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金末义军与晚金军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金朝末期,大量被称作“义军”的军队走上了历史舞台,在金朝末年的军事机器运转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金末义军,根据移民因素可以划分为南渡义军、未南渡义军。从人员构成上来看,南渡义军以南渡移民为主,未南渡义军以本土居民为主。南渡义军受到金朝政府的政治干预较强,未南渡义军则较弱。
     金末设置大量的“遥授”及“遥领”官,根据对史籍的分析,“遥授”应为正式称谓,“遥领”则为非正式称谓。“遥授”(遥领)官授予遵循就近原则。主要授予对象是和军事行动有关系的官员。并部分取代了原武散官阶的职能。
     金朝南渡义军的部署主要沿黄河—潼关一线展开,从黄河中游的葭州开始,经过牛心寨、桢州、同州、河中府、潼关、陕州、中京、郑州、新旧卫州、开封府、睢州、单州、归德府、徐州、邳州,以及潼关一线纵深的商州、虢州、申州、裕州、嵩州、汝州等,布防严密,层层相扣。这一防线为历朝历代防御黄河最周密者。
     金朝末年南侵南宋,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粮食等战略物资。野战方面主要使用春季突袭,集中使用骑兵、步骑联合以及步兵轮番攻击的战术。在攻略方向上,主要根据“泰和南征”的经验,不去攻击大型州军级城市,攻略对象以中小型州军、县级山水寨为主。
     蒙古侵金,主要采取了最大限度地削弱金朝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道路。金朝义军,在野战方面,发展了攻击“游骑”、袭击、以步制骑、提高战斗坚忍性及骑兵对骑兵等多种战法,给予蒙古军一定的打击。在守城方面成效不大。河北、河东地区则主要面对蒙古骑兵及其汉地世侯,利用水寨和山寨,采取袭扰与反袭扰作战。
     金朝末期出现了大量的忠义殉节人群,基本上涵盖了金朝统治下的各个民族、阶级,主要是各种既得利益者,尤以义军为突出。同时,金末忠义殉节群体在宋、元、明、清各代一直受到尊重,这种状况一直到清末才改变。
     金末义军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促进了晚金政治结构的变化,义军在金朝获取资源及政治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义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朝晚期的民族融合。
In the end of Jin Dynasty, there were a lot of YiJun(义军) army. They played animportant role in the military affairs of Jin Dynasty.
     The YiJun army, according to geography, they had three type, crossing the Yellow riverYiJun, non-crossing the Yellow river YiJun. Crossing the Yellow river YiJun’s biggest peoplewas migrate. Non-crossing the Yellow river YiJun’s biggest people was local people. JinDynasty’s government had a bigger affect to Crossing the Yellow river YiJun thanNon-crossing the Yellow river YiJun.
     In the end of Jin Dynasty, there were a lot of YaoShou(遥授) and YaoLing(遥领)government post. YaoShou was the official title, YaoLing was unofficial title. YaoShou’saward was in the neighbourhood. YaoShou awarded to the people who they played military.YaoShou take the place of WuSanGuanJie(武散官阶).
     Crossing the Yellow river YiJun along the Yellow River and Tongguan(潼关).Thesecities included ZhenZhou(桢州) NiuXinZhai(牛心寨) HeZhongFu(河中府)TongZhou(同州) TongGuan(潼关)ShangZhou(商州) GuoZhou(虢州) ShenZhou(申州) YuZhou(裕州)SongZhou(嵩州) RuZhou(汝州)ShanZhou(陕州) ZhongJing (中京)ZhengZhou(郑州) KaiFengFu(开封府) WeiZhou (卫州)Suihou(睢州) ShanZhou(单州)GuiDeFu(归德府) XuZhou(徐州) and PiZhou(邳州).This defence line playedan effect. But it didn’t rescue the Jin Dynasty’s destruction.
     Jin Dynasty to Song Dynasty launched a number of wars of aggression during Jin XuanZong(金宣宗).Jin Dynasty must pass the robbery to get the grain to Song Dynasty. Inaddition to food. In the field operations,YiJun had three tactics,included
     Attacking in spring,foot soldier and cavalry’s union,raising foot soldier’s combateffectiveness. In the strategy, YiJun didn’t attack the bigger cities, attacked the smaller citieswater forts and mountain forts.
     Mongolia’s attack, led to population decline and agricultural waste. In the fieldoperations,YiJun had four tactics.In the first place,they attacked Mongolia’s few cavalry. In the second place, they made foot soldier to resist Mongolia’s cavalry. In the third place, theyraised foot soldier’s combat effectiveness. In the forth place, they made their cavalry to resistMongolia’s cavalry. On the hebei and hedong area,YiJun built the water fort and mountainfort to resist Mongolia. They attacked Mongolia’s army and resisted the Mongolia’s army’sattack.
     In the end of Jin Dynasty, there were a lot of loyal court official. They included JinDynasty’s nation and class. YiJu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They showed respect in SongDynasty Yuan Dynasty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In the end of Qing Dynasty,theirimage was changed.
     YiJun changed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of the end of Jin Dynasty. They promoted nationmerging.
引文
①[清]施国祁:《金史详校》卷三,丛书集成初编本。
    ②原文载《钓鱼城与南宋后期历史》,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收入氏著:《陈智超自选集》,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2—428页。
    ③《金末义军与晚金政治研究》中认为此种划分方法对金朝皇帝控制义军的诸多手段重视不够,导致一些认识上的偏差。
    ④如黄宽重:《割据势力、经济利益与政治抉择——宋、金、蒙政局变动下的李全、李璮父子》,《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社会变迁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0—252页。说明李全无论附属于哪一方,都是出于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并无多少认同可言。再如张惠等,先由金入宋,后由宋归金。符海朝先生认为,初期汉人世侯附蒙是迫于蒙古军队高压恐怖政策的威慑,见符海朝:《元代汉人世侯群体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3—115页。
    ⑤《北方文物》2009年第1期。
    ⑥吉林大学文学院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⑦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王曾瑜先生在《辽宋金之节度使》一文中亦有同样观点,见氏著:《点滴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0页。
    ③杨清华:《金朝后期行省建置》,见程尼娜、傅百臣主编:《辽金史论丛—纪念张博泉教授逝世三周年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79—297页;《金朝后期对河东南、北路的军政统治——以行省、行元帅府统治为主》,《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金朝后期行枢密院官制及其职能、作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金朝后期行枢密院设置》,《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④姚朔民:《宋金的宣抚使》,见韩世明主编:《辽金史论集》(第十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5—182页。
    ⑤李锡厚:《金朝的“郎君”与“近侍”》,《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5期;周峰:《金代近侍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⑥赵振华:《金代经历及其官印》,《内蒙古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然赵文使用的文献资料只有《金史》,对于诸如《元好问全集》、《元文类》、《牧庵集》记载经历官等金元文献均未使用,甚为可惜。
    ①如胡顺利:《关于金代恒山公府都统所印的考订》,《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4期;丁留强:《金代义军都统之印》,《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
    ②《北方论丛》2002年第6期。
    ③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6—330页
    ④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⑤安徽大学历史学院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⑥陈振:《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97页。
    ⑦陈高华:《说蒙古灭金的三峰山战役》,《文史哲》1981年第3期。
    ⑧朱清泽、李鹏贵:《从蒙金战争看成吉思汗的战略战术》,《民族研究》1984年第6期。
    ⑨蔡东洲:《蒙军“假道灭金”研究四题》,《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①何平立:《蒙金战争略论》,《军事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
    ②石坚军:《1227—1231年蒙金关河争夺战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第1期;《蒙金三峰山之战新探》,《兰州学刊》2010年第10期。
    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④杨宇勋:《从自杀殉国看各族官员对金朝的认同感》,汪荣祖、林冠群主编:《民族认同与文化融合》,中正大学台湾人文研究中心2006年版,第110页。
    ①本段参考李浩楠:《金末义军与晚金政治研究》,第5—6页。
    ①现有的金代移民史论著多将注意力放在猛安谋克户和普通百姓的南渡上,对义军这一群体着墨不多,如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四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4—160页。
    ②《金史》卷一○八《胥鼎传》,第2380页。
    ③《金史》卷一一六《石盏女鲁欢传》,第2542页。
    ④本段多参考李浩楠:《金代花帽军初探》,姜锡东、李华瑞主编:《宋史研究论丛》(第10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8—153页。
    ⑤《金史》卷一○三《完颜仲元传》,第2265页。郭仲元,本姓郭,后赐姓完颜。
    ⑥《金史》卷一○三《完颜霆传》,第2270页。李霆,本姓李,后赐姓完颜。
    ⑦按照宋方记载,红袄军起义后“金乃遣完颜霆为山东行省,黄掴为经历官,将花帽军三千讨之”。见《宋史》卷四七六《李全传上》,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818页。此时已将李霆及所部称为“花帽军”,可见李霆正式成为花帽军一员,年代下限应位于此时,但由于李霆与郭仲元都发迹自中都路,亦不能排除在蒙古围攻中都时成为花帽军一部的可能性。
    ⑧《宋史》卷四七六《李全传上》,第13818页。
    ①[明]宋濂:《翰苑续集》卷一○《棣州高氏先茔石表辞》,见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947页。
    ②见姚从吾:《元朝秘史中所记“忽剌安·迭格列”人(红袄军)助金守潼关并抗御蒙古入侵事迹考》,《姚从吾先生全集》(第五册),正中书局1981年版,第349—366页。
    ③《金史》卷一○三《完颜霆传》,第2270页。
    ④[元]陈旅:《陈众仲文集》卷一○《故赠曹州尹清河郡伯张公墓碑铭》,元刻本。又荣祐,沧州清池人,贞祐时纠集义军,“故奇其服,别异他军,俾戏下皆华帽”,见[元]姚燧:《牧庵集》卷二二《金故昭勇大将军行都统万户事荣公神道碑》,四部丛刊本。此“华帽”,与“花帽”仅一字之差,加之花帽军确实曾驻沧州一带,但上文始终未指明荣祐与郭仲元的关系,故不能完全证实其属花帽军。
    ⑤《金史》卷一○三《完颜仲元传》,第2266页。
    ⑥李浩楠:《金代花帽军初探》,《宋史研究论丛》(第10辑),第139—144页。
    ⑦《金史》卷一○三《完颜仲元传》,第2266—2267页;《金代花帽军初探》,《宋史研究论丛》(第10辑),第146页。
    ⑧《金史》卷一○三《完颜霆传》,第2270—2271页;《金代花帽军初探》,《宋史研究论丛》(第10辑),第146—148页。
    ⑨姚奠中主编,李正民增订:《元好问全集》卷二○《通奉大夫钧州刺史行尚书省参议张君神道碑铭》,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67页。
    ①《宋史》卷四七六《李全传上》,第13823页。
    ②[元]王旭:《兰轩集》卷一六《故宣武将军朐山令王公墓碣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按元好问记载,“诏以郑州军卒谋反,命与防御使、临淄郡王张惠”云云,则可知上文张忠即指张惠,见《元好问全集》卷二○《资善大夫集庆军节度使蒲察公神道碑铭》,第471页。
    ③[宋]方大琮:《宋宝章阁直学士忠惠铁庵方公文集》卷二○《曾太卿式中》,明正德刻本。
    ④《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839页。
    ⑤《元好问全集》卷二○《资善大夫集庆军节度使蒲察公神道碑铭》,第471页。
    ⑥[旧题宋]宇文懋昭、崔文印校正:《大金国志校证》卷二六《义宗皇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1页。
    ⑦《金史》卷一○三《完颜阿邻传》,第2268页。郭阿邻,本姓郭,后赐姓完颜。
    ⑧以上均见《金史》卷一○三《完颜阿邻传》,第2269页。
    ⑨《金史》卷一○二《田琢传》,第2248页。
    ①《元好问全集》卷一九《内翰冯公神道碑铭》,第447页。
    ②《金史》卷一二四《毕资伦传》,第2707页。
    ③《金史》卷一○二《蒙古纲传》,第2256页。
    ④《金史》卷一○二《完颜弼传》,第2254页。
    ⑤《金史》卷一○二《蒙古纲传》,第2257页。
    ⑥《元好问全集》卷二八《归德府总管范阳张公先德碑》,第596页。
    ⑦《金史》卷一○二《蒙古纲传》,第2259页。
    ⑧《金史》卷一○二《蒙古纲传》,第2259页。
    ⑨[元]虞集:《道园类稿》卷四一《张宣敏公神道碑》,元人文集珍本从刊本。
    ⑩《牧庵集》卷二一《少中大夫静江路总管王公神道碑》。
    11《金史》卷一○二《蒙古纲传》,第2258页。
    12《金史》卷一七《哀宗纪上》,第385页。
    ①《金史》卷一一八《武仙传》,第2577页。
    ②《元史》卷一九三《攸哈剌拔都传》,第4381页。
    ③《金史》卷一一八《武仙传》,第2577页。
    ④《金史》卷一一八《武仙传》,第2579页。
    ⑤《宋史》卷四一二《孟珙传》,第12372页。
    ⑥《金史》卷一二三《杨沃衍传》,第2683页。
    ⑦《金史》卷一二三《杨沃衍传》,第2684页。
    ⑧《金史》卷一二三《杨沃衍传》,第2685页。
    ⑨《金史》卷一二四《忠义传四》,第2704页。
    ⑩《金史》卷一二四《毕资伦传》,第2706—2707页。
    11《金史》卷一二四《毕资伦传》,第2707页。
    12《金史》卷四四《兵志》,第1000页。
    ①李浩楠:《论金代的忠孝军》,《北方文物》2008年第2期。按《金史》卷一一三《赤盏合喜传》载忠孝军民族成分有“河西”,第2494页。在金代,河西有时指代西夏,如兰州“正大三年州陷河西”,见赵万里辑校:《元一统志》卷四《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468页。则忠孝军中尚有西夏人成分。
    ②《金史》卷四四《兵志》,第1000页。
    ③《金史》卷一一三《赤盏合喜传》,第2494页。
    ④《金史》卷四四《兵志》,第1000页。
    ⑤《金史》卷一一七《粘哥荆山传》,第2557页。
    ⑥《元好问全集》卷二七《龙虎卫上将军术虎公神道碑》,第567页。
    ⑦金朝末期对义军“频繁调动”政策可以概括为,义军及其将领频繁地变换驻扎地点;在调动中,尽量使原来比较亲密的将领在地理上相距一定距离,分而治之;在调动中削弱义军将领本部;在一个地区,尽量部署众多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义军,互相牵制。参见:《金末义军与晚金政治研究》,第21—32页。金朝南渡义军由于受三面作战及政治干预的影响,调动异常频繁,普通兵士亦不例外,刘祁所作《征妇词》:“如何十载尚舆隶,东屯西戍长奔驰。秋风戎马临关路,千里持矛关上去”。形象地描写了其军士丈夫长期在不同地域作战,每到“防秋”时奔赴潼关的场面。见[元]苏天爵编:《元文类》卷四,四部丛刊本。
    ①《金史》卷一○三《完颜仲元传》,第2267页。
    ②《金代花帽军初探》,《宋史研究论丛》(第10辑),第148页。
    ③《金末义军与晚金政治研究》,第30—31页。
    ④同上,第41页。
    ⑤《金史》卷四四《兵志》,第999页。此条,《兵志》系于正大二年,而卷五五《百官志一》,将设总领使系于元光间,第1239页。正大二年,更总领使为都尉。可知《兵志》使用了夹叙笔法,设总领使、直隶密院,为元光之时,而总领使改为都尉则是正大二年。
    ⑥《金史》卷一一三《赤盏合喜传》,第2494页。此亦可证上引《金史·兵志》之误,“在东宫日”,即指哀宗为皇太子时,此时哀宗亦为枢密使,可知拣选士卒、合并义军均在宣宗时完成,正大之时不过改易官名而已。
    ①《金史》卷一○六《术虎高琪传》,第2346页。
    ②金人王渥《游蓝田》诗云:“今年九月未防秋,始见登场有新谷”,见元好问编:《中州集》卷六,中华书局1959年排印本。可见于秋高马肥之际防御蒙古已为常态,而“未防秋”则为罕见之事。又《中州集》卷七,雷琯《商歌十章》言:“一自秦原有烽火,年年选将戍河潼”。则知虽然潼关为要地,有重兵把守,但是在防秋之际仍然需要增加兵力,而且“年年选将”,即每年调动不同的义军戍守潼关。
    ③《元好问全集》卷二○《资善大夫吏部尚书张公神道碑铭》,第462页。
    ④[元]李庭:《寓庵集》卷六《金故朝请大夫同知裕州防御使事王君墓志铭》,元人文集珍本从刊本。
    ⑤《金史》卷一二三《爱申传》,第2691页。
    ⑥《牧庵集》卷二一《平凉府长官元帅兼征行元帅王公神道碑》。
    ①《金史》卷一○三《完颜仲元传》,第2267页。
    ②《道园类稿》卷四四《国子助教李先生墓碑》。
    ③《秋涧先生大全集》卷五五《故提刑按察签事刘公墓碑铭》。
    ④《牧庵集》卷一八《邓州长官赵公神道碑》。
    ⑤《牧庵集》卷一八《戍守邓州千户杨公神道碑》。
    ⑥[元]王鹗:《汝南遗事》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
    ⑦《汝南遗事》卷二。
    ⑧[宋]刘克庄著,王蓉贵、向以鲜校点,刁忠民审订:《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三《孟少保神道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694页。
    ①《金史》卷一○○《完颜伯嘉传》,第2212—2213页。
    ②《金史》卷一○七《张行信传》,第2366页。
    ③见第五章第一节。
    ④邹逸麟:《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见氏著:《椿庐史地论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55—259页。
    ⑤[宋]李心传著,徐规点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九《鞑靼款塞》,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51—852页。
    ①《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837页。
    ②《金史》卷一一八《张甫传》,第2583页。
    ③[元]郝经著,秦雪清点校:《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三五《故易州等处军民总管何侯神道碑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1页。
    ④[元]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卷一八《龙虎卫上将军安武军节度使兼行深冀二州元帅府事王公行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金史》卷一一八《张甫传》,第2582页。
    ⑥《元好问全集》卷二六《东平行台严公神道碑》,第549页。
    ⑦《紫山大全集》卷一八《龙虎卫上将军安武军节度使兼行深冀二州元帅府事王公行状》。
    ⑧《金史》卷一一八《靖安民传》,第2584页。
    ⑨《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三五《故易州等处军民总管何侯神道碑铭》,第491页。
    ⑩《金史》卷一一八《苗道润传》,第2571页、2572页。
    11[清]杨晨编:(光绪)《定兴县志》卷一七《李仲墓碑》,光绪十六年刻本。按前引《清容居士集》卷二○《采芝亭记》,此西山无疑指太行山。
    ①《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三五《故易州等处军民总管何侯神道碑铭》,第491页。
    ②《金史》卷一一八《苗道润传》,第2573页
    ③[清]唐执玉等编:(雍正)《畿辅通志》卷一○七《蔡国公神道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金史》卷一一八《武仙传》,第2577页。
    ⑤《元史》卷一二○《肖乃台传》,第2966页。
    ⑥《元史》卷一五一《王玉传》,第3568页。
    ⑦《金史》卷一一八《武仙传》,第2577页。
    ⑧《秋涧先生大全集》卷四八《开府仪同三司中书左丞相忠武史公家传》。
    ⑨《元好问全集》卷三○《西宁州同知张公之碑》,第631页。
    ⑩《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三五《故中书令江淮京湖南北等路宣抚大使杨公神道碑铭》,第493页。
    11[明]程遵等编:(正德)《赵州志》卷五《高邑县·名宦》,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12[清]史赓云等修:(光绪)《续修赞皇县志》卷二五《镇国上将军同知忻州事赵氏昆仲忠孝碑铭》,光绪二年刻本。
    ①《紫山大全集》卷一五《成安郑氏世德之碑》。
    ②此处“惟弘”,与上面的“惟宏”两条记载都出自胡祗遹的《紫山大全集》,但从两人任河北宣抚使的时间及出自皇朝宗室来看,应为同一人。《金史》中有多处记载均为“惟宏”。
    ③《紫山大全集》卷一六《故磁州安抚使李公神道碑铭》。
    ④《紫山大全集》卷一六《故磁州安抚使李公神道碑铭》。
    ⑤《元好问全集》卷二九《千户赵侯神道碑铭》,第616页。
    ⑥《紫山大全集》卷一六《故磁州安抚使李公神道碑铭》。
    ⑦《元好问全集》卷三○《五翼都总领豪士信公之碑》,第634—635页。
    ⑧《元好问全集》卷二三《曹征君墓表》,第520页。
    ⑨王炳熙等修:(民国)《续修藁城县志》卷八《太傅忠烈公神道碑》,1934年《藁城县志四种》本。
    ⑩《紫山大全集》卷一六《大元故元帅左都监曲周县令杜公神道碑铭》。
    11[清]熊象阶修、武穆淳纂:(嘉庆)《濬县志》卷一九《循政记》,嘉庆六年刻本。
    12[清]姚德闻修、吕夷钟纂:(康熙)《滑县志》卷六《官师志·历代太守节度知州》,康熙二十五年刻本。
    13《金史》卷一一八《王福传》,第2575页。
    ①《金史》卷一一八《郭文振传》,第2584页。
    ②《金史》卷一一八《郭文振传》,第2587页。
    ③[清]胡聘之编:《山右石刻丛编》卷二九《刘义碑》,光绪二十七年刻本。
    ④[明]解缙编:《永乐大典》卷五二四五引《(辽州)图经志》,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⑤《永乐大典》卷五二四五引《(辽州)图经志》。
    ⑥《金史》卷一一八《胡天作传》,第2587页。
    ⑦陈智超先生认为胥鼎调回朝廷后,“平阳义军由同知平阳府事胡天作所领”,《陈智超自选集》第420页。
    ⑧《金史》卷一一八《胡天作传》,第2588页。
    ⑨《山右石刻丛编》卷二六《靳和碑》。
    ⑩《金史》卷一一八《张开传》,第2589页。
    11《金史》卷一一八《张开传》,第2590页。
    ①《元文类》卷六九《金同知沁南军节度使事杨公传》。
    ②《金史》卷一二三《禹显传》,第2693页。
    ③《金史》卷一一八《武仙传》,第2577页。
    ④《山右石刻丛编》卷三○《王氏世德碑》。
    ⑤《山右石刻丛编》卷二八《聂珪碑》。
    ⑥牛诚修编:《定襄金石考》卷二《大朝故九原帅府都总押观察使樊公墓表》,1932年铅印本。
    ⑦《金史》卷一二二《伯德窊哥传》,第2660页。
    ⑧《金史》卷一○○《完颜伯嘉传》,第2208—2209页。
    ⑨《金史》卷一○○《完颜伯嘉传》,第2210页。
    ⑩《金史》卷一○○《完颜伯嘉传》,第2213页。
    11《金史》卷一一一《古里甲石伦传》,第2439页。
    ①《金史》卷一一一《古里甲石伦传》,第2441页。
    ②《金史》卷一一一《古里甲石伦传》,第2441页。
    ③《金史》卷一二二《赵益传》,第2670页。
    ④《金史》卷一二二《侯小叔传》,第2671页。
    ⑤《金史》卷一二二《侯小叔传》,第2671页。
    ⑥[元]苏天爵编、姚景安点校:《元朝名臣事略》卷一《太师鲁国忠武王》,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
    8页。按《道园类稿》卷四五《蒙古拓拔公先茔碑铭》,载蒙古将按札儿“侯氏之兵燔其城而屠其民,即趋中条山”,后斩首数万。此记载可知侯小叔以中条山为据点,惟言其收复河中后退往中条山,与《金史》本传驻守河中战死不符,有夸大蒙古军威之嫌。
    ⑦《元史》卷一二二《按札儿传》言侯氏“率昆弟兵十余万”,第3006页。“昆弟兵”无疑说明侯小叔所部义军,同当时必兰阿鲁带在潞州所招义军一样“父子兄弟自相救援,各顾其家”,具有相同的地域性和宗族性,见《金史》卷一○二《必兰阿鲁带传》,第2261页。
    ⑧《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三五《河阳遁士苟君墓铭》,第494—495页。
    ①[元]刘敏中:《中庵先生刘文简公文集》卷五《梁邹黄氏先茔记》,元刻本。
    ②[元]于钦著,庄剑点校:《齐乘》卷三《郡邑》,《宋元珍稀地方志丛刊》(第四册),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
    ③[元]程钜夫:《雪楼集》卷一九《彭城郡献穆侯刘府君神道碑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金史》卷一○二《田琢传》,第2251页。
    ⑤《金史》卷一一八《燕宁传》,第2591页。
    ⑥《金史》卷一一八《燕宁传》,第2591页。
    ⑦《金史》卷一○二《蒙古纲传》,第2258页。
    ⑧《金史》卷一○二《田琢传》,第2252页。
    ⑨[清]倭什布修,刘长灵纂:(乾隆)《惠民县志》卷五《人物志·武功》,乾隆四十七年刻本。
    ⑩《元文类》卷六九《金同知沁南军节度使事杨公传》。
    ①《金史》卷一七《哀宗纪上》,第384页。参见《金末义军与晚金政治研究》,第37—38页。
    ②《金史》卷一一八《胡天作传》,第2588页。
    ③《金史》卷一一八《郭文振传》,第2586页。
    ①参见到何之(梁太济):《关于金末元初的汉人武装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及陈智超:《金末宋末抗蒙(元)义军比较》。
    ②《金史》卷一○七《高汝砺传》,第2359页。
    ①《金末义军与晚金政治研究》,第40—43页。
    ②《金朝军制》,第46—48页。
    ③《金朝军制》,第48—49页。
    ④参见《金朝军制》,第50—57页。
    ⑤分见河北隆化出土“元帅府左参谋之印”;陕西出土“行元帅府都弹压印”;昔阳出土“行元帅府委差之印”,见景爱主编:《金代官印》,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189页,第197页,第198页。
    ⑥《金朝军制》,第55—56页。
    ⑦《金史》卷一○三《完颜仲元传》,第2267页。
    ①《金朝军制》,第57—61页。
    ②《金史》卷一○三《完颜仲元传》,第2266页。
    ③《金史》卷一○三《完颜霆传》,第2270页、第2271页。
    ④如“单州招抚刘琼”,可知单州设置过招抚司,见《金史》卷一六《宣宗纪下》,第358页。
    ⑤如出土“保德州招讨使司之印”,《金代官印》,第86页。
    ⑥《金朝军制》,第61—62页。
    ⑦《金代官印》,第39页。
    ⑧《金代官印》,第280页。
    ⑨《金代官印》,第233页。
    ⑩《金朝军制》,第91—92页。
    11《金史》卷一一三《赤盏合喜传》,第2494页。
    ①关于金代武散官,参见《金朝军制》,第126—132页。
    ②王曾瑜:《辽宋金之节度使》,见氏著:《点滴编》,第180页。
    ①[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①[清]陆耀遹:《金石续编》,同治十三年双白燕堂刊本。
    ②[清]武亿编:(嘉庆)《宝丰县志》,嘉庆二年刻本。
    ③[清]王昶编:《金石萃编》,嘉庆十年经训堂刻本。
    ①原文如此,疑为广威将军、宣威将军或明威将军。
    ②[金]孔元措:《孔氏祖庭广记》,丛书集成初编本。
    ③赵文琴编:《昌乐县续志》,民国二十三年年铅印本。《刘氏先茔碑记》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
    ④[元]魏初:《青崖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宦迹》中作“遥授顺德府判官”,按同卷《秩官表》作其“授归德府判官”,金无顺德府建置,应为“归德”,《秩官表》脱“遥”字。惟《秩官表》将温迪罕彦德,误作“温迪,字彦德”。
    ①[清]高昱修、王开沃纂,马学赐续修、王芾续纂:(嘉庆)《蓝田县志》,嘉庆元年刻本。
    ①表2剔除了记载重复者,如《金史》中雷渊、商衡、聂天骥的列传全抄自元好问为其所作神道碑、墓志铭,《王扩传》亦有相当部分抄自元好问所作王扩神道碑者,经过比对,《王扩传》关于遥授(遥领)官一段正是抄自元好问所作神道碑,惟《神道碑》作“遥领”,《金史》作“遥授”,当以前者为准。关于《金史》列传对元好问文集的取舍,参见程妮娜:《<遗山文集>与史学》,《史学集刊》1992年第2期。
    ②《寓庵集》卷六《金故朝请大夫同知裕州防御使事王君墓志铭》。
    ③《紫山大全集》卷一八《显武将军安阳县令兼辅岩县令李公墓志铭》。
    ④《牧庵集》卷一七《袁公神道碑》。
    ⑤[清]段松苓编:《益都金石记》卷四《元兀林答碑》,光绪九年刻本。
    ⑥《金史》卷一四《宣宗纪上》,第307页。
    ⑦《金史》卷一六《宣宗纪下》,第362页。
    ①《宋会要辑稿》兵一六之一七。
    ②《宋会要辑稿》兵一七之三七。
    ③[清]永瑢等编:《四库全书总目》卷五一《史部·杂史类》,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④[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六《特勤当从石刻》,见陈文和主编:《嘉定钱大昕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册,第178页。
    ⑤本节多参考王曾瑜先生《辽宋金之节度使》所附《唐五代辽宋金节镇军名与所在州名对照表》。
    ①徐州原属山东西路,“贞祐三年九月改隶河南路”,《金史》卷二五《地理志中》,第614页。
    ②邳州原属山东西路,“贞祐三年九月改隶河南路”,《金史》卷二五《地理志中》,第615页。
    ①葭州原属河东北路,“兴定二年五月以河东残破,改隶延安府”,《金史》卷二六《地理志下》,第632页。
    ②《金史》卷一一八《靖安民传》,第2583页、第2584页。
    ③《元好问全集》卷二○《通奉大夫钧州刺史行尚书省参议张君神道碑铭》,第467页。
    ①《元好问全集》卷二○《通奉大夫钧州刺史行尚书省参议张君神道碑铭》,第468页。
    ②《元文类》卷二○《侯府君夫人李氏祠堂碑》,四部丛刊本。
    ③《元好问全集》卷一八《嘉议大夫陕西东路转运使刚敏王公神道碑铭》,第432页。
    ④《元好问全集》卷二一《雷希颜墓铭》,第486—487页。
    ①《元好问全集》卷二八《广威将军郭君墓表》,第604页。
    ②《金史》卷一○○《完颜伯嘉传》,第2212页。
    ③《金史》卷一○九《陈规传》,第2407页。
    ④《金史》卷五四《选举志四》,第1201页。
    ⑤《金朝军制》,第91—93页。
    ⑥《金史》卷一○九《陈规传》,第2407页。
    ⑦《金史》卷一一五《崔立传》,第2526页。
    ①《元好问全集》卷二○《资善大夫集庆军节度使蒲察公神道碑铭并引》,第471页。“息州刺史李”,从其在郑州而授予息州刺史来看,必为同样为遥领官。
    ②《元好问全集》卷二○《资善大夫武宁军节度使夹谷公神道碑铭》,第473页。
    ③[元]王恂《镇国上将军同知忻州事赵氏昆仲忠孝碑铭》,见(光绪)《续修赞皇县志》卷二五《艺文》。
    ④《牧庵集》卷二○《中书右三部郎中冯公神道碑》。
    ⑤《秋涧先生大全集》卷五二《大元故奉训大夫尚书礼部郎中致仕丁公墓碑铭》。
    ⑥《金朝军制》,第74—75页。
    ⑦《金史》卷一○○《完颜伯嘉传》,第2212页。
    ①遥授(遥领)官仅仅表示虚衔,并不实际上任。如表1,术甲脱鲁灰元光元年任遥授昌武军节度使,而与地方志所载金朝历任昌武军节度使相对照,时年任昌武军节度使者为移剌真,见[明]张良知纂修:(嘉靖)《许州志》卷五《官纪志·职官表》,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②《金史》卷一一五《崔立传》,第2526页。知府应为府尹避“尹”讳所改,按《金史》卷一○八《师安石传》,师安石“本姓尹氏,避国讳更焉”,第2393页。姓氏尚不在话下,官职自然,故“府尹”相应更改为“知府”,“少尹”改为“治中”。
    ③《元文类》卷六九《金同知沁南军节度使事杨公传》。禹显,上党公张开属下将领,《金史》有传。
    ④《元文类》卷六九《金同知沁南军节度使事杨公传》。
    ①蔡东洲:《蒙军“假道灭金”研究四题》,《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石坚军:《1227—1231年蒙金关河争夺战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第1期;赵晓帆:《金朝水军诸问题研究》,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3—30页。
    ②《大金国志校证》卷二六《义宗皇帝》,第360—361页。
    ①刘浦江:《再论<大金国志>的真伪》,见氏著:《辽金史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5—356页。
    ②[元]佚名编,王瑞来笺证:《宋季三朝政要笺证》卷一,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35—36页。
    ③[宋]罗璧:《罗氏拾遗》卷三《封略自然之险》,《宋代笔记小说集成》(第20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双夷录》”原作“又《夷录》”,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拾遗》改。
    ④[宋]王存撰,王文楚、魏嵩山点校:《元丰九域志》卷一《京东东路》,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6页。
    ⑤如《夷坚支甲》卷九《鲁晋卿》称“宿迁之崔镇”,见[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85页;元人王恽诗云:“崔镇抵宿迁”,见《秋涧先生大全集》卷四《自淮口抵宿迁风雨大作》。
    ①《金史》卷一○二《完颜弼传》,第2254页。
    ②[明]吕柟编:(嘉靖)《阳武县志》卷一《山川》引《树石埽记》,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③《元好问全集》卷一九《内翰冯公神道碑铭》,第447页。
    ④《金史》卷一〇二《仆散安贞传》,第2246页。
    ⑤《金史》卷一〇三《纥石烈桓端传》,第2280页。
    ⑥《牧庵集》卷一七《袁公神道碑》。
    ⑦《金史》卷二六《地理志下》,第632页。
    ⑧兴定四年八月,金廷“罢葭州招抚司”,《金史》卷一六《宣宗纪下》,第354页。按,本节所列设立军事机构,为天兴元年黄河一线防御崩溃之前所设立者。
    ⑨《金史》卷一一二《完颜合达传》,第2466页。
    ⑩《金史》卷一一一《古里甲石伦传》,第2443页。
    11《牧庵集》卷一七《袁公神道碑》。
    12《金史》卷一一六《徒单兀典传》,第2538页。
    13《中州集》卷六《游蓝田》。
    ①《山右石刻丛编》卷三八《吉州学乡贤杨贞行迹碣》。
    ②《金史》卷二六《地理志下》,第643页。
    ③《金史》卷一一四《石抹世勣传》,第2517页。
    ④《金史》卷一〇八《把胡鲁传》,第2391页。
    ⑤《金史》卷一二二《女奚烈斡出传》,第2665页。
    ⑥《元史》卷一四七《史天祥传》,第3488页。
    ⑦《元好问全集》卷二七《龙虎卫上将军术虎公神道碑》,第567页。其中“夏阳”指同州所属郃阳县之夏阳镇,见《金史》卷二六《地理志下》,第643页。
    ⑧《山右石刻丛编》卷二三《大金重修河中府玄武殿记》。
    ⑨《金史》卷一〇〇《完颜伯嘉传》,第2213页。
    ⑩贞祐四年四月胥鼎上奏时,言“河中宣抚司”云云,见《金史》卷四八《食货志三》,第1085页。
    11贞祐四年,有“河中经略使陀满胡土门”,可知河中设置过经略司,见《金史》卷一〇八《胥鼎传》,第2377页。
    12元光元年五月,完颜合达上奏时提及“河中安抚司”云云,见《金史》卷一一二《完颜合达传》,第2465页。
    13元光二年三月,完颜伯嘉“行尚书省于河中”,见《金史》卷一〇〇《完颜伯嘉传》,第2213页。
    14《金史》卷一六《宣宗纪下》,第359页。
    15《元史》卷一四九《郭德海传》,第3522页。
    16《金史》卷一一一《完颜讹可传》,第2445页。
    ①张琚:《移河中》,见《中州集》卷七,。
    ②《金史》卷一〇九《陈规传》,第2409页。
    ③《金史》卷一一一《完颜讹可传》,第2445页。
    ④《山右石刻丛编》卷二三《大金重修河中府玄武殿记》。
    ⑤《金史》卷一一一《完颜讹可传》,第2446页。
    ⑥《金史》卷一四《宣宗纪上》,第312页。
    ⑦《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九《鞑靼款塞》,第851页。
    ⑧《金史》卷一五《宣宗纪中》,第330页、第331页。
    ⑨《中州集》卷七《商歌十章》;《元文类》卷四《征妇词》。
    ⑩《金史》卷一六《宣宗纪下》,第359页。
    11如金人雷琯所作描写正大末陕西民东逃的《商歌十章》,多次形容潼关一线群山之险,如“百死才能到关下,仰看犹似上天梯”;“虚岩远壑互相应,转见离乡去国情”;“行人十步九盘桓,岩壑萦回行路难”。见《中州集》卷七。
    12《元好问全集》卷二○《资善大夫吏部尚书张公神道碑铭》,第462页。
    13[宋]郑思肖:《心史·大义略叙》,见陈福康点校:《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58页。
    ①[金]元好问:《中州乐府》,见《中州集》附录,中华书局1959年排印本。按王庆生先生考证,此词作于兴定五年,见氏著:《金代文学家年谱》,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下册,第1257页。
    ②[金]李俊民:《庄靖集》卷二《闻捷音招王德华吴天章等出山》,九金人集本;《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一一《金源十节士歌·郭虾蟆》,第157页。
    ③《金史》卷四四《兵志》,第1000页。
    ④《金史》卷一一六《徒单兀典传》,第2538页。
    ⑤《金史》卷一○三《完颜仲元传》,第2266页。
    ⑥《金史》卷一○二《必兰阿鲁带传》,第2262页。
    ⑦《金史》卷一○三《完颜仲元传》,第2267页。
    ⑧《金史》卷一○三《完颜仲元传》,第2267页。
    ⑨[清]范启源纂修、薛馧订正:(乾隆)《雒南县志》卷二《地舆志》,同治七年增刻本。
    ⑩[清]王廷伊修、李本定纂:(康熙)《续修商志》卷一○《重修宣圣庙记》,康熙四年刻本。
    11《金史》卷一一六《石盏女鲁欢传》,第2542页。
    12《金史》卷一二三《完颜斜烈传》,第2683页。
    ①[金]杨弘道:《小亨集》卷三《阻隆曲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此诗系年,见《金代文学家年谱》,下册,第1376页。
    ②《金史》卷一一九《完颜仲德传》,第2605页。
    ③《金史》卷一二四《术甲脱鲁灰传》,第2699页。
    ④蔡东洲:《蒙军“假道灭金”研究四题》,《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石坚军:《1227—1231年蒙金关河争夺战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第1期。
    ⑤《金史》卷一一二《完颜合达传》,第2468页。
    ⑥《金史》卷一四《宣宗纪上》,第314页。
    ⑦兴定元年,温迪罕达曾任“陕州行枢密院参议官”,可知陕州设置性枢密院。《金史》卷一○四《温迪罕达传》,第2294页。
    ⑧《山右石刻丛编》卷三八《吉州学乡贤杨贞行迹碣》。
    ⑨《金史》卷一○一《仆散端传》,第2232页;卷一二二《从坦传》,第2661页。
    ⑩王挺《隘秦堂记》,见[清]梁溥纂修:(乾隆)《阌乡县志》卷九《艺文》,乾隆十二年刻本。《阌乡县志》将王挺标为元人,然从上引文及其后“郡守通奉纥石烈公,乃名相之后”,“以提控推排驻马公廨”来看,所论述的是金代防御黄河、通检推排的场景。故《阌乡县志》误将金文作为元文。
    11《金史》卷一七《哀宗纪上》,第378页。
    12《中州集》卷六《三门津》。
    ①《寓庵集》卷六《故京兆路都总管府提领经历司官太傅府都事李公墓志铭》。
    ②《元好问全集》卷四二《满江红》,第983页。此词系年,赵永源先生系于正大元年,见氏著:《遗山乐府校注》,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③《金史》卷一一二《完颜合达传》,第2468页。
    ④《金史》卷二六《地理志下》,第642页。
    ⑤《金史》卷一四《宣宗纪上》,第320页。
    ⑥《金史》卷一○三《完颜仲元传》,第2266页。
    ⑦《金史》卷一○三《完颜阿邻传》,第2269页。
    ⑧《元好问全集》卷一八《通奉大夫礼部尚书赵公神道碑》,第437页。
    ⑨《金史》卷一一二《完颜合达传》,第2467页。
    ⑩《金史》卷四四《兵志》,第999—1000页。
    11《金史》卷二五《地理志中》,第593页。
    12兴定五年二月,金朝命完颜惟弼“行院于中京”,见《金史》卷一六《宣宗纪下》,第356页。
    13天兴元年,金朝有“中京元帅左监军任守贞”,可知此地设有中京行元帅府,见《金史》卷一七《哀宗纪上》,第388—389页。
    ①《金史》卷一一一《乌林答胡土传》,第2451—2452页。
    ②《金史》卷一○四《斡勒合打传》,第2303页。
    ③[元]郑谧:《济民渡河神祠记》,见[清]甘扬声修、刘文运纂:(嘉庆)《渑池县志》卷一一,嘉庆十五年刻本。
    ④《金史》卷一六《宣宗纪下》,第356页。
    ⑤分见《中州集》卷一○《李讲议汾》;《元好问全集》卷七《寄王丈德新二首》,下注“孟津时事”,第153页;《庄靖集》卷四《和河楼闲望》,下注“孟州”。
    ⑥《金史》卷一六《宣宗纪下》,第354页。
    ⑦《山右石刻丛编》卷三七《忽神伯里閤不花碑》。
    ⑧《金史》卷四四《兵志》,第1000页。
    ⑨《金史》卷一七《哀宗纪上》,第378页。
    ⑩[清]徐松辑、张保见点校:(元)《河南志》卷四,《宋元珍稀地方志丛刊》(第四册),第279页。
    11《金史》卷一一一《撒合辇传》,第2449页。
    12《金史》卷一一一《强伸传》,第2450页。
    ①《金史》卷一二四《毕资伦传》,第2706—2707页。
    ②《元好问全集》卷二七《龙虎卫上将军术虎公神道碑》,第566页、第567页。
    ③[金]赵秉文:《闲闲老人滏水文集》卷三《杂拟十首》。丛书集成初编本。
    ④《元好问全集》卷四二《水调歌头·西京汜水故城登赋》,第980页。此词系年,见《遗山乐府校注》,第44页。
    ⑤《紫山大全集》卷一八《魏处士墓碣铭》。
    ⑥《元史》卷一六三《张雄飞传》,第3819页。
    ⑦《闲闲老人滏水文集》卷四《过广武山》。按广武山,位于河阴境内。见《金史》卷二七《河渠志》,第671页。
    ⑧《中州集》卷八《河阴望河朔感寓一首》。
    ⑨《元好问全集》卷二○《资善大夫集庆军节度使蒲察公神道碑铭》,第471页。天兴元年正月,有郑州“屯军元帅马伯坚”降蒙,可知郑州正大时设置元帅府,见《金史》卷一七《哀宗纪上》,第385页。
    ⑩《金史》卷一○四《高霖传》,第2290页。
    11《永乐大典》卷四九○九引《东郡志》。
    12《秋涧先生大全集》卷五三《卫州胙城县灵虚观碑》。
    ①《元好问全集》卷一九《内翰冯公神道碑铭》,第447页。
    ②《金史》卷一六《宣宗纪下》,第363—364页。
    ③《金史》卷一六《宣宗纪下》,第368页。
    ④《秋涧先生大全集》卷五九《故将仕郎潞州襄垣县尹李公墓碣铭》。
    ⑤《金史》卷一四《宣宗纪上》,第313页。
    ⑥《金史》卷一一三《白撒传》,第2487—2488页。
    ⑦《秋涧先生大全集》卷九一《论黄河利害事状》。
    ⑧(嘉靖)《阳武县志》卷一《山川》引《树石埽记》。
    ⑨《金史》卷一一三《白撒传》,第2488页。
    ⑩《金史》卷一一四《斜卯爱实传》,第2514页。
    11兴定元年八月,金廷“徙栏通渡经略司于黄陵堈”,见《金史》卷一五《宣宗纪中》,第331页。
    12兴定五年八月,金廷“罢黄陵堈招抚司”,可知此地设置过招抚司,见《金史》卷一六《宣宗纪下》,第358页。
    13《金史》卷一○二《蒙古纲传》,第2259页。
    ①《牧庵集》卷二七《招抚使李君阡表》。
    ②兴定四年,蒙古木华黎进攻东平时,曾与黄陵冈金军交战,“时金兵聚黄龙岗,号二十万”,《元朝名臣事略》卷一《太师鲁国忠武王》,第6页。显系将金军数字夸大。黄陵冈又称黄龙冈,见[元]耶律铸:《双溪醉隐集》卷四《和人黄龙冈怀古》,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金史》卷一○三《完颜仲元传》,第2267页。
    ④《金史》卷一五《宣宗纪中》,第337页。
    ⑤按此年七月,有“单州招抚刘琼”,可知单州设置过招抚司,见《金史》卷一六《宣宗纪下》,第
    358页。
    ⑥《金史》卷一四《宣宗纪上》,第311页。
    ⑦《元好问全集》卷一九《内翰冯公神道碑铭》,第449页。
    ⑧《金史》卷一六《宣宗纪下》,第354页。
    ⑨《金史》卷二五《地理志中》,第591页。
    ⑩《元好问全集》卷二○《通奉大夫钧州刺史行尚书省参议张君神道碑铭》,第467页。
    11《金史》卷一六《宣宗纪下》,第358页。
    12《金史》卷一一九《完颜仲德传》,第2607页。
    13《金史》卷四四《兵志》,第1000页。
    ①《金史》卷一一四《白华传》,第2504页。又卷一七《哀宗纪上》,作减工“三之二”,第380页。
    ②《金史》卷一四《宣宗纪上》,第311页。
    ③《金史》卷二五《地理志中》,第614页。
    ④贞祐四年,纥石烈桓端曾“充徐州界都提控”,见《金史》卷一〇三《纥石烈桓端传》,第2279页。
    ⑤兴定三年十一月,有“徐州总领纳合六哥”,见《金史》卷一五《宣宗纪中》,第348页。
    ⑥按《金史》卷一〇九《陈规传》,陈规曾“出为徐州帅府经历官”,可知徐州设有元帅府,第2409页。
    ⑦《金史》卷一五《宣宗纪中》,第341页。
    ⑧《金史》卷一六《宣宗纪下》,第363页。
    ⑨如宋理宗时,蒙古曾遣使至宋“假道淮东趋河南攻金”,《心史·大义略叙》,《郑思肖集》,第158页。
    ⑩《金史》卷一一九《完颜仲德传》,第2605页。
    11《雪楼集》卷五《匡氏褒德之碑》。
    12《金史》卷一一七《徒单益都传》,第2555页。
    13《金史》卷二五《地理志中》,第615页。
    14《宋会要辑稿》兵一六之一八。此为纳合六哥元光二年降宋时所列其任官职。显然为之前所设置。
    15兴定二年,侯挚“权移邳州行省”,见《金史》卷一〇八《侯挚传》,第2388页。
    16《元文类》卷二〇《侯府君夫人李氏祠堂碑》。
    17贞祐四年“红袄贼数万攻邳州,桓端破之于黄山”,后又败之于北山,《金史》卷一〇三《纥石烈桓端传》,第2279页。
    18《金史》卷一一九《完颜仲德传》,第2605页。按清代地方志,邳州“本金时所筑上城”,后言元朝因金之土城云云,可知“上城”乃“土城”之误,完颜仲德所增筑,只是在土城的基础上进行增补,并未如卫州、徐州等用砖石筑城,见[清]邬承显修、吴从信纂:(乾隆)《邳州志》卷一《城池》,乾隆十五年刻本。
    ①《宋史》卷四七六《李全传上》,第13825页。
    ②《宋史》卷四七六《李全传上》,第13822页。
    ③《金史》卷一○二《蒙古纲传》,第2259页。
    ④《金史》卷一六《宣宗纪下》,第368页。
    ⑤《金史》卷一六《宣宗纪下》,第363页。
    ⑥《金史》卷一七《哀宗纪上》,第377页。
    ⑦按元代文献记载,刘贤佐“金末举进士,监支桃园屯戍军马粮草使”,桃园设有专门供给其粮草的官员,可知驻军必然达到一定规模,估计至少在千人以上,见[元]贡师泰:《玩斋集》卷一○《故中奉大夫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治书侍御史刘公圹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⑧《金史》卷一一七《国用安传》,第2564页。
    ⑨[宋]崔与之著,张其凡、孙志章点校:《宋丞相崔清献公全录》卷二《言行录中》,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⑩《金史》卷一六《宣宗纪下》,第358页。
    11《元好问全集》卷八《横波亭》,第165页。按此诗系年,见狄宝心:《元好问年谱新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12《金史》卷一七《哀宗纪上》,第382页。
    13《金史》卷四四《兵志》,第1004页。
    14如前引砀山从宜张惠、严禄,邳州从宜纳合六哥。
    15《金史》卷一〇九《陈规传》,第2403页。
    16《小亨集》卷一《古寺》。
    ①杨清华:《金朝后期行省建置》,所附《金后期行省设置统计表》,见程尼娜、傅百臣主编:《辽金史论丛—纪念张博泉教授逝世三周年论文集》,第293—297页。
    ⑦[明]刘继先修、崔士伟纂:(嘉靖)《武定州志》上帙《城池志》引金厌次令仲山之记,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①《金史》卷二七《河渠志》,第681页。
    ②《金史》卷一五《宣宗纪中》,第332页。
    ③《金史》卷二七《河渠志》,第682页。
    ④兴定元年,金朝命“沿河要害之地,可垒石岸”,见《金史》卷二七《河渠志》,第682页。李献甫曾形容金末沿河修筑堤坝的景象“新筑河堤要策勋,万人采净北壖薪”,见《中州集》卷一〇《河上之役》。而金朝末年虽然极力修筑堤坝,黄河仍不时溃决,如砀山县就“兴定间没于水,迁治虞山南保安镇”,见[明]刘芳修、汪用霖纂:(崇祯)《砀山县志》前卷,崇祯十二年刻本。
    ⑤宋人吴潜曾言金军“每岁之冬,运柴取草,堆积河岸,昼夜燃烧,以防河冰之合”,见[宋]吴潜:《履斋遗稿》卷四《上庙堂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郝经亦诗云:“鸷鸟匿形深且蟠,汴梁不悟空椎冰”,嘲笑金朝这种做法的愚蠢,见《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一一《三峰山行》,第152页。
    ⑥《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九《鞑靼款塞》,第851页。
    ⑦《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一一《三峰山行》,第152页。
    ⑧《元好问全集》卷一八《通奉大夫礼部尚书赵公神道碑》,第438页。
    ⑨《牧庵集》卷二一《怀远大将军招抚使王公神道碑》。
    ⑩《山右石刻丛编》卷三〇《仪氏先茔记》。
    ①《金史》卷一〇六《刘炳传》,第2339页。
    ②《履斋遗稿》卷四《上庙堂书》;此意见亦见[宋]吴潜:《许国公奏议》卷一《奏论今日进取有甚难者三事》,言须15万兵力“又须百战坚忍如金人,乃可持久岁月。今南兵及忠义等人,决不能守”。丛书集成初编本。
    ③《履斋遗稿》卷四《上庙堂书》。
    ④《宋宝章阁直学士忠惠铁庵方公文集》卷三〇《策问荆襄两淮》。
    ⑤《宋宝章阁直学士忠惠铁庵方公文集》卷三〇《策问荆襄两淮》。
    ⑥《历代名臣奏议》卷九九引李鸣复奏。
    ⑦[宋]李曾伯:《可斋杂稿》卷二〇《回丞相边事公札》,《宋集珍本丛刊》本,线装书局2004年版。
    ①《金史》卷一五《宣宗纪中》,第328页。
    ②《中州集》卷五《钦若遽有商於之行作长语为别兼简仲泽弟一笑》。
    ③[宋]赵与褣:《辛巳泣蕲录》,《丛书集成初编》本。
    ④[宋]黄榦:《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五《复丰宅之淮西帅书》,《宋集珍本丛刊》本。
    ⑤孙建权:《金末对外战争研究》,第36页。
    ①[金]刘祁著,崔文印点校:《归潜志》卷七,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1页。
    ②李曾伯:《可斋杂稿》卷五《贺桂侍郎除四川制置启》。
    ③[宋]袁燮:《絜斋集》卷三《论修战守札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八《与金陵制使李梦闻书》,卷九《与金陵制使李梦闻书》。
    ⑤赵永春:《金宋关系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6—330页;胡保峰:《略论金都南迁后金朝形势与宋金关系》,《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年第4期;吕洪伟:《金末金宋关系相关问题探讨》,第12—13页。
    ⑥[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集》卷一六《论择人分四重镇以备金夏鞑事札子》,四部丛刊本。
    ⑦[宋]卫泾:《后乐集》卷一五《谢沿海俞制置建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⑧《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一三《复陈师复寺丞书》。
    ⑨《辛巳泣蕲录》。
    ①[宋]程珌:《程端明公洺水集》卷四《边币议》,《宋集珍本丛刊》本。
    ②《归潜志》卷七,第71页。
    ③程民生先生认为,经过移民的开发,“金后期河南的垦田面积几乎是北宋时的3倍”,《中国北方经济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68页。
    ④《金史》卷四七《食货志二》,第1052页。
    ①《金史》卷一○七《高汝砺传》,第2359页。
    ②《小亨集》卷一《送张县令赴任符离》。
    ③《中州集》卷六《途中书事》。
    ④《中州集》卷七《王亳州宾》。
    ⑤《宋史》卷四○三《贾涉传》,第12207页。
    ⑥《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四引袁燮奏。
    ①[宋]周南:《山房集》卷二《乞经理边事札子》,《宋集珍本丛刊》本。
    ①《金史》卷一〇三《完颜阿邻传》,第2270页。
    ②《鹤山先生大全集》卷七六《朝请大夫利州路提点刑狱主受冲佑观虞公墓志铭》;据《宋史》卷四《宁宗纪四》记载嘉定十一年三月丁丑“金人焚湫池堡而去”,第769页,则墓志铭所述有虚夸成分。
    ③《金史》卷一一七《时青传》,第2567页。
    ④《金史》卷一一七《时青传》,第2567页。
    ⑤《金史》卷一一一《纥石烈牙吾塔传》,第2457—2458页。
    ⑥《鹤山先生大全集》卷六一《跋高宗赐吴玠招纳关陕流亡御札》。
    ⑦[宋]度正:《性善堂稿》卷七《上本路运使论夫钱札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鹤山先生大全集》卷九七《山河叹送刘左史光祖归简州》。
    ②《鹤山先生大全集》卷七三《直焕章阁淮西安抚赵君纶墓志铭》。
    ③[宋]陈宓:《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卷一三《与李蕲州诚之札》,《宋集珍本丛刊》本。
    ④[宋]刘宰:《漫塘文集》卷四《送赵居父入淮东漕幕》,《宋集珍本丛刊》本。
    ⑤《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九《与金陵制使李梦闻书》。
    ⑥《宋史》卷四〇三《赵方传》,第12204页。
    ⑦[宋]戴复古:《石屏诗集》卷一《刈麦行》,《宋集珍本丛刊》本。
    ⑧《漫塘文集》卷三六《挽许马帅俊》。
    ⑨《辛巳泣蕲录》。
    ⑩《宋丞相崔清献公全录》卷一《言行录》,第8页。
    11《程端明公洺水集》卷一五《朱惠州行状》。
    12《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一三《复陈师复寺丞书》。
    13《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六《宝谟寺丞诗境方公行状》,第4245页。
    ②[宋]确庵、耐庵编,崔文印笺证:《靖康稗史笺证》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2页。
    ①[宋]熊克著,顾吉辰、郭群一点校:《中兴小纪》,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②《金史》卷一五《宣宗纪中》,第328页。
    ①《鹤山先生大全集》卷六一《跋高宗赐吴玠招纳关陕流亡御札》。
    ②[宋]程公许:《沧洲击缶编》卷二《述九颂》,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沧洲击缶编》卷一三《送制置阁学侍郎崔公赴召序》。
    ④仅嘉定十二年的南侵,导致四川“东西两路兵失亡过半”,[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四一《故资政殿学士李公神道碑》,四部丛刊本。
    ⑤《漫塘文集》卷六《回柴安抚》。
    ⑥《漫塘文集》卷一八《策问》。
    ⑦《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一三《与李子复书》。
    ⑧《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四七《显谟阁学士致仕赠龙图阁学士开府袁公行状》。
    ⑨《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八《与金陵制使李梦闻书》。
    ⑩《宋史》卷四○三《赵方传》,第12204页。
    11《历代名臣奏议》卷九九引李鸣复奏。
    12《金史》卷一二四《毕资伦传》,第2707页;宋蕲州守李诚之言:“今五关三四百里,小路可入者以百数,安能尽守?若从小路绕出关背,毋乃大被其毒乎?”,估计毕资伦正是从这些小路抄至宋军背后,一举夺关,见《絜斋集》卷一八《蕲州太守李公墓志铭》。
    ①见《金朝军制》,第150—152页;孙建权:《略论金末战马的供应与马政》,《东北史地》2010年第3期。
    ②《金史》卷一○○《完颜闾山传》,第2204页。
    ③《金史》卷一○三《完颜阿邻传》,第2269页。
    ④《金史》卷一○三《术甲臣嘉传》,第2278页。
    ⑤《金史》卷一一一《纥石烈牙吾塔传》,第2456页。
    ⑥《金史》卷一一一《纥石烈牙吾塔传》,第2456页。
    ⑦《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一三《复陈师复寺丞书》。黄榦又言此战损失,“浮光一败,虽杀伤相当,吾之所失者亦是三四千人及一二头首”,宋军损失比较严重,见《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一五《与陈子华书》。
    ⑧《宋史》卷四七六《李全传上》,第13821页。
    ⑨《宋史》卷四七六《李全传上》,第13823页。
    ③《宋丞相崔清献公全录》卷二《言行录中》,第11页。
    ④《许国公奏议》卷一《应诏上封事条陈国家大体治道要务凡九事》。
    ⑤《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七《毅斋郑观文神道碑》,第3775页。
    ⑥《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九《与金陵制使李梦闻书》。
    ⑦《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二八《庚辰与方子默佥判书》,第3348页。
    ⑧王曾瑜先生总结宋军骑兵特点为“将骑兵分散于各个战场、各支部队,作为步兵的附庸”,见《宋朝军制初探》,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79页。
    ①肖天亮:《军事力量的非战争运用》,国防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②刘浦江:《女真的汉化道路与大金帝国的覆亡》,见氏著:《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35—274页。
    ①[宋]张端义著,李保民点校:《贵耳集》卷上,《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册,第4269页。
    ②《宋史》卷四○三《赵方传》,第12205页。
    ③《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一三《复赵蹈中寺丞书》。
    ④金军在两淮,除蕲、黄二州外,亦未攻克一座州军级城市。一些城市,由于宋军战术灵活,给予金军重创,如浮光一战“会淮西将帅援师四集,虏大败,遂解浮光之围”。《鹤山先生大全集》卷七三《直焕章阁淮西安抚赵君纶墓志铭》;而还有一些州军但知拥城自守,谎报军情,如嘉定十二年,“柴中行亦言:安丰受围甚久,初未尝出战,却称大捷十数”,宋宁宗都看不下去,说到“被围七十余日,乃敢欺罔如此”,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八三《玉牒初草》,第2186页。
    ⑤[宋]王致远著,永嘉丛书本。
    ⑥[宋]赵万年著,粤雅堂丛书本。
    ⑦宋人形容“耸如浮屠,马数十挽于前,卒数百拥于后”,“其状高而锐,人不可登,束蒭茭为烽,是将附城以焚吾楼橹”。
    ⑧[宋]华岳:《翠微北征录》卷一《平戎十策·守地》,《宋集珍本丛刊》本。
    ①《元好问全集》卷二七《龙虎卫上将军术虎公神道碑》,第566—567页。
    ②《金史》卷一二三《杨沃衍传》,第2684页。
    ③《金史》卷一二三《杨沃衍传》,第2685页。
    ④《金史》卷一一二《移剌蒲阿传》,第2470页。
    ⑤《大金国志校证》卷二六《义宗皇帝》,第366页。
    ⑥《元朝名臣事略》卷一《太师鲁国忠武王》,第6页。
    ①《金史》卷一一八《武仙传》,第2578页。
    ②金朝总结蒙金战争前期金军失利原因之一,为金军将帅“阵势稍动,望尘先奔,士卒从而大溃”,《金史》卷一○六《刘炳传》,第2337页;或“遇敌则首尾退缩”,《金史》卷一○九《陈规传》,第2407页。可知金军将领多畏首畏尾,临阵退缩。蒙古军往往只需经过少量批次的攻击,即可得手。
    ③“鞑兵至杏花营,距汴京二十里,花帽军击败之”,《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九《鞑靼款塞》,第851页。金朝南渡后,完成了由骑兵为主到步兵为主的转变,骑兵所占比例很低,花帽军亦不例外,参见《金朝军制》,第150—152页。
    ④《金史》卷一一三《赤盏合喜传》,第2494页。
    ⑤《大金国志校证》卷二六《义宗皇帝》,第361页。庆阳之战年代误系于正大五年。
    ⑥[元]乃贤:《金台集》卷一《三峰山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金史》卷一一二《移剌蒲阿传》,第2474页。
    ⑧《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一一《三峰山行》,第153页。
    ⑨《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一一《金源十节士歌·合答平章》,第158页。
    ⑩石坚军:《蒙金三峰山之战新探》,《兰州学刊》2010年第10期。
    ①《金史》卷一一六《徒单兀典传》,第2539页。
    ②《金史》卷一一三《白撒传》,第2490页。按贺都喜为“中翼都尉”,同时战死的有“都尉纥石烈讹论”,同上,第2489页、第2490页。
    ①《元好问全集》卷二七《赠镇南军节度使良佐碑》,第575页。
    ②《金史》卷一一二《完颜合达传》,第2467页。
    ③《大金国志校证》卷二六《义宗皇帝》,第362页。此战《国志》误系于正大六年。
    ④《元史》卷一四七《史天倪传》,第3480页。按上引文未标明具体时间,然其地点(河卫,即卫州),与敌军主将(完颜合达、移剌蒲阿)与金方记载相对照,应为正大七年卫州之战。
    ⑤《秋涧先生大全集》卷四八《开府仪同三司中书左丞相忠武史公家传》。
    ⑥《元好问全集》卷二七《赠镇南军节度使良佐碑》,第575页。
    ⑦[元]骆天骧撰、黄永年点校:《类编长安志》卷六《川谷》,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页。
    ⑧《金史》卷一一二《完颜合达传》,第2467页。
    ⑨《元好问全集》卷二一《雷希颜墓铭》,第486页。
    ⑩《元好问全集》卷二一《雷希颜墓铭》,第486页。
    11《大金国志校证》卷二六《义宗皇帝》,第页。
    12《元史》卷一二一《速不台传》,第2977页。
    13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图51—52,中华地图学社1975年版。
    ①《论金代的忠孝军》,《北方文物》2008年第2期。
    ②[元]施惠:《拜月亭》,见俞为民校注:《宋元四大戏文读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81页、第287页。徐朔方先生认为《拜月亭》各版本虽有差别,但都提到忠孝军,并引《金史》作为佐证,“可见全剧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作为它的背景,是一个相传已久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发展而成”,《南戏<拜月亭>和<金瓶梅>》,《徐朔方集》第一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732页。
    ③《蒙鞑备录》。
    ④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一《杜尚书神道碑》,第3656页。
    ⑤《金史》卷一一四《白华传》,第2511页。
    ⑥《金史》卷一一九《完颜仲德传》,第2610页。
    ⑦[金]李杲:《内外伤辨惑论》卷上,见张年顺等主编:《李东垣医学全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①余大钧:《<元史·太祖纪>所记蒙、金战事笺证稿》,见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二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340—343页。
    ②见第一章第三节。
    ③见第三章。
    ④乌古论德升坚守太原,城破而死。后赵益收复之,复为蒙古所破。见《金史》卷一二二《乌古论德升传》、《赵益传》,第2659页、第2670—2671页。后太原一度为武仙、术甲良材等收复,见第一章第二节。
    ⑤完颜弼、蒙古纲均成功守卫东平府,见《金史》卷一○二《完颜弼传》、《蒙古纲传》,第2255页、第2258页。东平府放弃的原因,正如木华黎所言“我料东平粮尽,必弃城走”,见《元朝名臣事略》卷一《太师鲁国忠武王》,第6页。
    ⑥正大中,蒙古与金朝为争夺庆阳展开激战,先后发生两次大昌原之战,以金军获胜告终。而安化
    令(庆州治)杨天德“庆阳之围也,复任安化”,“昼夜不遑处,尽智毕力,拒守踰年。居民饿死殆尽,卒逮救至围解”。见《元文类》卷五一《南京转运司支度判官杨公墓志铭》。
    ⑦中京洛阳,先为撒合辇所守,城陷后,强伸复立帅府,与蒙古军作战。见《金史》卷一一一《撒合辇传》、《强伸传》,第2449页、第2450—2451页。
    ⑧《金代花帽军初探》,《宋史研究论丛》(第10辑),第151—152页。
    ⑨《中州集》卷五《修城去》。
    ⑩《中州集》卷一○《长安行》。
    11《金朝军制》,第154—155页。
    ①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一《杜尚书神道碑》,第3660—3661页。献此法的王安“先在河北城守,皆以串楼自全”。
    ②邹逸麟:《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见氏著:《椿庐史地论稿》,第255—259页。
    ③刘晓:《<金史>标点正误一则》,《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刘先生对于信安抗蒙过程论证略显不足。
    ④《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三五《崔氏世德铭》,第483页。
    ⑤《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837页。
    ⑥[元]苏天爵著,陈高华、孟繁清点校:《滋溪文稿》卷一六《元故赠亚中大夫东平路总管李府君神道碑》,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64页。
    ①(光绪)《定兴县志》卷一七《李仲墓碑》。
    ②(光绪)《定兴县志》卷一七《李仲墓碑》。
    ③《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三五《故易州等处军民总管何侯神道碑铭》,第491页。
    ④(雍正)《畿辅通志》卷二○《山·易州》。
    ⑤(雍正)《畿辅通志》卷一○七《蔡国公神道碑》。
    ①《元好问全集》卷五《寄赵宜之》,第101页。
    ②《青崖集》卷三《重修北岳露台记》。
    ③《常山贞石志》卷一八《追赠董俊圣旨碑》。
    ④《元史》卷一二○《肖乃台传》,第2965页。
    ⑤《元好问全集》卷三○《西宁州同知张公之碑》,第631页。
    ⑥《元好问全集》卷三○《西宁州同知张公之碑》,第631页。
    ⑦(光绪)《续修赞皇县志》卷二五《镇国上将军同知忻州事赵氏昆仲忠孝碑铭》。
    ⑧《紫山大全集》卷一六《大元故元帅左都监曲周县令杜公神道碑铭》。
    ①(康熙)《滑县志》卷六《官师志·历代太守节度知州》。
    ②《金史》卷一一八《张开传》,第2590页。
    ③(雍正)《山西通志》卷一四《关隘》,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永乐大典》卷五二四五引《(辽州)图经志》。
    ⑤《永乐大典》卷五二四五引《(辽州)图经志》。
    ⑥《山右石刻丛编》卷三○《王氏世德碑》。
    ⑦(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六《山川》。
    ①《元好问全集》卷七《阳兴砦》,第150页。
    ②《金史》卷一○二《必兰阿鲁带传》,第2262页。
    ③见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238页。
    ④《金史》卷一○八《胥鼎传》,第2375页。
    ⑤《金史》卷一一八《张开传》,第2590页。
    ⑥《金史》卷一一八《张开传》,第2590页。
    ⑦《秋涧先生大全集》卷四九《金故忠显校尉尚书户部主事先考府君墓志铭》。
    ⑧《中州集》卷七《谷靡靡,上党公府作》。
    ①《金史》卷一一八《郭文振传》,第2587页。
    ②《永乐大典》卷五二四五引《(辽州)图经志》。
    ③《山右石刻丛编》卷二九《刘义碑》。
    ④《元文类》卷六九《金同知沁南军节度使事杨公传》。
    ⑤《金史》卷一二三《禹显传》,第2692页、第2693页。
    ⑥[元]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三八《嘉议大夫武昌路总管致仕张公墓志铭》,四部丛刊本。
    ①《元史》卷一九三《攸哈剌拔都传》,第4381页。
    ②《元史》卷一九三《任志传》,第4382页。
    ③《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三五《故中书令江淮京湖南北等路宣抚大使杨公神道碑铭》,第493页。
    ④《山右石刻丛编》卷二九《吊武仙诗》。
    ⑤《元史》卷一九三《攸哈剌拔都传》,第4380页。
    ⑥《山右石刻丛编》卷二六《靳和碑》。
    ⑦《山右石刻丛编》卷三○《王氏世德碑》。
    ⑧《元好问全集》卷二九《故帅阎侯墓表》,第619页。
    ⑨[明](弘治)《潞州志》卷六《玉虚观记》,弘治八年刻本。
    ⑩《元文类》卷六九《金同知沁南军节度使事杨公传》。
    11《金史》卷一一一《古里甲石伦传》,第2441页。
    ①《山右石刻丛编》卷二八《聂珪碑》。
    ②牛诚修编:《定襄金石考》卷二《大朝故九原帅府都总押观察使樊公墓表》,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
    ③元代文献多见类似记载。如雷震通等因蒙古军来袭,“与族里数十人伏地室中”,追兵至言“不出,且著火”,震通等降,见[元]同恕:《榘庵集》卷五《雷经历行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安滔“君家避兵石洞,军士以火逼之,举族皆死”,[元]安熙:《默庵先生文集》卷五《石峰府君行状》,元人文集珍本从刊本。
    ④《金史》卷一二三《禹显传》,第2692页。
    ⑤《金史》卷一二三《禹显传》,第2693页。
    ⑥《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三五《故中书令江淮京湖南北等路宣抚大使杨公神道碑铭》,第493页。
    ⑦《山右石刻丛编》卷二八《聂珪碑》。
    ⑧《山右石刻丛编》卷二三《大金河中府重修玄武殿记》。
    ①《归潜志》卷七,第73页。
    ②如胡传志:《金代文学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页;牛海蓉:《元初宋金遗民词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7页。
    ③周昂之侄。《中州集》未言其出身。《归潜志》卷二云“同余先子(刘从益)擢第后”,第13页。
    ①《金史》卷一一二《完颜合达传》,乌林答乞住为平州经略使,且死于军变,第2643页。
    ②《大金国志》系于兴定元年,误,应为贞祐三年,笔者疑白文哥即《金史》中的伯德文哥,见《金代花帽军初探》,《宋史研究论丛》(第十辑),第144页。
    ①刘祁言:“后从李天英北征,遇害”,《归潜志》卷四,第39页。《中州集》卷五《王良臣小传》所载时间为“兴定初”。《金史》卷一五《宣宗纪中》,兴定二年十一月甲申“参议官修起居注王良臣死之”,第340页。
    ②据上引文献,“中山治中王善杀权知府事李仲等以叛”,则所杀并非一人,余人姓名均不可考,第347页。
    ③据上引文献,“(粘割)贞与府官十余人皆死之”,余人姓名皆不可考,第2675页。
    ①刘氏为许古妻,据上引文献,“刘氏与二女相继自尽”,第2801页。
    ②冯妙真,冯延登女。据上引文献“(冯妙真)携三子赴井死”,第2802页。
    ①《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二六《棣华堂记》,第372页。
    ②《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首》,第18页。
    ③(光绪)《定兴县志》卷一七《李仲墓碑》。
    ④《永乐大典》卷一○八八九《雍古公神道碑》。
    ⑤《静修先生文集》卷一七《孝子田君墓表》。
    ⑥这方面以耶律铸较为典型,其作《岳台怀古》言:“万古神州就陆沉”,《双溪醉隐集》卷三;卷五《过琼林园闻莺》,“神州沉陆宫莺在”;卷一《龙和宫赋》,指斥李元妃“国蠧竟嫁祸神州于陆沉,固金源氏之罪人也”。作为蒙元重臣耶律楚材的公子,却认为蒙古代金为“神州陆沉”。类似的怀金诗句,翻阅元代北方籍文人文集,随手摘录,保证满载而归。
    ⑦李治安:《元初华夷正统观念的演进与汉族文人仕蒙》,《学术月刊》2007年第4期;姚大力:《中
    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见氏著:《北方民族史十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258—279页。
    ①《金史》卷一○八《胥鼎传》,第2375页。
    ②《金史》卷一一六《徒单兀典传》,第2540页。
    ③《金史》卷一一九《粘葛奴申传》,第2596页。
    ④《归潜志》卷一一《录大梁事》,第126页。
    ⑤《金史》卷一一七《王宾传》,第2561页。
    ⑥详见《金末义军与晚金政治研究》,第14—15页。
    ①《金史》卷一一六《徒单兀典传》,第2539页。
    ②《金史》卷一一一《古里甲石伦传》,第2444页。
    ③《金史》卷一二四《毕资伦传》,第2708页。
    ④《金史》卷一二四《忠义传四》,第2705页。
    ⑤刘浦江:《金朝的民族政策与民族歧视》,《辽金史论》,第70—75页。
    ⑥《静修先生文集》卷一七《孝子田君墓表》。
    ①[宋]陆游:《渭南文集》卷三《上二府论事札子》,《宋集珍本丛刊》本。
    ②[宋]岳珂著,吴企明点校:《桯史》卷五《赵良嗣随军诗》,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3页。
    ①(万历)《兖州府志》卷二九《文教部·学校》。
    ②[明]韩邦奇:《苑洛集》卷三《河中书院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明代史学的历程》,第46页;第171—180页。
    ④[明]王蓂:《历代忠义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齐鲁书社2001年影印本。
    ⑤《历代忠义录·序》。
    ⑥关于清朝对宋辽金正统的讨论,参见刘浦江:《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第23—26页。
    ⑦[清]佚名著,林玉、宋璧整理:《玉钏缘》,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⑧盛志梅:《清代弹词研究》,齐鲁书社2008年版,第438—441页。
    ①《玉钏缘》卷一○,第538页;卷二○,第1097页;卷二三,第1251页,第1252页。
    ②《玉钏缘》卷二一,第1129页;卷二二,第1218页。
    ③关于《玉钏缘》,学者评论“此书的影响颇大,它是最早的作者确知为女性的韵文体长篇小说之一,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以后诸弹词小说的奠体之作”。鲍震培:《清代女作家弹词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5页。关于《再生缘》与《玉钏缘》的关系,《再生缘》在卷首即已说明其为《玉钏缘》的续作。
    ④孙隆基:《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沈松侨:《振大汉之天声——民族英雄系谱与晚清的国族想像》,朱浤源:《从族国到国族:清末民初革命派的民族主义》,分见吴锐主编:《古史考》第六卷《帝系的偶像》,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309—324页;第325—378页;第395—413页。
    ①《金史》卷一○二《必兰阿鲁带传》,第2261页。
    ②《元史》卷一二二《按札儿传》,第3006页。
    ③《元好问全集》卷三○《冠氏赵侯先茔碑》,第629页。
    ④《辛巳泣蕲录》。
    ⑤《金史》卷一○七《张行信传》,第2370页。
    ⑥《金史》卷一○九《陈规传》,第2406页。
    ⑦《辛巳泣蕲录》。
    ⑧《元好问全集》卷一八《嘉议大夫陕西东路转运使刚敏王公神道碑铭》,第432页。
    ⑨刘浦江先生认为关中只有猛安谋克屯军,而无猛安谋克户,《金代猛安谋克人口状况研究》,《辽金史论》,第191页。此说有些过于绝对。如奥屯世英,金朝“最后得关中,相地列营,分军镇守,公之祖得蒲城,子孙因而家焉”,《寓庵集》卷七《大元故宣差万户奥屯公神道碑铭》;长安一带,元人曾记金朝“尅石烈千户庄。男避军役”,“千户庄”则说明有居民定居点。《类编长安志》卷九《胜游》,第263页。
    ⑩《金史》卷一一一《纥石烈牙吾塔传》,第2458页。
    11《元好问全集》卷一八《通奉大夫礼部尚书赵公神道碑》,第437页。
    ①《金末义军与晚金政治研究》,第7—8页。
    ②《金末义军与晚金政治研究》,第41页。
    ③《金末义军与晚金政治研究》,第41—44页。
    ④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97页。
    ⑤同上,第602页。
    ⑥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⑦陈玉屏:《民族问题能否“去政治化”论争之我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7期。
    ①陈玉屏:《民族问题能否“去政治化”论争之我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7期。
    ②《尽忠报国——岳飞新传》,第18—20页;刘浦江:《金朝的民族政策与民族歧视》,《辽金史论》,第76页。
    ③刘浦江:《女真的汉化道路与大金帝国的覆亡》,《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第235—274页。
    ④刘浦江:《金朝的民族政策与民族歧视》,《辽金史论》,第58—86页。
    ⑤《历代名臣奏议》卷九四引辛弃疾《美芹十论》。
    ①《金代花帽军初探》,《宋史研究论丛》(第10辑),第152页。
    ②关于金军的多民族成分,参见王曾瑜:《金朝军制》,第96—101页。
    ①[宋]幸元龙:《重编古筠洪城幸清节公松垣文集》卷一《论国是疏》,《宋集珍本丛刊》本。
    ②[元]周密著,张茂鹏点校:《齐东野语》卷五《端平襄州本末》,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2页。
    ③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9页、第195页。
    ④《全元戏曲》第二卷,第326页。
    ⑤《大金国志校证》卷二六《义宗皇帝》,第363页。
    ⑥《归潜志》卷一一《录大梁事》,第128页。
    ⑦《金史》卷一二四《蒲察琦传》,第2703页。
    ⑧《元好问全集》卷二一《商平叔墓铭》,第484页。
    ⑨《长春真人西游记》,第38页。
    (1)[元]脱脱编:《金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
    (2)[元]脱脱编:《宋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版。
    (3)[明]宋濂编:《元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版。
    (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点校本,1956年版。
    (5)[金]刘祁著,崔文印点校:《归潜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
    (6)[金]元好问著,姚奠中主编,李正民增订:《元好问全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7)[金]元好问编:《中州集》,中华书局1959年排印本。
    (8)[金]元好问:《中州乐府》,见《中州集》附录,中华书局1959年排印本。
    (9)[金]元好问著、常振国点校:《续夷坚志》,中华书局1986年版。
    (10)[金]孔元措:《孔氏祖庭广记》,丛书集成初编本。
    (11)[金]赵秉文:《闲闲老人滏水文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12)[金]李俊民:《庄靖集》,九金人集本。
    (13)[金]王若虚著,胡传志、李定乾校注:《滹南遗老集校注》,辽海出版社2006年版。
    (14)[金]杨弘道:《小亨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金]杨奂:《还山遗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金]于道显:《离峰老人集》,明正统《道藏》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7)[金]李杲著,张年顺等主编:《李东垣医学全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版。
    (18)[旧题宋]宇文懋昭、崔文印校正:《大金国志校证》,中华书局1986年版。
    (19)[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20)[宋]王致远:《开禧德安守城录》,永嘉从书本。
    (21)[宋]赵万年:《襄阳守城录》,粤雅堂丛书本。
    (22)[宋]赵与褣:《辛巳泣蕲录》,《丛书集成初编》本。
    (23)[宋]熊克著,顾吉辰、郭群一点校:《中兴小纪》,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4)[宋]朱翌:《猗觉寮杂记》,丛书集成初编本。
    (25)[宋]李心传著,徐规点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华书局2000年版。
    (26)[宋]罗璧:《罗氏拾遗》,《宋代笔记小说集成》(第20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7)[宋]百岁寓翁:《枫窗小牍》,《稗海》本。
    (28)[宋]岳珂著,吴企明点校:《桯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
    (29)[宋]罗大经著,王瑞来点校:《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
    (30)[宋]张端义著,李保民点校:《贵耳集》,《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1)[宋]确庵、耐庵编,崔文印笺证:《靖康稗史笺证》中华书局2010年版。
    (32)[宋]赵珙:《蒙鞑备录》,《王国维遗书》本,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
    (33)[宋]彭大雅、徐霆:《黑鞑事略》,《王国维遗书》本。
    (34)[宋]方大琮:《宋宝章阁直学士忠惠铁庵方公文集》,明正德刻本。
    (35)[宋]郑思肖著,陈福康点校:《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36)[宋]程珌:《程端明公洺水集》,《宋集珍本丛刊》本,线装书局2004年版。
    (37)[宋]周南:《山房集》,《宋集珍本丛刊》本。
    (38)[宋]陆游:《渭南文集》,《宋集珍本丛刊》本。
    (39)[宋]华岳:《翠微北征录》,《宋集珍本丛刊》本。
    (40)[宋]洪咨夔:《平斋文集》,《宋集珍本丛刊》本。
    (41)[宋]曹彦约:《昌谷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2)[宋]度正:《性善堂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3)[宋]陈宓:《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宋集珍本丛刊》本。
    (44)[宋]刘宰:《漫塘文集》,《宋集珍本丛刊》本。
    (45)[宋]戴复古:《石屏诗集》,《宋集珍本丛刊》本。
    (46)[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四部丛刊本。
    (47)[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集》,四部丛刊本。
    (48)[宋]程公许:《沧洲击缶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9)[宋]卫泾:《后乐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0)[宋]袁燮:《絜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1)[宋]幸元龙:《重编古筠洪城幸清节公松垣文集》,《宋集珍本丛刊》本。
    (52)[宋]黄榦:《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宋集珍本丛刊》本。
    (53)[宋]崔与之著,张其凡、孙志章点校:《宋丞相崔清献公全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4)[宋]吴潜:《许国公奏议》,丛书集成初编本。
    (55)[宋]吴潜:《履斋遗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6)[宋]刘克庄著,王蓉贵、向以鲜校点,刁忠民审订:《后村先生大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7)[宋]李曾伯:《可斋杂稿》,《宋集珍本丛刊》本。
    (58)[宋]姚勉:《雪坡舍人集》,《宋集珍本丛刊》本。
    (59)[元]佚名编,王瑞来笺证:《宋季三朝政要笺证》,中华书局2010年版。
    (60)[元]王鹗:《汝南遗事》,丛书集成初编本。
    (61)[元]周密著,张茂鹏点校:《齐东野语》,中华书局1983年版。
    (62)[元]房祺编:《河汾诸老诗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63)[元]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64)[元]李庭:《寓庵集》,元人文集珍本从刊本。
    (65)[元]耶律铸:《双溪醉隐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6)[元]郝经著,秦雪清点校:《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7)[元]胡祗遹:《紫山大全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8)[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集》,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
    (69)[元]姚燧:《牧庵集》,四部丛刊本。
    (70)[元]刘因:《静修先生文集》,四部丛刊本。
    (71)[元]魏初:《青崖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2)[元]同恕:《榘庵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3)[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四部丛刊本。
    (74)[元]柳贯:《柳待制文集》,四部丛刊本。
    (75)[元]陈旅:《陈众仲文集》,元刻本。
    (76)[元]刘敏中:《中庵先生刘文简公文集》,元刻本。
    (77)[元]王旭:《兰轩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8)[元]虞集:《道园类稿》,元人文集珍本从刊本。
    (79)[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四部丛刊本。
    (80)[元]陆文圭:《墙东类稿》,元人文集珍本从刊本。
    (81)[元]程钜夫:《雪楼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2)[元]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四部丛刊本。
    (83)[元]苏天爵编、姚景安点校:《元朝名臣事略》,中华书局1996年版。
    (84)[元]苏天爵编:《元文类》,四部丛刊本。
    (85)[元]苏天爵著,陈高华点校:《滋溪文稿》,中华书局1997年版。
    (86)[元]乃贤:《金台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7)[元]贡师泰:《玩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8)[元]危素:《危太朴文续集》,元人文集珍本从刊本。
    (89)[元]李志常著、党宝海译注:《长春真人西游记》,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0)[元]孛兰肹等撰,赵万里辑校:《元一统志》,中华书局1966年版。
    (91)[元]于钦著,庄剑点校:《齐乘》,《宋元珍稀地方志丛刊》本,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2)[清]徐松辑、张保见点校:(元)《河南志》,《宋元珍稀地方志丛刊》本。
    (93)[元]骆天骧撰,黄永年点校:《类编长安志》,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
    (94)[元]陶宗仪:《说郛》商务印书馆影印涵芬楼本,1927年版。
    (95)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96)俞为民校注:《宋元四大戏文读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97)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98)[明]宋濂著,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99)[明]解缙编:《永乐大典》,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100)[明]黄淮、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
    (101)[明]韩邦奇:《苑洛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2)[明]王蓂:《历代忠义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齐鲁书社2001年影印本。
    (103)[明]柳瑛编纂:(成化)《中都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104)[明]马燉纂修:(弘治)《潞州志》,弘治八年刻本。
    (105)[明]章律修、张才纂、徐珪重编:(弘治)《保定郡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106)[明]魏津纂修:(弘治)《偃师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107)[明]石禄修、唐锦纂:(正德)《大名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108)[明]程遵等编:(正德)《赵州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109)[明]吕柟编:(嘉靖)《阳武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110)[明]张良知纂修:(嘉靖)《许州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111)[明]林鸾纂修:(嘉靖)《襄城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112)[明]李光先修、焦希程纂:(嘉靖)《宁海州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113)[明]刘继先修、崔士伟纂:(嘉靖)《武定州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114)[明]邓韍纂修:(嘉靖)《濮州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115)[明]翁相修,陈棐纂:(嘉靖)《广平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116)[明]谢庭桂纂修:(嘉靖)《隆庆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117)[明]王齐:(嘉靖)《雄乘》,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118)[明]赵时春纂修:(嘉靖)《平凉府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续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
    (119)[明]杨循吉纂修,戴儒补修,宋秉中补纂:(嘉靖)《章丘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120)[明]蔡懋昭纂修:(隆庆)《赵州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121)[明]朱泰等修,包大爟纂:(万历)《兖州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122)[明]李守贞纂修:(万历)《沁源县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续编本。
    (123)[明]刘芳修、汪用霖纂:(崇祯)《砀山县志》,崇祯十二年刻本。
    (124)[清]永瑢等编:《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
    (125)[清]钱大昕著,陈文和主编:《嘉定钱大昕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26)[清]施国祁:《金史详校》,丛书集成初编本。
    (127)[清]佚名著,林玉、宋璧整理:《玉钏缘》,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28)[清]王昶编:《金石萃编》,嘉庆十年经训堂刻本。
    (129)[清]沈涛编:《常山贞石志》,道光二十二年刻本。
    (130)[清]陆耀遹:《金石续编》,同治十三年双白燕堂刊本。
    (131)[清]段松苓编:《益都金石记》,,光绪九年刻本。
    (132)[清]胡聘之编:《山右石刻丛编》,光绪二十七年刻本。
    (133)[清]王廷伊修、李本定纂:(康熙)《续修商志》,康熙四年刻本。
    (134)[清]谢廷瑞修、魏裔介纂:(康熙)《柏乡县志》,康熙十九年刻本。
    (135)[清]姚德闻修、吕夷钟纂:(康熙)《滑县志》,康熙二十五年刻本。
    (136)[清]郑善述修、潘昌纂:(康熙)《固安县志》,康熙五十三年刻本。
    (137)[清]觉罗石麟编:(雍正)《山西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8)[清]唐执玉等编:(雍正)《畿辅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9)[清]梁溥纂修:(乾隆)《阌乡县志》,乾隆十二年刻本。
    (140)[清]邬承显修、吴从信纂:(乾隆)《邳州志》,乾隆十五年刻本。
    (141)[清]周玑修、朱璿纂:(乾隆)《杞县志》,乾隆五十三年刻本。
    (142)[清]武亿编:(嘉庆)《宝丰县志》,嘉庆二年刻本。
    (143)[清]熊象阶修、武穆淳纂:(嘉庆)《濬县志》,嘉庆六年刻本。
    (144)[清]甘扬声修、刘文运纂:(嘉庆)《渑池县志》,嘉庆十五年刻本。
    (145)[清]史赓云等修:(光绪)《续修赞皇县志》,光绪二年刻本。
    (146)[清]崔晓然修、杨笃纂:(光绪)《潞城县志》,光绪十年刻本。
    (147)[清]李荣和等修、张元懋纂:(光绪)《永济县志》,光绪十二年刻本。
    (148)[清]杨晨编:(光绪)《定兴县志》,光绪十六年刻本。
    (149)[清]郭光澍修、李旭春纂:(光绪)《重修卢氏县志》,光绪十八年刻本。
    (150)[清]姚鸿杰纂修:(光绪)《丰县志》,光绪二十年刻本。
    (151)牛诚修编:《定襄金石考》,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
    (152)赵文琴编:《昌乐县续志》,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153)田屏轩等修、范凝续纂:(民国)《乾县新志》,民国三十年铅印本。
    (154)罗振玉编:《山左冢墓遗文》,罗氏自刊本。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华地图学社1975年版。
    (3)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姚从吾:《姚从吾先生全集》(第五册),正中书局1981年版。
    (5)张博泉:《金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日]三上次男著、金启孮译:《金代女真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7)张博泉等:《金史论稿》(第一卷),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8)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二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9)何俊哲等:《金朝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徐朔方:《徐朔方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11)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四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3)刘浦江:《辽金史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狄宝心:《元好问年谱新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15)胡传志:《金代文学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17)王曾瑜:《尽忠报国——岳飞新传》,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程尼娜、傅百臣主编:《辽金史论丛—纪念张博泉教授逝世三周年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陈智超:《陈智超自选集》,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陈振:《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1)陈玉屏:《中国古代民族融合问题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22)李万生:《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钱茂伟:《明代史学的历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4)吴锐主编:《古史考》,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25)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26)王曾瑜:《金朝军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程民生:《中国北方经济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8)梁太济:《唐宋历史文献研究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9)[日]谷川道雄著、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30)赵永春:《金宋关系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1)宋德金:《辽金论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2)王庆生:《金代文学家年谱》,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33)《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社会变迁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34)邹逸麟:《椿庐史地论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5)赵永源:《遗山乐府校注》,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
    (36)王德朋:《金代汉族士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7)张希清、田浩等主编《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8)汪荣祖、林冠群主编:《民族认同与文化融合》,中正大学台湾人文研究中心2006年版。
    (39)崔勿骄主编:《满族医药文化概述》,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0)符海朝:《元代汉人世侯群体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1)景爱主编:《金代官印》,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42)牛海蓉:《元初宋金遗民词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3)姚大力:《北方民族史十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4)刘浦江:《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
    (45)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
    (46)盛志梅:《清代弹词研究》,齐鲁书社2008年版。
    (47)鲍震培:《清代女作家弹词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8)姜锡东、李华瑞主编:《宋史研究论丛》(第10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9)肖天亮:《军事力量的非战争运用》,国防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0)王曾瑜:《点滴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1)王曾瑜:《宋朝军制初探》,中华书局2011年版。
    (52)王曾瑜:《纤微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陶晋生:《金代的政治结构》,《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1本4分。
    (2)陶晋生:《金代的政治冲突》,《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3本1分。
    (3)到何之(梁太济):《关于金末元初的汉人武装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
    (4)陈高华:《说蒙古灭金的三峰山战役》,《文史哲》1981年第3期。
    (5)朱清泽、李鹏贵:《从蒙金战争看成吉思汗的战略战术》,《民族研究》1984年第6期。
    (6)胡顺利:《关于金代恒山公府都统所印的考订》,《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4期。
    (7)蔡东洲:《蒙军“假道灭金”研究四题》,《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
    (8)陈学霖:《元好问<壬辰杂编>探赜》,《晋阳学刊》1990年第5期。
    (9)丁留强:《金代义军都统之印》,《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
    (10)程妮娜:《<遗山文集>与史学》,《史学集刊》1992年第2期。
    (11)赵振华:《金代经历及其官印》,《内蒙古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12)何平立:《蒙金战争略论》,《军事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
    (13)李锡厚:《金朝的“郎君”与“近侍”》,《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5期。
    (14)王曾瑜:《金代的开封城》,《史学月刊》1998年第1期。
    (15)周峰:《金代近侍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16)靳华:《嘉定议和后的宋金关系》,《北方论丛》2002年第6期。
    (17)胡保峰:《略论金都南迁后金朝形势与宋金关系》,《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年第4期。
    (18)刘晓:《<金史>标点正误一则》,《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
    (19)秦大树:《宋辽金纪年瓷器评介》,《文物》2006年第1期。
    (20)杨清华:《金朝后期对河东南、北路的军政统治——以行省、行元帅府统治为主》,《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1)吕洪伟:《金末金宋关系相关问题探讨》,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22)杨清华:《金朝后期行枢密院官制及其职能、作用》,《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3)李治安:《元初华夷正统观念的演进与汉族文人仕蒙》,《学术月刊》2007年第4期。
    (24)杨清华:《金朝后期行枢密院设置》,《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25)李浩楠:《论金代的忠孝军》,《北方文物》2008年第2期。
    (26)陈玉屏:《民族问题能否“去政治化”论争之我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7期。
    (27)张哲《金末汉人地主武装人物武仙研究》,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28)石坚军:《蒙古“斡腹之谋”与南宋西南边防》,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29)都兴智:《论金宣宗“九公封建”》,《北方文物》2009年第1期。
    (30)李浩楠:《金末义军与晚金政治研究》,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31)孙建权:《金末对外战争研究》,安徽大学历史学院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32)石坚军:《1227—1231年蒙金关河争夺战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第1期。
    (33)孙建权:《略论金末战马的供应与马政》,《东北史地》2010年第3期。
    (34)石坚军:《蒙金三峰山之战新探》,《兰州学刊》2010年第10期。
    (35)金宝丽:《蒙古灭金史事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36)赵晓帆:《金朝水军诸问题研究》,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37)赵永春:《“宋、辽、金三史的正统体系”在明代未被颠覆——兼与刘浦江商榷》,《学术月刊》2012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