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漢魏六朝石刻鄉里詞語的整理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歷代石刻記錄了大量的鄉里詞捂,為研究中國古代地名詞藉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石刻数量豐富,類型多樣,且刊刻時間、出土地、出土時間明確,所記鄉里詞語具有可究可查的特點,這為研究石刻鄉里詞語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石刻中的鄉里詞語主要用來記錄墓主的籍贯地、葬地、卒地。搜集整理鄉里詞語,造行攷證和辨析,剖析詞語的命名缘由,並展现古人與鄉里的密切關係,這些都使得開展石刻鄉里詞語的研究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價值。本文選取漢魏六朝時期的石刻,如墓誌、造像記、買地券、镇墓文、畫像石等,輯錄其中的鄉名、里名、村名等祠藉作為研究對象。為使表述更筒潔,文中统稻為“鄉里祠語”。研究分為四個部分,共五章。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绪論。
     介绍石刻鄉里詞語的相關情況以及論文采用的材料,研究的歷史和现状,闡述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並封辑錄的鄉里詞語材料進行统計。
     第二部分是第二、三章,分别討論郡縣的鄉里和都城的鄉里。
     考虑到鄉里詞語反映的時代特征以及鄉里制度的沿襲,以朝代為序,将郡縣鄉里詞語分為漢至西晋、東晋南朝、北朝三個陪段進行分析。徙記载鄉里詞語的石刻出發,結合石刻的發掘簡報等相關情況,從方志、地名志、地名资料匯編等各種書籍中寻找線索,探求鄉里的命名理據和源由,並大致確定此詞捂記载的地理位置,同時涉及後世的傅承與沿襲。封石刻中其他記錄居民聚居形式的詞語亦有論述,如謝營、嵩聚、北鲁川等,展现石刻記载居民聚居形態的多樣性。
     有一部分石刻鄉里詞語記载了都城的里坊,主要是北魏洛陽、東魏北齊郑城、北周長安。北魏洛陽里坊着重分析晋、北魏、隋唐洛陽里坊名的沿襲,並以此增補北魏洛陽里坊。東魏北齊鄴城侧重描述鄴城里坊,並探討特殊的“XX行XX里”的里坊表述形式。
     第三部分是第三章,對鄉里詞語的命名规律的總結與概括。
     在前面論述的基礎上概括鄉里命名原則,命名源自地理特征、人物、事件、神話傅說、古書文意、方位等。其中有兩類较特殊,一種是源自具有特殊涵義的詞語,反映了人们對美好、安定生活的追求。另一種是鄉名、里名與縣名的關係,鄉名源自縣名,里名源自躲名,或三者相同。運用地名群理論展開討論,度對地名群的概念和特征造行補充。石刻鄉里祠捂存在同名異地、同地異名的现象,探析鄉里詞語的“同”舆“異”,以吉遷里、治下里等為例說明相同的命名理據是形成同名異地的原因,字形的不同、語音的燮化以及畴代的影響是形成同地異名的原因。並對鄉里名稱的時代性和傅承性造行歸钠。
     第四部分是第五章,探寻鄉里詞語反映的文化。
     造像記與買地券記载鄉里村落的偏倚反映了人們對國家行政設置的認可悲度,以及鄉里、村在百姓心目中的不同的地位,並以“廣大鄉寬廣里”、“白雲鄉青煙里”為例,分析佛教徒與道教徒心中的鄉里觀念。利用不同性質的石刻材料,從城市居民、鄉村居民、僑置流民三個角度了解人们的生活方式:利用造像記後附题名知曉鄉村居民成具的構成,並從少數民族造像記看民族融合與交往:利用僑民墓誌記载籍贯、葬地、居所等相關鄉里情況,探寻僑民在流徙後對鄉里的態度。以家族墓誌為線索,考證趙氏、楊氏、羊氏家族墓誌記载的鄉里詞語,並對渤海高氏、封氏、刁氏家族鄉里進行分析,從墓誌記载的鄉里詞語探析偽冒高氏如何進入土著望族的地域。
Ancient carved stone records large number of village-neighborhood (鄉里) vocabulary, w hich provide important raw materials to the research of ancient Chinese address names. Carved stone has quantity number and abundant types, with explicit carving time, explicit unearthed place, and explicit unearthed time, coupled with that the mentioned village-neighborhood names are easy to be investigated and inquired. So it lays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research of carved-stone-based village-neighborhood names.
     The village-neighborhood names are usually related to the buried place, died place, and native place, which means the research to carved-stone-based village-neighborhood names has speci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by collecting and arrang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dissecting why the word to be named, seeking the location of the word, and exhibit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ncients and village neighborhood.
     The carved stone in Han,Wei and Six-dynasties (漢魏六朝)is chosen in this article, such as epitaph, Hades Ground-Certificates, guarding-tomb-essay, Statues stone, etc. Then the names of town, neighborhood and village are picked out and analyzed. In order to make the expression more concise, the referred words are called by a joint name as the'village-neighborhood words'(鄉里詞語). The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with a total of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introduces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the document to be used of carved-stone-based village neighborhood words, elaborates the train of thoughts and the methods in the paper, and then gives statistics to the compiled material of village-neighborhood words.
     The second part consists of chapter2and3, which discuses the village-neighborhood of county and town respectively.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tim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heritance of village-neighborhood system, the county and town village-neighborhood words are analyzed in sequence of three periods, which are from Han to West Jin Dynasty (漢至西晉), from East Jin to South Dynasty (東晉南朝), and the North Dynasty (北朝) Starting from the content of carved stone which recording the village-neighborhood words; combining with the relevant material such as unearthing brief report of carved stone; finding the clue from all kinds of literature such as local chronicles, toponymy chronicles, and the collection of toponymy data; finding the naming motivation and reason; roughly determine the geography location expressed by the word; touch upon the inheriting and following of aftertime. Other inhabiting form words recorded in stone inscription are also discussed here such as XieCamp(謝營), Songju(嵩聚)Beiluchuan(北鲁川), etc., which shows the diversity of human settlement recorded in stone inscription.
     A considerable part of village-neighborhood words records neighborhood in capital, mainly to be the lane neighborhood(里坊)of LuoYang during the North Wei(北魏)Dynasty, Ye Capital (鄴京) during the East Wei and North Qi(北齐)Dynasty, ChangAn(长安)during the North Zhou Dynasty, JianKan(建康)during the Six-Dynasties Dynasty.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lineage of lane neighborhood names in LuoYang from North Wei to Sui and Tang Dynasty, the compare is emphasized between the lane neighborhood in LuoYang during Wei Dynasty and Sui-Tang Dynasty. The lane neighborhood position of Ye City(鄴城)during West Wei and North Qi Dynasty is emphatically analyzed, with the discussion by the constru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Ye and LuoYang during North Wei Dynasty. The special phenomenon of "XX Line XX Lane" lane neighborhood name in Ye City is analyzed, and then the administrative Settings of Ye City is resolved.
     The third part is chapter four, which analyzes village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inguistics.
     Based on the former discussions, principles of naming village neighborhood is summarized, which tell the name originates from geography character, personage, event, fairy tale, ancient books script's idea, located position, and so on. There are two kinds are special. The one originates from special meaning the words, expressing the pursuit for better and steady life. Another one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llage-neighborhood and county. For example, village name derives from the county, neighborhood name comes from the county name, or all the names are the same. Toponymy swarm is used to extend the discussion, the concepts and characters of toponymy swarm are supplied. Because of the phenomena that there are same name with different place, or same place with different nam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village-neighborhood words are analyzed. With the example of the JiQian neighborhood(吉遷里), ZhiXia neighborhood(治下里), the same naming arguments are the reason of the same name with different plac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ord's appearances, the change of pronunci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time are the reasons of the same place with different names. Then the time character and inheritance of village-neighborhood are induced.
     The fourth part is chapter five, which mainly explores how the village words reflect the culture.
     Statues and Hades Ground-Certificates record village's bias and reflect the recognition attitudes of common people to the state administrative Settings. Neighborhood and village have different statue in people' heart. Take "vast village wide neighborhood" and "white cloud village smoke neighborhood" for example, village concept in Buddhists and Taoists' heart are analyzed.
     With miscellaneous Stone Inscription materials, people's life style are observed from the view of urban residents, rural residents and overseas Chinese refugees:using the attached title after Statues, knows the members of a rural residents; observs national fusion and communication from minority ethnic statues; using the epitaph of expatriates to record the case of their origin, bury ground, residence, explores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village after camping. Taking family epitaph for clues, the village-neighborhood words are researched which are recorded on the family epitaph of Zhao, Yang (楊), SiMa, Yang (羊) family, and the village-neighborhood words are analyzed which are recorded on the family epitaph of Bohai Sea Gao, Feng, Diao. By the analysis of the village-neighborhood words recorded in the epitaph, so how faking Gao enter into the native prominent families can be known.
引文
① 亭与鄉里的關係,亭分屬於躲,属於治安系统,与鄉是两個不同的系统,這一觀點已為史學界多數人所赞同。見王毓銓,《漢代的“亭”与“鄉”、“里”不同性質不同系统說》,《歷史研究》,1954年第2期。故本文搜集材料及探对鄉里地名時,不涉及亭的相關内容。
    ② 《漢书·食貨志》,第1119頁。
    ③ 張金光,《秦鄉官制度與鄉亭里关系》,《歷史研究》,1997年第6期第28页。
    ④ 《漢書·百官公卿表》,第742頁。
    ⑤ 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銀雀山漢簡·壹》守法守令等十三篇,文物出版社,1985年。
    ① 天长市文物管理所,天长市博物館,《安徽天长西漢墓發掘简報》,2006年第11期第4页。
    ② 張金光,《秦鄉官制度與鄉亭里關係》,《歷史研究》,1997年第6期第33页。
    ③ 宫崎市定,《中國村制的成立——古代帝國崩坏的一面》,《宫崎市定論文選集(上)》,商務印書館,1963年34-36頁。
    ④ 王愛清,《秦漢里制研究》,蘇州大學2005届硕士論文,第21页。
    ① 侯旭東,《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與村里》,商務印書館,2010年第42頁。
    ② 王毓銓,《漢代“亭”的性質和它在封建统治上的意羲》,《王毓銓史論文集》(上),中華害局,2005年。
    ③ 《三國志·魏志·蒋濟傅》,第453頁。
    ④ 《晋書·職官志》,第746-747頁。
    ⑤ 楊廣庠,《後魏里名孜》,载《中國學報》第2卷第1期。
    ⑥ 侯旭東,《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舆村里》,商務印書馆,2010年第151頁。
    ①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00頁。
    ② (清)朱駿聲撰,《說文通圳定聲》,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年第791頁。
    ③ 《三國志·魏志·鄭潭傅》,第511頁。
    ④ 宫川尚志,《六朝時代的村》,载《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四卷六朝隋唐,中華書局,1992年。
    ⑤ 《舊唐書·食货志》,第2089页。
    ⑥ (唐)杜佑,撰《通典》卷三食货志三,中華書局,1984年第23頁。
    ① 何雙全,《<漢简·鄉里志>及其研究》,载《秦漢簡牘論文集》,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68頁。
    ② 走馬樓簡牘整理组编,《畏沙走馬樓三國吴筒·嘉禾吏民田家莂》(上、下),文物出版社,1999年。
    ③ 走馬樓筒牘整理组编,《長沙走馬模三國吴筒·竹筒[壹][贰][叁][肆]》,文物出版社,2003-2011年。
    ④ 毛速明師,《碑刻文献學通输》,中華書局,2007年第7頁。
    ⑤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備魏·第十》,引自《屋代書法输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第806页。
    ① 張勃燎,《東漢墓葬出土的解注器材料和天師道的起源》,辑《道家文化研究》第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② 易西兵,《南朝買地券綜論》,《束南文化》,2009年第3期第64页。
    ① 趟超,《中國古代石刻概論》,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59頁。
    ② 康簡英,王志安,《陕西绥德縣四十里铺書像石墓调查简報》,《攷古與文物》,2002年第3期第19-26頁。
    ① 王其祎,周曉薇,《隋代墓誌銘彙考》序,線装害局,2007年。
    ① 黄羲罩、徐劲松、何建萍,《湖北鄂州郭家細湾六朝墓》,《文物》,2005年第10期第40-45页。
    ① (清)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凡例,文物出版社,1985年。
    ② 毛速明師,《碑刻文献學通論》,中華書局,2007年。
    ① 《武晋侯齊文師碑》見日本京都大學藏拓片目缘及拓片,编號為KAN0008X。
    ② (清)周承弼等修,同治十三年《公安縣志》卷一沿革,中國地方志集成湖北府縣志辑第48册,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③ (清)王謨輯,《漢唐地理書钞》之《盛弘之莉州韶》,中華書局,1961年第324頁。
    ④ 毛速明師,《碑刻文献學通論》,中華書局,2007年第339頁。
    ① 郭培育、郭培智主编,《洛陽出土石刻畴地記》,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25頁。
    ② 洛陽市文物工作陈,《洛陽出土屋代墓誌辑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第36頁。
    ③ 朱亮,《洛陽出土北魏墓誌選编》,科學出版社,2001年192頁。
    ④ 洛陽市文物工作陈,《洛陽出土歷代墓誌辑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第14页。
    ⑤ 王肚弘、馬成名,《六朝墓誌榆要》,上海書書出版社,1985年第44頁。
    ⑥ (北魏)楊街之撰,周祖謨校释,《洛陽伽蓝記》卷五,中華書局,1963年第180頁。
    ⑦ 趟君平,趟文成,《河洛墓刻拾零》,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第31页。
    ⑧ 洛陽市文物工作陈,《洛陽出土屋代墓誌辑繩》,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第32頁。
    ① 王壮弘、馬成名,《六朝墓誌榆要》,上海書畫出版社,1985年第109頁。
    ② 除此外,還有“X社X村”格式,僅見於南宗和尚塔铭“師世家砂候社水峪村人氏”,但掳《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编》此銘作偽,拓片兑《北圖拓本匯编》第六册第49頁。
    ① 张傅璽,《買地券文廣例》,《契约史買地券研究》下编《買地券研究》第十一章,中苹書局,2008年。
    ① (漢)班固,《白虎通義》卷十,中華書局,1983年。
    ① 易西兵,《廣州出土南朝龔韜買地券孜》,《東南文化》,2006年第4期第83頁。
    ① 侯旭束,《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與村里》,商務印書館,2010年第139頁。
    ② 陕西省孜古研究所,《西安洪度北朝、隋家族遥葬墓地》,《文物》,2005年第10期。
    ① (清)畢沅撰,《阴中金石記》敘,《石刻史料新編》第二辑第14册第10663頁。
    ② (清)王昶,《金石萃编》序,中華書局,1985年。
    ① (清)葉昌熾撰,韓锐校注,《语石校注》,今日中國出版社,1995年。
    ② 張金龙,《北魏洛阳里坊制度探微》,《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③ 陳長安,《邙山北魏墓誌中的洛阳地名及其相關問题》,《中原文物》,1987年增刊。
    ④ 張劍,《關於北魏洛陽城里坊的幾個問题》,载《洛陽孜古四十年》,科學出版社,1996年。
    ⑤ 周偉洲,《陕西北周墓葬主死葬地攷》,《中國历史地理論叢》,1995年第1期。
    ⑥ 牛潤珍,《東魏北齊鄴京里坊制度攷》,《晋陽學刊》,2009年第6期。
    ⑦ 盧海鳴,《六朝建康里坊制度探析》,《南京社會科學》,1994年第6期。
    ① 王去非,趟超,《南京出土六朝墓誌综攷》,《攷古》,1990年第10期第943-951頁。
    ② 杜彤華,《從出土的東魏造像碑看歷史上獲嘉縣的地理位置》,《中原文物》,1980年第4期第28-31頁。
    ③ 華林甫,《中國地名學源流》序,湖南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① 周振鶴,《新舊漢簡所見縣名和里名》,《展史地理》第1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② 張金能,《北魏洛陽里坊制度探微》,《歷史研究》,1999年第5期。
    ③ 侯旭東,《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與村里》,商務印書館,2010年第152頁。
    ④ (日)中村圭雨著,劉驰譯,《關於南朝贵族地缘性的考察——以對僑郡縣的探討為中心》,《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⑤ 張金龍,《北魏遥都後官贵之家在洛陽的居住里坊》,《河洛史志》,2000年第1期。
    ⑥ 侯旭東,《北朝鄉里制度與村民的生活世界——以石刻為中心的考察》,《歷史研究》,2001年第6期。
    ① 仇鹿鳴,《“攀附先世”舆“溈冒士籍”——以渤海高氏為中心的研究》,《歷史研究》,2008年第2期。
    ② 馬長壽,《碑铭所兄前秦至隋初的關中部族》,中華書局,1965年。
    ① 傅惜華輯,《漢代書象全集初编》圈57-80,中法漢學研究所,1950年。
    ② 蒋英炬,《略输“束安漢里畫像”石》,《攷古》,1985年第12期第1134頁。
    ③ 李發林,《“山鲁市東安漢里禺石也”筒释》,《孜古》,1987年第10期第952頁。
    ① 《北京圖書館藏歷代碑刻拓本匯编》第一册第37頁,以下筒稱《北圖拓本匯編》。
    ② 周振鹤,《西漢齊郡北鄉侯國地望孜》,《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S1期。
    ③ 胡濤、孟繼新,《東漢新富里刻石在曲阜面世》,《中國文物報》,1992年第39期。
    ④ 《北圖拓本匯编》第一册第110頁;《隸释隸續》卷一。
    ① 罗振玉,《貞松堂集古遺文》(下册),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第356-357頁。
    ② 張傅璽,《中國歷代契約會编孜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51頁。
    ③ 魯西奇,《漢代買地券的實質、渊源、意羲》,《中國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47頁。
    ④ 楊士安,《漢諸暨五風里馬氏買地券》,《褚暨散論》,作家出版社,2001年第49-50页。
    ⑤ (清)蒋鴻藻纂,光绪《褚暨縣志》卷十山水志六,中國地方志集成,浙江府縣志辑第41册,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① 楊士安,《漢諸暨五風里馬氏買地券》,《褚暨散論》,作家出版社,2001年第49-50页;王燕飛,《“買地券”的文献價值——以绍兴圖書馆“大吉買地山記刻石”和“建寧買地券”拓片為中心》,《圖書与情報》,2009年第4期第145-149頁。
    ② 楊士安,《漢諸暨五風里馬氏買地券》,《諸暨散論》,作家出版社,2001年第49-50頁;王燕飛,《買地券的文献價值——以绍兴圖書馆大吉買地山記刻石和建宁買地券拓片為中心》,《圖書與情報》,2009年第4期。
    ③ 仁田井陞,《中國法制史研究》第二卷(土地法·取引法),束京大學出版會,1960年圆版406頁、禄文420-421頁。
    ④ 张传璽,《中國歷代契約會编孜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63頁。
    ⑤ 沈潇,《市區首次發現漢代買地券磚》,《紹兴縣報》,2012年10月10日第11版。
    ⑥ 張传璽,《中國歷代契約會编攷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63頁。
    ①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陈,《望都二唬漢墓》,文物出版社,1959年第13頁,第20頁圖版。
    ② 黄景春,《早期買地券镇墓文整理舆研究》,華東師範大學2004年博士論文,第74頁。
    ③ 轉引自張傅璽,《中國歷代契約會编攷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54頁。
    ④ 《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释》圖五八四;《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四册第311頁。
    ⑤ 王德乾纂修,民國二十三年《望都縣志》卷二舆地志二金石,中国方志叢書第158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八年。
    ① 韓自强,《毫縣、阜陽出土漢代鉛券笺释》,《文物研究》第三辑,轉引自耀操,《從買地券看柬漢峙期的土地買賣和土地契约》,蘇州科技學院2011年硕士論文,第18頁。
    ②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一一,巴蜀書社,1985年第237-238页。
    ③ 王德乾纂修,民國二十三年《望都縣志》卷一舆地志,中国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158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八年。
    ④ (清)陸是奎辑,光緒三十一年《望都縣鄉土圖說》,(民國)王德乾纂修,民國二十三年鉛印本《望都縣志》,中国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158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八年第709頁。
    ⑤ 光緒三十一年陸是奎辑,《望都縣鄉土圖說》,(民國)王德乾纂修,民國二十三年鉛印本《望都縣志》,中国方志装害華北地方第158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八年第711頁。
    ① 王德乾纂修,民國二十三年铅印本《望都縣志》,中国方志叢书華北地方第158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八年。
    ② 王德乾纂修,民國二十三年铅印日本《望都縣志》卷三建置志,中国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158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八年。
    ③ 許國平,《漢薌他君祠堂石柱》,《紫禁城》,2002年。
    ④ 陳直,《漢薌他君石祠堂题字通考》,《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第4期第65頁;耀福頣,《薌他君石祠堂题字解释》,《故宫博物院院刊》,1960年00期第178頁。
    ⑤ 耀福颐,《薌他君石祠堂题字解釋》,《故宫博物院院刊》,1960年00期第178頁。
    ⑥ 榆林地區文管會,绥德縣博物館,《陕西绥德縣四十里铺畫像石墓調查簡報》,《攷古与文物》,2002年第3期第23頁:康蘭英,《榆林碑石》,三秦出版社,2003年圖3頁,錄文203页。
    ⑦ 《簡報》言後街出土,《榆林碑石》言前街出土,以《筒報》為准。
    ⑧ 康蘭英,《榆林碑石》,三秦出版社,2003年圖12頁,禄文205頁。
    ⑨ 康蘭英,《榆林碑石》,三秦出版社,2003年圖8页,禄文204页。
    ⑩ 吴镇烽,《陕西地理沿革》,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① 康蘭英,王志安,《陕西绥德躲四十里铺畫像石墓调查簡報》,《攷古與文物》,2002年第3期第26页。
    ② 李海俏,《關於圜陽地望所在》,《文博》,2006年第1期第54頁。
    ③ 毛速明師,《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線装書局,2008年第一册第62頁(後省寫);徐玉立,《漢碑全集》,河 南美術出版社,2006年第一册圖188页。
    ④ 康蘭英,《榆林碑石》,三秦出版社,2003年圖3頁,錄文203页。
    ⑤ 康蘭英,王志安,《陕西绥德縣四十里铺畫像石墓調查簡報》,《孜古與文物》,2002年第3期第23頁。
    ⑧ 裘錫圭,《報<陕西绥德縣四十里铺畫像石墓調查簡報>小記》,《孜古舆文物》,2003年第5期第63頁。
    ⑦ 吴镇烽,《秦漢雨省東漢書像石题記集释——兼論漢代圜陽、平周等縣的地理位置》,《孜古與文物》,2006年第1期。
    ⑧ 張傅里,《中國歷代契約匿编孜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55頁。
    ⑨ 張傅璽,《中國歷代契約匯编孜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57頁.
    ⑩ 洛陽博物館,《洛陽東漢光和二年王富墓發掘報告》,《文物》,1980年第6期。
    11 趟振華,董延壽,《東漢洛赐縣男子口口卿買地鉛券研究》,《中原文物》,2010年第3期第74-79頁。
    ① 康蘭英,《榆林碑石》,三秦出版社,2003年圖15頁,錄文205頁。
    ② 吴镇烽,《秦晋雨省東漢書像石题記集释——兼输漢代圜陽、平周等縣的地理位置》,《攷古舆文物》2006年第1期第63页。
    ③ 吴镇烽,《秦晉雨省東漢盏像石题記集释——兼输漢代圜陽、平周等縣的地理位置》,《孜古舆文物》,2006年第1期第65頁。
    ④ 吴镇烽,《秦晉雨省東漢盏像石题記集释——兼論漢代圆陽、平周等縣的地理位置》,《攷古與文物》,2006年第1期第55页。
    ⑤ 蒋华,《揚州甘泉山出土東漢劉元臺買地磚券》,《文物》,1980年第6期第57頁。
    ① (清)雷應元纂修,康熙三年《扬州府志》古塜,刻本,中國數字方志庫。
    ② 乾隆四十四年《江南通志》卷四十,影印文渊閣四库全書本第508册第297頁。
    ③ 蒋华,《揚州甘泉山出土東漢劉元臺買地磚券》,《文物》,1980年第6期第57頁。
    ④ 张傅?,《中國屋代契約會编攷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50頁。
    ⑤ 揚州博物館,邗江圖書館,《江蘇邗江湖場五號漢墓》,文物,1981年第11期。
    ⑥ 揚州博物館,邗江圖書館,《江蘇邗江湖場五號漢墓》,文物,1981年第11期第20页。
    ⑦ 《北圖拓本匯编》第一册第93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一册第148頁。
    ① 銀雀山漢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漢筒·壹》守法守令等十三篇,文物出版社,1985年。
    ② (清)王先謙,《漢書補注地理志》第八下二,中華書局,1983年第834頁。
    ③ 梁姗姗,《西漢城赐國所辖陽都、東安、虑(虎)縣孜》,《忻州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④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二五,巴蜀書社,1985年第428页。
    ⑤ 《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一册第148頁。
    ⑥ 方若,王壮弘,《增補校碑随筆》,上海書書出版社,1984年第55頁。
    ⑦ 《史記·秦本紀》,第204頁。
    ① 《漢碑全集》第二册圖548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一册第151页。题記“十九日丁未”誤,應是“十九日癸未”。
    ②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志》卷十河南道六,中華書局,1983年第265頁。
    ③ (清)颇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點校,《讀史方舆纪要》卷三二,中萃書局,2005年第1536頁。
    ④ 任日新,《山束諸城漢墓書像石》,《文物》,1981年第10期第15頁。
    ⑤ 轉引自王恩田,《諸城涼台孫琮書像石墓致》,《文物》,1985年第3期第93頁。
    ⑥ 高密縣地名志编纂委員舍,《高密地名志》,1990年10月。
    ⑦ 《明一统志》卷二五古蹟,影印文渊閣四庫全害本第472册第609頁。
    ⑧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二六,巴蜀書社,1985年第447頁。
    ⑨ (宋)趟明誠撰,《金石錄》卷一七,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
    ⑩ (宋)洪迪撰,《辣釋隸續》卷二七“漢安平相孫根碑”,中華書局,1985年。
    ① 王恩田,《褚城涼台孫琮書像石墓孜》,《文物》,1985年第3期第93頁。
    ② 洛赐市文物工作陈,《洛陽李屯束漢元嘉二年墓發掘簡報》,《攷古舆文物》,1997年第2期。
    ③ 黄士斌,《河南偃師縣發现漢代買田约束石券》,《文物》,1982年第12期;《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一册第51頁。
    ④ 黄士斌,《河南偃師縣發现漢代買田約束石券》,《文物》,1982年第12期。
    ⑤ 王上海,李國利,《試析南昌青雲譜梅湖東晋纪年墓銘文磚》,《文物》,2008年第12期第57頁。
    ⑥ 江西文物孜古研究所,南昌市博物館,《南昌青霎譜梅湖東晋紀年墓發掘簡報》,《文物》,2008年第12期第40頁。
    ① 《晋害·陶侃傅》,第1768頁。
    ② 《事發南昌梅湖景匾工地 專家稻攷古價值重大》,《江南都市報》,2007年第9期第16版。
    ③ (宋)樂史撰,王文楚點校,《太平寰宇韶》卷一——江南西道九引《豫章記》,中華書局,2007年第2264頁。
    ④ (清)閔芳言,王士芳纂,隙惟清修,同治十年《建昌躲志》卷一地理志,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西省府縣志辑第19册,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
    ⑤ 安徽省文物工作陈,《安徽南陵縣麻橘東吴墓》,《攷古》,1984年第11期。券文“十二月丁未朔六日壬子 ”误,應是“十二月壬子朔六日丁巳”。
    ⑥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一三,巴蜀書社,1985年第261頁。
    ⑦ (清)孫星衍,《京畿金石致》卷上,《石刻史料新编》第2辑第12册。
    ① (清)英廉等,《欽定日下舊固考》卷九八,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97册。
    ② 《三國志·魏志·劉馥傅》,第465頁。
    ③ 《四川歷代石刻》第81页;《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二册第297頁。
    ④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志》卷三一劎南道上,中華書局,1983年第765页。
    ⑤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志》卷三一劎南道上,中華書局,1983年第771页。
    ⑥ (清)彭琬等纂修,吴特仁增訂,光绪二十年《雙流縣志》刻版增刻,民國二十一年,中國败字方志库。
    ⑦ 張傅璽,《中國屋代契约會编孜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34頁。
    ①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具會,《南京板橘镇石闡湖晋墓清理筒報》,《文物》,1965年第6期第44頁。
    ② (宋)李防等撰,《太平御覽》卷九三七鳞介部引《永嘉郡耙》,中華書局,1998年第4164页。
    ③ 酈仁,《北京西郊王浚妻華芳墓誌》,《文物》,1965年第12期;《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二册第342頁。
    ①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四,巴蜀書社,1985年第108页。
    ② 《三國志·魏志·衛觀傅》,第611頁。
    ③ 《漢害·戾太子傅》,第2748頁。
    ④ 邵茗生,《晋王浚妻華芳墓誌銘释文》,《文物》,1966年第2期第43頁。
    ⑤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志》卷六河南道二,中華書局,1983年第163頁。
    ⑥ 《北圖拓本匯编》第二册第73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二册第347頁。
    ⑦ 《北圖拓本匯编》第二册第72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二册第350頁。
    ① 《晋書·石勒载記》,第2709页。
    ② 《晋害·惠帝紀》,第92頁。
    ③ 葉其峰,《晋石尠墓誌——兼談墓誌制度之演燮》,《故宫博物院院刊》,1991年第2期第21-26頁。
    ④ (清)阮元校刻,《毛詩正羲》,《十三經注疏》(上),中華書局,1996年第508頁。
    ⑤ 乾隆元年《山東通志》卷九古蹟,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539册第383页。
    ① (清)倭什布修,劉長露等纂,乾隆四十七年《惠民縣志》古蹟,中國数字方志庫。
    ② 惠民縣地名委具舍瓣公室,《惠民縣地名志》,改革出版社,1993年第29頁。
    ③ 《晋書·惠帝纪》,第90頁。
    ④ (清)刘懋琦,刘瀚辑,《荊南萃古编》,《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輯第10册第7695頁。
    ⑤ 镇江市博物館,《镇江市束晋劉剋墓的清理》,《孜古》1964年第5期第257页;《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二册第374頁。
    ① 郭黎安,《江蘇境内東晋南北朝時期僑州郡縣孜略》,《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4期第94頁。
    ② (清)何绍章,馮壽镜修,呂耀斗等纂,光绪《丹徒縣志》地理志卷一,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第29册,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③ 《晋害·成帝紀》,第183頁。
    ④ 程學忠,《貴州省博物館收藏的先秦至漢晋時期青銅器》,《孜古》,2005年第2期第93頁。
    ① (宋)葉萝得,《岩下放言》卷上,影印文渊閣四庫全書本第102册第863-727頁。
    ② (宋)韓淲 陳鵠撰,孫吉園、鄭世刚點校,《澗泉日記西塘集蓍舊續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42頁。
    ③ (清)洪亮吉,《東晋疆域志》,清嘉慶元年(1796)版本,刻本。
    ④ (元)陶宗儀撰,《說郛三種》卷二十上《岩下放言》晋古塜碑法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952頁。
    ⑤ (清)徐乾學,《讀禮通考》卷九九,康熙三十五年(1696),刻本。
    ⑥ (清)陸心源,《吴興金石記》卷二,《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輯第14辑第10700頁。
    ① 诸書皆書“栢逸”,唯《報禮通考》作“桓逸”。筆者韶為作“桓逸”,输述見後。
    ② (清)宗源翰等修,同治十三年《湖州府志》卷十九舆地略,中國地方志集成浙江府縣志輯第24册,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③ (宋)韓淲 陳鹄撰,孫吉園、鄭世刚點校,《澗泉日記西塘集蓍舊續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43頁。
    ④ 葛劍雄,《中國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99页。
    ① 《宋害·謝靈運傅》,第1777页。
    ② 最初發掘峙此券被富作墓誌,後史樹青認為它既不是真寅的地券,也不是迷信的買地券,而是一種衣物券。見史樹青,《晋周芳命妻潘氏衣物券攷释》,《孜古通訊》,1956年第2期。缘文見《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三册第7頁。
    ③ 熊傅新,《湖南湘陰隋大業六年墓》,《文物》,1981年第4期。券文“二月癸巳朔”誤,應是“二月甲午朔”。
    ④ 走馬模筒牘整理组编,《畏沙走属樓三國吴簡·竹筒[壹]》(下),文物出版社,2003年。
    ① 走馬樓簡牘整理組编,《長沙走馬樓三团吴简·竹简[贰]》(下),文物出版社,2007年。
    ② 走馬楼简牘整理組编,《长沙走馬楼三团吴简·竹簡[叁]》,文物出版社,2008年。
    ③ 王素,《長沙走馬楼三國孫吴简牘三文書新探》,《文物》,1999年第9期第43-50頁。
    ④ 南京市博物館,南京雨花臺區文化局,《南京雨花台東晋紀年墓發掘简報》,《文物》,2008年第12期第39頁。
    ① (清)劉懋琦,劉潮同撰,《荊南萃古编》,《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10册第7637頁。
    ②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三四,巴蜀書社,1985年第535頁。
    ③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選》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頁。
    ④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卷一五五州郡部一,中華書局,1998年第756頁。
    ⑤ 《北圖拓本匯編》第二册第127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三册第108页。
    ⑥ 張傅璽,《中國歷代契约舍编攷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115頁。
    ⑦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二五,巴蜀書社,1985年第426页。
    ⑧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卷九河南道五,中革書局,1983年第225頁。
    ⑨ (宋)樂史撰,王文楚點校,《太平寰宇記》卷一五河南道十五,中華書局,2007年第299頁。
    ⑩ (清)王謨辑,《漢唐地理書钞》之《舆地志》,1961年第194頁。
    ① (清)崔志元修,金左泉纂,道光十一年《铜山縣志》,刻本,中國數字方志库。
    ② 余家謨等修,民國《铜山躲志》,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辑第62册,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③ 張傅璽,《買地券文廣例》,《契约史買地券研究》(下编),中華書局,2008年。
    ④ 乾隆二十九年《大清一统志》卷六九,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75册第396頁。
    ⑤ 長沙市文物工作陈,《畏沙出土南朝徐副買地券》,《湖南攷古辑刊》,1982年第1期。
    ⑥ 《湖南省》编纂委具會编裴淮昌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湖南省》,商務印書館,1992年第29頁。
    ① 走馬樓簡牘整理小組编著,《长沙走馬樓三國吴簡·竹簡[壹]》,文物出版社,2003年。
    ② 走馬欞简牘整理小组编著,《长沙走馬樓三國吴简·竹簡[贰]》,文物出版社,2007年。
    ③ 走馬樓简牘整理小組編著,《长沙走馬楼三國吴簡·竹简[叁]》,文物出版社,2008年。
    ④ 走馬楼簡牘整理小组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國吴簡·竹简[贰]》,文物出版社,2007年。
    ⑤ (清)阮元校刻,《毛詩正义》,《十三經注疏》(上),中華书局,1996年第412頁。
    ① 廖晋雄,《庚束省始具發现南朝買地券》,《孜古》,1989年第6期第566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三册第111頁。
    ② (明)耀田、汪度舟纂修,嘉靖《始興縣志》卷一建置沿革,《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遴刊續编》第66册,上海書店,1990年第468页。
    ③ 張傅璽,《中國歷代契約會編攷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118頁。
    ④ (明)羅田、汪度舟纂修,嘉靖《始興縣志》卷二鄉都,《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遴刊續编》第66册,上海害店,1990年第487页。
    ⑤ 易西兵,《廣州出土南朝龔韬買地券攷》,《東南文化》,2006年第4期。
    ① 《北圖拓本汇编》第二册第135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三册第119页。
    ② 《南齊書·劉善明传》,第522頁。
    ③ 《南齊書·劉善明传》,第522页。
    ④ 静福謙,《南齊书紀传疑年錄》,《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1998年第1期第34-41页。
    ⑤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二六,巴蜀書社,1985年第440頁。
    ⑥ 《晋书·地理志》,中華書局,1982年第4451頁。
    ⑦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卷十河南道六,中華書局,1983年第277頁。
    ⑧ (清)張承燮等修,法偉堂纂,光绪三十三年《益都縣圖志》金石志上卷二十六,第325頁。
    ⑨ 胡阿祥,《东晋南朝的僑州郡縣与儒流人口研究》,凰凰出版传媒集團、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03頁。
    ⑩ 史為樂,《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中國社舍科學出版社,2005年第665頁。
    ① (清)陳食花修,康熙十一年《益都縣志》卷二古蹟,中國數字方志庫。
    ② 王善才,《武漢地區四座南朝紀年墓》,《攷古》,1965年第4期;《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三册第131頁。
    ③ (?):富是“崗”的異髓字。“新其丘宅崗”五字《攷古》释文阴,見王善才,《武漢地匾四座南朝紀年墓》,《孜古》,1965年第4期。“孟城山崗”,郭沫若释文作“孟城北”,顯然有誤。見郭沫若,《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僞》,《文物》,1965第6期。
    ④ (清)朱磷纂修,康熙三十三年《南赐府志》卷一舆地志山川,新修方志装刊,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
    ⑤ (清)朱磷纂修,康熙三十三年《南陽府志》卷一舆地志古蹟,新修方志叢刊,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
    ⑥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四,《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24册。
    ①(宋)周應合撰,(清)嘉度六年《景定建康志》卷四十三“古陵”条,中國方志装害華中地方第416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
    ②《後漢害·宗慈傅》,第2202頁。
    ③(清)潘守廉修,张嘉谋等纂,光绪二十年《南陽縣志》,刻本,中國數字方志庫。
    ④(清)朱磷纂修,康熙三十三年《南陽府志》卷一舆地志古蹟,新修方志叢書刊,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
    ⑤(清)潘守廉修,張嘉謀等纂,光緒二十年《南陽縣志》,刻本,中國數字方志庫。
    ⑥《河南省》编纂委具會尚世英主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河南省》,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502頁。
    ⑦乾隆二十九《大清一统志》卷一六六南陽府引《元一统志》,影印文渊閣四库全書本第477册第346页。
    ⑧张傅璽,《中國屋代契約會编攷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① 镇江市博物館,《劉岱墓誌簡述》,《文物》,1977年第6期55-56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三册134頁。
    ② 《宋書·州郡志》,第1038頁。
    ③ (清)洪亮吉,《東晋疆域志》卷四徐州東莞郡,嘉度元年(1796)版本,刻本。
    ④ 镇江市博物館,《劉岱墓誌筒述》,《文物》,1977年第6期第55-56頁。
    ⑤ 南京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编,《南京歷代石刻集成》,上海書畫出版社,2011年圖片34页,释文356頁。
    ⑥ (清)何鋕修,康熙二十四年《嘉興縣志》卷二古蹟,刻本,中國数字方志庫。
    ⑦ 《隙書·高祖本纪》,第1頁。
    ① (宋)樂史撰,王文楚點校,《太平寰宇記》卷九四江南束道六,中革害局,2007年第1894页。
    ② 王其祎,周曉薇,《隋代墓誌銘彙考》,線装害局,2007年第245页。誌文“八月甲寅”誤,應是“八月己巳”。
    ③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卷二五江南道一,中華害局,1983年第591頁。
    ④ 《三國志·吴志·孫破虜吴夫人傅》,第1195页。
    ⑤ (唐)静嵩撰,張忱石點校,《建康實錄》卷一太祖上,中苹書局,1986年第9页。
    ⑥ 丹徒縣地名委具會,《江蘇省丹徒縣地名錄》,1982年。
    ① 《中國西南地區歷代石刻滙编·廣西桂林卷》第1页;《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三册第122百。
    ② 《中國西南地匾歷代石刻滙编·廣西桂林卷》第2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三册第137百。
    ③ 李繁滋纂,民國十八年《靈川縣志》卷二,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212號,成文出版社,民國六十四年。
    ① (清)顧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點校,《讀史方舆纪要》卷一0七廣西二,中華書局,2005年第4817頁。
    ② 莫志東,《漫析桂林地區出土的南朝買地券及其相關問题》,《桂林文化》,2003年第3期。
    ③ 依莫志東《浅析桂林地匾出土的南朝買地券及其相關問题》,《桂林文化》2003年第3期缘。曾橘旺《靈川歷代碑文集》收缘4方買地券,分别為南朝齊《黄道安買墓地券》(誤,應為黄道丘)、南朝梁《熊悦冒墓地券》、南朝梁《佚名買墓地券》、南朝梁《熊薇買墓地券》,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6页。
    ④ 新村買地券、黄道丘買地券、熊悦買地券、熊薇買地券,錄文依莫志東《浅析桂林地匾出土的南朝買地券及其相關問题》,《桂林文化》,2003年第3期。
    ⑤ “覃罡寸里”誤,疑為“覃封里”。見下文。
    ⑥ 玉歷里,依http://www.gxfolkmuseum.com/cp/html/?8.html補出。以上出土材料的介绍也來自此。券文“十二月癸巳朔四日丙申”族,應是“十二月壬辰朔四日乙未”。
    ① 莫志束,《浅析桂林地區出土的南朝買地券及其相關問题》,《桂林文化》,2003年第3期。
    ① 湖南省博物館,《湖南資興晋南朝墓》,《攷古學報》,1984年第3期。
    ② 湖南省博物館,《湖南资興晋南朝墓》,《攷古學報》,1984年第3期。
    ③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谦校,《水經注》卷三九,巴蜀書社,1985年第591頁。
    ④ 《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释》圖五七O;《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三册第203頁。
    ① 《北圖拓本匯编》第二册第170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三册第212页。
    ② (清)颇炎武,《肇域志》第一册山東青州府,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9頁。
    ③ (清)颇炎武,《肇域志》第一册山東青州府,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30页。
    ④ (宋)欧赐忞撰,《舆地廣記》卷二二,影印文渊閣四庫全書本第471册第410頁。
    ⑤ (清)高士(?)等修,康熙《常熟豚志》卷五鄉鄙,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第21册,江酥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⑥ (清)颇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點校,《讀史方與紀要》卷二四,中苹書局,2005年第1177頁。
    ⑦ (清)高士(?)等修,康熙《常熟縣志》卷二山,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辑第21册,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7页。
    ⑧ 張家港市黛史地方志辨公室編,《張家港舊志匯編》永慶寺記重修河踢山永度寺記,2006年第341页。
    ⑨ 張家港市檔案局,《張家港碑刻選集》,2000年第120頁。
    ⑩ (明)林世远修,王鏊等纂,正德《姑蘇志》卷一八鄉都,《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编》第11册,上海書店,1990年。
    11 (清)高士(?)等修,康熙《常熟縣志》卷五鄉鄙,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辑第21册,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① 趟君平、趟文成编,《河洛墓刻拾零》(上),書目文獻出版社,2007年第42頁。
    ② 王锡民,陳锦惠《江稣淮安出土東魏石刻铭文造像碑》,《東南文化》,1994年第4期。
    ③ 戴東方,《試释江蘇淮安出土的東魏造像碑》,《藝苑(美術版)》,1995年第3期第38頁。
    ④ 侯旭柬,《漢魏六朝的自然聚落——兼输邮、村關係舆村的通稱化》,戴黄宽重主编,《中國史新論基屠社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第127-182页。
    ⑤ (日)池田温,《中國古代籍帳集錄》,東京大學出版舍,1979年第60頁。
    ① 唐耕耦,睦宏基编,《敦煌社會經濟文献真跻释缘》第一辑敦煌缘一卷S.5448號,害目文献出版社,1986第46頁。
    ② 陳國燦,《唐五代敦煌縣鄉里的演變》,《敦煌研究》,1989年第3期第41页。
    ③ 甘肅省攷古文物研究所戴春陽,張瓏,《敦煌祁家灣西晉十六國墓葬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116頁。
    ④ 黄景春,《早期買地券鎮墓文整理與研究》,華東師範大學2004年博士論文,第217頁。
    ① 甘肅省敦煌縣博物館,韓躍成,眼仲,《敦煌佛爺廟灣五涼時期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83年第10期。
    ② “五月丙子朔四月己卯”誤,應是“五月丙寅朔四月己巳”。
    ③ 姜伯勒,《敦煌藝術宗教和禮樂文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④ 李并成,《漢敦煌郡效毅躲城致》,《敦煌學辑刊》,1991年第1期。
    ⑤ 隙燦,《唐五代敦煌鄉里制的演變》,《敦煌研究》,1989年第3期第41頁。
    ① 李并成,《瓜沙二州間一塊消失了的绿洲》,《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
    ② 陕燦,《唐五代敦煌鄉里制的演燮》,《敦煌研究》,1989年第3期第42頁。
    ③ 李并成,《瓜沙二州間一塊消失了的绿洲》,《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
    ④ 李并成,《北魏瓜州敦煌郡鳴沙、平康、東绑三縣城址致》,《社舍縱横》,1995年第2期第32買。
    ⑤ 《周書·異域志》,第914頁。
    ⑥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等编,《吐鲁番出土文害》第一册,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4-15頁。
    ⑦唐畏譬.《從吐魯番出土文害中所見的高昌郡縣行政制度》,《文物》,1978年第6期注[18]。
    ⑧ 南齊書·皇后列傳》,第393頁。
    ⑨ 唐畏孺,《從吐魯番出土文害中所見的高昌郡縣行政制度》。《文物》,1978年第6期。
    ① 國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编,《吐魯番出土文害》第一册,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59頁。
    ② 國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编,《吐魯番出土文書》第一册,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76頁。
    ③ 國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编,《吐魯番出土文害》第一册,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86頁。
    ④ 金申,《霎岡20窟佛坐像封太和期單尊佛像的影響》,《中原文物》,2006年第5期第68頁。
    ⑤ 《魏書·世祖纪》,第101頁。
    ① 李静僳,白軍,《定州系白石佛像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第3期第75頁。
    ② 河北省博野縣地名辦公室,《博野縣地名資料匿編》,河北省博野縣地名辦公室,1985年第84頁。
    ③ 河北省博野縣地名辦公室,《博野縣地名資料匯编》,河北省博野縣地名辦公室,1985年第88-95頁。
    ④ 施萍婷等,《敦煌遺書總目索引新编》,《金光明經卷第二》,中華書局,2000年P.4506a。
    ① 楊甯國,《寧夏彭赐出土北魏貟標墓誌磚》,《孜古舆文物》,2001年第5期;《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三册第366页。
    ② 趟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66-167页。
    ③ (宋)樂史撰,王文楚點校,《太平寰宇記》卷一五一隴右道二,中華書局,2007年第2920页。
    ④ 楊寧國,《寧夏彭陽出土北魏貟標墓誌磚》,《孜古舆文物》,2001年第5期第91-92頁。
    ⑤ 《史記·扁鵲倉公列傅》,第2812页。
    ① 《北圖拓本匯编》第三册第98页;《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四册第75真。
    ② 《魏書·官氏志》,第3006頁。
    ③ 雍正十二年《山西通志》卷二一山川,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542册第678頁。
    ④ (清)颇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點校,《讀史方舆紀要》卷四四山西六,中華害局,2005年第2030頁。
    ⑤ 《北圖拓本匪编》第四册第153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五册第228页。
    ① 《山東省》编纂委具會 陳能飛主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山東省》,商務印書館,1994年第144頁。
    ② 轉引自《鞠姓的起源分衍舆遷徙》http://tieba.baidu.com/p/210052540?pid=6238361811&cid=0。筆者未見到《靈源觀纪》的相關材料,此處待存。
    ③ 《北圖拓本匯编》第四册第25页;《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四册第283頁。
    ④ 楊克勇,《“鄂縣”改名“户縣”始末》,《中國地名》,2006年第9期第39頁。
    ① (清)端方撰,《匋齊藏石耙》卷六,《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輯第11册第8039頁。
    ② 户縣地名志编纂委员會,《陕西省户縣地名志》,1987年第158頁。
    ③ 雍正十三年《陕西通志》卷九,影印文渊閣四庫全書本第551册第485頁。
    ④ 户縣地名志編纂委员會,《户縣地名志》,1987年第165頁。
    ⑤ 洛陽市文物工作陈,《河南洛陽市吉利區兩座北魏墓的發掘》,《攷古》,2011年第9期第44-57頁。
    ⑥ 洛陽市文物工作陈,《河南洛赐市吉利區兩座北魏墓的發掘》,《孜古》,2011年第9期第51页。
    ①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河南洛陽市吉利匾雨座北魏墓的發掘》,《攷古》,2011年第9期第56頁。
    ② 洛陽市文物局编,朱亮主编,《洛陽出土北魏墓誌選编》,科學出版社,2001年第208頁。
    ③ 《南齊書·祥瑞志》,第356頁。
    ④ 贾效孔,黄愛華,《山束壽光北魏贾思伯墓》,《文物》,1992年第8期;《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五册第371頁。“七月口口朔”補為七月甲辰朔。
    ⑤ 賈效孔,黄爱華,《山束壽光北魏贾思伯墓》,《文物》,1992年第8期;《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七册第396頁。
    ⑥ 梵效孔,黄爱華,《山東壽光北魏梵思伯墓》,《文物》,1992年第8期。
    ⑦ 宋寧章修纂,民國二十五年《壽光縣志》卷三塜墓,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65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七年。
    ⑧ (清)王昶辑,《金石萃编》卷二八,中華害局,1985年。
    ⑨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第3388页。
    ① (清)颇炎武,《肇域志》山束青州府,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717页。
    ② 宋憲章修纂,民國二十五年《壽光縣志》卷三古蹟,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65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七年。
    ③ (清)毛永柏等修,劉耀春纂,咸豐九年《青州府志》(一),新修方志装刊,臺湾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第262頁。
    ④ (清)毛永柏等修,劉耀春纂,鹹豐九年《青州府志》(一),新修方志叢刊,臺湾學生害局,民加五十七年第273頁。
    ⑤ (清)颇炎武,《肇域志》山束青州府壽光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717页。
    ⑥ (清)崔俊修,李焕章等纂,康熙十五年《青州府志》,刻本,中加数字方志庫。
    ① (清)劉翰周纂修,嘉庆五年《壽光縣志》卷三舆地志鄉社,中國數字方志庫。
    ② 山東省编纂委具會编,陳龙飛主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山東省》,商務印書館,1994年第210頁。
    ③ 《北圖拓本匯编》第七冊第166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9册第238页。
    ④ 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證》附《八瓊室金石祛偽》,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955頁。
    ⑤ 賴非,《齊魯碑刻墓誌研究》,齊鲁书社,2004年。
    ⑥(清)毛永柏等修,劉耀春纂,咸豐九年《青州府志》(一),新修方志叢刊,臺灣學生书局,民國五十七年第238頁。
    ⑦ (清)毛永柏等修,劉耀春纂,咸豐九年《青州府志》(一)卷二沿革表,新修方志叢刊,臺灣學生书局,國五十七年第262頁。
    ⑧ (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點校,《讀史方舆纪要》卷三五山東六,中華书局,2005年第1627頁。
    ①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二六,巴蜀書社,1985年第438頁。
    ② (清)顧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點校,《讀史方舆纪要》卷三五山東六,中華害局,2005年第1630頁。
    ③ 《晋書·慕容德载記》,第3169頁。
    ④ 《北圖拓本匯編》第五册第20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六册第5頁。誌文“八日癸未”誤,應是“八日丁未”。
    ⑤ 趟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79页。
    ⑥ 趟君平,趟文成,《秦晋豫新出土墓誌搜佚》,2012年。誌文“十四日巳酉”誤,應是“十四日己卯”。
    ⑦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選》卷五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469頁。
    ① 《北圖拓本滙编》第五冊第151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六册第334頁。
    ② (清)黄本骥撰,《古誌石華》卷二,《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2册第1172頁。
    ③ 王仲犖,《北周地理志》卷九蒲州,中華書局,1990年第769页。
    ④ 永濟縣志编纂委員會,《永濟縣志》第一卷建置,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頁。
    ⑤ (清)王謨輯,《漢唐地理書钞》,中華書局,1961年第227頁。
    ⑥ 《史記·五帝本纪》,第24頁。
    ⑦ (清)周景桂纂修,乾隆二十年《蒲州府志》卷一沿革,新修方志叢刊,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
    ⑧ 陕西省攷古研究所,《隋呂思禮夫妇合葬墓清理簡報》,2004年第6期第28页。
    ⑨ 樊英民,《呂思禮墓誌錄文校正》,《攷古与文物》,2006年第3期。
    ① 《周書·明帝紀》,第54頁。
    ② 永濟縣志编纂委员舍,《永濟縣志》第一卷建置,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頁。
    ③ (清)黄本骥撰,道光二十七年(1847)《古誌石華》卷2,《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2册1172页。
    ④ 祟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一六,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93頁。
    ⑤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二八,巴蜀害社,1985年第464頁。
    ⑥ (清)梁汝澤等修,乾隆《朿赐縣志》卷三山川,新修方志叢刊,臺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八年。
    ⑦ 《後漢書·城陽恭王祉傅》,第560頁。
    ① (清)朱磷纂修,康熙三十三年《南赐府志》卷一舆地志山川,新修方志叢刊,台湾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
    ② 《古今圖書集成方舆集考職方典》卷四六0南陽府古蹟攷,中華書局影印本,第39册第32頁。
    ③ (清)朱磷纂修,康熙三十三年《南陽府志》卷一舆地志,新修方志叢刊,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
    ④ 《北國拓本匿编》第五册第194頁。题記“九日壬未”误,應是“九日壬子”。
    ⑤ (清)張承燮修,法偉堂等纂,光緒《益都縣圖志》金石志上,第329頁;《益都金石志三卷》亦缘,見(清)法偉堂撰,《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27册。
    ① 《魏書·崔伯附崔懷顺崔恩傅》,第627頁。
    ② (清)崔俊修,李焕章等纂,康熙十五年《青州府志》卷十一,刻本,中國數字方志库。
    ③ 北京鲁迅博物館,上海魯迅纪念館,《鲁迅辑校石刻手稿》第一函碑銘第三册,上海書書出版社,1987年第835頁。
    ④ 韓邦孚,田芸生,民國十二年《新鄉縣續志》卷四金石,刻本。
    ⑤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九,巴蜀書社,1985年第192頁。
    ⑥ (清)徐朗齊纂,乾隆五十三年《衛輝府志》卷五古蹟,新修方志叢刊,臺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
    ⑦ (唐)李吉甫撰,賀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志》卷一六河北道一,中華害局,1983年第447頁。
    ① (清)吴喬龄修,李棟纂,乾隆二十一年《獲嘉縣志》卷一,刻本,中國數字方志库。
    ② (清)吴喬龄修,李棟纂,乾隆二十一年《獲嘉縣志》卷二管社,刻本,中國数字方志庫。
    ③ 杜彤华,《從出土的束魏造像碑看歷史上獲嘉縣的地理位置》,《中原文物》,1980年第4期。
    ④ 《北圖拓本匯编》第六册第59页;《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七册241頁。誌文“十一月辛亥朔,十七日丁卯”誤,應是“十一月庚戌朔,十七日丙寅”。
    ⑤ 《北齊害·劉貴傅》,第250頁。
    ⑥ 高維德,《劉懿墓誌攷辨》,《晉陽學刊》,1984年第2期第75-77頁。
    ⑦ 萬曆《忻州志》卷一坵墓,中國數字方志庫。
    ⑧ 趟萬里,《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释》(上),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第294頁。
    ① 高維德,《劉懿墓誌攷辨》,《晋陽學刊》,1984年第2期第75-77页。
    ② 牛潤珍,《東魏北齊鄴京里坊制度攷》,《晋赐學刊》,2009年第6期第81-85頁。
    ③ 高維德,《劉懿墓誌致辨》,《晋陽學刊》,1984年第2期第75-77頁。
    ④ (清)颇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點校,《讀史方舆纪要》卷四○山西二,中華書局,2005年第1848頁。
    ⑤ 萬曆《忻州志》卷一山川,中國数字方志库。
    ⑥ 萬曆《忻州志》卷一古跻,中國数字方志库。
    ⑦ 忻州市人民政府,《忻州市地名錄》,第54页。
    ⑧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第2244頁。
    ① 《宋書·劉延孫傅》,第2020頁。
    ②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志》卷九河南道五,中華書局,1983年第226页。
    ③ 乾隆四十四年《江南通志》卷三三古蹟,影印文渊閣四庫全書本第508册第121頁。
    ④ (清)潘鎔修,嘉度二十年《萧縣志》卷七古蹟,中國地方志集成,安徽府縣志辑第29册,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⑤ 《鸳鸯七誌齊藏石》第151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七册第308頁。
    ⑥ 《北圖拓本滙编》第六册第86页;《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七册第304頁。
    ⑦ 梁勇,《江蘇徐州市茅村隋阴皇三年劉鑒墓》,《攷古》,1998年第9期。
    ⑧ 《新中國出土墓誌·河南[壹]》(上册)第48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七册第391頁。
    ① (清)德昌修,乾隆五十三年《衛辉府志》卷五古蹟,新修方志叢刊,臺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
    ② (清)王謨輯,《漢唐地理書鈔》,中華書局,1961年。
    ③ (宋)耀泌撰,《路史》卷二四,影印文渊閣四庫全書本第383册第257頁。
    ④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九,巴蜀書社,1985年第192-193頁。
    ⑤ 河南省衡辉市人民政府地名辦公室,《衛輝市地名志》,1990年。
    ⑥ 河南省衛辉市人民政府地名辦公室,《衔辉市地名志》太公泉鄉,1990年。
    ⑦ (清)德昌修,乾隆五十三年《衛輝府志》卷八里社,新修方志叢刊,臺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第431页。
    ⑧ 《北圖拓本匪编》第六册第149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八册第81頁。
    ① (北魏)酈道元注,(民國)楊守敬,熊會貞疏,《水經注疏》卷一○,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918页。
    ② 雍正十二年《山西通志》卷一九潞安府畏治縣山川,影印文渊閣四庫全書本第542册第602页。
    ③ (清)陳譯霖等修,楊篤纂,光绪二十年《畏治縣志》卷二山川,刻本,中國數字方志库。
    ④ 長治市地名委員含辦公室,《長治市地名志》,畏治市地名委具會,2006年。
    ⑤ (清)陳譯霖等修,楊篤纂,光緒二十年《畏治縣志》卷二鄉都,刻本,中國數字方志库。
    ⑥ (清)陳譯霖等修,楊篤纂,光绪二十年《畏治縣志》卷二山川,刻本,中國數字方志库。
    ⑦ 北京鲁迅博物館,上海鲁迅纪念館,《鲁迅辑校石刻手稿》第一函第五册,上海書畫出版社,1987年。
    ⑧ 侯旭柬,《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躲舆村里》,商務印書館,2010年第246頁。
    ① (清)金明源纂修,乾隆五十五年《平定州志》卷三都邨,中國数字方志庫。
    ② 陽泉市志编委會,《陽泉市志》(上),書代中國出版社,1998年第93页。
    ③ 趟君平,趟文成,《河洛墓刻拾零》,北京圆書館出版社,2007年第40頁。
    ④ 趟君平,趟文成,《河洛墓刻拾零》,北京圆書館出版社,2007年第41頁。誌文“十口月”補為十一月。
    ⑤ (宋)李昉等编,《文苑英華》卷九七○墓表,中華書局,1966年第5101頁。
    ⑥ (唐)獨孤及撰,《昆陵集》卷一○,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72册第235页。
    ① (唐)獨孤及撰,《昆陵集》卷一0,影印文渊閣四库全害本第1072册第236頁。
    ② (唐)獨孤及撰,《昆陵集》卷一○,影印文渊閣四库全書本第1072册第235頁。
    ③ (唐)李翱撰,《李文公集》卷一四,影印文渊閣四庫全書本第1078册第173頁。
    ④ (唐)韓愈撰,(宋)朱熹考異,王伯大重编,《别本韓文考異》卷29,影印文渊閣四库全書本第1073册第599頁。
    ⑤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誌彙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534-2535页。
    ⑥ 張寧,傅洋等主编,《隋唐五代墓誌彙編》北京附邃寧卷第二册,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27頁。
    ⑦ (宋)欧陽忞撰,《舆地廣記》卷五,影印文渊閣四庫全書本第471册第268頁。
    ⑧ 《北圖拓本匯编》第七册第1页;《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八册第233頁。
    ① 《北圖拓本匯编》第七册第3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八册第237頁。
    ②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六,巴蜀害社,1985年第143頁。
    ③ 雍正十二年《山西通志》卷五七古蹟,影印文渊閣四库全害本第544册第2頁。
    ④ 赐曲縣地名委具會辦公室,《太原市陽曲縣地名志》,1990年。
    ⑤ (清)李培謙修,道光二十三年《陽曲縣志》卷一舆地圖上,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396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二十一年。
    ⑥ (清)戴萝熊修,李方蓁等纂,康熙二十一年《陽曲縣志》卷二山川,中國数字方志库。
    ⑦ (清)顧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點校,《讀史方舆纪要》卷四○山西二,中華書局,2005年第1810百。
    ⑧ (清)沈榭聲等纂修,乾隆四十八年《太原府志》卷二十三古蹟,中國數字方志库。
    ⑨ (清)李培謙修,道光二十三年《陽曲縣志》卷二舆地圆下,中國方志叢害華北地方第396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二十一年。
    ① 陽曲縣地名委具含辦公室,《太原市赐曲縣地名志》,1990年。
    ② 《北齊趟征興墓誌》,《書法》,2001年第2期;《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九册235頁。
    ③释文依據毛速明師《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缘。参見贺雲翱《(齊故平南将軍太中大夫金鄉縣開國侯趟君墓誌銘序>及其攷释》,《南方文物》,1999年第2期。
    ④ 羅新,葉煒,《新出魏晋南北朝墓誌疏證》,中華害局,2007年第179頁。
    ⑤ 乾隆二十九年《大清一统志》卷六九,影印文淵閣四库全書本第475册第396頁。
    ⑥ 乾隆二十九年《大清一统志》卷六九,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75册第396頁。
    ⑦ 乾隆四十四年《江南通志》卷一四舆地志,影印文渊閣四庫全書本第507册第474頁。
    ⑧ 乾隆二十九年《大清一统志》卷六九,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75册第396頁。
    ⑨ 余家摸等纂修,民國《铜山縣志》第九篇山川,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第62册,江稣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① 蘇玉瓊,蒋英炬,《臨淄北朝崔氏墓》,《致古學報》,1984年第2期;《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十册24頁。
    ② 蘇玉瓊,蒋英炬,《臨淄北朝崔氏墓》,《孜古學報》,1984年第2期;《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九册220頁。誌文“四日癸酉”誤,應是“四日癸丑”。
    ③ 《魏害·崔光傅》,第1487页。
    ④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二六,巴蜀書社,1985年第442頁。
    ⑤ 《洛陽新獲墓誌》第16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九册第284頁。
    ① 《史記·刺客列傅》,第2522頁。
    ② 戴均良主编,《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上海辞書出版社,2005年第2288頁。
    ③ 羅新,葉煒,《魏晋南北朝新出墓誌疏證》,中華書局,2005年第184頁。
    ④ 程纪寧,《河北槁城縣發现一批北齊石造像》,《攷古》,1980年第3期第242頁。
    ⑤ (唐)李吉甫撰,賀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志》卷一七河北道二,中華書局,1983年第478頁。
    ⑥ (明)李正儒創修,(清)賴於宣重辑江度續修,嘉靖十三年《蒿城縣志》卷一地理志,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161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二十三年第16頁。
    ① (明)李正儒創修,(清)賴於宣重辑江度續修,嘉靖十三年《蒿城躲志》卷一地理志,中國方志叢害華北地方第161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二十三年第28頁。
    ② 王敏之,《黄驊縣北齊常文貴墓清理簡報》,《文物》,1984年第9期。
    ③ 雍正十三年《畿輔通志》卷一四建置沿革,影印文淵閣四库全書本第504册第243页。
    ① 《北齊害·婁昭傅》,第197页。
    ② 《北齊害·竇泰傅》,第193頁。
    ③ 山西省攷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具含,《太原市北齊宴叡墓發掘簡報》,《文物》,1983年第10期。
    ④ (清)吴祚昌纂修,康熙十一年《壽陽縣志》卷二坊里,中國数字方志库。
    ⑤ (清)閻若璩撰,《尚書古文疏證》卷六第九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24頁。
    ⑥ 羅振玉辑,《山左琢墓遺文》,《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20册第14900頁。
    ⑦ 宋憲章修纂,民國二十五年《壽光縣志》卷三琢墓,中國方志叢害華北地方第65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七年。
    ⑧ 宋憲章修纂,民國二十五年《寿光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65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七年。
    ⑨ (清)黄本骥撰,道光二十七年《古誌石華》卷三,《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2册第1177頁。
    ⑩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四,巴蜀害社,1985年第436页。
    ① (元)于敛撰,《齊乘》卷二,影印文渊閣四库全害本第491册第712頁。
    ② (清)端方撰,《匋齊藏石記》卷一三,《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1册第8108页。
    ③ (清)端方撰,《匋齊藏石記》卷一三,《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1册第8108页。
    ④ (清)畢沅撰,張沛校點,《關中腾蹟圖志》卷二名山,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37頁。
    ⑤ 员安志,《中國北周出土珍貴文物——北周墓葬發掘報告》,陕西人民美衍出版社,1993年第89-92頁。
    ⑥ 《中加北周出土珍贵文物——北周墓葬發掘报告》第101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十册第328頁。
    ⑦ 《中加北周出土珍貴文物——北周墓葬發掘報告》第72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十册第305页。
    ① 陕西省攷古研究院隋唐攷古研究部,《陕西南北朝隋唐及宋元明清孜古五十年综述》,《孜古舆文物》,2008年第6期。
    ② 《中國北周出土珍貴文物——北周墓葬發掘報告》第第31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十册第283頁。
    ③ 魏宏利,《北周<梁才墓誌>孜释》,《寶難文理學院學報》(社舍科學版),2008年第4期第84-86頁。
    ④ 北周梁才墓誌出土峙地不群,誌石现為西安張氏藏,墓誌拓印本見中团碑贴網:http://www.bttp.net。
    ⑤ 魏宏利,《北周<梁才墓誌>攷释》,《寶難文理學院學報》(社舍科學版),2008年第4期。
    ⑥ 《魏書·官氏志》,第3007页。
    ① 任平,宋镇,《北周郑术墓誌攷略》,《文博》,2003年第6期第62頁。
    ② 《周書·文帝纪》,第34頁。
    ③ (清)黄本骥撰,道光二十七年《古誌石华》卷三,《石刻史料新編》第二辑第2册第1178頁。
    ④ (清)袁元修,楊九有纂,康熙十三年刻本《河間縣志》,《北京師範大學圖舊館藏稀見方志叢刊》,2007年。
    ⑤ (宋)樂史撰,王文楚點校,《太平寰宇記》卷六六河北道十五,中華書局,2007年第1344頁。
    ⑥ (清)袁元修,楊九有纂,康熙十三年刻本《河間縣志》,载劉利主编,《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2007年。
    ⑦ 王仲犖,《北周地理志》,中華書局,1990年。
    ① 李朝陽,《咸陽市郊北周獨孤潭貞墓誌攷述》,《文物》,1997年第5期第84頁。
    ② 王仲犖,《北周地理志》北魏延昌地形志北邊州镇攷證,中苹書局,1990年第1060頁。
    ③ 張維编,《隴右金石錄》,《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21册第15981页。
    ④ 乾隆元年《甘肅通志》卷二三古蹟,影印文渊閣四庫全書本第557册第622頁。
    ⑤ (北周)庾信著,(清)倪瑶注释,《庾子山集》卷7,康熙刻本。
    ⑥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一七,巴蜀害社,1985年第316页。
    ⑦ 乾隆元年《甘肃通志》卷六蘭渠水,影印文渊閣四庫全害本第557册第243頁。
    ⑧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一七,巴蜀害社,1985年第318頁。
    ① (北周)庾信著,(清)倪璠注释,《庾子山集》卷一四,康熙刻本。
    ② 《周書·辛威傅》,第447頁。
    ③ 王仲犖,《北周地理志》河州條,中華書局,1990年。
    ④ (清)楊昌濬修,张國常纂,光绪《重修皋蘭躲志》,新修方志叢刊,臺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六年。
    ⑤ (清)耿喻修,郭殿邦等纂,康熙二十六年《金縣志》卷三山川,中国方志装害華北地方第325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九年。
    ⑥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二,巴蜀書社,1985年第82頁。
    ⑦ (清)楊昌溶修,光緒十七年《重修皋前縣志》卷一舆地,新修方志叢刊,臺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六年。
    ① 《金縣志》卷三山川,载邵國秀主编,《中國西北稀見方志續集》(七),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献缩微復制中心,1997年第86页。
    ② (清)高錫爵纂修,康熙廿六年《臨洮府志》,新修方志叢刊,臺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六年。
    ③ 臨洮縣志编纂委具會,《臨洮縣志》古墓葬,甘肅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④ (北周)庾信著,(清)倪璠注释,《庾子山集》卷一四,康熙刻本。
    ⑤ 張維编,《陇右金石錄》,《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21册第15978頁。
    ⑥ 《北圖拓本匯编》第一册第47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一册第101頁。
    ① 侯旭束,《漢魏六朝的自然聚落——兼論“邨”、“村”阴保舆“村”的通稻化》,载黄寬重主编《中國史新論基膾社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第136頁。
    ② 《史記·王温舒傅》,第3150页。
    ③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漢地方行政制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四十五》,第66頁。
    ④ 宫萬琳,《東漢帝陵神道石象舆刻銘“天禄”“辟邪”》,《美舆峙代》,2011年第2期第69-71页。
    ⑤ 湖南文物攷古研究所等,《沅陵虎溪山一號漢墓發掘筒報》,《文物》,2003年第1期第50頁,55頁。
    ⑥ 《後漢書·郡國志》,第3392頁。
    ⑦ 劉衛鹏,《鹹阳西魏謝婆仁墓清理筒報》,《攷古與文物》,2003年第1期第10-11頁。
    ⑧ 馬永强,搽爱芹,《咸陽出土西魏墓磚銘商榷》,致古舆文物,2004年第4期第28页。
    ① 馬永强,孫爱芹,《咸阳出土西魏墓礴銘商榷》,《攷古与文物》,2004年第4期第28頁。
    ② 赵君平,趙文成,《河洛墓刻拾零》,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第23頁。
    ① 《後漢害·皇甫规傅》,第2132頁。
    ② 《後漢書·董卓傅》,第2329页。
    ③ 《河南省》编纂委員會尚世英主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河南省》,商務印書館,1993年第286頁。
    ④ 《晋害·魏浚傅》,第1712-1713頁。
    ⑤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七,巴蜀書社,1985年第164頁。
    ⑥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一五,巴蜀書社,1985年第280頁。
    ⑦ 陳垣,《跋西涼户籍殘卷》,载《陳垣史學输著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⑧ 張尚謙,張萍,《敦煌古代户籍残卷研究》,《霎南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第6期。
    ① 《魏書·元萇傅》,第351-352頁。
    ② 劉蓮香,蔡運章,《北魏元萇墓誌攷略》,《中國歷史與文物》,2006年第2期第64页。
    ③ 《北圖拓本匯编》第三册第106页;《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四册第90頁。
    ④ 《北 拓本匯编》第八册第3页。
    ⑤ 耀生,《耀縣石刻文字略志》,《孜古》,1965年第3期第134页。
    ⑥ (宋)宋敏求撰,(清)畢阮校注,《畏安志》卷一九,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290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二十年。
    ① (清)李廷寶修,嘉度三十六年《耀州志》卷二地理志富平古蹟,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527號,成文出版社, 民國六十五年。
    ② 《陕西省》編纂委员會陸耀富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陕西省》,商務印書館,1994年第210页。
    ③ (清)颇炎武,《肇域志》第三册陕西西安府富平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441頁。
    ④ (清)喬履信纂修,乾隆五年《富平縣志》卷一古蹟,中國数字方志庫。
    ⑤ (清)佚名纂修,清末1851-1911年《富平縣鄉土志》,中國数字方志库。
    ⑥ (宋)宋敏求撰,(清)畢阮校注,《畏安志》卷一九,中國方志叢害華北地方第290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二十年。
    ⑦ (清)颇炎武,《肇域志》第三册陕西西安府富平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378页。
    ⑧ (宋)宋敏求撰,(清)畢阮校注,《畏安志》卷一九華原縣,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290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二十年。
    ⑨ (清)李廷寶修,嘉慶三十六年《耀州志》卷二地理志同官縣古蹟,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527號,成文出版社,民國六十五年。
    ① 河北省博物館文物管理處,《河北曲陽發现北魏墓》,《文物》,1972年第5期;《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五册第293頁。
    ② 河北省曲陽縣地名辨公室,《曲陽縣地名资料匯编》,1983年第135頁。
    ③ (清)齊召南撰,《水道提網》卷三,影印文渊閣四庫全書本第583册第32頁。
    ④ 雍正十三年《畿輔通志》卷九四畿輔西南水利疏,影印文渊閣四库全書本第506册第232頁。
    ⑤ (清)劉師峻纂修,康熙十一年刻本《曲陽縣新志》卷二山川,中國數字方志庫。
    ⑥乾隆二十九年《大清一统志》卷三四定州古蹟,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74册第648页。
    ⑦ (清)劉師峻纂修,康熙十一年刻本《曲陽縣新志》卷二鄉社,中國數字方志庫。
    ⑧ (清)週斯億修,董濤纂,光緒三十年《重修曲陽縣志》卷一与地圖说第二,中國數字方志庫。
    ⑨ 河北省曲陽縣地名瓣公室,《曲陽縣地名资料匪编》,1983年第31頁。
    ① 耀生,《耀縣石刻文字略志》,《致古》,1965年第3期第134頁。
    ② 韓偉、陰志毅,《耀縣藥王山的佛道混合造像碑》,《攷古與文物》,1984年第5期。
    ③ 张燕,《北朝佛道造像碑精選》,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頁。
    ④ 羅新,《跋前秦梁阿廣墓誌》,《出土文献研究》(第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35頁。
    ⑤ 固原博物館,《固原歷史文物》,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113-114页。
    ⑥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四册,地國出版社,1982年。
    ① 羅新,《跋前秦梁阿廣墓誌》,《出土文献研究》(第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35頁。
    ② 《中國西北地匾歷代石刻匯编》第一册第57页;《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六册第369頁。题記“七日庚午”誤,省是“七日己巳”
    ③ (清)樊增祥修,光绪十七年《富平縣志稿》(一)卷三金石志,中國方志叢害華北地方第239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八年第311頁。
    ④ 侯旭東,《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舆村里》,商務印書馆,2010年第33頁。
    ⑤ (宋)宋敏求撰,(清)畢阮校注,《畏安志》卷一九,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290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二十年。
    ⑥ (清)顧炎武,《肇域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378頁。
    ① 乾隆二十九年《大清一统志》卷一七八,影印文渊閣四庫全書本第478册第19頁。
    ② (清)畢沅撰,于右任點校,《關中勝跻圖志》卷三,西京日報社,1934年第77頁。
    ③ 《晋害·苻堅載記》,第2885頁。
    ④ (清)樊增祥修,光緒十七年《富平躲志稿》(一),中國方志叢害華北地方第239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八年第92頁。
    ⑤ (清)樊增祥修,光绪十七年《富平縣志稿》(一),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239號,成文出版社,民國 五十八年第93頁。
    ① (清)李廷寶修,嘉度三十六年《耀州志》卷二地理志富平古蹟,中國方志叢害華北地方第527號,成文出版社,民國六十五年。
    ① 耀操,《從買地券看束漢時期的土地買賣和土地契約》,酥州科技學院2011年硕士输文,第28页。
    ② 趟振華,董延壽,《束漢洛陽縣男子口口卿買地鉛券研究》,《中原文物》,2010年第3期第74-79页。
    ③ 北京鲁迅博物館,《魯迅辑校石刻手稿》第一函第三册,上海書書出版社,1986年第567頁。
    ① 趟振華,董延壽,《束漢洛陽縣男子口口卿買地铅券研究》,《中原文物》,2010年第3期第74-79页。
    ② 胡平生、張德信,《敦煌懸泉漢簡释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73頁。
    ③ 周振鹤,《二年律令秩律的歷史地理意羲》,《學術月刊》,2003年第1期。
    ④ 河南省偃師縣文物管理委具含,《偃師縣南蔡莊鄉漢肥致墓發掘簡報》,《文物》,1992年第9期;《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一册第298頁。
    ⑤ 河南省偃師縣文物管理委員會,《偃師縣南蔡莊鄉漢肥致墓發掘筒報》,《文物》,1992年第9期第42頁。
    ⑥ 徐玉立,《漢碑全集》第一册,河南美衍出版社,2006年圖207頁。
    ① 耀振玉,《貞松堂集古遺文》下册卷十五《地券》,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第358頁。
    ② (民國)裔柴筠,民國二十三年《偃師縣風土志略》。
    ③ 洛陽市文物工作陈,《洛陽唐門寺雨座漢墓發掘筒報》,《中原文物》,1984年第3期。
    ④ (清)徐松辑,高敏點校,《河南志》,中華害局,1994年第67頁。
    ① (北魏)楊街之撰,周祖謨校释,《洛陽伽蓝記校释》卷五,中華害局,1963年第228頁。
    ② 《魏害·世宗纪》,第194頁;《魏書·廣赐王嘉傅》,第428頁。
    ③ 王仲殊,《中國古代都城概說》,《孜古》,1982年第5期第511頁。
    ④ 宿白,《北魏洛陽和北邙陵墓——鲜卑遺跡辑錄之三》,《文物》,1978年第7期第51頁。
    ⑤ 張金能,《北魏洛陽里坊制度探微》,《歷史研究》,1999年第6期第53頁。
    ⑥ 駱子听,《漢魏洛赐城址孜辨》,《中原文物》,1988年第2期第63-68頁。
    ⑦ 誌文從略。《洛陽伽藍記》的出處簡稱“記卷”,如“記卷1”表示《洛陽伽蓝記》卷1。
    ① 張剑,《關於北魏洛陽城里坊的向佃問题》,《洛陽致古四十年》,科學出版社,1996年。
    ② 圖摘自張劍,《洛陽出土墓誌與洛陽古代行政匾割之關係》,《洛陽出土墓誌研究文集》, 2002年第142頁,並增加數村。其中“畏華村”,即原陳凹村。《孟津文史资料》第二辑“畏華原名陳凹”:“1931年(民國20年)‘孟津縣自治籌借處’進行行政區劃,将今縣城驻地陳凹村更名為畏華。”即今孟津縣城關镇畏華村。
    ③ (北魏)楊街之撰,周祖謨校释,《洛陽伽蓝記校释》卷二,中華書局,1963年第74頁。
    ① (北魏)楊街之撰,周祖摸校釋,《洛赐伽蓝記校释》卷一,中華書局,1963年第66頁。
    ② (清)徐松辑,高敏點校,《河南志》,中華書局,1994年第77页。
    ③ 洛陽第二文物工作陈,《洛陽新獲墓誌》,文物出版社,1996年图12頁,文198-199頁。
    ④ 《史記·周本紀》,第157页。
    ⑤ 李献奇,《北魏六方墓誌孜释》,载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陈編《書像磚石刻墓誌研究》,第208-209頁。
    ⑥ (北魏)楊街之撰,周祖摸校释,《洛陽伽藍記校释》卷二,中華書局,1963年第85頁。
    ⑦ (梁)蕭统编,(唐)李善注,《文選》卷五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446页。
    ⑧ 齊運通,《洛陽新獲七朝墓誌》,中華書局,2012年第34頁。
    ⑨ 齊運通,《洛赐新獲七朝墓誌》,中華書局,2012年第20頁。
    ⑩ 齊運通,《洛陽新獲七朝墓誌》,中華書局,2012年第13頁。
    ① 耀新,葉煒,《新出魏晋南北朝墓誌疏證》,中華書局,2007年第512頁。
    ② 王其禅、周曉薇,《隋代墓誌銘彙考》,線装書局,2007年第4册第122頁。
    ③ (清)徐松辑,高敏點校,《河南志》,中華書局,1994年第22頁。
    ④ 王其祎、周曉薇,《隋代墓誌銘彙考》,線装書局,2007年第4册第126頁。
    ⑤ (清)徐松辑,高敏點校,《河南志》,中華書局,1994年第26頁。
    ⑥ (清)徐松撰,張穆校補,方嚴點校,《唐雨京城坊攷》卷五,中華書局,1985年。
    ⑦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一六,巴蜀書社,1985年第293頁。
    ① 周绍良,趟超主编,《唐代墓誌彙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頁。
    ② 周曉薇等,《隋代東都洛赐四郊地名孜補——以隋代墓誌銘為基本素材》,《中國歷史地理输叢》,2009年第3期38頁。
    ③ 趟振華,何漢儒,《唐代洛陽鄉里村方位初探》,载《洛陽出土墓誌研究文集》,2002年第84頁。
    ④ (清)徐松辑,高敏點校,《河南志》,中華書局,1994年第22頁。
    ⑤ 《隋代墓誌銘彙考》第3册第303页;第4册第183頁;第4册244頁。
    ⑥ 周曉薇等,《隋代束都洛赐四郊地名孜補——以隋代墓誌銘為基本素材》,《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9年第3期。
    ⑦ 趟振華,何漢儒,《唐代洛陽鄉里村方位初探》,《洛陽出土墓誌研究文集》,朝華出版社,2002年第70頁。
    ① 王其袆,周曉薇,《隋代墓誌銘彙考》,線装害局,2007年第5册第116页。
    ② 周绍良、趟超主编,《唐代墓誌彙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643-1644頁。
    ③ 張金能,《北魏洛陽里坊制度探微》,《歷史研究》,1999年第6期。
    ④ 絡子听,《漢魏洛陽城址考辨》,《中原文物》,1988年第2期第64頁。
    ⑤ 張劍,《洛陽出土墓誌舆洛陽古代行政區劃之阴保》,《洛陽出土墓誌研究文集》,朝華出版社,2002年第141页。
    ⑥ (清)徐松辑,高敏點校,《河南志》,中苹害局,1994年第13页。
    ⑦ 王其祎、周曉薇,《隋代墓誌铭彙考》,線装害局,2007年第3册第359頁;第4册第18頁;第5册第7頁;第5册168頁。
    ① 陳長安主编,《隋唐五代墓誌彙编》洛赐卷第一册,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49頁。
    ② (北魏)楊街之撰,周祖謨校释,《洛陽伽蓝記校释》原序,中華書局,1963年第7页。
    ③ 齊迎通,《洛陽新獲七朝墓誌》,中華害局,2012年第31頁。
    ④ 趟君平,趟萬成,《河洛墓刻拾零》,北京圖書馆出版社,2007年第45頁。
    ⑤ 齊迎通,《洛陽新獲七朝墓誌》,中華書局,2012年第57頁。
    ① 李健超,《增訂唐雨京城坊攷》卷五,三秦出版社,2002年第452頁。
    ② 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誌铭彙考》,線装書局,2007年第1册第50頁。
    ③ 耀新,葉烽,《新出魏晋南北朝墓誌疏證》,中華害局,2007年第448頁。
    ④ 王其祎、周晚薇,《隋代墓誌铭彙考》,線装書局,2007年第1册第330頁。
    ① 趟君平,趟文成,《邙洛碑誌三百種》,中華害局,2004年第20页。
    ② 趟君平,趟文成,《邙洛碑誌三百種》,中華害局,2004年第34页。
    ③ 朱亮,《洛陽出土北魏墓誌選编》,科學出版社,2001年第205頁。
    ④ 趟君平,趟文成,《秦晋豫新出墓誌搜佚》,國家圖書馆出版社,2011年。
    ⑤ 王其祎,周曉薇,《隋代墓誌銘彙考》,線装書局,2007年第2册第160頁。
    ⑥ 王其祎,周曉薇,《洛陽新見隋代墓誌銘辑释三種》,《華夏攷古》,2011年第4期第113頁。
    ⑦ (北魏)楊街之撰,周祖謨校释,《洛陽伽蓝記校释》卷四,中華書局,1963年第158、177页。
    ⑧ 楊勇,《北魏楊琏墓誌浅談》,《青少年害法》,2011年第6期第47-55頁。
    ⑨ 趟君平,趟文成,《秦晉豫新出墓誌搜佚》,國家圖書馆出版社,2011年。
    ① (北魏)楊街之撰,周祖謨校释,《洛陽伽蓝記校释》卷四,中華書局,1963年第154-160页。
    ② 《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释》圖一七二;《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四册第303頁。
    ③ 《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释》圖二七一;《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六册第268頁。
    ④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一五,巴蜀害社,1985年第291頁。
    ⑤ 张金能,《北魏洛赐里坊制度探微》,《歷史研究》,1999年第6期第64頁。
    ⑥ 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陈,《洛陽新獲墓誌續编》,科學出版社,2008年第4页。
    ⑦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缝注》卷一六,巴蜀害社,1985年第303页。
    ⑧ 楊吉平,《北魏張徹墓誌評析》,《青少年書法》,2011年第8期第37-45頁。
    ⑨ 《魏害·常景傅》,第1803頁。
    ⑩ 趙君平,趟文成,《秦晋豫新出墓誌搜佚》,國家圖書铭出版社,2011年。
    ① 《北圖拓本滙编》第五册第170真。
    ② 《北圖拓本滙編》第五册第186頁。
    ③ 侯旭東,《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與村里》,商務印書館,2010年第34頁。
    ① 郭培育、郭培智主编,《洛陽出土石刻時地記》,大象出版社,2005年。以下簡稱《時地記》。
    ① 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與村里》,商務印書馆,2010年第147页。
    ②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一五,巴蜀書社,1985年第290页。
    ③ (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點校,《讀史方舆紀要》卷四十八河南三,中華书局,2005年第2228頁。
    ④ 羅新,《柔然官制續考》,《中華文史論叢》,2007年第1期。
    ① 《北圖拓本滙编》第六册第30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七册第142頁。
    ② (北魏)楊街之撰,周祖謨校释,《洛陽伽蓝記校释》卷二,中華書局,1963年第88頁。
    ③ 王建國,《<洛陽伽蓝記>的作乾及創作年代辨證》,《江漢論壇》,2009年第10期第87-92頁。
    ④ 趟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编》目錄,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⑤ 方若,王莊弘,《增補校碑随筆》,上海書書出版社,1984年第671页。
    ⑥ 黄立猷,《石刻名匯》卷二,《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2册1033頁。
    ① (北魏)楊玄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陽伽蓝記校释》卷四,中華書局,1963年第150页。
    ② 王其祎,周曉薇,《隋代墓誌銘彙考》,線装書局,2007年第3册311頁。
    ③ (清)徐松辑,高敏點校本,《河南志》,中華書局,1994年第8頁。
    ④ 周绍良,赵超, 《唐代墓誌彙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636頁。
    ⑤ 戴均良,《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第一册中山縣條,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第459頁。
    ① 《新中國出土墓誌·河南[贰]》“附一”《大魏故彭譯令陶公(潜)墓誌》,文物出版社,2002年。
    ② 王昕,《河南新見陶潜墓誌辨溈》,《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6期。
    ③ 洛陽市文物工作陈,《洛陽出土歷代墓誌辑繩》,中國社会科學出版社,1991年第8頁。
    ④ 洛陽市文物局编,朱亮主编,《洛阳出土北魏墓誌選编》,科學出版社,2001年圖第215页,釋文第5页。
    ⑤ (宋)欧陽忞撰,《舆地廣記》卷五,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71册第266页。
    ⑥ (明)陶景芳编,正德元年《臨漳縣志》卷六古蹟,《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编》第1册,上海書店,1990年第598頁。
    ⑦ 徐光冀,顾智界,《河北臨漳鄴北城遺址勘探發掘簡报》,《孜古》,1990年第7期第599頁。
    ① (明)崔銑纂修,嘉靖《彰德府志》卷八《鄴都宫室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遴刊》第14册,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② (清)颇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點校,《讀史方與紀要》卷四九河南四,中華書局,2005年第2322戊。
    ③ (明)崔銑纂修,嘉靖《彰德府志》卷八《鄴都宮室志》引《鄴中記》,《天一閣藏明代方志刊》第14册,臺湾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第157頁。
    ④ 郭濟橋,《北朝時期鄴南城布局初探》,《文物春秋》,2002年第2期。
    ⑤ 秦佩珩,《鄴城孜》,《河南文博通訊》,1979年第1期第38頁。
    ⑥ 鄴城攷古陈,《河北臨漳縣鄴城遺址趙彭城北朝佛寺遺址的勘探與發掘》,《攷古》,2010年第7期第3
    ① (明)崔铣纂修,嘉靖《彰德府志》卷八《鄴都宫室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第157頁。
    ② 《隋害·百官志》,第761頁。
    ③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册第278頁。
    ④ (清)颇炎武,《歷代宅京記》卷十二鄴,中華書局,2004年第186頁。
    ⑤ 王仲犖,《北周地理志》(下),中華害局,1980年第921-923页。
    ⑥ 牛潤珍,《東魏北齊鄴京里坊制度攷》,《晋赐學刊》,2009年第6期第81-85页。
    ⑦ 張金能,《北魏洛陽里坊制度探微》,《屋史研究》,1999年第6期。
    ① 《汉魏六朝墓赫集释》图一七○;《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八册第88頁。
    ② 馬忠理,《磁縣北朝墓群——東魏北齊陵墓兆域攷》,《文物》,1994年第11期。
    ③ 成安縣地名瓣公室,《成安縣地名志》,1983年第70页。
    ④ 阿英,《從晋磚文字貌到<蘭亭序>害法——為郭沫若《蘭亭序》依耗說做一些補充》,《文物》1965年第10期28頁。
    ⑤ 張金龍,《北魏洛陽里坊制度探微》,《歷史研究》,1999年第6期第59頁。
    ⑥ 《北齊書·楊惜傅》,第457頁。
    ⑦ (宋)司馬光撰,胡三省注,《资治通鑒》卷一六六敬帝太平元年,中華害局,1982年第5150頁。
    ① 《北圖拓本滙编》第六册第41页,《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七册177页;《北圖拓本滙编》第六册第42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七册第179頁。
    ② 《魏書·官氏志》,第3006頁。
    ③ 《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释》圖三四0;《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9册第375頁。
    ④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巴蜀書社,1985年卷一○,第213页;卷九,第207页。
    ⑤ (明)崔铣纂修,嘉靖《彰德府志》卷八《鄴都宫室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遴刊》,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第154頁。
    ⑥ 徐光冀,颇智界,《河北臨漳鄴北城遺址勘探發掘筒報》,《孜古》,1990年第7期第599页。
    ⑦ 郭濟橋,《北朝時期鄴南城怖局初探》,《文物春秋》,2002年第2期。
    ⑧ 李防等编,《太平廣記》第七册卷三二七,中華害局,1986年第2597頁。
    ⑨ 郭濟橘,《北朝峙期鄴南城怖局初探》,《文物春秋》,2002年第2期第25頁注[63]。
    ① 任乃宏,《新出<唐張世師墓誌>攷释》,《邯鄲職業技衍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
    ② 任乃宏,《新出<唐張世师墓誌>攷释》,《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第7頁。
    ③ (明)崔铣纂修,嘉靖《彰德府志》卷八《鄴都宫室志》村名,《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14册,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第164頁。
    ④ 磁縣文化館,《河北磁縣東陳村北齊堯峻墓》,《文物》,1984年第4期。
    ⑤ 河北博物館,《河北平山北齊崔昂墓調查报告》,《文物》,1973年第11期。
    ① 《北齊書·陸印傅》,第469-470頁。
    ② 《隋書·陸彦師傅》,第1662頁。
    ③ 鄭志刚,《北齊石刻五種》,《書法叢刊》,2011年第3期第20頁。
    ④ 榻慶興,《魏故郭君墓誌筒释》,《青少年書法》,2010年第20期第31頁。
    ⑤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選》卷一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35-636頁。
    ⑥ 《永樂大典》卷一三八二,中華害局,1960年影印明残本。
    ⑦ 《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释》圖三○三;《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八册第2頁。
    ⑧ 王仲犖,《北周地理志》,中華書局,1980年第921-923頁。
    ⑨ 張金龍,《北魏洛陽里坊制度探微》,《歷史研究》,1999年第6期。
    ① 《北圖拓本匯編》第七册25页;《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8册第292頁。
    ② 《北圖拓本滙编》第六册第127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8册第21頁。
    ③ 齊迎通,《洛陽新獲七朝墓誌》,中華書局,2012年第42頁。《源刚墓誌》葬期干支記载错誤,“開皇三年歲次癸卯十一月丙申朔十四日癸酉”誤,應是“開皇三年歲次癸卯十一月乙未朔十四日戊申”。
    ④ 《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释》圖三五二;《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10册第299頁。
    ⑤ 方若,王莊弘,《增補校碑随筆》,上海書書出版社,1984年第421页。
    ⑥ 馬忠理,《磁縣北朝墓群——東魏北齊陵墓兆域攷》,《文物》,1994年第11期。
    ① 王其祎、周曉薇,《隋代墓誌銘彙考》,線装書局,2007年第3册第116頁。
    ② 沈起煒,徐光烈,《中國歷代職官辭典》,上海辭害出版社,1998年第192頁。
    ③ 齊迎通,《洛陽新獲七朝墓赫》,中華書局,2012年第37頁。
    ① (明)陶景芳编,正德《臨漳縣志》卷五古蹟,《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编》,上海害店,1990年。
    ② 鄴城攷古工作隊,《河北臨漳縣鄴南城遺址勘探舆發掘》,1997年第3期第29页。
    ③ (明)崔铣纂修,嘉靖《彰德府志》卷八《鄴都宫室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14册,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第164页。
    ④ 臨漳縣地名辦公室,《臨漳縣地名志》,臨漳縣地名志辦公室,1983年。
    ⑤ (明)崔铣纂修,嘉靖《彰德府志》卷八《鄴都宫室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遴刊》,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第164頁。
    ⑥ 臨漳縣地名辦公室,《臨漳縣地名志》,臨漳縣地名志辦公室,1983年。
    ⑦ 臨漳縣地名辦公室,《臨漳縣地名資料匯编》自然村现状、沿革,1983年第138頁。
    ⑧ 臨漳縣地名辦公室,《臨漳縣地名资料匯编》,自然村现状、沿革,1983年第139页。
    ⑨ 徐光冀,颇智界,《河北臨漳鄴北城遺址勘探發掘簡報》,《攷古》,1990年第7期。
    ① (北魏)楊街之撰,周祖摸校释,《洛陽伽蓝記校释》卷二,中華書局,1963年第103页。
    ② 張金龍,《北魏遷都後官貴之家在洛陽的居住里坊》,《河洛史志》,2000年第1期第28頁。
    ③ (明)崔铣纂修,嘉靖《彰德府志》卷八《鄴都宫室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第157頁。
    ④ (明)崔铣纂修,嘉靖《彰德府志》卷八《鄴都宫室志》雜志第九村名,《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遴刊》,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第164頁。
    ⑤ 臨漳縣地名辦公室,《臨漳縣地名资料匯编》自然村现状、沿革,1983年第139頁
    ⑥ 徐光冀,顧智界,《河北臨漳鄴北城遗址勘探發掘簡報》,《攷古》,1990年第7期。
    ⑦ 《魏書·李興業傅》,第1862页。
    ⑧ (清)颇炎武,《歷代宅京記》卷一二鄴下,中華書局,1984年第188頁。
    ① 《新中國出土墓誌·河南[壹]》(上册)第1页。
    ② 李昉等編,《太平廣記》第二册卷九四,中華書局,1986年第624頁。
    ③ 馬忠理,《磁縣北朝墓群——東魏北齊陵墓兆域孜》,《文物》,1994年第11期。
    ④ 臨漳縣地名辦公室,《磁縣地名资料匯编》講武城,1983年第226页。
    ⑤ 臨漳縣地名辦公室,《磁縣地名資料匪编》蒲武城古城址,1983年第87页。
    ⑥ 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具會,《河北磁縣講武城古墓清理筒報》,《攷古》,1959年第1期第26頁。誌文識讀有誤,“大唐貞觀廿三季歲次巳酉十一月壬寅朔十八日巳未”應是“大唐貞觀廿三季歲次己酉十一月壬寅朔十八日己未”。
    ⑦ 《北齊書·祖埏傅》,第519頁。《東魏北齊鄴京里坊制度攷》作“井羲坊”,誤,《晋赐學刊》,2009年第6期第84頁。
    ⑧ (北魏)楊街之撰,週祖謨校释,《洛陽伽蓝記校釋》卷一,中華書局,1963年第58页。
    ① 《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九册第144页。
    ② 陶鈞,《東魏慕容繤墓誌銘考释》,《東方藝術》,2006年第8期。
    ③ 牛潤珍,《柬魏北齊鄴京里坊制度孜》,《晋陽學刊》,2009年第6期。
    ④ 《北齊書·孝昭六王傅》,第158页。
    ⑤ (明)崔铣纂修,嘉靖《彰德府志》卷八《鄴都宫室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遴刊》,臺濟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第159頁。
    ⑥ (明)崔铣纂修,嘉靖《彰德府志》卷八《鄴都宫室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遴刊》,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第164-165页。
    ⑦ 郝本性主编,《隋唐五代墓誌彙编》河南卷第一册,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2頁。
    ⑧ (宋)司馬光编,(元)胡三省注,《資治通鑒》卷五四《漢桓帝延熹二年》,中華害局,1982年第1752頁。
    ①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50页。
    ② 王連龍,《新見北魏<濟濟王元(?)墓誌>孜释》,《古代文明》,2010年第4期第79頁。
    ③ 王連能,《新見北魏<濟陰王元(?)墓誌>攷释》,《古代文明》,2010年第4期第79頁。
    ④ 《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九册第413頁;第十册64頁。
    ⑤ 《北史·斛律金傅》,第1969页。
    ⑥ (明)崔銑纂修,嘉靖《彰德府志》卷八《鄴都宫室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第159頁。
    ① (明)陶景芳编,正德《臨漳縣志》卷五古蹟,《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编》,上海害店,1990年第606頁。
    ② 王仲犖,《北周地理志》,中華害局,1990年。
    ③ 趟君平,趙文成,《邙洛碑誌三百種》,中華害局,2004年第32頁。
    ④ 河北省博物馆文物管理虎,《河北平山北齊崔昂墓調查報告》,《文物》,1973年第11期。
    ⑤ 《北圖拓本桑编》第七册第148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九册第178頁。
    ⑥ 鄭志刚,《北齊石刻五種》,《書法叢刊》,2011年第3期第32頁。
    ① 侯旭束,《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與村里》,商務印書館,2010年第139頁。
    ② 齊運通,《洛陽新獲七朝墓誌》,中華書局,2012年第11頁。
    ③ 武伯綸,《唐萬年、畏安縣鄉里孜》,《孜古學報》,1963年第2期第96頁。
    ④ 《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释》圖二五七;《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六册第85頁。
    ⑤ 齊運通,《洛赐新獲七朝墓誌》,中華書局,2012年第59頁。
    ⑥ (北魏)楊街之撰,周祖謨校释,《洛陽伽蓝記校释》卷二,中華書局,1963年第104頁。
    ⑦ 耀新,葉煒,《新出魏晋南北朝墓誌疏證》,中華害局,2007年第432页。《李椿墓誌》記李氏的葬年早於卒年,類然存在問题。又開皇十年為庚戌,開皇十三年正是癸丑,因此“十年”富為“十三年”之誤。但 “十二月丙寅六日辛未”亦不封。開皇十三年十二月為丁卯朔,五日辛未、六日壬申,是否為五日?
    ⑧ 武伯綸,《唐萬年、畏安縣鄉里攷》,《孜古學報》,1963年第2期。
    ⑨ 王其祎,周曉薇,《隋代墓誌铭彙考》,線装書局,2007年第1册第45頁。誌文“二月庚午朔十五日甲申”误,應是“二月己巳朔十五日癸未”。
    ① 羅新,葉烽,《新出魏晋南北朝墓誌疏證》,中華害局,2007年第402页。
    ② 《晋睿·苻堅載記》,第2883頁。
    ③ 孔德铭,焦鹏,申明清,《河南安陽縣東魏趟明度墓》,《致古》,2010年第10期第96页。誌文“四月辛未朔廿五日癸巳”誤,應是“四月辛未朔廿五日乙未”。
    ④ 此拓片源自“中國書法網”。不知其真假。但從行文、字髓東看,應是六朝時期手法。
    ⑤ 牛潤珍《東魏北齊鄴京里坊制度探析》作“土塙坊”,《晋陽學刊》,2009年第6期。
    ①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安陽縣文管會,《安陽北齊和绍隆夫婦合葬墓清理筒報》,《中原文物》,1987年第1期第8-16頁。
    ② 劉恒,《北魏李瞻束魏呂盛墓誌》,榮寶齊出版社,2003年。
    ③ 戴愿新,《隋豐甯公主楊静徽駙馬韋圆照墓誌笺證》,《故宫學衍季刊》,1996年第14卷第1期。
    ① (清)徐松撰,张穆校補,方嚴點校,《唐雨京城坊孜》卷三,中華害局,1985年。
    ② 鄭志刚,《北齊石刻五種》,《書法叢刊》,2011年第3期第28页。
    ③ (明)崔銑纂修,嘉靖《彰德府志》卷八《鄴都宫室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遴刊》,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第160页。
    ① 《梁害·王志傅》,第20頁。
    ② 《北史·李崇傅》,第1605頁。
    ③ 《隋害·百官志》,第761頁。
    ④ 《魏害·甄琛傅》,第1514-1515页。
    ⑤ 牛潤珍,《東魏北齊鄴京里坊制度攷》,《晋陽學刊》,2009年第6期第84頁。
    ① 《隋書·食货志》,第677頁。
    ① 武伯綸,《唐萬年、長安縣乡里攷》,《攷古學報》,1963年第2期第87-99頁。
    ② 程羲,《隋唐长安辖縣鄉里孜新補》,《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6年第4期第93-105頁。
    ③ 王靈,《隋代两京城坊及其四郊地名攷補——以隋代墓誌銘為基本素材》,陕西師範大學2007年硕士論文。
    ④ 王子今,《漢代长安鄉里攷》,《人文雜志》,1992年第6期第83-86页。
    ⑤ 员安志,《中國北周出土珍貴文物——北周墓葬發掘報告》,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⑥ 陕西省孜古研究院隋唐孜古研究部,《陕西南北朝隋唐及宋元明清攷古五十年综述》,《攷古》,2008年第6期第161-197頁。
    ⑦ 倪润安,《西魏北周墓葬的發现與研究述抨》,《攷古與文物》,2002年第5期第86-92页。
    ① 周像洲,《陕西北周墓葬主死葬地攷》,《中國雁史地理論叢》,1995年第1期。
    ② 景璧,《西安任家口M229號北魏墓清理簡報》,《文物参考資料》,1955年第12期;《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五册82頁。
    ③ 周偉洲等,《新出土的四方北朝韋氏墓誌孜释》,《文博》,2000年第2期;《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六册第78頁。
    ④ 武伯論,《唐萬年、畏安鄉里孜》,《攷古學報》,1963年第2期第91頁。
    ⑤ 《新中國出土墓誌·陕西[贰]》(上册)第3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八册第189頁。
    ⑥ 李朝陽,馬先登,《咸陽市渭城匾北周拓拔虎夫婦墓清理記》,《文物》,1993年第11期;《漢魏六朝石刻校注》第六册第78頁。
    ⑦ 羅紅侠,《<周故梁府君墓誌之銘>致略》,《文博》,2011年第1期第19頁。
    ① (北周)庾信著,(清)倪璠注释,《庾子山集》卷十三,康熙刻本。
    ② 具安志,《中國北周出土珍贵文物——北周墓葬發掘報告》,陕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3年第101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十册第328頁。
    ③ (清)阮元校刻,《雨雅注疏》卷七,《十三經注疏》(下),中華書局,1996年第2616页。
    ④ 武伯綸,《唐萬年畏安縣鄉里孜》,《孜古學報》,1963年第2期第91頁。
    ⑤ 《晋書·姚興載記》,第2985页。
    ⑥ (宋)宋敏求撰,(清)畢阮校注,《長安志》卷一二畏安縣,中國方志装害華北地方第290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二十年。
    ① (宋)宋敏求撰,(清)畢阮校注,《畏安志》卷一三,中國方志装書華北地方第290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二十年。
    ② 武伯論,《唐萬年畏安縣鄉里孜》,《孜古學報》,1963年第2期第87-99頁。
    ③ 雍正十三年《陕西通志》卷四建置第三北魏,影印文渊閣四庫全書本第551册。
    ④ 西安市文物攷古保護研究所,《西安南郊北魏北周發掘筒報》,《文物》,2009年第5期第21-49页。誌文“四日巳酉”誤,應是“四日辛酉”。
    ⑤ 西安市文物孜古保護研究所,《西安南郊北魏北周發掘簡報》,《文物》,2009年第5期48頁。
    ① (宋)宋敏求撰,(清)畢阮校注,《畏安志》卷一一,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290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二十年。
    ②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選》卷一0,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72頁。
    ③ 程羲,《隋唐畏安辖躲鄉里孜新補》,《中國歷史地理输叢》,2006年第4期第96頁。
    ④ 《周害·明帝紀》,第55頁。
    ⑤ (宋)宋敏求撰,(清)畢阮校注,《長安志》卷一一,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290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二十年。
    ⑥ 任平,宋镇,《北周郑术墓誌攷略》,《文博》,2003年第6期第62頁。
    ① (唐)杜佑撰,《通典》卷一七三州郡三,中華書局,1984年第916頁。
    ②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三○,巴蜀書社,1985年第486頁。
    ③ 何清谷撰,《三輔黄圖校释》卷一秦宫,中華害局,2005年第49頁。
    ④ 《史記·李斯傅》,第2558页。
    ⑤ (宋)宋敏求撰,(清)畢阮校注,《畏安志》卷一三,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290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二十年。
    ⑥ 周偉洲,《陕西北周墓葬主死葬地孜》,《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年第1期第214页。
    ⑦ 王其裨,周曉薇,《隋代墓誌铭彙考》,線装書局,2007年第1册212页。
    ⑧ 周偉洲,《陕西北周墓葬主死葬地孜》,《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年第1期第213頁。
    ① 陕西省致古研究所,《隋呂思禮夫婦合葬墓清理簡報》,《孜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第28頁。
    ② 《陕西碑石精華》第18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十册第151页。“七日口口卒於家”補為“七日庚申卒於家”。
    ③ (清)毛凰枝撰,《關中金石文字存逸孜》卷五“咸寧縣”,《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14册。
    ④ 王連龍,《新見唐<兒孤士衡墓誌>考略》,《書法叢刊》,2011年第5期。
    ⑤ 雍正十三年《陕西通志》卷七○,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555册第210頁。
    ⑥ 羅新,葉煒,《新出魏晋南北朝墓誌疏證》,中华書局,2007年第485页。
    ① 牟發松,蓋金偉,《新出四方北朝章氏墓誌校注》,《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4期。
    ② 宋英、赵小宁,《北周<宇文瓘墓誌>孜释》,《碑林集刊》第八辑。
    ③ 戴應新,《章孝寬墓蒜》,《文博》,1991年第5期第62-63頁。
    ④ 陕西省攷古研究所,《北周莫仁相、莫仁誕發掘簡報》,《攷古與文物》,2012年第3期第9頁。
    ⑤ 《北史·章孝宽傅》,第2262頁。
    ⑥ 司馬光编著,(元)胡三省注,《資治通鑒》卷二0九睿宗景霎元年,中苹書局,1982年第6646頁。
    ⑦ (宋)宋敏求撰,(清)畢阮校注,《畏安志》卷一一,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290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二十年。
    ① 陕西省攷古研究所,《北周莫仁相、莫仁誕發掘簡報》,《攷古舆文物》,2012年第3期第13頁。
    ② 周偉洲,《北周莫仁相、莫仁誕父子墓誌释解》,《孜古舆文物》,2013年第1期第79頁。
    ③ 劉呆迎,李翠網,《北周獨孤賓墓誌探微》,《攷古與文物》,2011年第5期。
    ④ 《陕西西安發現北周婆羅門後裔墓葬》,《中國文物報》,2005年10月21日第2版,目前未兑墓誌拓片或释文公布。
    ⑤ (北周)庾信著,(清)倪璠注释,《庾子山集》卷一三,康熙刻本。
    ① 關於中鄉、東鄉見第五章的論述。
    ② (宋)司馬光编著,(元)胡三省注,《资治通鑒》卷一六二《武帝太清三年》注引《金陵記》,中華害局,1982年第5018页。
    ③ (宋)周應合撰,清嘉度六年刊本影印《景定建康志》卷之五“辨建郭”,中國方志叢害華中地方第416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第747頁。
    ① 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南京滨江开发区15号路六朝墓清理简报》,《东南文化》,2009年第3期第39頁。
    ② 张學锋,《南京演江開發區吴墓出土“建衡元年”買地券補释》,2010年第1期第61页。
    ① (宋)周應合撰,清嘉度六年刊本影印《景定建康志》卷之五“辨丹陽”,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416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第744頁。
    ② 盧海鳴,《六朝建康里坊制度探析》,《南京社會科學》,1994年第6期第22頁。
    ③ (唐)許嵩撰,張忱石點校,《建康實缘》卷一太祖上,中革害局,1986年第1頁。
    ④ (清)王謨辑,《漢唐地理書钞》,中華書局,1961年第179頁。
    ⑤ 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南京滨江开发区15号路六朝墓清理简报》,《东南文化》,2009年第3期第40頁。
    ⑥ 江寧縣地名委员會,《江蘇省江寧縣地名錄》,1981年第126頁。
    ⑦ 邵磊,《南齊王寶玉墓誌孜釋——兼論南朝墓誌的體例》,《文献》,2003年第4期第85頁。
    ⑧ 《句容金石記》卷一,《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九册第6424頁。
    ① (清)葉奕苞,《金石錄補》卷七,《石刻史料新編》第一辑第12册。
    ② 《晋書·謝安傅》,第2076页。
    ③ 《三國志·吴志·搽登傅》,第1364頁。
    ④ 《南齊書·祥瑞志》,第360页。
    ⑤ 斯仁,《江蘇南京市中華門外鐵心橘出土南朝劉宋墓誌》,《孜古》,1998年第8期。
    ⑥ 欧赐修,《集古缘跋尾》卷四,《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24册。
    ⑦ 王志高、羅宗真,《六朝文物》,南京出版社,2004年第232頁。
    ① 《宋害·祥瑞志》,第859頁。
    ② 《梁害·武帝本纪》,第42頁。
    ③ 江蘇省编纂委員會编,單樹模主编,《中華人民共國和地名詞典》江蘇省,商務印書馆,1987年第501頁。
    ④ 朱智武,《從墓誌地名看東晉南朝陳郡謝氏之浮沉——南京出土6方謝氏墓誌所载地名匿释》,《南京晨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3期第82頁。
    ⑤ 王志高、羅宗真,《六朝文物》,南京出版社,2004年第232頁。
    ① 轉引自華林甫,《中國地名學源流》,湖南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15页。
    ② 王艾錄,司富珍,《漢語的語詞理據》,商務印害馆,2001年第2頁。
    ① 轉引自華林甫,《中國地名學源流》,湖南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16頁。
    ② 王建浩、蒋寶庚,《濟南市東郊發现東魏墓》,《文物》,1966年第4期;《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七册197页。
    ③ 楊震方,《碑帖叙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④ 周绍良,趟超,《唐代墓誌彙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413-1414頁。
    ⑤ 荊三林,《濟南近郊北魏隋唐造像》,《文物参考資料》,1955年第9期。
    ⑥ 《北圖拓本匯编》第五册第17页;《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五册384頁。
    ① (清)端方撰,《匋齊藏石記》卷七,《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輯第11册第8047頁。
    ② (明)王家士修,祝文、馮惟敏纂,嘉靖三十一年《臨朐縣志》,中國數字方志库。
    ③ 賴非,《齊魯碑刻墓誌研究》,齊鲁害社,2004年第308頁。
    ④ 《史記·封禅書》,第1367頁。
    ⑤ (元)于欽撰,《齊乘》卷二天齊渊,影印文渊閣四库全害本第491册第713頁。
    ⑥ 李森,《北齊張攀墓誌攷鑒》,《中國文物報》,2004年10月13日。
    ① 華林甫,《中國地名學源流》,湖南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3頁。
    ② 轉引自華林甫,《中國地名學源流》,湖南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17頁。
    ③ (清)端方撰,《匋齊藏石記》卷一二,《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輯第11册第8103頁。
    ④ (清)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二,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2頁。
    ⑤ 王其祎,周曉薇,《隋代墓誌銘集考》,線装書局,2007年第2册第193頁。
    ① 周绍良,《唐代墓誌匯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492-2493頁。
    ② (清)阮元校刻,《春秋左傅正羲》卷四五,《十三經注疏》(下),中華書局,1996年第2062页。
    ③ (清)颇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點校,《讀史方舆纪要》卷三五,中華害局,2005年第1634页。
    ④ (元)于欽撰,《齊乘》卷二《澠水》,影印文渊閣四庫全書本第491册第771页。
    ⑤ (清)端方撰,《匋齊藏石記》卷一二,《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1册第8103頁。
    ⑥ 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二五,文物出版社,1985年163頁。
    ⑦ (清)孫葆田等撰,《山東金石志》(《山東通志》卷一五一)《石刻史料新編》第二辑第12册,作“隋邵孝禮墓誌”,误,常是燕孝禮墓誌。
    ⑧ 李森,《新見北齊燕繼墓誌孜析》,《中國文化研究》,2010年冬之卷。
    ① 趟萬里,《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释》(上),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第392頁。
    ② 周紹良,趟超,《唐代墓誌彙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74頁。
    ③ 周绍良,趟超,《唐代墓誌彙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368頁。
    ④ 乾隆二十九年《大清一统志》卷一七九,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78册第63頁。
    ⑤ 《魏害·安定王傅附元燮傅》,第518頁。
    ① 戴均良,《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第2281頁。
    ② 陕西省致古研究所,《西安洪庆北朝、隋家族遷葬墓地》,《文物》,2005年第10期。两誌干支記载有誤,当是“开皇九年歲次己酉十月庚申朔十三日壬申”。
    ③ (宋)洪適撰,《隸释隸續》卷八,中華書局,1985年。
    ④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二六,巴蜀書社,1985年第443页。
    ⑤ (清)金明源纂修,乾隆五十五年《平定州志》卷三都邨,中國數字方志庫。
    ⑥ (清)金明源纂修,乾隆五十五年《平定州志》卷三都邨,中國數字方志庫。
    ⑦ 平定縣志编纂委員會编,《平定躲志》,社会科學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32頁。
    ① 北京魯迅博物館,上海鲁迅紀念館,《魯迅辑校石刻手稿》第一函第五册,上海書畫版社,1987年。
    ② (清)端方撰,《匋齊藏石記》卷九,《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1册第8068頁。
    ③ 耀振玉撰,《唐風樓金石文字跋尾》,《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26册第19843頁。
    ④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谦校,《水缝注》卷二二,巴蜀書社,1985年第381頁。
    ⑤ (清)颇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點校,《讀史方舆纪要》卷四七,中華書局,2005年第2163頁。
    ⑥ 《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释》圖三四二;《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九册第386页。
    ⑦ 轉引自趟萬里,《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释》(上),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第342頁。
    ⑧ 趟萬里,《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释》(上),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第392頁。
    ⑨ 李森,《北齊逢哲墓誌出土地點辨正》,《文物春秋》,2010年第4期第60頁。
    ① 《史記·晉世家》,第1636页。
    ② (明)關廷訪修,張慎言纂,萬曆《太原府志》卷二四古蹟,中國數字方志庫。
    ③ (宋)樂史撰,王文楚等點校,《太平寰宇記》卷一八河南道十八,中華書局,2007年第364頁。
    ④ (清)王謨辑,《漢唐地理書钞》,中華書局,1961年第424頁。
    ① (清)王謨辑,《漢唐地理書钞》,中華书局,1961年第116頁。
    ② (清)王謨輯,《漢唐地理書钞》,中華书局,1961年第114頁。
    ③ 《北圖拓本匯编》第七册第123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九册第119頁。
    ④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第3259頁。
    ⑤ 裘錫圭,《湖北江陵鳳凰山十號漢墓出土簡牘致释》,《文物》,1974年第7期。
    ⑥ (清)端方撰,《匋齊臧石记》卷九,《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1册第8063頁。
    ⑦ (清)端方撰,《匋齊臧石記》卷九,《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1册第8063頁。
    ⑧ 《文叢》第五辑,1981年12期第128頁。
    ⑨ 傅山泉,《河南新鄉石刻综述》,《華夏攷古》,2009年第3期第69頁,稻“下張村”。
    ① (清)端方撰,《匋齊藏石記》卷一一,《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輯第11册第8082頁。
    ② 馮吾现,《四件北朝造像碑介绍》,《中原文物》,1994年第2期第72頁。
    ③ 侯旭束,《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舆村里》,商務印書館,2010年第34页。
    ④ 《漢書·石舊傅》,第2193頁。
    ⑤ (北魏)楊街之撰,周祖摸校释,《洛陽伽蓝記校释》卷四,中革害局,1963年第157-161页。
    ① 长治市地名辦公室,《長治市地名志》,長治市地名委員会,2006年。
    ② 《隸释隸續》卷三;《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二册第142頁。
    ③ (宋)洪適撰,《隸释隸續》卷三,中華書局,1985年。
    ④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经注》卷二七,巴蜀書社,1985年第454頁。
    ①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四○,巴蜀書社,1985年第608頁。
    ② 《新中國出土墓誌·河南[贰]》(上册)第321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五册第177页。誌文“二月戊午朔,廿四日甲申”誤,應是“二月戊午朔,廿四日辛巳”。
    ③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志》卷六河南道二,中革書局,1983年第164頁。
    ④ 隙直,《漢書新證》,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38页。
    ⑤ 王其祎,周曉薇,《隋代墓誌铭彙考》,線裝書局,2007年第1册282页。
    ① 王仲犖,《北周地理志》,中華書局,1980年第146頁。
    ② 張维编,《隴右金石缘》,《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21册第15976頁。
    ③ 高世華,《趟佺墓誌銘及相阴史事攷述》,《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第35页。
    ④ 《元和郡縣志》卷三九隴右道上,上邦縣。其注[一四]曰:改曰上邦攷證:地形志“邦”作“封”,此志文羲應雨,傅钞误。1983年第1005页。
    ⑤ 應以绥等修,贾纉緒纂,民國二十八年《天水縣志》,蘭州國民印刷局,鉛印本。
    ⑥ 山東省石刻藝術博物館,《高道悦夫人墓誌字帖》,山東美衍出版社,2008年。
    ⑦ 戴均良,《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第1687页。
    ① 张金能,《北魏洛赐里坊制度探微》,《歷史研究》,1999年第6期第58頁。
    ② (清)阮元校刻,《春秋左傅正羲》卷一一,《十三經注疏》(上),中華書局,1996年第1787頁。
    ③ (清)英廉等,《欽定日下舊固考》卷三八“京城總紀”引《元一统志》,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97册第546-547页。
    ① (清)阮元校刻,《毛詩正羲》卷一三,《十三經注疏》(上),中華書局,1996年第464页。
    ② (清)王先謙撰,吴格點校,《詩三家羲集疏》,中苹書局,1987年第744页。
    ③ 王力,《古代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第1623页。
    ④ 張金光,《秦鄉官制度及鄉亭里關保》,《歷史研究》,1997年第6期第28頁。
    ① 說明:在三種材料中有相同的里,但這不是重復,雖然名稱相同,但處在不同朝代不同郡縣。下面鄉里只是舉例性質。
    ② 有些侯國或縣以鄉為名,漢印“東昌祭尊”,東昌是指東昌侯國之祭尊還是東昌鄉之祭尊,不能確定東昌是 侯國、縣還是鄉名。存疑。以下同。
    ③ 說明:東自漢筒。
    ④ 傅世文献中的例子分别注明出自何書。
    ① 《三國志·魏志·劉放傅》,第457頁。
    ② 劉创新,《臨淄新出漢封泥集》,西冷印社出版社,2005年。
    ③ 《宋害·符瑞志》,第816頁。
    ④ 《北圖拓本匿编》第五册第81頁。
    ① 張金光,《秦鄉官制度及鄉亭里關係》,《歷史研究》,1997年第6期第28頁。
    ① 墓誌有“樂氏里”,“樂氏”可能是以“樂”為姓命里名。
    ② 周振鹤,《新舊漢簡所見縣名和里名》,《歷史地理》第12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① 《晋害·石勒载記》,第2737頁。
    ② (清)阮元校刻,《孝經注疏》卷七,《十三經注疏》(下),中華書局,1996年第2558頁。
    ③ 羅红侠,《<周故梁府君墓誌之铭>攷略》,《文博》,2011年第1期第19頁。
    ① 《魏害·孝靜帝紀》,第297页。
    ② (唐)杜佑撰,《通典》卷一七七州郡七,中華書局,1984年第939頁。
    ③ 趟君平,趟文成,《邙洛碑赫三百種》,中華書局,2004年第19页。
    ① 孟繁峰,劉超英主编,《隋唐五代墓誌彙编》河北卷第一册,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7頁。
    ② 葛劍雄,《中國移民史》第二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③ 《北圖拓本匯编》第六册第86页;第四册第184頁。
    ① 《魏書·楊機傅》,第1706頁。
    ② 趟萬里,《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释》,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
    ③ 姚薇元,《北朝胡姓攷》,科學出版社,1958年第294页。
    ① 《史靛·刺客傅》,第2528頁。
    ② 江西省博物館,《江西南昌晉墓》,《攷古》,1974年6期第378页。
    ③ (清)楊世沅,《句容金石記》卷一,《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輯第九册第6424頁。
    ④ 南昌八大山人梅湖景匾墓竟是漢代道教徒墓http://big5.china.com.cn/culture/txt/2007-10/12/content_9041701.htm
    ① 彭適凡,《古代南昌城的燮遷舆發展》,《江西歷史文物》,1980年第1期。
    ② (宋)樂史撰,王文楚點校,《太平寰宇記》卷一0六江南西道四引《豫章記》,中苹害局,2007年第2103页。
    ③ 黃畏椿,《南昌城始建於晋代攷》,《江西師院學報》,1980年第4期。
    ④ 《北圖拓本匯编》第五册第15页。
    ⑤ (清)端方撰,《匋齊藏石記》卷七,《石刻史料新編》第一辑第11册第8046頁。
    ⑥ 覃羲生,張憲文,《廣西壯族自治匾融安縣南朝墓》,《孜古》,1983年第9期第792頁。
    ⑦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施和金點校,《元和郡縣志》卷三七嶺南道四,中華害局,1983年第926、928頁。
    ① 覃羲生,张憲文,《廣西壯族自治區融安縣南朝墓》,《攷古》,1983年第9期第792页。
    ② 張傅璽,《中國歷代契約會編攷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127頁。
    ③ 魯西奇,《六朝買地券叢攷》,《文史》,2006年第二輯第119-160頁。
    ④ 易西兵,《南朝贸地券综論》,《東南文化》,2009年第3期第65頁。券文“中大通五年太歲甲寅三月甲朔十四日丁酉”誤,應是“中大通五年太歲甲寅三月乙丑朔十四日壬寅”。
    ⑤ 鹿寨地方志编纂委员合编,《鹿寨縣志》,廣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9頁。
    ⑥ 《廣西通志》卷十六山川柳州府,影印文渊閣四庫全書本第566册。
    ① 林留根,《江蘇镇江東晋纪年墓清理簡報》,《东南文化》,1989年第2期。
    ② 熊传新,《湖南湘陰縣隋大業六年墓》,《文物》,1981年第4期。券文“二月癸巳朔,二十一日甲寅”误,應是“二月甲午朔,二十一日甲寅”。
    ③ 湘陰縣志编纂委具會编,《湘陰縣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年第117頁。
    ① 《北圖拓本匿编》第六册第94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七册第341頁。题記“四日甲辰”誤,應是“四日壬辰”。
    ② 《周書·李穆傳》,第527頁。
    ③ 棗强躲地方志编纂委具會,《棗强縣志》,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年。
    ④ 雍正十三年《畿輔通志》卷二五城池,影印文渊閣四库全書本第504册第577頁。
    ⑤ 陳國範著,河北省朿强縣地名辨公室,《棗强縣地名資料匯编》,1984年11月第166頁。
    ⑥ 陳國範,河北省朿强縣地名辦公室,《棗强縣地名資料匯编》,1984年11月第9页。
    ⑦ (清)胡聘之撰,《山右石刻叢编》卷二,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题記“五月甲午朔十月戊寅”誤,應是“五月甲子朔十日癸酉”。
    ① 乾隆二十九年《大清一统志》卷一○七澤州府,影印文渊閣四庫全書本第476册第198-199頁。
    ② 《辭源》第四册,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3288頁。
    ③ 《辭海》(上),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年第937頁。
    ④ 李安太,《“陽阿縣故城”辩》,太行日報晚報版,2009年12月29日第8版。
    ⑤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九,巴蜀書社,1985年第194頁。
    ⑥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九,巴蜀書社,1985年第194页。
    ⑦ (北魏)酈道元注,(民國)楊守敬,熊會貞疏,《水經注疏》卷九,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821页。
    ⑧ (清)钱大昕,《潛研堂金石文跋尾》卷三,《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25册第18767页。
    ⑨ (清)錢大听,《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卷三,《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25册第18767页。
    ⑩ (北魏)酈道元注,(民國)楊守敬,熊會貞疏,《水經注疏》卷九,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821-823页。
    11 (清)胡聘之撰,《山右石刻叢编》卷二,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12 (清)姚學甲撰,《凰臺縣志》卷一九《凰臺金石錄》,《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31冊。
    ① (清)郝懿行著,《山海經笺疏》卷一八,巴蜀書社,1985年。
    ① (北周)庾信著,(清)倪璠注释,《庾子山集》卷一六,康熙刻本。
    ② (清)顧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錄集释》卷二二都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③ 陳直,《漢害新證》,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38頁。
    ④ 侯旭束,《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舆村里》,商務印書館,2010年第142頁。
    ⑤ 高敏,《秦漢“都亭”攷略》,载《秦漢史探封》,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① 宣统三年辛亥春正月《琊琊王氏宗譜》,江西省方志館藏。
    ② (宋)樂史撰,王文楚點校,《太平寰宇記》卷二三河南道二十三,中華書局,2007年第477页。
    ① 常書铭主编,《三晋石刻大全》晋城市高平市卷上,山西出版集团,三晋出版社,2011年第5頁。誌文“雜丑”誤,應是辛丑。
    ② 《北圖拓本匯编》第四册第177頁。誌文“崴在”之後,原刻脱“癸卯”二字,正光四年爲癸卯年。
    ① (北魏)楊街之撰,周祖謨校释,《洛陽伽蓝記校释》卷二,中華害局,1963年第84-85頁。
    ② 張金能,《北魏遥都後官貴之家在洛陽的居住里坊攷》,《河洛史志》,2000年第1期第29頁。
    ① 《魏書·李寶附李思穆传》,第897頁。
    ② 《北圖拓本匯编》第八册第111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十册第175頁。誌文“廿一日戊申”誤,應是“廿一日己酉”。
    ① 趟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80页。
    ② 王仲犖,《北周地理志》(上册),中華害局,1990年第85頁。
    ③ 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二三,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44页。
    ④ 乾隆二十九年《大清一统志》卷一九四邠州古蹟,影印文渊朋四库全書本第478册第401頁。
    ⑤ 王仲犖,《北周地理志》(上册),中華書局,1990年第85頁。
    ⑥ (清)孫星衍撰,乾隆五十年《三水縣志》卷七,中國方志叢害華北地方第309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九年。
    ⑦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遴》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53頁。
    ⑧ (清)颇炎武,《肇域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432页。
    ⑨ 雍正十三年《陕西通志》卷一七三水縣,影印文渊閣四庫全書本第551册第898页。
    ⑩ (清)颇炎武,《肇域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332頁。
    ① (清)孫星衍撰,乾隆五十年《三水縣志》卷七,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309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九年。
    ② (清)畢沅撰,張沛校點,《關中勝跡圖志》卷二七邠州古蹟,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831頁。
    ③ 《宋書·后妃列傅》,第1280頁。
    ④ 《史耙·吴王濞傅》,第2834-2835頁。
    ⑤ (清)何绍章,馮壽镜修,呂耀斗纂,光緒五年《丹徒縣志》卷二山,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第62册,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⑥ (元)陶宗儀,《石刻叢鈔》,《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0册第7617页。
    ⑦ (清)何绍章,馮壽镜修,呂耀斗纂,光绪五年《丹徒縣志》卷二山,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辑第62册,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①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志》卷二六江南道,中華書局,1983年
    ② 具安志,《中國北周珍貴文物——北周墓葬發掘報告》,陕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3年第107-108頁。
    ③ 夏鼐,《咸陽底张灣隋墓出土的東羅馬金幣》,《攷古學報》,1959年第3期。
    ④ 羅新,葉煒,《新出魏晋南北朝墓誌疏證》,中華書局,2005年第1頁。
    ⑤ 《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馬金能墓》,《文物》,1972年第3期第26頁。
    ⑥ 《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馬金能墓》,《文物》,1972年第3期第27页。
    ⑦ 《河南省孟縣出土北魏司馬悦墓誌》,《孜古》,1983年第3期。
    ⑧ 趟萬里,《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释》圖二○九,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
    ⑨ 趟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7頁。
    ① 趟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16頁。
    ② 《北魏司馬興能墓誌铭跋》,《文物》,1979年第9期。
    ③ 趟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89页。
    ④ 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河北磁縣講武城古墓清理筒報》,《孜古》,1959年第1期。
    ⑤ 孟州市政協文史资料研究委員會,《孟州文物》文史资料第十辑,2004年第168頁。
    ⑥ 耀火金,劉刚州,《隋代司馬融墓誌攷》,《中原文物》,2009年第3期第94-97頁。
    ⑦ 一言出土於今大定辦事處水運村,http://mzrshy123.blog.sohu.com/141506075.html。四司马墓誌的出土地,据《六朝墓誌檢要》乾隆二十年同出河南孟縣東北八里(?)(葛)村,嘉度中在段曲村張方處。
    ① (清)唐侍陛修,洪亮吉等纂,乾隆五十四年《懷度府志》卷三舆地古蹟,新修方志叢刊,臺湾學生書局,民 國五十七年。
    ② 侯旭束,《北朝鄉里制與村民的生活世界——以石刻為中心的考察》,《歷史研究》,2001年第6期。
    ③ (宋)樂史撰,王文楚點校,《太平寰宇記》卷五二河北道一,中華書局,2007年第1078頁。
    ① (北魏)酈道元注,(民國)楊守敬,熊會貞疏,《水經注疏》卷一0,江稣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636頁。
    ② 史為樂,《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中國社舍科學出版社,2005年第2611頁。
    ① 張金能,《北魏洛陽里坊制度探微》,《歷史研究》,1999年第6期第56頁。
    ① 《後漢書·列女傅》,第2797頁。
    ② 《魏書·寇讚附寇臻傅》,第948頁。
    ③ 史為樂,《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第378頁。
    ④ 《宋害·孝義傅》,第2255頁。
    ⑤ (宋)樂史撰,王文楚點校,《太平寰宇記》卷一二三淮南道一,中華書局,2007年第2446頁。
    ⑥ 《宋害·孝義傅》,第2248-2249頁。
    ⑦ 《南史·孝義傅》,第1851頁。
    ⑧ 《南齊害·孝義傳》,第962頁。
    ① 《宋害·孝羲傅》,第2244頁。
    ② 《晋書·孝友傅》,第2280頁。
    ③ 《宋害·符瑞志》,第795頁。
    ④ (北魏)楊街之撰,周祖摸校释,《洛陽伽蓝記校释》卷四,中華書局,1963年第162頁。
    ⑤ (北魏)楊街之撰,周祖謨校释,《洛陽伽蓝記校释》卷五,中華書局,1963年第182頁。
    ① (清)阮元校刻,《周禮注疏》卷十五,《十三經注疏》(上),中華書局,1996年第743頁。
    ① 《北圖拓本匯编》第五册第81页。
    ② 靳之林,《延安地區出土一批佛教造像碑》,《攷古舆文物》,1984年第5期第32頁。
    ③ 造像記村落借鑒侯旭東,《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舆村里》,商務印害馆,2010年第27-31頁關於村名统計的材料,並進行增補。
    ① 樊子林、劉友恒,《河北正定收藏的一批早期铜造像》,《文物》,1993年12期第36-37頁。
    ② 河北省靈壽縣地名辦公室,《靈壽縣地名资料匯编》,1983年。
    ③ 王亮,《山東臨沭縣發现青铜器》,《攷古》,1990年第2期第171-172頁。
    ④ 臨沐縣地名辦公室,《臨沐縣地名资料匯编》“臨沭縣地名及建置孜略”,1983年第16页。
    ① 轉引自臨沐縣地名辦公室,《臨沭縣地名资料汇编》“南古镇及所屬自然村”,1983年第106頁。
    ② 李静杰,白軍,《定州系白石佛像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第3期第76頁。
    ③ 夏名采,莊明軍,《山東青州興國寺故址出土石造像》,《文物》,1996年第5期第59-67頁。
    ④ 北京鲁迅博物館,上海鲁迅纪念館,《鲁迅辑校石刻手稿》第一函碑铭第五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年第915頁。题記造像时間空缺處補為“寅十”。
    ⑤ (宋)樂史撰,王文楚點校,《太平寰宇記》卷二一河南道二十一,中華书局,2007年第442页。
    ⑥ (清)端方撰,《匋齊藏石記》卷九,《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1册第8067頁。
    ① 侯旭東,《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躲舆村里》,商務印書館,2010年第159頁。
    ② 《魏書·释老志》,第3038頁。
    ③ 張傅璽,《中國歷代契約會编攷释》序,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① 吴天颖,《漢代買地券致》,《攷古學報》,1982年第1期第29页。
    ② 劉昭瑞,《石刻文字的著錄舆分频》,《文博》,1985年第5期。
    ③ 山東省石刻藝術博物館等,《山束東平洪顶山摩崖刻經考察》,《文物》,2006年第12期第79頁。
    ① 張偉然《關於山束北朝摩崖刻怨書丹人“僧安道壹”的雨個問题》,《文物》,1999年第9期。
    ② 張偉然,《關於“僧安道壹”的再思考——尤其自署與“東嶺”地望》,摘自http://www.foyuan.net。
    ③ 賴非,《齊魯碑刻墓誌研究》,齊鲁害社,2004年第140頁;許洪國,《“僧安道壹”攷》,載《山東省書法理論研討會論文選集》,黄河出版社,2000年。
    ④ 楊浩,《山東境内北朝摩崖刻經中“僧安道壹”初攷》,《泰安師專學報》,2002年第4期。
    ⑤ 劉濤,《山東境内北朝摩崖刻經所見書寫者的署名方式——兼為“僧安道壹”的籍贯補一證據》,《收藏家》,2003年第4期。
    ⑥ 張偉然,《關於“僧安道壹”的再思考——尤其自署與“東嶺”地望》,摘自http://www.foyuan.net。
    ⑦ 賴非,《齊鲁碑刻墓誌研究》,膺魯害社,2004年第123頁。
    ① 张偉然,《關於“僧安道一”周题的再思考》,http://www.docin.com/p-455621731.htm1。
    ② 張偉然,《关于“僧安道壹”的再思考——尤其自署与“东岭”地望問题》,2006年。
    ③ 《北圖拓本匯编》第六册第49頁。
    ④ (清)汪鋆著,《十二砚齊金石過眼錄》卷六,《石刻史料新編》第一辑第10册第7838頁。
    ⑤ (清)陸增祥撰,《八瓊室金石補證》卷一四,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82頁。
    ① 張金能,《北魏遷都後官貴之家在洛陽的居住里坊孜》,《河洛史志》,2000年第1期第30頁。
    ② 《魏害·孝文帝纪》,第178頁。
    ③ 《隋書·經籍志》,第990頁。
    ④ 《北圆拓本匯编》第四册第91頁。
    ⑤ (北魏)榻街之撰,周祖謨校释,《洛陽伽蓝記校释》卷一,中華書局,1963年第49頁。
    ① 《洛陽新獲墓誌專輯》,《書法叢刊》,2005年第6期。
    ② (北魏)楊街之撰,周祖摸校释,《洛陽伽蓝記校释》卷一,中華書局,1963年第63-64頁。
    ③ (北魏)楊街之撰,周祖謨校释,《洛陽伽蓝記校释》卷四,中華書局,1963年第163页。
    ④ (北魏)楊街之撰,周祖摸校释,《洛陽伽藍記校释》卷二、卷三,中華書局,1963年。
    ① 眼金龍,《北魏遷都後官貴之家在洛陽在居住里坊攷》,《河洛史志》,2000年第1期第30頁。
    ② 宋大章等修,民國二十五年《涿縣志》第二编第二卷金石,中國方志叢害苹北地方第135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七年。
    ③ 《北圖拓本匯编》第三册第62-63頁。
    ④ 《北圖拓本匯编》第三册第76頁。
    ① 《漢害·嚴延年傅》,第3668頁。
    ② 《北圖拓本匿编》第四册第110頁。
    ③ (清)吴山凰纂修,乾隆三十年《涿縣志》卷二,刻本,中國數字方志庫。
    ④ 河北涿縣地名辦公室,《涿縣地名资料匯編》,1984年第232页。
    ① 宋大章等修,周存培等纂,民國二十五年《涿縣志》第七编第二卷金石,中國方志業書華北地方第135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七年。
    ② 轉引自侯旭東,《北朝并州樂平郡石艾豚安鹿交村的個案研究》,《史林》,2005年第1期第11頁。
    ③ 北京魯迅博物館,上海鲁迅纪念館,《鲁迅辑校石刻手稿》第二函第二册,上海書畫出版社,1987年。
    ④ 北京魯迅博物館,上海鲁迅紀念館,《鲁迅辑校石刻手稿》第二函第四册,上海書畫出版社,1987年。
    ⑤ 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鲁迅辑校石刻手稿》第二函第四册,上海書畫出版社,1987年。题記“二月乙未朔,十七日辛巳”誤,“辛巳”應是“辛亥”。
    ⑥ (宋)樂史撰,王文楚點校,《太平寰宇記》卷五0河東道十一,中華書局,2007年第1051页。
    ⑦ 王康等编,《乱流村志》第二節“沿華”,内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第20頁。
    ① (清)胡聘之撰,《山右石刻叢编》卷二三,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② 侯旭东,《北朝并州樂平郡石艾县安鹿交村的個案研究》,《史林》,2005年第1期第10-21页。
    ③ (清)陸增祥撰,《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一九,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13页。
    ④ (清)陸增祥撰,《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一九,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13頁。
    ⑤ (清)楊元錫纂,《長垣金石禄》一卷,《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輯第25册第3頁。
    ① 吉木布初,關榮華,《四川昭覺縣發现束漢石表和石闕殘石》,《攷古》,1987年第5期。
    ② 《漢書·張敞傅》,第3216-3217頁。
    ③ 吉木布初,關榮華,《四川昭覺縣發现東漢石表和石闕残石》,《攷古》,1987年第5期第437頁。
    ④ 涼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館,昭覺縣文管所,《四川涼山州昭覺縣好谷鄉發现的束漢石表》,《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第87頁。
    ⑤ (晉)常璩撰,任乃强注,《華陽國志》卷二、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⑥ 涼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館,昭覺縣文管所,《四川涼山州昭覺縣好谷鄉發现的東漢石表》,《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第84页。
    ① (清)徐懷璋纂修,宣统三年《昭覺躲志》序,載黄秀文,吴平主編,《華東師鲍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
    ② (清)徐懷璋纂修,宣统三年《昭覺縣志》卷一奏牘,载黄秀文,吴平主编,《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
    ① (清)睦增祥撰,《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二三,1985年第144页。
    ② (清)李髓仁修,光绪三十一年《蒲城縣新志》(一),中國方志装害華北地方第249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九年。
    ③ 馬長壽,《碑銘所見前秦至隋初的嘲中部落》,中華書局,1965年第73页。
    ④ (清)李髓仁修,光绪三十一年《蒲城縣新志》(一),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249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九年。
    ⑤ (宋)宋敏求撰,(清)畢阮校注,《長安志》卷一八,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290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二十年。
    ① 馬長壽,《碑铭所見前秦至隋初的關中部落》,中華書局,1965年第71頁。
    ②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中華書局,1962年第334頁。
    ③ 《寶豐縣志》卷一四,《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30册第131頁。
    ① 《寅豐縣志》卷一四,《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30册第131頁。
    ② (清)武億撰,《寶豐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30册第131页。
    ③ 《河南省》编纂委具會编尚世英主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河南省》,商務印書館,1993年第609頁。
    ④ 乾隆二十九年《大清一统志》卷一七四,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77册第490頁。
    ⑤ (清)金世純修,仝轨纂,乾隆七年刻本《郟縣志》,康熙三十年刻本重印,中國数字方志庫。
    ⑥ 轉引自陈明远,汪宗虎主编,《中國姓氏詞典》,北京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⑦ 《晋害·苻生载記》,第2783页。
    ⑧ 姚薇,《北朝胡姓考》,中苹害局,1962年第322頁。
    ① 馬長壽,《碑銘所見前秦至隋初的關中部族》,中華書局,1965年第90页。
    ② 馬畏壽,《碑銘所見前秦至隋初的阴中部族》,中華書局,1965年第48页。
    ③ 胡阿祥,《束晋南朝僑州郡縣與僑流人口研究》,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1页。
    ① 《宋書·州郡志》,第1028頁。
    ② 《隋書·食货志》,第673页。
    ③ 《宋書·律志》,第205頁。
    ① (唐)許嵩撰,張忱石點校,《建康實線》卷5中宗元皇帝,中華書局,1986年第134頁。
    ② (宋)周應合撰,嘉慶六年《景定建康志》卷十七,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416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
    ③ 中村圭雨,《關於南朝贵族地缘性的考察——以封僑郡縣的探討為中心》原载《東洋學報》第六十四卷第1、2期,1983年;劉馳譯文載《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④ 王去非、赵超,《南京出土六朝墓誌综攷》,《孜古》,1990年第10期。
    ⑤ 郭黎安,《江蘇境内東晋南北朝時期僑州郡縣孜略》,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4期第94页。
    ⑥ (明)杜槃修,程文纂,弘治《句容縣志》卷一城池,《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遴刊》第4册,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第349頁。
    ⑦ (宋)周應合撰,嘉度六年《景定建康志》卷十五,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416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
    ⑧ 阮國林,《南京梁柱陽王肖融夫婦合葬墓》,《文物》,1981年第12期。
    ① (元)陶宗儀,《石刻叢鈔》,《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0册第7617頁。
    ② (宋)張敦颐,《六朝事跻编類》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③ (宋)週應合撰,嘉慶六年《景定建康志》卷十六坊里,中國方志叢害華中地方第416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
    ④ (唐)許嵩撰,張忱石點校,《建康實缘》卷二太祖下,中華書局,1986年第44頁。
    ⑤ 朱國平,王奇志,《南京西善桥辅国将军墓誌攷》,《束南文化》,1996年第2期第44-45页。
    ⑥ 阮國林,《江蘇南京市北郊郭家山東吴紀年墓》,《孜古》,1998年第8期。“乙卯上朔”,此處不知何意。
    ① 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市郭家山东晋温氏家族墓》,2008年第6期第16頁。
    ② 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市郭家山东晋温氏家族墓》,2008年第6期第24頁。
    ③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三五,巴蜀書社,1985年第541頁。
    ① 《梁書·高祖郗皇后传》,第157页。
    ② (宋)周應合撰,嘉慶六年《景定建康志》卷一六疆域志二,中國方志丛書華中地方第416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
    ③ 《北齊書·颜之推传》,第620-621頁。
    ④ (宋)周應合撰,嘉庆六年《景定建康志》卷四二風土志,中國方志丛書華中地方第416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
    ⑤ 秦冬梅,《論東晋北方士族與南方社會的融合》,《北京师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38页。
    ① 《陳書·孝行傅》,第430页。
    ② 《陳書·徐陵傅》,第325页。
    ③ (唐)欧陽詢撰,汪绍楹校,《藝文類聚》卷七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315页。
    ④ 胡阿祥,《東晋南朝僑州郡縣與儒流人口研究》,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6頁。
    ⑤ 南京市博物館,《南京呂家山東晋李氏家族墓》,《文物》,2000年第7期。
    ⑥ (日)中村圭衙著,别驰浑,《關於南朝贵族地缘性的考察——以對儒郡縣的探討為中心》,《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第21頁。
    ① (清)葉奕苞,《金石禄補》卷七,《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2册第9025頁。
    ② (清)葉奕苞,《金石錄補》卷七,《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2册第9025頁。
    ③ (日)中村圭尔著,劉驰譯,《關於南朝貴族地缘性的考察——以对僑郡縣的探討為中心》,《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第28頁。
    ④ 費孝通,《鄉土中國》,北京出版社,2005年。
    ① 臧知非,《先秦什伍鄉里制度試探》,《人文雜志》,1994年第1期第74页。
    ② 費孝通,《鄉土中國》,北京出版社,2005年。
    ③ 耿兆棟等修,民國二十一年《景縣志》卷一一封爵表,中国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500號,成文出版社,民國六十五年。
    ④ 河北省文管處,《河北景躲北魏高氏墓鞍掘簡報》,《文物》,1979年第3期;《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七册第188頁。
    ① 河北省文管處,《河北景縣北魏高氏墓發掘簡報》,《文物》,1979年第3期第24頁。
    ② (明)樊深纂,嘉靖《河間府志》卷三古蹟,《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一册,臺湾新文叟出版公司,1985年第51页。
    ③ 秦公,《释北魏高道悦墓誌》,《文物》,1979年第9期第61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五册第4頁。
    ④ 《魏害·高道悦傅》,第1395页。
    ⑤ 仇鹿鳴,《“攀附先世”舆“溈冒士籍”——以渤海高氏為中心的研究》,《歷史研究》,2008年第2期第69頁。
    ① 賴非,《齊鲁碑刻墓誌研究》,齊魯書社,2004年第249页。
    ② 山東省石刻藝術博物館,《高道悦夫人墓誌字帖》,山束美術出版社,2008年。
    ③ 《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四册第261页。
    ④ 《北圖拓本滙编》第六册第56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七册第233頁。
    ① 仇鹿喝,《“攀附先世”舆“溈冒士籍”——以渤海高氏為中心的研究》,《歷史研究》,2008年第2期第70頁。
    ② 《魏書·高肇傅》,第1830頁。
    ③ 仇鹿鳴,《“攀附先世”與“偽冒士籍”——以渤海高氏為中心的研究》,《歷史研究》,2008年第2期第60-74頁。
    ④ 仇鹿呜,《“攀附先世”舆“偽冒士籍”——以渤海高氏為中心的研究》,《屋史研究》,2008年第2期第74页。
    ⑤ 侯旭東,《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舆州縣、村里》,商務印書館,2010年第148-149頁。
    ① 《大同市小站村花圪塔臺北魏墓清理簡報》,《文物》,1983年第8期;《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第44页。
    ② 《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四册第206頁。
    ③ 耀新,葉煒著,《新出魏晋南北朝墓誌疏證》,中華書局,2005年第112頁。
    ④ 《北史·封敕文傅》,第1353頁。
    ⑤ 趟超,《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图二一一,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
    ① 張季,《河北景躲封氏墓群調查記》,《致古通訊》,1957年第3期28頁。
    ② 張季,《河北景縣封氏墓群調查記》,《攷古通訊》,1957年第3期。
    ③ 《河北吴橘縣數现東魏墓》,《攷古通訊》,1956年第6期。
    ④ 張季,《河北景縣封氏墓群調查記》,《致古通訊》,1957年第3期。
    ⑤ 《河北吴橘縣發現東魏墓》,《孜古通訊》,1956年第6期。
    ⑥ 《北圖拓本匯编》第七册第145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九册第174頁。
    ⑦ 羅新,葉煒著,《新出魏晋南北朝墓誌疏證》,中華書局,2005年第310頁。
    ⑧ 羅新,葉煒著,《新出魏晋南北朝墓誌疏證》,中華書局,2005年第335頁。
    ⑨ 羅新,葉煒著,《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中華書局,2005年第396頁。
    ⑩ 耀新,菜煒著,《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中華書局,2005年第471頁。
    ① 周铮,《河北景縣封氏墓群叢考》,《中國歷史文物》,2007年第2期第31-32頁。
    ② 盧瑞芳,劉漢芹,《河北吴橘北魏封能墓及相關問题》,《文物春秋》,2005年第3期第30頁。
    ③ 趟超,《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北朝封氏褚墓誌匿考》,《中國屋史文物》,2007年第2期第33頁。
    ④ 《北圖拓本匯编》第四冊第58页;《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四册第385頁。
    ⑤ 《山束省》编纂委具會,陳龍飛主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山東省》,商務印書馆,1994年第165頁。
    ⑥ 《山東省》编纂委員會,隙號飛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山東省》,商務印書館,1994年第280頁。
    ⑦ 羅新、葉煒,《新出魏晋南北朝墓誌疏證》,中華書局,2007年第235页。
    ⑧ 趟超,《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释》圖二三,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
    ①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第2073頁。
    ② 耿兆棟等修,民國二十一年《景縣志》,中国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500號,成文出版社,民國六十五年。
    ③ (明)樊深纂修,嘉靖《河間府志》卷三古蹟,《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一册,臺湾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第40頁。
    ④ (清)倪昌燮修,光绪元年《吴橘縣志》卷一舆地志,中国方志叢害華北地方第224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八年。
    ⑤ (明)樊深纂修,嘉靖《河間府志》卷八财赋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一册,臺湾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第111頁。
    ⑥ 《北圖拓本匿编》第四册第48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四册第357頁。
    ① 《山束樂陵出土北齊墓誌》,《孜古》,1987第10期;《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九册第226页。
    ② 《明一统志》卷二建置沿革,影印文渊閣四库全害本第472册第63页。
    ③(明)樊深纂修,嘉靖《河間府志》卷三古踱,《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1册,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第56頁。
    ④ 《北圖拓本滙編》第六册第35頁。
    ⑤ (清)王福謙、江毓秀修,潘震乙纂,同治七年《監山縣志》卷一古蹟,中國方志數字库。
    ⑥ (清)葉圭綬,《續山東攷古錄》卷九,續修四庫全書第126页。
    ⑦ (清)殷樹森修,汪寶樹等纂,光緒十四年《南皮縣志》卷一二故實志上金石,中國數字方志庫。
    ⑧ 《魏書·刁雍傅》,第865页。
    ⑨ (清)焉士琮修,吴維哲等纂,康熙十九年《南皮縣志》卷一古蹟,中國数字方志库。
    ① (清)殷樹森修,汪寶樹等纂,光绪十四年《南皮縣志》卷一邱墓,中國數字方志庫。
    ② (明)樊深纂修,嘉靖《河間府志》卷三,《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遴刊》第1册,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第55頁。
    ③ (宋)樂史撰,王文楚等點校,《太平寰宇記》卷六五河北道十四,中華書局,2007年第1330頁。
    ④ (清)殷榭森修,汪寶樹等纂,光绪十四年《南皮縣志》卷一古蹟,中國數字方志庫。
    ⑤ (清)殷樹森修,汪寅樹等纂,光绪十四年《南皮縣志》卷一古蹟,中國數字方志庫。
    ⑥ 南皮縣地名辦公室,《南皮縣地名志》董村公社概沉,第49頁。
    ⑦ (清)阮元校刻,《禮記正羲》卷七檀弓上,《十三經注疏》(上),中華書局,1996年第1281页。
    ⑧ 《新唐害·宰相世系表》,第2346頁。
    ① 赵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1-62页。
    ② 赵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1-62页。
    ③ 杜葆仁,夏振英,《華陰潼關出土的北魏楊氏墓誌考證》,《攷古与文物》,1984年第5期。
    ④ 羅新,葉煒,《新出魏晋南北朝墓誌疏證》,中華書局,2005年第100頁。
    ⑤ 《後漢書·張衡传》,第1925页。
    ⑥ 贾文毓,李引主编,《中國地名辭源》,華夏出版社,2005年第390页。
    ⑦ 王其祎、周曉薇,《隋代墓誌铭彙考》,線装書局,2007年第4册第332頁。
    ⑧ 雍正十三年《陕西通志》卷七一陵墓二,影印文渊閣四库全书本第555册第283頁。
    ① 趟海麗,《北朝墓誌文献研究》,山東大學2007年博士學位論文,第219頁。
    ② 《楊素墓誌》拓片圖版和参考錄文見《新中國出土墓誌·陕西[壹]》(上册)第25頁、(下册)第21-23頁。又見《潼關碑石》第5、98-100页,姚雙年《隋楊素墓誌初孜》,《攷古與文物》,1991年第2期。另《隋唐五代墓誌彙编》陕西卷第3册第8页有拓片。周錚《(楊素墓誌初攷)補證》,《攷古舆文物》1993年第2期,封墓誌内容有所孜證。
    ③ 《陕西省》编纂委具會主编陸耀富,《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陕西省》,商務印害館,1994年第187页。
    ④ 王其祎,周曉薇,《隋代墓誌铭彙考》,線装書局,2007年:第1册《榻叉暨妻武氏誌》第278页,《楊君妻吴女英蒜》第282页,《楊景暨妻梁氏誌》第322頁;第2册《楊欽誌》第319頁;第3册《楊素誌》第241页。
    ① 羅新,葉煒,《新出魏晋南北朝墓誌疏證》,中苹書局,2007年第480頁。
    ② 侯旭束,《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與村里》,商務印書館,2010年第145頁。
    ③ 羅新,葉煒,《新出魏晋南北朝墓誌疏證》,中苹書局,2007年第87頁。
    ④ 趙君平,趟文成,《邙洛碑誌三百種》,中華書局,2004年第12页。
    ① 洛陽市文物工作陈,《洛陽出土歷代墓誌輯繩》,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第1頁。
    ② 羅新,葉煒,《新出魏晋南北朝墓誌疏證》,中華害局,2007年第78頁。誌文“十一月甲子朔廿日癸酉”,“癸酉”誤,應是“癸未”。
    ③ 羅新,葉煒,《新出魏晋南北朝墓落疏證》,中華書局,2007年第110頁。
    ④《柬魏<羊令君妻崔夫人墓誌>》,《害法叢刊》,2003年第2期;《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七册第392頁。誌文“正月辛卯朔,廿五日乙卯”誤,應是“正月丙戌朔,廿五日庚戌”。
    ⑤ 孫英林,《羊烈夫婦墓誌孜略》,《南方文物》,2006年第3期。
    ⑥ 孫英林,《羊烈夫婦墓誌攷略》,《南方文物》,2006年第3期。
    ⑦ 周郢,《新發现的羊氏家族墓誌攷略》,载《周郢文史論文集》,山束文藝出版社,1997年第46-80頁。
    ⑧ 周郢,《新發現的羊氏家族墓誌攷略》,载《周郢文史論文集》,山柬文藝出版社,1997年第46-80頁。
    ① 乾隆二十九年《大清一统志》卷一四二,影印文渊閣四庫全書本第476册第801頁。
    ② (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五,巴蜀害社,1985年第157頁。
    ③ 《明舍典》卷一五八泰安州三十四泉,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618册第553頁。
    ④ (清)傅澤洪编修,《行水金鑒》卷八十四濟水,影印文渊閣四庫全書本第581册第339頁。
    ⑤ 吴峰,牛光照,李善训等著,新泰市地名委具會辦公室,《新泰市地名志》,1992年12月第171页。
    ⑥ 賴非,《齊魯碑刻墓誌研究》,齊鲁出版社,2004年第241页。
    ① 周绍良、趟超编,《唐代墓誌彙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157頁。
    ②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卷一七河北道二,中華書局,1983年第490页。
    ③ 張葳,《趟郡李氏“三祖”小攷》,《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2辑,2005年第50-68頁。
    ④ 高特敏,《北朝趙郡的遷徙分布及其與李唐先世之關保》,《河北學刊》,1996年第1期第86-90页。
    ① 叢文俊,李横,華人德,《魏故儒德李生之墓銘》,《中國害法》2001年第10期。
    ② 《北圖拓本匯編》第八册第55页。
    ③ (清)沈濤辑,《常山貞石志》卷三,《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8册第13204頁。
    ④ 《魏害·列女傅》,第1984頁。
    ⑤ 陶鈞,《北魏崔賓媛墓誌攷释》,《收藏家》,2012年第6期第25-34页。
    ① 《魏書·李靈附李宣茂傅》,第1102頁。
    ② 陶鈞,《北魏崔賓媛墓誌攷释》,《收藏家》,2012年第6期第25-34頁。
    ③ (北魏)楊街之撰,周祖謨校释,《洛赐伽蓝靛校释》卷二,中苹書局,1963年第83页。
    ④ 高詩敏,《北朝趟郡李氏的遷徙分布及其舆李唐先世之關保》,《河北學刊》,1996年第1期第87頁。
    ① 高詩敏,《北朝赵郡李氏的遷徙分布及其与李唐先世之關係》,《河北學刊》,1996年第1期第89頁。
    ② 高詩敏,《北朝赵郡李氏的遷徙分布及其与李唐先世之關係》,《河北學刊》,1996年第1期第86-90頁。
    ③ 《北齊书·文宣李后传》,第125頁。
    ④ 《新中國出土墓誌·河北[壹]》(上册)第9页;《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七册第199頁。
    ⑤ 王天杰等修,民國二十年《高邑縣志》卷九金石,中國方志叢書第169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七年第354页。
    ⑥ (清)丁绍基辑,《求是齊碑跋》卷一,《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19册。
    ⑦ 《北圖拓本匯编》第八册第201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十册第358頁。
    ① 孟繁峰,劉超英主编,《隋唐五代墓誌彙编》河北卷第一册,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3頁。
    ② 籍書成,趟霎林等,《高邑縣地名資料匯编》,高邑縣地名辦公室,1983年第65頁。
    ③ 《新中國出土墓誌·河北[壹]》(上册)第28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十册第56页。
    ④ 《新中國出土墓誌·河北[壹]》(上册)第6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七册第35頁。
    ⑤ 《新中國出土墓誌·河北[壹]》(上册)第36頁;《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十册第360頁。
    ⑥ (宋)樂史撰,王文楚等點校,《太平寰宇記》卷五九河北道八,中華害局,2007年第1221页。
    ① 雍正十三年《畿輔通志》卷五四古蹟,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504册第245頁。
    ② (宋)樂史撰,王文楚等點校,《太平寰宇耙》卷五九河北道邢州,中華書局,2007年第1221页。
    ③ (清)蘇玉修修,杜雪、李飛鳴纂,光緒七年《唐山縣志》,刻本,中國數字方志庫。
    ④ 李建麗、李振奇,《臨城李氏墓誌致》,《文物》,1991年第8期。
    ⑤ 趟生泉,《李赛墓誌跋》,《東方藝術》,2008年第4期。
    [1]周偉洲,《北周莫仁相、莫仁誕父子墓誌释解》,《攷古典文物》,2013年第1期。
    [2]沈潇,《市匾首次發现漢代買地券磚》,《绍典日報》,2012年10月10日第11版。
    [3]任乃宏,《新出<唐張世師墓誌>攷释》,《邯郸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
    [4]陶钧,《北魏崔賓媛墓誌孜释》,《收藏家》,2012年第6期。
    [5]陕西省攷古研究所,《北周莫仁相、莫仁诞發掘筒報》,《孜古與文物》,2012年第3期。
    [6]洛陽市文物工作陈,《河南洛陽市吉利匾雨座北魏墓的發掘》,《攷古》,2011年第9期。
    [7]羅操,《徙買地券看東漢時期的土地買賣和土地契約》,蘇州科技學院2011年硕士論文。
    [8]楊勇,《北魏楊琏墓誌淺談》,《青少年害法》,2011年第6期。
    [9]楊吉平,《北魏張徹墓誌抨析》,《青少年書法》,2011年第8期。
    [10]王連龍,《唐代刻工孫繼和墓誌》,《文献》,2011年第3期。
    [11]《北魏楊兄墓誌》,《青少年害法》,2011年第14期。
    [12]鄭志刚,《北齊石刻五桓》,《害法叢刊》,2011年第3期。
    [13]羅红侠,《<周故梁府君墓誌之铭>攷略》,《文博》,2011年第1期。
    [14]何俊芳,《北魏辛穆墓誌铭孜释》,《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期。
    [15]王連龍,《新見北魏<濟陰王元(?)墓誌>孜释》,《古代文明》,2010年第4期。
    [16]孔德铭,焦鹏等,《河南安陽縣東魏趟明度墓》,《孜古》,2010年第10期。
    [17]張學锋,《南京演江阴發匾吴墓出土“建衡元年”買地券補釋》,2010年第1期。
    [18]李森,《北齊逢哲墓誌出土地點辨正》,《文物春秋》,2010年第4期。
    [19]趟振華,董延壽,《東漢洛陽縣男子口口卿買地鉛券研究》,《中原文物》,2010年第3期。
    [20]西安市文物孜古保護研究所,《西安南郊北魏北周發掘筒報》,《文物》,2009年第5期。
    [21]南京市江甯匾博物館,《南京濱江開發區15號路六朝墓清理筒報》,《束南文化》,2009年第3期。
    [22]羅火金,劉刚州,《隋代司馬融墓誌孜》,《中原文物》,2009年第3期。
    [23]易西兵,《南朝買地券綜論》,《束南文化》,2009年第3期。
    [24]牛潤珍,《東魏北齊鄴京里坊制度攷》,《晋陽學刊》,2009年第6期。
    [25]侯旭東,《漢魏六朝的自然聚落——兼输邨、村關係與村的通稱化》,载黄寬重主编,《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
    [26]周曉薇等,《隋代東都洛陽四郊地名孜補——以隋代墓誌銘為基本素材》,《中圃歷史地理論叢》,2009年第3期。
    [27]仇鹿鸣,《“攀附先世”與“偽冒士籍”——以渤海高氏為中心的研究》,《屋史研究》,2008年第2期。
    [28]陕西省攷古研究院隋唐孜古研究部,《陕西南北朝隋唐及宋元明清孜古五十年綜述》,《孜古與文物》,2008年第6期。
    [29]王上海,李國利,《試析南昌青霎譜梅湖東晋纪年墓銘文磚》,《文物》,2008年第12期。
    [30]江西文物孜古研究所,南昌市博物館,《南昌青雲譜梅湖東晋紀年墓發掘筒報》,《文物》,2008年第12期。
    [31]南京市博物馆,南京雨花臺匾文化局,《南京雨花臺東晋紀年墓發掘筒報》,《文物》,2008年第12期。
    [32]南京市博物館,《南京市郭家山東晋温氏家族墓》,《攷古》,2008年第6期。
    [33]羅新,《跋前秦梁阿廣墓誌》,《出土文献研究》(第八辑),中國文物研究所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34]王靈,《隋代雨京城坊及其四郊地名孜補——以隋代墓誌铭為基本素材》,陕西師範大學2007年硕士論文。
    [35]涼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館,昭覺縣文管所,《四川凉山州昭覺縣好榖鄉發现的東漢石表》,《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
    [36]孫英林,《羊烈夫婦墓誌攷略》,《南方文物》,2006年第3期。
    [37]易西兵,《廣州出土南朝翼韬買地券攷》,《東南文化》,2006年第4期。
    [38]鲁西奇,《六朝買地券叢攷》,《文史》,2006年第二辑。
    [39]吴镇烽,《秦晋雨省東漢書像石题記集釋——兼論漢代圜陽、平周等縣的地理位置》,《孜古與文物》,2006年第1期。
    [40]樊英民,《呂思禮墓讀錄文校正》,《孜古與文物》,2006年第3期。
    [41]劉蓮香,蔡運章,《北魏元萇墓誌攷略》,《中國歷史與文物》,2006年第2期。
    [42]程羲,《隋唐畏安辖縣鄉里孜新補》,《中國歷史地理输装》,2006年第4期。
    [43]牟叢松,蓋金偉,《新出四方北朝章氏墓誌校注》,《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4期。
    [44]山東省石刻藝衍博物铭等,《山束束平洪顶山摩崖刻經孜察》,《文物》,2006 年第12期。
    [45]王愛清,《秦漢里制研究》,蘇州大學2005届硕士输文。
    [46]黄羲軍、徐劲松、何建萍,《湖北鄂州郭家细灣六朝墓》,《文物》,2005年第10期。
    [47]程學忠,《貴州省博物館收藏的先秦至漢晋峙期青铜器》,《孜古》,2005年第2期。
    [48]《楊熙倦墓誌》,《害法叢刊》,2005年第6期。
    [49]《陕西西安發现北周婆耀門後裔墓葬》,《中國文物報》,2005年10月21日第2版。
    [50]朱智武,《徙墓誌地名看東晋南朝隙郡謝氏之浮沉——南京出土6方謝氏墓誌所载地名匯释》,《南京晨業大學學報》(社舍科學版),2005年第3期。
    [51](日)中村圭雨著,劉馳譯,《關於南朝贵族地缘性的孜察——以封僑郡縣的探封為中心》,《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52]張葳,《趟郡李氏“三祖”小孜》,《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2辑,2005年。
    [53]盧瑞芳,劉漢芹,《河北吴橘北魏封能墓及相關問题》,《文物春秋》,2005年第3期。
    [54]黄景春,《早期買地券镇墓文整理與研究》,華東師範大學2004年博士論文。
    [55]陕西省攷古研究所,《隋呂思禮夫婦合葬墓清理筒報》,2004年第6期。
    [56]馬永强,孫愛芹,《咸陽出土西魏墓磚銘商榷》,《攷古與文物》,2004年第4期。
    [57]李森,《北齊張攀墓誌孜鑒》,《中國文物報》,2004年10月13日。
    [58]莫志束,《浅析桂林地匾出土的南朝買地券及其相關問题》,《桂林文化》,2003年第3期。
    [59]任平,宋镇,《北周鄭術墓誌攷略》,《文博》,2003年第6期。
    [60]劉衛鹏,《咸陽西魏謝婆仁墓清理筒報》,《致古典文物》,2003年第1期。
    [61]王听,《河南新見陶潛墓誌辨溈》,《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6期。
    [62]邵磊,《南齊王寶玉墓誌攷释——兼論南朝墓誌的體例》,《文献》,2003年第4期。
    [64]裘錫圭,《讀<陕西绥德縣四十里铺畫像石墓調查簡報>小記》,《攷古舆文物》,2003年第5期。
    [65]康蘭英,王志安,《陕西绥德縣四十里铺書像石墓调查簡報》,《致古舆文物》,2002年第3期。
    [66]張劍,《洛赐出土墓誌與洛陽古代行政匾割之關保》,《洛陽出土墓誌研究文集》,2002年。
    [67]榆林地匾文管會,绥德縣博物館,《陕西绥德縣四十里铺書像石墓調查筒報》, 《孜古與文物》,2002年第3期。
    [68]趙振華、何漢儒,《唐代洛陽鄉里村方位初探》,《洛陽出土墓誌研究文集》,朝華出版社,2002年。
    [69]郭濟橘,《北朝時期鄴南城怖局初探》,《文物春秋》,2002年第2期。
    [70]劉恒,《北朝墓誌题跋二剐》,《害法叢刊》,2002年第2期。
    [71]倪潤安,《西魏北周墓葬的發现舆研究述評》,《孜古與文物》,2002年第5期。
    [72]高世華,《趟佺墓誌铭及相關史事考述》,《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
    [73]楊士安,《漢褚暨五風里馬氏買地券》,《諸暨散論》,作家出版社,2001年。
    [74]楊甯國,《寧夏彭陽出土北魏貟標墓誌磚》,《孜古舆文物》,2001年第5期。
    [75]張金龍,《北魏遷都後官貴之家在洛陽的居住里坊》,《河洛史志》,2000年第1期。
    [76]王素,《畏沙走馬模三國孫吴簡牘三文害新探》,《文物》,1999年第9期。
    [77]李静僳,白軍,《定州系白石佛像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第3期。
    [78]張偉然,《關於山東北朝摩崖刻經書丹人“僧安道壹”的雨個問题》,《文物》,1999年第9期。
    [79]張金龍,《北魏洛陽里坊制度探微》,《歷史研究》,1999年第5期。
    [80]梁勇,《江蘇徐州市茅村隋阴皇三年劉鑒墓》,《孜古》,1998年第9期。
    [81]斯仁,《江蘇南京市中華門外鐵心橘出土南朝割宋墓誌》,《孜古》,1998年第8期。
    [82]阮國林,《江蘇南京市北郊郭家山東吴紀年墓》,《孜古》,1998年第8期。
    [83]高敏,《秦漢“都亭”孜略》,载《秦漢史探封》,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84]張金光,《秦鄉官制度與鄉亭里關係》,《歷史研究》,1997年第6期。
    [85]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李屯東漢元嘉二年墓發掘簡報》,《攷古與文物》,1997年第2期。
    [86]李朝陽,《咸陽市郊北周獨孤潭貞墓誌孜述》,《文物》,1997年第5期。
    [87]鄴城孜古工作隊,《河北臨漳縣鄴南城遺址勘探與發掘》,1997年第3期。
    [88]章灣、力子,《南京西善橘南朝墓誌質疑——兼述六朝買地券》,《東南文化》,1997年第1期。
    [89]南京博物院,《南京西善橘南朝墓》,《東南文化》,1997年第1期。
    [90]周郢,《新發现的羊氏家族墓誌孜略》,《周郢文史論文集》,山東文藝出版社,1997年。
    [91]王志高,廑廬,《六朝買地券綜述》,《東南文化》,1996年第2期。
    [92]眼劍,《關於北魏洛陽城里坊的幾個問题》,《洛陽攷古四十年》,科學出版社, 1996年。
    [93]戴應新,《隋豐甯公主楊静徽駙馬章圆照墓誌笺證》,《故宫學術季刊》,1996年第1期。
    [94]夏名采,莊明軍,《山束青州興國寺故址出土石造像》,《文物》,1996年第5期。
    [95]朱國平,王奇志,《南京西善橘辅國将軍墓誌孜》,《束南文化》,1996年第2期。
    [96]高詩敏,《北朝趟郡的遥徙分怖及其與李唐先世之關係》,《河北學刊》,1996年第1期。
    [97]梁永照,《西晉王氏磚誌》,《華夏攷古》,1996年第4期。
    [98]黄吉罩,黄吉博,《北魏高猛及夫人元瑛墓誌淺释》,《中原文物》,1996年第1期。
    [99]周偉洲,《陕西北周墓葬主死葬地孜》,《中國歷史地理論装》,1995年第1期。
    [100]周振鹤,《新舊漢簡所見縣名和里名》,《歷史地理》第12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1]周偉洲,《陕西北周墓葬主死葬地孜》,《中國雁史地理論叢》,1995年第1期。
    [102]盧海鳴,《六朝建康里坊制度探析》,《南京社會科學》,1994年第6期。
    [103]甘肅省孜古文物研究所戴春陽、张瓏,《敦煌祁家灣西晋十六國墓葬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1994年。
    [104]李并成,《瓜沙二州間一塊消失了的绿洲》,《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
    [105]王锡民,隙錦惠《江蘇淮安出土東魏石刻銘文造像碑》,《束南文化》,1994年第4期。
    [106]李献奇,《北魏六方墓誌攷释》,载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编《画像砖石刻墓誌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107]馬忠理,《磁縣北朝墓群——東魏北齊陵墓兆域孜》,《文物》,1994年第11期。
    [108]臧知非,《先秦什伍鄉里制度試探》,《人文雜志》,1994年第1期。
    [109]馮吾現,《四件北朝造像碑介绍》,《中原文物》,1994年第2期。
    [110]樊子林、劉友恒,《河北正定收藏的一批早期铜造像》,《文物》,1993年12期。
    [111]宫川尚志,《六朝時代的村》,载《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四卷六朝隋唐,中華害局,1992年。
    [112]王子今,《漢代畏安鄉里攷》,《人文雜志》,1992年第6期。
    [113]胡濤、孟繼新,《束漢新富里刻石在曲阜面世》,《中國文物報》,1992年第39期。
    [114]贾效孔,黄爱華,《山束壽光北魏賈思伯墓》,《文物》,1992年第8期。
    [115]河南省偃師縣文物管理委員會,《偃師縣南蔡驻鄉漢肥致墓發掘簡報》,《文物》,1992年第9期。
    [116]葉其峰,《晉石尠墓誌——兼談墓誌制度之演燮》,《故宫博物院院刊》,1991 年第2期。
    [117]李并成,《漢敦煌郡效毂縣城攷》,《敦煌學輯刊》1991年第1期。
    [118]戴應新,《章孝宽墓誌》,《文博》,1991年第5期。
    [119]王去非,趟超,《南京出土六朝墓誌綜孜》,《孜古》,1990年第10期。
    [120]徐光冀,顧智界,《河北臨漳鄴北城遺址勘探發掘筒報》,《孜古》,1990年第7期。
    [121]王亮,《山東臨沭縣發现青铜器》,《攷古》,1990年第2期。
    [122]何雙全,《<漢筒·鄉里志>及其研究》,载《秦漢簡牘論文集》,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
    [123]隙國燦,《唐五代敦煌縣鄉里的演燮》,《敦煌研究》,1989年第3期。
    [124]林留根,《江蘇镇江東晋纪年墓清理筒報》,《束南文化》,1989年第2期。
    [125]豁子听,《漢魏洛陽城址孜辨》,《中原文物》,1988年第2期。
    [126]李發林,《“山鲁市東安漢里禺石也”簡释》,《攷古》,1987年第10期。
    [127]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安陽縣文管舍,《安陽北齊和绍隆夫婦合葬墓清理筒報》,《中原文物》,1987年第1期。
    [128]吉木布初,關榮華,《四川昭覺縣發现東漢石表和石闕残石》,《攷古》,1987年第5期。
    [129]孫德潤,時瑞寶,《咸陽市胡家溝西魏侯羲墓清理簡報》,《文物》,1987年第12期。
    [130]陕西省攷古研究所桑绍華,《西安東郊隋李椿夫婦墓清理簡報》,《孜古舆文物》,1986年第3期。
    [131]郭黎安,《江蘇境内東晋南北朝時期僑州郡縣孜略》,《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舍科學版),1986年第4期。
    [132]蒋英炬,《略输東安漢里書像石》,《孜古》,1985年第12期。
    [133]王恩田,《褚城凉台孫琮書像石墓孜》,《文物》,1985年第3期。
    [134]劉昭瑞,《石刻文字的著錄與分類》,《文博》,1985年第5期。
    [135]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唐門寺雨座漢墓發掘簡報》,《中原文物》,1984年第3期。
    [136]安徽省文物工作陈,《安徽南陵縣麻橘東吴墓》,《孜古》,1984年第11期。
    [137]湖南省博物館,《湖南资具晋南朝墓》,《攷古學報》,1984年第3期。
    [138]高維德,《劉懿墓誌攷辨》,《晋陽學刊》,1984年第2期。
    [139]王敏之,《黄驊縣北齊常文貴墓清理簡報》,《文物》,1984年第9期。
    [140]韓偉、陰志毅,《耀縣藥王山的佛道混合造像碑》,《孜古與文物》,1984年 第5期。
    [141]磁縣文化馆,《河北磁縣東隙村北齊堯峻墓》,《文物》,1984年第4期。
    [142]靳之林,《延安地匾出土一批佛教造像碑》,《孜古與文物》,1984年第5期。
    [143]甘肅省敦煌縣博物館韓躍成,張仲,《敦煌佛爺廟湾五涼時期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83年第10期。
    [144]山西省孜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具舍,《太原市北齊婁叙墓發掘筒報》,《文物》,1983年第10期。
    [145]覃羲生,張憲文,《廣西壯族自治匾融安縣南朝墓》,《攷古》,1983年第9期。
    [146]黄士斌,《河南偃师縣發现漢代買田約束石券》,《文物》,1982年第12期。
    [147]畏沙市文物工作陈,《畏沙出土南朝徐副買地券》,《湖南攷古辑刊》,1982年第1期。
    [148]王仲殊,《中國古代都城概說》,《孜古》,1982年第5期。
    [149]吴天颖,《漢代買地券攷》,《孜古學報》,1982年第1期。
    [150]熊傅新,《湖南湘陰隋大業六年墓》,《文物》,1981年第4期。
    [151]楊州博物館,邗江圖書館,《江蘇邗江湖場五號漢墓》,《文物》,1981年第11期。
    [152]任日新,《山束諸城漢墓畫像石》,《文物》,1981年第10期。
    [153]吴昌廉,《居延漢筒所見郡國縣邑鄉里统屬表》,《簡牘學報》第7期,1980年。
    [154]杜彤華,《從出土的東魏造像碑看歷史上獲嘉縣的地理位置》,《中原文物》,1980年。
    [155]洛陽博物館,《洛陽東漢光和二年王當墓發掘報告》,《文物》,1980年第6期。
    [156]蒋华,《揚州甘泉山出土東漢劉元台買地礴券》,《文物》,1980年第6期。
    [157]秦佩珩,《鄴城孜》,《河南文博通訊》,1979年第1期。
    [158]河北省文管處,《河北景縣北魏高氏墓發掘筒報》,《文物》,1979年第3期。
    [159]唐畏孺,《從吐鲁番出土文害中所見的高昌郡縣行政制度》,《文物》,1978年第6期。
    [160]宿白,《北魏洛陽和北邙陵墓——鮮卑遺跻辑錄之三》,《文物》,1978年第7期。
    [161]镇江市博物館,《劉岱墓誌簡述》,《文物》,1977年第6期。
    [162]江西省博物馆,《江西南昌晋墓》,《孜古》,1974年6期。
    [163]裘錫圭,《湖北江陵凰凰山十號漢墓出土筒牘攷释》,《文物》,1974年第7期。
    [164]河北省博物館文物管理處,《河北曲陽發现北魏墓》,《文物》,1972年第5期。
    [165]阿英,《從晉磚文字說到<蘭亭序>書法——為郭沫若《蘭亭序》依託說做一些補充》,《文物》,1965年第10期。
    [166]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具舍,《南京板橘镇石閘湖晋墓清理簡報》,《文物》,1965 年第6期。
    [167]耀生,《耀縣石刻文字略志》,《攷古》,1965年第3期。
    [168]镇江市博物館,《镇江市東晋劉剋墓的清理》,《孜古》,1964年第5期。
    [169]武伯输,《唐萬年、畏安縣鄉里攷》,《攷古學報》,1963年第2期。
    [170]夏鼐,《咸陽底眼湾隋墓出土的東羅焉金幣》,《孜古學報》,1959年第3期。
    [171]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河北磁縣講武城古墓清理簡報》,《孜古》,1959年第1期。
    [172]《記後魏邢偉墓出土物及邢蠻墓的發现》,《攷古》,1959年第4期。
    [173]眼季,《河北景縣封氏墓群調查記》,《孜古通訊》,1957年第3期。
    [174]侯鴻鈞,《洛陽西卓站發现北魏墓一座》,《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2期。
    [175]眼平一,《河北吴橘縣發现東魏墓》,《孜古通訊》,1956年第6期。
    [176]荊三林,《濟南近郊北魏隋唐造像》,《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9期。
    [177]王毓铨,《漢代亭的性質和它在封建统治上的意羲》,《光明日報》,1955年3月31日。
    [178]景璧,《西安任家口M229號北魏墓清理簡報》,《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2期。
    [179]宋英、趙小事,《北周<宇文瓘墓誌)孜释》,《碑林集刊》第八辑。
    [1](漢)班固撰,(唐)颜師古注,《漢書》,中華害局,1983年。
    [2]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館,《鲁迅辑校石刻手稿》,上海書畫出版社,1986年。
    [3]北京圖書館金石组编,《北京圖書馆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4]常害铭主编,《三晋石刻大全》,山西出版集團三晋出版社,2011年。
    [5]陳龍飛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山東省》,商務印書馆,1994年。
    [6](晋)隙壽撰,《三國志》,中華害局,1975年。
    [7]戴均良,《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
    [8]單樹模主編,《中華人民共國和地名詞典江蘇省》,商務印書馆,1987年。
    [9](宋)范曄撰,(唐)李暨等注,《後漢書》,中華書局,1982年。
    [10](唐)房玄龄等,《晋書》,中華書局,1982年。
    [11]甘肅省文物孜古研究所编,《敦煌漢簡》,中華書局,1991年。
    [12]甘肅省文物孜古研究所等編,《居延新筒》,中華書局,1994年。
    [13]賈文毓,李引主编,《中國地名辭源》,華夏出版社,2005年。
    [14]康蘭英,《榆林碑石》,三秦出版社,2003年。
    [15](唐)李百藥撰,《北齊害》,中華書局,1983年。
    [16](唐)李延壽撰,《北史》,中苹書局,1983年。
    [17](唐)李延壽撰,《南史》,中華書局,1983年。
    [18](唐)令狐德棻等撰,《周書》,中華書局,1983年。
    [19]劉創新,《臨淄新出漢封泥集》,西冷印社出版社,2005年。
    [20]陸耀富主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陕西省》,商務印書館,1994年。
    [21]洛陽第二文物工作隊,《洛陽新獲墓誌》,文物出版社,1996年。
    [22]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出土歷代墓誌輯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23]南京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编,《南京歷代石刻集成》,上海書畫出版社,2011年。
    [24](宋)欧陽修,宋祁撰,《新唐害》,中華書局,1986年。
    [25]裴淮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湖南省》,商務印書館,1992年。
    [26]齊運通,《洛陽新獲七朝墓誌》,中華害局,2012年。
    [27]尚世英主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河南省》,商務印書館,1993年。
    [28]沈起煒,徐光烈,《中國歷代職官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
    [29](梁)沈約撰,《宋書》,中華書局,1983年。
    [30]史為樂主编,《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31](漢)司馬遷撰,《史記》,中華害局,1985年。
    [32]譚其驤主编,《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年。
    [33]王壯弘、馬成名,《六朝墓誌榆要》,上海書書出版社,1985年。
    [34](北齊)魏收撰,《魏書》,中華害局,1984年。
    [35]魏嵩山,《中國歷史地名大辞典》,廣束教育出版社,1995年
    [36](唐)魏征撰,《隋書》,中華害局,1987年。
    [37](梁)蕭子顯撰,《南齊書》,中華書局,1983年。
    [38](漢)静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版,2008年重印。
    [39](唐)姚思廉撰,《梁書》,中華書局,1983年。
    [40]中國文物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新中國出土墓誌·河北[壹]》,文物出版社,2004年。
    [41]銀雀山漢墓竹筒整理小组,《銀雀山漢簡·壹》守法守令等十三篇,文物出版社,1985年。
    [42]余華青,張廷皓,《陕西碑石精華》,三秦出版社,2006年。
    [43]張燕,《北朝佛道造像碑精選》,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44]趟君平,趟文成,《河洛墓刻拾零》,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
    [45]趙君平,趟文成,《秦晉豫新出墓誌搜佚》,國家圖害館出版社,2011年。
    [46]趟君平、趙文成编,《邙洛碑誌三百種》,中華書局,2004年。
    [47]走馬樓簡牘整理組编,《畏沙走馬樓三國吴簡嘉禾吏民田家莂》,文物出版社,1999年。
    [48]走馬樓簡牘整理組编,《畏沙走馬樓三國吴簡·竹筒[壹][贰][叁][肆]》,文物出版社,2003\2007\2008\2011年。
    [1](清)畢沅撰,眼沛校點,《關中勝跡圖志》,三秦出版社,2004年。
    [2]隙直,《漢害新證》,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
    [3]池田温,《中國古代籍帐集缘》,東京大學出版會,1979年。
    [4](唐)杜佑撰,《通典》,中華書局,1984年。
    [5]端方撰,《匋齊藏石記》,《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1册,臺湾新文豐出版公司。
    [6]方若,王壯弘,《增補校碑随筆》,上海書畫出版社,1984年。
    [7]費孝通,《鄉土中國》,北京出版社,2005年。
    [8]葛劍雄,《中國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9](清)顧炎武,《歷代宅京記》,中華書局,1984
    [10](清)颇炎武,《肇域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1](清)颇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錄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2](清)麒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點校,《讀史方舆紀要》,中華書局,2005年。
    [13]郭培育,郭培智主编,《洛陽出土石刻時地記》,大象出版社,2005年。
    [14](宋)斡淲,陳鹄撰,孫吉園、鄭世刚點校,《澗泉日記西塘集蓍舊續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5]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陈,《望都二號漢墓》,文物出版社,1959年。
    [1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墓誌编辑組编,《隋唐五代墓誌彙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
    [17](清)洪亮吉,《東晋疆域志》,清嘉慶元年(1796)版本,刻本。
    [18](宋)洪適撰,《隸释隸續》,中苹害局,1985年。
    [19]侯旭東,《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舆村里》,商務印書館,2010年。
    [20]胡阿祥,《東晋南朝的僑州郡縣舆僑流人口研究》,鳳凰出版傅媒集團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
    [21](清)胡聘之撰,《山右石刻叢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22]華林甫,《中國地名學源流》,湖南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0年。
    [23]黄展嶽,《孜古纪原》,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
    [24]黄本骥撰,《古誌石華》,《石刻史料新編》第二辑第2册,臺湾新文豐出版公司。
    [25]賴非,《齊鲁碑刻墓誌研究》,齊鲁書社,2004年。
    [26](宋)樂史撰,王文楚點校,《太平寰宇記》,中華書局,2007年。
    [27](宋)李昉等编,《太平廣記》,中華書局,1986年。
    [28](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中華書局,1998年。
    [29](唐)李吉甫撰,贺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中華書局,1983年。
    [30]李健超,《增訂唐两京城坊攷》,三秦出版社,2002年。
    [31](北魏)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巴蜀書社,1985年。
    [32](清)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文物出版社,1985年。
    [33]羅新,葉煒,《新出魏晋南北朝墓誌疏證》,中華書局,2007年。
    [34]洛阳市文物局编,朱亮主编,《洛陽出土北魏墓誌選编》,科學出版社,2001年。
    [35]馬长壽,《碑铭所見前秦至隋初的關中部族》,中華書局,1965年。
    [36]毛远明師,《碑刻文献學通論》,中華書局,2007年。
    [37]毛远明師,《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線装書局,2008年。
    [38]孟州市政協文史资料研究委具會,《孟州文物》文史资料第十辑,2004年。
    [39]《全唐詩》,中華書局,1985年。
    [40](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1996年。
    [41]山束省石刻藝术博物館,《高道悦夫人墓誌字帖》,山束美術出版社,2008年。
    [42](宋)司馬光编著,(元)胡三省注,《资治通鑒》,中華書局,1982年。
    [43](元)陶宗儀撰,《說郛三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44]仝晰綱,《中國古代鄉里制度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45]王艾禄,司富珍,《漢语的語詞理據》,商務印书館,2001年。
    [46](清)王昶辑,《金石萃編》,北京市中國書店,1985年。
    [47](清)王谟辑,《漢唐地理书钞》,中華書局,2006年。
    [48]王其祎,周曉薇,《隋代墓誌铭彙考》,线装書局,2007年。
    [49]王志高,羅宗真,《六朝文物》,南京出版社,2010年。
    [50]王仲犖,《北周地理志》,中華書局,1990年。
    [51](梁)蕭统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52](清)徐乾學,《讀禮通考》,康熙三十五年(1696),刻本。
    [53](清)徐松辑,高敏點校,《河南志》,中華書局,1994年。
    [54](清)徐松撰,張穆校補,方嚴點校,《唐两京城坊攷》,中華書局,1985年。
    [55](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56](唐)許嵩撰,張忱石點校,《建康實錄》(上、下册),中華書局,1986年。
    [57](北魏)楊街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陽伽蓝記校释》,中華書局,1963年。
    [58]楊震方,《碑帖叙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59]姚薇元,《北朝胡姓攷》,中華書局,1962年。
    [60](北周)庾信著,(清)倪璠注释,《庾子山集》,康熙刻本。
    [61]員安志,《中國北周出土珍貴文物——北周墓葬發掘報告》,陕西人民美衍出版社,1993年。
    [62]張傅璽,《中國歷代契约舍编孜释》(上、下),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63]趟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64]趙超,《中國古代石刻概論》,文物出版社,1997年。
    [65]趟萬里,《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释》,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版。
    [66]周绍良、趟超主编,《唐代墓誌彙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67](清)朱駿聲撰,《說文通訓定聲》,武漢市古籍書店影印,1983年。
    [1](明)關廷訪修,張慎言纂,萬曆《太原府志》,刻本,中國数字方志库。
    [2](明)萬曆《忻州志》,中國數字方志庫。
    [3](明)王家士修,祝文、馮惟敏纂,嘉靖三十一年《臨朐縣志》,中國數字方志庫。
    [4]《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臺湾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5]《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编》,上海書店,1990年。
    [6](清)雷應元纂修,康熙三年《揚州府志》,刻本,中國數字方志庫。
    [7](清)隙食花修,康熙十一年《益都縣志》,中國地方志装書華北地方第375號,成文出版社,民國六十五年影印。
    [8](清)劉師峻纂修,康熙十一年《曲陽縣新志》,刻本,中國數字方志庫。
    [9](清)吴祚昌纂修,康熙十一年《壽陽縣志》,中國數字方志庫。
    [10](清)袁元修,清楊九有纂,康熙十三年刻本,《河間縣志》,载劉利主编,《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装刊》,2007年。
    [11](清)崔俊修,李焕章等纂,康熙十五年《青州府志》,中國數字方志庫。
    [12](清)属士琮修,吴維哲等纂,康熙十九年《南皮縣志》,中國數字方志庫。
    [13](清)戴梦熊修,李方蓁等纂,康熙二十一年《陽曲縣志》,中國數字方志庫。
    [14](清)楊繼芳修,牟適纂,顺治十六年《新泰縣志》,康熙二十二年增刻本,载國家圖書馆地方誌家譜文献中心编,《孤本舊方志選编》第五册,線装書局,2004年。
    [15](清)喬履信纂修,乾隆五年《富平縣志》,中國數字方志庫。
    [16]康熙二十四年《嘉興躲志》,中國敷字方志庫。
    [17](清)高錫爵纂修,康熙廿六年《臨洮府志》,新修方志叢刊,臺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六年。
    [18](清)張光祖修,徐永芝等纂,康熙三十二年《南陽縣志》,刻本,中國數字方志庫。
    [19](清)朱磷纂修,康熙三十三年《南陽府志》,新修方志装刊,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
    [20](清)錢陸燦等纂,康熙《常熟縣志》,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第21册,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21](清)周景桂纂修,乾隆二十年《蒲州府志》,新修方志叢刊,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
    [22](清)吴需龄修,李棟纂,乾隆二十一年《獲嘉縣志》,刻本,中國数字方志庫。
    [23](清)吴九龄修,蔡履豫纂,乾隆二十八年《畏治縣志》,刻本,中國数字方志庫。
    [24](清)吴山凰纂修,乾隆三十年《涿縣志》,刻本,中國数字方志庫。
    [25](清)倭什布修,劉長靈等纂,乾隆四十七年《惠民縣志》,中國數字方志庫。
    [26](清)沈樹聲等纂修,乾隆四十八年《太原府志》,中国数字方志庫。
    [27](清)唐侍陛修,洪亮吉等纂,乾隆五十四年《懷慶府志》,新修方志叢刊,臺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
    [28](清)金明源纂修,乾隆五十五年《平定州志》,中國數字方志庫。
    [29](清)德昌修,徐朗齊纂,乾隆五十三年《衛辉府志》,新修方志装刊,臺灣學生害局,民國五十七年。
    [30](清)梁汝泽等修,乾隆《棗揚縣志》,新修方志叢刊,臺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八年。
    [31](清)劉翰周纂修,嘉慶五年《壽光躲志》,中國數字方志庫。
    [32](宋)周應合撰,(清)嘉慶六年刊本影印《景定建康志》,中國方志叢害華中地方第416號,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二年。
    [33](清)潘镕修,嘉太二十年《蕭縣志》,中國地方志集成,安徽府縣志輯第29册,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34](清)李廷寶修,嘉度三十六年《耀州志》,中國方志叢害華北地方第527號,成文出版社,民國六十五年。
    [35](清)崔志元修,金左泉纂,道光十一年《铜山縣志》,刻本,中國敷字方志庫。
    [36](清)李培謙修,道光二十三年《陽曲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396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二十一年。
    [37](清)毛永柏等修,劉耀春纂,咸豐九年《青州府志》,新修方志叢刊,臺灣學生害局,民國五十七年。
    [38](清)王福謙、江毓秀修,潘震乙纂,同治七年《監山縣志》,中國數字方志庫。
    [39](清)阴芳言,王士芳纂,隙惟清修,同治十年《建昌縣志》,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西省府縣志辑第19册,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
    [40](清)周承弼等修,同治十三年《公安縣志》,中國地方志集成湖北府縣志辑第48册,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41](清)宗源翰等修,同治十三年《湖州府志》,中國地方志集成浙江府縣志辑第24册,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42](清)倪昌燮等修,光緒元年《吴橘縣志》,中国方志叢害華北地方第224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八年。
    [43](清)蘇玉修修,杜雪等纂,光緒七年《唐山縣志》,刻本,中國數字方志庫。
    [44](清)殷樹森修,汪寅樹等纂。光緒十四年《南皮縣志》,中國數字方志庫。
    [45](清)樊增祥修,光緒十七年《富平縣志稿》,中國方志叢書华北地方第239號,成文出版社,民国五十八年。
    [46](清)潘守廉修,張嘉谋等纂,光绪二十年《南陽縣志》,刻本,中國數字方志庫。
    [47](清)彭琬等纂修,吴特仁增訂,光緒二十年《雙流縣志》刻版增刻,民國二十一年,中國數字方志庫。
    [48](清)李植等修,楊篇纂,光绪二十年《畏治縣志》,刻本,中國數字方志庫。
    [49](清)潘守廉修,張嘉谋等纂,光緒二十年《南陽縣志》,刻本,中國数字方志库。
    [50](清)周斯德修,董濤纂,光緒三十年《重修曲陽縣志》,中國數字方志庫。
    [51]周斯億修,董涛纂,光緒三十年《重修曲陽縣志》,中國數字方志庫。
    [52](清)李髓仁修,光緒三十一年《蒲城縣新志》,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249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九年。
    [53](清)蒋鴻藻纂,光緒《諸暨縣志》,中國地方志集成浙江府縣志辑第41册,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54](清)徐懷璋纂修,清宣统三年《昭覺縣志》,载黄秀文,吴平主编,《華東师範大學圖害馆藏稀見方志叢刊》,北京圖害馆出版社,2005年。
    [55]宣统三年辛亥春正月《琊琊王氏宗譜》,江西省方志馆藏。
    [56]舒孝先纂修,民國九年《臨淄縣志》,新修方志叢刊,臺湾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影印本。
    [57]韓邦孚,田芸生,民國十二年《新鄉縣續志》,刻本,中國數字方志庫。
    [58]李繁滋纂,民國十八年《靈川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212號,成文出版社,民國六十四年。
    [59](宋)宋敏求撰,(清)畢阮校注,《畏安志》,中國方志装害華北地方第290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二十年。
    [60]耿兆棟等修,民國二十一年《景縣志》,中国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500號,成文出版社,民國六十五年。
    [61]王德乾纂修,民國二十三年鉛印本《望都縣志》,中国方志叢害華北地方第158号,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八年。
    [62]宋憲章修纂,民國二十五年《壽光縣志》,中國方志叢害,華北地方第65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七年。
    [63]應以綏等修,賈纉緒纂,民國二十八年《天水縣志》,蘭州國民印刷局,1939年。
    [64]余家摸等纂修,民國《铜山躲志》,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辑第62册,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65]宋大章等修,民國五十七年《涿縣志》,中國方志装害華北地方第135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七年。
    [66](清)張延福纂修,乾隆十八年《涇州志》,中國方志叢害華北地方第340號,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九年。
    [67]江寧縣地名委具會,《江蘇省江事縣地名缘》,1981年。
    [68]臨沐縣地名辦公室,《臨沐縣地名资料匯编》,1983年。
    [69]磁縣地名辦公室,《磁縣地名资料匯编》,磁縣地名辦公室,1983年。
    [70]臨漳縣地名辦公室,《臨漳縣地名志》,臨漳縣地名辦公室,1983年。
    [71]臨漳縣地名辦公室,《臨漳縣地名资料匯编》,1983年。
    [72]河北省靈壽縣地名辦公室,《靈壽縣地名资料匯编》,1983年5月1日。
    [73]河北省曲陽縣地名辦公室,《曲陽縣地名资料匯编》,1983年。
    [74]籍書成,趟雲林等,《高邑縣地名资料匯编》,高邑縣地名辦公室,1983年。
    [75]河北省博野縣地名辦公室,《博野縣地名资料匯编》,河北省博野縣地名辦公室,1985年。
    [76]江西省永修縣志編纂委員會编纂,劉極燥主编,《永修縣志》,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77]户縣地名志編纂委員會,《户縣地名志》,户縣地名志委員會,1987年。
    [78]陽曲縣地名委具會辦公室,《太原市陽曲縣地名志》,陽曲縣地名委員含,1990年。
    [79]河南省衡辉市人民政府地名辦公室,《衛辉市地名志》,1990年。
    [80]高密縣地名志编纂委員舍,《高密地名志》,高密縣地名志委具會,1990年。
    [81]永濟縣志编纂委員會,《永濟縣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82]平定縣志编纂委員舍编,《平定縣志》,社舍科學文献出版社,1992年
    [83]惠民縣地名委具會辦公室,《惠民縣地名志》,改革出版社,1993年。
    [84]棗强縣地方誌编纂委員會,《朿强縣志》,文化藝衍出版社,1994年。
    [85]湘除縣志编纂委員舍编,《湘除縣志》,生活·讀害·新知三聯書店,1995年。
    [86]鹿寨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编,《鹿寨縣志》,廣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87]陽泉市志编委會,《陽泉市志》,當代中國出版社,1998年。
    [88]王康等编,《乱流村志》,内蒙古科學技衍出版社,1999年。
    [89]臨洮縣志编纂委具舍,《臨洮縣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
    [90]畏治市地名委員會辦公室,《畏治市地名志》,畏治市地名委員會,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