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这一号召,从20世纪50年代提出至今,已从当初政府文件正式列入国家法规。我国教育理论经过新中国60多年的改革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诸多的成就,然而,基础教育的现状并没有因改革的推行而发生根本性或彻底的改变,“升学主义”更衍生了诸多方面的问题,学校教育仍然只是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中国学校体育理论经历了八次课程改革,新世纪以来,理念与现实特点的思辩还余韵未退,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这一严重性问题,却凸显出学校体育的严重薄弱性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极度边缘化,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的薄弱以及研究的滞后性。因此,面对中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亟待发展与改进这一现状,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就更为迫切。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纠正“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继续延伸和补充”的理念偏差;匡正学校体育价值实现“主要或完全寄托于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主体诉求的偏识;拓展课外活动理论、丰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实践意义在于:促进和指导我国学校体育和谐、健康、稳定地发展。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以历史梳理为研究起点,以国外重要理论解读为基础,辨析理论奠基、文化传统的差异,理论发展“源”、“流”的不同;参照现代课外体育活动引入学校现状、国外发展及趋向等,从中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复杂演变中,探究我国当代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理念”、“影响因素”,以及矛盾、问题、认知和分析的偏差;进而,探究对实践过程的不良影响;继以构建我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理论模型。
     本研究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历史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方法、调查方法、逻辑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章,首先从范围、性质等方面,分别对课外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概念的涵义,进行界定与说明;继后,对于本研究选定“基础教育阶段”、“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等研究领域的缘由,分别给予阐释。
     第二章,首先从历史脉络上,以新中国建立为分水岭把近代以来我国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的历史沿革与演变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梳理与解读;其次,简要概述了国外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学校课外活动体育理论。主要有杜威的实用主义活动论、“美国课外活动之父”福莱特威尔的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以及二战后美国“第三课程”理论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最后,在上述基础上比较了中外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的差异,表现为“源”与“流”的不同、教育基础理论的差异以及赖以滋养理论的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第三章,重点分析了我国当代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存在的诸如以“教学”的概念取代“教育”、建国后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导致对问题认知和分析的偏差;改革开放后基础教育在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其理论上的矛盾与问题也愈益凸显;在“体育课程教学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关系上长期存在着价值诉求的偏差等重大问题。
     第四章,针对我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教育中的消极现状如:奥运金牌逐年飙升而学生体质却持续下降;学校体育质与量的流失以及学校教育评估和高考中体育的缺位;用“强身”取代了“健身”,用“竞技”遮蔽了“体育”偏差;以及社会对体育缺乏完善的保障监督机制;国家行政的难能作为等,从这几方面来分析这些现在对体育教育实践产生的不良影响。
     第五章,从学校课外活动的理论基础、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当代特点、主次分别的学校课外活动任务等方面,初步构建了我国当代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理论篇。以基础理论框架为基点,提出了我国当代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实施指导的理论体系及策略。具体从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目标体系的构建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这两方面来阐述。其中组织与管理作为重点主要包括:以“自组织”原则为主导的组织管理基本原则;以校长、班主任分别为第一、直接责任人的组织管理体系;由教育行政部门、政府教育监督机构分别作为督导;检查与评估则由教育行政部门、政府教育督导机构、社会专业评估机构来担任。实施策略有:正确把握学校课外活动的理念、指导思想及价值取向,加强地方政府监督、问责,加强责任人的体育能力培训,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健全“多方关注、齐抓共管”的督导、检查体制。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我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念偏差、研究滞后;源流分歧隔膜了理论移植;概念界定显存标准歧义;传统思维惯性成为实践的强力阻滞;理论缺陷引致实践恶化;理论建构需同实践契合交融。
     最后,论文有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发展相关的“当前几种影响较广、深具发展潜力的重要模式”补充分析与讨论。
Strengthening students' physique is the essential func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he policy ofensuring one hour of sporting time for the students which was proposed in the1950s has evolved from aprevious governmental document into a national statute. Our country's educational theory has attainedmany achievements in more than sixty years of reformation process, especially since the reform andopening policy was adopted. However,the status quo of basic education did not undergo fundamental orthorough changes. The concept of "school entrance" gives rise to many problems. School educationemphasizes only the mastery of knowledge and ignores the cultivation of other capabilities. With thesubsequent eight times of reforms in the theories of physical education,the speculation still lingers in theconflict between theory and reality,and the physique of young students become a protruding question. Thishighlights the severe crispness of basic education and the extreme marginalization of extracurricularactivities. The situation of backward research in the theori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looms large with thepoverty of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t is more urgent for us to elevate the theoreticalresearch with regard to the status quo of further developing and reforming Chinese school extracurricularactivities of sports.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lies in that,first,to correct the conceptual deviation that extracurricularactivity is the continued extension and complementation of PE classes; to correct the bias of subjectiveappeal tha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s of school sports mainly or completely lies in sports class andteaching activities; to develop the theories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to enrich the theories of schools'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s contributing to and guiding the harmonious,healthy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Chinese school's sport education.
     The basic lin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art with combing through history,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important theories of foreign countries, to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cultural traditions, and between the source and flow of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with regard to the statusquo of introducing modern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into schools or the tendency of overseasdevelopment, to tap the deviations of contradictions,problems and cognition as well as analysis in the concept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f modern schools of China. Further it is toprobe into the negative effects upo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thus constituting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f Chinese schools.
     The major approaches of this dissertation are historical approach, documentary research andinvestigation method as well as logical method.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
     Chapter One first defines and illustrat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s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and school's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nature andscope etc. Then this part interprets respectively the reasons why this dissertation chooses the researchfields of "stage of basic education","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school'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and theories of school'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etc.
     Chapter Two first of all traces the historic veins by dividing the history of evolution andtransformation of theory of sports of China into three stages with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s thedividing line since the modern times. Then this part briefly summarizes the relatively more influentialtheories of school'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uch as John Dewe's positivist theory of activity, and thetheories of the school's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of E.K. Fretwell, the father of American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s well as the effects of American "the third class" theory upon the extracurricularactivities after World War Two. The last part will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eories of Chineseschool's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and foreign theories in this view, which manifests in thedifferences in terms of source and flow, basic theories of education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that nourish thebirth of theories etc.
     Chapter Three selectively analyses cert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odern theories of Chineseschool's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such as the mistake that replaces education with teaching, and theinfluences from the political ideology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leading to the deviation of cognitionand analysis of problems. After reform, along with the great progress in basic education, the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in terms of theory ar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re have been major problemslike value appeals that has been existing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ivities of teaching programs" and"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Chapter Four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s the negative influences upon the practice of sports education,by targeting certain passive practices in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of Chinese schools: like, thenumber of gold medals increases all the time, the physique of students are declining all the time; the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losses of school sports,and the absence of sports in the evaluation of schoolsport and national entrance examination; building up body replacing keeping fit, competitive sportscovering the deviations of sports; the lack of supervising and monitoring system on sports from the society;the poor performance of governmental agencies etc.
     Chapter Five takes it its mission to constitute a basic picture of theory for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fChinese schools in terms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f Chinese schools,the modernfeatures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primary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f schools differentiated fromsecondary ones.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etic framework, this part propose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andstrategy implemented and guided by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of modern schools of China. This partis specifically illustrated from two aspects: for one th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arget system of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of modern schools; for another,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including,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that are self-organization-oriented, and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that takes principals and headmasters as the first in charge; theinspection and guidance from the executive agencies of education, and governmental inspectionalagencies, as well as the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from the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of education,inspectional agencies of governments, social professional evaluating agencies on all levels. The strategiesto implement are: correctly master the concepts of school'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guiding thoughts aswell as values' orientation;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and accountability of local governments; strengthenthe training of sport abilities of the person responsible, improve the mechanism of systematic security, andthe system of inspection and examination of multiple concerns and joint participation and mutualmanagement.
     The main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is as follows: the concept of Chinese school's extracurricular sportsactivities is biased and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s backward;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urce and flowestranged the transplant of theories; the definition of concepts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in terms of standards; the inertia of traditional thinking becomes a strong hindrance against practice; the defection oftheory leads to deterioration of practic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needs to be integrated with practice.
     Last but not least, this dissertation makes a complementary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a couple ofimportant modes that are far-reaching with great potentials, which are relevant to the theoreticaldevelopment of school's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引文
1参见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M].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10:411、427、500.
    2卢元镇.当今学校体育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5).
    4唐炎等.对我国学校体育功能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
    7刘海元.“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沿革和落实思考[J].体育学刊,2010(4):40—44.
    9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S].教体艺[2006]6号.
    10参见高金峰.反思与抉择——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
    11参见:21个国家: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N].重庆晚报,2010—11一24.
    12张洪潭.论体育与哲学的相互关系(待续)[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3):1—5.
    13李祥主编.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15参见王占春著.王占春教育文选学校体育的实践与研究[C].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2:211.
    17见赵丕友.浅议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3).
    18见马赛.浅议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J].中华科技纵横,2012(2).
    19见李丹.河北省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20见吕中凡,刘保.学校体育“双中心”体系的构建[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4).
    21见王占春、耿培新.论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学校体育,1986(1).
    22见李淑菊.石家庄市区中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发展模式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23见徐永生.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5).
    24见曹钰.江苏省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25见阳梅香.湖南省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试行俱乐部制可行性[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6).
    26见李晓佳.学校体育活动形式的新尝试大课间体育活动[J].中国学校体育,1999(4).
    27见李茜.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内容的设计与思考[J].成功(教育),2011(7).
    28见曹占良.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设置“六要”[J].中国学校体育,2012(2).
    29见嵇明海、张春宝.中小学室内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块设计[J].体育教学,2011(5).
    30见陈晓瑞.浅谈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J].内蒙古教育,2011(12).
    31见潘艺.构建西部农村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常规管理机制[J].中国学校体育,2007(7).
    32见《体育教学》记者.阳光体育运动催生出的大课间行为艺术[J].体育教学,2010(6).
    33见董翠香.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案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1).
    34见陆学文.探究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进行学科整合的可能[J].新课程学习(上),2011(10).
    35见李晓强,段旭光.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理论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2010(3).
    36见倪天卓.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方法的哲学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2011(12).
    38参见粟进英,赵菁.课外活动在美国[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2(4).
    39参见邵惠德.中、日、美课外体育活动比较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1996(2).
    40参见李冰,周爱光.二战后日本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的政策及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2(6).
    41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08月第1版:210.
    42见张念宏.教育学词典[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81.
    43见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904.
    44见邵宗杰等主编.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23.
    45参见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370-382.
    46见课外体育活动百科名片[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3617948.htm.
    47见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学校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167.
    48见李祥主编.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173.
    49见潘绍伟,于可红主编.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178.
    50见潘绍伟,于可红主编.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2版:173.
    51见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284.
    56见卢元镇.当今学校体育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5).
    57见曹正善.对我国现行基础教育政策的初步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58见陈桂生.“基础教育”辨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2,(4).
    59参见李森,宋乃庆.基础教育概论[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2.
    62见容安.对课外活动含义的再思考[J].玉林师专学报,1995(2).
    63参见李相勗等著.课外活动[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八月初版(1937年):40-41.
    64参见李相勗等著.课外活动[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八月初版(1937年):44.
    65参见张武升.教学论问题争鸣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208-212.
    66钱放.发展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体制[J].课程.教材.教法,1986(2).
    67参见张武升主编.教学论问题争鸣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208-232.
    68参见杨贵仁主编.中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30-31.
    69参见杨贵仁主编.中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31-35.
    70参见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11月:25.
    72参见杨贵仁主编.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C].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5:211-227.
    73参见杨贵仁主编.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5:218-219.
    74参见杨贵仁主编.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5:218.
    75参见杨贵仁主编.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5.
    76参见杨贵仁主编.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5.
    77参见石中英.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关系的传统与变革[J].教育研究,1996(2).
    78见Galen Jone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 relation tothe curriculum[M].BUREAU OF PUBLICATIONS Teaching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CITE,1935:2-4.
    79参见石中英.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关系的传统与变革[J].教育研究,1996(2).
    80见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31-32.
    81见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7.
    82见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202.
    83参见靳玉乐.活动课程与学生素质发展研究[M].重庆出版社,2001年:26-29.
    84参见李臣著.活动课程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83-85.
    85参见唐爱民著.当代西方教育思潮[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08:146-172.
    86参见Edgar G. Johnston. Student Activities in Secondaey Schools [M].The Ronald Press Company NEWYORK,1952:6.
    87参见Edgar G. Johnston. Student Activities in Secondaey Schools [M].The Ronald Press Company NEWYORK,1952:7.
    88见瞿葆奎主编.吴慧珠,蒋晓选编.课外校外活动[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386.
    89参见瞿葆奎主编.吴慧珠,蒋晓选编.课外校外活动[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386-390.
    90参见瞿葆奎主编.吴慧珠,蒋晓选编.课外校外活动[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391.
    91参见李臣之.“课外活动‘课程化’”问题探析[J].教育科学,1997(4).
    92参见瞿葆奎主编.吴慧珠,蒋晓选编.课外校外活动[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384-386.
    93见石中英.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关系的传统与变革[J].教育研究,1996(2).
    94参见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杜威的教育哲学[D].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95参见王淑华.杜威教育哲学述评[D].湘潭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96见苏竞存编著.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34.
    97参见陈永昌著.高职教育改革探索[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06:281-285.
    98参见王铁军,汪政主编.超越与创新: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理念与运作[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145-153.
    99参见冯增俊著.教育人类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02月第1版:382-398.
    100参见蔡克勇、冯向东.第二课堂的产生是教育思想上的一次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1985(4).
    101吕型伟.创建两个渠道并重的教学体系,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J].上海教育,1984(1).
    102参见曾闵.“第二课堂”与“第二渠道”提法上的商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5(3).
    103参见温寒江《课外活动是对传统教育的重大改革》——引自连瑞庆主编.课外活动与人才培养.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P15.
    104见凯洛夫主编陈侠等译.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3月:110-132.
    105见席安娜.凯洛夫主编《教育学》在我国的引进及其影响[D].山西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106参见黄超文、龚正伟、张子沙编著.现代体育课程教学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0月:18-19.
    107参见崔伟著.体育课程论[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年12月:245-246.
    108参见浙江大学德国文化研究所编.德中教养、教育与社会化比较[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04月第1版.
    109参见张武升主编.教学论问题争鸣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6.
    110见杨小微.风雨兼程30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述评[J].基础教育,2009(1).
    111见唐炎等.对我国学校体育功能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102—104.
    112参见司马云杰著.价值实现论:关于人的文化主体性及其价值实现的研究[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01月第1版.
    113参见李祥、梁俊雄《试论跨世纪的学校体育功能》——《体育与健康教育融为一体教育专业改革》课题研究论文文集:122-130.
    115参见鲁石.中国人奥运金牌情结的心理解读[J].大众心理学,2012(11).
    116参见阮永福,李峰.对中国是“体育强国”提法的质疑[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
    117参见杨毛.摘下奥运金牌第一,戴上东亚病夫帽子[J].中国税务,2009(4).
    118参见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19参见吴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报告[J].中国教师,2011年10月下半月版.
    120参见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编.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11月:75-78.
    121参见冯晓玲.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
    122见国家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编.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文件汇编[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40-41.
    123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编.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工作文件汇编(1991-2005)上册[M].人民教
    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117.
    124见河南省教育厅编.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工作管理规范[M].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2月第1版:95.
    125见李永亮.中学生体质下降的七大原因及五项对策[J].校长阅刊,2007(Z2).
    126参见舒盛芳,沈建华.改革开放30年我国学校体育取得的主要突破与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4).
    127参见陈玮君.从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透析学校体育现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6):10—22.
    128见邓小群.深圳学生亟待提高[N].深圳商报,2006-09-18.
    130参见何志文,陈玮君.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思考(之一)[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6):13—16.
    131国家体委群众体育司.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131.
    132参见王广虎.健康理念内涵的把握与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
    133见弗洛姆.人的呼唤——弗洛姆人道主义文集[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134参见李艳丽.百年来中国学校体育人文性的启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2):41—43.
    136参见陈婉玲等著.经济法责任论[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05月第1版:140-141.
    137参见曲宗湖,刘绍曾等主编.新中国学校体育50年回顾与展望[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年09月第1版:53.
    138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编.学校体育卫生和国防教育工作文件汇编(1991-2005)(上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139参见叶浩生主编.心理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06月第1版:434-435.
    140参见韦继康,周明.论学校体育社会学功能与教书育人[J].昆明大学学报,1998(1).
    141参见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175-193.
    142参见徐厚道主编.教育学通论[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08月第1版:129-139.
    143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年2月20日)第三章、第十条.
    144见《全民健身条例》(国发[2009]560号2009年8月30日)第三章、第二十一条.
    145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2010年7月)第四章之(八).
    147参见许健.论体育锻炼对协作意识、社会角色、个性形成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5(5).
    148参见黄济著.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392-396.
    149参见苏竞存著.学校体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73-82.
    150参见杨世勇.体能训练学[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月:22-27.
    151参见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辑.科学技术成果报告中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的研究.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2年11月:300-312.
    152参见林崇德、李庆安.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153参见朱秀芳,沈坚,吴玉芝等编.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09.
    154参见魏延志.“体育生活化”语境之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4).
    155参见裴立新,肖剑.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状况与“体育生活化”可行性的再研究[J].体育科研,2006(4).
    156参见肖焕禹,陈玉忠.体育生活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实现路径[J].体育科研,2006(4).
    157参见熊茂湘.体育生活化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158参见郝树源.论我国的体育生活化趋势[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
    159参见魏延志.“体育生活化”语境之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4).
    160参见魏延志.“体育生活化”语境之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4).
    162参加郭峰.北京市初中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164参见张菊荣.校长的政绩[J].辅导员,2003(12).
    165参见胡庆山.校长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2008(5).
    166参见钟启泉.从“行政权威”走向“专业权威”——“课程领导”的困惑与课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6(4).
    169参见郑州市金水区教体局.实施“3233”法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N].中国教育报,2012.05.07。
    170参见《体育教学》记者.阳光体育运动催生出的大课间行为艺术[J].体育教学,2010(6)。
    171见吴悦,嵇明海.南京市中、小学阴雨雪天气室内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块方案研究[J].运动,2011(9)。
    172参见厉衍飞.延安、青岛两地克服三重难关,推动学校阳光体育积极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想做其实并不难[N].人民日报,2011.10.19。
    173参见董富秋.从实例中探寻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J].运动,2012(2)。
    174参见代东升,罗少功等.对“晨光”体育活动的审度与思考[J].洛阳大学学报,2002(2)。
    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2张念宏.教育学词典[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3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邵宗杰等主编.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6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7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0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11李森,宋乃庆.基础教育概论[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12靳乃铮.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13李相勗.课外活动[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八月初版1919.
    14张武升.教学论问题争鸣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15邵伟德.学校体育学理论与教改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2002.
    16Edgar G. Johnston. Student Activities in Secondaey Schools [M].The Ronald Press Company NEWYORK,1952.
    17Galen Jone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 relation tothe curriculum[M].BUREAU OFPUBLICATIONS Teaching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CITE,1935.
    18Frederick C. Gruber. Secondary School Activities [M].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INC.New York Toronto London1954.
    19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20靳玉乐.活动课程与学生素质发展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21李臣著.活动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2唐爱民著.当代西方教育思潮[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3瞿葆奎主编.吴慧珠、蒋晓选编.课外校外活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4苏竞存.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5陈永昌.高职教育改革探索[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
    26王铁军,汪政.超越与创新: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理念与运作[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7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8连瑞庆主编.课外活动与人才培养.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29凯洛夫主编陈侠等译.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30黄超文,龚正伟,张子沙编著.现代体育课程教学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1崔伟著.体育课程论[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32浙江大学德国文化研究所.德中教养、教育与社会化比较[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33司马云杰.价值实现论:关于人的文化主体性及其价值实现的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34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5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编.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6国家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与教育司.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7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编.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工作文件汇编(1991-2005)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8河南省教育厅编.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工作管理规范[M].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
    39国家体委群众体育司.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40弗洛姆.人的呼唤——弗洛姆人道主义文集[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41曲宗湖,刘绍曾等主编.新中国学校体育50年回顾与展望[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42叶浩生主编.心理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3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4徐厚道主编.教育学通论[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45黄济著.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46苏竞存著.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7杨世勇.体能训练学[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8朱秀芳,沈坚,吴玉芝等编.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49(美)奥恩斯坦等著(杨树兵等译).教育基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50罗时铭.当代日本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51张政文.康德批判哲学的还原与批判[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53张洪潭.技术健身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4王凯珍,赵立.社区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5樊炳有.社区体育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5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57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58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59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60张念宏.教育学词典[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61陈桂生.教育学的建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2朱秀芳,沈坚,吴玉芝.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63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4陈婉玲等著.经济法责任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5.
    65高金峰.反思与抉择——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66李丹.河北省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7李淑菊.石家庄市区中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发展模式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8曹钰.江苏省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9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杜威的教育哲学[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70王淑华.杜威教育哲学述评[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71席安娜.凯洛夫主编《教育学》在我国的引进及其影响[D].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72冯晓玲.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73郭峰.北京市初中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4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杜威的教育哲学[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75韩印华.新中国学校体育目标体系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76朱学强.学校体育细节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7姚淳.美国学校体育教育计划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78王雪梅.美国中小学体育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79张军.从旁枝到主干——自主创新时代中小学课外活动的重构[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80周凤施.近代以来社会变迁对我国学校体育影响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81杨清琼.美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82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一以天津市高中为例[D].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83李可兴.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84薛原.生命化教育视野下中学体质健康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85张勤.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86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87胥英明.后现代体育课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88王羽.体育教学世界的生命回归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89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90田菁.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
    91曲新艺.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教育生态学诊断[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92何劲鹏.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生命化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93王书彦.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94姜志明.中国体育教学的文化反思[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95徐秀菊.中美高等体育院校“教育”发展战略比较[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96郝树源.论我国的体育生活化趋势[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
    97卢元镇.当今学校体育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5).
    98唐炎.对我国学校体育功能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
    99刘海元.“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沿革和落实思考[J].体育学刊,2010(4).
    100张洪潭.论体育与哲学的相互关系(待续)[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3).
    101赵丕友.浅议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3).
    102马赛.浅议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J].中华科技纵横,2012(2).
    103吕中凡,刘保.学校体育“双中心”体系的构建[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4).
    104王占春、耿培新.论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学校体育,1986(1).
    105徐永生.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2012(15).
    106阳梅香.湖南省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试行俱乐部制可行性[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6).
    107李晓佳.学校体育活动形式的新尝试大课间体育活动[J].中国学校体育,1999(4).
    108李茜.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内容的设计与思考[J].成功(教育),2011(7).
    109曹占良.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设置“六要”[J].中国学校体育,2012(2).
    110嵇明海、张春宝.中小学室内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块设计[J].体育教学,2011(5).
    111陈晓瑞.浅谈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J].内蒙古教育,2011(12).
    112潘艺.构建西部农村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常规管理机制[J].中国学校体育,2007(7).
    113《体育教学》记者.阳光体育运动催生出的大课间行为艺术[J].体育教学,2010(6).
    114董翠香.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案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1).
    115陆学文.探究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进行学科整合的可能[J].新课程学习(上),2011(10).
    116李晓强,段旭光.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理论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2010(3).
    117倪天卓.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方法的哲学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2011(12).
    118粟进英,赵菁.课外活动在美国[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2(4).
    119邵惠德.中、日、美课外体育活动比较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1996(2).
    120李冰,周爱光.二战后日本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的政策及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2(6).
    121卢元镇.当今学校体育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5).
    122曹正善.对我国现行基础教育政策的初步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报,1998(4).
    123陈桂生.“基础教育”辨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2(4).
    124容安.对课外活动含义的再思考[J].玉林师专学报,1995(2).
    125钱放.发展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体制[J].课程.教材.教法,1986(2).
    126石中英.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关系的传统与变革[J].教育研究,1996(2).
    127李臣之.“课外活动‘课程化’”问题探析[J].教育科学,1997(4).
    128蔡克勇、冯向东.第二课堂的产生是教育思想上的一次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1985(4).
    129吕型伟.创建两个渠道并重的教学体系,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J].上海教育,1984(1).
    130曾闵.“第二课堂”与“第二渠道”提法上的商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5(3).
    131杨小微.风雨兼程30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述评[J].基础教育,2009(1).
    132唐炎等.对我国学校体育功能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
    133鲁石.中国人奥运金牌情结的心理解读[J].大众心理学,2012(11).
    134阮永福,李峰.对中国是“体育强国”提法的质疑[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
    135杨毛.摘下奥运金牌第一,戴上东亚病夫帽子[J].中国税务,2009(4).
    136吴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报告[J].中国教师,2011年10月下半月版。
    137李永亮.中学生体质下降的七大原因及五项对策[J].校长阅刊,2007,(Z2).
    138舒盛芳,沈建华.改革开放30年我国学校体育取得的主要突破与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4).139陈玮君.从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透析学校体育现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6).
    140何志文,陈玮君.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思考(之一)[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6).
    141王广虎.健康理念内涵的把握与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
    142李艳丽.百年来中国学校体育人文性的启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2).
    143韦继康,周明.论学校体育社会学功能与教书育人[J].昆明大学学报,1998(1).
    144许健.论体育锻炼对协作意识、社会角色、个性形成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5(5).
    145林崇德、李庆安.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1).
    146张菊荣.校长的政绩[J].辅导员,2003(12).
    147胡庆山.校长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2008(5).
    148钟启泉.从“行政权威”走向“专业权威”——“课程领导”的困惑与课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6(4).
    149《体育教学》记者.阳光体育运动催生出的大课间行为艺术[J].体育教学,2010(6).
    150吴悦,嵇明海.南京市中、小学阴雨雪天气室内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块方案研究[J].运动,2011(9).
    151董富秋.从实例中探寻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J].运动,2012(2).
    152覃立.观照生活:当代学校体育不可忽视的视角[J].体育学刊,2008(12).
    153张洪潭.体育概念研究进展[J].体育与科学,2011(3).
    [154]王静,张立.从体质与健康的关系看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转变[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6).
    [155]胡金祥.当代学校体育特征与功能的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3(7).
    [156]马卫平,李凌霞,夏漫辉,王乐.当前对学校体育认识的误区[J].体育学刊,2011(1).
    [157]张学忠,杨旭东.当前学校体育思想研究泛化现象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9).
    [158]刘建坤,林蔚,程其练.对十年来学校体育理论研究的审视[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9).
    [159]唐炎,宋会君,刘昕,周登嵩.对我国学校体育功能研究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
    [160]花勇民.关于欧洲学校体育概念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3).
    [161]刘桂海.关于学校体育“元理论”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
    [162]胡科,黄玉珍,虞重干.近代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演变中的身体线索[J].体育学刊,2010(9).
    [163]韩丹.论“体育”[J].体育与科学,2011(5).
    [164]杨炳荣.论学校体育的理念、观念、概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3).
    [165]曲爱英.论学校体育之真义[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5).
    [166]王明献,李王杰.略论学校体育的功能回归[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9).
    [167]彭国强,项贤林.新中国60年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演变及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3).
    [168]陈红新,朱玉娟.学校体育本质功能再认识[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5).
    [169]李桂玲.学校体育本质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8).
    [170]阎智力,王世芳.中国百年学校体育思想与课程目标的比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9(3).
    [171]刘海元.“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沿革和落实思考[J].体育学刊,2010(4).
    [172]王德富.让大课间操成为“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主要途径[J].体育教学,2006(3).
    [173]张旺.学校影响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五个不和谐因素[J].中国学校体育,2008(7).
    [174]张庆新.学校体育管理的实效性[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
    [175]孙喜和,胡谊.“生きる力”的含义——现行日本“学校体育指导要领”分析[J].体育学刊,2005(3).
    [176]王建宇,卞薇,黄爱峰.中美学校体育教学法教材内容的比较[J].体育学刊,2010(9).
    [177]金慧娟.中日学校体育法制建设比较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3(6).
    [178]张炳川.“对中学体育课外活动建立俱乐部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J].中国学校体育,2009(6).
    [179]李臣之.“课外活动‘课程化”问题探析[J].教育科学,1997(4).
    [180]容安.对课外活动含义的再思考[J].玉林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5(2).
    [181]田振权.高中体育课外活动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外体育活动与校园吉尼斯挑战赛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9(4).
    [182]张平.构建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科学体系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9).
    [183]范树成,王文强.国外课外活动的理论与实践及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2(2).
    [184]陈海燕,汪流,马立强.合肥市中学生校外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兼论校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网络的构建[J].安徽体育科技,2004(9).
    [185]谢艳,刘家旺.开展阳光体育校本化课外活动的几点思考[J].少年体育训练,2011(3).
    [186]王保成.课外活动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尝试[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6(6).
    [187]肖永年.课外活动研究的新突破——《青年学生课外活动学》评价[J].求是学刊,1992(4).
    [188]石中英.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关系的传统与变革[J].教育研究,1996(2).
    [189]粟进英,赵菁.课外活动在美国[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2(4).
    [190]王盈.美国中学生课外活动初探[J].基础教育参考,2008(1).
    [191]蒋晓.美国中学生课外活动概述[J].江西教育料研,1988(6).
    [192]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普通中学课外活动指导意见(草案)[J].教程·教材·教法,1992(2).
    [193]范立仁,顾美蓉,王华倬,于秀,刘玫瑾,王小宁.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3).
    [194]李臣之.试论活动课程的本质[J].课程·教材·教法,1995(12).
    [195]李晓康,郝招.体育活动课程概念、形态结构和规律的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196]李臣之.我国活动教学的背景与实质之认识[J].教育导刊,1998(1).
    [197]苗彩成,王平萍.小学生课外活动的现状与开展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7(9).
    [198]张传龙.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实践与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1(6).
    [199]杨延.学业负担不轻课外活动不少——看新加坡政府如何在学业与活动间调控与平衡[J].上海教育,2005(4).
    [200]井美莹.英国小学课外活动[J].中小学校长,2008(3).
    [201]孔凡蕾,王洁,章建丽,高玉英.英语国家初等学校的课外活动[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3).
    [202]吴裕良,陈弥.中学开展课外活动的实践及其探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0(2).
    [203]葛虹.中学课外体育活动新探析[J].运动,2010(6).
    [204]姚蕾.对当今学校体育发展与改革的沉思[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
    [205]于素梅.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历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
    [206]毛振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学校体育——亲历与感悟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J].体育教学,2009(10).
    [207]刘婷,杨立超.建国六十周年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成果及展望[J].浙江体育科学,2009(11).
    [208]吴键,向静文,毛振明,邓树勋.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学校体育卫生科研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学刊,2008(3).
    [209]魏国旗,文兰佃.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发展阶段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3).
    [210]张振华.学校体育二十八年改革历程的回顾与透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
    [211]邵伟德,李启迪,胡建华.学校体育历史上溯与未来愿景——以“矛盾论”的视角[J].体育与科学,2010(11).
    [212]刘秀丽.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演变[J].科技信息,2009(10).
    [213]李永亮.中国学校体育50年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J].体育学刊,2004(7).
    [214]张宝强.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举措及其启示[J].体育学刊,2010(3).
    [215]孙淑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话语现象的反思与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
    [216]周丽萍,田雨普.城乡体育统筹视域中的农村学校体育——关于农村学校体育异化、面临的挑战及在城乡体育统筹视域中应然抉择之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17]袁桂才,周国海.当今高校学校体育生存环境的思索与展望[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0).
    [218]陈玉忠,徐箐.建国以来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学校体育价值取向及未来走向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2).
    [219]田标,唐永干.论学校体育现代化外部环境治理主体的多元性[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6).
    [220]唐宏贵,陈新民,冯肖新.趋异与求同——中俄两国学校体育走向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5).
    [221]夏书红.日本学校体育的特点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07(11).
    [222]覃立.生活的特性:学校体育观照生活的着眼点[J].体育学刊,2010(11).
    [223]陈琦,杨文轩,刘海元,鲁长芬,邓星华,张细谦,冯霞.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6(8).
    [224]谭次平,马卫平.我国借鉴国外学校体育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9(12).
    [225]姚蕾,公冶祥乔.我国体育隐蔽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J].体育科学,2001(4).
    [226]刘海元.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基本趋势的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5).
    [227]孙晓伟,付道华.我国学校体育运行的动力机制与激励机制的改革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10(5).
    [228]刘桂海.向真理投降——《创建人文与科学融合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质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3).
    [229]姚蕾.中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与思考[J].体育科学,2004(12).
    [230]于素梅.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区域特色与新时期面临的新问题[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
    [231]王建宇,卞薇,黄爱峰.中美学校体育教学法教材内容的比较[J].体育学刊,2010(9).
    [232]李艳丽.百年来中国学校体育人文性的启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2).
    [233]姚蕾.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热点问题解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3).
    [234]卢元镇.当今学校体育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5).
    [235]乔梁.当前我国学校体育间接社会问题的成因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
    [236]林楚辉.当前学校体育在发展进程中的问题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9(1).
    [237]姚蕾.对当今学校体育发展与改革的沉思[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1).
    [239]舒盛芳,沈建华.改革开放30年我国学校体育取得的主要突破与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4).
    [240]覃立.观照生活:当代学校体育不可忽视的视角[J].体育学刊,2008(12).
    [241]郭文梅.建国60年中国农村学校体育研究内容体系及存在的问题[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5).
    [242]谢欢.论学校体育在“童年消逝”背景下的教育责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
    [243]罗建河,谭新斌.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执行过程的阻滞现象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6.
    [244]张世威.我国学校体育异化现象的审视与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6.
    [245]伍天花.学生体质下降与学校体育目标达成的辩证思考[J].体育与科学,2010,4.
    [246]王晓均,张世威,王卫红.学校体育“人本”教育生态的偏失及补偿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
    [247]李传奇,周兵.学校体育的伦理审视[J].体育学刊,2009(12).
    [248]李世宏.学校体育伦理的内涵、缺失与建构[J].体育学刊,2010(8).
    [249]洪明.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历史嬗变[J].教育评论,2007(1).
    [250]张大玲.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之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3(2).
    [251]李静波,杨波.我国学校体育竞赛八大问题与对策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4).
    [252]毛振明.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方针”中的学校体育任务(上)[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
    [253]毛振明.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方针”中的学校体育任务(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4).
    [254]翟华楠.《全民健身条例》对学校体育的新诉求[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1).
    [255]蒲志强,平永忠,王江.对中国学校体育制度史研究相关问题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2).
    [256]刘宁,刘静民,张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法规演变脉络之研究[J].体育科学,2009(12).
    [257]王则珊.论从战略上认识发展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再提我国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建议与方案[J].体育与科学,2005(1).
    [258]郝平.落实纲要凝聚共识推进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2011年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登)[J].体育教学,2011(3).
    [259]韩坤,于可红.我国学校体育法制建设50年[J].浙江体育科学,2004(2).
    [260]王书彦,周登嵩.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的评价指标体系[J].体育学刊,2010(6).
    [261]宋尽贤,滕子敬.第2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综述[J].体育学刊,2004(1).
    [262]卢元镇.当今学校体育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5).
    [263]许健.论体育锻炼对协作意识、社会角色、个性形成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5(5).
    [264]林崇德、李庆安.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1).
    [268]《体育教学》记者.阳光体育运动催生出的大课间行为艺术[J].体育教学,2010,6.
    [265]吴悦,嵇明海.南京市中、小学阴雨雪天气室内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块方案研究[J].运动,2011(9).
    [266]董富秋.从实例中探寻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J].运动,2012(2).
    [267]代东升,罗少功等.对“晨光”体育活动的审度与思考[J].洛阳大学学报,2002(2).
    [268]魏延志.“体育生活化”语境之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4).
    [269]裴立新,肖剑.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状况与“体育生活化”可行性的再研究[J].体育科研,2006(4).
    [270]肖焕禹,陈玉忠.体育生活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实现路径[J].体育科研,2006(4).
    [271]熊茂湘.体育生活化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27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S].教体艺[2006]6号.
    273《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年2月20日)第三章,第十条。
    274《全民健身条例》(国发[2009]560号2009年8月30日)第三章,第二十一条。
    27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2010年7月)第四章之(八)。
    276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办[2012]53号2012年10月22号)之二,3。
    277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辑.科学技术成果报告中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的研究.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2年11月:300-312。
    278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办[2012]53号2012年10月22号)之三、四、五。
    2792012年9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24号)”公布《教育督导条例》,要求从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
    280郑州市金水区教体局.实施“3233”法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N].中国教育报,2012.05.07.
    281厉衍飞.延安、青岛两地克服三重难关,推动学校阳光体育积极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想做其实并不难[N].人民日报,2011.10.19.
    28221个国家: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N].重庆晚报,2010.11.24.
    283邓小群.深圳学生亟待提高[N].深圳商报,2006.09.18.
    284王占春.王占春教育文选.学校体育的实践与研究[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2.
    285杨贵仁.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C].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5.21.
    286李祥,梁俊雄.试论跨世纪的学校体育功能——体育与健康教育融为一体教育专业改革[C].课题
    287课外体育活动百科名片[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3617948.htm.
    288网易体育资料库.历届奥运奖牌榜回顾[EB/OL]. htt://data.sports.163.com/staticpage/20/medalrank.html.
    289群体司.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EB/OL].(2010-09-02)[2012-01-09].
    290新华网.国民体质监测解读:学生体质与健康问题与成绩并存[EB/OL].(2011-9-2).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11-09/02/c_121955180.htm.
    291湖南体育局体育政策法规:体育运动国际宪章(2001-11-15)[EB/OL]. http://www.sports.gov.cn/contents/29/9152001111517460.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