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抗战时期国立大学校长的治校方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超然”,是指知识分子应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非功利化的心态潜心于研究本身从而从事学术的创造与创新;“介入”,是指当社会需要时,知识分子必须关注与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从社会立场出发,主动介入社会。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管理者的核心,在大学的学术属性与行政权力之间如何抉择,在大学成为“象牙塔”还是“社会服务站”之间如何平衡。这是研究抗战时期国立大学校长治校方略的问题起点。
     本文旨在以掌舵人角色作为研究抗战时期国立大学校长治校方略的着眼点,以掌握到的史料和文献等资料为基础,以历史研究作为研究开展的主要研究方法,以组织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以抗战时期国立大学校长与大学的生存、发展与提升为研究展开的基本维度进行分析。组织生命理论中关于组织特征的分类是:组织创建阶段,组织发展阶段,组织成熟阶段。大学作为社会组织之一,也具备这样的组织发展特征。这在文中具体表述为:“校长与国立大学的生存:‘战时需做平时看’”;“校长与国立大学的发展‘炸弹下长大’”;“校长与国立大学的提升:‘创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
     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首先,绪论部分对研究的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等做了具体说明。
     第一章作为研究的开端,对抗战时期的国立大学与大学校长做了仔细梳理和介绍;并在结合中外理论和校长们、研究者们的著述基础上,提出了“掌舵人”概念,将之作为抗战时期国立大学校长的主要角色。
     第二章以“战时需做平时看”作为研究主题,主要探讨了抗战时期高等教育的办学方针和宗旨,以及具有战时特色的大学内迁,从而构成了战时校长掌舵国立大学生存的基本要义。
     第三章以“炸弹下长大”作为研究主题,主要从大学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抗战时期的国立大学校长如何秉持通才教育与学生自治、如何坚守学术自由与教授治校,从而实现了战时大学的发展和壮大,这就构成了战时校长掌舵大学发展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是以“创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为研究主题,从文化角度探究这些校长在大学提升层面的作为,以大学文化和精神作为大学内在提升的关键,以校训以及教风学风的建设作为精神文化的外在表达,从而构成大学走向成熟阶段的内在力量。
     最后,在前之研究基础上,对抗战时期国立大学掌舵人的理念与治校进行总结与分析,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得益于战时国立大学校长群体的智慧谋略、胸怀担当与个人魅力,从而使国立大学在内迁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保证了“战时需做平时看”的大学发展基调,立志于培养“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并实现了“炸弹下的长大”,从而终以“创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为大学发展之根本要义。在此基础上,总结国立大学校长治校方略与当代启示:即在抗战时期,国立大学校长们领先于时代,超越于现实,通过“领导”大学、秉持学术、管理民主、文化建构,进一步引领了社会文化发展。研究还对大学校长的素质与遴选、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承、大学的外部发展环境进行了具有比较意义的借鉴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当今的大学管理与发展提供改革的思路,值得今日为之观照。
Being detached from the society means the intellectuals should keep a certain distance from the society and doing research in a non-utilitarian mentality for the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being attached to the society means the scholars must focus on and participate in public affairs and be active for their social standpoints when country needs. How a president of a university chooses between the academic attributes and the executive power in a school and balances the "ivory tower" or "Service Station" of society for a school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s thesis paper which studies the management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idents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The paper explores the role of the presidents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ies as the "steersma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by employing the organization's life cycle theory and the historical data and the main method of history. According to the organization's life cycle theory, an organization can be analyzed in the following three stages: the stage of survival,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stage of promotion. A university, as a social organization, undergoes the same three stages. From my perspective, these three stages are the survival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ies:"as looking as usual as the wartime";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universities:"growing under the bombs"; the promotion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ies:"building the organic national culture".
     The paper falls into six parts.
     Firstly, the introduction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the core and the innovation of the research.
     The first chapter presents a profile of the presidents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ies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in order to introduce the rol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ies as the "steersman" in that period.
     The second chapter uses "as looking as usual as the wartime" as the topic of research and explores the policies; objective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domestic migration of universities during the wartime which constitute the essence of university survival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steersman".
     The third chapter uses "growing under the bombs" as the topic of research and does research on the universities development and growth by how the presidents insist general education and autonomy of students, how to adhere to academic freedom and faculty governance with the views of faculty and student development which constitute the main contents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steersman"
     The fourth chapter uses "building the organic national culture" as the topic of research and finds the principals of these presidents to enhance the university level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and using culture and spirit as the key of the intrinsic improvement for universities, using school mottos and the styl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s the outward expressions for culture and spirit which constitute the key of university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steersman".
     The last chapter manifests the author's research findings:thanks to the wisdom, personal charisma and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the presidents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ies, the national universities could have what is lost in the morning is gained in the evening, persist in the basic development principle of "as looking as usual as the wartime", aim at cultivating leaders who were able to change the destiny of the country, realize the "growth under the bombs" during the war and ultimately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the university's development that is to "create an organic national culture". On the base, it summaries reform ideas of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idents and gives revelations for today's university. This study also summarizes how a president runs a university successfully. As a leader of a university, he should stay one step ahead and be a pioneer to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Hopefully this conclusion may serve as a reference with the relatively significance for the quality and selection of present university presidents, the heritage of universities'spirits and culture,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And these can be the references for present university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引文
①王洪才,论现代大学校长的社会角色,大学教育科学,2006(1)
    ①程斯辉,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博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7:4.
    ①周川,黄旭,百年之功——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序),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3.
    ①吴启迪,大学校长和大学文化,中国大学教学,2003(12):4.
    ②吴启迪,大学校长和大学文化,中国大学教学,2003(12):5.
    ①周作宇,大学校长要做大学文化“鉴赏家”,中国高等教育,2008(23):64.
    ②周作宇,大学校长要做大学文化“鉴赏家”,中国高等教育,2008(23):64.
    ③周作宇,大学校长要做大学文化“鉴赏家”,中国高等教育,2008(23):64.
    ④刘献君,高等学校战略管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80.
    ⑤张主社,大学校长:大学文化个性的引领者,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30.
    ⑥陈灿芬,大学校长与大学文化特色建设,社会科学家,2010(7):122-124.
    ①高娟,刘丽洁,论蒋梦麟的个性主义教育观,现代阅读,2011(4)
    ②付八军,冯晓玲,评析蒋梦麟个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3)
    ③付八军,冯晓玲,评析蒋梦麟的教育救国观,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3)
    ④吴洪成,甘少杰,梅贻琦“从游论”的教育思想与当代启示,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①郑刚,梅贻琦“教授治校”管理思想论析,高校教宇管理,2009(1)
    ②李硕豪,梅贻琦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高等教育研究,1998(4)
    ③冯惠敏,梅贻琦的通识教育观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
    ④刘毳,梅贻琦的考试观及其教育影响,考试研究,2012(1)
    ⑤陈博,罗家伦与中央大学,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⑥李雅娟,罗家伦与中央大学,云梦学刊,2009(5).
    ⑦徐剑虹,学术性·民族性·本土性:罗家伦的大学理念与实践,高教探索,2011(4).
    ⑧冯夏根,胡旭华,注重学术服务民族——论罗家伦的大学理念,现代大学教育,2009(1).
    ⑨胡旭华,冯夏根,国难中的中国教育检省及其现实关照——以罗家伦为中心的考察,现代大学教育,2010(4)
    ⑩李更生,竺可桢与浙江大学——从竺可桢的人格魅力看浙江大学的崛起,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3)
    11杜样锋,何亚平,竺可祯与浙江大学导师制,现代大学教育,2003(6)
    12金维才,竺可桢的教师灵魂说及其现代价值,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13文胜利,竺可桢的办学思想与实践及其现实意义,现代大学教育,2002(6)
    14张彬,付东升,林辉,论竺可桢的教育思想与“求是”精神,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①吴洪成,于洋,创造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奇迹的西南联合大学:理念、措施及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
    ②洪德铭,西南联大的精神和办学特色(上),高等教育研究,1997(1);西南联大的精神和办学特色(下),高等教育研究,1997(2)
    ③高建国,宋才琼,张俊峰,西南联大课程设置中的通识教育,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7).
    ④宣淑君,西南联大的文艺教育观,民族艺术研究,2010(2).
    ⑤李晓华,贾学明,周山彦,西南联大体育考,体育文化导刊,2010(3)
    ①李更生,竺可桢与浙江大学——从竺可桢的人格魅力看浙江大学的崛起,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3).
    ②张淑锵,金灿灿,朱之平,在曲折中发展的浙江——浙江大学的探求(1927—1936),浙江档案,2011(2).
    ③潘辛毅,遵义师范学院学报,浙大精神的凝聚彰显——《永远的大学精神》简评,2009(12)
    ④陆艺,抗战初期中央大学内迁“鸡犬不留”,史海探迹,2010(10);经盛鸿,罗家伦与“鸡犬不留”的南京中央大学,百年潮,2001(11)
    ⑤蒋宝麟,抗战时期的国家与大学政治文化:中央大学“易长”研究,史林,2009(3)
    ⑥邓朝伦,“沙坪学灯”里的中央大学,重庆与世界,2000(4)
    ⑦石慧霞,潘懋元,长汀时期的厦门大学:大学认同的建构,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⑧潘懋元,石慧霞,长汀时期的厦门大学与西南联大之比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⑨杨宁,抗战时期的南方之强——厦门大学在长汀,福建党史月刊,2008(8)
    ①齐红深,抗战初期的高等教育对策,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0(4);霍益萍,抗战前十年我国关于大学若干问题的讨论,江苏高教,1997(1);陈杏年,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述论,山西师大学报,1995(7);沈岚,简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民国档案,1998(2):胡洋,郭明飞,简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及其成败,法制与社会,2006(11);陈钊,国民政府战时教育方针在大学中的反响,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陈彩祥,马廉祯,论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国防体育政策,体育文化导刊,2007(12);莫子刚,试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发展“民众教育”的政策与措施——以贵州为例,贵州社会科学,2008(2);胡晓婷,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战时体制探析,黑龙江史志,2009(6);贾晓慧,抗战初期《大公报》“战时毅育”讨论探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5);等.
    ②宋旭红,沈红,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大学的学术独立之路,现代大学教育,2006(5).
    ③崔恒秀,抗战前教育部与大学的关系,教育评论,2008(3)
    ①魏银霞,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教育经费之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2)
    ②邓小林,略论民初至抗战前夕国立大学教师的聘任问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
    ③吴英杰,张钢,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的科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2):王春南,抗战期间出国留学管理,学海,1997(2);姜良芹,抗战时期高校教师工资制度及生活状况初探,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易青,抗战时期南京政府留学生派遣工作述评,求索,2002(2);曹天忠,档案中所见的部聘教授,学术研究,2007(1);熊贤君,论战时教育思潮与战时教育的发展,民国档案,2007(3);王朝辉,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高校学生的经济救济,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4);涂文记,民国时期部聘教授制度及其历史意义,教育与考试,2010(1)吴锦旗,抗战前后大学教授薪酬待遇的变化及其影响,现代教育科学,2012(1)
    ④徐国利,抗战时期高校内迁慨述,天津师大学报,1996(1)
    ⑤徐国利,浅析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的作用和意义,安徽史学,1996(4);宋恩荣,杭战时期的教育西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7);唐正芒,抗战时期的高校西迁述论,云梦学刊,2002(9);宫炳成,略论抗战初期国民政府高校的内迁,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收),2003 (9);王荔,胡怡,刘继青,抗战时期大学内迁与高等教育的布局调整,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7)。
    ①侯德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高校内迁史略,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12)
    ①查理德·达夫特著,王凤彬等译,组织理论与设计(第七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331.
    ①谢泳,1949年前中国国立大学校长与政府的关系,社会科学论坛,2004(10)
    ②谢泳,中国现代大学的“制度设计”,杨东平主编,大学之道,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167.
    ①李子迟编著,晚清民国大学之旅,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0:5.
    ①周建彩,孙春雷,抗战初期日军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破坏,科技信息,2007(17):670.
    ②马嘶,1937年中国知识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336.
    ③周建彩,孙春雷,抗战初期日军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破坏,科技信息,2007(17):670.
    ④马嘶,1937年中国知识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334.
    ①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227.
    ②私立南开大学抗战期间损失报告清册,转载自宋恩荣,抗战期间的教育西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7):77.
    ③申报,1937-9-3.
    ④大公报,1937-10-17.
    ⑤欧元怀,抗战期间大夏大学的苦斗,转引自张铨等著,日军在上海的罪行与统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33.
    ⑥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八一三”后上海教育文化机关遭受日军破坏情形调查统计表,1937-10-2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①哈罗德·约翰·廷珀利著,马庆平等译,侵华日军暴行录,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111.
    ②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中央大学校长呈报该校8月19日、26日先后被炸损失情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5,卷5287.
    ③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中央大学校长呈报该校8月19日、26日先后被炸损失情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5,卷5287.
    ④马嘶,1937年中国知识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186.
    ①梁山等著,中山大学校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89.
    ②毛磊等,武汉抗战史要,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186.
    ③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湖南大学被日机轰炸情形及迁校舍建筑、复原等问题的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5,卷5322.
    ④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湖南大学被日机轰炸情形及迁校舍建筑、复原等问题的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5,卷5322.
    ①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89:191.
    ②注:参考浙江大学网站校史与档案部分,以及百度百科中的“民国四大名校”关键词解释。
    ③李子迟编著,晚清民国大学之旅,北京:中国致公出版汁,2010:5.
    ①谢泳,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6.
    ②杨东平,大学之道,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6.
    ③戴维·波普诺著,李强译,社会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97.
    ④安德列耶娃,西方现代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70.
    ①周晓虹,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233.
    ②郑杭生,社会学慨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6-117.
    ③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42.
    ①吴志功,徐蕾,英国大学校长角色和职能考察及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5(10):44-46.
    ②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42-143.
    ③王福友,段君莉,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的校长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2)15-20.
    ①F Rudolph.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A History. New York:John Wiley,1962:169-170.
    ②W H.Cowley.President,Professors,and Trustee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esbers,1980:53.
    ①许迈进,美国研究型大学研究——办学功能与要素分析,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40.
    ②王英,美国研究型大学早期法展研究—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建为中心,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96.
    ①王福友,段君莉,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的校长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2):15-20.
    ②黄俊杰,大学校长遴选:理念与实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9.
    ③克拉克.克尔著,陈学飞等等译,大学的功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12-23.
    ④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4:1456;新华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4(9):1206.
    ⑤陈远,逝去的大学,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3):序.
    ①章开沅,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一),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序.
    ②王福友,段君莉,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的校长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2).
    ③大学校长,维系大学使命的精神领袖——评《哈佛规则》,中国教育报,2009-07-09.
    ④大学校长,维系大学使命的精神领袖——评《哈佛规则》,中国教育报,2009-07-09.
    ⑤詹姆斯·J.杜德施塔特,舵手的视界:在变革时代领导美国大学,北京:教宇科学出版社,2010-07.
    ①梅祖彦,怀念先父梅贻琦校长,清华校友文稿资料选编,第六辑,2000(9).
    ②陈远,梅贻琦:西南联大的“船长”,新京报——西南联大特刊,2007-11-23.
    ①竺可桢,我国大学教育之前途,大公报,1945-09-23.
    ②黄俊杰主编,大学校长长遴选——理念与实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2.
    ①张静如,卞杏英主编,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205-206.
    ②崔恒秀,抗战前教育部与大学的关系,教育评论,2008(3):140.
    ③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678.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胡适适来往书信选(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88.
    ①刘志鹏,别敦荣,张笛梅,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教学卷(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79.
    ②谢泳,智效民等,逝去的大学,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239.
    ③谢泳,1949年前中国国立大学校长与政府的关系,社会科学论坛,2004(10):39.
    ①查良钊,抗战以来的西南联大,转自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252.
    ②查良钊,抗战以来的西南联大,转自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252.
    ③李蒸,抗战期间大学教育之方式,教育杂志(第28卷),香港:商务印书馆,1939:15.
    ④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一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0.
    ⑤谢康,抗战时期我国大学教育改造之原则,革命文献(第60辑),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72:4.
    ①韦卓民,抗战时期中国的教育,韦卓民博士教育文化宗教论文集,台北:灵活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0:80.
    ②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北京:中国文献出版社,2000:251.
    ③王星拱,大学的任务,刘双平,漫话武大,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216-217.
    ④车铭等,战争烽火中诞生的西南联合大学,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高等院校,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1.
    ⑤蒋梦麟,西潮,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3:232.
    ⑥刘敬坤,中央大学迁川记,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高等院校,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252.
    ①罗家伦,抗战的国力与文化的整个性:之二,新民族,1938(9)
    ②罗家伦,抗战的国力与文化的整个性:之二,新民族,1938(9)
    ③罗家伦,抗战的国力与文化的整个性:之三,新民族,1938(10)
    ④王星拱,武大停课问题,大公报,1937-125(3)
    ⑤注:竺可桢在1939年3月9日的日记中写到“今晨,张子明以国民党入党书嘱填,余告以已经蔡先生(指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引者)函立夫调余回院,至于入党事客考虑之,但以作大学校长即须入党实非办法也。”(详见《竺可桢日记》,316.)
    ⑥竺可桢,竺可桢日记(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32.
    ①樊洪生,段异兵,竺可桢文录,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100-101.
    ②刘祚昌,西南联大忆旧——兼论西南联大精神,学术界,2001(1).
    ③陈立夫,告全国学生书,教育通讯,1938(2):14.
    ①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一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3.
    ②蒋介石,今后教育的基本方针,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53.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745-780.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745-780.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745-780.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745-780.
    ①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纂,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62.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倌,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745-780.
    ③1938年4月中国国民党临时全代会,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中华民国史料丛编,1976:5,6,8.
    ①谢泳,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6.
    ②许小青,政局与学府——从东南大学到中央大学(1919-1937),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29.
    ③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632.
    ④谢泳,1949年前中国国立大学校长与政府的关系,社会科学论坛,2004(10):35.
    ①陈立夫,抗战二年来之教育,转自中华民国史料丛编·战时教育方针,1976影印版:227.
    ②抗战时民国政府教育财政支出仅次于军费,南方报业网,2012-118.
    ③抗战时民国政府教育财政支出仅次于军费,南方报业网,2012-118.
    ④李约瑟著,战时中国之科学,转自抗日战争中的留学生,新华网,2005-8-15.
    ①何善川,罗家伦与中大,谢泳等著,逝去的大学,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96-97.
    ②王昊,近代中国大学校长的文化选择,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173.
    ③竺可桢,竺可桢日记(第一册),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0:24.
    ④竺可桢,竺可桢日记(第一册),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0:61.
    ⑤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207-220.
    ①何善川,罗家伦与中大,谢泳等著,逝去的大学,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97-98.
    ②注:此部分参照各大高校主页的校史简介或历史沿革集中整理。
    ③宋恩荣,抗战时期的教育西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7):79.
    ①萧超然编,北京大学校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10):213-248.
    ②南京大学校史资料选辑,迁川后的中央大学·中央大学组织大纲,1982(4):342-352.
    ①孙祥治,抗战以来的国立浙江大学,转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526.
    ②暨南大学校史编写组,暨南校史,广州:华侨印刷厂,1986(7):80-102.
    ③同济大学编辑室,同济大学校史(第一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4):86.
    ①广西教育通史(上册):220-224,转自宋恩荣,抗战时期的教育西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7):81.
    ①陆艺,抗战初初期中央大学内迁“鸡犬不留”,档案与建设,2010(10):41.
    ②刘敬呻,八年抗战中的中央大学,炎黄春秋,2002(5):74.
    ①刘敬坤,八年抗战中的中央大学,炎黄春秋,2002(5):74.
    ②陆艺,抗战初期中央大学内迁“鸡犬不留”,档案与建设,2010(10):41.
    ③何善川,罗家伦与中大,谢泳等著,逝去的大学,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97-98.
    ①周开迅,永远的大学精神,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210.
    ①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竺可桢诞辰百周年纪念文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9-10.
    ②请发迁移护照,厦门大学档案馆藏,卷宗号:055-12.
    ①浦江清,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北京:三联书店,1999:199-200.
    ②厦大通讯,第6卷第3期,1944-331.
    ③言传,杨石先,载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218,229.
    ④江渝,西南联合大学成功联合之原因再析,天府新论,2011(5):128.
    ①抗战中的长沙临大,长沙晚报,1998-9-1.
    ①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校史编辑委员会编,笳吹弦诵在春城--回忆西南联大,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512.
    ②傅任敢,值得我们学习,重庆清华,第22期,1949-1-1.
    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一),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283.
    ②叶公超,孟邻先生的性格,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笳吹弦诵情弥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五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1988:20.
    ③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北京:三联书店,1998:216.
    ④傅任敢,值得我们学习,庄丽秀主编,世纪清华,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47.
    ⑤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校史编辑委员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资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135.
    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校友会为母校遭受枪击屠杀惨案警告全国通报,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1937-1945)(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27.
    ①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校史编辑委员会编,笳吹弦诵在春城——回忆西南联大,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67.
    ②刘敬坤,八年抗战中的中央大学,炎黄春秋,2002(5):75.
    ①邓朝伦,“沙坪学灯”里的中央大学,重庆与世界,2000(4):49.
    ①苏步青,与竺可祯校长共事十三年,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浙江文史资料选集(第40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2.
    ②周开讯,浙大西迁办学纪实:永远的大学精神,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172.
    ③浙江大学校史编写组,浙江大学简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10):151-152.
    ④朱之平,以“东方剑桥”闻名的浙江大学(1937-1949),浙江档案,2011(3):47.
    ⑤朱之平,以“东方剑桥”闻名的浙江大学(1937-1949),浙江档案,2011(3):48.
    ①潘懋元,石慧霞,长汀时期的厦门大学与西南联大之比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50.
    ②马俊山,论国民党活剧政策的两歧性及其危害,近代史研究,2002(4)
    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402.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南京:江苏古藉出版社,1997:711-712.
    ③余子侠,民族危机下的教育应对,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2001:187.
    ④田正平,张建中,近代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探析——以1927至1949年为中心,高等教育研究,2007(1):92.
    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767-778.
    ⑥党彦虹,抗日战争时期的陕西高等教育探析,长春理工大学节报,2012(3):34.
    ①注:这14所高等院校分别为:建在重庆的4所为陆军军乐学院,中华工商专科学校,汉华农业专科学校和重辉商业专科学校;建在成都的4所为艺术专科学校,成都理学院,会计专科学校和体育专科学校:建在江津的女子师范学院和体育师范专科学校;建在乐山的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和复性书院:建在巴县的乡村建设学院;以及建在自贡的工业专科学校。
    ②注:这六所高等院校分别为:在重庆的重庆大学,省立教育学院,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和求精商业专科学校;在成都的四川大学和华西协和大学。
    ③徐国利,关于“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的几个问题,抗日战争研究,1998(2):120.
    ④胡钦晓,解读西南联大:社会资本的视角,高等教育研究,2007(1):101.
    ⑤杨达寿,浙江大学西迁办学对贵州科技教育的影响,教育文化论坛,2010(6):100.
    ①杨立德,西南联大的斯芬克司之谜,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393-396.
    ②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九十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21.
    ③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三卷)(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209.
    ④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三卷)(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219.
    ①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三卷)(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41.
    ②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三卷)(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41.
    ③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三卷)(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47.
    ④周本贞,余冰释,论西南联大的历史贡献,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13.
    ⑤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序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0.
    ①永远的感召,喊报(乐山),1942-10-12.
    ②李溪桥主编,李蒸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53.
    ①刘述礼,黄延复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6-107.
    ②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九十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26.
    ③刘述礼,黄延复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
    ①梅贻琦,大学一解,清华学报,第十三卷,第一期.
    ②朱宗顺,蔡元培与蒋梦麟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之比较,高等教育研究,2006(4):98.
    ③朱宗顺,蒋梦麟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1996(4):88-93.
    ④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72.
    ⑤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67.
    ⑥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58-59.
    ⑦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65.
    ⑧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2.
    ①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53.
    ②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56-57.
    ③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57.
    ④罗家伦,抗战的国力与文化的整个性,罗家伦先生文存(第一册),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76:587.
    ①罗家伦,抗战的国力与文化的整个性,罗家伦先生文存(第一册),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76:601.
    ②罗家伦,寇能毁之我能复之,罗家伦先生文存(第五册),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8:689.
    ③罗家伦,七七与中大,中央大学的回顾与前瞻,国立中央大学,1941:70.
    ④罗家伦,大战到了备战时期,文化教育与青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43:131.
    ⑤罗家伦,民族与教育,罗家伦先生文存(第六册),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8:596.
    ⑥罗家伦,民族与教育,罗家伦先生文存(第六册),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8:590.
    ⑦罗家伦,提高学术创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罗家伦先生文存(第五册),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8:233.
    ⑧罗家伦,中央大学之使命,罗家伦先生文存(第五册),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8:236-238.
    ⑨冯夏根,胡旭华,注重学术服务民族——论罗家伦的大学理念,现代大学教育,2009(1):72.
    ①罗家伦,学术的整个性与时代性,罗家伦先生文存(第十一册),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8:430-431.
    ②罗家伦,中国大学教育之危机,罗家伦先生文存(第五册),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8:370-371.
    ③罗家伦,中国大学教育之危机,罗家伦先生文存(第五册),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8:168-169.
    ④马克斯·韦伯著,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北京:三联书店,1999:100.
    ⑤罗家伦,七七与中大,中央大学的回顾与前瞻,国立中央大学,1941:67.
    ⑥顾毓琇,大学教育与中国前途,独立评论,1935:139.
    ①顾毓绣,顾校长发表教育方针,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17.
    ②顾毓绣,顾校长发表教育方针,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18.
    ③王东杰,抗战时期中国最完整的国立大学,光明日报,2006-4-20.
    ④王东杰,民国高等教育中的国家——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中国社会科学,2002(3).
    ⑤石慧霞,潘懋元,长汀时期的厦门大学:大学认同的建构,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5.
    ⑥萨校长开学词,厦大通讯,第3卷第10期,1941-10-25.
    ①谢泳,1949年前中国国立大学校长与政府的关系,社会科学论坛,2004(10):37.
    ①许小青,政局与学府——从东南大学到中央大学(1919-1937),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41.
    ①注:“炸弹下长大”是时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先生中大即将内迁之际所作的《炸弹下长大的中央大学——从迁校到发展》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抗日不仅仅是我国的乓找敌人的兵来对抗;在大学层面,是学校于学校的对抗。中央大学对抗的对象就是东哀帝国大学,
    ②顾海良,武汉大学西迁乐山的记忆,中国教育报,2008-11-21.
    ①刘述礼,黄延复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10.
    ②刘述礼,黄延复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10.
    ③刘述礼,黄延复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70.
    ④黄延复,梅贻琦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85.
    ①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
    ②谢泳,智效民,陈远,逝去的大学,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218.
    ③谢泳,智效民,陈远,逝去的大学,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87-88.
    ①智效民,八位大学校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138-145.
    ②王运来,罗家伦重建中大.钟叔河编,过去的大学,北京:同心出版社,2011:227.
    ③罗家伦,中央大学之最近四年.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编,罗家伦先生文存(第1册),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76:530-531.
    ④罗家伦,中央大学之回顾与前瞻.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编,罗家伦先生文存(第6册),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8:98.
    ⑤郭健,哈佛大学发展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04.
    ⑥竺可桢,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浙大日刊,193604-25.
    ①竺可祯,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杨东平,大学精神,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30.
    ②王玉如,竺可祯在浙大.黄秉维,纪念科学家竺可祯论文集,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2:28.
    ③潘懋元,石慧霞,长汀时期的厦门大学与西南联大之比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50.
    ①洪永宏编著,厦门大学校史(第一卷),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220.
    ②石慧霞,潘懋元,长汀时期的厦门大学:大学认同的建构,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2.
    ③武汉大学校史编辑研究室编,武汉大学校史简编(1913-1949),1983.转自陈俐,抗战时期武汉大学教授群体的文化选择——兼论郭沫若抗战时期的文化选择,郭沫若学刊,2005(4):10.
    ①吴琼,民国时期教师薪俸的历史演变,教育评论,1999(6):63.
    ②陈育红,战前中国教师、公务员、工人工资薪俸之比较,民国档案,2010(4):79.
    ③李洪涛,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115.
    ④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三卷(上):抗日战争时期的清华大学(1937-1945),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284-287.
    ①杨涛,抗战时期的“留平教授”,文史天地,2010(6):21.
    ②厦门大学校务会议纪录(三),厦门大学档案馆藏,卷宗号:055-22.
    ③黄伯寅,我与厦大,厦大通讯,第3卷第3期,1941-4-6.转引自石慧霞,潘懋元,长汀时期的厦门大学:大学认同的建构,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1.
    ①洪德铭,西南联大的精神和办学特色(上),高等教育研究,1997(1):15.
    ②李晓华,贾宁明,周山彦,西南联大体育考,体育文化导刊,2010(3):125.
    ③应菊英,竺可桢体育思想探讨,浙江体育科学,2011(7):126.
    ④竺可桢,竺可桢日记(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921.
    ①顾毓诱,国立中央大学三十周年校庆献词,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5:第2卷第3期.
    ②黄延复,梅贻琦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85.
    ③黄延复,梅贻琦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85.
    ④文胜利,从西南联大的办学经验看我国的一流大学建设,现代大学教育,2006(5):96.
    ①谢泳,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8.
    ②黄延复,梅贻琦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90.
    ③黄延复,梅贻琦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88-90.
    ④梅贻琦,大学一解,清华学报,第十三卷,第一期,转自刘述礼,黄延复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7.
    ⑤吴洪成,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238.
    ①王子州,陈寅恪读书生涯,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86.
    ②杨立德,西南联大的斯芬克司之谜,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31.
    ③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论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739-740.
    ④杨立德,西南联大的学术文化刍议,抗战文化研究,2009(第3辑):90.
    ①周棉,中国留美学生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6):115.
    ②易社强著,曾景忠,符致兴译,抗日战争中的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研究,1997(1):208.
    ③刘绪贻,西南联大的育迹,社会科学论坛,2008(2):145.
    ④竺可桢,竺可桢日记(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4.
    ⑤竺可桢,竺可桢日记(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9.
    ①竺可桢,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国立浙江大学学刊,第248期,1936-04-25.
    ②竺可桢,竺可桢日记(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7.
    ③杨卫,创建一流大学的执著追求与不懈探索——竺可桢教育思想与浙江大学勃兴,中国高等教育,2010(10):6.
    ④浙江省档案馆,浙江大学档案,卷宗第53·1·98.
    ⑤杜晓庄,不灭的红烛——记物理学家卢鹤绂,中国科技史料,1982(4)
    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湄潭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贵州省湄潭县文史资料,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第8辑.
    ①吴英杰,张钢,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的科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2):46.
    ②杨竹亭,鼎盛时期老浙大剪影,杭州大学校史通讯,1988(9):第5期.
    ③毛正棠主编,求是群芳谱(第一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38.
    ④毛正棠主编,求是群芳谱(第一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2-3.
    ⑤李约瑟,自然(周刊),1945-10-27.转自晓明,卢鹤绂:世界上第一个揭开原子弹秘密的人,人民政协报,2010-11-25.
    ⑥教育部,学术文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六编),上海:开明书店,1948-79.
    ⑦注:名单只有27位的原因是,当时有两名入选者身处在沦陷区,不便公布姓名。据资料显示,教育部正式登记聘任和续聘的首批部骋教授的名单实际上为29人,另两位是秉志和胡明复,因胡明复名字一直未正式出现在有关档案上,详情待考。
    ①竺可桢,竺可桢日记(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719.
    ②张晓唯,喟叹一声罗家伦,书屋,2005(3):13-18.
    ③清华校友通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复33期104.
    ④赵章靖,刘晓晓,民国时期教授治校体制分析——罗家伦时期的清华大学,大学(学术版),2009(11):69.
    ⑤姚加惠,张亚群,“强强联合”的成功典范——西南联大管理模式及其成因探析,现代教育科学,2004(3):34-35.
    ⑥徐溧波,校长治校:蒋梦麟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核心,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2):46.
    ⑦何柄棣,读史阅世六十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8.
    ①李冬君,大学校长张伯苓:一生只做一件事——教育,南开大学报,1120期,2011-04-06.
    ②项红专,张伯苓学校管理的“四化”,中小学管理,2009(3):56.
    ③北京大学等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一),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17.
    ④吴秀文,西南联大的管理特色及其启示,现代教育科学,2006(2):46.
    ①谢泳,西南联大的学术传统,东方艺术,1997(4),http://www.doc88.com/p531793168123.html.
    ②吴洪成,于洋,创造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奇迹的西南联合大学:理念、措施及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21.
    ③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编,清华大学校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1:314.
    ④浦薛凤,梅故校长精神永在.黄延复,马相武,梅贻琦与清华大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130.
    ⑤黄延复,梅贻琦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171.
    ①张晓唯,“同途殊归”的两位大学校长——话说蒋梦麟和梅贻琦,书屋,2009(8):49.
    ②张晓唯, “同途殊归”的两位大学校长——话说蒋梦麟和梅贻琦,书屋,2009(8):49.
    ③王开林,北大“功狗”蒋梦麟,同舟共进,2012(3):32.
    ④马周川,大学名校长访谈录——王义遵论大学校长职业化,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29.
    ①王开林,北大“功狗”蒋梦麟,同舟共进,2012(3):31.
    ②北京大学档案馆收集整理,主持校务时间最长的校长——蒋梦麟,http://www.dag.pku.edu.cn/erjimb/pageshow.asp?artieleid=318.
    ③王开林,北大“功狗”蒋梦麟,同舟共进,2012(3):32.
    ④王开林,北大“功狗”蒋梦麟,同舟共进,2012(3):33.
    ⑤竺可桢,竺可桢日记(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6.
    ⑥浙江大学校史编辑室编,浙江大学校史稿,浙江大学出版社,1982:93.
    ⑦戟锋,竺可桢教育思想的特色探析,教育文化论坛,2010(6):98.
    ③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
    ①梅贻琦,清华学校的教育方针,清华周刊,第二十八卷第十四号,1927:12.
    ②封海清,黄海涛,论西南联大人文主义教育管理,学术探索,2004(1):72.
    ③吴洪成,于洋,创造中图现代高等教育奇迹的西南联合大学:理念、措施及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22.
    ④梅贻琦,巡视考场时对记者的谈话,暑期周刊,1934年8月25日.载刘述礼,黄延复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56.
    ①吴洪成,于洋,创造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奇迹的西南联合大学:理念、措施及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22.
    ②注:因个别学生对梅贻琦严格执行考核制度颇有微词,于是用1918年维也纳三月革命时,工人和大学生反对奥地利专制独裁首相梅特涅的口号来影射梅贻琦。
    ③胡邦定,西南联大住事杂忆,百年潮,2007(2):31-32.
    ④竺可桢,竺可桢日记(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04.
    ⑤竺可桢,竺可桢日记(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692.
    ⑥竺可桢,竺可桢日记(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216.
    ①竺可桢,竺可桢日记(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229.
    ②高伟强,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8):109.
    ③瞿海东,陆敏珍,抗战时期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概述,浙江档案,2005(3):38.
    ④瞿海东,陆敏珍,抗战时期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概述,浙江档案,2005(3):39.
    ①梅贻琦,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7.
    ②封海清,黄海涛,论西南联大人文主义教育管理,学术探索,2004(1):71.
    ①梅贻琦,大学一解,清华学报,第13卷第1期,1941-01.
    ②梅贻琦,大学一解,清华学报,第13卷第1期,1941-04.
    ③北京大学等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一),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114.
    ④梅贻琦,巡视考场时对记者的谈话,暑期周刊,六、七合期,193-4825.载刘述礼,黄延复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北京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56.
    ⑤刘毳,梅贻琦的考试观及其教育影响,考试研究,2012(1):12.
    ⑥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9.
    ①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75.
    ②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75.
    ③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7.
    ④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
    ⑤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63.
    ⑥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76.
    ⑦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0.
    ⑧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97-98.
    ①肖庆华,论蒋梦麟的个人主义教育观,当代教育论坛,2003(11):116.
    ②张伯苓,张伯苓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54
    ③张伯苓,张伯苓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307.
    ④张伯苓,张伯苓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307.
    ⑤张伯苓,张伯苓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54.
    ⑥张伯苓,张伯苓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05.
    ①竺可桢,大学生与抗战建国,浙大校刊,1941-10-10.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竺可桢的教育思想与实践,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4(1):3.
    ②竺可桢,新生谈话会,国立浙江大学日刊,1936,18期.两个问题怎样影响浙大数代人,杭州日报,2010-521.
    ③竺可桢,新生谈话会,国立浙江大学日刊,1936,18期.两个问题怎样影响浙大数代人,杭州日报,2010-5-21.
    ①竺可桢,我国大学教育之前途,大公报,1945-09-23(02).转自张彬,付东升,林辉,论竺可桢的教育思想与“求是”精神,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186.
    ②竺可桢编辑组,竺可桢传,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7.
    ③竺可桢,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的典范,竺可桢文录,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103.
    ④竺可桢,竺可桢全集(第2卷),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162.
    ⑤竺可桢,大学生之责任,竺可桢文录,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124.
    ⑥竺可桢,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国寸浙江大学校刊,1936,2,18期.
    ⑦竺可桢,利害与是非,科学,19卷,1935:11.
    ⑧竺可桢,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的典范,竺可桢文录,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103.
    ①竺可桢,竺可桢日记(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20.
    ①封海清,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109-110.
    ②胡邦定,西南联大往事杂忆,百年潮,2007 (2):34
    ③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04.
    ④盛冰,浅析西南联大联办的帕色,广州大学学报.2000(4):83.
    ①李晓华,贾学明,周山彦,西南联大体育考,体育文化导刊,2010(3):123.
    ②政协云南省委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65:164.
    ③竺可桢,大学生与抗战建国,国立浙江大学校刊,1941:100.
    ①陈孔立,谈本栋精神,见陈武元编,萨本栋博士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18.
    ②洪永宏编著,厦门大学校史(第一卷),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202.
    ③薛成龙,萨本栋治校方略研究,见陈武元编,萨本栋博士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95.
    ④罗家伦,民族与教育,罗家伦先生文存(第6册),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8:595.
    ⑤罗家伦,中国大学教育之危机,罗家伦先生文存(第5册),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8:370-371.
    ①张晓唯,喟叹一声罗家伦,书屋,2005(3):13-18.
    ②谢长法,留美学生顾毓琇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13.
    ①宁平治,唐贤民,张庆华编,杨振宁讲演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116.
    ②袁祖望,西南联大成就辉煌的教育逻辑,高等教育研究,2007(3):98.
    ③北京大学等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三),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114.
    ④北京大学等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三),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45.
    ⑤郭沂曾,忆西南联大物理系,笳吹弦诵情弥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五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228.
    ⑥李凌,虽九死其犹未悔,云南西南联大校友会编,难忘联大岁月,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32.
    ⑦杨立德,西南联大教育史,成都:成都出版社,1995:117.
    ①竺可桢,大学生之责,大公报,1937.杜祥锋,何亚平,竺可桢与浙江大学导师制,现代大学教育,2003(6):96.
    ②竺可桢,大学生之责,大公报,1937.杜祥锋,何亚平,竺可桢与浙江大学导师制,现代大学教育,2003(6):96.
    ③竺可桢,竺可桢日记,1937-11-17.杜祥锋,何亚平,竺可桢与浙江大学导师制,现代大学教育,2003(6):96.
    ④竺可桢,竺可桢日记,19371027.杜祥锋,何亚平,竺可桢与浙江大学导师制,观代大学教育,2003(6):96.
    ⑤杜祥锋,何亚平,竺可桢与浙江大学导师制,现代大学教育,2003(6):96.
    ①高伟强等编著,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8):107.
    ①永远的感召,诚报(乐山),1942-10-12.
    ②陆艺,抗战初期中央大学内迁“鸡大不留”,档案与建设,2010(10):41.
    ③核定及指派部聘教授案(一),台北:“国史馆”教育部档,196/293-8.转自曹天忠,档案中所见的部聘教授,学术研究,2007(1):116.
    ④黄延复,水木清华: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8-50.
    ①钟叔河,朱纯,过去的大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226-231.
    ②任海主编,奥林匹克运动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454.
    ③李晓华,贾学明,周山彦,西南联大体育考,体育文化导刊,2010(3):126.
    ①封海清,黄海涛,论西南联大人文主义教育管理,学术探索,2004(1):70.
    ②赵慧,闻一多新诗和新诗社,回忆纪念闻一多,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249.
    ③训导处工作大纲,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1939:36-37.转自卓敏,解读西南联大:大学校长的视角,当代教育论坛,2007(8):115.
    ①任继愈,西南联大课余学术报告会.现代教育报,2004-4-16.
    ①吴英杰,张钢,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的科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2):50.
    ②陈俐,抗战时期武汉大学教授群体的文化选择——兼论郭沫若抗战时期的文化洗择,郭沫若学刊,2005(4):15.
    ③谢泳,1949年前中国国立大学校长与政府的关系,社会科学论坛,2004(10)
    ①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7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504.
    ②黄延复,梅贻琦先生纪念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309.
    ③顾毓琇,水木清华,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270.
    ④王开林,北大“功狗”蒋梦麟,同舟共进,2012(3):34.
    ⑤王开林,北大“功狗”蒋梦麟,同舟共进,2012(3):34.
    ①邹幼臣,忆恩师·谢良教·述受益,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39.
    ②张昌华,有种有义蒋梦麟,人物,2010-10-13.
    ③民国二十五年二月临时会,清华大学档案,全宗号1,目录号2 1,卷宗号5:3.
    ④何柄隶,读史阅世六十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六、七章.
    ⑤雅言,学生的风气,大学生言论,1934-4-1.
    ⑥罗家伦,忍辱负重——民国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在中快大学“九·一八”国难两周年纪念演讲,
    罗家伦先生文存(第5册),台北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国史馆”,1989:321-326.
    ①高山,给准备投考中央大学者,生路,第10期,1937-6-1:17.
    ②高山,给准备投考中央大学者,生路,第10期,19376-1:17.
    ③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91.
    ④封海清,黄福涛,论西南联大人文主义教育管理,学术探索,2004(1):73.
    ①黄文保,抗战时期国立中正大学的学生社团特点研究,法制与社会,2009(9):304.
    ②杨东平,大学精神,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271.
    ①邓小林,“二水三山之间,正是理想的学术都城”——以罗家伦的教师聘任观为中心的考察,煤炭高等教育,2009(3):66.
    ②王玉如,竺可桢在浙大,黄秉维,纪念科学家竺可桢论文集,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2:28.
    ③竺可桢,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鼓励浙江大学校刊,第248期,1936-04-25.
    ④赵瑞蕻,离乱弦歌忆旧游,新文学史料,2000(2):135.
    ⑤梅贻琦,大学一解,清华学报,第13卷地1期,1941-04.
    ①罗家伦,中央大学之使命,国立中央大学日刊(第820号),1932-10-20.
    ①黄延复,梅贻琦先生纪念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53.
    ②梅贻琦,大学一解,清华学报,第13卷第1期,1941-04.
    ③刘宝存,大学理念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2:72.
    ④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224.
    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一),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283.
    ②罗家伦,中央大学之使命,国立中央大学日刊(第820号),1932-10-20.
    ③罗家伦,中央大学之使命,国立中央大学日刊(第820号),1932-10-20.
    ①梅贻琦,大学一解,清华学报,第13卷第1期,1941-04.
    ②钱谷融,中国现代文学精神·序,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
    ③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权史编辑委员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资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135.
    ①竺可桢,我国大学教育之前途上海,大公报,1945-09-23.
    ①赵善成,遵义时期的浙大化工系,贵州省遵义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浙江大学在遵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176 179.
    ②李杰,王砚雯,抗日战争中西南联大的大学理念,民主与科学,2005(4):96.
    ③江渝,西南联合大学“学术自由”源头探析,中华文化论坛,2009(3):13.
    ④刘绪贻,西南联大的奇迹,社会科学论坛,2008(2):145.
    ①忆西南联大: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中国青年报,2008-10-30.
    ②梅贻琦,大学一解,清华学报,第13卷第1期,1941-04.
    ③赵瑞蕻,纪念西南联大60周年,新浪网,http://book.sina.com.cn/nzt/his/guoqudedaxue/99.shtml.
    ④刘绪贻,西南联大的奇迹,社会科学论坛,2008(2):147.
    ⑤何兆武,上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17.
    ⑥陈岱孙,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序,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6:2.
    ①中大校长罗家伦今日接事,申报,1932-9-3:17.
    ②罗家伦,提高学术创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罗家伦先生文存(第五册),台北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国史馆,1989:231-235.
    ③罗家伦,中央大学之使命,国立中央大学日刊(第820号),1932-10-20:61.
    ④罗家伦,中央大学之使命,国立中央大学日刊(第820号),1932-10-20:63.
    ①竺可桢,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竺可桢先生1939年2月4日对一年级新生的讲话,1939-02-04.
    ②竺可桢,百期纪念感言,浙大日报(增刊),1938-05-19.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竺可桢的教育思想与实践,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4(1):2.
    ③竺可桢,百期纪念感言,浙大日报(增刊),193805-19.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竺可桢的教育思想与实践,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4(1):2.
    ①韩咏华,同甘共苦四十年.西南联大校友会编,笳吹弦诵在春城——回忆西南联大,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59.
    ②郑天挺遗稿,郑克扬等整理删节,南迁岁月——我在联大的八年.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编,庆祝西南联合大学成立六十五周年纪念特辑,1986:66.
    ③费孝通,疏散——教授生活的一章.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四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271.
    ④杨振宁,忆我在中国的大学生活.杨振宁,杨振宁演讲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74.
    ⑤华俊东访谈,中央电视台大型文献记录片《抗战》(第七集:文化血脉).陈海儒,“跑警报”背景下的西南联大教授,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8):87.
    ①吴宓,吴宓日记(第7册),北京:三联书店,1998:251,254-255.
    ②吴宓,吴宓日记(第8册),北京:三联书店,1998:21.
    ③吴宓,吴宓日记(第8册),北京:三联书店,1998:79.
    ④杨西孟,九年来昆明大学教授的薪津及薪津实值,转引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第四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561.
    ⑤何兆武口述,文靖,上学记,北京:三联书店,2006:181.
    ⑥伍立杨,中国文化不是飞机大炮所能摧毁的——抗战时期文化人的生活侧面,光明日报,2005-12-30(6)
    ⑦费孝通,疏散——教授生活的一章.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四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272.
    ⑧冯至,昆明往事,新文学史料,1986(1):72.
    ①文军西征——浙大在遵义,茶世界,2009(7):67.
    ②冯友兰,联大被炸以后,当代评论,1986(1):8.
    ③潘乃穆,潘乃和,潘光旦文集(第9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34.
    ④冯至,昆明往事,新文学史料,1986(1):72.
    5田径,李荫榕,论大学文化的多重维度——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及其关系,教育探索,2008(2):23.
    ①Abraham Flexner,Universities American,English,German Oxford Eniversities Press, Paperback.1930.
    ②苏小柱,论大学精神,探索,2010(1)
    ①梅贻琦,大学一解,清华学报,1941-04.
    ②竺可桢,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杨东平,大学精神,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45.
    ③胡钦晓,解读西南联大:社会资本的视角,高等教育研究,2007(1):102.
    ①罗家伦致行政院的报告,中大校长罗家伦今日接事,申报,1932-9-3:17.
    ②罗家伦,中央大学的回顾与前瞻,重庆:国立中央大学,1941:74.
    ③六月三日会议(1937),国立中央大学档案,全宗号648,案卷号915:60.
    ④竺可桢,求是粕神与牺牲精神.竺可桢,竺可桢全集(第二卷),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461-464.
    ①竺可祯,科学之方法与精神.竺可祯,竺可祯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231.
    ②梅贻琦,教授的责任.刘述礼,黄延复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4.
    ③梅贻琦,大学一解.甘阳,李猛编著,中国大学改革之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49.
    ①任继愈,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散记,江淮文史,2010(6):71.
    ②陈寅恪的四不讲,文摘报,2009-11-8.
    ③王浩,谁也不怕谁的日子,政协云南省委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3,l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66.
    ①钱谷融,中国现代文学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序.
    ②李响,西南联大:清华最贫穷也最“富有”的时光,文史参考,2011(8)
    ③仲君,学府人物·萨本栋,见许乔蓁、林鸿禧编,萨本栋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263.
    ①言论,读者,2002(5):43.
    ②罗久芳,罗家伦与张维桢——我的父亲母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111.
    ③罗久芳,罗家伦与张维桢——我的父亲母亲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129-135.
    ④王东杰,任鸿隽执掌四川大学,四川大学档案馆网站,http://archives.scu.edu.en/detail.asp?id=199.
    ⑤王允斌,忆雪廷、抚五校长的几件往事,校友通讯,1998(1):132.
    ①陈俐,战时期武汉大学教授群体的文化选择——兼论郭沫若抗战时期的文化选择,郭沫若学刊,2004(4):12.
    ②冯友兰,冯友兰自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8.
    ③王开林,北大“功狗”蒋梦麟,同舟共进,2012(3):33.
    ④陈远,大师之道与大学之道——与黄延复谈梅贻琦,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tsinghua_ sx_11444/20110419/t20110419 602802.shtml.2004-10-18.
    ⑤张雅晶,清华“终身校长”梅贻琦,北京观察,2011(6):55.
    ①罗家伦,朱馏先先生的事迹与行谊,朱家哗先生纪念册(第2册),台北:台北文海出版社,1996:264.
    ②肖川,办好学校的策略,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序.
    ③张雅晶,清华“终身校长”梅贻琦,北京观察,2011(6):54.
    ①黄延复,梅贻琦先生纪念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318-319.
    ②黄延复,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人物,1987(1):95.
    ③王昊,近代中国大学校长的文化选择,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17.
    ④王开林,北大“功狗”蒋梦麟,同舟共进,2012(3):31.
    ⑤胡适,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1932-06-27.
    ⑥马勇,蒋梦麟教育思想研究,大连: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210.
    ⑦王开林,北大“功狗”蒋梦麟,同舟共进,2012(3):31.
    ⑧注:即蒋介石和蒋梦麟,蒋介石是黄埔军校校长,在抗战期间曾自封为国立中央大学校长。
    ⑨沧浪云,大漠荒芜——民国文人的悲歌与苦恋,北京:团结出版社,2008:224.
    ①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1:33.
    ②黄延复,清华的校长们,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93.
    ③杨竹亭,求是校训创始人,载《求是先哲群英传》,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12):20.
    ④浙江大学校史编辑室,浙江大学校史稿,杭州:浙江大学图书馆,1982:136.
    ⑤郭汾阳,何谓“大学”,中国青年,1997(4)
    ⑥L·A·珀文,人格科学,周榕,陈红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73.
    ①王建华,高等教育理论近代化初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
    ②约翰·加德纳著,李养龙译,论领导力,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3.
    ③崔佳颖,组织的管理沟通,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111.
    ④约翰·阿黛尔著,翁文艳,吴敏译,有效领导力开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①安弗莎妮·纳哈雯蒂,王新译,领导力(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6.
    ②罗伯特·波恩鲍姆著,周作宇等译,学术领导力,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
    ③罗伯特·波恩鲍姆著,周作宇等译,学术领导力,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
    ① Bass, B. M. (1988) Evolving perspectives on charismatic leadership. In J. A. Conger & R.N. Kanungo (Eds.), Charismatic leadership:The elusive factor in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pp.40-77).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④纪宝成,漫谈大学校长能力建设,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5):3-5.
    1、陈立夫.(1938).告全国学生书教育通讯.(2)
    2、陈立夫.(1939).战时教育方针.中华民国史料丛编.1976影印版.
    3、大公报.1937-10-17.
    4、德良.(1934).一九三三年的中央大学.大学生言论.第2期.
    5、方东美.“但有凋谢无死亡”的罗志希先生.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编.(1989).罗家伦先生文存(第12册).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
    6、傅任敢.(1949).值得我们学习.重庆清华.第22期.
    7、高山.(1937).给准备投考中央大学者生路.第10期.
    8、顾毓琇.(1935).大学教育与中国前途.独立评论.
    9、顾毓琇.(1944).顾长发表教育方针.国立中央大学校刊.
    10、顾毓绣.(1945).国立中央大学三十周年校庆献词.国立中央大学校刊.第2卷第3期.
    11、国立浙江大学校刊复刊.第47期.1940-6-22.
    12、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八一三”后上海教育文化机关遭受日军破坏情形调查统计表.1937-10-2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13、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中央大学校长呈报该校8月19日、26日先后被炸损失情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5.卷5287.卷5322.
    14、胡适.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1932-06-27.
    15、教育部部聘教授名单(共计四十四人).核定及指派部聘教授(一).台北:“国史馆”教育部档.196/293-7.
    16、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第三届第二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第一届部聘教授杨树达等二十九员一律应续聘.1947-7-25.核定及指派部聘教授(一).台北:“国史馆”教育部档.196/293-7.
    17、教育部.(1948).学术文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八编).上海:开明书店.
    18、六月三日会议(1937).国立中央大学档案.全宗号648.案卷号915:60.
    19、罗家伦.(1943).大战到了备战时期.文化教育与青年.北京:商务印书馆.
    20、罗家论.教育的理想与实际;民族与教育;中央大学之回顾与前瞻.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1988).罗家伦先生文存(第六册).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
    21、罗家伦.抗战的国力与文化的整个性;中央大学之最近四年.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1976).罗家伦先生文存(第一册).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
    22、罗家伦.寇能毁之我能复之;提高学术创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忍辱负重——民国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在中央大学“九·一八。国难两周年纪念演讲;中国大学教育之危祝.中国国民党学史委员会.(1989).罗家伦先生文存(第五册).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
    23、罗家伦.(1941).七七与中大.中央大学的回顾与前瞻.国立中央大学.
    24、罗家伦.中央大学之使命.国立中央大学日刊(第820号).1932-10-20.
    25、罗家伦.学术的整个性与时代性.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1988).罗家伦先生文存(第十一册).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
    26、罗家伦致行政院的报告.中大校长罗家伦日接事.申报.1932-9-3.
    27、梅贻琦.(1941).大学一解.清华学报.第13卷第1期.
    28、梅贻琦.(1927).清华学校的教育方针.清华周刊.第二十八卷第十四号.
    29、民国二十五年二月临时会.清华大学档案.全宗号1.目录号2-1.卷宗号5.
    30、南京大学校史资料选辑(1982).迁川后的中央大学·中央大学组织大纲.(4)
    31、请发迁移护照厦门大学档案馆藏.卷宗号:055-12.
    32、萨校长开学词.(1941).厦大通讯.第3卷第10期.
    33、申报.1937-9-3.
    34、厦大通讯.(1944).第6卷第3期.
    35、厦门大学校务会议纪录(一).厦门大学档案馆藏.卷宗号:055-20.
    36、厦门大学校务会议纪录(三).厦门大学档案馆藏.卷宗号:055-22.
    37、校史编写组.(1986).厦门大学校史纲要(上编).厦门大学图书馆藏.
    38、雅言.(1934).学省的风气大学生言论.
    39、永远的感召(1942).诚报(乐山)
    40、竺可桢.我国大学教育之前途上海.大公报.1945-09-23.
    41、竺可桢.(1939).求是精神与牺牲.竺可桢先生1939年2月4日对一年级新生的讲话.
    42、竺可桢.(1936).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国立浙江大学校刊.
    43、竺可桢.(1935).利害与是非.科学.19卷.
    44、竺可桢.(1941).大学生与抗战建国.国立浙江大学校刊.
    45、竺可桢.(1936).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国立浙江大学学刊.
    1、1938年4月中国国民党临时全代会.(1976).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中华民国史料丛编.
    2、L·A·珀文著.(2001).周榕.陈红等译.人移科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安德列耶娃.(1987).西方现代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安弗莎妮·纳哈雯蒂著.(2003).王新译.领导力(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5、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1998).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6、蔡元培.(1997).蔡元培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7、沧浪云.(2008).大漠荒芜——民国文人的悲歌与苦恋.北京:团结出版社.
    8、车铭等.(1988).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高等院校.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9、陈武元编.(2004).萨本栋博士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0、陈远.(2005).逝去的大学.北京:同心出版社.
    11、陈子善.徐如麒.(1996).施蛩存七十年年文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2、崔佳颖.(2007).组织的管理沟通.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3、崔乐泉等.(2008).中国体育近代思想史(近代卷).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4、戴维·波普诺著.(1999).李强译.社会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5、樊洪生.段异兵.(1999).竺可桢文录.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6、费孝通.(1999).费孝通文集.北京:群言出版社.
    17、封海清.(2006).西南群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8、冯友兰.(2004).冯友兰自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傅斯年.(2003).傅斯年全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甘阳.李猛编著.(2004).中国大学改革之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1、高平叔.(2011).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2、高平叔.(1989).蔡元培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
    23、高平叔.(1980).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4、高伟强等编著.(2007).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5、顾毓绣.(1994).水木清华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6、贵州省遵义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0).浙江大学在遵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7、郭健.(2000).哈佛大学发展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8、哈罗德·约翰·廷珀利著.马庆平等译.(1986).侵华日军暴行录.北京:新华出版社.
    29、何柄棣.(2005).读史阅世六十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0、何兆武.(2001).历史理性批判论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1、何兆武.(1998).上学记.北京:三联书店.
    32、洪永宏.(1990).厦门大学校史(第一卷)(1921-1949).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33、侯德础.(200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高效内迁史略.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34、黄秉维.(1982).纪念科学家竺可桢论文集.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35、黄俊杰主编.(2007).大学校长遴选——理念与实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6、黄延复.(1994).梅贻琦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37、黄延复.(1995).梅贻琦先生纪念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38、黄延复.马相武.(1995).梅贻琦与清华大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39、黄延复.(2003).清华的校长们.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40、黄延复.(2001).水木清华: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1、暨南大学校史编写组.(1986).暨南校史.广州:华侨印刷厂
    42、金以林.(2000).近代中国大学研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43、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1948).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一编).上海:商务印书馆.
    44、蒋介石(1948).今后教育的基本方针.第二次中共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
    45、蒋梦麟.(2003).西潮.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46、克拉克·克尔著.陈学飞等译.(1993).大学的功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47、李洪涛.(2001).精神的雕象——西南联大纪实.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48、李溪桥主编.(1996).李燕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9、李子迟编著.(2010).晚清屠国大学之旅.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50、梁山等著.(1983).中山大学校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51、刘宝存.(2002).大学理念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52、刘敬坤.(1988).中央大学迁川记.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高等院校.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53、刘述礼.黄延复编.(1993).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4、刘双平.(1993).漫话武大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55、刘献君.(2008).高等学校战略管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6、刘志鹏.别敦荣.张笛梅(2006).20世纪的中共高等教育·教学卷(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7、罗伯特·波恩鲍姆著.周作宇等译.(2008).学术领导力.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8、罗久芳.(2006).罗家伦与张维桢—我的父亲母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59、马克斯·韦伯著.冯克利译.(1999).学术与政治.北京:三联书店.
    60、马国川.(2010).大学名校长访谈录——王义遵论大学校长职业化.北京:华夏出版社.
    61、马嘶.(2005).1937年中国知识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62、马勇.(1997).蒋梦麟教育思想研究.大连:辽宁教育出版社.
    63、毛磊等.(1985).武汉抗战史要.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64、毛正棠主编.(1990).求是群芳谱(第一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65、梅贻琦.(1993).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66、梅祖彦.(2000).怀念先父梅贻琦校长.清华校友文稿资料选编.
    67、宁平治.唐贤民.张庆华编.(1989).杨振宁讲演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68、潘乃穆.潘乃和.(2000).潘光旦文集(第9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9、浦江清.(1999).清华元日记·西行日记.北京:三联书店.
    70、钱谷融.(2008).中国现代文学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
    71、钱穆.(1998).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北京:三联书店.
    72、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2001).清华大学九十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73、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1994).清华才学史料选编第三卷(上)(下):抗日战争时期的清华大学(1937-1945).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74、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编.(1981).清华大学校史稿.北京:中华书局.
    75、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1995).清华人物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76、曲士培.(1995).蒋梦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77、曲士培.(1993).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78、任海主编.(2000).奥林匹克运动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79、萨本栋.(1948).实用微积分(序言).上海:商务印书馆.
    80、苏云峰.(2001).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北京:三联书店.
    81、同济大学编辑室.(1987).同济大学校史(第一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82、王昊.(2010).近代中国大学校长的文化选择.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83、王学珍.郭建荣.(2000).北京大学史群(1937-1945)(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84、王子州.(1997).陈寅恪读书生涯.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85、韦卓民.(1980).韦卓民博士教育文化宗教论文集.台北:灵活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86、吴宓.(1998).吴彦日记(第7册)(第8册).北京:三联书店.
    87、吴洪成.(2003).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88、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编.(1996).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89、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2006).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90、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校史编辑委员会.(1986).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资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91、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1988).加吹弦诵情弥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五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92、现代汉语词典.(1984).商务印书馆.
    93、萧超然编.(1981).北京大学校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94、肖川.(2005).办好学校的策略.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92、学康(1972).抗战时期我国大学教育改革之原则.革命文献(第60辑).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
    96、谢泳.(1991).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97、谢泳.(1998).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98、谢泳.智效民.陈远.(2005).逝去的大学.北京:同心出版社.
    99、新华汉语词典.(2004).商务印书馆.
    100、许迈进.(2005).美国研究型大学研究——办学功能与要素分析.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01、许乔蓁.林鸿禧编.(1995).萨本栋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02、许小青.(2009).政局与学府——从东南大学到中央大学(1919-1937).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3、言俊.杨石先.(1986).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04、杨东平.(2000).大学精神.沈阳:辽海出版社.
    105、杨东平.(2003).大学之道.上海:文汇出版社.
    106、杨立德.(2005).西南联大的斯芬克司之谜.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07、杨立德.(1995).西南联大教育史.成都:成都出版社.
    108、杨振宁.(2002).杨振宁回忆录.海口:海南出版社.
    109、杨振宁.(1989).忆我在中国的大学生活.杨振宁演讲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10、杨竹亭.(1997).求是先哲群英传.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11、余子侠.(2001).民族危机下的教育应对.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112、约翰·阿黛尔著.翁文艳.吴敏译.(2007).有效领导力开发.北京:人民出版社.
    113、约翰·加德纳著.李养龙译.(2007).论领导力.北京:中信出版社.
    114、云南西南联大校友会编.(1998).难忘联大岁月.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115、张彬.(2004).倡言求实培育英才: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16、张伯苓.(1997).张伯苓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17、张静如.卞杏英主编.(1993).国民政府通知时期中共社会之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8、章开沅.(2004).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一).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19、张铨等著.(2000).日军在上海的罪行与统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20、赵慧.(1999).回忆纪念闻一多.武汉:武汉出版社.
    121、赵清林.(2000).西南联大:战火中的洗礼.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22、浙江大学校史编写组.(1996).浙江大学简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23、浙江大学校史编辑室编.(1982).浙江大学校史稿.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24、浙江大学校友总会.(1990).竺可祯诞辰百周年纪念文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25、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0).浙江文史资料选集(第40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26、郑杭生.(1994).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7、郑杭生.(2003).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8、郑天挺.(2002).及时学人谈丛.北京:中华书局.
    129、政协云南省委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65).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30、政协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1).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34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31、智效民.(2006).八位大学校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13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1991).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3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1997).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
    13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湄潭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1991).贵州省湄潭县文史资料.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35、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1985).胡适的日记(下).北京:中华书局.
    136、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1980).胡适来往书信选:(下册).北京:中华书局.
    137、钟叔河.朱纯.(2005).过去的大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138、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1988).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39、周川.黄旭.(1994).百年之功——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40、周开迅.(2009).永远的大学精神.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41、周开讯.(2009).浙大谢迁办学纪实:永远的大学精神.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42、周晓虹.(1990).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43、竺可桢.(1984).竺可桢日记(第一侧)(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
    144、竺可桢.(2010).竺可桢日记(第一侧)(第二册).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45、竺可桢.(2004).竺可桢全集(第二卷).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46、竺可祯.(1979).竺可祯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147、竺可桢.(1999).竺可桢全录.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48、竺可桢编辑组.(1990).竺可桢传.北京:科学出版社.
    149、朱有瓛.(1992).中国近代学制史料料(第三辑)(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50、邹幼臣.(2009).忆恩师·谢良教·述受益.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曹天忠.(2007).档案中所见的部聘教授.学术研究.(1).()
    2、陈博.(2008).罗加伦与中央大学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3、陈彩祥.马廉祯.(2007).论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国防体育政策.体育文化导刊.(12).
    4、陈灿芬.(2010).大学校长与大学文化特色建设.社会科学家.(7)
    5、陈海儒.(2007).“跑警报”北京下的西南联大教授.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8)
    6、陈俐.(2005).抗战时期武汉大学教授群体的文化选择——兼论郭沫若抗战时期的文化选择.郭沫若学刊.(4)
    7、陈杏年.(1995).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论述.山西师大学报.(7)
    8、陈育红.(2010).战前中国教师、公务员、工人工资薪俸之比较.民国档案.(4).
    9、陈远.(2007).梅贻琦:西南联大的“船长”.新京报——西南联大特刊.(11)
    10、陈钊.(2007).国民政府战时教育方针在大学中的反响.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11、程斯辉.(2007).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博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12、崔恒秀.(2008).抗战前教育部与大学的关系.教育评论.(3)
    13、党彦虹.(2012).抗日战争时期的陕西高等教育探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3)
    14、邓朝伦.(2000).“沙坪学灯”里的中央大学.重庆与世界.(4)
    15、邓小林.(2004).略论民初至抗战前夕国立大学教师的聘任问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6)
    16、杜样锋.何亚平.(2003).竺可祯与浙江大学导师制.现代大学教育.(6)
    17、杜晓庄.(1982).不灭的红烛——记物理学家卢鹤绂.中国科技史料.(4)
    18、封海清.黄海涛.(2004).论西南联大人文主义教育管理.学术探索.(1)
    19、冯惠敏.(2003).梅贻琦的通识教育观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4).
    20、冯夏根.胡旭华.(2009).注重学术服务民族——论罗家伦的大学理念.现代大学教育.(1).
    21、冯友兰.(1986).联大被炸以后.当代评论.(1)
    22、冯至.(1986).层明往事.新文学史料.(1)
    23、付八军.冯晓玲.(2008).评析蒋梦麟的教育救国观.浙江教育学院学报.(3)
    24、高建国.宋才琼.张俊峰.(2011).西南联大课程设置中的通识教育.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7)
    25、高娟.刘丽洁.(2011).论蒋梦麟的个性主义教育观.现代阅读.(4)
    26、宫炳成.(2003).略论抗战纪期国民政府高效的内迁.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
    27、郭汾阳.(1997).何谓“大学”.中国青年.(4)
    28、洪德铭.(1997).西南联大的精神和办学特色(上)(下).高等教育研究.(1)(2).
    29、胡邦定.(2007).西南联大往事杂记.百年潮.(2)
    30、胡钦晓.(2007).解读西南联大:社会资本的视角.高等教育研究.(1)
    31、胡晓婷.(2009).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站时体制探析.黑龙江史志.(6)
    32、胡旭华.冯夏根.(2010).国难中的中国教育检省及其现实关照——以罗家论为中心的考察.现代大学教育.(4)
    33、胡洋.郭明飞.(2006).简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及其成败.法制与社会.(11).
    34、黄文保.(2009).抗战时期国立中正大学的学生社团特点研究.法制与社会.(9)
    35、黄延复.(1987).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人物.(1)
    36、霍益萍.(1997).抗战前十年我国关于大学生若干问题的讨论.江苏高教.(1)
    37、纪宝成.(2006).漫谈大学校长能力建设.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5).
    38、戟锋.(2010).竺可桢教育思想的特色探析.教育文化论坛.(6)
    39、贾晓慧.(2001).抗战初期《大公报》“战时教育”讨论探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5)
    40、蒋宝麟.(2009).抗战时期的国家与大学政治文化:中央大学“易长”研究.史林.(3).
    41、姜良芹.(1999).抗战时期高校教师工资制度及生活状况初探.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3)
    42、江渝.(2009).西南联合大学“学术自由”源头探析.中华文化论坛.(3)
    43、江渝.(2011).西南群合大学成功联合之原因再析.天府新论.(5)
    44、金维才.(2006).竺可桢的教师灵魂说及其现代价值.高等教育研究.(12)
    45、经盛鸿.(2001).罗家伦与“鸡犬不留”的南京中央大学.百年潮.(11)
    46、周建彩.孙春雷.(2007).抗战初期日军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破坏.科技信息.(17).
    47、李冬君.(2011).大学校长张伯苓:一生只做一件事——教育.南开大学报.(4).
    48、李更生.(2007).竺可桢与浙江大学——从竺可桢的人格魅力看浙江大学的崛起.浙江教育学院学报.(3)
    49、李杰.王砚雯.(2005).抗日战争中西南联大的大学理念.民主与科学.(4)
    50、李硕豪.(1998).梅殆琦的南等育思想和办学实践.高等教育研究.(4)
    51、李响.(2011).西南联大:清华最贫穷也最“富有”的时光.文史参考.(8)
    52、李晓华.贾学明.周山彦.(2010).西南联大体育考.体育文化导刊.(3)
    53、李雅娟.(2009).罗家伦与中央大学.云梦学刊.(5)
    54、刘敬坤.(2002).八年抗战中的中央大学.炎黄春秋.(5)
    55、刘毳.(2012).梅贻琦的考试观及其教育影响.考试研究.(1)
    56、刘绪贻.(2008).西南联大的奇迹.社会科学论坛.(2)
    57、刘祚昌.(2001).西南联大忆旧——兼论西南联大精神.学术界.(1)
    58、陆艺.(2010).抗战初期中央大学内迁“鸡犬不留”.史海探迹.(10)
    59、马俊山.(2002).论国民党话剧政策的两性歧视及其危害.近代史研究.(4)
    60、莫子刚.(2008).试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发展“民众教育”的政策与措施——以贵州为例.贵州社会科学.(2)
    61、潘懋元.石慧霞.(2008).长江时期的厦门大学与西南联大之比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62、潘辛毅.(2009).浙大精神的凝聚彰显——《永远的大学精神》简评.遵义师范学院学报.(12)
    63、齐红深.(1990).抗战初期的高等教育对策.辽宁高等教育研究.(4)
    64、瞿海东.陆敏珍.(2005).抗战时期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概述.浙江档案.(3)
    65、任继愈.(2010).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散记.江淮文史.(6)
    66、单敏.(2007).解读西南联大:大学校长的视角.当代教育论坛.(8)
    67、沈岚.(1998).兼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民国档案.(2)
    68、盛冰.(2000).浅析西南联大联办的特色.广州大学学报.(4)
    69、石慧霞.潘懋元.(2011).长汀时期的厦门大学:大学认同的建构.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70、宋恩荣.(1999).抗战时期的教育西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7)
    71、宋旭红.沈红.(2006).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大学的学术独立之之路.现代大学教育.(5)
    72、苏小柱.(2010).论大学精神.探索.(1)
    73、唐正芒.(2002).抗战时期的高校西迁论述.论云梦学刊.(9)
    74、田径、李夸榕.(2008).论大学文化的多重维度——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及其关系.教育探索.(2)
    75、田正平.张建中.(2007).近代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探析——以1927至1949年为中心.高等教育研究.(1)
    76、涂文记.(2010).民国时期部聘教授制度及其历史意义.教育与考试.(1)
    77、王朝辉.(2007).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高校学生的经济救济.乐山师范学院学报.(4).
    78、王春南.(1997).抗战期间出国留学管理.学海.(2)
    79、王东杰.(2002).民国高等教育中的国家———四川大学国立进程.中国社会科学.(3)
    80、王福友.段君莉.(2005).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的校长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
    81、王洪才.(2006).论现代大学校长的社会角色.大学教育科学.(1)
    82、王建华.(2000).高等教宇理论近代化初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4)
    83、王开林.(2012).北大“功狗”蒋梦麟同舟共进.(3)
    84、王荔.胡怡.刘继青.(2010).抗战时期大学内迁与高等教育的布局调整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
    85、王世杰.(1977).我对岁先生三点特别的感想.传记文学(1)
    86、王英.(2006).美国研究型大学早期发展研究——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建为中心.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87、王允斌.(1998).忆雪艇、抚五校长的几件往事.校友通讯.(1)
    88、魏银霞.(2006).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教育经费之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2)
    89、文胜利.(2006).丛西南联大的办学经验看我国的一流大学建设.现代大学教育.(5).
    90、文胜利.(2002).竺可桢的办学思想与实践及其现实意义.现代大学教育.(6)
    91、吴洪成.甘少杰.(2011).梅贻琦“从游论”的教育思想与当代启示.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
    92、吴洪成.于洋.(2010).创造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奇迹的西南联合大学理念、措施及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7)
    93、吴锦旗.(2012).抗战前后大学教授薪酬待遇的变化及其影响.现代教育科学.(1).
    94、吴琼.(1999).民国时期教师薪俸的历史演变.教育评论.(6)
    95、吴启迪.(2003).大学校长和大学文化.中国大学教学.(12)
    96、吴星义.(2011).浅议竺可桢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高等工程教育研究.(3)
    97、吴秀文.(2006).西南联大的管理特色及真启示.现代教育科学.(2)
    98、吴英杰.张钢.(1996).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的科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2)
    99、吴志功.徐蕾.(2005).英国学校长角色和智能考察及启示.比较教育研究.(10).
    100、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2002).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简讯·庆祝西南联合大学战立65周年特辑.(32)
    101、项红专.(2009).张伯苓学校管理的“四化”.中小学管理.(3)
    102、谢长法.(2009).留美学生顾硫琇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
    103、谢泳.(2004).1949年前中国国立大学校长与政府的关系社会科学论坛.(10)
    104、熊贤君.(2007).论战时教育思潮与教育的发展.民国档案.(3)
    105、徐国利.(1998).关于“抗战时期高效内迁”的几个问题.抗日战争研究.(2).
    106、徐国利.(1996).抗战时期高效内迁概述.天津师大学报.(1)
    107、徐国利.(1996).浅析抗战时期高效内迁的作用格意义.安徽史学.(4)
    108、徐剑虹.(2011).学术性·屠族性·本土性:罗家伦的大学理念与实践.高教探索.(4)
    109、徐溧波.(2007).校长治校:蒋梦麟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核心.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2)
    110、宣淑君.(2010).西南联大的文艺教育观.民族艺术研究.(2)
    111、杨达寿.(2010).浙江大学西迁办学对贵州科技教育的影响教育文化论坛.(6)
    112、杨立德.(2009).西南联大的学术文化刍坟.抗战文化研究.(3)
    113、杨宁.(2008).抗战时期的南方之强——厦门大学在长汀.福建党史月刊.(8)
    114、杨涛.(2010).抗战时期的“留平教授”.文史天地.(6)
    115、杨卫.(2010).创建一流大学的执著追求与不懈探索——竺科桢教育思想与浙江尤学勃兴.中国高等教育.(10)
    116、杨竹亭.(1988).鼎盛时期老浙大剪影.杭州大学校史通讯.(9)
    117、姚加惠.张亚群.(2004).“强强联合”的成功典范——西南联大管理模式及其成因探析.现代教育科学.(3)
    118、叶丽芳.(2007).哈佛大学对竺可桢教育思想的影响探析.高校教育管理.(5)
    119、佚名.(2009).文军西征——浙大在遵义.茶世界.(7)
    120、佚名.(2002).言论读者.(5)
    121、易青.(2002).抗战时期南京政府留学生派遣工作述评.求索.(2)
    122、易社强著.曾景忠.符致兴译.(1997).抗‘日战争中的西南群合大学抗日战争研究.(1)
    123、应菊英.(2011).竺可桢体育思想探讨.浙江体育科学.(7)
    124、袁祖望.(2007).西南群大成就辉煌的教育逻辑.高等教育研究.(3)
    125、张彬.付东升.林辉.(2005).论竺可桢的教育思想与“求是”精神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
    126、张昌华.(2010).有种义蒋梦麟人物.(1())
    127、张剑秋.(2002).西南联大的师资管理及历史启示.学术探索.(2)
    128、张淑锵.金灿灿.朱之平.(2011).在曲折中发展的浙江——浙江大学的的探求(1927—1936).浙江档案.(2)
    129、张晓唯.(2005).劈叹一声罗家伦.书屋.(3)
    130、张雅晶.(2011).清华“终身校长”梅贻琦.北京观察.(6)
    131、张主社.(2011).大学校长:大学文化个性的引领者.教育理论与实践.(5)
    132、赵瑞蕻.(2000).离乱弦歌依旧游.新文学史料.(2)
    133、赵章靖.刘晓晓.(2009).民国时期教授治校体制分析——罗家伦时期的清华大学.大学(学术版).(11)
    134、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1984).竺可桢的教育思想与实践.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
    135、郑刚.(2009).梅贻琦“教授治校”管理思想论析.高校教育管理.(1)
    136、周本贞.余冰释.(2008).论西南联大的历史贡献.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137、周棉.(2011).中国留美学生与郭立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育研究.(6)
    138、周作宇.(2008).大学校长要做大学文化“鉴赏家”.中国高等教育.(23)
    139、朱之平.(2011).以“东方剑桥”闻名的浙江大学(1937-1949).浙江档案.(3)
    140、朱宗顺.(2006).蔡元培与蒋梦麟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之比较.高等教育研究.(4).
    1、陈寅恪的四不讲.文摘报.2009-11-8.
    2、大学文化的核心——大学精神.哈工大报.2008-07-02.
    3、顾海良.武汉大学西迁乐山的记忆.中国教育报.2008-11-21.
    4、华俊东访谈.中央电视台走型文献记录片《抗战》.(第七集:文化血脉)
    5、抗日战争中的留学生.新华网,2005-8-15.
    6、抗战时民国政府教育财政支出仅次于军费.南方报业网.2012-1-18.
    7、抗战中的长沙临大.长沙晚报.1998-9-1.
    8、两个问题怎样影响浙大数代人.杭州日报.2010-5-21.
    9、吕锡恩.丛竺可桢日记感受大科学家的精神.科学时报.2002-02-26.
    10、马克锋.西蔚联大教授们的那些事儿.人民网.2009-5-14.
    11、任继愈.西南联大课余学术报告会.现代教育报.2004-4-16.
    12、王东杰.抗战时期中国最完整的国立大学光明日报.2006-4-20.
    13、王石川.校长搬椅子和处长训教授.新民晚报.2012-08-17.
    14、王星拱.武大停课问题.大公报.1937-12-5(:3)
    15、伍立杨.中国文化不是飞机大炮所能摧毁的——抗战时期文化人的生活侧面.光观日报.2005-12-30(6)
    16、晓明.卢鹤绂:世界上第一个揭开原子弹秘密的人.人民政协报.2010-11-25.
    17、忆西南联大: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中国青年报.2008-10-30.
    18、竺可桢.我厉大学教育之前途.大公报.1945-09-23.
    19、北京大学档案馆收集整理.主持校务实践最长的校长——蒋梦 麟.http://www.dag.pku.edu.cn/erjimb/pageshow.asp?articleid=318
    20、陈远,大师之道与大学之道——与黄延复谈梅贻琦.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tsinghua_sx_11444/20110419/t20110419_602802.shtml.2004-10-18.
    21、大学校长,维系大学使命的精神领袖——评《哈佛规则》.中国教育报.2009-07-09.
    22、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立的背景及变迁.西南联大官克网.http://www.luobinghui.com/wyzx/xnld/200503/1246.html.
    23、民国四大名校.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17673.htm.
    24、西南大教授们的道德和人格力量庆祝西南联合大学成立65周年纪念特辑.http://www.luobinghui.com/ld/zl/200604/12542.html.
    25、石定机.用生命去创造——记父亲石声汉教授.洛嘉岁月.武汉大学校友总会.http://alumni.whu.edu.cn/ShowArticle.asp?id=2468,2009-5-31.
    26、王东杰.任鸿隽执掌四川大学.四川大学档案馆网站.http://archives.scu.edu.cn/detail.asp?id=199.
    27、王星拱和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纪念馆档案资料.http://www.eeloves.com/148119,2009-09-06.
    28、温家宝总理就《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科教文卫体界代表意见座谈会侧记.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0905349.html.2010-02-02.
    29、吴泽霖.记教育家梅月涵先生.http://www.luobinghui.com/myq/sp/200604/13262.html,2006-09-06.
    30 、西南联大三校学生统计.西南联大官网http://www.luobinghui.com/ld/zl/200509/5158.html.
    31、谢泳.西南联大的学术传统.东方艺术.1997(4).http://www.doc88.com/p-531793168123.html.
    32、谢泳.西南群大与中国现代教育.西南联大官网.http://www.luohinghui.com/ld/zl/200603/11285.html.
    33、寻访中国最好的大学西南联大: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711/1102_17_282911.shtml,2007-11-02.
    34、赵瑞溆.纪念西南连大60周年.新浪网http://book.sina.com.cn/nzt/his/guoqudedaxue/99.shtml.
    35、郑体思,陆云荪.抗战时期迁川的国立中央大学.重庆抗战历史资料库http://www.cq.xinhuanet.com/subject/2005/kz60/lsda.htm,2005-7-28.
    36、中兴中大,惠泽岭南.广州图书馆http://www.gzlib.gov.cn/shequ_info/ndgz/NDGZDetail.do?id=18456, 2007-03-26.
    1、Abraham Flexner. Universities American, English, German. Oxford Universities Press, Paperback,1930.
    2、Bass, B. M. (1988) Evolving perspectives on charismatic leadership. In J. A. Conger & R.N. Kanungo (Eds.), Charismatic leadership:The elusive factor in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3、F Rudolph. 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A History. New York:John Wiley,1962.
    4、Judith A. Rile.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President In Higher Education. http://www.newfoundations.com/OrgTheory/Rile721.html,2008-3-22.
    5、W. H. Cowley. President, Professors, and Trustee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eshers, 1980.
    6、William G. Bowen & Harold T. Shapiro. Universities and Their Leadership.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