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唐代观察使与中晚唐秩序的重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安史之乱爆发后,根据时势需要,唐廷进行了调整和重建秩序工作。为此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挽救危局,维护统治。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观察使制度顺时而生,经历了一个蕴育、诞生、确立和巩固的阶段。观察使制度是唐廷重建中晚唐秩序的内容之一,本文着重探讨其产生的背景、状况及中央、地方因素对其重建秩序的影响等问题,力求对该选题有相对深入的认识:
     第一章探讨观察使参与重建中晚唐秩序的背景。第一节主要阐明观察使的出现,适应了中晚唐时期中央“掎角之师,犬牙相制”制衡战略的需要,是中晚唐中央政治统治中的必要环节;安史乱中、乱后,观察使的出现,适应了维护当道秩序稳定,以迅速支持中央战略的需要。第二节,以安史之乱前后,中央所面临的内外形势为楔子,以政区调整的内因和外因为线索,探讨玄肃之际采访、观察使设置的渊源和性质,以及采访使向观察使的转化,进而分析安史乱中、乱后其转变的原因。藉此说明观察使的出现,是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章重点探讨观察使在维护中晚唐中央统治秩序中的表现和作用。唐代地方行政制度,前期为州县两级制,后期则为道州县三级制,这是两种不同的行政体制。在国家多事之秋,二级制向三级制的转变,地方州郡权力局部集中到道,州刺史受监督于每道观察使,能够加快中央和地方事务、讯息的沟通速度,从而起到提高办事效率、强化中央集权的作用。唐代州郡总数一直保持在三百多个,而中晚唐时期,道的数目则基本维持在五十个左右。承平之际,中央虽可勉强直辖三百多个州郡,但因直接管理的地方政区过多,难免诸事丛杂,有应接不暇之感。多事之秋,设置道和观察使,用以统辖州郡,使得原来中央和州郡之间的直接联系,主要转向中央和道的沟通,减少了中央直接管辖政区的数量,却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因此,不同于州郡刺史的是,中晚唐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方面,观察使统辖当道州郡,在秉承中央意志、贯彻中央精神方面,发挥了州郡刺史所难以起到的作用。一定历史时期内,起到了挽救危局,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作用。
     第三章探讨中央和地方因素对观察使重建中晚唐秩序的影响。在重建中晚唐秩序的过程中,鉴于观察使权力的扩张,及其骄奢淫逸等情况的出现,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矫正,力求使其在唐廷预设框架内重建秩序,如注重对观察使的选拔、监督和惩罚等。中央调控和规范观察使权力的措施,目的在于维护中央集权。另外,通过分析吏民对观察使参与重建中晚唐秩序的反应,来说明特定时期观察使作为道行政长官的行政风格和特色,以揭示当时地方政治的某些特点。
After An-Shi Rebellion broke out,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times, the Tang Dynasty Central Government was start adjusting and reconstruction of order.Therefore, it taken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save the situation, maintaining the rule.lt is in this background, Guanchashi system arised at the historic moment, experienced the stage of a bear, borning, the establishment and consolidation. Guanchashi system was one of the Tang Dynasty Tang order reconstruction in the content,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of its participation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order in the background, features and the central, local factors'influences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order of the topic, tries to have a relatively deep understanding:
     The first chapter probed into the background of Guanchashi re-constructing late Tang dynasty order. The first section mainly explains the Guanchashi system appearance, adapted to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Central " Ji angle division, face each other across a zigzag front " balance strategy, was a necessary link in the central political rule of rebellion; during the Anshi chaos, Guanchashi syetem adapted to maintain local order stability, to support the central strategy; the economic, cultural order in the reconstruction, the Guanchashi Syetem that also played a corresponding role. The second section, according to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emphasized,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ings is the resul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Following this idea, this section of the rebellion before and after internal and external situation, central faced by wedge, with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adjustment and because the clues, discuss Xuan Su interview on the occasion, to Caifangshi the origin and nature settings, and to observe the interview, and then analyzes its chaos, after the chaos of the. To explain Guanchashi that appear, was the result of historical necessity and contingency interaction.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role and position of Guanchashi System in the maintenance of the ruling order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The local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county level two, the latter for the Dao, County three class, this was two different administrative system.In an eventful years, changing the level two to three level, local state power locally concentrated to the Dao, Zhou Cishi supervised to each Guanchashi, can speed up the central, local affairs and message communication speed, improve efficiency, strengthen the centralized effect.The total number of the Tang Dynasty county has remained at more than three hundred, and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the number remained at about fifty. On the occasion of the central Pacific, although barely more than300County municipality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but the central management was too broad, it was too busy to attend to all things motley. An eventful year, setting Dao and Guanchashi System to make, for all states. Direct contact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states of the original, mainly to central and Dao communication, reduce the magnitude of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central. Therefore, different from the state governor was, in the late Tang period, i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information channel construction, Guanchashi taken the governance power of state, in adhering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implement the central spirit, played the role of state Cishi hard.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 to save time, to maintain centralization rule.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central and local factors influence on the order of guanchashi re-construction.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order process, in view of the guanchashi that the expansion of power, and lead a luxurious and dissipated life situatio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dopted a series of measures for rectification, and strive to make it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default frame reconstruction of order, such as focused on the selection of the guanchashi, supervision and punishment. The central control and regulate of the guanchashi power measures, in order to maintain centralization; in addition, for example of the case of Zhejiang,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zhexi guanchashi power, to explore the central influences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order and control; the third par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late Tang Dynasty people the reaction to order reconstruction, to illustrate in late Tang period observation as chief executive of the administrative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reveal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local politics.
引文
1 吕思勉《中国通史》第六章《官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96-97页。
    2 陈寅恪《讲义及杂稿》,载《陈寅恪集》,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495页。
    3 陈寅恪《金明馆从稿初编》,载《陈寅恪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332页。
    4 柳诒徽《中国文化史》第十六章《唐宋间社会之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49页。
    5 《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序》,3767页。
    6 孙国栋《宋代官制紊乱在唐制的根源》,载《唐宋史论丛》,香港:商务印书馆,2000年,197-210页。
    7 唐长孺《唐代的内诸司使及其演变》,载《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244页。
    8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49页;谭其嚷《中国历代政区概述》,载《长水集续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0-41页;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05页:郭锋《唐代道制改革与三级制地方行政体制的形成》,《历史研究》2002年6期,95-108页。
    1 (古罗马)奥古斯丁《论上帝之城》,载《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张学仁等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91贝。(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强调人类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人类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但个能有自由而无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7页。
    2 (意)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87页。
    3 《旦知录集释》卷八《乡亭之职》,(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70页。
    4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杂录下》,(宋)王溥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719页。
    5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杂录下》,1719页。
    6 《容斋三笔》卷七《唐观察使》,(宋)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509页。
    7 《梁启超全集》第一册《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北京出版社,1999年,96页。
    1 《文苑英华》九三九《穆员·陕虢观察使卢公墓志铭》,(宋)李昉,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4937页。
    2 《唐大诏令集》卷八六《光启三年七月德音》,447页。
    3 《柳宗元集》卷三《封建论》,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69-77页。
    4 《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藩镇论》,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99页。
    5 《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分镇》,104页。
    6 俞樾《封建郡县说》,载郑振铎《晚清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415页。
    7严耕望《唐代方镇使府僚佐考》:“节度使之权最重,观察使最普遍”。载《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业研究所.1969年,177-211页,又载《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06-454页: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认为安史乱后所谓“道”或“藩镇”,实际应指观察使,因观察使不一定带节度使,很多只带都团练使、都防御使或经略使,但节度、都团练、都防御、经略使则必带观察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9页。
    8唐代有些道的行政长官似为经略、防御使,如容管经略、金商防御使等。但西南方镇可能也设置了观察使。如《旧唐书》卷一二《德宗纪上》:“(建中二年二月)甲辰,以容州刺史卢岳为桂州防御观察使。”328页。《全唐文新编》卷四二七《巡南海序》:“(德宗兴元元年),桂管经略观察使范阳卢公,惜云雨为别”。319页。《全唐文新编》卷四二八《昭州1序》:“桂管都防御经略观察使范阳卢公”。324页。《全唐文新编》卷七八四穆员《陕虢观察使卢公(岳)墓志铭》:“建中元年,今上嗣位……授容管经略招讨等使,未一年……转桂府观察经略等使”。812页。
    1 张弓等《二十世纪唐研究》九《藩镇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50-57页。
    2 《国史大纲》三一章《宋代政制上的另外两个弱点》,550页。
    3 关于安史乱后唐廷不亡的原因,高明士、甘怀真等《隋唐五代史》有所探讨,台北:里仁书局,2006年,239页。
    1 关文发《试论明代督抚》,《武汉大学学报》1989年6期,83-92页;刘伟《晚清督抚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0-23页;李霞《清前期督抚制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6-10页;徐春峰《清代督抚制度的确立》,《历史档案》2006年1期,62-71页。
    2 《唐会要》卷七八《采访使处置使》记观察使置于肃宗乾元元年(758)。1680-1681页。据《旧唐书》卷一五三《刘逎传》:“天宝中.剡县尉刘乃,改为会稽尉。宣州观察使殷日用奏为判官”。4083页。如旧书所载不误,观察使的设置时间,当提前至天宝中。天宝时观察使可能已设置,只是此制度尚未全面铺开。
    1 如清袁枚《随园随笔》卷七《官职类(上)·唐制节度、观察二使不并置》认为;“唐制节度、观察二使不并置,故节度常兼观察处置等使”。《袁枚全集》,王英志主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110页。
    2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对此区别有说明,1页。
    3 《新唐书》卷四九下《百官四·外官》,(宋)欧阳修、宋祁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309-1310页。
    4 吴廷燮《唐方镇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2页。
    5 《唐代墓志汇编》大中○九O《口口口口口使持节曹州诸军事守曹州刺史赐紫金鱼袋清河崔府君墓志铭并序》:“(崔翬)乃除曹州刺史。此郡俸给,号为优丰,及到请受,亦与邻并相类。问于主吏,何以致然?对曰:‘素例合补口随从将校凡六十员,职之卑高,唯所制置’。君以不可为法,请于廉使。廉使以成例既久,重难改更”。2318页。
    6 《敦煌学大辞典》记有“河西道观察使印”,归义军时期铸有“沙州观察处置使之印”、“瓜沙等州观察使新印”等。季羡林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291页。Ch.ciii.001(BM.SP206)《杂写》记:“归义军节度观察留后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谯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曹”。《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份)》第14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219页。又S.4398《后汉天福十四年(949)五月新授归义军节度观察留后曹元忠献硇砂牒》首尾署字:“新授归义军节度观察留后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谯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曹元忠”。《英藏敦煌文献》第6卷,55页。《册府元龟》卷一七○《帝王部·来远》记后周显德二年(955)正月,曹元忠正授归义军节度观察使。2059-2060页。P.3379《后周显德五年(958)二月社录事都头阴保山等牒》上钤有三颗“瓜沙等州观察使新印”。《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74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6页。据此,在处置行政事务时,归义军政权行使的是观察使的权力。而观察使处置民政等非军务时,用的印章都是观察使印,而非节度使印。从张淮鼎时期,“沙州观察处置使之印”便取而代之,P.3384《唐大顺二年(891)沙州敦煌百姓翟明明等户状》钤有该枚印章。钤有该枚印章的行政文书尚有:P.3239《甲戌年(914)十月十八日前正兵马使邓弘嗣改补充左厢第五将将头牒》;P.3805v《后唐同光叁年(925)六月衙前子弟宋员进改补充节度押衙牒》;P.4363《后晋天福七年(942)前正兵马使史在盈改补充节度押衙牒》;дx.1405《10世纪中期沙州敦煌乡官布籍》。见《敦煌学大辞典》沙知撰“沙州观察使处置使之印”条,291页。张维深统治后期,归义军周边少数族势力,逐渐蚕食归义军地盘,其疆域不断缩小,先后失去伊、甘、凉、肃等州,归义军仅保有瓜沙二州。职是,“河西一十一州观察使”名不副实,其称呼渐弃置不用。与之类似,归义军统治初期,涉及民政事务,用的也是“河西道观察使印”或“河西一十一州观察使印”。参森安孝夫著、梁晓鹏译《河西归义军节度使官印及其编年》,《敦煌学辑刊》2003年1期,136-147页;冯培红《归义军节度观察使官印问题申论》,载刘进宝、高田时雄主编《转型期的敦煌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297-329页。
    7一,有些诏敕专门针对节度区的观察使;二,唐代有几个方镇的行政长官是经略使、防御使,如容管经略、金商防御 等使。但西南方镇可能也设置了观察使,且是当道行政长官。
    1 研究唐代官制方面的史料,如《唐六典》、《通典》等基本文献所记,止于开元、天宝末;两《唐书》职官志、《唐会要》、《册府元龟》等虽也记载店后期官制,但简略、零散,不成系统。因此,把两《唐书》纪传、《会要》、《册府》及大量石刻、笔记小说中的史料分门别类地系统整理.以恢复唐后期官制原貌,是唐史研究的重要课题。王永兴《关于唐后期方镇官制新史料考释》,北京大学中古史中心编《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267-276页。
    2 已翻译的。姜伯勤《敦煌社会文书导论》认为敦煌文书中保存的归义军使衙职官史料,为研究唐末五代宋初一个方镇职官体制的详细的极佳资料。参考敦煌文书中关于归义军使衙职官方面的资料,结合尚未梳理的传世文献,有可能将唐代方镇使职问题引向纵深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年,131-143页。
    1 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70页。
    2 西充黄绶《唐代地方行政史》,北平:永华印刷厂,1927年,8-11、14-15页。
    3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48-50页。
    4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第十四章《官制》,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386-387页。
    5 严耕望《唐代方镇使府僚佐考》,《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出版,1969年,177-237页。
    1 郑炳俊《唐代の观察处置使汇にっぃて一藩镇体制の一考察》,《史林》第77卷第5号,1994年,706-736页。
    2 严耕望《中国历史地理·唐代篇》(下册),台北:“中国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4年,12页。
    3 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69年,1-2页。
    4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08-109页。
    4 白钢、俞鹿年《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隋唐五代》(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24-239页。马经《中国行政制度史论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86-87页。袁刚《中国古代政府机构设置沿革》,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384-390页。
    6 景遐东《使职设置与唐代地方行政级制的演变》,《社会科学》2002年6期,76-80页。
    7 艾冲《唐代都督府研究—兼论总管府、都督府、节度司之关系》,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年,271-282页。
    8 李裕民《唐代州制是如何演变为明代府制的一宋代地方行政建置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2辑,51-58贝。
    9 贾玉英《唐宋时期“道”“路”制度区划变迁研究》,载《宋史研究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20-23页。
    10 李孔怀《中国古代政治与行政制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198页。
    1 张国刚《唐代官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128-133页。
    2 王颖楼《隋唐官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345-346页。张步天《唐代地方行政区制度》,《益阳师专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3期,27页。
    3 吴廷燮《唐方镇年表·序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2页。
    4 《禹贡》半月刊第4卷第5期,1936年11月,29页。
    5 岑仲勉《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90页。
    6 岑仲勉《唐史余渖》卷二《置十道采访使》,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02页。
    7 砺波护《唐中期にぉける使职の成立》,《唐代政治社会史研究》,京都:同朋舍刊,1986年,6页。
    8 第一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论文集》,台湾唐代学者联谊会,1989年,875-902页。
    9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48-50页。
    10 荻野佑《对中日关于唐代地方监察制度研究情况的分析与探讨》,载《黎虎教授古稀纪念中国古代史论丛》,张金龙主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737页。
    11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48-50页。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241页。
    12 邱永明《中国封建监察制度运作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114-115页。
    13 万昌华《秦汉以来地方行政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206-208页。
    1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43-444页。
    2 何汝泉《唐代前期的地方监察制度》,《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2期,25-26页。
    3 戴扬本《北宋转运使考述》,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页。
    4 成一农《唐代的地缘政治结构》,载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8-60页。
    5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五八《职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995-996页。
    6 吴廷燮《唐方镇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2页。
    7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386-387页
    8 荻野佑《对中日关于唐代地方监察制度研究情况的分析与探讨》,738页。
    9 岑仲勉《唐史余渖》,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03页。
    10 岑仲勉《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330;338、344;355:309;319页。
    11 朱祖德《唐五代两浙地区经济发展之研究》,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174-179页。
    12 任记国《浙江西道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434页。
    2 《文史知识》1986年第9期,15-22页。
    3 王援朝《唐代藩镇分类刍议》,载《唐史论丛》第五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106-129页。
    4 《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126-134页。
    5 万昌华《秦汉以来地方行政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192页。
    6 《唐代藩镇の支配体制》,载《日野开三郎东洋史学论集》(第一卷),东京:三一书房,1980年,86-90页。
    7 砺波护《唐代使院。僚佐と辟召制》,《唐代政治社会史研究》,京都:同朋舍,1986年,128-136页。
    8 严耕望《唐代方镇使府僚佐考》,载《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年,177-237页;又见《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06-454页。
    9 《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l期,130-137页。
    10 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修订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2-96、122-129、276-292、292-307、307-318、318-334、334-342、342-348、348-359、359-363、414-421、423-424、427-431页。
    11 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210页。石云涛《唐后期方镇使府僚佐迁转》,《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4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140-152页。
    12 唐春生《开元天宝年间文人入仕方镇论》,《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3期,50-55页。
    1 翁俊雄《唐代科举制度及其运作的演变》,《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76-88页。
    2 《人文杂志》2002年4期,110-116页。
    3 金滢坤《略论中晚唐及第举人入幕的程序与方式》,《人文杂志》2008年3期,151-156页。金滢坤《中晚唐五代科举与社会变迁》谈及中晚唐五代铨选制度变化与对举子入幕的影响,举子入幕的选择与程序、对方镇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举子入幕问题,如下论著,也有论述:黄正建《韩愈的日常生活》,《唐研究》(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251-273页。王德权《中晚唐使府僚佐升迁之研究》,《中正大学学报》第5卷第1期,1994年,267-302页。尚永亮《科举之路与宦海沉浮——唐代文人的仕宦生涯》,台北:文津出版公司,2000年,101-138页。郑学檬《唐代江南文士群体初探》(上),载朱雷主编《唐代的历史与社会》,378-389页;郑学檬《唐代江南文士群体初探》(下),载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编《中国前近代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论文集》,351-367页。宁欣《唐代选官研究》,台北:文津出版公司,1995年,101-128页。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132-144页。黄云鹤《唐朝下层士人社会交往特征及其心态》,《史学集刊》2005年第1期,101-105页。
    4 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69年,407、419页。
    5王寿南《唐代御史制度》,《劳贞一先生八秩荣庆论文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163-206页。
    6卢建荣《中晚唐藩镇文职幕僚职位的探讨——以徐州节度区为例》,载《第二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论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1237-1271页。
    7 方建春《唐代“从事”考论》,《固原师专学报》2005年5期,49-54页。
    8 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3页、208-209页。
    9 翁俊雄《安史乱后“仕家”的南徙—兼论“辟署”制度的形成》,《唐代人口与区域经济》,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255页。
    10 朱祖德《唐代淮南道研究》,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34-39页。
    11 黄玫茵《唐代江西地区开发研究》,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0年,132-134页。
    12 桂齐逊《唐代河东军研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硕士论文,1991年,185页。
    13 林朝岩《唐代方镇使府僚佐任迁之研究》,香港中文大学硕士论文,1972年。孙继民《唐代军事统帅僚属制度及其对藩镇形成的影响》,《河北学刊》1992年6期,91-98页。王德权《中晚唐使府僚佐升迁之研究》,《中正大学学报》人文分册第5卷第1期,1994年,267-302页。石云涛《唐开元天宝时期边镇辟署制度》,《唐研究》第七卷,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1年,389-420页。戴伟华《唐后期有关方镇使府僚佐辟署对象的限令》,《唐研究》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59-278页。
    1 黄绶《唐代地方行政史》第二章,北平:永华印刷厂,1927年,15页。
    2 吕思勉《中国通史》第六章《官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96页。李治安、杜家骥《古代行政管理及官僚病剖析》讲述了唐代方镇节的监察职能。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3-124页。
    3 翁俊雄《唐后期节度、观察使(方镇)职能初探》,载《唐代人口与区域经济》,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634-640页。肖光伟《唐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认为玄宗时道设置采访使常驻地方按察官吏,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肃宗时,地方行政机构向道州县三级制演变,监察和行政权权由观察使负责。上海师大硕士论文,2008年。
    4 朱玉龙《五代十国方镇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8页。
    5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卷,第一分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67、572、953、988页。
    6 杨文新《唐代福建观察使常衮事迹述评》,《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7期,33-35页。
    7 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411、470、508页。
    8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载《陈寅恪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209-210页。
    8 岑仲勉《隋唐史》,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276页。
    10 《学术月刊》1982年第6期,45-50页。黄新亚《唐代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辨》,《青海师院学报》1983年第2期,88-95 页。
    1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21-30页。
    2 《学术月刊》1983年第6期,44-49页。
    3 王寿南《宦官与藩镇》,载《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69年,381-386、386-395贝。
    4 陶卫宁《释<新唐书·方镇年表(一)>“遥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1期,202、218页。
    5 陈明光《唐朝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监督述论》,《宁波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2期,59-67页。
    6 刘后滨《从三省体制到中书门下体制》,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73、199页。
    7 陈长征《唐宋地方政治体制转型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65-102页。
    8 《文史知识》1997年第2期,123-125页。
    9陈明光《藩镇与唐朝中枢权力分配格局关系的几个问题·答王玉群同志》,《历史知识》1997年第7期,123-126页。
    10 《两税法的基本四原则》,载《法制史研究》第11号,1961年,40-77页。
    11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145-158页。
    1 陈明光《论唐代方镇“进奉”》,《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年第1期,8、28-33页。
    2 《陕西师大学报》1985年第1期,100-106页。
    3 《人文杂志》1992年第2期,87-91页。
    4 朱祖德《唐五代两浙地区经济发展之研究》,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173-186页。
    5 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页。
    6 夏炎《试论唐代都督府与州的关系》,《史学集刊》2008年第2期,27-35页。
    7 夏炎《唐代州级官府与地域社会》,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256-292页。
    8 孙国栋《晚唐中央政府组织的变迁》,载《唐宋史论丛》(增订版),香港:商务印书馆,2000年,202页。瞿林东等主编《中华文明史·隋唐五代》(第五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42页。
    9 张步天《唐代地方行政区制度》,《益阳师专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3期,26-30页。
    10 张国刚《唐代藩镇类型及其动乱特点》,《历史研究》1983年第4期,98-110页。
    11 郑炳俊《唐后半の地方行政体系にっぃて》,《东洋史研究》第51卷3号,1992年。
    12 张达志《唐代后期藩镇与州之关系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1 佐竹靖彦《宋代赣州事情素描》,《唐宋变革の地域的研究》,京都:同朋舍,1990年,364-366页。中川学《唐末梁初华华南の客户と卢氏》,《社会经济史学》第33卷第5期,1967年,6-15页。
    3 许怀林《江西史稿》,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3年,117-120页。
    4 党银平《从<桂苑笔耕集>看唐末东南方镇间的复杂关系》,载《周勋初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莫砺锋主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331-337页。
    5 堀敏一《藩镇亲卫军的权力结构》,《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六朝隋唐》(第四卷),刘俊文主编,夏日新、韩异、黄正建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627页。
    6 韩异《从空海<为大使与福州观察使书>论唐日关系》,《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91-96页
    7 张剑光《唐代藩镇割据与商业》,《文史哲》1997年第4期,74-80页。
    8 《学术月刊》1984年第5期,39-50页。
    9 #12
    1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卷,第一分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90页。
    2 曾瑞龙、赵雨乐《唐宋军政变革史研究述评》,收入包伟民主编《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65页。
    1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载《陈寅恪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203页。
    2 《周礼注疏》卷第一《天官冢宰第一》,(清)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639页。
    3 王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21页。
    1 《国史大纲》三一章《宋代政制上的另外两个弱点》,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550页。
    2 《国史大纲》三一章《宋代政制上的另外两个弱点》,550页。
    3 《国史大纲》三一章《宋代政制上的另外两个弱点》,550页。
    4 唐长孺《北门军的发展》,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447-457页;谷霁光《府兵制破坏后唐中外兵制的更张》,载《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238页。
    5 《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二○《唐节度使之祸》,429-430页。
    6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载《鲁迅全集》第一卷《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202页。
    1 《十七史商榷》卷八二《方镇节度使之兵》,888页。
    2 《唐语林校证》卷三《识鉴》,(宋)王谠撰,周勋初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247页。
    3 《国史大纲》四二章《明末流寇》,822页。
    4 《唐方镇年表》卷五《江西》,825页。
    5 《新唐书》卷一三一《李勉传》,4506页。
    6 《旧唐书》卷一五七《王彦威传》,4154页。
    7 《旧唐书》卷一五二《王栖曜传》,4068页。
    8 《新唐书》卷一四六《李吉甫传》,4738页。
    1 《新唐书》卷五○《兵志》,1323-1324页。
    2 《读通鉴论》卷二二《玄宗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756页。又《唐语林校证》卷八记:“明皇天宝元年,置十节度、经略使以备边。曰安西、曰北庭、河西,以备西边:曰朔方、曰河东、曰范阳,以备北边;曰平卢,以备东边;曰陇右、曰剑南,以备西边,曰岭南五经略,以备南边”。683页。
    3 《叶适集》卷五《纪纲二》,(宋)叶适撰,刘公纯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813-814页。
    4 《通鉴》卷二二八建中四年(783)八月,7347页。
    5 《樊川文集》卷五《战论》,91-92页。
    6 《读通鉴论》卷二二《玄宗十七》,756页。
    7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27页。
    1 《樊川文集》第五《战论》,91-92页
    2 《唐方镇年表》《序》,2页。
    3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杂录》,1718页。
    4 《新唐书》卷一四九《刘晏传》:“李灵耀反,河南节帅或不奉法,擅征赋,州县益削”。4793页。
    5 《通鉴》卷二三七宪宗元和二年(807),7639页;《旧唐书》卷一四《宪宗纪上》略同,411页。
    6 见下文。
    7 《文苑英华》卷五七六《代杜相公让河南等道副元帅表·二表》,2969页。
    8 《权载之文集》卷三五《魏国公(贞元十道录)序》,四部丛刊本。
    9 方积六《论唐代河朔三镇的长期割据》,《中国史研究》1984年1期,33-46页。
    10 《文苑英华》卷八O三《刘宽夫·汴州纠曹厅壁记》,4246页。
    1 《旧唐书》卷一四《宪宗纪》,433页。
    2 《通鉴》卷二四九宣宗大中十二年(858),8066页。
    3 《旧唐书》卷一四三《程日华传》,3903页。
    4 《旧唐书》卷一四三《程日华传》,3905页。
    5 《旧唐书》卷一四三《刘总传》,3902页。
    6 《通鉴》卷二四二宪宗长庆元年(821),7794页。
    7 《旧唐书》卷一六二《卢士玫传》,4247页。
    8 《通鉴》卷二五O咸通三年(862)七月记:“初王智兴既得徐州,募勇悍之士二千人,号银刀、雕旗、门枪、挟马等七军。常以三百余人自卫,露刃坐于两庆夹幕之下,每月一更。其后节度使多儒臣,其兵浸骄,更不如意,一夫大呼,其众皆和之,节度使辄自后门逃去”。8099页。
    1 《通鉴》卷二五○懿宗咸通四年(863),8102页。
    2 《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1383页。
    3 《新唐书》卷四八《百官三》,1235页。
    4 《新唐书》卷四六《百官一》,1181页。
    5《新唐书》卷四九下《百官四·外官》,1309-1310页。
    6 《新唐书》卷四九下《百官志四下》,1309页。
    7 《容斋三笔》卷七《唐观察使》,509页。
    1 全汉异《唐宋帝国与运河》,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11页。
    2 《读通鉴论》卷二六《宣宗九》,952页。
    3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29页。
    4 《全唐诗》卷二二一《杜甫·驱竖子摘苍耳》,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2348页。
    5 《樊川文集》第十一《上李太尉论江贼书》,168页。
    6 《樊川文集》第十一《上李太尉论江贼书》,168页。
    7 陈寅恪《读书札记一集》引《旧唐书》卷九三《王晙》记开元三年,突厥默啜为九姓所杀,酋长多款塞,唐廷置于河曲内。后多渐叛,从王晙言,分至淮南、河南宽乡安置。“二十年外,渐染淳风,持以充兵,皆为劲卒”。《旧唐书》卷九七《张说传》记开元十年,朔方军节度大使张说进击庆州方渠降胡,获其家属男女三千余人,于是移河曲六州残胡五万口配许、汝、唐、邓、仙、豫等州。《旧唐书》卷一二四《李师道传》记李师道于河南伊阙、陆浑二县私养“山棚”,欲以二县山棚作乱。也是元和中刺杀宰相武元衡者。载《陈寅恪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132、133、177页。
    8 袁书会《唐代“劫江贼”考略》,《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3期,11-12页。关于江贼的来源,危害及与农民起义的区别,参宁欣《唐朝的江贼与江路》,《中国史研究》1996年3期,110-115页。
    1 《旧唐书》卷九三《王晙》,2985页。
    2 《会昌一品集》卷一二《请淮南等五道置游弈船状》,99页。
    3 《樊川文集》第十一《上李太尉论江贼书》,168页。
    4 《宋本册府元龟》卷九○八《工巧》,3575页。
    5 《唐大诏令集》卷五《改元广明诏》,27页。
    6 《唐大诏令集》卷八六《光启三年七月德音》,447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476页。
    2 岑仲勉《隋唐史·隋》第二节《改地方三级制为变通的两级制—中央集权之中心工作》,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3-7页;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206-211页。
    3 自战国起,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导致了兵刑钱谷、考课铨选等行政事务的日益复杂化,于是专才日见重要,士吏因此有了分别。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26-136页。
    4 《新唐书》卷三七《地理一》:“中书令李林甫以租庸、丁防、和籴、春彩、税草无定法,岁为旨符,遣使一告,费纸五十余万。条目既多,覆问逾年,乃与采访朝集使议革之,为长行旨,以授朝集使及送旨符使,岁有所支,进画附驿以达,每州不过二纸”。可见道和采访使的设置,大大减轻了中央的管理负担。959页。
    5 柳诒徵《唐宋间社会之变迁》,载《中国文化史》,549页。
    1 《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注引《汉官典职仪》,721页。
    2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秦汉》(第三卷),孟祥才著、白钢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8页。
    3 《通典》卷三二《州郡上·州牧刺史》,883页。
    4 《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分大下作三十六郡。汉兴,以其郡太大,稍复开置,又立诸侯王国。武帝开广三边。故自高祖增二十六,文、景各六,武帝二十八,昭帝一,讫于孝平,凡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1609页。
    5 《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1523页。
    6 《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721页。
    1 《日知录集释》卷一三《部刺史》,528页。
    2 《十七史商榷》卷一四《刺史权重秩卑》,13页。
    3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62页。
    4 《宋书》卷一一《律志序》,203页。
    5 许正文《中国历史行政区划与管理沿革》,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54页。
    6 《隋书》卷四六《杨尚希传》,1251页。
    7 《通典》卷一七一《州郡一》,4450页。
    8 《通典》卷一七一《州郡一》,4450页。
    1 《隋书》卷七五《刘炫传》,1719页。
    2 《隋书》卷七五《刘炫传》,1721页。
    3 《新唐书》卷三七《地理志一》:“唐兴,天下初定,权置州郡颇多”。959页。
    4 《旧唐书》卷三八《地理一》,1383页。
    5 《旧唐书》卷三八《地理一》,1383页。
    6 《国史大纲》二三章《地方政治之整顿》,399页。
    7 《国史大纲》二三章《地方政治之整顿》,399页。
    8 《国史大纲》二三章《地方政治之整顿》,399页。
    9 《新唐书》卷三七《地理志》,959页。
    10 《旧唐书》卷三八《地理一》,1383页。《新唐书》卷三七《地理一》:“开元二十八年户部帐,凡郡府三百二十有八,县千五百七十三”。964页。
    11 唐建立后,在中央、地方都采取了加强集权的措施。在中央,采取分化相权和设置翰林学士的措施。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记:“宰相的构成愈加复杂,中枢权力更加分化”。“中书出令,门下审驳,尚书受成”实为三省互相监督、牵制,君主掌握最终决定权的一种新机制,这是相权削弱、皇权加强的直接表现。关于翰林学士对中央集权的作用,参岑仲勉《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00页。
    12《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七》,(唐)吴兢撰,姜涛点校,济南:齐鲁书社,1999年,87页。
    1 汉郡和唐州有所差别:一,汉郡辖地较大,是为大郡制;唐州辖地小.是为小州制。汉郡最多至辖51个县(琅琊郡).每郡平均辖县15个。唐州最多辖县20个(京兆府、河南府),每州平均辖县4.8个左右(开元二十八年数)。故汉郡仅为唐州三分之一。汉郡“至哀、平之际,凡新置郡国六十三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唐州“开元二十八年户部帐,凡郡府三百二十有八,县千五百七十三”。二,汉郡县郡守、都尉、郡丞、县令、县丞、县尉等除由中央任免外,其僚佐由主官自辟。而唐州县各级官吏,上至刺史,下至各曹参军等,均由中央直接任免。李晓路《唐代中央集权制变化与方镇的产生》,《历史研究》1983年3期,125-134页。
    2 《唐会要》卷六八《刺史上·都督府》,1414页。
    3 《新唐书》卷三七《地理志一》:“太宗元年,始命并省(州郡),又因山川形便,分天下为十道:一曰关内,一曰河南,三曰河东,四曰河北,五曰山南,六曰陇右,七曰淮南,八曰江南,九曰剑南,十曰岭南。至十三年定簿,凡州府三百五十八,县一千五百五十一”。965页。
    1 《新唐书》卷三七《地理一》:“景云二年,分大下郡县,置二十四都督府以统之。既而以其权重不便,罢之。开元二十一年,又因十道分山南、江南为东、西道,增置黔中道及京畿、都畿,置十五采访使,检察如汉刺史之职”。960页。
    2 《唐会要》卷七八《采访处置使》,1681页。
    3 薛明扬《论唐代使职的功能与作用》,《复旦学报》1990年l期,27-39页。
    4 周振鹤《中央地方关系史的一个侧面(上)》,《复旦学报》1995年3期,151-157页。
    1 《日知录集释》卷八《乡亭之职》,470页。
    2 《旧唐书》卷六五《长孙无忌传》,2446页。
    3 钱穆《国史大纲》第七章《国家民族之抟成》,116页。
    1 安史乱后,唐廷面临着新起军阀与京西北地区面临的吐蕃势力的严重威肋。江淮地区的寇盗和农民起义也严重威胁着地方秩序的稳定。如浙东袁晁起义队伍众至二十万。
    2 严耕望《中国历史地理·唐代篇》(下册),台北:“中国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4年,12页。
    3 《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二○《唐节度使之祸》,429-430页。
    4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106-109页。
    5 《通典》卷一四八《兵典·总序》,3779页。
    1 《通鉴》卷一九八贞观二十一年(649),6244页。
    2 《通鉴》卷二○五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九月,6503页。
    3 《文苑英华》卷七四七《柳芳·食货论》,3907页。《唐鉴》卷四《玄宗》记玄宗锐意开边,“(有)吞四夷之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9页。
    4 《通鉴》卷二一五玄宗天宝元年(742)正月,6847页。
    5 《通鉴》卷二一五玄宗天宝元年(742)正月,6847页。
    6 《通鉴》卷二一六玄宗天宝八年(749)四月,6893页。
    7 《十七史商榷》卷七三《元帅兵马使》,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773页。
    8 《新唐书》卷二二三上《李林甫传》,6343页。
    9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466页。
    1 如颜真卿任河北道采访使,负责抵御和收复河北失地:韦陟为江东采访使,负责守土。《旧唐书》卷一二八《颜真卿传》,3589页;《旧唐书》卷九二《韦陟传》,2958页。
    2 《十七史商榷》卷七八《外官要领惟采访节度二使》,831页。
    3 《唐会要》卷七八《采访使处置使》,1680-1681页。《旧唐书》卷一五三《刘逎传》:“天宝中,剡县尉刘乃,改会稽尉。宣州观察使殷日用奏为判官”。4083页。
    4 《十七史商榷》卷八二《总论新书兵志》,886页。
    5 《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二○《唐节度使之祸》,429-430页。
    6 王寿南《唐代政治史论集》认为职事官有权、有位、有职、有责。台北:商务印书馆,1977年,5页。
    7 《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二○《唐节度使之祸》,429-430页。
    1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466页。
    2 《十七史商榷》卷八三《论方镇表》,899页。
    3 《唐国史补》卷下,李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49页。
    4 《通典》卷一九《历代官制总叙》,462页。
    5 《中国史纲要》认为汉代刺史和司隶校尉的设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起了强干弱枝的显著作用。修订本,上册,翦伯赞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124页。
    6 《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4327页。
    7 《唐大诏令集》卷八六《光启三年七月德音》,447页。
    1 《文苑英华》卷七二六《符载·送崔副使归洪州幕府序》:“今四方诸侯,裂上土,荷天爵,开莲花之府者,凡五十余镇焉”。3767页。
    2 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上)》,《中国方域》1996年5期,8-11页。
    3 《顾亭林诗文集》卷一《郡县论一》,华忱之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2页。
    4 吕思勉《中国通史》第六章《官制》,96-97页。
    1 万昌华《秦汉以来地方行政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206页。
    2 《说苑》卷一二《奉使》,43页。
    3 《长安三年(703)敦煌县典阴永为括浮逃户事上县司牒》,参《大谷文书集成》第一卷《iii吐鲁番出土敦煌关系文书·图版一二○至一二一·长安三年(703)三月停逃户文书二八三五》,小田义久编,法藏馆,1983年。本录文参照下面两篇论著:《唐代的客户》,载唐长孺《山居存稿》,133-134页;孟宪实《中央、地方的矛盾与长安三年括户》,《历史研究》2001年4期,48-56页: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342页。
    4 《唐国史补》卷下,49页。
    5 《唐国史补》卷下,49页。
    1 陈垣比对诸种史料,认为采访使设置应在开元二十二年。《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二集《日知录部刺史条唐置采访使原委》,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359页。
    2 《曲江集》卷七《敕置十道使》,34页:《唐大诏令集》卷一○○《置十道采访使敕》,464页:《文苑英华》卷四二《孙逖·开元二十七年册尊号大赦制》,2135页。
    3 《秦汉以来地方行政研究》,192页。
    4 《旧唐书》卷四三《职官二》,1815页。
    5 《旧唐书》卷四三《职官二》,1816页。
    6 《旧唐书》卷三八《地理一》,1383页。
    7 《通鉴》卷一九八贞观二十年(646)正月,6234页。
    1 《新唐书》卷四八《百官三·御史台》,1235页。
    2 《新唐书》卷四八《百官三·御史台》注,1237页。
    3 《通鉴》卷二○七长安三年(703)十一月,6561页。
    4 《曲江集》卷七《敕置十道使》,34页:《唐大诏令集》卷一○○《置十道采访使救》,464页。
    5 《唐会要》卷七八《采访使处置使》:“开元二十二年二月十九日,初置十道采访处置使”。1680页。《唐大诏令集》卷一○○《置十道采访使敕》,464页,都系开元二十二年。
    6 《通典》、《通鉴》、两《唐书·地理志》都云开元二十一年十五道。其实,十五道中的黔中置于开元二十六年,开元十二年尚置河西道。当时,河西为重地,置道必不废。如此,开元中置有十六道。大宝五年止月,十六道之外,又置蹟西道。《通典》、《通鉴》、两《唐书·地理志》不载。原因可能在于中叶以后,河西、蹟西业已论丧,故摒而不数,以合符十五道之成数。参《谈唐代地方行政区划》,载《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39-840页。
    7 《旧唐书》卷三八《地理一》,1383页。《旧唐书》卷三八《地理一》:“京畿采访使、理京师城内:都畿、理东都城内:河东理蒲州:关内、以京官遥领;河南、理汴州;河北、理魏州;陇右、理鄯州;山南东道、理襄州;山南西道、理梁州;剑南、理益州;淮南、理扬州;江南东道、理苏州;江南西道、理洪州;黔中、理黔州;岭南理广州。又十边境置节度、经略使,式遏四夷。凡节度使十,经略守捉使三。大凡镇兵四十九万人,戊马八万余疋。每岁经费:衣赐则千二十万疋段,军食则百九十万石,大凡千二百一十万。开元已前,每年边用不过二百万,天宝中至于是数”。可见开元时.已形成了内地道置采访使管理政务;边镇置节度、经略使,管理军务的状态。
    1 《唐会要》卷七八《采访使处置使》,1680-1681页。
    2 《旧唐书》卷三八《地理一》,1383页。
    3 自武周以来的逃户问题,开元时仍未有效解决。《旧唐书》卷一○五《宇文融传》:“时天下户口逃亡,免役多伪滥,朝廷深以为患”。在设置采访使的当年,《唐大诏令集》卷一O四《敕处分朝集使敕》记在逃户问题上,玄宗对地方官吏的行为极为愤慨,令朝集使加强管理。开元中,宇文融虽简括逃户八十万,却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此后局面,正如《通典》卷二《食货二·田制下》所言:“开元之际,天宝以来,法令弛宽,兼并之敝,有逾汉成、哀之间”。户口逃亡、刑狱失法等弊政的出现,使中央认为有必要强化监察。采访使制度,正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482页。
    4 《唐会要》卷七八《采访处置使》,1680-1681页。
    5 《唐会要》卷七八《诸使中》,1680页。
    6 《唐会要》卷七八《采访处置使》,1680-1681页。
    7 《唐会要》卷七八《采访处置使》,1680-1681页。
    8 《唐会要》卷七八《采访处置使》,1681页。
    1 《唐会要》卷七八《采访处置使》,1681页。
    2 周振鹤《中央地方关系史的一个侧面(上)》,《复旦学报》1995年3期,151-157页。
    3 《唐会要》卷七八《采访使处置使》,1680-1681页。
    4 《新唐书》卷四八《百官三注》,1238页。
    5 上寿南《唐代御史制度》,载《劳贞一先生八帙荣庆论文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6 《唐会要》卷七八《采访使处置使》,1680-1681页。
    7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认为唐中央行政优于汉,而地方行政则不如汉代。中央监察官成为地方行政官是一大缺点:军队首领充任地方首长,则更是大毛病。44-45页。其实,在当时情势下,设置中央巡察使,以至于后来的观察使,自有其合理因素。如全是弊端,那么历代中央遣使巡察制度难以解释。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宜过 分强调其弊端。
    1 《柳宗元集》卷三《封建论》,69-77页。
    2 《文苑英华》九三九《穆员·陕虢观察使卢公墓志铭》,4937页。
    3 《唐大诏令集》卷八六《光启三年七月德音》,447页。
    4 《日知录集释》卷八《乡亭之职》,470页。
    5 《唐会要》卷六九《别驾》记该条史料为大历十四年六月,按代宗于五月驾崩,此时德宗虽即位,但改元在建中元年(780),1438页。
    6 《旧唐书》卷一二《德宗纪》,319页。
    7 《唐会要》卷二四《诸侯入朝》,537页。
    8 《册府元龟》卷六四《帝王部·发号令三》,719页。
    9 雷闻《隋唐朝集制度研究》,《唐研究》第7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89-301页;俞鹿年《隋唐五代政治制度史》,载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151页;于赓哲《从朝集使到进奏院》,《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5期,45-50页;申忠玲《唐代朝集制度的废止及其原因》,《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6期,76-78页;谢元鲁《唐代中央政权决策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135页;胡宝华《唐代朝集制度初探》,《河北学刊》1986年3期,73-75页。
    1 《朱子语类》卷一二I八《本朝法制》,278贞。
    2 《白居易集笺校》卷四三《江州司马厅记》,2732页。
    3 《唐语林校证》卷三《方正》记裴澥为陕府录事参军,陕虢观察使李勉邀裴澥及判官同赴宴,裴渐受三召皆不赴,李勉怒责之日:“久闻公名,故超礼分相召,何忽而不至?”裴澥应之日:“中丞自有兵僚,某走吏矣,安得同宴?”。与观察使宾佐相较,州僚佐形同走吏,可见州僚佐威权丧失的情况。198页。
    4 严耕望《唐代府州上佐与录事参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下),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567页。
    5 《册府元龟》卷六三二《条制四·委观察选择县令制》,7575页:《唐会要》卷六九《县令》,1445页。
    6 《旧五代史》卷五《梁太祖纪五》,77页。
    7 《新唐书》卷六四《方镇表一》,1759页。
    1 《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注引《汉官典职仪》文同,721页。
    2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秦汉卷》(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207页。
    3 《通典》卷三二《职官典·都督》,892页。《唐会要》卷六八都督府条、《旧唐书》卷七《睿宗纪》均系景云二年(711),今采《通典》。
    4 分布情况是:河东、山南各二,河南、淮南各三,河北四,江南六,岭南七,陇右八,关内九,剑南十。当时设置都督府的原因,主要是侧重于军事镇抚的缘故。关内、剑南、陇右、岭南等地处边疆,置都督府以防御少数民族入侵;河南之陕州、河东之潞州、淮南之扬州、寿州、江南之洪州、越州,山南之夔州、利州等,虽处内地,但为军事要地,需置都督府以为镇抚;河北之魏州、幽州、镇州,岭南之广州、邕州、桂州、容州等,在唐代中后期成为重要的方镇或政治区划,需置都督府以加重权力。江南之福州、岭南之琼州等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需置都督府显示特殊意义。
    5 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218-219页。
    1 《唐会要》卷七八《节度使》,1686页。
    2 此时关中所设之“道”,主要是便于驻军的需要,以藩卫立足未稳的李唐政权,与后来作为监察区的“道”大有不同。
    3 《新唐书》卷五○《兵志》,1323页。
    4 《群书考索》后集卷四○《兵门》,214页。
    5 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132页。
    6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第三章《军事制度的变化》,434页。
    7 《唐会要》卷七八《诸使杂录上》大历十二年五月十日,1702页。
    1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第三章《军事制度的变化》,435、438页。
    2 《新唐书》卷五○《兵志》,1323页。
    3 《通鉴》卷一九四贞观十年(636),6117页。
    4 《旧唐书》卷三八《地理一》,1383页。
    5 《通典》卷三二《职官典·都督》892页。
    6 《新唐书》卷五○《兵志》,1325页。
    7 《唐大诏令集》卷六二《册张允恭鄯州都督》,309页。
    1 《唐大诏令集》卷六二《册段宝玄越州都督》,310页。
    2 《通典》卷三二《职官典·都督》.892页。
    3 艾冲《唐代都督府研究》第四章第二节《都督府的数量升降》,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年,50页。
    1 《通典》卷三二《职官典·都督》892页。关于都督府历史时期的数字,参艾冲《唐代都督府研究》第四章第二节《都督府的数量升降》,50-51页;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五章第三节《隋与唐前期之州(郡)县组织》,156页。
    2 《新唐书》卷四九下《百官四·外官》,1305页。
    3 《通鉴》卷二一○睿宗景云二年(711)六月,6661页。《唐会要》卷六八《都督府》,1411页。《旧唐书》卷七《睿宗纪》,151页。《新唐书》卷三七《地理一》,959页。
    4 《旧唐书》卷一八五《阳峤传》,4813页。
    5 《唐六典》卷三《户部郎中员外郎》,78页。
    6 《新唐书》卷一三二《柳冕传》,4537页。
    7 《唐六典》卷二《考功员外郎》,41页。
    8 《旧唐书》卷九《玄宗纪下》,207页。
    9 《新唐书》卷一三二《柳芳传》,4536页。
    10 《通鉴》卷二二六德宗建中元年(780)十一月,7175页。
    1 《新唐书》卷四九下《百官四下》,1309页。
    2 《旧唐书》卷四四《职官三·州县官员·上州》:“至德之后,中原用兵,大将为刺史者,兼治军旅,遂依天宝边将故事,加节度使之号,连制数郡。奉辞之日,赐双旌双节,如后魏、北齐故事”。1861页。《唐刺史考》卷一六四《鄂州(江夏郡)》:“裴某,元和二年(807)”。《全唐诗》卷三一七《武元衡·冬日汉江南行将赴夏口途次江陵界寄裴尚书》:“五部拥双旄,南依墨客卿。元戎武昌守,羊祜幸连营”。义据《刺史考》,鄂州刺史裴姓人物只有裴澈一人,其下还注:“中和元年(881)(未之任?)”。此裴尚书既拥双旄,出守武昌,似为鄂岳观察使兼武昌军节度使。因观察使威权不如节度使,而节度使为双旄双节,观察使也享有军权,故疑观察使带单旄单节。关于都督使持节的本旨,《通典》卷三二《职官典·都督》:“晋受魏禅,则都督诸军为上,监诸军次之,督诸军为下;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可见,使持节目的是使原来的政务宫都督,享有更大的威权。892页。
    3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下》,1709页。
    4 《唐刺史考》卷一六四《鄂州(江夏郡)》,2092页。
    5 《全唐诗》卷三一七《武元衡·冬日汉江南行将赴夏口途次江陵界寄裴尚书》,3565页。
    6 广德二年五月,永泰元年三月,郭子仪和左拾遗独孤及分别上疏,请裁方镇。分见《通鉴》卷二二三代宗广德二年(764)五月,7159页;《文苑英华》卷六二二《独孤及·直谏表》,3220页。
    1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第三讲《宋代地方政府》,84页;该书第四讲《明代地方之监司官与督抚》亦记:“从历史演变源头上说来,汉时由刺史变成为牧,以及唐代之十道观察使,这些都是由监察官变成地方行政长官的”。121页。
    2 黄绶《唐代地方行政史》第二章,北平:永华印刷厂,1927年,15页。
    3 吕思勉《中国通史》第六章《官制》,96页。李治安、杜家骥《古代行政管理及官僚病剖析》讲述了唐代方镇的监察职能。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3-124页。朱玉龙《五代十国方镇年表》论及观察使由节度使兼任,方镇的民政、刑狱职能是节度使固有职能。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8页。
    4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434页。
    5 严耕望《唐代方镇使府僚佐考》,载《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06-454页。
    6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132页。
    7 岑仲勉《唐史余沈》,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03页。
    8 岑仲勉《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330;338、344;355;309;319页。
    9 翁俊雄《唐后期节度、观察使(方镇)职能初探》,《唐代人口与区域经济》,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634-640页。肖光伟《唐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认为玄宗时,道设采访使常驻地方按察官吏,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肃宗时,地方行政机构向道州县三级制演变,监察和行政权权由观察使负责。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0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卷,第一分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67、572、953、988页。
    1 杨文新《唐代福建观察使常衮事迹述评》,《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7期,33-35页。
    2 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411、470、508页。
    3 冯培红《敦煌归义军职官制度—唐五代藩镇官制个案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37-41页。
    4 曾我部静雄《中国律令史の研究》,东京:吉川弘文馆,1971年,471-479页。
    5 《日野开三郎东洋史学论集》第三卷《唐代雨税法の研究·前篇》,东京:三一书房,1981年,215页。
    6 郑炳俊《唐代→の观察观察处置使にっぃて一藩镇体制の一考察》,《史林》77卷5号,1994年,706-736页。
    1 《国史大纲》三一章《宋代政制上的另外两个弱点》,550页。
    2 《国史大纲》三一章《宋代政制上的另外两个弱点》,550页。
    3 《国史大纲》三一章《宋代政制上的另外两个弱点》,550页。
    4 《国史大纲》三一章《宋代政制上的另外两个弱点》,550页。
    5 淮南观察使、浙西观察使常兼盐铁转运使,但因中晚唐急于财用,务于敛财的需要,盐田转运使一般还是多由中央官兼判的。
    6 《国史大纲》三一章《宋代政制上的另外两个弱点》,550页。
    1 《唐会要》卷三二《舆服下·异文袍》贞元七年三月,681页。
    2 《容斋三笔》卷七《唐观察使》,509页。
    3 《新唐书》卷四九下《百官志下》,1309页。
    4 《通典》卷三二《职官典·都督》,895页。
    5 《唐方镇年表》卷五《江西》,830页。
    6 《旧唐书》卷一二二《裴胄传》,3507页。
    1 《白居易集》卷五五《除裴堪江西观察使制》,1156页。
    2 《旧唐书》卷一五五《李逊传》,4123页。
    3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六《唐银青光禄大夫守左散骑常侍致仕上柱国襄阳郡王平阳路公神道碑铭》,392页。
    4 《新唐书》卷一二六《韩混传》,4434页。
    5 《旧唐书》卷一二九《韩混传》,3599页。
    6 《新唐书》卷一二六《韩滉传》,4435页。
    7 《旧唐书》卷一二九《韩滉传》,3560页。
    8 《旧唐书》卷一八二《高骈传》,4703页。
    9 《旧唐书》卷一八二《高骈传》,4705页。
    1 《旧唐书》卷一二二《张献甫传》,3498页。
    2 《旧唐书》卷一四七《杜佑传》,3978页。
    3 《旧唐书》卷一四九《柳冕传》,4030页。
    4 《宋本册府元龟》卷九○八《总录部·工巧》,3575页。
    5 《新唐书》卷八○《李皋传》,3580页。
    6 《通鉴》卷二四四文宗太和五年(831),7873页。
    7 《旧唐书》卷一六三《杜元颖传》,4264页。
    8 《新唐书》卷二二二《南蛮传中》,6282页。
    9 《通鉴》卷二四四文宗太和四年(830),7869页。
    10 《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4509页。
    1 钱穆《中国社会演变》,载《国史新论》,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3页。
    2 《通鉴》卷二二八德宗建中四年(783)八月陆贽上言,7347页。
    3 余英时《中国:传统与变革》,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120页。
    4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204页。
    5 《新唐书》卷五三《食货志》,1365页。
    6 《通典》卷一○《漕运》,213页。
    7 《旧唐书》卷九四《崔融传》,2996页。
    1 《文苑英华》卷七一七《韩愈·送陆员外出刺歙州诗序》,3705页。
    2 《樊川文集》第十四《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尚书御史大夫充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食邑二干户赠吏部尚书崔公(郾)行状》,207页。
    3 《旧唐书》卷一二九《韩混传》,3559页。
    4 《读通鉴论》卷二三《肃宗三》,786页。
    5 《全唐诗》卷五○八《李敬方·汴河直进船》,5818页。
    6 邹逸麟《从地理环境角度考察我国运河的历史作用》,《中国史研究》1982年3期,76-89页。
    7 周祝伟《7-10世纪钱塘江下游地区开发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45页。
    8 《册府元龟》卷四九八《邦计部·漕运》,5968页。
    9 《唐会要》卷八七《漕运》,1891页;《旧唐书》卷一二三《刘晏传》,3511页。
    10 《玉海》卷二二《河渠》,469页。
    11 《旧唐书》卷一四六《杜亚传》,3962页。
    12 《新唐书》卷五三《食货三》,1365页。
    1 《文苑英华》卷八○八《沈亚之·淮南都梁山仓记》,4269页。
    2 《文苑英华》卷八○八《沈亚之·淮南都梁山仓记》,4269页。
    3 《水经注校证》卷四《河水·又东过砥柱间》,102页。
    4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29页。
    5 《新唐书》卷五二《食货二》,1351页:《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贞元元年,(李泌)拜陕虢观察使。泌始凿山开车道至三门,以便镶漕”。4631页。
    6 《元稹集》卷五三《唐故越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浙江东道观察等使赠左散骑常侍河东薛公神道碑文铭》,571页。
    7 《嘉泰会稽志》卷一三《镜湖》附徐次铎《复鉴湖议》,43页。
    8 《新唐书》卷四一《地理五·越州会稽郡》,1051页。
    9 《嘉泰会稽志》卷一O《水·簟醪河》,36页。
    10 《新唐书》卷四一《地理五·越州会稽郡》,1053页。
    1 嘉泰《会稽志》卷一三三《镜湖》附,43页。
    2 嘉泰《会稽志》卷一三《镜湖》附,44页。
    3 潘墉《隋唐时期的运河与漕运》,西安:三秦出版社,1986年,46-59页。
    4 《新唐书》卷四三上《地理志》,1095页。
    5 《新唐书》卷一一八《李渤传》,4281页。
    6 《读史方舆纪要》卷一○六《广西一》,4788页。
    7 《新唐书》卷四三上《地理七·桂州始安郡》,1095页;《新唐书》卷一一八《李渤传》,4281页。
    8 《唐方镇年表》卷七《桂管》,1108页。
    9 《旧唐书》卷一九七《西南蛮·南诏蛮传》,5280页。
    10 桂林石刻·文化共享工程广西桂林分中心·唐《李渤吴武陵等八人隐山游记》。http://202.103.241.70:4237/UserCenter/usercenter?nodeid=20090317170409&querytype=3&viewjbid=55555555555 555&treeid=20090807095510&bibid=20100621154244&deptid=00000000000000
    11 《新唐书》卷五三《食货三》,1365页。
    1 《淳熙三山志》卷三三《僧寺》,125页。
    2 《新唐书》卷四一《地理五·江南道·福州》,1064页。
    3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五,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50页。
    4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九《江南道五》,716页。
    5 关于闽浙交通,祥参鞠清远主编《唐代之交通》二七《赣浙闽间的路线》,北平;北京大学出版组印,年代不详,60-61页。
    6 《旧唐书》卷一八二《高骈传》,4703页。
    1 《白居易集》卷六七《得丁为刺史见冬涉者哀之下车以济之观察使责其不顺时修桥以徽小惠丁云恤下》,1415页。
    2 《新唐书》卷一一六《王遂传》,4226页。
    3 《通鉴》卷二四一宪宗元和十四年(819)七月,7757页。
    4 《旧唐书》卷一七二《令狐楚传》,4459页。
    5 《桂林风土记》,(唐)莫休符撰,丛书集成初编,王云五主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
    6 《文苑英华》卷八二八《符载·长沙东池记》,4372页。
    7 《旧唐书》卷一六《穆宗纪》记元和十五年(820)六月,“以中书舍人王仲舒为洪州刺史、御史中丞,充江西观察使”。475页。
    8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三《新修滕上阁记》元和十五年韩愈写,237-238页。
    9 《全唐诗》卷四八一李绅《新楼诗二十首·杜鹃楼》:“(杜鹃)楼前植其杜鹃,因以为名,宴游多在其上”。5511页。《海榴亭序》:“(亭)在新楼北,花开最早,所望更高。”《满桂楼序》:“(楼)因以满桂为名”。《旧唐书》卷一七三《李绅传》:“(太和七年)七月,(李绅)检校左常侍、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4497页。
    10 《会稽掇英总集》卷一八《崔元翰·判曹食堂壁记》,168页。
    1 《会稽掇英总集》卷一八《崔元翰·判曹食堂壁记》,168页。
    2 《嘉泰会稽志》卷七《会稽县淳化寺》云门山条,35页。
    3 《唐方镇年表》卷五《浙东》,787页。
    5 《唐方镇年表》卷五《浙西》,756页。
    6 《旧唐书》卷一六九《王璠传》,4405页。
    7 《新唐书》卷三五《五行二·金不从革》,897页。
    8 《日知录集释》卷一二《水利》,727页。
    9 刘俊文《唐代水害史论》,《北京大学学报》1988年2期,48-62页。
    1 《册府元龟》卷四九七《邦计部·河渠》,5951页。
    2 《旧唐书》卷八《玄宗纪》,165页。
    3 《新唐书》卷一四三《李承传》,4686页。
    4 《全唐文》卷四三○《李翰·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并序》,4375页。
    5 《全唐文》卷四三○《李翰·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并序》,4375页。
    6 《新唐书》卷四一《地理五·宣州宣城郡》,1051页。
    7 《新唐书》卷四一《地理五·越州会稽郡》,1053页。
    8 《旧唐书》卷一○八《崔纵传》,3281页。
    9 《新唐书》卷四○《地理志》,1027页。
    10 《新唐书》卷八○《李皋传》,3580页。
    11 《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荆州江陵府》,1551页。
    12 《旧唐书》卷一六五《温造传》,4314页。
    13 《淳熙三山志》卷一六《水利》,86页。
    1 《全唐文》卷四三O《李翰·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并序》,4375页。
    2 《唐方镇年表》卷五《浙西》记大历三年(768)至七年,李栖筠为浙西观察使。745页。
    3 《全唐文》卷四三○《李翰·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并序》,4375页。
    4 《全唐文》卷四三○《李翰·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并序》,4375页。
    5 《全唐文》卷四三○《李翰·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并序》,4375页。
    6 《新唐书》卷四一《地理五·越州会稽郡》,1051页。
    7 《白居易集笺校》卷七○白居易《元稹志》,3737页。
    8 《全唐诗》卷五○六《章孝标·上浙东元相》,5748页。中晚唐时期两浙兴建的水利工程,参朱长文撰、金菊林点校《吴郡图经续记》卷下《治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年,77-82页;李志庭《浙江地区开发探源》,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90页;朱祖德《唐五代两浙地区经济发展之研究》,44-47页。
    9 《禹贡锥指》卷一○《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325页。
    10 《通典》卷一七四《古雍州》,4543页。
    1 《乐全集》卷一九《足食》,76页。
    2 中晚唐时期,愈至后来,西北边患渐轻,河朔军事地位逐渐上升。谭其骧《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中)》,载《长水集续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8-39页。
    3 《旧唐书》卷一二四《薛平传》,3526页。
    4 《新唐书》卷三九《地理三·卫州汲郡》,999页。
    5 《旧唐书》卷一七二《萧俛附萧做传》,4480页。
    6 《汴京遗迹志》卷六《河渠二》,(明)李濂撰,周宝珠、程民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82页。
    7 《国史大纲》三九章《黄河与北方之水患》,745页。
    8 《禹页锥指》卷一三下《附论历代徙流》,487页。
    1 《禹贡锥指》卷一三下《附论历代徙流》,487页。
    2 阎若璩《潜邱札记》,学海堂刻本。
    3 《通鉴》卷二七○后梁均王贞明四年(918),8823页;《通鉴》卷二七二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8879页;《通鉴》卷二七三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8911页。
    4 《国史大纲》三九章《黄河与北方之水患》,745页。
    5 《文苑英华》卷四五三《授温璋王式节度使制》:“授(王式)以浙东,果能清越水之波澜,壮辕门之号令,恤闾井之疲赢。务农训兵,俾先南牧之备;兴利除害,永绝东顾之忧”。2301页。
    6 《旧唐书》卷一四九《令狐垣传》,4011页。
    7 黄正建《唐代戎服“櫜鞬”与地方行政长官的军事色彩》,《中国史研究》2002年4期,55-59页。
    1 《旧唐书》卷一五七《王彦威传》,4154页。
    2 《唐方镇年表》卷四《陕虢》,393页。
    3 《全唐诗》卷五○一《姚合·酬光禄田卿六韵见寄》,5742页。
    4 《全唐诗》卷五八九《李频·陕府上姚中丞》,6894页。
    5 《太平广记》卷一五六《定数十一·庞严》,1119页。
    6 《容斋三笔》卷七《唐观察使》,509页。
    7 《旧唐书》卷一二《德宗纪上》,320页。
    8 《唐方镇年表》卷四《山南东道》,622页。
    9 《旧唐书》卷一三八《贾耽传》记贞元九年(793)贾耽入觐,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3782页。
    1 《旧唐书》卷一四《宪宗纪》,411页。
    2 《唐五代两浙地区经济发展之研究》,173-186页。
    3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八《江南道四·江西观察使》,669页;《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九《江南道五·湖南观察使》,701页;《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六《江南道二·浙东观察使》,617页。
    4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六《唐银青光禄大夫守左散骑常侍致仕上柱国襄阳郡王平阳路公神道碑铭》,392页。
    5 《新唐书》卷一三九《李繁传》,4638页。
    6 《旧唐书》卷一六三《王质传》,4267页。
    1 《旧唐书》卷一七八《王徽传》,4639页。
    2 《旧唐书》卷一三五《李齐运传》,3729页。
    3 《旧唐书》卷一五五《李逊传》,4123页。
    4 《唐大诏令集》卷一○七《岭南用兵德音》,510页。
    5 《唐大诏令集》卷一○七《岭南用兵德音》,510页。
    5 《旧唐书》卷九二《韦陟传》,2958页。
    1 《旧唐书》卷一七七《崔珙传》,4587页。
    2 《新唐书》卷六四《方镇表·渭北鄜坊》,1759页。
    3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一《命诸道平籴敕》,532页。
    1 《旧唐书》卷一三五《昌諲传》,4823页:《通鉴》卷二二二肃宗上元二年(761)二月戊寅,7103页。
    2 《唐方镇年表》卷六《鄂岳》,880页。
    3 《通鉴》卷二三八宪宗元和五年(810),7671页。
    4 《唐代交通图考》卷三《秦岭仇池区》篇一六《蓝田武关骚道》,637页。
    5 《通鉴》卷二二二肃宗宝应元年(762)建辰月,7118页。
    6 《唐代交通图考》卷三《秦岭仇池区》篇一六《蓝田武关驿道》,637-667页;篇二一《上津道》,801-809页。
    7 《通鉴》卷二二二宝应元年(762)建辰月:“上(肃宗)乃割商、金、均、房别置观察使,令(来)填止领六州。”7118页。《新唐书》卷六四《方镇表·京畿》宝应元年:“京畿节度使复领金、商。”1759页。《新唐书》卷六七《方镇表·南阳》宝应元年:“金、商二州隶京畿。”并在兴元元年正式设立金商都防御使。1861页。
    1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四《文外集下卷·顺宗实录》,711-712页。另参两《唐书·张万福传》、《新唐书》卷一四六《李栖筠传》、《通鉴》卷二二四代宗大历三年十二月。《颜鲁公集》卷一六《颜鲁公行状》:“然自肃宗已来,河南及诸道立功大将,如王元忠、田神功、董泰(秦)、侯希逸、李正己、许果卿等,初皆是公(颜真卿)自北海迎致之者,终无私谒焉”。许果卿当为许杲。殷亮既将许杲与田、董、侯、李等辈并列,则许氏当为平卢军重要势力之一,因得就职平卢行军司马。许杲可能是汴宋田神功或者淄青侯希逸下属,其侵扰范围主要在江淮地带,而河南南部恰为李光弼原辖地区.相较汴宋、淄青而言,此地悬离治所而不易控制,故许杲乘隙于此骚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2页。
    2 《文苑英华》卷八九六《穆员·工部尚书鲍防碑》,4719页。
    3 《旧唐书》卷一四○《张建封传》,3828页。
    4 《旧唐书》卷一五一《伊慎传》,4054页。
    1 《宋本册府元龟》卷三九八《将帅部·冥助》,1016页:《新唐书》卷六八《方镇表·鄂岳》记建中四年“复置鄂州都团练观察使”,即《通鉴》所记“上以(李)兼为鄂、岳、沔都团练使。”《新唐书》卷六八《方镇表·洪吉》记建中四年“升江南西道都防御团练观察使为节度使”。这两项措施显然都是针对李希烈此次遣兵南下,增强其防御的力量。
    2 《旧唐书》卷一五一《伊慎传》,4055页。
    3 《通鉴》卷二四○宪宗元和十三年(818),7747页。
    4 《新唐书》卷一二六《韩滉传》,4435页。
    5 《新唐书》卷一四三《王凝传》,4693页。
    1 《旧唐书》卷一四四《邢君牙传》,3925页。《新唐书》卷六四《方镇表·泾原》贞元三年:“罢保义节度,置都团练观察防御使。未几,复置节度,兼右神策军行营节度使。”1759页。
    2 《旧唐书》卷一三《德宗纪下》,363页。
    3 潘镛《中晚唐的神策军》,《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1期,17-19页;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十三章《神策军的由来和用于征伐》,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418-423页;何永成《唐代神策军研究—兼论神策军与中晚唐政局)第四章《神策军之职任》,台北:商务印书馆,1990年,82页。
    4 《新唐书》卷四八《百官三》,1235页。
    5 《旧唐书》卷一一一《崔光远传》,3317页。
    6 《旧唐书》卷一二二《张献诚传》,3497页。
    7 《宋本册府元龟》卷一六四《帝王部·招怀第二》大历七年十一月诏,363页。
    1 《册府元龟》卷四九○《邦计部·蠲复第一》大历十二年十一月,5867-5868页。
    2 《旧唐书》卷一三一《李皋传》,3637页。
    3 《樊川文集》第十一《上李太尉论江贼书》,168页。
    4 《新唐书》卷一一三《徐商传》,4192页。
    5 《旧唐书》卷一八二《高骈传》,4703页。
    6 《旧唐书》卷一九下《僖宗纪》,692页。
    7 《旧唐书》卷一三一《李勉传》,3633页。
    1 《唐大诏令集》卷五九《李鼎陇右节度使制》,290页。
    2 《通鉴》卷二四一宪宗元和十五年(820),7776页。
    3 《太平广记》卷一二二《乐生》,858页。
    4 《万姓统谱》卷一六《裴行立》,《中华族谱集成》,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289页。
    5 《新唐书》卷一三九《李繁传》,4638页。
    6 《新唐书》卷一二六《韩混传》,4435页。
    7 《通鉴》卷二四四文宗太和五年(831)八月,7873页。
    8《旧唐书》卷一五五《崔郾传》,4118页。
    9 《樊川文集》第十一《上李太尉论江贼书》,168页。
    10 《通鉴》卷二五○咸通元年(860)八月,8079页。
    1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五《裘甫冠浙东》咸通元年二月,(宋)袁枢撰,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3317页。
    2 《旧唐书》卷一六四《王播附王式传》,4282页。
    3 《新唐书》卷二二五下《黄巢传》,6451页。
    4 《通鉴》卷二二二宝应元年(762)八月己巳,7118页。
    5 《新唐书》卷一二六《韩滉传》,4435页。
    6 《新唐书》卷一二六《韩滉传》,4435页。
    7 《新唐书》卷一三九《张镐传》,4630页。
    8 《旧唐书》卷一五五《李逊传》,4123页。
    9 《旧唐书》卷一五八《郑从谠传》,4169页:《通鉴》卷二五三僖宗广明元年(880)三月条略同,8222页。
    1 《旧唐书》卷一六二《曹华传》,4242页。
    2 《通鉴》卷二四九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十二月,8072页。
    3 《新唐书》卷一一三《徐商传》,4192页。
    4 《通鉴》卷二五○懿宗咸通四年(863),8102页。
    5 《通鉴》卷二五一懿宗咸通十年(869),8138页。
    6 《旧唐书》卷一七六《杨损传》,4560页。
    7 《通鉴》卷二五三僖宗乾符四年(877),8189页。
    8 《新唐书》卷一四三《王凝传》,4693页。
    9 《旧唐书》卷一四五《陆长源传》,3937页。
    1 《册府元龟》卷六七九《牧守部·廉俭》,8108页。
    2 《旧唐书》卷一六七《窦易直传》,4363页。
    3 贾志刚《唐代军费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61页。
    4 《旧唐书》卷一七七《卢钧传》,4591页。
    5 《通鉴》卷二四九宣宗大中十二年(858),8066页。
    6 《新唐书》卷九一《温璋传》,3787页。
    7 《新唐书》卷八○《李皋传》,3580页。
    8 《新唐书》卷八六《李谊传》,3624页。
    1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六《曹成王碑》,423页。
    2 《新唐书》卷八○《李皋传》,3580页。
    3 《新唐书》卷一三一《李夷简传》,4509页。
    4 《旧唐书》卷一七七《杨收传》,4595页。
    5 《通鉴》卷二五○懿宗咸通六年(865),8111页。
    6 《通鉴》卷二二五代宗大历十一年(776)五月,7237页。
    7 《旧唐书》卷一五二《王栖曜传》,4068页。
    8 《新唐书》卷一二六《韩混传》,4435页。
    9 《旧唐书》卷一五五《李逊传》,4123页。
    10 《旧唐书》卷一八七下《辛谠传》,4914页。
    11 《通鉴》卷二五一懿宗咸通九年(868)十一月戊寅,8120页。
    1 《通鉴》卷二五三僖宗乾符六年(879),8211页。
    2 《旧唐书》卷一七八《郑畋传》,4630页。
    3 《旧唐书》卷一七八《郑畋传》,4631页。
    4 《旧唐书》卷一九下《僖宗纪下》十月,689页。
    5 《旧唐书》卷一八二《高骈传》,4703页。
    6 《旧唐书》卷一八二《高骈传》,4705页。
    7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六《唐银青光禄大夫守左散骑常侍致仕上柱国襄阳郡王平阳路公神道碑铭》,392页。
    8 《新唐书》卷一三八《路应传》,4624页。
    9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六《唐很青光禄大夫守左散骑常侍致仕上柱国襄阳郡王平阳路公神道碑铭》,392页。
    10 《旧唐书》卷一八二《高骈传》,4705页。
    1 《旧唐书》卷一三三《李晟附李听传》,3682页。
    2 《旧唐书》卷一四《宪宗纪》,411页。《韩愈年谱》记元和十二年秋,裴度亲赴淮西,韩愈为行军司马,兼御史中丞.赐三品服。(宋)吕大防等撰,徐敏霞校辑,北京:中华书局,12页。韩愈本年四十八岁,本月有《与鄂州柳中丞》,参《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三《与鄂州柳中丞书》,222页。又《通鉴》卷二三九元和十年二月,“诏鄂岳观察使柳公绰以兵五千授安州刺史李听,使讨吴元济,公绰……即奏请自行,许之。公绰至安州。”7707页。由此裴度总督征讨吴元济事宜,南面战线先由柳公绰负责。
    3 《旧唐书》卷一三一《李道古传》,3641页。
    4 《新唐书》卷八O《李道古传》,3583页;《旧唐书》卷一三一《李道古传》,3642页。
    5 《新唐书》卷八○《李道古传》,3583页。
    6 《柳宗元集》卷二○《武冈铭(并序)》,551页。
    7 《新唐书》卷一四六《李吉甫传》,4738页。
    1 《旧唐书》卷一九上《懿宗纪》,664页。
    2 《唐大诏令集》卷一○七《岭南用兵德音》,510页:《旧唐书》卷一九上《懿宗纪》,656-657页。
    3 《唐大诏令集》卷一○七《岭南用兵德音》,510页。
    4 《唐大诏令集》卷一○七《岭南用兵德音》,510贞。
    5 《唐代藩镇研究》,101页。
    6 山根直生《唐朝军政统治的终局与五代十国割据的开端》,《浙江大学学报》2004年3期,73页。
    7 姚建根《宋朝制置使职能初探》,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51页。
    8 《旧唐书》卷一一一《崔光远传》,3317页。
    9 《新唐书》卷二二一上《党项传》,6214页;《新唐书》卷六《肃宗纪》,155页。
    10 周伟洲《唐代党项》,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44页。
    1 《新唐书》卷一四一《崔光远传》,4653页。
    2 《旧唐书》卷一一一《崔光远传》,3318页。
    3 《通鉴》卷二二二肃宗上元二年(761),7103页。
    4 《通鉴》卷二二二肃宗宝应元年(762)建辰月,7118页。
    5 《旧唐书》卷一八二《高骈传》,4703页。
    6 《旧唐书》卷一二二《路嗣恭传》,3499页。
    7 《旧唐书》卷一七七《卢钧传》,4591页。
    8 但华夷通婚的趋势是不能阻止的。《国史大纲》三八章《南北政治区划之划分记户口升降》:“唐代为中国史上之极盛期,唐代北方人已多混血,南方先有夷僚蛮俚,北方人避难来南,未见不有混合”。744页。
    9 《旧唐书》卷一七七《杨发传》,4595页。
    1 《旧唐书》卷一一二《李嵩附李复传》,3337页;《唐会要》卷六八《刺史上》,1423页。
    2 《十国春秋》卷七二《秦彦晖传》,(清)吴任臣撰,徐敏霞、周莹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97页。
    3 《唐大诏令集》卷八○《赐孝义高年粟帛诏》,415页。
    4 《柳宗元集》卷二○《武冈铭》,550页。
    5 《新唐书》卷一二七《裴估传》,4455页。
    6 《旧唐书》卷九八《裴佶传》,3083页。
    7 《旧唐书》卷一五七《郗士美传》,4145页。
    8 《旧唐书》卷一九七《东谢蛮传》,5274页。
    1 《旧唐书》卷一九七《西南蛮·(?)蛮传》,5276页。
    2 《新唐书》卷五八《艺文二》,1453页。
    3 《旧唐书》卷一五五《窦群传》,4120页。
    4 《新唐书》卷一三一《李夷简传》,4509页。
    5 《旧唐书》卷一五五《窦群传》,4121页。
    6 《旧唐书》卷一六《穆宗纪》记元和十五年正月,以吏部侍郎王涯检校礼部尚书、梓州刺史,充剑南东川节度使。475页。
    7 江油,即龙州。《旧唐书》卷四一《地理四·龙州下》:“贞观元年,改为龙州。天宝元年,改为江油郡。乾元元年,复为龙州。旧属陇右道,永徽后,割属剑南也。”1663页。
    8《白居易集笺校》卷五二《石士俭授龙州刺史制》,3064页。
    9《旧唐书》卷一八二《高骈传》,4703页。
    10 《旧唐书》卷一一《代宗纪》大历八年九月戊戌,267页。
    11 《全唐文》卷四四一《韩云卿·平蛮颂》,4500页。
    1 《旧唐书》卷一二《德宗纪上》建中二年二月己未,319页。
    2 《文苑英华》九三九《穆员·陕虢观察使卢公墓志铭》,(宋)李昉,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4937页。
    3 《新唐书》卷一二九《裴行立传》,4475页。
    4 《旧唐书》卷一九上《懿宗纪》记咸通三年(862)十一月,“遣将军蔡袭率禁军三千,会诸道之师赴援安南”。649页。《通鉴》卷二五○咸通三年(862)二月记南诏复寇安南,经略使王宽数次告急,朝廷以前湖南观察使蔡袭代之,“仍发许、滑、徐、汴、荆、襄、潭、鄂等道兵各三万人授袭以御之”。此次征兵赴援,涉及地域广、征发兵众多,包括中央禁军及各道军队合二十万众,引起“天下骚动”。胡三省质疑此次征兵数目:“各三万人,则八道之兵为二十四万,不既多乎!疑‘各’字误,否则‘万’字误。蜀本作‘合三万人’,良是。”《通鉴》卷二五○咸通三年(862)二月及胡三省注。8096-8097负。未必每道都出三万人,但肯定是每道都调出相当部分军力,不然诏书难以用“骚动黎元”、“天下骚动”、“大征兵”、“兵势既盛”等词来形容,甚至还出现了咸通“五年(864)春止月戊午朔,以用兵罢元会”及裴坦上疏等事。《旧唐书》卷一九上《懿宗纪》,655贝。因此,司马光之说未必不确。随着战事的发展,唐廷还陆续不断地从各地征兵,前往岭南镇压蛮寇。《通鉴》卷二五○咸通三年(862)十一月,“南诏帅群蛮五万寇安南,都护蔡袭告急,救发荆南、湖南两道兵二千,桂管义征子弟三千,诣邕州,受(岭南西道节度使)郑愚节度”;“十二月,袭又求益兵,敕山南东道弩手千人赴之”,8101页;《旧唐书》卷一九上《懿宗纪》咸通五年(864)四月,“南蛮寇邕管,以秦州经略使高骈率禁军五千赴邕管,会诸道之师御之”:五月丁西制:“宜令徐泗团练使选拣召募官健三千人,赴邑管防戍。待岭
    外事宁之后,即与替代归还。仍令每如满五百人,即差军将押送,其粮料赏给,所司准例处分”。656-657页。直到咸通七年(866)十月,“安南高骈奏蛮寇悉平”,才终于结束了这场长达八年半的战争。若从862年“大征兵”开始算起,至866年,首尾五年。《旧唐书》卷一九上《懿宗纪》,660页。详参冯培红、张军胜《传世本刘允章<直谏书>与敦煌本贾耽<直誎表>关系考辨》,《兰州学刊》2009年4期,1-11页。
    5 《通鉴》卷二五○懿宗咸通三年(862)四月,8097页。
    1 《通鉴》卷二五○懿宗咸通三年(862)四月,8097页。
    2 《通鉴》卷二五○懿宗咸通三年(862),8096页。
    3 《文苑英华》卷四五三《授郑愚岭南节度使制》,908页。
    4 《旧唐书》卷一八二《高骈传》,4703页:《通鉴》卷二五○懿宗咸通六年(865)十一月记“李琢”为“李涿”,8111页。
    5 《通鉴》卷二五○懿宗咸通六年(865)十一月,8111页。
    6 卢勋等《隋唐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205页。
    7 《文苑英华》卷九七三《顾况·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晋国公赠太傅韩公行状》,5118页。
    8 《文苑英华》卷八八七《权德舆·故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子宾客赠户部尚书齐成公神道碑》,4671页。据郁贤皓《唐刺史考》,贞元五年至六年,齐抗任处州刺史。故此次山越造反的时间,可能发生在贞元五或六年。
    9 《新唐书》卷七《德宗纪》,183页。
    10 《旧唐书》卷一七七《裴休传》,4593页。
    11 《旧唐书》卷一七七《裴休传》,4594页。
    12 《旧唐书》卷一六四《王起传》,4278页。
    13 《通鉴》卷二三八宪宗元和六年(811)秋九月,7682页。
    14 《旧唐书》卷一七七《崔慎由附崔能传》,4581页。
    1 《旧唐书》卷一六七《段文昌传》,4366页;《新唐书》卷八九《段文昌传》,3763页。
    2 《旧唐书》卷七六《马植传》,4565页。
    3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204页。
    4 《文苑英华》卷九○一《吕温·故太子少保尚书左仆射京兆韦府君神道碑》,4745页。
    5 《读通鉴论》卷二三《肃宗三》,786页。
    6 《剑桥中国隋唐史》,493页。
    7 杨希义《略论唐代的漕运》,《中国史研究》1984年2期,53-66页。
    8 《通鉴》卷二一九肃宗至德元年(756)十月,7001页。
    1 《新唐书》卷八○《李皋传》,3580页。
    2 《新唐书》卷二一三《李师道传》,5992页。
    3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七《平淮西碑》,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74页。
    4 《新唐书》卷五三《食货志》,1365页。
    5 吴枫《中唐的财政危机及其对策》,《唐史研究会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36页。
    6 《玉海》卷一八二《唐浚仪运路·汉运路》,3441页。《通鉴》卷二二七德宗建中二年(781)记四镇连兵叛唐,淄青李正己“遣兵扼徐州埇桥、涡口”。7301页。
    7 《通鉴》卷二三三贞元四年(788)元月,7509页。
    1 《通鉴》卷二三五德宗贞元十六年(800),7586页。
    2 《新唐书》卷六五《方镇表二》,1795页。
    3 《通鉴》卷二五○唐懿宗咸通三年(875),8096页。
    4 《困学纪闻》卷一六《历代漕运考·上津扶风洋川》,(宋)王应麟著,(清)翁元圻等注,栾保群、田松青、吕宗力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807页。
    5 《隋书》卷二四《食货志》,671灭。
    6 史念海《三门峡与古代漕运》,《人文杂志》1960年4期,35-47页;又载史念海《河山集》(一集),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232-252页。
    7 《新唐书》卷五三《食货三》,1365页。
    8 《唐会要》卷八七《陕州水陆运使》:“先天二年(713)十月,李杰为刺史,允水陆运使,自此始也,己后刺史常带使。1898页。
    9 《新唐书》卷六四《方镇表一·东畿》,1759页。
    10 安史余孽虽受命占据河北,唐廷对其并不真正信任。广德元年(763)三月,襄州右兵马使梁崇义等占据本州,中央不得已授其山南东道节度留后。因此,此时将陕虢合并,也有增强陕州防务的意图。
    1 《旧唐书》卷一二《德宗纪上》,319页。
    2 吴廷燮考证杜亚前任陕虢节帅分别是皇甫温和李国清,《唐方镇年表》卷四《陕虢》(380-382页)。但在此二人的史料中,尚未发现其在任时兼领运使一职。不过运使复置于此时、并由其兼任的可能性也是不能排除的。
    3 《唐会要》卷八七《陕州水陆运使》:“贞元三年正月,诸道水陆运使及度支巡院、江淮转运使,并宜停。陕虢观察使于頔兼陕州水陆运使”。1898页。
    4 《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4631页。
    5 《新唐书》卷五三《食货志》,1365页。
    6 《新唐书》卷五三《食货志》,1365页。
    7 《旧唐书》卷一二《德宗纪上》,322页。
    8 《通鉴》卷二二七建中三年(782)十一月,7335页;《旧唐书》卷一二三《王绍传》:“时李希烈阻兵,江淮租输,所在艰阻,特移运路自颖入汴”。3520页。
    9 《通鉴》卷二二八建中四年(783)正月,7338页。
    10 《唐会要》卷六一《馆驿使》亦记:“建中四年正月十一日,馆骤置五等使料及人马数,其月,诏商州度上津路馆置舍。”1249页。
    1 《新唐书》卷二二五中《李希烈传》,6437页。
    2 吴枫《中唐的财政危机及其对策》,《唐史研究会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36页。
    3 《旧唐书》卷四九《食货下》,2113页。
    4 《旧唐书》卷一五一《伊慎传》,4054页。
    5 《旧唐书》卷一五一《伊慎传》,4055页。
    6 《新唐书》卷二○二《萧颖士传》,5767页。
    7 《新唐书》卷八○《李皋传》,3580页。
    8 《通鉴》卷二四四文宗太和五年(831)八月,7873页。
    9 《通鉴》卷二四四文宗太和五年(831)八月,7873页。
    1 《旧唐书》卷一六七《窦易直传》,4363页。
    2 《新唐书》卷一二六《韩混传》,4435页。
    3 《新唐书》卷一二六《韩混传》,4435页。
    4 《唐大诏令集》卷一○七《岭南用兵德音》,510页。
    5 《旧唐书》卷一三二《李芃传》,3654页。
    6 《新唐书》卷八○《李皋传》,3580页。
    7 《樊川文集》第十一《上李太尉论江贼书》,168页。
    1 《樊川文集》第十一《上李太尉论江贼书》,168页。
    2 史念海《河山集》王朝中的前揭文,208贞,
    3 《新唐书》卷五三《食货志》,1365页。
    4 《历代制度详说》卷四《详说》,24页。
    5 《乐全集》卷二三《论京师储军事》,125页。
    6 《文苑英华》卷九○一吕温《故太子少保尚书左仆射京兆韦府君神道碑》,4745页。
    7 《文苑英华》卷六六○《杜牧·上宰相求杭州启》,3390页。
    8 《权载之文集》卷四七《论江淮水灾上疏(德宗贞元七年疏)》,213页。
    1 《群书考索续集》卷四六《九州之田》,236页。
    2 《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汴渠》,129页。
    1 《韩非子集解》卷一四《外储说右下》,356页。
    2 《韩非子》卷一四《外储说右下》,123页。
    3 《新唐书》卷四六《百官一·吏部》,1181页。
    4 《唐会要》卷八二《考下》,1787页。
    5 《读通鉴论》卷二六《宣宗九》,952页。
    6 《唐会要》卷八二《考下》,1788页。
    1 《唐会要》卷八二《考下》,1789页。
    2 《于何政府王者可为法官》“(严)复案”,载《孟德斯鸠法意》,(法)孟德斯鸠著,严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113页。
    3 《唐会要》卷八二《考下》,1787页。
    4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杂录下》,1719页。
    1 《唐大诏令集》卷八六《光启三年七月德音》,447页。
    2 金观涛、刘青峰《王朝中后期变法对社会危机的加剧》,载氏著《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年,110-111页。
    3 《宋本册府元龟》六三二《铨选部·条制四》,2041页。
    4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诫示诸道敕》,525页。
    5 《新唐书》卷一八○《李德裕传》,5327页。
    6 《旧唐书》卷一二六《陈少游传》,3562页。
    7 《唐方镇年表》卷五《宣歙》,801-802页。
    8 《新唐书》卷一三二《刘赞传》,4524页。
    9 《文苑英华》九三九《穆员·陕虢观察使卢公墓志铭》,4937页。
    10 《新唐书》卷八○《李皋传》,3580页。
    1 《新唐书》卷八○《李皋传》,3580页。
    2 《新唐书》卷一三二《沈传师传》,4540页。
    3 《旧唐书》卷一五五《崔郾传》,4118页。
    4 《全唐诗》卷三九八《元稹·赛神》,4478页。
    5 《旧唐书》卷一○八《崔纵传》,3281页。
    6 《中国社会演变》,载《国史新论》,3页。
    1 《中国社会演变》,载《国史新论》,3页。
    2 《中国社会演变》,载《国史新论》,3页。
    3 《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第二》,11页。
    4 《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第二》,12页。
    5 《白居易集笺校》卷七O《唐故武昌军节度处置等使止议大夫检校户部尚书鄂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赐紫金鱼袋尚书右仆射河南元公墓志铭并序》,3735页。
    6 《曲江集》卷七《敕置十道使》,34页;《唐大诏令集》卷一○○《置十道采访使救》,464页。
    7 《文苑英华》卷四六二《贾至·玄宗幸普安郡制》,2351页。
    8 《文苑英华》卷四六二《贾至·玄宗幸普安郡制》,2351贝。
    1 《唐大诏令集》卷五九《李鼎陇右节度使制》,290页。
    2 《宋本册府元龟》卷一四七《恤下第二》,241页。
    3 《宋本册府元龟》卷一六四《招怀第二》,363页。
    4 《宋本册府元龟》卷一六四《招怀第二》,363页。
    5 《新唐书》卷一二六《韩混传》,4435页。
    6 均平问题,祥参陈明光《汉唐财政史稿》,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225-226页。
    7 《旧唐书》卷一七二《令狐楚传》,4459页。
    8 《旧唐书》卷一四六《王纬传》,3964页。
    9 《旧唐书》卷一六二《王遂传》,4241页。
    10 《旧唐书》卷一八五下《薛苹传》,4832页。
    11 《旧唐书》卷一八八《崔衍传》,4934页。
    12 《文苑英华》卷四二二《元和十四年七月二十三日上尊号赦书》,2138页。
    13 《白居易集》卷五五《除裴堪江西观察使制》,1156页。
    14 《旧唐书》卷一七二《令狐楚传》,4459页。
    1 《旧唐书》卷一七二《令狐楚传》,4460页。
    2 《唐大诏令集》卷八六《光启三年七月德音》,447页。
    3 《白居易集笺校》卷六二《不劳而理》,2445页。
    4 《白居易集笺校》卷六二《不劳而理》,2445页。
    5 《旧唐书》卷一○五《宇文融传》,3217页。
    6 《唐大诏令集》卷一○四《处分朝集使敕》,482页。
    7 《通典》卷二《食货二》田制下注,26页。
    1 《曲江集》卷七《敕置十道使》,34页;《唐大诏令集》卷一○○《置十道采访使敕》,464页。
    2 《新唐书》卷四九下《百官四·外官》,1305页。
    3 《新唐书》卷八○《李皋传》,3580页。
    4 《大谷文书集成》第一卷《iii吐鲁番出土敦煌关系文书·图版一二○至一二一·长安三年(703)三月停逃户文书二八三五》,小田义久编,法藏馆,1983年。
    5 《文苑英华》卷四二二《孙逖·开元二十七年册尊号大赦制》,2135页。
    6 《宋本册府元龟》卷一六四《招怀第二》,363页。
    7 《宋本册府元龟》卷一四七《恤下第二》,241页。
    1 《宋本册府元龟》卷一六二《命使第二》,349页。
    2 《宋本册府元龟》卷四九一《邦计部·蠲复第三》,1217页。
    3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六《建中四年伐两河叛师慰劳本道百姓敕》,557页。
    4 《文苑英华》卷四四一《放免诸道先停放将士资粮德音》,2229页。
    5 《文苑英华》卷四四一《放免诸道先停放将士资粮德音》,2229页。
    6 《旧唐书》卷一八八《崔衍传》,4934页。
    7 《唐大诏令集》卷一二四《平刘辟诏》,611页。
    1 《唐大诏令集》卷一二四《破淄青李师道德音》,613页。
    2 《文苑英华》卷四三六《赈救诸道水灾德音》,2306页。
    3 《旧唐书》卷一九下《僖宗纪》,692页。
    4 《册府元龟》卷九一《帝王部·赦宥十·彗星再见修省诏》,1090页。《旧唐书》卷一七下《文宗纪》但阙“宜委观察使与州县长吏计会。宜体联怀”。535页。
    5 《曲江集》卷七《敕置十道使》,34页;《唐大诏令集》卷一○○《置十道采访使敕》,464页。
    6 《宋本册府元龟》卷一四七《恤下第二》,241页。
    7 《文苑英华》卷四三四《常衮·宣慰湖南百姓制》,2196页。
    1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六《建中四年伐两河叛师慰劳本道百姓敕》,557页。
    2 《文苑英华》卷四三五《赈恤遭水灾百姓敕》,2203页。
    3 《文苑英华》卷四三五《赈恤遭水灾百姓敕》,2203页。
    4 《文苑英华》卷四三六《赈救诸道水灾德音》,2306页。
    5 《册府元龟》卷一○六《帝王部·惠民第二》元和四年正月,1265页。
    1 《通鉴》卷二三四德宗贞元八年(792)七月,7526页。
    2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六《建中四年伐两河叛师慰劳本道百姓敕》,557页。
    3 《册府元龟》卷五○二《邦计部·平》,6014页。
    4 《册府元龟》卷一○六《帝王部·惠民第二》元和四年正月,1265页。
    5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六《贞元元年八月慰抚平卢军先陷在淮西将士敕》,558页。
    6 《唐大诏令集》卷一二四《平刘辟诏》,611页。
    7 《文苑英华》卷四二二《元和十四年七月二十三日上尊号赦书》,2138页。
    1 《唐大诏令集》卷四三五《赈恤百姓德音》,2205页。
    2 《旧唐书》卷一八八《丁公著传》,4936页。
    3 《旧唐书》卷一八八《丁公著传》,4937页。
    4 《旧唐书》卷一八下《宣宗纪》,616页。
    5 《文苑英华》卷四二二《孙逖·开元二十七年册尊号大赦制》,2135页。
    6 《宋本册府元龟》卷一六四《招怀第二》,363页。
    7 《旧唐书》卷一九下《僖宗纪》,692页。
    8 《文苑英华》卷四三七《朝元御正殿德音》,2213页。
    9 《旧唐书》卷一四六《裴玢传》,3969页。
    1 《册府元龟》卷八九《帝王部·赦宥第八》贞元六年十一月,1063页。
    2 《文苑英华》卷四四九《武元衡再入相制》,2271页。
    3 《旧唐书》卷一九○下《王仲舒传》,5058页;《新唐书》卷一六一《王仲舒传》,4985页。
    4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六《唐银青光禄大夫守左散骑常侍致仕上柱国襄阳郡王平阳路公神道碑铭》,392页。
    5 《文苑英华》卷四五三《授温璋王式节度使制》,2301页。
    6 《旧唐书》卷一五五《崔郾传》,4118页。
    7 《旧唐书》卷一五五《窦群传》,4120页。
    8 《旧唐书》卷一一七《崔荛传》,3403页。
    1 《曲江集》卷七《敕置十道使》,34页;《唐大诏令集》卷一○○《置十道采访使牧》,464页。本录文参酌《曲江集》和《唐大诏令集》,比勘改定。
    2 《旧唐书》卷一二九《张延赏传》,3607页。
    3 《旧唐书》卷一一二《李复传》,3337页。
    4 《旧唐书》卷一○八《崔纵传》,3281页。
    5 《旧唐书》卷一七二《令狐楚传》,4459页。
    6 《旧唐书》卷一四六《杜亚传》,3962页。
    7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七《柳子厚墓志铭》,510页。
    8 《旧唐书》卷一八八《罗让传》,4937页。
    1 《文苑英华》卷四三七《朝元御正殿德音》,2213页。
    2 《新唐书》卷一六一《王仲舒传》,4985页;《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七《故江南西道观察使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墓志铭》:“至则奏罢榷酒钱九千万,以其利与民”。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535页。
    3 《新唐书》卷一六一《王仲舒传》,4985页。
    4 《新唐书》卷一六一《王仲舒传》,4985页。
    5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七《故江南西道观察使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墓志铭》,535页。
    6 《吕思勉读史札记》丙帙《魏晋南北朝·淫祀之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988页。
    7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七《故江南西道观察使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墓志铭》,535页。
    8 《旧唐书》卷一七二《牛僧孺传》,4470页;《文苑英华》卷八八八《李钰·故丞相太子少师赠太尉牛公神道碑》,4677页。
    9 《旧唐书》卷一七一《李渤传》,4437页。
    1 《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4509页。
    2《唐方镇年表》卷二《宣武》记长庆四年(824)至太和二年(828),令狐楚确任宣武节度使,汴宋等州观察使。198页。
    3 《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4511页。
    4 《新唐书》卷二四《车服》,511页。
    5 《旧唐书》卷一七二《令狐楚传》,4459页。
    6 《唐会要》卷六九《县令》大中四年正月敕,1446页;《册府元龟》卷一五五《敕州县条奏利弊诏》,1879页。
    7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杂录下》,1719页。
    8 《唐刺史考》卷一二三《扬州》记崔郸任淮南节度的时间在大中元年至三年,1682页。
    9 毛阳光《唐崔郸墓志考释》,《四川文物》2011年4期,68-74页。
    10 《通鉴》卷二四九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十二月,8069页。
    11 《文苑英华》卷四五三《授郑愚岭南节度使制》,908页。
    1 《旧唐书》卷一六五《王凝传》,4299页。
    2 姚远《中国人口的历史变迁及普查》,《北京日报》2000年11月13日;王曾瑜《宋朝福建路经济文化发展初探》认为北宋福建户口较唐增长了十多倍,福建成为宋人口稠密地区之一。载《锱铢编》,王曾瑜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189页。
    3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三九《袁州刺史谢上表》,622页。
    4 《新唐书》卷四八《百官三》,1235页。
    5 《新唐书》卷四九下《百官四·外官》,1305页。
    6 《唐大诏令集》卷五九《李鼎陇右节度使制》,290页。
    7 《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荆州江陵府》,1551页。
    8 《宋本册府元龟》卷一六四《招怀第二》,363页。
    1 《全唐文》卷四四一《韩云卿·平蛮颂》,4500页。
    2 《旧唐书》卷一二二《《曲环传》,3501页。
    3 《旧唐书》卷一六三《孟简传》,4257页。
    4 《文苑英华》卷四二六《长庆元年正月三日南郊改元赦文》,2159页。
    5 《旧唐书》卷一六五《殷侑传》,4320页。
    1 《唐大诏令集》卷八六《光启三年七月德音》,447页。
    2 《宋本册府元龟》卷四七五《台省部·奏议第六》,1181页。
    3 《册府元龟》卷七○《帝王部·务农》广顺二年正月,794页。
    4 《宋本册府元龟》卷四九四《邦计部·山泽第二》,1238页。
    5 《茶经校注》卷下《八之出》,(唐)陆羽撰,沈冬梅校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81页;浙东睦州长庆贡“细茶”,张剑光《唐五代江南工商业布局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190页。
    6 毛阳光《唐崔郸墓志考释》,《四川文物》2011年4期,68-74页。
    7 《嘉泰吴兴志》卷一八《食用故事·茶》,133页;苏鹗《杜阳杂编》卷下,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21页。
    8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五《江南道一·湖州·长城县》“顾山”条,589页。
    9 《嘉泰吴兴志》卷一八《食用故事·茶》,213页。
    1 《膳夫经》,(唐)杨煜著,上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5-10页。
    2 《全唐诗》卷三一四《袁高·茶山诗》,3536页。
    3 《白居易集》卷六二《黄老术》,1298页。
    4 《旧唐书》卷一二九《韩混传》,3559页;《新唐书》卷一二六《韩滉传》,4435页。
    5 《旧唐书》卷一二二《曲环传》,3501页。
    6 《旧唐书》卷一四七《杜佑传》,3978页。
    7 《旧唐书》卷一五五《崔郾传》,4118页。
    8 《旧唐书》卷一二三《李巽传》,3521页。
    9 《新唐书》卷八○《李皋传》,3580页。
    10 《旧唐书》卷一五五《李逊传》,4123页。
    1 《白居易集》卷五五《除裴堪江西观察使制》,1 156页。
    2 《隆平集》卷一七《留福传》,46页。
    3 钱穆《国史新论》《中国社会演变》,3页。
    4 陈寅恪指出:“唐代士大夫中其主张经学为正宗、薄进士为浮治者,大抵出于北朝以来山东士族之旧家也”。《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73页。
    5 《刘禹锡集》卷三《刘禹锡·唐故宣歙池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宣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赠左散骑常侍王公(质)神道碑》.“常侍讳质,字华卿。由今而上十有一代名杰,仕元魏为并州刺史,子孙因家,遂为太原祁人。既登第,东诸侯交辟之”42页。当时社会风气仍崇重门阀士族,其仕途较一般人为优。
    6 严耕望《唐代方镇使府僚佐考》,《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出版,1969年,177-237页,又见《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06-454页:砺波护《唐代使院的僚佐和辟召制》,《神户大学文学部纪要》.1973年,85-119页,又见砺波护《唐代使院の僚佐と辟召制》,《唐代政治社会史研究》,京都:同朋舍刊,1986年,128-136页;日野开三郎《唐代藩镇の支配体制》,载《日野开三郎东洋史学论集》(第一卷),东京:三一书房,1980年,86-90页;杨志玖、张国刚《唐代藩镇使府辟署制度》,《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1期,130-137页;张国刚《唐代藩镇军将职级考略》,载《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157、159、162页;张国刚《唐代藩镇使府辟署制度》,载《唐代藩镇研究》,181-199页;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210页,又见石云涛《唐后期方镇使府僚佐迁转》,《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4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140-152页;唐春生《开元天宝年间文人入仕方镇论》,《重庆师院学报》1997年第3期,50-55页;郭润涛《中国幕府制度的特征、形态和变迁》,《中国史研究》1997年1期,3-14页:卢建荣《中晚唐藩镇文职幕僚职位的探讨》,《第二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唐史学会编,台北:文津出版公司,1993年,1237-1271页;石云涛《唐后期有关方镇使府僚佐辟署对象的限令》,《唐研究》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59-278页;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宁欣《唐代选官研究》,台北:文津出版公司.1995年;陈志学《唐代武官的入仕途径》,《中华文史论坛》2002年第3期,64页。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修订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2-96、122-129、276-292、292-307、307-318、318-334、334-342、342-348、348-359、359-363、414-421、423-424、427-431页:戴伟华《唐代方镇文职僚佐考》,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
    7 程遂营《五代幕府文职僚佐》,《南都学坛》2001年5期,19-22页。
    1 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157页。
    2 孙继民《唐代行军统帅僚属制度及其对藩镇形成的影响》,《河北学刊》1992年6期,97页:崔瑞德主编《剑桥中国隋唐史》:“辟召的广泛使用打破了中央政府对进入官场的途径的严格控制,使一个崭新的阶级中的人们能够取得在官场任职的前程,因为这些人由于出身和未受过传统教育,在以前是排除在外的”。22页。
    3 《白居易集笺校》卷四九《温尧卿等授官赐绯充沧景江陵判官制》:“故幕府之选,下台阁一等,异日入而为大夫公卿者八九焉”。文人人幕方镇,确是一条致身通显之路,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2924页。
    4 《文献通考》卷三九《选举考十二·辟举》,257页。
    5 《唐会要》卷七四《论选事》,1580页。
    6 《群书考索》后集卷三八《官制门·选曹》,214页。
    7 《文献通考》卷三九《选举十二·辟举》,587页。
    8 《通典》卷一八《选举六》德宗时沈既济条,448页。
    9 《册府元龟》卷七一六《幕府部总序》,8511页。对方镇僚属的辟用,中央不断发出各种限令,提出各种要求和条件.一冉强调的是必须为“有出身人”。辟请布衣入幕,尽管实际存在,却一直不为朝廷所承认,只能充任摄职。如会昌二年(842)四月二十三日,武宗《加尊号赦文》重新强调太和旧制,要求从国家正员官佐中简拔僚佐,并说明其原因:太和九年十二月十八日敕:“进士初合格,并令授诸州府参军及紧县簿尉,未经两考,不许奏职。盖以科第之人,必宏理化,黎元之弊,欲使谙详。近者诸州长吏,渐不遵承。虽注县僚,多縻使职,苟从知已,不顾蒸人。其进士宜至合选年,诸道依资奏授州县官。即不在兼职之限”。《唐会要》卷七五《杂处置》会昌二年四月敕文,1620页。
    1 《唐会要》卷七八《诸使中》元和十五年(820)十二月中书门下奏,1706页。
    2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下》文宗大和三年(829)十二月,1710页。
    3 《旧唐书》卷一七三《郑覃传》,4489页。
    4 《唐会要》卷七六《贡举·进士》:“(大中)二年正月,中书门下奏:大和、会昌末,中选后四选,诸道方得奏充州县官职,如未合选,并不在申奏限。自今已后,及第后第三年,即任奏请。敕旨依奏”。1638页。《旧唐书》卷一七八《卢携传》:“大中九年,(卢携)进士擢第,授集贤校理,出佐使府”。4638页。《旧唐书》卷一七九《孔纬传》:“大中十三年,(孔纬)进士擢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崔慎由镇梓州,辟为从事”。4648页。《唐诗纪事》卷五五《卢肇》记卢肇会昌三年(843)及第,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过刺史。之后,方为鄂岳观察使卢商从事。(宋)计有功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831页。
    5 《新唐书》卷四九下《百官四·外官》,1309-1311页。
    6 冯培红《敦煌归义军职官制度—唐五代藩镇官制个案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41页。严耕望《唐代方镇使府僚佐考》不记观察使僚佐中有观察孔目官,载《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31页。
    7 《通鉴》卷二一六玄宗天宝十载(741),6905页。
    8《通鉴》卷二二八德宗建中四年(783)九月,7357页。
    9《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第12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195页。
    10 《新唐书》卷四九下《百官四·外官》,1309-1311页。
    11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下》,1714页。
    1 《群书考索》卷三六《页举》,201页。
    2 《贞观政要》卷一《君道第一》,2页。
    3 《旧唐书》卷一二五《柳浑传》,3553页。
    4 《旧唐书》卷一四六《王纬传》,3964页。
    5 《新唐书》卷一三○《裴胄传》,4491页。
    6 《旧唐书》卷一四七《杜式方传》,3984页。
    7 《旧唐书》卷一三二《李芃传》,3654页。
    8 毛阳光《唐崔郸墓志考释》,《四川文物》2011年4期,68-74页。
    9 《旧唐书》卷一六五《柳公绰传》,4300页。
    10 《旧唐书》卷一七八《郑畋传》,4630页。
    11 《旧唐书》卷一五三《刘乃传》,4584页。
    12 《旧唐书》卷一八八《罗让传》,4937页。
    1 《全唐文》卷六三一《吕温·唐故福建观察巡官前侯官县尉东平吕府君权殡记》,2819页。
    2 《旧唐书》卷一九○下《李商隐传》,5077页。
    3 《旧唐书》卷一三二《李芃传》,3654页。
    4 《旧唐书》卷一三二《李芃传》,3655页。
    5 《旧唐书》卷一一九《崔倰传》,3443页。
    6 《旧唐书》卷一三六《刘赞传》,3752页。
    7 《旧唐书》卷一五三《姚南仲传》,4081页。
    8 《旧唐书》卷一三七《吕渭传》,3768页。
    9 《旧唐书》卷一六六《白居易传》,4340页。
    10 《太平广记》卷一五八《定数十三·支戬》,1132页。
    11 《旧唐书》卷一四七《杜佑传》,3978页。
    12 《旧唐书》卷一八七下《赵晔传》,4906页。
    13 《旧唐书》卷一二五《张镒传》,3545页。
    1 《文苑英华》卷九三九《陕虢观察使卢公墓志铭(穆员)》,(宋)李昉,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4937页。
    2 《通鉴》卷二二四代宗大历八年(773)三月,7219页。
    3 《全唐文新编》卷四二七《于邵·巡南海序》:“桂管经略观察使范阳卢公,惜云雨为别,将我府公之厚意也”。319页《全唐文新编》卷四二八《于邵·昭州序》:“桂管部防御经略观察使范阳卢公,桂林阳亭南越之胜,迁客于邵书其事”324页。前揭桂管因自然环境恶劣,观察使难以辟到如意僚佐,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得不选用当地贬黜士人。
    4 《旧唐书》卷一一九《崔俊传》,3443页。
    5 《宋本册府元龟》卷三九八《将帅部·冥助》,1016页。
    6 《全唐文新编》卷七六一《褚藏言·窦库传》,736页。
    7 《旧唐书》卷一五四《许叾容传》,4099贞。
    8 #12
    9 《新唐书》卷一四三《李承传》,4686页。
    10 《旧唐书》卷一三二《李芃传》,3654页。
    11 《新唐书》卷一四二《柳浑传》,4671页。
    12 《旧唐书》卷一二五《柳浑传》,3553页。
    13 《旧唐书》卷一二六《李涵传》,3561页。
    1 毛汉光《唐代荫任之研究》,《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55本第3分,466-467页。
    2 《旧唐书》卷一三○《李泌传》,3620页。
    3 《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4631页。
    4 《旧唐书》卷一四九《于敖传》,4009页。
    5 《旧唐书》卷一四八《权德舆传》,4001页。
    6 《旧唐书》卷一二二《裴胄传》,3507页。
    7 《旧唐书》卷一七六《卢商传》,4575页。
    8 《旧唐书》卷一七九《孔纬传》,4648页。
    9 《旧唐书》卷一八五下《袁滋传》,4830页。
    10 《旧唐书》卷一八五下《袁滋传》,4830页。
    11 《樊川文集》第十四《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尚书御史大夫充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赠吏部尚书崔公(郾)行状》,207页。
    12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杂录下》记对于诸使僚佐,“正职外,不得更置摄职”。1716页。
    13 《旧唐书》卷一七七《杨发传》,4595页。
    14 《樊南文集》卷八《白公墓碑铭》,(唐)李商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468页;《新唐书》卷七五下《宰相世系表》,3413页;(清)汪立名《白香山诗集》,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8-9页。
    15 《古刻丛钞》卷一八《张公洞壁记》。
    1 《旧唐书》卷一七六《杨汉公传》系年太和八年,4564页。
    2 《旧唐书》卷一七下《文宗纪》,535页
    3 《旧唐书》卷一七三《李绅传》,4497页。
    4 《旧唐书》卷一七三《李绅传》,4499页。
    5 《旧唐书》卷一七七《杨收传》,4595页。
    6 《旧唐书》卷一五八《郑从谠传》,4169页。
    7 《旧唐书》卷一三八《赵憬传》,3775页。
    8 《旧唐书》卷一七二《萧杰传》,4480页。
    9 《旧唐书》卷一七六《李宗闵传》,4551页。
    10 《旧唐书》卷一五五《窦巩传》,4122页。
    11 《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4509页。
    12 《旧唐书》卷一六四《王龟传》,4281页。
    13 《玉溪生年谱》,见《玉溪生诗集笺注》,冯浩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864页。
    14 《全唐文》卷六六三《白居易·杨景复可检校膳部员外郎郓州观察判官李绶可监察御史天平军判官卢载可协律郎天平军巡官独孤泾可监察御史寿州团练副使马植可试校书郎泾原掌书记程昔范可试正字泾原塑官六人同制》,6736页。
    1 《旧唐书》卷一二三《班宏传》,3518页。
    2 《旧唐书》卷一七八《郑畋传》,4630页。
    3 《旧唐书》卷一九三《韦雍妻萧氏传》,5150页。
    4 《旧唐书》卷一六三《卢弘正传》,4270页。
    5 《文苑英华》卷七二六《送崔副使归洪州幕府序》,3767页。
    6 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嘉靖延平府志》卷一八《人物·武功》记:唐“廖汾,将乐人,有膂力谋略,由武举授九江团练使,讨贼黄林儿有功,拜金吾大将军”。上海古籍书店,1982年,人物四之八。《福建通志》卷三一《名宦三·延平府·唐》:“廖汾,字元清,有膂力,多谋略,授九江团练使,讨黄林儿贼有功,拜金吾卫大将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28册,503页。《德兴县志》卷七《人物志·武科》记舒贺“大钟元年(847)武进市,历官节度使”;《德兴县志》卷八《人物志·名臣》:“舒贺,大中间行军团练使,拜踏白将军,领节度副使。讨黄巢,贺灼艾飞燕烧其草藁.人马死者几半。及巢陷长安,擢山南东道节度使”。(清)孟庆云修、杨重雅纂《中国方志丛书》第259册(江西省),清同治十一年(1872)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818、862页。德兴县即唐饶州乐平县,属江南西道.《太平寰宇记》卷一○七《江南西道五》,2133页;《旧唐书》卷四O《地理志三·饶州》,1604页。参刘琴丽《唐代武官选任制度初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69页。
    7 《白居易集》卷五○《授柳粲等到四人官充郑滑节度推巡制》:“古者,公府得自选吏属。今仍古制,亦命领征镇者,必先礼聘,而后升闻”。1049页。
    8 《旧五代史》卷四二《后唐明宗纪八》:“诸州刺史、诸道行军司马、副使、两使判官已下宾职,团防军事判官、推官、府县官等,并以三十日为限。凡幕职随府者不在此例”。576页。
    1 《玉海》卷一五九《唐宣政殿》,3005页。
    2 《白居易集》卷五○《授柳粲等到四人官充郑滑节度推巡制》,1049贝。
    3 《白居易集笺校》卷四九《温尧卿等授官赐绯充沧景江陵判官制》:“故幕府之选,下台阁一等,异日入而为大夫公卿者八九焉”。2924页。《文献通考》卷三九《选举十二·辟举》:“唐有天下,诸侯自辟幕府之士,唯其才能,不问所从来.而朝廷常收其俊伟,以补王官之缺,是以号称得人”。文人人幕方镇,确是一条致身通显之路。587页。
    4 安史乱后,随着使职差遣的繁兴,很多唐初职事官主要用来作为造转之阶官。如御史职务,在中晚唐时期作为褒衔授予他官,记载颇多。《白居易集》卷五一《中书制诰四·张讽等四人可兼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御史》:“御史府自中执宪暨察视之官,皆显秩也。唯怀材而展效力者,可以授焉……故以宪职,第而宠之”。《白居易集》卷五二《中书制诰五·卢众等除御史评事制》记加御史职衔有“用申褒奖,以劝忠勤”的作用。总之唐后期,御史职务仍是士人向往的肥缺。胡宝华《唐代监察制度研究》记御史台属清望官。迁转为御史,尚有两方而好处:一,御史是进入清官序列的门户;二是,御史的任期短,升迁快。182、191页。这种使府僚佐加宪衔,利于褒劝、笼络观察使僚佐,使其在协助使主处置事务时.能心系中央。
    5 《新唐书》卷一三八《路嗣丛传》,4623页。
    6 《新唐书》卷一二六《韩滉传》,4435页。
    7 《旧唐书》卷一五二《张万福传》,4074页;《册府元龟》卷六九四《牧守部·武功二》,8282页。
    1 《全唐文》卷七九九《皮日休·刘枣强碑》,8390页。
    2 《唐大诏令集》卷七○《元和二年南郊赦》,357页。
    3 《宋本册府元龟》卷六三二《条制四·委观察选择县令制》,2041页。
    4 《旧唐书》卷四一《地理四·龙州下》,1663页。
    5 《白居易集笺校》卷五二《石士俭授龙州刺史制》,3064页。
    6 《旧唐书》卷一六《穆宗纪》元和十五年正月,以吏部侍郎王涯检校礼部尚书、梓州刺史,充剑南东川节度使。475页。
    7 《新唐书》卷一三一《李程传》,4511页。
    8 《新唐书》卷一三一《李夷简传》,4509页。
    1 《旧唐书》卷一○一《韩佽传》,3150页。
    2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杂录》,1718页。
    3 《唐代墓志汇编》大中○九○《崔翬墓志》,2318页。
    4 《新唐书》卷一四二《杨绾传》,4664页。
    5 《樊川文集》第十四《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尚书御史大夫充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赠吏部尚书崔公(郾)行状》,207页。
    6 《旧唐书》卷一三一《李勉传》,3633页。
    7 《全唐诗》卷一五一《刘长卿·送宇文千明府赴洪州张观察追摄丰城令》,1572页。
    8 《唐方镇年表》卷五《宣歙》记卢坦廉察宣歙在元和五年(810),疑误,兹从全唐文。805页。
    9 《文苑英华》卷八一三《韦瓘·南陵县大农陂记》,4294页。
    10 《宋本册府元龟》卷一六五《招怀第三》元和十二年二月,371页。
    1 《全唐文》卷三八○《谢上表》,1709页。
    2 《通鉴》卷二二二宝应二年(762)八月,7118页。
    3 《旧唐书》卷一五五《薛戎传》,4125页。
    4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杂录下》,1717页。
    5 《旧唐书》卷一二九《韩混传》,3559页。
    6 《旧唐书》卷一三《德宗下》,363页。
    7 《通鉴》卷二三三德宗贞元五年(789),7517页。
    8 张天虹《唐易定镇的张氏家族与陈氏家族》,《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2期,8-16页。
    9 卢建荣《唐代财经专家之分析——兼论唐代士大夫的阶级意识与理财观念》,《中研院史语所集刊》1983年第54本第3分,157页;刘琴丽《唐代武官选任制度初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69页。
    10 《通典》卷一五《选举三》,360页。
    11 孙国栋《唐代中书舍人迁官途径考释》,载《唐宋史论丛》(增订本),48页。
    12 《玉海》卷一一七《选举·唐选格》,2242页。
    13 《容斋四笔》卷一○《唐藩镇行墨救》,(宋)洪迈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750-751页。
    14 陈志坚《唐后期中央和地方关系研究—以州的制度为中心》,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79页。
    1 《李德裕文集校笺》卷一六《请准兵部试依开元二年军功格置跳荡及第一第二功状》,304-306页;《唐大诏令集》卷六五《叙用勋旧武臣德音》,363页;《通鉴》卷二四二穆宗长庆二年三月,7812页。
    2 《旧唐书》卷一九下《僖宗纪》,692页。《唐会要》卷七九《诸使杂录下》记开成元年(836)十一月,中书门下奏:“准太和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敕:其御史中丞以上官,并须因有战功,方得奏请。诸道团练下万人以上军,所奏不得过殿中侍御史。如未有宪官者,不在奏限。万人以下军,不因战功,并不得奏论请。敕旨依奏”。1447页。《文苑英华》卷四二九《会昌五年(845)正月三口南郊赦文》记武宗时,武官奏请正官规定:“非因战功,不得请正官。其已有正官者.或因停替,亦须待三五年后,方得奏请”。2174页。《文苑英华》卷四三○《大中元年(847)正月十七日赦文》记宣宗时,进一步严格武将授正官的要求。规定必须有“殊功”,才有资格奏请:“诸军将非有殊功者,不在奏无(兼)州县官限”。2179页。《旧唐书》卷一九上《懿宗本纪》记懿宗十二年(871),中书门下奏请:“准今年六月十二日救,厘革陪道及在京诸司奏官并请章服事者。其诸道奏州县官司录、县令、录事、参军,或见任公事,败阙不理,切要替换,及前任实有劳效,并见有阙员,即任各举所知。每道奏请,仍不得过两人。其河东、潞府、邠宁、泽原、灵武、盐夏、振武、天德、鄜坊、沧德、易定、三川等道观察防御等使及岭南五管,每道每年除令、录外,许量奏簿、尉及中下州判司及县
    丞共三人。福州不在奏县官限。其黔中所奏州县官及大将管内官,即任准旧例处分。在京诸司及诸道带职奏官,或非时佥替,考限未满,并却与本资官。诸道节度及都团练防御使下将校奏转试官及宪御等,令诸节度事每年量许五人,都团练防御量许三人为定,不得更于其外奏请。其御史中丞已下,即准敕文条疏,须有军功,方可授任。自今后如显立战伐功劳者,任具事绩中奏,如检勘不虚,当别与商量处分,以外辄不得更有奏请。其幽、镇、魏三道望且准承前旧例处分救旨从之”。678页。又见《宋本册府元龟》卷六三二《铨选部·条制第四》,2041页。
    3 《通鉴》卷二五四僖宗广明元年(880)“上趣骆谷”条,8241页。
    4 洪迈《容斋四笔》卷一○《唐藩镇行墨敕》,750-751页。
    5 关于唐末方镇墨敕授官问题,参中村裕一《唐代制敕研究》,938-946页。
    6 山根直生《唐朝军政统治的终局与五代十国割据的开端》,《浙江大学学报》2004年3期,76页。
    7 宁可《宋代重文轻武风气的形成》,载《学林漫录》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63页。
    1 《新唐书》卷四九下《百官四·外官》,1309-1311页。
    2 《文苑英华》卷四二二《孙逖·开元二十七年册尊号大赦制》,2135页。
    3 《通典》卷一八《选举六》德宗时沈既济条,448页。
    4 《唐方镇年表》卷四《陕虢》以陈商镇陕虢在大中元年,394页。
    5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大中○二五《唐故陆浑县令裴府君墓志铭并序》,987页。
    6 《通典》卷三二《职官十四·总论州佐》:“皆使自辟召,然后上闻,其未奏报者称‘摄’(注:其节度、防御等使,僚佐辟奏之例,亦如之。)”。所谓“摄”,即摄职,由使府署定、尚未奏报朝廷授官的代理职位。也有不关上闻,直接占据官阙者。889页。宁欣《唐代的选人与官阙》,《人文杂志》1991年5期,98页。
    7 《文苑英华》卷四二六《长庆元年正月三日南郊改元赦文》,2159页。
    1 《文苑英华》卷四二六《长庆元年正月三日南郊改元赦文》,2159页。
    2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杂录下》,1715页。
    3 《唐会要》卷六八《刺史上》,1423页。
    4 见下文。
    1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627页。
    2 《新唐书》卷四九下《百官四·外官》,1309-1311页。
    3 《旧唐书》卷一三○《崔造传》,3625页。
    4 《太平广记》卷七九《方士四·王生》,498页。
    5 《新唐书》卷一二六《韩混传》,4435页。
    6 《宋本册府元龟》卷四九一《蠲复三·放免安南秋税诏》开成元年四月诏,1217页。
    7 《通鉴》卷二二六建中元年(780)七月,7175页。
    1 《文苑英华》卷四八九《罗让·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2495页。
    2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认为安史乱后,中央财政收入全部依靠江淮地区。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204页。
    3 《剑桥中国隋唐史》,494页。
    4 《旧唐书》卷一二二《张献诚传》,3497页。
    5 见前文第二章第一节《代宗时诸道防秋兵和所需军费表》。
    6 《新唐书》卷一四三《王凝传》,4693页。
    7 《宋本册府元龟》卷四八五《邦计部·济军》,1214页。
    8 《樊川文集》卷五《战论》,91-92页。
    9 《通鉴》卷二二六建中元年(780)七月,7175页。
    10 《旧唐书》卷一二二《裴胄传》,3507页。
    1 《旧唐书》卷一五六《韩弘传》,4134页。
    2 《文苑英华》卷四二二《元和十四年七月二十三日上尊号赦书》,2138页。
    3 《文苑英华》卷七一七《韩愈·送陆员外出刺歙州诗序》,3705页。
    4 参第一章办税之需要。
    5 《通鉴》卷二四一宪宗元和十四年(819)七月,7757页。
    6 《新唐书》卷二一二《李怀仙传》,5967页。
    7 《通鉴》卷二二六建中元年(780)七月,7175页。
    8 《新唐书》卷二一一《王士真传》,5955页。
    9 《通鉴》卷二四一宪宗元和十四年(819)三月,7757页。
    10《旧唐书》卷一六五《殷侑传》,4320页。
    11 《册府元龟》卷四八八《邦计部·赋税第二》,5838页。
    12《旧唐书》卷一六五《殷侑传》,4321页。
    1 《册府元龟》卷四八四《校勘记》:“七年,原作‘元年’,据宋本改”。(宋)王钦若等编纂、周勋初等校订。5790页。
    2 《宋本册府元龟》卷四八五《邦计部·济军》,1214页。
    3 《宋本册府元龟》卷四八五《邦计部·济军》,1214页。
    4 《唐大诏令集》卷一二五《平杨师立宣示中外诏》,620页。
    5 《樊川文集》卷五《战论》,91-92页。
    6 《樊川文集》卷五《战论》,91-92页。
    7 《册府元龟》卷四八八《邦计部·赋税二》,5833页。
    8 《册府元龟》卷一七七《帝王部·姑息二》,2130页。
    9 《通鉴》卷二二四大历八年二月,7219页。
    10 《通鉴》卷二三二贞元元年十二月胡注,7467页。
    1 《旧唐书》卷一二四《李正已附子师道传》,3538页。
    2 《新唐书》卷一二七《张延赏传》,4444页。
    3 《旧唐书》卷一八八《崔衍传》,4934页。
    4 《新唐书》卷五二《食货二》,1351页。
    5 《通鉴》卷二五四僖宗中和元年二月,8248页。
    6 《陈子昂集》卷八《上蜀川军事》,175页。
    7 《读通鉴论》卷二三《肃宗三》,786页。
    8 《文苑英华》卷七一七《韩愈·送陆员外出刺歙州诗序》,3705页。
    9 《樊川文集》卷一四《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尚书御史大夫充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
    食邑二千户赠吏部尚书崔公行状》,207页。
    1 《全唐诗》卷五○八《李敬方·汴河直进船》,5818页。
    2 《中国历代户口、天地、天赋统计》,梁方仲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6页。
    3 《旧唐书》卷一二九《韩混传》,3559页。
    4 《通鉴》卷二二九德宗兴元元年(784),7390页。
    5 《新唐书》卷五三《食货志》,1365页;《太平广记》卷七九《方士四·王生》:“唐韩晋公滉镇润州,以京师米贵,进
    一百万石,且请敕陆路观察节度使发遣”。498页。
    6《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4509页。
    7 《新唐书》卷五二《食货二》,1351页。
    1 《旧唐书》卷一六二《李翛传》,4240页。
    2 《文苑英华》卷四二二《宪宗·元和十四年七月二十三日上尊号赦书》,2138页。
    3 《文苑英华》卷七一七《韩愈·送陆员外出刺歙州诗序》,3705页。
    4 《唐大诏令集》卷六五《叙用勋旧武臣德音》,331页。
    5 《旧唐书》卷一二三《刘晏传》,3511页;东南诸道贡橘,祥参杨淑洪《唐代漕运运输之研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研所博士论文,1994年,237页。
    6 《旧唐书》卷一五三《袁高传》,4086页。
    7 《唐会要》卷八六《奴婢》,1859页;《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209页:唐长孺《唐代宦官籍贯与南口进献》,载《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125-132页。
    8 《白居易集》卷三《道州民》,68页。
    9天宝中,大量逃户已由都畿、剑南等人稠地带迁往淮南、江南等宽乡。参翁俊雄《唐朝鼎盛时期政区与人口》,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52-57页。
    10 《唐五代两浙地区经济发展之研究》,137页;王寿南《从藩镇之选任看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对地方之控制》,《政治大学历史学报》1988年6期,7页。
    1 《通典》卷一○《漕运》,213页。
    2 《旧唐书》卷九四《崔融传》,2996页。
    3 《旧唐书》卷一二九《韩混传》,3559页。
    4 《旧唐书》卷一九下《僖宗纪》,689页;《太平御览》卷一一六《皇王部·僖宗》,562页。
    5 《册府元龟》卷四八八《邦计部·赋税第二》,5833页。
    6 《旧唐书》卷四三《职官二》,1840页。
    7 《通鉴》卷二四八大中三年八月胡注引宋白曰,8040页。
    8 宁志新《唐朝营田使初探》,《厦门大学学报》1997年2期,106-112页。
    1 《旧唐书》卷一一《代宗纪》,267页。
    2 《全唐文》卷四三○《李翰·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并序》,4375页。
    3 《旧唐书》卷一四四《邢君牙传》,3925页。
    4 《旧唐书》卷一一二《李复传》,3337页。
    5 《旧唐书》卷一六一《杨元卿传》,4228页。
    6 《唐大诏令集》卷六○《田弘正兼侍中制》,298页。
    7 《宋本册府元龟》卷四八四《邦计部·经费》元和十二年正月条,1211页。
    8 《文苑英华》卷四二六《长庆元年正月三日南郊改元赦文》,2159页。
    9 《旧唐书》卷一六五《殷侑传》,4320页。
    1 《宋本册府元龟》卷一五三《明罚第二》,287页。
    2 《旧唐书》卷八九《狄兼谟传》,2896页。
    3 《旧唐书》卷八九《狄兼谟传》,2896页。
    4 张国刚《唐代藩镇类型及其动乱特点》指出唐代军费开支地方化,使财权由藩镇掌握。这就意味着,在本镇财赋分割上,兵士与藩帅处于尖锐对立状态。《历史研究》1983年4期,98-110页。
    5 《唐会要》卷六八《刺史上》,1423页。
    6 《唐大诏令集》卷一二四《平刘辟诏》,611页。
    7 《唐大诏令集》卷一二四《平刘辟诏》,611页。
    8 《旧唐书》卷一一《代宗纪》,276页。
    1 《宋本册府元龟》卷四八四《邦计部·经费》,1211页。
    2 《通鉴》卷二四九大中十二年(858)七月,8067页。
    3 《全唐文》卷五三一《王仲周·端午进银器衣服状》,5396页。
    4 《旧唐书》卷一二二《裴胄传》,3507页。
    5 《文苑英华》卷四三五《赈恤百姓德音》,2205页。
    6 《新唐书》卷七八《李国贞传》,3530页。
    7 《旧唐书》卷一一七《崔荛传》,3403页。
    8 《新唐书》卷一一八《韩佽传》,4274页。
    1 《陆贽集》卷一五《兴元论请优奖曲环所领将士状》,464页。
    2 《陆贽集》卷一五《兴元论请优奖曲环所领将十状》,464页。
    3 《旧唐书》卷一三一《李道古传》,3641页。
    4 《旧唐书》卷一七二《李石传》,4483页。
    5 《旧唐书》卷一七七《杜审权传》,4610页。
    6 《旧唐书》卷一○八《崔纵传》,3281页。
    7 《旧唐书》卷一二五《萧复传》,3550页。
    1 《旧唐书》卷一三五《李齐运传》,3729页。
    2 《旧唐书》卷一五五《李逊传》,4123页。
    3 《新唐书》卷一三九《房式传》4629页。
    4 《全唐文》卷六三八《李翱·唐故特进左领军卫上将军兼御史大夫平原郡王赠司空柏公神道碑》,6446页。韩混赴浙之初事,李翱系年建中,误。据《通鉴》卷二二六大历十四年十一月条、《新唐书》卷六八《方镇表五·江东》、《浙东》,当为大历十四年底之事。碑文“其冬”与《通鉴》记“十一月”相符。
    5 《新唐书》卷一二六《韩混传》,4435页。
    6 《旧唐书》卷一二九《韩混传》,3559页。
    7 《宋本册府元龟》卷四九一《放免安南秋税诏上》,1217页。
    1 《唐大诏令集》卷一○七《岭南用兵德音》,510页。
    2 《元和郡县图志》记江西、浙东、鄂岳、湖南、福建观察使治所都设置了中都督府,唯宣歙例外。《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八《江西道四·宣歙观察使》,669页。
    3 《文苑英华》卷九三九《宣州观察使御史大夫韦公墓志铭(杜牧)》,4939页。
    4 《新唐书》卷五二《食货二》,1351页。
    5 《新唐书》卷一一六《王遂传》,4226页:《旧唐书》卷一六二《王遂传》,4241页。
    6 《新唐书》卷四八《百官三·御史台》,1237页。
    7 《旧唐书》卷一二二《路嗣恭传》:“大历六年七月,为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使,在官恭恪,善理财赋”。3499页。
    8《会稽掇英总集》卷一八《崔元翰·判曹食堂壁记》,168页。
    9 《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4509页。
    10 《全唐文》卷七四四《卢求·成都记序》,7701页。
    1 《旧唐书》卷五九《李袭誉传》,2331页。
    2 《樊川文集》第十一《上李太尉论江贼书》,168页。
    3 《新唐书》卷一四一《邓景山传》,4655页;《旧唐书》卷一二四《田神功传》,3532页。
    4 王朝中《唐代安史乱后漕运量骤降原因试探》,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年3期,67-76页。
    5 《新唐书》卷五三《食货志》,1365页
    6 《新唐书》卷五三《食货志·漕运》,1367页
    7 《通鉴》卷二三二贞元二年(786)四月,7468页。
    8 郑学檬《技术进步:两宋航运业发展的动力》记承唐遗制,宋江南,尤其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大量粮食北调,使得南方形成了一个个贸易和物资集散地。如两浙之粮供行在(临安)、江东之粮输淮东、江西之粮输淮西、荆湖之粟输鄂岳、荆南。《厦门大学学报》1995年2期,71-77页。
    9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六讲》第三讲《财产制度》,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37页。
    10 《册府元龟》卷五○二《邦计部·平籴》,6014页。
    11 《旧唐书》卷九四《崔融传》,2996页。
    12 《宋本册府元龟》卷四七四《台省部·奏议五》,1174页。
    1 《旧唐书》卷一三一《李勉传》,3633页。
    2 《新五代史》卷六八《王审知传》,845页。
    3 《范太史集》卷三六《王延嗣传》,128页。
    4 瞿恺《唐代外贸由陆路向海路的转移》认为安史乱后,两浙等东南诸道海外贸易崛起,大量出口丝织品、瓷器等。《思想战线》1986年4期,52-57页:陈玮静《唐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瓷器手工业的研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所博士论文,2001年,23-35页;关于中晚唐五代东南诸道的海外贸易,参伊本·胡尔达兹比赫(ibn khordadhbeh)撰、宋译注《道里邦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67页。
    5 《新唐书》卷五四《食货四》,1377页。
    6 《新唐书》卷五四《食货四》,1377页。
    《樊川文集》第十一《上李太尉论江贼书》,168页。
    8 《旧唐书》卷一一九《崔倰传》,3443页。
    9 《新唐书》卷一六一《王仲舒传》,4985页。
    10 《旧唐书》卷一九○下《王仲舒传》,5058页。
    1 《元稹集》卷五三《唐故越州刺史兼御史中承浙江东道观察等使赠左散骑常侍河东薛公神道碑文铭》,571页。
    2 《唐大诏令集》卷一○七《岭南用兵德音》,510页。
    3 《白居易集》卷六三《平百货之价》,1313页。
    4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六《唐银青光禄大夫守左散骑常侍致仕上柱国襄阳郡王平阳路公神道碑铭》,392页。
    5 《新唐书》卷一五九《卢坦传》,4958页。
    6 《新唐书》卷八○《李皋传》,3580页。
    7 《唐大诏令集》卷四三五《赈恤百姓德音》,2205页。
    1 《册府元龟》卷一○六《帝王部·惠民第二》元和四年正月,1265页。
    2 《唐大诏令集》卷一○七《岭南用兵德音》,510页。
    3 《新唐书》卷五三《食货三》,1365页。
    4 《新唐书》卷一二六《韩混传》,4435页。
    5货币地租加重人民的苦难。《资本论》第3卷:“作为地租形态之一的货币地租,仍然和实物地租、劳役地租一样’每个直接生产者依然须要“在转化为货币的剩余生产物的形态上做剩余的强庸劳动,那就是做没有给付、没有代价的劳动”。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104页。
    6 《新唐书》卷五四《食货四》,1377页。
    7 《唐大诏令集》卷四三五《赈恤百姓德音》,2205页。
    8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二《条贯江淮铜铜敕》,535页。
    1 《新唐书》卷五四《食货四》,1377页。关于观察等使铸钱情况,祥参王怡辰《由武宗会昌钱看经济领域的割据》,《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第37期,2005年,19-20页。
    2 《宋本册府元龟》卷四九四《邦计部·山泽第二》,1238页。
    3 《宋本册府元龟》卷四九四《邦计部·山泽第二》开成五年十月诏,1238页。
    4 《茶经校注》卷下《八之出》,81页。
    5 浙东越州也出佳茗,如余姚仙茗茶、剡县剡溪茶等。《茶经校注》卷下《八之出》注记:“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大者殊异,小者与襄州同”。诗僧皎然有诗云:“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可见越州刻茶当时也已十分著名。《全唐诗》卷八二一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9343页。
    6 《全唐诗》卷五二二《杜牧·题茶山(在宜兴)》,6015页。
    7 毛阳光《唐崔郸墓志考释》,《四川文物》2011年4期,68-74页。
    8 《旧唐书》卷四九《食货志下》,2129页。
    9 《旧唐书》卷四九《食货志下》,2121页。
    1 《册府元龟》卷四九四《邦计部·山泽二》,5905页。
    2 毛阳光《唐崔郸墓志考释》,《四川文物》2011年4期,68-74页。
    3 黄纯艳《再论唐代茶法》,《思想战线》2002年2期,70-74页。
    4 关于开成时政府实行税茶还是榷茶,学术界有不同看法:张泽咸认为唐政府对茶叶实行了专卖,即榷茶。张泽咸《唐代上商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397页。陈衍德认为此时茶法是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的局部专卖方式,茶商自地方政府手中以官价购茶,然后加价贩卖。陈衍德《唐代茶法略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2期,29-33页。黄纯艳认为此后茶法是征收专卖税的间接专卖制,允许园户与商人直接交易,官府间接垄断茶叶收购环节。黄纯艳《再论唐代荣法》,《思想战线》2002年2期,70-74页。孙洪升、李锦绣等认为此时仪是税茶,并未实行榷茶专卖。孙洪升《唐宋茶业经济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273页;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卷,第二分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833-834页。无论是榷茶还是税茶,政府都对茶叶贸易进行干预,与民争利,减少了民间茶叶贸易的利润。
    5 毛阳光《唐崔郸墓志考释》,《四川文物》2011年4期,68-74页。
    6 《册府元龟》卷四九四《邦计部·山泽二》,5906页。
    1 《宋本册府元龟》卷四九四《邦计部·山泽第二》,1238页;《全唐文》卷九六七《阙名·禁商人盗贩私茶奏》,本文与引文略同。本文说明了官民勾结是走私贸易的源头之一;对走私贸易的处罚规定,二者略有不同。10043页。
    2 《册府元龟》卷四九四《邦计部·山泽二》,5906页。
    3 《樊川文集》第十一《上李太尉论江贼书》,168页。
    4 《樊川文集》第十一《上李太尉论江贼书》,168页。
    5 《樊川文集》第十一《上李太尉论江贼书》,168页。
    1 ·魏承恩《略论唐五代商人和割据势力的关系》,《学术月刊》1984年5期,39-50页:张剑光《唐代藩镇割据与商业》《文史哲》1997年4期,74-80页。
    2 见第二章第三节“稳定贞献中央”表。
    3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命诸道平籴敕》,532页。
    4 《新唐书》卷八○《李皋传》,3580页。
    5 《宋本册府元龟》卷五○六《邦计部·俸禄第二》永泰二年十一月诏,1264页。
    6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二《条贯江淮铜铅敕》,535页。
    7 《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4509页。
    1 《旧唐书》卷一六五《殷侑传》,4320页。
    2 《唐大诏令集》卷四三五《赈恤百姓德音》,2205页。
    3 《唐大诏令集》卷一○七《岭南用兵德音》,510页。
    4 《史记》卷一一九《循吏列传》,3099页。
    5 《太平广记》卷二九○《妖妄》,2304页。
    6 《旧唐书》卷一一○《邓景山传》,3314页。
    7 《长安志》卷八《京城二》,175页。
    8 《旧唐书》卷一二《德宗纪上》,319页。
    1 《唐会要》卷八六《市》大历十四年七月,1874页。
    2 《长安志》卷七引《荤下岁时记》,147页。
    3 《唐会要》卷八九《泉货》元和十二年,1935页。
    4 《唐会要》卷九三《内外官料钱上》,1959页。
    5 《唐会要》卷九三《内外官料钱上》,1959页。
    6 《唐会要》卷九三《诸司诸色本钱下》,1997页。
    7 《旧唐书》卷一二六《陈少游传》,3562页。
    8 《太平广记》卷二三九《陈少游》,1841页。
    9 《旧唐书》卷一七七《卢钧传》,4591页。
    10 《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4509页。
    11 《旧唐书》卷一九○下《王仲舒传》,5058页;
    12 毛阳光《唐崔郸墓志考释》,《四川文物》2011年4期,68-74页。
    1 《旧唐书》卷四九《食货志下》,2113页。
    2 《新唐书》卷一八二《李珏传》,5359页。
    3 《全唐诗》卷六五六罗隐《绣》,7602页。
    4 《隋书》卷二九《地理志上》,805页。
    5 《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4509页。
    6 《唐国史补》卷下,49页。
    7 《白居易集》卷四《缭绫》,79页。
    8 《全唐诗》卷六五六罗隐《绣》,7602页。《隋书》卷二九《地理志上》记蜀地“人多工巧,绫锦雕镂之妙,殆侔于上国”。805页。
    9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六《江南道二·越州》,617页。
    10 《文苑英华》卷九○一《吕温·故太子少保赠尚书左仆射京兆韦府君神道碑》,4745页。
    11 《唐六典》卷二○《太府寺》,538页。
    12 《樊川文集》卷一八《李讷除浙东观察使兼御史大夫制》,268页。
    1 《旧唐书》卷一三○《李泌传》,3620页。
    2 《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夏湘蓉等编著,北京:地质出版社,1980年,68页。
    3 《旧唐书》卷一四九《柳冕传》,4030页。
    4 《新唐书》卷一七九《王涯传》,5317页。
    5 《新唐书》卷五四《食货四》,1377页。
    6 《册府元龟》卷五○四《邦计部·榷酤》,6043页。
    7 《唐大诏令集》卷一○九《禁大花绫锦等救》,519页。
    1 《唐大诏令集》卷一○九《禁大花绫锦等敕》,519页。
    2 《旧唐书》卷九四《崔融传》,2996页。
    3 《李觏集》卷一六《富国策第一》,(唐)李觏撰,王国轩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33页。
    4 《旧唐书》卷一五七《王彦威传》,4154页。
    5 《册府元龟》卷六四《帝王部·发号令三》,715页。
    6 《旧唐书》卷一一《代宗纪》,267页。
    7 《宋本册府元龟》卷四九一《邦计部·蠲复第三》,1217页。
    8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六《建中四年伐两河叛师慰劳本道百姓敕》,557页。
    9 《唐大诏令集》卷四三五《赈恤百姓德音》,2205页。
    10 《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4509页。
    1 《册府元龟》卷四八八《邦汁部·赋税第二》,5838页。
    2 《旧唐书》卷一九下《僖宗纪》,692页。
    3 《陆贽集》卷二二《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论两税之弊须有厘革》,716页。
    4 《唐会要》卷八三《租税上》,1513页。
    5 《唐会要》卷八三《租税上》,1535页。
    6 《新唐书》卷七《德宗纪》,185贝。
    7 《通典》卷七《食货典·历代盛衰户口》杜佑注:“建中初,命黜陟使往诸道按比户口,约得十户百八十余万,客户百三十余万。”142页。
    8 《唐会要》卷八二三《租税上》,1535页。《通典》卷二《食货典·田制下》杜佑注:“至建中初,分遣黜陟使按比垦田田数,都得百十余万顷。”26页,
    1 《旧唐书》卷四八《食货上》,2093页。
    2 《文苑英华》卷四二二《赦书三·元和十四年七月二十三日上尊号赦》,2138页。
    3 《文苑英华》卷四二六《长庆元年正月三日南郊改元赦文》,2159页。
    4 《自居易集笺校》卷七《元稹志》,3737页。
    5 《册府元龟》卷四八八《邦计部·赋税第二》,5838页。
    6 《册府元龟》卷四八八《邦计部·赋税第二》,5838页。
    7 《唐会要》卷八五《定户等第》,1846页。
    1 《宋本册府元龟》卷四七四《台省部·奏议》,1174页。
    2 味沧《略论唐宪宗与元和中兴》,《扬州师院学报》1982年第3、4合刊。
    3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十二章《唐代藩镇财政收入与分配》,148页。
    4 船越泰次《唐代两税法中的斛斗征科及两税钱的折籴和折纳问题》,《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501-502页。
    5 《文苑英华》卷四二九《会昌五年正月三日南郊赦文》,2175页。
    6 关于货币地租加重人民的苦难,《资本论》第3卷记:“作为地租形态之一的货币地租,仍然和实物地租、劳役地租一样,每个直接生产者依然须要“在转化为货币的剩余生产物的形态上做剩余的强庸劳动,那就是做没有给付、没有代价的劳动”。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104页。
    7 毛阳光《唐崔郸墓志考释》,《四川文物》2011年4期,68-74页。
    8 《文苑英华》卷四二九《会昌五年正月三日南郊赦文》,2175贝。
    1 《唐会要》卷八三《租税上》,1818页。
    2 《陆贽集》卷二二《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715页。
    3 《陆贽集》卷二二《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715页。
    4 《新唐书》卷五二《食货二》记陆贽上此奏后,“赞言虽切,以谗逐,事无施行者”。1351页。
    5 《册府元龟》卷四八八《邦计部·赋税二》,5838页。
    5 《旧唐书》卷一二六《陈少游传》,3562页;《唐会要》卷八三《租税上》:“(建中)三年五月,初加税。时淮南节度使陈少游,请于当道两税钱每一千加税二百。度支因请诸道悉如之”。1820页。
    7 《唐会要》卷八三《租税上》,1820页。
    1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八《钱重物轻状》:“五谷布帛,农人之所能出也,T人之所能为也,人不能铸饯而使之卖布帛谷米以输钱于官,是以物愈贱,而钱愈贵也”。韩愈认为钱重物轻是实行两税法的结果。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595页。
    2 《新唐书》卷五二《食货二》,1351页。
    3 《旧唐书》卷一五九《卫次公传》,4179页。
    4 《新唐书》卷五二《食货二》,1351页。
    5 《新唐书》卷四八《百官三》,1235页。
    6 《唐大诏令集》卷一○四《处分朝集使敕》,482页。
    7 《曲汀集》卷七《敕置十道使》,34贞;《唐大诏令集》卷一○○《置十道采访使敕》,464页。
    8 《新唐书》卷四八《百官三》,1235页。
    9 《唐大诏令集》卷四《改元永泰赦》,519页。
    10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六《建中四年伐两河叛师慰劳本道百姓敕》,557页。
    11 《文苑英华》卷四二二《赦书三·元和十四年七月二十三日上尊号赦文》,2138页。
    1 《文苑英华》卷四二六《长庆元年正月三日南郊改元赦文》,2159页。
    2 《新唐书》卷一二六《韩混传》,4435页。
    3 《新唐书》卷一二六《韩混传》,4435页。
    4 《旧唐书》卷一五五《李逊传》,4123页。
    5 《白居易集》卷五五《除裴堪江西观察使制》,1156页。
    6 《自居易集笺校》卷七○《紫金鱼袋赠尚书右仆射河南元公墓志铭》,3735页。
    7 《册府元龟》卷四八八《邦计部·赋税第二》,5838页。
    8 《读通鉴论》卷二六《宣宗九》,952页。
    9 《册府元龟》卷四八八《邦计部·赋税第二》,5841页。
    10 《宋本册府元龟》卷四九二《邦计部·蠲复第四》记长兴四年九月,明宗敕:“据河中、同、华、耀、陕、青、齐、淄、绛、莱等州各申灾旱损田处,已令本道判官检行,不取额定顷亩,如保内人户逃移,不得均摊”。1224页。
    1 《通典》卷一一《食货·杂税》,248页。
    2 《宋本册府元龟》卷五O六《邦计部·俸禄第二》,1264页。
    3 《太平广记》卷二三九《陈少游》,1841页。
    4 《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4512页。
    5 《旧唐书》卷一○一《韩佽传》,3150页。
    6 《新唐书》卷一一九《白居易传》,4300页。
    7 《旧唐书》卷一五九《崔群传》,4187页。
    8 《旧唐书》卷一五八《韦贯之传》,4173页。
    9 《旧唐书》卷一六二《王遂传》,4241页。
    1 康熙《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六○,清宣统元年刻本,25页。
    2 孙甫《唐史论断》下卷,载《丛书集成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52页。
    3 《旧唐书》卷一四六《杜亚传》,3962页。
    4 《旧唐书》卷一二二《裴胄传》,3507页。
    5 《宋本册府元龟》卷七○○《收守部·贪黩》,2470页。
    6 《旧唐书》卷一七七《卢钧传》,4591页。
    7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354页。
    8 《旧唐书》卷一六《穆宗纪》.475页。
    9 《旧唐书》卷一七上《文宗纪上》,522页。
    10 《旧唐书》卷一八下《宣宗纪》,613页。
    11 《通鉴》卷二二六德宗建中元年(780),7175页。
    1 《新唐书》卷五二《食货二》,1351页。
    2 《新唐书》卷五二《食货二》,1353页。
    3 《通鉴》卷二三二德宗贞元二年四月,7469页。
    4 《旧唐书》卷一三○《崔造传》,3625页。
    5 李廷先《唐代扬州史考》,411页。
    6 《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4509页。
    7 《旧唐书》卷一二二《裴胄传》,3507页。
    8 《太平广记》卷二三九《陈少游》,1841页。
    9 《旧唐书》卷一三○《崔造传》,3625页。
    10 《册府元龟》卷四八三《邦计部·总序》:“藩镇领诸道盐铁始于此也”。5763页。
    1 《读通鉴论》卷二六《宣宗九》,952页。
    2《新唐书》卷二二五下《逆臣传赞》,6670页。
    3 《容斋三笔》卷七《唐观察使》,509页:《旧唐书》卷一九二《阳城传》记阳城为道州刺史,“赋税不登,观察使数加诮让。观察使遣判官督其赋”。5132页。
    4 《旧唐书》卷一五一《高承简传》,4053页。
    5 《文苑英华》卷七一七《韩愈·送陆员外出刺歙州诗序》,3705页。
    6 《全唐诗》卷一四七《刘长卿·送度支留后若侍御之歙州便赴信州省觐》,1498页。
    7 《刘随州集》卷三《送青苗郑判官归江西》,45页。
    8 《旧唐书》卷一一《代宗纪》,267页。
    9 《宋本册府元龟》卷一四七《恤下第二》,241页。
    10 《册府元龟》卷四八八《邦计部·赋税第二》,5833页。
    1 《册府元龟》卷四八八《邦计部·赋税第二》,5838页。
    2 《册府元龟》卷四八八《邦计部·赋税第二》天福七年十一月,5841页。
    3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311页。
    4 《宋本册府元龟》卷一六四《招怀第二》,363页。
    5 《唐大诏令集》卷四三五《赈恤百姓德音》,2205页。
    5 《唐大诏令集》卷一二四《平刘辟诏》,611页。
    7 《旧唐书》卷一九下《僖宗纪》,692页。
    8 《唐大诏令集》卷四三五《赈恤百姓德音》,2205页。
    9 《旧唐书》卷一五九《崔群传》,4187页。
    1 《旧唐书》卷一五五《李逊传》,4123页。
    2 《旧唐书》卷一九二《阳城传》,5132页。
    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128页。
    4 后梁曾制定“括田竿尺”,作为各地“括田”的统一标尺。后唐则进一步加大对地方“检田定税”的督责和干预。《旧五代史》卷三五《明帝纪一》记庄宗同光四年,租庸使孔谦利用“大程官”,持标数大于后梁“括田竿尺”到各地检田,造成“侵剥万端,奸欺百变。遂使生灵涂炭”的恶果。481页。《宋本册府元龟》卷七○七《令长部·黜责》记长兴元年九月,武功县“百姓三千余人,持白棒入县乱击人吏,分却县库税钱、工廨什物”,原因是县令薛文玉“以大竿尺检田,所以众心难抑”。2490页。
    5 《旧唐书》卷一三一《李道古传》,3641页。
    1 《国史大纲》第四十一章《贵族门第渐次消灭后之社会情形》,786页。
    2(美)许倬云《中国古代文化特质》第五讲《转型期的发展》,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67页。
    3 于鹤年《唐五代藩镇解说》,《大公报史地周刊》第二十五期,1935年3月8日。
    4 《唐摭言》卷一《会昌五年举格节文》,2页。
    5 《唐摭言》卷二《争解元叩贡院门求试后到附》,34页。
    6 《唐摭言》卷二《恚恨》,31页。
    7 《唐摭言》卷一O《海叙不遇》,108页。
    8 《权载之文集》卷四一《答柳福州书》,145页。柳福州,即柳冕。据《旧唐书》卷一三《德宗纪下》,冕于贞元十三年三月由婺州刺史为福建观察使,贞元二十年尚在任。363页。
    1 《全唐文新编》卷五二七柳冕《与权侍郎书》,468页。
    2 《旧唐书》卷一四八《权德舆传》,4001页。
    3 《权载之文集》卷四一《答柳福州书》,145页。
    4 《唐大诏令集》卷一○四《处分朝集使敕》,482页。
    5 《通典》卷一八二《古扬州·风俗》,4822页。
    6 《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4327页。
    7 诗及序均保存在《会稽掇英总集》卷四中,57页。
    8 《嘉泰会稽志》卷一六,56页。
    9 《嘉泰会稽志》卷一六,62页。
    10 《会稽掇英总集》卷一八《崔元翰·判曹食堂壁记》,168页。
    11 《<桂苑笔耕集>考述》,38页。《唐方镇年表》卷六《湖南》漏载徐有渠,904页。
    1 清陆心源《仪顾堂续跋》卷一二《高丽刊桂苑笔耕跋》,载《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目录类》,326页。
    2 潘祖荫《滂喜斋藏书记》卷三,23页。
    3 《广西通志》卷一三《桂林府·临桂县》,125页。
    4 《唐方镇年表》卷七《桂管》,1092-1094页。
    5 《文苑英华》卷九二四《崔佑甫·常州刺史独孤及神道碑》,4864页。
    6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七《柳子厚墓志铭》,510页。
    7 《旧唐书》卷一二《德宗纪上》,319页。
    8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五《欧阳生哀辞》,301页。
    9 《全唐文》卷一六四《陈元光·请建州县表》记漳州刺史陈元光于永淳二年(683)上《请建州县表》云:“其本则在创州县,其要则在兴序序”。1674页。
    10 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2-28页;日比野丈夫《唐宋时代に于けれ福建の开发》,《东洋史研究》第4卷第3号,1939年3月,187-213页。
    11 《唐摭言》卷八《及第后隐居》,75页。
    12 《唐诗纪事》卷六○《费冠卿》,908页。
    13 《全唐诗》卷四九五《费冠卿·酬范中丞见》,5659页。
    1 《唐方镇年表》卷五《宣歙》,797页;《白居易集》卷五四《除范传正宣歙观察使制》,1142页。
    2 《全唐文新编》卷六一四《范传正·赠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529页。
    3 《旧唐书》卷二○《昭宗纪上》,735页;《册府元龟》卷五○《修葺国学诏》昭宗大顺元年二月诏,564页。
    4 《新五代史》卷六八《王审知传》,845页。
    5 《范太史集》卷三六《王延嗣传》,128页。
    6 陈衍《补订(闽诗录>叙》,《续修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页。
    7 冻国栋《唐代闽中进士登场与文化发展管见》,载《中国中古经济与社会史论稿》,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322-329页。
    8 《淳熙三山志》卷二六《科名》,102页。
    9 黄玫茵《唐代江西地区开发研究》,124页。
    10 卜宪群《古代国家秩序与社会秩序的一般关系——以中国历史为中心的探讨》,《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4期,32-36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52页。
    2 《唐音癸签》卷二七《谈丛三》,234页。
    3 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132-134、206页。
    4 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海师大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57-61页。
    5 《太平广记》卷四○四《肃宗朝八宝》,3254页。
    6 傅璇琮《唐代诗人从考》,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250页。
    7 《旧唐书》卷一四六《鲍防传》,3956页。
    8 咸晓婷《元稹浙东幕府文学研究》,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1-7页。
    8 《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4327页。
    10 《国史大纲》第四十一章《贵族门第渐次消灭后之社会情形》,786页;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唐史研究丛稿》第八篇,367-424页。
    11 陈元晖等《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1页。
    12 《全唐诗》卷二九九《王建·杜中丞书院新移小竹》,3399页。《全唐诗》卷三三三《杨巨源·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3740页。石鼓书院,参光绪《湖南通志》卷六九,382页;皇寮书院,参光绪《江西通志》卷八一,433页;松州书院参同治《福建通志》卷六四,327页:青山书院,参光绪《浙江通志》卷二九,246页;景星书院、义门书院,参同治《九江府志》卷二二,165页。鳌峰书院,同治《福建通志》卷六二,318页;韦宙书院,光绪《湖南通志》卷六九,383页;卢藩书院,光绪《湖南通志》卷六九,384页,等等。其他参邓洪波《唐代地方书院考》,《教育评论》1990年 2期,56-60页。
    1 黄玫茵《唐宋间长江中下游新兴官僚研究(755-960A.D.)》,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2 转引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240-241页。
    3 《唐大诏令集》卷八一《颁行唐礼及郊庙新乐诏》,420页。
    4 《风俗通义》,(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8页。
    5 《汉书》卷三O《艺文志》,1701页。
    6 《玉海》卷一○六《周恺歌》,215页。
    7 《汉书》卷四三《叔孙通传引颜师古注》,2105页。
    1 《唐律疏议》卷一《名例律》,3页。
    2 《贞观政要》卷一○《慎终第四十》,313页。
    3 《全唐文》卷一六四《陈元光·请建州县表》,1674页。
    4 《文苑英华》卷七三七《梁肃·陪独孤常州观讲论语序》,3839页。
    5 《文苑英华》卷四二二《孙逖·开元二十七年册尊号大赦制》,2135页。
    6 《旧唐书》卷一九三《韦雍妻萧氏传》,5150页。
    7 《新唐书》卷一四八《傅良弼传》,4789页。
    8 《国史大纲》第二十八章《唐中叶以后之藩镇》,458页。
    9 《唐大诏令集》卷八○《赐孝义高年粟帛诏》,415页。
    1 陶宗仪《说郛》卷六七下《溪蛮丛笑序》,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涵棼搂排印本1927年11月影印本。
    2 《文苑英华》卷九三九《陕虢观察使卢公墓志铭(穆员)》,4936页。
    3 《全唐诗》卷三九八《元稹·赛神》,4478页。
    4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私社的教育与教化功能》认为敦煌私社体现了儒家文化教化中的尊卑、忠孝、节义等观念,载《郝春文敦煌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52-169页;本文原载《敦煌吐鲁番研究》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303-316页。郝春文《中古时期儒佛文化对民间结社的影响及其变化》,载《唐文化研究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201-212页。
    5 《刘禹锡集》卷三《唐故福建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福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赠左散骑常侍薛公神道碑》,33页。
    6 《文苑英华》卷八四七《独孤及·福州都督府新学碑》,4477页。
    7 《唐代刺史考》第九编《江南东道·苏州》,1681页。
    8 《旧唐书》卷一五六《于頔传》,4129页。
    9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七《柳子厚墓志铭》,510页。
    10 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三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37页。
    11 李敬一《中国传播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171页。
    1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诫示诸道牧》,525页。
    2 《新唐书》卷一三一《李勉传》,4506页。
    3 《旧唐书》卷一八八《J公著传》,4937页。
    4 《唐方镇年表》卷五《浙西》,浙西观察使无薛华,怀疑是薜平之误。薛平元和五年为浙西观察使。752页。
    5 《新唐书》卷一九五《孝友·王博武传》,5591页。
    6 《文苑英华》卷七三七《梁肃·陪独孤常州观讲论语序》,3839页。
    7 《旧唐书》卷一一五《崔瓘传》,3375页。
    8 《文苑英华》卷七三七《梁肃·陪独孤常州观讲论语序》,3839页。
    9 《旧唐书》卷一四六《杜亚传》,3962页。
    10 雷闻《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250页。
    11 《嘉泰会稽志》卷一六,62页。
    1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二《上兵部李侍郎书》,143页。
    2 《旧唐书》卷一二《德宗纪上》,319页。
    3 《新唐书》卷一五○《常衮传》,4809页。
    4 《新唐书》卷一六三《马总传》,5033页。
    5 《旧唐书》卷一六二《王遂传》,4241页。
    6 《旧唐书》卷一六二《曹华传》,4242页。元和平淄青后,刘禹锡《平齐行》:“胡尘昔起蓟北门,河南地属平卢军。貂裘代马绕东岳,峰阳孤桐削为角。地形十二虏意骄,恩泽含容历四朝。鲁人皆科带弓箭,齐人不复闻箫韶。”可见齐鲁风俗河朔化的表现。《刘禹锡集笺证》卷二五,刘禹锡著,瞿蜕园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768页。
    7 《李德裕文集校笺》别集卷第七,126页。
    8 《全唐文》卷七○八《三圣记》,7265页。
    9 刘心《中唐文编年》,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391页。
    10 Robert Redfield,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pp47-49余英时《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近几十年以来,西方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文化分为两大部分: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人类学家雷德斐(robert redfield)的大传统(great tradition)与小传统(1ittle tradition)之分;还有精英文化(elite culture)与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之分。名称虽不同,实质却分别不大。大传统或精英文化属于上层知识阶层的,小传统或通俗文化”。RobertRedfield,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An Anthropological Appoach to Civilizati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chapter3,pp36-66.余英时认为,中国的“说唱文学”类似于欧洲中古以来通俗文化中的“俗文学”(chap-book)。俗文学是下层人民的文化活动。《余英时文集》第三卷《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40-41页。
    1 《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4509页。
    2 《全唐诗》卷五八○《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6789页。
    3 《通鉴》卷二四四文宗太和五年(831)八月,7873贞。
    4 《旧唐书》卷一七七《卢钧传》,4591页。
    5 《文苑英华》卷九三九《宣州观察使御史大夫韦公墓志铭(杜牧)》,4939页。
    6 《全唐诗》卷一四八《刘长卿·送郑说之歙州谒薛侍郎》,1522页。
    7 《吕衡州集》卷五《故博陵崔公行状》,126页。
    8 《十国春秋》卷一○《汪台符传》,142页。
    9 《樊川文集》卷八《杜牧·唐故歙州刺史邢君墓志铭》,132页。
    1 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五辑,198-207页。
    2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私社的教育与教化功能》,载《郝春文敦煌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52-169页。
    3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5卷,208页。
    4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5卷,221页。
    5 《英藏敦煌文献》第2卷,5页。
    6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私社的教育与教化功能》,载《郝春文敦煌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52-169页。
    7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60-101页;胡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多视角解释》,《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4期,4-20页。
    1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七,63页。
    2 《吕思勉读史札记》丙帙《魏晋南北朝·淫祀之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988页。
    3 《国史新论》之《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182页。
    4 《国史大纲》四一章《宋明学术之主要精神》,794页。
    5 《文献通考》卷二二四《经籍考》,548页。关于《三洞琼纲》卷数,诸书所载不一,详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上海:中华书局,1949年,120-121页。
    6 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274-284页。
    7 《国史大纲》第四十一章《宋明学者之讲学事业》,798页。
    8 《宋高僧传》卷一四《唐越州法华山寺玄俨传》,342页。
    9 《江西出土墓志选编》第一编《唐代墓志·马祖禅师舍利石函题记(贞元七年七月)》,陈伯泉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2页。
    1 《唐方镇年表》卷五《江西》,824页。
    2 《卍新纂续藏经》卷六四《诸宗著述部十一·祖庭事苑》,371页b-c面。
    3 《文苑英华》卷八六五《东林寺经藏碑》,4566页。
    4 《唐方镇年表》卷五引《韩集韦公墓志》注,824页。
    5 《云溪友议》卷中《思归隐》,125页。
    6 《会稽掇英总集》卷八《陆亘·游天衣寺》,62页。
    7 《会稽掇英总集》卷六《李褒·宿云门香阁院》,41页。
    8 《说郛》卷五三《李远·青唐录》,153页。
    9 《嘉泰会稽志》卷一六云门山,58页。
    10 《新唐书》卷一四二《柳浑传》,4671页。
    11 《太平广记》卷一五六《定数十一·庞严》,1119页。
    12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八《论佛骨表》,612页。
    13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八《论佛骨表》,612页。
    1 《旧唐书》卷一二七《彭偃传》,3579页。
    2 《旧唐书》卷一二七《彭偃传》,3580页。
    3 《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4509页。
    4 毛阳光《唐崔郸墓志考释》,《四川文物》2011年4期,68-74页。
    5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二,78页。
    6 《新唐书》卷一二六《韩滉传》,4435页。
    7 《旧唐书》卷一二九《韩滉传》,3559页。
    8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八《论佛骨表》,612页。
    9 《太平广记》卷七八《方士三·茅安道》,491页。
    1 安史乱后,寺院在遵守出家、受戒方面的规定更为松弛,此因唐廷出卖度牒,用以供应军需。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7页。
    2 《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4509页。
    3 《旧唐书》卷一六三《孟简传》,4257页。
    4 《新唐书》卷一六一《王仲舒传》,4985页。
    5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七《故江南西道观察使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墓志铭》,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535页。
    6 傅璇琮、周建国《中晚唐政治文化的一个缩影》,《河北学刊》1998年2期,101-109页。
    7 《唐国史补》卷中,32页。
    8 《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4511页。
    9 《通鉴》卷二四八武宗会昌五年(845)七月,8013页。
    10 《通鉴》卷二四八武宗会昌五年(845)八月壬午,8013页。
    11 《樊川文集》卷一○《杭州新造南亭子记》,153页。
    1 《通鉴》卷二元二太祖显德二年(955)五月,9522页。
    2 《国史大纲》二一章《隋唐时期佛学之中国化》,372页。
    3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私社的教育与教化功能》,载《郝春文敦煌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52-169页。
    4 唐耕祸《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北京:书日出版社,1986年,281页。
    5 唐耕耦《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269页。
    6 《经国大典》卷三《奖劝》,(高丽)徐居正等,奎章阁藏明万历本,1613年,1469年成书。
    7 《续大典》卷三《奖劝》,转引李青《中华法系为何成为东亚各国的母法》,载《中华法系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28-49页。
    8 《续大典》卷一《荐举》。转引李青《中华法系为何成为东亚各国的母法》,载《中华法系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28-49页。
    1 《文苑英华》卷四六二《贾至·玄宗幸普安郡制》,2351页。
    2 《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二○《唐节度使之祸》,429-430页。
    1 《文苑英华》卷四九五《牧宰考课》,2533页。
    2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杂录下》,1719页。
    3 《叶适集》卷五《纪纲二》,813-814页。
    4 《唐大诏令集》卷七一《太和三年南郊赦》,362页。
    5 《通鉴》卷二七三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8911页。
    6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杂录》,1719页。
    7 《容斋三笔》卷七《唐观察使》,509页。
    8 《陆贽集》卷六《策问贤良方止能直言极谏科》,185页。
    9 《新唐书》卷一三八《路嗣恭传》,4623页。
    10 《新唐书》卷一三八《路应传》,4624页。
    1 《旧唐书》卷一五五《薛戎传》,4125页。
    2 《旧唐书》卷一五六《于頔传》,4129页。
    3 《旧唐书》卷一五六《于頔传》,4130页。
    4 《新唐书》卷一三一《李夷简传》,4509页。
    5 《旧唐书》卷一六三《孟简传》,4257页。
    6 《太平广记》卷二六五《轻薄一·崔昭符》,2069页。
    7 《新唐书》卷八九《唐扶传》,3761页。
    8 《新唐书》卷一四三《王凝传》,4693页。
    1 《太平广记》卷七九《方士四·王生》,500页。
    2 《新唐书》卷一三八《路应传》,4624页。
    3 《旧唐书》卷一五八《郑余庆传》,4163页。
    4 《旧唐书》卷一五五《崔郾传》,4118页。
    5 《旧唐书》卷一七二《令狐楚传》,4459页。
    6 《旧唐书》卷一七二《令狐楚传》,4461页。
    7 毛阳光《唐崔郸墓志考释》,《四川文物》2011年4期,68-74页。
    8 《新唐书》卷一五九《崔戎传》,4962页。
    9 《唐会要》卷九一《内外官料钱上》,1967页。
    1 《宋本册府元龟》卷五○八《邦计部·俸禄》,1278页。
    2 赵翼《陔余丛考》卷一七《唐制内外官轻重先后不同》举出多例说明中晚唐因俸禄优厚,中央官宁愿外任东南诸道地方官的情况。栾保群、吕宗力校点,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217页。
    3 《白居易集》卷六四《省官并俸减使职》,1338页。
    4 《旧唐书》卷一四七《杜佑传》,3978页。
    5 《文苑英华》卷八二八《符载·长沙东池记》,4372页。
    6 《旧唐书》卷一八五下《范传正传》,4830页。
    7 《新唐书》卷八九《唐扶传》,3761页;《旧唐书》卷一九○下《唐扶传》,5062页。
    8 《文苑英华》卷四九○《舒元褒·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2504页。
    9 《唐方镇年表》卷五《宣歙》,800页。
    10 《通鉴》卷二二六德宗建中元年(780)九月,7175页。
    11 《新唐书》卷八○《李道古传》,3583页。
    12 《新唐书》卷八○《李道古传》,3583页。
    13 《宋本册府元龟》卷五○八《邦计部·俸禄第四》会昌六年三月,1278页。
    14 《新唐书》卷一四三《薛钰传》记薛珏为楚州刺史,“观察使恶其洁,诬以罪,左授峡州刺史”。4688页。
    15 《旧唐书》卷一五一《高崇文传》,4051页。
    16 《旧唐书》卷一七七《卢钧传》,4591页。
    1 《通鉴》卷二三八宪宗元和五年(810)十月,7671页。
    2 《通鉴》卷二三八宪宗元和六年(811)十一月,7682页。
    3 《新唐书》卷五五《食货五》,1393页。
    4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八《论变盐法事宜状》,646页。
    5 《旧唐书》卷一五五《薛放传》,4126页。
    6 《新唐书》卷一四二《杨绾传》,4664页。
    7 《太平广记》卷四一《黑叟》,257页。
    8 《1旧唐书》卷一二《德宗纪上》建中二年九月庚寅,319页。
    9 《清波杂志校注》卷八《范忠宣麦舟》,(宋)周辉撰,刘永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367页。
    10 《全唐诗》卷二七○《戎昱·送零陵妓》,3014页。
    11 《唐方镇年表》卷六《湖南》记贞元八年方为湖南观察使,910页。
    12 《全唐诗》卷四五九《白居易·会昌二年春题池西小楼》,5257页。
    13 《唐方镇年表》卷五《浙东》,785页。
    1 《旧唐书》卷一七下《文宗纪》,535页。
    2 《全唐诗》卷五二一《杜牧·张好好诗序》,5983页。
    3 《新唐书》卷一三二《沈传师传》,4540页。
    4 《旧唐书》卷一七《文宗纪》,577页。
    5 《太平广记》卷一七五《林杰》,1302页。
    6 《全唐诗》三六五《刘禹锡·夜燕福建卢常侍宅因送之镇》,4124页。
    7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杂录下》,1718页。
    8 后揭郭子仪等要求裁撤方镇的奏请。
    1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杂录下》,1719页。
    2 《唐大诏令集》卷八六《光启三年七月德音》,447页。
    3 《旧唐书》卷一一《代宗纪》记永泰二年春正月丁巳朔,267页。
    4 《白居易集》卷五丘《除裴堪江西观察使制》,1156页。
    5 《文苑英华》卷九三九《陕虢观察使卢公墓志铭(穆员)》,4936页。
    6 高明士、甘怀真等《隋唐五代史》(增订本),243页。
    7 《旧唐书》卷一一《代宗纪》大历五年五月,267页。
    1 《旧唐书》卷一二五《柳浑传》,3553页。
    2 《旧唐书》卷一四四《邢君牙传》,3925页。
    3 《太平广记》卷一五一《定数六·孟君》记贞元中,常以不知书的禁军大将为观察使。1084页。
    4 《册府元龟》卷五五三《词臣部·谬误》,6640页。
    5 《新唐书》卷八○《李皋传》,3580页。
    6 《太平广记》卷三八《神仙·李泌》,238页。
    7 《春秋左传正义》卷一五《僖公二十四年》,1813页。
    1 《旧唐书》卷一六二《李翛传》,4240页。
    2 《旧唐书》卷一三一《李道古传》,3641页;《通鉴》卷二四○宪宗元和十三年(818),7747页。
    3 《新唐书》卷一三八《路应传》,4624页。
    4 《文苑英华》卷九三九《陕虢观察使卢公墓志铭(穆电)》,4936页。
    5 《唐方镇年表》卷六《黔中》,939页。
    6 《旧唐书》卷一五七《郗士美传》,4145页。
    7 《白居易集》卷五五《除裴堪江西观察使制》,1156页。
    8 《小畜集》卷二○《商於驿记后序》:“有唐都长安三百年,商於为近辅地,望雄剧亚于同华。其择用郡守,皆尚书名郎,暨诸寺少列,入拜中丞、谏议者,往往有之”。38页。
    9 《旧唐书》卷一五九《崔群传》,4187页。
    10 《新唐书》卷一一三《徐商传》,4192页。
    1 《全唐文》卷八二一吴蜕《镇东军监军使院记》,8652页。
    2 《全唐文》卷七三○《苏遇·忠武军监军使宁远将军守内常侍员外置同正员赐紫金鱼袋上柱国赠云麾将军左监门卫将军朱公神道碑并序》,7525页。
    3 《通鉴》卷二五二僖宗乾符三年(879)十二月,8182页。
    4 康熙《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五九,清宣统元年刻本,9页。
    5 《新唐书》卷一四三《王凝传》,4693页。
    6 《唐大诏令集》卷一二五《平杨师立宣示中外诏》,620页。
    7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诫别驾县令录事参军诏》,467页。
    1 《唐会要》卷六八《刺史上》,1423页。
    2 《唐会要》卷六八《剌史上》,1423贞。
    3 《全唐文》卷七九四《孙樵·寓汴观察判官书》,3689页。
    4 《唐会要》卷六八《刺史上》,1423页。
    5 《宋本册府元龟》卷六三一《铨选部·条制三》,2039页。
    6 《通典》卷三三《职官一五》,1215页。
    7 《史苑英华》卷四二九《会昌五年正月三日南郊赦文》,2174页。
    8 陈寅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97页。
    1 《唐大诏令集》卷一○《长庆元年册尊号赦》,55页。
    2 《文苑英华》卷四二二《元和十四年七月二十三日上尊号赦书》,2138页。
    3 《唐大诏令集》卷一○《长庆元年册尊号赦》,55页。
    4 《文苑英华》卷四二六《长庆元年正月三日南郊改元赦文》,2159页。
    5 《唐刺史考》卷一二七《濠州》,15717页。
    6 《旧唐书》卷一五五《李逊传》,4123页。
    7 这种强化州县权力的政策,在五代北方藩镇中似乎得到了沿袭。傅衣凌《关于朱温的评价》,载《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编》,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300页。
    8 《唐会要》卷六九《县令》大中四年正月,1446页。
    9 《通鉴》卷二四九宣宗大中十二年(858)七月,8069页;《新唐书》卷一七七《封敖传》,5287页。
    1 《唐会要》卷二六《笺表例》,589页;《唐会要》卷六一《御史台中》:“天宝十一载(752)十一月五日,自今诸郡太守谢上表,并附驿递进”。1249页。
    2 《册府元龟》卷三三七《宰辅部·徇私》,3986页: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九《刺史守相得召见》,545页。
    3 《唐会要》卷二五《杂录》,554页。
    4 《唐会要》卷六八《刺史上》,1423页。
    5 《读通鉴论》卷二六《宣宗九》,952页。
    1 《旧唐书》卷一一二《李锜传》,3341页。
    2 《旧唐书》卷一五五《李逊传》,4123页。
    3 《全唐文》卷七九四《孙樵·寓汴观察判官书》,3689页。
    4 《旧唐书》卷一二九《张延赏传》,3607页。
    5 《叶适集》卷五《纪纲二》,813-814页。
    6 广德二年(764),洪吉观察使更号江南西道。
    7 《浙江通志》卷一一二《浙江西道诸使》,1136页。
    1 《旧唐书》卷一二九《韩混传》,3559页。
    2 《文苑英华》卷八○一《赵憬·鄂州新厅记》,4235页。
    3 《文苑英华》卷四二六《长庆元年正月三日南郊改元赦文》,2159页。
    4 《唐国史补》卷下,49页。
    5 《册府元龟》卷四八八《邦计部·赋税第二》,5833页。
    1 《陆贽集》卷二二《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715页。
    2 《陆贽集》卷二二《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715页。
    3 《文苑英华》卷四八九《罗让·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2495页。
    4 《唐会要》卷七二《军杂录》,1540页。
    5 《通鉴》卷二二五大历十二年(777)五月,7241页。
    6 《旧唐书》卷一四一《田悦传》,3840页。
    1 《全唐文》卷四九七《唐故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右卫上将军南充郡王赠太子太保伊公神道》,5071页。
    2 《旧唐书》卷一二《德宗纪》贞元十五年四月癸未,319页。
    3 《新唐书》卷六八《方镇表五》元和元年鄂岳,1897页。
    4 《宋本册府元龟》卷四九一《邦计部·蠲复第三》,1217页。
    5 《旧唐书》卷一一《代宗纪》大历八年九月,267页。
    6 《旧唐书》卷一一《代宗纪》大历八年九月,267页。
    7 《唐会要》卷七八《诸使杂录上》,1702页。
    8 《通鉴》卷二二五大历十二年(777)五月,7241页。
    9 《新唐书》卷四九上《百官志》,1279页。
    10 《唐刺史考》卷六九《兖州》,886页。
    1 《旧唐书》卷一六二《陆亘传》,4252页。
    2 《旧唐书》卷一五《宪宗下》,441页。
    3 《日野开三郎东洋史学论文集》卷一九《唐末混乱史实》探讨了德宗朝抑制藩镇,地方方镇军力弱化的情况。东京:三一书房,1982年,123页。
    4 张达志《“两税三分”与“税外加征”——试论中晚唐藩镇与属州的财力消长》,《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年3期,1-11页。
    5 陆扬《从西川和浙西事件论元和政治格局的形成》,《唐研究》第八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225-256页。
    6 《日野开三郎东洋史学论文集》第一九卷《唐末混乱史实》,125页。
    7 《全唐文补遗》第五辑《唐故特进检校工部尚书使持节都督延州诸军事行延州刺史充本州防御左神策行营先锋安塞军等使兼御史大夫上柱国陇西李府君(良僅)幕志铭并序》,吴钢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36-37页。
    8 《新唐书》卷一五五《浑镐传》,4895页。
    9 《旧唐书》卷一三《德宗纪下》贞元十年三月辛丑,363页。
    10 《全唐文补遗》第五辑《唐故特进检校工部尚书使持节都督延州诸军事行延州刺史充本州防御左神策行营先锋安塞军等使兼御史大夫上柱国陇西李府君(良僅)墓志铭并序》,36-37页。
    1 《通鉴》卷二三九元和十年(815)二月,7707页。
    2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三《与鄂州柳中丞书》,222页;《韩愈年谱》,(宋)吕大防等撰,徐敏霞校辑,北京:中华书局,12页。
    3 《文苑英华》卷四六二《贾至·玄宗幸普安郡制》,2351页。
    4 《文苑英华》卷四六二《贾至·玄宗幸普安郡制》,2351页。
    5 《唐会要》卷六九《县令》,1441页。
    6 《全唐文》卷三九一《唐故衢州司事参军李府君墓志铭》,1759页。
    1 孙继民《唐代行军统帅僚属制度及其对藩镇形成的影响》,《河北学刊》1992年6期,91-98页。
    2 Anthony Donwns,Inside Bureaucracy,Illinois,Waveland Press,Inc.1994(Reissue),p.143.
    3 (美)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郭小聪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4 《唐律疏议》卷九《职制上》,182页。
    5 《唐律疏议》卷九《职制上》,182页。
    6 《唐律疏议》卷九《职制上》,182页。
    7 《新唐书》卷一四二《崔祐甫传》,1624页。
    8 《新唐书》卷一四二《杨绾传》,4664页。
    9 《唐会要》卷七八《诸使杂录上》,1702页。
    10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减京兆尹以下俸钱制》,467页。
    1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减京兆尹以下俸钱制》,467页。
    2 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266页。
    3 《新唐书》卷一六六《杜佑传》,5085页。
    4 《新唐书》卷一六六《杜佑传》,5085页。
    5 《玉海》卷一九二《唐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平李师道》,3505页。
    6 《南部新书》壬部,(宋)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140页。
    7 《唐会要》卷八二《冬荐》太和元年八月,1791页。
    8 《文苑英华》卷四二八《太和三年十一月十八日赦文》,2167页。
    1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杂录下》,1713页。
    2 《唐会要》卷六二《御史台》,1275页;《旧唐书》卷一八下《宣宗纪》,627页。
    3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杂录下》,1715页。
    4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杂录下》,1715页。
    5 《唐会要》卷七五《杂处置》会昌二年四月敕文,1620页。
    6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杂录下》,1716页。
    7 《樊南文集》卷八《为荥阳公桂州防御等官牒》,772页。
    1 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273页。
    2 卢开万《唐代的荐举制度》,《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97年第15辑,88-93页:王俭《唐代荐举之制与文人干谒之风》,《齐鲁学刊》2010年5期,123-128页。
    3 《唐会要》卷七五《杂处置》,1609页。
    4 《唐会要》卷八二《冬荐》,1790页。
    5 《唐会要》卷八二《冬荐》,1791页。
    6 宁欣《论唐代荐举》,《历史研究》1995年2期,125-134页。
    7 《旧唐书》卷一五四《许孟容传》,4099页。
    8 《元稹集》卷五三《唐故越州刺史兼御史中承浙江东道观察等使赠左散骑常侍河东薛公神道碑文铭》,571页。
    1 《南部新书》壬部,140页。
    2 《樊川文集》卷一四《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尚书御史大夫充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赠吏部尚书崔公行状》,207页。
    3 《唐语林校证》卷七引《卢氏杂说》,609页。
    4 《唐大诏令集》卷一○四《察访刺史县令诏》,467页。
    1 《太平广记》卷一五一《定数六·孟君》,1084页。
    2 《唐会要》卷七八《诸道中》,1706贞。
    3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杂录下》,1710页。
    4 严耕望《唐代方镇使府僚佐考》,载《唐史研究丛稿》,187页。
    5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下》,1714页。
    6 《唐会要》卷七八《诸使杂录上》,1703页。
    7 严耕望《唐代方镇使府僚佐考》,载《唐史研究丛稿》,188页。
    8 《唐会要》卷七八《诸使中》,1696页。
    1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杂录下》,1715页。
    2 《文苑英华》卷四○四《常衮·授王寅太子左谕德制》,2051页。
    3 《全唐文》卷七五九《段环·举人自代状》,3493页。
    4 《白居易集》卷四九《杨景复检校膳部员外郎郓州观察判官、李绶监察御史天平军判官、卢载协律郎天平军巡官、独孤泾监察御史寿州团练副使、马植试校书郎泾原掌书记、程昔范试正字泾原判官六人同制》等。1038页。
    5 《唐代墓志汇编》大中○○三《唐故京兆府泾阳县尉范阳卢君墓铭并序》,2254页。
    6 片山正毅《宋代幕职官の成立にっぃて》,《东洋史学》(二十七号),1965年,56页。
    1 《册府元龟》卷六八《帝王部·求贤第二》上元元年闰四月,765页。
    2 《唐会要》卷六九《都督刺史已下杂录》,1436页。
    3 《新校元次山集》卷八《谢上表》,台北:世界书局印行,1992年,123页。
    4 《通鉴》卷二一四大历三年(738)九月,6831页。
    5 《唐会要》卷六九《都督刺史已下杂录》,1436页。
    6 《新唐书》卷一四二《杨绾传》,4664页。
    7 《唐会要》卷七八《采访处置使》,1681页。
    1 《唐会要》卷六九《都督刺史已下杂录》,1436页。
    2 《册府元龟》卷六三○《铨选部·条制第二》广德元年二月,7555页。
    3 《旧唐书》卷一二《德宗纪上》,319页。
    4 《唐会要》卷六八《刺史上》,1423页。
    1 《旧唐书》卷一六三《孟简传》,4257页。
    2 《唐大诏令集》卷八六《光启三年七月德音》,447页。又如宣宗时,禁观察使自授县令。《唐会要》卷六九《刺史下》记大中四年(850)正月敕:“应天下县令,有利于人可举行者,有害于物而可革去者,并委所在县令具别于刺史,刺史具列上间”。
    3 《通鉴》卷二五二僖宗乾符三年(876)十二月,8182页。
    4 《旧唐书》卷一二《德宗纪上》,319页。
    5 岑仲勉《隋唐史》上册,335页。
    6 《唐会要》卷七八《节度使》,1678页。
    7 《新唐书》卷五三《食货三》,1365页。
    1 《唐会要》卷七八《节度使》,1678页。
    2 《册府元龟》卷六三○《铨选部·条制第二》广德元年二月,7555页。
    3 《旧唐书》卷二○下《哀帝纪》天佑二年六月壬辰敕,785页。
    4 《通鉴》卷二六五哀帝天佑二年(905)六月,8639页。
    5 安史乱后,尽管不少士人南迁,但其大多希望在朝廷任官。此因政治和军事中心仍在北方。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三卷,377页。
    6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627页。
    7 《唐大诏令集》卷一○九《禁大花绫锦等敕》,519页。
    8 《宋本册府元龟》卷一五三《明罚第二》,287页。
    1 《册府元龟》卷四八八《邦计部·赋税第二》,5834页。
    2 《通鉴》卷二五二僖宗乾符三年(876)十二月,8182页。
    3 陈明光《唐代财政史新编》.北京:中国州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249页。
    4 《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4509页。
    5 《册府元龟》卷四八八《邦计部·赋税第二》,5838页。
    1 《旧唐书》卷一二九《韩混传》,3559页;《1旧唐书》卷一三○《崔造传》,3625页。
    2 《唐大诏令集》卷四三五《赈恤百姓德音》,2205页。
    3 《旧唐书》卷一一二《李锜传》,3341页。
    4 《册府元龟》卷七○○《牧守部·贪渎》,8354页。
    5 《唐会要》卷八八《仓及常平仓》,1917页。
    6 《白居易集》卷六三《牧宰考课》,1329页。
    7 《旧唐书》卷一八下《宣宗纪下》,613页。
    8 《旧唐书》卷一八下《宣宗纪下》,613页。
    1 《唐代府州上佐与录事参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下),中华书局,2003年,568页:林煌达《宋代州衙录事参军》,《唐研究》第十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59-484页。
    2 《册府元龟》卷一六八《帝王部·却贡献》长庆四年三月,2027页。
    3 《唐会要》卷六八《剌史上》,1423页。
    4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秦汉》(第三卷),138页。
    1 《宋本册府元龟》卷一四七《恤下第二》,241页。
    2 关于盐铁转运使主要研究成果:《日野开三郎东洋史学论集》第三卷《唐代两税法の研究前篇》,东京:三一书房,1981年,23页。高桥继男《唐代后半期にぉける巡院の地方行政监察业务にっぃて》,《星博士退官纪念中国史论集》星斌夫先生退官纪念事业会,1978年,41-59页,并收入《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276-295页;高桥继男《唐代后半期の度支·盐铁转运巡院制に关する若干の考察》,《第三届中国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国”唐代学会出版,1997年,443-464页;宁欣《唐朝巡院及其在唐后期监察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6期,19-23页。
    3 《旧唐书》卷四九《食货志下》,2113页。
    4 《陆贽集》卷九《韩混度支盐铁转运等使制》,281页。
    5 《旧唐书》卷四九《食货志下》,2113页。
    6 《旧唐书》卷四九《食货志下》,2114页。
    7 《唐会要》卷八八《盐铁》,1902页。
    8 巡院一级的官吏,多由御史台官员出任。《金石萃编》卷一○三《灵庆公神堂碑阴记》:“朝散大夫兼检校尚书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冯兴知度支河中院事”。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一九《韦宗立授检校仓部员外郎知盐铁庐寿院等制》:“朝请郎侍御史内供奉赐绯鱼袋张植知度支西川院事”。吴在庆撰,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091页;《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六八《剑南西川幕府诸公写真赞》:“殿中侍御史柳浑知江西租庸院事”。清陆增祥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466页;《旧唐书》卷一二五《柳浑传》:“朝散大夫试太子司议郎兼侍御史房次玄知度支河南院事”。3553页。这些知院事基本出自郎官、御史,中央如此安排人事,似有更好监察和控制州县,分解观察使的监察权力的意图。
    9 何汝泉《唐代转运使初探》,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1987年。
    10 宁欣《唐朝巡院及其在唐后期监察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6期,19-23页。
    1 《新唐书》卷一五0《崔造传》,4813页。
    2 《陆贽集》卷一八《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于缘边州镇储蓄军粮事宜状》,582页。
    3 《李相国论事集》卷五《论户部阙官斛斗疏》:“巡院官既少有公心,皆申报估价致贱,三分无一,大为奸欺”。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37页。《唐大诏令集》卷二《穆宗即位赦文》:“如闻度支盐铁盐院等所在影占富商高户,庇入院司,不伏州县差科,疲人偏苦,事转不济。如有此色,仰当日物归”。10页。
    4 《新唐书》卷五四《食货四》,1377页。
    5 胡宝华《唐代监察制度研究》,144页。
    6 #12
    7 《唐大诏令集》卷四三五《赈恤百姓德音》,2205页。
    8 《文苑英华》卷四二六《长庆元年正月三日南郊改元赦文》,2159页。
    1 《唐会要》卷九○《闭籴》,1941页。
    2 《册府元龟》卷五○二《邦计部·平籴》,6014页。
    3 严耕望估计唐代“全国驿道逾六万五千里”。《唐代交通图考序言》,台北:史语所,1985年,5页。关于中晚唐公文传递的频繁,致驿道负担过重。黄正建《唐代的“传”与“递”》,《中国史研究》1994年4期,77-81页。
    4 《旧唐书》卷一七一《裴燐传》,4446页。
    5 郎官介入监察系统,大致形成于代宗时期。《杜牧集系年校注》卷一七《郑处晦守职方员外郎兼侍御史杂事制》:“御史府其属三十人,例以中台郎官一人稽参其事,以重风宪。”是为明证。1036页。
    6 《册府元龟》卷四八八《邦计部·赋税第二》,5838页。
    7 《册府元龟》卷四八八《邦计部·赋税第二》懿宗咸通元年十二月,5839页。
    1 《新唐书》卷一四三《薛钰传》,4688页。
    2 《唐会要》卷八一《考上》,1779页。
    3 《唐会要》卷六八《剌史上·开成元年八月中书门下奏》,1427页。
    4 《唐会要》卷六九《县令》大中四年止月敕,1446页。
    5 《唐公要》卷八一《考下》,1787页。
    6 《唐会要》卷八二《考下》,1787页。
    1 《唐会要》卷八二《考下》,1787页。
    2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诫别驾县令录事参军诏》,467页。
    3 《旧唐书》卷一五六《于頔传》,4129页。
    4 《旧唐书》卷一七一《裴潾传》,4446页。
    5 《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4327页。
    6 《新唐书》卷一三一《李夷简传》,4509页。
    1 《唐会要》卷八二《考下》,1789页。
    2 《中国行政监察》第四章《宋朝台谏职能合一和地方多重监察制度》,周继中主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257-277页;邓小南《多途考察与宋代的信息处理机制:以对地方政绩的核查为重点》,载《政绩考察与信息渠道:以宋代为重心》,邓小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0-61页;邓小南《宋代信息渠道举隅:以宋廷对地方政绩的考察为例》,《历史研究》2008年3期,136-192页。
    3 《册府元龟》卷八九《帝上部·赦有第八》贞元六年十一月,1062页。
    4 《旧唐书》卷一五六《于頔传》,4129页。
    5 《唐会要》卷六二《出使》元和六年九月,1277页。
    6 《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4327页:《元稹集》卷三八《论浙西观察使对仗决杀县令事》将韩皋杖杀孙澥,系年为元和五年七月,430页。
    1 《旧唐书》卷一四《宪宗纪》元和五年正月己巳。411页。
    2 《元稹集》卷三八《论浙西观察使封杖决杀县令事》,430页。
    3 《唐刺史考》卷六三《亳州》,796页。
    4 《新唐书》卷一三九《李繁传》,4638页。
    5 《旧唐书》卷一六五《殷侑传》,4320页。
    6 《旧唐书》卷一九○下《唐扶传》,5062页。
    1 《册府元龟》卷四八八《邦计部·赋税第二》,5838页。
    2 《唐会要》卷八一《考上》,1779页。
    3 《新唐书》卷四六《百官一·吏部》,1181页。
    4 《陆贽集》卷六《策问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185页。
    5 《通鉴》卷二二六德宗建中元年(780)九月,7175页。
    6 《读通鉴论》卷二六《武宗》,628页。
    7 陈明光《唐朝的出使郎官与地方监察》,《厦门大学学报》2009年2期,42-50页。
    8 《册府元龟》卷一六八《帝王部·却贡献》长庆四年三月,2027页。
    1 《旧唐书》卷八九《狄兼谟传》,2896页。
    2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杂录下》,1718页。
    3 《旧唐书》卷一八下《宣宗纪·史臣曰》,648页。
    4 《唐大诏令集》卷八六《光启三年七月德音》,447页。
    5 《唐方镇年表》卷五《荆南》记文宗太和八年(834)至开成三年(838),韦长为荆南节度观察使。693-694页。
    6 《旧唐书》卷一七六《魏謩传》,4567页。
    7 《新唐书》卷九七《魏謩传》,3882页。
    1 胡沧泽《唐代御史台对则政经济工作的监督》,《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4期,20-26页: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卷第二分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312页。
    2 《新唐书》卷一四二《杨绾传》,4664页。
    3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诫别驾县令录事参军诏》,467页。
    4 《通鉴》卷二二六德宗建中元年(780)九月,7175页。
    5 《册府元龟》卷六四《发号令第三》,717页。
    6 《文苑英华》卷四三五《赈恤百姓德音》,2205页。
    7 《唐方镇年表》卷六《湖南》,912页。
    8 《新唐书》卷一三一《李夷简传》,4509页。
    9 《元稹集》卷三七《弹奏山南西道两税外草状》,428页。
    10 《旧唐书》卷一六三《孟简传》,4257页。
    1 《唐大诏令集》卷七○《长庆元年正月南郊改元赦》,357页。
    2 《册府元龟》卷一六八《帝王部·却贡献》长庆四年三月,2027页。
    3 《旧唐书》卷一四九《归融传》,4020页。
    4 《宋本册府元龟》卷一五三《明罚第二》,287页。
    5 何汝泉《唐代转运使的设置与裴耀卿》,《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1期,70-79页;何汝泉《唐代转运使初探》,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2页;徐庆全《关于唐代转运使设置的年代》,《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4期,107-109页。
    6 《宋本册府元龟》卷一四七《恤下第二》,241页。
    7 《旧唐书》卷一一《代宗纪》,267页。
    1 贾玉英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20页。
    2 孙逢吉《职官分纪》卷四七《诸路转运使副使判官》,126页:永贞元年(805),杜佑以司空、平章事书兼诸路转运使。
    3 《通鉴》卷二三四德宗贞元八年(792)八月注文,7526贞。
    4 《唐大诏令集》卷一○《长庆元年册尊号赦》,55页。
    5 《文苑英华》卷四二八《太和三年十一月十八日赦文》,2167页。
    6 《册府元龟》卷五一六《宪官部·振举一》,6173页。
    7 《册府元龟》卷四八八《邦计部·赋税第二》,5838页。
    8 《五代会要》卷八《丧葬上》,(宋)王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32页。
    9 《新五代史》卷二六《张延朗传》,281页。
    1 高承《事物纪原》卷六《转运》,东京文化研究所影印本,1933年。
    2 《国史大纲》三一章《宋代政制上的另外两个弱点》,550页。
    3 《玉海》卷一八六《宋朝三司使》,3503页。
    4 《国史大纲》三一章《宋代政制上的另外两个弱点》,550页。
    5 《中国行政监察》第四章《宋朝台谏职能合一和地方多重监察制度》,周继中主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257-277页。
    6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诫示诸道敕》,525页。
    7 《文苑英华》卷九三九《陕虢观察使卢公墓志铭(穆员)》,4936页。
    8 《唐大诏令集》卷一二五《平杨师立宣示中外诏》,620页。
    9 《通鉴》卷二二九德宗兴元元年(784),7390页。
    1 荻野佑《对中日关于唐代地方监察制度研究情况的分析与探讨》,《黎虎教授古稀纪念中国古代史论丛》,张金龙等主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747-748页。
    2 《唐方镇年表》卷七《桂管》记太和九年(835)至开成.年(837),韩佽为桂管观察使。1102页。
    3 《新唐书》卷一一八《韩饮传》,4274页。
    4 《五代会要》卷二○《县令下录事参军附》,319页。
    5 《东观奏记》卷中,(唐)裴庭裕撰,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109页。
    6 《诸道山河地名要略残卷》,编号P.2511,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罗振玉《雪堂校刊群书叙录》(卷下),载《永丰乡人稿·稿乙》,线装古籍,31页;罗振玉《鸣沙石室佚书》(影印本),载《敦煌丛刊初集》(六),黄永武主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623-642页,等对该残卷已有论述。残卷释文和研究,参唐耕耦《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69页;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173页;冻国栋《唐代前期的岢岚镇与岢岚军—读敦煌所出<诸道山河地名要略>残卷札记之一》,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十四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100页。
    7 裴庭裕《东观奏记》卷中,110页:《通鉴》卷二四九宣宗大中八年九月,8054页。
    8 吕理越《明崇祯朝监军制度之研究》,台北:“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9年,9页。
    9 张国刚《唐代监军制度考论》,《中国史研究》1981年2期,120-133页。
    1 《册府元龟》卷一六八《帝王部·却贡献》长庆四年三月,2027页。
    2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下》,1714页。
    3 《唐代墓志汇编》大中○九○《崔翬墓志》,2318页。
    4 《通鉴》卷二四九宣宗大中九年(855),8055页。
    5 李效天《唐代职官选任制度探析》,重庆: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22页。
    6 《贞观政要》卷一《择君第一》,2页。
    7 陈寅恪《元白诗中俸料钱问题》:“唐代中晚以后,(地方官)除法定俸料之外,其他不载于法令而可以认为正当收入者,为数远在中央官吏之上。且同一时间,同一官职,而俸料亦各地互异。故考史者不可但依纸上之记载,遽尔断定地方官吏俸钱之实数也”。载《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7页。
    8 《唐会要》卷九一《内外官料钱上》,1967页。
    9 《全唐文》卷八一《宣宗·给夏州等四道节度以下官俸敕》,843页。
    1 《新唐书》卷一三八《路嗣恭传》,4623页。
    2 《通鉴》卷二二六德宗建中元年(780)九月,7175页。
    3 《通鉴》卷二二六德宗建中元年(780)九月,7175页。
    4 《新唐书》卷八九《唐扶传》,3761页。
    5 《旧唐书》卷一五五《穆赞传》,4115页。
    6 《新唐书》卷五○《兵》,1323页。
    7 《旧唐书》卷一五六《韩弘传》,4134页。
    8 《旧唐书》卷一四七《杜式方传》,3984页。
    9 《新唐书》卷一三一《李夷简传》,4509页。
    1 《元稹集》卷三七《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419页。
    2 《元稹集》卷三七《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419页。
    3 《元稹集》卷三二《叙奏》,367页。
    4 《文苑英华》卷六四九《弹剑南东川节度观察处置等使严砺文》,3340页;《元稹集》卷三七《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419页。
    5 《元稹集》卷三七《弹奏山南西道两税外草状》,428页。
    6 关于元稹弹奏,CharlesA.Peterson "Corruption Unmasked:Yuan Chen's Invsestigation In Szechwan".Asia Major,new series18,1973,pp34-78利用元稹巡察西川时弹奏严砺渎职、贪污、两税外加征事,分析了中晚唐中央和地方关系,以及晚唐监察机构的作用。并由此探讨中央能否有效控制地方官,监察机构的作用发挥如何受中央政治斗争和人际关系制约,唐朝以儒家伦理为根基的帝国统治的有效性等问题。吴丽娱《唐后期五代财务勾检制探微》谈及御史勾检地方税赋的情况。《唐研究》第六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69-302页。
    7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677页。郑学檬《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293-294页。
    8 《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4327页。
    9 《册府元龟》卷七00《牧守部·贪黩》,8354页。
    10 《元稹集》卷三八《论浙西观察使封杖决杀县令事》,430页。
    11 《通鉴》卷二四八宣宗大中二年(848)正月,8031页。
    1 《通鉴》卷二四○宪宗元和十三年(818)十月,7747页。
    2 《旧唐书》卷一六三《孟简传》,4257页。
    3 《旧唐书》卷一六三《孟简传》,4257页。
    4 《唐方镇年表》卷四《河中》记元和九年至十一年(816),赵宗儒为河中节度观察使。452页。
    5 《宋本册府元龟》卷一五三《明罚第二》,287页。
    6 《新唐书》卷五四《食货四》,1377页。
    7 《旧唐书》卷一一○《李光弼传》,3303页。
    8 《通鉴》卷二三八宪宗元和五年(810),7671页。
    1 《旧唐书》卷一一《代宗纪》,267页。
    2 《旧唐书》卷一三五《白志贞传》,3718页;《新唐书》卷五○《兵志》,1323页。
    3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元和○五五《王叔简·大唐故吴府君(皋)墓志铭》,839页。
    4 《唐会要》卷七一《陇右道》,1502页。
    5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5卷,255页。
    6 《长安志》卷一○《次南永安坊》,宋敏求撰,清毕沅校正,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31年影印本,227页。
    7 《闻见后录》卷二三《唐令狐楚先庙碑》,36页。
    8 甘怀真《唐代家庙礼制研究》,台北:商务印书馆,1991年,102-107页。
    9 毛汉光《从士族籍贯迁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载《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234页。
    10 《樊川文集》第十五《黄州刺史谢上表》,217页。
    1 《新唐书》卷五五《食货五》,1393页。
    2 《唐会要》卷九一《内外官料钱上》,1967页。
    3 《全唐文》卷八一《宣宗·给夏州等四道节度以下官俸敕》,843页。
    4 《新唐书》卷五五《食货五》,1393页。
    5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下》,1709页。
    6 唐前期,采访使主要由刺史充任,其待遇应与刺史相当,兼职一般为大理评事:而观察使的兼职一般为御史中丞、御史大夫。
    7 《新唐书》卷七九《李元礼传》,3550页。
    8 《旧唐书》卷一四五《李忠臣传》,3939页。
    9 《元稹集》卷五三《唐故越州刺史兼御史中承浙江东道观察等使赠左散骑常侍河东薛公神道碑文铭》,571页。
    10 《唐大诏令集》卷一二五《平杨师立宣示中外诏》,620页。
    11 《宋本册府元龟》卷一三一《帝王部·延赏第二》,118页。
    12 刘泽华《从唐代尊号析君尊臣卑意识》,原载《学术月刊》1993年11期:后收入《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三卷《王权主义与思想和社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382-386页。
    1 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67页。
    2 《旧唐书》卷一四○《张建封传》,3828页。
    3 《册府元龟》卷八九《帝王部·赦宥第八》贞元六年十一月,1062页。
    4 《唐大诏令集》卷二《顺宗即位赦》,9页。
    5 《册府元龟》卷八九《帝王部·赦宥第八》贞元六年十一月,1062页。
    6 《唐大诏令集》卷五《改元元和赦》,25页。
    7 《唐大诏令集》卷七○《元和二年南郊赦》,357页。
    8 《册府元龟》卷八一《帝王部·庆赐第三》元和十三年正月,944页。
    9 《唐大诏令集》卷六五《录李洧等子孙诏》,330页。
    10 《唐大诏令集》卷六五《录功臣子康志宁等各除官职敕》,331页。
    11 《唐大诏令集》卷六五《录功臣子康志宁等各除官职敕》,331页。
    12 《唐大诏令集》卷六五《录李洧等子孙诏》,330页。
    1 《文苑英华》卷四二六《长庆元年下月三日南郊改元赦文》,2159页。
    2 《唐大诏令集》卷七○《宝历元年正月南郊赦》,359页。
    3 (宋)徐度《却扫篇》卷下,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183页。
    4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19页。
    5 《旧唐书》卷一六二《曹华传》,4242页。
    6 《唐大诏令集》卷四八《贾餗平章事制》,222页。
    7 《通鉴》卷二五四僖宗中和元年(881),8245页。
    8 《通鉴》卷二五八昭宗大顺二年(891),8411页。
    9 《旧唐书》卷一五一《伊慎传》,4054页。
    10 《通鉴》卷二四三敬宗宝历元年(825),7840页。
    11 《唐语林校证》卷七《补遗》,609页。
    12 关于宋代中央集权的措施,参朱瑞熙《宋代社会研究》,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73-76页:朱瑞熙《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宋代卷》,358-360页。
    1 《新唐书》卷一四六《李吉甫传》,4740页。
    2 《唐方镇年表》卷五《浙东》,780页。
    3 《旧唐书》卷一五五《李逊传》,4123页。
    4 《唐方镇年表》卷三《感化》,314页。
    5 《旧唐书》卷一五六《王智兴传》,4138页。
    6 《旧唐书》卷一七七《裴休传》,4593页。
    7 《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4509页。
    8 李昌宪《五代削藩制置初探》,《中国史研究》1982年3期,102-110页。
    9 《明夷待访录》卷三《原法》,236页。
    10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诫示诸道敕》,525页。
    11 《旧唐书》卷一二九《韩混传》,3559页。
    1 《文苑英华》卷九三九《陕虢观察使卢公墓志铭(穆员)》,4936页。
    2 《旧唐书》卷一四○《张建封传》,3828页。
    3 《旧唐书》卷一四六《杜亚传》,3962页。
    4 《旧唐书》卷一一二《李锜传》,3341页。
    5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代宗遗诏》,62页。
    6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德宗遗诏》,62页。
    7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二《条贯江淮铜铅敕》,535页。
    8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德宗遗诏》,63页。
    9 《旧唐书》卷一五一《高崇文传》,4051页。
    10 《旧唐书》卷一五六《韩弘传》,4134页。
    11 《旧唐书》卷一匕下《文宗纪》太和五年正月己未,535页。
    12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令藩镇俟诏方得如觐敕》,526页。
    1 《唐大诏令集》卷八六《光启三年七月德音》,447页。
    2 《唐会要》卷七九《诸使杂录下》,1718页。
    3 (美)拖拉姆等《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36页;谢贵安《古代政治民谣及其社会舆论功能》,《湖北行政学院学报(创刊号)》2002年,81-83页。
    4 《全唐文》卷四四一《韩云卿·平蛮颂》,4500页。
    5 《旧唐书》卷一二《德宗纪上》建中二年二月己未,319页。
    6 《旧唐书》卷一八五下《袁滋传》,4830页。
    1 《旧唐书》卷一八五下《袁滋传》,4830页。
    2 《旧唐书》卷一六五《殷侑传》,4320页。
    3 《旧唐书》卷一六五《殷侑传》,4322页。
    4 《旧唐书》卷一二《德宗纪上》,319页。
    5 《新唐书》卷一五○《常衮传》,4809页。
    6 《万姓统谱》卷一六《裴行立》,289页。
    7 《新唐书》卷八九《段文昌传》,3763页。
    8 《旧唐书》卷一七七《卢钧传》,4591页。
    9 《旧唐书》卷一六一《杨元卿传》,4228页。
    1 《旧唐书》卷一六一《杨元卿传》,4229页。
    2 《旧唐书》卷一六一《杨元卿传》,4230页。
    3 《新五代史》卷六八《王审知传》,845页:关于东南诸道港口,又参桑原骘藏著,杨炼译《唐宋贸易港研究》,台北:商务印书馆,1963年,67-72页。
    4 《隆平集》卷一七《留福传》,46页。
    5 《旧唐书》卷一四六《杜亚传》,3962页。
    6 《旧唐书》卷一七二《令狐楚传》,4462页。
    7 《旧唐书》卷一七二《令狐楚传》,4459页。
    8 《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4511页。
    9 《刘禹锡集》卷二八《奉送浙西李仆射相公赴镇》,371页。
    10 《新唐书》卷一二○《崔碣传》4320页。
    11 《旧唐书》卷一六四《王起传》,4278页。
    1 《旧唐书》卷一六四《王起传》,4278页。
    2 《唐大诏令集》卷五九《李鼎陇右节度使制》,290页。
    3 《旧唐书》卷一八三《吴溪传》,4746页。
    4 《新唐书》卷八九《段文昌传》,3763页。
    5 《唐方镇年表》卷六《剑南西川》,978-979页。
    6 毛阳光《唐崔郸墓志考释》,《四川文物》2011年4期,68-74页。
    7 《旧唐书》卷一八二《高骈传》,4703页。
    8 《文苑英华》卷四五三《授郑愚岭南节度使制》,908页下。
    9 《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4511页。
    10 《刘禹锡集》卷二八《奉送浙西李仆射相公赴镇》,371页。
    1 《白居易集笺校》卷七○,3737页。
    2 《全唐诗》卷五○六《章孝标·上浙东元相》,5748页。
    3 《全唐诗》卷四八一《李绅·渡西陵十六韵》,5475页。
    4 《全唐诗》卷二六九《耿·贺李观察祷河神降雨》,2992页。
    5 《唐方镇年表》卷五《宣歙》,802页。
    6 《旧唐书》卷一八八《崔衍传》,4934页。
    7 《唐刺史考》卷五八《虢州》,715页。
    8 《旧唐书》卷一八八《崔衍传》,4934页。
    9 《旧唐书》卷一八八《崔衍传》,4935页。
    10 《文苑英华》卷九三九《陕虢观察使卢公墓志铭(穆员)》,4936页。
    11 《旧唐书》卷一五五《薛放传》,4126页。
    12 《旧唐书》卷一五五《薛放传》,4126页。
    13 《旧唐书》卷一八一《何进滔传》,4687页。
    14 毛阳光《唐崔郸墓志考释》,《四川文物》2011年4期,68-74页。
    15 《旧唐书》卷一七八《李蔚传》,4624页。
    16 《旧唐书》卷一七八《李蔚传》,4624页。
    1 《旧唐书》卷一七七《杨发传》,4595页。
    2 《旧唐书》卷一七八《崔彦昭传·答河东军民乞留节度使崔彦昭诏》,842页。
    3 《旧唐书》卷一七八《崔彦昭传》,4628页。
    4 《旧唐书》卷一七八《李蔚传》,4624页。
    5 《新唐书》卷一三二《沈传师传》,4540页。
    6 《旧唐书》卷一一五《崔瓘传》,3375页。
    7 《新唐书》卷一四一《崔瓘传》,4657页。
    8 《新唐书》卷一四一《崔瓘传》,4657页。
    9 辛京杲,两《唐书》无传,据韩愈《曹成王碑》、《千唐志·曹王(李皋)墓志铭并序》、《千唐志·阳府君(济)墓志铭并序》、《芒洛遗文·卢峤墓志铭并序》,以及两《唐书·代宗纪》、《旧唐书·张涉传》、《新唐书·曹工皋传》、《通鉴》等材料可知,其在任潭州刺史期间,贪暴枉法、排除异己、结党营私、大量制造冤案,并行贿朝臣,使当时潭州乃至整个湖南都为乌烟瘴气所笼罩。
    1 《全唐诗》卷二三三《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2572页。
    2 《新唐书》卷一三二《柳冕传》,4537页。
    3 《通鉴》卷二三六贞元十七年(801)正月,7594页。
    4 《旧唐书》卷一六三《杜元颖传》,4264页。
    5 《旧唐书》卷一七七《杨发传》,4595页。
    1 《国史大纲》三一章《宋代政制上的另外两个弱点》,550页。
    2 《国史大纲》三一章《宋代政制上的另外两个弱点》,550页。
    《八琼室金石补正》,陆增祥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白居易集》,白居易著、顾学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白居易集笺校》,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白香山诗集》,汪立名著,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
    《北梦琐言》,孙光宪著、贾二强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汴京遗迹志》,李濂著,周宝珠、程民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补订<闽诗录>叙》,《续修四库全书》,陈衍著,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茶经校注》,陆羽著、沈冬梅校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
    《次山集》,元结著,四库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册府元龟》,王钦若等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长安志》,宋敏求著,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徂徕石先生文集》,石介著,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春明退朝录》,宋敏求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春秋左传正义》,阮元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淳熙三山志》,梁克家著,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
    《德兴县志》,清同治十一年(1872)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
    《典故纪闻》,余继登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东观奏记》,裴庭裕著、田廷柱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著,贺次君、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读通鉴论》,王夫之著、舒士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杜牧全集》,杜牧著、陈允吉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杜阳杂编》,苏鹗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
    《樊川文集》,杜牧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樊南文集》,李商隐著,冯浩详注、钱振伦、钱振常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范太史集》,范祖禹著,四库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奉天录》,赵元一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风俗通义》,应劭著、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福建通志》,郝玉麒著,四库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陔余丛考》,赵翼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陔余丛考》,赵翼著,栾保群、吕宗力校点,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
    《古刻丛钞》,陶宗仪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顾亭林诗文集》,顾炎武著、华忱之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广韵》,陈彭年等著,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桂林风土记》,莫休符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
    《桂苑笔耕集》,崔致远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桂苑笔耕集校注》,崔致远著、党银平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韩非子集解》,王先谦著、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韩昌黎文集校注》,韩愈著、马其叔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韩愈年谱》,吕大防等著、徐敏霞校辑,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汉书》,班固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湖南通志》,李瀚章等著,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
    《会稽掇英总集》,孔延之著、邹志方点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嘉靖延平府志》,郑庆云著,上海古籍书店,1961年。
    《嘉泰会稽志》,施宿等著,出版者,出版地不详,1926年。
    《江西通志》,谢旻等著,四库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金石萃编》,王昶著,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
    《晋书》,房玄龄等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经国大典》,徐居正等著,奎章阁藏明万历本,1613年,1469年成书。
    《九江府志》,冯增修著,上海古籍书店,1962年。
    《旧五代史》,薛居正等著,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旧唐书》,刘晌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困学纪闻》,王应麟著,翁元圻等注,栾保群、田松青、吕宗力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乐全集》,张方平著,四库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历代名臣奏议》,杨士奇著,四库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历代制度详说》,吕祖谦著,四库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礼记注疏》,阮元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李觏集》,李觏著、王国轩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李商隐文编年校注》,李商隐著、刘学错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李卫公会昌一品集》,李德裕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李相国论事集》,李德裕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
    《李德裕文集校笺》,李德裕著、傅璇琮等校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李白集校注》,李白著,瞿蜕园、朱金城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刘随州集》,刘长卿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刘禹锡集笺证》,刘禹锡著、瞿蜕园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柳宗元集》,柳宗元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隆平集》,曾巩著,四库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陆赞集》,陆赞著、王素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论语注疏》,阮元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罗昭谏集》,罗隐著,四库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吕衡州集》,吕温著,四库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毛诗正义》,阮元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孟德斯鸠法意》,(法)孟德斯鸠著,严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明夷待访录》,黄宗羲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南部新书》,钱易著、黄寿成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南宋嘉定剡录》,高似孙著,四库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廿二史考异》,钱大昕著、方诗铭等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廿二史札记校证》,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滂喜斋藏书记》,潘祖荫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潜邱札记》,阎若璩著,学海堂刻本。
    《清波杂志校注》,周辉著、刘永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曲江集》,张九龄著,四库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权德舆集》,权德舆著,四库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权载之文集》,权载之著,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书店,1989年。
    《全唐诗》,曹寅、彭定求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全唐文》,董诰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却扫篇》,徐度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群书考索》,章汝愚著,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
    《日知录集释》,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日知录集释》,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容斋随笔》,洪迈著、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容斋三笔》,洪迈著、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容斋四笔》,洪迈著、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膳夫经》,杨煜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
    《沈下贤集》,沈亚之著,四库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十国春秋》,吴任臣著,徐敏霞、周莹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史记》,司马迁著,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石林燕语》,叶梦得著、侯忠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十七史商榷》,王鸣盛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事物纪原》,高承著,东京文化研究所影印本,1933年。
    《水经注校证》,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说郛》,陶宗仪著,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
    《说苑》,刘向,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宋本册府元龟》,王钦若等著,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宋高僧传》,释赞宁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宋会要辑稿》,徐松著,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宋史》,脱脱著,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宋史纪事本末》,陈邦瞻著,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宋书》,沈约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隋书》,魏征等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随园随笔》,载《袁枚全集》,袁枚著,王英志主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太平广记》,李防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太平寰宇记》,乐史著、王文楚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太平御览》,李昉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唐大诏令集》,宋敏求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唐国史补》,李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
    《唐鉴》,范祖禹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唐方镇年表》,吴廷燮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唐会要》,王溥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唐六典》,李林甫等著、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唐律疏议》,长孙无忌等著、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唐史论断》,孙甫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唐诗纪事》,计有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唐文粹》,姚铉著,四库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唐文拾遗》,陆心源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唐音癸签》,胡震亨著,上海:古典文献出版社,1957年。
    《唐语林校证》,王谠著、周勋初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唐摭言》,王定保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通典》,杜佑著,王文锦、王永兴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通鉴纪事本末》,袁枢著,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万姓统谱》,载《中华族谱集成》,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
    《魏书》,魏收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文献通考》,马端临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文苑英华》,李昉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
    《五代十国方镇年表》,朱玉龙著,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吴郡图经续记》,朱长文著、金菊林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习学记言序目》,叶适著,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小畜集》,王禹偁著,四库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新校元次山集》,元结著,台北:世界书局印行,1992年。
    《新唐书》,欧阳修、宋祁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新五代史》,欧阳修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续资治通鉴长编》,李焘著,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荀子集解》,王先谦著,沈萧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燕翼诒谋录》,王标著、诚刚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叶适集》,叶适著、刘公纯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仪顾堂续跋》,陆心源著,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因话录》,赵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
    《酉阳杂俎》,段成式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禹贡锥指》,胡渭著,四库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玉海》,王应麟著,京都:株式会社,1977年。
    《玉溪生诗集笺注》,刘禹锡著、冯浩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康熙著,清宣统元年刻本。
    《元丰九域志》,王存著、王文楚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元和郡县志》,李吉甫著、贺次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元和姓纂》,林宝著、岑仲勉校记,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元稹集》,元稹著、冀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越缦堂读书记》,李慈铭著、由云龙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云麓漫钞》,赵彦卫著、傅根清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云溪友议》,范摅著、阳羡生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资治通鉴》,司马光著、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浙江通志》,嵇曾筠等著,四库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职官分纪》,孙逢吉著,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贞观政要》,吴兢,姜涛点校,济南:齐鲁书社,1999年。
    《十三经注疏》,阮元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朱子语类》,黎靖德编,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Anthony Donwns, Inside Bureaucracy, Illinois, Waveland Press,1994.
    Charles A. Peterson, "The Restoration Completed:Emperor Hsien-tsung and the Provinces", Arthur F. Wright and Denis Twitchett, Perspectives on theTang,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3.
    D. C. Twitchett, Financial Administration under the Tang danasty,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irst Edition 1963, Second Edition 1970.
    Robert redfield,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
    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郭小聪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奥古斯丁《论上帝之城》,载《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张学仁等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艾冲《唐代都督府研究—兼论总管府、都督府、节度司之关系》,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年。
    白钢、孟祥才《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秦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白钢、俞鹿年《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隋唐五代》(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白钢、朱瑞熙《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宋代卷》(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134页。
    陈伯泉《江西出土墓志选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陈长安《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
    陈长征《唐宋地方政治体制转型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上海:中华书局,1949年。
    陈明光《汉唐财政史稿》,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陈明光《唐代财政史新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陈尚君辑校《全唐文补编》,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陈玮静《唐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瓷器手工业的研究》,“中国”文化大学史学所博士论文,2001年。
    程喜霖《唐代过所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陈寅恪《讲义及杂稿》,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陈寅恪《读书札记一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陈志坚《唐后期中央和地方关系研究—以州的制度为中心》,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79年。
    陈勇《唐代长江下游经济发展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陈垣《陈垣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陈元晖等《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
    程志等《唐代的州和道》,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
    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岑仲勉《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岑仲勉《唐史余渖》,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岑仲勉《隋唐史》,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岑仲勉《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船越泰次《唐代两税法研究》,东京:汲古书院,1996年。
    大藏经刊行会《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戴扬本《北宋转运使考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第一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论文集》,台湾唐代学者联谊会,1989年。
    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修订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戴伟华《唐代方镇文职僚佐考》,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邓小南《政绩考察与信息渠道:以宋代为重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高明士、甘怀真等《隋唐五代史》,台北:里仁书局,2006年。
    甘怀真《唐代家庙礼制研究》,台北:商务印书馆,1991年。
    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郭正忠《中国盐业史(古代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方汉奇等《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冯培红《敦煌归义军职官制度—唐五代藩镇官制个案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傅衣凌《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编》,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郝春文《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1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郝春文《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2卷),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洛阳地区文管处编《千唐志斋藏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何汝泉《唐代转运使初探》,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1987年。
    何永成《唐代神策军研究—兼论神策军与中晚唐政局》,台北:商务印书馆,1990年。
    黄楼《唐代宣宗朝政治史研究》,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黄玫茵《唐宋间长江中下游新兴官僚研究》,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黄玫茵《唐代江西地区开发研究》,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0年。
    黄绶《唐代地方行政史》,北平:永华印刷厂,1927年。
    胡沧泽《唐代御史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胡宝华《唐代监察制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季羡林等《敦煌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
    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修订本,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姜伯勤《敦煌社会文书导论》,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年。
    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年。
    金滢坤《中晚唐五代科举与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桂齐逊《唐代河东军研究》,中国文化大学硕士论文,1991年。
    鞠清远《唐代之交通》,北平:北京大学出版组印,年代不详。
    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贾志刚《唐代军费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莱斯莉·里普森著,刘晓等译《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郎洁《唐中晚期昭义镇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李彬《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
    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年。
    李鸿宾《唐朝朔方军研究—兼论唐廷与西北诸族的关系及其演变》,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卷,第一分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李敬一《中国传播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
    李孔怀《中国古代政治与行政制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李廷先《唐代扬州史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李希泌主编《唐大诏令集补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李霞《清前期督抚制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李孝聪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林朝岩《唐代方镇使府僚佐任迁之研究》,香港中文大学硕士论文,1972年。
    李治安、杜家骥《古代行政管理及官僚病剖析》,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
    李志庭《浙江地区开发探源》,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雷闻《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廖伯源《使者与官制演变—秦汉皇帝使者考论》,台北:文津出版公司,2006年。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天地、天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林伟洲《安史之乱与肃代二朝新政权结构的开展》,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
    刘琴丽《唐代武官选任制度初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刘心《中唐文编年》,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刘伟《晚清督抚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罗振玉《雪堂校刊群书叙录》(卷下),载《永丰乡人稿·稿乙》,线装古籍。
    罗振玉《鸣沙石室佚书》(影印本),载《敦煌丛刊初集》(六),黄永武主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
    卢勋等《隋唐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李献奇等编《洛阳新获墓志》,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乔栋等编《洛阳新获墓志续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吕理越《明崇祯朝监军制度之研究》,“中央”大学史研所硕士论文,2009年。
    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吕思勉《中国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六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马经《中国行政制度史论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海师大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南怀瑾《禅宗与道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
    宁欣《唐代选官研究》,台北:文津出版公司,1995年。
    宁志新《隋唐使职制度研究(农牧工商编)》,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潘墉《隋唐时期的运河与漕运》,西安:三秦出版社,1986年。
    平冈武夫《唐代的行政地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钱穆《国史新论》,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邱永明《中国封建监察制度运作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瞿林东编《中华文明史·隋唐五代》(第五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全汉昇《唐宋帝国与运河》,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
    任记国《浙江西道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桑原骘藏著,杨炼译《唐宋贸易港研究》,台北:商务印书馆,1963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等《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5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邵承芬《唐代江南道研究——以经济发展为探讨重心》,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所博士论文,2004年。
    尚永亮《科举之路与宦海沉浮—唐代文人的仕宦生涯》,台北:文津出版公司,2000年。
    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演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史念海《河山集》(一集),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
    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四川人民出版社等《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份)》第6、12、14卷,1992-1995年。
    孙国栋《唐宋史论丛》,香港:商务印书馆,2000年。
    孙洪升《唐宋茶业经济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谭其骧《长水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谭其骧《长水集续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唐长孺《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唐长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唐耕耦《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1-5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82-1990年。
    《唐史论丛》第五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
    拖拉姆等《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
    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万昌华《秦汉以来地方行政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
    王凤翔《晚唐五代秦岐割据政权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69年。
    王寿南《唐代政治史论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77年。
    王寿南《隋唐史》,台北:三民书局,1986年。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王颖楼《隋唐官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
    王永兴《唐代后期军事史略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永兴《陈门问学丛稿》,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王曾瑜《锱铢编》,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翁俊雄《唐代人口与区域经济》,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
    翁俊雄《唐朝鼎盛时期政区与人口》,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吴刚主编《全唐文补遗》(第1-9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2007年。
    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三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吴松弟《两唐书地理志汇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吴修安《福建早期发展之研究:沿海与内陆的地域差异》,台北:稻香出版社,2009年。
    吴在庆《杜牧集系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夏炎《唐代州级官府与地域社会》,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夏湘蓉等《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北京:地质出版社,1980年。
    咸晓婷《元稹浙东幕府文学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肖光伟《唐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小田义久《大谷文书集成》,法藏馆,1983年。
    谢元鲁《唐代中央政权决策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邢义田《秦汉史论稿》,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7年。
    徐式圭《中国监察史略》,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
    许怀林《江西史稿》,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3年。
    许正文《中国历史行政区划与管理沿革》,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许倬云《中国古代文化特质》,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严耕望《中国历史地理·唐代篇》(下册),台北:“中国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4年。
    严耕望《唐史研究从稿》,香港:新亚研究所出版,1969年。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一卷),台北:史语所,1985年。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杨作龙等《洛阳新出土墓志释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岩佐精一郎《节度使の起源》,东京:岩佐亿一,1936年。
    伊本·胡尔达兹比赫撰、宋岘译注《道里邦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郁贤皓《唐刺史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袁刚《中国古代政府机构设置沿革》,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曾现江《唐后期、五代之淮蔡军人集团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曾贤熙《唐代汴州一宣武节度使研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历史所论文,1991年。
    曾我部静雄《中国律令史の研究》,东京:吉川弘文馆,1971年。
    张本义《芒洛冢墓遗文初编》,载《罗雪堂合集》,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2005年。
    张达志《唐代后期藩镇与州之关系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张家驹《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
    张剑光《唐五代江南工商业布局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
    张弓等《二十世纪唐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张国刚《唐代官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
    张国刚《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张跃《唐代后期儒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张泽咸《唐代工商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张泽咸《唐五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章太炎《章太炎政论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赵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赵和平《敦煌本<甘棠集>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0年。
    赵贞《唐五代占星与帝王政治》,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
    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经济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中村裕一《唐代制敕研究》,东京:汲古书院,1991年。
    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等《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意外部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1995年。
    周继中《中国行政监察》,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周绍良《全唐文新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周伟洲《唐代党项》,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周祝伟《7-10世纪钱塘江下游地区开发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朱关田《颜真卿年谱》,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2008年。
    朱瑞熙《宋代社会研究》,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
    朱祖德《唐五代两浙地区经济发展之研究》,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
    朱祖德《唐代淮南道研究》,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
    佐伯富《中国盐政史の研究》,京都:法律文化出版社,1988年。
    Charles A.Peterson "Corruption Unmasked:Yuan Chen's Invsestigation In Szechwan", Asia Major,new series 18,1973, pp.34-78.
    David johnson."The City-God Cults of T'ang and Sung China",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45:2,1985,pp.363-457.
    Denis Twitchett, "Provincial Autonomy and Central Finance in Late Tang",Asia Major, New Series 11, Part 2 (1965), pp.211-232.
    包伟民《地方政治史研究杂想》,《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9年3期,153-156页。
    陈明光《藩镇与唐朝中枢权力分配格局的关系的几个问题·答王玉群同志》,《文史知识》1997年第7期,123-126页。
    陈明光《唐朝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监督述论》,《宁波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59-67页。
    陈明光《论唐代方镇“进奉”》,《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年第1期,28-33页。
    陈明光《唐朝的出使郎官与地方监察》,《厦门大学学报》2009年2期,42-50页。
    陈衍德《唐代茶法略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2期,29-33页。
    陈仲安《唐代的使职差遣制》,《武汉大学学报》1963年1期,87-103页。
    程遂营《五代幕府文职僚佐》,《南都学坛》2001年5期,19-22页。
    池田温《采访使考》,载《第一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论文集》,台北:学生书局,1989年,875-902页。
    船越泰次《唐代两税法中的斛斗征科及两税钱的折籴和折纳问题》,《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501-512页。
    大泽正昭《唐末の藩镇と中央权力—德宗·宪宗朝を中心として》,《东洋史研究》第32卷2号,1973年,151-158页。
    党银平《从<桂苑笔耕集>看唐末东南方镇间的复杂关系》,载《周勋初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莫砺锋主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331-337页。
    邓洪波《唐代地方书院考》,《教育评论》1990年2期,56-60页。
    荻野佑《对中日关于唐代地方监察制度研究情况的分析与探讨》,载《黎虎教授古稀纪念中国古代史论丛》,张金龙主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735-742页。
    邓小南《宋代信息渠道举隅:以宋廷对地方政绩的考察为例》,《历史研究》2008年3期,136-162页。
    冻国栋《唐代闽中进士登场与文化发展管见》,载《中国中古经济与社会史论稿》,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322-329页。
    冻国栋《唐代前期的岢岚镇与岢岚军—读敦煌所出<诸道山河地名要略>残卷札记之一》,《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十四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95-102页。
    贾玉英《唐宋时期“道”“路”制度区划变迁研究》,载《宋史研究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20-23页。
    金井德幸《社神和道教》,福井康顺等监修《道教》第2卷,朱越利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40-151页。
    金滢坤《中晚唐铨选制度变化与科举及第入幕的关系》,《人文杂志》2002年4期,110-116页。
    金滢坤《略论中晚唐及第举人入幕的程序与方式》,《人文杂志》2008年3期,151-156页。
    景遐东《使职设置与唐代地方行政级制的演变》,《社会科学》2002年6期,76-80页。
    方积六《论唐代河朔三镇的长期割据》,《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1期,33-46页。
    方积六《关于唐代团结兵的探讨》,《文史》1985年25期,100-104页。
    方建春《唐代“从事”考论》,《固原师专学报》2005年5期,49-54页。
    冯汉镛《唐代剑南道的经济状况与李唐的兴亡关系》,《中国史研究》1982年1期,79-92页。
    冯培红《归义军节度观察使官印问题申论》,载刘进宝、高田时雄主编《转型期的敦煌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297-329页。
    傅乐成《唐代夷夏观念之演变》,原载《大陆杂志》第25卷8期,1962年,收《汉唐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5年,209-226页。
    傅璇琮、周建国《中晚唐政治文化的一个缩影》,《河北学刊》1998年2期,101-109页。
    #12斌夫先生退官纪念事业会,1978年,41-59页。并收入《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276-295页。
    郭锋《唐代道制改革与三级制地方行政体制的形成》,《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95-108页。
    郭润涛《中国幕府制度的特征、形态和变迁》,《中国史研究》1997年1期,3-14页。
    郭声波《唐代监察道功能演变过程的考察》,《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425-430页。
    关文发《试论明代督抚》,《武汉大学学报》1989年6期,83-92页。
    韩国磐《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历史教学》1958年8期,34-38页。
    韩昇《从空海<为大使与福州观察使书>论唐日关系》,《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91-96页。
    郝春文《敦煌社邑的丧葬互助》,《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6期,32-40页。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私社的教育与教化功能》,载《郝春文敦煌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52-169页;原载《敦煌吐鲁番研究》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303-316页。
    郝春文《中古时期儒佛文化对民间结社的影响及其变化》,载《唐文化研究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201-212页。
    何汝泉《唐代前期的地方监察制度》,《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2期,25-29页。
    何汝泉《唐代使职的产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56-76页。
    黄纯艳《再论唐代茶法》,《思想战线》2002年2期,70-74页。
    黄云鹤《唐朝下层士人社会交往特征及其心态》,《史学集刊》2005年第1期,101-105页。
    黄新亚《唐代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辨》,《青海师院学报》1983年第2期,88-93页。
    黄正建《唐代戎服“櫜鞬服”与地方行政长官的军事色彩》,《中国史研究》2002年4期,55-59页。
    黄正建《唐代的“传”与“递”》,《中国史研究》1994年4期,77-81页。
    胡宝华《唐代朝集制度初探》,《河北学刊》1986年3期,81-85页。
    胡沧泽《唐代御史台对财政经济工作的监督》,《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4期,20-26页。
    堀敏一《藩镇亲卫军的权力结构》,《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六朝隋唐》(第四卷),刘俊文主编,夏日新、韩升、黄正建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621-627页。
    雷闻《隋唐朝集制度研究》,《唐研究》第7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89-301页。
    砺波护《唐中期にぉける否使职の成立》,《神户大学文学部纪要》,1973年;又见《唐代政治社会史研究》,京都:同朋舍刊,1986年,2-8页。
    砺波护《唐代使院の僚佐と辟召制》,《唐代政治社会史研究》,京都:同朋舍刊,1986年,128-136页。
    李昌宪《五代削藩制置初探》,《中国史研究》1982年3期,102-110页。
    李晓路《唐代中央集权之变化与方镇的产生》,《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125-134页。
    李裕民《唐代州制是如何演变为明代府制的—宋代地方行政建置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2辑,51-58页。
    林煌达《宋代州衙录事参军》,《唐研究》第十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59-484页。
    刘俊文《唐代水害史论》,《北京大学学报》1988年2期,48-62页。
    刘运承、周殿杰《民族融合和唐代藩镇割据》,《学术月刊》1983年第6期,44-49页。
    卢建荣《中晚唐藩镇文职幕僚职位的探讨—以徐州节度区为例》,中国唐代学会主编《第二届国际唐代 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1237-1271页。
    卢建荣《唐代财经专家之分析—兼论唐代士大夫的阶级意识与理财观念》,《中研院史语所集刊》1983年第54本第3分,152-158页。
    卢开万《唐代的荐举制度》,《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97年第15辑,88-93页。
    陆扬《从西川和浙西事件论元和政治格局的形成》,《唐研究》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225-256页。
    毛汉光《唐代荫任之研究》,《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55本第3分,461-467页。
    毛阳光《唐崔郸墓志考释》,《四川文物》2011年4期,68-74页。
    孟宪实《中央、地方的矛盾与长安三年括户》,《历史研究》2001年4期,48-56页。
    宁可《宋代重文轻武风气的形成》,载《学林漫录》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宁欣《唐朝巡院及其在唐后期监察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6期,19-23页。
    宁欣《论唐代荐举》,《历史研究》1995年2期,125-134页。
    宁欣《唐代的选人与官阙》,《人文杂志》1991年5期,96-100页。
    宁欣《唐朝的江贼与江路》,《中国史研究》1996年3期,110-115页。
    宁志新《唐朝营田使初探》,《厦门大学学报》1997年2期,106-112页。
    潘镛《中晚唐的神策军》,《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1期,17-19页。
    片山正毅《宋代幕职官の成にっぃて》,《东洋史学》(二十七号),1965年,51-56页。
    瞿恺《唐代外贸由陆路向海路的转移》,《思想战线》1986年4期,52-57页。
    日比野丈夫《唐宋时代に于ける福建の开发》,《东洋史研究》第4卷第3号,1939年3月,187-213页。
    日野开三郎《唐代藩镇の支配体制》,《日野开三郎东洋史学论集》(第一卷),东京:三一书房,1980年,86-90页。
    日野开三郎《两税法の基本四原则》,《法制史研究》第11号,1961年,40-77页。
    日野开三郎《唐代藩镇の跋扈と镇将》,《东洋学报》26卷4号、27卷1号,1939、1940年,收入氏著《唐代藩镇の支配体制》,《日野开三郎东洋史学论集》(第一卷),东京:三一书房,1980年,86-90页。
    森安孝夫著、梁晓鹏译《河西归义军节度使官印及其编年》,《敦煌学辑刊》2003年1期,136-147页。
    山根直生《唐朝军政统治的终局与五代十国割据的开端》,《浙江大学学报》2004年3期,70-76页。
    申忠玲《唐代朝集制度的废止及其原因》,《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6期,75-79页。
    史念海《三门峡与古代漕运》,《人文杂志》1960年4期,又载史念海《河山集》(一集),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232-252页。
    石云涛《唐后期方镇使府僚佐迁转》,《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4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140-152页。
    石云涛《唐开元天宝时期边镇辟署制度》,《唐研究》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389-420页。
    石云涛《唐后期有关方镇使府僚佐辟署对象的限令》,《唐研究》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59-278页。
    孙继民《唐代军事统帅僚属制度及其对藩镇形成的影响》,《河北学刊》1992年6期,91-98页。
    陶卫宁《释<新唐书·方镇年表(一)>“遥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1期,218-202页。
    唐长孺《唐代的内诸司使及其演变》,载《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241-244页。
    唐春生《开元天宝年间文人入仕方镇论》,《重庆师院学报》1997年3期,50-55页。
    王朝中《唐代安史乱后漕运量骤降原因试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年3期,67-76页。
    王德权《中晚唐使府僚佐升迁之研究》,《中正大学学报》第5卷第1期,1994年,267-302页。
    王俭《唐代荐举之制与文人干谒之风》,《齐鲁学刊》2010年5期,123-128页。
    王寿南《从藩镇之选任看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对地方之控制》,《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6期,1988年,5-13页。
    王寿南《唐代御史制度》,载《劳贞一先生八帙荣庆论文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163-206页。
    王怡辰《由武宗会昌钱看经济领域的割据》,《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第37期,2005年,19-25页。
    王永兴《关于唐代后期方镇官制新史料考释》,北大中古史中心编《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267-276页。
    王玉群《藩镇势力的制约作用也不容忽视》,《文史知识》1997年第2期,123-126页。
    王援朝《唐代藩镇分类刍议》,载《唐史论丛》第五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106-129页。
    味沧《略论唐宪宗与元和中兴》,《扬州师院学报》1982年第3、4合刊。
    魏承恩《略论唐五代商人和割据势力的关系》,《学术月刊》1984年第5期,39-50页。
    翁俊雄《唐代科举制度及其运作的演变》,《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76-88页。
    吴丽娱《唐后期五代财务勾检制探微》,《唐研究》第六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69-302页。
    夏炎《试论唐代都督府与州的关系》,《史学集刊》2008年2期,27-35页。
    徐春峰《清代督抚制度的确立》,《历史档案》2006年1期,62-71页。
    徐庆全《关于唐代转运使设置的年代》,《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4期,105-109页。
    薛明扬《论唐代使职的功能与作用》,《复旦学报》1990年1期,27-39页。
    严耕望《唐代方镇使府僚佐考》,《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年,177-211页。
    姚远《中国人口的历史变迁及普查》,《北京日报》2000年11月13日。
    杨文新《唐代福建观察使常衮事迹述评》,《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7期,32-35页。
    杨希义《略论唐代的漕运》,《中国史研究》1984年2期,53-66页。
    于赓哲《从朝集使到进奏院》,《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5期,45-50页。
    于鹤年《唐宋两代的道和路》,《禹贡》半月刊第4卷第5期,1936年11月。
    于鹤年《唐五代藩镇解说》,《大公报史地周刊》第二十五期,1935年3月8日。
    袁书会《唐代“劫江贼”考略》,《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3期,9-12页。
    袁英光《试论唐代藩镇割据的几个问题》,《唐史研究会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268-291页。
    张步天《唐代地方行政区制度》,《益阳师专学报》1988年第3期,26-30页。
    张达志《“两税三分”与“税外加征”——试论中晚唐藩镇与属州的财力消长》,《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年3期,1-11页。
    张国刚《唐代监军制度考论》,《中国史研究》1981年2期,120-133页。
    张国刚《藩镇割据与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学术月刊》1982年第6期,45-50页。
    张国刚《唐代藩镇类型及其动乱特点》,《历史研究》1983年第4期,98-110页。
    张国刚《唐代使府辟署制度》,《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1期,130-137页。
    张国刚《唐代藩镇的历史真相》,《文史知识》1986年第9期,15-22页。
    张国刚《唐代藩镇军将职级考略》,《学术月刊》1989年第5期,157-162页。
    张剑光《唐代藩镇割据与商业》,《文史哲》1997年第4期,74-80页。
    张天虹《唐易定镇的张氏家族与陈氏家族》,《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2期,8-16页。
    张卫东《黄老思想与唐代刺史的施政理念》,《光明日报》2010年4月29日。
    郑炳俊《唐代の锟察观察处置使にっぃて一藩镇体制の一考察》,《史林》第77卷第5号,1994年,706-736页。
    郑炳俊《唐后半の地方行政体系にっぃて》,《东洋史研究》第51卷3号,1992年,55-64页。
    郑学檬《唐代江南文士群体初探》(上),载朱雷主编《唐代的历史与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378-389页。
    郑学檬《技术进步:两宋航运业发展的动力》,《厦门大学学报》,1995年2期,71-77页。
    郑学檬《唐代江南文士群体初探》(下),载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编《中国前近代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论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351-367页。
    中川学《唐末梁初华南刃客户七卢氏》,《社会经济史学》第33卷第5期,1967年,6-15页。
    邹逸麟《从地理环境角度考察我国运河的历史作用》,《中国史研究》1982年3期,76-89页。
    周振鹤《中央地方关系史的一个侧面(上)》,《复旦学报》1995年3期,151-157页。
    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上)》,《中国方域》1996年5期,8-11页。
    祖大祥《唐代藩镇赏赐述论》,《人文杂志》1992年第2期,87-91页。
    佐竹靖彦《宋代赣州事情素描》,《唐宋变革の地域的研究》,京都:同朋舍,1990年,352-36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