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传播新技术的社会风险及其治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围绕“传播新技术的社会风险及其治理”这一命题展开,以传播新技术与社会风险之间的关系为着眼点,较为系统地探讨了传播新技术产生社会风险的原因、机制及其治理策略。
     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导论部分,对研究的缘起和研究思路作了介绍。第二章“传播新技术与社会风险:社会环境与逻辑关联”是正文的第一部分,也是整个论文所要分析的对象、背景和框架。本文首先引介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核心传播新技术并归纳了它们所具有的数字化、网络化、互动式、个人化、时空压缩等特征。此基础上还界定了“新媒体”的概念及其基本属性。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已经全面进入风险社会,中国本身的社会结构、所处的历史阶段以及当前正在积极参与的全球化进程为这些风险的放大提供了条件。整体的社会环境因素构成了传播新技术在中国社会应用的现实土壤,并由此规定传播新技术所能发挥的影响的方向。在“技术—社会”互动论为指导下,作者接着建立了传播新技术与社会风险二者之间的逻辑关联。传播新技术(新媒体)所引发的社会风险,一方面是由于传播新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的,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讲,是由传播新技术与特定的社会结构、制度安排等社会环境因素之间互动而衍生出来的。当传播新技术应用于社会信息的传播流程中时,传播新技术内嵌的制度结构与社会既有的制度安排之间将产生一个碰撞和融合的过程。
     第三章主要涉及“传播新技术给社会带来的结构性风险”。首先,网络技术的兴起,成了建构高风险社会结构的重要因素。网络社会虚拟的环境为人们的互动关系提供了“自由”和“开放”的空间。自由和开放既是网络社会的精髓所在,也是孕育各种风险的温床。在一个全球性、虚拟性和开放性的网络社会中,信息和知识成为重新塑造社会结构的基本力量,而信息和知识本身包含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蕴含着巨大的社会风险。而且,在依着去中心、去控制的概念建构的网络空间里,信息交换的主流模型正在从集中化和等级化模型向分散化和平行化模型转化,传播新技术深刻影响着社会权威结构和权力分布。在此条件下,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技术解构了传统的信息传播秩序,导致传统信息控制体系的弱化。作者还发现,传播新技术条件下数字鸿沟加剧了社会分化并引起了风险分配的失衡,并将引起进一步的社会失序。
     第四章“传播新技术条件下的社会风险生成机制与放大效应”是整篇论文的重点。本章集中论证传播新技术如何成为社会风险的“发动机”和“助推器”。信息与传播新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信息系统高度复杂化,再加上社会结构及组织之间日益加深的依存关系,从而使得社会风险快速增加,破坏性也将呈几何级数增长。在信息与传播新技术营造的网络空间里,传播伦理和行为规范尚未完全确立,个人化播行为和虚拟化交往行为的结果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这样,社会复杂系统的每一个节点上,都可能由于个体行为的偏离而带给整个系统风险。个人化传播从技术上打破了专业媒体组织的话语垄断,具有高度自由、开放的特征,却也容易引发非制度性参与和非理性化行动。而同时,由于传播新技术的发展,跨越国界的社会风险的全球化传播已然成为现实,这极易引发文化传播领域的冲突和失衡,更有甚者,民族国家的信息主权乃至国家主权将受到重大的损害,新技术条件下的民族国家面临治理失效的风险。最后,风险事件与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相互作用,而且新媒体在其中执行了“风险放大站”功能,强化了公众的风险认知,形成了风险的社会放大效应。
     第五章主要探讨针对传播新技术的社会风险的复合治理策略。结合传播新技术的特点,作者主张摈弃那种单一的“以技术手段治理技术风险”的做法,转而改善风险治理结构,实施复合治理。论文首先谈到了建设和谐的传媒环境对于风险治理的支持作用。接着,作者主张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建立起机制完善、反应迅速的风险预警和风险沟通机制来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加强数字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和风险意识教育,也是治理社会风险的长效机制。最后,本文探讨了从技术、法律、道德等多方面来加强社会控制机制的必要性。
     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并着重指出了制度因素是传播新技术条件下社会风险产生的主要诱因。在引介现代治理理念的基础上,主张朝着双向沟通的风险“新合作治理”这一理想范型寻求社会风险治理的突破。
This article explores social risks of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NCTs,for short)and risk governance,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CTs and social risks.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cause,mechanism of NCTs-genareated social risks and corresponding governance strategies.
     The paper contains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aim and idea of the study. The second chapter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social risks: social circumstances and logic relationship" is the first part of the article, it gives the background, frame and object of the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introduces NCTs and its characteristics:digitalization, networking, interactivity,individualization,time-space compression and so on.This paper then analyzes the definition and attributes of new media. China has entered risk society during social transition,its social structure,historical phase and the globalization process have caused amplification of social risks.The total social circumstances make the basis of NCTs and determine the nature of its social impact. The logic linkage between NCTs and social risks lies in two facts.The complexity and uncertainty embedded in NCTs generate the social risks. Above all,the essential forces that produce social risks is the interaction of NCTs and social circumstances such as society administr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institution arrangement. The interaction and integration process between embedded institution structure and given institution arrangement will happen when NCTs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social information flow.
     The third chapter involves constructional risks brought to society by NCTs. Firstly, networking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high-risk social construction. Virtual environment of network society provides free and open space, which is the spirit of network society and origin of risks as well, In a global, virtual and open network society,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becomes fundamental force to rebuild social constructure, while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contains uncertainty and may bring social risks.In the network space of de-centralization and de-control, the main model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alters from centralization,hierarchy to decentralization and flat, NCTs deeply affect social authority constr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power. Thus, NCTs deconstruct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 order, lead to decline of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controlling system. The author founds that digital divide brings social differentiation, and causes unbalance of risk distribution and further social disorder.
     The main body of the dissertation is the forth chapter, production mechanism and amplification effect of social risks under condition of NCTs.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NCTs' function as engine and activator of social risks. Development of NCTs results in complication of social information system, with dependence between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organization, social risk and destruction increases dramatically, in the network space, communication ethics and behavior criterion has not been founded yet, individualized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virtualized interaction brings uncertainty, therefore, in each node of complicated social system, whole system risks may happen due to individual communication misbehavior. individualized communication breaks monopolization of specialty media, it features as extreme open and free, while it tends to bring non-institutionalized participation and irrational action as well. Meanwhile, with development of NCTs, global communication of cross-national social risks becomes reality which lead to conflict and unbalance i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field. Moreover, informational and national sovereignty may be damaged, nation-state are confronted with disabled government. Lastly, risk events interact with specific social,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new media may play role as risk amplification station which intensifies public risk perception and forms amplification effect of social risks.
     The fif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multi-strategies on the social risk of the NCTs. On the base of modern governance theory, this article insists on giving up the simple way of evading the technical risk from technical level, and turns to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risk governance. By building up a new risk governance system on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we can establish a net of confidence between nation, citizen society, medium and enterprise, we can construct a stage for information's exchanging and use the advantage of new media to create a risk pre-warning and emergency dealing system to prevent social risk from happening. To take advantage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media, we can create media literacy and risk consciousness among public. It's also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social controlling system in the field of technologies, law and ethics. I draw the conclusion in the epilogue for the whole article.The author explores institution factors as the main forces of NCTs-generated social risks.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ideal model of new collaborative.
引文
1.潘力,董晓平.现代传播新技术与广播发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程予诚.新媒介科技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
    5.程洁.新数字媒介论稿[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6.[美]约翰·帕夫利克.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M].周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8.[法]洛特非·马赫兹.世界传播概览:媒体与新技术的挑战[M].师淑云,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信息技术概览:信息和通信技术与信息经济[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10.钟瑛,刘瑛.中国互联网管理与体制创新[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11.刘颖悟.三网融合与政府规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2.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3.方兴东,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14.刘津.博客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5.陈燕.超越时空——媒介科技史论[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16.吴廷俊.科技发展与传播革命[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17.[美]约瑟夫·多米尼克,弗里茨·梅瑟,巴里·谢尔曼.电子媒体导论[M].张海鹰,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9.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0.[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1.[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3.[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4.钟瑛,余红.传播科技与社会[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5.[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6.[英]史蒂文·拉克斯,等.尴尬的接近权:网络社会的敏感话题[M].禹建强,王海,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7.庄友刚.跨越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8.[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29.[德]乌尔利希·贝克.风险社会:通往另一个现代的路上[M].汪浩,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4.
    30.[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M].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1.[德]乌尔里希·贝克,[英]安东尼·吉登斯,[英]斯科特·拉什.自反性现代化[M].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2.[英]芭芭拉·亚当,[德]乌尔里希·贝克,[英]约斯特·房龙.风险社会及其超越:社会理论的关键议题[M].赵延东,马缨,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33.[德]乌尔里希·贝克,[德]约翰内斯·威尔姆斯.自由与资本主义:与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对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34.[英]谢尔顿·克里姆斯基,[英]多米尼克·戈尔丁.风险的社会理论学说[M].徐元玲,孟毓焕,徐玲,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35.[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M].周红云,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6.[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黄平,校.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37.[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译.王铭铭,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8.[英]安东尼·吉登斯,[英]克里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M].尹宏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39.李惠斌.全球化与公民社会[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0.薛晓源,周战超.全球化与风险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1.杨雪冬,等.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2.王巍.国家风险——开放时代的不测风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43.童星,张海波,等.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4.刘挺.经济全球化与社会风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5.李航.我国转型期弱势群体社会风险管理探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46.冯必扬.不公平竞争与社会风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7.朱力.变迁之痛: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8.张碧琼.经济全球化:风险与控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49.[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王成,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50.薛澜,等.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2.顾丽梅.信息社会的政府治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53.[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M].文军,赵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4.[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5.[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M].郑波,武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6.[德]赖纳·特茨拉夫.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M].吴志诚,韦苏,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57.[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M].杨雪冬,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8.[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M].毛怡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59.[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刘红,等,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60.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1.谢泽明.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62.王水雄.结构博弈:互联网导致社会扁平化的剖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63.胡延平.跨越数字鸿沟——面对第二次现代化的危机与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4.曹荣湘.解读数字鸿沟:技术殖民与社会分化[M].上海:三联书店,2003.
    65.刘祖云.发展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6.李友梅,孙立平,沈原.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7.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8.李一.网络行为失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9.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9.
    70.雷洪.社会问题:社会学的一个中层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71.高兆明.社会失范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72.皮艺军.越轨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73.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74.沈亚平.社会秩序及其转型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75.韩小谦.技术发展的必然性与社会控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76.肖峰.技术发展的社会形成:一种关联中国实践的SST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7.[法]让·伊夫·戈菲.技术哲学[M].董茂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8.詹颂生.科技时代的反思: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及其对策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79.韩教成.科学面临危机:现代科技的人文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80.秦书生.复杂性技术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81.郭冲辰.技术异化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
    82.詹颂生.科技时代的反思: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及其对策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83.曾国屏,李正风,段伟文,等.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84.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网络时代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85.钟瑛.网络传播伦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6.吕乃基.科技革命与中国社会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史历峰.“聚媒体”民意表达的新平台[J].新闻记者,2008(3).
    2.白柯.“手机+互联网”传播模式研究——手机媒体:脱离WAP贴近WWW[J].采·写·编,2008(1).
    3.张宁,杨冬妹.RSS技术和3G移动通信对移动新闻传播方式的影响[J].传媒,2007(6).
    4.莫凡.Web2.0的常见形态及传播特点[J].开封大学学报,2006(2).
    5.王知津,宋正凯.Web2.0的特色及其对网络信息交流的影响[J].新世纪图书馆,2006(3).
    6.张玲.Web2.0时代的网络“把关人”[J].新闻记者,2006(12).
    7.彭兰.Web2.0在中国的发展及其社会意义[J].国际新闻界,2007(10).
    8.吴晓明.Web2.0时代博客新闻的传播形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9.刘瑞生.播客:Web2.0时代的典型传媒形态——国内播客现状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06(5).
    10.景行.国外三网融合的情况和发展趋势[J].邮电企业管理,2002(2).
    11.董烨.互联网与草根文化[J].中国传媒科技,2008(3).
    12.李伟.论网络空间的社会风险[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
    13.黄少华.论网络社会的结构转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14.黄少华.论网络空间的社会特性[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3).
    15.张品良.论网络虚拟和谐社会的构建[J].理论学刊,2006(2).
    16.曹力佳.论因特网的负效应及其社会控制[J].理论导刊,2002(7).
    17.田佑中.论因特网时代的社会控制[J].社会科学辑刊,2001(5).
    18.段京肃.新媒体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控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19.陆晔.喧嚣背后:新媒介技术的社会影响与理论路径——“数码传播与社会转 型:中华社会及其他地区之经验”国际研讨会综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1).
    20.樊一彪.站在新媒体的肩膀上——从哈尔滨停水事件看传统媒体的报道创新[J].新闻实践,2006(1).
    21.李隽.中国新媒体行政法律制度刍议[J].广播电视信息,2007(7).
    22.王冰.自媒体的“歧路花园”[J].学术论坛,2005(1).
    23.马晓刚.自媒体的兴起与传统媒体的选择[J].传媒观察,2006(4).
    24.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探索,2006(2).
    25.马原.自媒体影响力的长尾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08(5).
    26.李京丽.媒介终端化与终端媒介化——新媒体营销背景下市场话语权的双重分配[J].新闻界,2008(1).
    27.宗颛.欧美数字化新动向[J].中国数字电视,2007(6).
    28.龚新琼.传播新技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现代视听,2007(10).
    29.薛强,黎明洁.浅析WEB2.0带来的传播变革[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1).
    30.邹华华.浅析新媒体在城乡和谐发展中的作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31.史军,车燕.浅议网络自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J].学习月刊,2006(6).
    32.阎思甜.数字化进程与新传媒发展思路[J].新闻前哨,2007(9).
    33.张海鹰.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发展路径[J].新闻记者,2007(12).
    34.吴伟陵.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J].中国有线电视,2007(2).
    35.明安香.下一代新闻传播新技术和新媒介的前景[J].新闻战线,1991(8).
    36.李明伟.新媒介形态与新尺度——“媒介分析理论”的宏大观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
    37.匡文波.新媒体的新思考[J].新闻与写作,2006(3).
    38.王文利,邓卓.我国电视新闻传播技术发展历史述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5(10).
    39.吴廷俊,韦路.传播技术的演进模式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J].河南社会科 学,2008,16(1).
    40.孙瑞祥.对传播技术作用力的社会学认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
    41.应红.传播新技术的发展与走向[J].新闻与写作,1998(6).
    42.胡翼青.传播技术与文明变迁:传播学的永恒母题——基于传播学科创新的思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1).
    43.王满满.传播技术变革对媒介公共性的限制[J].新闻记者,2004(4).
    44.黄凯健,高福安.现代信息技术对大众传播的影响[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0(4).
    45.梅琼林.传播技术的现代历程及其文化反思[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4).
    46.蒋宏.技术驱动下的媒体变革[J].新闻界,2007(4).
    47.韩钢.跨媒体信息传播技术与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01(4).
    48.支庭荣.传播联结与社会和谐——关于数字鸿沟的社会心理学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7).
    49.章辉美.大众传媒与社会控制[J].社会科学战线,2005(3).
    50.[德]Ch.恩格尔.对因特网内容的控制[J].逸菡,译.国外社会科学,1997(6).
    51.罗以澄.构建和谐社会与新闻传媒的和谐发展[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5).
    52.罗以澄,陈文高.构建和谐社会与新闻传媒责任担当[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3).
    53.宫秀川.国际上现代传媒在社会危机管理中的作用[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1).
    54.杨世国.关注”网络社会”的和谐构建[J].学习月刊,2005(10).
    55.胡翼青.交流抑或控制”——对传播内涵的再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1).
    56.秦志希,郭小平.论“风险社会”危机的跨文化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6(3).
    57.田北海.论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失调及其重塑[J].求索,2005(7).
    58.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7).
    59.李军林.媒介与和谐社会研究述评[J].新闻界,2007(2).
    60.薄莹.浅析大众传媒在我国转型时期的社会控制方式[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6).
    61.匡文波.手机媒体的传播学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6.7.
    62.曾建平.网络传播个人化与虚拟社区的社会学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63.董年初,熊艳红,范洁.视听新媒体与广电管理体制改革[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12).
    64.庹继光.试论互联网控制权的走向[J].国际新闻界,2006(1).
    65.刁生富.试论网络空间的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3).
    66.刘耀,王锦贵.网络信息传播的技术控制模式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2).
    67.李辉.网络虚拟交往中的自我认同危机[J].社会科学,2004(6).
    68.覃琴,唐弦.受众在网络传播控制中的角色参与[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69.陈绚.数字化媒体传播内容管理限制式微[J].国际新闻界,2007(11).
    70.郑保章,马瑞瑞.现代传播技术环境下的媒介人性化解读[J].学术交流,2006(3).
    71.王晓澜.新传播技术对发展中国家对外主权的挑战[J].国际新闻界,2000(1).
    72.罗以澄,詹绪武.新闻传媒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J].当代传播,2006(1).
    73.马凌.新闻传媒在风险社会中的功能定位[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14(4).
    74.裘伟廷.“网络社会”概念刍议[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
    75.郑中玉,何明升.“网络社会”的概念辨析[J].社会学研究,2004(1).
    76.胡忠青.传媒风险传播的理论困境分析[J].新闻界,2008(3).
    77.丛建安,朴晓童.传媒与和谐社会[J].东南传播,2006(4).
    78.赵继伦.论大众媒介权力的滥用及其社会控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79.张咏梅.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与和谐社会研究综述[J].东南传播,2007(1).
    80.黄和节.警惕传媒沦为风险制造者[J].新闻实践,2007(12).
    81.丁元竹.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风险管理机制建设[J].中国经济导报,2006-11-7(C2).
    82.熊光清.当前中国社会风险形成的原因及其基本对策[J].教学与研究,2006(7).
    83.吴冬明.“风险的泉源”与“科技发展的副作用”——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4(2).
    84.陈磊.“风险社会”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J].南京社会科学,2005(2).
    85.成伯清.“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社会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2).
    86.徐瑞萍.论现代科技风险的社会控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87.钱君.贝克的社会风险思想初探[J].消费导刊,2008(10).
    88.夏玉珍,郝建梅.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解读与讨论[J].学习与实践,2007(10).
    89.周涛.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述评[J].法制与社会,2006(4).
    90.林兴发.当前中国的社会风险及其治理[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1).
    91.刘松涛,李建会.断裂、不确定性与风险——试析科技风险及其伦理规避[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
    92.谢进川.对传媒社会风险的认知[J].理论界,2008(5).
    93.郭小平.风险传播的“公共新闻学”取向[J].兰州学刊,2008(8).
    94.郭小平,秦志希.风险传播的悖论[J].江淮论坛,2006(2).
    95.刘婧.风险: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J].东岳论丛,2005,26(1).
    96.张虎彪.风险的社会建构——风险社会理论的认识论研究[J].兰州学 刊,2008(3).
    97.费多益.风险技术的社会控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98.陈道银.风险社会的公共安全治理[J].学术论坛,2007(4).
    99.司睿,刘敏,徐世平.风险社会及安全建构[J].甘肃理论学刊,2006(3).
    100.刘岩.风险社会理论视野中的和谐社会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5).
    101.包仕国.风险社会理论与和谐社会构建[J].大连干部学刊,2007,23(8).
    102.吴志敏.风险社会视角下危机管理机制的完善[J].天府新论,2007(6).
    103.闫钟.风险社会视野中的科技进步[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5).104.刘挺.风险社会与全球治理[J].社会科学家,2004(3).
    105.刘江.世界风险社会语境下中国的社会风险再评价[J].消费导刊,2008(10).
    106.吴志敏.风险社会语境下的危机管理机制[J].贵州社会科学,2008(1).
    107.庹继光.风险社会中的传媒监测功能及边界剖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7).
    108.刘海雄.网络安全的风险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
    109.杨慧霞.网络传播社会监控的难点及其可能性[J].传媒观察,2003(12).
    110.申凡,徐艳华.网络风险的监管[J].新闻前哨,2008(8).
    111.张喜征.网络环境下技术创新的风险分析[J].商业研究,2002(3).
    112.庄友刚.网络时代与风险社会[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4).
    113.童星,严新明.网络社会控制的悖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3(2).
    114.王振新,吴新年.我国网络信息传播新环境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J].现代情报,2007(1).
    115.刘婧.构筑现代风险的综合治理框架[J].理论学刊,2008(3).
    116.邓伟志.关于社会风险预警机制问题的思考[J].社会科学,2003(7).
    117.李永超.和谐社会构建与社会风险治理[J].学习论坛,2006,22(3).
    118.李培林,苏国勋,张旅平,等.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J]. 社会,2005(6).
    119.赵高峰.化解社会风险构建和谐社会[J].今日中国论坛,2007(1).
    120.洪源.化解网络风险实现中国政治和谐、稳定发展[J].黑河学刊,2007(4).
    121.黄庆桥.科学的风险意识与和谐社会的建设[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9).
    122.汪红海.论“民主化媒介系统”中的和谐社会意蕴[J].东南传播,2008(1).123.郭爱华.论社会控制对网络秩序的规范性[J].情报杂志,2006(1).
    124.唐英.论影响媒介控制的社会因素[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3).
    125.廖为建,李莉.美国现代危机传播及其借鉴意义[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8).
    126.王印华,陈英可.民意表达与社会风险防范[J].社会科学论坛,2006,3(下).
    127.庹继光.拟态环境下的“媒介化风险”及其预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4).
    128.徐春.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社会控制体系的挑战[J].社会科学辑刊,2006(2).
    129.陈可.社会风险防范与和谐社会构建[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130.杨雪冬.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复合治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4).
    131.李殿伟,赵黎明.社会稳定与风险预警机制研究[J].2006(2).
    132.程玲,向德平.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风险研究[J].学习与实践,2007(10).
    133.田佑中.失范:因特网时代传统的社会控制面临的挑战—一种社会哲学的探讨[J].国际论坛,2001,3(4).
    134.申凡,陈奕.试论化解社会风险中的传媒过程管理[J].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2007.
    135.张庆旋.现代科技的社会风险与社会控制[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4).
    136.张广利,俞慰刚.应对现代社会风险:基于风险分配的社会政策思考[J].社会 科学研究,2008(2).
    137.常雪.论传播技术在媒介中的应用[J].消费导刊,2006(12).
    138.黄雁玲.当前我国网络失范及其社会控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3.
    139.陈俊,张忠潮.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科学技术观[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2).
    140.张成岗.技术风险的现代性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4).
    141.李世超,苏竣.技术复杂性及其导致的社会风险[J].中国科技论坛,2005(5).
    142.赵万里,翟丽宏.技术与社会工作组织的网络化实践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5).
    143.毛宝铭.理性的断裂——论风险社会中的科学技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
    144.叶帆.略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科学技术进步[J].科技管理研究,2008(1).
    145.何力.新媒体就是用户“造反”[N].财经时报,2006-12-4(7).
    146.崔伟奇.论风险观念视野下的科技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2).
    147.苏振锋,翟淑君,王礼力.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技术观[J].科学管理研究,2008(1).
    148.谢科范.论技术创新风险的社会防范[J].科学管理研究,1994(1).
    149.李庆林.论媒介技术的功能演进[J].中国科技信息,2005(17).
    150.王竹林.论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负效应[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3(2).
    151.常立农,甄凌.试论技术的社会控制体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8).
    152.杨芳芳.浅论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J].理论月刊,2006(6).
    153.张香萍.浅谈传播技术引领下受众地位的提升——传播学学科构建的一种视角[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2).
    154.高翔.浅析传播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S1).
    155.李三虎,赵万里.社会建构论与技术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9(9).
    156.黄育馥.信息传播新技术面前的社会科学家[J].国外社会科学,1997(5).
    157.孟庆丰.媒介技术的演进及其社会影响分析[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
    158.刘君.手机:新媒介对传播格局与社会形态的影响[D].厦门:厦门大学,2006.
    159.凡燕.媒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160.杨璐蔚.博客传播中的公民共享新闻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161.李娜.网络时代下的传媒与和谐社会的构建[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
    162.王攀.从”熊猫烧香”看社会风险管理[N].羊城晚报,2007-2-15(2).
    163.黄庆桥.以科学的态度认识风险[N].文汇报,2005-11-11(2).
    164.郜书锴.YouTube技术背景下的市民新闻学[N].中华新闻报,2008-03-12(3).
    1. Jan A.GM. van Dijk. The Network Society:Social Aspects of New Media.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6.
    2. Ulrich Beck.Risk Society——towards a New Modernity.Translated by Mark Ritte.—London.Newbury Park,Calif:Sage Publications,1992.
    3. Piet Strydom.Risk,Environment and Society.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2002.
    4. Hanseth,Ciborra. Risk, complexity and ICT.Northampton, MA:Elgar,2007.
    5. Sheldon Krimsky.Social.Theories.of.Risk.London:Greenwood.Press,1992.
    6. Kasperson & Kasperson. The Social Amplification and Attenuation of Risk[J].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s,1996(545).
    7. Leah Lievrouw,Sonia Livingstone.Handbook of New Media:Social Shaping and Consequences of ICTs[M]. London:Sage,2002.
    ①黄和节.警惕传媒沦为风险制造者[J].新闻实践,2007(12):33.
    ①韩小谦.技术发展的必然性与社会控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
    ②传播信息的现代通信网主要有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种形式。其中电信网又分成电话通信网和数据通信网。电话通信网又分由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专用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网组成。数据通信网包括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PSPDN)、数字数据网(DDN)、帧中继网(FRN)和ATM宽带网。广播电视网包括有线电视网(CATV)、卫星广播和地面无线电视网等。计算机网包括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和因特网(Internet, Intranet, Extranet)等。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面采用,把语音、数据和图像信号编码成“0”、“1”符号进行传输,成为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的共同语言。所有业务在数字网中都将成为统一的“0/1”比特流,而无任何区别。再加上数字压缩技术和宽带技术的发展,使得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任何一个网络都可以传送语音、图像和数据。从此,产业边界分明的电信业、广播电视业和计算机业有了共同的本质特性,即数字特性,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也由此走向了融合。这种源于数字技术导致的电信 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之间内核趋同、边界模糊的现象被称为“三网融合”。它直观上表现为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都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
    ①郭良.网络创世纪[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95.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465.
    ②[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9.
    ①吴征.媒体业发展趋势与新媒体的文化使命[0L].新浪科技-吴征专栏,2001-05-11 [2008-08-23]. http://www.sina.com.cn.
    ②匡文波.2006新媒体发展回顾[J].中国记者,2007(1):76.
    ③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68.
    ①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47.
    ②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序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
    ③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9.
    ①吴征.媒体业发展趋势与新媒体的文化使命[OL].新浪科技-吴征专栏,2001-05-11[2008—08-23].http://www.sina.com.cn.
    ②李吉勇.浅谈网络媒体与新闻媒体[J].中国传媒科技,2001(9):1.
    ①张碧琼.经济全球化——风险与控制.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13.
    ②[德]乌尔里希·贝克,[德]约翰内斯·威尔姆斯.自由与资本主义:与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对话[M].路国林,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119.
    ③[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35.
    ④[英]芭芭拉·亚当,[德]乌尔里希·贝克,[英]约斯特·房龙.风险社会及其超越:社会理论的关键议题
    [M].赵延东,马缨,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335.
    ①童星,张海波,等.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21.
    ②李伯聪.风险三议[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5).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M].周红云,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8.
    ②宋林飞.序言//朱力.变迁之痛: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6.
    ①贾高建.社会发展理论与社会发展战略.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7.
    ①安东尼口吉登斯,[英]克里斯多弗口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193-194.
    ①薛晓源,刘国良.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48.
    ②薛晓源,刘国良.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48.
    ③郑杭生.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1.
    ①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9.
    ①杨雪冬.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复合治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4):75.
    ②贝克.再造政治:自反性现代化理论初探[M]//[德]乌尔里希·贝克,[英]安东尼·吉登斯,[英]斯科特·拉什.自反性现代化.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0.
    ③孙立平、李强、沈原.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近中期趋势与潜在危机.//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61.
    ④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45.
    ①Charles Perrow. Accidents in High-risk System[J].Technology Studies,1994(1):23.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M].周红云,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3.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15.
    ②李培林,覃方明.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第二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
    ①郑杭生,杨敏.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若干新趋势[J].社会科学,2006(10):110.
    ②[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fM].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2.
    ③邹珊刚.技术与技术哲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227.
    ④国际技术教育协会.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M].黄军英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
    ①李三虎.技术决定还是社会决定[J].探求2003(1).
    ②李三虎.技术决定还是社会决定[J].探求2003(1).
    ③雷蒙·威廉斯.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M].冯建三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2:32.
    ①M.克兰兹贝格.技术与历史:“克兰兹贝格定律”[M].陈谨译.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室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91-200.
    ①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兴起[M].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6.
    ②吴廷俊,韦路.传播技术的演进模式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J].河南社会科学2008(1).
    ①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7):26-27.
    ②马凌.媒介化社会与风险社会[J].中国传媒报告,2008(2):38.
    ③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8.
    ①嵇兆钧.发展高可信网络实现网络机制创新[J].中兴通讯技术,2006(6):57.
    ②陈卫星.马特拉的词与物.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4.
    ①魏然.新媒体与网络设施研究[C]//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00.
    ②[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9.
    ③吴廷俊,韦路.传播技术的演进模式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J].河南社会科学,2008(1):142.
    ④孙立平.信息是如何被屏蔽的[N].经济观察报,2007-07-23:41.
    ①课题组.充分重视新媒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和影响[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1):35.
    ①杨雪冬.改革路径、风险状态与和谐社会治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1):21.
    ①卡斯特.中国、传播与网路社会[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6(1):3.
    ①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570.
    ②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569.
    ③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3.
    ④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8.
    ①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4.
    ①薛晓源,周战超.全球化与风险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1.
    ②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9-10.
    ③陈立辉.互联网与社会组织模式重塑:一场正在进行的深刻社会变迁[J].社会学研究,1998(6).
    ④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52.
    ⑤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569.
    ⑥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8.
    ⑦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278.
    ①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4.
    ②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5.
    ①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5.
    ②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81.
    ③Beck, Ulrich. Risk Society[M]. SAGE Publication,1992:46.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2-113.
    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信息技术概览:信息和通信技术与信息经济[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8.
    ③[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5.
    ①[加]德克霍夫.文化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M].汪冰,译.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12.
    ①[德]恩格尔.对因特网内容的控制[J].国外社会科学,1997(6):3.
    ①[美]阿兰·伯努瓦.面向全球化[C]//王列,杨雪冬.全球化与世界.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8.
    ①陈建栋.广电网和电信网是“同质异构”[N].光明日报,2001-04-18:C03.
    ②该文件规定,从2008年2月1日起,鼓励广播电视机构利用国家公用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提供数字电视服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同时,在符合国家有关投融资政策的前提下,支持包括国有电信企业在内的国有资本参与数字电视接入网络建设和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
    ③刘颖悟.三网融合与政府规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15.
    ①[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72.
    ①汪明峰.“数字鸿沟”的概念及其空间表现[J].社会学研究,2005(6).
    ①金文朝,金锺吉.数字鸿沟的批判性再检讨[J].张海军译.学习与探索,2005(1):34.
    ②汪明峰.“数字鸿沟”的概念及其空间表现[J].社会学研究,2005(6).
    ①韦路,张明新.第三道数字鸿沟:互联网上的知识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4).
    ②胡鞍钢,周绍杰.新的全球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J].中国社会科学,2002(3).
    ③汪明峰.互联网使用与中国城市化——数字鸿沟的空间层面[J].社会学研究.2005(6).
    ①出自《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25章中的话:“因为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②[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8.
    ③汪明峰.互联网使用与中国城市化——“数字鸿沟”的空间层面[J].社会学研究,2005(6).
    ①庄友刚.跨越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17.
    ②[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21.
    ①段伟文.被捆绑的时间:技术与人的生活世界.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208.
    ②吴彤,胡晨.论技术复杂性[J].科学学研究,2003(2):126-129.
    ③恒义,陈文君.黑客侵入嘉兴移动信息机一月盗发短信73万条[0L].2008-11-23.
    ①赵万里.结构性风险与知识社会的建构[J].探求,2003(1):34.
    ①[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朱志,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240.
    ①[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
    ①喻国明.关注Web 2.0:新传播时代的媒介图景[J].新闻与写作,2007(1):15.
    ①苏钥机,李月莲.媒体理论[C]//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3.
    ②曾建平.网络传播个人化与虚拟社区的社会学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39.
    ③苏钥机,李月莲.媒体理论[C]//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3.
    ①何力.新媒体就是用户“造反”[N].财经时报,2006-12-04:A07.
    ②何力.新媒体就是用户“造反”[N].财经时报,2006-12-04:A07.
    ③卡斯特.中国、传播与网路社会[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6(1):5.
    ①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4.
    ①[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83.
    ①施懿珊.网路社群与社交网络[C].中华传播学会2002年会论文.
    ②谷玲玲.为什么要研究网络社群[C].中华传播学会2002年会论文.
    ①唐士哲.在速度的废墟中挺进:电子媒介新闻的唯物批判观点[J].新闻学研究,2005(84):79-118.
    ①[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0.
    ②[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0.
    ① Howared H.Frederick. Glob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Belmont,CA: Wadworth,1993:128.
    ①单波,王金礼.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伦理[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39.
    ①Postman. Technopoly:the surrender of culture to technology. New York:Vintage Books,1992.转引自唐士哲.在速度的废墟中挺进:电子媒介新闻的唯物批判观点[J].新闻学研究,2005(84):79-118.
    ①刘燕华,葛全胜,吴文祥.风险管理:新世纪的挑战[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5.
    ② Kasperson & Kasperson. The Social Amplification and Attenuation of Risk[J].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s,1996(545):95-106.
    ③刘燕华,葛全胜,吴文祥.风险管理:新世纪的挑战[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14.
    ①汪明生,朱斌好,等.冲突管理[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51.
    ①张涛甫.试论媒介化社会中的舆论风险[J].中国传媒报告,2008(2):46.
    ②[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王成,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15-16.
    ①[德]乌尔里希·贝克,[德]约翰内斯·威尔姆斯.自由与资本主义:与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对话[M].路国林,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119.
    ①高文,黄铁军,互联网激发4C融合[N].中国经济时报,2000-06-06.
    ①张铁.中国政府直面突发事件[N].人民日报,2007-08-31(3).
    ①斯科特·拉什.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M]//李惠斌.全球化与公民社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14.
    ②韩小谦.技术发展的社会控制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6):49.
    ①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94-127.
    ②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4.
    ①董炳.网络时代呼唤网络法学[J].江海学刊,2000(4).
    ②吴齐殷.网民与非网民的社会意向.中国社会学研究,http://www. chinesesociology.com/shxyj/ shx200007/index.htm.
    ①黄和节.警惕传媒沦为风险制造者[J].新闻实践,2007(12):33.
    ②孙立平.信息是如何被屏蔽的[N].经济观察报,2007-07-23:41.
    ①柳珊张颖.传播技术视野下的中国新闻改革——传统媒体中的“两会报道”与“两会博客”比较[J].新闻大学,2006(4):70.
    ②传统的控制民众的手段很难对付能快速适应新形势和更快的协调行动的网络化、匿名化和去中心化的抗议运动。北风.伊朗的"twitter革命”:网民有技术,政府拦不住[J].南方人物周刊,2009(26):18.
    ①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247.
    ②[美]德勒巴克,奈.新制度经济学前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4.
    ③.陈卫星.传括的观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88.
    ①薛晓源,刘国良.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51.
    ②李一.网络行为失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