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史记》体词性成分陈述化现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指称和陈述是所有语言里都存在的语义表述功能,指称和陈述之间的相互转化也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在形态语言里,陈述转化为指称,即“指称化”,一般会有形式上的标记,但是指称转化为陈述,即“陈述化”,则一般是直接用为动词而少有形式上的标记。在古汉语中,指称向陈述的转化更为隐蔽,不仅包括直接用为动词的名词,还要根据句法位置来进行判断。
     论文以《史记》(下)为基本研究语料,在对各句法位置的表述功能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史记》叙述句谓语、判断句谓语、状语、补语等位置上体词性成分的语义特点和发生陈述化的程度。本文通过分析、筛选这几个句法位置上的体词性成分,在穷尽性调查、统计语料的基础上,对《史记》(下)中的发生陈述化的体词性成分进行研究,并对陈述化理论作出深入思考。全文论述内容如下:
     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先讨论了与指称和陈述相关的理论问题及“陈述化”的界定;体词性成分发生陈述化的句法位置的确定;发生陈述化的体词性成分相关的语义特征等。然后全面考察分析了这四个句法位置上发生陈述化的体词性成分:判断句谓语、叙述句谓语、状语和补语。判断句谓语和叙述句谓语位置上的体词性成分,我们主要分析其表达陈述时所凸显的语义内涵中的陈述性侧面。状语和补语位置上的体词性成分,我们主要考察它们的所陈述对象以及它们和所陈述对象之间的陈述关系,以确定它们发生陈述化的不同程度。最后,我们通过对状语和补语位置体词性成分与动词构成的语义关系的分析,认为状语比补语位置上的体词性成分发生陈述化的程度更高。
     本文着眼于汉语固有特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考察了《史记》(下)中的“陈述化”现象,并初步建立了一个与表达陈述的句法位置相对应的语义系统。
Designation and assertion is a pair of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function that exists in all languages. And their mutual conversion is also a common phenomenon in human languages. In morphological languages, the conversion of assertion to designation, in general, there will be a mark. But when a conversion of designation to assertion occurs, people often simply use a noun as a verb, and rarely use any marks.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the conversion of designation to assertion is harder to notice, because it not only includes the situation that using a noun as a verb, it includes other situations according to the syntactic positions that NOUNs situate.
     This paper has SHIJI as the basic research corpus, did research on the interpretation function of all syntactic positions, investigated the NOUNs in predicate of declarative sentences and determinative sentences, adverbial modifier and complement, and then analysed their semantic characters and the extent of the conversion. On the basis of exhaustive survey and objective analyze, the author depicted NOUNs in those four syntactic positions, and try to contribute to the conversion theory of designation to assertion.
     Based on former research, this paper talked about some theories of designation and assertion, and the conversion from designation to assertion. Then we did research on problems like which syntactic position's interpretation function is assertion, what semantic characters are common of the NOUNs which situate in these syntactic positions and so on. Then we investigated all the NOUNs in the four syntactic positions:predicate of declarative sentences and determinative sentences, adverbial modifier and complement. As to the NOUNs in predicate, we analysed the common semantic characters they have. As to the NOUNs in adverbial modifier and complement, we analysed what they asser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o make sure the extent of the conversion. Finally, after comparing the NOUNs in adverbial modifier and complement, we come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 extent of the conversion of NOUNs in adverbial modifier position is higher than complement posi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s of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and former research, this paper did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f the conversion from designation to assertion, and established a semantic system that is parallel with syntactic positions whose interpretation function is assertion.
引文
1参看史震己《词类活用与特殊动宾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2详参姜红(2007)《与陈述、指称相关的现代汉语语法现象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莱昂斯)也指出指称是词语与它们所示之现实中的事物、事件、性状之间的关系,即是一种指称性关系。
    4 Paul J. Hopper, Sandra A. Thompson, The Discourse Basis for Lexical Categories in Universal Grammar, Language, volume 60, number 4(1984). P744-745。
    5着重号为本文在引入时所加。
    6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7判断主语“在意念上”表示指称还是陈述,宾语“在意念上”表示指称还是陈述的标准基本是能被“什么”代替,还是能被“怎么样”代替。见《语法讲义》P102和P124的分析。
    8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9见宋绍年著《<马氏文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P182。
    10 Christoph Harbsmeier, Where do Classical Chinese Nouns Come from?,Early China (1982-1985 No.8-10);
    14李昭东(2009)论文中谓词性宾语指的是只能由谓词性成分充当,不能由体词性成分充当的宾语类型。包括感事宾语和介词宾语。感事宾语指心理动词所带的谓词性宾语,介词宾语是指由介词虽、如、若、纵、苟等后面所带的谓词性宾语。
    15石定栩《动词的“指称”功能和“陈述”功能》,《汉语学习》,2005年第4期。P3-l0。
    16我们认为,进一步探讨动词性成分做主宾语时内部的差异这个出发点是对的,但是我们从指称化的角度来说,“修理汽车”中“修理”是动词,整个结构自指化了:“汽车修理”中“修理”还是动词,整个结构也是自指化了,这两个结构没有大的差异。
    17刘永耕《试论名词性定语的指称特点和分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8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9指定语、状语等修饰语可以在语义上表达对句中某个成分的陈述。
    20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年。
    Rort. P. Stockwell, Foundations of Syntactic Theory,吕叔湘,黄国营译,《吕叔湘文集》第十九卷,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35漆权《<史记>中的人称代词》,《语言学论丛》第12辑,商务印书馆,1984年;
    36详见宋亚云(2005)的分析。
    37见陈祝琴《论上古汉语体词性成分的陈述化——以<左传><论语><孟子><战国策>中的“而、则”所标示的体词性成分为例》,2007年,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宋绍年(2005)《马氏文通研究》P251,北京大学出版社。
    41《史记》(下)的内容可参见漆权(1984)《《史记》中的人称代词》和宋亚云(2005)《汉语作格动词的历史演变及相关问题研究》。
    42殷国光《吕氏春秋词类研究》P15,华夏出版社,1997年。
    45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语文出版社,2003
    48张伯江《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中国语文,1994.5。
    49曲文蕾《<吕氏春秋>词类活用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51参见任荷《先秦汉语“名词动用”现象研究》,北京大学本科学位论文,2012年,P9。
    53以上用例引自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
    54同上。
    55邵永海《试论关系位》,选自《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
    56宋绍年、鲍楠《关于上古汉语语法系统构建的几个问题》,中国语言学,第6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57可参看杨伯峻《文言语法》;吴恒泰《古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的用法》,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58可参看姚凤仪《论名词何以用作状语》,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59何乐士《<左传>、<史记>名词作状语的比较》,湖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郭锡良主编《第二届国际古汉语语法研 讨会论文选编·古汉语语法论集》,语文出版社,1998年6月;《古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0年:《<史记>语法特点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60可参看李珊珊《<史记>名词作状语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61引自《史记·卷五十五》,《<集解>》服虔曰:“狙,伺候也。”应劭曰:“狙,七预反,伺也。”徐广曰:“伺候也,音千恕反。”《<索隐>》按:应劭云:“狙,伺也。”一曰狙,伏伺也,音七豫反。谓狙之伺物,必伏而候之,故今云“狙候”是也。
    65朱钟颐、陈启文(1999),《<史记>疑义词语疏解》,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
    66高祖復留止,张饮三日。(高祖本纪)《集解》:张晏曰:“张,帷帐。”正义:音张亮反。
    67参考李珊珊(2008)的分类。
    72宋绍年、鲍楠《关于上古汉语语法系统构建的几个问题》,《中国语言学》,第6辑,P131:
    73邵琛欣《<韩非子>工具格的句法表现及相关问题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6月;
    76邵永海《<.韩非子>主谓结构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77廖振佑、汤建军(1996)《古汉语某些状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兼论向心结构理论和传统状语理论的局限性》,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78参见李珊珊《<史记>名词作状语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88邵永海《“枕之股”的句法和语义》,《语言学论从》,第25辑,2002年。
    91何乐士(2005)《<左传>、<史记>名词作状语的比较》,《史记语法特点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79年。
    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
    郭锡良主编《第二届国际古汉语语法研讨会论文选编·古汉语语法论集》,语文出版社,1998年6月。
    何乐士《史记语法特点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何乐士《古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0年。
    刘顺《现代汉语名词的多视角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
    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
    孙良明《中国古代语法学探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
    宋绍年《马氏文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中华书局,1955年。
    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
    张家骅、彭玉海、孙淑芳、李红儒等著《俄罗斯当代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
    张文国《古汉语的名动词类转变及其发展》,中华书局2005年。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
    徐烈炯《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张双棣、张联荣、宋绍年、耿振生编著《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商务印书馆,1968年。
    蔡镜浩《关于名词活用作动词》,《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4期。
    蔡文兰《带非名词性宾语的动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现代汉语研究室编《句型和动词》,语文出版社,1987年。
    陈礼柏《“繦至而辐凑”训释》,《南通师专学报》,1994年9月。
    陈延嘉、马世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一个问题》,《古汉语研究》,1992年第4期。
    陈勇《体词性谓语句NP1+NP2中NP2述谓义的获得》,《宿州学院学报》》,2005年4月。
    陈祝琴《“子产而死”“富而可求”类句子的语义问题》,《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6月。
    杜道流《指称和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刁晏斌《当代汉语中新的“名1+名2”形式——名词陈述化的一种新形式》,《语言与翻译》,2005年第4期。
    郭锐《过程和非过程——汉语谓词性成分的两种外在时间类型》,《中国语文》,1997年第3期。
    郭锐《表述功能的转化和“的”字的作用》,《当代语言学》,2000年第1期。
    何乐士《<左传>、<史记>名词作状语的比较》,选自《<史记>语法特点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湖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胡裕树、范晓《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中国语文》1994年第2期。
    黎曙光《衣冠活用辨》, 《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4期。
    李宇明《所谓的“名物化”现象新解》,《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8期。
    黎曙光《“衣”“冠”活用辨》,《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4期。
    刘钧杰《关于上古“军”字的“活用”问题》,《语言研究》,1985年第1期。
    刘顺《影响名词谓语句自足的语言形式》,《汉语学习》,2001年10月,第5期。
    刘顺《句法位置对名词空间性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刘润清、刘正光《名词非范畴化的特征》,《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3期,P1-13。
    刘永耕《试论名词性定语的指称特点和分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陆丙甫《基于宾语指称性强弱的及物动词分类》,《外国语》,2009年11月。
    马庆株《顺序义对体词语法功能的影响》,《中国语言学报》1991第4期。
    马庆株《指称义动词和陈述义名词》,《语法研究和探索》(七),中国语文杂志社编,商务印书馆1995。
    彭可君《关于指称与陈述》,《汉语学习》,1992年第2期(总第68期)。
    彭可君《谓词性宾语补议》,《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1期。
    漆权《<史记>中的人称代词》,《语言学论丛》第12辑,1984年,商务印书馆。
    石定栩《动词的“指称”功能和“陈述”功能》,《汉语学习》,2005年8月,第4期,P3-10。
    史有为《语野问答》(二),《汉语学习》,1991年第2期。
    宋绍年《试谈<史记>的几种句法结构》,《语言学论丛》第10辑,1983年。
    宋绍年《关于“名(代)+所+动”结构的切分》,《中国语文》,1996年第2期。
    宋绍年《古代汉语谓词性成分的指称化与名词化》,选自郭锡良主编《古汉语语法论集》,语文出版社,1998年。
    邵敬敏、刘焱《论名词的动态性及其鉴测方法》,《汉语学习》,2001年第6期。
    谭景春《名形词类转变的语义基础及相关问题》,《中国语文》,1998第5期。
    汤建军《古汉语名词做状语的语义指向问题》,《江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8期。
    汤建军、廖振佑《古汉语某些状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兼论向心结构理论和传统状语理论的局限性》,《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王艾录《语义谓语》,《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3期。
    王冬梅《动名互转的不对称现象及成因》,《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中国语文》杂志社编,商务印书馆2003。
    王进安《定语的语义指向及表述功能的差异》,《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12月,第8卷第4期,P93-97。
    王莉莉《“指称性主语、陈述性主语”分类质疑》,《山西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P91—95。
    王珏《体词的陈述性与非个体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
    魏德胜《古汉语中名词的结构义》,《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1月。
    吴正基《体词谓语句研究说略》,《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
    吴长安《单音词指称与陈述转化的标记模式和类型——兼谈单音词的词汇地位》,《汉语学习》,2004年8月。
    吴恒泰《古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的用法》,《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温锁林、郝蕾《体词谓语句的范围》,《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萧国政《现代汉语宾语谓词指称性用法考察》,《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项开喜《体词谓语句的功能透视》,《汉语学习》,2001年2月。
    邢福义《说“NP了”句式》,《语文研究》,1984年第8期。
    姚振武《关于自指和转指》,《古汉语研究》,1994年第3期。
    姚振武《汉语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原因及规律》,《中国语文》,1996年第1期。
    姚振武《指称与陈述的兼容性与引申问题》,《中国语文》,2000年第6期。
    余贞洁《<史记>中的处所词语作状语》,《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2月。
    严志君《《荀子》判断句句型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姚凤仪《论名词何以用作状语》,《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杨荣祥《论“名而动”结构的来源及其语法性质》,《中国语文》,2008年第3期。
    张伯江《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中国语文》,1994第5期。
    张伯江《名词功能游移研究》,载邵敬敏主编《句法结构中的语义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
    张猛《论先秦汉语中“门”的谓词用法》,《中国语文》,2001年第6期。
    张联荣《关于词类活用的两个问题》,见郭锡良主编《古汉语语法论集》,语文出版社1998。
    张谊生《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4期。
    朱德熙、卢甲文、马真《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化”的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61年第4期,第51—64页。
    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方言》,1983年第1期,第16—31页。
    朱德熙《关于先秦汉语里名词的动词性问题》,中国语文1988第2期;原载《古代中国》(美国),1983-1985(9-10);又见朱德熙文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99。
    朱德熙《关于先秦汉语名词和动词的区分的一则札记》,引自《王力先生纪念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
    朱景松《陈述、指称和汉语词类理论》,《语法研究和探索》(八),《中国语文》杂志社编,1996,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01页。
    朱钟颐、陈启文《<史记>疑义词语疏解》,《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
    周建设《先秦指称理论研究》,《中国语文》2002年第6期。
    周日安《体词谓语句的生成条件》, 《佛山大学学报》,1996年6月。
    陈祝琴《论上古汉语体词性成分的陈述化——以《左传》《论语》《孟子》《战国策》中“而、则”所标示的体词性成分为例》,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贾君芳《名词的非范畴化和功能游移》,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姜红《与陈述、指称相关的现代汉语语法现象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吕厦敏《<左传>名词陈述化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李绍群《论修饰语的表述功能》,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李珊珊《<史记>名词作状语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李昭东《<史记>指称化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刘红梅《论形宾动词》,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
    任荷《先秦汉语“名词动用”现象研究》,北京大学本科学位论文,2012年。
    宋亚云《汉语作格动词的历史演变及相关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苏丹《<孟子>中有标记的指称化结构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孙宏伟《上古至中古主之谓结构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周祖亮《先秦汉语名词性谓语句研究——兼与现代汉语名谓句比较》,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唐建立《<论语>名词语法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彭赏《非范畴化与现代汉语中的名词状语》,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臧倩一《体词谓语句的生成原因探讨》,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Christoph Harbsmeier, Where do Classical Chinese Nouns Come From?, Early China,1983-1985,9-10。何莫邪《先秦汉语的名词从何而来》,原载《古代中国》(美)1983-1985(9-10)。
    Paul J. Hopper, Sandra A. Thompson, The Discourse Basis for Lexical Categories in Universal Grammar, Language, volume 60, number 4(1984). P744-745。
    R. P. Stockwell Foundations of Syntactic Theory,吕叔湘、黄国营合译《句法理论基础》,《吕叔湘全集·第十八卷》,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Talmy Givon (1978) Definiteness and Referentiality, Universals of Human Language, Edited by Joseph H. Greenberg, Volume4, Syntax。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