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中国当代新生代小说的影视改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试图平衡小说与影视两种艺术形式,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新生代小说的影视改编现象为研究对象,以后现代思潮中的互文性理论为论述基础,立足于具体的新生代小说文本及其改编后的影视文本,深入地阐述改编艺术中的突破与创新,从而展现出两种相异艺术形式在深层次地互文转换中所呈现出来的独特面貌和特色。同时,论文也试图梳理总结出新生代小说影视改编的不足与经验得失,以期为当代小说的影视改编提供某些可资借鉴或值得警醒的经验教训,从而也为拓展新生代小说研究的新维度做出尝试和努力。
     绪论。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目前国内学界的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论文首先对“中国当代新生代小说”进行界定,采取更加包容开放的命名心态,将“中国当代新生代小说”的创作群体主要限定在中国大陆在六十年代出生以及七十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小说家这一群体上。新生代小说的影视改编一直处在深入发展中,而纵观目前国内学界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对于新生代小说文本以及改编后影视文本的个案解读上,并未将新生代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纳入到整合研究的视野中来。因此,本论文试图弥补对这一重要改编现象关注的缺失。本论文的研究理论为后现代思潮中的互文性理论,将新生代小说文本及其改编后的影视文本在改编的主题内容、形象塑造、叙事元素等方面做出深入地比较研究,论文的研究方法将主要借鉴文化学、主题学、叙事学以及修辞学等理论研究成果。
     第一章,新生代小说影视改编的文化语境。作为原创影视文化市场的有力补充,当前影视文化的勃兴促发了新生代小说的影视改编热。而新生代小说家的作品吸引影视剧编导的重要原因则在于新生代小说呈现出来的新质素契合了当下观众的情感需要。这主要表现在新生代小说中对于家庭婚恋等普世情感的关注引起了人们的共鸣,新生代小说满足了当下观众的红色怀旧心理以及对于特殊年代的怀旧心理,同时新生代小说触及到了当下某些突出的社会问题。而目前大众消费文化的兴起使得影视文化作品具有一定的世俗性、娱乐性以及消费性,这也在间接地影响着当下新生代小说影视改编的创作思想。而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的规约也影响着新生代小说影视改编的创作,使得改编后的影视剧作品呈现出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人性中的真善美,但改编后通俗圆满的结局和平面化的人物也削弱了对原著小说中深邃主题以及复杂人物的表现力度。
     第二章,新生代小说影视改编与“主题传达”。这一章主要论述了新生代小说影视改编中的主题转化。在新生代小说的影视改编中,某些新生代小说的主题在改编为影视剧时存在着“忠实于原著”的现象,而主题转换中的“忠实”传达则表现出闭合性、灵活性以及开放性等表现形态。同时,某些新生代小说的主题在改编为相应的影视剧时还存在着主题通俗性转化的现象,这一主题转换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原著小说深邃性主题的简化、反思性主题的平面化以及批判性主题的弱化三个方面。而新生代小说影视改编后在主题话语的形态上主要表现为亲情、爱情、创伤、恐惧以及谍战五个方面。
     第三章,新生代小说影视改编与“形象再塑造”。这一章主要探讨了新生代小说中的人物在改编为影视剧时所发生的变化。当新生代小说中的人物从文学虚构转换为影像画面所呈现出来的“逼真现实”中时,导演是通过对小说人物自身状况的现实定位、以人物的不断行动来充实人物的现实处境以及演员的扮演来实现的。而新生代小说中的某些次要人物在改编为影视剧的过程中发生的种种“变异”则体现出一定的功能性,主要表现在改变原著小说的主题格调、烘托改编后影视剧的主要人物以及强化改编后影视剧的情节曲折性。而新生代小说中的人物在改编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人物增删的现象,而这一现象也表现出改变原著小说的主题格调、烘托改编后影视剧的主要人物、增加改编后影视剧的情节容量以及删除某些人物以创造清晰的情节线索的改编动机。
     第四章,新生代小说影视改编中的“再叙事”。这一章主要探寻了新生代小说影视改编中的叙事转换。在改编的叙事视角中,主要考察原著小说的叙事视角在改编为影视剧后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第三人称叙事视角以及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混合叙事视角的相应转换中所发生的变化。在改编的叙事时序中,主要考察原著小说的叙事时序在改编为影视剧后在顺叙、倒叙以及预叙的相应转换中所发生的变化。而改编的叙事修辞则是指原著小说的叙事修辞在改编为相应的影视剧后在反讽、象征以及隐喻上所发生的修辞转变,主要从改编的人物反讽、改编的物象象征以及改编的场景隐喻三个方面进行阐释。而改编的叙事节奏则是指原著小说的叙事节奏在改编为相应的影视剧后在人物情感流动的节奏、事件组合的节奏以及场景转换的节奏三个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变化。
     第五章,新生代小说影视改编的价值意义。新生代小说家的小说通过改编为影视剧而为其作品的广泛传播拓展了全新的媒介路径,而新生代小说家的编剧身份以及“作家导演”的艺术尝试对于新生代小说家重塑自我的生存坐标以及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此外,新生代小说的影视改编还为当前影视文化市场注入了活力,这主要表现在新生代小说为影视剧提供了新鲜独特的改编素材,丰富了改编后影视剧作品的题材类型。而且,新生代小说中的文学性也为改编后影视剧的艺术内涵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此外,新生代小说影视改编中有着对创造性改编的有益尝试。这里的创造性改编是指导演仅将原著小说当作影视剧创作的素材,导演以其独特的艺术眼光、灵感以及修养进行影像化再创作,从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影视艺术作品。新生代小说的影视改编中存在着通俗性、商业性以及艺术性创造性改编三种创作类型,从而为创造性改编思维提供了某些可资借鉴的艺术经验。
     余论。余论则主要讨论了新生代小说影视改编的不足以及对当下小说的影视改编这一现象提出针对导演的三个问题。新生代小说影视改编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改编中对小说主题通俗性转换限度的漠视、对小说人物深度的削弱以及对暴力和性等商业元素的过度凸显上,这些不足严重制约了改编艺术境界的提升。而针对导演提出的三个问题依次为改编是否需要“选材意识”、改编是否需要“重新调理”以及改编是否需要“观众意识”。导演在小说的影视改编中需要具有“选材意识”,这里是指导演对小说的选择需要在灵魂触动的基础上进行,在有感而发之后演变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并激发出将其拍摄出来的情感冲动。而且导演在其后的拍摄中需要对影视剧进行“重新调理”,既要保证影视作品外在的观赏性,又要确保影视作品具有深厚的艺术情怀。同时,导演在改编中还需具有“观众意识”,这里并不是要求导演主动地迎合观众的观影口味和欣赏水平,而是以一种积极地创造心态引领观众收获正面有益的艺术体验。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在对“中国当代新生代小说”进行包容性界定的前提下,首次将新生代小说的影视改编现象纳入整合研究视野,从而弥补了对这一重要改编现象整体关注的缺失。而且,论文以后现代思潮中的互文性理论为阐释基础,旨在对新生代小说文本及其改编后的影视文本在改编的主题传达、形象再塑造以及再叙事方面做出深入地文本比较与理论探析,从而把握新生代小说影视改编的独特面貌,梳理出其别具一格的改编特色与意义取向,从而开启新生代小说和影视艺术之间互文研究的新局面。同时,论文也试图总结出新生代小说影视改编的经验与得失,以期为当代小说的影视改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为拓展新生代小说研究的新维度做出尝试。
This thesis attempted to balance two kinds of art form, novels and movies television.The object was focus on the research of movies and television adaptation from the newgeneration of novels in China since the1990s, and the intertextualite theory formed in thepostmodernism trend was used as the basis for elucidating, which aimed to make in-depthtext comparis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between the novels and the adapted movies andtelevision-play in some aspects, such as the subject content, image-building and narrativeelements, etc., accordingly, to grip the unique feature of the movies and television adaptationfrom the new generation of novels and further to find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Meanwhile,this thesis also attempted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the adaptation,which would be expected to provide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adaptation, and also to openup the new aspect of studies on the new generation novels.
     Introduction The introduction includes the basis and meaning of the selected subject,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tudies in domestic academia, the research theory and method. Firstly,based on more acceptable and open mind, the novels created by an author group born inChinese mainland in1960~1970were nominated as ‘Chinese contemporary new generationnovel’. Up to now, some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moves and television adaptationfrom the new generation novels, however, all of them is focus on a single novel, a systemicand comprehensive study on all the new generation novels can not be found. Therefore, this thesis tried to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attention to this field. The intertextualite theory formedin the postmodernism trend was used as the basis for research theory in the thesis, an in-depthcomparison would be made between the novels and the adapted movies and television-play insome aspects, such as the subject content, image-building and narrative elements, etc.. Theresearch method in the thesis would be reference for theme, narrative, culture and rhetorictheories.
     Chapter one, culture condition of the movies and television adaptation from thenew generation novel. It is considered that, as a powerful supplement for the original moviesand television culture market, the current rapid development of movies and television cultureencourages the adaptation from the new generation novels. The main reason for choosing thenew generation novels to adapt was that the character elements represented in them satisfythe emotional needs of the current audience, which including the attention in the family andmarriage, the reminiscence in the red or special years and some projecting issues in thecurrent society. However, the rise of the public consumption culture resulted in the currentmovies and TV-play characterized by secularization, entertainment and consumption, whichin indirectly affected the adaptation ideas from the novels. In addition, a restriction from themainstream ideology was also produced for the adaptation from the new generation novels,making the adaptation works present a complet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and beauty inhuman nature. However, the common, satisfactory final scene and the complanate characters in the movies and TV-play also weakened the expressive force of the profound theme andcomplicated characters in the original novels.
     Chapter two,‘theme transition’ of the movies and television adaptation from thenew generation novel. During the adaptation from the new generation novel, the themes insome of the novels were ‘faithfulness’ transmitted to the movies and television, and withexhibiting varieties, close, flexible and open. Moreover, the popular transition of the themeafter the adaptation also occurred, which representing by simplified the profound theme, thecomplanation of the reflective theme and weakened the critical theme. The characters of thetheme after adaptation were mainly represented in five aspects, family, love, hurt, fear or spywar.
     Chapter three, image-building of the movies and television adaptation from thenew generation novel. This chapter mainly discussed the changes in the characters afteradaptation. The transformations of the characters from the novel to a "real" image in themovies and television were based on the reality position of the characters by themselves, thereality condition of the characters by their action and the playing by the actors. The‘variation’ for the minor characters after adaptation represented functionality, by changing thetheme of the novel, a setoff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movies and television and enhancingtheir complicated plots. In addition, for obtaining similar results mentioned above, anincrease or decrease in the characters during the adaptation also occurred.
     Chapter four, narrate of the movies and television adaptation from the newgeneration novel. In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 after adaptation, the correspondingconversions in the first person narration perspective, the third person narrative perspectiveand the first and third person mixed narrative perspective were mainly investigated. In thenarrative time sequence after adaptation, the changes in sequence, reverse order and primaryorder used in the original novels and the adapted movies and television were also studied. Inthe narrative rhetoric after adaptation, the changes in irony, symbol and metaphor between thenovels and movies and television were studied, mainly from the adaptation of the characterirony, the object symbol and the scene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In the narrative rhythm afteradaptation, the conversions were mainly focus on the scene, the combination of events andcharacters emotions.
     Chapter five, value of the movies and television adaptation from the new generationnovel. The adaptation from the new generation novel has opened up a new path forcommunication of the novels, and the new role of screenwriter or artist as “writer director”also impose a significantly effect in exploiting their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he adaptationfrom the new generation novel has injected vitality for the current movie and televisionmarket, which represents some abundant and unique fodders provided by the novels andsome art meaning guarantee for the movies and television obtained as the literature characterof the novel. Moreover, a beneficial attempt for the creative adaptation is also made by theadaptation from the new generation novel. As the creative adaptation from the new generation novel exhibited in three styles, popular, commercial and artistical, so as to provide the art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Epilogue The deficiency in the movies and television adaptation from the newgeneration novel is discussed in this chapter and three questions about the current adaptationare aroused to the director.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adaptation from the new generation novelmainly exhibited by disregarded in the theme common transition of the novel, weakened thecharacters and highlighted the violence and sex business elements. These deficiencies have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art ascension in the adaptation realm. The three questions aimed at thedirector are whether the adaptation in need of ‘material consciousness’,‘regulate’ and‘audience consciousness’. The director of the adaptation from the novel requires a ‘materialconsciousness’, which is the guidance for the choice of the novel in deed on the basis ofbeing touched deeply, then turning into strong ‘problem consciousness’ and inspiring theimpulse for shooting out. The ‘regulate’ is also need for the director after shooting the movie,which not only have to guarantee the movie and television art external view, but also toensure that the art of movie and TV-play with deep feelings. The director is also need to havethe "audience consciousness", not to request the director catering to the audience tastes andappreciation level, but leading the audience with a positive attitude to create the positive artexperience.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rehensive defini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novels, a systemicinvestigation focus on the movies and television adaptation from the new generation novel is firstly carried out, so as to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attention to them. Moreover, according tothe intertextualite theory formed in the postmodernism trend, the text comparison andtheoretical analysis between the novels and the adapted movies and TV-play are discussed insome aspects, such as the subject content, image-building and narrative elements, etc.,accordingly, to grip the unique feature of the adaptation from the new generation of novelsand further to find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Meanwhile, this thesis also attempts to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the adaptation, which will be expected toprovide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adaptation, and also to open up the new aspect of studieson the new generation novels.
引文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57.
    [2]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修订版)[G].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568.
    [3]吴义勤.中国当代小说前沿问题研究十六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124—125.
    [4]周根红.新生代作家的影视生存与文化立场[J].东方论坛,2010(3).
    [5]李琨.人性的两极:《天上的恋人》小说文本到电影[J].电影文学,2011(2).
    [6]韩颖琦.是双赢,也难免遗憾——电影《姐姐词典》与小说《耳光响亮》叙事策略比较[J].名作欣赏,2010(24).
    [7]邓金玉,刘攀.凡一平《理发师》文本作品的电影化[J].电影评介,2009(3).
    [8]廖灵艳.太阳照常升起——当代短篇小说《天鹅绒》及其改编电影《太阳照常升起》赏析[J].艺苑,2008(7).
    [9]张芸.电影《风声》与小说《风声》比较[J].电影文学,2010(19).
    [10]韩斌育.文本与大众影视媾和和增值——看《暗算》的改编与传播策略[J].文艺争鸣,2011(10).
    [11]张贝拉.后现代伦理在电影叙事中的隐喻表达——以电影《求求你,表扬我》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1(4).
    [12]陈力.传统叙事模式中的女性神话及超越阈限——从电视剧《青衣》中的文化阐述谈起[J].剧作家,2006(5).
    [13]罗瑞宁.欲望走出光影记忆——电视连续剧《没有语言的生活》审美批评[J].百色学院学报,2010(5).
    [14]张学昕,于倩.无法止息的焦虑——关于电影《寻枪》的读解[J].文艺评论,2007(2).
    [15]赵洪义.两代人的“残酷物语”——影片《十三棵泡桐》解读[J].电影文学,2008(1).
    [16]朱羽.审美形式与政治化策略——从《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说起[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3).
    [17]岳佳.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有话好好说——浅析影片《有话好好说》[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7).
    [18]王瑞媛.《北京你好》:假想的漂泊与无处安置的现实[J].当代电影,2008(2).
    [19]陈旭光.叙事实验、意象拼贴与破碎的个人化寓言——评《太阳照常升起》的创新与问题[J].艺术评论,2007(11).
    [20]王文斌.内本文、互本文与泛本文——电影《风声》的话语实践分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1).
    [21]莫林虎.《暗算》对谍战类电视剧创作的突破及其意义[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22]陈犀禾.电影改编理论问题[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
    [23]龚金平.作为历史与实践的中国当代电影改编[D].复旦大学,2006.
    [24]姚凌燕.论新时期以来电影观念的嬗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5.
    [25]赵敬鹏.新世纪以来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研究述平[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6]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27]饶道庆.《红楼梦》影视改编与传播[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28]吴秋成.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香港电视剧改编研究[D].暨南大学,2009.
    [29]李英凡.鲁迅小说的电影改编[D].河南大学,2006.
    [30]王帆.《林家铺子》电影改编研究[D].北京大学,2011.
    [31]高亚亨.论沈从文小说的电影改编[D].复旦大学,2008.
    [32]孙昕.论张爱玲作品的影视改编[D].山东大学,2008.
    [33]许波.从语言艺术到视听艺术——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J].电影艺术,2004(2).
    [34]陈晶.体裁、故事、影像化:小说的电影改编三题——以苏童、莫言的改编作品为中心[D].苏州大学,2006.
    [35]汤洁.失陷的女性意识——以《永远有多远》、《生活秀》、《空镜子》的电视改编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08.
    [36]徐安维.刘恒影视改编作品的叙事研究[D].浙江大学,2007.
    [37]胡玲莉.论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J].电影艺术,2004(2).
    [38]傅明根.大风起兮——第五代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研究[D].暨南大学,2006.
    [39]马军英.媒介变化与叙事转换——以陈凯歌的电影改编为例[D].上海大学,2008.
    [40]张昌明.论谢晋电影对当代小说的改编[D].四川大学,2007.
    [41]於曼.红色经典——从小说到电视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42]任志明.“红色经典”影视改编与传播研究[D].兰州大学,2009.
    [43]张艳.“红色经典”改编中的女性形象[D].四川师范大学,2008.
    [44]蒋志臻.传播学视域下的电视“红色经典”改编现象[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4).
    [45]解伟.论“红色经典”的影视剧改编[J].东岳论丛,2011(2).
    [46]陈林侠.叙事的智慧——当代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D].浙江大学,2006.
    [47]赵庆超.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48]曹勇.90年代中国电影改编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6.
    [49]贺红英.文学语境中的苏联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50]许晶.《紫色》电影的艺术再创造——谈《紫色》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D].四川师范大学,2008.
    [51]邵娜.从《法国中尉的女人》看元小说的电影改编[D].首都师范大学,2008.
    [52]刘明银.改编:从文学到影像的审美转换[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53]裴培.升华还是另外一种美——论小说和改编电影的对比[D].上海师范大学,2005.
    [54]付勇.从小说到电视剧——大众文化背景下电视剧改编艺术研究[D].暨南大学,2003.
    [55]孟中.文学改编:一次特殊的电影心理活动[J].电影艺术,2004(2).
    [56]阎可嘉.小议电影改编中的几个问题[J].电影艺术,2004(2).
    [57]王瑾.互文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45.
    [58]陈林侠.从小说到电影:影视改编的综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0.
    [59](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M].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60]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外国文学评论,2004(3).
    [61]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外国文学评论,2004(3):26.
    [62](法)热拉尔·热奈特.热奈特论文集[M].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69.
    [63](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M].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81.
    [64](法)玛丽—特蕾莎·茹尔诺.电影词汇[M].曹轶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149.
    [65](法)玛丽—特蕾莎·茹尔诺.电影词汇[M].曹轶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149.
    [66]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外国文学评论,2004(3):26.
    [67]陈林侠.从小说到电影:影视改编的综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7.
    [68]朱德发.四大文化思潮与现代中国文学关系辨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2.
    [69]张冲.改编学与改编研究:语境·理论·应用[J].外国文学评论,2009(3):214—215.
    [70](法)莫尼克·卡尔科—马赛尔,让娜—玛丽·克莱尔.电影与文学改编[M].刘芳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122.
    [71](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M].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135.
    [72]房福贤.新时期中国文学生成语境研究十六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2.
    [73]贺红英.文学语境中的苏联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207.
    [74]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修订版)[G].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571—572.
    [75]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81.
    [76](匈牙利)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29.
    [77]《小说月报》编辑部编.小说月报:从小说到影视[G].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530.
    [78]吴义勤.中国当代小说前沿问题研究十六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136—137.
    [79]房福贤.新时期中国文学生成语境研究十六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154.
    [80]王一川主编.大众文化导论[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81]王一川主编.大众文化导论[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82]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修订版)[G].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572.
    [83](挪威)雅各布·卢特.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M].徐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3.
    [84]房福贤.新时期中国文学生成语境研究十六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160.
    [85](美)约翰S.道格拉斯,格林P.哈登.技术的艺术:影视制作的美学途径
    [M].蒲剑,郭华俊,崔庆,胡云龙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283.
    [86]叶航.《听风者》:从改造“经典”到涂抹“红色”[J].电影艺术,2012(6):47.
    [87]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58.
    [88]王一川主编.大众文化导论[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29.
    [89]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77.
    [90]卢衍鹏.叙事伦理、情爱叙事与信仰重塑——电视剧《风语》的叙事结构分析[J].中国电视,2011(5):33.
    [91]刘婷.影像叙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48.
    [92](美)克林斯·布鲁克斯(C.Brooks),罗伯特·潘·沃伦(R.P.Warren).小说鉴赏(中英对照·第3版)[M].主万,冯亦代,丰子恺,草婴,汝龙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220.
    [93](法)雅克·奥蒙,米歇尔·马利.当代电影分析[M].吴珮慈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21-122.
    [94](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304.
    [95]棉棉.我们害怕[J].长城,1999(5):99.
    [96]述平.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J].作家,1994(9):21.
    [97](美)克林斯·布鲁克斯(C.Brooks),罗伯特·潘·沃伦(R.P.Warren).小说鉴赏(中英对照·第3版)[M].主万,冯亦代,丰子恺,草婴,汝龙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220.
    [98]东西.耳光响亮[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267.
    [99]何顿.我们像葵花[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122—123.
    [100]何顿.我们像葵花[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123.
    [101]何顿.我们像葵花[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304.
    [102]艾伟.风和日丽[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240.
    [103]艾伟.风和日丽[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273.
    [104]艾伟.风和日丽[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351.
    [105]艾伟.风和日丽[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376.
    [106]艾伟.《风和日丽》写作札记[J].当代作家评论,2010(2):24.
    [107]胡学文.私人档案[J].中国作家,2006(3):222.
    [108]胡学文.飞翔的女人[J].人民文学,2002(12):6.
    [109]于亚美.电视剧《我们的父亲》文化解读[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4):37.
    [110](英)罗素.罗素自述[M].黄忠晶编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106.
    [111]刘长荣.《爱有来生》:基于社会权力话语秩序的爱情故事——对《爱有来生》的爱情叙事模式的文化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2):42.
    [112]陈染.嘴唇里的阳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10.
    [113]麦家.暗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11.
    [114]麦家.暗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62.
    [115](英)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洛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
    [M].汪正龙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9.
    [116]林建法主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文学的自觉(上下卷)[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10.
    [117](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M].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48.
    [118]盘剑主编.影视艺术学[G].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21.
    [119]东西.你不知道她有多美[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24.
    [120]东西.你不知道她有多美[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27.
    [121]东西.你不知道她有多美[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28.
    [122]东西.你不知道她有多美[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29.
    [123]棉棉.我们害怕[J].长城,1995(5):92.
    [124]棉棉.我们害怕[J].长城,1995(5):99.
    [125]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选.山外青山(2000-2008)[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50.
    [126]陈林侠.从小说到电影:影视改编的综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48.
    [127]陈林侠.从小说到电影:影视改编的综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49.
    [128]宋素丽采访/整理.写好剧本需要大情怀——编剧邹静之谈电影叙事[J].当代电影,2012(11):127.
    [129](匈牙利)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307.
    [130](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M].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49.
    [131]郝蜀山.论鲁迅小说中次要人物的艺术功能[J].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80.
    [132]《小说月报》编辑部编.小说月报:从小说到影视(二)[G].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227.
    [133]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读[C].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290.
    [134]胡学文.私人档案[J].中国作家,2006(3):188.
    [135]胡学文.私人档案[J].中国作家,2006(3):219.
    [136]李修文.滴泪痣[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15.
    [137]李修文.滴泪痣[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17.
    [138]李修文.滴泪痣[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17.
    [139]何顿.我们像葵花[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33.
    [140]胡学文.私人档案[J].中国作家,2006(3):223.
    [141]胡学文.私人档案[J].中国作家,2006(3):223.
    [142]何顿.我们像葵花[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292.
    [143]杨义.中国叙事学(图文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7.
    [144](美)克林斯·布鲁克斯(C.Brooks),罗伯特·潘·沃伦(R.P.Warren).小说鉴赏(中英对照·第3版)[M].主万,冯亦代,丰子恺,草婴,汝龙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640.
    [145](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M].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61.
    [146](美)罗伯特·贝内德蒂.从概念到银幕:电影与电视制作实战指南[M].王琳,尚垒,周冰心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9.
    [147]麦家.暗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1.
    [148]麦家.暗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10.
    [149]麦家.暗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44—45.
    [150]王鸣剑.《暗算》:从小说到电视剧[J].当代文坛,2008(02):155.
    [151]麦家.风语[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2.
    [152](美)林恩·格罗斯,拉里·沃德.电影和电视制作[M].毕根辉,梁明,霍文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51.
    [153](挪威)雅各布·卢特.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M].徐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4.
    [154]李修文.滴泪痣[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1.
    [155]东西.耳光响亮[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1.
    [156]何顿.我们像葵花[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1.
    [157]何顿.我们像葵花[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1.
    [158]宋素丽采访/整理.写好剧本需要大情怀——编剧邹静之谈电影叙事[J].当代电影,2012(11):127.
    [159]陈林侠.从小说到电影:影视改编的综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75.
    [160]何顿.我们像葵花[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1.
    [161](挪威)雅各布·卢特.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M].徐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6.
    [162]鬼子.瓦城上空的麦田[J].人民文学,2002(10):5.
    [163]李修文.滴泪痣[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2.
    [164]麦家.暗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158.
    [165]陈染.嘴唇里的阳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4.
    [166]黄发有.准个体时代的写作[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345.
    [167]述平.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J].作家,1994(9):19.
    [168]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34.
    [169](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69—70.
    [170]麦家.风语[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98.
    [171]李道新.物恋悲剧与生存幻象——影片《寻枪》的文化读解[J].电影艺术,2002(03):46.
    [172]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读[C].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294.
    [173]徐岱.小说叙事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29.
    [174](挪威)雅各布·卢特.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M].徐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6.
    [175](挪威)雅各布·卢特.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M].徐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76.
    [176](美)约翰S.道格拉斯,格林P.哈登.技术的艺术:影视制作的美学途径[M].蒲剑,郭华俊,崔庆,胡云龙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282.
    [177](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271.
    [178]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选.山外青山(2000-2008)[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40.
    [179]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读[C].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313.
    [180]叶弥.天鹅绒[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383—384.
    [181]吴义勤.一个人·一出戏·一部小说——评毕飞宇的中篇新作《青衣》[J].南方文坛,2001(1):57.
    [182]何晓兵.锦衣夜行——电视剧《青衣》音乐分析[J].中国音乐,2004(4):132.
    [183]宋素丽采访/整理.写好剧本需要大情怀——编剧邹静之谈电影叙事[J].当代电影,2012(11):129.
    [184]里昂.纯文学将成为电影改编的“救星”吗?[N].文学报,2012,12(13):37.
    [185]东西.小说与影视剧的跳接[J].上海文学,2009(3):81.
    [186]罗望子整理.关于文学与市场的对话[N].北京日报,2003,2(9).
    [187]李冯,姜广平.“好的作品一定得让人们尊重”[J].西湖,2010(12):103.
    [188]麦家.写小说与编剧本[N].人民日报,2010,8(20).
    [189](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M].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37.
    [190]朱文,吴冠平.尽在不言中,最好的表达境界——朱文访谈[J].电影艺术,2001(1):38.
    [191]周根红.“作家导演”与主体性的重塑[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1):10.
    [192]周根红.“作家导演”与主体性的重塑[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1):13.
    [193]黄发有.跨媒体风尚与文学的前途[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2):6—7.
    [194]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23.
    [195]叶廷芳主编.卡夫卡全集(第四卷)[C].黎奇,赵登荣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444.
    [196]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302.
    [197]吴义勤.自由与局限——中国“新生代”小说家论[J].文学评论2007(5):56.
    [198]吴义勤.中国当代小说前沿问题研究十六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121—123.
    [199]贺红英.文学语境中的苏联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209.
    [200]谭霈生.电影美学基础[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102.
    [201]谭霈生.电影美学基础[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104.
    [202]夏钢.征服陌生世界的快感——《与往事干杯》导演手记[J].电影创作,1995(3):44.
    [203]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读[C].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311.
    [204]李夏,王海洲.在叙事类型中寻求突破——谈电视剧《暗算》的叙事特点[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4):34.
    [205]吴兆龙.文学性是电视剧创作的基石——以电视剧《悬崖》的改编为例[J].中国电视,2012(6):34.
    [206]阎景娟.影视剧的文学性与文学的电影性[J].中国电视,2002(11):33.
    [207](法)热拉尔·贝东.电影美学[M].袁文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36.
    [208]《小说月报》编辑部编.小说月报:从小说到影视(二)[G].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227—228.
    [209]《小说月报》编辑部编.小说月报:从小说到影视(二)[G].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227.
    [210]《小说月报》编辑部编.小说月报:从小说到影视(二)[G].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228.
    [211]王宜文.《听风者》,一部风格暧昧的谍战片[J].艺术评论,2012(10):74.
    [212]叶航.《听风者》:从改造“经典”到涂抹“红色”[J].电影艺术,2012(6):47—48.
    [213]叶航.《听风者》:从改造“经典”到涂抹“红色”[J].电影艺术,2012(6):48.
    [214]林那北.风火墙[J].北京文学,2009(8):5.
    [215]叶弥.天鹅绒[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374.
    [216]叶弥.天鹅绒[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384.
    [217]姜文等.长天过大云——太阳照常升起[G].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255.
    [218]姜文等.长天过大云——太阳照常升起[G].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23.
    [219]姜文等.长天过大云——太阳照常升起[G].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24.
    [220]张一白.做一个偷拍者——《好奇害死猫》阐述[J].当代电影,2008(9):102.
    [221]人民文学杂志社编.创造票房奇迹的电影小说原作[G].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80.
    [222]人民文学杂志社编.创造票房奇迹的电影小说原作[G].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82.
    [223]人民文学杂志社编.创造票房奇迹的电影小说原作[G].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89.
    [224]张一白.做一个偷拍者——《好奇害死猫》阐述[J].当代电影,2008(9):102.
    [225]陈林侠.从小说到电影:影视改编的综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44.
    [226]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室《影视文化》编辑部编.影视文化·1[G].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224.
    [227]陈捷.《风声》中传来怎样的历史讯息?[J].电影艺术,2009(6):49.
    [228]杨俊蕾.诗学失误与政治学失衡——电影《风声》的双重叙事断裂[J].电影艺术,2010(1):82.
    [229](美)贾利德·拉弗吉尔.伦理剧大师曼努埃尔·德·奥利维拉访谈录[J].汪方华,黄宝富译.当代电影,2012(3):136.
    [230](法)洛朗·蒂拉尔.约翰·布尔曼的大师课[J].张颖译.世界电影,2012(5):148—149.
    [231](法)洛朗·蒂拉尔.大卫·林奇的大师课[J].张颖译.世界电影,2012(3):182.
    [232](匈牙利)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280.
    [233]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电影十解——李安导演与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学生座谈记录[J].电影新作,2006(4):7.
    [234]里昂.纯文学将成为电影改编的“救星”吗?[N].文学报,2012,12(13):37.
    [235]宋素丽采访/整理.写好剧本需要大情怀——编剧邹静之谈电影叙事[J].当代电影,2012(11):129.
    [236]张靓蓓编著.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72.
    [237]张靓蓓编著.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72.
    [238]张靓蓓编著.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72.
    [239]张靓蓓编著.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72.
    [240]张靓蓓编著.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72.
    [241]曹明海,史洁.文学解读:读者与文本的交流与敞开活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2.
    [242]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M].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81.
    [243]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M].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83.
    [244](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高骏千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33.
    [245]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1.
    [246]宋素丽采访/整理.写好剧本需要大情怀——编剧邹静之谈电影叙事[J].当代电影,2012(11):128.
    [247](挪威)雅各布·卢特.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M].徐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8—89.
    [1]吴义勤.自由与局限——中国当代新生代小说家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2]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3]吴义勤.长篇小说与艺术问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吴义勤.目击与守望[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
    [5]吴义勤.对话的年代[M].济南:明天出版社,2005.
    [6]吴义勤.纸上的火光[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
    [7]吴义勤.彼岸的诱惑[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8]吴义勤.守望的尺度[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9]吴义勤.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文化反思[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10](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M].华明,胡苏晓,周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1](以色列)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M].姚锦清,黄虹伟,傅浩,于振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12](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3](美)浦安修.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4](加)高辛勇.修辞学与文学阅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5](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M].王峻岩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
    [16](法)勒内·基拉尔.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M].罗芃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7](英)乔·爱略特等.小说的艺术[M].张玲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8](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论小说与小说家[M].瞿世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19](美)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亨利·詹姆斯文论选[M].朱雯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0](法)茨维坦·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教育小说[M].王东亮,王晨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1](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2](美)克林斯·布鲁克斯(C.Brooks),罗伯特·潘·沃伦(R.P.Warren).小说鉴赏(中英对照·第3版)[M].主万,冯亦代,丰子恺,草婴,汝龙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23](英)E.M.佛斯特.小说面面观[M].冯涛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24]中国作协创研室编.当代作家论[G].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25]白烨编.小说文体研究[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6]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27]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988、1991.
    [28]陈美兰.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29]王锦涛,林建法编.撕碎,撕碎,撕碎了是拼接——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G].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
    [30]孟悦.历史与叙述[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1]季红真.忧郁的灵魂[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
    [32]林建法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上、下)[G].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
    [33]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34]张新颖.栖居与游牧之地[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35]郜元宝.拯救大地[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36]王一川.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37]兴安编.蔚蓝色天空的黄金——当代中国60年代出生代表性作家展示[G].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38]吕同六主编.二十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上下卷)[G].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39]马原编.中国作家梦——当代文坛精英访谈录(上下)[G].武昌: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
    [40]季红真.众神的肖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41]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42]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1997.
    [43]孙先科.颂祷与自诉——新时期小说的叙述特征及文化意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44]林舟.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G].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
    [45]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
    [46]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47]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48]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49]张钧.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G].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美)罗吉·曼威尔.莎士比亚与电影[M].史正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
    [2](美)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M].齐宇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3](美)达德利·安德鲁.电影理论概念[M].郝大铮,陈梅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4](法)米歇尔·西翁.影视剧作法[M].何振淦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5](意)基多·阿里斯泰戈.电影理论史[M].李正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6](苏)叶·魏茨曼.电影哲学概说[M].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7](美)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M].周传基,周欢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8](法)亨·阿杰尔.电影美学概述[M].徐崇业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9](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10](苏)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M].陈丽贵,李泳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11](美)罗伯特·麦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瑞典)伯格曼.伯格曼论电影[M].韩良忆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3](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M].刘云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4](美)波德维尔.好莱坞的叙事方法[M].白可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5](澳)格雷姆·特纳(Graeme.Turner).电影作为社会实践(第4版)[M].高红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6]陈西禾.电影的画面与声音[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17]郑雪来.电影美学问题[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
    [18]凌子风.骆驼祥子——电影的设计施工和完成图谱[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19]李元.金像背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20]夏衍.电影论文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
    [21]郑雪来.电影学论稿[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22]齐士龙.电影表演心理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23]王志敏.电影美学分析原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24]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25]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26]丁牧.电影剧本创作入门[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27]陈默.影视文化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8]尹鸿.尹鸿影视时评[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
    [29]郭小橹.电影理论笔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0]游飞,蔡卫.世界电影理论思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31]李道新.影视批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2]洪忠煌.影视剧诗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33]李芝芳.当代俄罗斯电影[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34]陈犀禾.跨文化视野中的影视艺术[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35]颜纯钧.与电影共舞[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36]戴锦华.电影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7]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18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8]许文郁.解构影视幻境:兼及与文学、历史、性、时尚、网络的关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9]焦雄屏.映像中国[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0]周涌.影视剧作艺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41]苗棣等.中美电视艺术比较[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42]李二仕.英国电影十面体[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3]陈吉德.影视编剧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44]卢蓉.电视艺术时空美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5]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编.中国电影理论评论六十年[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46]易前良.美国:“电视研究”的学术源流[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1](匈牙利)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2](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3](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高骏千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4](德)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M].杨跃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5](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6]陈犀禾.电影改编理论问题[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
    [7](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
    [8]赵凤翔,房莉.名著的影视改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9]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10](法)莫尼克·卡尔科—马塞尔,让娜—玛丽·克莱尔.电影与文学改编[M].刘芳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11]姚小鸥编.古典名著的电视剧改编[G].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12]毛凌滢.从文字到影像:小说的电视剧改编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13]刘明银.改编:从文学到影像的审美转换[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14]贺红英.文学语境中的苏联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15]於曼.红色经典——从小说到电视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16]陈林侠.从小说到电影——影视改编的综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4版)
    [M].郭镇之,孟颖,赵丽芳,邓理锋,郑宇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3](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非人——时间漫谈[M].罗国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法)让·博德里亚尔.完美的罪行[M].王为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美)阿瑟·阿萨·伯杰.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M].桂万先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9](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M].葛红兵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1]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1997.
    [12]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13]祁述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4]周宪主编.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多元透视[G].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15]樊星.世纪末文化思潮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16]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7]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G].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18]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G].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19]常昌富等选编.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0]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21]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90年代批判[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
    [22]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3]赵毅衡.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24]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5]陆扬等选编.大众文化研究[G].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26]黄力之.中国话语:当代审美文化史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7]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8]贺仲明.中国心像: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9]徐俊西主编.世纪末的中国文坛[G].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1](美)爱·茂莱.欧内斯特·海明威小说中的电影化结构和改编问题[J].闻谷译.世界电影,1984(2).
    [2](英)盖·菲利普.格雷厄姆·格林谈文学改编[J].高骏千译.世界电影,1986(3).
    [3](日)新藤兼人.电影剧作中的改编[J].陈笃忱译.世界电影,1990(3).
    [4](美)约·恩格尔.从《宝石岭》看改编问题[J].齐颂译.世界电影,1991(6).
    [5](日)筒井友美.筒井友美谈《失乐园》的改编[J].洪旗译.世界电影,1999(3).
    [6](美)帕·卡特里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从不同的视角看电影改编[J].王义国译.世界电影,1999(3).
    [7](英)J·奥尔.欧美文学改编电影[J].王昶译.世界电影,1999(3).
    [8](英)詹姆斯·M.韦尔什.评库布里克的电影改编[J].吉晓倩译.世界电影,2004(1).
    [9](澳)劳拉·卡罗尔.时代与风情——谈两部据奥斯丁作品改编的影片[J].章杉译.世界电影,2007(3).
    [10](法)帕斯卡·比内特吕.历史屋脊的坍塌——《查泰莱夫人》和一种剧本改编趋势[J].曹轶译.世界电影,2008(5).
    [11](美)卡尔·伊格莱西亚斯.在情感上获得满足的结局[J].五七译.世界电影,2012(5).
    [12](加)艾伦·泰勒.无名的人生:对配角演员的反思[J].芈岚译.世界电影,2012(5).
    [13](法)罗兰·巴特.影像的修辞[J].邵一平,肖熹译.电影艺术,2012(2).
    [14](丹)托本·格劳德尔.作用于眼睛、耳朵和肌肉的故事:具体化模拟的演进[J].石同云译.电影艺术,2012(1).
    [15](英)K.J.唐纳力.当代电影中的音乐化声音设计[J].于帆译.电影艺术,2012(3).
    [16](法)米歇尔·西昂.影像中的声音投射[J].于帆译.电影艺术,2012(3).
    [17](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反电影[J].李洋,于昌民译.电影艺术,2012(4).
    [18](法)米歇尔·福柯.反怀旧—米歇尔·福柯谈电影三篇[J].肖熹,谭笑晗译.电影艺术,2012(4).
    [19](美)张英进.从反文典到后文典时期的超文典:作为文本和神话的张爱玲[J].林源译.当代作家评论,2012(6).
    [20](美)张英进.电影《紫日》中的风景和语言[J].林源译.当代作家评论,2012(6).
    [21](美)汤姆·甘宁.一种惊诧美学:早期电影和(不)轻信的观众[J].李二仕译.电影艺术,2012(6).
    [22](美)汤姆·甘宁.叙事情境与叙事者机制[J].梅峰译.电影艺术,2012(6).
    [23](法)洛朗·蒂拉尔.克洛德·索素的大师课[J].张颖译.世界电影,2012(6).
    [24]蒋子龙.电影改编之我见[J].电影艺术,1983(8).
    [25]黄健中.改编应注入导演的因素[J].电影艺术,1983(8).
    [26]汪流.电影改编理论需要突破[J].电影艺术,1983(10).
    [27]陈玉通.从文学形象到银幕形象——电影改编问题散论[J].文艺评论,1987(4).
    [28]钟艺兵.一个重要的课题:从文学到电视剧的改编[J].当代电视,1988(3).
    [29]晏妮.川端的文学作品及其电影改编——关于电影与文学的一点思索[J].世界电影,1988(2).
    [30]赵园.“难见真的人!”试说《轮回》改编原作的得失[J].电影艺术,1989(5).
    [31]贺红英编.根据俄苏文学作品改编的苏联影片要目[J].世界电影,1998(1).
    [32]贺红英编.根据俄苏文学作品改编的苏联影片要目[J].世界电影,1998(3).
    [33]贺红英编.根据俄苏文学作品改编的苏联影片要目[J].世界电影,1998(4).
    [34]桑地.电影改编与审美转换[J].电影艺术,2000(6).
    [35]任明慧.试论电视剧的改编艺术[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1).
    [36]陈力.影视改编:别忘了女性小说的女性立场[J].文艺评论,2000(6).
    [37]颜纯钧.文学改编新论[J].艺术广角,2000(4).
    [38]谢筠.电视剧名著改编审美特点与适度原则[J].现代传播,2000(4).
    [39]余纪.论鲁迅小说的电影改编[J].电影艺术,2000(6).
    [40]桑地.电影改编与审美转换[J].电影艺术,2000(6).
    [41]谢天振.重申文学性——对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思考[J].中国比较文学,2000(1).
    [42]史忠义.“文学性”的定义之我见[J].中国比较文学,2000(3).
    [43]颜纯钧.从剧本的文学性到电影的文学性[J].电影艺术,2000(6).
    [44]周安华,蒋丰.文学性与影视化抒写——论影视批评的两个向度[J].中国电视,2000(10).
    [45]胡克.改编的技巧[J].当代电影,2001(2).
    [46]钟大丰.从《定军山》到《西洋镜》——改编背后的文化立场转移[J].电影艺术,2001(4).
    [47]李健力.从“摇滚青年”到改编名著的导演——作家、导演刘毅然印象[J].当代电视,2001(6).
    [48]再军.《笑傲江湖》剧本改编得失谈[J].当代电视,2001(10).
    [49]王宁.电视剧的艺术品位与文学性——兼谈《大雪无痕》的文学品格[J].中国电视,2001(8).
    [50]李道新.物恋悲剧与生存幻象——影片《寻枪》的文化读解[J].电影艺术,2002(03).
    [51]彭海军.历史积淀与时代超越——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影视改编透视[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1).
    [52]仲呈祥.关于文学作品尤其是名著的改编——银屏审美对话之五(上)[J].中国电视,2002(1).
    [53]仲呈祥.关于文学作品尤其是名著的改编——银屏审美对话之五(下)[J].中国电视,2002(2).
    [54]舒晓鸣.谈凌子风新时期的电影改编[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1).
    [55]陈林侠.电视剧改编的文化立场与意义想象——兼论电视剧《笑傲江湖》的影视改编[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4).
    [56]陈晓云.对话:精神传承与形式转换——从夏衍电影改编实践看一种改编观念[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57]张弼.魂归来兮,文学性[J].文艺评论,2002(5).
    [58]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J].文艺研究,2002(6).
    [59]阎景娟.影视剧的文学性与文学的电影性[J].中国电视,2002(11).
    [60]张智华.象征主义与电影电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61]周小仪.文学性[J].外国文学,2003(5).
    [62]郑崇选.从纯文学到文学性[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63]金元浦.别了,蛋糕上的酥皮——寻找当下审美性、文学性变革问题的答案[J].文艺争鸣,2003(6).
    [64]王松林,李洪琴.电影的文学性、文化性与英美文学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
    [65]严家炎,卢晓蓉.试论《贞贞》改编的得与失[J].电影艺术,2003(3).
    [66]刘燕城.小说名著改编电视剧得失谈[J].当代电视,2003(10).
    [67]张兵娟.性别视点的转换与叙事差异的形成——对由女作家原创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的解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3(6).
    [68]黄书泉.论小说的影视改编[J].安微大学学报,2003(2).
    [69]秦俊香.从改编的四要素看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的当代性[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6).
    [70]殷乐.把握好经典改编的尺度[J].当代电视,2004(6).
    [71]王艳玲.女性心灵之绝唱——看电视剧《青衣》断想[J].当代电视,2004(8).
    [72]陈林侠.名著改编的权力纠葛与困境[J].理论与创作,2004(5).
    [73]李骏.中西方电影改编之比较[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4(1).
    [74]秦俊香.忠实·改造·创新·迎合——2003年改编电视剧印象[J].当代电影,2004(3).
    [75]张世君.《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电影改编的关键元素[J].当代电影,2004(3).
    [76]阎可嘉.小议电影改编的几个问题[J].电影艺术,2004(2).
    [77]许波.从语言艺术到视听艺术——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J].电影艺术,2004(2).
    [78]侯洪,张斌.“红色经典”:界说、改编及传播[J].当代电影,2004(6).
    [79]胡玲莉.论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J].电影艺术,2004(2).
    [80]蒋钦民.让我为你翻开《姐姐词典》[J].电影艺术,2004(6).
    [81]孟中.文学改编:一次特殊的电影心理活动[J].电影艺术,2004(2).
    [82]刘树元.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影视改编——试析当下由小说改编影视存在的若干问题[J].当代电视,2004(12).
    [83]黄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部改编缺失的影片[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3).
    [84]李先国.论《天下无贼》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J].当代文坛,2005(3).
    [85]周志雄.论新时期小说情爱叙事的电影改编[J].学术探索,2005(5).
    [86]赵磊.复杂人性的影像表达——论张艺谋电影对新时期小说的改编[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4).
    [87]贾宏.“文本”间修辞移置的文化体例——析莫言小说的电影改编[J].戏剧文学,2005(6).
    [88]韩传喜.文学性:电影艺术的重要维度[J].长沙大学学报,2005(6).
    [89]赵静蓉.想象的文化记忆——论怀旧的审美心理[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90]王毅.略论叙事文学作品的改编[J].理论与创作,2005(2).
    [91]王陶瑞.北影厂文学名著改编成就概评[J].电影艺术,2005(6).
    [92]房莉.“改编型”影视剧的批评标准质疑[J].中国电视,2005(8).
    [93]尹晓丽.小说在电影世界中的浮沉——关于中篇小说电影改编的个案考察[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94]魏韶华,王雪媛,宋祖华.从小说到电影——1980年代以来现代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反思[J].东方论坛,2005(5).
    [95]陈林侠.从改编到生成:寻找文学与影视的平衡[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96]王焱.影视改编的重点与方法简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5).
    [97]张姗姗,张营,张晶辉.从文字到影像——谈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J].视听界,2006(6).
    [98]冯果.第三代电影人的改编电影[J].当代电影,2006(5).
    [99]罗勤.丢失灵魂的影片——谈电影《长恨歌》的改编[J].电影艺术,2006(2).
    [100]陈林侠.对白:情节力量的释放、意义的增殖与转述——当下影像改编中人物对话的形态研究[J].艺术广角,2006(4).
    [101]叶志良.当代中国电影改编的文化阐释[J].当代电影,2007(1).
    [102]张燕.“文化沙漠”中的影像文化呈现——香港电影文学改编史述[J].电影新作,2007(3).
    [103]陈林侠.当代小说改编中的叙事修辞[J].艺术广角,2007(6).
    [104]龚金平.在“民族特色”中寻找“世界共通性”——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改编电影研究[J].当代文坛,2007(6).
    [105]陈林侠.二十世纪文学改编与影视编剧的命运[J].理论与创作,2007(1).
    [106]张颐武.“中国之眼”:改编的跨文化问题[J].电影艺术,2007(1).
    [107]苏丹.苏童小说改编异同比较[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08]傅明根.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第五代电影改编[J].甘肃社会科学,2007(1).
    [109]闫红.论当前影视霸权与文学尴尬生存的悖论性处境——以铁凝作品的影视改编为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110]彭广林.互动而非对抗:对文学与传媒关系的一种阐释——以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111]吴义勤.自由与局限——中国“新生代”小说家论[J].文学评论,2007(5).
    [112]陆绍阳.拼图式结构与悬疑效果——《好奇害死猫》的叙事结构分析[J].电影艺术,2007(1).
    [113]徐晓宁.《十三棵泡桐》[J].西部广播电视,2007(11).
    [114]付宇.梦魇中的撒欢——《太阳照常升起》的导演艺术分析[J].电影艺术,2007(6).
    [115]刘铁群.震撼心灵的情感倒计时——评电视剧《我们的父亲》[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7).
    [116]王鸣剑.《暗算》:从小说到电视剧[J].当代文坛,2008(2).
    [117]李学武.癫狂与梦的逻辑——解读《太阳照常升起》的叙事策略[J].当代电影,2008(6).
    [118]王小平.文本的冒险:历史碎片拼贴的迷宫——论姜文《太阳照常升起》的后现代叙事[J].当代文坛,2008(6).
    [119]陈晓云.改编,还是原创:一种令人困惑的悖谬——兼及对电影文学性命题的反思[J].当代电影,2008(2).
    [120]周志雄.论小说与电影的改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121]洪宏.苏联影响与夏衍文学名著改编观念的转变[J].文学评论,2008(4).
    [122]高卫红.互动与超越——中国电视剧改编理念探析[J].电视研究,2009(3).
    [123]阮青,赵学勇.论中国西部电影的文学改编[J].贵州社会科学,2009(6).
    [124]陈林侠.论电影改编中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叙事[J].艺术广角,2009(1).
    [125]陈林侠.讲述、抒情与议论:电影改编的语言困境[J].艺术广角,2009(1).
    [126]高文波.论夏衍的文学电影改编思想[J].理论月刊,2009(10).
    [127]高字民.论当前从小说到电影改编的一种新趋向[J].小说评论,2009(4).
    [128]毛凌滢.从文字到影像:小说的电视剧改编研究[J].世界文学评论,2009(2).
    [129]张琼.从文本述说的时代到述说文本的时代——论改编研究的跨学科视野[J].国外文学,2009(4).
    [130]张玉霞.论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131]周斌.论新中国的电影改编[J].当代电影,2009(9).
    [132]张冲.改编学与改编研究:语境·理论·应用[J],外国文学评论,2009(3).
    [133]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评论员.向内寻求谍战剧的类型突破[J].中国电视,2009(6).
    [134]张丽军,房伟,马兵.主流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消费的“合谋”——对《暗算》的质疑[J].艺术广角,2009(4).
    [135]黄宝先.《风声》:小说与电影文本的叙事视角比较[J].皖西学院学报,2010(1).
    [136]於曼.红色经典改编的“世俗化”和“人性化”问题[J].中国电视,2010(1).
    [137]何媚.《风声》电影改编的叙述学研究[J].时代文学(上),2010(6).
    [138]成静.影视改编理论的质疑——“忠实原著论”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10).
    [139]叶志良,楼莹璐.文化语境与新中国电影改编[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40]原小平.改编的界定及其性质——兼与重写、改写相比较[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1).
    [141]秦俊香.对21世纪重拍四大古典名著改编剧的思考[J],当代电影,2010(1).
    [142]潘磊,张莹.从凸显苦难到消解苦难——论《高兴》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1).
    [143]姚睿.从《走着瞧》透视中国当下电影剧作改编——小说、电影剧本到电影故事片[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5).
    [144]刘彬彬.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电视剧改编观念的演化[J].现代传播,2010(08).
    [145]艾伟.《风和日丽》写作札记[J].当代作家评论,2010(2).
    [146]刘长荣.《爱有来生》:基于社会权力话语秩序的爱情故事——对《爱有来生》的爱情叙事模式的文化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2).
    [147]姚伟伟.由文本向电影的成功转向——论作家凡一平和他的《理发师》[J].大众文艺,2010(15).
    [148]李诚.从银幕到荧屏:电影的电视剧改编[J].现代传播,2010(12).
    [149]徐红.从“政治趋避”走向“多元复兴”——论中国本土电影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改编(1913——1977)[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1(4).
    [150]张海欣.当代中国电影改编中的作家立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
    [151]黄兵.论刘醒龙小说的影视改编与传播[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3).
    [152]刘纪新.影片《寻枪》改编中的文化策略[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4).
    [153]周仲谋.1990年代以来电影改编理论研究综述[J].当代文坛,2011(4).
    [154]韩斌育,胡瑛.文本与大众影视媾和的增值——看《暗算》的改编与传播策略[J].文艺争鸣,2011(10).
    [155]李晓虹.后现代语境下的翻译与电影改编[J].当代电影,2011(8).
    [156]王东,王寒松.大众文化诉求与文本改造“套路”生成——以张爱玲小说的影视剧改编为例[J].当代文坛,2011(2).
    [157]李峤雪.视点的参与与观察——从美国翻拍片谈创作中的视点选择[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4).
    [158]冯果.后撤式的创作——第四代电影人的改编电影[J].当代电影,2012(12).
    [159]秦俊香.论平民化叙事风格电视剧的叙事结构[J].中国电视,2012(2).
    [160]赵宪章.语图符号的实指和虚指——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J].文学评论,2012(2).
    [161]赵炎秋.实指和虚指: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再探[J].文学评论,2012(6).
    [162]陈炎.实指和虚指:文学艺术与语言符号的区别与联系[J].文学评论,2012(6).
    [163]陈伟华.简论文学与中国电影之创建[J].文学评论,2012(3).
    [164]汪卫东.鲁迅杂文:何种“文学性”[J].文学评论,2012(5).
    [165]贾振勇.创伤体验与茅盾早期小说[J].文学评论,2012(2).
    [166]刘巍.图像时代的文学功能[J].当代作家评论,2012(3).
    [167]徐国源.审美脱序与大众美学崛起[J].当代作家评论,2012(4).
    [168]童庆炳.中西文学观念差异论[J].文艺理论研究,2012(1).
    [169]吴炫,乔媛媛.文学穿越生活现实[J].文艺理论研究,2012(3).
    [170]陶东风.故事、小说与文学的本质——阿伦特、哈维尔、昆德拉论文学[J].文艺争鸣,2012(3).
    [171]汤哲声.论新类型小说和文学消费主义[J].文艺争鸣,2012(3).
    [172]陈旭光,车琳,李雨谏.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与艺术年度报告[J].文艺争鸣,2012(2).
    [173]张帆.德国新生代女性小说片论[J].文艺争鸣,2012(1).
    [174]云天英.福克纳文学创作中的文化语境[J].文艺争鸣,2012(1).
    [175]黄发有.文学与年龄:从“60后”到“90后”[J].文艺研究,2012(6).
    [176]张清华.虚构·元虚构——当代小说诗学关键词之二[J].小说评论,2012(2).
    [177]周全星.论巴金小说影视改编的叙事走向[J].当代文坛,2012(5).
    [178]厉梅.大众文化的“剩余快感”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2).
    [179]王月.论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与文学研究[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2).
    [1]付勇.从小说到电视剧——大众文化背景下电视剧改编艺术研究[D].暨南大学,2003.
    [2]班玉冰.张艺谋电影改编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3.
    [3]赵秀颖.金庸武侠小说和改编电视剧的承袭与疏离[D].河北大学,2004.
    [4]施小萍.后现代语境下的电影改编[D].四川大学,2004.
    [5]李荣.试论原著与影视剧改编的得与失[D].天津师范大学,2004.
    [6]王萍.误读与文化立场——兼论90年代以来金庸小说的影视剧改编[D].南京师范大学,2004.
    [7]原小平.政治化语境中的名著改编——以《林海雪原》的改编为个案[D].武汉大学,2005.
    [8]王效锋.改编:从小说到电影的美学转换[D].西北大学,2005.
    [9]姚凌燕.论新时期以来电影改编观念的嬗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5.
    [10]陈晶.体裁、故事、影像化:小说的电影改编三题——以苏童、莫言的改编作品为中心[D].苏州大学,2006.
    [11]曹勇.90年代中国电影改编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6.
    [12]郑仪东.多面的文学——从影视剧对文学文本的改编谈起[D].吉林大学,2006.
    [13]李英凡.鲁迅小说的电影改编[D].河南大学,2006.
    [14]吴惇.从笔墨到光影——论武侠小说《笑傲江湖》1990年代以来的影视改编[D].暨南大学,2006.
    [15]黄蕾.革命主体形象的生成——以《红岩》的创作与改编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06.
    [16]阮青.从小说文本到影视文本——论“十七年小说”的影视剧改编[D].兰州大学,2006.
    [17]吕萍.叙事与阐释:鲁迅小说及其电影改编[D].青岛大学,2006.
    [18]郭莹.不可避免的现代性改造——四大名著电视剧改编的现实路径探究[D].南昌大学,2007.
    [19]高怡.从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看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新趋势[D].四川大学,2007.
    [20]张昌明.论谢晋电影对当代小说的改编[D].四川大学,2007.
    [21]徐晶.想象上海的方式——以王安忆《长恨歌》及其改编为线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7.
    [22]蓝冰.论新时期以来老舍小说的影视改编[D].青岛大学,2007.
    [23]刘芳坤.大众文化烛照下的媒介叙事转变——以张爱玲小说的电视剧改编为例
    [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4]韩冰.论八九十年代小说的电视剧改编[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5]蒋丹.电影改编的文化意义研究——以《傲慢与偏见》为个案[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6]李玉侠.女性小说影视改编中的性别视角转换[D].苏州大学,2007.
    [27]裘文意.第五代电影改编的文化解读[D].浙江大学,2007.
    [28]张兵.论中国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D].山东大学,2007.
    [29]李文丽.改编:从《妻妾成群》到《大红灯笼高高挂》[D].西南交通大学,2007.
    [30]薛丹凤.从小说到电影剧本——80年代以来小说改编现象透视与反思[D].南京师范大学,2007.
    [31]蒋艳娟.从改编作品的“相像”到改编主体的“选择”——以张艺谋电影为例看电影改编理论中的核心概念[D].吉林大学,2007.
    [32]徐安维.刘恒影视改编作品的叙事研究[D].浙江大学,2007.
    [33]张蓬.池莉小说的影视剧改编——以《来来往往》为中心[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4]高亚亨.论沈从文小说的电影改编[D].复旦大学,2008.
    [35]周凤梅.新时期电影改编的去精英化之路[D].苏州大学,2008.
    [36]刁颖.民间叙事在影视文本中的变异和传承——以花木兰故事的改编为例[D].复旦大学,2008.
    [37]向娟.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化中的电影改编分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38]徐诗乔.武侠经典的镜语再现——试析央视版金庸武侠剧的改编[D].中国传媒大学,2008.
    [39]杜山.试论“红色经典”的电视剧改编原则[D].南昌大学,2008.
    [40]邓娟辉.德库拉形象在小说文本和电影改编中的流变和阐释[D].暨南大学,2008.
    [41]邵娜.从《法国中尉的女人》看元小说的电影改编[D].首都师范大学,2008.
    [42]孙昕.论张爱玲作品的影视改编[D].山东大学,2008.
    [43]郑凌玮.文学改编与中国电影的发展[D].河北大学,2008.
    [44]庞洪庆.文学经典与影视剧改编的互动研究——经典在大众传媒时代的传承与发展[D].北京语言大学,2008.
    [45]梁晶.以《红楼梦》为例:从互文的角度看改编问题[D].吉林大学,2008.
    [46]刘鑫.十七年时期现代名著的电影改编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08.
    [47]王倩倩.在文学和影像中前行——张艺谋电影改编论[D].山东大学,2008.
    [48]赵红妹.论《红楼梦》的影视改编[D].山东大学,2008.
    [49]彭玉宝.论《聊斋志异》的影视改编[D].山东大学,2008.
    [50]杨新华.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红色经典”的改编[D].兰州大学,2008.
    [51]汤洁.失陷的女性意识——以《永远有多远》、《生活秀》、《空镜子》的电视改编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08.
    [52]张艳.“红色经典”改编中的女性形象[D].四川师范大学,2008.
    [53]裴培.升华还是另外一种美——论小说和改编电影的对比[D].上海师范大学,2008.
    [54]许晶.《紫色》电影的艺术再创造——谈《紫色》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D].四川师范大学,2008.
    [55]宗红梅.从小说艺术到电影世界的转换——论张艺谋改编艺术的某些问题[D].西北师范大学,2008.
    [56]于卫平.创造性叛逆:从文学文本到电影影像——论外国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
    [D].辽宁师范大学,2008.
    [57]郑带利.新世纪外国文学改编的中国影视研究[D].湖南大学,2008.
    [58]刘燕芳.论老舍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D].重庆大学,2009.
    [59]马芳屏.张爱玲小说电影改编[D].重庆大学,2009.
    [60]郭静.许鞍华的身份激活——对《倾城之恋》电影改编的文化阐释[D].复旦大学,2009.
    [61]袁娟.从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浅谈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王朝》与电视剧之比较
    [D].上海戏剧学院,2009.
    [62]宋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改编[D].湖南师范大学,2009.
    [63]赵昕.异曲同工:小说《如此运动生涯》与同名改编电影的叙事学比较分析[D].河南大学,2009.
    [64]黄丽娟.论中国当代文学的电影改编[D].苏州大学,2009.
    [65]王师.从《傲慢与偏见》看文学电影改编之文化意义[D].复旦大学,2009.
    [66]刘雪梅.论20世纪《西游记》影视剧改编及价值实现[D].山东大学,2009.
    [67]赵修再.论张欣小说的影视改编[D].湖南师范大学,2009.
    [68]黄艺荣.“革命历史”的意义演变——以《敌后武工队》改编史为个案[D].福建师范大学,2009.
    [69]马栋栋.小说改编:一次镣铐之旅——电影屏幕上的《紫色》改编之研究[D].山东大学,2010.
    [70]张薇.互文性视野下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以“第五代”导演的改编作品为例
    [D].华中科技大学,2010.
    [71]吴应党.《李双双小传》的改编研究[D].河南大学,2010.
    [72]刘小燕.从《白毛女》的改编看当代文学中革命伦理的形成[D].暨南大学,2010.
    [73]王永志.流动的经典:《西游记》改编现象论析[D].暨南大学,2010.
    [74]高文杰.大众文化的回归——莎士比亚戏剧改编电影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
    [75]李莹莹.“生育”母题的影像再现——《弗兰肯斯坦》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D].中山大学,2010.
    [76]刘莹莹.从小说到电影——阐释学视角下对《经高粱》的主体性改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77]赵烨.论张爱玲小说的电视剧改编[D].青岛大学,2010.
    [78]毛攀云.中国电影改编理论研究[D].吉首大学,2010.
    [79]董雪.从文字到光影的嬗变——现代小说经典与电影改编研究[D].青岛大学,2010.
    [80]李智.池莉小说与影视改编研究[D].河北大学,2010.
    [81]赵雪.华丽转身的背后——从小说到电影改编过程中的美学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0.
    [82]施慧敏.视觉文化语境中小说的电视剧改编研究[D].苏州大学,2010.
    [83]吴树宏.西方文学经典中国影像化——以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夜宴》的改编为例[D].四川外语学院,2010.
    [84]吴丹珊.后现代文化视野下的张爱玲作品影视改编[D].福建师范大学,2010.
    [85]何磊.政治·历史·战争——十七年电影改编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0.
    [86]赵静.论《水浒传》的影视改编[D].山东大学,2010
    [87]黄橙.塑造中国形象:论赛珍珠四部小说的影视改编[D].南京师范大学,2011.
    [88]孙璐.消费社会中名著改编的电视剧的奇观化分析[D].苏州大学,2011.
    [89]刘庆.文学的影像诠释——张艺谋电影改编中的审美转换[D].东北师范大学,2011.
    [90]姜颖.严歌苓小说影视改编热现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91]桑新美.论《安娜·卡列尼娜》的电影改编[D].山东大学,2011.
    [92]刘承飞.论《鲁滨逊漂流记》的影视改编[D].山东大学,2011.
    [93]吴桐.建国后三代导演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电影改编[D].辽宁师范大学,2011.
    [94]霍鑫.《阿Q正传》改编探析——兼论精神形象的某种不可改编性[D].陕西师范大学,2011.
    [95]张娟.古代文学经典与影视改编——以《西游记》相关影视改编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11.
    [96]唐及超.电影改编中的叙事转换——以小说《活着》的电影改编为例[D].郑州大学,2011.
    [97]郭丽萍.电影改编视阈下的《傲慢与偏见》[D].湖南师范大学,2011.
    [98]巩蕊.从文学到电影——第五代导演的电影改编[D].信阳师范学院,2011.
    [99]王帆.《林家铺子》电影改编研究[D].北京大学,2011.
    [100]廖文珊.许鞍华“改编电影”的女性主义视角[D].南京大学,2011.
    [101]张宁.上海小姐命运的影像重构——谈小说《长恨歌》的影视改编得与失[D].上海戏剧学院,2011.
    [102]魏宇航.王朔小说电影改编后的主题定位[D].吉林大学,2011.
    [103]李瑞.“互文性”视阙下的当代影视改编研究[D].河南大学,2011.
    [104]王静.藉中国古典美学试析《吕蓓卡》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D].河南大学,2011.
    [105]陈延荣.《西游记》影视改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106]徐娟.论池莉小说的影视剧改编[D].湖南师范大学,2012.
    [107]胡雯.红色经典改编与传播——以“江姐”影视剧为例[D].西南大学,2012.
    [108]徐品品.延续与变异——小说《紫色》与其改编电影的比较阅读[D].苏州大学,2012.
    [109]蒲振东.表征、语境与解码:文化研究视角下的名著改编电视剧[D].南京大学,2012.
    [1]张璟慧.方式即意义——自《黑暗的心》到《现代启示录》改编的中国古典美学观照[D].河南大学,2005.
    [2]龚金平.作为历史与实践的中国当代电影改编[D].复旦大学,2006.
    [3]傅明根.大风起兮——第五代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研究[D].暨南大学,2006.
    [4]陈林侠.叙事的智慧:当代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D].浙江大学,2006.
    [5]朱建新.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电影改编——论电影改编对亨利·詹姆斯小说的阐释
    [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
    [6]李青霜.赛珍珠中国题材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D].苏州大学,2007.
    [7]马军英.媒介变化与叙事转换——以陈凯歌的电影改编为例[D].上海大学,2008.
    [8]任志明.“经色经典”影视改编与传播研究[D].兰州大学,2009.
    [9]吴秋成.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香港电视剧改编研究[D].暨南大学,2009.
    [10]饶道庆.《红楼梦》影视改编与传播[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11]赵庆超.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12]徐红.西文东渐与中国早期电影的跨文化改编(1913——1931)[D].上海大学,2010.
    [13]陈由歆.话语权力的再生产——《红岩》的成型过程及改编研究[D].河南大学,2010.
    [14]颜琪.交融与共生——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的电视剧改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