卿传》,第3350页。
    2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四《选部上·掌选善恶》,第1594、1595页。
    3 唐·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历代制下》,第364页。
    4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五《选部下·杂处置》:“天册元年十月二十二日敕:”…·糊名考判,立格注官,既乖委任之方,颇异铨衡之术。……其糊名入试,及令学士考判,宜停。”,第1609、1610页。
    5 详见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第五章《铨选》,第176、177页。
    6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第十《唐书判》,第127页。
    7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三《无名子谤议》,第151页。
    8 唐·沈既济:《词科论》,清·董诰《全唐文》卷四百七十六,第4868页。
    1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七《选举十·举官》,第354页。
    2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六《公荐》,第69页。
    3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第十《唐书判》,第127页。
    4 唐·皇甫湜:《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五,第7018页。
    1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四《俊辩二·裴琰之》,第1287、1288页。
    2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四《选部上·论选事》,第1587页。
    3 唐·张九龄:《上封事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二百八十八,第2928页。
    1 详见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九十二《韦陟传》,第2958、2959页。
    2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二《恚恨》,第22、23页。
    3 清·徐松撰,孟二冬补证:《登科记考补正》卷五《开元五年丁巳》,第218页。
    4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六《公荐》第68页。
    5 唐·王勃:《上吏部裴侍朗启》,清·董诰《全唐文》卷一百八十,第1829页。
    1 唐·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历代制下》,第361页。
    2 宋·王溥:《唐会要》卷五十四《省号上·中书省》,第1090页。
    3 唐·李商隐:《与陶进士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七百七十六,第8093页。
    4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三《无名子谤议》,第152页。
    5 唐·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历代制下》,第362页。
    6 吕大防:《韩愈年谱》,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7页。
    1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贤君鉴》,《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294页。
    2 新罗·崔致远:《初投献太尉启》:“今者乍离一尉,欲应三篇。”党银平校注《桂苑笔耕集校注》卷十七,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73页。
    3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今年及第明年登科》:“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第28页。
    4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四《气义》:“杨虞卿及第后,举三篇,为校书郎。”第53页。
    5 详见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第十七章《吏部铨试与科举》,第498、499页。
    6 唐·裴延裕:《东观奏记》载:“某两为考官,未试宏词,先锁考官。”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26页。
    7 同上。
    8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十八《宣宗本纪》,第633页。
    9 唐·崔致远:《初投献给太尉启》,党银平校注《桂苑笔耕集校注》卷十七,第572、573页。
    10 唐·韩愈:《上考功崔虞部书》,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外集》上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661页。
    11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六《公荐》,第67页。
    1 唐·韩愈:《答崔立之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二,第5586页。
    2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八《补遗》:“开元十九年,置宏词,始于郑昕。”第713页。
    3 唐·韩愈:《答崔立之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二,第5586、5587页。
    4 唐·王昌龄:《送刘昚归取宏词解》,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一百四十,第1428页。
    5 唐·欧阳詹:《怀州应宏词试片言折狱论》,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九十八,第6041页。
    1 唐·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历代制下》,第360页。
    2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七《科目杂录》,第1657页。
    3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贤君鉴》,《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294、1295页。
    1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59页。
    1 参见顾建国:《张九龄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50、108页。
    2 唐·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历代制下》,第357页。
    3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四《高宗本纪上》,第79页。
    4 唐·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历代制下》,第357页。
    5 同上
    6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69页。
    1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三《贡举部·考试》,第7427页。
    2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制科举》:“待举人纳策毕,并赴保寿寺止宿。仍各仰金吾卫使差人监引,送至宿所。”第1649页。
    3 唐·舒元舆:《上论贡士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七,第7487页。
    4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九《杨琯传》,第3429页。
    5 详见宋·洪迈:《容斋三笔》卷十《唐夜试进士》,第528页。
    6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制科举》,第1649页。
    7 唐·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历代制下》,第357页。
    8 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三《学校贡举部·封弥》,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209本。
    9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制科举》,第1649页。
    10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八《裴垍传》,第3990页。
    11 唐·白居易:《论制科人状》,清·董诰《全唐文》卷六百六十七,第6779页。
    12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第六章《制举》,第138页。
    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唐纪·玄宗天宝六载》,第6876页。
    2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三《贡举部·考试》载天宝“十三载十月,御含元殿亲试博通坟典..其词藻宏丽科,问策外更试律赋各一首。制举试诗赋,自此始也。”第7428页。
    3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制科举》,第164 页。
    4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一《荐举不捷》,第122、123页。
    1 唐·白居易:《日试诗百首田夷吾曹璠等授魏州兖州县尉制》,《白居易全集》卷五十二《中书制诰五》,第727、728页。
    2 皇甫煃:《唐代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繁荣的关系》,《南京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
    3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59页。
    4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八《诂笺三·进士科故实》,第196、197页。
    5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三十五《铨选部·考课》,第7344页。
    6 同上,卷六百四十一《贡举部·条制第三》,第7403页。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一《薛登传》,第3139、3140页
    1 宋·司光马:《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唐纪·玄宗天宝十三载》,第6923页。
    2 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六《学士》,第523页。
    3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六《百官志一》,第1183、1184页。
    4 宋·王溥:《唐会要》卷五十七《翰林院》,第1147页。
    5 详见傅璇琮:《李白任翰林学士辨》,《文学评论》,2000年第5期。
    6 唐·韦执谊:《翰林院故事》,宋·洪遵撰《翰苑群书》卷四,傅璇琮编《翰学三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7 宋·王溥:《唐会要》卷五十七《翰林院》,第1145页。
    1 唐·韦处厚:《翰林学士记》,宋·洪遵《翰苑群书》卷三,第12页。
    2 唐·李肇:《翰林志》,宋·洪遵《翰苑群书》卷一,第3页。
    3 岑仲勉:《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85页。
    4 唐·刘得仁《上翰林丁学士》,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五百四十五,第6301页。
    5 唐·李肇:《翰林志》,宋·洪遵《翰苑群书》卷一,第4页。
    6 毛蕾:《唐代翰林学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7 唐·白居易:《奉敕试制书诏批答诗等五首》,《白居易全集》卷四十七,第675、676页。
    8 唐·李肇:《翰林志》,宋·洪遵《翰苑群书》卷一,第4页。
    1 宋·王溥:《五代会要》卷十三《翰林院》载长兴元年二月翰林学士刘昫奏,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27页。
    2 元·辛文房著,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卷五《张仲素》,第532页。
    3 岑仲勉:《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第490、491页。
    1 宋·王溥:《唐会要》卷五十七《翰林院》,第1147页。
    2 同上,第1149页。
    3 唐·李肇:《翰林志》,宋·洪遵《翰苑群书》卷一,第2、3页。
    4 唐·韦执谊:《翰林院故事》,宋·洪遵《翰苑群书》卷四,第16页。
    5 崔嘏《授萧邺翰林学士制》,清·董诰《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九。
    6 唐·杜甫:《赠翰林张四学士》,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四,第2400页。
    7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六《白居易传》,第4340页。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六《元稹传》,第4333页。
    2 同上,卷一百九十二《隐逸传》,第5129页。
    3 同上,卷一百七十三《李绅传》,第4497页。
    4 岑仲勉:《隋唐史》,第192页。
    5 毛蕾:《唐代翰林学士》,第47页。
    6 刘得仁:《上翰林丁学士》,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五百四十五,第6301页。
    7 唐·李肇:《翰林志》,宋·洪遵《翰苑群书》卷一,第3页。
    1 分别见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五百一十四,第5874页、第5875页;卷五百七十八,第6720页;卷七百○二,第8079页;卷二百七十一,第3037、3038页;卷五百七十四,第6686页:卷六百四十三,第7366页。
    2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六《元稹传》:“其后进之士,最重庞严,言其文体类己,保荐之。严与右拾遗蒋防俱为稹、绅保荐。”第4339页。
    3 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幕僚考·序》,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4 唐·杜甫:《赠翰林张四学士》,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四,第2400页。
    5 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清·彭定球《全唐诗》卷四百三十八,第4859页。
    6 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清·彭定球《全唐诗》卷四百○五,第4520页。
    7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四十三《职官志二》,第1853页。
    8 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页。
    1唐·李肇:《翰林志》,宋·洪遵《翰苑群书》卷一,第3页。
    2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九《陆贽传》,第3817页。
    3 同上,卷一百三十五《韦执谊传》,第3732页。
    4 唐·任华:《寄李白》,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二百六十一,第2902页。
    5 唐·杜甫:《赠翰林张四学士》,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四,第2400页。
    6 唐·白居易:《渭村退居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清·彭定球《全唐诗》卷四百三十八,第4859页。
    7 唐·元稹:《酬乐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清·彭定球《全唐诗》卷四百十二,第4572页。
    8 唐·韩愈:《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三百三十九,第3802页。
    9 唐·贾岛:《赠翰林》,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五百七十四,第6686页。
    10 详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38页。
    1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五《唐御览诗一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40页。
    2 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清·彭定球《全唐诗》卷四百○五,第4519页。
    1 宋·刘攽:《中山诗话》,清·何文焕《历代诗话》,第297页。
    2 转引自彭国忠:《唐代试律诗的称名、类型及性质》,《学术研究》,2007年第1期。
    3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1015页。
    4 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一,第1337页。
    5 唐·唐文宗:《敕礼部侍郎高锴试宗正寺解送人诏》,清·董诰《全唐文》卷七十一,第754页。
    6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四《省试五》,中华书局1966年版影印本,第902页。
    1 清·梁章钜:《制艺丛话·试律丛话》,第511页。
    2 唐·孟棨《本事诗·征咎第六》,《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251页。
    3 详见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四《明堂》,第84页。唐·郑处诲:《明皇杂录·逸文》,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53页。宋·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二十《崔曙》,第675页。
    4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三《贡举》,第33页。
    5 唐·温庭筠《乾月巽子》,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九《贡举二·阎济美》条,第1335、1336页。
    1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第113页。
    2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第七章《进十考试与及第》,第178页。
    1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十六《穆宗本纪》,第488页。
    2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60页。
    3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五《贡举上·帖经条例》,第1630页。
    4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贡举部·条制第二》,穆宗长庆二年二月谏议大夫殷侑奏,第7399页。
    5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五《贡举上·明经》,第1627页。
    6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贡举部·条制第二》,穆宗长庆二年二月谏议大夫殷侑奏,第7399页。
    7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五《贡举上·明经》,第1627页。
    8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贡举部·条制第二》,贞元九年五月诏,第7398页。
    9 同上,穆宗长庆二年二月谏议大夫殷侑奏,第7399页。
    1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五《贡举上·帖经条例》,第1630页。
    2 另两经为《公羊》、《谷梁》。
    3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五《贡举上·帖经条例》,第1630页。
    4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1015页。
    1 转引自清·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卷二十三《咸通八年丁亥》,第954页。
    2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中《南蛮传中》,第6283、6284页。
    3 宋·王溥:《唐会要》卷二十四《受朝贺》,第531页。
    4 唐·唐太宗:《元日》,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一,第8页。
    5 唐·唐太宗:《正日临朝》,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一,第3页。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七《南蛮传》,第5286页。
    2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三《南蛮诸国乐》,第723、724页。
    3 唐·白居易:《白居易全集》卷三《讽谕三》,第44页。
    4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七《南蛮传》,第5286页。
    1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四《尚书礼部·礼部郎中员外郎》,第115页。
    2 唐·郑綮:《开元传信记》载:“上封太山回,……及车驾过金桥,御路萦转,上见数十里间,旌纛鲜洁,羽卫整素。……遂诏吴道玄、韦无忝、陈闳,令同制金桥图。……图成,时谓三绝焉。”《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225页。
    3 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能品中二十八人》载:“程伯仪曾画《东封图》,为时之所宝。”四川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31页。
    4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第三《记两京外州寺观画壁·东都寺观画壁》载:“弘道观《东封图》是吴画。”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90页。
    1 唐·刘禹锡:《为裴相公进东封图状》,清·董诰《全唐文》卷六百○三,第6090页。
    2 详见彭国忠:《唐代试律诗》,第344页。
    3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一百四十《韦皋传》,第3823页。
    4 同上,第3824页。
    5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四百三十四《将帅部·献捷》,第4910页。
    1 详见彭国忠:《唐代试律诗》,第332页。
    2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十九《僖宗本纪》,第724页。
    3 同上,卷十二《德宗本纪》,第341、350页。
    4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四百三十四《将帅部·献捷》,第4910页。
    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唐纪·太宗贞观二年》,第6054页。
    2 唐·李世民:《帝范》卷四《崇文第十二》,第104页。
    3 清·董诰:《全唐文》卷三《令诸州举送明经诏》,第35页。
    4 唐·杜佑:《通典》卷十七《选举五·杂议论中》,“举人条例”,第421页。
    5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贡举部·条制第二》,贞元九年五月诏,第7398页,
    6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五《贡举上·明经》,第1628页。
    1 详见宋·王溥:《唐会要》卷五十《尊崇道教》,第1013页。
    2 详见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五《高宗本纪》,第90页。
    3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五《贡举上·明经》,第1627页。
    4 同上
    1 清·董诰:《全唐文》卷二十四,第281页。
    2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八《玄宗本纪》,第199页。
    3 同上,卷九《玄宗本纪》,第213页。
    4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三《贡举部·考试》,第7427页。
    5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七《贡举下·崇玄生》,第1660、1661页。
    6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五十四《帝王部·尚黄老第二》,第567页。
    7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九《帝王·册尊号赦上》,第53页。
    8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九《玄宗本纪》,第230页。
    1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三《贡举部·考试》,第7427页。
    2 同上,卷五十四《帝王部·尚黄老第二》,第565页。
    3 同上,第566、567页。
    4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唐纪·玄宗天宝九载》,第6900页。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三十《李泌传》,第3623页。
    2 唐·樊绰著,赵吕甫校释:《云南志校释》附录一《云南志佚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20-331页。
    1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六十六《女仙十一·谢自然》,第408、412、413页。
    2 陈尚君:《全唐文补编·全唐文又再补》卷四《德宗皇帝李适》,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286页。
    3 同上。
    1 孙昌武:《道教与唐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0页。
    2 同上。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二十八《段秀实传》,第3586-3588页。
    2 同上,第3589页。
    3 宋·王溥:《唐会要》卷四十五《功臣》,第948页。
    4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十五《德宗本纪》,第472页。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十四《宪宗本纪》,第422、423页。
    2 同上,第422页。
    1 唐·魏征:《隋书》卷三十五《经籍志·集部总论》,第1090页。
    2 唐·张说:《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清·董诰《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七,第2290、2291页。
    3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八《钱徽传》,第4384页。
    4 唐·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陈子昂集》卷一,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页。
    5 唐·殷璠:《丹阳集·序》,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6 唐·王昌龄:《诗格》卷上《论文意》,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60页。
    1 梁·钟嵘:《诗品》卷中《宋光禄大夫颜延之》,清·何文焕《历代诗话》,第13、14页。
    2 唐·唐文宗:《敕礼部侍郎高锴试宗正寺解送人诏》,清·董诰《全唐文》卷七十一,第754页。
    3 唐·高锴:《先进五人诗赋奏》,清·董诰《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五,第7467页。
    4 唐·张荐:《答权载之书》,清·董诰《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五,第4644页。
    5 唐·权德舆:《答柳福州书》,清·董诰《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九,第4994页。
    6 详见元·辛文房撰、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卷一,第88页。
    1 详见宋·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三,第28页。
    2 详见唐·元兢:《古今诗人秀句序》,引自日本·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南卷《集论》,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55页。
    3 详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二《争解元》,第17页。
    4 详见五代·刘晌:《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中《文苑传中》,第5018页。
    5 详见唐·殷王璠:《河岳英灵集》,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第193页。
    6 详见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八十八《牧守部·荐贤》,第7917页。
    7 详见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三《赏誉》,第277页。
    8 详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知己》条,第80页。
    9 详见唐·孟棨:《本事诗》,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7、8页。
    10 五代·冯贽:《云仙杂记》(《云仙散录》),引自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附录二》(诗评五十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511页。
    11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六,第2443页。
    12 唐·孟郊:《夜感自遣》,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三百七十四,第4203页。
    13 唐·贾岛:《题诗后》,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五百七十四,第6692页。
    14 唐·皮日休:《刘枣强碑》,清·董诰《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九,第8390页。
    1 唐·卢延让:《苦吟》,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七百一十五,第8212页。
    2 唐·杜荀鹤:《苦吟》,清·彭定球《全唐诗》卷六百九十一,第7945页。
    1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上《古制兴》,《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271页。
    2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二十《昭宗本纪》,第758、759页。
    1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三《贡举》,第34页。
    1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一《毛诗序》,十三经注疏本,第270页。
    2 施子愉:原载《东方杂志》第四十第八号,转引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75页。
    1 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一,第1337页。
    2 宋·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二十《祖咏》,第631页。
    3 明·李攀龙、袁宏道:《唐诗训解》,明万历四十六(1618)居仁堂余献可刻本。
    4 清·杨逢春:《唐诗绎》,乾隆三十九年(1774)刻本。
    5 清·臧岳:《应试唐诗类释》,清乾隆三十三年(1778)三乐斋刻本。
    6 清·毛奇龄:《唐人试帖》,清嘉庆六年(1801)听彝堂刻本。
    7 清·焦袁熹:《此木轩论诗汇编》,民国抄本。
    8 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二百八十一,第3197页。
    1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九《贡举二·阎济美》,第1335、1336页。
    2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九《省试十》,第927页。
    3 同上。
    4 同上,卷一百八十八《省试九》,第921页。
    1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九《省试十》,第925页。
    2 唐·白居易:《太社观献捷》,清·彭定球《全唐诗》卷四百六十一,第5246页。
    3 清·毛奇龄:《唐人试帖》,清嘉庆六年(1801)听彝堂刻本。
    4 清·臧岳:《应试唐诗类释》,清乾隆三十三年(1778)三乐斋刻本。
    5 宋·丁度:《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附《贡举条式》,中华再造善本丛书,宋绍定三年藏书阁刻本,第14页。
    6 唐·黄滔:《甫阳黄御史集》,丛书集成初编本,第99页。
    7 清·徐松撰、孟二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卷二十三,第975页。
    1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四《明堂》,第84页。
    2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九《省试十》,第924页。
    3 同上,卷一百八十三《省试四》,第898页。
    1 宋·李防:《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省试一》,第880页。
    2 唐·黄滔:《甫阳黄御史集·别集》引《唐昭宗实录》,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48页。
    1 唐·白居易:《玉水记方流》,清·彭定球《全唐诗》卷四百六十一,第5246页。
    2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二《省试三》,第890、891页。
    3 同上,卷一百八十八《省试九》,第922页。
    4 同上,卷一百八十一《省试二》,第888页。
    5 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一,第1337页。
    6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九《省试十》,第925页。
    7 同上,第926页。
    8 同上,卷一百八十《省试一》,第883页。
    9 同上,卷一百八十五《省试六》,第907页。
    1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八《省试九》,第921、922页。
    2 同上,卷一百八十二《省试三》,第892页。
    3 同上,第894页。
    4 同上,卷一百八十八《省试九》,第920、921页。
    5 同上,卷一百八十三《省试四》,第896页。
    6 同上,第885、886页。
    7 同上,卷一百八十二《省试三》,第891页。
    8 同上,卷一百八十一《省试二》,第886页。
    9 唐·芮挺章:《国秀集》卷下,四部丛刊初编本,第315本,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
    10 宋·李防:《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一《省试二》,第889页。
    11 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三,第4100页。
    12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省试一》,第883页。
    1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七《省试八》,第918页。
    2 同上,卷一百八十三《省试四》,第896页。
    3 同上,卷一百八十四《省试五》,第902页。
    4 同上,卷一百八十六《省试七》,第913页。
    5 同上。
    1 宋·李防:《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六《省试七》,第913页。
    2 同上,卷一百八十一《省试二》,第886页。
    3 同上,卷一百八十三《省试四》,第898页。
    4 同上。
    5 同上。
    1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七《省试八》,第915页。
    2 同上,第918页。
    3 同上。
    4 王兆鹏:《唐代科举考试诗赋用韵研究》,第180页。
    5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三《省试四》,第899页。
    1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九《省试十》,第925页。
    2 同上,卷一百八十四《省试五》,第901页。
    3 同上,卷一百八十五《省试六》,第906页。
    1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三《省试四》,第894页。
    2 同上,卷一百八十《省试一》,第883页。
    3 同上,第882页。
    1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四《省试五》,第902页
    2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上《古制兴》,《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271页。
    1 唐·高锴:《先进五人诗赋奏》,清·董诰《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五,第7467页。
    2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第十四章《进士试与文学风气》,第410页。
    3 详见李定广:《唐代省试诗的衡量标准与齐梁体格》,《学术研究》,2006年第2期。
    4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四《省试五》,第902页
    5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六《政事·贡举》,第549页。清·董诰《全唐文》卷十三题为《严考明经进士诏》,第161页。
    6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考功郎中员外郎》,第45页。
    1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四《尚书礼部·礼部尚书侍郎》,第109页。
    2唐·唐昭宗:《覆试进士敕》,清·董诰《全唐文》卷九十一,第955页。
    3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七《省试八》,第917页。
    4 同上,卷一百八十四《省试五》,第902页。
    1 唐·沈亚之:《与京兆试官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五,第7590页。
    2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八《诂笺三·进士科故实》,第197页。
    3 唐·韩愈:《答吕毉山人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三,第5603页。
    981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1015页。
    982 明·杨慎:《升庵诗话》卷七,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773页。
    983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八《省试九》,第921、922页。
    984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五《以其人不称才试而后惊》,第61页。
    985 宋·李防:《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九《省试十》,第924、925页。
    986 宋·朱熹集注:《论语集注·雍也第六》,第54页。
    987 宋·阮阅:《诗话总龟》后集卷三十一《格致门》,四部丛刊初编本,第339本。
    1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五《省试六》,第907页。
    2 同上,卷一百八十九《省试十》,第925页。
    1 宋·李防:《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三《省试四》,第898页。
    2 同上,卷一百八十八《省试九》,第923页。
    3 同上,卷一百八十五《省试六》,第907页。
    1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九《省试十》,第928页。
    2 同上,卷一百八十《省试一》,第881页。
    1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九《李泌传》,第4637页。
    2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十三《德宗本纪》,第367页。
    3 唐·白居易:《中和节颂·序》,《白居易全集》卷四十六《书颂议论状》,第659页。
    4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五十三《中庸第三十》,十三经注疏本,第1625页。
    5 唐·白居易:《中和谢恩赐尺状》,《白居易全集》卷五十九《奏状二》,第827页。
    6 宋·李防:《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省试一》,第881、882页。
    1 宋·王溥:《唐会要》卷二十四《受朝贺》,第533页。
    1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一《省试二》,第890页。
    2 同上,第887页。
    3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清·王夫之《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54页。
    4 唐·韩愈:《答崔立之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二,第5587页。
    5 唐·韩愈《答吕毉山人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三,第5603页。
    1 宋·李舫:《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三《省试四》,第899页。
    2 同上,卷一百八十八《省试九》,第923页。
    3 同上,卷一百八十一《省试二》,第889、890页。
    1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省试一》,第882页。
    2 同上,卷一百八十四《省试五》,第900页。
    1 宋·李防:《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七《省试八》,第915页。
    2 同上,卷一百八十二《省试三》,第892页。
    3 同上,卷一百八十六《省试七》,第913页。
    4 同上。
    5 同上,卷一百八十七《省试八》,第918页。
    6 同上,第917页。
    1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第七章《进士考试与及第》,第170、171页。
    2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五《评汇一》,第44页。
    1 唐·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历代制下》,第357页。清·董诰《全唐文》卷四百七十六也有收录。
    2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唐纪·高宗麟德元年》,第6342页。
    3 同上,第6342、6343页。
    1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上《文苑传上》,第4999页。
    2 同上,第5006页。
    1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中《文苑传中》,第5013页。
    2 唐·王勃:《上吏部裴侍郎启》,清·董诰《全唐文》卷一八○,第1829页。
    3 唐·王勃:《上九成宫颂表》,清·董诰《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九,第1820页。
    4 唐·梁肃:《侍御史摄御史中丞赠尚书户部侍郎李公墓志铭》,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二十,第5289页。
    5 唐·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历代制下》,第358页。
    6 明·黄淳耀:《陶庵全集》,纪昀等《四库全书》第129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41页。
    1 崔荣华:《唐代进士科‘以诗赋取士’辨析》,《唐都学刊》,2005年第4期。
    2 唐·贾至《议杨琯条奏贡举疏》,清·董诰《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八,第3735页。
    3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九《杨琯传》,第3430页。
    4 唐·贾至《议杨琯条奏贡举疏》,清·董诰《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八,第3735页。
    1 唐·赵匡:《举选议》,清·董诰《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五,第3602页。
    2 钱穆:《国史大纲》卷上,第431页。
    3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上《儒学传序》,第4942页。
    1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第20页。
    2 唐·萧颖士:《赠韦司业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三,第1446页。
    3 罗庸:《笳吹弦诵传薪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274页。
    4 邓乔郴:《进士文化与“诗可以兴”》,《文艺研究》,2007年第4期。
    5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上《文苑传上》,第4997页。
    6 同上,第5006页。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上《文苑传上》,第5039页。
    2 同上,第5048页。
    3 同上,第5050页。
    4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上《文苑传上》,第5978页。
    5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第四章《艳诗及悼亡诗》,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9页。
    6 五代·刘峋:《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上《儒学传序》,第4942页。
    7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第四章《艳诗及悼亡诗》,第85页。
    1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69页。
    2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六《谈丛二》,第277页。
    3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九《芳林十哲》,第101页。
    4 同上,卷九《恶得及第》,第100页。
    5 同上,卷九《四凶》,第103页。
    1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九《表荐及第》,第99页。
    2 杨波:《长安的春天——唐人科举与进士生活》,第64页。
    1 唐·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九,第1824页。
    2 唐·卢照邻:《赠益府群官》,清·彭定球《全唐诗》卷四十一,第517页。
    3 唐·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八,第3535页。
    4 唐·高适:《别韦参军》,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二百十三,第2221页。
    5 唐·李颀:《缓歌行》,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三,第1348、1349页。
    1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第2265页。
    2 唐·陈子昂:《答洛阳主人》,清·彭定球《全唐诗》卷八十三,第899页。
    3 唐·祖咏:《望蓟门》,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一,第1336页。
    4 唐·李白:《永王东巡歌》,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一百六十七,第1725页。
    5 唐·李白:《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一百七十八,第1812页。
    6 唐·王昌龄:《从军行》,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三,第1444页。
    7 唐·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一百九十八,第2025页。
    8 唐·杜牧:《郡斋独酌》,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五百二十,第5940页。
    1 唐·李白:《古风》其二十四,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一百六十一,第1674页。
    2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一百七十四,第1780页。
    3 唐·杜甫:《贫交行》,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第2254页。
    4 唐·杜甫:《醉时歌》,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第2257页。
    5 唐·顾况:《悲歌》,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二百六十五,第2942页。
    6 唐·贾岛:《题兴化园亭》,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五百七十四,第6692页。
    7 唐·罗隐:《感弄猴人赐朱绂》,清·彭定球《全唐诗》卷六百六十五,第7623页。
    8 唐·胡曾:《下第》,清·彭定球《全唐诗》卷六百四十七,第7438页。
    1 唐·王建:《自伤》,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三百,第3415页。
    2 唐·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四,清·彭定球《全唐诗》卷四百九十八,第5657页。
    3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第2252页。
    4 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九,第2053页。
    5 唐·王昌龄:《从军行》其五,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三,第1444页。
    6 唐·崔颢:《黄鹤楼》,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一百三十,第1329页。
    7 唐·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二百五十三,第2849页。
    8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辑佚》,第64页。
    1 陈飞:《唐代试策考述·绪言》,第16页。
    1 唐·骆宾王:《代李敬业讨武氏檄》,清·董诰《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九,第2009页。
    1 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八《文章第十八》,第127页。
    2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中《文苑传中》,第5011页。
    3 宋·王应麟:《玉海》卷一百二十一《官制·台省》,第2221页。
    4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九《陆贽传》,第3803页。
    5 宋·司光马:《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唐纪·则天后长寿元年》,第6478页。
    6 沈松勤、胡可先、陶然:《唐诗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8页。
    1 唐·独孤及:《唐故朝散大夫中书舍人秘书少监顿丘李公墓志》,《毗陵集》卷十一,四部丛刊初编本,第112页。
    2 唐·权德舆:《故尚书工部员外郎赠礼部尚书王公神道碑铭(并序)》,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第5096页。
    1 唐·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历代制下》,第357页。
    2 唐·梁肃:《侍御史摄御史中丞赠尚书户部侍郎李公墓志铭》,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二十,第5289页。
    3 唐·唐玄宗:《条制考试明经进士诏》,清·董诰《全唐文》卷三十一,第146页。
    4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八《谈从四》,第293页。
    5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第八章《科举在选举中地位的变化》,第167页。
    1 唐·韩愈:《上宰相书》,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三,第157页。
    1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第八章《科举在选举中地位的变化》,第180页。
    2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78页。
    3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下《和戎讽》,《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301页。
    4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二,第149、150页。
    5 同上,卷四,第731页。
    6 岑仲勉:《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第385页。
    1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卷上《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第20页。
    2 陈飞:《唐代试策考述·绪言》,第17页。
    1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第18页。
    2 同上,中篇《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第78页。
    1 同上,第79页。
    2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三《唐纪·玄宗开元二十一年》,第6802页。
    3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两监》,第5页。
    4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第三章《乡贡》,第47页。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二《马怀素传》,第3164页。
    2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正:《唐语林校正》卷三,第214页。
    3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十八《宣宗本纪》,第633页。
    4 同上,卷一百七十七《杨收传》,第4601页。
    5 金滢坤:《中晚唐五代科举与清望官的关系》,《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原注:“(一)士族:需要二大条件,其一,累官三世以上,即祖、父、本人三世;或曾祖、祖父中之二世再加本人一世,合为三世。其二,任官需达五品以上(本文按三世中有两世任官在五品以上)。(二)小姓:其一,已没落士族;其二,低品酋豪,包括累世下品、地方大族(县姓):其三,父祖有一代五品以上者。(三)寒素:指士、农、工、商、兵、及自由民、奴婢、门客等。”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八《钱徽传》,第4385页。
    2 王志东:《牛李朋党科举之争的后果——牛李党争与唐代科举的发展(三)》,《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1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清·何文焕《历代诗话》,第695页。
    2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1015页。
    3 傅璇琮:《唐诗论学丛稿》,京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1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吴文治主编:《明诗话全编》第五册,第5458页。
    2 梁·钟嵘:《诗品》卷上《魏陈思王植》,清·何文焕《历代诗话》,第7页。
    3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吴文治主编:《明诗话全编》第五册,第5461页。
    1 唐·魏征:《隋书》卷三十五《经籍志·集部总论》,第1090页。
    2 唐·卢照邻:《南阳公集序》,清·董诰《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六,第1692页。
    3 唐·杨炯:《王勃集序》,清·董诰《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一,第1930页。
    4 唐·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陈子昂集》卷一,第15页。
    1 唐·魏征:《隋书》卷七十六《文学传序》,第1730页。
    2 唐·王勃:《上吏部裴侍郎启》,清·董诰《全唐文》卷一百八十,第1829页。
    3 唐·王维:《别綦毋潜》,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一百二十五,第1245页。
    4 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一百七十七,第1809页。
    5 唐·杜甫:《偶题》,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二百三十,第2509页。
    6 盂二冬:《试论齐梁诗风在中唐时期的复兴》,《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1 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第472页。
    2 同上,第480页。
    3 唐·张荐《答权载之书》,清·董诰《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五,第4644页。
    4 唐·李善《进文选表》,清·董诰《全唐文》卷一八七,第1896页。
    1 唐·元兢:《古今诗人秀句序》,引自日本·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论汇考》南卷《集论》,第1555页。
    2 陈飞:《唐代试策考述·绪言》,第18页。
    1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两监》:“天宝十二载敕天下举人不得言乡贡,皆须补国子及郡学生。广德二年制京兆府进士,并令补国子生。……繇是贞元十年已来,殆绝于两监矣。”第5页。
    2 唐·刘太真:《上杨相公启》,清·董诰《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五,第4016页。
    3 唐·粱肃:《祭独孤常州文》,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二,第5306页。
    4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三,第5698页。
    5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九《杨琯传》,第3430页。
    6 唐·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历代制下》,第358页。
    7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五《学校》,第741页。
    1 唐·宋若华:《女论语》,听雨堂清光绪26年(1900)刻本。
    2 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清·董诰《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三,第6644页。
    3 《亲祀东郊德音》(开元二十六年正月),《唐大诏令集》卷七十三《典礼·东郊》,第408页。
    4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清·董诰《全唐文》卷六百七十五,第6891页。
    5 唐·皮日休:《伤严子重序》,转自宋·计有功撰、王仲镛《唐诗纪事校笺》卷六十六《严恽》条所引,第2226页。
    6 唐·杜甫:《宗武生日》,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一,第2535页。
    7 唐·杜甫:《水阁朝霁奉简严云安》,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一,第2333页。
    8 唐·韩愈:《中大夫陕府左司马李公墓志铭》,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三,第5706页。
    9 五代·刘昫:《 旧唐书》卷一十八上《武宗本纪》,第603页。
    10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0页。
    1 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五百二十,第5941页。
    2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九《杨琯传》,第3430页。
    3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二《声韵》,第28页。
    4 日本·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南卷《论文意》,第1331页。
    5 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清·董诰《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三,第6644页。
    6 唐·李观:《帖经日上侍郎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三,第5416页。
    1 宋·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四十七,第1605、1606页。
    2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述进士下篇》,第4页。
    3 宋·钱易:《南部新书》乙卷,第22页。
    4 唐·白居易:《靖安北街赠李二十》,清·彭定球《全唐诗》卷四百三十八,第4863页。
    5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清·董诰《全唐文》卷六百七十五,第6890页。
    6 宋·文莹:《玉壶野史》,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7页。
    7 宋·钱易:《南部新书》乙卷,第22页。
    8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第2251、2252页。
    9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一,第3822页。
    1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清·董诰《全唐文》卷六百七十五,第6890页。
    2 唐·李观:《报弟兑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三,第5414页。
    3 五代·刘晌:《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七《裴休传》,第4593页。
    4 唐·黄滔:《成名后呈同年》,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七百O六,第8127页。
    5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二《恚恨》,第21页。
    6 同上,第22页。
    7 宋·钱易:《南部新书》丁卷,第50页。
    8 详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起自寒苦》,第73页。
    9 详见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上《江都事》,《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268页。
    1 唐·赵磷:《因话录》卷六《羽部》,《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870页。
    2 唐·刘轲:《与马植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二,第7675页。
    3 唐·沈亚之:《与京兆试官》,清·董诰《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五,第7590页。
    4 明·黄淳耀:《陶庵全集》,永珞、纪昀等,四库全书本,第129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41页。
    5 宋·严羽:《沦浪诗话·诗评》,清·何文焕《历代诗话》,第695页。
    6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五《贡举上·帖经条例》,第1631页。
    7 唐·刘峣:《取士先德行而后才艺疏》,清·董诰《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三,第4424页。
    8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九《杨琯传》,第3433页。
    9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第100页。
    1 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本政》,新编诸子集成本,第39页。
    2 宋·洪迈:《容斋四笔》卷五《韩文公荐士》,《容斋随笔》,第669、670页。
    3 唐·白居易《与陈给事书》,清·董诰《全唐文》卷六百七十四,第6884页。
    4 唐·王贞白:《寄郑谷》:“五百首新诗,缄封寄去时。”清·彭定球《全唐诗》卷七百○一,第8061页。
    1 宋·钱易:《南部新书》庚卷载:“裴说应举,只行五言诗一卷。”第103页。
    2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一《薛登传》,第3138页。
    3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35页。
    4 宋·李昭玘:《录张祜诗》,《乐静集》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葛晓音:《创作范式的提倡和初盛唐诗歌的普及》,《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9、250页。
    6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第135页。
    1 宋·计有功著,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五十六《雍陶》,第1912页。
    2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遭遇》,第86页。
    3 唐·白居易:《与陈给事书》,清·董诰《全唐文》卷六百七十四,第6883页。
    4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二《自负》,第136页。
    5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五《切磋》,第56页。
    1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知己》,第81页。
    2 宋·计有功著,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四十三《李长吉》,第1459页。
    3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十五《旧话》,第166页。
    4 宋·计有功著,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三十九《李绅》,第1322页。
    5 陈尚君:《全唐诗补编·补全唐诗》[斯五五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
    1 宋·计有功著,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六十三《武瓘》,第2135页。
    2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五《旧话》,第166页。
    3 同上,卷十《海叙不遇》,第108页。
    4 同上,卷十五《旧话》,第166页。
    1 宋·钱易:《南部新书》庚卷,第103页。。
    2 宋·计有功撰、王仲镛著:《唐诗纪事校笺》卷二十一《崔颢》,第688页。
    3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第228页。
    4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一《恶分疏》,第124页。
    5 唐·黄滔:《南海韦尚书启》,《甫阳黄御史集》,第198页。
    6 唐·白居易:《与陈给事书》,清·董诰《全唐文》卷六百七十四,第6883页。
    7 唐·韩愈:《与凤翔刑部尚书书》,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第201页。
    8 膺·萧颖士:《赠韦司业书》,清·董诰《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三,第3275页。
    9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十九《选举考二·举士》,第274页。
    10 唐·孙樵:《骂僮志》,清·董诰《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五,第8337页。
    11 唐·杜荀鹤:《投江上崔尚书》,清·彭定球《全唐诗》卷六百九十二,第7957页。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九十二《韦安石传》,第2958、2959页。
    2 宋·钱易:《南部新书》甲卷,第9页。
    3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九《四凶》,第103页。
    4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六《谈丛二》,第277页。
    1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程千帆全集》第八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2 唐·唐玄宗:《条制考试明经进士诏》,清·董诰《全唐文》卷三十一,第146页。
    3 唐·杜佑:《通典》卷十七《选举五·杂议论中》,第419页。
    4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九《杨琯传》,第3430页。
    1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九《杨琯传》,第3432页。
    2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第14页。
    3 清·梁章矩著、陈居渊校点:《制艺丛话·试律丛话》卷二,第533页。
    1 陈飞:《唐代试策考述·绪言》,第18页。
    2 唐·元稹:《乐府古题序》,《元稹集》卷二十三《乐府》,第255页。
    3 唐·白居易:《寄唐生》,清·彭定球《全唐诗》卷四百二十四,第4663页。
    4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清·董诰《全唐文》卷六百七十五,第6890页。
    5 唐·元稹:《乐府古题序》,《元稹集》卷二十三《乐府》,第255页。
    6 陈伯海:《唐诗学引论》,第5页。
    1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出版社1994年版,第160页。
    《白居易全集》:唐·白居易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北梦琐言》:五代·孙光宪撰,中华书局2002年版。
    《避暑录话》:宋·叶梦得撰,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长安的春天——唐人科举与进士生活》:杨波撰,中华书局2007年版。
    《册府元龟》:宋·王钦若编,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
    《此木轩论诗汇编》:清·焦袁熹编,民国抄本。
    《陈尚君自选集》:陈尚君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初学记》:唐·徐坚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
    《从游士到儒士: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查屏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陈子昂集》;唐·陈子昂撰,中华书局1960年版。
    《帝范》:唐·李世民撰,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
    《东观奏记》:唐·裴延裕撰,中华书局1994年版。
    《道教与唐代文学》:孙昌武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登科记考补正》:清·徐松撰,孟二冬补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
    《大唐新语》:唐·刘肃撰,中华书局1984年版。
    《二十四史》:中华书局1998年版。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宋·丁度撰,中华再造善本丛书,宋绍定三年藏书阁刻本。
    《封氏闻见记》:唐·封演撰,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国史大纲》:钱穆撰,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国秀集》:唐·芮挺章撰,四部丛刊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
    《桂苑笔耕集校注》:新罗·崔致远撰,党银平校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
    《陔余丛考》:清·赵翼撰,中华书局1963年版。
    《韩昌黎文集校注》: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槐花黄,举子忙——科举与士林风气》王炎平撰,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汉书》:汉·班固撰,中华书局1962年版。
    《翰学三书》:傅璇琮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韩愈年谱》:吕大防撰,中华书局1991年版。
    《笳吹弦诵传薪录》:罗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旧唐书》:五代·刘昫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
    《骆宾王集》:唐·骆宾王撰,中国书店1988年版影印本。
    《历代名画记》:唐·张彦远撰,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历代诗话》:清·何文焕编,中华书局2004年版。
    《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历代唐诗论评选》:陈伯海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岑仲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乐静集》:宋·李昭玘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曹道衡撰,中华书局2004年版。
    《老学庵笔记》:宋·陆游撰,中华书局1979年版。
    《论语集注》:宋·朱熹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
    《明皇杂录》:唐·郑处诲撰,中华书局1994年版。
    《明诗话全编》:吴文治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南部新书》:宋·钱易撰,中华书局2002年版。
    《欧阳修全集》:宋·欧阳修撰,中国书店1986年版。
    《甫阳黄御史集》:唐·黄滔撰,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潜夫论笺校正》: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
    《清诗话》:清·王夫之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全唐诗》:清·彭定球编,中华书局1960年版。
    《全唐诗补编》:陈尚君辑校,中华书局1992年版。
    《全唐文》:清·董诰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全唐文补编》:陈尚君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
    《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张伯伟撰,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容斋随笔》:宋·洪迈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葛晓音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诗话总龟》:宋·阮阅编,四部丛刊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
    《史记》:汉·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82年版。
    《四库全书总目》:清·纪昀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
    《诗论》:朱光潜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石林燕语》:宋·叶梦得撰,中华书局1984年版。
    《隋书》:唐·魏征等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隋唐史》:岑仲勉撰,中华书局1982年版。
    《诗源辩体》:明·许学夷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陶庵全集》:明·黄淳耀撰,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唐朝名画录》:唐·朱景玄撰,四川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唐才子传校笺》:元·辛文房撰,傅璇琮主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
    《通典》:唐·杜佑撰,中华书局1988年版。
    《唐大诏令集》:宋·宋敏求编,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唐代翰林学士》:毛蕾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贾晋华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程千帆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唐代科举考试诗赋用韵研究》:王兆鹏,齐鲁书社2004年版。
    《唐代科举诗研究》:郑晓霞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撰,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吴宗国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唐代墓志汇编》:周绍良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唐代铨选与文学》:王勋成撰,中华书局2001年版。
    《唐代试策考述》:陈飞撰,中华书局2002年版。
    《唐代试律诗》:彭国忠主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
    《唐代文馆制度及其与政治和文学之关系》:李德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唐方镇文职僚佐考》:戴伟华撰,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唐翰林学士传论》:傅璇琮撰,辽海出版社2005年版。
    《唐会要》:宋·王溥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唐六典》:唐·李林甫撰,中华书局1992年版。
    《太平广记》:宋·李昉等编,中华书局1961年版。
    《太平御览》:宋·李昉等编,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版。
    《唐人试帖》:清·毛奇龄编,清嘉庆六年(1801)听彝堂刻本。
    《唐人选唐诗新编》:傅璇琮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唐诗纪事校笺》:宋·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中华书局2007年版。
    《唐诗论学丛稿》:傅璇琮,京华出版社1999年版。
    《唐诗史》:许总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唐诗训解》:明·李攀龙、袁宏道编,明万历四十六(1618)居仁堂余献可刻本。
    《唐诗学引论》:陈伯海,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唐诗绎》:清·杨逢春编,乾隆三十九年(1774)刻本。
    《唐诗研究》:沈松勤、胡可先、陶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唐诗杂论》:闻一多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傅璇琮主编,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
    《唐音癸签》:明·胡震亨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唐语林校证》: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
    《唐摭言》:五代·王定保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五代会要》:宋·王溥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日本·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中华书局2006年版。
    《王水照自选集》:王水照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注,岳麓书社2002年版。
    《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中华书局1986年版。
    《文苑英华》:宋·李防等编,中华书局1966年版影印本。
    《王右丞集笺注》:唐·王维撰,赵殿成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
    《学优则仕——科举与教育》:刘海峰、李兵,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
    《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撰,三联书店2001年版。
    《玉海》:宋·王应麟撰,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版。
    《玉壶野史》:宋·文莹,中华书局1984年版。
    《云麓漫钞》:宋·赵彦卫撰,中华书局1996年版。
    《云南志校释》:唐·樊绰著,赵吕甫校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应试唐诗类释》:清·臧岳编,清乾隆三十三年(1778)三乐斋刻本。
    《元稹集》:唐·元稹撰,中华书局1982年版。
    《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南朝·刘勰撰、黄叔琳等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
    《中国科举史》:刘海峰、李兵,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
    《中国科举制度研究》:王炳照、徐勇,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杨学为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杨学为等编,黄山书社1992年版。
    《中国历代官制》:孔令纪等编,齐鲁书社1993年版。
    《中国思想史》:葛兆光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通史》:范文澜撰,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中国文化史》:柳诒徵,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版。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撰,商务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贞观政要集校》:唐·吴兢撰,谢保成集校,中华书局2003年版。
    《张九龄年谱》:顾建国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制艺丛话·试律丛话》:清·梁章钜撰,上海书店2001年版。
    《直斋书录解题》:宋·陈振孙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等撰,中华书局1956年版。
    崔荣华:《唐代进士科“以诗赋取士”辨析》,《唐都学刊》,2005年第4期。
    陈飞:《唐代科举制度与文学精神品质》,《文学遗产》,1991年第2期。
    陈飞(陈选公):《唐代文学的文化规定》,《郑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池洁:《唐人应试诗题考论》,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5月。
    池洁:《唐人应试诗题的文化解读》,《文学遗产》,2007年第3期。
    池洁:《唐人应试诗题与唐代诗歌审美取向》,《文学研究》,2007年第5期。
    陈铁民:《梁璵慕志与唐进士科试杂文》,《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陈铁民、李亮伟:《关于守选制与唐诗人登第后的释褐时间》,《文学遗产》,2005年第3期。
    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杜成宪:《唐代进士考试三场制度的形成与演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邓乔彬:《进士文化与诗可以观》,《学术研究》,2006年第11期。
    邓乔彬:《进士文化与诗可以群》,《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邓乔彬:《进士文化与诗可以兴》,《文艺研究》,2007年第4期。
    邓乔彬:《进士文化与诗可以怨》,《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
    傅璇琮:《关于唐代科举与文学的研究》,《文学遗产》,1984年3期。
    侯力:《论永徽至天宝年间的科举改革——兼论唐代科举的定型化问题》,《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侯力:《关于晚唐科举制度的几个问题》,《浙江学刊》,1998年4期。
    皇甫煃:《唐代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繁荣的关系》,《南京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
    金滢坤:《中晚唐五代科举与清望官的关系》,《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 期。
    金滢坤:《试论唐五代科举考试的锁院制度》,《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金滢坤:《也谈晚唐别头试与子弟之争》,《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金滢坤:《论中晚唐五代科举考试的复核、复试及监察制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李定广:《唐代省试诗的衡量标准与齐梁体格》,《学术研究》,2006年第2期。
    李浩:《唐代“诗赋取士”说平议》,《文史哲》,2003年第3期。
    李锦绣:《试论唐代的弘文崇文馆生》,《文献》,1997年第2期。
    刘海峰:《科举制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
    刘青海:《试论唐代应试诗的命题及其和(文选)的渊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彭国忠:《唐代试律诗的称名、类型及性质》,《学术研究》,2007年第1期。
    任爽:《科举制度与盛唐知识阶层的命运》,《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
    苏芸:《从应试诗看唐代社会风气及士人心态》,《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
    王群丽:《论唐省试诗命题的特点》,《江海学刊》,2007年第4期。
    王群丽:《唐省试诗命题对写作的影响》,《东岳论丛》,2008年第1期。
    王晓萌:《唐进士科“以诗赋取士”渊源考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王志东:《牛李党争科举之争的实质——牛李党争与唐代科举的发展(一)》,《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王志东:《牛李党争科举之争的特征——牛李党争与唐代科举的发展(二)》,《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王志东:《牛李党争科举之争的后果——牛李党争与唐代科举的发展(三)》,《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王志东:《略论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的科举变革》(上、中、下),《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3、4、5期。
    许结:《中国辞赋流变全程考察》,《学术月刊》,1994年第6期。
    萧平学:《唐代科举与士风转变》,《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薛亚军:《拯弊与集权:唐五代覆试及其与宋初殿试的关系》,《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张景臣:《唐代科举铨选考试方式与评价准则述评》,《河南社科学》2008年第5期。
    张蕊:《唐代诗赋取士制度形成的原因》,《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