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汉晋时期颍川荀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颍川荀氏是汉晋时期的主要士族之一,当时有“汝颍多奇士”之说,而荀氏则是颍川众多士族的代表之一。荀氏见于史籍记载者达一百多人,且在中央做文职高官的多,主要是一个士大夫官僚世家。荀氏的婚姻之家基本上属于高门大族,且与皇室联姻,绵延两晋,一直与皇室保持亲戚关系。荀氏的婚媾状况有国婚、身份内婚、地域婚,联姻之家不是皇贵,就是当时一流的士族。在魏晋时期,衡量士族地位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婚宦,从这两方面来考察,颍川荀氏都称得上是“名门望族”。世家大族要取得社会承认,须符合当时社会价值取向。文化素养在当时是衡量人才优劣的标志,也是入仕为官及官职升迁的重要条件。
     魏晋士族多以家学名世,以儒士出身。荀氏人才辈出,其家学以礼乐、律令为主,在文化上具有突出的贡献;荀淑博学,荀爽为“硕儒”,是“八龙”中唯一被认为具有儒学成就的人物;荀悦被誉为最杰出的儒家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的历史著作《汉纪》对后世的历史编撰学有重大影响,为后代王朝编年史的编撰树立了特殊的榜样。荀顗等人的制礼作乐都在文化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荀氏族人生当乱世,风云际会,对于当时的重大政治事件,均直接参与。对于诸如党锢事件等的形成及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荀氏家族本身也受了政治的影响。本身的宗族组织由颍川分散至各地,政治及社会地位在汉晋之际得到提升并达到顶点。
     颍川荀氏是一个族大人众,并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官僚世家。荀氏的文化底蕴使他们在地方精英中的声望迅速提升,与清议运动的结合使得荀家人与名士、党人关系密切。颍川荀氏的子弟,积极投身反对宦官、外戚的斗争,为当时士人集团之楷模。荀彧、荀攸等帮助曹操荐举人才,出谋划策,为北方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总的说来,颍川荀氏是汉晋之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士族,在颍川士族中具有较高声望,可谓是颍川士族的代表之一。颍川荀氏的家族成员在政治上曾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荀氏亦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层面变动的影响,其宗族组织和家族势力在汉晋时期经历了发展和变化。
Xun Family of Ying Chuan had talents to ritual and ritsury as the main and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in culture.Xun Shu was learned,Xun Shuang as master ofConfucianism was consigered to have figures of Confucianism.Xun Yue had beenhailed a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thinkers and Confucian historians,his historicalworks of the HanJi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late generation of historycomplication.Xun Yi,who made merry in leave a light on the history of culture.XunFamily s cultual foundation upgraded its place in the elite quickly.Political criticism byscholars and celebrities in sports made the combination of Xun Family and close toparty people.The children of Xun Family Could adhere to Confucian idealpersonality.They had an abhorrence of evil,joined the struggle against theeunuchs,wifes or mothers relative sorrow.They showed high integrity which as rolemodel of the scholar group.In the late of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gentrycommunicated more and more, and this increased their power. Xun Family of YingChuan was a famous gentry in Han and Jin Dynasty,it had more than100governors。From the two points, Xun Family was elite. The culture was importantfor Xun Family to get power and respect.
     Xun Family had joined many political thing in the late of Eastern Han and JinDynasty.At the same time,their family changed.They showed high integrity whichmade as role model of the scholar group.Xun Yu and Xun You helped Cao Caorecommend talents,they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for unifying the North.XunFamily of YingChuan was a big influential family and was the leader of gentry. XunFamily achieved a higher status and prestige. It played very great role inpolitics,reflected the Confucian scholar as public demeanor.
引文
1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页。(以下同)
    2[梁]沈约:《宋书》卷94《恩佞传》:“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01页。(以下同)
    3[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199《柳冲传》:“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士,权归右姓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77页。(以下同)又见[宋]马端临著,上海师范大学大学古籍研究所等点校:《文献通考》卷28《选举考一》载:“魏晋以来,虽立九品中正之法,然仕进之门则与两汉一而已。或公府辟召,……或由世胄承袭而用,……”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816页。(以下同)
    4《新唐书》卷一九九《柳冲传》:“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著姓士族为之,以定门胄,品藻人物。”(第5677页)
    5[宋]马端临著,上海师范大学大学古籍研究所等点校:《文献通考》卷34“任子条”中载:“自魏晋以来,始以九品中正为取人之法,而九品所取,大概多以世家为主,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故自魏晋以来,仕者多世家。”(第324页)
    6[宋]马端临著,上海师范大学大学古籍研究所等点校:《文献通考》卷34《选举考七》载:“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第324页)
    7[唐]房玄龄等:《晋书》卷41《刘寔传》:“……官职有缺,主选之吏不知所用,但案官次而举之。同才之人先用者,非势家之子,则必为有势者之所念也。……观在官之人,政绩无闻,自非势家之子,率多因资次而进也。”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92页。(以下同)
    8《晋书》卷48《阎缵传》:“国子祭酒邹湛以缵才堪佐著作,荐于秘书监华峤。峤曰:‘此职闲廪重,贵势多争之,不暇求其才。’遂不能用。”(第1350页)
    9[晋]陈寿:《三国志》卷15《刘馥传》:“自黄初以来,崇立太学二十余年,而寡有成者,盖由博士选轻,诸生避役,高门子弟,耻非其伦,故无学者。”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64页。(以下同)10[唐]姚思廉:《梁书》卷21《王峻传》:“王峻子琮为国子生,尚始兴王女繁昌县主……峻曰:‘臣太祖是谢仁祖外孙,亦不藉殿下婚媾为门户。’”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21页。(以下同)
    11《晋书》卷84《杨铨期传》:“杨佺期,弘农华阴人,汉太尉震之后也。……自云门户承籍,江表莫比。有以其门地比王珣者,犹忿恨,而时人以其晚过江,婚宦失类,每排抑之。”(第2200页)
    12[北齐]魏收:《魏书》卷8《世宗纪》:“而中证所铨,但存门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9页。(以下同)
    13《魏书》卷60《韩显宗传》:“夫门望者,是其父祖之遗烈。”(第1339页)
    14[梁]萧子显:《南齐书》卷23《王俭传》:“自金、张世族,袁、杨鼎贵,委质服义,皆由汉氏,膏腴见重,事起于斯。”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38页。(以下同)
    15《南齐书》卷33《王僧虔传》:“兄志告其第寂曰:汝膏粱年少,何患不达。’”(第598页)[梁]沈约撰:《宋书》卷60《荀伯子传》:“(荀)伯子常自矜籍荫之美,谓(王)弘曰:‘天下膏粱,唯使君与下官耳。宣明之徒,不足数也。”(第1628页)
    16《梁书》卷1《武帝纪》:“中间立格,甲族以二十登仕,后门以过立试吏。”又[唐]李延寿:《南史》卷56《张缵传》:“秘书郎四员,宋、齐以来,为甲族起家之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85页。(以下同)
    17[唐]徐坚:《初学记》卷12:“此职与著作郎,自置以来,多起家之选,在中朝或以才授,历江左多仕贵游,而梁世尤甚。”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8页。
    18《南齐书》卷31《江谧传》:“寻敕曰:‘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第570页)
    19《梁书》卷12《韦叡传》:“世为三辅著姓。”(第220页)
    20《新唐书》卷199《柳冲传》:“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士,权归右姓。”(第5677页)
    21《新唐书》卷199《柳冲传》:“‘郡姓’者,以中国士人差第阀阅为之制。”(第5678页)
    1[宋]范晔:《后汉书》卷84《杨彪传》:“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云。”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90页。(以下同)《宋书》卷65《杜骥传》:“臣本中华高族,……”(第1721页)
    2《魏书》卷63《宋弁传》:“然好言人之阴短,高门大族意所不便者,弁因毁之。”(第1415页)
    3[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14《选举二》载:“魏文帝为魏王时,三方鼎立,士流播迁,四方错杂,详覆无所。”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26页。(以下同)
    4《新唐书》卷199《柳冲传》:“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著姓士族为之。”(第5677页)
    5唐长孺著,朱雷等选编:《唐长孺文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页。
    6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15页。(以下同)
    7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315页注。
    8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38页。(以下同)
    9金春峰:《汉代思想史》,第338—339页。
    10[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0页。
    11[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11《王制第五》,收于[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21页。(以下同)
    12[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14《万章下》,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87页。(以下同)
    1余英时:《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收入《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0页。(以下同)
    2汪征鲁:《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
    3《新唐书》卷199《柳冲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77、5678页。
    1宫崎市定著,韩昇、刘建英译:《科举前史:九品官人法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39页。(以下同)
    2毛汉光:《中国古中社会史论》,第37页。
    3[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卷33《经籍志二》,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90页。(以下同)
    4杨联陞:《东汉的豪族》,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0页。(以下同)
    5卫广来:《汉魏晋皇权嬗代》,书海出版社2002年版,第240页。(以下同)
    6日本学者在讨论魏晋时期的士族一般用“贵族“一词。
    1宫崎市定著,韩昇、刘建英译:《科举前史:九品官人法研究》,第4页。
    2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收于《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二)》,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第328页。(以下同)
    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222页。
    4周天游:《论东汉门阀形成的经济因素——东汉门阀问题研究之二》,《史林》1989年增刊,第15页。其相关论著还可参考《论东汉门阀形成的标志》《西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东汉门阀形成的上层建筑诸因素》《学术界》1989年第5期。
    1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2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崇文书局2003年版,第13页。
    3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1页。(以下同)
    4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2页。(以下同)
    5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2页。(以下同)
    6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320—321页。
    1仇鹿鸣:《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33页。
    2《后汉书》卷70《荀彧传》,并见《三国志》卷一四《魏书·郭嘉传》、《晋书》卷69《周觊传》、《晋书》卷118《姚兴载记下》。
    3陈启云:《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75页。
    1刘俊文主编,黄约瑟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0页。
    2宫崎市定著,韩昇、刘建英译:《科举前史:九品官人法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
    3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中华书局2002年版。以下同。
    4[日]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第140页。谷氏另一著作《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亦翻译成中文出版,[日]谷川道雄著,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相关评介参阅李济沧:《论谷川道雄的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2期。
    1[日]川胜义雄著,徐谷梵、李济沧译:《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2刘俊文主编,高明士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中华书局1993年版。
    3参阅张广达:《近年西方学者对中国中世纪世家大族的研究》,载于《中国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12期。
    4[美]伊沛霞著,范兆飞译:《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5周一良:《<博陵崔氏个案研究〉评介》,《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1期。
    6叶妙娜:《东晋南朝侨姓世族婚媾——陈郡谢氏个案研究》,《历史研究》1986年第3期。
    7叶妙娜:《东晋南朝侨姓高门之仕宦》,《中山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8容建新:《80年代以来魏晋南北朝大族个案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4期。
    1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方北辰:《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
    3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以中古士族现象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王永平:《六朝江东世家大族之家风家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6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
    7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
    8收入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二)》,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
    9收于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2011年版。
    10王伊同:《五朝门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1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12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13毛汉光:《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6年版。
    1苏绍兴:《两晋南朝的士族》,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
    2何启民:《中古门第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78年版。
    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范兆飞:《中古太原士族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5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崇文书局2003年版。
    6崔向东:《汉代豪族地域性研究》,中华书局2012年版。
    7赵沛:《两汉宗族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马彪:《秦汉豪族社会研究》,中国书店2002年版。
    9王彦辉:《汉代豪民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崔向东:《日本的两汉豪族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5期。
    1赵沛:《两汉宗族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8页。
    2胡宝国:《汉晋之际的汝颍名士》,《历史研究》1991年第5期。
    3黄宛峰:《东汉颍川、汝南、南阳士人与党议始末》,《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
    4王晓毅:《东汉安顺之际的汝颍名士》,《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5郑明月:《汉魏之际中原世家大族文化活动探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6王大胜:《汉晋时期的颍川士人集团》,《许昌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7孟繁冶、李昱皎:《试论汉魏时期颍川士风的时代特征》,《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8张永刚:《汉晋之际的颍川奇士》,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另有张永刚、杨天荣:《汉魏之际颍川多奇士的原因探究》,《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
    9薛海波:《两汉颍川豪族研究》,吉林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另有薛海波:《东汉政局变动中的颍川豪族》,《南都学坛》2007年第3期;薛海波:《东汉颍川豪族的官僚化和士族化》,《文史哲》2006年第6期。
    1柳春新:《曹操政权中的谯沛集团与颍川集团》,《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1年。
    2朱子彦:《曹魏政权内两大政治集团的产生与竞争》,《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3孟繁冶:《颍川谋士群体与曹操政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
    4王永平:《论荀彧——兼论曹操与东汉大族的关系》,《扬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5刘静夫:《京兆杜氏研究》,《许昌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
    6刘静夫:《颍川荀氏研究》,《南充师专学报》1987年第3期。
    7石振平:《汉末魏晋时期颍川荀氏家族文化述论》,《凯里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8李丽莉、刘晨:《试论汉魏两晋时期颍川荀氏家族的文化贡献》,《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9刘啸:《论汉末名士到魏晋士族的复杂历程——以汉末颍川荀、陈、钟三家为中心》,《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孟祥娟:《汉末迄魏晋之际文学家族述论》,吉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2陈启云著,高专诚译:《荀悦与中古儒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以下同)
    3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以下同)
    4陈启云:《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版。
    5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以下同)
    6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收于《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二)》,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以下同)
    1曹道衡:《东汉文化中心的东移及东晋南北朝学术文艺的差别》,《文学遗产》2006年第5期,第8页。
    2李俊峰:《汉魏汝颍士人兴起的历史地理背景》,《黑龙江史志》2008年第8期;何瑞云:《秦颍川郡沿革考——并与谭其骧先生商榷陈郡问题》,《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毛丽丽:《东汉颍川郡守略述》,《科教文汇》2007年第8期;潘保宇:《两汉颍川太守考》,《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马银行:《远古至秦汉间汝颍水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袁祖亮:《秦汉时期的颍川郡》,《许昌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
    3胡宝国:《汉晋之际的汝颍名士》,《历史研究》1991年第5期;刘豪:《西汉颍川文化特色浅论》,《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余乐:《论汝颍文化》,《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张永刚:《汉晋之际的颍川奇士》,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张永刚、杨天荣:《汉魏之际颍川多奇士的原因探究》,《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孟繁治、李昱皎:《试论汉魏时期颍川士风的时代特征》,《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徐华:《洛、许名士与汉魏之际的学风演变》,《史学月刊》2001年第2期;王大胜:《汉晋时期的颍川士人集团》,《许昌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薛海波:《两汉颍川豪族研究》,吉林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薛海波:《东汉政局变动中的颍川豪族》,《南都学坛》2007年第3期;薛海波:《东汉颍川豪族的官僚化和士族化》,《文史哲》2006年第6期;任群英:《汝颍名士论争的深层蕴含》,《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王春芳:《汉晋之际汝颍人物的流布及作用》,安徽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侯二朋:《东汉人物地域分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冯世明:《东汉官僚的地域构成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4陈雁:《东汉魏晋时期颍汝、南阳地区的私学与游学》,《文史哲》2000年第1期。
    1[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7《河南道》,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24页。
    2林甘泉:《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页。(以下同)
    3劳榦:《两汉郡国面积之估计及口数增减之推测》,收入《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汇编·历史编·秦汉卷一》,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64页。(以下同)
    4参考劳榦《两汉郡国面积之估计及口数增减之推测》的郡国面积和《汉书·地理志》中载各郡人口数,计算结果与劳榦先生文有出入,
    1《后汉书》志20《郡国志》,第3421页。
    2劳榦:《两汉郡国面积之估计及户口增减之推测》,刊于《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历史编·秦汉卷一》,第64页。
    1[清]顾祖禹撰,施和金等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47《河南二》,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183页。
    2[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68“建安二十三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154页。
    3高敏:《秦汉魏晋南北朝土地制度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13页。
    4《晋书》卷14《地理志》,第420页。
    5《晋书》卷14《地理志》,第421页。
    6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收入《长水粹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74页。
    7[汉]司马迁:《史记》卷93《韩信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32、2633页。(以下同)
    8《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53、3254页。
    1林甘泉:《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第41—54页。
    2林甘泉:《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第40页
    3林剑鸣:《秦汉史》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95页。
    4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以下同)
    5[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22《颍水》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16页。
    6《史记》卷17《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第802页。
    1[汉]班固:《汉书》卷89《循吏列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29页。(以下同)
    2《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第2462页。
    3《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第2467页。
    4《三国志》卷1《武帝纪》注引《魏书》,第14页。
    1[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0《三国》,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31页。(以下同)
    2《汉书》卷10《成帝纪》,第314页。
    3[汉]桓宽著,马百非注:《盐铁论简注》卷36《水旱》,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75页。(以下同)
    4[汉]桓宽著,马百非注:《盐铁论简注》,第20—21页。
    1《汉书》卷28《地理志第八下》,第1640页。
    2[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11页。以下同。
    3《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69页。
    4《汉书》卷28下《地理志》,第1654页。
    1《汉书》卷76《赵广汉传》,第3200页。
    2《汉书》卷76《赵广汉传》,第3200页。
    3《汉书》卷76《赵广汉传》,第3200页。
    4《汉书》卷76《韩延寿传》,第3210页。
    5《汉书》卷76《韩延寿传》,第3211页。
    6《汉书》卷89《循吏列传》,第3629页。
    7《汉书》卷89《循吏列传》,第3631页。
    8《汉书》卷89《循吏列传》,第3630页。
    1《汉书》卷89《循吏列传》,第3631页。
    2《汉书》卷28《地理志》,第1654页。
    3牟发松:《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与国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83页。(以下同)
    4《后汉书》卷22《刘隆传》,第781页。
    5《后汉书》卷16《寇恂传》,第624页。
    6《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第2463页。
    1《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第2467页。
    2《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第2467页。
    3《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第2468页。
    4毛礼锐:《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89页。
    5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第26页。
    1[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4“东汉功臣多近儒”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0—91页。
    2《后汉书》卷79《儒林列传》,第2588页。
    3《后汉书》卷67《党锢列传》,第2191页。
    4《后汉书》卷46《郭躬传》,第1543页。
    5《后汉书》卷62《荀淑传》,第2049页。
    6《三国志》卷11《管宁传》,第354页。
    7《后汉书》卷20《王霸传》,第734页。
    8《后汉书》卷62《郭躬传》,第1546页。
    9《后汉书》卷62《钟皓传》,第2064页。
    10《后汉书》卷62《韩韶传》,第2063页。
    11《三国志》卷14《郭嘉传》注引《傅子》,第431页。
    12《汉书》卷28《地理志下》,第1654页。
    1[清]赵翼著,曹光甫校点:《陔余丛考》,卷16“两汉时受学者皆赴京师”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68、269页。(以下同)
    2王子今:《秦汉区域文化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5页。
    3《汉书》卷52《灌夫传》,第2384页。
    1《后汉书》卷49《仲长统传》,第1648、1651页。
    2张永刚、杨天荣:《汉魏之际颍川多奇士的原因探究》,《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第80页。
    3[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83《孔融》,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923、
    924页。(以下同)
    4《后汉书》卷70《荀彧传》注引《魏志》,第2285页。
    5《晋书》卷69《周顗传》,第1850页。
    6这里的“汝”指汝南郡,《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称:“越、楚则有三俗。夫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其俗剽轻,易发怒,地薄,寡于积聚。……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也。……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其俗大类西楚。”(第3267、3268页)《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也称:“楚地,冀、轸之分壄也。今之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及汉中、汝南郡,
    尽楚分也。……汝南之别,皆急疾有气势。”(第1665、1666页)可见汝南的风俗为“剽轻,易发怒”,“急疾有气势”,西汉建立后,废封建,置郡县,各地的风俗逐渐改变,汝南郡和颍川郡毗邻,文化交流频繁,士人交往较多,两地的风俗相互影响,渐渐呈现出一致性,所以史籍中常见两地连称。
    1《晋书》卷118《姚兴载记》,第3000页。
    1[宋]邓名世撰,王力平点校:《古今姓氏书辩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2[汉]宋衷注,[清]秦嘉谟辑:《世本八种》之《秦嘉谟辑补本》卷7,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16页。
    3承载撰:《春秋榖梁传译注僖公二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页。
    4[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僖公二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23页。
    1[晋]杜预集解:《春秋经传集解第五僖公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0页。(以下同)
    2[晋]杜预集解:《春秋经传集解第五僖公上》,第270页。
    3[汉]宋衷注,[清]张澍集补:《世本八种》之《张澍稡集补注本》卷5,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25页。
    4[晋]杜预集解:《春秋经传集解第八文公上》,第456、457页。
    1《史记》卷74《荀卿列传》,第2348页。
    2[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卷7《穷通》,第322页。
    3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荀卿年十五之齐考》,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87页。
    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7页。
    5《史记》卷74《荀卿列传》,第2348页。
    6[唐]林宝撰,岑仲勉校:《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3《十八谆》,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75页。
    1《后汉书》卷62《荀淑传》,第2049页。
    2《三国志》卷10《荀彧传》,第307页。
    3毛汉光:《中国古中社会史论》,第82页。
    4《后汉书》卷67《党锢列传序》,第2186页。
    5《后汉书》卷67《党锢列传序》,第2186页。
    1《汉书》卷6《武帝纪》,第156页。
    2《汉书》卷56《董仲舒传》,第2513页。
    3《汉书》卷56《董仲舒传》,第2525页。
    4《后汉书》卷61《黄瓊传》,第2042页。
    5[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14《选举》,第311页。
    6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43页。
    7《汉书》卷6《武帝纪》,第197页。
    8《汉书》卷8《宣帝纪》,第258页。
    1《汉书》卷10《成帝纪》,第307页。
    2《汉书》卷75《夏侯胜传》,第3159页。
    3《汉书》卷73《韦贤传》,第3107页。
    4[清]孙星衍辑:《汉官六种》之《汉官仪》卷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5页。(以下同)
    5《后汉书》卷62《荀淑传》,第2049页。
    6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82页。
    1孟繁冶、李昱皎:《试论汉魏时期颍川士风的时代特征》,《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第75页。
    2《后汉书》卷78《宦者列传》,第2510页。
    3刘俊文主编,高明士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专论》,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19页。
    4《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列传》,第2547页
    5《后汉书》卷78《宦者列传》,第2521页。
    6《后汉书》卷67《党锢列传》序,第2185页。
    1《后汉书》卷82《方术列传上》,第2724页。
    2[晋]袁宏撰,张烈点校:《后汉纪》卷22《桓帝纪下卷》,收于《两汉纪》下册,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32页。(以下同)
    3[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496注引崔寔《政论》,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版,第2268页。(以下同)
    4《后汉书》卷67《党锢列传》,第2187页。
    5《后汉书》卷78《宦者列传》,第2522页。
    6《后汉书》卷67《党锢列传》,第2207页。
    1金发根:《东汉党锢人物分析》,《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汇编》,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29、1230页。
    2《后汉书》卷67《党锢列传》,第2197页。
    3《后汉书》卷67《党锢列传》,第2216页。
    1《后汉书》卷67《党锢列传》,第2195、2196页。
    2《后汉书》卷69《窦武传》,第2241页。
    3《后汉书》卷69《窦武传》,第2241、2242页。
    4《后汉书》卷67《党锢列传序》,第218页。
    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288页。
    2余英时:《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古代篇),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版,第214—215页。
    3《后汉书》卷79《儒林传上》,第2548页。
    4《后汉书》卷83《逸民列传》,第2775—2776页。
    1《后汉书》卷75《袁术传》,第2439页。
    2《后汉书》卷62《荀爽传》,第2057页。
    3《后汉书》卷62《陈纪传》,第2068页。
    1《三国志》卷13《钟繇传》,第391页。
    2《后汉书》卷74《袁绍传》,第2373页。
    3《三国志》卷1《武帝纪》,第26页。
    4《三国志》卷6《袁绍传》,第201页。
    5《三国志》卷25《辛毗传》,第695—696页。
    1《三国志》卷6《袁绍传》注引《魏书》,第210页。
    2刘蓉:《汉魏名士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33页。(以下同)
    3《三国志》卷14《郭嘉传》,第431页。
    4《三国志》卷14《郭嘉传》注引《傅子》,第432页。
    5参阅刘蓉:《汉魏名士研究》,第135页。
    1《三国志》卷1《武帝纪》,第32页。
    2《三国志》卷1《武帝纪》,第44页。
    3《三国志》卷1《武帝纪》注引《魏书》,第49—50页。
    4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3、45页。(以下同)
    5《三国志》卷21《王粲传》,第598页。
    1曾维华、王冕:《论曹操对豪族的基本策略:以争取为主》,《史林》2011年第5期,第64页。
    2《三国志》卷14《郭嘉传》注引《魏书》,第435页。
    3《史记》卷53《萧何世家》,第2015、2016页。
    4《三国志》卷10《荀彧传》注引《彧别传》,第315页。
    5《三国志》卷14《郭嘉传》注引《魏书》,第435页。
    1《三国志》卷2《文帝纪》注引《献帝传》,第63页。
    2《三国志》卷22《陈群传》,第636—637页。
    3《三国志》卷2《文帝纪》注引《魏书》,第77页。
    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第42页。
    2《晋书》卷1《宣帝纪》,第1页。
    3《晋书》卷1《宣帝纪》,第2页。
    1《晋书》卷1《宣帝纪》,第20页。
    2《三国志》卷13《钟毓传》,第400页。
    3《三国志》卷9《曹爽传》,第286页。
    4《三国志》卷9《曹爽传》,第288页。
    1《晋书》卷1《宣帝纪》,第18—19页。
    2《宋书》卷39《百官志上》称:“自魏、晋以来,(相国)非复人臣之位矣。”(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18页)丞相相当于相国。[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19《职官一》称:“宋齐梁陈,并相因习,或为丞相,或为相国,多非寻常人人臣之职。”(第490页)宋齐梁陈实际上是因袭魏晋。
    3《三国志》卷22《陈泰传》,第638、639页。
    4《三国志》卷28《钟会传》,第785页。
    5《三国志》卷28《钟会传》,第785页。
    6《三国志》卷28《钟会传》,第787页。
    1《晋书》卷3《武帝纪》,第50页。
    2[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0《三国》,第335—336页。
    1《后汉书》卷62《荀淑传》,第2050页。
    2《后汉书》卷62《荀淑传》,第2049、2050页。
    3《三国志》卷54《周瑜传》注引谢承《后汉书》,第1259页。
    4[南朝·宋]刘义庆著,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页。(以下同)
    5《后汉书》卷62《荀淑传》注引皇甫谧《高士传》,第2050页。
    6《后汉书》卷62《荀爽传》,第2051页。
    1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第一编《论魏晋时期的变化》,第43页。
    2《后汉书》卷62《荀爽传》,第2057页。
    3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87页。
    4陈启云著,高专诚译:《荀悦与中古儒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以下所以均为此版本。
    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26页。
    2见《三国志》卷10《荀彧传》、《荀攸传》及注。《世说新语》中《赞誉》、《排调》及注。
    3钱穆:《国史大纲》第12章《长期分裂之开始》,第218页。
    1《三国志》卷10《荀彧传》,第307页。
    2《三国志》卷10《荀彧传》,第308页。
    3《后汉书》卷24《马援传》,第830页。
    4《三国志》卷6《袁绍传》注引《魏氏春秋》,第197-198页。
    1《后汉书》卷70《荀彧传》,第2281页。
    2《三国志》卷1《武帝纪》,第7页。
    3《三国志》卷1《武帝纪》,第8页。
    4[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6“荀彧传”条,第130页。
    1《三国志》卷10《荀彧传》,第309页。
    2《三国志》卷10《荀彧传》,第310页。
    1《三国志》卷12《毛玠传》,第374页。
    2《三国志》卷11《凉茂传》,第338页。
    3《后汉书》卷80下《文苑列传》,第2653页。
    4《三国志》卷10《荀彧传》,第313、314页。
    5参见万绳楠:《曹魏政治派别的分野及其升降》,《历史教学》1964年第1期,第3页。
    1《三国志》卷14《郭嘉传》,第431页。
    2《三国志》卷10《荀彧传》,第311页。
    3《三国志》卷10《荀彧传》注引《彧别传》,第318页。
    4《三国志》卷10《荀攸传》,第324页。
    5《三国志》卷10《荀彧传》,第316页。
    6《三国志》卷10《荀彧传》注引《荀氏家传》,第316页。
    7参见张大可:《论曹操的智囊团》,《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第99、101页。
    1《三国志》卷10《荀彧传》注引《彧别传》,第316页。
    2《晋书》卷65《王导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46页。
    3《三国志》卷10《荀彧传》,第310页。
    4《三国志》卷1《武帝纪》,第22页。
    1《三国志》卷14《董昭传》注引《献帝春秋》,第440页。
    2《后汉书》卷70《荀彧传》,第2290页。
    3《三国志》卷10《荀彧传》,第317页。
    4[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6“荀彧传”条,第130页。
    5《三国志》卷1《武帝纪》注引《魏书》,第8页。
    6《三国志》卷1《武帝纪》注引《魏武故事》,第32页。
    1《后汉书》卷70《荀彧传》,第2291—2292页。
    2《三国志》卷10《荀彧传》,第332页。
    3《三国志》卷10《荀彧传》,第332页。
    4[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6“荀彧传”条,第130页。
    1列宁:《列宁全集》卷20,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459页。
    2孟祥才:《论荀彧》,《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第52页。
    3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第53、54页。
    4《三国志》卷10《荀攸传》,第321页。
    1《三国志》卷10《荀攸传》,第321页。
    2《三国志》卷10《荀攸传》,第322页。
    3《三国志》卷10《荀攸传》,第322页。
    4《三国志》卷10《荀攸传》,第324页。
    5《三国志》卷10《荀攸传》,第324页。
    6《三国志》卷10《荀攸传》,第324页。
    7《三国志》卷10《荀攸传》,第324页。
    1《三国志》卷1《武帝纪》,第39页。
    2[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7“九锡文”条,第148页。
    3《三国志》卷1《武帝纪》注引《魏书》,第40页。
    1《三国志》卷1《武帝纪》注引《魏略》,第42页。
    2《三国志》卷10《荀攸传》,第325页。
    3程树徳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10《公冶下》,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40页。(以下同)
    4《三国志》卷10《荀攸传》注引《魏书》,第325页。
    5《三国志》卷10《荀攸传》,第325页。
    6《三国志》卷10《荀彧传》注引《荀氏家传》,第319页。
    7《三国志》卷10《荀彧传》注引《荀氏家传》,第319页。
    8《三国志》卷10《荀彧传》注引《荀氏家传》,第319页。
    9《三国志》卷10《荀彧传》注引《荀氏家传》,第316页。
    1《三国志》卷22《陈群传》,第635页。
    2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5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4页。
    3王仲荤:《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页。
    1陈长琦:《中国古代国家与政治》,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204、208页。(以下同)
    2陈长琦:《中国古代国家与政治》,第204、208页。
    3《宋书》卷94《恩悻传》,第2310页。
    4唐长孺:《九品中正制度试释》,收于《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15页。(以下同)
    5[宋]马端临著,上海师范大学大学古籍研究所等点校:《文献通考》卷28《选举考一》,第812页。
    6[明]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点校:《日知录集释》卷13《清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64页。(以下同)
    7《晋书》卷48《段灼传》,第1347页。
    8《晋书》卷92《王沈传》,第2382页。
    1[宋]马端临著,上海师范大学大学古籍研究所等点校:《文献通考》卷39《选举考十二》,第1141页。
    2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第93—94页。
    3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第160页。
    4[宋]马端临著,上海师范大学大学古籍研究所等点校:《文献通考》卷36《选举考九》,第1057页。
    5[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14《选举》,第330页。
    6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第82页。
    1《晋书》卷36《卫瓘传》,第1058页。
    2[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12“江左士族无功臣”条,第254页。
    3[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14《选举》,第331页。
    4《新唐书》卷199《柳冲传》,第5677页。
    5[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史通通释》卷10《杂述》,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81页。
    1《晋书》卷26《食货志》,第790页。
    2衣食客指负责服侍主人衣食生活的奴客。
    3《晋书》卷26《食货志》,第790—791页。
    4《晋书》卷26《食货志》,第790页。
    5《隋书》卷24《食货志》,第674页。
    1《晋书》卷2《文帝纪》,第44页。
    1《晋书》卷14《地理志》,第414页。
    2[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78“魏元帝咸熙元年五月”条胡三省注:“魏王操置名号侯以赏军功,虚封自此始矣。今虽复五等爵,亦虚封也。”(第2486页)
    3柳春新:《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213页。
    4《晋书》卷35《裴秀传》,第1038页。
    5《晋书》卷3《武帝纪》,第52页。
    6参见董慧秀:《论晋武帝对异姓功臣的处置》,武汉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9页。
    7[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200引王隐《晋书》所载泰始元年封功臣诏曰:“……腹心股肱,文武之臣,光齐帝业,余嘉乃勋,庆赏之行,其用宜速。”这可以说是对“旧勋”的解释。(第967页。)
    1《晋书》卷39《荀顗传》,第1150页。
    2《晋书》卷39《荀顗传》,第1150页。
    3《晋书》卷33《王祥传》,第988页。
    4《晋书》卷39《荀顗传》,第1151页。
    1《晋书》卷31《后妃传》,第963页。
    2《晋书》卷39《荀顗传》,第1151页。
    3《晋书》卷3《武帝纪》,第65页。
    1《三国志》卷10《荀彧传》注,第332页。
    2《三国志》卷10《荀彧传》注引《彧别传》,第317页。
    3《晋书》卷39《荀勖传》,第1152页。
    4《晋书》卷39《荀勖传》,第1152页。
    5《晋书》卷39《荀勖传》,第1153页。
    1《晋书》卷39《荀勖传》,第1153页。
    2《晋书》卷39《荀勖传》,第1157页。
    3《晋书》卷39《荀勖传》,第1153页。
    4《晋书》卷22《乐上》,第693页。
    5《晋书》卷44《华廙传》,第1260、1261页。
    1《晋书》卷39《荀勖传》,第1157页。
    2[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卷4《大禹谟》,收于[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6页。(以下同)
    3[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1《劝学篇》,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6页。(以下同)
    4《晋书》卷14《地理志上》,第414、415页。
    5《晋书》卷14《地理志上》,第415页。
    1[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80“武帝咸宁三年”,第2546页。
    2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第137页。
    3《晋书》卷39《荀勖传》,第1159页。
    4《晋书》卷39《荀勖传》,第1159页。
    1[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221引《束晢集》,第1054页。
    2《梁书》卷37《谢举传论》,第534页。
    3《晋书》卷75《王坦之传》,第1964页。
    4《南齐书》33《王僧虔传》,第592页。
    5《晋书》卷48《阎瓒转》,第1350页。
    1《梁书》卷34《张缵传》,第493页
    2[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卷3《勉学》,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48页。
    3《南史》卷31《张率传》,第816页。
    4《宋书》卷58《谢弘微传》,第1591页。
    5[唐]姚思廉:《陈书》卷34《蔡凝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70页。(以下同)
    6《梁书》卷49《庾於陵传》,第689页。
    7《南史》卷23《王劢传》,第642页。
    8《晋书》卷75《王国宝传》,第1970页。
    9《南齐书》卷31《江谧传》,第570页。
    10《北齐书》卷62《崔劼传》,第558页。
    11《隋书》卷26《百官志上》,第741页。
    1[隋]虞世南:《北堂书钞》卷58引《晋诸公赞》,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26页。
    2《晋书》卷47《傅玄传》,第1319页。
    3[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203引《李重集·杂奏议》,第979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76页。
    2《梁书》卷48《范缜传》,第665页。
    3《梁书》卷48《范缜传》,第665页。
    4杨伯峻:《列子集释》卷7《杨朱篇》,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36页。
    5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收入《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二)》,第275页。
    6[南朝·宋]刘义庆著,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卷27《假谲》,第1010页。
    1钱穆:《国史大纲》第18章《变相的封建势力》,第303页。
    1《三国志》卷10《荀彧传》,第316页。
    2《三国志》卷10《荀彧传》注引何劭《荀粲传》,第320页。
    3《三国志》卷10《荀恽传》,第319页。
    4《晋书》卷75《荀羡传》,第1980页。
    5文章统计本之正史,参阅《五朝门第》、《中国帝王皇后宗室公主世系表》、《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及相关南朝墓志等。
    1《晋书》卷75《荀崧传》,第1975、1976页。
    2《晋书》卷39《荀勖传》,第1157页。
    3《晋书》卷39《荀邃传》,第1158页。
    4《晋书》卷39《荀顗传》,第1150页。
    5《晋书》卷39《荀勖传》,第1152页。
    1孙晓:《中国婚姻小史》,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93页。
    2易图强:《试析两晋南朝士族门第婚姻形成的原因》,《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第46页。
    3《晋书》卷77《陆玩传》,第202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4页。
    2王伊同:《五朝门第》,第210页。
    3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第63页。
    4易图强:《试析两晋南朝士族门第婚姻形成的原因》,《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第50页。
    1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265页。
    1[南朝·宋]刘义庆著,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卷1《德行》,第8页。
    2《后汉书》卷67《李膺传》,第2191页。
    3《后汉书》卷62《钟皓传》,第2064页。
    4《后汉书》卷62《韩韶传》,第2063页。
    5《三国志》卷11《管宁传》注引《先贤行状》,第355页。
    1《晋书》卷65《王导传》,第1745页。
    2《晋书》卷58《周勰传》,第1574页。
    3[南朝·宋]刘义庆著,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卷2《言语》,第108、109页。
    4《晋书》卷65《王导传》,第1745、1746页。
    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第68页。
    2《晋书》卷6《元帝纪》,第145、146页。
    3《晋书》卷98《王敦传》,第2554页。
    4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323页。
    5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6页。
    6[美]伊沛霞著,范兆飞译:《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第25页。
    1《晋书》卷6《明帝纪》,第164页。
    2[美]伊沛霞著,范兆飞译:《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第24页。
    3[南朝·宋]刘义庆著,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卷10《规箴》,第668页。
    4《晋书》卷73《庾冀传》,第1932、1933页。
    5[南朝·宋]刘义庆著,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卷3《政事》引《续晋阳秋》,第220页。
    6[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卷4《涉务》,第317页。
    7《晋书》卷66《陶侃传》,第1768页。
    1《晋书》卷68《贺循传》,第1831页。
    2《晋书》卷98《王敦传》,第2557页。
    3《晋书》卷117《姚兴载记》上,第2980页。
    4《晋书》卷39《荀勖传》,第1160页。
    5《晋书》卷39《荀勖传》,第1160页。
    6《晋书》卷39《荀勖传》,第1160页。
    7《晋书》卷39《荀勖传》,第1160页。
    1《晋书》卷39《荀勖传》,第1161页。
    2《晋书》卷39《荀勖传》,第1158页。
    3《晋书》卷39《荀勖传》,第1159页。
    4《晋书》卷39《荀勖传》,第1159页。
    5《晋书》卷75《荀崧传》,第1975、1976页。
    6《晋书》卷75《荀崧传》,第1979页。
    1《晋书》卷75《荀崧传》,第1979页。
    2《晋书》卷75《荀崧传》,第1979页。
    3《晋书》卷75《荀崧传》,第1977、1978页。
    4《晋书》卷75《荀崧传》,第1976页。
    1《晋书》卷75《荀崧传》,第1980页。
    2《晋书》卷75《荀崧传》,第1980页。
    3《晋书》卷75《荀崧传》,第1981页。
    4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25—26页。
    5《晋书》卷62《刘群传》,第1691页。
    6《晋书》卷35《裴宪传》,第1051页。这里的二子是指荀绰和裴宪。
    1《晋书》卷35《裴秀传》,第1051页。
    2《晋书》卷69《刁协传》,第1842页。
    3《晋书》卷69《刁协传》,第1842页。
    4《晋书》卷69《刁协传》,第1842页。
    5《晋书》卷69《刁协传》,第1843页。
    6《宋书》卷3《武帝纪下》,第59页。
    7《宋书》卷56《谢瞻传》,第1558页。
    1《宋书》卷44《谢晦传》,第1361页。
    2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218页。
    3《宋书》卷60《荀伯子传》,第1627页。
    4《宋书》卷60《荀伯子传》,第1628页。
    5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第61页。
    6《宋书》卷60《荀伯子传》,第1629页。
    7《梁书》卷47《荀匠传》,第650页。
    8《梁书》卷47《荀匠传》,第650页。
    1《陈书》卷13《荀郎传》第202页。
    2《陈书》卷13《荀朗传》,第202页。
    3《陈书》卷13《荀郎传》,第202页。
    4《陈书》卷13《荀郎传》,第203页。
    5《陈书》卷13《荀郎传》,第203页。
    6《后汉书》卷62《荀淑传》,第2049页。
    1《三国志》卷10《荀彧传》,第316页。
    2《晋书》卷39《荀顗传》,第1151页。
    3《晋书》卷35《裴宪传》,第1051页。
    4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11页。
    5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88页。
    1[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卷4《涉务》,第324页。
    2苏绍兴:《两晋南朝的士族》,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第47页。
    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31页。
    2钱穆:《国史大纲》第18章《变相的封建势力》,第309、310页。
    3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收入《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二)》,第272页。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260页。
    2《汉书》卷88《儒林传》,第3596页。
    3《后汉书》卷79《儒林列传》,第2545页。
    4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收入《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二)》,第269页。
    5《后汉书》卷62《荀爽传》,第2050页。
    6《后汉书》卷62《荀爽传》,第2051页。
    7《后汉书》卷62《荀爽传》,第2051页。
    8《后汉书》卷62《荀爽传》,第2056页。
    9《后汉书》卷62《荀爽传》,第2051页。10参阅王葆玹:《今古文经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6—168页。(以下同)11[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5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47页。(以下同)
    1[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52,第1479页。
    2[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30页。(以下同)
    3《后汉书》卷62《荀爽传》,第2051页。
    4《后汉书》卷62《荀爽传》,第2052页。
    5《后汉书》卷62《荀爽传》,第2055页。
    6[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17《性恶篇》,第434—435页。
    7崔大华:《儒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94页。
    8《后汉书》卷62《荀爽传》,第2050页。
    9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探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0页。
    10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4页。
    1[南朝·宋]刘义庆著,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卷2《言语》,第74页。
    2徐复观:《中国人性史论先秦篇》,收于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页。(以下同)
    3张涛:《<白虎通义>与易学》,《周易研究》2004年第6期,第31页。
    4关于荀爽易学思想的研究,可参看张涛、袁江玉:《汉代的易学与史学》,《南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张涛、蒿凤:《易学与秦汉思想的发展》,《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张涛:《略论荀爽易学》,《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王新春:《荀爽易学乾升坤降说的宇宙关怀与人文关切》,《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4期;王棋:《荀爽易学研究》,山东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5《后汉书》卷79《儒林列传》,第2554页。
    1余敦康:《汉宋易学解读》,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79—80页。(以下同)
    2[清]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3页。
    3刘玉建:《两汉象数易学研究》上册,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74页。
    4余敦康:《汉宋易学解读》,第76页。
    5《后汉书》卷62《荀爽传》,第2057页。
    6《后汉书》卷62《荀爽传》,第2052—2053页。
    1周立升:《荀爽易学通论》,刘大钧主编《大易集要》,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109页。
    2[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第8页。
    3[清]李道平撰,潘雨廷点校:《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71页。
    4[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第233页。
    5[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第252页。
    1刘玉建:《汉代易学通论》,齐鲁书社2012年版,第254页。
    2[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第9页。
    3[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第18页。
    4[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第15页。
    5[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第15页。
    6[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第78页。
    7[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第153页。
    8[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第153页。
    9[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第37页。
    10[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第56页。
    11[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第10页。
    1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484页。(以下同)
    2[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52《中庸》,第1625页。
    3朱伯崑:《周易知识通览》,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76页。
    4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第488页。
    5[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第79页。
    6余敦康:《汉宋易学解读》,第96页。
    1[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第17—18页。
    2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第236页。
    3[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第151页。
    4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第215页。
    5《三国志》卷57《虞翻传》注引《虞翻别传》,第1322页。
    1[汉]荀悦著,张烈点校:《汉纪》卷25《孝成皇帝纪二》,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38页。(以下同)
    2周立升:《两汉易学与道家思想》,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90页。
    3[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第72页。
    2《后汉书》卷62《荀悦传》,第2058页。
    3《后汉书》卷62《荀悦传》,第2058页。
    4《后汉书》卷62《荀悦传》,第2058页。
    5[汉]荀悦:《申鉴》卷1《政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版,第4页。(以下同)
    6《后汉书》卷62《荀悦传》,第2058页。
    7《后汉书》卷62《荀悦传》,第2062页。
    1刘隆有:《试论<汉纪>中的天命思想》,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4年第2期,第112—114页。
    2[汉]荀悦著,张烈点校:《汉纪》卷4《高祖皇帝纪》,第57页。
    3[汉]荀悦著,张烈点校:《汉纪》卷30《孝平皇帝纪》,第547页。
    4陈启云著,高专诚译:《荀悦与中古儒学》,第138页。
    5[汉]荀悦:《申鉴》卷1《政体》,第4页。
    6[汉]荀悦著,张烈点校:《汉纪》卷6《高后纪》,第85页。
    1《汉书》卷26《天文志》,第1273页。
    2[汉]荀悦著,张烈点校:《汉纪》卷13《孝武皇帝纪》,第227页。
    3[汉]荀悦著,张烈点校:《汉纪》卷6《高后纪》,第85页。
    4[汉]荀悦著,张烈点校:《汉纪》卷6《高后纪》,第86页。
    5白寿彝:《中国史学史论集》,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27页。
    6[汉]荀悦著,张烈点校:《汉纪》卷6《高后纪》,第86页。
    1[汉]荀悦:《申鉴》卷3《杂言上》,第23页。
    2“六主”和“六臣”的论述见《汉纪》卷16《孝昭皇帝纪》,第288、289页。
    3[汉]荀悦:《申鉴》卷4《杂言上》,第24页。
    4[汉]荀悦:《申鉴》卷1《政体》,第5页。
    5[汉]荀悦著,张烈点校:《汉纪》卷6《高后纪》,第86页。
    6《后汉书》卷62《荀悦传》,第2059页。
    1《后汉书》卷62《荀悦传》,第2059页。
    2《后汉书》62《荀悦传》,第2061页。
    3[汉]荀悦著,张烈点校:《汉纪》卷23《孝元皇帝纪》,第407—408页。
    4[汉]荀悦:《申鉴》卷1《政体》,第9页。
    5[汉]荀悦著,张烈点校:《汉纪》卷8《孝文皇帝纪》,第114页。
    1[汉]荀悦著,张烈点校:《汉纪》卷8《孝文皇帝纪》,第114页。
    2[汉]荀悦著,张烈点校:《汉纪》卷8《孝文皇帝纪》,第115页。
    3[汉]荀悦著,张烈点校:《汉纪》卷10《孝武皇帝纪》,第158页。
    4[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3《曲礼上》,第1250页。
    5[汉]荀悦:《申鉴》卷2《时事》,第14、15页。
    6阎先生认为“文吏”具备以下特征:“他们经过专门培训而具备了基本行政能力,依照能力、功绩和年劳任职升迁,……就是比照韦伯的定义,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将之视为职业官僚,即使他们尚达不到现代文官的那种高度分化程度。”(参见氏著:《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以下同)
    1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491页。
    2钱穆:《国史大纲》第10章《士族之新地位》,第191页。
    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310页。
    4[汉]荀悦著,张烈点校:《汉纪·序》,第1页。
    5[汉]荀悦著,张烈点校:《汉纪·序》,第2页。
    1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54页。
    2刘隆有:《荀悦鉴戒史观浅析》,载《中州学刊》1983年第5期,第121—122页。
    3[汉]荀悦著,张烈点校:《汉纪》卷23《孝元皇帝纪》,第407、408页。
    4[汉]荀悦著,张烈点校:《汉纪》卷2《高祖皇帝纪》,第26页。
    5[汉]荀悦著,张烈点校:《汉纪》卷2《高祖皇帝纪》,第27页。
    1[汉]荀悦著,张烈点校:《汉纪》卷8《孝文皇帝纪》,第119页。
    2[汉]荀悦:《申鉴》卷4《杂言上》,第25页。
    3[汉]荀悦著,张烈点校:《汉纪》卷1《高祖皇帝纪》,第1页。
    4[汉]荀悦著,张烈点校:《汉纪》卷29《孝哀皇帝纪》,第516页。
    5[汉]荀悦:《申鉴》卷2《时事》,第12页。
    1[汉]荀悦著,张烈点校:《汉纪》卷6《高后纪》,第86页。
    2周桂钿:《秦汉思想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71页。
    3陈启云著,高专诚译:《荀悦与中古儒学》,第255页。
    4参见陈启云著,高专诚译:《荀悦与中古儒学》,第146页。
    5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第294页。
    1钱穆:《国史大纲》第18章《变相的封建势力》,第310页。
    2[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考证下,第22页。
    3[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序》,第1226页。
    4王中江:《传经与弘道:荀子的儒学定位》,收入姜广辉编:《经学今诠三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63页。
    5参阅王葆玹:《今古文经学新论》,第85—90页。
    6[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考证下,第21—22页。
    7[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1《劝学篇》,第11页。
    1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三卷《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233页。
    2牟宗三:《才性与玄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3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三卷《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234页。
    4韩德民:《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505、506页。
    5《晋书》卷39《荀顗传》,第1151页。
    6钱穆:《略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与当时文化之关系》,收入《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二)》,第296页。
    7[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卷2《风操》,第59页。
    1《晋书》卷39《荀勖传》,第1153页。
    2[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1《劝学篇》,第12页。
    3[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8《君道篇》,第238页。
    4[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27《大略篇》,第495页。
    5《三国志》卷10《荀彧传》注引《晋阳秋》,第319页。
    6《三国志》卷10《荀彧传》注引何劭《荀粲传》,第319—320页。
    1王棋:《荀爽易学研究》,山东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77页。
    2牟宗三:《才性与玄理》,第208页。
    3《三国志》卷10《荀彧传》注引何劭《荀粲传》,第320页。
    4[南朝·宋]刘义庆著,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卷35《惑溺》注引《粲别传》,第1075页。
    5《三国志》卷10《荀彧传》注引何劭《荀粲传》,第320页。
    1《三国志》卷10《荀彧传》注引《晋阳秋》,第319页。
    2参阅《三国志》卷28《钟会传》注引,第795页。
    3《三国志》卷10《荀彧传》注引《荀氏家传》,第316页。
    4张天来:《魏晋南北朝儒学、家学与家族观念》,《江海学刊》1997年第2期,第112—113页。
    5参看柏森、山岩:《荀勖及其<中经新簿>》,《图书与情报》1985年第1期;黄光:《荀勖在目录学领域中的贡献》,《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年第11期;张固也:《四部分类法起源于荀勖说新证》,《图书情报知识》2008年第3期;赵望秦:《荀勖〈中经新簿〉是有叙录的》,《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4期;朱华平:《试论荀勖对我国目录学的贡献》,《图书馆论坛》2006年第1期;滕雪:《荀勖对我国目录学的贡献》,《云南档案》2009年第5期。
    6《隋书》卷49《牛弘传》,第1298页。
    7《晋书》卷39《荀勖传》,第1154页。
    8[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31《上穆天子传序》,第1634页。
    1[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31《上穆天子传序》,第1637页。
    2《晋书》卷39《荀勖传》,第1154页。
    3[清]王鸣盛著,黄曙辉点校:《十七史商榷》卷67“经史子集部”,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664页。
    4[清]赵翼著,曹光甫校点:《陔余丛考》卷22“经史子集”条,第368页。
    5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以下同)
    6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外一种:古书通例》,岳麓书社2010年版,第138页。(以下同)
    7[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31《穆天子传》,第1638页。
    1[唐]道宣:《广弘明集》卷3《七录序》,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版,第8页。
    2《隋书》卷32《经籍志》,第906页。
    3[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47《经籍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081页。
    1参阅来新夏:《古典目录书的体制和分类——<目录学浅谈>之六》,《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80年第3期。
    2《隋书》卷32《经籍志》,第906页。
    3《隋书》卷32《经籍志》,第907页。
    4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外一种:古书通例》,第39页。
    5[清]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1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外一种:古书通例》,第138页。
    2辛德勇:《中国古典目录学中史部之演化轨迹述略》,《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年第1期,第11、12页。
    3《三国志》卷2《文帝纪》,第88页。
    4《三国志》卷23《杨俊传》注引《魏略》,第664页。
    5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8页。
    6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第256页。
    1《三国志》卷10《荀彧传》注引《典略》,第311页。
    2《三国志》卷10《荀彧传》注引《彧别传》,第318页。
    3刘泽华:《先秦士人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以下同)
    4参见刘泽华:《先秦士人与社会》,第218—223页。
    5常建华:《宗族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1徐杨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以下同)
    2全慰天:《论“家天下”》,收入吴晗等编:《皇权与绅权》,《民国丛书》第三编,观察社1948年版,第108页。
    3王彦辉:《汉代豪民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0页。
    4《后汉书》卷62《荀淑装》,第2049页。
    5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2005年版,第201页。
    6[汉]崔寔著,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页。(以下同)
    7参阅赵沛:《两汉宗族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页。
    1[汉]崔寔著,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第28、65、68页。
    2冯尔康:《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4页。
    3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8页。
    4参见谷川道雄:《中国的中世》、《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六朝时代的名望家支配》、《中国社会构造的特质与士大夫问题》,均载于《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中华书局,1993年版;《魏晋南北朝及隋唐的社会和国家》,载《中国史研究》1986年3期;《日本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年6期。堀敏一《中国古代史与共同体的问题,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83年5期。上述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豪族共同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259页。
    2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收入《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二)》,第293页。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307、308页。
    4杨国枢:《中国人的蜕变》,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88年版,第31页。
    5《汉书》卷2《惠帝纪》注,第86页。
    6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第41、42页。
    1《晋书》卷3《武帝纪》,第57页。
    2《晋书》卷39《荀顗传》,第1151页。
    3《晋书》卷33《何曾传》,第997页。
    4《晋书》卷75《荀崧传》,第1976页。
    5《晋书》卷33《王祥传》,第989页。
    1[南朝·宋]刘义庆著,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卷1《德行》,第56页。
    2唐长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
    3[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7“禅代”条,第143页。
    4《晋书》卷88《孝友传》,第2273页。
    1《三国志》卷11《邴原传》注引《邴原别传》,第353—354页。
    2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第240—241页。
    3《南齐书》卷23《王俭褚渊传》,第438页。
    4[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7《梁武帝》,第552页。
    5[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12“江左士族无功臣”条,第254页。
    6牟发松:《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与国家》,第140页。
    1[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12《正论篇》,第322、324、325、326、336页。
    2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卷20《泰族训》,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414—1416页。
    3[明]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点校:《日知录集释》卷13《正始》,第756、757页。
    4尤西林:《有别于“国家”的“天下”——儒学社会哲学的一个理念》,《学术月刊》1994年第6期,第24页。
    5麦惠庭:《中国家庭改造问题》,《民国丛书》第二编,据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影印,第18页。
    1[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附录》,第615页。
    2徐秀丽:《中国古代家训通论》,《学术月刊》1995年第7期,第28页。
    3[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14《离娄上》,第493页。
    4[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卷3《勉学》,第143页。
    5[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26《郊特牲》,第1456页。
    6[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天官冢宰》卷7《九嫔》,收于《十三经注疏》,第687页。
    7[唐]欧阳询等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23《鉴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19页。(以下同)
    8[唐]欧阳询等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23《鉴诫》,第419页。
    9[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67《女诫》,第842页。
    1[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67《女诫》,第842页。
    2[唐]欧阳询等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23《鉴诫》,第419页。
    3[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67《女诫》,第841—842页。
    1陈启云著,高专诚译:《荀悦与中古儒学》,第103页。《后汉书》卷62《荀淑传》,第2050页
    2陈启云著,高专诚译:《荀悦与中古儒学》,第104页。
    1梁满仓:《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2何启民:《中古门第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78年版,第133页。
    1.[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
    2.[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3.[汉]贾谊著,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中华书局1986年版。
    4.[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
    5.[汉]桓宽著,马百非注:《盐铁论简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
    6.[汉]刘安撰,何宁集释:《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
    7.[汉]刘珍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7.[汉]崔寔撰,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中华书局1965年版。
    8.[汉]荀悦著,张烈点校:《汉纪》,中华书局2002年版。
    9.[汉]荀悦:《申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0.[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1.[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12.[汉]宋衷注,[清]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中华书局2008年版。
    13.[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60年版。
    14.[晋]袁宏撰,张烈点校:《后汉纪》,中华书局2002年版
    15.[晋]葛洪著,杨明昭校笺:《抱朴子外篇校笺》,中华书局1991年版。
    16.[晋]杜预集解:《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7.[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19.[南朝·宋]刘义庆著,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版。
    20.[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21.[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22.[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
    23.[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版。24.[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25.[隋]虞世南:《北堂书钞》,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6.[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27.[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28.[唐]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29.[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30.[唐]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31.[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32.[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
    33.[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34.[唐]徐坚:《初学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5.[唐]李鼎祚:《周易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6.[唐]道宣:《广弘明集》,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版。
    37.[唐]欧阳询等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38.[唐]
    林宝撰,岑仲勉校:《元和姓纂:附四校记》,中华书局1994年版。39.[后晋]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40.[宋]欧阳修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41.[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42.[宋]李昉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
    43.[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版。
    44.[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
    45.[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版。
    46.[宋]马端临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等点校:《文献通考》,中华书局2011年版。
    47.[宋]邓名世撰,王力平点校:《古今姓氏书辩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8.[宋]徐天麟:《东汉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49.[明]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点校:《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50.[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版。
    51.[清]赵翼撰,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
    52.[清]顾祖禹撰,施和金等点校:《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版。
    53.[清]赵翼著,曹光甫校点:《陔余丛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54.[清]孙星衍撰,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年版。
    55.[清]王鸣盛著,黄曙辉点校:《十七史商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56.[清]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
    57.[清]王先谦撰:《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85年版。
    58.[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
    59.[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
    6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61.[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
    62.[清]王昶:《金石萃编》,中国书店1985年版。
    63.[清]李道平撰,潘雨廷点校:《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64.[清]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
    65.[清]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中华书局1985年版。
    66.承载:《春秋榖梁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67.程树徳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中华书局1990年版。
    68.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
    69.杨伯峻注:《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
    1.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齐鲁出版社1984年版。
    2.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白寿彝、高敏、安作璋主编:《中国通史》第五卷《中古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白寿彝:《中国史学史论集》,中华书局1999年版。
    5.曹文柱主编:《中国社会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7.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
    8.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陈启云著,高专诚译:《荀悦与中古儒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陈启云:《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版。
    11.陈长琦:《中国古代国家与政治》,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12.陈登原:《国史旧闻》,中华书局2000年版。
    13.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以中古士族现象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程宇宏:《荀悦治道思想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仇鹿鸣:《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16.崔大华:《儒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7.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崇文书局2003年版。
    18.崔向东:《汉代豪族地域性研究》,中华书局2012年版。
    19.常建华:《宗族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0.冯尔康主编:《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1.方北辰:《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
    22.高敏:《秦汉魏晋南北朝土地制度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3.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4.高达观:《中国家族社会之演变》,《民国丛书》据正中书局1946年版影印。
    2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6.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中华书局2006年版。
    27.何兹全:《秦汉史略》,中华书局2006年版。
    28.何启民:《中古门第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78年版。
    29.韩德民:《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齐鲁书社2001年版。
    30.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1.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32.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33.姜广辉编:《经学今诠三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4.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中华书局1981年版。
    35.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3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37.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三卷《中国人性史论先秦篇》,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8.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9.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40.梁满仓:《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41.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42.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3.刘俊文主编,黄约瑟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中华书局1992年版。
    44.刘俊文主编,高明士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中华书局1993年版。
    45.刘俊文主编,夏日新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中华书局1992年版。
    46.刘泽华:《先秦士人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7.刘蓉:《汉魏名士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版。
    48.刘玉建:《两汉象数易学研究》上册,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9.刘玉建:《汉代易学通论》,齐鲁书社2012年版。
    50.刘大钧:《大易集要》,齐鲁书社1994年版。
    51.柳春藩:《秦汉魏晋经济制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2.柳春新:《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岳麓书社2006年版。
    53.卢云:《汉晋文化地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4.罗新、叶炜:《新出土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华书局2005年版。
    55.吕振羽:《中国社会史纲》,《民国丛书》据耕耘出版社1949年版影印。
    56.马彪:《秦汉豪族社会研究》,中国书店2002年版。
    5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8.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59.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60.毛汉光:《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6年版。
    61.毛礼锐:《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62.蒙思明:《魏晋南北朝的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3.牟发松:《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与国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64.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二)》,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
    65.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66.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7.苏绍兴:《两晋南朝的士族》,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
    68.孙晓:《中国婚姻小史》,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69.谭其骧:《长水粹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0.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中华书局2011年版。
    71.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2011年版。
    72.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中华书局2011年版。
    73.唐长孺著,朱雷等选编:《唐长孺文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74.唐长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5.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中华书局2011年版。
    76.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77.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78.王仲荤:《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9.王伊同:《五朝门第》,中华书局2006年版。
    80.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81.王子今:《秦汉区域文化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2.王永平:《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83.王葆玹:《今古文经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84.王彦辉:《汉代豪民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5.汪征鲁:《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6.卫广来:《汉魏晋皇权嬗代》,书海出版社2002年版。
    87.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8.徐卫民:《秦汉历史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89.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编,卷上《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90.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1.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92.阎爱民:《汉晋家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3.杨联陞:《东汉的豪族》,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94.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95.杨筠如:《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民国丛书》据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影印。
    96.杨国枢:《中国人的蜕变》,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88年版。
    97.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98.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9.余英时:《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古代篇),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版
    100.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外一种:古书通例》,岳麓书社2010年版。
    101.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102.余敦康:《汉宋易学解读》,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103.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104.赵沛:《两汉宗族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5.赵德馨、何德章:《中国经济通史》第三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6.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
    107.周桂钿:《秦汉思想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8.周立升:《两汉易学与道家思想》,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109.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10.朱伯崑:《周易知识通览》,齐鲁书社1993年版。
    111.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12.[美]伊沛霞著,范兆飞译:《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113.[日]川胜义雄著,徐谷梵、李济沧译:《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14.[日]宫崎市定著,韩昇、刘建英译:《科举前史:九品官人法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
    115.[日]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纪社会与共同体》,中华书局2002年版。
    116.[英]崔瑞德、鲁惟一编,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常建华:《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2.陈雁:《东汉魏晋时期颍汝、南阳地区的私学与游学》,《文史哲》2000年第1期。
    3.陈明:《东晋士族的衰落及其对文化史的影响》,《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4.陈苏镇:《东汉的豪族与吏治》,《文史哲》2010年第6期。
    5.陈大志:《东汉豪族婚姻与门阀制度的形成》,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6.崔波:《东汉末年荀悦的哲学思想管窥》,《殷都学刊》2008年第4期。
    7.董慧秀:《论晋武帝对异姓功臣的处置》,武汉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8.范兆飞:《两晋士族的婚姻网络与交游活动——以太原士族为中心的考察》,《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5期。
    9.韩昇:《中古社会史研究的数理统计与士族问题——评毛汉光先生〈中国中古社会史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0.韩昇:《宫崎市定和〈九品官人法的研究〉》,《学术研究》2007年第9期。
    11.郝虹:《汉魏之际忠君观念的演变及其影响》,《山东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2.胡宝国:《汉晋之际的汝颖名士》,《历史研究》,1991年第5期。
    13.黄宛峰:《东汉党人与士大夫精神》《人文杂志》2000年第1期。
    14.黄宛峰:《东汉颍川、汝南、南阳士人与党议始末》,《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
    15.李俊恒:《谯沛集团与颍川集团的形成及其政治际遇》,《许昌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6.李俊峰:《汉魏汝颍士人兴起的历史地理背景》,《黑龙江史志》2008年第8期。
    17.李卿、杨际平:《汉魏晋南北朝的家族、宗族与所谓的“庄园制”关系辨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
    18.林济:《陈寅恪论士族文化世家及其意义》,《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9.刘静夫:《颍川荀氏研究——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个案研究之一》,《南充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20.刘静夫:《京兆杜氏研究——魏晋南北朝士族个案研究之二》,《许昌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
    21.刘隆有:《荀悦鉴戒史观浅析》,《中州学刊》1983年第5期。
    22.刘隆有:《试论荀悦撰写〈汉纪〉的政治目的》,《河南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23.刘隆有:《士族门阀制度与魏晋南北朝史学》,《齐鲁学刊》1986年第2期。
    24.刘啸:《论汉末名士到魏晋士族的复杂历程——以汉末颖川荀、陈、钟三家为中心》,《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25.柳春新:《曹操政权中的谯沛集团与颍川集团》,《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1年。
    26.卢云:《论文化传播与文化区域的变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27.马欣:《“士族”新论》,《许昌师专学报》1987年第2期。
    28.马银行:《远古至秦汉间汝颍水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29.孟繁冶、李昱皎:《试论汉魏时期颍川士风的时代特征》,《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30.孟繁冶:《颍川谋士群体与曹操政权》,《郑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31.孟繁冶:《门阀士族研究之我见》,《文史哲》1993年第3期。
    32.孟祥才:《论荀彧》,《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
    33.牟发松、李磊:《东汉后期士风之转变及其原因探析》,《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34.宁志新、朱绍华:《门阀士族的衰落与衰亡的原因》,《河北学刊》2002年第5期。
    35.庞天佑:《试论东汉后期士人的群体心理》,《史学月刊》2002年第5期。
    36.庞天佑:《论荀悦的历史认识论》,《史学月刊》2005年第2期。
    37.庞天佑:《荀悦考察历史的方法》,《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4期。
    38.邱少平:《西汉中后期门阀士族的萌芽》,《益阳师专学报》1993年第4期。
    39.邱少平:《门阀制度的兴衰》,《益阳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
    40.邱少平:《东汉门阀士族的形成》,《益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
    41.权家玉:《试析曹魏时期许昌政治地位的变迁》,《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9年。
    42.石振平:《汉末魏晋时期颍川荀氏家族文化述论》,《凯里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43.石振平:《颍川集团的法家文化特质与曹操的用人治世理念》,《重庆科技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1期。
    44.孙亚平:《士族兴于汉亡于唐原因刍论》,《社科纵横》2001年第5期。
    45.孙亚平:《士族定义之粗见》,《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46.孙杨敏、仰传光:《士族制度的兴衰》,《枣庄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
    47.孙立群:《世族、士族与势族》,《历史教学》1997年第2期。
    48.孙立群:《魏晋南北朝士族的形成》,《历史学习》2009年第12期。
    49.孙明君:《陈寅恪“士族阶级”说述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50.孙明君:《汉晋士族的发展历程》,《文史知识》2009年第8期。
    51.汤慧玲:《论汉晋之际颍川陈氏家族的兴起》,《天中学刊》2011年第4期。
    52.王永平:《论荀彧――兼论曹操与东汉大族的关系》《扬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53.王晓毅:《汉魏之际士族文化性格的双重裂变》,《史学月刊》1994年第6期。
    54.王棋:《荀爽易学研究》,山东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55.王大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族与游侠》,《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56.王旭东:《门阀士族的婚姻习俗与门阀制度的盛衰》,《中州学刊》2004年第3期。
    57.王力平:《中古士族到士人的演进》,《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58.王子今:《秦汉时期的人口流动与文化交融》,《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59.王子今:《秦汉时期陈夏地区的区域文化特色》,《许昌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60.王者利:《汉代豪族研究概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61.王大良:《论两晋之际的中原势族》,《许昌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
    62.王大胜:《汉晋时期的颍川士人集团》,《许昌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63.王春芳:《汉晋之际汝颍人物的流布及作用》,安徽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64.汪征鲁、郑达炘:《论魏晋南朝门阀士族的形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2期。
    65.卫绍生、席格:《南渡中原士族对东晋文化的历史贡献》,《中州学刊》2008年第6期。
    66.薛海波:《两汉颍川豪族研究》,吉林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67.薛海波:《东汉政局变动中的颍川豪族》,《南都学坛》2007年第3期。
    68.薛海波:《东汉颍川豪族的官僚化和士族化》,《文史哲》2006年第6期。
    69.徐秀丽:《中国古代家训通论》,《学术月刊》1995年第7期。
    70.严耀中:《略论“门阀政治”背景的几个层面》,《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71.姚静波:《试析东汉末年太学生离心倾向之成因》,《史学集刊》2001年第1期。
    72.杨金运:《荀悦对儒学思想的贡献》,《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9期。
    73.杨光辉:《官品、封爵与门阀士族》,《杭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74.尤西林:《有别于“国家”的“天下”——儒学社会哲学的一个理念》,《学术月刊》1994年第6期。
    75.于瑞琦:《东晋士族的君主观念》,《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76.袁江玉:《荀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77.袁祖亮:《秦汉时期的颍川郡》,《许昌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
    78.曾维华、王冕:《论曹操对豪族的基本策略:以争取为主》,《史林》2011年第5期。
    79.张永刚、杨天荣:《汉魏之际颍川多奇士的原因探究》,《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
    80.张永刚:《汉晋之际的颍川奇士》,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81.张承宗、魏向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族》,《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82.张承宗:《魏晋南北朝妇女的家务劳动》,《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2期。
    83.张承宗:《魏晋南北朝妇女在家庭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变化》,《浙江学刊》2009年第5期。
    84.张承宗:《魏晋南北朝风俗观念与风俗特点》,《浙江学刊》2001年第4期。
    85.张鹤泉:《东汉时代的私学》,《史学集刊》1993年第1期。
    86.张鹤泉:《东汉时期的游学风气及社会影响》,《求是学刊》1995年第2期。
    87.张鹤泉:《东汉宗族组织试探》,《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1期。
    88.张祥光:《论两晋南朝门阀制度》,《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89.张爱波:《西晋“世族”、“势族”及“士族”之考辨》,《北方论丛》2006年第5期。
    90.张大可:《论曹操的智囊团》,《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91.赵沛:《汉代儒学入仕到门阀垄断》,《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92.郑明月:《汉魏之际中原世家大族文化活动探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93.周天游:《论东汉门阀形成的标志——东汉门阀问题研究之一》,《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94.周天游:《论东汉门阀形成的经济因素——东汉门阀问题研究之二》,《史林》1989年增刊。
    95.周天游:《东汉门阀形成的上层建筑诸因素——东汉问题研究之三》,《学术界》1989年增刊。
    96.朱子彦:《曹魏政权内两大政治集团的产生与竞争》,《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97.[日]川合安著,杨洪俊译:《日本的六朝贵族制研究》,《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