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内宗外姻:从胶东马家村姻亲网络看清末以来乡村社会的嬗变(1886-2012)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清末中国遭遇坚船利炮以来,西学东渐思潮兴起,西式现代化道路成为此后中国几代政府的不二选择。发轫于欧美的知识体系,长期主导了中国学界的话语权。在解释中国本土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时,一些研究者常常生搬硬套西方理论,如同隔靴搔痒,以致传统社会关系缺乏具有解释力度的深入研究。如本文聚焦的宗族传统,被国内学、政两界普遍视为社会进步的障碍而加以鞭挞,弃之如敝履。
     对中国社会的研究离不开对传统乡村的研究。乡村的社会特点、社会关系到底为何,在社科领域众说纷纭。中外学者对乡村中国从不同角度、对不同区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有些渐成模式,衍为学派。概因近三十年市场经济改革之故,近来影响较大的是施坚雅的市场共同体理论。施坚雅通过对成都乡村的个案研究,得出要义,认为中国乡村系以集市为中心,由诸多周围村庄共同形成的市场共同体。施坚雅学派由此将这一结论从成都个案推及整个中国乡村,进而推衍出中国的城市研究。但施氏理论未能考虑传统乡村关系中最为核心重要的宗族关系。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理论准确把握了传统社会宗族关系的特征并解释了村内关系,但对于宗族关系的历史演变及村际关系则未深入探讨。所以,乡村社会的基本关系为何,如何演变,至今尚无定论。
     本文所考察的马家村是位于山东胶东地区的一个普通村庄。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从传统社会进入到转型社会,胶东也不例外。当地村庄的集市、土地、人口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家村有记录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初年。始祖马安、始祖母王氏从四川成都府移民至山东莱州府,历经明、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历史时期,马氏后裔繁衍至今业已近三十代。马家村与周边村庄前后六百多年相对平稳的历史,尤其是近一百五十年来保留下来的珍贵原始资料,为了解中国乡村关系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原生态案例。
     笔者长期对以马家村为代表的胶东乡村进行实地调查与文献收集,通过研究发现,现有乡村关系理论并未详解外姻关系。本文在探讨村内宗族关系演变的同时,分析了近一百五十年以来马家村在各个不同时代的宗族婚姻圈变化,发现外姻恰好是与外村联系的桥梁,沉淀并蕴藏着丰富的社会变迁的信息。胶东乡村的基本社会关系是内宗外姻,即村内关系是宗族关系、村际关系则是联姻关系。在政治经济功能不断扩张的巨大压力下,宗族的社会功能逐步萎缩,渐趋失语,同时外姻的社会功能和意义却随即增强,变化异常活跃,并通过婚姻圈的盈缩变化和禁忌性突破进行自身调整。传统乡村关系,通过婚姻圈的变化,隐性地回应了政治经济体系的变化压力。
     以上结论限于胶东地区,是否适用于它地有待实证研究。本文以内宗外姻的社会关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马家村自19世纪中叶转型以来,在嵌入的官方结构之外,还存在一个长期为人忽视的内生型乡村关系体系,即内宗外姻结构,其演变过程与轨迹反映了宏观社会的变迁。这不仅对传统乡村关系的内生型结构提出了全新解释,也对嵌入性现代乡村关系结构提出了一个独特的反观视角。
Since the Opium Wars, western style modernization has been on the agenda ofsuccessive governments from late Qing onwards, and western discourse has alsoexperienced momentum in explaining social problems in China. Meanwhile, theview, held by scholars and politicians alike, that the family system is a hindrance tomodernization prevails even until today.
     Any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would be incomplete if the countryside wereexcluded. Yet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ntryside are yet to be clearlydefined, and students of different schools have proposed various models in order todescribe the social relations in the rural areas. Among the various theories is theSkinnerian model, which claims that the market model reflects rural relationsindependent of official political territories. Other scholars focus on the familysystem within the village but often ignore the maternal side of the family and clan.The nature of inter-village relation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nd how they havebeen intertwined with the marriage circles is yet to be explored. Clearly, we havecome to a point in the argument where we must expand the studies to include allmembers of both genders and try to give them a meaning that is precise enough tohelp in the analysis of the complete forms assumed by agnatic groups.
     Ma Village is a typical village in eastern Shandong whose ancestors, Ma An andhis wife Wang, migrated from Chengdu during the early Ming Dynasty. The Ma’s,through the waxing and waning of the Ming, Qing, early Republican, Nationalist, andCommunist periods, are now in their28thgeneration.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nexamination of Ma Village for six centurie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past one anda half centuries, and on first-hand and archival research from Ma village as well aspast studies on rural China. It concludes that under tremendous political andeconomic pressures, leading to the agnatic lineage being progressively underminedand eroded, the family institution has nonetheless perpetuated family ties throughmarriage. Yet a new form of lineage is assumed. Through an historicalexamination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e expansion and involutionof marriage have been revealed as reflections of this transformation. It turns out thatthe fundamental relations in eastern Shandong are lineage ones within the village andmarriage with other villages, instead of Skinner’s proposition or of any other theories.
     This conclusion implicitly assumes two premises: first, this finding appliesstrictly to eastern Shandong; and secondly the relation between officialdom and thevillagers has always dominated other relations, with lineage and marriage relationsbeing secondary. Modern industrial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unequivocallyplay an instrumental role in dramatically accelerating the subversion of thecenturies-old lineage system.
引文
1曹树基:《中国村落研究的东西方对话--评王铭铭<社区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1期。
    2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张雄、沈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1页。
    3王利华:《中国家庭史》,第一卷,绪论注释,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
    4王毅杰、袁亚愚:《对建国以来我国乡村家族的探讨》,《开放时代》(电子版),2001年第11期。
    5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导言;第73-74页。
    1李国庆:《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以“戒能--平野论战”为核心》,《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2[英]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王铭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Maurice Freedman,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University of London,AthlonePress,1958); Maurice Freedman,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Fukien and Kwangtung,University ofLondon, Athlone Press,1966.
    3韦伯:《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版,1997年。
    4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范丽珠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5王思琦,《在村庄与国家之间:论施坚雅中国传统市场研究》,《东方论坛》,2008年第2期。
    6许烺光:《祖荫下》,王芃、徐隆德译,台北:南天书局,2001年。
    7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8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9庄孔韶:《回访和人类学再研究的意义之二》,《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总25卷第2期,2004年2月。
    10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附拜祖),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11[美]葛学溥(Daniel Harrison Kulp II):《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周大鸣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
    1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2-35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4-57页。
    3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5页。
    4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5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页。
    6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年4期。
    1翟学伟:《再论差序格局的贡献、局限与理论遗产》,《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3G. William Skinner,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s I, II, and III. Journalof Asian Studies24,1(Nov.1964):3-44;24,2(Feb.1965):195-228;24,3(May1965):363-399.
    4〔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5马占斌:《某些经典著作的英译汉》,《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年11期。为了准确理解施氏本意,笔者将参照中译文进行订正,限于篇幅不再一一注明,但引文后注明原作者与译者的出处。
    6G. William Skinner,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I,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4,1(Nov.1964),p.6.[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6页。
    1G. William Skinner,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I,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4,1(Nov.1964), pp.8-9; p.10;p.19.[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8-59页;第11页;第23、62页。
    2[英]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王铭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8页,第18-19页。
    3Maurice Freedman,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Fukien and Kwangtung,University of London, AthlonePress,1966, p.76.
    4G. William Skinner,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I,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4,1(Nov.1964),p.24.[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7-30页。
    1G. William Skinner,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I,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4,1(Nov.1964),p.27.[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5页。
    2G. William Skinner,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I,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4,1(Nov.1964), p.36;p.41.[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5-46页;第52-53页。
    3G. William Skinner,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I,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4,1(Nov.1964),pp.42-43.[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3-55页。
    1G. William Skinner,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II,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4,2(Feb.1965):195-228,p.195;pp.211-212;[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69页、第91-92页。
    2G. William Skinner,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II,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4,2(Feb.1965):195-228,p.227;[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13页。
    3G. William Skinner,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III,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4,3(May1965):363-399, pp.367-368;[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25-132页。
    1朱学勤:《三十年来中国两场改革》,《中国传媒风云录》(代序二),陈婉莹、钱钢编著,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8年。
    2张鸣:《重读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2年,第4页。
    1郑永年:《中国为什么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联合早报》,2011年9月20日。
    2G.W.Skinner,What the Study of China Can Do for Social Science,Journal of Asian Studies,1964,23(4):517-522.
    3戴德安(Donald R.DeGlopper):《没有村子的人类学家:反思施坚雅的作品》《,台湾人类学刊》(Taiwan Journalof Anthropology),2010年3月。
    4Maurice Freedman,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p.382.
    5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三联书店,1996年,第35页。
    6费孝通:《江村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89页。
    7费孝通:《江村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27页、第318-319页。
    1《莱州市志》,山东省莱州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71-72、80-82页。
    2《莱州市志》,山东省莱州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1页。
    3《莱州市志》,山东省莱州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10页。
    4《莱州市志》,山东省莱州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13页。
    1《易经·系辞下》。
    2谢肇淛:《五杂俎》上,卷3,“地部一”,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9页。最早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如韦馆刻本。
    3《掖县工商行政管理志》,1986年6月,未刊行,第218页。
    4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82年,第
    32页。
    5[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午晴、唐军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第146页。(Arthur H. Smith,Village Life in China:a Study in Sociology,New York,F.H.Revell Company,1899, p.149. chi应是“集”的音译,而不是中文版译的“市”。
    6[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午晴、唐军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第146-147页。
    7L.S.Foster,Fifty Years in China-An Eventful Memoir of Tarleton Perry Crawford,D.D., Nashville:Bayless Pullen Co.,1909,p.96.
    1《莱州市志》,山东省莱州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123页。
    2[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午晴、唐军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第24页。
    3[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午晴、唐军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第131页。
    4《掖县工商行政管理志》,1986年6月,未刊行,第206页。
    5《掖县工商行政管理志》,1986年6月,未刊行,第218页。
    6[英]:《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李宪堂、侯林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7叶汉明:《十九世纪末潍县的社会经济变迁--山东经济重心东移对地方社会的影响》,《文史哲》,1989年第2期。
    8《莱州市志》,山东省莱州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105、10、11、106、66页。
    9刘德增:《大迁徙:寻找“大槐树”与“小云南”移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9页。
    1樊如森:《近代华北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史学月刊》2010年第9期。
    2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页。
    3陈为忠:《近代山东经济格局变迁研究--以港口与腹地互动为视角》,《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3期。
    4集期为五天一集,即每逢农历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赶集。下同。
    5《莱州市志》,山东省莱州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105页。
    1张佩国:《地权家户村落》,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年,第156页。
    2《康熙胶州志》卷一,《海防》。
    3《莱州市志》,山东省莱州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1页。
    4Alexander Williamson,Journeys in North China, Manchuria, and Eastern Mongolia,with some Accountof Corea, Volume I&II,London: Smith, Elder and Co.,1870, pp.106-107.
    1《莱州市志》,山东省莱州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11页。
    2《掖县工商行政管理志》,1986年6月,未刊行,第235页。
    3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82年,第321页。
    4(英):《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李宪堂,侯林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43页。
    5Alexander Williamson,Journeys in North China, Manchuria, and Eastern Mongolia,with some Accountof Corea, Volume I&II,London: Smith, Elder and Co.,1870, pp.244-245.
    6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第695页。
    7樊如森:《近代华北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史学月刊》,2010年第9期。
    8Alexander Williamson,Journeys in North China, Manchuria, and Eastern Mongolia,with some Accountof Corea, Volume I&II,London: Smith, Elder and Co.,1870, p.47.
    1陈为忠:《近代山东经济格局变迁研究--以港口与腹地互动为视角》,《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3期。
    2孙祚民主编:《山东通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18页。
    3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82年,第561页。
    4樊如森:《近代华北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史学月刊》,2010年第9期。
    5《四续掖县志卷二》,转引自《掖县工商行政管理志》,未刊行,30页。
    1《掖县工商行政管理志》,1986年6月,未刊行,第68-69页。
    2《掖县工商行政管理志》,1986年6月,未刊行,第209页。
    3《掖县工商行政管理志》,1986年6月,未刊行,第209页。
    4《掖县工商行政管理志》,1986年6月,未刊行,第210页。
    1《掖县工商行政管理志》,1986年6月,未刊行,第66页。
    2《掖县工商行政管理志》,1986年6月,未刊行,第211页。
    3《莱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志(1978-2007)》,2010年9月,未刊行,第117页。
    4《莱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志(1978-2007)》,2010年9月,未刊行,第121页。
    1马立斌,时任莱州市朱桥工商所副所长,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120921T和#20121007。
    2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1840-1911》,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482-483页。
    3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1840-1911》,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495页。
    1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1840-1911》,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202-204页。
    2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82年,第567-569页。
    3孙祚民主编:《山东通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46页。
    4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1840-1911》,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150页。
    5杨庆堃:《邹平集市之研究》,燕京大学研究院社会学系硕士毕业论文,北京,1934年5月,第17页。
    6[美]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0页。
    7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82年,第556-557页。
    8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82年,第557页。
    9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82年,第558页。
    1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82年,第589-592页。
    2[美]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3页。
    3[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午晴、唐军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第271页。
    4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1840-1911》,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483页。
    5陈为忠:《近代山东经济格局变迁研究--以港口与腹地互动为视角》,《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3期。
    6孙祚民主编:《山东通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12页。
    8祁学俊:《俄罗斯文化对黑河文化的影响》,《黑河学刊》,2001年第3期。
    9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1912-1927》,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153页。
    1史俊明,1952年2月26日生,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121004。
    2《掖县工商行政管理志》,1986年6月,未刊行,第213页。摘自《四续掖县志卷二》。
    3王清林,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121001。
    4孙清华,单玉红,梁郭集村民,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121003。
    5《掖县工商行政管理志》,1986年6月,未刊行,第221页。
    1《莱州市志》,山东省莱州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110页。
    2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7页。
    1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82年,第618页。
    6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4页。另,邱洪章后改名邱志强,梁郭镇马家村人。离休前曾任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党委书记。见《莱州英才》,莱州市史志编簒委员会办公室编,1989年,书号(1989)2105,第303页。
    1赵靖主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续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章《刘锡鸿、曾廉》之第3节《曾廉》。
    2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页。
    4许烺光:《祖荫下》,王芃、徐隆德译,台北:南天书局,2001年,第49页。
    5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葛剑雄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107页。
    1(美)葛学溥:《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周大鸣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第165页、第56页。
    2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3页。
    3许烺光:《祖荫下》,王芃、徐隆德译,台北:南天书局,2001年,第259页。
    4许烺光:《祖荫下》,王芃、徐隆德译,台北:南天书局,2001年,第205页。
    5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7页。
    6鹿秀珍,1906年6月24日生。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090119。
    7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70页。
    8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4页。
    9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9页。
    1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l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80-83页。
    2《莱州英才》,莱州市史志编簒委员会办公室编,1989年,书号(1989)2105,第219-220页。
    3马友臣,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081226。
    4张佩国:《地权家户村落》,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年,第192页。
    1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1840-1911》,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41页。
    2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65页。
    3人名后编号根据重修祖祠捐款名单(详见第52页)排列,下同。
    4傅衣凌:《明清时代永安农村的社会经济关系--以黄历乡所发现各项契约为根据的一个研究》,《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第23页。
    5史建云:《近代华北土地买卖的几个问题》,《乡村社会文化与权力结构的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6(美)葛学溥:《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周大鸣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第65页。
    7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9页。
    1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78页。
    1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六章末。
    1详见有关土地册,见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6-64页。
    3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62页。
    1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78页。
    2史建云:《近代华北土地买卖的几个问题》,《乡村社会文化与权力结构的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3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7-8页。
    1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9-10页。
    1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9-88页。
    1《莱州市志》,山东省莱州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115页。
    1李世众:《清末士绅与地方政治--以温州为中心的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57页。
    2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65页。
    1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9-88页。
    2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9-88页。
    1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午晴,唐军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第69、80-97页。
    2杨小辉:《近代中国知识阶层的转型》,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第86页。
    3作者收藏。
    4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6-18页。
    钱(陈明远,《清末民初的银元和铜钱》,《纵横》,2000年第六期)。本文暂取1银元=1000文铜钱。
    1马玉善,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071026;马国良,顺经孙子,现住北京,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090319。
    2马玉善,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071026。
    3马玉善,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071026。
    4马国良,马顺经曾孙,现住北京,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090319。
    5马玉善,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071026。马友臣,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090408T
    6马友臣,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110719。
    7马友臣,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090705;马玉善,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071026。
    8马世玉,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090705T。
    9马世斌,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090105T。
    10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6-18页。
    1刘廷英,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100424B。
    2马骏敏,作者访谈资料,编号#19940103。
    3刘廷英,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100424A。
    4史俊芹,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100414T。
    5史俊芹,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100419T。
    6赵淑美,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100411T。
    7马宗莲,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100320T。
    8马孝增,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100424。
    9赵玉坤,1923年10月1日生,17虚岁那年正月初五结婚。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081223C。
    1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8-35页。
    1刘平:《闯关东:从“流民”开始的东北移民潮》,《中国文化报》,2009年5月10日。
    1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09页。
    2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60页。
    3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0页。
    4《莱州市志》,山东省莱州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213页。
    1王福明:《乡与村的社会结构》,从翰香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01页。
    2郑卫东:《一个鲁东南村落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社会概况:实证研究》,《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53期,2006年8月31日。
    3于建嵘:《岳村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30页。
    4《四续掖县志》,1934年2月。
    2鲍仲玉,1955年11月-1966年3月,连任掖县政协第一、二、三届副主席。据《莱州市志》,山东省莱州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478页。
    5李居义:《掖县第一位共产党员王鼎臣》,载莱州市政协文教和文史委办公室编:《永远记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莱州文史资料专辑》,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8月,第78页;李居义:《掖县共产党的火种--记掖县第一位共产党员王鼎臣同志》,载于中共掖县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掖县党史资料》,第二辑,1987年7月,第114页。王鼎臣,1938年3月10日至10月任中共掖县县委书记。
    1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9-88页。
    1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9-88页。
    1转引自柯延:《毛泽东生平全记录》,第八卷第一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
    2陈云:《陈云文选(1949-1956),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04页。
    3马玉善,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100217。
    4杨善华:《农村社会的发展背景和阶段划分》,http://www.docin.com/p-8672593.html,2013年3月31日。
    5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年。
    2高王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3王圣诵:《中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2页。
    4梁淑珍:《大办农村公共食堂的历史教训》,《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3期。
    5张素华:《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6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7页。
    1李怀印:《集体制时期中国农民的日常劳动策略》,The China Journal,No.54,July2005。
    2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第268页。
    3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88页。
    1作者收藏资料,编号#19630717。
    2作者收藏资料,编号#19650215。
    3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79页。
    1王圣诵:《中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8-179页。
    1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63页。
    2马驰后改名马溪波,生于1927年10月23日,阴历9月28日。《莱州英才》,莱州市史志编簒委员会办公室编,1989年,书号(1989)2105,第219-220页。马溪波,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090112。
    3马杰三,生于1931年2月,《莱州英才》,莱州市史志编簒委员会办公室编,1989年,书号(1989)2105,第399-400页。
    4马溪波,作者访谈资料,编号#20090112。
    5秦晖:《传统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3页。
    1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51页。
    2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52页。
    3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9-88页。
    1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9-88页。
    1Yang, Ch'ing K'un (杨庆堃), The Chinese Family in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Cambridge: The M.I.T.Press,1959.
    1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98-314页。
    1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张雄、沈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5页。
    1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86页。
    1朱学勤:《近代英美政治思潮与中国》与《近代欧陆政治思潮与中国》,《思想史上的失踪者》,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
    1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75页。
    2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的一项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1页。
    1金太军:《村庄治理与权力结构》,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85页。
    2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27页。
    3尹焕三等:《村民自治面临的社会焦点问题透析:对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示范县的追踪考察》,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61页。
    4尹焕三等:尹焕三等:《村民自治面临的社会焦点问题透析:对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示范县的追踪考察》,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8页。
    5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81-283页。
    1施威、王思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变迁的历史困壤及其突破》,《中国农史》(南京),2007年3期。
    2虽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88年试行,1998年正式颁布,但具体实行各地却有不同。
    3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97页。
    1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9-88页、第298-314页。
    1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2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98-314页。
    1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98-314页。
    1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98-314页。
    1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98-314页。
    1、马同发家谱(自明初始祖至今)、马景举、马学龙、马耀文家谱、保旺姜家马氏家谱、大韩家马氏家谱。
    2、马文豹墓碑、马姜氏墓碑、马鸿举墓碑、马莱峰牌位、移居他村马安后裔家谱和牌位等。
    3、1925年村祠堂捐款名单和金额。
    4、马家村1946年的土地、人口、家户、粮食分布表。
    5、马家一队土地册。
    6、马家二队土地册。
    7、马家四队土地册。
    8、马家村1951年在村、不在村的人口资料。
    9、马家村1958年二队户口簿。
    10、马家村1958年三队户口簿。
    11、马家村1958年四队户口簿。
    12、马家村1955-1983年全村决分表。
    13、马家村1993-2005年副业资料。
    14、马家村2010年3月户口、职业分布。
    15、马家村1972年土地置换图。
    16、1989-2010年访谈笔记、访谈录音资料、大量村民来往书信资料。
    17、《四续掖县志》,六卷,山东省莱州市档案馆藏书。
    18、《莱州英才》,莱州市史志编簒委员会办公室编,1989年。
    19、《莱州市志》,山东省莱州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
    20、《掖县党史资料》,中共掖县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第二辑,1987年。未刊行。
    21、《掖县工商行政管理志》,山东掖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主编,1986年6月。内部发行。
    22、《莱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志》,山东莱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主编,2010年9月。内部发行。
    23、《永远记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莱州文史资料专辑》,莱州市政协文教和文史委办公室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
    1、蔡定剑:《从争鸣到共鸣--亲历中国村民自治立法内幕》,《半月谈》,2008年10月1日。
    2、曹树基:《清代北方城市人口研究:兼与施坚雅商榷》,《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4期。
    3、陈绍方:《清代地方乡村治理的传统特征》,《晋阳学刊》,2006年第3期。
    4、陈蕴茜:《论五四知识分子群体的转型》,《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5、冯小红:《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农民负担(1927—1937)》,《中国农史》,2006年第4期。
    6、付金柱:《族亲与姻亲的变奏:北方农村主要社会关系类型研究--对大庆市三个村庄社区的田野调查》,《大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7、干春松:《科举制的衰落和制度化儒家的解体》,《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8、高寿仙:《晚明的地方精英与乡村控制》,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第四章结语,商务印书馆,2005年。
    9、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以刘大鹏、朱峙三日记为视角的比较考察》,《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
    10、郭德宏:《旧中国土地占有状况及其趋势》,《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
    11、何炳棣:《科举和社会流动的地域差异》,王振忠译,载《历史地理》第1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2、黄琨:《“传统”与“革命”之间:中共的初期乡村政权建设》,《党史研究与教学》(福州),2006年第3期。
    13、黄润柏:《村落视野下壮族通婚圈的嬗变--壮族婚姻家庭研究之一》,《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
    14、连洁:《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的角色认同》,《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5、梁淑珍:《大办农村公共食堂的历史教训》,《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3期。
    16、林义:《波兰尼的制度经济学思想及其启示》,《财经科学》,2001年第3期。
    17、卢辉临:《绅士的蜕变》,收入杨善华、王思斌主编:《社会转型:北京大学青年学者的探索》,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8、卢晖临:《革命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分化模式及其变迁:社区研究的发现》,《中国乡村研究》第1辑,商务出版社,2003年。
    19、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0、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1、马泉:《清末政府对地方自治的操纵与控制》,《历史档案》,1995年第4期。
    22、牟发松主编:《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3、沈关宝:《中国人口城镇化的特点及其成因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24、史建云,《近代华北平原地主经济的发展趋向》,李长莉,左玉河主编《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5、史志宏:《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的土地分配及其变化--以河北省清苑县4村为例》,《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3期。
    26、宋时歌:《权力转换的延迟效应--对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转变过程中的精英再生与循环的一种解释》,《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
    27、孙立平:《中国传统社会中贵族与士绅力量的消长及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28、孙秀林:《村庄民主及其影响因素一项基于400个村庄的实证分析》,《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29、孙秀林:《村庄民主、村干部角色及其行为模式》,《社会》,2009年第1期。
    30、谭景玉:《宋代乡村社会“自治”论质疑》,《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31、唐利平:《人类学和社会学视野下的通婚圈研究》,《开放时代》,2005年第2期。
    32、王汉生:《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的工业化与精英构成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秋季号。
    33、王开庆、王毅杰:《大礼帐:姻亲的交往图景--以陈村为个案》,《青年研究》,2010年5期。
    34、王思斌:《村干部的边际地位与行为分析》,《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4期。
    35、汪太贤,《近世中国地方自治主张的最初提出及其表达》,《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
    36、王先明:《清代社会结构中绅士阶层的地位与角色》,《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
    37、韦小鹏:《壮族婚姻圈的变迁--以南宁市二冬坡为例》,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8、吴重庆:《社会变迁与通婚地域的伸缩--莆田孙村通婚地域调查》,载《开放时代》,1999年第4期。
    39、乌廷玉:《旧中国地主富农占有多少土地》,《史学集刊》,1998年第1期。
    40、杨善华:《家族政治和农村基层政治精英选拔、角色定位和精英更替》,《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5期。
    41、叶汉明,《十九世纪末潍县的社会经济变迁:山东经济重心东移对地方社会的影响》,载叶显恩编:《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42、应星:《废科举、兴学堂与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2期。
    43、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二十一世纪》,1991年第6期。
    44、余英时:《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二十一世纪》,2005年10月号。
    45、俞祖华,《严复与孙中山的现代化思想比较》,《中州学刊》1994年第5期。
    46、张国刚,《唐代乡村基层组织及其演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47、张江华:《工分制下农户的经济行为》,《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1期。
    48、章清:《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对〈新青年〉同人“后五四时期”思想分化的追踪》,《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6期。
    49、章有义:《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地权分配的再估计》,《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
    50、郑敬高:《民主制、宗法制和先秦贵族》,载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编《中国前近代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
    51、周皓、李丁:《我国不同省份通婚圈概况及其历史变化--将人口学引入通婚圈的研究》,《开放时代》,2009年第7期。
    52、庄孔韶:《回访和人类学再研究的意义--农民社会的认识之二》,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2期。
    1、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2、陈吉元、陈家骥、杨勋等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
    3、陈忠实:《白鹿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4、从翰香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0月。
    5、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增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6、范祥德:《近代烟台经济区的兴起和演变》,载彭泽益《中国社会经济变迁》,中国财政出版社,1990年。
    7、费孝通:《江村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8、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9、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0、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四卷),第336页,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
    11、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12、顾准:《顾准文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
    13、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清末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14、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5、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6、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7、金太军:《村庄治理与权力结构》,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18、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19、梁方仲,《明代粮长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20、兰林友:《庙无寻处--华北满铁调查村落的人类学再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21、李德瑞:《山村的彷徨:鄂西北村治模式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
    22、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23、李世众:《清末士绅与地方政治--以温州为中心的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4、李宏生、王林、安作璋、韩寓群:《山东通史·近代卷》(上、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25、李霞:《娘家与婆家:华北农村妇女的生活空间和后台权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26、李银河:《后村的女人们--农村性别权力关系》,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27、梁方仲:《明代粮长制度》,世纪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2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9、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08月。
    30、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31、刘晔:《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32、刘泽华:《士人与社会》,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
    33、陆学艺主编:《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对大寨、刘庄、华西等13个村庄的实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
    34、罗仑、景甦:《清代山东经营地主经济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
    35、马占斌:《村逝--胶东马家村史料及解读(明初至2012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
    36、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37、秦晖:《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38、秦晖、金雁:《田园诗与狂想曲》,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年。
    39、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40、桑兵:《清末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1、沈关宝:《一场悄悄的革命》,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
    42、唐致卿:《近代山东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43、田毅,赵旭:《他乡之税--一个乡镇的三十年,一个国家的“隐密”财政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
    44、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5、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近代士大夫与中西文化碰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6、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
    47、杨国强:《百年嬗蜕--中国近代的士与社会》,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48、尹焕三等:《村民自治面临的社会焦点问题透析:对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示范县的追踪考察》,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49、于建嵘:《岳村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50、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1、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52、袁伟时:《中国现代思想散论》,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
    53、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
    54、王春光:《中国农村社会变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55、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56、王圣诵:《中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57、王守中:《近代山东城市变迁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58、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59、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20世纪30-90年代的冀南农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60、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61、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62、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上海:观察社,1948年。
    63、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64、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65、杨联陞:《国史探微》,北京:新兴出版社,2005年。
    66、尹焕三等:《村民自治面临的社会焦点问题透析:对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示范县的追踪考察》,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67、苑书义、任恒俊、董丛林等著《艰难的转轨历程--近代华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8、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69、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社,1998年。
    70、张鸣:《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乡村自治”》,《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
    71、张佩国:《地权·家户·村落》,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年。
    72、张素华:《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
    73、张炜:《古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74、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
    75、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76、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77、钟叔河主编:《日本日记·甲午以前日本游记五种·扶桑日记·日本杂事诗》,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78、钟叔河主编:《刘锡鸿:英轺私记张德彝:随使英俄记》,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79、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和流动--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80、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81、周怡:《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的后集体主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
    82、朱学勤:《风声·雨声·读书声》,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83、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84、朱学勤:《思想史上的失踪者》,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
    85、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
    86、庄维民:《近代山东市场经济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版。
    1、艾恺(Guy S. Alitto):《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的两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2、艾伦·麦克法兰:《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管可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3、白凯(1992):《长江下游地区的地租、赋税与农民的反抗斗争:1840-1950》。(Bernhardt,Kathryn.1992. Rents, Taxes, and Peasant Resistances: The Lower Yangzi Region,1840-1950.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4、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5、 C·赖特·米尔斯(C. Wright Mills):《权力精英》,王崑、许荣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6、陈志让(Jerome chen):《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
    7、杜赞奇(Prasenjit Duara):《文化、权力与国家--1940-1942年中国华北的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8、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赖肖尔(Edwin O.Reischauer):《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9、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0、韩敏:《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陆益龙、徐新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11、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葛剑雄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12、黄树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素兰纳日碧力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3月。
    13、黄仁宇著,阿风、许文继、倪玉平、徐卫东译,《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2月。
    14、吉尔伯特·罗兹曼(Gilbert Rozman)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15、柯文(Paul A. Cohen):《历史三调:作为实践、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杜继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16、孔飞力(Philip A. Kuhm):《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7、孔飞力(Philip A.Kuhm):《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18、李怀印:《华北村治--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岁有生、王土皓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19、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20、林耀华:《金翼》,庄孔韶、林宗成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21、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22、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
    23、马克斯·韦伯(Max Weber):《中国的宗教》,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4、B·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nowski):《两性社会学: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之比较》,李安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5、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26、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27、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午晴,唐军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
    28、莫里斯·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王铭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9、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池子华、刘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30、A·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于东林较,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31、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晏锋翻译,何鹏校,北京:法律出版社出版,2003年。
    32、施坚雅主编(G. William Skinner):《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陈桥驿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33、(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34、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35、王国斌著,李伯重、连玲玲译:《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36、萧邦奇(R. Keith Schoppa):《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周武彪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37、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邹水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38、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
    39、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40、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41、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张雄、沈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42、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l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43、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费成康、王寅通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44、周锡瑞(J.W. Esherick):《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张俊义、王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45、朱爱岚:《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胡玉坤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1、 A. Dirlik,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2、 Alitto, Guy S.1978-79."Rural Elites in Transition: China's Cultural Crisis and the Problem ofLegitimacy." In Select Papers from th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no.3,218-276,Chicago.
    3、 Benjamin A. Elman,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
    4、 Chan, Anita(陈佩华), Richard Madsen(赵文词) and Jonathan Unger, Chen Village Under Maoand Deng,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5、 Chu,Tung-tsu(瞿同祖), 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ing,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6、 Chan, Anita, Richard Madsen, and Jonathan Unger, Chen Village: Revolution to Globalization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9.
    7、 Crook, David and Isabel(戴维·柯鲁克,伊莎白·柯鲁克), 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 TenMile Inn,London: Routledge&Paul,1959.(《十里店》)
    8、 Crook, David and Isabel(戴维·柯鲁克,伊莎白·柯鲁克),The First Years of Yangyi Commune,London: Routledge&K. Paul,1966.(《阳邑公社》)
    9、 Diamond,Jared Mason, 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W.W. Norton&Co,1997.
    10、Diamond,Norma(戴瑙玛),Household, Kinship, and the Status of Women in TaitouVillage, Shandong Province,” in Randolph Barker and Beth Rose, eds., Agricultural and RuralDevelopment in China Today, Ithca, N.Y.: Cornell University,1983.
    11、Endicott, Stephen(文幼章), Red Earth: Revolution in a Sichuan Village, IB Tauris&Co.Ltd.1988.
    12、Esherick, Joseph W., and Mary Backus Rankin, editors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Domina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13、Franke, Wolfgang, Reform and Abol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xamination System,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0.
    14、Gamberg, Ruth and Herb(干部),“More on Dazhai”, Monthly Review, Vol.40, September1988.
    15、Gamble, Sidney D.(1963),North China Village: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Before1933, Berkeley, CA: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西德尼·D·甘博《华北乡村:1933年前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
    16、Gao, Mobo (高默波), Gao Village: Rural Life in Modern China, London: Hurst&Co.,1999.
    17、Han, Dongping (韩东屏), The Unknown Cultural Revolution, Life and Change in a ChineseVillage, Monthly Review Press, New York,2008.
    18、Ho Pin-ti: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1368-1911,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2.
    19、Hsiao, Kung-chuan(萧公权), Rural China: 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7.
    20、Hinton,William (韩丁), Fanshen: A Documentary of 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 MonthlyReview Press,1970.
    21、Hinton,William (韩丁), The Great Reversal: The Privatization of China,1978-1989, MonthlyReview Press,1989.
    22、Huang,Shu-min(黄树民),The Spiral Road: Change In A Chinese Village Through The Eyes OfA Communist Party Leader, Westview Press,1998.
    23、Judd,Ellen R.(朱爱岚),Niangjia:Chinese Women and Their Natal Families,Journal of AsianStudies,48(3):525-544,1989.
    24、Kelliher,Daniel(柯丹青), Peasant Power in China:The Era of Rural Reform,1979-1989,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2.
    25、Kuhn,Philip A(孔飞力),“Local Self-Government under the Republic: Problems of Control,Autonomy and Mobilization”, in Frederic Wakeman Jr. and Carolyn Grant (eds.), The Conflict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5.
    26、Liu, Chang(刘昶),Peasants and Revolution in Rural China: Rural Political Change inthe North China Plain and the Yangzi Delta,1850-1949,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7.
    27、Mills, C.Wright(赖特·米尔斯), The Power Elite, Oxford Press,1956
    28、Moore,Barrington(巴林顿·摩尔),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Lord andPeasant in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Beacon Press, Boston,1966.
    29、Nee,Victor(倪志伟),“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9, Vol.54.
    30、Oi, Jean (戴慕珍),Rural China Takes Off: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31、Oi, Jean (戴慕珍),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Village Govern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32、Pareto,Vilfredo(帕累托), The Mind and Society: A Treaties on General Sociology,(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 Inc.,1963.
    33、Polanyi, Karl.(波兰尼),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Beacon Press, Boston,1944.
    34、Popkin,Samuel(萨缪尔·波普金),The Rational Peasan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Society in Vietnam(《理性的农民》),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
    35、Prazniak, Roxann(蒲乐安),“Tax Protest at Laiyang, Shandong,1910--CommonerOrganization Versus the County Political Elite”, MODERN CHINA, Vol.6No.1, January1980.
    36、Reed, Bradly(白德瑞),Talons and teeth:county clerks and runners in the Qing Dynast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ifornia,2000.
    37、Rowe,William (罗威廉),Saving the World: Chen Hongmou and Elite Consciousness inEighteenth-Century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ifornia,2001.
    38、Scott,James(詹姆斯·斯科特),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Peasant: Rebellion and Subsistencein Southeast Asia,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9.
    39、Shue, Vivienne(许慧文),The Reach of the State: 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40、Siu,Helen (萧凤霞),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41、Skinner,G.William Skinner (ed.)(施坚雅),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University Press,1977.
    42、Smith, Arthu(r明恩溥),Village Life in China; A Study in Sociology. New York, Chicago,F. H.Revell Company,1899.
    43、Tawney,R.H., Land and Labour in China,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1932.
    44、Thorner,Daniel, Kerblay, Basile, R. E.F. Smith, REF, A V Chayanov on the Theory of PeasantEconomy,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6.
    45、Wakeman Jr,Frederic,and Grant,Carolyn(eds),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5.
    46、Weil, Robert, Red Cat, White Cat: China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Market Socialism",(红猫白猫) Monthly Review Press,NewYork,1996.
    47、Whyte, Martin King(怀默霆)“,The Chinese Famil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bstacle orEngine?”,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Pages:1-30,Issue (Month):1(October) Volume (Year):45(1996).
    48、Wilson, Amy Auerbacher, Greenblatt, Sidney L., and Wilson, Richard L., MethodologicalIssues in Chinese Studies, 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82.
    49、Wolf, Eric(埃里克·沃尔),Peasant Wa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Harper&Row,1969.
    50、Yang, Ch'ing K'un (杨庆堃), A Chinese Village in Early Communist Transition,Cambridge:The M. I. T. Press.1959.
    51、Yang, Ch'ing K'un (杨庆堃), The Chinese Family in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Cambridge: TheM. I. T. Press.1959.
    52、Yang, Martin C.(杨懋春), A Chinese Village,Taitou,Shantung Provinc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4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