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不出事VS出大事:基层治理行动逻辑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基层治理陷入了政府的“不出事”逻辑Vs民众的“出大事”逻辑的困境之中。如何走出困境,这是基层治理研究中的一个重大命题。本研究从基层治理行动逻辑入手,致力于回答基层治理行动逻辑内涵是什么?使用什么理论工具来展开研究行动逻辑?行动逻辑是如何形成的?行动逻辑未来的方向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研究将会对基层治理困境的破解产生积极意义。
     本研究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一逻辑主线从基层治理行动逻辑的基本内涵、分析框架、历史考察、形成原因、案例分析、域外经验、未来方向几个方面逐层深入展开。基本内涵部分主要通过对一些案例的分析归纳来回答“不出事”逻辑和“出大事”逻辑的内涵、特征、要素以及两者间关系,这是后续研究的基础;分析框架部分是基于现有理论工具在解释行动逻辑方面存在局限,因此在借鉴吸收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社会冲突理论、胡克定律的基础上,结合基层治理的实际,提出基层治理行动逻辑的弹簧模型这一新的分析框架。弹性模型的核心假设就是行动主体间的互动遵循弹性定律。另外,根据弹簧两端行动主体的位置关系将弹簧模型分为上下关系弹簧模型和水平关系弹簧模型,而水平关系弹簧模型则是未来的方向;历史考察部分是从制度的角度通过纵向的历史考察来分析基层治理行动逻辑是如何发展演进的,弹簧模型与不同历史时期的行动逻辑之间有什么联系;形成原因部分就是回答为什么会产生行动逻辑,本部分从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理性选择、社会结构、信息技术、公民社会这几个主要影响因素来分析这些因素是否对行动逻辑的形成产生了影响,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案例分析部分首先呈现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然后从理性选择的角度和弹性定律的角度来分析,一方面来验证所提出的假设,另一方面通过案例来检验分析框架的适用性,同时,案例分析更是通过经验材料来回答行动逻辑形成的原因;域外经验部分选取四个基层治理成效显著的国家和地区作为研究对象,然后从如何形成政府与民众间有效互动的角度来归纳总结其已经取得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基层治理的实际对经验取得原因展开分析;未来方向部分主要回答基层治理行动逻辑为什么要转型,向什么方向转型,为什么向这个方向,如何转型,这些问题关涉行动逻辑未来的方向。本部分先对世界上基层治理取得显著成就的几个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基层治理经验进行考察,然后从理论上阐明未来的方向在哪里,最后提一下中观层面的对策思考。
     基层治理困境的突围之路就是必须进行行动逻辑的转型,也即从“不出事”VS“出大事”的行动逻辑转为“出小事”Vs“不出事”的行动逻辑。根据弹性定律可知,只有实现行动主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平等,只有实现民众的有效组织化,只有遵循“出小事”vs“不出事”逻辑,基层治理才会实现良性发展。本文力图实现三个突破,一是学科界限的突破,二是分析工具的突破,三是对策建议的突破。在学科界限方面,当前基层治理的研究大多是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本研究大胆引用物理学的概念及相关理论,打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界限,拓展学术研究视野,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在分析工具方面,在当前基层治理研究中多采用理性选择理论来研究行动主体的行动规律,本研究在现有理论基础之上,提出基层治理研究的弹性定律,用以分析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理论上的一个探索和突破。在对策建议方面,本文打破常规的就事论事型对策建议方式,从问题的本质入手,根据事物内在的规律和行之有效的理论对地方政府社会管理政策法规的制度提供理论建议。基层治理行动逻辑研究必将对基层治理中两大行动主体的行动方式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也必将加快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
Nowadays, grassroots governance in China has sunk into a logical dilemma, to be specific, the government hopes no incident happens but the people welcome big incidents. So how to get out of this dilemma is a major issue in the study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The thesis starts with the action logic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and attempts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what's the connotation of action logic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What theoretical tools should be used to study the action logic? How is the action logic formed? What is the future trend of action logic? The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are of significance for breaking away the dilemma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The thesis, by following the logic route of "what, why and how", studies the basic connotation, analytical framework, history, cause of formation, case analysis, overseas experience and future trend of the action logic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step by step. In the section of basic connotation, the thesis analyzes and sums up some cases to explain the connotations, features, factors and relations between the "hope no event happens" and the "hope to see big incidents", which is the basis of follow-up studies; in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section, the thesis considers the limits of existing theoretical tools in explaining action logic. As a result, it absorbs the theory of state-society relations theory, rational selection theory, social conflict theory and Hooke's law while considering the realities in grassroots governance before proposing the new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spring model for the action logic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The core assumption of spring model is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ction subjects follows the law of elasticity. Besid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ocation relations between the action subjects on the ends of the spring, the spring model includes the vertical spring model and horizontal spring model with the latter one being the future trend of spring model. To what extent the action subjects are organized determines three circumstances of using the spring model. At the same time, the thesis points out the three circumstances develop from low to high; in the section of history, the thesis, in view of system, analyzes how the action logic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evolves in the history, and what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spring model and the action logic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in the section of cause of formation, the thesis answers the question of why the action logic comes into being. In this section, it analyzes whether such major factors as social system, cultural traditions, rational selection, social struc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ivic society have influenced on the formation of action logic and what influence they have imposed; in the section of case analysis, it first presents three representative cases before making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ational selection and law of elasticity. On the one hand, it proves the assump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tests and verifies the suitability of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through these cases. At the same time, the case analysis, through the empirical materials, identifies how the action logic is formed; in the section of overseas experience, the thesis selects four countries and regions with evident achievements in grassroots governance as the objects. Then it sums up the gained experi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w the government and people effectivel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t the same time, the thesis makes analysis how the experience is gained based on the realities of Chinese grassroots governance; in the section of future trend, the thesis studies how to break out of the dilemma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how to transform the action logic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and to which direction it should be transformed because it bears upon the future trend of action logic. This section first studies the experience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in a few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en it points out the future direction theoretically before making some counter-measures of exosystem level.
     Because the action logic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follows the law of elasticity, it is imperative to transform the logic to get out of the dilemma and the orthodox of "hope no incident happens" and "hope to see big incidents". The law of elasticity reveals that only with relatively equal location relations between the action subjects, effectively organized people plus observance of the logic of "hope minor incident happens", can the grassroots governance realize positive development. The thesis tries to make three breakthroughs, namely, the breakthrough in discipline borders, in analytical tools and in counter-measure proposals. As far as discipline border is concerned, currently, most studies in grassroots governance involve social sciences such as politics, sociology and management. This thesis boldly uses the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physics and breaks the border between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by expanding the vision field of academic studies and conducting trans-disciplinary and cross-discipline studies. As far as the analytical tools are concerned, the current studies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mostly adopt rational selection theory to study the action rule of action subjects. Based on the existing theories, the thesis puts forward the law of elasticity for the grassroots governance study, which is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This is an attempt and breakthrough in theory. As far as the counter-measure proposal is concerned, the accurate cognition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action logic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local governments to make laws,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of social management. It will also produce positive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action of two action subjects in the grassroots governance, which will speed up China's pace of making institutional reform of social management.
引文
① 贺雪峰:《什么农村,什么问题》,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② 贺雪峰:《什么农村,什么问题》,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86页。
    ③ 于燕燕:《社区自治与政府职能转变》,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① 赵树凯:《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② 陆道平:《乡镇治理模式研究:以昆山市淀山湖镇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③ 袁方成:《使服务运转起来:基层治理转型中的乡镇事业站所改革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④ 张铭,王迅:《基层治理模式转型》,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① [美]安东尼·唐斯,郭小聪等译:《官僚制内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 王振亚,王海峰:《利益视角下的乡镇政府行为逻辑分析——以甘肃A镇小城镇建设为例》,《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114页。
    ③ 李伟南:《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逻辑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④ 吴素雄:《政党下乡的行为逻辑:D村的表达》,华中师范大学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① 李永刚:《多重比大小:地方官员的隐蔽治理逻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2期,第145页。
    ② 李祖佩:《基层治理内卷化——乡村治理中诸种力量的表达及后果》,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第43页。
    ③ 叶麒麟,郑庆基:《论乡镇政府在征地中的角色定位——从乡镇政府行政行为的逻辑谈起》,《湖北社会科学》,第31页。
    ④ 韩志明:《街头官僚的行动逻辑与责任控制》,《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1期,第41页。
    ⑤ 贺雪峰:《公私观念与中国农民的双层认同——试论中国传统社会农民的行动逻辑》,《天津社会科学》2006 年第1期,第56页。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③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④ 贺雪峰:《公私观念与中国农民的双层认同——试论中国传统社会农民的行动逻辑》,《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⑤ 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5页。
    ⑥ 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页。
    ⑦ 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7页。
    ⑧ 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序言第3页。
    ① 桂华:《村治的逻辑》,《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4期,第73-75页。
    ② 贺雪峰:《公私观念与农民行动的逻辑》,《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154页。
    ③ 贺雪峰:《公私观念与农民行动的逻辑》,《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156-157页。
    ④ 贺雪峰:《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开放时代》2007年第1期,第109页。
    ⑤ 贺雪峰:《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开放时代》2007年第1期,第111页。
    ⑥ 贺雪峰:《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5页。
    ⑦ 江立华、汤继容:《农村妇女婚后留守的行动逻辑分析》,《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3期,第10页。
    ⑧ 吴理财:《农村社区认同与农民行为逻辑——对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思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11年第3期,第123页。
    ⑨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⑩ 吴静:《被征地农民“种房子”行动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市S村为例》,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① 张婷婷:《村庄社区认同与农民的行动逻辑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8期,第53页。
    ② 应星:《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西南一个水库移民区的故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56页。
    ③ 应星:《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西南一个水库移民区的故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57页。
    ① 陈定洋,谢太平:《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农民的行动逻辑——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族、家族主义角度认识》,《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15页。
    ② 朱兴涛,喻娟娟:《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行动逻辑的调查与思考》,《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118页。
    ③ 包艳:《行动与制度实践一东北F市小煤矿场域整顿关闭过程的经验研究》,上海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④ 王扩建:《转型期地方核心行动者行动逻辑研究》,苏州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⑤ 陈水生:《动机、资源与策略:政策过程中利益集团的行动逻辑》,《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第70页。
    ① 贺雪峰:《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开放时代》2007年第1期,第120页。
    ① 郑东升:《篇章分析与逻辑学中“逻辑”含义的比较》,《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② 《辞海》198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190页。
    ① [美]J.C.亚历山大著,彭牧、史建华、杨渝东译:《新功能主义及其后》,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② [德]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0页。
    ③ 百度百科:http://b aike.baidu.com/view/53826.htm。
    ① 贺雪峰:《公私观念与中国农民的双层认同——试论中国传统社会农民的行动逻辑》,《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② 程又中,张勇:《城乡基层治理:使之走出困境的政府责任》,《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第1页。
    ①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5页。
    ② 程又中,张勇:《城乡基层治理:使之走出困境的政府责任》,《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第2页。
    ③ 钱玉英:《城镇化背景下的基层治理:中国的问题与出路》,《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1页。
    ① [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95页。
    ② 贺雪峰,刘岳:《基层治理中的“不出事逻辑”》,《学术研究》2010年第6期,第33页。
    ① 钟伟军:《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不出事”逻辑:一个分析框架》,《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第37-38页。
    ② 黄宗智:《改革中的国家体制:经济奇迹和社会危机的同一根源》,《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
    ① 《河北审理数亿国资流失案曾致千人徒步进京上访》,中国新闻网,2010年07月10日08:30;《不满企业改制河北数千工人徒步赴北京上访》,2009年04月03日18:07香港《文汇报》。
    ① [美]T·帕森斯著,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社会行动的结构》,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① 韩志明:《公民抗争行动与治理体系的碎片化——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与解释》,《人文杂志》2012年第3期,第165页。
    ①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 郑杭生,洪大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国家与社会——从文化的角度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云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第1页。
    ① [美]沃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9页。
    ① [美]阿玛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8-19页。
    ①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11、1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页。
    ② 卜长莉:《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影响》,《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11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3页。
    ④ [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6页。
    ① [德]齐美尔,林荣远译:《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91页。
    ② 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
    ③ [德]齐美尔,林荣远译:《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页。
    ④ [德]齐美尔,林荣远译:《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页。
    ⑤ [美]科塞著,孙立平等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序言。
    ⑥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⑦ [美]刘易斯·科塞著、孙立平等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1-96页。
    ① [美]刘易斯·科塞著、孙立平等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前言第24页。
    ② 刘泽君:《合理与现实——社会学基本理论》,学苑出版社1998版。
    ③ 卜长莉:《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影响》,《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114页。
    ① 饶静,叶敬忠,谭思:《“要挟型上访”——底层政治逻辑下的农民上访分析框架》,《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3期,第25页。
    ① 荣敬本,崔之元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4页。
    ① 李汉林,魏钦恭,张彦:《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结构紧张》,《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128页。
    ① 蔡禾,李超海,冯建华:《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第143页。
    ① 何增科,包雅钧主编:《公民社会与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② 李熠煜:《当代中国公民社会问题研究评述》,《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94页。
    ③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第15-16页。
    ④ 俞可平,王颖:《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政府善治》,《中国改革》2001年第6期。
    ⑤ 李军鹏:《中国公民社会成长中的若干问题》,《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第14页。
    ① 赵黎青:《帕特南-公民社会与非政府组织》,《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第54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民间组织蓝皮书》。
    ③ 韩恒:《发育失衡的公民社会——基于公民社会三层内涵的分析》,《理论探讨》2008年第4期,第141-142页。
    ① [法]米歇尔·克罗齐耶,埃哈尔·费埃德伯格:《行动者与系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
    ② [法]米歇尔·克罗齐耶,埃哈尔·费埃德伯格:《行动者与系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12页。
    ① [美]詹姆斯·科尔曼,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2-23页。
    ① 资料来源:《四川什邡发生群体事件民众反对铝铜项目》,腾讯网,2012年7月3日;《四川什邡不再建钼铜项目原为震后重建重大产业》,搜狐网,2012年7月3日;《什邡6名参与群体性事件人员被拘留》,网易,2012年7月4日;《四川什邡市群体性事件续:官方发布通告严禁非法集会示威》,人民网,2012年7月3日:《社评:不应鼓励中学生走上冲突一线》,环球网,2012年7月6日。
    ① 黄苏宁:《美国社会保障及残疾人福利启示》,《中国残疾人》2009年第3期,第50页。
    ① 袁光亮:《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大视野》2010年第9期上,第54页。
    ② 段昆:《美国社会保障制度评介》,《消费导刊》2009年第10期,第241页。
    ③ 刘初汉:《美国非营利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特区实践与理论》2012年第2期。第39页。
    ① The Corporation for 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Volunteering in America Research Highlights, July 2009.
    ① 王上:《日本社区福利发展模式与居民参与》,《社会工作》2011年第10期,第77页。
    ① 《小康》研究中心:《信用最差和最好的时代2008-2009中国信用小康指数》,《小康》2009年第8期,第22-24页。
    ① 詹姆斯·G·马奇,约翰·P·奥尔森著,张伟译:《重新发现制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22-23页。
    ① 方卫华:《基于人类行动逻辑的组织分类——社会中介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研究冲突的解决思路》,《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12期,第71页。
    ② 王江:《群体性事件中县域政府行为逻辑》,郑州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第11页。
    ① [德]齐美尔著,林荣远译:《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页。
    ② [美]刘易斯·科塞,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版,第60页。
    ③ [德]齐美尔著,林荣远译:《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91页。
    ④ [美]刘易斯·科塞,石人译:《社会学思想名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4页。
    ⑤ 刘泽君:《合理与现实——社会学基本理论》,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
    ① 曹芝维:《社会冲突:群体凝聚与团结的整合器——评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学术探讨》2011年第6期,第267页。
    ② 包仕国:《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学术论坛》2006年第4期,第70页。
    ③ [美]刘易斯·科塞,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版。
    ① 俞可平:《动态稳定与和谐社会——访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3期,第25-26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页。
    ③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0页。
    ① 何增科,包雅钧主编:《公民社会与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② 李熠煜:《当代中国公民社会问题研究评述》,《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94页。
    ③ 何增科:《市民社会:民主的希望还是偶像》,《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8年(春季卷22)。
    ① 俞可平,王颖:《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政府善治》,《中国改革》2001年第6期。
    ②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第15-16页。
    ③ 贾西津:《中国公民社会发育的三条路径》,公益时报网2011-01-08。
    ④ 赵黎青:《帕特南、公民社会与非政府组织》,《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第54页。
    ⑤ 李军鹏:《中国公民社会成长中的若干问题》,《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第14页。
    ⑥ 何增科,包雅钧主编:《公民社会与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⑦ 赵黎青:《帕特南-公民社会与非政府组织》,《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第54页
    ⑧ 吕鹏:《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研究中的结构、功能取向》,《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36页。
    ① 李军鹏:《中国公民社会成长中的若干问题》,《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第14页。
    ① 陈映芳:《群体利益的表达如何可能》,《天涯》2004第6期。
    ② 李景鹏:《政府职能与人民利益表达》,《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第6期。
    ① 彭向刚,王郅强:《服务型政府: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模式》,《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124页。
    ② 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 刘厚金:《我国政府转型中的公共服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④ 刘祖云:《历史与逻辑视野中的“服务型政府”——基于张康之教授社会治理模式分析框架的思考》,《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⑤ 谢庆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政府创新》,《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126页。
    ⑥ 燕继荣:《服务型政府的研究路向——近十年来国内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学海》2009年第1期,第198页。
    ⑦ 施雪华:《“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理论基础和建构条件》,《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3-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5页。
    ② 《列宁选集》,第3卷,第188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德]斐迪南.滕尼斯,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5.[美]彼得·德鲁克,张星岩译:《后资本主义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6.[美]查尔斯·莱特·米尔斯,王崑,许荣译:《权力精英》,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美]道格拉斯·C·诺思,陈郁、罗华平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8.[美]奈特森:《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麦克米兰出版公司1968年版。
    9.[美]乔·萨托利,冯克利,阎克文译:《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10.[美]塞缪尔·P·亨廷顿,王冠华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11.[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汪晓寿等译:《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9版。
    12.[美]桑德斯,徐震译:《社区论》,台湾“国立”编译馆,黎明文化事业发展有限公司1982年版。
    13.[美]詹姆斯·N·罗西瑙,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4.[美]詹姆斯·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顾速、董方译:《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5.[英]G.邓肯·米歇尔编,蔡振扬等译:《新社会学辞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6.[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英]安东尼·吉登斯: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版。
    18.[英]安东尼·吉登斯: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邓正来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0.[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王明毅等译:《通往奴役的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1.[英]哈耶克,邓正来等译:《法律、立法与自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年版。
    22.[英]哈耶克,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23.[英]霍布斯,黎思复、黎延弼译:《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24.[英]卡尔·R·波普尔,纪树立编译:《科学知识进化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25.[英]齐格蒙特·鲍曼,欧阳景根译:《共同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6.[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7.[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余逊达、陈旭东译:《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28.[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上海市政协编译组东方编译所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29.[美]盖伊·彼得斯,吴爱明、夏宏图译:《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0.[美]林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和行动的理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1.[美]罗伯特·D.帕特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2.[美]曼瑟尔·奥尔森,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3.[美]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王诚等译:《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4.[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著:《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5.[美]莱斯特·M·萨拉蒙,田凯译:《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36.[美]弗兰西斯·福山,刘榜离等译:《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7.[美]安东尼·唐斯,郭小聪等译:《官僚制内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8.[法]涂尔干,渠东译:《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2000年版。
    39.[美]J.C.亚历山大著,彭牧、史建华、杨渝东译:《新功能主义及其后》,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40.[德]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1.[美]乔治·瑞泽尔,杨淑娇译:《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
    42.[美]T·帕森斯著,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社会行动的结构》,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43.[美]沃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44.[美]阿玛蒂亚·森,王宇、王文玉译:《伦理学与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45.[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46.[德]齐美尔,林荣远译:《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47.[法]米歇尔·克罗齐耶,埃哈尔·费埃德伯格:《行动者与系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8.[美]詹姆斯·G·马奇,约翰·P·奥尔森著,张伟译:《重新发现制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49.[美]刘易斯·科塞,石人译:《社会学思想名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5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1.《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52.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3.陈伟东,卢爱国,孔娜娜,谢正富:《中国和谐社区:江汉模式》,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
    54.徐勇、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
    55.徐勇:《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年版。
    56.徐勇、徐增阳:《流动中的乡村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7.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58.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理论教研室:《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59.陈良瑾:《社会保障教程》,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60.陈祖为:《政治理论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1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有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2.方明、王颖:《社区新论》,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63.费孝通:《社会学的探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4.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5.何艳玲:《都市街区中的国家与社会——乐街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66.侯钧生、陈钟林:《发达国家与地区社区发展经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67.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8.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69.潘小娟等:《城市基层权力重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0.桑玉成:《政府角色——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与不作为的探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71.孙桂华:《社区建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版。
    72.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3.唐忠新:《城市社会整合与社区建设》,言实出版社2000年版。
    74.徐中振,李友梅等:《生活家园与社会共同体——“康乐工程”与上海社区实践模式个案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5.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6.王诗宗:《治理理论及其中国的适用性》,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7.费孝通:《乡土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78.李慧风、许义平:《社区合作治理实证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79.黎熙元、何肇发:《现代社区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0.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81.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3.王巍:《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社区治理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84.何增科、包雅钧:《公民社会与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85.吴群刚、孙志祥:《中国式社区治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版。
    86.敬又嘉:《合作治理——再造公共服务的逻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7.赵毅旭:《城市社区治理路径》,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8.彭勃:《路径依赖于治理选择——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变革》,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
    89.夏建中:《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90.陈华:《吸纳与合作:非政府组织与中国社会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91.张静:《社会学论文写作指南》,世纪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2.张厚安、徐勇、项继权等著:《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个村的调查与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3.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后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2年版。
    94.吴毅、吴淼:著《村民自治在乡土社会的遭遇:以白村为个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5.贺雪峰:《乡村治理与秩序》,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6.仝志辉:《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7.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南街、向高和方家泉村村治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8.万小燕:《乡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秭归杨林桥社区建设与治理的实践探索》,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
    99.袁金辉:《乡村治理与农业现代化》,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0.何俊,班杰明,许建初:《乡村治理、村民自治和自然资源管理:云南六个少数民族社区的实践》,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1.于水:《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以江苏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02.彭勃:《乡村治理:国家介入与体制选择》,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
    103.贺雪峰:《什么农村,什么问题》,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04.于燕燕:《社区自治与政府职能转变》,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105.尹维真:《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创新:以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6.孟伟:《日常生活的政治逻辑:以1998-2005年间城市业主维权行动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7.李雪萍:《中国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8.王敬尧:《参与式治理:中国社区建设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9.胡宗山:《社区自治实务》,武汉出版社2004年版。
    110.赵树凯:《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111.陆道平:《乡镇治理模式研究:以昆山市淀山湖镇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12.袁方成:《使服务运转起来:基层治理转型中的乡镇事业站所改革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3.张铭,王迅:《基层治理模式转型》,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1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5.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116.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17.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8.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9.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
    120.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21.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1.刘泽君:《合理与现实——社会学基本理论》,学苑出版社1998版。
    122.荣敬本、崔之元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23.方卫华:《基于人类行动逻辑的组织分类*——社会中介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研究冲突的解决思路》,《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12期,第71页。
    124.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5.刘厚金:《我国政府转型中的公共服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126.彭勃:《路径依赖与治理选择: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变革》,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
    127.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陈家建:《法团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2.陈伟东,李雪萍:《社区行政化:不经济的社会重组机制》,《中州学刊》2005第2期。
    3.陈伟东:《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变迁:单位管理模式转向社区治理模式——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目标模式、制度创新及可行性》,《理论月刊》2000年第12期。
    4.陈潇潇,朱传耿:《我国城市社区研究综述及展望》,《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5.陈小兵:《深化社区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社区建设研讨会”综述》,《社会》2001年第2期。
    6.陈雅丽:《城市社区发展中的居民参与问题》,《科学.经济.社会》2002年第3期。
    7.邓正来:《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框架的反思与批判》,《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3期。
    8.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6年总第15期。
    9.丁超:《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构想》,《中国方域》2001年第6期。
    10.丁宏,王巍:《我国社区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博弈分析》,《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1.范明林,匡碧波:《略论社区建设中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和社会工作——兼议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之异同》,《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2.方朝晖:《对90年代市民社会研究的一个反思》,《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13.方明:《社区研究述评》,《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14.费孝通:《对上海社区建设的一点思考》,《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15.费孝通:《居民自治: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目标》,《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
    16.冯振广,荣今兴:《逻辑起点问题琐谈》,《河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17.高鉴国:《社区公共服务的性质与供给》,《东南学术》2006年第6期。
    18.顾昕,王旭:《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19.胡宗山:《全国社区建设模式评析》,《中国民政》2001年第10期。
    20.华兰英:《我国当代社会转型的内容和特征综述》,载于《理论与现代化》1998年第1期。
    21.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载于《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22.康晓光:《权力的转移——1978-1998》,《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夏季卷(总第30期)。
    23.李福全:《负重攀登,敢为人先,努力探索社区建设新思路》,载于《中国民政》1992年第2期。
    24.李汉林:《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25.李景鹏:《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目标选择与“行政推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26.李路路:《‘单位’研究”》,《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27.李学春:《城市社区自治的社会基础》,《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8.李雪萍、陈伟东:《论社会建设经由社区建设》,《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
    29.李正东:《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几个发展趋向的思考》,《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30.林尚立:《上海市居委会组织建设与社区民主发展研究报告》,《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4期。
    31.林尚立:《社区:中国政治建设的战略性空间》,《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
    32.刘继同:《从依附到相对自主:国家、市场与社区关系模式的战略转变》,《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第3期。
    33.刘继同:《国家话语与社区实践: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目标解读》,《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3期。
    34.刘继同:《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阶段与主要政策目标》,《唯实》2004年第3期。
    35.刘伟:《当前中国社会的自组织问题之思考》,《绿叶》2007年第8期。
    36.刘昱伶、李向渊:《我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模式探析——一种法团主义的视角》,《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37.卢汉龙:《社区服务的组织建设》,《学术季刊》2002年第2期。
    38.陆爽:《社区居民参与现状与对策》,《党政干部学刊》2003年第7期。
    3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学习时报》2010年8月30日。
    40.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41.浦兴祖:《特大城市城区管理体制的改革走向——兼谈“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之提法》,《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3期。
    42.任远,章志刚:《中国城市社区发展典型实践模式的比较与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6期。
    43.桑玉成:《从五里堡街道看城市社区管理的体制建设》,《政治学研究》1992第2期。
    44.史伯年:《治理:社区建设的新视野》,《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年7月下半期。
    45.孙立平:《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当代中国研究》2002年第3期。
    46.孙立平:《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47.孙立平:《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育》,《学海》2001年第4期。
    48.孙立平:《我们在面对一个断裂的社会》,《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
    49.孙双琴:《论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选择:法团主义视角》,《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50.唐忠新:《社区建设:中国城市社会转型的必然选择》,《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51.田华、陈静波:《社区公共服务中的多元供给主体》,《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52.汪向阳,胡春阳:《治理:当代公共行政理论的新热点》,《复旦学报》2000年第4期。
    53.王铭铭:《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54.王思斌:《城市社区建设中的中介组织培育》,《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55.王思斌:《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56.王小章、王志强:《从“社区”到“脱域的共同体”:现代性视野下的社区和社区建设》,《学术论坛》2002年第6期。
    57.王英伟:《关于重建社区组织结构的思考》,《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3期。
    58.王振耀:《论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城市街居通讯》1997年第2期。
    59.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60.夏建中:《城市社区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的变革及其主要原因——建造新的城市社会管理和控制的模式》,《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61.项继权:《中国农村社区及共同体的转型与重建》,《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62.萧功秦:《市民社会与中国化的三重障碍》,《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第5卷。
    63.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64.郁建兴,吴宇:《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人文杂志》2003年第4期。
    65.张尚仁:《“社会组织”的含义、功能与类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2期。
    66.张志浩:《关于社区建设若干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第4期。
    67.张钟汝,范明林,王拓涵:《国家法团主义视域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社会》2009年第4期。
    68.赵孟营、王思斌:《走向善治与重建社会资本: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目标模式的理论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69.周国文:《“公民社会”概念溯源及研究述评》,《哲学动态》2006年第3期。
    70.周越,徐继红:《逻辑起点的概念定义及相关观点诠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71.辛西娅·休伊特·德·阿尔坎塔拉:《“治理”概念的运用与滥用》,《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99年第1期。
    72.陈伟东:《政府与社区:共生、互补、双赢一以武汉市江汉区创新社区治安运作体系的实验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73.陈伟东:《论社区民主的制度结构一以武汉市汉江区社区建设实验为例》,《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3期。
    74.陈伟东:《社区行政化:不经济的社会重组机制》,《中州学刊》2005年第2期。
    75.陈伟东,李雪萍:《社区治理与公民社会的发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76.陈伟东,李雪萍:《“社区自治”概念的缺陷与修正》,《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77.陈伟东,李雪萍:《社区治理主体:利益相关者》,《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2期。
    78.陈伟东:《公共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区建设—以武汉市社区建设为个案》,《江汉论坛》2005年第12期。
    79.陈伟东,孔娜娜,卢爱国:《多元博弈、多重形态:城市社区权利关系模式》,《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6期。
    80.陈伟东,吴猛:《社区自组织与直选成本一以武汉市柴东社区和宁波市澄浪社区为个案》,《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第2期。
    81.陈伟东,张大维:《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类及其配置:城乡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82.陈伟东,张大维:《选聘分离:社区治理转型与管理体制创新》,《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3期。
    83.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
    84.何海兵:《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管理世界》2003年第6期。
    85.李友梅:《社区治理: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社会》2007年第2期。
    86.吴瑞财:《多中心治理视野下的社区治理模式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汉字版)》2010年第1期。
    87.陈炳辉,王菁:《“社区再造”的原则与战略——新公共管理下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行政论坛》2010年第3期。
    88.夏建中:《治理理论的特点与社区治理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89.施雪华,孔凡义:《美国社区治理及其启示》,《山西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90.吴光芸,杨龙:《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区治理》,《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第4期。
    91.康宇:《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发展历程及现实困境》,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92.史伯年:《治理:社区建设的新视野》,《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年7月下半期。
    93.何平立:《冲突、困境、反思:社区治理基本主体与公民社会构建》,《上海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94.郑杭生,黄家亮:《论我国社区治理的双重困境与创新之维》,《东岳论丛》2012年第1期。
    95.王振亚,王海峰:《利益视角下的乡镇政府行为逻辑分析——以甘肃A镇小城镇建设为例》,《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96.李永刚:《多重比大小:地方官员的隐蔽治理逻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2期。
    97.叶麒麟,郑庆基:《论乡镇政府在征地中的角色定位——从乡镇政府行政行为的逻辑谈起》,《湖北社会科学》。
    98.韩志明:《街头官僚的行动逻辑与责任控制》,《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1期,第41页。
    99.贺雪峰:《公私观念与中国农民的双层认同——试论中国传统社会农民的行动逻辑》,《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00.桂华:《村治的逻辑》,《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4期。
    101.贺雪峰:《公私观念与农民行动的逻辑》,《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02.贺雪峰:《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开放时代》2007年第1期。
    103.贺雪峰:《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04.江立华、汤继容:《农村妇女婚后留守的行动逻辑分析》,《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3期。
    105.吴理财:《农村社区认同与农民行为逻辑——对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思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11年第3期。
    106.张婷婷:《村庄社区认同与农民的行动逻辑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8期。
    107.陈定洋,谢太平:《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农民的行动逻辑——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族、家族主义角度认识》,《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08.朱兴涛,喻娟娟:《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行动逻辑的调查与思考》,《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09.陈水生:《动机、资源与策略:政策过程中利益集团的行动逻辑》,《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110.郑东升:《篇章分析与逻辑学中“逻辑”含义的比较》,《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11.程又中,张勇:《城乡基层治理:使之走出困境的政府责任》,《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
    112.钱玉英:《城镇化背景下的基层治理:中国的问题与出路》,《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13.贺雪峰,刘岳:《基层治理中的“不出事逻辑”》,《学术研究》2010年第6期。
    14.钟伟军:《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不出事”逻辑:一个分析框架》,《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
    115.黄宗智:《改革中的国家体制:经济奇迹和社会危机的同一根源》,《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
    116.韩志明:《公民抗争行动与治理体系的碎片化——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与解释》,《人文杂志》2012年第3期。
    117.郑杭生,洪大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国家与社会——从文化的角度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云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118.卜长莉:《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影响》,《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19.饶静,叶敬忠,谭思:《“要挟型上访”——底层政治逻辑下的农民上访分析框架》,《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3期。
    120.李汉林、魏钦恭、张彦:《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结构紧张》,《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121.蔡禾、李超海、冯建华:《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书*——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122.王上:《日本社区福利发展模式与居民参与》,《社会工作》2011年第10期。
    123.李熠煜:《当代中国公民社会问题研究评述》,《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24.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
    125.俞可平、王颖:《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政府善治》,《中国改革》2001年第6期。
    126.李军鹏:《中国公民社会成长中的若干问题》,《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127.赵黎青:《帕特南-公民社会与非政府组织》,《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128.韩恒:《发育失衡的公民社会——基于公民社会三层内涵的分析》,《理论探讨》2008年第4期。
    129.曹芝维:《社会冲突:群体凝聚与团结的整合器——评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学术探讨》2011年第6期。
    130.包仕国:《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学术论坛》2006年第4期。
    131.俞可平:《动态稳定与和谐社会———访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3期。
    132.李熠煜:《当代中国公民社会问题研究评述》,《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33.何增科:《市民社会:民主的希望还是偶像》,《中国社会科学季刊(春季卷22)》1998年。
    134.赵黎青:《帕特南、公民社会与非政府组织》,《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135.吕鹏:《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研究中的结构、功能取向》,《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136.陈映芳:《群体利益的表达如何可能》,《天涯》2004第6期。
    137.李景鹏:《政府职能与人民利益表达》,《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第6期。
    138.彭向刚,王郅强:《服务型政府: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模式》,《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39.刘祖云:《历史与逻辑视野中的“服务型政府”——基于张康之教授社会治理模式分析框架的思考》,《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140.谢庆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政府创新》,《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41.燕继荣:《服务型政府的研究路向———近十年来国内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学海》2009年第1期。
    142.施雪华:《“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理论基础和建构条件》,《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1.郭圣莉:《城市社会重构与新生国家政权建设——建国初期上海国家政权建设分析》,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2.薛文同:《社会资本的转换与社区建设的互动:中国经验》,复旦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3.张大维:《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党的理论与实践》,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4.高峰:《社会秩序论——本质及相关问题的总体性研究》,中央党校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5.张虎祥:《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重构——对上海市康健社区的研究》,上海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6.李慧凤:《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浙江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7.卢爱国:《使社区和谐起来:社区公共事务分类治理》,华中师范大学2008博士学位论文。
    8.李伟南:《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逻辑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9.吴素雄:《政党下乡的行为逻辑:D村的表达》,华中师范大学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10.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11.应星:《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西南一个水库移民区的故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博士学位论文。
    12.包艳:《行动与制度实践—东北F市小煤矿场域整顿关闭过程的经验研究》,上海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13.王扩建:《转型期地方核心行动者行动逻辑研究》,苏州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14.吴静:《被征地农民“种房子”行动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市S村为例》,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15.李祖佩:《基层治理内卷化——乡村治理中诸种力量的表达及后果》,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第43页。
    16.王江:《群体性事件中县域政府行为逻辑》,郑州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1.Getting started:Beginnings in the logic of action,K Segerberg-Studia Logica,1992-Springer。
    2.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grassroots governance:Five modelsB He-Japa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003-Cambridge Univ Press.
    3.Mutual empowerment of state and peasantry:Grassroots democracy in rural China, X Wang-World Develop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New Jersey, U.S.A1997-Elsevier, Volume 25, Issue 9, September 1997, Pages 1431-1442.
    4.GeogreB.Riehardson.TheOgra;lizationoflndustr.yEeonmieJournal.1972,82.P883-896.
    5.James5.Fishkin.ThevoieeofPeoPle:publieOPinionandDemoeracy.NewHaven.CT:YaleUniversityPres s.19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