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闻侵权责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通过各种新闻媒体提供的新闻报道,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我们所身处的这个同样飞速发展的世界。因此,新闻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拥有成熟的新闻媒体帮助我们看到更多更客观真实全面权威的报道是普通读者的重要愿望,也是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理想。
     对政府的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其中一个重要职能,这一点在西方民主制国家中被相关媒体发挥的淋漓尽致,通过新闻媒体对不公正的社会事件的披露、对政府官员不当行为的曝光、以及对好的社会现象的褒扬,能够将社会舆论导向正确的方向。然而,对比西方来讲,我国的情况更加复杂,由于我们正在经历非常转型期,无法用西方现有的理论与既有的经验来看待中国媒体的功能,因而,中国媒体的监督功能一定会呈现出不同于西方媒体的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的媒体在发挥监督功能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问题,其中一大部分是和法律相关的。由于现有的法律在新闻的规制和保护这一领域还存在着大量的空白,因而就会出现很多相关法律问题的盲点,必须在现有的体制之下为其找到解决方式。
     笔者作为一个媒体从业人员,在大量工作实践之中,发现了现有的新闻制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又由于具有法科学生的背景,因而想凭借自己对于新闻制度中的重要一环——新闻侵权责任的研究,来为制度设计提出一些参考性质的思路,也为今后执业实践中所要切实面对的问题提供初步的解决方案,通过对新闻侵权责任体系的建构,来厘清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试图找出新闻自由舆论监督与人格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这是笔者进行新闻侵权责任研究的初衷。
     在做相关研究之前,笔者先对新闻侵权责任既有的研究做了一番考察,从前辈学者的研究中,主要发现了以下几个还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并试图在论文中一一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绪论部分是问题的引入,由于在以往的新闻侵权责任的研究中,从事新闻研究的学者和从事法学研究的学者往往分头进行,并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个很好的结合。由于学科的壁垒所导致的关注重点的不同,新闻学者往往侧重于现象的罗列,缺乏将现象提升至法学理论抽象分析的高度,而法学学者又往往仅关注于理论研究,对于现象的分析能力多有欠缺,因而得出的结论往往无法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性质的问题。两个学科的学者都偏重于分头研究,而未能领会到这一问题背后所体现的学科交叉的性质以及将两个学科更好的结合起来所带来的优点,因而既有的研究成果要么偏抽象无法运用,要么过浅显深度不够,很多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为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第一章主要介绍新闻侵权责任的一般理论,文章首先对新闻侵权及新闻侵权责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要探讨论文主题之前,我们必须搞清楚问题的相关概念界定,这样才能更好的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理论对话。新闻侵权责任研究的出发点是新闻侵权责任的界定,笔者主要在前人提出的概念基础上加以提炼和总结,并通过对新闻侵权和一般侵权不同之处的比较分析,即侵权主体、侵权手段、侵权客体、侵害对象的特殊性入手去得出新闻侵权有别于一般侵权的概念界定的。同时在本章中,笔者还对新闻侵权责任的类型化进行了探讨,通过不同的分类标准将新闻侵权责任分为不同的类型,逐一分析其中值得我们关注的部分;并通过对新闻侵权责任制度的利益平衡机制的分析,指出新闻自由与人格权的利益冲突所在与使二者能够良好的保持平衡的方法,为新闻自由和人格权保护分别划定边界,并通过在新闻侵权责任制度之中的具体适用,为实践之中的处理指明道路。
     第二章主要讨论新闻侵权的归责原则,笔者从新闻侵权归责原则的现状分析角度出发,指明我国现在关于新闻侵权归责原则的立法较为混乱,因而司法实践中往往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导致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出现。同时笔者也对学术研究状况进行了考察,发现新闻学界和法学界倾向于自说自话,没有很好的结合各自优势做交叉学科的研究,因而这一理论问题到现在为之还存在着许多待解决的部分。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过错推定归责原则的正当性进行了讨论,通过分析指出严格责任束缚了新闻机构的新闻自由,而过错责任原则又将受害者置于不利的地位,因此,过错推定原则最为有利于新闻自由与人格权的平衡保护。
     第三章主要研究新闻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由于新闻侵权不同于一般的侵权行为,因此,在其责任构成要件的讨论上,笔者也侧重于其与一般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不同之处来展开。在本章中,笔者主要界定了新闻侵权的违法行为、损害事实、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新闻侵权的过错,通过对这些构成要件与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之间的不同,重点讨论了新闻侵权责任独有的特点,并结合美国法中的沙利文原则的含义和要件,发展与沿革,探讨了这一原则对我国的启示。笔者认为,沙利文原则可以在我国得到适用,其理由在于,能够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且并未违背自愿公平的立法理念,而且不会损害公众人物的利益,还有利于新闻单位监督职责的行使,鉴于以上这四个明显的优点,沙利文原则在我国可以得到适用。当然,沙利文原则也并非没有缺点,其最大的缺点就在于可能会导致新闻自由的滥用以及有可能偏离其最初设计的目的,因此,在我国,我们适用之时,不应当完全照搬,应借鉴其合理的部分,去粗取精。
     第四章主要讨论新闻侵权的民事责任方式,众所周知,任何责任方式都尤其责任要件与应用领域,因此,尽管新闻侵权较一般的民事侵权有其特殊性,但其民事责任方式也必须匹配责任构成要件并界定于一定的归责原则之下。在这样的前提之下,笔者重点讨论了新闻侵权责任中的非财产责任和财产责任,通过其对于新闻侵权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以及在新闻侵权中的具体适用来展开研究,尔后为新闻侵权财产责任的适用确立了一定的规则。民事责任方式是新闻侵权责任体系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笔者有别于以往的学者所做的局部研究,试图为新闻侵权责任的研究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因而,本章的内容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本章的写作重在讨论新闻侵权责任方式在实践中的适用,重在研究规则如何确立能够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得我们所做的研究不仅在理论层面对既往的研究有突破,在实践的层面也有其应用意义。
     第五章主要讨论新闻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由于新闻侵权责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概念的界定到责任的认定,再到民事责任方式的确立都是在一个完整而严密的逻辑体系之中的探讨,因此,为了保证体系的完整性,我们将在这一章中讨论抗辩事由的问题。本章中首先区分了传统理论中比较容易模糊处理的免责事由和抗辩事由,指出了将其模糊化处理所带来的问题和不足,因而指明要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明确区分,以保证概念的精准度。然后通过对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分析与评价,指出传统的六元说和四元说其实都是对事由的简单罗列,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从形式上来讲概括手法并不科学,而且也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的事项,并且将新闻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变成了一个封闭的体系,缺乏包容性。为了克服传统的学说的疏漏,首先要做的是将构成要件与抗辩事由的界限进行明晰。笔者通过将抗辩事由分为完全抗辩事由和不完全抗辩事由进行分类讨论,经过分别的论证,最终得出了较为科学严谨且包容性强的抗辩事由体系。
     从本篇文章本身来看,所做的分析只能算是对于当今新闻侵权研究所做的补充,希望能够得出一些能够应用于实践的结论,来调节现实中新闻自由与人格权保护之间的冲突,找出二者各自的界限,平衡二者的关系。因此,本文在研究中一直是以这样的目标为前提展开论述的。当然,关于新闻自由和人格权保护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在学界中并非一个崭新的话题,前辈学者也多有论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目前的成果中,也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有研究空间。于是笔者试图通过学科融合的态度,采两个学科各自的优势结合研究,期望能够对建立新闻侵权责任完整的体系的建构有所帮助,并在实践中切实的对新闻自由与人格权保护的处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In the21st century, we have entered the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provided by the various news reports,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world we areliving in this rapid development. press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way to obtaininformation in our daily life. It is both an important aspiration for common readersand a career ambition for journalists to have a mature media helping us see moreobjective and authoritative reports.
     Supervision of the govern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the press,which in most western democratic systems plays the fullest role. The news media maylead the he social orientation of public opinion to the right direction by disclosing theunjust social events and exposing the misconduct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as well aspraising the good social phenomenon.
     However, compared with Western perspective, the situation in China is morecomplex because we are experiencing the great transition. we can not just look atChinese press with a view of the western media existing theories and existingexperience function. Therefore, the supervision function of Chinese media will show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western media.
     In this context, there appear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 supervision function ofChinese press, mot of them are related to the law. Due to the existing laws in theregul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is field, there will be many blind spots in legal issues, itmust be found in the existing system under way.
     As a press practitioner in China, the author find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present media systems in realit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 for reference ofsystem design and provides initial solutions in practices by combining her legalbackground with her research in the responsibility of press infringement in newssystem. Also,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responsibility of press infringement, the author tries to clarify some problems in this area, and try to find abalance between the freedom of the press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and theprotection of the right of personality. This is also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tudy ofpress tort liability.
     Before conducting related study, the author did a lot of research on the presenttheories of press tort liability and find that some senior scholars had not providedsatisfactory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This research tries to find proposed solutions inthe paper.
     Introduc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ress tort liability in journalism researchscholars and scholars engaged in the study of law is often carried out separately, andnot on this issue a good combination. Due to the focus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barrierscaused by news scholars often focus on a list of the phenomenon, the lack of aphenomenon upgraded to the height of the legal theory of abstract analysis, and legalscholars often only focus on theoretical research,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morelacking, the Commission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often can not be used in practice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a practical nature.
     Two discipline subjects emphasis on research separately, but fail to grasp theinterdisciplinary nature of the problem behind the embodied and brought theadvantages of better integration of the two disciplines, thus both research either partialabstraction can not use either too simple and obvious lack of depth, a lot of theproblem has not been satisfactorily resolved, which needs further study.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theory of the press tort liability, theconcept of tort liability is defined to explore the thesis topic, the author tries to figureout the problem related concepts defined so as to better address and begins atheoretical dialogue.
     The foundation of press tort liability is to define of press tort liability, the authortries to refine and summarize the previous proposals on this concept, and through thepress infringement and infringement of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ringement subject,infringement means, objects and its particularity, which leads to the point that pressinfringement is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also discuses different types of press tort liability and make a classification indifferent criteria, which is a part of which is worthy of our attention; and throughsystem analysis of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mechanisms on press tort liability, theauthor point out that freedom of the press and the right of personality conflicts ofinterest with both good to maintain a balanced approach, the demarcation of theborder for the freedom of the press and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of personality. And lateron, the author tries to make clear a way for the practice on the basis of the specificapplication of press tort liability.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Imputation principles of press infringement. Froma very practical analysis, the author point out that it is still in a state of confusion inthe legislation on the principles of press tort liability in China. This often leads to a lotof problems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leading to the emergence of different sentences onthe same case. I also examine the academic research and find the press academic andlaw circles tend to tell their own stories, without a combination to their respectiveadvantages.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presumption of fault attributableto the principle of legitimacy discussion, the conclusion is that strict liability shacklednews organizations the freedom of the press, and the principle of fault liability turnvictims in a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so, the principle of presumption of fault is mostconducive to balance the protection of the freedom of the press and the right ofpersonality.
     The third chapter concentrates on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the press tortliability. Since press infringement if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tort, in the discussionof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the author also focuses on its generaltort liability constituent elements difference.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defines the press infringement violations, damage tothe facts, violations and the fact that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amage and pressinfringement fault between the different constituent elements and general tort liability,focused on the News tort unique features, combined with the Sullivan principles inAmerican Law meaning and elements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the author alsodiscusses its influence to China. The author thinks that Sullivan principle is applied in our country on the grounds that it can be conducive to the public interest, will notharm the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figures, in view of the above four obvious advantages,the Sullivan Principles in China can be applicable. Of course, Sullivan principle maylead to the abuse of press freedom and the possibility to deviate from its basis.Therefore, in China, we should not simply completely copy it, but should draw itslessons reasonably.
     Chapter four focuses on civil liability of press infringement. as is known, anyliability is especially liable elements and applications, despite the news infringementmore general tort has its particularity, civil liability must also match the liabilityconstitutes elements defined under the principle of attribution.Under this premise, theauthor focuses on the non-property liability and property liability in the press tortliability, and establish a certain rule for the study for the property in press tort liability.Civil liabil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press tort liability. because the authortries to build a complete system for the study of the news tort liability, and therefore,the content s not an integral part of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o discuss press tortliability applicable in practice, focusing on studying how the rules established to beable to play a greater role in practice, so that the research we have done not only at thetheoretical level of past research breakthrough applications in the level of practice.
     Chapter five discusses on press tort liability defenses in a complete system of the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Therefor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integrity of the system, theauthor distinguishes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bfuscation exemption subjectmatter and defenses, pointed out that the fuzzy processing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and thus indicate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these two concepts, in order to ensure theconcept of accuracy. Then,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senior researchresults,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traditional six said and four theories are actuallya simple list, and there is no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ummarized practices.And press tort liability defenses into a closed system, which is in lack of inclusiveness.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traditional doctrine of the omissions, the author makes itclear the boundaries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and defenses. Finally, the authorarrives at a more scientific rigor and inclusive defenses system.
     In this dissertation, analysis can only be regarded as a supplement for the presstort liability. Conclusions is used in practice to adjust reality, freedom of the press andprotection of personality rights conflict, to identify both the respective limits,balanc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o in the study has been based on such a goalstart on the premise. Of course, coordination and balance between the freedom of thepress and protection of personality rights is not a new topic in the academiccommunity, the senior scholars also discussed, and achieved a lot. However, there aresome problems in present results as well as certain research spaces. So the author triesto process the attitude of the two disciplines, expecting to help establish the press tortliability in the construction for a complete system, and provide certain significance forthe practical protection of press freedom and the right of personality.in practice.
引文
[1]魏永征:《被告席上的记者》,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1]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侵权行为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79-89页。
    [1]郑成良主编:《现代法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1]孔正毅.:《“新闻”一词的出现及其内涵演变》,《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9期,第1页。
    [2]黄旦:《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建构——对三个新闻定义的解读》,《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第27页。
    [3]黄旦:《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建构——对三个新闻定义的解读》,《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第31页。
    [4]王利明:《侵权行为概念之研究》,《法学家》2003年3期,第62-63页。
    [1]魏永征:《被告席上的记者》,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2]魏永征:《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5页。
    [3]王利明、杨立新:《人格权与新闻侵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版,第447页。
    [4]孙旭培:《新闻侵权与诉讼》,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1]董炳和:《新闻侵权与赔偿》,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2]曹瑞林:《新闻法制学初论》,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版,第204页。
    [1]王利明、杨立新、姚辉.:《人格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70页。
    [1]王利明、杨立新:《人格权与新闻侵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版,第447页。
    [2]孙旭培:《新闻侵权与诉讼》,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3]董炳和:《新闻侵权与赔偿》,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4]谢怀轼.:《论民事权利体系》,《法学研究》1996年第2期,第69页。
    [1]孙旭培:《新闻侵权与诉讼》,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年版,第19页。
    [1]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4页。
    [2]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9页。
    [1]郑玉波:《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0-62页。
    [2][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07页。
    [1]本案是笔者在实践工作中参与代理的案例,判决结果参见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2)深福法民初字第585号。
    [2]本案是笔者在实践工作中参与代理的案例,判决结果参见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2)深中法民终字第2027号。
    [1]杨明品:《新闻舆论监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页。
    [2]曹瑞林:《新闻媒介侵权损害赔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1]魏永征:《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页。
    [2]张新宝:《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7页。
    [3]徐淑英:《新闻侵权民事责任》,山东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9-21页。
    [4]孙旭培:《新闻侵权与诉讼》,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137页。
    [1]朱虎:《过错责任的发生基础》,《法学家》2011年第1期,第75页。
    [2]朱虎:《过错责任的发生基础》,《法学家》2011年第1期,第74页。
    [3]参见朱虎:《过错责任的发生基础》,《法学家》2011年第1期,第75页。
    [1]张铁薇:《侵权法危机的伦理诊断》,《法学家》2012年第1期,第122页。
    [1][美]唐纳德·M·吉尔摩、杰罗姆A巴龙、托德·F·西蒙:《美国大众传播法:判例评析(第六版)上册》,梁宁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页。
    [2][美]唐纳德·M·吉尔摩、杰罗姆·A·巴龙、托德·F·西蒙:《美国大众传播法:判例评析(第六版)上册》,梁宁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页。
    [1]王利明、周友军、高圣平:《中国侵权责任法教程》,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第731页。
    [2]王利明:《民法的人文关怀》,《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第153页。
    [1]张新宝:《侵权责任法立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8页。
    [2]刘文杰:《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保障义务》,《中外法学》2012年第2期,第407页。
    [1]顾理平:《新闻法学(修订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301页。
    [2]See Restatement (Second) of Torts, comment a,1977, p.577.
    [3]See Restatement (Second) of Torts, comment d,1977, p.568.
    [1]李承亮:《侵权行为违法性的判断标准》,《法学评论》2011年第2期,第78页
    [2]马桦、朱呈义:《侵权责任中违法性的判断》,《当代法学》2007年3期,第43页。
    [1]See Restatement (Second) of Torts,1977,p.614.
    [1]参见马特、袁雪石:《人格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240页。
    [2]参见马特、袁雪石:《人格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241页。
    [1]参见[德]克雷斯帝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焦美华翻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2]参见王利明:《人格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8页。
    [3]马特、袁雪石:《人格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8页。
    [4]参见马特、袁雪石:《人格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页。
    [5]参见王利明:《人格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5页。
    [6]王利明:《人格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33页。
    [7]参见[德]克雷斯帝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下),焦美华翻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页。
    [1]参见马特、袁雪石:《人格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页。
    [2]王利明:《人格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2页。
    [3]马特、袁雪石:《人格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3页。
    [4]参见[德]克雷斯帝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焦美华翻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页。
    [5]马特、袁雪石:《人格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9页。
    [6]参见马特、袁雪石:《人格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0页。
    [7]参见[德]克雷斯帝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焦美华翻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页。
    [1]马特、袁雪石:《人格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300页。
    [1]王利明、周友军、高圣平:《中国侵权责任法教程》,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第189页。
    [2]王利明、周友军、高圣平:《中国侵权责任法教程》,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第189页。
    [3]王利明:《侵权责任法制定中的若干问题》,《当代法学》,2008年第5期,第6页。
    [4]王利明、周友军、高圣平:《中国侵权责任法教程,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第189页。
    [1]张南纶:《寻求因果联系的七种方法》,《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年第4期,第1页。
    [2]刘士国:《现代侵权损害赔偿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68-70页,转引自顾理平:《新闻法学(修订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302页
    [3][德]克雷斯帝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焦美华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499页。
    [4]参见朱岩:《当代德国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和实务中的主要问题》,《法学家》2004年第6期,第146页。
    [5]参见[德]克雷斯帝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焦美华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499页。
    [6]参见朱岩:《当代德国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和实务中的主要问题》,《法学家》,2004年第6期,第149页。
    [1]顾理平:《新闻法学(修订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303页。
    [1]杨保军:《新闻真实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1]Restatement (Second) of Torts,1977,p.580A.
    [2]Gertz v. Robert Welch, Inc.,418U.S.323,94S.Ct.2997, p.3013.
    [3]Gertz v. Robert Welch, Inc.,418U.S.323,94S.Ct.2997, p.3009.
    [4]Curtis Pub. Co. v. Butts,388U.S.130,87S.Ct.1975, p.1990.
    [5]Curtis Pub. Co. v. Butts,388U.S.130,87S.Ct.1975, p.1990.
    [1]Wolston v. Reader's Digest Ass'n, Inc.,443U.S.157,99S.Ct.2701, p.2707.
    [2]Waldbaum v. Fairchild Publications, Inc.,627F.2d1287, p.1297.
    [3]Restatement (Second) of Torts,1977,p.580A.
    [4]Goldwater v. Ginzburg,414F.2d324, p.335.
    [1]See Goldwater v. Ginzburg,414F.2d324, p.339.
    [2]See Pierce v. Capital Cities Communications, Inc.,576F.2d495, p.508.
    [3]Restatement (Second) of Torts,1977,p.559.
    [4]Time, Inc. v. Hill,385U.S.374,87S.Ct.534, p.541.
    [5]Tropeano v. Atlantic Monthly Co.,379Mass.745,400N.E.2d847, p.751.
    [6]See Curtis Pub. Co. v. Butts,388U.S.130,87S.Ct.1975, p.1987.
    [2]See New York Times Co. v. Sullivan,376U.S.25484, S.Ct.710, p.721.
    [3]New York Times Co. v. Sullivan,376U.S.25484, S.Ct.710, p.726.
    [1]See Time, Inc. v. Hill,385U.S.374,87S.Ct.534, p.536.
    [2]Time, Inc. v. Hill,385U.S.374,87S.Ct.534, p.541.
    [3]Time, Inc. v. Hill,385U.S.374,87S.Ct.534, p.542.
    [1]Curtis Pub. Co. v. Butts,388U.S.130,87S.Ct.1975, p.1991.
    [2]See Bailey v. Corbett, F.Supp.2d,2013WL994466, p.2.
    [3]Bailey v. Corbett, F.Supp.2d,2013WL994466, p.2.
    [1]Bailey v. Corbett, F.Supp.2d,2013WL994466, p.3.
    [1][美]罗纳德·德沃金:《自由的法》,刘丽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4页。
    [1][美]罗纳德·德沃金:《自由的法》,刘丽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96-299页。
    [1]参见杨立新:《侵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198页。
    [1]See Bruce W.Stanford, Libel and Privacy, New York: Aspen Publishers, Incorporated,2005,pp.7-1.
    [1]张新宝:《侵权责任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2页。
    [2]参见崔建远:《绝对权请求权抑或侵权责任方式》,《法学》2002年第11期;崔建远:《债法总则与中国民法典的制定》,《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科版)》2003年第4期;崔建远:《物权救济模式的选择及其依据》,《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1期;崔建远:《论物权救济模式的选择及其依据》,《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崔建远:《物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8-125页。
    [1]Canaris,Grundrechte and Privatrecht,AcP184,1984,p.201.
    [1]参见Hermann/Duesberg,JZ1973,261.转引自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八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1]参见Coing,JZ154,698.转引自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八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4-75页。
    [1]冀宗儒:《论赔礼道歉作为民事救济的局限性》,《人民司法》2005年第9期,第一页。
    [1]参见王泽鉴:《不当得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页。
    [2]参见张新宝:《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20页。
    [3]参见王伯琦:《民法总则》,中国台北正中书局1963年版,第58页;《民法债编总论》,中国台北正中书局1997年版第73页。
    [4]参见史尚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1]参见郑玉波:《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
    [1]董炳和:《新闻侵权与赔偿》,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5页。
    [1]江平、费安玲:《中国侵权责任法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461-462页。
    [2]参见张洪礼:《意大利法中非财产人身损害赔偿制度及其启示》,《2009年中日侵权责任法研讨会会议资料》,第43页。
    [2]奚晓明主编:《最高人民法院侵权责任法研究小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第17页。
    [3]董炳和:《新闻侵权与赔偿》,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1页。
    [4]董炳和:《新闻侵权与赔偿》,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1页。
    [1]王利明、杨立新:《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75页。
    [2]郭明瑞:《侵权行为法》,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页。
    [1]田土成:《侵权责任法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62-263页。
    [1]杨立新:《论中国新闻侵权抗辩及其体系与具体规则》,《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3页。
    [2]杨立新:《论中国新闻侵权抗辩及其体系与具体规则》,《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3-4页。
    [3]杨立新:《论中国新闻侵权抗辩及其体系与具体规则》,《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4页。
    [1]参见张新宝:《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7-159页。
    [1]杨立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及说明》,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2]杨立新:《论中国新闻侵权抗辩及其体系与具体规则》,《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13页。
    [3]杨立新:《论中国新闻侵权抗辩及其体系与具体规则》,《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13页。
    [1]江平、费安玲:《中国侵权责任法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2]史尚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二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王利明、杨立新:《人格权与新闻侵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5]杨立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6]王利明、杨立新、姚辉:《人格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7]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侵权行为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8]郭卫华:《新闻侵权热点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
    [9]曹瑞林:《新闻法制学初论》,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版。
    [10]郑成良:《现代法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高秀峰、谷辽海、王霁虹:《中国新闻侵权判例1》,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2]王军:《新闻工作者与法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11]顾理平:《新闻侵权与法律责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13]顾理平:《新闻法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14]张新宝:《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5]孙旭培:《新闻侵权与诉讼》,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年版。
    [16]黄瑚:《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杨明品:《新闻舆论监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18]朱维究:《政府法制监督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监督机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9]冷静:《从法院状告新闻媒体谈起——一起名誉侵权官司所引发的思考》,《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第2卷第1辑。
    [20]魏永征:《被告席上的记者——新闻侵权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1]魏永征:《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22]王强、魏永征:《舆论监督与新闻纠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3]陈堂发:《授权与限权:新闻事业与法治》,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24]董炳和:《新闻侵权与赔偿》,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5]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版。
    [26]郑玉波:《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7]张西明、康长庆:《新闻侵权:从传统媒介到网络》,新闻出版社2000年版。
    [28]中国新闻侵权案例精选与评析课题组:《中国新闻(媒体)侵权案件精选与评析50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9]徐迅:《新闻(媒体)侵权研究新论》,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30]郝建省:《新闻侵权及预防》,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8年版。
    [31]徐迅:《中国新闻侵权纠纷的第四次浪潮——避免与化解纠纷的实践指南》,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年版。
    [32]黄瑚:《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3]邱小平:《表达自由——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研究》,2005年版。
    [34]李响:《美国侵权法原理及案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德]马克西米利安·福克斯:《侵权行为法》,齐晓琨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美]文森特·R·约翰逊:《美国侵权法》,赵秀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美]波斯特马:《哲学与侵权行为法》,陈敏、云建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美]威廉·M·兰德斯、理查德·A·波斯纳:《侵权法的经济结构》,王强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美]唐纳德·M·吉尔摩,杰罗姆·A·巴龙,托德·F·西蒙:《美国大众传播法:判例评析(上册、下册)》,梁宁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北京大学法学院司法研究中心编:《宪法的精神——美国联邦最高法院200年经典判例选读》,邓海平、史大晓、汪庆华、魏双娟、喻莉、王瑛等——《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第1版。
    [7][美]罗纳德·德沃金:《自由的法》,刘丽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杨立新:《新闻侵权问题的再思考》,《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2]杨立新:《论新闻侵权抗辩及体系与具体规定》,《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3]杨立新:《新闻侵权抗辩的22个关键词(上、下)》,中国民商法律网。
    [4]贺卫方:《司法与传媒的复杂关系》,中国传媒网。
    [5]王军:《对隐性采访及其法律应用性的思考》,《前沿》2005年第1期。
    [6]张新宝:《“新闻(媒体)侵权”否认说》,《中国法学》第2008年第6期。
    [7]魏永征:《媒体和司法审判应该如何平衡》,《中国传媒报告》2004年第3卷第5期。
    [8]陈清:《“新闻侵权”肯定说——兼与“新闻(媒体)侵权否认说”商榷》,《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9]张新宝、康长庆:《名誉权案件审理的情况、问题及对策》,《现代法学》1997年第3期。
    [10]徐迅:《媒体报道案件的自律规则》,《新闻记者》2004年第1期
    [11]黄伯青:《司法独立与传媒监督之间的关系如何》,《社会观察》2005年第5期。
    [12]徐迅:《媒介的责任:将报道与评论分开》,《人民司法》1998年第10期。
    [13]郭卫华、常鹏翱:《论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法学》2002年第5期。
    [14]张振亮:《论新闻采访权的法律解析》,《新闻与传播》2004年第3期。
    [15]吴献举:《侵犯采访权的法律责任——从记者被打谈起》,《新闻知识》2005年第8期。
    [16]谭胜奇:《试析隐性采访的法律界限》,《当代电视》2005年第10期。
    [17]吴宁:《知情权及其性质探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1期。
    [18]胡华涛:《新闻发布制度化构建中的立法问题》,《新闻记者》2005年第5期。
    [19]宋双、薛颖:《传媒与司法的冲突与协调》,《长白学刊》第2005提第1期。
    [20]张骐:《论完善法治化的法律监督体系》,《中外法学》1998年第6期。
    [21]沈天水:《新闻报道中的肖像权问题》,《新闻记者》2005年第9期。
    [22]周泽:《一个尊重新闻规律的判决》,《新闻记者》2004年第5期。
    [23]叶红耘:《新闻自由权侵犯隐私权的法理评析》,《法学》2004年第3期。
    [24]慕明春:《新闻分割隐私权的抗辩事由》,《新闻与传播》2004年第8期。
    [25]陈群峰:《质疑隐性采访的道德性与合法性》,《学术探索》2005年第3期。
    [26]穆超君:《试论新闻侵权》,《新闻侵权》2010年第9期。
    [27]秦亚萍:《浅谈新闻诉讼中被告方(新闻工作者)的特殊性》,《新闻记者》1991年7号刊。
    [28]刘晓阳:《隐性采访的双重制衡——法律限制和伦理原则》,《今传媒》2005年第2期。
    [29]张西明:《我国新闻侵权诉讼及相关研究现状综述》,《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0]孙旭培,林爱珺:《规范举证责任,保障舆论监督:质疑“谁报道,谁举证”》,《新闻大学》2002年夏。
    [31]于海涌:《论新闻侵权的责任分配》,《学术研究》2006年第6期。
    [32]丁晓燕:《论新闻名誉侵权案件中对公众人物的反向倾斜保护——由范志毅名誉案引发的法律思考》,《人民司法》2004年第4期。
    [33]林爱珺:《关于新闻法学研究的思考——2004、2005新闻法学研究综述》,《现代传播》2006年第3期。
    [34]童兵:《应给予传媒更宽松的空间》,《新闻记者》2004年第3期。
    [35]吴献举:《侵犯采访权的法律责任——从记者被打谈起》,《新闻知识》2005年第8期。
    [36]殷啸虎:《新闻报道权与有限失实的宪法保护》,《新闻记者》2004年第3期。
    1. Mary Elizaeth Bezanson ed.,The Right to Communicate Decisions and Dissents: ASupreme Court Reader, Lanham, 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3.
    2. James M. Buchanan&Gardon Tullock, The Clculus of Consent: LogicalFoundations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Press,1965.
    3. Nick Braithwaite ed.,The International Libel Handbook, Butterworth-Heinemann,1995.
    4. Matthew D. Bunker, Justice and the Media, Reconciling Fair Trials and a Free Press,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1997.
    5. Douglas S. Campbell., The Supreme Court and the Mass Media: Sdlected Cases,Summaries and Analyses, New York; Praeger,1990.
    6. Z. Chafee, Free Speech in the United Stat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8.
    7. Evertte E.Dennis&Eli M.Noam ed., The Cost of Libel: Economic and PolicyImplication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9.
    8. A. V. Dicey, The Introduction to Study of the Constitution(10thed),Hampshire:Macmillan,1959.
    1. Edwin Baker, Scope of the First Amendment Freedom of Speech,25UCLA L.Rev(1978)pp.964-1040.
    2. V. Blasi, The Checking Value in First Amendment Theory, American BarFoundation Research Journal(1977)pp521-64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