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无权处分合同效力与物权变动模式之关联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无权处分是民法学上非常重要,也非常基本的问题。在涉及无权处分行为的诸多问题中,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问题是牵涉面最广、争议最大的。由于在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关于处分的定义有所不同,相应地,对于无权处分的界定和效力认定也有所差别。在意思主义下,处分就是订立契约,即我们通称的(债权)合同,与之对应的无权处分就是无处分权而订立合同;在折衷主义下,与意思主义一样,处分是指合同行为,所对应的无权处分就是无处分权而订立(债权)合同;在物权形式主义下,处分指的是处分行为即物权合意,而不是负担行为(债权合同),所谓的无权处分就是无处分权而为物权合意。由于在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无权处分”并非同一问题,因此,对以上具有不同内涵的“无权处分”进行比较法研究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有摆脱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概念的束缚,对于具有相同功能、完成相同任务的事物才可以进行比较法研究。上述情况下的“无权处分”具有不同内涵,但是在任何物权变动模式下,都存在以发生物权变动为目的、产生给付义务效果的(债权)合同,而该(债权)合同通过物权变动模式这一媒介或方法,引起物权变动的法律效果,而在任何物权变动模式下,无权处分都无法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但是值得研究的是,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无权处分(债权)合同的效力所关涉的合同当事人的救济和保护问题,后者也是民法的主要功能。因此,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都存在的且具有相同功能、完成相同任务的无权处分(债权)合同的效力,就可以作为比较法的研究对象。
     本文在考察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大陆法系各国关于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规定同时,试图对各国给予无权处分合同当事人的救济方法和救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这一比较分析的预设前提是,一般情况下,无权处分合同有效而追究违约责任可获得的履行利益要大于基于合同无效可获得的信赖利益。通过对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比较考察中,可以发现:在意思主义下,法国规定无权处分合同无效;在折衷主义和物权形式主义下,无权处分合同有效;在对当事人的救济上,所提供的物权法上的救济方式相仿,主要是善意取得制度。因此,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不存在物权法上救济效果的差异。而在债权法的救济上,从逻辑上看,采意思主义的法国对买受人所提供的债权法上的保护由于限于信赖利益而略显不足。但是,它通过无权处分合同无效之相对化,并辅以追夺担保制度,使得买受人取得了接近于甚至等同于折衷主义和物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下买受人可以得到的救济。也就是说,虽然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无权处分合同效力不尽相同,但是,各国通过不同途径,得到了对当事人救济效果基本相同的结果。
     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同为无权处分,却产生不同之合同效力,这与物权变动模式本身有关,也就意味着无权处分合同效力与其物权变动模式存在一定关联:在法国的意思主义下,意思表示直接导致物权变动效果发生的内涵决定了无权处分合同只能是无效的;在奥地利的折衷主义下,合同效力与物权变动效力相区分,合同行为仅产生债权关系而并不能引起物权变动的特点注定了无权处分合同应该是有效的;在德国的物权形式主义下,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相区分,债权行为(合同行为)仅产生负担义务而并不导致物权变动效果发生的实质决定了无权处分合同必然是有效的。通过以上三种物权变动模式下无权处分合同效力之考察,我们发现,从逻辑上讲,物权变动模式决定着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
     既然从逻辑角度出发物权变动模式决定着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这就意味着,从纯逻辑的角度,一旦选定物权变动模式,相应的无权处分合同效力就可以推得,也就意味着无权处分合同效力如何纯粹是逻辑推导的结果。但是,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主要涉及对合同当事人的救济和保护,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对于一国关于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法律制度优劣评判的首要标准必然是:该制度能否较为合理地安排相关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不在于维护法律体系的完美。于是,在无权处分合同效力和物权变动模式关系上就可能出现逻辑优先还是价值优先的冲突。在对待两者冲突问题上,就不再是简单的物权变动模式决定无权处分合同效力,而是在可能范围内协调好两者关系,实现逻辑和价值的大体平衡,这体现了两者关联的另一面。
     由于物权变动模式决定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是法律体系化和逻辑性的要求,加之我国《物权法》已经确立了物权变动模式之前提,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物权法》所确立的物权变动模式进行考察。我国《物权法》确立了多元的物权变动模式,而这一多元的物权变动模式必然带来两个问题:其一,是否和我国的法律体系相协调;其二,是否与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相一致。在我国物、债两分的立法体系和总则设立法律行为的前提下,债权形式主义能够与我国物、债两分的立法体系相融合。但是,其将物权变动的法律效果归结于债权合同与交付和登记行为之结合的解释,最终推导出“债权之效果意思产生了物权变动的法律效果”这一违背法律行为制度基本规则的结论。另外,只承认债权行为而不承认物权行为,作为其上位概念的法律行为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进而危及民法总则存在的价值。因此,债权形式主义不能适应我国法律体系。而物权形式主义既符合我国物、债两分的立法体系,也与我国民法在总则(通则)设立法律行为的前提相适应,是最适合的物权变动模式。鉴于当代瑞士和奥地利学界将其物权变动模式由折衷主义解释为有因的物权行为的经验,我国可以效仿之,将《物权法》第9条和第23条解释为物权形式主义,从而实现和我国法律体系的协调。由于我国物权变动模式将采物权形式主义,而在此模式下,无权处分下的债权合同有效而物权合同则存在效力问题,因此,无权处分不应由债权法而应由物权法规制。一般认为,我国现行《合同法》所规范的合同仅是债权合同,而不包括物权合同。如果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仍坚持这一做法并采物权形式主义,则《合同法》第51条就失去了在未来民法典《合同法》部分存在的价值,应将《合同法》第51条之规定移入物权法部分,将其界定为无权处分的物权合同,效力为效力待定。
Within the field of civil law, the untitled property disposal is an essential and fundamental issue. With regard to the issues involved within this subject, the legal validity of untitled property disposal contract is the most controversial problem. In different modes of property right alteration, the definition of untitled property disposal correspondingly varies from different criteria of‘disposal’. Under the Doctrine of Autonomy, disposal denotes the contracting conduct, which is the so-called contract, so the corresponding disposing with no right refers to concluding contract with no right to dispose. Under the compromise doctrine , disposal means contracting conduct as well, the counterpart disposing with no right is concluding contract with no right to dispose. The untitled property disposal means that the transfer of property without due right. Under the Property Formalism, dispose refers to meeting of minds rather than burden conduct(contract), thus, the so called‘dispose with no right’means having no right to dispose. Within various modes of real rights transformation,‘dispose with no right’do not mean the same issue. It is impossible to make comparison among those different definitions. Only if we get rid of the restrain of various definitions of modes of real rights change can we complete the comparative law research over objects with same and similar functions and targets. Under any mode of real rights change rule, the contract that taking real right transfer as target and the leistungspflicht as effect does exist. The such contract give rise to the lawful effect of change of real right through mode of real right change. Within any mode of change of real right, the effect of real right change shall not take place if such conduct was dispose with no right. However, one problem, that what would the effect of contract concluding by parties with no disposing right be, appears is worthy of research. The reason is that, effect of the such contract shall evolve the issues of remedy and protection of contracting parties no matter which mode of real right change rule involved. Moreover, reliefs and protections provided to parties are the fundamental functions of civil law. Thus, effect of contracts concluded by parties with no disposing right but with the same functions and targets shall be the object of study.
     While committing the investigation on various modes of real right change rule, and force of contract having no right to dispose within civil law countries, we try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remedies and relief effect to contracting parties with no disposing right of each country. Presuposition of this comparative analysis is that, under the general circumstances, performing benefits and interests resulting from the liabilities of breach of contract due to the validity of contract having no right to dispose shall be stronger and stem from the reliable benefits and interests of nullity of the contract. During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force of contract having not right to dispose within various mode of real right change rules, we found that, under the doctrine of autonomy, contract concluded by parties with no right to dispose shall be considered as null and void. Under the compromise doctrine and property formalism, contract having no right to dispose shall be valid. With regard to the issue of remedy provided to the parties, the reliefs offered by real right law are similar, mainly is the bona fide acquisition. So, the variation on effect of real right remedies do not exist. On the other hand, logically speaking, as to the reme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racts, France which adopts the doctrine of autonomy offered inadequate obligatory protection to buyers due to the reliable benefits. However, buyers obtained the quasi-remedy similar as which provided by the compromise doctrine and real right formalism within the mode of real right change rule, through the relativeness of nullity of contract with no right to dispose, and accompanied with the recovery guarantee. The above mentioned phenomenon illustrates that validity of contract concluded by parties with no right to dispose shall be various from different modes of real right change rule. However, different countries achieve the similar effect concerning the reliefs provided to contracting parties through different methods.
     Why does the same disposing with no right give rise to different force of contract under different mode of real right change rules? The reason could only be attributed to the mode of real right change rules, which means that force of contract concluded by parties with no right to dispose ha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mode of real right change rules: Under the doctrine of autonomy of France, that expressions directly lead to the change effect of real right makes up the nullity of contract having no right to dispose; under the doctrine of Compromise in Austria, validity is different from the real right change, contracting conduct shall only result in obligatory relationship rather than the change of real right. So this feature decides that contract having no right to dispose shall be valid; under the real right formalism in Germany, that contracting conduct is different from the ius in rem, contracting conduct only give rise to burden obligation rather than the change of real right makes up the validity of contract concluded by parties with no right to dispose. We found tha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ver the force of contract having no right to dispose within the three modes of real right change rules, mode of real right change rules decides the validity of contract concluded by parties with no right to dispose.
     Since, logically speaking, modes of real right change rules decides the validity of contract concluded by parties with no right to dispose, mode of real right change once selected, the corresponding force of contract having no right to dispose shall be presumed. This means that force of contract having no right to dispose merely is a result of logical derivation, only related to the mode of real right change but any other elements. This feature reflect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force of contract having no right to dispose and mode of real right change which is that mode of real right change makes up the validity of contract concluded by parties with no right to dispose. However,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tract concluded by parties with no right to dispose mainly evolved the reliefs and protection to the contracting parties, which is an issue concerning judgment of value. The most primary criterion to judge the quality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concerning contracts having no right to dispose of any country shall be that whether or not the interests of relative parties involved in the contract could be reasonably arranged and settled, rather than the perfection of law system.
     With regard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contracting concluded by parties with no right to dispose and mode of real right in China, due to that the issue that mode of real right change rules decides the validity of contract having no right to dispose is the requirement of systematic logic of laws, as well as the premise of the mode of real right change rules set up by the law of Jus Rerem in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mode of real right change established by the law of Jus Rerem. Jus Rerem in China establishes the multi-mode of real right change rules that taking obligatory formalism as principle. This multi-mode shall definitely bring up two problems: the first one is that whether this mod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law system of our country; the second problem is that whether this mode is identify to the validity of contract concluded by parties with no right to dispose. Under the circumstance that real right and contracts are separated within our legislative system and law conduct set up by the general principle, the doctrine of autonomy is neither consistent with the legislative system of our country, nor suitable to the premise that law conduct set up within 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our civil law; obligatory shall blend with the real right and contract separated system. However, interpretation that the law effect of real right change was attributed to the congranation of contracts、delivery and registration deduced the conclusion which goes against the basic regulation of legal conduct. Moreover, the pure admittion to contracting conduct endangers the value of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Thus, obligatory formalism does not fit the law system of our country. The real right formalism is not only consistent with the legislative system of our country, but also to accommodate itself to the premise that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setting up the law conduct. So , this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mode of real right change for our country. We could imitate the mode of Switzerland and Austria to interpret the article 9 and article 23 of the law of Jus Rerem as the real right formalism to carry out the harmony with law system of our country. Since the mode of real right change is interpreted as the real right formalism, the contract that concluded by parties with no right to dispose shall, correspondingly, be valid. From the general point of view, the contracts regulated by the contract law of our country purely denotes the contracts, rather than real right contract. If , in the future coming civil code of our country , the traditional commitment shall be adopted, the article 51 of contract law might be abolished. We should regulate the real right contract concluded by parties with no right to dispose within the part of real right, and the force of such type of contract shall be unconfirmed.
引文
1杨立新著:《合同法总则》,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2梁慧星:《如何理解合同法第51条》,载《人民法院报》,2000年1月8日。
    3韩世远:《无权处分与合同效力》,载《人民法院报》,1999年11月23日。
    4王轶著:《物权变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6页。
    5王轶著:《物权变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页。
    6【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504页。
    7王泽鉴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四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6页。
    8【德】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下册),王晓晔、邵建东、程建英、徐国建、谢怀栻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35-436页。
    
    9【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69页。
    10郑玉波著:《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1页。
    12李永军著:《合同法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01页。
    13罗马法上追夺担保责任中的权利瑕疵样态仅有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三种。随着社会发展,权利瑕疵样态逐渐扩及于物权化的债权、著作权等。
    14这一结论有王泽鉴教授著作为证。王教授指出:“第349条关于权利瑕疵担保之规定,即“出卖人应担保第
    三人就买卖标的物,对于买受人不得主张任何权利”。学说上称之为权利瑕疵担保责任。出卖他人之物不能移转所有权,为其著例。”参见王泽鉴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三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1页。
    15 DirkLooschelders,SchuldrechtallgemeinerTeil,7.Auflage,CarlHeymannsVerlag,S172.
    16 StaudingerKommentarzumBGB(施道丁民法典评注),2005,Rn13.
    17对于德国的权利瑕疵担保责任是否仅适用于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而将无权处分排除在外之观点在德国存在
    一定争议。著名民法学家梅迪库斯就认为权利瑕疵担保责任应将无权处分包括在内,他认为:“权利瑕疵被定义在第435条:即一个第三人可以对买受人主张权利,而买受人在买卖合同中并没有承担这些权利(见第
    435条第1句)。这主要见于返还请求权(Vindikation),理由是一个第三人为所有权人或者质权人(见第985条、第1227条)”参见【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2页。
    19王轶著:《物权变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21尹田著:《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页。
    22谢在全著,《民法物权论》(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3页。
    24【德】K·茨威格特、H·克茨著:《比较法导论》,潘汉典、米健、高鸿钧、贺卫方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6-47页。
    26王轶著:《物权变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4-215页。
    27王泽鉴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五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2-213页。
    28【美】罗宾·保罗·麦乐怡著:《法与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29【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著:《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07-410页。
    30【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法律的经济分析》上,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
    31 BGHZ 57,78,80;BGHZ 71,234,238f;BGHZ 114,193,197.
    32《德国民法典》第122条第1款规定:意思表示依第118条无效或被依119条、第120条撤销的,如该意思表示须以他人为相对人而做出,则表意人必须向相对人,在其他情况下,向任何第三人,赔偿该相对人或第三人因信赖该意思表示有效而遭受的损害,但不超过该相对人或第三人就该意思表示之有效所拥有的利益的数额。第179条第2款规定:代理人不知道代理权的欠缺的,仅有义务赔偿另一方因信赖该项代理权而遭受的损害,但不超过另一方就合同之生效所拥有的利益的数额。《德国民法典》的原307条作了类似限制,但是修订后的德国民法典将其删除。
    33【德】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下册),王晓晔、邵建东、程建英、徐国建、谢怀栻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29页。
    35【美】L.L.富勒、小威廉·R·帕杜著:《合同损害赔偿中的信赖利益》,韩世远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36【美】L.L.富勒、小威廉·R·帕杜著:《合同损害赔偿中的信赖利益》,韩世远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54-50页。
    37李永军著:《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554页。
    39法国民法典关于占有的定义规定在第2255条(原法典第2228条):占有,是对某物或某项权利,由本人持有或由本人行使用益权,或由他人持有或以本人的名义行使用益权。
    40 Jean Carbonnier,Droit civil,Les biens/Les obligations,PUF2004,n°890-894,p1870-1875.
    41余延满、张康林:《再论无权处分———以处分行为与物权行为的价值冲突为突破口》,载《时代法学》,2006年第6期,第7页。
    42 Malevile,Analyse raisonnée de la discussion du code civil au Conseil d’état,Paris1805,Ⅲ,367ss&Touilier,le droit civil francais,suivant 1’ordre du code.转引自刘家安:《论出卖他人之物合同的效力》,见《民商法纵论——江平教授七十华诞祝贺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33页。
    45尹田著:《法国合同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99页。
    46 Civ. 1re, 4 déc. 1967, Civ. 3e, 16 avr. 1973, Civ. 3e, 8 déc. 1999.
    47 Cour 25 juillet 1913.
    48马特著:《物权变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296页。
    49《法国民法典》第1599条关于无权处分之规定与第1626条关于出卖人权利瑕疵担保责任之规定的完美衔接,也进一步印证了本人所主张的“多数情况下,无权处分和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的功能是相同的”。
    51这里就损害赔偿(dommages et intérêts,即实际损失和可得收益)所作的翻译与罗结珍的翻译有所不同。罗教授仅将其翻译为损害赔偿,而未进一步翻译,实际上,此损害赔偿既包括实际损失也包括可得利益的损失。关于罗教授的翻译可参见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下册),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9页。
    52我妻荣教授指出:“比较接近日本民法的瑞士债务法规定,一般情况下,大体限制为信赖利益,而以出卖人无法举证无过错为条件时则应该赔偿其损失(参见瑞士债务法第195条)。与此相反,法国民法则无论出卖人的善意恶意,都可以要求对所有的损害进行赔偿(参见法国民法第1630、第1633条。)”参见【日】我妻荣著:《民法讲义》债权各论中卷一,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53【日】参见我妻荣著:《民法讲义》债权各论中卷一,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54-57页。
    54【日】我妻荣著:《民法讲义》债权各论中卷一,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55【德】K·茨威格特、H·克茨著:《比较法导论》,潘汉典、米健、高鸿钧、贺卫方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60-161页。
    58《奥地利民法典》第932条关于解除合同之规定同时适用于权利和物的瑕疵担保责任。
    
    59 Koziol-Welser, Bürgerliches Recht,Band1,13.Auflage,Mainz, S170.
    60 Koziol-Welser, Bürgerliches Recht,Band1,13.Auflage,Mainz, S172.
    61【德】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下册),王晓晔、邵建东、程建英、徐国建、谢怀栻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79-680页。
    64王泽鉴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4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页。
    66 Jean Carbonnier, Droit civil, Les biens/Les obligations, PUF2004. n°774 p1705.
    67【日】我妻荣著:《民法讲义》新订物权法,罗丽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51—52页。
    68尹田著:《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1-332页。
    69 Jean Carbonnier, Droit civil, Les biens/Les obligations, PUF2004, n°711, p1136.
    70日本学者对于《日本民法典》第176条所规定的“物权的设定及移转,只因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发生效力”中“意思表示”到底是债权契约还是物权契约一直存有争议,因此,对于《日本民法典》到底是否采意思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一直未达成一致意见。台湾学者苏永钦则认为《日本民法典》比较接近折衷主义。参见苏永钦著:《私法自治中的经济理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71参见【德】K·茨威格特、H·克茨著:《比较法导论》,潘汉典、米健、高鸿钧、贺卫方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45页。
    72谢在全著:《民法物权论》(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
    73此观点不同于我妻荣教授关于德国法律行为理论产生前“合意”的解释。我妻荣教授认为:使物权变动发生的意思表示与使债权产生的意思表示一样,无需任何形式。即在契约上,不存在任何形式上的区别。并没有得出债权合意与物权合意不加区分,合二为一的结论。参见【日】我妻荣著:《民法讲义》新订物权法,罗丽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51—52页。
    74谢在全著:《民法物权论》(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
    75王轶著:《物权变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76梁慧星、陈华彬著:《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92页。
    77王轶著:《物权变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31页。
    78崔建远:《无权处分辩》,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1期。
    79与物权形式主义不同,在意思主义下,可以基于一个意思产生履行义务与所有权移转的两个法律效果。
    80梁慧星:《如何理解合同法第51条》,载《人民法院报》,2000年1月8日。
    81实际上,各国学者对于本国民法典所确立的物权变动模式的争议是正常的,即便在奥地利,关于其民法典所确立的物权变动模式也有很多观点,这些解释也不完全与《奥地利民法典》立法之初衷相一致,却在当今奥地利民法理论和实务上被认同。
    82王轶著:《物权变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页。
    83马俊驹、余延满著:《民法原论》,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53页。
    84尹田著:《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6页。
    85尹田著:《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3-334页。
    86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5页。
    87【德】K·茨威格特、H·克茨著:《比较法导论》,潘汉典、米健、高鸿钧、贺卫方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06-215页。
    89孙宪忠著:《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58页。
    91【德】迪特尔·施瓦布著:《民法导论》,郑冲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02页。
    92【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页。
    93【德】迪特尔·施瓦布著:《民法导论》,郑冲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17页。
    94【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0-71页。
    95 C. Just., 2, 3, 20.
    96江平、米健著:《罗马法基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193页。
    97【英】亨利·梅因著:《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78页。
    98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修订第三版,第617页。
    99【古罗马】优士丁尼著:《买卖契约》,刘家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100【美】艾伦·沃森著:《民法体系的演变及形成》,李静冰、姚新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101【德】霍尔斯特·海因里希·雅科布斯著:《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王娜译,法律出版社,2003版,第186页。
    102【德】魏德士著:《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103王轶、关淑芳:《物权变动制度三论》,载《法律适用》2008年第1、2期,第40页。
    105王轶、关淑芳:《物权变动制度三论》,载《法律适用》2008年第1、2期,第40页。
    106葛云松:《物权行为:传说中的不死鸟——〈物权法〉上的物权变动模式研究》,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196页。
    107马特著:《物权变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85页。
    108也有学者认为,我国《物权法》所规定的登记对抗模式涉及面之广,包括了目前最重要的几个土地上的用益物权,还有数量巨大且仍在不断增长的机动车物权等,存在如此众多登记对抗模式的物权的情形,已远非“以登记生效模式为原则,登记对抗模式为例外”所能概括,应称其为“登记对抗”与“登记生效”两种模式并存更为恰当。参见李永军、肖思婷:《我国《物权法》登记对抗与登记生效模式并存思考》,载于《北方法学》,2010年第3期,第39页。
    109肖厚国著:《物权变动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443-444页。
    110第1141条:如果先后对两人承担给予或交付义务的标的物纯为动产,则两人中对其转移标的物之实际占有者,即使其权利证书日期在后,只要该占有出于善意,得获益并成为标的物所有权人。
    111 Jean Carbonnier, Droit civil, Les biens/Les obligations, PUF2004,n°711 p1136.
    112梁慧星、陈华彬著:《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71页。
    113董学立:《物权公示,公示什么?》,载《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5期,第20页。
    114王利明著:《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6页。
    116在日本,就这一依意思表示所取得,而不得对抗之物权的性质有很大争议,主要有物权效力否定说或债权效力说、不完全物权效力说和第三人可否定其效力说三种学说。实际上,无论采哪一种学说,都否定了日本民法下物权的绝对效力,即在日本法下,物权是不具有德国法下绝对性和排他性的特点的。参见【日】我妻荣著:《民法讲义》新订物权法,罗丽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56—157页。
    117王利明:《关于物权法草案中确立的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法学》,2005年第8期。
    118《物权法》第2条第3款规定: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119《民法讲义Ⅱ》物权法一书的译者将Institutiones翻译为《法学提要》,在我国,通常将Institutiones称为《法学阶梯》,特此予以说明。
    120【日】近江幸治著:《民法讲义Ⅱ》物权法,王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36页。
    121总体财产是现存的和未来的权利和义务的总体,其中权利保证者义务。它是指某人能够以金钱为对价向他人转让的权利的总和:总体财产的价值就是转让所换得之物的总和。在其他一些场合,总体财产可以指具
    124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5页。
    125孙宪忠著:《论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165页。
    126王轶著:《物权变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127王轶著:《物权变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
    128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页。
    129孙宪忠著:《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65-66页。
    130王轶著:《物权变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131田士永著:《物权行为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44页。
    132【日】近江幸治著:《民法讲义Ⅱ》物权法,王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133李永军:《物权与债权的二元划分对民法内在与外在体系的影响》,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5期。
    134田士永著:《物权行为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9页。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法律行为是否适用于民法各个领域在德国有一定争议,但是,对于法律行为理论适用于财产法领域,主要是物权法和债权法领域是没有争议的。
    135李永军:《物权与债权的二元划分对民法内在与外在体系的影响》,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5期。
    136苏永钦著:《从债物二分的底蕴看债物分编的体例》,载《中德私法研究》,2006年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页。
    137【德】维尔纳·弗鲁沫(Werner Flume)著:《民法总则2:法律行为》,1992年第4版,第902页,转引自田士永著:《物权行为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3页。
    138田士永著:《物权行为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3页。
    139曾世雄著:《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页。
    140 Arthur Meier-Hayoz, Schweizerisches Privatrecht Band 5 Sachenrecht(瑞士私法·第五卷·物权), Helbing und Lichtenhahn Verlag AG, Basel ,S.317.
    141 Arthur Meier-Hayoz, Schweizerisches Privatrecht Band 5 Sachenrecht(瑞士私法·第五卷·物权), Helbing und Lichtenhahn Verlag AG, Basel ,S318.
    142 Arthur Meier-Hayoz, Schweizerisches Privatrecht Band 5 Sachenrecht(瑞士私法·第五卷·物权), Helbing und Lichtenhahn Verlag AG, Basel ,S318.
    143 Arthur Meier-Hayoz, Schweizerisches Privatrecht Band 5 Sachenrecht(瑞士私法·第五卷·物权), Helbing und Lichtenhahn Verlag AG, Basel ,S319.
    144 Arthur Meier-Hayoz, Schweizerisches Privatrecht Band 5 Sachenrecht(瑞士私法·第五卷·物权), Helbing und Lichtenhahn Verlag AG, Basel ,S.320.
    145 Rudolf Gmür, Das Schweizerische Zivilgesetzbuch verglichen mit dem Deutschen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瑞士民法典——与德国民法典的比较》), Bern, Verlag St?mpfli und Cie, 1965,S.144.
    146王轶著:《物权变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147§380. Ohne Titel und ohne rechtliche Erwerbungsart kann kein Eigentum erlangt werden.
    148§424. Der Titel der mittelbaren Erwerbung liegt in einem Vertrage; in einer Verfügung auf den Todesfall; in dem richterlichen Ausspruche; oder, in der Anordnung des Gesetzes.
    149§425. Der bloe Titel gibt noch kein Eigentum. Das Eigentum und alle dingliche Rechteüberhaupt knnen, auer den in dem Gesetze bestimmten Fllen, nur durch die rechtlicheübergabe undübernahme erworben werden.
    150§431. Zurübertragung des Eigentumes unbeweglicher Sachen mu das Erwerbungsgeschft in die dazu bestimmten ffentlichen Bücher eingetragen werden. Diese Eintragung nennt man Einverleibung (Intabulation).
    151转引自Koziol-Welser, Bürgerliches Recht, Band1, 13.Auflage,S.311.
    152 F.Bydlinski, Die rechtsgeschftlichen Voraussetzungen der Eigentumsübertragung nach sterreichischem Recht, in: Larenz-Festschrift,1973, 1027ff.
    153比德林斯基(Bydlinski)在刊载于《拉伦茨祝寿文集》,题为“奥地利法上所有权让渡的法律行为要件”一文中,他特别列举了以下主张应将奥地利民法典中的所有权让渡行为解释为物权行为的著名民法学者的姓名。Randa,Eigentumsrecht,(1983),265ff;Gschnitzer, Sachenrecht(1968),93; Kozial-Welser,Grundriss 2(1971), 28,35; Pfersche,Sachenrecht1,(1893),134, Exner,die Lehre vom Rechtserwerb durch Tradition(1867),10ff; Unger,System2(1892),170f.
    154在所有权保留时,“让渡意志”是必要条件。参见,1916年5月23,判决文号:Nr.246; 1964年,11月11日,Hs5325(63)。转引自F.Bydlinski, Die rechtsgeschftlichen Voraussetzungen der Eigentumsübertragung nach sterreichischem Recht, in: Larenz-Festschrift,1973, 1027ff.
    155 (2004)深福法民三初字第720号
    156 (2010)荥民二初字第86号
    
    158 Palandt/Putzo,BuergelichesGestzbuch,68.Auflage(帕兰特民法典评注),2009,C.H.Beck,S635.
    159 MünchenerKommentarzumBGB(慕尼黑民法典评注),5.Auflage,2008,Rn7.
    160李永军著:《合同法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02页。
    1.江平、米健著:《罗马法基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江平、李国光著:《物权法典型案例评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
    3.王泽鉴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四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王利明著:《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李永军著:《合同法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李永军著:《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7.谢在全著:《民法物权论》(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王泽鉴著:《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王泽鉴著:《债法原理》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王轶著:《物权变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王泽鉴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三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谢在全著,《民法物权论》(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尹田著:《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马俊驹、余延满著:《民法原论》,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6.王泽鉴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五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杨与龄编著:《民法概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尹田著:《法国合同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19.马特著:《物权变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20.郑玉波著:《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曾世雄著:《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苏永钦著:《私法自治中的经济理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孙宪忠著:《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24.杨立新著:《合同法总则》,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5.刘得宽著:《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6.梁慧星、陈华彬著:《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27.梁慧星著:《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8.黄茂荣著:《债法各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肖厚国著:《物权变动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30.董安生著:《民事法律行为——合同、遗嘱和婚姻行为的一般规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1.田士永著:《物权行为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2.陈华彬著:《物权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3.史尚宽著:《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4.孙宪忠著:《争议与思考:物权法立法笔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5.武钦殿著:《物权意思主义:我国现行法上物权变动模式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
    36.史尚宽著:《债法各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7.吴道霞著:《物权法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
    2.【日】三潴信三著:《物权法提要》(上册),商务印书馆(香港),1946年版。
    3.【德】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下册),王晓晔、邵建东、程建英、徐国建、谢怀栻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德】迪特尔·施瓦布著:《民法导论》,郑冲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6.【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7.【德】K·茨威格特、H·克茨著:《比较法导论》,潘汉典、米健、高鸿钧、贺卫方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美】罗宾·保罗·麦乐怡著:《法与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著:《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0.【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法律的经济分析》(上册),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版。
    11.【美】L.L.富勒、小威廉·R·帕杜著:《合同损害赔偿中的信赖利益》,韩世远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12.【日】我妻荣著:《民法讲义》债权各论中卷一,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13.【古罗马】优士丁尼著:《买卖契约》,刘家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英】亨利·梅因著:《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5.【古罗马】查士丁尼著:《法学总论》,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6.【德】N·霍恩著:《法律科学与法哲学导论》,罗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7.【日】我妻荣著:《民法讲义》新订物权法,罗丽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18.【日】近江幸治著:《民法讲义Ⅱ》物权法,王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法】雅克·盖斯旦、吉勒·古博著:《法国民法总论》,陈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0.【日】大村敦志著:《民法总论》,江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德】曼弗雷德·沃尔夫著:《物权法》,吴越﹑李大雪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2.【意】桑德罗·斯奇巴尼著:《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物权和债权之研究》,杨振山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3.【日】铃木禄弥著:《物权的变动与对抗》,渠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 Jean Carbonnier,Droit civil,Les biens/Les.
    2. Malevile,Analyse raisonnée de la disussion du code civil au Conseil d’état,Paris1805,Ⅲ,367ss&Touilier,ledroit civil far ancais,suivan 1’ordre du code.
    3. Koziol-Welser, Bürgerliches Recht,Band1,13.Auflage,Manz.
    4. F. Bydlinski, Die rechtsgesch?ftlichen Voraussetzungen der Eigentumsübertrageung nach ?sterreichischem Recht, in: Larenz-Festschrift,1973, 1027ff.
    5. Baur/Stürner, Sachenrecht, C.H. Beck’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München, 17. Aufl. 1999.
    6. Helmut K?hler, BGB Allgemeiner Teil, Verlag C.H. Beck, 27. Aufl. 2003.
    7. Karl Larenz, Lehrbuch des Schuldrechts, Verlag C.H. Beck, 14. Aufl. 1987.
    8. Brox/Walker, Allgemeines Schuldrecht, Verlag C.H. Beck, 32. Aufl. 2007.
    9. Hans Josef Wieling, Sachenrecht, Springer, 2. Aufl. 2006.
    10. Ulrich Huber, Leistungsst?rung, J.C.B. Mohr, 1999.
    11. Hans-Joachim Musielak, Grundkurs BGB, Verlag C.H. Beck, 5. Aufl. 1997.
    12. Klaus Müller, Sachenrecht, Carl Heymanns Verlag KG, 3. Aufl. 1993.
    13. Mathias Habersack, Sachenrecht, C.F. Müller, 3. Aufl. 2003.
    1.李永军:《物权与债权的二元划分对民法内在与外在体系的影响》,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5期。
    2.王轶、关淑芳:《物权变动制度三论》,载于《法律适用》,2008年第1、2期。
    3.刘家安:《论出卖他人之物合同的效力》,载于《民商法纵论——江平教授七十华诞祝贺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崔建远:《无权处分辩》,载于《法学研究》,2003年第1期。
    5.梁慧星:《如何理解合同法第51条》,载于《人民法院报》,2000年1月。
    6.韩世远:《无权处分与合同效力》,载于《人民法院报》,1999年11月。
    7.田士永:《出卖人处分权问题研究》,载于《政法论坛》,2003年第6期。
    8.丁文联:《无权处分与合同效力》,载于《南京大学法律评论》(总第12期),1999年秋季号。
    9.董学立:《物权公示,公示什么?》,载于《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5期。
    10.苏永钦:《从债物二分的底蕴看债物分编的体例》,载于《中德私法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崔建远:《再论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载于《法学家》,2010年第5期。
    12.常鹏翱:《另一种物权行为理论——以瑞士法为考察对象》,载于《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第2期。
    13.韩舸友:《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略探——以〈物权法〉为背景》,载于《法学杂志》,2010年第6期。
    14.余延满、张康林:《再论无权处分———以处分行为与物权行为的价值冲突为突破口》,载于《时代法学》,2006年第6期。
    15.田士永:《<物权法>中物权行为理论之辨析》,载于《法学》,2008年第12期。
    16.赵红光:《大陆法系物权移转制度的历史与演变》,载于《河北法学》,2006年第10期。
    17.宁红丽:《建立物权变动的新模式的思考──以有因的物权行为制度为中心》,载于《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5期。
    18.陈光华:《<法国民法典>中物权变动的条件与效果》,载于《法学杂志》,2006年第3期。
    19.肖厚国:《物权变动的公示主义》,载于《现代法学》,2005年第3期。
    20.孙宪忠:《制定民法典的主要难题》,载于《法学》,2003年第5期。
    21.谢怀栻:《物权行为理论辨析》,载于《法学研究》,2002年第4期。
    22.孙宪忠:《再谈物权行为理论》,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23.刘建刚:《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的无权处分概念辨析》,载于《前沿》,2010年第8期。
    24.吴光荣:《论无权处分的适用范围》,载于《中外法学》,2005年第3期。
    25.蒲菊花:《无权处分的法律效力及其诉讼结构——以权利人的视角为分析路径》,载于《法学评论》,2005年第3期。
    26.张嘉钧:《无权处分的认定及其效力》,载于《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27.田韶华:《论我国合同法上的无权处分合同及其效力——<合同法>第51条再探讨》,载于《法学家》,2002年第2期。
    28.朱建农:《无权处分与买卖他人之物的效力探讨》,载于《政治与法律》,1999年第6期。
    29.王利明:《论无权处分》,载于《中国法学》,2001年第3期。
    30.孙鹏:《论无权处分行为——兼析<合同法>第51条》,载于《现代法学》,2000年第4期。
    31.蔡立东:《无权处分行为法律效力新诠——合同法第51条评析》,载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