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汉语是如何表达序数范畴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在多样性研究与倾向性研究相结合的视点下,按照由面到点、突出典型、逐步深入的思路,运用形式与语义互证、定性与定量配合的方法,研究汉语序数范畴的表达。所有研究建立在1400万字的汉语普通话语料统计的基础上,细致地分析了汉语序数范畴的语义构成基础和序数参照的类别,详实地描写了汉语序数范畴的三大表达形式。全文把研究重点放在序数语法表达式上,揭示了它在句法、语义上的诸多特征,探讨了它的典型性问题,并以“第”和量词的隐现为视点寻找不同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区分点,最后概括了汉语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中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共性特征。在研究过程中,既重视语言事实的细致分析,也重视理论、方法的探求,建立了一个较科学的汉语序数表达系统,提出了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判定标准,构建了一个分层级的典型性评估体系,得出了一系列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语言规律。
     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
     第一章简要阐述序数的性质及其语言表达,介绍汉语序数范畴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和思路、语料来源和处理方式。
     第二章探讨汉语序数的语义构成基础和序数参照。结合汉语序数表达的基本形式和词典解释,概括序数范畴的语义构成基础,即序数建立在同一集合中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序数参照是指构成序数时所依据的标准,包括空间、时间、地位、编号四类,它具有单一性与混合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等特征。
     第三章探讨汉语的三大序数表达式。在分析已往的分类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以表达手段作为分类标准,将序数表达式归纳为三类,即序数词汇、语法、缩略表达式。序数词汇表达式包括数字型词汇表达式和非数字型词汇表达式两大类,其中后者包括系列性直接表序式、非系列性直接表序式、系列性间接表序式和非系列性间接表序式。序数缩略表达式从缩略手段看包括顺序缩略式和逆序缩略式,从序数性成分的多少看包括单层缩略式和多层缩略式。根据语料统计、定性分析、历史考察和跨语言的简单比较,发现序数语法表达式在三种表达式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后文把研究重点定位在序数语法表达式上。
     第四章探讨序数语法表达式的类别及其基本特征。首先讨论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内涵和外延,提出形式和语义上的判定标准;其次讨论序数语法表达式对数词、数词串及数字书写形式的选择;再次根据语法手段的不同把序数语法表达式归纳为三类,即专门性标记式、语序式、弱标记式,并进一步根据构成成分、受限情况划分出若干次类;最后概括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探讨汉语序数语法表达式的认知语义特征及表示序数的条件。在第二章的基础上,以序数与基数的对比为视点,从语义特征、认知等角度进一步做出细化的、延伸性的分析。首先讨论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对比性、数量性、序列性等必有语义特征和定位性、命名性等可有语义特征;其次从句法、语义、认知等角度确定序数语法表达式典型性的评估指标,建立多层级的典型性评估体系,利用分层级的评估体系,结合数据统计,评估相应层级的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典型性程度,排出典型性等级序列;最后分析序数语法表达式表示序数的句法、语义条件。
     第六章对汉语的序数语法表达式进行专题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讨论:(一)分析序数短语的连用形式和连用项之间的语义关系。(二)描写“第+数/数字串”与相关语言成分构成的序数短语。(三)探讨“第”字序数短语里“第”的隐现机制。制约“第”隐现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强制性影响因素,包括“第”的语义功能及句法作用、序数参照的类别及变化;另一类是倾向性影响因素,包括表数成分的类别及数目大小的影响、序数域的诱导、非序数性句法成分的干扰、语用动机的驱使等。其中,强制性影响因素是对“第”的隐匿范围的限定和对可能隐匿“第”的八类序数短语的考察,倾向性影响因素不仅是对可能隐匿“第”的八类序数短语的考察,也是对被强制性影响因素所排除的情况的进一步考察,揭示突破句法语义强制作用的条件和原因。(四)探讨序数短语里量词的隐现机制。制约量词隐现的因素有量词的类别和语义功能、名词性成分的离散性与非离散性、名词性成分的光杆与非光杆形式、数词词语的差异、认知倾向、序数参照的类别及变化、命名性差异等。量词的隐匿说明一点,形式与语义的匹配并不完全是一一对应的,在语义自足的前提下,可以突破数名组合必须带量词的句法强制作用,即句法上起强制作用、语义上不起强制作用、只起显量作用的个体量词可以隐匿。(五)探讨“第一”映射高程度、“第二”映射类似的条件,并与相关格式进行比较。
     第七章对序数语法表达式进行跨方言、跨语言的比较。首先考察汉语方言的序数语法表达式,包括强标记式和弱标记式两大类,其中强标记式包括专门性标记式、语序式、重叠式;其次考察中国民族语言的序数语法表达式,包括强标记式和弱标记式两大类,其中强标记式包括专门性标记式、语序式、重叠式、内部屈折式、复合标记式;最后揭示汉语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中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共性特征。
     第八章是结语。首先对全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作了简单的回顾;其次阐述研究中得到的几点启示;最后指出文章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设想。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Chinese expressions of ordinal categories based on their diversity and tendency, in accordance with examining from general to specific, highlighting the typical phenomena and deepening ideas, by the method of mutual authentication of language form and language meaning as well as the combinated way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It, on the basis of the statistics of 14 million words of Mandarin corpus, detailedly analyzes the semantic construction basis of ordinal categories and the typology of ordinal reference,fully describing the three expression forms of the Chinese ordinal categories. The paper lays emphasis on the grammatical ordinal expressions, revealing its syntactic and semantic features, discussing its typicality and finally summarizing the common syntactic traits of the grammatical ordinal expressions between Chinese minority languages and Chinese itself. In the course of study, language facts and langage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are all attached importance, and a scientific expression system of the Chinese ordinal expressions is established, an identification criterion of its grammatical expression patterns is proposed, a hierarchical evaluation system of its typicality is constructed, and a series of language rule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s obtained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eight chapters:
     Chapter I briefly describes the nature of the ordinal categories as well as its expression forms, and introduces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the ordinal categories,the significance and methods of the study, and sources and treatment of the corpus.
     Chapter II discusses the semantic constructions and the reference of the ordinal categories. It is generalized that the semantic construction basis is built on the comparision of two or more interrelated objects of the same set of things. The reference means the standards to form ordinal categories, having the features of being unitary and mixed, absolute and relative, including space, time, status and number identifier.
     Chapter III probes into the three major expression forms of the Chinese ordinal category. The idea of taking its expression forms as its classification criterion is proposed on the ground of the previous classification results, hence the ordinal expressions fall into 3 types:Lexical, grammatical and abbreviated. Lexical ordinal expressions include numeric expressions and non-numeric expressions, with the latter including the direct sequential type, the direct nonsequential type,the indirect sequential type, the indirect nonsequential type. Abbreviated ordinal expressions, in terms of abbreviation means, include the sequential abbreviated form and inverted sequential abbreviated form, and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the ordinals, include single-level and multi-level abbreviations.lt is found by the study of corpus statistics, qualitative analysis, historical review and brief comparison across languages that grammatical ordinal expressions are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and therefore deserve more concern in the following chapters.
     Chapter IV investigat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grammatical ordinal expressions and its basic features. Its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is first of all tackled and standards to identify them according to its form and meaning are proposed; then the constrains of the grammatical ordinal expressions on the part of numerals, numeral strings and calligraphical forms of numbers are discussed; and then three types of the grammatical ordinal expressions are established, namely, specialized tag type, order type, weak marker type. Finally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grammatical ordinal expressions are summed.
     Chapter V analyzes the cognitive semantic features of the grammatical ordinal expressions and the constrains of forming ordinal.A detailed and extended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antic features and cognition is done by comparing cardinal and ordinal.Necessary semantic features of the grammatical ordinal expressions such as contrast, quantity and sequentiality, optional semantic features such as localization and nomination are worked out.And then a grading typicality sequence of the grammatical ordinal expressions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its level of typicality, which is judged by a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an evaluation system, in which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are induced from syntactic, semantic and cognitive perspectives of study.Finally, syntactic and semantic constrains of expressing the ordinal by grammatical ordinal expressions are analyzed.
     Chapter VI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the grammatical ordinal expressions.Five aspects of them are discussed:(A) an analysis of the ordinal phrases in conjunction and the seman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juncted items. (B)a description of the ordinal phrases having "di(第)+ numerals/numeral strings", (C) an exploration of the omission mechanisms of "di(第)"in the ordinal phrases with"di(第)’'.Constraining factors fall into two types, one being mandatory factors such as the semantic function and syntactic role of "di(第)’', classes and change of ordinal references; the other being tendentious factors such as the classes of numerals,the value of numerals,the induction of ordinal register,the interference of the non-ordinal elements, and the drive of pragmatic motives.The mandatory factors are to limit the omitted scope of "di(第)’'and to examine the eight types of ordinal phrases which may potentially omit "di(第)’',while the tendentious factors are not only to examine the eight types of ordinal phrases which may potentially omit "di(第)’',but also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exceptions after the mandatory factors'work to reveal the reasons beyond the syntactic and semantic factors.(D) a discussion of the omission mechanisms of quantifiers in the ordinal phrases.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are types and semantic functions of quantifiers, discreteness and non-discreteness of NPs, bareness and non-bareness of NPs, variations of numerals, cognitive orientation, types and changes of ordinal references, differences of nominalization.The phenomenon of the omiitted quantifiers indicates that language form does not always fully match language meanings, and in the case of being semantic self-sufficiency, the compulsory rule can be boken. (E) a study of restricted conditions of the high-level mapping of"diyi(第一)”and the mapping similarity of "di'er(第二)”,followed by a comparision with the relevant constructions.
     Chapter VII studies the grammatical ordinal expressions by cross-dialect and cross-language comparison.The grammatical ordinal expressions in Chinese dialects are first tackled in terms of both strongly-marked forms and weakly-marked forms,with the former including specialized markers type,order type, and reduplication type.And then the grammatical ordinal expressions in Chinese minority languages are discussed also in terms of strongly-marked forms and weakly-marked forms,with the former including specialized markers type,order type, and reduplication type, internal inflection type, double markers type.Finally, the common features of the grammatical ordinal expressions between Chinese and Chinese minority languages are revealed.
     Chapter VIII concludes the paper. It summerizes the major contents and major ideas of the paper, followed in order by inspirations of the research, deficiencies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follow-up study of the research.
引文
①序数效用是指用“第一、第二、第三”等次序表示的效用。参见刘树林、陈为(2004:52)《经济学原理》,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①因为涉及到缩略式,无法用通行的“综合式”和“分析式”来概括,所以本文用“词汇表达式”、“语法表达式”、“缩略表达式”来称呼汉语不同的序数表达形式。详见第三、四章。
    ①转引自胡附(1984:2)《数词和量词》,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①Stolz、Veselinova(2005)所说的形式上的一致只是相对的,只指不添加词缀或辅助词也能利用数词词语表示序数,他们把语序等因素排除了。实际上,若把语序等因素考虑进去,序数表达式与基数表达式或多或少具有一些不一致性。
    ①路,《现代汉语词典》(2005:888)的释义之一是:“名词,路线。三路进军、七路公共汽车。”
    ①参见阎康年(1987:52-62)《卢瑟福与现代科学的发展》,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①“排”有两种用法与序数表达有关,一是作量词,用于成行列的东西;二是作名词,表示军队的编制单位。(参见《现代汉语词典》2005:1016)这里把上述用法的“排”分别称为“排1”、“排2”。
    ②“回”作量词时,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二是表示事情、动作的次数(参见《现代汉语词典》2005:606)。这里把上述用法的“回”分别称为“回1、回2”。
    ③“版”作量词时,有两种用法,一是报纸的一面为一版;二是书籍排印一次为一版。(参见《现代汉语词典》2005:36)这里把上述用法的“版”分别称为“版1、版2”。
    ④“度”作量词时,有两种用法,一是相当于“次”;二是作计量单位,如“一度电”、“150度近视”。(参见《现代汉语词典》2005:338)本节仅涉及第一种用法。
    ①“名”、“位”作量词时,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名次,如“全国第一名、总分第二位”;二是用于人,如“三名记者、四位教授”。(参见《现代汉语词典》2005:953、1423)本节仅涉及第一种用法。
    ②“号”作量词表示次序时,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一般的次序;二是表示一个月里的日期。(参见《现代汉语词典》2005:545)本节仅涉及第一种用法。
    ③《汉语大词典》第6卷(1990:422)的释义:“把手,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人。引申指负责人。与序数字连用。”
    ①“段”与数词词语组合时,可以表示段位,如“九段棋手”,这种用法一般不带“第”。它还可以表示事物的一部分,如“三段文章”。此处指后一种用法。
    ②居民区编号和街道名称的例子转引自马庆株(1991a)《街道名称及其构成方式》,载《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马庆株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297、308。
    ①方言分区参见候精一(2002)《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①孙宏开、胡增益、黄行(2007:432)把a33译作“一”,实际上它是指示代词“那”。
    ①宋作艳(2005)认为:控制“一”变调的主要因素有两个,(1)是否表数字或序数,如果是,“一”不变调:(2)如果不满足(1),就取决于“一”是否统制后面的音节“x”,如果是,则变调;如果不是,则不变调。参见《控制“一”变调的相关因素分析》,《汉语学习》2005年第1期。
    安国峰 2008汉韩姐妹排行称谓对比,《汉语学习》第6期。
    薄冰 2000《高级英语语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薄文泽 1997 《佯僙语》,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薄文泽 2003 《木佬语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蔡维天 2002一、二、三,载《语言学论丛》第26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蔡子宇 1998 《简明葡萄牙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曹碧华李富洪李红2007序数表征及其脑机制,《心理科学进展》第4期。
    曹翠云 2001 《苗汉语比较》,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常竑恩 1986 《拉祜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常敬宇 1995 《汉语词汇与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国庆 2002 《克木语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陈康 1992 《台湾高山族语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陈康 马荣生 1986 《高山族语言简志(排湾语)》,北京:民族出版社。
    陈康 巫达 1998 《彝语语法(诺苏话)》,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陈康 许进来 2001 《台湾赛德克语》,北京:华文出版社。
    陈平 1987 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第2期。
    陈其光2007 苗瑶语数词,载戴庆厦主编《汉藏语学报》第1期,北京:商务印书馆。
    陈青松2004 关联定位与“大/小”的突显功能,《宁夏大学学报》第3期。
    陈青松2005 《形名粘合结构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陈士林 边仕明 李秀清 1985 《彝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陈淑静 1998 《平谷方言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陈淑梅 2008鄂东英山方言的满意程度量,《方言》第1期。
    陈淑静 许建中 1997 《定兴方言》,北京:方志出版社。
    陈相木 1986 《德昂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陈小明 2000 “一级”高还是“九级”高?——汉语“数+级”表等级的特点和用法,《语文建设》第5期。
    陈泽承 1922 《国文法草创》,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陈泽平 1998 《福州方言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陈宗振 伊里千 1986 《塔塔尔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程荣 1996 数词,载胡明扬主编《词类问题考察》,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程适良1987 《乌孜别克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储泽祥1997 《现代汉语方所系统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储泽祥1998 《邵阳方言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储泽祥2010 《汉语空间短语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D.O.朝克1995 《鄂温克语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戴庆厦2006a《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语法比较》,北京:民族出版社。
    戴庆厦2006b跨语言视角与汉语研究, 《汉语学习》第1期。
    戴庆厦常俊之2009元江苦聪话概况, 《民族语文》第3期。
    戴庆厦黄布凡傅爱兰仁增旺姆刘菊黄1991《藏缅语十五种》,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戴庆厦李洁2007 《勒期语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戴庆厦徐悉艰1992 《景颇语语法》,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戴庆厦赵燕珍2009赵庄白语概况,《语言研究》第3期。
    戴庆厦1998 《彝语词汇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道布1983 《蒙古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丁声树等1961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
    额·宝音乌力吉 1999 谈现代蒙古语数词表示法,《内蒙古大学学报》第1期。
    方格 田红学 毕鸿燕2001 幼儿对数的认知及其策略,《心理学报》第1期。
    方经民1987a 汉语“左”“右”方位参照中的主视和客视,《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方经民1987b 现代汉语方位参照聚合类型,《语言研究》第2期。
    方经民1999a 汉语空间方位参照的认知结构,《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方经民1999b 论汉语空间方位参照认知过程中的基本策略,《中国语文》第1期。
    方松熹1993 《舟山方言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方绪军2000 《现代汉语实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符昌忠1997海南村话的数词,《民族语文》第3期。
    高环生2010说“X+数+代”,《文学教育》第9期。
    高丕永2003 “第一时间”的源和流,《咬文嚼字》第3期。
    耿世民1989 《现代哈萨克语语法》,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苟国利2008汉语中序数“第一”的多种表达,《语文学刊》第17期。
    谷晓恒李晓云2005 “数词+大+名词”短语浅探,《汉语学习》第5期。
    郭攀2004 《汉语涉数问题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郭锐2002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郭先珍1987 《现代汉语量词手册》,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郝彤彤2010也说“XX二世”,《咬文嚼字》第8期。
    河北省昌黎县县志编纂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84 《昌黎方言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何杰2000 《现代汉语量词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何乐士2000 《古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何汝芬 曾思奇 田中山 林登仙1986 《高山族语言简志(阿眉斯语)》,北京:民族出版社。
    何彦诚2008红丰仡佬语概况,《民族语文》第6期。
    贺嘉善1983 《仡佬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贺凯林1999 《溆浦方言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侯精一1995 《平遥方言民俗语汇》,北京:语文出版社。
    候精一2002 《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胡附1984 《数词和量词》,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胡光斌2002遵义方言的数词,《遵义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
    胡光斌2010遵义方言量词独立充当句法成分,《西华大学学报》第3期。
    胡明扬1993语体与语法,《汉语学习》第2期。
    胡明扬1994语义语法范畴,《汉语学习》第1期。
    胡裕树2002 《现代汉语》,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胡增益1986 《鄂伦春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胡增益朝克1986 《鄂温克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胡振华1986 《柯尔克孜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黄伯荣廖序东2002 《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黄伯荣1996 《汉语方言语法类编》,青岛:青岛出版社。
    蒋仁萍2007 《基数词和序数词的类型学研究》,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金昌吉1991汉族人的时间观念及其表达,《河南大学学报》第2期。
    金鹏1983 《藏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金有景1979普通话“一”字声调的读法,《中国语文》第5期。
    金有景1982 “一科”与“图一”,《语文研究》第1辑。
    金有景1984 汉语的数词,载北京市语言学会编《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金有景1992汉语的读数法,载北京市语言学会编《语言研究与应用》,北京:商务印书馆。
    赖先刚1985 《谈谈序数词的修辞功能》,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黎锦熙1924 《新著国语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李金涛1996 《波兰语语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李锦芳韩林林2009红仡佬语概况,《民族语文》第6期。
    李锦芳李霞2010居都仡佬语量词的基本语法特征和句法功能, 《语言研究》第2期。
    李民 马明 1982 《凉山彝语语法》,成都:四川民族出族社。
    李启群1994吉首方言的重叠式,《吉首大学学报》第1期。
    李树兰1984 《锡伯语口语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李树兰仲谦1986 《锡伯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李湘平2006 《现代汉语序数的考察与分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向农1997 《现代汉语时点时段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小凡1998 《苏州方言语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行健1984 “第一内科”和“内—科”,《中国语文通讯》第5期。
    李永明1986 《衡阳方言》,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李永燧1990 《哈尼语语法》,北京:民族出版社。
    李永燧2002 《桑孔语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李永燧王尔松1986 《哈尼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李宇明1999空间在世界认知中的地位——语言与认知关系的考察,《湖北大学学报》第3期。
    李宇明2000a 《汉语量范畴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宇明2000b量词与数词、名词的扭结,《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李云兵2000 《拉基语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梁敏1980 《侗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梁敏1981 “临高话”的简介,《语言研究》第1期。
    廖秋忠1986现代汉语篇章中的连接成分,《中国语文》第6期。
    廖秋忠1983现代汉语篇章中空间和时间和参照点,《中国语文》第4期。
    林伦伦陈凡凡2004广东澄海闽方言数词的语法特点,《汕头大学学报》第2期。
    林涛1984 《左传》序数考,《广西大学学报》第1期。
    林向荣1993 《嘉戎语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林亦覃凤余2008 《广西南宁白话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凌远征1987现代专名略语,《语文研究》第8期。
    刘丹青1986苏州方言重叠式研究,《语言研究》第1期。
    刘丹青1988汉藏语系重叠形式的分析模式,《语言研究》第1期。
    刘丹青2003 《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刘丹青2008 《语法调查研究手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刘复1920 《中国文法语文通解 中国文法通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
    刘宁生1994汉语怎样表达物体的空间关系,《中国语文》第3期。
    刘尚宝1999序数漫话,《咬文嚼字》第3期。
    刘叔新2002 《现代汉语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树林陈为2004 《经济学原理》,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刘援朝2008黎语加茂话概况,《民族语文》第1期。
    刘月华2001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刘照雄1981 《东乡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柳士镇1992 《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卢小群2007 《湘语语法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鲁健骥1992人名与称谓中的排行,《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陆丙甫1988定语的外延性、内涵性和称谓性及其顺序,载《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陆丙甫 屈正林 2005 时间表达的语法差异及其认知解释——从“年、月、日”的同类性谈起,《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陆俭明 1987说“年、月、日”,《世界汉语教学》创刊号。
    陆俭明 1993 《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陆俭明 2001现代汉语时量词说略,载《语言学论丛》第23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陆绍尊 1986 《错那门巴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陆志韦等 1964 《汉语的构词法》北京:科学出版社。
    罗安源 1996 《简明现代汉语语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罗安源 2005 《松桃苗话描写语法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罗竹风 1994 《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吕叔湘 1942 《中国文法要略》,载《吕叔湘全集》第一卷,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吕叔湘 1953 《语法学习》,载《吕叔湘全集》第六卷,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吕叔湘 1980 《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冀平 2000 《汉语语法基础》,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彪2005 “第一时间”的翻译与使用,《外语学刊》第3期。
    马建忠 1898 《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马庆株 1988a关于缩略语及其构成方式,载《语言研究论丛》第5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马庆株 1988b 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载《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马庆株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马庆株1990数词、量词的语义成分和数量结构的语法功能,《中国语文》第3期。
    马庆株1991a街道名称及其构成方式,载《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马庆株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马庆株 1991b 顺序义对体词语法功能的影响,载《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1998。
    马庆株 1995 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范围和分类,载《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1998。
    毛秉生 2007 衡东前山话的副词,载伍云姬主编《湖南方言的副词》,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毛宗武 2004 《瑶族勉语方言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毛宗武 蒙朝吉 郑宗泽 1982 《瑶族语言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毛宗武 李云兵 1997 《巴哼语》,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毛宗武 李云兵 2002 《炯奈语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明生荣 2007 《毕节方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莫超 2004 《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木玉璋 1993 傈僳语数词的构成和用法,《中央民族学院学报》第4期。
    木玉璋 2002 傈颇话概况,《民族语文》第4期。
    欧阳觉亚 程方 喻翠容1984 《京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普丽春 王成有 2007 小白彝语概况,《民族语文》第1期。
    齐沪扬 1998 《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亓艳萍 1991 略论“第二~”“第三~”,《语文建设》第10期。
    钱奠香 2002 《海南屯昌闽语语法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钱冠连 2001 有理据的范畴化过程——语言理论研究中的原创性,《外语与外语教学》第10期。
    钱曾怡 太田斋 陈洪昕 杨秋泽 2005 《莱州方言志》,济南:齐鲁书社。
    乔全生 2000 《晋方言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邵敬敏 1993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中国语文》第3期。
    邵敬敏 2000 《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邵敬敏 2001 《现代汉语通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邵敬敏 周芍 2005 语义特征的界定与提取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沈家煊 1999 《不对称和标记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沈阳 1996关于“大+时间词(的)”,《中国语文》第4期。
    石德富 2008 《卑南语构词法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舒化龙 肖淑琴1984瑶语数词初探,《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第2期。
    宋晖 2011 护卫母语尊严——访语言学家、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邢福义,《中国社会科学报》4月12日第3版。
    宋孝才 胡翔 1988 对“七、八”的变调调查,载《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宋玉柱 1994 《“大”的区别词用法》,《中国语文》第6期。
    宋作艳 2005 控制“一”变调的相关因素分析,《汉语学习》第1期。
    孙朝奋 1988 汉语数量词在话语中的功能,载戴浩一、薛凤生主编《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孙宏开 1982 《独龙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孙宏开 黄成龙 周毛草2002 《柔若语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孙宏开 胡增益 黄行2007 《中国的语言》,北京:商务印书馆。
    孙宏开 刘光坤 2005 《阿侬语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孙宏开 齐卡佳 刘光坤 2007 《白马语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孙立新 2001 《户县方言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
    孙锡信 1992 《汉语历史语法要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谭四华 2006 《湖南省泪罗市大荆镇三峡移民初期移民方言的词类语法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陶红印 1999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当代语言学》第3期。
    瓦尔巫达 1992 凉山彝语亲属称谓的序数词素及其民族学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
    王辅世 1985 《苗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王箕裘 钟隆林 2008 《耒阳方言研究》,成都:巴蜀书社。
    王吉辉 2001 《现代汉语缩略词语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王均 郑国乔 1980《仫佬语简》,北京:民族出版社。
    王力 1944 《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王联芬 1987汉语和藏语数量词的对比,《民族语文》第1期。
    王明洲 2009说说“X第二”,《现代语文》第8期。
    王希杰 1994深化对语言的认识,促进语言科学的发展,《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
    王希杰 1995汉语的规范化问题和语言的自我调解功能,《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
    王希杰 2009“二手”和“二手房”,《咬文嚼字》第2期。
    王远新 1995突厥语族语言序数词的历史发展,《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4期。
    王韫佳 初敏 贺琳 2006 汉语焦点重音和语义重音分布的初步实验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王志敬 1994 《藏语拉萨口语语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韦景云 覃晓航 2006 《壮语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韦庆稳1985《壮语语法研究》,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韦庆稳 覃国生 1980《壮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魏红 储泽祥 2007 “有定居后”与现实性的无定NP主语句,《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文炼 1960 论语法学中“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上海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
    文明英 马加林 1984 黎语方言数词表示法,《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3期。
    吴长安 2006 “第二”的词汇化意义,《中国语文》第2期。
    吴慧颖 1995 《中国数文化》,长沙:岳麓书社。
    吴开华 赵登明2006 《民勤方言与普通话》,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吴启禄 1984布依语数词“一”研究,《贵州民族研究》第3期。
    毋效智 2005 《扶风方言》,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武自立 纪嘉发1982彝语数词的构成和用法,《民族语文》第6期。
    项开喜 1998事物的突显性与标记词“大”,《汉语学习》第1期。
    项梦冰 1997 《连城客家话语法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
    肖天佑 刘善枪 1981 《意大利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谢伯端 1987嘉禾土话“一二两”的读音及用法,《方言》年第4期。
    邢福义 1992 《语法问题发掘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邢福义 1995从海南黄流话的“一、二、三”看现代汉语数词系统,《方言》第3期。
    邢福义 1996 《汉语语法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邢福义 2003 《邢福义学术论著选》,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琳 1986 《傈僳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徐琳 赵衍荪 1984 《白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徐思益 1959谈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语法研究原则,《中国语文》6月号。
    徐世璇 1998 《毕苏语研究》,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徐通锵 1997 有定性范畴和语言的语法研究,《语言研究》第1期。
    徐悉艰 徐桂珍1984 《景颇族语言简志(载瓦语)》,北京:民族出版社。
    许宝华 宫田一郎1999 《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
    许德楠 1979 “一”变调规律同语法作用的关系,《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许秋莲 聂智 2006 “第一”用法小议,《现代语文》第11期。
    宣德五 金祥元 赵习 1985 《朝鲜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阎康年 1987 《卢瑟福与现代科学的发展》,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杨伯峻 1955 《中国文法语文通解》,北京:商务印书馆。
    杨焕典 1983纳西语中的数量词,《民族语文》第4期。
    杨军 1992关于遵义话“X的+量”的语法形式,《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第4期。
    杨绍林 2005 《彭州方言研究》,成都:巴蜀书社。
    杨树达1930 《高等国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杨素英黄月圆 曹秀玲2004现代汉语数量表达问题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
    叶欢2007说“一哥”、“一姐”,《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期。
    易亚新2007 《常德方言语法研究》,上海:学苑出版社。
    殷志平2004 “第二”的一种用法,《汉语学习》第3期。
    喻翠容罗美珍1980 《傣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苑中树1994 《黎语语法纲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曾思奇1991 《台湾阿眉斯语语法》,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詹伯慧陈晓锦1997 《东莞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张伯江2007语体差异和语法规律,《修辞学习》第2期。
    张斌2002 《新编现代汉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才尧1994 《实用德语语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张德鑫1999 《数里乾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济民1993 《仡佬语研究》,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张嘉星2002漳州话的称数法,《福州大学学报》第3期。
    张定京2004 《现代哈萨克语实用语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张均如1980 《水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张均如 梁敏 欧阳觉亚 郑贻青 李旭练 谢建猷 1999《壮语方言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张林林1984 《尚书》中数词的特殊用法,《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张敏1998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清常1996北京街巷名称三题,《中国语文》第6期。
    张青松2010湖南武冈方言表示排行最末的词,《惠州学院学报》第1期。
    张卫国2004数词及数词的处理,载胡明扬主编《词类问题研究续集》,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张一舟 2000 成都话数词的几个语法特点,《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第12期。
    张谊生 2002 《助词与相关格式》,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张余蓉 蔡堃 1995 《现代凉山彝语语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张元生 马加林 文明英 韦星朗 1985 《海南临高话》,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张志公 1982 《现代汉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赵强2000复杂的数量结构,载陆俭明主编《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赵相如 朱志宁 1985 《维吾尔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赵岩社2005 《佤语概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赵艳芳2001 《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郑贻青1996 《靖西壮语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民族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5《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周长楫 1982说“一”、“植”和“蜀”,《语言研究》第2期。
    周长楫 1993 《厦门方言词典》,南昌:江苏教育出版社。
    周季文谢后芳2003 《藏语拉萨话语法》,北京:民族出版社。
    周荐2005数字仂语的构成及其为词典收条的问题——汉语词汇类型近代以来的发展变化举隅之一,《汉语学习》第1期。
    周一民 1998 《北京口语语法词法卷》,北京:语文出版社。
    周植志颜其香 1984 《佤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周祖瑶 1987广西容县方言的小称变音,《方言》第1期。
    朱德熙 1982 《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宗守云 2009说“第X季”,《语文建设》第3期。
    Barbiers,Sjef.2007. Indefinite numerals one and many and the cause of ordinal suppletion. Lingua 117:859-880.
    Comrie,Berbard.1981. 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沈家煊译《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Corbett,Greville G.1978. Universals in the syntax of cardinal numerals.Lingua 46:355-368.
    Corbett,Greville G.2005. Number (《数量范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Croft, William.1990. Typology and Universal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rump, Thomas.1992. The anthropology of number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haene, S.1997. The Number Sens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ryer, Matthew S.1992. The Greenbergian Word Order Correlations. Language 68:81-138.
    Greenberg, Joseph H.1963. Some universals of grammar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order of meaningful elements. In Greenberg, Joseph H (ed.).Universals of language. Cambridge, Mass:MIT Press. (陆丙甫、陆致极译1984某些主要跟语序有关的语法普遍现象,《国外语言学》第2期。)
    Greenberg, Joseph H.1978. Generalizations about numeral systems. In Keith Denning and Suzanne Kemmer (eds.).On language:Selected writings of Joseph H. Greenberg.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271-309.
    Greenberg, Joseph H.1989.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syntax of numerical expressions.In Kefer, Michel, and van der Auwera, Johan (eds.).Universals of language (BelgianJournal of Linguistics 4) .105-118.
    Hawkins, John A.1980. On implicational and distributional universals of word order. Journal of Linguistics16:193-235.
    Hawkins, John A.1983. Word order universals. New York:Academic Press.
    Hawkins, John A. (ed.) 1988. Explaining language universals. Oxford:Basil Blackwell.
    Hawkins, John A.1990. A parsing theory of word order universals. Linguistic Inquiry 21:223-261.
    Hurford, James R.1975. The Linguistic Theory of Numeral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rford, James R.1987. Language and Number. Oxford:Basil Blackwell.
    Hurford James R.2003.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umerals and nouns.In Frans Plank (ed.). Noun Phrase Structure in the Languages of Europe.The Hague:Mouton.561-620.
    Karlsson, Fred 1999. Finnish:An essential grammar.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Labov,W.1973. The boundaries of words and their meanings.In Bailey and Shuy(eds.).New Ways of Analysing Variation in English.Washington: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Naughton, James.2005. Czech:An essential grammar.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Plank,Frans.2003. Double articulation. In Frans Plank (ed.).Noun Phrase Structure in the Languages of Europe.The, Hague:Mouton.337-398.
    Rijkhoff, Jan.1993. Word order in the languages of Europe:The simple noun phrase (a preliminary report). Eurotyp Working Papers Ⅱ/5.
    Stolz, Thomas & Veselinova, Ljuba N.2005. Ordinal numerals. In Martin Haspelmath,Matthew S. Dryer, David Gil & Bernard Comrie(eds.).The World Atlas of Language Structure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18-221.
    Stump,Gregory.2010. The derivation of compound ordinal numerals:Implications for morphological theory. Word Structure 2:205-233.
    Ungerer,F.& Schmid,H.J.1996.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
    Veselinova, Ljuba N.1997. Suppletion in the Derivation of Ordinal Numerals:A Case Study. In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Student Conference in Linguistics. Benjamin Bruening (ed.).Cambridge, MA:MITWPL.429-447.
    Wittgenstein,L.1953. Philosophical Inverstigations. New York:Macmillan.(德语)Stolz,Thomas.2001. Ordinalia-Linguistisches Neuland. Ein Typologenblick auf die Beziehung zwischen Kardinalia und Ordinalia und die Sonderstellung von EINS und ERSTER.In Birgit Igla & Thomas Stolz (eds.). "Was ich noch sagen wollte... " A multilingual Festschrift for Norbert Boretzky on occasion of his 65th birthday. (= Studia Typologica 2). Berlin:Akademie-Verlag.507-53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