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少数民族生存艺术的生态中和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在生态文明曙光初露的背景下,在生态精神从自然领域向人文领域扩展的趋势下,对少数民族艺术审美做出思考与解读。在线性发展理念下,少数民族的艺术往往是落后的、粗俗的,而主体民族的艺术才是进步的、高雅的。但是,在生态的非线性发展的理念下,人类的艺术审美活动是由各民族的艺术审美活动构成的立体网络,而且这一立体网络还在时间维度上推进、发展,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生计方式等,而形成不同的艺术经验,都是人类艺术审美立体网络中的一个网结点。运用以生态整生论哲学为基础的生态审美学从整个人类的生存尺度来观照艺术,从艺术的生成、生存、生长的全生态过程来看待艺术,以探索艺术的生活化、去生活化、再生活化的发展轨迹,让艺术审美回归其生境,重回与生存之根的天然联系。
     本文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充分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并结合着地方志及地方政府的内部资料,对龙脊梯田这一少数民族生存艺术的经典文本力求做出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解读。在人类活动构成的生态系统中,人的生存永远是活动的目标,而理想地生存则是终极的目标。现实与理想是人类生存的两极,现实是基础,理想是引领人类存在生长与发展的动力。美是理想的契合,艺术是理想的表达,艺术审美精神是对理想的追求,这就是艺术与审美对于人类之存在的意义。而少数民族的艺术审美经验因其与生活、生存的天然联系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他们的艺术可谓是一种生态生存艺术。这种生存艺术与生存并未分离,而是就存在于这个生存活动之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东南部的龙脊梯田区就是壮、瑶族民族创造的生存艺术。在这片由竹山、福平包、锅底塘山环绕着,金江河自北而南穿过的约70平方公里的山林中,是壮、瑶民族二十几辈人于此生存的一个场域。就是这样一个生存的场域,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外界知晓后,到2011年一年就有55万人慕名而来。在现代文明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后,人类却遇到了种种的危机,有经济金融危机、战争危机、环境危机、生态危机,有心理危机、道德危机、信任危机,总之,人类的生存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之中。在这现代主义遭遇质疑之后,人们的理想也在超越现代主义时期的理想,正在萌生新的理想精神。龙脊梯田如此地吸引着遭遇现代主义困惑的人们,就是因为它的生态中和性的特质契合了后现代人们的生存理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龙脊梯田场域具有了生存艺术性。本文就是在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艺术学、生态人类学的背景之下,带着生态生存的理想诉求,来解读龙脊梯田场域这一少数民族生存艺术经典文本的生态中和性特征,以为遭遇现代主义困惑的人们走出重重危机而实现理想的生态生存提供借鉴。
     文章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在对龙脊梯田场域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其生态中和性的总特征,所以“生态中和”是本文的核心范畴。在对中外艺术审美中“和”之理想精神发展演替的轨迹描述中确定了“生态中和”性的指向,首先是从单一关系之和到多重关系之和;其次是从依生、共生到整生;最后是从单一价值到多元价值整一,生态中和不是真、善、益、宜、美哪一种价值的执两用中或无过无不及,也不是这几种价值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价值的互相包涵,是各种价值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是有机的整生。进而从总体上描述龙脊梯田在景观直觉上各种景观要素结构的耦合对生性、动态衡生性、良性环生性、生态非线性有序等生态中和性特征。最后揭示出其作为一个生存场域而体现出生态中和性的表征,即科技性与人文性统一、生产生活性与艺术性统一,真、善、益、宜、美诸种价值整生,和合性。
     文章第二部分即第二章至第六章在做出总体把握之后,再从这一生存场域中发生的生存活动的不同构成部分分别论述其对“生态中和”性的分形。
     首先,求“真”之价值的科学认知活动在生态哲学与生态审美学的视域中体现出生态之“真”,生态之真具有合规律与和目的统一、主体与对象统一、知性与直观统一的辩证性,具有情境生成性。龙脊梯田区关于梯田开挖、维护与耕种的地方性知识,关于医药的地方性知识,关于认识各种事物的地方性知识等,都体现出生态之真的特征。
     其次,求“善”之价值的文化伦理活动在生态哲学与生态审美学的视域中体现出生态之“善”,生态之善是人之目的与生命自然物之目的的统一,是合目的之善与合规律之真的统一,龙脊梯田场域的民俗文化体现出家庭伦理之善、社会伦理之善及生态伦理之善。
     再次,求“益”之价值的生产实践活动在生态哲学与生态审美学的视域中体现出生态之“益”,生态之益体现出人类物质之利益与生态系统之利益的结合,体现出适度性,体现出益与真、善、美的统一。龙脊梯田场域的生产实践活动是山地稻作农业模式,其传统的山地稻作农业生产体现出朴素的生态之益,旅游业兴起后刺激了对非生态的片面利益的追求,非理性过后,又呼唤对生态之益的自觉与理性的追求。
     又次,求“宜”之价值的日常生活活动在生态哲学与生态审美学的视域中体现出生态之“宜”,生态之宜与日常生活审美化及审美的日常生活化相联系,是在现实与理想的耦合中实现绿色生存。龙脊梯田场域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体现出绿色生存性之宜。
     最后,求“美”之价值的艺术审美活动在生态哲学与生态审美学的视域中体现出生态之“美”,传统的艺术之美是有着审美距离的单一价值之美,龙脊梯田场域的如画性、雕塑性、园林性体现出这种传统的艺术之美;生态的艺术之美是系统整生之美,是整体价值中和之美,龙脊梯田场域这一民族生态艺术文本也具有生态艺术之美。
     文章第三部分即第七章再以整生论生态审美学的超循环发展理念,对龙脊梯田场域在经验中、在历史中生成、生存、生长的动态发展规律,对其历史生成性及在旅游业这把双刃剑作用下所遭遇的危机和对危机的解决进行论述,进一步突出“生态中和”性对于龙脊梯田这一少数民族的生存艺术经典文本的生成、生存及生长发展的重要意义。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creas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trend of ecological spirit expanding from natural areas to humanities, this paper is about the think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minority artistic aesthetics. In the concept of linear development, Ethnic art is often backward and vulgar, while the art the majority is progressive and elegant. However, in the concept of the ecological nonlinear development, human artistic aesthetic activity is a network of three-dimensional, which also promote, develop on time dimension. Due to the different natural environment, different way of living and etc, different nationality form different artistic experience. That is one network node of human aesthetic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philosophy, ecological aesthetics reflect on art from the survival of the entire human scale, and view the art from the whole ecological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existence and the growth of art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trajectory of life-orient art, out-of-life and return to life. So we can make the artistic aesthetic return to its habitat, and restore the natural connection with the survival root.
     On the basis of full field investigation on the object, and combined with the local chronicles and local government's internal materials, the paper tries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interpretation of the Long Ji terrace, the classic text of the minority living art. In the ecosystem make up by Human activity, human survival is always the target of Human activity, and the ideal life is the ultimate goal. The ideal and the reality are the bipolar of human survival. Reality is the foundation, while the ideal is dynamics to lead to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urvival. Beauty is the conjunction of ideal, art the expression; and the art aesthetic spirit the pursuit. This is the artistic and aesthetic significance to human existence. Because of its natural contact with the life and the survival, Ethnic art aesthetic experience entered our vision. Their art is an ecological survival art. The art of survival is not isolated from survival, but exists in this survival activity.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Longsheng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y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Longji terraced area is the art of survival created by Zhuang and Yao nationality. In this area bout70square kilometers, surrounded by Zhu mountain, Fupingbao and Guoditang mountain, through which the Gold River flows from north to south is the the field where more than twenty generations of Zhuang and Yao nationality have been living. This survival field, since it was known by the world in1960s or1970s, has been visited by550000people by2011.After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created rich materials, human beings encounter all sorts of crisis:financial crisis, crisis of war, environmental crisis, ecological crisis, psychological crisis, moral crisis, crisis of trust. In a word, the survival of mankind has fallen into a deep crisis. After this modernization being questioned, the ideal of people surpasses the ideal in modern times, and is producing a new ideal spirit. The reason why Long Ji Terraced fields attract people who are suffering confusions caused by post-modernism so much is that its ecological neutral traits corresponding to the people's life ideal in post-modern times. In this sense, Long Ji terraced fields have the art of survival.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ecological philosophy and ecological aesthetics, Ecological art and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With the ecological living ideal, the article interprets the terraced field, the ecological neutral features of classical texts of minority living ar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eople who are suffering the confusions caused by postmodernism to walk out of the crisis and achieve the ideal ecological survival.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Long Ji terrace field, the first part of the article, that is Chapter1, puts forward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neutralization, so the ecological neutralization is the core category, i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ideal spiritual evolutional tack of harmony in Chinese and foreign art aesthetic, the direction of ecological neutralization is confirmed, first of all from a single relation to the sum of the multiple relationship; Then, the direction changed from commensal and symbiosis to harmonious co-being, and finally turned to the combined pluralistic value from a single value. Ecological neutralization is neither the extreme of any single one value about truth, kindness, benefits or beauty, nor the simple addition of these values, but the value of the various inclusion, each other is all sorts of value between the sometimes-complex mix-and-match, I have you in the fusion, is an organic whole. It thus intuitively describes the Long Ji terrace in structure of various landscape elements coupled to the nature, dynamic nature of equilibrium, benign loop, and ecosystem ecology neutralizing characteristics of nonlinear and orderly.
     After making overall grasp,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rticle, namely chapter2to chapter6, discuss respectively the ecological neutralization and fractal from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urvival activity that takes place in the field.
     First, the scientific cognitive activity of the value of pursuit of truth reflects the true of ecology in the vision of ecological philosophy and ecological aesthetics. The true of ecology possesses generating with situation an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 combined regularity and the unification of purpose, unification of subject and object, intellectual and unified intuitive. The local knowledge about terraces excavation, maintenance and cultivation, regional knowledge about medicine and the local knowledge about all kinds of things in Long Ji terraced areas all reflect the truth of the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econd, the cultural activities searching for "good" value on the horizon of ecological philosophy and ecological aesthetic reflects the "goodness" of ecology. Ecological kindness is the unity of the human purpose and the purpose of life of natural objects and it is also the true unification of purpose of goodness and the truth of regularity. The folk culture of Long Ji terrace field reflects the goodness of family ethic, social ethic and ecological ethic.
     Third,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activity to seek for the "benefit" value reflects the "benefit" of ecology in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philosophy and ecological aesthetics, which embodies the combination of human's material interests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ecological system, reflects the suitability, and also reflects the unification of truth, the good and beauty.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activity in Long Ji terrace field is mountain paddy agricultural mode, whose traditional mountain padd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eflects the simple ecological benefit, stimulates one-sided pursuit of interests of non-ecology after the arise of ecological tourism, and call upon the conscious and rational pursuit of ecological benefits.
     Fourth, the daily life activities for "appropriateness" value in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philosophy and ecological aesthetics reflect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ecology. Ecological appropriateness associating with 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 and the daily of aesthetics make it possible for green survival in the coupling of the reality and the ideal. People's Daily life activities from all aspects such as food, clothing, shelter, transportation in Long Ji terrace field reflect the appropriateness of green survivability.
     Finally, the artistic aesthetic activities for "beauty" value in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philosophy and ecological aesthetics reflects the ecological beauty. The beauty of traditional art has the beauty of single value with distant aesthetic beauty. The picturesqueness, sculpture-likeness and landscape of Long Ji terrace field reflect the beauty of this traditional art; the ecological beauty of art is the beauty of the whole system and is the beauty of the overall value neutralization. Long Ji terraced field,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art version also possesses the beauty of ecological art.
     The third part of the paper, that is Chapter7, talks about the hyper-cycle development concept for the Integration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and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of the law of Long Ji terraced field generative, survives and grows in experience and history.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about its history generation and the solution to the crisis of double-edged sword---tourism. Then it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of ecological neutralization to the formation, survival and growth of the survival art classic text of national minority---Long Ji ethnic terrace.
引文
①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叶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1-2页。
    ①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叶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3页。
    ②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叶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7页。
    ③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叶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11页。
    ① [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194页。
    ② [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3月,12页。
    ③ [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3月,12-13页。
    ① [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3月,12页。
    ② [美]阿诺德·伯林特:《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陈盼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3月,11页。
    ③ [美]阿诺德·伯林特:《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陈盼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3月,30页。
    ④ 伯林特的“aesthetics of engagement”被译成“结合美学”时突出的是对艺术与自然结合而成美学的对象,被译成“参与美学”时突出的是对审美主客体融合的强调。
    ⑤ [芬]约·瑟帕玛:《环境之美》,武小西、张宣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3月,42页。
    ⑥ 袁鼎生:《生态审美场——生态美学元范畴》,《鄱阳湖学刊》,2009,(3),64页。
    ① [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3月,18页。
    ② [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3月,18-19页。
    ③ [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3月,28页。
    ① [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3月,135页。
    ② [美]阿诺德·伯林特主编:《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的多维视角》,转引自柏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3月。
    ① 庄空韶:《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1页。
    ② 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生态宣言:走向生态文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2页。
    ① 袁鼎生:《生态人类学的整体对象》,《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7-23页。
    ② 袁鼎生:《生态人类学的整体对象》,《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8页。
    ③ 袁鼎生:《生态人类学的审美走向》,《广西民族研究》,2004,(4),39-43页。
    ① [芬]约·瑟帕玛:《环境之美》,武小西、张宣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3月,8页。
    ② [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3月,147页。
    ① 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1页。
    ② 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页。
    ③ 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1-2页。
    ④ 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5页。
    ⑤ 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7页。
    ⑥ 袁鼎生、龚丽娟:《生态批评的中国风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12页。
    ① Dennison Nash:《Tourism as an Anthropological subject》, 《Current Anthropology》, Vol.22.N.5,1981, P468。
    ① 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136页。
    ② 袁鼎生:《超循环:生态方法论》,科学出版社,2010年4月,前言。
    ③ 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127页。
    ④ 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126页。
    ① 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130页。
    ① [清]陈梦雷主编:《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影印本,第423册,20页。
    ① [清]陈梦雷主编:《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影印本,第423册,19页。
    ② [清]周诚之撰《龙胜厅志》,据清道光二十六年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印行。
    ③ 周谷城主编《民国丛书》第三编,刘锡蕃《岭表纪蛮》,上海书店影印,1991年,16页。
    ① 周谷城主编《民国丛书》第三编,刘锡蕃《岭表纪蛮》,上海书店影印,1991年,123页。
    ① 周来祥:《再论美是和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15页。
    ② 周来祥:《再论美是和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1页。
    ③ 陈望衡:《“中和”与中国美学》,《社会科学战线》,2009,(6)。
    ① 周来祥:《论美是和谐》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73页。
    ② 周来祥:《再论美是和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502页。
    ③ 袁鼎生:《生态和谐论》,《广西社会科学》,2007,(2),40页。
    ④ 袁鼎生:《生态和谐论》,《广西社会科学》,2007,(2),45页。
    ⑤ 袁鼎生:《生态批评的规范》,《文学评论》,2010,(2),28页。
    ⑥ 袁鼎生:《生态批评的规范》,《文学评论》,2010,(2),28页。
    ⑦ 陈望衡:《“中和”与中国美学》,《社会科学战线》,2009,(6)。
    ① 傅雷:《傅雷家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1月,224-225页。
    ① 孔颖达:《周易正义》,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2页。
    ②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5月,15页。
    ③ 转引自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75页。
    ④ 周来祥:《再论美是和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505页。
    ⑤ 袁鼎生:《生态和谐论》,《广西社会科学》,2007,(2),42页。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5月,18-19页。
    ②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5月,41页。
    ③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5月,41页。
    ① 袁鼎生:《生态和谐论》,《广西社会科学》,2007,(2),40页。
    ① [美]史蒂文·布拉萨:《景观美学》,彭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3页。
    ① 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263页。
    ① 袁鼎生:《绿色人生和艺术人生的耦合旋升—生态审美者的生发路径》,《哲学动态》,2011,(3),10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1月,375页。
    ① 王邵励:《“地方性知识”何以可能——对格尔茨阐释人类学之认识论的分析》,《思想战线》,2008,(1),4页。
    ① 平锋:《“地方性知识”的生态性与文化相对性意蕴》,《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5),145页。
    ② 安富海:《论地方性知识的价值》,《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2),35页。
    ③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9月,4337页。
    ① 王国有:《哲学反思的审美维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108页。
    ① 王国有:《哲学反思的审美维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107页。
    ② 罗康隆,谭卫华:《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地方性知识反思》,《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9页。
    ① 王国有:《哲学反思的审美维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110-111页。
    ① 詹娜:《断裂与延续:现代化背景下的地方性知识—以辽东沙河沟农耕生产技术变迁为个案》,《文化遗产》,2008,(2),116页。
    ① 杨念群:《“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71页。
    ② 张隽隽:《地方性知识·一个新的视角》,《巢湖学院学报》,2010,(3),57页。
    ① 叶舒宪:《“地方性知识》,《读书》,2001,(5),122-123页。
    ② 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哲学研究》,2000,(12),36页。
    ③ 参见吴彤:《两种“地方性知识”——兼评吉尔兹和劳斯的观点》,《自然辩证法》,2007,(11),91页。
    ④ 娄瑞雪:《从“地方性知识”的视角看中国科学史》,《社科纵横》,2010,(2),171页。
    ① 参见吴彤:《两种“地方性知识”——兼评吉尔兹和劳斯的观点》,《自然辩证法》,2007,(11),92页。
    ② 罗康隆,谭卫华:《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地方性知识反思》,《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9页。
    ① 参见黄钟警、吴金敏主编:《精彩龙脊》,书海出版社,2005年5月,64页。
    ① 袁鼎生:《绿色人生和艺术人生的耦合旋升—生态审美者的生发路径》,《哲学动态》,2011,(3),101页。
    ② 袁鼎生:《绿色人生和艺术人生的耦合旋升—生态审美者的生发路径》,《哲学动态》,2011,(3),102页。
    ① 王杰文:《“表演理论”之后的民俗学——“文化研究”或“后民俗学”》,《民俗研究》,2011,(1),42页。
    ② 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2月,1页。
    ① 阿兰·邓迪斯编:《世界民俗学》,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7月,3页。
    ① 参见[英]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2月,120页。
    ② [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长山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5月,99页。
    ③ 段宝林:《民俗学的学科地位与社会责任》,《山东社会科学》,2011,(3),47页。
    ① 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越论的现象学》,张庆雄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1月,5页。
    ② 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越论的现象学》,张庆雄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1月,58页。
    ③ 段宝林:《民俗学的学科地位与社会责任》,《山东社会科学》,2011,(3),48页。
    ① 孙维福,李朝民:《民间文化,我们必须挽留——访国际著名民俗家乌丙安教授》,《农民日报》,2006年5月12日,第5版。
    ① 段宝林:《民俗学的学科地位与社会责任》,《山东社会科学》,2011,(3),48页。
    ② 见黄永林、韩成艳:《民俗学的当代性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3),106页。
    ③ 科学活动求真、文化活动求善、纯艺术审美活动求形式之美、实践活动求益、日常生活活动求宜是袁鼎生教授生态审美系统理论的重要思想。
    ④ [英]查·索·博尔尼:《民俗学手册》,程德祺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2月,2页。
    ① 陈泳超:《我对于民俗学的学科理解》,《民间文化论坛》,2004,(5),90页。
    ② 转引自和少英:《社会——文化人类学初探》,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4月,19页。
    ③ [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11.页。
    ① 陈勤建:《当代中国民俗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10月,11页。
    ② 段宝林:《民俗学的学科地位与社会责任》,《山东社会科学》,2011,(3),47页。
    ③ 段宝林:《民俗学的学科地位与社会责任》,《山东社会科学》,2011,(3),46页。
    ① 孙维福、李朝民:《民间文化,我们必须挽留—访国际著名民俗家乌丙安教授》,《农民日报》,2006年5月12日,第5版。
    ①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山东邹平乡村书店,1937年5月。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2页。
    ① 岳庆平:《中国的家与国》,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6月,105页。
    ① 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7月,298页。
    ① 《龙胜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1月,81页。
    ② 《龙胜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1月,93-94页。
    ① 《龙胜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1月,81页。
    ① 黄钟警、陈善登:《龙胜风情》,漓江出版社,1988年5月,110页。
    ① 高兆明:《“社会伦理”辨》,《学海》,2000,(5),36页。
    ②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3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81页。
    ①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2月,24页。
    ② 袁祖社:《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本位”特质与民众“公共精神”的缺失——立足于现代普遍主义的公共性社会信念的反思》,《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5),31页。
    ③ 梁启超:《梁启超文集》,夏晓虹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2月,109页。
    ④ 梁岷:《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1年12月,516页。
    ⑤ YUTANGLIN.,My Country and My People[M]. New York:The John Day Company,1935:159-202.
    ⑤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96年5月,68页。
    ① 冯契:《论社会伦理关系和道德品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2),16页。
    ② 冯契:《论社会伦理关系和道德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2),1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27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134页。
    ② 西塞罗:《西塞罗三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5月,170页。
    ① 李桂梅:《传统中国人“家”意识的社会伦理解读》,《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8,(1),26页。
    ① 江帆:《民俗生态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221页。
    ②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91页。
    ③ 见黄钟警、陈善:《龙胜风情》,漓江出版社,1988年5月,52-54页。
    ① 见黄钟警、陈善:《龙胜风情》,漓江出版社,1988年5月,63-64页。
    ② 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2月,258页。
    ③ 见黄钟警、陈善:《龙胜风情》,漓江出版社,1988年5月,55-56页。
    ① 见黄钟警、陈善:《龙胜风情》,漓江出版社,1988年5月,172-175页。
    ② 见黄钟警、陈善:《龙胜风情》,漓江出版社,1988年5月,61-6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434页。
    ① 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人类文明史图鉴·自然的历程》,杨军学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2月,25页。
    ① 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156页。
    ② [法]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陈泽环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2月,第9页。
    ① 康琼:《自然的崇拜与禁忌—解读民族民俗中的生态伦理精神》,《伦理学研究》,2009,(5),61页。
    ① 转引自费孝通:《社会调查自白》,知识出版社,1985年5月,33页。
    ② 易小明:《两种内在价值的通融:生态伦理的生成基础》,《哲学研究》,2009,(12),101页。
    ① 龙胜县志编纂委员会:《龙胜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1月,107页。
    ② 转引自《龙胜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1月,107页。
    ① 转引自《龙胜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1月107页。
    ① 陆文祥、黄昌铅、蓝汉东:《瑶族民间故事选》,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27页。
    ② 龙胜县志编纂委员会:《龙胜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1月,171-172页。
    ③ 龙胜县志编纂委员会:《龙胜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1月,171-172页。
    ④ 龙胜县志编纂委员会:《龙胜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1月,171-172页。
    ① 袁鼎生:《绿色人生和艺术人生的耦合旋升——生态审美者的生发路径》,《哲学动态》,2011,(3),10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574页。
    ① 袁鼎生:《绿色人生和艺术人生的耦合旋升—生态审美者的生发路径》,《哲学动态》,2011,(3),103页。
    ① 参见《辞海》“农业”条目。
    ① 参见《辞海》“工业”条目。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508页。
    ① 参见陈荣霞:《农业文明:伊甸园中的蛇?》,《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3),读书栏目。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519-52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519页。
    ① 卡特、汤姆·戴尔:《表土与人类文明》,中国环境出版社,1987年2月,5页。
    ② 卡特、汤姆·戴尔:《表土与人类文明》,中国环境出版社,1987年2月,3页。
    ③ 陈荣霞:《农业文明:伊甸园中的蛇?》,《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3),读书栏目。
    ① 袁鼎生:《绿色人生和艺术人生的耦合旋升—生态审美者的生发路径》,《哲学动态》,2011,(3),103页。
    ① 参见王如松:《从农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方法》,《中国农村观察》,2000,(1),2页。
    ② 赵鑫珊:《智慧高于知识——农业文明没有被工业文明完全打败》,《中国发展观察》,2006,(9),61页。
    ① 郑茜:《哈尼梯田是一个世界性话语——就“世界梯田大会”对话著名学者史军超》,《中国民族报》,2010年7月9日009版。
    ① 杨主泉:《“越城岭”地区少数民族梯田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研究——以龙胜龙脊为例》,《农业考察》,2010(6),39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386页。
    ② 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2月,172-173页。
    ① (清)周诚之编撰《龙胜厅志》,道光二十六年(1846)刊本,好古堂刻板,台湾影印本,1968年,8页。
    ② 龙胜县志编纂委员会《龙胜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1月,54页。
    ③ 龙胜县志编纂委员会《龙胜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1月,171-172页。
    ① 参见张学俭:《三大古梯田蕴含新经济价值》,《人民日报》,2011年8月8日。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1月,195页。
    ① [美]大卫·格里芬编:《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马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3月,68贝。
    ② [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译,三联书店,1984年5月,187页。
    ① 鲍姆嘉藤:《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2月,17-18页。
    ①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浙江社会科学》,2002,(1)。
    ② [英]迈克·费塞斯通:《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0年2月。
    ③ [英]迈克·费塞斯通:《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0年2月。
    ① 参见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浙江社会科学》,2002,(1)。
    ②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浙江社会科学》,2002,(1).165页。
    ③ 刘悦笛:《日常生活美学的哲学反思——以现象学、解释学和语词学为视角》,《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1页。
    ① 鲁枢元:《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文艺争鸣》,2004,(3)。
    ② 赵勇:《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怎样做“文化研究”——与陶东风教授商榷》,《河北学刊》,2004,(5)。
    ③ 艾秀梅:《“日常生活审美化”考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3),37页。
    ① [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志宏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1月,3页。
    ② [英]迈克·费塞斯通:《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0年2月。
    ③ [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7月。
    ① 袁鼎生:《绿色人生和艺术人生的耦合旋升——生态审美者的生发路径》《《哲学动态》,2011,(3).103页。,
    ② 袁鼎生:《绿色人生和艺术人生的耦合旋升——生态审美者的生发路径》,《哲学动态》,2011,(3).103页。
    ① 袁鼎生:《绿色人生和艺术人生的耦合旋升——生态审美者的生发路径》,《哲学动态》,2011,(3).104页。
    ② 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
    ① 参见袁鼎生:《绿色人生和艺术的耦合旋升——生态审美者的生发路径》,《哲学动态》,2011,(3)。
    ① 李渔:《闲情偶寄》,单锦珩校,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5月,126页.
    ① 玉时阶:《古代壮族的服饰制作》,《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3),71页。
    ① 伊丽莎白·赫洛克:《服饰心理学》,中国纺织出版社,1986年2月,35页。
    ① 翟明安:《云南少数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象征意义》,《民族艺术》,2010,(3)。
    ① 袁鼎生:《绿色人生和艺术人生的耦合旋升—生态审美者的生发路径》,《哲学动态》,2011,(3),103页。
    ① 黄钟警,陈善等:《龙胜风情》,漓江出版社,1988年5月,138页。
    ① 黄玉军,王劲:《烹饪原料学知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62页。
    ② 黄钟警,陈善等:《龙胜风情》,漓江出版社,1988年5月,142页。
    ③ 黄钟警,陈善等:《龙胜风情》,漓江出版社,1988年5月,143页。
    ④ 黄钟警,陈善等:《龙胜风情》,漓江出版社,1988年5月,145页。
    ⑤ 黄钟警,陈善等:《龙胜风情》,漓江出版社,1988年5月,145页。
    ① 黄钟警,陈善等:《龙胜风情》,漓江出版社,1988年5月,139页。
    ② 黄钟警,陈善等:《龙胜风情》,漓江出版社,1988年5月,140页。
    ③ 黄钟警,陈善等:《龙胜风情》,漓江出版社,1988年5月,140页。
    ④ 蔡晓梅,司徒尚纪:《中国地理学视角的饮食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5)。
    ① 杨艺:《桂北红瑶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柳州师专学报》,2009,(5)。
    ① 巫惠民:《壮族干栏建筑源流谈》,《广西民族研究》,1989,(1)。
    ② 农详亮:《广西壮族与云南傣族“干栏”民居比较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③ 罗起联:《桂西北干栏民居的建筑艺术》,《美术之友》,2009,(4)。
    ④ 覃彩銮:《论壮族干栏文化的现代化》,《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① 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
    ② 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348页。
    ③ 袁鼎生:《绿色人生和艺术的耦合旋升——生态审美者的生发路径》,《哲学动态》,2011,(3),103-104页。
    ① 梁思成:《梁思成谈建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9月,3页。
    ② 梁思成:《梁思成谈建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9月,3页。
    ① 覃彩銮:《壮族干栏文化》,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5月,314页。
    ① 黄钟警、吴金敏:《精彩龙脊》,书海出版社,2005年5月,86页。
    ② 黄钟警、吴金敏:《精彩龙脊》,书海出版社,2005年5月,86页。
    ① 黄钟警、吴金敏:《精彩龙脊》,书海出版社,2005年5月,87页。
    ① 黄钟警、吴金敏:《精彩龙脊》,书海出版社,2005年5月,91页。
    ① 黄钟警、吴金敏:《精彩龙脊》,书海出版社,2005年5月,90页。
    ① 黄钟警、吴金敏:《精彩龙脊》,书海出版社,2005年5月,87页。
    ① 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第88页。
    ① 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第142页。
    ② 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第142页。
    ③ 彭锋.完美的自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第69页。
    ①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5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第76页。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第18-19页。
    ②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第41页。
    ③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第125页。
    ① 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第115页。
    ② 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第133页。
    ① 周来祥:《再论美是和谐》,广西师大出版社,1996年11月,363-364页。
    ② 周来祥:《再论美是和谐》,广西师大出版社,1996年11月,369-371页。
    ③ 周来祥:《再论美是和谐》,广西师大出版社,1996年11月,369-371页。
    ① 周来祥:《再论美是和谐》,广西师大出版社,1996年11月,360-362页。
    ② 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2月,6页。
    ① 亚里士多德:《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7年2月,93-94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册),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2月,101页。
    ① 周来祥:《再论美是和谐》,广西师大出版社,1996年11月,442页。
    ② 契诃夫:《契诃夫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1月,35页。
    ③ 转引自勃兰克斯:《法国作家评传》,国际文化服务社,1951年5月,2页。
    ④ 周来祥:《再论美是和谐》,广西师大出版社,1996年11月,442页。
    ⑤ 王国维:《人间词话与人间词》,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3页。
    ⑥ 王国维:《人间词话与人间词》,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19页。
    ① 转引自艾耶尔:《二十世纪哲学论注》,李步楼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4月,304页。
    ② [英]M·兰福德:《世界摄影史话》,谢汉俊,中国摄影出版社,1986年3月,125页。
    ③ 谢纳:《审美与审美泛化:机械复制时代的视觉艺术》,《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9,(1),52页。
    ① 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1页。
    ② 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6月,246页。
    ③ 袁鼎生、龚丽娟:《生态批评的中国风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31页。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5月,105页。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印务印书馆,1980年5月,15页。
    ① 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217页。
    ① 袁鼎生、龚丽娟:《生态批评的中国风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26页。
    ① 参见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131-133页。
    ② 黄秉生、袁鼎生:《民族生态审美学》,民族出版社,2004年,238页。
    ① 钱穆:《双溪独语》,九州出版社,2011年7月,367-368页。
    ② 钱穆:《双溪独语》,九州出版社,2011年7月,364页。
    ③ 钱穆:《晚学盲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1月,716-717页。
    ④ 钱穆:《双溪独语》,九州出版社,2011年7月,372-373页。
    ① [美]史蒂文·布拉萨:《景观美学》,彭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89页。
    ② [美]史蒂文·布拉萨:《景观美学》,彭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104页。
    ③ [美]史蒂文·布拉萨:《景观美学》,彭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119页。
    ① [美]史蒂文·布拉萨:《景观美学》,彭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89页。
    ② [美]史蒂文·布拉萨:《景观美学》,彭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89页。
    ① 龙胜县志编纂委员会:《龙胜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1月,93-94页。
    ② 龙胜县志编纂委员会:《龙胜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1月,83-84页。
    ① 瑶、壮、汉进入龙脊所在地龙胜县境的时间顺序参见《龙胜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1月,60-61页。
    ① 《龙胜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1月,61页。
    ①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74页。
    ①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广西民族工作》,2011年,(7),52页(内部资料)。
    ① 《龙胜民族工作指南》,84页(内部资料)。
    ② 《龙胜各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9年5月,48页。
    ① 《阳光与葵花》,327页(内部资料)。
    ② 《阳光与葵花》,331页(内部资料)。
    ③ 《阳光与葵花》,331-332页(内部资料)。
    ①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译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7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168页。
    [1][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2][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3][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M].张敏、周雨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4][芬]约·瑟帕玛.环境之美[M].武小西、张宣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5][美]阿诺德·伯林特主编《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的多维视角》[C].刘悦笛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6]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M].商务印书馆,2007.
    [7]袁鼎生、龚丽娟.生态批评的中国风范[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袁鼎生.超循环:生态方法论[M].科学出版社,2010.
    [9][清]陈梦雷主编《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影印本.
    [10][清]周诚之撰《龙胜厅志》,据清道光二十六年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印行.
    [11]周谷城主编《民国丛书》第三编,刘锡蕃《岭表纪蛮》,上海书店影印,1991.
    [12][美]史蒂文·布拉萨.景观美学[M].彭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4]王国有.哲学反思的审美维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15]张国庆.中和之美——普遍艺术和谐观与特定艺术风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16]杨念群.“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17]黄钟警、吴金敏主编.精彩龙脊[C].太原:书海出版社,2005.
    [18]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
    [19]阿兰·邓迪斯编.世界民俗学[M].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20][英]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C].冯克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21][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李长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22]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越论的现象学[M].张庆雄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3][英]查·索·博尔尼.民俗学手册[M].程德祺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24][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5]陈勤建.当代中国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26]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山东邹平乡村书店,1937.
    [27]岳庆平.中国的家与国[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28]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29]黄钟警、陈善登,.龙胜风情[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9.
    [30]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3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3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2]梁启超.梁启超文集[M].夏晓虹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33]梁岷.陈独秀文章选编[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1.
    [3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35]西塞罗.西塞罗三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6]江帆.民俗生态学[M].哈尔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7]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祥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38]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人类文明史图鉴·自然的历程,杨军学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
    [39]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40][法]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1]费孝通.社会调查自白[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
    [42]龙胜县志编纂委员会:《龙胜县志》,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
    [43]陆文祥、黄昌铅、蓝汉东.瑶族民间故事选[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
    [44]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5]彭锋.完美的自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6]朱光潜.朱光潜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47]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8]周来祥.再论美是和谐[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1996.
    [49]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7.
    [50]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典文艺理论译丛(全套4册)[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51]艾耶尔.二十世纪哲学论注[M].李步楼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2][英]M·兰福德.世界摄影史话[M].谢汉俊译,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86.
    [53]黄秉生、袁鼎生.民族生态审美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54]钱穆.双溪独语[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55]钱穆.晚学盲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56]卡特、汤姆·戴尔.表土与人类文明[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87.
    [57]鲍姆嘉藤.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58][英]迈克·费塞斯通.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文化[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9][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M].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60][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61]李渔.闲情偶寄[M].单锦珩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62]伊丽莎白·赫洛克.服饰心理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86.
    [63]黄玉军,王劲.烹饪原料学知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64]梁思成.梁思成谈建筑[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
    [65]覃彩銮.壮族干栏文化[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
    [66](明)计成.园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67]孔子.论语[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68]老子.老子[M].饶尚宽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69]孟子.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9.
    [70]荀况.荀子[M].(唐)杨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71]庄周.庄子[M].孙海通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72]孔颖达.周易正义[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73]董仲舒.春秋繁露[M].叶平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74]朱熹.朱子语类[M].(宋)黎清德编,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75](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76]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77][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C].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78][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朱志焱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
    [79]周来祥.论美是和谐[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80]周来祥.三论美是和谐[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81]傅雷.傅雷家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82]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83]王清华.梯田文化论——哈尼族生态农业[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84]陈望衡.环境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85]刘成纪.自然美的哲学基础[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86]程相占.中国环境美学思想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87]王旭晓.自然审美基础[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8][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89][德]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0]王耘.复杂性生态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2008.
    [91]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92]袁鼎生.美海观澜——环桂林生态旅游[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8.
    [93]周来祥.三论美是和谐[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94][法]让·鲍德里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5]角媛梅.哈尼梯田自然与文化景观生态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96]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潜力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97]马狲炜.云海梯田里的寨子——云南元阳箐口村调查[C].民族出版社,2009.
    [98]《龙胜各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龙胜各族自治县概况[C].民族出版社,2009.
    [99]《龙胜民族工作指南》编写组.龙胜民族工作指南[内部资料]
    [100]龙胜各族自治县委员会、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如歌的行程[内部资料]
    [101]龙胜各族自治县委员会、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阳光与葵花(上、下两册)[内部资料]
    [102]尹绍亭.远去的山火——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103][日]秋道智弥、市川光雄、大蟓柳太郎主编.生态人类学[C].范广融、尹绍亭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104]刘彦顺主编.生态美学读本[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05]李庆本主编.国外生态美学读本[C].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
    [106]石凌广主编.龙胜各族自治县碑文集[内部资料]
    [107]石凌广主编.龙胜各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古籍[内部资料]
    [108]龙胜宣传部、民族局、教育局主编.龙胜各族自治县少数民族知识读本[内部资料]
    [109]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110]党圣元、刘瑞弘主编.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11][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校注[C].杨武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1]袁鼎生.生态审美场——生态美学元范畴[J].鄱阳湖学刊,2009,(3).
    [2]袁鼎生.人类美学的三大范式[J].社会科学家.2001,(9).
    [3]袁鼎生.绿色人生和艺术人生的耦合旋升—生态审美者的生发路径[J].哲学动态,2011,(3).
    [4]王邵励.“地方性知识”何以可能—对格尔茨阐释人类学之认识论的分析[J].思想战线,2008,(1).
    [5]平锋.“地方性知识”的生态性与文化相对性意蕴[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5).
    [6]安富海.论地方性知识的价值[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2).
    [7]罗康隆,谭卫华.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地方性知识反思[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8]詹娜.断裂与延续:现代化背景下的地方性知识一以辽东沙河沟农耕生产技术变迁为个案[J].文化遗产,2008,(2).
    [9]张隽隽.地方性知识·一个新的视角[J].巢湖学院学报,2010,(3).
    [10]叶舒宪.“地方性知识”[J].读书,2001,(5).
    [11]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J].哲学研究,2000,(12).
    [12]吴彤.两种“地方性知识”—兼评吉尔兹和劳斯的观点[J].自然辩证法,2007,(11).
    [13]娄瑞雪.从“地方性知识”的视角看中国科学史[J].社科纵横,2010,(2).
    [14]王杰文.“表演理论”之后的民俗学—“文化研究”或“后民俗学”[J].民俗研究,2011,(1).
    [15]段宝林.民俗学的学科地位与社会责任[J].山东社会科学,2011,(3).
    [16]孙维福,李朝民.民间文化,我们必须挽留—访国际著名民俗家乌丙安教授[N].农民日报,2006-5-12(5).
    [17]黄永林、韩成艳.民俗学的当代性建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3).
    [18]陈泳超.我对于民俗学的学科理解[J].民间文化论坛,2004,(5).
    [19]高兆明.“社会伦理”辨[J].学海,2000,(5).
    [20]袁祖社.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本位”特质与民众“公共精神”的缺失——立足于现代普遍主义的公共性社会信念的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21]冯契.论社会伦理关系和道德品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2).
    [22]李桂梅.传统中国人“家”意识的社会伦理解读[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8,(1).
    [23]康琼.自然的崇拜与禁忌—解读民族民俗中的生态伦理精神[J].伦理学研究,2009,(5).
    [24]易小明.两种内在价值的通融:生态伦理的生成基础[J].哲学研究,2009,(12).
    [25]谢纳.审美与审美泛化:机械复制时代的视觉艺术[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9,(1).
    [26]陈荣霞.农业文明:伊甸园中的蛇?[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3).
    [27]王如松.从农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方法[J].中国农村观察,2000,(1).
    [28]赵鑫珊.智慧高于知识—农业文明没有被工业文明完全打败[J].中国发展观察,2006,(9).
    [29]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浙江社会科学,2002,(1).
    [30]刘悦笛.日常生活美学的哲学反思——以现象学、解释学和语词学为视角[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31]鲁枢元.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J].文艺争鸣,2004,(3).
    [32]赵勇.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怎样做“文化研究”——与陶东风教授商榷[J].河北学刊,2004,(5).
    [33]秀梅.“日常生活审美化”考辨[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3).
    [34]时阶.古代壮族的服饰制作[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3).
    [35]明安.云南少数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象征意义[J].民族艺术,2010,(3).
    [36]晓梅,司徒尚纪.中国地理学视角的饮食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5).
    [37]杨艺.桂北红瑶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J].柳州师专学报,2009,(5).
    [38]巫惠民.壮族干栏建筑源流谈[J].广西民族研究,1989,(1).
    [39]农详亮.广西壮族与云南傣族“干栏”民居比较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40]罗起联.桂西北干栏民居的建筑艺术[J].美术之友,2009,(4).,(1).
    [42]郑茜.哈尼梯田是一个世界性话语——就“世界梯田大会”对话著名学者史军超[N].中国民族报,2010-7-9(9).
    [43]杨主泉.“越城岭”地区少数民族梯田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研究——以龙胜龙脊为例[J].农业考察,2010,(6).
    [44]张学俭.三大古梯田蕴含新经济价值[N].人民日报,2011-8-8.
    [45]陈望衡.“中和”与中国美学[J].社会科学战线,2009,(6).
    [46]黄泽.论中国民俗学新世纪的学科发展[J].思想战线,2003,(1).
    [47]袁鼎生.生态和谐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7,(2).
    [48]袁鼎生.生态批评的规范[J].文学评论,2010,(2).
    [49]何明.迈向艺术建构经验的艺术人类学[J].思想战线,2011,(4).
    [50]何明.学术范式的转换与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构[J].学术月刊,2006,(12).
    [51]何明、洪颖.回到生活:关于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问题的反思[J].文学评论,2006,(1).
    [52]段炳昌.简论民族审美文化交流融合的一般性原理[J].思想战线,2002,(1).
    [53]黄泽、马京.民族文化学的学科建设与民族学的文化研究[J].楚雄师专学报(哲社版),2000,(1).
    [54]杨福泉.略论纳西族的生态伦理观[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1).
    [55]和少英、刀洁.金平傣族的巫文化与心理治疗[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1).
    [56]黄泽.人类学艺术研究的历程与特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4).
    [57]黄泽.试论民族文化的生态环境[J].广西民族研究,1998,(2).
    [58]黄泽.中国人类学的民俗学渊源及学术取向[J].广西民族研究,2001,(1).
    [59]王卫东.否定性:艺术超越性的体现[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4,(2).
    [60]王卫东.环境美学的学科定位[J].民族艺术研究,2004,(4).
    [61]王卫东.艺术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文学存在方式研究之二[J].大理学院学报,2003,(6).
    [62]王卫东、杨园.中和论——中国古代审美形态研究之一[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