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发端于美国而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各国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重视,主要国家纷纷将金融消费者保护列为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我国金融业不断发展,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商品与服务创新不断增加,金融消费者群体日益发展壮大。与此同时,我国金融商品交易中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日渐端倪并呈迅速扩大趋势,凸显出我国现有金融立法及相关法律中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严重缺位。
     本文以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主要发达国家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现状,对我国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提出整体性、全面性、分阶段性落实的建议。
     本文除引言和结论部分外,共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金融消费者保护概述。本章是全文的基础部分,界定了金融消费者概念,论述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主要国家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演进。本章对美、英、日三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尤其对上述国家金融危机后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的最新进展进行了介绍,并据此分析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监管及一国国情的关系,归纳出金融消费者保护发展轨迹与发展方向。
     第三章,金融消费者主要权利比较研究。本章提出了金融消费者应享有的八项基本权利,结合美、英、日相关法律规定,重点对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隐私权和受教育权内容进行比较研究。
     第四章,金融消费者救济制度比较研究。本章概述了金融消费者的保护途径,将金融消费者救济制度分为金融消费者纠纷解决制度和金融消费者补偿制度,并重点对主要国家的金融消费者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民事诉讼机制中的群体诉讼、示范诉讼、小额诉讼问题、以及金融消费者补偿制度进行比较研究。
     第五章,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问题研究。本章介绍了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全面分析了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存在的问题,包括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总体性问题、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金融消费者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在前文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存在的三大类问题,分别提出相关完善建议,并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的现实选择与未来选择。
The worldwide financial crisis has extremely damaged the financial consumer’s interests, which made countries to realize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umer protection in maintaining confidence and stability of the financial market. Many countries have considered the protection of financial consumer rights as the core of financial regulatory reform.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ese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dustry, the financial products and financial services have become a part of people’s daily life. Furthermore, as the financial consumer group ceaselessly expands, the infringement of financial consumer rights has surfaced and shown a rapidly increasing trend due to the lack of relevant laws in financial consumer protection.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topic of financial consumer protection (FCP for short), conducted systematic research in some important FCP issues in main developed countries with comparative and empirical analysis, and at the end,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of building chinese FCP legal system in an integrated, comprehensive, and phase-in way.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The body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1 analyzes the basic questions in financial consumer protection,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It defines the concept of financial consumer, and demonstrate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financial consumer protection.
     Chapter 2 introduces the FCP legislation evolutions in major countries. It compar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s and the latest regulatory reform of US, UK and Japan in FCP legislation,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financial consumer protection,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us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path and direction of FCP.
     Chapter 3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main rights of financial consumer. This chapter presents 8 basic rights but focuses on the right to be informed, the right to choose, the right to financial privacy, and the right to education, which are illustr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US, UK and Japan.
     Chapter 4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financial consumer redress mechanism, which includes the dispute resolution arrangements and the financial consumer compensation schemes. It mainly discusses the experience of modern countries in the financial consumer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s, the group litigation, test case, small claims of civil procedure, and the financial consumer redress schemes.
     Chapter 5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financial consumer protection in China. First, it 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financial consumer protection. Second, it elaborat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tecting process. Last but not least, it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on how to build up Chinese financial consumer protection system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引文
11Law Offices of William J. Stogsdill v. Cragin Federal Bank for Sav., 268 Ill. App. 3d 433, 206 Ill. Dec. 559, 645 N.E.2d 564, 63 ALR5th 777 (2d Dist. 1995).
    12Michelle L. Evans, J.D,“Who is a‘Consumer’Entitled to Protection of State Deceptive Trade Practice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s”,American Law Reports,63 ALR5th,p.1.
    13Uniform Commercial Code§1-201.
    14王利明:“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载于《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2期,第5页。Magnuson-Moss Warranty–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improvement Act,15 U.S.C.A.2301-12(1975).
    15陈卫佐译:《德国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16Consumer Protection Act 1987,Art.20.
    17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15页。
    18“Consumer: A person who buys goods or services for personal, family, or household use, with no intention of resale; a natural person who uses products for personal rather than business purposes”, Black's Law Dictionary 8th ed. 2004
    19王利明:“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载于《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2期,第4页。转引自《牛津法律大词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第204页。
    20[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修订本),满达人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460页。
    21王利明:“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载于《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2期,第4页。
    22李昌麒、许明月:《消费者保护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23梁慧星:“中国消费者政策和消费者立法”,载于《法学》,2000年第5期,第26页。
    
    24王利明:“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载于《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2期,第4页。
    25孙颖:《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0页。
    26郭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29页,转引自《联邦判例汇编》第二集,1942年版,第165到167页。
    27陈运雄:“论消费者的概念”,载于《求索》,1998年第4期,第4页。
    28王利明:“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载于《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2期,第7页。
    29王利明:“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载于《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2期,第7页。
    31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 2000,SEC. 5,SEC. 138.
    32该款后来被The 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 2000 (Consequential and Transitional Provisions)(Miscellaneous) Order 2001所修正为“被监管者在从事相关活动时提供的服务的使用者”。
    33The 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 2000 ,SEC. 22 .
    34The 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 2000, SCHEDULE 2 Regulated Activities, Part I Regulated Activities.
    35The 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 2000, SCHEDULE 2 Regulated Activities,Part II Investments.
    37The Financial Modernization Act of 1999, SEC. 509,
    38The Financial Modernization Act of 1999, SEC. 103.
    40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SEC.1002(5).
    41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SEC.1002(15).
    42Financial Services Reform Act 2001, SEC. 761G.
    43Financial Services Reform Act 2001, SEC .763A.
    44Financial Services Reform Act 2001, SEC .766A.
    45Financial Consumer Agency of Canada Act, SEC. 2.
    46Directive 2002/65/EC,Article 2.
    47Directive 2004/39/EC,Article 24.
    
    52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5页。
    53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5页。
    54《服务贸易总协定——关于金融服务的附件》,第5条,《世界贸易组织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法律文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12-313页。
    56郭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20页。
    
    57张桥云:《论银行产品的家庭消费》,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页。
    58何颖:“金融消费者刍议”,载于《金融法苑》,2008年总第75辑,第21页。
    59何颖:“金融消费者刍议”,载于《金融法苑》,2008年总第75辑,第21页。
    60何颖:“金融消费者刍议”,载于《金融法苑》,2008年总第75辑,第22页,转引自李凌燕:《消费信用法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2页、第11页。
    61何颖:“金融消费者刍议”,载于《金融法苑》,2008年总第75辑,第23页。
    63以上对个人银行业务分类的表述参见,金维虹等著:《现代商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5月第2版,第3-4页。
    67马洪雨,康耀坤,“危机背景下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载于《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2月,第20页。
    69张育军著:《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70Black's Law Dictionary (8th ed. 2004)
    
    72丁克基:“应立法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载于《上海金融报》,2009年8月11日,第2页。
    73Peter Cartwright,Consumer Protection in Financial Services,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9,p.5-6.
    74吴弘,徐振:“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理探析”,载于《东方法学》,2009第5期,第14页。
    75郭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33页。
    76余少祥:《弱者的权利—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法理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77蔡瑞琪:“信息不对称理论在我国金融消费中的应用”,载于《今日湖北(理论版)》, 2007年第5期,第6页。
    78谢康、乌家培编:《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 -18页。
    79蔡瑞琪:“信息不对称理论在我国金融消费中的应用”,载于《今日湖北(理论版)》, 2007年第5期,第6页。
    80蔡瑞琪:“信息不对称理论在我国金融消费中的应用”,载于《今日湖北(理论版)》, 2007年第5期,第6页。
    81蔡瑞琪:“信息不对称理论在我国金融消费中的应用”,载于《今日湖北(理论版)》, 2007年第5期,第6页。
    82孙颖:《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3页。
    83孙颖:《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3页。
    84苏永钦:“消费者保护法——一个新法域的诞生?”,载于《政大法学评论》,第23期,第209页。
    85王靖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能及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载于《福建金融》,2006年第3期,第8页。
    86王靖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能及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载于《福建金融》,2006年第3期,第8页。
    87王靖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能及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载于《福建金融》,2006年第3期,第8页,转引自TAYLOR MICHAEL,“Twin Peaks :A Regulatory Structure for the New Century”[EB/OL]. http://www.fmg.lse/pdfs/sp0079.pbf, visited at January 11th ,2011.
    88项卫星,李宏瑾:“当前各国金融监管体制安排及其变革:兼论金融监管体制安排的理论模式”,载于《世界经济》, 2004年第9期,第74页。
    89[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93页。
    90杨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理念与制度构建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8页。
    91张育军著:《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
    92张文显:《法的一般理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93页。
    93杨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理念与制度构建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8页。
    94冯果:“金融商品的横向规制趋势与中国金融法制之阶段性选择”,载于《金融服务法评论》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47页。
    95冯果:“金融商品的横向规制趋势与中国金融法制之阶段性选择”,载于《金融服务法评论》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48页。
    
    96何颖:“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原则”,载于《法学》,2010年第2期,第54页。
    97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Sec.1002(15).
    98吴弘、徐振:“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理探析”,载于《东方法学》,2009第5期,第20页。
    99何颖:“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原则”,载于《法学》,2010年第2期,第55页。
    100何颖:“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原则”,载于《法学》,2010年第2期,第55页,转载于.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世纪民法回顾”,载于《民商法论丛》第7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02吴弘,徐振:“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理探析”,载于《东方法学》,2009第5期,第20页。
    103何颖:“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原则”,载于《法学》,2010年第2期,第55页。
    104何颖:“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原则”,载于《法学》,2010年第2期,第56页。
    105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 2000,SEC. 5
    106何颖:“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原则”,载于《法学》,2010年第2期,第55页。
    108邢会强:“金融法理论的变革与‘金融服务法’理论的初步构建”,载于《金融服务法评论》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71-179页。
    
    109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系列课题研究报告:《国外投资者利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发展》,2007年,第18页。
    110罗伟:《国际保险监管模式比较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43页。
    
    111朱威至:《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80页。
    112宋晓燕:“论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联邦化及其改革”,载于《河北法学》,2009年11月,第34页。
    113Truth in Lending Act ,15 U.S.C.§§1601-1667f, as amended.
    114Fair Credit Reporting Act ,15 U.S.C.§§1681-1681(u), as amended.
    115Equal Credit Opportunity Act, 15 U.S.C.§§1691-1691f, as amended.
    116Fair Credit Billing Act ,15 U.S.C.§1666-1666j.
    117夏少敏:《消费信用法新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62页。
    118Fair Debt Collection Practices Act,15 U.S.C.§§1692-1692o, as amended.
    119Consumer Leasing Act ,15 U.S.C.§§1667-1667f, as amended.
    120Electronic Fund Transfer Act ,15 U.S.C.§§1693-1693r.
    121Right to Financial Privacy Act ,12 U.S.C.§3401.
    122朱威至:《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80页。
    123Gramm-Leach-Bliley Act(Pub. L.106-102, 113 Stat.1338, codified in relevant part at 15 U.S.C.§§6801-6809 and §§6821-6827, as amended).
    125朱摇摇、李辰:“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趋势:‘伞+双峰’的模式”,载于《海南金融》,2009年第12期,第61页。
    126徐孟洲等著:《金融监管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39页。
    127Home Equity Loan Consumer Protection Act,(codified in scattered Sections of the U.S. Code, particularly 15 U.S.C.§§1637 and 1647)
    128张倩、张云志、席秉琼、洪郑冲:“从美国信用卡新法案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载于《中国信用卡》,2009年8月,第21页。
    129张倩、张云志、席秉琼、洪郑冲:“从美国信用卡新法案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载于《中国信用卡》,2009年8月,第21页。
    130管斌:“金融消费者保护散论”,载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4卷第1期,第54页。
    132张喆、鲁政委:“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及其影响”,载于《金融发展评论》,2010年第7期,第54页。
    135巴曙松、吴博:“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内容评析”,载于《西部论丛》,2010年第8期,第55页。
    136 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TITLE X—Bureau of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 Subtitle D—Preservation of State Law.
    137 Dodd– 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TITLE IX—Investor Protections and Improvements to the regulation of Securities.
    138 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TITLE IX—Investor Protections and Improvements to the regulation of Securities, Sec. 915.
    139张喆、鲁政委:“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及其影响”,载于《金融发展评论》,2010年第7期,第57页。
    140 Dodd– 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TITLE IX—Investor Protections and Improvements to the regulation of Securities,Sec. 929V. Security Investor Protection Act amendments.
    141 Dodd– 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TITLE IX—Investor Protections and Improvements to the regulation of Securities, Sec. 989A. Senior investor protections.
    142 Dodd– 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TITLE IX—Investor Protections and Improvements to the regulation of Securities, Sec. 335.
    143 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Sec. 502. Federal Insurance Office.
    144张倩、张云志、席秉琼、洪郑冲:“从美国信用卡新法案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载于《中国信用卡》,2009年8月,第22页。
    145Statement by Chairman Ben S. Bernanke, http://www.federalreserve.gov/newsevents/press/bcreg/bernankeregz20080714.htm.参见张炜:《银行业年度法制报告2009》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版,第228-230页。
    146巴曙松、吴博:“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内容评析”,载于《西部论丛》,2010年第8期,第56页。
    147巴曙松、吴博:“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内容评析”,载于《西部论丛》,2010年第8期,第56页。
    149Consumer Credit Act 1974
    
    151乔海曙:“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英国的实践与评价”,载于《欧洲研究》,2003年第2期,第118页。
    152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49页。
    153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50页。
    154乔海曙:“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英国的实践与评价”,载于《欧洲研究》,2003年第2期,第118页。
    155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 2000,SEC. 5,上述目标在2010年修订为:维护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保护和加强金融体系的稳定,为消费者提供适度的保护,减少金融犯罪。
    156赵耀:“坚持审慎监管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统一——访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主席凯勒姆?麦卡锡”,载于《中国金融》,2004年第18期,第8页。
    157Banking Act 2009.
    158胡滨,尹振涛:“英国的金融监管改革”,载于《中国金融》,2009年第17期,第24页。
    160杨东、陆徐元:“英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新发展”,载于《银行家》,2010年第7期,第95页。
    161Financial Services Act 2010.
    162刘红:“日本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载于《日本学刊》,2004年第3期,第84页。
    163陈国进:“日本存款保险制度的演变及其借鉴意义”,载于《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第5期,第37页。
    164宣晓影、全先银:“日本金融监管体制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反应及原因”,载于《中国金融》,2009年第17期,第29页。
    165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4页。
    166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60页。
    167王思洋、吴昊:“日本金融监管体系的重建及启示”,载于《东北亚论坛》,2010年第5期,第107页。
    168王思洋、吴昊:“日本金融监管体系的重建及启示”,载于《东北亚论坛》,2010年第5期,第107页。
    
    169王思洋、吴昊:“日本金融监管体系的重建及启示”,载于《东北亚论坛》,2010年第5期,第107页。
    170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70页。
    171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53页。
    172杨东:“日本投资者保护立法理念的最新发展”,载于王利明、祝幼一主编,《<物权法>与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2页脚注。
    173杨莹:《我国银行消费者保护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25页。
    174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35页。
    175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60页。
    176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72页。
    177宣晓影、全先银:“日本金融监管体制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反应及原因”,载于《中国金融》,2009年第17期,第29页。
    178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54页。
    179宣晓影、全先银:“日本金融监管体制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反应及原因”,载于《中国金融》,2009年第17期,第29页。
    180约瑟夫·J.诺顿;廖凡译:“全球金融改革视角下的单一监管者模式:对英国FSA经验的评判性重估”载于《北大法律评论》,2006年第6期,第581页。
    182李昌麟、许明月:《消费者保护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
    184孙颖:《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4-15页。
    185The right to satisfaction of basic needs;The right to safety ;The right to be informed;The right to choose;The right to be heard;The right to redress;The right to consumer education;The right to a healthy environment ;参见孙颖:《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4-15页。
    186金融知识获知权、金融消费自主权、金融消费公平交易权、金融资产保密安全权、金融消费求偿求助权、享受金融服务权。见谭媛媛盛枫:“浅谈金融消费者的权利”,载于《金融时报》,2004年12月12日。
    187知情权、公平交易权、保密权、安全权、求偿权、自主选择权、享受服务权、监督权。见王和明:“金融消费者的八大权利”,载于《人民法院报》,2004年3月21日。
    188金融消费安全权、金融消费真情知悉权、金融消费自主选择权、金融消费公平交易权、金融消费损害赔偿权、金融消费结社权、金融消费受教育权、金融消费受尊重权、金融消费监督权,见强晓红“对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之探析”,载于《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第12期,第120页。
    190张志娟:《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7页。
    191张志娟:《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7页。
    192Peter Cartwright,Consumer Protection in Financial Service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9,p.10
    193郭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54页。
    194Louis D. Brandeis,Other People’s Money & How the Bankers Use it, National Home Library Foundation, ed,p.62(1933).
    196吕富强:《信息披露的法律透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197See FSA Handbook, Conduct of Business Sourcebook ,Insurance: Conduct of Business sourcebook Mortgages and Home Finance: Conduct of Business sourcebook , Banking: Conduct of Business sourcebook .
    198杨莹:《我国银行消费者保护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30页。
    199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Sec. 1032.
    200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Sec. 1033.
    201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Sec. 919.
    202Credit Card Accountability Responsibility and Disclosure Act of 2009, Sec.2.
    203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Sec. 1032.
    204Credit Card Accountability Responsibility and Disclosure Act of 2009, Sec.201.E.
    205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Sec. 1032.
    206See FSA Handbook, COBS 2.2.
    207See FSA Handbook, COBS 6.1.7.
    208See FSA Handbook, BCOBS 4.
    209See FSA Handbook, BCOBS 4.
    210See FSA Handbook ,MCOB 5 Pre-application disclosure , MCOB 6 Disclosure at the offer stage , MCOB7 Disclosure at start of contract and after sale.
    211See FSA Handbook ,Insurance: Conduct of Business sourcebook.
    212See FSA Handbook, COBS 6.1.
    213See FSA Handbook, Principles for Businesses , PRIN 2.1.1.
    214See FSA Handbook, COBS 2.2.
    216See FSA Handbook, COBS 6.1.13.
    217See FSA Handbook, ICOBS 4.2 (status disclosure) and ICOBS 6.4 (product disclosure).
    218See FSA Handbook, BCOBS 4.
    219See FSA Handbook, MCOB 5 Pre-application disclosure , MCOB 6 Disclosure at the offer stage , MCOB 7 Disclosure at start of contract and after sale.
    220See FSA Handbook, Insurance: Conduct of Business sourcebook.
    221See FSA Handbook, COBS 4.5.
    222见《金融商品销售法》英文对照版,Law on Sales of Financial Products ,Article 3.
    223见《金融商品交易法》英文对照版,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Exchange Act, Article 35-2.
    224见《金融商品交易法》英文对照版,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Exchange Act, Article 37-3.
    225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80-81页。
    226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82页。
    227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82页。
    228最高裁平成10年10月27日判决,转引自杜静怡:“金融业者于金融商品贩卖时之说明义务”,载于《月旦法学杂志》,2005年11月,第11页。
    229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83页。
    230 Chandelor v. Lopus,79 Eng. Rep. 3, Cro. Jac. 4 (Ex. Ch 1603).
    232Directive 2002/65/EC, Article 35 Assessment of sutability.
    233参见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89-91页。
    234参见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91页。
    235何颖:“金融交易的适合性原则研究”,载于《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2月,第15页。
    236何颖:“金融交易的适合性原则研究”,载于《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2月,第16页,See Louis Loss&Joel Seligman,Fundamentals of SecuritiesRegulation ,§9-C-3(2004).Andrew M.Pardieck,“Kegs, Crude, and Commodities Law: on Why it is Time to Reexamine the Suitability Doctrine”, Nevada Law Journal, Spring 2007,p305.
    237何颖:“金融交易的适合性原则研究”,载于《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2月,第16页。
    239张冠群:“金融商品销售适格性原则之法制分析”,载于《法学论坛》第5期,第146-147页。
    242何颖:“金融交易的适合性原则研究”,载于《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2月,第16页。
    243 John H.Sture et al.,Enforcement of Suitability Requirements for Variable Annuities,902 PLI/Comm 535,539(2008).
    244Clark v. Lamula Investors, Inc. 583 F.2d 594 (2d Cir.1978); Poser, supra note 26,§3.03.
    245何颖:“金融交易的适合性原则研究”,载于《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2月,第16页。
    246Robert N. Clemens Trust, Et Al. v. Morgan Stanley DW, Inc,485 F .3d 840 (2007).
    247See Paul F. Wickswat,50 S.E.C. 785 (1991).
    248Andrew M.Pardieck,“Kegs, Crude, and Commodities Law: on Why it is Time to Reexamine the Suitability Doctrine”, Nevada Law Journal, Spring 2007,p314.
    249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Sec. 919.
    250Suitability in Annuity Transactions Model Regulation.
    251侯幼萍、程红星:“境外金融商品投资中的客户适当性制度比较”,载于《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2月,第11页。
    252[美]戴维·G·爱泼斯坦、史蒂夫·H·尼克尔斯著,陆震纶、郑明哲译:《消费者保护法概要》,中国社会科学版社1998年版,第17-18页。
    253[美]戴维·G·爱泼斯坦、史蒂夫·H·尼克尔斯著,陆震纶、郑明哲译:《消费者保护法概要》,中国社会科学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254张炜:《银行业年度法制报告2009》,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版,第230页。
    255杨莹:《我国银行消费者保护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0页。
    257See FSA Handbook ,PERG 8.3.
    258See FSA Handbook, PERG 8.5.
    259See FSA Handbook, PERG 8.4.
    261See FSA Handbook, PERG 8.7.
    262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 2000,SEC.30.
    263See FSA Handbook, COBS 4.2.
    265See FSA Handbook, COBS 9.2.1.
    266See FSA Handbook, COBS 9.2.2.
    267See FSA Handbook ,COBS 9.2.5.
    268See FSA Handbook, COBS 9.5.2.
    269See FSA Handbook, ICOBS 5.3.1.
    270See FSA Handbook, ICOBS 5.3.2.
    271See FSA Handbook, ICOBS 5.3.3.
    272See FSA Handbook, MCOB 4.7.4.
    273See FSA Handbook, COBS 4.2.4.
    274See FSA Handbook, COBS 4.5.8.
    278See FSA Handbook , ICOBS 2.2.4.
    279See FSA Handbook, BCOBS 2.3.8,COBS 4.5.7.
    280See FSA Handbook, BCOBS 2.3.7,COBS 4.5.6.
    281See FSA Handbook, COBS 4.7.
    282See FSA Handbook, COBS 4.8.2.
    283See FSA Handbook, COBS 4.8.3.
    284See FSA Handbook, COBS 4.11.
    288见《金融商品销售法》英文对照版, Law on Sales of Financial Products , Article 7.
    289见《金融商品销售法》英文对照版, Law on Sales of Financial Products , Article 8.
    290见《金融商品销售法》英文对照版, Law on Sales of Financial Products , Article 9.
    291见《金融商品交易法》英文对照版,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Exchange Act, Article 40.
    292见《金融商品交易法》英文对照版,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Exchange Act, Article 37.
    293见《金融商品交易法》英文对照版,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Exchange Act, Article 38.
    294参见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89页。
    295见《金融商品交易法》英文对照版,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Exchange Act, Article 38.
    296参见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90页。
    297参见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90页。
    298内阁法令的判断标准是该行为对投资者提供了充分的保护,是否有损于公平交易,是否将会减损金融商品业的信心。见《金融商品交易法》英文对照版,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Exchange Act, Article 2.Article 38.
    299目前主要限于金融期货商品交易领域。
    300见《金融商品交易法》英文对照版,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Exchange Act, Article 38.
    301参见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90页。
    302见《金融商品交易法》英文对照版,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Exchange Act, Article 38.
    303参见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91页。
    304王利明主编:《人格权法新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87页。
    305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306 Charles M. Horn,“Financial Services Privacy at the 21st Century: A Conceptual Perspective”, 5N.C. Banking Inst. (2001),p.91.
    307程合红:《商事人格权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8-90页。
    308黄艳:《金融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研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30页。
    309谈李荣:《金融隐私权与信用开放的博弈》,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311Fair Credit Reporting Act ,15 U.S.C.§§1681-1681(u), as amended.
    312杨莹:《我国银行消费者保护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1页,转引自谈李荣,《银行与客户法律关系》,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59-61页。
    313杨莹:《我国银行消费者保护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1页,转引自谈李荣,《银行与客户法律关系》,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59-61页。
    314Right to Financial Privacy Act ,12 U.S.C.§3401.
    315杨莹:《我国银行消费者保护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1页,转引自谈李荣,《银行与客户法律关系》,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59-61页。
    317Right to Financial Privacy Act ,12 U.S.C.§3401,Sec. 1104.
    318Gramm-Leach-Bliley Act(Pub. L.106-102, 113 Stat.1338, codified in relevant part at 15 U.S.C.§§6801-6809 and§§6821-6827, as amended).
    319CUARESMA,JOLINA ,“The Gramm-Leach-Bliley”,Berkeley Technology Law Journal,2002,(17),p.516.
    32215 U.S.C. Sec.6802(a).中文译文参见黄毅,杜要忠译:《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页。32315 U.S.C. Sec.6802(b).中文译文参见黄毅,杜要忠译:《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页。
    324即如果非关联第三方是代表金融机构行使职能,则金融机构对其信息披露不受消费者选出权的限制,但是非关联第三方不得将此信息再次披露。
    325Howell Jackson,“Financial Privac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A Path to Transatlantic Regulatory Harmonization”, International Finance Seminar, Virginia Boyd,2005,p.12.
    326Howell Jackson,“Financial Privac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A Path to Transatlantic Regulatory Harmonization”, International Finance Seminar, Virginia Boyd,2005,p.11 32715 U.S.C. Sec.6802(c).中文译文参见黄毅,杜要忠译:《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页。
    32815 U.S.C. Sec.6802(d).中文译文参见黄毅,杜要忠译:《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3页。
    32915 U.S.C. Sec.6801(b).中文译文参见黄毅,杜要忠译:《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页。
    330Christopher Wolf ,“The Gram-Leach-Bliley Act: Current Development”, Fifth Annual Institute on Privacy Law 2004:New Developments &Compliance Issues in a Security-Conscious World. 33115 U.S.C. Sec.6809. 33215 U.S.C. Sec.6821.
    33315 U.S.C. Sec.6802(e).中文译文参见黄毅,杜要忠译:《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页。
    33415 U.S.C. Sec.6805.
    337Data Protection Act 1998 ,SCHEDULE 1 The data protection principles.
    338Data Protection Act 1998, Sec.1.
    339Data Protection Act 1998, Sec.2.
    340Data Protection Act 1998, Sec.7.
    341Data Protection Act 1998, Sec.10.
    342Data Protection Act 1998, Sec.11.
    343Data Protection Act 1998, Sec.12.
    344Data Protection Act 1998, Sec.13.
    345Data Protection Act 1998, Sec.14.
    346Data Protection Act 1998, Sec.7.
    347Data Protection Act 1998, Part IV Exemptions Sec.28. National Security. Sec.29. Crime and taxation. Sec.30. Health, education and social work. Sec.31. Regulatory activity. Sec.32. Journalism, literature and art. Sec.33. Research, history and statistics. Sec.33A. Manual data held by public authorities. Sec.34. Information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by or under enactment. Sec.35. Disclosures required by law or made in connection with legal proceedings etc. Sec.35A. Parliamentary privilege. Sec.36. Domestic purposes. Sec.37. Miscellaneous exemptions.
    348 Data Protection Act 1998 ,see http://en.wikipedia.org/wiki/Data_Protection_Act_1998 , visited at January 11th ,2011.
    349张炜:《银行业年度法制报告2009》,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228页。
    350Guidelines for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in the Financial Field ,Article 2,参见张炜:《银行业年度法制报告2009》,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页。
    351Guidelines for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in the Financial Field , Article 3,参见张炜:《银行业年度法制报告2009》,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版,第225页。
    352Guidelines for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in the Financial Field ,Article 5,参见张炜:《银行业年度法制报告2009》,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版,第225页。
    353Guidelines for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in the Financial Field ,Article 6,参见张炜:《银行业年度法制报告2009》,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版,第225页。
    354Guidelines for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in the Financial Field ,Article 8,参见张炜:《银行业年度法制报告2009》,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版,第226页。
    355Guidelines for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in the Financial Field ,Article 10.参见张炜:《银行业年度法制报告2009》,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版,第227页。
    356Howell Jackson,“Financial Privac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A Path to Transatlantic Regulatory Harmonization”,International Finance Seminar,Virginia Boyd,2005,p41.
    357刘渊恺:《金融机构客户信息保密法律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3页。
    358刘渊恺:《金融机构客户信息保密法律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3页。
    359Howell Jackson,“Financial Privac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A Path to Transatlantic Regulatory Harmonization”,International Finance Seminar,Virginia Boyd,2005,p50.
    360 Howell Jackson,“Financial Privac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A Path to Transatlantic Regulatory Harmonization”,International Finance Seminar,Virginia Boyd,2005,p51.
    361 Howell Jackson,“Financial Privac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A Path to Transatlantic Regulatory Harmonization”,International Finance Seminar,Virginia Boyd,2005,p52.
    362 Data Protection Directive, Directive 95/46/EC , Article 3 (h) 'the data subject's consent' shall mean any freely given specific and informed indication of his wishes by which the data subject signifies his agreement to personal data relating to him being processed.
    364Howell Jackson,“Financial Privac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A Path to Transatlantic Regulatory Harmonization”,International Finance Seminar,Virginia Boyd,2005,p46.
    365Howell Jackson,“Financial Privac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A Path to Transatlantic Regulatory Harmonization”,International Finance Seminar,Virginia Boyd,2005,p48.
    366赵志泉:《欧盟消费者保护研究:经济分析、法律规制与制度启示》,复旦大学博士后报告,2006年,第116页。
    367袁熙:“良好的投资者教育是维护投资者权益的最佳方式”,载于《中国金融》,2010年第18期,第57页。
    368许柯:“金融知识普及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载于《商场现代化》,2010年9月,第75页。
    385薛建波:“英国金融知识普及工作重点及其启示”,载于《济南金融》2007年第3期,第41页。
    386薛建波:“英国金融知识普及工作重点及其启示”,载于《济南金融》2007年第3期,第41页。
    387薛建波:“英国金融知识普及工作重点及其启示”,载于《济南金融》2007年第3期,第41页。
    389袁熙:“良好的投资者教育是维护投资者权益的最佳方式”,载于《中国金融》,2010年第18期,第58页。
    399余劲松、吴志攀主编:《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9页。
    400See FSA Handbook, DISP 1.参见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系列课题研究报告:“英国投资者保护救济制度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2007年,第8-9页。
    401See FSA Handbook, DISP 1.4.
    402See FSA Handbook, DISP 1.2.
    403参见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系列课题研究报告:“英国投资者保护救济制度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2007年,第10页。
    405See FSA Handbook, DISP 1.5.
    406See FSA Handbook, DISP 1.10.
    407See FSA Handbook, DISP 1.9.
    408Code of Banking Practice, Article 35.
    409孙颖:“论消费者纠纷的解决机制”,载于《法学评论》,2008年第3期,第43页。
    410陈文君:“金融消费者非诉讼救济比较研究”,载于《金融与经济》,2010年第3期,第10页。
    411周雯:《金融争议仲裁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5页。胥洪擎:《金融仲裁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7页。
    413FINRA:Code of Arbitration Procedure, SEC. 12213.
    414周雯:《金融争议仲裁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20页。胥洪擎:《金融仲裁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5页。
    415周雯:《金融争议仲裁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20页。胥洪擎:《金融仲裁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5页。
    418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Sec. 1028.
    419周雯:《金融争议仲裁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21页。胥洪擎:《金融仲裁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5页。
    420CDP Arbitration Rules May 2009, Article 6.
    421周雯:《金融争议仲裁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22页。胥洪擎:《金融仲裁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5页。
    422周雯:《金融争议仲裁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22页。胥洪擎:《金融仲裁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5页。
    424胥洪擎:《金融仲裁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4页。
    425See FSA Handbook, DISP 1.10.
    
    428杨悦:“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国际经验与制度借鉴”,载于《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第2期,第116页。
    429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Sec. 1013(b).
    430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Sec. 1034.
    431陈文君:“金融消费者非诉讼救济比较研究”,载于《金融与经济》,2010年第3期,第11页。
    433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 2000 , Part XVI, SCHEDULE 17.
    434See FSA Handbook, DISP 2.
    436See FSA Handbook, DISP 2.7.参见邢会强:“金融督察服务(FOS)比较研究”,载于《法治研究》,2011年第2期,第84页。
    437See FSA Handbook, DISP 2.8.
    438See FSA Handbook, DISP 2.6.
    439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系列课题研究报告:“英国投资者保护救济制度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2007年,第17页。参见邢会强:“金融督察服务(FOS)比较研究”,载于《法治研究》,2011年第2期,第86页。
    440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系列课题研究报告:“英国投资者保护救济制度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2007年,第18页。
    441See FSA Handbook, DISP 3.6.参见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系列课题研究报告:“英国投资者保护救济制度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2007年,第19页。
    442See FSA Handbook, DISP 3.6.参见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系列课题研究报告:“英国投资者保护救济制度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2007年,第18页。邢会强:“金融督察服务(FOS)比较研究”,载于《法治研究》,2011年第2期,第86页。
    443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系列课题研究报告:“英国投资者保护救济制度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2007年,第12页。
    445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系列课题研究报告:“英国投资者保护救济制度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2007年,第15页。
    451The Financial Ombudsman Service Terms of Reference, Schedule 1.
    452The Financial Ombudsman Service Terms of Reference, Schedule 2.
    453杨峰:《证券民事责任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61页。
    454群体诉讼不仅存在于证券欺诈等金融消费纠纷领域,同样存在于因环境污染、产品责任等导致的大规模侵权行为领域。
    455陈巍:“欧洲群体诉讼机制介评”,载于《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3期,第109页。
    456肖建华:“群体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比较研究”,载于《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2期,第227页。
    457“息诉状”允许受到类似伤害的人组成一个团体,代表自己以及缺席的集体成员提起诉讼。见钟瑞华:“美国消费者集团诉讼初探”,载于《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3期,第342页。
    458钟瑞华:“美国消费者集团诉讼初探”,载于《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3期,第343页。
    459杨峰:《证券民事责任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65页。
    460杨严炎:《群体诉讼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38页。
    461钟瑞华:“美国消费者集团诉讼初探”,载于《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3期,第345页。
    462杨峰:《证券欺诈群体诉讼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103页。
    463郭锋主编:《中国资本市场若干重大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74页。
    464所谓诉讼信托是指由法律授予某一公益团体的诉讼实施权,由该公益团体为权利受侵害的当事人起诉,而
    
    466孙颖:“论消费者纠纷的解决机制”,载于《法学评论》,2008年第3期,第50页。
    467杨峰:《证券民事责任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74页。
    468张大海:《德国群体诉讼制度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70页。
    469张大海:《德国群体诉讼制度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70页。
    470陈巍:“欧洲群体诉讼机制介评”,载于《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3期,第113页。转引自沈冠伶:《诉讼权保障与裁判外纷争处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193页注45。
    472陈巍:“欧洲群体诉讼机制介评”,载于《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3期,第113页。
    473张大海:《德国群体诉讼制度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49页。
    474杨峰:《证券民事责任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71页。
    475肖建华:“群体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比较研究”,载于《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2期,第232页。
    476杨峰:《证券民事责任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72页。
    477章武生:“论群体诉讼的表现形式”,载于《中外法学》,2007年第4期,第444页。
    478杨峰:《证券民事责任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72页。
    479肖建华:“群体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比较研究”,载于《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2期,第234页。
    480陆妍雁:《示范诉讼制度探析》,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3页。
    481陆妍雁:《示范诉讼制度探析》,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6-11页。
    482汤维建等著:《群体性纠纷诉讼解决机制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1页。
    485吴泽勇:“《投资者示范诉讼法》:一个群体性法律保护的完美方案?”,载于《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第151页。
    486吴泽勇:“《投资者示范诉讼法》:一个群体性法律保护的完美方案?”,载于《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第152页。
    487吴泽勇:“《投资者示范诉讼法》:一个群体性法律保护的完美方案?”,载于《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第152页。
    488吴泽勇:“《投资者示范诉讼法》:一个群体性法律保护的完美方案?”,载于《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第152页。
    489吴泽勇:“《投资者示范诉讼法》:一个群体性法律保护的完美方案?”,载于《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第152页。
    490肖建国、谢俊:“示范性诉讼及其类型化研究——以美国、英国、德国为对象的比较法考察”,载于《法学杂志》,2008年第1期,第36页。
    491肖建国、谢俊:“示范性诉讼及其类型化研究——以美国、英国、德国为对象的比较法考察”,载于《法学杂志》,2008年第1期,第36页。
    
    492袁春兰:“两大法系小额诉讼程序的比较分析”,载于《中外法学》,2005年4月,第137页。
    493张洁琼:《小额诉讼比较研究与中国的立法选择》,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4页。
    494张洁琼:《小额诉讼比较研究与中国的立法选择》,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5页。
    495张洁琼:《小额诉讼比较研究与中国的立法选择》,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5页。
    496袁春兰:“两大法系小额诉讼程序的比较分析”,载于《中外法学》,2005年4月,第137页。
    497张洁琼:《小额诉讼比较研究与中国的立法选择》,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6页。
    498张洁琼:《小额诉讼比较研究与中国的立法选择》,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6页。
    499张洁琼:《小额诉讼比较研究与中国的立法选择》,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9页。
    
    500张洁琼:《小额诉讼比较研究与中国的立法选择》,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0页。
    501张洁琼:《小额诉讼比较研究与中国的立法选择》,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0页。
    502张洁琼:《小额诉讼比较研究与中国的立法选择》,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1页。
    503参见张桥云:《存款保险制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504参见周德才:《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若干问题国际比较极其借鉴》,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4页。
    505参见马洪刚:《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5页。
    507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系列课题研究报告:“英国投资者保护救济制度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2007年,第30页。
    518参见沈福喜:《存款保险制度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第35页。
    521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系列课题研究报告“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运作模式研究”,2007年,第39页。
    525钟伟、须晨:“制度化保障体系——美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于《国际贸易》,2003年第5期,第48页。
    526钟伟、须晨:“制度化保障体系——美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于《国际贸易》,2003年第5期,第48页。
    527钟伟、须晨:“制度化保障体系——美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于《国际贸易》,2003年第5期,第47页。参见周德才:《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若干问题国际比较极其借鉴》,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4页。
    529李成明:“最后的安全网——世界保险保障制度介绍”,载于《中国保险》,2003年6月,第63页。
    530朱威至:《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86-87页。
    531朱威至:《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87页。
    532朱威至:《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83页。
    533朱威至:《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84页。
    537王大庆:“从国际金融危机看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载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2月,第90页。
    538邢成:“规范与创新:银信合作的现状与趋势”,载于《中国金融》,2010年第22期,第41页。
    539陶丽博、陈丽:“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改革——美国金融改革法案带来的启示”,载于《行政与法》, 2010年11月,第126页。
    540陶丽博、陈丽:“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改革——美国金融改革法案带来的启示”,载于《行政与法》, 2010年11月,第127页。
    541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5页。
    576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40页。
    578廖凡:“竞争、冲突与协调—金融混业监管模式的选择”,载于《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5月,第114页。
    586杨莹:《我国银行消费者保护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38页。
    588邢会强:“处理金融消费纠纷的新思路”,载于《现代法学》,2009年第5期,第51页。
    590杨严炎:《群体诉讼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87-189页。
    592杨严炎:《群体诉讼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54页。
    593杨峰:《证券欺诈群体诉讼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73-174页。
    594参见杨严炎:《群体诉讼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82-183页。
    595杨严炎:《群体诉讼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38页。
    602部分内容参考郭丹:《金融服务法研究——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视角》,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81-186页。
    603廖凡:“竞争、冲突与协调—金融混业监管模式的选择”,载于《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5月,第115页。
    604廖凡:“竞争、冲突与协调—金融混业监管模式的选择”,载于《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5月,第115页。
    606此部分内容参考冀春苗:《金融隐私权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30-32页。
    610汤维建、张曙光:“论我国消费者权益诉讼机制的建立”,载于《政法论丛》,2008年第3期,第52页。
    611相关内容参见,肖建华:“群体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比较研究”,载于《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2期,第241-243页。
    612肖建华:“群体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比较研究”,载于《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2期,第244页。
    [1]陈卫佐译:《德国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3]《牛津法律大词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
    [4] [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修订本),满达人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5]李昌麒、许明月:《消费者保护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6]李凌燕:《消费信用法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7]张桥云:《论银行产品的家庭消费》,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金维虹等著:《现代商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5月第2版。
    [9]张育军著:《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10]余少祥:《弱者的权利—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法理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1]谢康、乌家培编:《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2]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张文显:《法的一般理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4]夏少敏:《消费信用法新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15]徐孟洲等著:《金融监管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16]张炜:《银行业年度法制报告2009》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版,
    [17]吕富强:《信息披露的法律透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
    [18] [美]戴维?G?爱泼斯坦、史蒂夫?H?尼克尔斯著,陆震纶、郑明哲译:《消费者保护法概要》,中国社会科学版社,1998年版。
    [19]王利明主编:《人格权法新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0]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1999年版。
    [21]程合红:《商事人格权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谈李荣:《金融隐私权与信用开放的博弈》,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3]黄毅,杜要忠译:《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24]余劲松、吴志攀主编:《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5]杨峰:《证券民事责任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6]杨严炎:《群体诉讼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27]郭锋主编:《中国资本市场若干重大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8]沈冠伶:《诉讼权保障与裁判外纷争处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
    [29]汤维建等著:《群体性纠纷诉讼解决机制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0]张桥云:《存款保险制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1]苏宁:《存款保险法律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
    [32]郭丹:《金融服务法研究——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视角》,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罗培新:“美国金融监管的法律与政策困局之反思”,载于《中国法学》,2009年第3期。
    [2]许浩明教授:“德国民法典改革的反思及其对于中国民法典立法的借鉴作用”,载于张礼洪、高福平主编:《民法法典化、解法法典化和反法典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法大出版社,2008年版。
    [3]王利明:“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载于《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2期。
    [4]梁慧星:“中国消费者政策和消费者立法”,载于《法学》,2000年第5期。
    [5]陈运雄:“论消费者的概念”,载于《求索》,1998年第4期。
    [6]何颖:“金融消费者刍议”,载于《金融法苑》,2008年总第75辑。
    [7]马洪雨,康耀坤,“危机背景下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载于《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2月。
    [8]丁克基:“应立法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载于《上海金融报》,2009年8月11日。
    [9]吴弘,徐振:“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理探析”,载于《东方法学》,2009第5期。
    [10]蔡瑞琪:“信息不对称理论在我国金融消费中的应用”,载于《今日湖北(理论版)》, 2007年第5期。
    [11]苏永钦:“消费者保护法——一个新法域的诞生?”,载于《政大法学评论》,第23期。
    [12]王靖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能及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载于《福建金融》,2006年第3期。
    [13]项卫星,李宏瑾:“当前各国金融监管体制安排及其变革:兼论金融监管体制安排的理论模式”,载于《世界经济》, 2004年第9期。
    [14]冯果:“金融商品的横向规制趋势与中国金融法制之阶段性选择”,载于《金融服务法评论》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5]何颖:“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原则”,载于《法学》,2010年第2期。
    [16]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世纪民法回顾”,载于《民商法论丛》第7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7]邢会强:“金融法理论的变革与‘金融服务法’理论的初步构建”,载于《金融服务法评论》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8]宋晓燕:“论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联邦化及其改革”,载于《河北法学》,2009年11月。
    [19]金融改革与安全课题组:“美国银行监管的模式、特点及启示”,载于《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1月8日。
    [20]朱摇摇、李辰:“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趋势:‘伞+双峰’的模式”,载于《海南金融》,2009年第12期。
    [21]张倩、张云志、席秉琼等:“从美国信用卡新法案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载于《中国信用卡》,2009年8月。
    [22]乔海曙:“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英国的实践与评价”,载于《欧洲研究》,2003年第2期。
    [23]管斌:“金融消费者保护散论”,载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4卷第1期。
    [24]祁斌、王欧等:“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历程、影响和借鉴”,载于《今日财富》,2010年第7期。
    [25]张喆、鲁政委:“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及其影响”,载于《金融发展评论》,2010年第7期。
    [26]巴曙松、吴博:“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内容评析”,载于《西部论丛》,2010年第8期。
    [27]赵耀:“坚持审慎监管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统一——访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主席凯勒姆?麦卡锡”,载于《中国金融》,2004年第18期。
    [28]胡滨,尹振涛:“英国的金融监管改革”,载于《中国金融》,2009年第17期。
    [29]杨东、陆徐元:“英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新发展”,载于《银行家》,2010年第7期。
    [30]刘红:“日本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载于《日本学刊》,2004年第3期。
    [31]陈国进:“日本存款保险制度的演变及其借鉴意义”,载于《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第5期。
    [32]宣晓影、全先银:“日本金融监管体制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反应及原因”,载于《中国金融》,2009年第17期。
    [33]王思洋、吴昊:“日本金融监管体系的重建及启示”,载于《东北亚论坛》,2010年第5期。
    [34]杨东:“日本投资者保护立法理念的最新发展”,载于王利明、祝幼一主编,《<物权法>与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5]约瑟夫?J.诺顿;廖凡译:“全球金融改革视角下的单一监管者模式:对英国FSA经验的评判性重估”,载于《北大法律评论》,2006年第6期。
    [36]谭媛媛盛枫:“浅谈金融消费者的权利”,载于《金融时报》,2004年12月12日。
    [37]王和明:“金融消费者的八大权利”,载于《人民法院报》,2004年3月21日。
    [38]强晓红“对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之探析”,载于《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第12期。
    [39]杜静怡:“金融业者于金融商品贩卖时之说明义务”,载于《月旦法学杂志》,2005年11月。
    [40]何颖:“金融交易的适合性原则研究”,载于《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2月。
    [41]张冠群:“金融商品销售适格性原则之法制分析”,载于《法学论坛》第5期。
    [42]侯幼萍、程红星:“境外金融商品投资中的客户适当性制度比较”,载于《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2月。
    [43]鲁明易、黄嘉璐:“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隐私条款述评及启示”,载于《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4期。
    [44]袁熙:“良好的投资者教育是维护投资者权益的最佳方式”,载于《中国金融》,2010年第18期。
    [45]许柯:”金融知识普及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载于《商场现代化》,2010年9月。
    [46]施继元,陈文君:“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的突破和妥协”,载于《金融与经济》,2010年9月。
    [47]薛建波:“英国金融知识普及工作重点及其启示”,载于《济南金融》2007年第3期。
    [48]孙颖:“论消费者纠纷的解决机制”,载于《法学评论》,2008年第3期。
    [49]陈文君:“金融消费者非诉讼救济比较研究”,载于《金融与经济》,2010年第3期。
    [50]课题组“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经验教训”,载于《金融研究》,2010年第1期。
    [51]杨悦:“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国际经验与制度借鉴”,载于《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第2期。
    [52]陈巍:“欧洲群体诉讼机制介评”,载于《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3期。
    [53]肖建华:“群体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比较研究”,载于《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2期。
    [54]钟瑞华:“美国消费者集团诉讼初探”,载于《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3期。
    [55]章武生:“论群体诉讼的表现形式”,载于《中外法学》,2007年第4期。
    [56]吴泽勇:“《投资者示范诉讼法》:一个群体性法律保护的完美方案?”,载于《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
    [57]肖建国、谢俊:“示范性诉讼及其类型化研究——以美国、英国、德国为对象的比较法考察”,载于《法学杂志》,2008年第1期。
    [58]袁春兰:“两大法系小额诉讼程序的比较分析”,载于《中外法学》,2005年4月。
    [59]钟伟、须晨:“制度化保障体系——美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于《国际贸易》,2003年第5期。
    [60]李成明:“最后的安全网——世界保险保障制度介绍”,载于《中国保险》,2003年6月。
    [61]王大庆:“从国际金融危机看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载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2月。
    [62]邢成:“规范与创新:银信合作的现状与趋势”,载于《中国金融》,2010年第22期。
    [63]廖凡:“竞争、冲突与协调—金融混业监管模式的选择”,载于《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5月。
    [64]郭锋:“大庆联谊股东诉讼案与中国证券民事赔偿制度的构建”,载于《法学杂志》,2006年第1期。
    [65]汤维建、张曙光:“论我国消费者权益诉讼机制的建立”,载于《政法论丛》,2008年第3期。
    [66]陶丽博、陈丽:“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改革——美国金融改革法案带来的启示”,载于《行政与法》, 2010年11月。
    [67]邢会强:“金融督察服务(FOS)比较研究”,载于《法治研究》,2011年第2期
    [1]孙颖:《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郭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3]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4]杨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理念与制度构建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5]罗伟:《国际保险监管模式比较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6]朱威至:《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7]杨莹:《我国银行消费者保护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8]张志娟:《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9]黄艳:《金融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研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0]刘渊恺:《金融机构客户信息保密法律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1]赵志泉:《欧盟消费者保护研究:经济分析、法律规制与制度启示》,复旦大学博士后报告,2006年。
    [12]周雯:《金融争议仲裁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3]胥洪擎:《金融仲裁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4]张大海:《德国群体诉讼制度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5]陆妍雁:《示范诉讼制度探析》,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6]张洁琼:《小额诉讼比较研究与中国的立法选择》,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7]周德才:《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若干问题国际比较极其借鉴》,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8]马洪刚:《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9]沈福喜:《存款保险制度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20]杨维均:《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补偿法律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1]冀春苗:《金融隐私权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金融危机使全球损失50万亿美元开始冲击最弱势群体”,载于“21CN经综合”,2009年3月1日, http://finance.21cn.com/news/gjcj/2009/03/10/5975169.shtml,访问日期:2011年2月28日。
    [2]杨健翱:“引导民间剩余资本投资海外市场的意义及建议”,新浪网,2010年3月10日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20100310/16177538492.shtml,访问日期:2011年2月28日。
    [3]新华社:“金融服务误导,进了银行门‘储户’变‘保户’”,2009年7月23日,财界网,http://money.17ok.com/news/434/2009/0723/1216860.html,访问日期:2011年2月28日。
    [4]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司的徐林司长在2009年第二届上海金融论坛的讲话,http://finance.ifeng.com/news/hgjj/20090219/388296.shtml,访问日期:2010年10月1日。
    [5]《第二期中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调查分析报告》,2008年04月01日,来源:中国证券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8-04/01/content_7894311.htm,访问日期:2010年10月27日。
    [6]上海金融报:“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势在必行”,2010年05月14日, http://www.sina.com.cn,访问日期:2010年10月27日。
    [7]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系列课题研究报告:《国外投资者利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发展》,2007年。
    [8]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行长杨小平在2008年3月5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首次提出了金融消费者的16项权利。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Html/Article_44864.shtml,访问日期:2010年12月2日。
    [9]郭洪俊、张昕:“英国《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评介(三)”,载于中国民商法律网,2008年5月22日, 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39226,访问日期:2010年12月7日。
    [10]中国证券业协会投资者教育园地:“美国投资者教育简介”。http://www.sac.net.cn/newcn/investoredu/infodetail.jsp?id=1209535979100&type=CMS.STD,访问日期:2010年12月22日。
    [11]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参加日本‘2009年投资者教育研讨会’的报告”, http://www.sac.net.cn/newcn/home/info_detail.jsp?info_id=1262153930100&info_type=CMS.STD&cate_id=81183686399100,访问日期:2010年12月24日。
    [12]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系列课题研究报告:“英国投资者保护救济制度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2007年,
    [13]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金融危机下美国证券投资者与存款人保护制度”,2010年2月6日,http://www.sipf.com.cn/jyzx/llyj/02/10506.shtml,访问日期:2011年2月11日。
    [14]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系列课题研究报告“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运作模式研究”,2007年,第39页。
    [15]《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年报》
    [16]《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年报》
    [17]张明珅:“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与法律完善”,载于“上海法学网”,http://www.sls.org.cn/all_show_detail.jsp?main_id=187&id=1870000030,访问日期:2011年2月20日。
    [18]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在创业板培训班的讲话,2009年7月13日,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7/13/content_11702551.htm,访问日期:2011年2月20日。
    [19]中国保险业行业协会会长金坚强在保险高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中国保险业的机遇与挑战”,2010年12月17日, http://business.sohu.com/20101217/n278347510.shtml ,访问日期:2011年2月20日。
    [20]叶兰昌:“要让证券投资者权益法律保护更有效”,载于“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2006年07月25日,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060725/0000815876.shtml,访问日期:2011年2月20日。
    [21]陈共炎:“多层次投资者保护体系日趋成熟”,载于《上海证券报》,2010年8月20日,http://finance.sipf.com.cn/detail.jsp?i_id=128939&cid=18,访问日期:2011年2月20日。
    [22]陈共炎:“积极探索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新机制”,载于《证券日报》,2010年8月30日,http://finance.sipf.com.cn/detail.jsp?i_id=128947&cid=18,访问日期:2011年2月20日。
    [23]代洪军:“新保险法突出三大修改亮点,更加注重保护消费者合法利益”,来源于“广西保险行业网”,2009年3月26日, http://www.gxbx.com.cn/bencandy.php?fid-79-id-11659-page-1.htm,访问日期:2011年2月20日。
    [24] 2011年1月21日,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2011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http://www.zgld.org.cn/a/jinrongbaoxian_gongshangshuiwu/2011/0113/3967.html,访问日期:2011年2月20日。
    [25]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相关问题研究”,载于“中国改革论坛网”,2010年9月2日。http://www.chinareform.org.cn/Economy/finance/Forward/201009/t20100902_42046_1.htm,访问日期:2011年2月21日。
    [26]中国消费者协会:“2008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分析”,2009年1月19日,http://www.cca.org.cn/web/xfts/newsShow.jsp?id=42448&cid=306,访问日期:2011年2月24日。
    [27]保监会:“山西保险行业协会联合省消协建立保险消费者投诉处理沟通协调机制”,2010年5月4日,新浪网,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insurance/bxfg/20100504/14023308851.shtml,访问日期:2011年2月26日。
    [28]“六奥运比赛城市建立消费者银行服务投诉联动机制”http://www.cnr.cn/fortune/news/200807/t20080725_505047812.html,访问日期:2011年2月26日。
    [1] Howell Jackson, Variation in the Intensity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Preliminary Evidence and Potential Implications,24 Yale Journal on Regulation (2007).
    [2] Martin Ebers,“The Notion of Consumer”,Consumer Law Compendium- Comparative Analysis, http://www.eu-consumer-law.org/study_en.cfm,vi-sited at January 11th,2011.
    [3] Michelle L. Evans, J.D,“Who is a‘Consumer’Entitled to Protection of State Deceptive Trade Practice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s”,American Law Reports,63 ALR5th..
    [4]“Our Money, Our Rights: How the Global Consumer Movement is Fighting for Fair Financial Services”, http://www.consumersinternational.org/, visited at January 11th, 2011.
    [5] Peter Cartwright, Consumer Protection in Financial Service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9.
    [6] TAYLOR, MICHAEL. Twin Peaks :A Regulatory Structure for the New Century[EB/OL]. http://www.fmg.lse/pdfs/sp0079.pbf, visited at January 11th, 2011.
    [7] CUTS Centre for Consumer Action Research and Training (CART),“Consumer Rights and Its Expansion”, http://www.cuts-international.or-g/consumer-rights.htm, visited at January 11th, 2011.
    [8] Andrew M.Pardieck,“Kegs, Crude, and Commodities Law: on Why it is Time to Reexamine the Suitability Doctrine”, Nevada Law Journal, Spring 2007.
    [9] John H.Sture et al., Enforcement of Suitability Requirements for Variableannuities, 902 PLI/Comm 535, 539(2008).
    [10] Charles M. Horn,“Financial Services Privacy at the 21st Century: A Conceptual Perspective”, 5N.C. Banking Inst. (2001).
    [11] CUARESMA, JOLINA,“The Gramm-Leach-Bliley”, Berkeley Techn-logy Law Journal,2002,(17).
    [12] Howell Jackson,“Financial Privac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A Path to Transatlantic Regulatory Harmonization”, International Finance Seminar, Virginia Boyd,2005.
    [13] Christopher Wolf,“The Gram-Leach-Bliley Act:Current Development”, Fifth Annual Institute on Privacy Law 2004:New Developments &Compliance Issues in a Security-Conscious World.
    [14] Tony’s speech,“Once a National Strategy for Financial Capability is Developed, Then What?”,IFIE/IOSCO, Cairo, 9 November 2010, http://216.250.243.12/ifie/2010%20Conference/presentations/Tony%20Hobman%20-%20IFIE%20national%20strategy,%20then%20what%2020101104.pdf,visited at January 11th,2011.
    [15] FSA,“Facts about the UK’s National Strategy for Financial Capability”, http://www.fepkenya.org/Resources/documents/05-12-31% 20FinEd%20UK% 20National%20strategy%20fact%20sheet.pdf, visitedat January 11th,2011.
    [16] Susumu Kohsaka,“Financial/ Investment Education Promotion Structures in Japan”, IFIE/JSDA JointSeminars on Investor Education, 2009, http ://www.jsda.or.jp/html/eigo/091112e.html,visited at January 11th, 2011.
    [17] Mark J. Astarita, Esq, Overview of the Securities Arbitration Process, http://www.Seclaw.com/arbover.htm, visited at January 11 th, 2011.
    [18] Amy Radon,“The Time for Change in Securities Arbitration Has Come: The Unfolding Story of How the Financial Industry Regulatory Authority’s ArbitrationSystem Is Failing Investors”, http://www.publicjustice.net/Resources/Backgrounds/time-for-change-in-Securitiesarbitration.aspx,visited at January 11th, 2011.
    [1]银监会:http://www.cbrc.gov.cn/
    [2]证监会:http:www.csrc.gov.cn/
    [3]保监会:http:www.circ.gov.cn/
    [4]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网:http://www.sipf.com.cn/
    [5]中国消费者协会:http://www.cca.org.cn/
    [1] http://www.consumersinternational.org/
    [2] http://www.fsa.gov.uk/
    [3] http://www.consumerprivacyguide.org/
    [4] http://www.jumpstart.org/
    [5] http://www.cfebuk.org.uk/
    [6] http://www.moneymadeclear.org.uk/
    [7] http://www.citydisputespanel.org/
    [8] http://www.financial-ombudsman.org.uk/
    [9] http://www.fscs.org.uk/
    [10] http://www.fdic.gov/
    [11] http://www.sipc.org/
    [12] http://www.flahiga.org/
    [1] Law Offices of William J. Stogsdill v. Cragin Federal Bank for Sav., 268 Ill. App. 3d 433, 206 Ill. Dec. 559, 645 N.E.2d 564, 63 ALR5th 777 (2d Dist. 1995).
    [2] Chandelor v. Lopus,79 Eng. Rep. 3, Cro. Jac. 4 (Ex. Ch 1603).
    [3] In re Whiteman&Stirling Co.,43 S.E.C 181,182-83(1966).
    [4] In re Powell&McGowan,Inc.,41 S.E.C933,934(1964).
    [5] Clark v. Lamula Investors, Inc. 583 F.2d 594 (2d Cir.1978); Poser, supra note 26,§3.03.
    [6] Robert N. Clemens Trust, Et Al. v. Morgan Stanley DW, Inc,485 F .3d 840 (2007).
    [7] Tournier v. National Provincial and Union Bank of England ,(1924) 1 KB 461(C.A. 1923)。
    [1] 1995年《个人数据保护指令》(Directive 95/46/EC)
    [2] 1998年《不作为诉讼指令》(Directive 98/27/EC)
    [3] 2002年《远程金融服务消费者指令》(Directive 2002/65)
    [4] 2004年《金融工具市场指令》(Directive 2004/39/EC)
    [1] 1933年《银行法》(Glass-Steagall Act)
    [2]《1933年证券法》(Securities Act of 1933)
    [3]《1934年证券交易法》(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
    [4] 1950年《联邦存款保险法》(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Act of 1950)
    [5] 1966年《联邦民事诉讼规则》(Federal Rule of Civil Procedure)
    [6] 1967年《诚实信贷法》(Truth in Lending Act)
    [7] 1970年《公平信用报告法》(Fair Credit Reporting Act)
    [8] 1970年《证券投资者保护法》(Securities Investor Protection Act)
    [9] 1974年《公平信贷机会法》(Equal Credit Opportunity Act)
    [10] 1975年《公平信贷结账法》(Fair Credit Billing Act)
    [11] 1975年《联邦瑕疵担保法》(Magnuson-Moss Warranty–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improvement Act)
    [12] 1976年《正当收债行为法》(Fair Debt Collection Practices Act)
    [13] 1977年《社区再投资法》(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
    [14] 1978年《电子资金转账法》(Electronic Fund Transfer Act)
    [15] 1978年《金融隐私权法》(Right to Financial Privacy Act)
    [16] 1988年《房屋公平贷款消费者保护法》(Home Equity Loan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17] 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实施法》(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Reform Recovery and Enforcement Act of 1989);
    [18] 1990年《住房抵押公开法案》(Home Mortgage Disclosure Act)
    [19] 1991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促进法》(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1991)
    [20] 1992年《电话泄密及争端解决法案》(Telephone Disclosure and Dispute Resolution Act of 1992),
    [21] 1993年《真实储蓄法案》(The Truth in Savings Act),
    [22] 1994年《电话销售和消费者欺诈及不正当行为法》(Telemarketing and Consumer Fraud and Abuse Prevention Act),
    [23] 1994年《房屋所有权权益保护法》(Home Ownership and Equity Protection Act)
    [24] 1995年《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案》(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25] 1996年《信用修复组织法》(Credit Repair Organizations Act),
    [26] 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The Financial Modernization Act of 1999)
    [27] 2003《公平准确信用交易法》(Fair and Accurate Credit Transactions Act of 2003)
    [28] 2003年《金融知识与教育促进法》(The Financial Literacy and 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29] 2005年《防止滥用破产和消费者保护法》(Bankruptcy Abuse Prevention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of 2005)
    [30] 2009年《信用卡业务相关责任和信息披露法案》(Credit Card Accountability Responsibility and Disclosure Act of 2009)
    [31] 2010年《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个人消费者保护法案》(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1] 1974年《消费信贷法》(Consumer Credit Act 1974)
    [2] 1975年《保单持有人保护法》(Policyholders Protection Act 1975)
    [3] 1986年《金融服务法》(Financial Services Act 1986)
    [4] 1987年《消费者保护法》(Consumer Protection Act 1987)
    [5] 1987年《银行法》(Banking Act 1987)
    [6] 1998年《数据保护法》(Data Protection Act 1998),
    [7] 1999年《民事诉讼规则》(The Civil Procedure Rules 1999)
    [8] FSA业务手册,FSA Handbook
    [9] 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 2000)
    [10] 2003年《隐私和电子通讯规则》(The Privacy and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EC Directive) Regulations 2003)
    [11] 2006年《消费信贷法》(Consumer Credit Act 2006)
    [12] 2009年《银行法》(Banking Act 2009)
    [13] 2010年《金融服务法》(Financial Services Act 2010)
    [1] 1961年《分期付款销售法》
    [2] 1971年《存款保险法》(1996年、2000年修改)
    [3] 1983年《贷金业规制等的法律》(2006年更名为《贷金业法》)
    [4] 2002年《金融商品销售法》(2006年修改)
    [5] 2003年《个人信息保护法》
    [6] 2006年《金融商品交易法》
    [7] 2008年《保险业法》
    [1]《中国人民银行法》
    [2]《商业银行法》
    [3]《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4]《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5]《证券法》
    [6]《公司法》
    [7]《证券投资基金法》
    [8]《保险法》
    [1]澳大利亚2001年《金融服务改革法案》(The Financial Services Reform Act)
    [2]澳大利亚2010年《金融督察服务管辖范围》(The Financial Ombudsman Service Terms of Reference)
    [3]加拿大2001年《金融消费者署法》(Financial Consumer Agency of Canada Act)
    [4]德国2001年《关于侵害消费者权利和其他权利之停止侵害(不作为)诉讼法》(Gesetzüber Unterlassungsklagen bei Verbraucherrechts- und anderen Verst??en)
    [5]德国2002年《法律咨询法》(Rechtsberarungsgesetz)
    [6]德国2004年《反不正当竞争法》(Gesetz gegen den unlauteren Wettbewerb)
    [7]德国2005年《投资者示范诉讼法》(Das Kapitalanleger-Musterverfahrensgesetz)
    [8]德国2008年《法律服务法》(Rechtsdienstleistungsgesetz)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