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东传科学与乾嘉考据学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适应策略”的指引下,明末清初入华耶稣会士诉诸古儒之经典与自然理性的“学术传教”方式极大地弱化了西学的异质性,并为他们赢得了“西儒"的身份认同。以“格物穷理之学”、“艺学”等传统儒学话语作为知识对译参照系的西洋科学新知的加速度输入与广泛传播,推动了传统士人对儒学知识系统、认知方法暨哲学思考的反思与重建。
     在此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儒学也正在经历一场由宋明理学向乾嘉考据学的重大范式转变。在此转变过程中,对《大学》“格物”说的重新诠释因其关涉中、西、古、今学术的定位,成为明末清初学者避不开的一个关键问题。程、朱一派的学者,如陆世仪训“格”为“精察”,且明确分出“格物理”一途,王夫之更是以为“格物者,即物以穷理”,惟“泰西物理、化学”等西洋质测之学足以当之;陆、王一派的学者,如黄宗羲则训“格”为“通”,其实即是“通天地人曰儒”所谓的“通”,他与孙奇逢皆主张:“知以物为体”,强调知识获得的经验性,李颙则以“明体适用”为治学之的,主张在“用”的层面上将西洋科学融摄进传统学术中;反宋学一派的学者,以颜李学派为代表。颜元乃训“格”为“手格猛兽之格”,以融摄西洋科学的“六艺”之学为“道问学”之基。
     在继承明末清初学者的知识积累与治学方法革新的基础上,以“实事求是”、“无徵不信”为学术研究特色的乾嘉考据学派应运而生。以戴学为核心的皖派学术,前接惠栋吴派学风,后启扬州学派,卓然挺立有清一代学术的旗帜。故而本文选取戴学作为中心案例切入分析。通过对梅文鼎《勿庵历算全书》、《梅氏丛书辑要》等历算学专著的学习,与江永、钱大昕等师友的往还论辩,参编丛书以及游学过程中的旁搜博讨,戴震全景似地深入研究、熔铸了明末清初输入的各种东传科学文献。戴震以东传科学为镜,会通、重构了传统儒学的“六艺”之学,舆地学、历算学、奇器学、生物学等在儒学知识结构中处于“边缘”地位的知识体系向“中心”移位,成为经学研究的必备工具与有机组成部分。
     东传科学对概念分析的重视及耶稣会士对文字学的研究,为戴震寻求字义、经义的“公理化”起到了很好地示范作用。此外戴震经学研究中所使用的“义例”归纳法、版本校勘中所使用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假说演绎法以及《孟子字义疏证》公理演绎法的叙述方式无一不受东传科学的影响。
     “闻道”是戴学的终极追求,他所闻的“道”亦不可避免地融摄了西洋科学的新知。《法象论》以西洋天文历法学诠释天道,进而论证、推导人道的规范。晚年所定《孟子字义疏证》以天地万物“一本”于“气”,“理”则训为“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之名”,“道”则定义为“气化生生”、“生生而条理”,“分於道”者为“性”,“命之东不得而西”为“命”,这一系列哲学概念的新界定,皆建立在东传科学新知的基础之上。
     在戴学体系的形成过程中,东传科学由知识层面到认知方法层面,再进至哲学建构层面,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adaptive strategy", the missionary methods of resorting to confucian classics and natural science, which the jesuits choosed,weakened the heterogeneity of western learning significantly and w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western confucians".When western science entered china,they were translated into confucian discource such as "GeWuZhiZhi" or "YiXue".These new knowledge which were stated by confucian discource promoted the traditional scholars to rethink and reconstruct the knowledge and cognitive methods systerm.
     At the same time,the confucianism was experiencing transformation from neo-confucianism to qianjia textology.The reinterpretation of "GeWu" became a core issue which can not keep off for the scholars during the later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Whether the Cheng-Zhu school,the Lu-Wang school or the Yan-Li school,began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evidence-based knowledge and the method of empirical study.The knowledge and methods of science had became 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and a new growth point of classical studies.Because of the extensive exposure to "DongCHuan" science and the inheritance of "Wu" school,this article choose DaiZhen as an example.
     DaiZhen accepted western science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which consisted of MeiWenDing's astronomy calculates books communicating between his teachers and friends,compiling of series and collecting in study tours;thereby,he acquired a bird's eye view of the western science that had entered china,and he brought them into a traditional knowlege systerm which named by " LiuYiZhiXue".Many marginal knowledge such as geography,astronomy,mathematics,mechanics and biology shifted into the core location of the confucianism.
     Concept analysis is distinguishing feature for " DongCHuan " science,especially for astronomy and mathematics which were the most wide-spread science in that era.Meanwhile,the jesuits attach the importance to chinese philology.These two aspects serve a demonstration for DaiZhen's axiomatic philology research,which always be the most essential textology method.The general notices of textology was one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duction."Be bold in making assumptions, but careful in proving it",which also evolved from "DongCHuan" science,was widely applied in literature criticism.Furthermore,DaiZhen also attempted to organize his philosopy thought in deductive ratiocination.
     DaiZhen's textology research regarded "Having heard the'Tao'" as the terminal pursuit."Qi" was considered the most fundamental element in the universe."Tao" was defined as the kinematics and kinetics law of "Qi",which was the reason of creation and extinction of every thing." Xing " was considered as "Differentiation of Tao"."Li" was defined as "To dissect and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 of every thing in order to distinguish one from another".All these concepts were based on new knowledge and cognitive methods systerm.
     Given all that,"DongCHuan" science had played a key role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DaiZhen's textology.
引文
①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1页。
    ②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M].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88页。
    ③敖光旭.20世纪的乾嘉考据学成因研究及存在的问题[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6页。梁启超先生将乾嘉考据学分为启蒙期、全盛期、蜕分期、衰落期四期(参见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2页)。
    ④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02页。李天纲《清代儒学与西学》。
    ⑤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31页。
    ⑥“西学”所包括的内容很丰富,包括: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学、技术、地理学、文字音韵学、生物学、神哲学等等。本文主要关注自然科学及其方法论。马勇指出:“西学,主要是指十六世纪末叶以后传入中国的基督教以及由此而带到中国来的西方哲学思想和科学观念”(参见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主编.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道路.与选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193页)。黄时鉴提到:“西学或天学一词在17世纪中国文人眼里,既指西教十传入的西方宗教、伦理、哲学方面的学说,也包括西方的天文历算及其他科学技术”参见黄时鉴主编.东西交流论谭[M].第一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81页.
    ①李亚宁.明清之际的科学文化与社会[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1页
    ②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乙庵,别号甚多不赘。浙江嘉兴人,清末著名的“硕学通儒”。光绪六年(1880)进士,尽通清初及乾嘉之学,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著述甚丰。王国维是文作于1919年沈曾植70岁时。早在1907年,皮锡瑞先生作《经学历史》一书,书中即提到:“国朝经学凡三变”,“国初,汉学方萌芽,皆以宋学为根柢,不分门户,各取所长,是为汉、宋兼采之学。乾隆以后,许、郑之学大明,治宋学者已匙。说经皆主实证,不空谈义理。是为专门汉学。嘉、道以后,又由许、郑之学导源而上,汉十四博士今文说,自魏、晋沦亡千余年,至今日而复明。……是为西汉今文之学。”参见(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9.341页。
    ③王国维.观堂集林(外二种)[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574页。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自序》中提到:“有清一代学术,可纪者不少;其卓然成一潮流,带有时代运动的色彩者,在前半期为‘考证学’,在后半期为‘今文学’,而今文学又实从考证学衍生而来”(参见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8页)。刘师培在《近代汉学变迁论》中分二百余年学术为四期:一为怀疑派(顾、阎、胡等顺康学者);一为征实派(吴、皖派);一为乾嘉之际之丛缀派(承考据之流者);一为虚诬派(常州学派为主)(参见章太炎、刘师培等撰;罗志田导读;徐亮工编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65-167页。《近代汉学变迁论》录自《左盒外集》卷九)
    ④清初实学的兴起,也有中国学术发展内在的逻辑性。梁启超先生以为:“明季道学反动,学风自然要由蹈空而变为核实——由主观的推想而变为客观的考察。客观的考察有两条路:一自然界现象方面;二社会文献方面。”参见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19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乾嘉考据学与国初的经世实学、道咸以降的洋务实学一样属于“实学”思潮。
    ⑤李天纲.清代儒学与西学[J].二十一世纪.2001年10月号(总67期):51-52页。
    ⑥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58页。
    ⑦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0页。
    ①梁启超以乾嘉考据学为“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胡适则以1600至今为“反理学时期”(分别参见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3页;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M].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3页。“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
    ②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M].自序.北京:三联书店.2000.2页。钱穆、余英时师徒的研究,是史学研究的进路。
    ③1956年,侯外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作为《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出版,“早期启蒙”说确立:1982年,萧萐父出版《中国哲学启蒙的坎坷道路》一书。1995年萧氏又与许苏民出版《明清启蒙学术流变》书。侯外庐、萧萐父、许苏民等,则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思考进路。
    ④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M].自序.北京:三联书店.2000.6页。
    ⑤《论文集》收录梁启超《戴东原先生传》、《东原著述纂校书目考》、《东原哲学》,陈展云《戴东原的天算学》、汪震《中国心理学史上的戴震》、吴时英《戴东原的诗学》、周良熙《东原<续天文略>与<读通志天文略>》等文(梁启超等.戴东原二百年生日纪念论文集[M].北京:晨报社.1924年版)。
    ①《专刊》刊载《戴东原先生手抄〈春酒堂诗集〉》、《戴东原先生篆书楹联》、胡适《戴东原的哲学》、魏建功《戴东原年谱(上)》、容肇祖《戴震说的理及求理的方法》等文(参见周兆茂.戴震哲学新探[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169页)。
    ②吴根友著.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从李贽到戴震[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387页。
    ③1906年,严复(1854-1921)作《论南昌教案》一文,以为:“本朝入关,有二祖之好学。该会(耶稣会)教十,侍从南斋,赏赉稠叠。星历律昌,以至图画草木诸学,其仰益睿虑尤深。而其时十夫如李安溪、梅宣城、戴东原、高邮王氏父子,于修古经世诸学术,亦有藉新知而特辟洞壑者。故本朝经学,其根据推籀之事,足以辟易古贤,则所得于西者,为之利器耳”(参见王栻主编.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188页)。
    ④1918年,蔡元培(1868-1940)在《<铁砚斋丛书>序》中提到乾嘉汉学“实事求是之精神,尤为欧洲输入之科学不谋而合也”,继而在《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1923年)一文中以为汉学方法与“从西方教士得到数学、名学的新法”有关(分别参见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M].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140页: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M].第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350-351页)。
    ⑤1919年,傅斯年(1896-1950)在《清代学问的门径书儿种》文中盛称清学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以为“清代的学问,很有点科学的意味,用的都是科学的方法”(参见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M].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227-228页)。
    ⑥1923年,科玄论战兴。是年,J文江(1887-1936)作《玄学与科学——评张君劢的<人生观>》一文以为:“科学方法和近三百年经学大师治学的方法是一样的”(参见洪晓斌主编.丁文江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20-21页。原文发表在1923年4月《努力周报》48、49期)。
    ⑦1925年,容肇祖在《戴震说的理及求理的方法》中以训“理”为“分”为分析法,“求十分之见”为假设、定理,其说多承袭梁、胡(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422页,433-434页。辑自《国学集刊》1925年第二卷一号)。
    ⑧1925年,魏建功(1901-1980)在《戴东原年谱(上)》中提到:“朴学便是‘科学化的经学’,虽系与科学不全同,而实开科学的先路”(参见魏建功.戴东原年谱[J].国学季刊.1925.第二卷一号.125页)。
    ⑨1932年,蒋维乔(1873-1958)在《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书中提到:“治经治史,以及诸子,皆重训诂,凭实证,用科学的精神,整理古籍,是即考证学之特长”,认为其“研究方法,即为归纳的科学的”,明显受东传科学的影响:但是认为作为“物质科学”的东传科学“于思想上并无影响”(参见蒋维乔著.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M].总论.长沙:岳麓书社.2011.1页,(正文)37页,(总论)2页):1933年,周予同(1898-1981)在《‘汉学’与‘宋学’》文中将明末以来称为:“中国与西洋文化由接触而突变的时期”,但是他认为:“清代近三百年的学术思想虽是‘宋学’的反动,但只是‘汉学’的复兴,而不是新学的胚胎”,与蒋维乔相同,周氏亦以为:“天算而与思想无关”(参见周予同.汉学与宋学[J].中学生杂志.1933年5卷35期.11页,18页,21页)。
    ⑩1928年,黎子耀在《西学东渐与朴学》文中提到:“西学的东渐,与朴学有极密切的因缘”,“朴学家,由於研究西方科学,学得子科学方法,把握了科学精神,因之应用到经学方面小学方面,…朴学家有了好方法却又不走向自然,这都是可叹息的”(参见黎子耀.西学东渐与朴学[J].中华评论.1938年1卷5期.80页,82页)。
    11 1940年,朱谦之(1899-1972)在《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书中,提到:西学“其影响使中国学术界在固有的知识之外增加了新内容,使欧洲数理天算的科学变成中国人的学识了。而且在新的西洋科学方法的影响下,‘自然就可以把中国种种迷信思想之基础,暗自剥夺了’”(参见朱谦之著.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18页)。
    12 1945年,熊十力在《读经示要》中主张以经学含摄先秦诸子与佛学,将经学分义理、经济、考据、词章四科,以义理参究西洋哲学,经济采西洋政治、社会科学之长,考据面向自然而通於西洋科学,词章参究西洋文学。在熊氏看来,“吸收西学,在今日固为理势之必然,而反之吾数千年来所奉为常道之六经”,清学“尚客观,今所谓科学方法者近之”,惜其未能“注意於大自然及社会”,不能导出科学(参见熊十力著.萧 萐父主编.熊十力全集[M].第三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560-563页):归根结底,熊氏仍然是“接着宋、明理学讲”的传统,以宋儒心性之学为依归(参见熊十力.论汉学[J].中国文化.1945(1):4页)。
    ①参见周兆茂.戴震哲学新探[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178页。
    ②1962年,王力在《中国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文中提到:“清人的朴学的研究方法实际上受了近代自然科学的深刻影响。…经过近代科学的天文历算的训练,逐渐养成了缜密的思维和丝毫不苟的精神,无形中也养成了一套科学方法。拿这些应用在经学和‘小学’上,…学风从此传播开来,才形成了乾嘉学派”(参见王力著.王力文集[M].第十六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69-70页);在《中国语言学史》(1981年)中亦曰:“一个人养成了科学脑筋,一理通,百理融,研究起小学来,也就比前人高一等”(参见王力.王力文集[M].第十二卷.中国语言学史、清代古音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212页)。
    ③1950年,唐君毅在《中国清代以来学术文化精神之省察》文中提到清学“特重视客观之研究,注重学术之实际社会效用”的特质,“实近乎西洋近代科学精神”(参见唐君毅著.人文精神之重建[M].香港:新亚书院研究所.1974.115页,106页)。
    ④《论稿》所收戴学论文有关科学者,有叶光立《从<策算>看戴震的治学思想》与汪昭义《戴震‘气’论的宇宙学启示》两文而已,叶氏赞同王茂《戴震哲学思想研究》中所谓“不了解作为自然科学学者的戴震,也 就不了解作为哲学家的戴震”的观点,认为自然科学对戴学的认识论、哲学思考皆有巨大影响,汪氏肯定了戴学创造“气旋”、“气固而内行”理论对地圆说的协调(参见戴学研究会.戴震学术思想论稿[C].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213.214页,218-222页)。
    ① 《戴学新探》收录戴学论文有关科学者有赵阳《论戴震的逻辑思维方式》、汪昭义《从科学史籍考证刊戴震的自然观》、日不道胁义正等著《戴震的公式》等三篇,李明《哲学家戴震是自然科学家》、华强《戴震的自然利学观及其成就》、孙承平《从<海岛算经>谈戴震与程大位》等三篇篇名附在书后。江氏与赵氏有关戴学与西学关系的论述,大致袭自王茂,而赵阳考定戴学重视(概念)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经学研究方法可以溯至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等明末启蒙思想家。道胁正义等日本学者的论述,则主要从戴震对传统算学复原与中西历算会通的技术性层面进行分析。认为他“将中国传统数学与西方数学理论重新组合,成一体系”(参见戴震研究会.徽州师范专科学校编.戴学新探[C].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91.109-122页,221-226页,251页)。
    ②1980年,冯友兰(1895-1990)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提到:“戴震(公元1724-1777年)字东原,是18世纪我国一个最大的学问家。他对于文字学、音韵学、经学有重要的贡献,对于天文学、算学、地理学等自然科学学科也有深入的研究。他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是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道学的尖锐而深刻的批判,这是他的科学知识的结晶,同时也是当时工商业者的意识在思想界的反映”(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373页。冯友兰先生1947年初版、1961年再版的《中国哲学史》书中并没有论及此,大概冯先生《新编》开首所述不过是承袭胡适的论述而己)。
    ③1982年,杜石然(1929-)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中提到:“乾嘉时期的考证学,可以说是清代学术研究的一大特色。乾嘉学派的研究精神和方法最值得称道的是严谨认真,实事求是。他们的具体研究中多用比较、分析、归纳的逻辑方法,因此在考证古典文献方面作出了出色的成绩”(参见杜石然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稿[M].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228页)。
    ④1991年,李匡武在《中国逻辑史资料选》中对戴学“由字以通词,由词以通道”的治学途径进行了逻辑分析,以为:“‘明道’,是指关于‘道’的推理论证的思维活动。‘词’实际指判断,‘字’实际指概念”(参见李匡武主编.中国逻辑史资料选[M].近代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118页)。
    ⑤1991年,萧萐父《吹沙集》发展了侯外庐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观指导下的“早期启蒙”说。书中提到乾嘉学术:“无论在古文献的考订、辨伪、辑佚方面,还是在古代数学、天文、地理、医学、农学等自然科学史料的整理、汇编方面,都处处表现出受到了西方逻辑方法和科学思想的影响”(参见萧萐父著.吹沙集[M].成都:巴蜀书社.1991.41页)。1995年,萧萐父、许苏民在《明清启蒙学术流变》中提到:“乾嘉学术,精于考据,它成了中国传统学术从注意伦理道德向重视知识转变,从包罗万象的道统向分门别类的具体科学转变的一大枢机”,戴震则是“中国十八世纪具有科学知性精神的学者的杰出代表”,但萧氏认为:“中国走出中世纪、迈向现代化及其文化蜕变,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西学的传入起过引发的作用,但仅是外因”(参见萧楚父、许苏民著.明清启蒙学术流变[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652页,654页,24页)。
    ⑥1997年,申笑梅、张立真在《戴震与乾嘉学派》一书中提到:“对于戴震成长和治学道路有影响的,不光是家乡的地理人物,国家的经济政治条件和社会思潮、学术风气等文化氛围,还有由世界发展形势决定而出现的自西向东刮来的科学之风。西学东渐,使东儒耳目日感新鲜,不知不觉地接受其科学实在的内容和方法,并与自己带科学色彩的治学方式相结合(如考据学的分析、比较、综合等),促进了中国的学术发展”(参见申笑梅、张立真.戴震与乾嘉学派[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51页)。
    ⑦2000年,徐海松在《清初十人与西学》书中从两方面论述西学的影响:“一是西学负载的大量新知识为 探求经世实学的明清学人开拓了视野,树立了标杆,并激励知识界倡导务实的新学风。…二是西方科学重实证、讲逻辑的思维方法可补中国传统学术的缺失。明末以《名理探》、《儿何原本》的译传为标志,引进了西方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然而“遗憾的是,清初启蒙学者和科学家‘因西法求进’的进取精神,并未获得发扬光大,未能形成一种导致中国学术方法与思维方式发生质变的冲击力”(参见徐海松.清初士人与西学[M].东方出版社.2000.51页,375页)。
    ①2003年,张立文在《中中学术通史》中提到乾嘉考据学“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输入及其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内涵的影响,在晚明学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深刻地作用于明末三四十年问的学术发展,而且对清代学术的发展也留下了久远的影响。虽然当日西学的传播者是西方当时最保守的宗教势力耶稣会,他们所带来的西方科技及其相关的思想文化并不是当时欧洲的新技术、新学术,但相对于明后期的中国社会来说,仍然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西学的输入,给明末的知识界传来了新的信息,示范了一种务实的新学风”(参见张立文著.中国学术通史[M].清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10页)。
    ②2004年,冯达文、郭其勇在《新编中国哲学史》中提到:“戴震是18世纪中国杰出的自然科学家、考据学家”,他“以具有近代科学的实证思想和近代人道主义相结合的理论特色,预示了中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参见冯达文、郭其勇.新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49页,256页)。
    ③2006年,丘为君作《戴震学的形成:知识论述在近代中国的诞生》一书。通过对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三位学者的戴学研究的介绍、梳理,论证:“清代考据学也可以视为中国近代知识论述的源头”的观念,附录中则对梁、胡的“理学反动说”、钱穆的“每转益进说”、余英时的“内在理路说”进行了述评(参见丘为君著.戴震学的形成:知识论述在近代中国的诞生[M].自序.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3页)。
    ④刘昭仁以为:“当时西学的输入,开拓学术的领域,改进治学的方法,造成学术研究的热烈风气,对戴震的思想,也有很大的影响。…戴震皖派经学的考据方法,十分精善,发明特别多,都是受到西学的影响”(参见王寿南主编.中国历代思想家(清2)[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30页)。
    ⑤章太炎、刘师培等撰:罗志田导读;徐亮工编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8页。录自《民报》第九号(1906年11月版)。
    ⑥章太炎.章太炎全集[M].四.说林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19页。“审名实”、“守凡例”与近代科学的归纳法、演绎法类似;“尚左证”、“戒妄牵”、“断情感”、“汰华辞”则与近代利学尚“实证”的方法类似。章太炎先生虽然没有明确提到考据学方法与近代科学的关系。乾嘉学者崔述亦曾提到:“考古与听讼,固一理也”((清)崔述撰著.顾颉刚编订.崔东壁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5页。《考信录提要》卷下。)。
    ①章太炎、刘师培等撰:罗志田导读:徐亮工编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20页。录自《制言半月刊》第二十五期《自述学术次第》。桂念祖,字伯华,曾随康有为、梁启超参与维新变法运动,1910年东渡日本学佛真言宗,在日期间与章太炎过从甚密。
    ②章太炎著.章太炎讲国学[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63页。《国学概论》。
    ③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M].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88页。
    ④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M].十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12页。
    ⑤钱穆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8页。
    ⑥钱穆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9页。
    ⑦钱穆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48-349页。
    ⑧余英时著.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M].自序.北京:三联书店.2005.2页。
    ⑨余英时著.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5.18页。
    ⑩余英时著.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5.20页。
    11 余英时著.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5.34页。章学诚尝谓:“戴君学术,实自朱子道问学而得之”,余氏以为章氏此语“深得戴学的精髓”,而“东原在近世儒学发展史上的中心意义”即在此。
    12 徐复观著.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348页。
    13 徐复观著.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348-349页。
    14 徐复观著.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373页。
    15 徐复观著.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375页。
    ①徐复观著.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375页。
    ②徐复观著.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349页。
    ③黄爱平.四库全书纂修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8页。2003年,黄爱平在《朴学与清代社会》书中虽注意到:“朴学有别于理学的根本特征,就在于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变化,这就是由主观的思辨转向客观的考证。…朴学的思维方式是客观的,研究方法是实证的,治学态度也是严谨的,颇具近代理性主义精神,与近代科学研究的方法亦有相通之处”,对于其方法渊源并未作更多思考(参见黄爱平著.朴学与清代社会[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245-246页)。
    ④漆永祥.论西学东渐与乾嘉学术之关系[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2):11页。
    ⑤漆永祥.论西学东渐与乾嘉学术之关系[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2期.14-15页。西方汉学家恒慕义即曾提到:“归纳法作为研究方法的重要性,首先是中国人民在语音学中阐明的。十七世纪初期,中国学者就系统地应用了归纳法,并使用了我们西方人在归纳法中所用的术语”。
    ⑥黄爱平.黄兴涛主编.西学与清代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8.314页。文中漆永祥提到:“余氏的代表作为《古经解钩沉》30卷,江声代表作《尚书集注音疏》12卷,皆未有天算学专著”(见306页)。然而笔者翻检江藩《汉学师承记》所记江声著述明明有“《恒星说》一卷”,漆先生笺释《汉学师承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竟未注意此处记载(参见(清)江藩.方东树.汉学师承记(外二种)[M].北京:三联书店.1998.45页)。
    ⑦郑吉雄著.戴东原经典诠释的思想史探索[M].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8.192-209页。
    ①郑吉雄著.戴东原经典诠释的思想史探索[M].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8.185页。
    ②郑吉雄著.戴东原经典诠释的思想史探索[M].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8.187页。
    ③郑吉雄著.戴东原经典诠释的思想史探索[M].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8.188页。
    ④郑吉雄著.戴东原经典诠释的思想史探索[M].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8.225页。
    ⑤郑吉雄著.戴东原经典诠释的思想史探索[M].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8.185页。
    ⑥郑吉雄著.戴东原经典诠释的思想史探索[M].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8.185页。
    ⑦郑吉雄著.戴东原经典诠释的思想史探索[M].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8.211页。
    ⑧郑吉雄著.戴东原经典诠释的思想史探索[M].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8.211页。
    ⑨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2页。
    ⑩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3页。文曰:“所谓科学的精神何也?善怀疑,善寻间,不肯妄徇古人之成说与一己之臆见,而必力求真是真非之所存,一也。既治一科,则原始要终,纵说横说,务尽其条理,而备其左证,二也。其学之发达,如一有机体,善能增高继长,前人之发明者,启其端绪,虽或有未尽,而能使后人因其所启者而竟其业,三也。善用比较法,胪举多数之异说,而下正确之折衷,四也。凡此诸端,皆近世各种科学所以成立之由,而本朝之汉学家皆备之,故曰其精神近于科学”(参见同书103-104页)。
    11 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55页。
    ①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09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353-379页。辑自《饮冰室文集》卷四十。
    ③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23页。
    ④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24页。文曰:“言古音者,初惟求诸《诗经》、《易经》之韵:进而考历代之变迁,更进而考古今各地方音,遂达于人类发音官能构造之研究;此即由博古的考证引起自然科学的考证之明验也。故清儒所遵之涂径,实为科学发达之先驱;其未能一蹴即儿者,时代使然耳”
    ⑤张荫麟.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J].清华学报,第一卷第一期,62页。
    ⑥张荫麟.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J].清华学报,第一卷第一期,63页。
    ⑦张荫麟.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J].清华学报,第一卷第一期,69页。
    ⑧张荫麟.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J].清华学报,第一卷第一期,63页。
    ⑨张荫麟.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J].清华学报,第一卷第一期,64页。
    ⑩林玉堂.科学与经书[J].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1931年.21页。林玉堂即林语堂,初名林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1 林玉堂.科学与经书[J].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1931年.21页。
    12 唐擘黄.明季清初西来天算对於清代学术的影响[J].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1936年3卷2期,456页。
    ①唐擘黄.明季清初西来天算对於清代学术的影响[J].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1936年3卷2期,455页。
    ②唐擘黄.明季清初西来天算对於清代学术的影响[J].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1936年3卷2期,457页。
    ③徐宗泽著.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5-6页。
    ④徐宗泽著.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6-7页。
    ①周辅成.戴震:十八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14-15页。
    ②周辅成.戴震:十八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20页。
    ③周辅成.戴震:十八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27页。
    ④周辅成.戴震:十八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72页。
    ⑤周辅成.戴震:十八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73页。
    ⑥(法)谢和耐.戴密微等著.耿异译.明清间耶稣会十入华与中西汇通[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225页。戴密微在1958年前后在法兰西学院授课时,既已究心清代思想家的研究。
    ⑦(法)谢和耐.戴密微等.著.耿异译.明清间耶稣会士入华与中西汇通[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226页。
    ⑧朱维铮.十八世纪中国的汉学与西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18页。
    ⑨朱维铮.十八世纪中国的汉学与西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19页。
    ①朱维铮.十八世纪中国的汉学与西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20页。
    ②朱维铮.十八世纪中国的汉学与西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19页。
    ③朱维铮.十八世纪中国的汉学与西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20页。
    ④朱维铮.十八世纪中国的汉学与西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18页。
    ⑤陈卫平.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64页。
    ⑥陈卫平.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64-165页。
    ⑦陈卫平.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67-168页。
    ⑧陈卫平.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70页。
    ⑨陈卫平.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71-172页。
    ①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主编.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道路与选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209-210页。
    ②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主编.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道路与选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194页。
    ③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主编.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道路与选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200页。
    ④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主编.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道路与选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200页。
    ⑤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主编.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道路与选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202-203页。
    ⑥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主编.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道路与选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204页。
    ⑦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主编.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道路与选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207页。
    ⑧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主编.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道路与选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207-208页。
    ⑨李天纲著.跨文化的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149页。
    ⑩李天纲著.跨文化的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146页。
    11 李天纲著.跨文化的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153页。
    12 李天纲著.跨文化的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159页。
    13 李天纲著.跨文化的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153页。
    ①李天纲著.跨文化的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382页。
    ②李天纲所谓的“西学”,是广义上的“西学”,它包括: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学、机械学、地理学、文字学、生物学、神哲学等方方面面。本文主要关注东传科学及其方法。
    ③李天纲著.跨文化的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386页。
    ④李天纲著.跨文化的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96页。
    ⑤李天纲著.跨文化的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117页。
    ⑥李天纲著.跨文化的淦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119页。
    ⑦李天纲著.跨文化的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120页。
    ⑧李开.戴震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201页。
    ⑨李开.戴震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41页。
    ①李开.戴震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293页。
    ②李开.第一次西学东渐与乾嘉学派[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9(3):74页。
    ③李开.第一次西学东渐与乾嘉学派[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9(3):72页。
    ④许苏民著.朴学与长江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78页。2000年,许苏民著有《戴震与中国文化》一书,书中提到:“西学是戴震思想的来源之一”,而“以归纳法为考据的方法,以公理演绎法为阐明义理的方法,是戴震思想方法的基本特征”,他将“公理演绎方法运用十自然科学和义理之学的研究和阐发。但他的最大的贡献还是把依据公理而作严密的逻辑推导的方法引入中国哲学的研究,使他的哲学论说远比前人严谨,自成体系”(参见许苏民著.戴震与中国文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135页,137页)。
    ⑤许苏民著.朴学与长江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79页。
    ⑥吴根友著.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从李贽到戴震[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62页,60页。
    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M].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88页。
    ①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M].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90页。《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②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M].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57页。
    ③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97页。
    ④章太炎、刘师培等撰:罗志田导读:徐亮工编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50页。《东原学案序》,录自《左盦外集》卷十七。
    ⑤刘师培.刘申叔遗书[M].十五.南北学派不同论.宁武南桂馨校印本.民国23年(1934).106-107页。
    ⑥刘师培.刘申叔遗书[M].五十八.左盦外集十八.宁武南桂馨校印本.民国23年(1934).118-119页,216页。1906年作《戴震传》,虽约记戴学大略而无不到,参见陈奇著.刘师培年谱长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156页。
    ⑦章太炎、刘师培等撰:罗志田导读:徐亮工编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97页。《江绂传》,录自《左盦外集》卷十八。
    ⑧章太炎、刘师培等撰;罗志田导读:徐亮工编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95页。《南北考证学不同论》录自《国粹学报》1905年第七号。
    ⑨章太炎、刘师培等撰:罗志田导读:徐亮工编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34页。《并青雍豫颜门学案序》,录自《左盦外集》卷十七
    ⑩章太炎、刘师培等撰;罗志田导读;徐亮工编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33页。《并青雍豫颜门学案序》,录自《左盦外集》卷十七。
    11 (美)本杰明·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M].著者中文版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2页。
    12 (美)本杰明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28页,31页。
    13 艾尔曼先生《中国近代科学的文化史》一书的中文译本2009年译刻,原书为出版于2005年的《以他们自己的方式:科学在中国,1500-1900》。
    ①(美)本杰明·艾尔曼著.王红霞等译.中国近代科学的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47页。
    ②(美)艾尔曼著.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译.经学·科举·文化史:艾尔曼自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0.95页。《18世纪的西学与考证学》。
    ③(美)艾尔曼著.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译.经学·科举·文化史:艾尔曼自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0.102页,103页。《18世纪的西学与考证学》。
    ④王茂在《戴震哲学思想研究·后记》中提到其书:“草成于六十年代初期那儿年,…研究中还试用了历史比较法”(参见王茂.戴震哲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188页)。将戴震的哲学核心概念与推导过程与传统中国哲学史以及同期欧洲哲学史进行历史比较,断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
    ⑤王茂.戴震哲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6-7页。
    ⑥王茂.戴震哲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87页。
    ⑦王茂.戴震哲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134页。
    ⑧王茂.戴震哲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87页。王茂以为:”以观念为前提,用几何学的推理方法及演绎法,来构成自已的体系。…这种方法是前此中国哲学史上从来未有人用过的”(参见王茂.戴震哲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15页,17页)。
    ⑨王茂.戴震哲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132页。王茂考证《法象论》中的“燥湿”观念,可能渊源于亚里士多德。
    ⑩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9页。
    11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0-31页。
    12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414页。
    ①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414页。
    ②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430页。
    ③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4205页。
    ④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429页。
    ⑤中l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事编.清史论从[C].2005年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232贞。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C].2005年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239页,240页,240页。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从[C].2005年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235页。
    ⑧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C].2005年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235-237页。
    ⑨张允熠.从宋学、汉学到戴学:中国主流文化近代转型的深层学术背景探析[J].哲学研究.2007(8):36页。
    ⑩张允熠.从宋学、汉学到戴学:中国主流文化近代转型的深层学术背景探析[J].哲学研究.2007(8):37页。
    ①侯外庐著.中国思想通史[M].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30页。
    ②侯外庐著.中国思想通史[M].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64页。
    ③侯外庐著.中国思想通史[M].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11页。
    ④侯外庐著.中国思想通史[M].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16页。
    ⑤侯外庐著.中国思想通史[M].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26页。1993年,邝柏林自《传统思维方式变革与西方的影响》文中亦主张:“明末至乾嘉时代,一些思想家提出了具有启蒙意义的思想,运用了历史主义和实事求是、分析和归纳等方法,但是这仅仅是一些新思想的萌芽,并没有形成一种近代性质的思维方式”(参见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主编.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道路与选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211页)。
    ⑥鲍国顺著.戴震研究[M].叙言.台北:国立编译馆.1997.5-6页,6页。
    ⑦鲍国顺著.戴震研究[M].台北:国立编译馆.1997.185页。
    ⑧鲍国顺著.清代学术思想论集[M].高雄: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2.23页,28页。
    ①#12
    ②(日)村濑裕也著.王守华等译.戴震的哲学:唯物主义与道德价值[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62页。
    ③(日)村濑裕也著.王守华等译.戴震的哲学:唯物主义与道德价值[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中文版序)1页。
    ④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M].增订本自序.北京:三联书店.2005.2页。
    ①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M].增订本自序.北京:三联书店.2005.3页。
    ②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M].增订本自序.北京:三联书店.2005.4页。
    ③敖光旭.20世纪的乾嘉考据学成因研究及存在的问题[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7页。
    ④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44页。
    ⑤朱维铮.十八世纪中国的汉学与西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18页。
    ⑥熊十力.论汉学[J].中国文化.1945(1):4页。
    ⑦唐君毅著.人文精神之重建[M].香港:新亚书院研究所.1974.113页。
    ⑧徐复观著.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375页。
    ①朱维铮.十八世纪中国的汉学与西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13页。
    ②分别参见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自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7页。
    ③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M].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227页。《清代学问的门径书儿种》(1919年)。
    ④分别参见胡适著.耿云志.李国彤编.胡适传记作品全编[M].第二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263页,284页。
    ⑤参见侯外庐.近代中国思想学说史[M].上册.上海:生活书店.1947.370-372页。
    ⑥胡适著.耿云志.李国彤编.胡适传记作品全编[M].第二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276页。《儿个反理学的思想家》。
    ⑦陈卫平著.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1992.4页。
    ①吴根友著.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从李赞到戴震[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6页。《自序》。
    ①(美)邓恩.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的耶稣会传教十[M].余三乐、石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2页。
    ②(意)柯依霖著.晚明基督论[M].王志成、思竹、汪建达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50页。
    ①(意)利玛窦.(法)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180页。
    ②(法)谢和耐:《论利玛窦在中国的皈化政策》(《利玛窦中国札记》法文本978年版序言),转引自许苏
    民著.朴学与长江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78页。
    ③(意)利玛窦.(法)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169页。
    ④是书1581年撰成,初为拉丁文版本,1584年译为汉文本,即为《新编西竺国天主实录》。参见李新德.从西僧到西儒——从《天主实录》看早期耶稣会士在华身份的困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88页。
    ⑤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页。
    ⑥李新德.从西僧到西儒——从《天主实录》看早期耶稣会士在华身份的困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88页。
    ⑦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50-57页。
    ⑧刘俊余、王玉川合译.利玛窦中国传教史[M].台北:光启、辅仁联合出版社.1986.232页。
    ⑨1588年,利玛窦在替肯特主教起草的致大明皇帝书中将罗马描述成“天竺”的京师,教皇自称“大僧”、“都僧”(参见佐伯好朗著.支那基督教的研究[M].第3卷.东京:东京社.1944.150页)。
    ⑩(意)利玛窦.(法)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169页。
    11 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75页。
    12 (意)利玛窦.(法)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246-247页。
    13 罗渔译.利玛窦全集:书信集(上)[M].台北:光启出版社、辅仁大学出版社.1986.186页,153页。
    14 (意)利玛窦.(法)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67页。
    15 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50-57页。
    ①(意)利玛窦.(法)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171页。
    ②转引自孙尚扬著.利玛窦与徐光启[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24页。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
    ③(意)利玛窦.(法)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4页。
    ④罗渔译.利玛窦全集:书信集(上)[M].台北:光启出版社、辅仁大学出版社.1986.85-86页。《中国传教史》。
    ⑤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10页。《〈天主实义〉序》。
    ⑥(意)利玛窦.(法)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485页。
    ⑦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1页。1704年,“上帝”称谓停用,教皇克莱芒十一世裁定以“天主”称之(参见李天纲著.跨文化的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M].北京:群星出版社.2007.147页)。
    ⑧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32页。西班牙多明我会十高母羡,在其《新刻僧师高母羡撰无极天主正教真传实录》中亦提到:“大明先圣者曰:‘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道无二致也,教其有二术乎哉?知此,则天主付与一本之理性同也,道同也,教亦同也”(转引自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62页)。
    ⑨(意)利玛窦著.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02页。《译<几何原本> 引》.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利玛窦提到:“中文当中不缺乏成语和词汇来恰当地表述我们所有的科学术语”(参见(意)利玛窦.(法)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517页)。
    ①(明)李之藻编.天学初函[M].崇祯二年(1629).31页.40页。
    ②马相伯著.朱维铮主编.马相伯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115页。“上教宗求为中国与学书”。马氏曰:“用学问为诱掖之具”,学者素称为“学术传教”方法。
    ③(英)贝尔纳著.伍况甫等译.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180页。
    ④(英)贝尔纳著.伍况甫等译.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185页,186页。
    ⑤胡玲.近代早期耶稣会教育的影响[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9(6).771页。
    ⑥参见钱存训著.戴文伯译.近世译书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C].文献.1986(2):178-179页)。又或参见宋巧燕.明清之际耶稣会士译著文献的刊刻与流传[J].世界宗教研究.2011(6):95页。
    ⑦夯别参见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34页(《远西奇器图说录最》),236页(《<火攻挈要>自序》),241页(《〈泰西水法〉序》)。
    ⑧明末清初学者所称谓的“实学”,义蕴丰富。就西学而言,“实学”有道德践履与经世实学之分。阳玛诺在《<天问略>自序》中称:“夫学以道德为本,而道德之学又以识天主、事天主为本,有为十此字之学为实学, 李之藻在《请译西洋历法等书疏》中尝谓:“诸陪臣真修实学”,《〈浑盖通宪图说〉序》中亦称:“儒者实学,亦惟是进修为兢兢”,此数处所谓“实学”皆是“道德践履”的意思;上文王徵、焦勖、徐光启所谓“实学”则是经世实学的意思。相比较而言,“道德践履”一面是耶稣会十与奉教十人更加关心的事情。如李之藻尝曰:“太上修身昭事,其次见大祛俗,次以广稽览,次以习技数,而犹贤于博弈”(《〈浑盖通宪图说〉序》);清初诸儒顾炎武、黄宗羲、方以智、王锡阐、梅文鼎、薛凤祚等所赞赏的“实学”,则更多的以承继“经世实学”脉为己任。下逮乾嘉学派,则惟“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四库全书》)而已。现代学者周建标,乃将明清实学按其学科内容分为“哲学实学”、“社会政治实学”、“科学实学”、“考据实学”、“致用实学”等数种(参见周建标.明清实学是通往近代西学的中介和桥梁[J].鸡西大学学报.2011(8):46页),将王夫之的哲学思考、清初中西会通的科学以及清初考据学归入“实学”的范畴。
    ①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96页。《请译西洋历法等书疏》。
    ②(意)利玛窦.(法)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北华书局.1983.347页。
    ③1582年,利玛窦来华。1793年,法国耶稣会士钱德明去世,英使马噶尔尼来华。学者一般将1582-1793定为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上下限(参见韩琦著.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M].前言.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1.2页)。
    ④李天纲.从《名理探》看明末的西书汉译[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6):46页。
    ①朱维铮.李天纲主编.徐光启全集[M].几何原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5页。徐光启《刻<几何原本>序》。明末清初耶稣会十也以“格物穷理之学”对译自然科学,如阳玛诺在《<天问略>自序》中称“吾西格物之学,门胪而府藏,枝属而源备”(参见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14页)。艾儒略《职方外纪》卷三“阨入多”国条谈到阿基米德时,口:“昔有国王,专求救旱涝之法,得一智巧士曰亚尔几默得者,为作一水器以畴注泻,便利无比,即今龙尾车也。国人极有机智好攻格物穷理之学,又精天文”(参见(意)艾儒略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6.110页),又如南怀仁在《坤舆图说》卷下"工鄂”国条亦曰:“工鄂国地亦丰饶,颇解义理。自与西客往来,国中崇奉天主,其王遣子往欧逻巴习学文字,讲格物穷理之学”。
    ②(英)斯蒂芬·F·梅森著.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自然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31页。
    ③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31页。
    ④李天纲称汤若望引入的柏拉图、亚里十多德的观念为“经验实证论”,来自于西方实证主义传统(参见李天纲著.跨文化的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M].北京:群星出版社.2007.383页)。
    ①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34页。王徵《远西奇器图说录最》。
    ②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94-195页。
    ③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96页。
    ④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48-149页。李天经《<名理探>序》。
    ⑤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23页。1674年,南怀仁在《<新制灵台仪象志〉序》中所称:“历必有理与象与数,…使学者由器而徵象,由象而考数,由数而悟理”
    ⑥(英)斯蒂芬·F·梅森著.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自然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37页,140页,137页。
    ①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98页。
    ②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98页。
    ③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98-199页。
    ④(英)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M].第三卷(数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349页。
    ⑤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97页。
    ⑥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05页。
    ⑦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33页。
    ⑧徐宗泽著.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37页。
    ⑨徐宗泽著.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05页。
    ①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以实验定性和归纳为主的”的科学方法论,尽管在十七世纪的英国与十八世纪的法国影响较大,而实际上一直到十九世纪地质学与进化论的应用中才真正受到西方学者的重视(参见(英)斯蒂芬·F·梅森著.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自然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28-136页)。
    ②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49页。李天经《<名理探>序》。
    ③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49页。李天经《<名理探>序》。
    ④(法)金尼阁.西儒耳目资[M].上册.天启六年(1626)版影印.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38页。
    ⑤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00页。
    ⑥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46-147页。南怀仁:《进呈<穷理学>书奏》。
    ⑦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45页。
    ①朱维铮.李天纲主编.徐光启全集[M].测量法义(外九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90页。《<泰西水法>序》。
    ②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50页。李次虨《又序》(《名理探》)。
    ③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29页。
    ④(明)王夫之著.船由全书[M].十二.长沙:岳麓书社.1996.637页。《搔首间》。
    ⑤(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512页。
    ⑥张景远.大学之简历与作者之拟定[J].黄埔季刊.1942年第四卷第三、四期.48页。
    ⑦朱子以为:“不探其端,而骤语其次,亦未免於择焉不精,语焉不详之病矣”(参见(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512页)。
    ①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39页。《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屈原《九歌》中有《东皇太一》篇,《屈原赋注》(初稿)考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吕向注:‘祀在楚东,故曰东皇’。震按:古未有祀太一者,以太一为神名,特起于周末,至汉武帝时,因方士之言,毫人谬忌奏。立其祠长安东南郊。即甘泉泰畴。唐、宋祀之尤重。唐谓之太清紫极宫,宋谓之太一宫,太宗建东太一于东南郊,仁宗建西太一于西南郊,神宗建西太一于集福宫。盖自战国之时即奉以为祈福之神,其祀甚隆”(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三.黄山书社.1994.563页);这一考证也得到了考古发现的支持,“1960年湖北荆门战国墓出土的‘兵避太岁戈’,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帛书《太一避兵图》,1987年湖北荆门包山楚墓出土的竹简,都证明至少在战国已经有太一的信仰与崇拜”(参见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38页)。
    ②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39页。
    ③(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251页下。
    ④(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53页上
    ⑤《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592页。章太炎赞同郑玄注解,尝曰:“郑君之说,上契孔子而下与新建知行合一之义适相会”(参见章炳麟.致知格物正义[J].华国月刊.1925年第2卷第3册.1-2页)。
    ①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595页。
    ②《说文解字》对“物”字的训释,为李翱所用。在《复性书》中,李翱注曰:“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著於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
    ③朱彝尊《经义考》
    ④(宋)司马光.王云五主编.司马温公文集[M].四.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299页。卷十三。⑤钱穆.《大学》“格物”新释[J].思想与时代月刊.1941(2):18页。
    ⑥(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8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
    ⑦(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6页。朱子《大学章句》引小程语。
    ⑧(明)王阳明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67页。卷二十六《大学问》。
    ①(明)王阳明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73页。卷二十六《大学问》。弟子钱德洪尝记曰:“《大学问》者,师门之教典也。学者初及门,必先以此意授”
    ②(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316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五。
    ③(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十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615页。
    ④(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十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616页。
    ⑤(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262-263页。卷二十一《学说》。
    ⑥(明)王阳明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42页。卷七《大学古本序》。
    ⑦(明)王阳明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5页。卷一《语录一》。
    ⑧(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88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
    ⑨(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一。
    ⑩(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20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一
    11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215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
    12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20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
    13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316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五。
    14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一
    15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215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
    16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7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筇二
    17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一
    18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44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
    19 (宋)程颗.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44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九。
    20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7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
    21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460页。《河南程氏文集》卷第二。所谓“定性一即:“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
    22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45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
    ①(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44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
    ②(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68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
    ③(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460页。《河南程氏文集》卷第二
    ④(宋)程颗.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39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
    ⑤(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93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
    ⑥(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21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
    ⑦(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88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
    ⑧(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88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
    ⑨(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48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程颐以为:“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为两段事。洒扫应对是其然,必有所以然”(本页)。又谓:“语其大,至天地之高厚;语其小,至一物之所以然,学者皆当理会”(参见同书193页)。
    ⑩(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58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
    11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65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
    12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247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九。
    13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57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二程集》中虽记有程颐反对学习“妙绝技艺”的句子(191页),且他还有:“名数之学,君子学之不以为本”等语(323页),然而他并非真的反对学习技艺、名数之学,而是认为应当在“涵养”的基础上“穷理”,也就是他所说的“格物亦需积累涵养”的意思(164页)。
    14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93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
    15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3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
    16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57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
    17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88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
    18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64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
    19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57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
    ①冯日昌.二程“格物致知”论[J].岭南学报.1931年第二卷第一期.123页。
    ②(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十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620页。
    ③(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十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619页。
    ④(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十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626页。
    ⑤(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512页。《四书或问·大学》。
    ⑥朱熹提到:“天之生人物,个个有一副当恰好、无过不及底道理降与你。与程子所谓天然自有之中,刘子所谓民受天地之中相似”(参见(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十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620页),这个“中”即《尚书》所谓“上帝降衷”之“衷”,是个“恰好处”(同书619页),即“天之生此物,必有个当然之则”(同书620页)。也就是说:事物各有个“上帝降衷”的“道理”,即“万物万事,莫不各有当然之则”(同书620-621页);事物又“必各有所以然之故”(《朱子全书》六512页),即“太极”然而“极不是中,极之为物,只是在中”(《朱子全书》十四622页):事物各有之“太极”与事物各有之“道理”不同,一个为“所以然之故”,一个为“当然之则”,然而此“太极”与“道理”又是“同出一源”的(同书606页),在更高的“天理”层次得到统一
    ⑦(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十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606页。
    ⑧(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十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622-623页。
    ⑨(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7页。在朱熹看来,“今口御外物而可以知至道,则是绝父子而后可以知孝慈,离君臣然后可以知仁敬也,是安有此理哉?”(参见同书529页),反对司马光训“格”为“扦御”
    ⑩(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十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634页。朱熹曾提到:“程子此处说得节目甚多,皆是因人之资质耳。虽若不同,其实一也。见人之敏者太去理会外事,则教之使去父慈、子孝处理会。曰:‘若不务此,而徒欲泛然以观万物之理,则吾恐其如大军之游骑,出太远而无所归’。若是人专只去里面理会,则教之以‘求之情性,固切於身,然一草一木,亦皆有理’。要之,内事外事,皆是自己合当理会底”(同书616页)。
    11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88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
    12 (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506页,507页。
    13 (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十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613页。
    ①(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十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613页。
    ②(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十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614页。
    ③(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十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627页。
    ④(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十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634页。
    ⑤(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十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606页。
    ⑥(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十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618页。朱熹曰:“鬼者,阴也;神者,阳也。气之屈者谓之鬼,气之只管恁地来者谓之神”(同书602页)。
    ⑦(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十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596页。
    ⑧(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十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604页。
    ⑨(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十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606页。
    ⑩(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88页。《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
    11 (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513页。
    12 (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二十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2538页。在胡适看来,“(朱熹)说‘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处其当然;皆穷理也’。这是把‘物’字缩到‘穷经,应事,尚论古人’三项。…说‘夫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其精蕴则己具於圣贤之书,故必由是以求之’。从‘天下之物’缩小到‘圣贤之书’”(参见胡适.清代汉学家的科学方法[J].北京大学月刊.第一卷第五号.1920.27页,28页)。
    ①(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十七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2941页。卷八十七《礼四·小戴礼·总论》。
    ②(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149页。卷十一《与李宰》。
    ③(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142页。卷十一《与朱济道》。
    ④(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149页。卷十一《与李宰》。
    ⑤(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478页。卷三十五《语录》下。
    ⑥(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395页。卷三十四《语录》上。
    ⑦(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400页。卷三十四《语录》上。
    ⑧(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395页。卷三十四《语录》上。
    ⑨(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435页。卷三十五《语录》下。
    ⑩(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160页。卷十二《与赵泳道》。
    11 (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262-263页。卷二十一《学说》。
    12 (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453页。卷三十五《语录》下。
    ①(明)王阳明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42页。卷二《语录二·答顾东桥书》。
    ②(明)王阳明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6页。卷三《语录三》。
    ③(明)王阳明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1页。卷一《语录一》。
    ④(明)王阳明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45页。卷二《语录二·答顾东桥书》。
    ⑤(明)王阳明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42页。卷七《大学古本序》。
    ⑥(明)王阳明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72页。卷二十六《大学问》。
    ⑦(明)王阳明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45页。卷二《语录二·答顾东桥书》。
    ⑧(明)王阳明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73页。卷二十六《大学问》。
    ⑨(明)王阳明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33页。卷一《语录一》。
    ⑩(明)王阳明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17页。卷三《语录三》。
    ①阳明高弟王艮训曰:“‘格’如格式之格,即后‘絮矩’之谓。吾身是个矩,天下国家是个方。絮矩,则知方之不正,犹矩之不正也。是以只去正矩,却不在方上求。矩正,则方正矣,方正则成格矣”(《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以己身为矩,正天下之方,所论与阳明“致良知”理念相通。
    ②(明)宋濂等撰.元史[M].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76.2019页。卷八十一《选举志》
    ③(清)张廷玉等撰.明史[M].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1694页。卷七十《选举志》。
    ④赵尔巽等撰.清史稿[M].第一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6.3148页。卷一百八《选举三》。
    ⑤钱穆.《大学》“格物”新释[J].思想与时代月刊.1941(2):17页。
    ⑥钱穆.《大学》“格物”新释[J].思想与时代月刊.1941(2):18页。
    ⑦胡适.清代汉学家的科学方法[J].北京大学月刊.第一卷第五号.1920.23页。北宋学者陆宰称其父陆佃(1042-1102)作《埤雅》“自初至终,仪四十年,不独博及群书,而岩父牧夫,百工技艺,下至舆台皂隶,莫不诹询。苟有所闻,必加试验,然后记录。则其深微渊懿,宜穷天下之理矣”(《〈埤雅〉序》),温公颐以为“陆佃父子的这种重视试验实践的学风,正出自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在变法中表现出的“注重试验,重视实践的风气,一直影响到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李塨、颜元等,影响颇为深远”(参见温公颐.中国近古逻辑史[M].7-8页)。尽管如此,王安石的这种学风始终未能占据正统和主导地位。
    ⑧胡适著.耿云志.李国彤编.胡适传记作品全编[M].第二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249-250页。《儿个反理学的思想家》。
    ⑨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119-120页。
    ⑩张景远.格物致知之综合的解释与批判[J].黄埔季刊.1942年第四卷第三、四期.42页。
    ①胡适著.耿云志.李国彤编.胡适传记作品全编[M].第二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250页。《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
    ②胡适.清代汉学家的科学方法[J].北京大学月刊.第一卷第五号.1920.25页,26页。
    ③胡适.格致与科学[J].科学画报第1卷第1期.1934年1月1日。
    ④胡适著.耿云志.李国彤编.胡适传记作品全编[M].第二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276页。《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
    ⑤樊树志著.晚明史(1573-1644)[M].上卷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00页。
    ⑥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崇祯三年(1630)与陈子龙等复社同志同中举,次年中进士,徐光启为座师。徐光启“勉以读书经世人义,…闻公方究泰西历学,予(张溥)邀同年徐退谷往问所疑”,赞其历律兵农之学(参见(明)徐光启撰.朱维铮.李天纲主编.徐光启全集[M].农政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2页。“张溥原序”),著有《诗经注疏大全合纂》、《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五种纪事本末》、《宋史论元史论》、《历代史论》等书三千余卷。
    ①参见(清)陆世仪.复社纪略,参见(日)井上进.《复社姓氏》校录附《复社纪略》,京都:东方学报(65册),1993年,629页。
    ②(日)井上进《复社之学》(《东洋史研究》第44卷第2弓,转引自樊树志著.晚明史(1573-1644)[M].上卷·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01-202页。
    ③陈卫平著.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95页。
    ④(清)陆世仪撰.陆桴亭思辨录辑要[M].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8页。卷一
    ⑤(清)陆世仪撰.陆桴亭思辨录辑要[M].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28页。卷二
    ⑥(清)陆世仪撰.陆桴亭思辨录辑要[M].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35页。卷三。
    ①(清)陆世仪撰.陆桴亭思辨录辑要[M].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29页。卷二
    ②(清)陆世仪撰.陆桴亭思辨录辑要[M].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35页。卷三。
    ③(清)陆世仪撰.陆桴亭思辨录辑要[M].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32页。卷二
    ④(清)陆世仪撰.陆桴亭思辨录辑要[M].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33-34页。卷三。
    ⑤(清)陆世仪撰.陆桴亭思辨录辑要[M].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38页。卷三。
    ⑥(清)陆世仪撰.陆桴亭思辨录辑要[M].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32页。卷二
    ⑦(清)陆世仪撰.陆桴亭思辨录辑要[M].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32-33页。卷二
    ⑧(清)陆世仪撰.陆桴亭思辨录辑要[M].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32页。卷二
    ⑨(清)陆世仪撰.陆桴亭思辨录辑要[M].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44页。卷四。
    ⑩(清)陆世仪撰.陆桴亭思辨录辑要[M].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2页,13页。卷一。
    11 (清)陆世仪撰.陆桴亭思辨录辑要[M].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41页。卷十四。
    12 (清)陆世仪撰.陆桴亭思辨录辑要[M].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44页。卷十四。
    13 (清)陆世仪撰.陆桴亭思辨录辑要[M].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6页。卷一
    14 (清)陆世仪撰.陆桴亭思辨录辑要[M].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51页。卷十五。
    ①(清)陆世仪撰.陆桴亭思辨录辑要[M].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45页。卷四。
    ②(清)陆世仪撰.陆桴亭思辨录辑要[M].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46页。卷四。
    ③(清)陆世仪撰.陆桴亭思辨录辑要[M].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52页。卷四。
    ④(清)陆世仪撰.陆桴亭思辨录辑要[M].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63页。卷四。
    ⑤参见谢国桢著.顾亭林学谱[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18页。在其祖父家学熏陶下,顾炎武究心天下兴革之学。鼎革以后,顾炎武弃家北游。谢国桢以为:“或欲窥其形势以为据险起事之基,由其行踪,即可以窥见其意旨之一二”(参见同书26页)。由此可知,顾炎武究心天文、地理、兵、农、兴革之学一自乃祖家学熏陶,一自明清鼎革。
    ⑥(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等校点.日知录集释[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7页。
    ⑦参见徐海松著.清初十人与西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314页。
    ⑧详见徐海松著.清初士人与西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315页,335页。
    ⑨(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等校点.日知录集释[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562页。
    ⑩(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等校点.日知录集释[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511-512页。《致知》。
    11 (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等校点.日知录集释[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311页。颜元《存学编·性理评》中曰:“曰‘博学於文’,盖《诗》、《书》六艺以及兵农、水火在天地间燦著者,皆文也,皆所当学之也”(参见(清)颜元著.王星贤,张芥尘,郭征点校.颜元集[M].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59页)。
    ①(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等校点.日知录集释[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31页。
    ②(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等校点.日知录集释[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32页。《易逆数》。
    ③(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等校点.日知录集释[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310页。
    ④(明)王夫之著.船山全书[M].一.长沙:岳麓书社.1996.1015页。《系辞上传第八章》。
    ⑤(明)王夫之著.船山全书[M].十二.长沙:岳麓书社.1996.462页。“月中之影,或以为地影,非也。凡形之因炤而成影,正出,边出,横出,长短、大小必不相类,况大地之体,恶能上下四旁之如一哉!今观其自东升历天中,以至于西坠,其影如一。自南至北,阅九道,出入四十八度,其影如一。地移而影不改,则非地影明矣”。
    ⑥(明)王夫之著.船山全书[M].十二.长沙:岳麓书社.1996.458-459页,460页。“浑天家言天地如鸡卵,地处天中犹卵黄。黄虽重浊,白虽轻清,而白能涵黄使不坠於一隅尔,非谓地之果肖狼黄而圆如弹丸也。利玛窦至中国而闻其说,执滞而不得其语外之意,遂谓地形之果如弹丸,因以小慧附会之,而为地球之象。玛窦身处大地之中,目力亦与人同,乃倚一远镜之技,死算大地为九万里,使中国有人焉如子瞻、元泽者,曾不足以当其一笑,而百年以来,无有能窥其狂族騃者,可叹也”
    ⑦(明)王夫之著.船山全书[M].十二.长沙:岳麓书社.1996.439页。
    ⑧(明)王夫之著.船山全书[M].十二.长沙:岳麓书社.1996.637页。《搔首问》
    ⑨(明)王夫之著.船山全书[M].十二.长沙:岳麓书社.1996.637页。《搔首间》
    ⑩(明)王夫之著.船山全书[M].十二.长沙:岳麓书社.1996.637页。《搔首问》
    11 王夫之注曰:“‘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参见(明)王夫之著.船山全书[M].七.长沙:岳麓书社.1996.42-43页)。
    12 (明)王夫之著.船山全书[M].十二.长沙:岳麓书社.1996.448页。
    ①(明)王夫之著.船山全书[M].五.长沙:岳麓书社.1996.586页。
    ②(明)王夫之著.船山全书[M].五.长沙:岳麓书社.1996.587页。
    ③徐海松著.清初士人与西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308-309页。
    ④(明)王夫之著.船山全书[M].六.长沙:岳麓书社.1996.404页。《读四书大全说》。
    ⑤沈善洪编.黄宗羲全集[M].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5-6页。《明儒学案发凡》。
    ⑥沈善洪编.黄宗羲全集[M].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198页。《地狱》。
    ⑦沈善洪编.黄宗羲全集[M].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194页,195页。《上帝》。
    ⑧沈善洪编.黄宗羲全集[M].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194页,195页。《上帝》。
    ⑨(清)黄宗羲著.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M].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7页。
    ⑩沈善洪编.黄宗羲全集[M].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3页。《明儒学案自序》。
    ①(清)黄宗羲撰.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M].第十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194-195页。卷六《答万充宗论格物书》。万充宗训“格,至也。格物也者,至於所应止之所也”(同书193页),此说袭自《仪礼》郑玄注,后为钱穆继承。
    ②(清)李颙撰.陈俊民点校.二曲集[M].卷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96.404页。
    ③(清)李颙撰.陈俊民点校.二曲集[M].卷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96.401页。
    ④(清)李颙撰.陈俊民点校.二曲集[M].卷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96.404-405页。
    ⑤(清)李颙撰.陈俊民点校.二曲集[M].卷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96.402页。
    ⑥(清)李颙撰.陈俊民点校.二曲集[M].卷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96.403页。
    ①(清)李颙撰.陈俊民点校.二曲集[M].卷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96.401页。
    ②(清)李颙撰.陈俊民点校.二曲集[M].卷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96.401页。
    ③(清)李颙撰.陈俊民点校.二曲集[M].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96.48页。
    ④(清)李颙撰.陈俊民点校.二曲集[M].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96.48页。
    ⑤(清)李颙撰.陈俊民点校.二曲集[M].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96.48.54页。
    ⑥(清)孙奇逢著.王云五主编.夏峰先生集[M].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433页。《语录》。
    ⑦(清)孙奇逢著.王云五主编.夏峰先生集[M].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458页。
    ⑧(清)孙奇逢著.王云五主编.夏峰先生集[M].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479页。
    ⑨徐世昌等编纂.沈芝盈,梁运华点校.清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2008.3页。卷一《夏峰学案·四书近指》。
    ⑩参见(清)李塨撰,徐世昌主编.小学稽业·大学辨业[M].北京:四存学会铅印本.1923.129页,130页。
    ①(清)阮元著王星贤等点校.颜元集[M].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159页。《四书正误》卷一
    ②朱修春.论清初四书学者群体“格物致知”思想的特色与意义[J].天府新论.2008(1):30页。
    ③(清)李塨撰.徐世昌主编.大学传注等[M].北京:四存学会铅印本.1923.86页。《论语传注问》
    ④(清)李塨撰.徐世昌主编.小学稽业·大学辨业[M].北京:四存学会铅印本.1923.162.163页。《大学辨业》。
    ⑤(清)李塨撰.徐世昌主编.大学传注等[M].北京:四存学会铅印本.1923.6页。《大学传注》。
    ①(明)吴应箕《复社姓氏》二卷、补录一卷,参见(日)井上进.《复社姓氏》校录附《复社纪略》,京都:东方学报(65册),1993年,545页,567页,579页,569页。
    ②朱维铮.李天纲主编.徐光启全集[M].测量法义(外九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90页。《<泰西水法>序》。
    ③明末清初学者称谓“实学”,义蕴丰富。以明末耶稣会士阳玛诺等及奉教士人徐光启、李之藻等为例,此处所论“实学”是有益民生日用的经世之学的义涵:他如阳玛诺在《<天问略>自序》中所谓“夫学以道德为本,而道德之学又以识天主、事天主为本,有为于此学之学为实学”,即李之藻在《请译西洋历法等书疏》中称“诸陪臣真修实学”,《<浑盖通宪图说>序》中所论:“儒者实学,亦惟是进修为兢兢”则皆是“道德践履”的意思。相比较而言,”道德践履”是耶稣会士、奉教士人更关心的事情。如李之藻尝口:“太上修身昭事,其次见大祛俗,次以广稽览,次以习技数,而犹贤于博弈”(《<浑盖通宪图说>序》)。嗣后,顾炎武、黄宗羲、方以智、王锡阐、梅文鼎、薛凤祚诸清初大儒所继承者,已偏于经世实学一脉:下逮乾嘉学派参修《四库全书》时,则惟“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而已。尚斌等以为:“‘崇实致用’是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基本特征。它力戒‘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之弊,易主观玄想为客观考察,改空谈为征实,把学术研究的范围扩大到自然、社会领域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天文、地理、九经、诸史、河漕、兵工、山岳、风俗、史治、财赋、典礼、制度、文物,莫不精究。以‘经世致用’为目的,以‘实事求是’为治学圭臬,注重考镜源流,不拘泥于旧注古训。他们提倡‘实’字,主张‘实体’、‘实践’、‘实行’、‘实功’,‘实事’、‘实心’、‘实念’、‘实言’、‘实才’‘实政’、‘实风’等等”(参见尚斌,任鹏,李明珠著.中国儒学发展史[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225页)。
    ④(明)李之藻.天学初函.泰西水法序.1628(崇祯元年).北京大学图书馆藏:1506页。
    ⑤参见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和.2006.175-312页。
    ①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1页。
    ②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1页。
    ③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M].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85页。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219页。任兆麟《戴东原制义叙》,辑自《有竹居集》卷八。
    ⑤转引自余英时.方以智晚节考(增订版)[M].北京:三联书店.2004.2页。
    ⑥(清)顾炎武著.顾亭林诗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62页。《与施愚山书》。⑦参见郭康松著.清代考据学研究[M].武汉:崇文书局.2001.1-8页。“绪论”
    ①(清)永瑢等撰.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二十三.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51页。子部杂家类三“通雅”
    ②(清)顾炎武著.顾亭林诗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76页。鲍国顺提到:“不仅确立了清学以小学通经明道的基调,同时也使经学与古音的研究,成为清学的中心”(鲍国顺.清代学术思想论集[M].高雄市: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2.14页。“清学的名义与特质”)。
    ③(清)永瑢等撰.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二十三.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53页。子部杂家类三。
    ④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6页。
    ⑤钱谦益即曾提到:“六经之学,渊源十两汉,大备于唐宋之初,其固而失通,繁而寡要,诚亦有之,然其训诂皆原本先民,而微言大义,去圣贤之门犹未远也。学者之治经也,必以汉人为宗主,如杜预所谓原始要终,寻其枝叶,然后扶摘异同,疏通凝滞。汉不足求之于唐,唐不足求之于宋,唐、宋皆不足,然后求之于近代。庶儿圣贤之门仞可窥,儒先之钤键可得也”(参见(清)钱谦益著.牧斋初学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706页。《与卓去病论经学书》)。只是在当时,“汉学”尚没有形成风气。
    ⑥详参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73-190页。
    ⑦邓洪波编著.中国书院学规[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29页,97-98页。
    ①赵尔巽等撰.清史稿[M].第一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6.3150页。卷一百八。
    ②此前一年(1744),乡试仍袭旧法,不重经史。是年乾嘉考据学大师惠栋参加江南乡试,即“以用《汉书》为考官所黜,由是息意进取”。1749年12月,乾隆帝下诏谕令地方官推举经明行修之士。次年,两江总督黄廷桂、陕甘总督尹继善联名保举惠栋,惜次年因“大学士、九卿索所著书,未及进罢归”(参见(清)王昶:《惠先生墓志铭》,(清)钱仪吉纂.碑传集[M].一三三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6330页)。
    ③杨寄林等主编.中华状元卷·大清状元卷[M].上.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81页。
    ④(清)阮元撰.揅经室集[M].上.北京:中华书局.1993.575页。
    ⑤崇祯王午年(1642),复社同志在苏州举行“虎丘”大会,声势远播三吴之地。嗣后,吴地学子多复社子弟,“收罗实学,不事浮名,为吴下教子弟第一家法”(参见(明)陈子龙著.施蛰存、马祖熙标校.陈子龙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731页。)。
    ⑥(清)惠栋著.王云五主编.九经古义[M].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页。《<九经古义>述首》。
    ⑦(清)江藩著.国朝汉学师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23页。
    ⑧参见郑朝辉著.述者微言——惠栋易学的“逻辑化”世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62-277页。附录二“惠栋著述表”
    ①详参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53-354页。
    ②(清)惠栋著.九曜斋笔记(丛书集成续编二十)[M].卷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988.646页上。
    ③(清)惠栋著.九曜斋笔记(从书集成续编二十)[M].卷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645页下。
    ④(清)惠栋著.松崖文钞(从书集成续编一九一)[M].卷一.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48页上。《〈韵补〉序》。
    ⑤(清)惠栋著.松崖文钞(丛书集成续编一九一)[M].卷一.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50页下。
    ⑥(清)惠栋著.松崖文钞(丛书集成续编一九一)[M].卷一.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48页上。《〈韵补〉序》。
    ⑦(清)沈彤:《<古文尚书考>序》,惠栋.古文尚书考(续修四库全书44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55页。
    ⑧(清)惠栋著.松崖文钞(丛书集成续编一九一)[M].卷一.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50页下-51页上。
    ⑨(清)永瑢等撰.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4页。经部易类一
    ⑩(清)永瑢等撰.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55页。经部易类六。
    ①(清)永瑢等撰.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54页。经部易类六。
    ②(清)惠栋著.周易述[M].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7.489页。
    ③(参见(清)惠栋著.王云五主编.九经古义[M].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页)。其“经之义存乎训”的汉学研究模式,是对其父观念的继承。惠士奇在《礼说》中既已提到:“经之义存乎训,识字审音乃知其义,故古训不可改也”(参见徐世昌.清儒学案[M].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754页。第四十三卷)。惠栋继承其父的这一观念,在《<九经古义>述首》中,他亦提到:“经之义存乎训,识字审音乃知其义。是故古训不可改也,经师不可废也”(参见(清)惠栋著.王云五主编.九经古义[M].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页)。
    ④(清)惠栋著.松崖文钞(丛书集成续编一九一)[M].卷一.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47页下。《〈韵补〉序》。
    ⑤详见郑朝辉著.述者微言——惠栋易学的“逻辑化”世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4-116页。
    ⑥(清)惠栋著.九曜斋笔记(丛书集成续编二十)[M].卷一.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646页上。惠栋曰:“舍《尔雅》、《说文》无以言训诂也”
    ⑦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梁启超提到:“乾隆中叶,惠定宇著《读说文记》十五卷,实清儒《说文》专书之首”(参见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204页)。
    ⑧分别参见(清)江藩.方东树.汉学师承记(外二种)[M].北京:三联书店.1998.26页,28页。
    ⑨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M].长沙:岳麓书社.1998.28页。“吴派惠氏三世传”
    ⑩(清)惠栋.周易本义辩证(续修四库21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348页。
    ①(清)觉罗雅尔哈善等撰:苏州府志(乾隆十三年刊本),转引自李开著.惠栋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26-27页。
    ②(清)惠栋著.九曜斋笔记(丛书集成续编二十)[M].卷一.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622页上。
    ③(清)惠栋著.九曜斋笔记(从书集成续编二十)[M].卷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646页下-647页上。
    ④(清)惠栋著.九曜斋笔记(从书集成续编二十)[M].卷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629页下。
    ⑤(清)惠栋著.九曜斋笔记(丛书集成续编二十)[M].卷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620页上,637页下“数”
    ⑥(清)惠栋著.九曜斋笔记(从书集成续编二十)[M].卷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635页下。
    ⑦(清)江藩撰.漆永祥整理.江藩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72-273页。附录二:炳烛室杂文续补·算迪序。
    ⑧李开著.惠栋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26页。
    ⑨郑朝辉著.述者微言——惠栋易学的“逻辑化”世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0页。详细论述参见同书128-150页。
    ⑩参见郑朝辉著.述者微言——惠栋易学的“逻辑化”世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页。
    11 (清)惠栋著.九曜斋笔记(丛书集成续编二十)[M].卷一.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620页上。
    12 (清)惠栋著.九曜斋笔记(丛书集成续编二十)[M].卷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637页下。文曰:“孔颖达字仲达,碑字仲远,冲讹为仲,远讹为达。孔碑余亲见之”。又“《四川总志》”记曰:“读天下志以《四川总志》为第一,金石鼎彝,秦汉以下之文纲罗儿尽而立例亦古”(参见同书卷三652页上)。
    13 (清)惠栋著.九曜斋笔记(丛书集成续编二十)[M].卷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633页下。
    14 (清)惠栋著.九曜斋笔记(从书集成续编二十)[M].卷一.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621页上
    ①(清)惠栋.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M].凡例.惠氏红豆斋本.雍正十四年(1735)刊.武汉大学古籍馆.3-4页。
    ②郑朝辉著.述者微言——惠栋易学的“逻辑化”世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9页。
    ③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0页。
    ④(清)李集:《敬堂鹤征录》卷三“惠周惕”条注引惠栋语,转引自漆永祥著.乾嘉考据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6页。
    ⑤(清)惠栋著.九曜斋笔记(丛书集成续编二十)[M].卷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635页上。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505页。《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乾隆十七年(1752),惠栋友沈彤去世。惠栋为作《沈君果堂墓志铭》中提到:“作《周易述》,先以数卷就正於君”,可知1752年前惠栋《周易述》部分已成。1757年冬戴震出都客居扬州得见惠栋、沈大成,时王昶亦在扬州,沈大成、王昶二人曾遍览惠著,且惠、戴执手论经,相见甚欢,戴震必然得见《周易述》一书。
    ⑦(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78页。
    ⑧(清)方东树著.汉学商兑(续修四库全书本第951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50页。
    ⑨孙邦金.惠栋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乾嘉汉学的多重影响[J].船山学刊.2012(3):64页。
    ⑩(清)惠栋著.九曜斋笔记(从书集成续编二十)[M].卷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645页下。
    ①(清)惠栋著.九曜斋笔记(丛书集成续编二十)[M].卷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63,4页下。
    ②(清)钱大昕:《<古文尚书考>序》,惠栋.古文尚书考(续修四库本44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57页。
    ③(清)惠栋撰.江藩补.袁庭栋整理.周易述[M].成都:巴蜀书社.1993.355-356页。
    ④(清)惠栋著.松崖文钞(丛书集成续编一九一)[M].卷一.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51页上。
    ⑤(清)惠承绪:《<周易述>跋语》,雅雨堂丛书刊本.乾隆二十三年(1758),武汉大学古籍馆藏。自谓:“精力尽于此书,平时穿穴群经,贯串周、秦、汉诸子之说,因得继绝表微,于圣人作《易》本旨,庶乎有合”。
    ⑥(清)惠栋著.松崖文钞(丛书集成续编一九一)[M].卷一.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51页上。即所谓:“洁静精微之旨”。
    ⑦(宋)陈淳.北溪字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3.41页。
    ⑧(清)惠栋著.周易述[M].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7.504-505页。
    ⑨参见(清)惠栋著.周易述[M].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7.506-507页。
    ⑩(清)惠栋撰.江藩补.袁庭栋整理.周易述[M].成都:巴蜀书社.1993.286-288页。
    11 (清)惠栋著.九曜斋笔记(丛书集成续编二十)[M].卷一.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620页下。
    ①(清)惠栋著.九曜斋笔记(丛书集成续编二十)[M].卷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629页上。
    ②(清)陈黄中:《惠定宇墓志铭》,《东庄遗集》卷三,四库未收书辑刊[M].4辑21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449页。
    ③(清)惠栋著.松崖文钞(从书集成续编一九一)[M].卷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61页上
    ④余萧客(1732-1778),字仲林,又字古农,江苏吴县人。十五岁既已精通五经,“即知气、理空言,无补经术,思读汉、唐注疏”,博涉《十三经注疏》、《十七史》、《说文解字》、《玉篇》、《广韵》等四部之书,1751年前后从师惠栋(参见郑朝辉著.述者微言——惠栋易学的“逻辑化”世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7页),著有《尔雅释》、《注雅别钞》、《文选音义》、《文选杂题》、《选音楼诗拾》等书,最为当世称者为《古经解钩沈》,尝自谓《钩沈》一书於“汉、晋、唐三代经注之亡者,本欲尽采”,然却因乾隆壬午(1762)染病故而亟亟成书,生前尝嘱弟子江藩踵成其书,惜江君未遑斯业(参见(清)江藩.方东树著.汉学师承记(外二种)[M].北京:三联书店.1998.39页,41页)。
    ⑤江声(1721-1799),字琴涛,号艮庭,江苏吴县人,先世居徽州休宁。三十五岁时师从惠栋,得读先生所著《古文尚书考》及阎若璩《尚书古文书证》,知“古文及孔《传》,皆晋时人伪作。於是集汉儒之说,以注二十九篇。汉注不备,则旁考他书,精研故训”,集前人之大成作《尚书集注音疏》十二卷,对清代《尚书》学贡献尤著。经学考据之外,“精於小学,以许叔重《说文解字》为宗”,曾作《六书说》一文,以“凡某之属皆从某”训许慎所谓“同意相受”,发前人之所未发;於历算学亦有深入研究,尝作《恒星说》一卷。江氏弟子数十人,江藩而外又有元和顾广圻(1766-1835,字千里),“经史小学、天文历算、舆地之学,靡不贯通”(参见(清)江藩.方东树著.汉学师承记(外二种)[M].北京:三联书店.1998.42页,45页)。
    ⑥参见(清)钱大听.嘉定钱大听全集[M].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9-11页。《钱辛楣先生年谱》。
    ⑦(清)江藩.方东树.汉学师承记(外二种)[M].北京:三联书店.1998.37页。
    ⑧(清)江藩.方东树.汉学师承记(外二种)[M].北京:三联书店.1998.52页。《钱大昕》。
    ⑨(清)惠栋著.松崖文钞(从书集成续编一九一)[M].卷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54页下-55页上。
    ⑩卢氏尝为惠栋《九经古义》作序,参见《抱经堂文集》卷2《九经古义序》。
    11 (清)王昶:《惠先生墓志铭》,(清)钱仪吉纂.碑传集[M].一三三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6332页。钱大听亦曾提到:“今十大夫多尊崇汉学,实出先生绪论”(参见(清)钱大听:《古文尚书考序》,(清)惠栋.古文尚书考[M].续修四库第44册.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56-57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修订本)[M].六.合肥:黄山书社.2010.546页。《与钱大听书》。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8页。洪榜《戴先生行状》,辑自《二洪遗稿·初堂遗稿》。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修订本)[M].六.合肥:黄山书社.2010.546页。《江慎修先生七十寿序》。辑自《善余堂文集》。
    ④(清)星源甲道张氏宗谱[M].道光版:郑牧.明经张鲁池先生传(乾隆五十年:1785),转引自江巧珍.孙海峰.从新发现的资料三则看戴震的少年至交[J].黄山学院学报.2008(6):11页。章世纯(1575-1644),字人力,江西临川人,天启辛酉(1621年)举人,官至广西柳州知府,明末古文家。与陈际泰、罗万藻、艾南英结成“豫章社”,文崇唐宋,并称“临川四家”。著作有《四书留书》六卷,《四库全书总目》曰:“其诂释四书,往往十文字之外标举精义,发前人所未发。不规规十训诂,而亦未尝如讲良知者至于混漾以自恣。扬雄所谓好深湛之思者,世纯有焉”。《四库全书》又收有其《已未留》二卷、《留书别集》二卷(其中《内集》一卷、《散集》一卷,《四库全书总目》提到其文:“多摹仿周秦诸子”)。另有《券易苞》十二卷、《章柳州集》、《章大力集》等。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修订本)[M].六.合肥:黄山书社.2010.546页。《江慎修先生七十寿序》。辑自《善余堂文集》。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557页。《〈九数通考〉序》。
    ⑦漆永祥.惠栋与古籍整理[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1):41页。
    ⑧(清)洪亮古撰.刘德权点校.洪亮吉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192页。《卷施阁文甲集》卷九“邵学士家传”。
    ⑨章太炎、刘师培等撰:罗志田导读:徐亮工编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60页。录自《检论》卷四。
    ①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58页,160页。
    ②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2.310页。
    ③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五.北京:中华书局.1989.68页。
    ④刘师培.刘申叔遗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1766页。
    ⑤徐亮工编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70页。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5页。洪榜《戴先生行状》,辑自《二洪遗稿·初堂遗稿》。就“内在理路”而言,钱穆曾提到:“徽人居群山中,率走四方经商为活。学者少贫,往往操贱事,故其风亦笃实而通於艺。汪绂家贫困,佣於江西景德镇,为画盌之役,其学自星历、地志、乐律、兵制、阴阳、医卜,以至弹琴、篆刻、书画诸艺皆通晓。江氏亦孤起草泽中,其旁治天官、星历、律吕、音韵、步算,即朱子格物之旨,而亦当时徽学风尚所同也”(参见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2.310页)。
    ①(清)江藩.方东树著.汉学师承记(外二种)[M].北京:三联书店.1998.21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修订本)六.合肥:黄山书社.2010.547页。《江慎修先生七十寿
    序》,辑自《善余堂文集》。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册书社.1995.5页。《策算》。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56页。段玉裁《年谱》。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62页。见图二十二下“图说”。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65页。段玉裁《年谱》。
    ⑦(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42页。汪灼《四先生合传》,辑自北图藏钞本《渔村诗文集》。
    ⑧(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213页,249页。
    ⑨(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46页。
    ⑩(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59页,61页,65页。
    11 (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557页。
    12 (清)梅文鼎.勿庵历算书记[M].钦定四库全书本.乾隆四十六年(1781).3页。
    13 (清)梅文鼎.勿庵历算书记[M].钦定四库全书本.乾隆四十六年(1781).62页,71页,82页,82页,85页,88页,92页,102页,103页,113页,123页。《方圜幂积》书中,梅文鼎特别提到了康熙时著名 历算学家谢野臣,“於数学甚有精思”。戴震1773年在四库全书馆得算书数种,以为:“近时以算名者,如王寅旭、谢野臣、梅定九诸子,成未之见”。或从梅文鼎得知谢廷逸。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91页。段玉裁《年谱》。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278页。钱大听《江先生传》,辑自《碑传集》卷一百三十三。
    ②陈祖武主编.乾嘉名儒年谱[M].1.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393页。江锦波.汪世重《江慎修先生年谱》。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修订本)六.合肥:黄山书社.2010.546页。《江慎修先生七十寿序》。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409页。《江慎修先生事略状》。
    ⑤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从刊[M].94.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507-509页。余龙光《双池先生年谱》。
    ⑥陈祖武主编.乾嘉名儒年谱[M]1.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397页。江锦波.汪世重《江慎修先生年谱》。
    ⑦陈祖武主编.乾嘉名儒年谱[M].1.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396-397页。江锦波.汪世重《江慎修先生年谱》。
    ⑧(清)阮元等撰.彭卫国.王原华点校.畴人传汇编[M].卷四十二.扬州:广陵书社.2008.476页。
    ⑨(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l.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409页。《江慎修先生事略状》。
    ⑩(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413页。《江慎修先生事略状》。
    11 (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修订本)六.合肥:黄山书社.2010.546页。《江慎修先生七十寿序》,辑自《善余堂文集》。一者,是年江永馆于休宁山斗程恂家,有大贤来居,休宁学子应多传闻;再者,是年戴震随父客江西南丰途中必然经过婺源江湾江永乡里,闻其声名也是必然的。
    12 (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30页。王昶《戴东原先生墓志铭》(辑 自《春融堂集》卷五十五),自称与戴震“定交之久,与知东原之深,莫如余”,且1754年与戴震同辑书于秦蕙田味经轩五月之久,所言当可信。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4页。洪榜《戴先生行状》,辑自《二洪遗稿初堂遗稿》。
    ②陈祖武主编.乾嘉名儒年谱[M].1.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397页。江锦波.汪世重《江慎修先生年谱》。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6页。洪榜《戴先生行状》,辑自《二洪遗稿·初堂遗稿》。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53页。《年谱》。
    ⑤(日)今关寿磨.宋元明清儒学年表[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169页。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修订本)六.合肥:黄山书社.2010.546-547页。《江慎修先生七十寿序》。
    ⑦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修订本)六.合肥:黄山书社.2010.546页。
    ⑧(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修订本)六.合肥:黄山书社.2010.547页。《江慎修先生七十寿序》,辑自《善余堂文集》。
    ⑨陈祖武主编.乾嘉名儒年谱[M].1.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398页。江锦波.汪世重《江慎修先生年谱》。
    ⑩(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130页。钱大昕《与戴东原书》。
    11 陈祖武主编.乾嘉名儒年谱[M].6.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158页。罗继祖编《程易畴先生年谱》(民国二十三年石印本)。
    12 陈祖武主编.乾嘉名儒年谱[M].6.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161页。罗继祖编《程易畴先生年谱》(民国二十三年石印本)。
    13 清碑传合集[M].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碑传集》下卷一三三。壬午年(1762),与戴震同入都。
    14 (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367页。《考工记图》。
    ①(清)钱大听.嘉定钱大昕全集[M].第一册.年谱.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12页。
    ②(清)钱大昕.嘉定钱大听全集[M].第一册.年谱.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13页。陈祖武主编.乾嘉名儒年谱[M].6.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370页。(清)钱大昕编,钱庆曾校注并续编《全新楣先生年谱》(清咸丰间刻本)。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130页。钱大昕《与戴东原书》。
    ④(清)钱大昕.嘉定钱大昕全集[M].第一册.年谱.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15页。
    ⑤(清)钱大昕.嘉定钱大昕全集[M].八.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阮元《<三统术衍>序》。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93页。《沈学子文集序》。
    ⑦参见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M].卷420.湘阴李氏版,转引自蔡锦芳.戴震生平与作品考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0页。(汪大经《行状》)。
    ⑧(清)沈大成.学福斋文集[M].卷十二.乾隆三十九年(1774)刻本。
    ⑨参见李元峰.清代圣裔戏曲家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2010年.17-18页。
    ⑩ 郭书春等主编.山东古代科学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345页。许义夫、陈国忠《献身科技事业的孔继涵》。
    11 (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13-14页。钱大昕《戴先生震传》,辑自《潜研堂文集》卷三十九。《五礼通考》按吉、嘉、宾、车、凶依次撰著。“观象授时”见嘉礼,其中所用天文历法,会通了西洋历法,详见(清)秦蕙田.五礼通考[M].嘉礼.江苏书局重刊.光绪六年(1880)九月.《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十一至卷二百。
    12 (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29页。
    13 (清)钱大听.嘉定钱大听全集[M].第一册.年谱.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13页。
    ①参见(清)阮元等撰.彭卫国,王原华点校.畴人传汇编[M].扬州:广陵书社.2009.890页
    ②(清)秦蕙田.五礼通考[M].五礼通考序(秦蕙田).江苏书局重刊.光绪六年(1880)九月.11-13页。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227页。
    ④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31页。
    ⑤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39-40页。戴震称《明史天文志》,实为《明史·历志》。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136页。汪灼《与戴东原先生书》,辑自北图藏抄本《渔村诗文集》。
    ⑦(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32-634页。《周髀算经》提要。
    ⑧(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1页。《清史稿本传》,辑自中华标点本《清史稿·儒林传二》。
    ⑨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32-633页。
    ⑩(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148页。段玉裁《与方葆严制府书》,辑自《经韵楼》卷七。11 宋巧燕.明清之际耶稣会十译著文献的刊刻与流传[J].世界宗教研究.2011(6):97页。
    ①(意)利玛窦.(法)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483页。
    ② See Noel Golvers,Franoois de Rougemon,S.J., Missionary in Ch'ang-shu (Ch'angnan):A Study of the Account Book (1674-1676)and the Elogium,Leuven University Press & Fredinand Verbiest Foundation,1999,p.45O.
    ③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02页。
    ④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97页。徐光启《刻<几何原本>序》。序首,徐光启曰:“《周官》六艺,数与居一焉,而五艺者,不以度数从事亦不得工也”(同页),将东传科学视作甚至等同于传统儒学之“六艺”。
    ⑤(葡)傅沉际译.(明)李之藻达辞.名理探[M].三联书店,1959年,11-13页。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465页。《考工记图》。“游艺”一词语出《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明末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即以“游艺之学”对译东传科学,
    ⑦(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30页。
    ⑧(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4页。洪榜《戴先生行状》,辑自《二洪遗稿初堂遗稿》。
    ⑨(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39页。
    ⑩李开.戴震语文学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225页。《戴震年谱》。
    11 (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6-7页。洪榜《戴先生行状》,辑自《二洪遗稿·初堂遗稿》。戴瀚,雍正元年(1723)榜眼。
    12 (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23-24页
    ①(清)钱大昕.嘉定钱大昕全集[M].九.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567页。《与戴东原书》。
    ②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32页。
    ③转引自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62页。高母羡《新刻僧师高母羡撰无极天主正教真传实录》。
    ④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17页。
    ⑤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489页。
    ⑥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16页。
    ①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79页。
    ②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13-214页。
    ③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63页。
    ④转引自沈定平.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代:调适与会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629页。
    ⑤(清)赵翼.簷曝杂记.清代史料笔记从刊[M].北京:中华书局.1982.36页。⑥(明)李之藻.天学初函.泰西水法序.1628(崇祯元年).北京大学图书馆藏:1506页。
    ⑦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94页。
    ⑧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97页。
    ⑨徐海松.清初十人与西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83页。
    ⑩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73页。此书未明载作者,据徐宗泽考以为“大约抄晋绛韩霖之《圣教信证》一书”,《圣教信证》刊刻于1647年,大概此书作十1647年之后不久。其实早在1595年利玛窦刊行之《天主实义》中即己提到:“自中国之书观之,可证古有伏羲、神农于中国,而不可证无亚当、厄袜二祖也”,“二氏之徒,并天主大父所生”(参见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69页,16页),虽语焉不详,却已实开其先。
    11 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245页。
    12 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17页。
    ①夏瑰琦编.圣朝破邪集[M].香港:宜道出版社.1996.149-153页。《请颜壮其先生辟天主教书》。
    ②徐海松.清初士人与西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89页。
    ③(清)王夫之.船山全书[M].第一册.长沙:岳麓书社.1988.538页。
    ④明末清初天主教史文献丛编[M].第五册.台湾:学生书局影印再版.1986.293页。
    ⑤(清)杨光先.不得已(附二种)[M].合肥:黄山书社.2000.8-10页。《与许青屿侍御书》。
    ⑥(清)杨光先.不得已(附二种)[M].合肥:黄山书社.2000.79页。“日食天象验”
    ⑦徐宗泽著.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1页。
    ⑧在《畴人传》中,阮元记丁锡阐语曰:“西说原本中学”(参见(清)阮元等撰.彭卫国,王原华点校.畴人传汇编[M].扬州:广陵书社.2009393页)。
    ⑨转引自王扬宗.康熙、梅文鼎和“西学中源”说[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3):80页。
    ①(清)梅文鼎著.绩学堂诗文钞[M].合肥:黄山书社.1995.329页。“上孝感相国”。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5页。《策算》。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24页。《策算》。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76-77页。《准望简法》。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77页。《准望简法》。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三.合肥:黄山书社.1994.582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168页。《句股割圜记》。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32-633页。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34-635页。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152页。纪昀《与余存吾太史书》,辑自《存吾文稿》。
    ⑤(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7页。
    ①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道光休宁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42页。
    ②钱穆.《大学》“格物”新释[J].思想与时代月刊.1941(2):18页。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50页。段玉裁《年谱》所记此段故事首见於洪榜《行状》,其后王昶《墓志铭》、段玉裁《年谱》、江藩《戴震传》承之。朱子《大学》此段之论,於生前已致学者疑问。朱子《大学或问》记:“曰:‘子谓正经盖夫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何以知其然也?’曰:‘正经辞约而理备,言近而指远,非圣人不能及也,然以其无他左验,且意其或出於古昔先民之言也,故疑之而不敢质。至於传文,或引曾子之言,而又多与《中庸》、《孟子》者合,则知其成於曾氏门人之手,而子思以授孟子无疑也’”(参见(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514页)。梁启超尝谓:“此一段故事,非惟可以说明戴氏学术之出发点,实可以代表清学派时代精神之全部。盖无论何人之言,决不肯漫然置信,必求其所以然之故,常以众人所不注意处觅得间隙,既得间,则层层逼拶直到尽头处;苟终无足以起其信者,虽圣哲父师之言不信也。此种研究精神,实近世科学所赖以成立;而震以童年具此本能,其能为一代学派完成建设之业固宜”(参见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1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545-546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547页。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71页。《中庸补注》。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64页。《孟子字义疏证》。
    ①(清)戴震著.戴东原集[M].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1页。(王云五《万有文库》本)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26-27页。卷下。
    ③分别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三.合肥:黄山书社.1994.16页,23页,35页。《方言疏证》。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三.合肥:黄山书社.1994.35-36页。
    ⑤胡适著.耿云志.李国彤编.胡适传记作品全编[M].第二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180页。《戴东原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位置》。在胡适看来,“三百年学术界的趋势只是决心单走那格物致知的路,不管那半宗教半玄学的理学”(参见同书276页。《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
    ⑥胡适著.耿云志.李国彤编.胡适传记作品全编[M].第二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182页。《戴东原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位置》。
    ⑦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M].北京:三联书店.2000.194页。
    ①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13页。
    ②邹振环.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67页。
    ③周程.“科学”的起源及其在近代中国的传播[J].科学学研究.2010(4):485页。
    ④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77页。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71页。《与是仲明论学书》。
    ⑥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修订本)六.合肥:黄山书社.2010.546页。《江慎修先生七十寿序》。辑自《善余堂文集》。及见江永,戴震以为“先生之学力思力实兼之,皆能一一指其得失,苴其阙漏”。对于顾炎武的“经学即理学”、音学皆己精心。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407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72页。《与是仲明论学书》。徐光启尝谓“吾先正有言:‘一物不知,儒者之耻’”,阎若璩亦尝谓“一物不知,以为深耻”(分别参见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01页。利玛窦《译〈儿何原本〉引》:(清)钱大昕.嘉定钱大听全集[M].九.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638页。《阎先生若璩传》);实际上,早在汉代扬雄即在《法言·君子》中提到:“圣人之於天下,耻一物之不知”:明末清初学者多宗汉学,而皆以“通儒”自励。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三.合肥:黄山书社.1994.583页,593页。《屈原赋注》初稿(1752年)。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541页。第九札。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450-451页。《重修孝义县志序》(代)。
    ①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63页。
    ②张箭.古代中国人足迹和地理知识的北至[J].历史研究.1999(6):147页。
    ③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64页。《周礼保章氏》日:“星纪吴越也,玄枵齐也,娵訾卫也,降娄鲁也,大梁赵也,实沈晋也,鹑首秦也,鹑火周也,鹑尾楚也,寿星郑也,大火宋也,析木燕也”(参见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79.819页)。
    ④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62页。
    ⑤(英)贝尔纳著.伍况甫等译.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179页。
    ⑥参见陈观胜.利玛窦对中国地理学之贡献及其影响[J].禹贡半月刊.1936年第5卷第3、4合期.51页。
    ①邹振环.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2页。
    ②对利玛窦世界地图的研究,早在20世纪初叶既已开始,其中比较重要的撰著,如意大利学者德礼贤(Pasquale M.D.Elia)《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梵蒂冈教廷图书馆,1938年)、《对利玛窦神父的汉文万国舆图的近期发现和最新研究(1938-1960)》(《华裔学志》XX,1961年),中国学者黄时鉴、龚缨晏《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由于利玛窦是很多西方器物的最早传送者”,包括自鸣钟、三棱镜、日晷等,“因此民间有把其偶像化的倾向”(参见邹振环.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6页);马相伯记日:“沪苏曩时钟表店,常悬一个黑袍人像,有人讲是利玛窦,国他来中国传教,曾将自鸣钟进贡,算是开创中国钟表业的始祖”(马相伯著.朱维铮编.马相伯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1040页)。
    ③邹振环.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47页。
    ④(明)冯应京.《<两仪玄览图>序》,转引自邹振环.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46页。
    ⑤三版图以《坤舆万国全图》流行最广,且图说、序、跋皆备,故文中徵引以朱维铮整理《利玛窦中文著译集》所载《坤舆万国全图》图说为据,书不备者则取之万历壬寅(1602年)孟秋钱塘张文焘过纸(本图)。
    ⑥参见邹振环.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7页。
    ⑦(法)裴化行著.萧溶华译.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278页。
    ⑧邹振环.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47页。
    ⑨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60页。
    ①邹振环.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59页。程百二字幼舆,安徽休宁县人,素与焦竑、胡应麟、利玛窦相善,1614年辑刻《方舆胜略》十八卷附《外夷》六卷,全载利玛窦《世界舆地全图》,开汉籍辑录西洋地图之先河。章潢(1527-1608),字本清,江西南昌人。学遵阳明,究心易学,尝讲学于白鹿洞书院,利玛窦在南昌时曾延至书院将学。《图书编》127卷之外,尚有《周易象义》十卷。其《图书编》还摹绘利玛窦带入的其他世界地图,名口:《昊天浑元图》。章潢曾谓:
    “尝闻陆象山先生悟学有云:‘原来只是个无穷’,今即舆地一端言之,自中国以达四海,固见地之无穷尽矣”(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969册.台北:台湾商务即书馆.1986.552页。《图书编》卷二十九)。此外,尚有1612年刊印的《性理笔乘集要》也有《山海舆地全图》(参见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71页)。
    ②张维华.明清之际中西关系简史[M].济南:齐鲁书社.1987.199页。
    ③利玛窦《上神宗疏》,转引自柳诒徵撰.蔡尚思导读.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753页。《万国图志》即《山海舆地图》,又称《舆地全图》、《坤舆万国全图》,初刻于万历十二年(1584),至万历三十六年(1608)十四年间,在肇庆、南昌、苏州、南京、北京、贵州等地翻刻十二次之多,流传甚广(参见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57页)。
    ④(意)艾儒略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6.1页。艾儒略《<职方外纪>自序》。
    ①(意)艾儒略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6.18页。《奏疏》。
    ②(意)艾儒略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6.6页。李之藻《刻<职方外纪>序》。
    ③明末江苏常熟藏书家赵用贤(1535-1596)《赵定宇书目》与清初南京藏书家黄虞稷(1629-1691)《千顷堂书目》皆收录有庞迪我所作《海外舆图全说》,或皆抄本(参见邹振环.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63页)。
    ④(意)艾儒略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6.1页。艾儒略《<职方外纪>自序》。
    ⑤(意)艾儒略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6.14页。叶向高《<职方外纪>序》。
    ⑥转引自邹振环.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80页。热切期待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函宇通校释》(徐光台),尚未出版,记此防忘记。
    ⑦樊树志著.晚明史(1573-1644)[M].上卷·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03页。
    ⑧“地震”解,由1612年刊行之《泰西水法》首论,卷四《水法附余》凿井之法五条:“第三避震气”简论之(参见朱维铮.李天纲主编.徐光启全集[M].测量法义(外九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332页);1626年,京畿地区大震,龙华民乃作《地震解》刊行,“其一震有何故,其二震有儿等,其三震因何地,其四震之声响,其五震几许大,其六震发有时,其七震几许久,其八震之豫兆,其九震之诸徽”(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待补);高一志《空际格致》一书,有“地震”一篇,所论略与《地震解》同:1674年南怀仁《坤舆图说》二卷亦有“地震”一篇。有关“地震”学在近代中国的发生、发展、学科独立等的绍介可参见黄兴涛.西方地震知识在华早期传播与中国现代地震学的兴起[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5)。
    ①(清)永瑢等撰.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十五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13页。南怀仁尚有《西方要纪》一卷,分国土、路程、海舶、海奇、土产制造、西学、服饰、风俗、法度、交易、饮食、医学、性情、济院、宫室、城池、兵备、婚配、教法、西士等21节,大致亦不出艾儒略《职方外纪》范围。
    ②四库全书存目从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从书[M].史部256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25页。
    ③邹振环.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80页。
    ④邹振环.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55页。
    ⑤(意)艾儒略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6.67页。
    ⑥(意)艾儒略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6.69页。
    ⑦(意)艾儒略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6.69页。
    ⑧(意)艾儒略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6.70页。
    ⑨(意)艾儒略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6.72-73页。
    ①(意)艾儒略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6.68页。
    ②邹振环.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77页。
    ③吴相湘主编.天主教东传文献[M].台北:台湾学串书局.1965.664页。
    ④《圣教信徵》,转引自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130页。王徵在《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中称其为“西儒艾先生”(参见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32页)。
    ⑤李之藻在《刻<职方外纪>序》(1623)中尝谓:“艾子之友金子则又曰:‘此姑以缀屏上之图也云尔!吾欲引伸其说,作诸图山川经纬度数图十卷、风俗政教武卫物产技艺又十卷,而后可以当职方之一镜也’”,金子即金尼阁,由此可知金尼阁尚有地理学新作的大计划,惜未成(参见(意)艾儒略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6.7页)。
    ⑥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35页。
    ⑦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34页。
    ⑧早在13世纪中叶的元朝,札马鲁丁既己传入中国“地圆说”,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造“苦来亦阿儿了”即地球仪,“其制以木为球,七分为水,其色绿,三分为土地,其色白,画江河湖海,脉络贯穿于其中,画作小方井,以计幅圆之广袤,道里之远近”,惜未见传播(参见(明)宋濂等撰.元史[M].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76.999页)。
    ⑨(意)利玛窦著.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73-174页。《坤舆万国全图》。
    ①(意)利玛窦著.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78页。《坤舆万国全图》。
    ②(意)利玛窦著.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74页。《坤舆万国全图》。
    ③(意)利玛窦著.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75页。《坤舆万国全图》。‘五带说”由昔兰尼人埃拉托斯特尼(Eratosthenes ,公元前284-前192),据说他绘制了一张当时所知道地球情况的地图,上面标有经纬线及五带(参见(英)斯蒂芬·F·梅森著.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自然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2页)。
    ④(宋)石介著.陈植锷点校.徂徕石先生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116页。
    ⑤(意)利玛窦.(法)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181页。
    ①(意)艾儒略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6.9-10页。《〈职方外纪〉小言》。
    ②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35页。
    ③(意)艾儒略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6.2页。艾儒略《<职方外纪>自序》。
    ④(美)列文森著.郑大华等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87页。
    ⑤邹振环.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62页。
    ①(意)利玛窦著.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73-174页。《坤舆万国全图》。叶向高提出:“言舆地,则吾儒亦有地如卵黄之说,但不能穷其道里、名号、风俗、物产,如泰西氏所图记”
    ②(意)艾儒略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6.13页。《〈职方外纪〉序》。
    ③(意)艾儒略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6.4页。《〈职方外纪〉序》。
    ④(意)艾儒略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6.7页。《刻〈职方外纪〉序》。
    ⑤(意)艾儒略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6.6页。李之藻《刻〈职方外纪〉序》。
    ⑥(意)利玛窦著.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75页。《坤舆万国全图》。
    ①详见陈观胜.利玛窦对中国地理学之贡献及其影响[J].禹贡半月刊.1936年第5卷第3、4合期.59-60页。
    ②(意)利玛窦著.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75页。《坤舆万国全图》。
    ③(意)利玛窦著.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82页。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跋。
    ④(意)艾儒略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6.6页。李之藻《刻<职方外纪>序》。
    ⑤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02页。李之藻《<浑盖通宪图说>序》。
    ⑥(意)利玛窦著.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79-180页。李之藻《坤舆万国全图》序。
    ⑦(意)利玛窦著.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24页。《坤舆万国全图》。
    ⑧(意)利玛窦著.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25页。《坤舆万国全图》。
    ⑨Bartoli Cina,p544,转引自徐宗泽.明清之际中国真个学术思想之革新[J].圣教杂志.1937年第26卷第10期,580页。最早参与明末修历运动的耶稣会士,即是庞迪我、熊三拔两神父,故而清初学者多称《崇祯历书》为“庞熊历”(全祖望),戴震亦称“庞迪峨、熊三拔所撰《新法历书》
    ①参见徐宗泽.明清之际中国真个学术思想之革新[J].圣教杂志.1937年第26卷第10期.588页。
    ②Descriptions geographiques historiques etc par le P.J.B.Du Halde第一册序文,转引自徐宗泽.明清之际中国真个学术思想之革新[J].圣教杂志.1937年第26卷第10期.586页。
    ②利玛窦、艾儒略、南怀仁等地理学译著中,皆以南北直行二百五十里而南北极高低一度的距离,合计地体周为九万里;康熙末年改用工部营造尺则改为二百里,地体周相应的改为七万二千里。1708-1717年康熙帝领导的全国地图的测绘工作在世界地理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此大区域的经纬度测绘在世界上尚属首次,此外这次地理测绘工作也以实测证实了牛顿的“地球扁圆”说(参见徐宗泽.明清之际中国真个学术思想之革新[J].圣教杂志.1937年第26卷第10期.586页)。
    ④梁份(1641-1729),字质人,江西南丰人,少从彭士望、魏禧游。《西陲今略》之外,尚有《西陲玄步》、《图说》等地学书及《怀葛堂文集》等。刘献廷于康熙壬申(1692年)之春与梁质人再次相遇,自称“别来一载有半”,则知献廷在京初遇梁质人在庚午(1690年)秋,而《西陲今略》一书撰著“历六年之久”。由此推知,梁质人《西陲今略》创始于1684年,草成十1690年,此后又两次去西北实地考察,增删订正前书,成《秦边纪略》。详见韩光辉.历史地理学从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5-26页。梁份与《秦边纪略》。
    ⑤在《汉学师承记》中,江藩曾经提到顾景范:“用开方法绘地图四卷”(参见(清)江藩.方东树.汉学师承记(外二种)[M].北京:三联书店.1998.21页)。
    ①(清)刘献廷.广阳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7.66页。
    ②参见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286页。
    ③(清)孙和相等撰.汾州府志[M].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刻本.37页。
    ④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290页。
    ⑤(清)黄宗羲.今水经[M].南水.黄氏续钞堂原本.乾隆癸巳(1773)初刻.光绪六年刻本(1880)。《今水经》分北水、南水两系,北水以河为主,南水以江为主;地名水道以清初为主,不重沿革。《四库总目提要》称其“篇幅寥寥,粗具梗概,且塞外诸水颇有舛讹”。《明史·地理志》大半采《今水经》原文(参见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51页)。
    ⑥潘耒《徐霞客游记序》,转引自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299页。
    ⑦(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等校点.日知录集释[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7页。
    ⑧陆岩司.程秀龙.吕福利著.《读史方舆纪要》选译[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878.42页,52页。《总序》。
    ⑨参见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300页
    ①(清)刘献廷著.汪北平.夏志和标点.广阳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7.65页。
    ②(清)刘献廷著.汪北平.夏志和标点.广阳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7.55页。
    ③(清)刘献廷著.汪北平.夏志和标点.广阳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7.158页。章太炎曰:“刘献廷在中国地理学上有一大发明,即中国旧日地图无经纬度数,刘氏始以北极高度为标准而画度数,此后地图用此,皆刘氏提倡之功”(章太炎、刘师培等撰:罗志田导读;徐亮工编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9-30页。录自《师大月刊》第十期《清代学术之系统》。)
    ④(清)刘献廷著.江北平.夏志和标点.广阳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7.159页。
    ⑤(清)刘献廷著.汪北平.夏志和标点.广阳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7.150-151页。《广阳杂记》中,刘献廷还提到:“悟风水相逆而成雨,燕京吴下,水皆东南流,故必东南风而后雨;衡湘水北流,故须北风也。然则诸方山川之背向,水之分合,支流何向,川流何向,皆当案志而求,汇为一则,则风土之背正刚柔,暨阴阳燥湿之征,又可次第而求矣。诸土产,此方所有,他方所无者,别为一则,而土音谱合俚音谱共为一则,而其人情风俗之征,皆可案律而求之矣。然此非余一人所能成。余发其凡,观厥成者望之后起之英耳”(同书151页)。刘献廷舆地学研究不仅以“地度应天躔”,以定异地之节气物候;而且还以山川走向推定风云雨旸,分地隶音。
    ⑥(清)齐召南.水道提纲[M].自序.传经书屋藏版.乾隆四十一年(1776).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
    ⑦(意)利玛窦著.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616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71页。《与是仲明论学书》。
    ②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修订本)六.合肥:黄山书社.2010.546页。《江慎修先生七十寿序》。辑自《善余堂文集》。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136页。汪灼《与戴东原先生书》,辑自北图藏抄本《渔村诗文集》。
    ④章太炎、刘师培等撰;罗志田导读;徐亮工编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09页。《戴震传》,辑自《左盦外集》卷十八。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81页。《年谱》。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32页。
    ①(清)孙和相等撰.汾州府志[M].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刻本.22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469页。《永宁州志序》。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修订本)六.合肥:黄山书社.2010.547页。《江慎修先生七十寿序》,辑自《善余堂文集》。
    ④(清)孙和相等撰.汾州府志[M].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刻本.56-57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468-469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30页,326页,330页。《答曹给事书》。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466页。《汾州府志序》。
    ④参见《金山志》前卢见曾序,转引自鲍国顺.戴震研究[M].台湾:台北国立编译馆.1997.37页。
    ⑤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82页。《东原年谱订补》。
    ⑥戴震《泺河源流考》,转引自(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M]书.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266页。胡适《记中央图书馆藏的直隶河渠书稿本二十六册》,辑自《胡适手稿》第一集卷三。
    ⑦(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420-422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31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80-681页。《年谱》。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24页。《水经郦道元注序》。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403页,405-406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126页。《水地记》初稿卷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412页。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413页。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420-421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704-705页。《附著述辑要》。
    ②(清)永瑢等撰.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第二十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66页。《表度说》提要。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383-384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709-710页。附著述辑要。
    ②(清)孙和相等撰.汾州府志[M].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刻本.63页。
    ③1769年五月廿九日,与段玉裁札曰:“昨言有乐平、盂县、平定州地图,得转懇抄示为感”(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536页。《与段茂堂十一札》。)。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40页。程瑶田《五友记》,辑自《通艺录》。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72页。杨应芹《东原年谱订补》。
    ①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7页。
    ②(清)阮元等撰.彭卫国.王原华点校.畴人传汇编[M].卷四十一.扬州:广陵书社.2008.471页。
    ③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8页。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33页。《<续天文略>序》。
    ⑤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08页。徐光启《〈简平仪说〉序》。
    ①(清)梅文鼎撰.何静恒,张静河点校.何庆善审订.绩学堂诗文抄[M].合肥:黄山书社.1995.50页,49页。《<历法通考>自序》。
    ②(清)王锡阐著.钱熙祚校.晓庵新法[M].自序.守山阁从书.戊戌(1898年)刊本。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33页。《<续天文略>序》。
    ④(明)徐光启撰.李天纲编.徐光启全集[M].徐光启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83页。《刻<同文算指>序》。
    ⑤(明)徐光启撰.李天纲编.徐光启全集[M].几何原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4页。徐光启《刻<几何原本>序》。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557页。《<九数通考>序》。
    ⑦(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558页。《<九数通考>序》。
    ⑧王萍.西方历算学之输入[M].台湾:京华印书馆.1965.1-2页。
    ⑨(清)永瑢等撰.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第二十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85页。
    ⑩(清)梅文鼎撰.何静恒,张静河点校.何庆善审订.绩学堂诗文抄[M].合肥:黄山书社.1995.53-54页。《<中西算学通>自序》。
    ①(明)徐光启撰.李天纲编.徐光启全集[M].徐光启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48页。
    ②(美)本杰明艾尔曼著.中国近代科学的文化史[M].王红霞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8页。
    ③(清)梅文鼎撰.何静恒,张静河点校.何庆善审订.绩学堂诗文抄[M].合肥:黄山书社.1995.50页,49页。《<历法通考>自序》。
    ④以“球层”理论来描述天体的复杂周期运动,始于柏拉图的学生欧多克斯(Eudoxus,公元前409-前356),他认为:“所有的球层都是同心的,以地球为圆心,而较低的球层的转动轴则安置在更外面的球层的表面上’欧多克斯用了27个球层解释观测到的天体运动周期现象,他的学生卡立普斯(Callipus)扩展为34个球层。亚里十多德认为月层以下依次为火、气、水、土四元行,天体则是由“精英”组成的,他将天体分为56个球层,认为“最外层的恒星球层是由外在宇宙边缘的原动天或者不动的推动者推动的;原动天或不动的推动者统率着一切天球的整个宇宙”(参见(英)斯蒂芬F·梅森著.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自然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8-31页)。
    ⑤(意)利玛窦著.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77页。亚历山大里亚时期斯多噶派的巴比伦人第欧根尼(Diogenes,约公元前160年),“第一个教人以上述次序”((英)斯蒂芬·F·梅森著.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自然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38页)。
    ⑥(意)利玛窦著.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16页。
    ⑦(意)利玛窦著.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76页。
    ①(清)永瑢等撰.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第二十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68页。《天问略提要》。
    ②《天问略》中提到:“天有几重?…敝国历家详论此理,设十二重焉。最高者即第十二重,为天主上帝诸神圣处,永静不动,广大无比,即天堂也。其内第十一重为宗动天,其第十第九动绝微”。“十二重天”比“九重天”多出的三重并不具有天文学意义,而只是阳玛诺作为“天堂之引路”的传教目的服务的(参见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15页。《<天问略>序》)。
    ③(明)徐光启著.李仗,徐宗泽订.增订徐文定公集[M].卷首下.上海:徐家汇天主堂1933.16-17页。因庞迪我、熊三拔最早参与修历工作,嗣后明清间学者多称《崇祯历书》为“庞熊历”。在《策算》书中,戴震亦称“庞迪峨、熊三拔等所撰《新法历书》”(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23页)。
    ④首批膺选的有徐光启、邓玉函、龙华民:1630年邓玉函病逝,徐光启又征汤若望、罗雅谷入京襄助;1633年徐光启去世由李天经代修。前三次进呈历书,由徐光启主持,共进历书七十五卷,后两次由李天经主持共进历书六十二卷。
    ⑤(明)徐光启撰.李天纲编.徐光启全集[M].徐光启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99-200页。
    ⑥参见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86-192页。顺治元年五月十一日,汤若望上摄政王奏中曰:“历书表法一百四十余卷”;《历书》又有崇祯年刊、顺治二年(1645)补刊一百○三卷本,崇祯年刊、康熙十七年(1678)补刊九十七卷本,二本皆称《西洋新法历书》;又有《四库全书》所收陈昌齐家藏《新法算书》一百卷本。民国时期国立北平图书馆、北平大学图书馆、东方文化图书馆又有不足百卷者三本,且三本所函书目亦不尽相同。
    ⑦早在亚历山大里亚时期,萨摩斯人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约公元前310-前230)即曾提岀“日心”说,他认为:“地球每天在自己的轴上自转,每年沿圆周轨道绕日一周,太阳和恒星都是不动的,而行星则以太阳为中心沿圆周运转”,只是当时的学者无法接受地球与天体性质相同的预设,故而他的这种观念在当时被控诉以“亵渎神圣之罪”(参见(英)斯蒂芬·F·梅森著.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自然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1页)。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1616年,“日心说”被罗马教 廷判为异端,《天体运行论》被列为禁书,不准印刷、阅读,直到1757年才被解禁。
    ①亚历山大里亚时期柏加的阿波罗尼(Apollonius约公元前220年)最早提出“偏心圆”、“本轮-均轮”体系来解释天体运行,他设想“如果行星沿圆周运动,而本轮的中心则在另一个圆均轮上面,而均轮的中心则是地球,哪末行星和地球的距离就会有所不同;通过适当选择一些圆周,行星的运动就可以从数量上得到说明。另一个办法是设想天体运行的轨道都是偏心圆,轨道的中心离开地球中心有一定距离”。他的这一设想被天文学家尼西亚人希帕克(Hipparchus即《崇祯历书》中所谓“依巴谷”)采用(参见(英)斯蒂芬·F梅森著.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自然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岀版社.1977.43页)。托勒密又继承并系统化论证了希帕克的偏心圆与本轮-均轮体系,著成《至大论》(Almagest)十三卷一书。
    ②(英)斯蒂芬·F·梅森著.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自然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23页。
    ③(清)永熔等撰.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第二十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72页。《钦定历象考成四十二卷》提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数学》记江永《翼梅》“一准《钦定历象考成》,折衷其异同”(同书83页)。
    ④1634年纂成的《崇祯历书》己对哥白尼进行了介绍,甚至译岀了《天体运行论》的部分章节,如在《五纬历指》中罗雅谷提到:“地及气、火通为一球,自西徂东,日一周耳。如人行船,见岸树等不觉己行而觉岸行。地以上人见诸星之西行,理亦如此。是以地之一行免天上之多行,以地之小周免天上之大周也”,即“日心-地动”说的最早引入。1653年,波兰耶稣会十穆尼阁又将哥白尼“日心说”授于薛凤祚。1664年,薛风祚《历学会通》五十六卷刊行。书中所述宇宙体系“形式是地心说,内容却是日心说”(参见马来平主编.中西文化会通的先驱·“全国首届薛凤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2011.4页)。
    ⑤《Dei Mandarin des Himmels Zeit und Leben des Chinamissionars Ignaz Kgler SJ(1680-1746)》, Sankt Augustin,Germany,2000.S.169.
    ⑤(清)永瑢等撰.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第二十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75页。《御定历象 考成后编十卷》提要。此外,下编介绍了哥白尼、第谷、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当时欧洲著名的天文学家的天文数据与研究成果,基本译出《天体运行论》的其中章,采用了哥白尼发表的27项观测记录中的17项,介绍了伽利略观测的太阳黑子现象等。
    ①详参(法)蒋友仁译.钱大昕等修改.王云五主编.地球图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6-19页。
    ②(意)利玛窦.(法)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246-247页。
    ③(清)永瑢等撰.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第二十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96-97页。《几何原本》提要。
    ④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98页。
    ⑤(清)永熔等撰.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第二十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95页。《同文算指》提要。
    ①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岀版社.2006.205页。李之藻《<同文算指>序》。
    ②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04页。徐光启《刻<同文算指>序》。
    ③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86-187页。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晓庵新法》记:“《御制数理精蕴》,亦多採锡阐之说”(参见(清)永熔等撰.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第二十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76页)。
    ⑤1711年,康熙与直隶巡抚赵宏燮讨论数学问题时说到:“夫算法之理,皆出自《易经》,既西洋算法亦善,原系中国算法,彼称为阿尔朱巴尔。阿尔朱巴尔者,传自东方之谓也”(参见:《清圣祖实录》[M].第245卷.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431页)。
    ⑥(清)永瑢等撰.王云五丰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第二十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98页。《数理精蕴》提要。
    ⑦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岀版社.2006.221页,222页。
    ⑧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31页。
    ①(清)永瑢等撰.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第二十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69页。
    ②(明)徐光启撰.李天纲编.徐光启全集[M].测量法义(外九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6页。早在1603年,徐光启即作《量算河工及测量地势法》,会通并应用西方矩度测量学中的“地平测远法”与中国传统的“句股量深法”、“重矩重表句股测量法”等(参见林庆彰.张寿安主编.乾嘉学者的义理学[M].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3.739页。冯锦荣《乾嘉时期考据学与历算研究的一些问题》)。
    ③详见(意)利玛窦著.朱维铮丰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779-801页。
    ④(清)永熔等撰.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第二十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67页。
    ⑤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岀版社.2006.216页,217页。
    ⑥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30页。
    ⑦(明)徐光启撰.李天纲编.徐光启全集[M].测量法义(外九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67页。《奉旨修改历法开列事宜乞裁疏》。梅文鼎以为:“测时之法,昼占日景,夜候星度,其理已尽,然无以处阴雨之际。古所以有壶漏之制也。西法入乃有自鸣之器,…为用亦大矣”,尝自作《自鸣钟》一卷(参见(清)梅文鼎著.王云五主编.勿庵历算书目[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20页)。
    ⑧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岀版社.2006.222页。
    ⑨参见方豪著.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M].北京:宗教文化岀版社.2007.412页,413页。”毕嘉、洪若”
    ①(清)永瑢等撰.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第二十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68页。
    ②(清)永瑢等撰.工云五丰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第二十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66页。
    ③利玛窦《上神宗疏》,转引自柳冶徵撰.蔡尚思导读.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岀版社.2001.753页。《万国图志》即《山海舆地图》,又称《舆地全图》、《坤舆万国全图》,初刻于万历十二年(1584),至万历三十六年(1608)十四年间,在肇庆、南昌、苏州、南京、北京、贵州等地翻刻十二次之多,流传甚广(参见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57页)。
    ④唐擘黄.明季清初.西来天算对於清代学术的影响[J]。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1936年3卷2期,452页。
    ⑤(法)金尼阁.西儒耳目资[M].上册.天启六年(1626)版影印.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37页。王徵《<西儒耳目资>释疑》。
    ⑥(清)阮元等撰.彭卫国.王原华点校.畴人传汇编[M].扬州:广陵书社.2008.378页。“王英明”。
    ⑦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岀版社.2001.328-329页。
    ①沈善洪编.黄宗羲全集[M].十.杭州:浙江古籍岀版社.1985.627-628页。
    ②(清)方以智.物理小识[M].总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3页。王云五丰编:万有文库本。
    ③李天纲.清代儒学与西学[J].二十一世纪.2001年10月(总67期):54页。
    ④(美)司徒琳主编.赵世玲译.赵世瑜、杜正贞审校.世界时间与东亚时间中的明清变迁[M].上卷.(从明到清时间的重塑).北京:三联书店.2009.249-250页。
    ⑤(美)司徒琳主编.赵世玲译.赵世瑜、杜正贞审校.世界时间与东亚时间中的明清变迁[M].上卷.(从明到清时间的重塑).北京:三联书店.2009.249页,233页。1582年,利玛窦的数学老师克拉维乌斯(P.Christophus Clavius,1537-1612)协助格列高里第十三世修治了“格列高里历法”,并在欧洲天主教国家推行。1793-1806年间,法国政府引进了十进位制的新历法,以消除天主教对民众的影响,但却由于城市与乡村的虔诚教民习惯了“周”(星期)而复始的“天主教时间”而作罢:同样的在中国,太平天国时期施行的天主教日历,在习惯了传统历法的民众中,阻力重重(参见同书228-233页)。
    ⑥周康燮主编.吴渔由研究论集[M].香港:崇文书店.1971.112页。诗后吴历注曰:“自鸣钟报晨昏”
    ⑦(美)同徒琳丰编.赵世玲译.赵世瑜、杜正贞审校.世界时间与东亚时间中的明清变迁[M].上卷.(从明到清时间的重塑).北京:三联书店.2009.226页。
    ⑧(美)司徒琳主编.赵世玲译.赵世瑜、杜正贞审校.世界时间与东亚时间中的明清变迁[M].上卷.(从明到清时间的重塑).北京:三联书店.2009.238页,239页。作为天主教的俗人团体—“多明我苦修三会”,“成 员们根据教会仪式历的周期,遵照非常严格的规定,从事苦修、禁欲和祷告活动”:基督徒们每日诵玫瑰经则”始终如一地规定了…天丰教时间的节奏”。相比较而言,耶稣会教区对皈依者“天主教时间”的节奏控制则比较的松散(参见同书274-275页)。
    ①(意)利玛窦.(法)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M].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32页。利玛窦还提到:“在这里每个人都很清楚,凡有希望在哲学领域成名的,没有人会愿意费劲去钻研数学或医学。结果是几乎没有人献身于研究数学或医学,除非由于家务或才力平庸的阻挠而不能致力于那些被认为是更高级的研究。钻研数学和医学并不受人尊敬,因为它们不象哲学研究那样受到荣誉的鼓励,学生们因希望着随之而来的荣誉和报酬而被吸引。这一点从人们对学习道德哲学深感兴趣,就可以很容易看到。在这一领域被提升到更高学位的人,都很自豪他实际上已达到了中国人幸福的顶峰”(同书34页)。
    ②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04页。《刻<同文算指>序》。
    ③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岀版社.2006.205页。李之藻《<同文算指>序》。
    ④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97页。
    ⑤(明)徐光启撰.李天纲编.徐光启全集[M].徐光启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63页。
    ⑥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05页。
    ⑦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05页。
    ①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97页。
    ②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05页。《<同文算指>序》。
    ③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98页。《译<几何原本>引》。
    ④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13页。《<天主实义>重刻序》。
    ⑤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95-196页。李之藻《请译西洋历法等书疏》。
    ⑥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97页。徐光启《刻<几何原本>序》。
    ⑦参见陈卫平.明清之际西学流播与中国本土思想的接应[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与人文社科版).2009(6):81-85页。明末“王学”与“西学”的关系研究,亦可参见朱维铮.走出中世纪(增订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4-79页。“利玛窦在中国·渗入王学开拓的空间”
    ⑧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岀版社.2006.209页。徐光启《<简平仪说>序》。
    ⑨(明)徐光启撰.李天纲编.徐光启全集[M].测量法义(外九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43页。
    ⑩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02页。李之藻《<浑盖通宪图说>序》。
    11 (明)徐光启撰.李天纲编.徐光启全集[M].徐光启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岀版社.2011.198页。
    12 (清)永瑢等撰.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第二十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69页。
    ①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岀版社.2006.204页。徐光启《刻<同文算指>序》。
    ②(清)永瑢等撰.王云五丰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第二十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95页。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23页。《策算》。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131页。钱大听《与戴东原书》。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39页。《续天文略》。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5页。
    ⑦(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19页。《迎日推策记》。
    ⑧(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39页。《续天文略》。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131页。钱在昕《与戴东原书》。
    ②(英)斯蒂芬·F·梅森著.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自然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69页。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34页。《续天文略》。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37页,39页。《续天文略》。
    ⑤戴震考证:“晋虞喜云:·尧时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干七百余年乃东壁中,则知每岁渐差之所至’,后代言岁差始此”(详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38页。《续天文略》)。对中西历算学“会通”似的考据,《续天问略》并不为首创。戴震之特出者在于他能将明末以来儒者对中西“历算学”的“疑似”看法进行系统地考据、论证,进而以东传科学新知为材料重建中国历算学体系,使传统历算学很好地与世界对接。
    ①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04页。徐光启《刻<同文算指>序》。
    ②(清)永瑢等撰.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第二十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95页。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557页。《<九数通考>序》。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36页。《刊<九章算术>序》。
    ⑤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36页。不知戴震此次观《九章算术》是粗观还是细审,以戴震的传统算学水平,往观当能以短时间识其大体。大概此书戴震此时已经略见梗概。
    ⑥分别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34页,637页,642页,636页,640页,637页。段玉裁《年谱》记从《永乐大典》内辑出五种,无《五经算术》,这种提法实袭1773年十月(?)日戴震与段玉裁《札》。考戴震《五经算术》提要曰:“是书世无传本,惟散见于《永乐大典》中"(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38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36页。《刊<九章算术>序》。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36页。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35页。《九章算术》提要。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260页。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259页。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121页。
    ⑦(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33页。《周髀算经》提要。
    ⑧(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37页,642页,643页。
    ⑨(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37页。《五曹算经》提要。
    ①(清)阮元等撰.彭卫国,下原华点校.畴人传汇编[M].扬州:广陵书社.2009.489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94页。梁启超《戴东原先生传》,辑自《饮冰室文集》卷四十。
    ③(清)永瑢等撰.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第二十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92页,94页。梁启超、钱宝琮皆认为天文算法类提要全出戴震手(分别参见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324页;(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625页,640页。辑自《浙江大学科学报告》一九三四年第一卷第一期),近人司马朝军考证《数学九章》确岀编修陈际新手(参见司马朝军.《四库全书总日》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l页),稳妥起见笔者仅以《戴震全书》第六册《补遗》所收微波榭本《戴震文集》、武英殿刻算经中所记确为戴震提要者为准,余则阙疑。
    ④(清)永瑢等撰.王云五丰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第二十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93页。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557页。《<九数通考>序》。
    ⑥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岀版社.2006.198页。
    ⑦(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65页。段玉裁《年谱》徵引程瑶田语,不知出处。明末西洋三角法输入中国,重要译著有耶稣会士瑞十邓玉函(Joannes Terrenz,1576-1630)《大测》二卷(介绍三角八线法)、意大利罗雅谷(Jacobus Rho,1593-1638)《测量全义》十卷(论平面三角与球面三角法),收入《崇祯历书》,明清鼎革后汤若望删修成《西洋新法历书》颁行;清初穆尼阁与薛凤祚译著《天学会通》(1652),介绍纳皮尔半角公式、半弧公式等。清初另有历算学家梅文鼎作《平三角举要》五卷、《弧三角举要》五卷(1623)、《环中黍尺》五卷(1700)、《堑堵测量》二卷(1703),江永作《算賸》一卷(1740)作为《翼梅》(又名《数学》,介绍球面三角法)之第八卷。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629-630页。钱宝琮《戴震算学天文著作考》,辑自《浙江大学科学报告》九三四年第一卷第一期。对《策算》、《句股割园记》徵引情况进行梳理以及《江慎修先生七十寿序》记载可知,以上三角学著述,戴震皆有涉猎。《句股割园记》先后共有四个本子:最早为《五礼通考》本2417字:次《经韵楼》本2268字:次《戴氏遗书·原象》本2785字;次微波榭《算经十书》本2735字。《五礼通考》、《算经十书》的本了有图注及吴思孝补注,余二本无图注。“称圆口园。称角口觚,线段曰矩。称直角三角形锐角之对边口句,底边口股,斜边口弦,后又改称径隅(用《周髀算经》旧名)。称直角曰倨角中矩,锐角曰句於句股,钝角曰倨於句股(用《考工记》旧名)。称正弦曰内矩分,正切曰矩分,余切曰次矩分,正割曰径引数,余割曰次引数。称角度曰圜度,或曰规度,继改称规限,最后定为园限。称两三句形相似口同度,后改称同限。称对角口正弧,夹角口本弧(以上用新定名词)。中篇称赤经之余弧口纬度,后改称纬限。称黄经之余弧口纬弧。称黄赤道交角口经度,后改称经限。称3赤纬口经弧。用经纬二字与古畴人家言及《新法算书》俱不合”(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632页)。《准望简法》、《割圜弧矢补论》、《句股割圜全义图》、《方同比例数表》四卷,杨应芹考证以为:“四种著作相关相连:另从抄写的行款、字迹看,四种前后一致,且墨色、纸张相同。因此,这四种著作当成书于同一时期。…当作于《句股割圜记》之前,足《句股割圜记》三卷成书的基础”(参见杨应芹.稗稿目.存[M].合肥:安徽大学岀版社.2009.10页。《戴震未刊稿述略》)。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67页。段玉裁《年谱》。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42页。汪灼《四先生合传》,辑自北图藏钞本《渔村诗文集》。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43页。《准望简法》。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56页。《准望简法》。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62页。《准望简法》。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75页。《准望简法》。
    ⑦以“句股”法会通西洋三角学的尝试自明末即已开其端,徐光启在《题<测量法义>》(1607年)中以为:“是法也,与《周髀》、《九章》之句股测望…不异也”(参见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07页),郑以伟《<泰西水法>序》(1612年)直接以“句股”对译西洋三角学(参见(明)李之藻.天学初函[C].1545页),陈荩谟在《度测》卷上尝谓:“《周髀》者,勾股之经:《法义》者,勾股之疏传也”(转引自莫德.朱恩宽主编.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研究文集[C].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154页)。
    ⑧(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5页。《策算》。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35页。《九章算术》提要。
    ②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43-644页。《海岛算经跋》)。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33页,634页。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36页。《孙子算经》提要。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36页,637页。《五曹算经》提要。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38页。《五经算术》提要。
    ⑦(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39-640页。640页。《夏侯阳算经》提要。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40页,641页。《张丘建算经》提要。
    ②(清)方以智.物理小识[M].总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3页。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本。方中通《物理小识缘起》曰:“象纬历律、药物同异,验其实际则甚难也。适以远西为郯子,足以证明大禹、周公之法,而更精求其故,积变以考之,士生今日,收千世之慧,而折中会决,又乌可不自幸乎”。参见(清)方以智.物理小识[M].缘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页。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本。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557-558页。
    ④西学中源”说的明确提岀虽在康熙以后,然其萌芽则早在明不已雏形。1614年,熊明遇在《<表度说>序》中即有:“仲尼问官于剡子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语犹信”等暗含“西学中源”说观念的言论:而与《表度说》“互为表里之书”的《天问略》(1615年),孔贞时在《<天问略>小序》中提到:“其言黄道,似沈梦泾辨九道之说:其言曰日蚀由月,似王充太阴、太阳之说”等等,己见“疑似”的揣测(分别参见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18页,214页)。与清初“西学中源”说不同的是,他们这种提法意在以本土知识系统做参照系理解西学、传播西学。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32-633页。《周髀算经》提要。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5页。《<策算>序》。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124页。《句股割园记》。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23页。《原象》。名为“复古”,实则古代尚未发展到此种境地。实际上,这种工作实际上仅是以古名对“新义”进行替换而已,实为“西学中源”观念的变体而已。目的是以西学为材料重建本土学术体系的尝试。
    ③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05页。李之藻《<同文算指>序》。
    ④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21页。南怀仁《<新制灵台仪象志>序》。
    ⑤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岀版社.2006.221页。南怀仁《<新制灵台仪象志>序》。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11-12页。
    ②1613年,徐光启尝与“熊三拔‘制天盘、地盘(简平仪)、定时衡尺,璇玑玉衡等器,皆时人所未睹”,亦主“浑天仪”即“璇玑玉衡”遗制(参见(明)徐光启著.李天纲主编.徐光启全集[M].增补徐光启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89页)。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57页。刘师培记曰:“命工仿造,现藏曲阜孔氏家”,参见刘师培.刘申叔遗书[M].五十八.左龠外集十八.宁武南桂馨校印本.民国23年(1934).105页。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57页。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54页。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6页。《原象》。
    ⑦(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21页。《迎日推策记》。
    ⑧(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709页。附著述辑要。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383-384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64页。《续天文略》。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44页。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56页。《准望简法》。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56页。《准望简法》。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194页。《句股割园记》。
    ⑦(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204页。《句股割园记》。
    ⑧(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214页。《句股割园记》。
    ⑨(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215页。《句股割圆记》。
    ⑩(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213页。《句股割园记》。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105页。《方园比例数表》。
    ②(清)陆世仪撰.王云主编.陆桴亭思辨录辑要[M].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6页。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95页。梁启超《戴东原先生传》,辑自《饮冰室文集》卷四十。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225-226页。《经考》卷二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226页。《经考》卷二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306页。《<五经算术>考证》。
    ⑦(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38页。《五经算术》提要。
    ⑧(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38页。《五经算术》提要。
    ⑨(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38页,639页。《五经算术》提要。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38-639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303页。《五经算术考证》。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5页。《<策算>序》。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92页。《年谱》。
    ①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41页。《<泰西水法>序》。
    ②(清)永瑢等撰._王云五丰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十九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80页。《泰西水法》提要。
    ③上文对天算学、地理学领域的机械学传入已作论述,此节则专论实用机械学的输入。
    ④(英)斯蒂芬·F·梅森著.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自然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28页。
    ⑤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34页。王徵《远西奇器图说录最》。
    ⑥参见(英)斯蒂芬·F·梅森著.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自然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93页。
    ⑦(英)贝尔纳著.伍况甫等译.历史上科学[M].北京:科学岀版社.1959.195页,233页。望远镜、复合显微镜分别由荷兰密德堡的眼镜商汉斯·立帕席与沙加里亚斯·詹森(Zacharias Jansen)发明。1609年,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1610年他则将显微镜用于研究昆虫的生理解剖结构(参见(英)斯蒂芬·F·梅森著.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自然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岀版社.1977.147页,191页)。
    ⑧(英)贝尔纳著.伍况甫等译.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223页。
    ⑨(英)斯蒂芬·F·梅森著.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自然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28页。
    ⑩张维华.明清之际中西关系简史[M].济南:齐鲁书社.1987.225页。
    ①(清)永熔等撰.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十九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80页。《泰西水法》提要。
    ②学者考证龙尾车法出自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奥古斯都时代维特鲁威(Pollio Vitruvius,前27-14)《建筑术》(De Architectura)一书(详见张柏春等著.传播_与会通——《奇器图说》研究与校注[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8.39页)。
    ③详见邹振环.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96-197页。
    ④乾嘉学者阮元《畴人传》专作熊三拔小传称其作“《泰西水法》六卷,有制龙尾、恒升、玉衡车诸法,皆本于句股。西洋之学有关民用者,莫切十此”((清)阮元.畴人传汇编[M].下册.扬州:广陵书社.2009.518页)。
    ⑤详见朱维铮.李天纲主编.徐光启全集[M].增补徐光启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岀版社.2011.355页。《农政全书》卷十九、二十“水利”篇收有《泰西水法》前三卷,“水法或问”卷省略,“图式”分载入各卷。
    ⑥详参徐光台.徐光启演说《泰西水法水法或问》的历史意义与影响[J].清华学报.2008(3):421-449页。
    ⑦邹振环.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03页。
    ⑧参见祝平一.刘凝与刘壎——考证学与天学关系新探[J].新史学.2012年(二十三卷一期).84页。刘凝,江西南丰人。
    ⑨曹增友以为正是因为戴震对《泰西水法》的推崇,才使之被收入子部农家类(详见曹增友.传教士与中国科学[M].北京:宗教文化岀版社.1999.170页)。
    ①详见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126-127页(金尼阁),155页(邓玉函)。
    ②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32-233页。
    ③方豪.伽利略与科学输入我国之关系[J].思想与时代月刊.1942年第十五期.30页。
    ④(清)永瑢等撰.王云五丰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二二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53页。
    ⑤(明)方以智.物理小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16页。
    ⑥邹振环.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M].上海:复旦大学岀版社.2011.308页。
    ⑦邹振环.晚明汉文_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M].上海:复旦大学岀版社.2011.307页。
    ①十五世纪新航路的开拓,推动了观测天文学的复兴。维也纳大学的约翰·缪勒(George Purbach,1436-1476)通过天文观测编印过航海历书,而且使“第一个改正天文观测中光线通过大气的折射差,也是第一个在天文学上使用机制钟的”(参见(英)斯蒂芬·F·梅森著.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自然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17页)。
    ②参见方豪著.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M].北京:宗教文化岀版社.2007.53页。
    ③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30页。
    ④方豪.中国天丰教史人物传[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157页。
    ⑤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岀版社.2006.236页。
    ⑥朱维铮.李天纲主编.徐光启全集[M].测量法义(外九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91页。《<泰西水法>序》。
    ⑦朱维铮.李天纲主编.徐光启全集[M].测量法义(外九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94页。《水法本论》。
    ⑧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岀版社.2006.233页。
    ①朱维铮.李天纲主编.徐光启全集[M].测量法义(外九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91页。《<泰西水法>序》。
    ②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32页,234页。《远西奇器图说录最》。
    ③(明)王徵.远西奇器图说录最[M].新安广及堂梓.1628-1631年版。
    ④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岀版社.2006.113页。李之藻《<天主实义>重刻序》。
    ⑤朱维铮.李天纲主编.徐光启全集[M].农政全书(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5页。
    ⑥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43页。
    ⑦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44页。
    ⑧朱维铮.李天纲主编.徐光启全集[M].测量法义(外九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93页。
    ①向达.书熊三拔《泰西水法》后[M].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1930(4卷5期):40页。
    ②邹振环称徐光启是“首位在刊刻的作品中采用四元素说,并批判占星以及与五行说相关的术数的中国学者”(参见邹振环.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01页)。
    ③张永堂研究以为:”熊明遇的格致之学…运用四大元行与中国阴阳五行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参见张永堂.明末清初理学与科学关系再论[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4.12页),又可参见徐光台.明末清初中国土人对四行说的反应:以熊明遇《格致草》为例[J].汉学研究第17卷第2期.1999.1-30页。
    ④ Willard J.Peterson,"Fang I-Chih's Response to Western Knowledge,"Unpublished Ph.D.dissertation,Harvars University,1970; Willard J.Peterson,"Western Natural Philosophy Published in Late Ming China,"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v.117,no.4,August 1973,pp.295-322.
    ⑤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31页。
    ⑥朱维铮.李天纲丰编.徐光启全集[M].测量法义(外九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330-331页。
    ⑦朱维铮.李天纲主编.徐光启全集[M].测量法义(外九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333-334页。
    ⑧朱维铮.李天纲丰编.徐光启全集[M].测量法义(外九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335页。
    ⑨(明)干徵.远西奇器图说录最[M].新安广及堂梓.1628-1631年版。
    ⑩朱维铮.李天纲主编.徐光启全集[M].测量法义(外九种),上海:上海古籍岀版社.2011.291页。《<泰西水法>序》。
    ①朱维铮.李天纲丰编.徐光启全集[M].测量法义(外九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85页。彭惟成《圣德来远序》。
    ②朱维铮.李天纲主编.徐光启全集[M].增补徐光启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89页。
    ③王星光.符奎.徐光启《考工记解》探析[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6-38页。
    ④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184页。
    ⑤(清)陈澧著.杨志刚编校.东塾读书记(外一种)[M].三联书店.1998.136页。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39页。《赢旋车记》,段玉裁系以壬戌年。
    ⑦(明)李之藻.天学初函.泰西水法.1628(崇祯元年).北京大学图书馆藏:1556页。
    ⑧(明)李之藻.天学初函.泰西水法.1628(崇祯元年).北京大学图书馆藏:1558页。
    ⑨(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39页。
    ①详见黄爱平.黄兴涛丰编.西学与清代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8.488页,497页。汤开建、黄春艳”清朝前期西洋钟表的仿制与生产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39页,340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71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383-384页。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422页。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425-426页。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331页。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361页。
    ⑦(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364页。
    ⑧(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313页。
    ①徐宗泽著.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岀版社.2006.198-199页。利玛窦《译<几何原本>引》。
    ②(清)梅文鼎.历算全书[M].度算释例自序.兼济堂本.1723(雍正元年)
    ③在欧洲,直到1799年法国数学家蒙日才出版了同类著作《画法几何学》一书。
    ④ (清)梅文鼎.历算全书[M].历学答问.卷一.兼济堂本.1723(雍正元年)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313页。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461页。
    ⑦(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462页。
    ⑧(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361-362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363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402页。
    ③(英)斯蒂芬·F·梅森著.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自然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32页。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462页。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715页。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404页。
    ⑦参见闻人军著.考工记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253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312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434页。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348-349页。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349页。
    ①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98页。
    ②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286页。
    ③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岀版社.2006.240页。
    ④方豪.中国天丰教史人物传[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288页。
    ⑤方利山.戴震佚著《经雅》的发现[J].文献.1989(1):278页。
    ⑥徽州师范专科学校、戴震研究会编.戴学新探[C].南京: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91.333页。胡槐植《<经雅>初探》。《经雅》并非戴震本人命名,为后人题写。
    ⑦徽州师范专科学校、戴震研究会编.戴学新探[C].南京: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91.341页。方德安《戴震<经雅>手稿管见》。
    ⑧孔继涵(1739-1783)字体生,号蕻谷,别号南洲,山东曲阜人。曾任户部侍郎,清人称为“孔户部”。素与戴震相善,子广栻娶戴氏女为妻。戴震去世之后,继涵搜辑其遗稿,刊刻《戴氏遗书》行世。不幸1780年遭家难,“原计划《遗书》所收专著当在二十三种以上。实际上,《遗书》只刊布十五种”,依次为《遗书》之一:《毛郑诗考正》四卷、《考证郑氏诗谱》一卷;《遗书》之二:《杲溪诗经补注》二卷:《遗书》之九:《原善》三卷、《孟子字义疏证》三卷;《遗书》之十四:《声韵考》四卷、《声类表》九卷;《遗卷》之十五:《原象》九卷:《遗卷》之二十三:《文集》十卷;《句股割圆记》三卷、《策算》一卷、《考工记图》二卷、《续天文略》上中二卷、《水地记》一卷、《方言疏证》十三卷。详见徽州师范专科学校、戴震研究会编.戴学新探[C].南京: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91.329-330页。胡槐植《<经雅>初探》。
    ⑨方利由.戴震佚著《经雅》的发现[J].文献.1989(1):276-277页。
    ①胡锦贤.戴震名物训诂专著的新发现:从《经雅》看戴震研治名物的方法[J].辞书研究.1995(5):133页。1986年以后研究戴震《经雅》的文章有:方利山《戴震佚著<经雅>之发现》(文献,1989年第1期);胡槐植《<经雅>初探》(《戴学初探》,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91年);方德支《戴震<经雅>手稿管见》(同上);胡锦贤《从<经雅>看戴震研治名物的方法》(湖北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浅论戴震的重要佚著<经雅>》(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年第3期)、《戴震名物训诂专著的新发现》(辞书研究,1995年第5期)。
    ②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记“先生有《尔雅文字考》十卷,始成书盖在戊辰、己巳、庚午间也”,即1748-1750年间(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59页)。胡槐植先生将《尔雅文字考序》所载著述体例与《经雅》全书进行比较分析,判定“《经雅》即《尔雅文字考》”(参见徽州师范专科学校、戴震研究会编.戴学新探[C].南京: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91.340页)。此说不确,《经雅》徵据材料中出《尔雅》者仅一小部分,而且其著作之意主要为经学考证服务,非《尔雅》学专书。
    ③胡锦贤考证:“戴震在《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中曾举《尔雅》「杜甘,棠」之例,谓杜涩棠甘,赤棠为杜,白棠为棠,《毛传》「甘棠,杜也」之说,是失其读。并举《尔雅》「黎山,樆」、「榆白,枌」二例为证。而这些在《经雅》中已经有了反映,文字叙述也基本相同”(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修订本)六.合肥:黄山书社.2010.688页。“论戴震的佚著《经雅》”)。《经雅》、《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相关内容分别参见《戴震全书》第二册693,694,697页,《戴震全书》第三册《声韵考》331页。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43页,644页,644页,645页,646页,648页,682页,683页,684页,684页,687页,694页。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473页。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472页。《屏山石室记》。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23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64页,666页(校注一一)。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三.合肥:黄山书社.1994.536页。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84页。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三.合肥:黄山书社.1994.707-708页。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176页。叶德辉《戴震诗考四册》精钞稿本,辑自《郋园读书志》卷一。叶德辉本《毛郑诗考正》题:“昭阳作鄂之岁”,即1753年。
    ⑦(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25页,627页。
    ⑧(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一.合肥:黄山书社.1994.597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4.371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57页。“熠耀”条注引。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57页。“熠耀”条注引。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81页。“蓼”条。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52页。校注二三。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48页。《经雅一》“鶡旦”条:“或谓之寒号。…寒号见《通雅》’
    ⑦(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23页。《雅记一》“麈”条:”青州古谓之腐,《召南·野有死》腐”。
    ⑧(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21页。《雅记一》“虎”条:“陈、卫、宋、楚之间或谓之李父”。
    ⑨(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21页。《雅记一》“羆”条:“自关而西谓之貑羆”。
    ⑩(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39页。《经雅一》“雌鸠”条:“《尔雅》谓之王睢”;“黄鸟”条:“《夏小正》谓之商庚”:“鹊”条:“小鹊,《尔雅》谓之(?),《礼注》谓之鳱鵠”
    11 (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l.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39页。
    12(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90页。《孟子字义疏证》。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21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21页。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24页。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31页,632页。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31-632页。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55页,656页,657页,657页。
    ⑦(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79-680页。
    ⑧(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88页。
    ⑨(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89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59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472页。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45-46页。《孟子私淑录》。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77页。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修订本)六.合肥:黄山书社.2010.690页。胡锦贤“论戴震的佚著《经雅》”。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31-632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84页,685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93页。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97页。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94页。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94页。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三.合肥:黄山书社.1994.331页。《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
    ⑦范适《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转引自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137页。
    ⑧邹振环.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19页。
    ⑨参见何哲.清代的西方传教十与中国文化[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2):25页。
    ⑩(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10页。辑自《二洪遗稿初堂遗稿》。
    ①徽州师范专科学校.戴震研究会编.戴学新探[C].南京: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91.223页。汪昭义”从科技史籍考证看戴震自然观”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545页。《孔继涵与段玉裁信札”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30页。王昶《戴东原先生墓志铭》,辑自《春融堂集》卷五十五。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45-46页。《孟子私淑录》。
    ⑤王茂.戴震哲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岀版社.1980.95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三.合肥:黄山书社.1994.583页,593页。《屈原赋注》初稿。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70页。《与是仲明论学书》。
    ③李匡武主编.中国逻辑史资料选[M].近代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118页。
    ④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丰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02页。李天纲《清代儒学与西学》。
    ⑤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31页。
    ⑥王栻丰编.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188页。
    ⑦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M].第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350-351页。《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1923年)。蔡元培此处所说的“名学”即西方逻辑学,“所以译Logic作名学,因周季名家辨坚白异同与这种学理相近。那时候墨子的大取、小取、经、经说几篇,荀子的正名篇也是此类。后来从印度输入因明学,也是此类”(参见同书352页)。
    ⑧张荫麟.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J].清华学报,第一卷第一期,62页。
    ⑨张荫麟.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J].清华学报,第一卷第一期,63页。
    ⑩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M].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88页。《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11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M].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90页。《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12 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主编.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道路与选择[M].成都:四川人民岀版社.1993.207页。
    13 唐擘黄.明季清初西来天算对於清代学术的影响[J].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1936年3卷2期,457页。
    ①刘师培.刘申叔遗书[M].十五.南北学派不同论.宁武南桂馨校印本.民国23年(1934).106-107页。
    ②欧阳哲生丰编.傅斯年全集[M].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230页。
    ③粱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岀版社.2004.186页。
    ④钱宝琮丰编.中国数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235页,282-283页。
    ⑤杜石然等丰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稿[M].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228页。
    ⑥黎子耀.西学东渐与朴学[J].中华评论.1938年1卷5期.80页。
    ⑦王茂.戴震哲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181页。
    ①(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892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469页。《永宁州志序》。
    ③刘师培.刘申叔遗书[M].五十八.左龠外集十八.宁武南桂馨校印本.民国23年(1934).118-119页。
    ④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237页。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482页。《水经考次·书后》。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24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482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90页。《年谱》。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231-232页。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269页。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修订版)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576页。《水经注校本识语》。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91页。杨应芹《东原年谱订补》。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40页。程瑶田《五友记》,辑自《通艺绿》。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177页。辑自《安徽从书》第六期。
    ③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636-637页。钱宝琮《戴震算学天文著作考》,辑自《浙江大学科学报告》一九三四年第一卷第一期。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合肥:黄山书社.1994.11页。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合肥:黄山书社.1994.10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合肥:黄山书社.1994.10-13页。
    ②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岀版社.2004.173-174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81-382页。《春秋究遗序》。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六.黄山书社.1995.674页。《年谱》。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一.合肥:黄山书社.1994.125-126页。
    ④郑吉雄著.戴东原经典诠释的思想史探索[M].台北:台大岀版中心.2008.187页。
    ⑤胡适.戴东原的哲学[J].国学季刊.1925年第2卷第1期.8页。
    ①柳诒徵撰.蔡尚思导读.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832页。
    ②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主编.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道路与选择[M].成都:四川人民岀版社.1993.201页,202页。
    ③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丰编.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道路与选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202-203页。
    ④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丰编.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道路与选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211页。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38页。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37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一.合肥:黄山书社,1994.326-327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37页。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38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21页,22页,22-23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54页,168页。《孟子字义疏证》。文中,以“六经、孔、孟”并称者甚多,戴震生前曾有著作之大计划《七经小记》,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中记:
    ③《七经小记》者,先生朝夕常言之,欲为此以治经也。所谓《七经》者,先生云:‘《诗》、《书》、《易》、《礼》、《春秋》、《论语》、《孟子》是也”(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705页。段玉裁《年谱》,《附著述辑要》)。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一.合肥:黄山书社.1994.12页。《尚书义考义例》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283页。《与卢侍讲召弓书》。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一.合肥:黄山书社.1994.12页。《尚书义考义例》
    (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279-280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7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6页。
    ③ (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三.合肥:黄山书社.1994.86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34-37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42页。汪灼《四先生合传》,辑自北图藏钞本《渔村诗文集》。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540页。《与段茂堂等十一札》:第八札。第十一札中,戴震又提到1776年冬所寄附“《天图》三张”。两处记载不同,不知何确,两存之(参见544页)。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547页。“戴中立与段玉裁札”
    ⑤(清)星源甲道张氏宗谱[M].道光版:郑牧.明经张鲁池先生传(乾隆五十年:1785),转引自江巧珍.孙海峰.从新发现的资料三则看戴震的少年至交[J].黄山学院学报.2008(6):11页。张元泮(1712-1785),字鲁池,号留轩,“晚号二课居士”,江西婺源西乡甲道人。雍正八年(1730)为廪生,乾隆“己未、庚申间馆隆中,隆中东原所居乡也”,乾隆六年(1741)入贡,为“候选儒学训导”。参见江巧珍.孙海峰.从新发现的资料三则看戴震的少年至交[J].黄山学院学报.2008(6):10-11页。戴震《题二课居十兄弟<怡怡图>有序》(见附录一):郑牧《张鲁池先生文集序》、《明经张鲁池先生传》。章世纯(1575-1644),字大力,江西临川人,天启辛西(1621年)举人,官至广西柳州知府,明末古文家。与陈际泰、罗万藻、艾南英结成“豫章社”文崇唐宋,并称“临川四家”。著作有《四书留书》六卷,《四库全书总目》曰:“其诂释四书,往往于文字之外标举精义,发前人所未发。不规规于训诂,而亦未尝如讲良知者至于混漾以自恣。扬雄所谓好深湛之 思者,世纯有焉”。《四库全书》又收有其《己未留》二卷、《留书别集》二卷(其中《内集》一卷、《散集》-卷,《四库全书总目》提到其文:“多摹仿周秦诸子”)。另有《券易苞》十二卷、《章柳州集》、《章大力集》等。
    ① (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466页。《汾州府志序》。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30页。《答曹给事书》。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26页。《答曹给事书》。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30页。《答曹给事书》。
    ⑤参见《金山志》前卢见曾序,转引自鲍国顺.戴震研究[M].台湾:台北国立编译馆.1997.37页。
    ⑥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682页。《东原年谱订补》。
    ⑦戴震《泺河源流考》,转引自(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M]书.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266页。胡适《记中央图书馆藏的直隶河渠书稿本二十六册》,辑自《胡适手稿》第一集卷三。
    ⑧(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31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夏晓虹点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23页。
    ②李开.第一次西学东渐与乾嘉学派[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9(3):73页。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04页。戴震对于荀子的“正名”观念亦有深入研究,《续方言》卷一则备引《荀子·正名》篇(详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三.合肥:黄山书社.1994.257-260页)。
    ④刘师培.刘申叔遗书[M].十五.南北学派不同论.宁武南桂馨校印本.民国23年(1934).106-107页。
    ⑤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岀版社.2004.111页。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354页。梁启超《戴东原哲学》,辑自《饮冰室文集》卷四十。
    ⑦(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789页。《<说文解字注>读序》。
    ⑧(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岀版社.2007.788-789页。《<说文解字注>后叙》。
    ⑨欧阳哲生_丰编.傅斯年著.傅斯年全集[M].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505页。《性命古训辩证·引语》。
    ⑩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M].二.北京:北京大学岀版社.1998.290页。《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83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75页。《孟子字义疏证》。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76页。《孟子字义疏证》。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77页。《孟子字义疏证》。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77页。《孟子字义疏证》。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合肥:黄山书社.1994.15-16页。
    ①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岀版社.1993.97页
    ②(宋)蔡沈撰.蔡抗辑.朱文公订正门人蔡九峰《书集传》[M].南宋淳祐八年(1248)版.46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277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277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277-279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一.合肥:黄山书社.1994.11页。《尚书义考义例》。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一.合肥:黄山书社.1994.22-23页。戴震《尚书义考》对宋蔡沈《书集传》、清惠栋《九经古义》皆有称引(44,47,50,115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15页。钱大昕《戴先生震传》,辑自《潜研堂文集》卷三十九。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166页。卢文弨《戴氏遗书序》,辑自《抱经堂文集》卷六。
    ②转引自莫德.朱恩宽丰编.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研究论文集[M].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年,7页。
    ③转引自莫德.朱恩宽主编.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研究论文集[M].内蒙古文化岀版社,2006年,8页。
    ④莫德.朱恩宽丰编.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研究论文集[M].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年,320-321页。
    ⑤参见莫德.朱恩宽丰编.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研究论文集[M].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年,7-14页。
    ⑥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01页。
    ⑦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97页。徐光启《刻<几何原本>序》。
    ①朱维铮.李天纲主编.徐光启全集[M].几何原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9页。或参见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00页。
    ②(清)永瑢等撰.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第二十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96-97页。
    ③(清)永瑢等撰.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第二十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97页。
    ④如《园容较义》一卷,虽语涉教旨,“即细物可推大物,即物物可推不物之物”,进而推至全能的上帝(参见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12页。李之藻《<园容较义>序》)。
    ⑤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岀版社.2006.197页。徐光启《刻<几何原本>序》。
    ⑥朱维铮.李天纲主编.徐光启全集[M].几何原本.上海:上海古籍岀版社.2011.12-13页。
    ①朱维铮.李天纲丰编.徐光启全集[M].几何原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39页。
    ②王茂.戴震哲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87页。
    ③王茂.戴震哲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岀版社.1980.15页,17页。
    ④陈卫平.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64页。
    ⑤陈卫平.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64-165页。
    ⑥陈卫平.第一贞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M].上海:上海人民岀版社.1992.171-172页。
    ⑦萧箑父、许苏民著.明清启蒙学术流变[M].沈阳:辽宁教育岀版社.1995.663-664页。
    ①徽州师范专科学校.戴震研究会编.戴学新探[C].南京: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91.226页。汪昭义“从科技史籍考证看戴震自然观”。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51页。《孟子字义疏证》。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55页。《孟子字义疏证》。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59页。《孟子字义疏证》。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75页。《孟子字义疏证》。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95页。《孟子字义疏证》。
    ⑦(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99页。《孟子字义疏证》。
    ⑧(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99页。《孟子字义疏证》。
    ⑨(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205页。《孟子字义疏证》。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202页。《孟子字义疏证》。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207页。《孟子字义疏证》。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210页。《孟子字义疏证》。
    ④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00页。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200页。《孟子字义疏证》。
    ⑥郑吉雄著.戴东原经典诠释的思想史探索[M].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8.211页。
    ⑦郑吉雄著.戴东原经典诠释的思想史探索[M].台北:台大岀版中心.2008.211页。
    ⑧郑吉雄著.戴东原经典诠释的思想史探索[M].台北:台大出版小心.2008.185页。
    ①(明)宋濂等撰.元史[M].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76.2019页。卷八十一
    ②明代科考制度详参:(清)张廷玉等撰.明史[M].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1694页。卷七十:清制详参:赵尔巽等撰.清史稿[M].第一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6.3148页。卷一百八。
    ③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道光休宁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42页。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407页。《郑学斋记》。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71页。《与是仲明论学书》。
    ⑥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M].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57页。
    ⑦王茂.戴震哲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岀版社.1980.87页。
    ⑧王茂.戴震哲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18页。
    ①(法)谢和耐.戴密微等.著.耿昇译.明清间耶稣会十入华与中西汇通[M].北京:东方岀版社.2011.226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72页。《与是仲明论学》。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29页。王昶《戴东原先生墓志铭》,辑自《春融堂集》卷五十五。
    ④(清)钱大听.嘉定钱大听全集[M].第一册.年谱.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13页。
    ⑤王茂.戴震哲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93页。《戴震哲学著作年代考》。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4页。《原善》说明。通行本《原善》三卷序中,戴震曾提到“藏之家塾,以待能者发之”(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7页),由“藏之家塾”推知三卷本《原善》当作于休宁老家,且在1757年出都之后至1763年入都会试之间。
    ⑦王茂.戴震哲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93页。《戴震哲学著作年代考》。
    ⑧鲍国顺.戴震研究[M].台北:国立编译馆.1997.38页。《年谱》。
    ①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M].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88页。
    ②胡适.胡适手稿[M].第一集.胡适纪念馆.1969.124页。转引自鲍国顺.戴震研究[M].台北:国立编译馆.1997.362页。注三十一。
    ③徐复观著.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349页。徐先生只看到了“明代之亡,所给予知识分子的巨大冲击”,地圆说传入之后对传统时空观的瓦解所引起的士人”天道观”的革命性并未注意。1924年,梁启超在《戴东原哲学》中涉“宇宙观”所阙,提醒学者注意戴震《法象论》一文((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七.合肥:黄山书社.1997.376页。辑自《饮冰室文集》卷四十)。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70页。《与是仲明论学》。
    ⑤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岀版社.2003.405页,402页。李天纲《清代儒学与西学》。
    ①(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3172页。卷七十五。
    ②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26页。
    ③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岀版社.2006.193页。李之藻《请译西洋历法等书疏》。李之藻在《刻<天学初函>题辞》(1628年)中,李之藻回顾五十年来西学译著情状,叹曰“多贤似续,翻译渐广,显自法象名理,微及性命根宗,义畅旨玄,得未曾有”(参见同书220页),对“地圆说”明确表示赞赏。
    ④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岀版社.2006.237页。毕拱辰《<泰西人身说概>序》。
    ⑤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05页。李之藻《<同文算指>序》。
    ⑥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23页。南怀仁《<新制灵台仪象志>序》(1674年)。
    ⑦沈善洪编.黄宗羲全集[M].十.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218-219页。《答忍庵宗兄书》。
    ⑧对于皖派热衷“天道观”思考的缘由这一问题,葛兆光、李天纲给出了两种小同的看法。葛兆光以为:“中国古代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是一个在历史中经历过多次整合的系统,它仿佛一个‘长蛇阵’,首击则尾应,尾击则首应,而’天圆地方’的宇宙时间和空间系统,就是这一个知识系统的中心,也是权力——包括政治权力、知识权力以及宗教权力——的依据,所以,当中国人一开始就接触到西洋知识的时候,‘天学’自然最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参见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33页):李天纲则认为“江南、浙北学者人数多,学问基础厚,治学范围广,但在世俗化趣向之下,学问往往向社会、伦理、历史和文学方向发展。学问流于形下,难免会忽视儒学本体论的建设。相反,徽州学者受‘王学’影响较轻,穷乡僻壤,社会矛盾没有如此复杂。于是天人俯仰,寂寞的徽州学者保持着理学家探究‘天道’的热中”(参见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06页。李天纲《清代儒学与西学》)。
    ⑨(清)方以智.物理小识[M].总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页。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本。
    ①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M].94.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508-509页。余龙光《双池先生年谱》。
    ②(清)戴震.句股割园记[M].序(吴思孝).微波榭刻本.1-2页。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425页。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426页。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三.合肥:黄山书社.1994.582页。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47页。《孟子字义疏证序》。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三.合肥:黄山书社.1994.582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五.合肥:黄山书社.1995.426页。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三.合肥:黄山书社.1994.585页。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三.合肥:黄山书社.1994.646页。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三.合肥:黄山书社.1994.582页。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三.合肥:黄山书社.1994.646页。
    ⑦(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6页。
    ⑧(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三.合肥:黄山书社.1994.582-583页。
    ⑨(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6页。
    ⑩(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四.合肥:黄山书社.1995.6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三.合肥:黄山书社.1994.646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一.合肥:黄山书社.1994.130页。《毛诗补传》。
    ①详见龙鑫.《法象论》发微——戴震“气化”思想的目的论意义[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34页。
    ②欧阳哲生丰编.傅斯年全集[M].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38页。
    ③胡适著.耿云志.李国彤编.胡适传记作品全编[M].第二卷.上海:东方岀版中心.2002.263页。《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
    ①胡适著.耿云志.李国彤编.胡适传记作品全编[M].第二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274页。《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戴震后裔戴琴泉所作《戴东原先生轶事》开首即称曰:“族祖东原公,本考据学、算数学、制造学经世实用之旨,发为哲学家言。其所论著,远足以补汉宋儒者之偏弊,近足以导欧美文化之先河,是固海内学人所公认者也”。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夏晓虹点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8页。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47页。《孟子字义疏证》。
    ④王茂.戴震哲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岀版社.1980.103页。
    ①陈淳《北溪字义》有戴震族祖戴嘉禧康熙五十三年(1714)爱荆堂增订施元勳刻本。戴震少时无力购置之本,则向族中藏书之家假借,《北溪字义》必在其中。参见(宋)陈淳著.高流水等点校.北溪字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3.94-95页。戴嘉熙序。
    ②参见(宋)陈淳著.高流水等点校.北溪字义[M].点校说明.北京:中华书局.1983,2页。
    ③(宋)陈淳著.高流水等点校.北溪字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3.92页。清徽州府桐城县施元勳《北溪字义》序(康熙乙亥1695年)口:“荟萃周、程、张了之绪言成语,而折衷於所闻之师说,与夫《章句集注》之精意”
    ④参见(宋)陈淳著.高流水等点校.北溪字义[M].点校说明.北京:中华书局.1983.2页。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72页。
    ⑥(宋)陈淳著.高流水等点校.北溪字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3.1-2页。
    ⑦(宋)陈淳著.高流水等点校.北溪字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3.4-6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67-168页。《孟子字义疏证》。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51页。《孟子字义疏证》。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62页。《孟子字义疏证》。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80页。《孟子字义疏证》。
    ⑤分别参见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自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7页。
    ⑥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M].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岀版社.2000.227页。《清代学问的门径书几种》(1919年)。
    ⑦分别参见胡适著.耿云志.李国彤编.胡适传记作品全编[M].第二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263页,284页。
    ⑧陈卫平著.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M].上海:上海人民岀版社.1992.4页。
    ⑨吴根友著.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从李贽到戴震[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6页。《自序》。
    ⑩汪绂(1692-1759),字灿人,号双池。少为江西景德镇画碗佣,“博及两汉、六代诸儒疏义,元元本本,而一以宋五子之学为归。六经皆有成书,下逮乐律、天文、地舆、陈法、术数,无不究畅”,尝口:“有志格物,无物无理,…由已然而想其当然,由当然而求其所以然…格物之学,非有终穷,纵使可以会通,遇事物犹须印证",又曰:“人贵穷理,穷理者,非穷此神怪有无之理,只是穷究自己身心性命之理”(参见章太炎、刘师培等撰;罗志田导读;徐亮工编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92页,293页,295页。《汪绂传》,录自《左(?)外集》卷十八)。
    11 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从刊[M].94.北京:北京图书馆岀版社.1999.536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83页。
    ②徐宗泽著.明清问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岀版社.2006.198页。
    ③陈卫平著.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17页。
    ④(清)方以智.物理小识[M].总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页。王云五丰编:万有文库本。
    ⑤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从刊[M].94.北京:北京图书馆岀版社.1999.508页。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407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51页。《孟子字义疏证》。
    ②王茂以为,肌理即组织结构,腠理即表面肤皮,文理即纹路。在他看来,“这样的‘理’(条理),无关于事物的本质,…只是极表面的形态现象”(参见王茂.戴震哲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49-50页)。
    ③(意)利玛窦著.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岀版社.2001.19页。《天主实义》。
    ④徐宗泽著.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98页。
    ⑤(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788-789页。陈焕《<说文解字注>跋》。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45-46页。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52页。《孟子字义疏证》。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541页。《与段茂堂等十一札》。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53页。《孟子字义疏证》。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97页。《孟子字义疏证》。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64页。《孟子字义疏证》。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64页。《孟子字义疏证》。
    ⑦(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212页。《孟子字义疏证》。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212页。《孟子字义疏证》。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53页。卷上。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54-155页。《孟子字义疏证》。
    ①陈卫平著.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19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477页。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42页。卷上。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88页。卷上。
    ① (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75页。《孟了字义疏证》。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206页。
    ③鲍国顺.戴震研究[M].台北:国立编译馆.1997.363页。注五十八。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76页。《孟子字义疏证》。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二.合肥:黄山书社.1994.51页。《中庸补注》。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79页。《孟了字义疏证》。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9页。《原善》曰:“人与物同有欲,欲也者,性之事也:人与物同有觉,觉也者,性之能也。欲不失之私,则仁:觉不失之蔽,则智。…人与物同有欲,而得之以生也各殊:人与物同有觉,而喻大者大、喻小者小也各殊”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83页。《孟子字义疏证》。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56页。《孟子字义疏证》。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90页。《孟子字义疏证》。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91页。《孟子字义疏证》。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56页。《孟子字义疏证》。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202页。《孟子字义疏证》。⑦在《论戴震与章学诚》书中,余英时提到:“清代考证学,从思想史的观点说,尚有更深一层的涵义,即儒学由‘尊德性’的层次转向‘道问学’的层次。这一转变,我们可以称它作‘儒家智识主义(Confucian Intellectualism)的兴起”(参见余英时著.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5.20页)。余氏所谓的“智识主义”,实即胡适在《戴东原的哲学》中所谓的:“理智主义”,胡氏认为这种“理智主义”是源自程、朱理学的,只是程、朱理学还强调论“敬”(参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M].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39页)。
    ⑧(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72页。《孟子字义疏证》。
    ⑨(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212页。《孟子字义疏证》。
    ①(意)利玛窦著.朱维铮丰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3页。《天丰实义》。
    ②(意)利玛窦著.朱维铮丰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43页。《西国记法》。
    ③(意)利玛窦著.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岀版社.2001.26页。《天主实义》。
    ④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岀版社.2006.151页。《译<寰有诠>序》。
    ⑤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48-149页。《<名理探>序》。明末清初西学译著中有很多关十“性灵”学的译著,若《西国记法》、《灵言蠡勺》、《性灵说》、《性学粗述》等类甚多,多重视讨论人的认知推理能力的价值。
    ⑥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十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岀版社.2006.150页。《<名理探>又序》。
    ⑦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5.20页。余氏尽管主张“内在理路”说,但是在他看来,“清代考证学,从思想史的观点说,尚有更深一层的涵义,即儒学由‘尊德性’的层次转入.道问学‘的层次。这一转变,我们可以称它作’儒家智识主义’(Confucian Intellectualism)”,“《疏证》是东原的晚年定论:其中关于’道问学’的讨论,胜义纷披,较他以前的论点更为深透”(参见同书20页,29页)。
    ⑧(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200页。《孟子字义疏证》。
    ⑨(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79页。《孟子字义疏证》。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55-156页。《孟子字义疏证》。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58页。《孟子字义疏证》。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53页。《孟子字义疏证》。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60页。《孟子字义疏证》。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58页。《孟子字义疏证》。
    ⑥在戴震看来,“圣人亦人也,以尽乎人之理,群共推为圣智。尽乎人之理非他,人伦日用尽乎其必然而己矣。推而极於不可易之为必然,乃语其至,非原其本”,“生而_下愚,其人难与言理义,由自绝於学,是以不移。…苟悔而从善,则非下愚矣;加之以学,则日进於智矣。…曰不移,不曰不可移”(参见(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64-165页,185页。《孟子字义疏证》)。
    ⑦(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67页。《孟子字义疏证》。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212-214页。《孟子字义疏证》。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211页。《孟子字义疏证》。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59页。《孟子字义疏证》。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215页。《孟子字义疏证》。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黄山书社.1995.407页。《郑学斋记》。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黄山书社.1995.381页。《春秋究遗序》(1759年十月)。
    ⑦(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黄山书社.1995.407页。《郑学斋记》。
    ①赵吉士.寄园寄所寄[M].卷二.清康熙刊本,转引自龚书铎主编.李帆著.清代理学史[M].中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346页。
    ②详见高寿仙.徽州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138页。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441页。《戴节妇家传》。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61页。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61页。
    ⑥(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97页。《孟子字义疏证》。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175页。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215-216页。《孟子字义疏证》。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200-201页。《孟子字义疏证》。
    ④章太炎、刘师培等撰:罗志田导读;徐亮工编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81页。录自《太炎文录初编·文录》卷一。
    ⑤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8页。
    ①余英时著.论戴震与章学诚[M].自序.北京:三联书店.2005.4页。
    ②在《刻<同文算指>序》中,徐光启即提到:“算数之学特废于近世数百年间尔,废之缘有二,其一为名理之儒土苴天下之实事,其一为妖妄之术谬言数有神理,能知来藏往、靡所不效”(参见徐宗泽著.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04页);在《<晓庵新法>自序》中,王锡阐亦提到:“历分两途,有儒家之历,有历家之历。儒者不知历数,援虚理以立说;术士不知历理,而为定法以验天”(参见(清)王锡阐著.钱熙祚校.晓庵新法[M].守山阁从书.戊戌(1898年)刊本)。
    ①(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541页。第九札。
    ②(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72页。《与是仲明论学书》。
    ③(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三.合肥:黄山书社.1994.583页,593页。《屈原赋注》初稿(1752年)。
    ④(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212页。《孟子字义疏证》。
    ⑤(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372页。《与是仲明论学书》。
    白新良著.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鲍国顺著.戴震研究[M].台北:台北国立编译馆.1997。
    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鲍国顺著.清代学术思想论集[M].高雄: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2。
    陈卫平等编.反思:传统与价值[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陈卫平著.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曹增友著.传教士与中国科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陈祖武主编.乾嘉名儒年谱[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蔡锦芳著.戴震生平与作品考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陈奇著.刘师培年谱长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
    蔡元培著.蔡元培讲国学[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
    杜国库文集编辑小组编.杜国库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杜石然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戴学研究会.戴震学术思想论稿[C].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戴学新探[C].南京: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91。
    邓洪波编著.中国书院学规[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董海樱著.16世纪至19世纪初西人汉语研究[M].商务印书馆.2011。
    (德)邓玉函口授.(明)王徵译绘.远西奇器图说录最[M].新安广及堂本.天启七年(1627)。
    (丹麦)龙伯格著.李真等译.张西平审校.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研究[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方豪著.中西交通史[M].台北:中国文化大学.1983。
    方豪著.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樊树志著.晚明史(1573-1644)[M].上卷.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冯达文、郭其勇.新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法)裴化行著.萧溶华译.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法)蒋友仁译.钱大昕等修改.王云五主编.地球图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法)金尼阁著.西儒耳目资[M].天启六年(1626)版影印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
    (法)费赖之著.冯承钧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M].北京:中华书局.1995。
    (法)谢和耐、戴密微等著.耿异译.明清间耶稣会士入华与中西汇通[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
    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
    郭书春等主编.山东古代科学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高寿仙著.徽州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郭康松著.清代考据学研究[M].武汉:崇文书局.2001。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龚书铎主编.李帆著.清代理学史[M].中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黄遵宪撰.日本国志[M].卷三十二.浙江书局重刊.光绪二十四年(1898)。
    侯外庐著.中国思想通史[M].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胡适著.胡适手稿[M].台北:胡适纪念馆.1969。
    徽州师范专科学校、戴震研究会编.戴学新探[C].南京: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91。
    何九盈著.中国古代语言学史[M].肇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黄时鉴主编.东西文化论谭[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洪晓斌主编.丁文江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胡适著.耿云志、李国彤编.胡适传记作品全编[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
    韩光辉著.历史地理学从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黄一农著.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和.2006。
    黄爱平著.四库全书纂修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黄爱平著.朴学与清代社会[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黄爱平、黄兴涛主编.西学与清代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8。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蒋维乔著.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M].总论.长沙:岳麓书社.2011。
    (晋)郭璞注.尔雅[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康有为撰.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M].第三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陆岩司、程秀龙、吕福利著.《读史方舆纪要》选译[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878。
    梁启超等.戴东原二百年生日纪念论文集[M].北京:晨报社.1924年版。
    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
    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刘师培.刘申叔遗书[M].宁武南桂馨校印本.民国23年(1934)。
    刘俊余、王玉川合译.利玛窦全集:利玛窦中国传教史[M].台北:光启出版社、辅仁大学出版社.1986。
    罗渔译.利玛窦全集:书信集[M].台北:光启出版社、辅仁大学出版社.1986。
    林聪舜著.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变迁与发展[M].台北:学生书局.1990。
    李匡武主编.中国逻辑史资料选[M].近代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
    李亚宁著.明清之际的科学文化与社会[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
    李开著.戴震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李开著.惠栋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李开著.戴震语文学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柳诒徵撰.蔡尚思导读.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林庆彰、张寿安主编.乾嘉学者的义理学[M].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3。
    罗常培著.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李天纲著.跨文化的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柳诒徵、吕思勉著.文化十六讲[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
    (明)徐光启著.李仗、徐宗泽订.增订徐文定公集[M].上海:徐家汇天主堂1933。
    (明)宋濂等撰.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明)李之藻辑刻.天学初函[M].台北:学生书局.1978。
    (明)陈子龙著.施蛰存、马祖熙标校.陈子龙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明)王阳明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明)王夫之著.船山全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6。
    (明)徐光启著.朱维铮、李天纲主编.徐光启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明末清初天主教史文献丛编[M].台北:学生书局影印再版.1986。
    冒怀辛.《孟子字义疏证》全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2。
    马相伯著.朱维铮编.马相伯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莫德、朱恩宽主编.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研究论文集[C].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年。
    马来平主编.中西文化会通的先驱: “全国首届薛凤祚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2011。
    (美)本杰明·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美)列文森著.郑大华等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美)邓恩著.余三乐、石蓉译.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的耶稣会传教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美)本杰明·艾尔曼著.王红霞等译.中国近代科学的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美)司徒琳主编.赵世玲译.赵世瑜、杜正贞审校.世界时间与东亚时间中的明清变迁[M].上卷.(从明到清时间的重塑).北京:三联书店.2009。
    (美)本杰明·艾尔曼著.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译.经学·科举·文化史:艾尔曼自选 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0。
    欧阳哲生主编.胡适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葡)傅沉际译义.(明)李之藻达辞.王云五主编.名理探[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清)梅文鼎著.魏荔彤辑刊.历算全书[M].兼济堂本.雍正元年(1723)。
    (清)惠栋撰.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M].惠氏红豆斋本.雍正十四年(1735)。
    (清)惠栋撰.周易述[M].雅雨堂丛书本.乾隆二十三年(1758)。
    (清)孙和相等撰.汾州府志[M].乾隆三十六年(1771)刻本。
    (清)沈大成撰.学福斋文集[M].乾隆三十九年(1774)刻本。
    (清)齐召南撰.水道提纲[M].自序.传经书屋藏版.乾隆四十一年(1776)。
    (清)梅文鼎著.王云五主编.勿庵历算书目[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清)秦蕙田著.五礼通考[M].江苏书局重刊.光绪六年(1880)。
    (清)王锡阐著.钱熙祚校.晓庵新法[M].守山阁丛书.戊戌(1898年)刊本。
    (清)李塨撰.徐世昌主编.小学稽业·大学辨业[M].北京:四存学会铅印本.1923。
    (清)戴震著.戴东原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清)永瑢等撰.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清)陆世仪撰.王云五主编.陆桴亭思辨录辑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清)方以智著.物理小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清)惠栋著.王云五主编.九经古义[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清)孙奇逢著.王云五主编.夏峰先生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清)刘献廷著.汪北平、夏志和标点.广阳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7。
    (清)顾炎武著.顾亭林诗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9。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清)赵翼著.簷曝杂记(清代史料笔记丛刊)[M].北京:中华书局.1982。
    (清)崔述撰著.顾颉刚编订.崔东壁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清)王念孙著.广雅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3。
    (清)钱谦益著.牧斋初学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清)钱仪吉纂.碑传集[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
    (清)黄宗羲撰.沈善洪编.黄宗羲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清)颜元著.王星贤、张芥尘、郭征点校.颜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
    (清)惠栋著.九曜斋笔记(丛书集成续编二十)[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
    (清)惠栋著.松崖文钞(丛书集成续编一九一)[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
    (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等校点.日知录集释[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
    (清)阮元撰.揅经室集[M].上.北京:中华书局.1993。
    (清)惠栋撰.江藩补.袁庭栋整理.周易述[M].成都:巴蜀书社.1993。
    (清)惠栋著.周易本义辩证(续修四库21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M].合肥:黄山书社.1994-1997。
    (清)梅文鼎撰.何静恒、张静河点校.何庆善审订.绩学堂诗文抄[M].合肥:黄山书社.1995。
    (清)惠栋著.古文尚书考(续修四库全书44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李颙撰.陈俊民点校.二曲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6。
    (清)钱大听著.陈文和主编.嘉定钱大听全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清)陈澧著.杨志刚编校.东塾读书记(外一种)[M].北京:三联书店.1998。
    (清)江藩、方东树著.汉学师承记(外二种)[M].北京:三联书店.1998。
    (清)杨光先著.不得已(附二种)[M].合肥:黄山书社.2000。
    (清)陈黄中著.东庄遗集(四库未收书辑刊4辑21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清)洪亮吉撰.刘德权点校.洪亮吉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清)江藩撰.漆永祥整理.江藩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清)惠栋著.周易述[M].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7。
    (清)阮元等撰.彭卫国、王原华点校.畴人传汇编[M].扬州:广陵书社.2009。
    (清)戴震著.杨应芹等编.戴震全书(修订本)[M].合肥:黄山书社.2010。
    漆永祥著.乾嘉考据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丘为君著.戴震学的形成:知识论述在近代中国的诞生[M].北京:新星出版 社.2006。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M].第4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日)和田垣谦三等撰.哲学字彙[M].东京:东京大学三学部印行.1881。
    (日)佐伯好朗著.支那基督教的研究[M].东京:东京社.1944。
    (日)山井湧.明清思想史研究[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1980。
    (日)西周著.西周全集[C].东京:宗高书房.1981.
    (日)村濑裕也著.王守华等译.戴震的哲学:唯物主义与道德价值[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
    (日)今关寿磨.宋元明清儒学年表[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宋)蔡沈撰.蔡抗辑.朱文公订正门人蔡九峰《书集传》[M].南宋淳祐八年(1248)版。
    (宋)司马光.王云五主编.司马温公文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宋)陈淳著.高流水等点校.北溪字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宋)石介著.陈植锷点校.徂徕石先生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
    (宋)朱熹撰.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孙叔平著.中国哲学史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孙敦恒著.王国维年谱新编[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孙尚扬著.利玛窦与徐光启[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56册)[M].济南:齐鲁书社.1995。
    申笑梅、张立真.戴震与乾嘉学派[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沈定平著.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代:调适与会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司马朝军著.《四库全书总目》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尚斌、任鹏、李明珠著.中国儒学发展史[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
    钱宝琮主编.中国数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
    钱穆先生八十岁纪念论文集[C].香港:新亚研究所.1974。
    唐君毅著.人文精神之重建[M].香港:新亚书院研究所.1974。
    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钱穆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吴相湘主编.天主教东传文献[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5。
    王萍著.西方历算学之输入[M].台北:京华印书馆.1965。
    王茂著.戴震哲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
    王力著.王力文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王茂等著.清代哲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王国维著.姚淦铭等编.王国维文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王国维著.观堂集林(外二种)[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吴根友著.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从李贽到戴震[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王美秀等著.基督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闻人军著.考工记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王寿南主编.中国历代思想家(清2)[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汪学群著.中国儒学史(清代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谢国桢著.顾亭林学谱[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
    萧萐父、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萧萐父著.吹沙集[M].成都:巴蜀书社.1991。
    萧萐父、许苏民著.明清启蒙学术流变[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夏瑰琦编.圣朝破邪集[M].香港:宜道出版社.1996。
    徐海松.清初士人与西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许苏民著.戴震与中国文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许苏民著.朴学与长江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熊十力著.萧楚父主编.熊十力全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徐复观著.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徐亮工编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徐宗泽著.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徐世昌等编纂.沈芝盈、梁运华点校.清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2008。
    严复著.王栻主编.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杨寄林等主编.中华状元卷·大清状元卷[M].上.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余英时著.方以智晚节考(增订版)[M].北京:三联书店.2004。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5。
    (英)亚当·斯密著.严复译.原富[M].上海:南洋公学译书院.1902。
    (英)贝尔纳著.伍况甫等译.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英)斯蒂芬·F·梅森著.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自然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英)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意)利玛窦.(法)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
    (意)艾儒略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6。
    (意)柯依霖著.王志成、思竹、汪建达译.晚明基督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意)利玛窦著.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佐伯好朗著.支那基督教的研究[M].东京:东京社.1944。
    周辅成著.戴震:十八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
    周康燮主编.吴渔山研究论集[M].香港:崇文书店.1971。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6。
    张维华著.明清之际中西关系简史[M].济南:齐鲁书社.1987。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三卷下册)[M].济南:齐鲁书社.1981。
    中国哲学[C].第5期.北京:三联书店.1981。
    中国哲学[C].第9期.北京:三联书店.1983。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
    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主编.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道路与选择[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道光休宁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中华状元卷·大清状元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2005年号)[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张永堂著.明末清初理学与科学关系再论[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4。
    周兆茂著.戴震哲学新探[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
    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支伟成著.清代朴学大师列传[M].长沙:岳麓书社.1998。
    张立文著.中国学术通史[M].清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朱谦之著.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章太炎、刘师培等撰.罗志田导读.徐亮工编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朱维铮著.走出中世纪(增订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张柏春、田淼等著.传播与会通:《奇器图说》研究与校注[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8。
    郑吉雄著.戴东原经典诠释的思想史探索[M].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8。
    郑朝辉著.述者微言——惠栋易学的“逻辑化”世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邹振环著.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艾奥林.评戴东原理字疏证[J].学宗(台湾).7卷3期.1966年9月。
    艾奥林.评戴东原理字疏义[J].学园(台湾).2卷2期.1966年10月。
    敖光旭.20世纪的乾嘉考据学成因研究及存在的问题[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陈观胜.利玛窦对中国地理学之贡献及其影响[J].禹贡半月刊.1936年第5卷第3、4合期。
    陈玉森.批判胡适的《戴东原的哲学》[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6(1)。
    白盾.戴震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与价值[J].徽州社会科学.1988(3)。
    陈荣捷.论戴震《绪言》与《孟子私淑录》之先后[J].大陆杂志(台湾)57卷3期.1978年9月。
    常绍舜.清代唯物主义思想家戴震对程朱“理欲说”的批判及其意义[J].北京政法学院学报.1980(2)。
    陈卫平.明清之际西学流播与中国本土思想的接应[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与人文社科版).2009(6)。
    冯日昌.二程“格物致知”论[J].岭南学报.1931年第二卷第一期。
    方豪.伽利略与科学输入我国之关系[J].思想与时代月刊.1942年第十五期。
    方利山.《戴震全集》和“四库”的有关提要[J].徽州社会科学.1988(3)。
    方利山.戴震佚著《经雅》的发现[J].文献.1989(1)。
    方国根.论戴震的理气观[J].齐鲁学刊.1994(6)。
    冯天瑜.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4(4)。
    关于戴震哲学思想的讨论(学术动态)[J].光明日报.1963年5月31日。
    高大伦.张家山汉简<引书>研究[J].文物.1990(10)。
    胡适.清代汉学家的科学方法[J].北京大学月刊.第一卷第五号.1920。
    胡适.戴东原的哲学[J].国学季刊.1925年第2卷第1期。
    胡适.格致与科学[J].科学画报第1卷第1期.1934年1月1日。
    徽州地区屯溪镇《戴震哲学选注》编写组等.我国十八世纪法家思想家戴震[J].安徽劳动大学学报.1975(3)。
    华山.戴东原的反理学思想[J].文史哲.1981(5)。
    何哲.清代的西方传教士与中国文化[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2)。
    黄爱平.戴震的义理说与清中叶的学术思想界[J].徽州师专学报(哲社版).1986(2)。
    胡家祚.戴震批判程朱理学的进步意义[J].徽州师专学报(哲社版).1986(2)。
    胡少兆.戴震教育思想的启蒙意义[J].徽州师专学报(哲社版).1987(3)。
    胡发贵.试论程延祚对戴震思想的影响[J].徽州师专学报(哲社版).1987(3)。
    胡发贵.“类之区别,千古如是”辨析[J].徽州社会科学.1988(3)。
    黄兴涛.西方地震知识在华早期传播与中国现代地震学的兴起[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5)。
    胡玲.近代早期耶稣会教育的影响[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9(6)。
    姜国柱.论戴震的认识论[J].江苏师院学报.1980(3)。
    江巧珍.孙海峰.从新发现的资料三则看戴震的少年至交[J].黄山学院学报.2008(6)。
    梁启超.论太平洋之未来与日本国策[N].清议报.光绪二十五年(1899)三月二十一日.第13期。
    罗常培.耶稣会士在音韵学上的贡献补[J].北京大学国学季刊.1940年第七卷第二号。
    林玉堂.科学与经书[J].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1931年。
    黎子耀.西学东渐与朴学[J].中华评论.1938年1卷5期。
    李明德.戴震论人的心理和教育[J].福建师范学院学报.1963(1)。
    刘昭仁.戴东原之学风与治学方法[J].实践家政学报(台湾).第6期.1975年3月。
    刘昭仁.戴东原思想研究[J].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19期.1975年6月。
    李锦全.从理欲论看戴震思想在儒学中的历史地位[J].徽州师专学报(哲社版).1986(2)。
    郎丰生.戴震:前清学术之集大成者[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1(1)。
    李天纲.从《名理探》看明末的西书汉译[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6)。
    李开.第一次西学东渐与乾嘉学派[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9(3)。
    李天纲.清代儒学与西学[J].二十一世纪.2001年10月(总67期):54页。
    李新德.从西僧到西儒——从《天主实录》看早期耶稣会士在华身份的困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李元峰.清代圣裔戏曲家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2010年。
    龙鑫.《法象论》发微——戴震“气化”思想的目的论意义[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明茂.戴震——伟大的学者和哲学家[J].安徽日报.1957年12月24日。
    冒怀辛.关于戴震哲学思想的评价问题[J].江淮学刊.1963(1)。
    冒怀辛.论戴震哲学史中的“仁”、“智”范畴[J].学习与思考.1984(4)。
    马数鸣.戴震的“道”和“理”究竟指的是什么——评《戴震哲学著作选注·前言》[J].江淮论坛.1981(4)。
    马数鸣.浅谈戴震的“理”论[J].学术界.1987(4)。
    缪四平.评戴震关于意见和真理的看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1987(3)。
    钱存训著.戴文伯译.近世译书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J].文献.1986(2)。
    漆永祥.惠栋与古籍整理[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1)。
    漆永祥.论西学东渐与乾嘉学术之关系[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2)。
    (日)川原秀成.戴震と西洋历算学[J].中国思想史研究(日本).1989(12):1-35页。
    (日)井上进.《复社姓氏》校觫附《复社纪略》[J].京都:东方学报(65册),1993。
    (日)狭间直树著.袁广泉译.西周留学荷兰与西方近代学术之移植[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苏)雅·布·拉杜里扎图洛夫斯基著.汪淑钧译.戴震——中国著名的启蒙派学者[J].文史译丛.1956(2)。
    (苏)苏联科学院.亦冰译.在世界哲学史中的戴震[J].安徽历史学报.1957(1)。
    孙振东.论戴震反对理学唯心主义的斗争[J].江淮学刊.1962(1)创刊号。
    孙振东.戴震的认识论和社会伦理观[J].安徽日报.1962年7月28日。
    沈心康.省学术界热烈讨论戴震哲学[J].安徽日报.1962年7月28日。
    史次耘.戴东原学术思想精义[J].人文学报(台湾辅仁大学)第2期.1972年1月。
    孙以昭.戴震经学方法论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1979(2)。
    孙以昭.关于戴学研究的几点意见[J].安徽大学学报.1992(2)。
    宋巧燕.明清之际耶稣会士译著文献的刊刻与流传[J].世界宗教研究.2011(6)。
    孙邦金.惠栋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乾嘉汉学的多重影响[J].船山学刊.2012(3)。
    唐擘黄.明季清初西来天算对於清代学术的影响[J].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1936年3卷2期。
    钱穆.《大学》“格物”新释[J].思想与时代月刊.1941(2)。
    屯溪机床厂理论小组.从《孟子字义疏证》看戴震的反儒斗争精神[J].安徽日报.1974年9月5日。
    魏建功.戴东原年谱[J].国学季刊.1925.第二卷一号.125页。
    吴孟复.略谈戴东原的治学精神[J].安徽日报.1962年10月20日。
    王觉源.戴东原的哲学思想[J].新天地(台湾).4卷10期.1965年12月。
    皖生.清代著名学者——戴震[J].徽州师专学报.1981(1)。
    王茂.论戴震哲学的结构与含义[J].哲学研究.1981(1)。
    王茂.戴震《私淑录》及《绪言》成书先后之比较研究[J].江淮论坛.1983(6)。
    王茂.王克迪.戴震天体论中的科学与哲学[J].江淮论坛.1985(4)。
    王飞龙.戴震的理欲之辨[J].徽州师专学报(哲社版).1991(2)。
    王星光.符奎.徐光启《考工记解》探析[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向达.书熊三拔《泰西水法》后[J].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1930。
    徐宗泽.明清之际中国真个学术思想之革新[J].圣教杂志.1937年第26卷第10期。
    熊十力.论汉学[J].中国文化.1945(1)。
    薛斌.王锡阐年谱[J].中国科技史料第18卷.第4期.1997年。
    徐光台.明末清初中国士人对四行说的反应:以熊明遇《格致草》为例[J].汉学研 究第17卷第2期.1999。
    徐光台.徐光启演说《泰西水法·水法或问》的历史意义与影响[J].清华学报.2008(3)。
    余英时.戴东原与伊藤仁斋[J].食货月刊(台湾复刊).4卷9期.1974年12月。
    余英时.戴震与清代考证学风[J].新亚学报(香港).11期.1976年3月。
    杨世锋等.戴震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浅析[J].贵阳师院学报.1981(1)。
    杨文衡.“科学”一词的来历[J].中国科技史资料.1981(3)。
    杨向奎.戴东原哲学思想分析[J].历史研究.1989(5)。
    杨福绵.罗明坚、利玛窦《葡汉辞典》所记录的明代官话[J].中国语言学报.1995(5)。
    姚小平.汉学的变与不变[J].中华读书报.2011年4月6日。
    张荫麟.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J].清华学报,1924年,第一卷第一期。
    章炳麟.致知格物正义[J].华国月刊.1925年第2卷第3册。
    周予同.汉学与宋学[J].中学生杂志.1933年5卷35期。
    张景远.格物致知之综合的解释与批判[J].黄埔季刊.1942年第四卷第三、四期。
    张景远.《大学》之简历与作者之拟定[J].黄埔季刊.1942年第四卷第三、四期。
    周辅成.戴震的哲学[J].哲学研究.1956(3)。
    周辅成.戴震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纪念戴震逝世280年[J].安徽历史学报.1957(1)。
    张德光.启蒙学者戴东原的唯物论哲学[J].云南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7(3)。
    张海鹏.戴震[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1960(1)。
    赵航.乾嘉时代学术界的杰出大师戴东原[J].扬州师院学报.1979(1)。
    赵士孝.戴震的认识论[J].郑州大学学报.1983(4)。
    赵士孝.戴震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J].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3)。
    赵士孝.戴震和程朱在理欲观上的对峙[J].郑州大学学报.1987(4)。
    赵士孝.戴震理气观的多角思维[J].中国哲学史研究.1988(5)。
    赵士孝.戴震的“日用饮食”辨[J].徽州师专学报(哲社版).1988(3)。
    张茂新.试论戴震哲学的主旨和结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2)。
    张茂新.论戴震哲学的历史地位[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8(1)。
    朱维铮.十八世纪中国的汉学与西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
    周兆茂.论戴震的朴素辩证法思想[J].江淮论坛.1988(5)。
    张立文.戴震对朱熹形而上本体论的批判[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1(3)。
    张立文.戴震对自然生命的关怀[J].孔子研究.1993(4)。
    张箭.古代中国人足迹和地理知识的北至[J].历史研究.1999(6)。
    张允熠.从宋学、汉学到戴学:中国主流文化近代转型的深层学术背景探析[J].哲学研究.2007。
    张西平.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研究[J].清史研究.2009(2)。
    周程.“科学”的起源及其在近代中国的传播[J].科学学研究.2010(4)。
    周建标.明清实学是通往近代西学的中介和桥梁[J].鸡西大学学报.2011(8)。
    祝平一.刘凝与刘壎——考证学与天学关系新探[J].新史学.2012年(二十三卷一期).8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