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生政治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构建逻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十七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从而使民生成为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目前,可以说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我国的政治生活已经进入到了民生政治时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了民生政治问题,形成了关于民生政治的各种学说认识和理念,但是随着民生政治实践的不断深化,需要人们进一步深化认识民生政治是什么、为了谁、怎么办及其为什么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民生政治的一般性规律,系统回答民生政治实践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本文试图就民生政治的基本问题予以探讨。
     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导论部分大概说明了本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国内关于民生政治的研究现状、民生政治的研究方法、本文的基本内容等,总体上回答了本选题的意义、为什么研究本选题及其以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研究的问题,为本文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
     正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民生政治的学理解读》。民生政治既不同于以往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民生思想,也不同于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初期的民生建设实践,它是人类社会特定时期、特定背景下的政治理论、意识形态及其政治实践,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民生思想及其实践具有本质上的区别。论文回答了什么是民生政治、民生政治的应然诉求以及可能出现的类型。
     第二章《中国政治的当代转向》。中国政治的当代转向部分试图从民生政治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形态中提炼出民生政治的一般性规律,主要回答民生政治在当代的本质是什么即民生政治的实践主体是谁以及为了谁的问题、为什么的问题以及民生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的问题。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说明在人民主体性为根本前提条件下、以公平正义为追求的民生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第三章《民生政治理论形态的比较》。民生政治作为新型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其理论形态与以往的人类社会历史形态的政治意识有所区别,也与我国1949-1999年的民生建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民生政治理论形态的比较部分试图重点说明民生政治与封建社会的民生思想、孙中山先生的民生思想以及生活政治理论的本质区别与联系,从理论形态的角度回答了不同社会形态对民生问题的本质解读以及区别与联系,进一步说明了民生政治的本质以及在当代中国构建的现实意义。
     第四章《民生政治在当代中国的多维建构》。理论研究要关照现实生活,这是理论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本文从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四位一体全景式地展现了民生政治在当代中国的建构,说明了民生政治在当代中国如何实践的问题。其中重点是寻求民生政治在当代中国实践的普遍性规律,提出普遍性建议。
     第五章《民生政治的全球性趋势》。从横向角度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一个潮流。民生政治的全球性趋势部分试图说明全球政治发展由统治阶级或者部分政治集团决定的政治态势已经成为过去,而由民众决定的政治及其对民众的公平正义问题的关注成为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一个主流。民生政治是全球性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民生政治的未来发展样态》。作为新型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形态,民生政治将走向何方、目的何在等问题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该部分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民生政治的未来发展样态既立足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是理想与现实的高度结合,主要回答的是民生政治的走向及其为何实现的问题。
     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升华。进一步总结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及其深化研究的基本思路,并再次强调民生政治构建的基础是公平正义,重申了民生政治构建的逻辑基础。并呼吁更多的人关心民生政治、实践民生政治、为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出自己及其当下的努力。
Since the17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our party has put forward the ruling ideology of guaranteeing and improving the people's livelihood. People's livelihood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social development. At present, people become generally aware that the political life of our country has entered into the era of livelihood politics. It's against such a background that people, after exploring the problems on livelihood politics, form various theories and concepts about livelihood politics. But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practice of livelihood politics, people need to further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such questions as what livelihood politics is, for whom it is, how it works and why it is necessary. They also need to further their research on the general rules of livelihood politics and to systematically answer a series of questions during the process of practicing livelihood politics.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probe into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s about livelihood politics.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namely, introduction, main body and conclusion.
     The part of introduction briefly states the origi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domestic research status on livelihood politics, research methods of livelihood politics and the content of the dissertation. It generally answer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osen topic, why and with what methods the research is done on this topic, 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later detailed discussion in the paper.
     There are six chapters in the main body. The first chapter is "Academic Interpretation of livelihood politics". Livelihood politics usually takes on different connotations in different contexts. It is different not only from the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but also from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people livelihood in the early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socialist countries. It is a political theory, an ideology and the political practice of that ideology formed during a specific time period and against a certain background of human society, which distinguishes it in essence from the thoughts of people's livelihood and its practices in slave society, feudal society and capitalist society. The paper answers what livelihood politics is, what features it possesses and what possible types will emerge.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Modern Turn of Chinese Politics." This part tries to extract the general rules of livelihood politics from its general form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of human society, to answer such questions as what the essence of livelihood politics in modern times, that is, who the practical subject is in livelihood politics, whom livelihood politics is for and why it exists, and to expla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of human society that it is inevitable the existence of livelihood politics with people's entity as its fundamental premise and with fairness and justice as its basis.
     The third chapter is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among Forms of Theories of Livelihood Politics". Livelihood politics as a type of politic theories and practices takes on a theoretical form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past historical forms of human society. There are both differences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livelihood politics and construc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during the period from1949to1999.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s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livelihood politics, the thought of livelihood in feudal society, the thought of livelihood put forward by Sun Yat-sen, and the theory of life poli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ms of theories, it reveals the nature of interpretations of people's livelihood in different social forms and their differences and connections. It further explains the nature of livelihood politics 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its construction in modern China.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ion of Livelihood Politics in Modern China." Theoretical research should give attention to our real life, which is also its main goal and significance. This part, with the four-in-one panorama view from politics,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 pres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livelihood politics in modern China, and explains how it works in modern China. The focus is on seeking for the common rule of livelihood politics in modern China practice and offering universal suggestions.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Global Trend of Livelihood Politics." From the horizontal point of view, the concerns about people's livelihood, whether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or developed countries, is a trend of world development. This part attempts to illustrate that passed has the political trend that the worldwide development of politics is determined by the ruling class and partial political groups. In stead, politics determined by people and its concerns for fairness and justice among people has become the main trend of the worldwide development of politics. Actually, Livelihood politics is the global trend of development.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Form of Livelihood Politics in Future Development". Where livelihood politics as a new type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form of practice will move forward and what its purpose is needs to be answered urgently, which is discussed in this chapter. The forms of livelihood politics in future development is grounded in reality and also beyond reality. As the combination of ideals and reality, it answer the questions like what direction livelihood politics will take and how to realize it.
     The conclusion part is the summarization and distillation of the whole paper. It further summarizes the emphasi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research and the basic ways of thinking in the in-depth research, emphasizes again that the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ivelihood politics is fairness and justice, reiterates the logic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ivelihood politics, meanwhile, appeals to more people for their concerning for and practicing livelihood politics and their joint efforts to develop livelihood pHitics in order to realize people's freedom.
引文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1
    ②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
    ① 徐光春.民生就是政治[J].决策与信息,2007,4:1
    ② 徐勇,项继权.民生问题的实质是政治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
    ③ 董建萍.民生问题折射政治——民生问题理论研讨会综述[J].资料通讯,2007,5:9
    ④ 汪玉凯.民生问题的政治高度[J].政策瞭望,2007,4:30
    ⑤ 王超.当前最大的社会公益凸现在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政治化抑或民生问题法律化[J].知识经济,2010,4:22
    ⑥ 郭华茹,张健.改善民生的政治视角[J].学术论坛,2010,9:42
    ⑦ 王文超.改善民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J].求是,2008,2:30
    ⑧ 郭剑鸣.民生:一个生活政治的话题——从政治学视角看民生[J].理论参考,2008,1:28
    ⑨ 徐旭东.民生概念政治范畴性质的确认[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8,2:21
    ⑩ 谢金林,张艺.民生问题的政治伦理诠释[Jl]理论探讨,,2008,3:8
    ① 田新文.民生政治:理解政治生活变化的新视角[J].社会主义研究,2008,4:106-107
    ② 周明海.民生政治视域下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功能与对策[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2:45
    ③ 姜纪垒,任阿娟.民生政治:改革开放30年政治发展的新视野[J].昌吉学院学报,2009,1:8
    ④ 周朗生.试论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政治观[J].兰州学刊,2010,10:20
    ⑤ 吴若飞,牛磊.试论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政治观的形成和发展[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4:67
    ⑥ 谢倩.论中国共产党民生政治观的内涵、特征和意义[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5:77
    ① 郭萌,董四代.现代化中的民生问题与社会主义选择——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评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29-230
    ② 袁宇.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民本、民生与政府责任探讨[J].龙岩学院学报,2010,3:73
    ③ 董四代,王海林.民生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核心命题[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1
    ④ 赵凌云,赵红星.民生发展时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504
    ⑤ 赵凌云.民生发展时代的改革逻辑与改革框架[J].甘肃理论学刊,2011,1:5
    ① 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5
    ① 周朗生.试论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政治观[J].兰州学刊,2010,10:20
    ② 吴若飞,牛磊.试论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政治观的形成和发展[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4:67
    ③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惠斌,杨雪冬译.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M],2000:95-96
    ④ 许丽萍.吉登斯生活政治范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M],2008:99
    ⑤ 谢倩.论中国共产党民生政治观的内涵、特征和意义[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5:77
    ① 周明海.民生政治视域下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功能与对策[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2:45
    ② 王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
    ③ 黄克亮.民生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解读[J].探求,2007,3:9
    ④ 费凡.对改善民生的本质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4:146
    ⑤ 鲍锋.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解读省委、省政府2010年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J].今日海南,2010,3:16
    ⑥ 韦蒙,潘玉曼.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J].当代广西,2010,11:18
    ⑦ 李红珍,曹文宏.民生问题的政治学解读:一种民生政治观[J].求实,2008,1:77
    ① 田新文.民生政治:理解政治生活变化的新视角[J].社会主义研究,2008,4:108
    ② 周朗生.试论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政治观[J].兰州学刊,2010,10:22
    ③ 郭剑鸣.民生:一个生活政治的话题——从政治学视角看民生[J].理论参考,2008,1:29
    ④ 杨亚非.民生政治视域中的执政党合法性建设研究[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0,3:5
    ⑤ 柳礼泉,张红明.民生政治视野中的党的执政伦理建设[J].求实,2009,3:26
    ① 董建萍.民生问题折射政治——民生问题理论研讨会综述[J],资料通讯,2007,5:11
    ② 李红珍,曹文宏.民生问题的政治学解读:一种民生政治观[J].求实,2008,1:78
    ③ 赵韵玲.把脉民生政策中的公民参与[J].前沿,2020,22:35
    ④ 何忠洲.中国:崭新的民生政治路线图[J].中国新闻周刊,2007,38:26
    ⑤ 李强.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政府工作报告民生政策解读[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
    ⑥ 崔之元.重庆“十大民生工程”的政治经济学[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5:10
    ⑦ 任玉秋.发展民主政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保障[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4:43
    ⑧ 谢建芬.政治民主也是民生的基本内容[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8,2:28
    ⑨ 董建萍.民生问题折射政治——民生问题理论研讨会综述[J].资料通讯,2007,5:9
    ⑩ 谢金林,张艺.民生问题的政治伦理诠释[J].理论探讨,2008,3:11
    11 赵中源,梅园.回顾与反思:理论界关于民生若干问题的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4:103
    ① 刘俊祥.“人本政治”的研究方法与分析视角[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641
    ② 何祚庥,段若非.关于“以人为本”的对话[J].当代思潮,2004,2:11
    ③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6-519
    ④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526
    ① 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1
    ② 李为善,刘奔.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1
    ③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1
    ④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0
    ① 刘俊祥.人本政治论:人的政治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6
    ② 刘俊祥.人本政治论:人的政治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3
    ③ 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4
    ④ 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5
    ⑤ 刘俊祥.“人本政治”的研究方法与分析视角[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641
    ① 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19
    ② 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4
    ③ 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20
    ④ 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32
    ① 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30
    ② 列宁.列宁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64
    ③ 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70
    ④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6
    ⑤ 张铭,严强.政治学方法论第二版[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107
    ⑥ 张铭,严强.政治学方法论第二版[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112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3
    ②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2
    ③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5
    ④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
    ⑤ 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76
    ⑥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6
    ① 王浦劬.论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形成与实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4:28-29
    ②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① 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4
    ②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7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
    ① 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1
    ② 刘俊祥.人本政治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5
    ③ 刘俊祥.人本政治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99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85-186
    ① 郑功成.关注民生——郑功成访谈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3
    ② 邱仁富.强化人民主体性,克服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危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60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2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40-41
    ① 赵中源,梅园.回顾与反思:理论界关于民生若干问题的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4:103
    ①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
    ②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2-23
    ① 田新文.民生政治:理解政治生活变化的新视角[J].社会主义研究,2008,4:108
    ② 龙佳解,蒋晓东.构建民生理论的价值意义[J].云南社会科学,2010,3:10
    ① 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499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4-525
    ② 赵丽江,马广博,刘三.民生政治: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意识形态[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3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2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
    ②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
    ③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45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4-675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7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82-185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2-5
    ② 胡锦涛.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OL].新华网,2012-11-17.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_3.htm
    ① 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3:4
    ② 袁祖社.“富裕社会”的正义信仰何以可能——社会“公共价值”的实现逻辑[J].甘肃理论学刊,2012,4:6
    ③ 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3:5-6
    ④ 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95
    ① 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30
    ② [美]约翰·罗尔斯.姚大志译.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43
    ③ [美]约翰·罗尔斯.姚大志译.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6
    ① 刘俊祥.人本政治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
    ②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9
    ③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5-506
    ① 王浦劬.从阶级斗争到人民共和——我国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转换析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91
    ② 陈向义.物本与人本——发展理论的迷失与重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37
    ③ 胡鞍钢.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是个战略转向[J].政工研究动态,2004,7:16
    ①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802
    ② 柳礼泉.新中国民生60年[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4-5
    ③ 柳礼泉.新中国民生60年[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5
    ④ 赵中源,梅园.回顾与反思:理论界关于民生若干问题的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4:101
    ① 刘俊祥.人本政治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2
    ② 刘俊祥.人本政治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2
    ① 刘俊祥.人本政治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28
    ② 刘俊祥.人本政治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
    ① 刘俊祥.人本政治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94
    ② 胡锦涛.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OL].人民网,2012-11-18.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2.html
    ① 铁锴.公民政治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逻辑建构——主体性视域下的理性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
    ① 刘俊祥.人本政治论——人的政治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06
    ② 铁锴.公民政治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逻辑建构——主体性视域下的理性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3
    ③ 铁锴.公民政治:概念、价值及其特征——基于主体性的界说[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20
    ④ 铁锴.公民政治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逻辑建构——主体性视域下的理性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7
    ⑤ 铁锴.公民政治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逻辑建构——主体性视域下的理性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64
    ① 铁锴.公民政治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逻辑建构——主体性视域下的理性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31-132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杂志,2007,21:9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杂志,2007,21:16
    ① 柳礼泉.新中国民生60年[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121
    ① [美]埃里希·弗罗姆.工大庆,许旭虹等译.健全的社会第二版[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217
    ② [法]埃德加·莫兰.陈一壮译.人本政治导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5
    ③ 胡鞍钢.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是个战略转向[J].政工研究动态,2004,7:16
    ① 陈向义.物本与人本——发展理论的迷失与重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37
    ② 陈向义.物本与人本——发展理论的迷失与重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7
    ③ 石仲泉.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1:6
    ① 王振亚.人的政治主体性建构的理性自觉——解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另一种视角[J].政治学研究,2005,3:42
    ② 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4
    ① 王浦劬.从阶级斗争到人民共和——我国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转换析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91
    ② 袁祖社.“人本文化”的公共性价值逻辑:按照“人的方式”把人实现为人[J].思想战线,2008,3:37
    ③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7-198
    ② 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69-70
    ① 王俊拴.从强国到民生:新世纪我国政治发展主题的确立及其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72
    ② 王俊拴.从强国到民生:新世纪我国政治发展主题的确立及其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73
    ③ 赵司空.对新中国前三十年日常生活政治化的思考——兼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0:42
    ① 王俊拴.从强国到民生:新世纪我国政治发展主题的确立及其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72
    ② 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9
    ① 王俊拴.从强国到民生:新世纪我国政治发展主题的确立及其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73
    ② 王俊拴.从强国到民生:新世纪我国政治发展主题的确立及其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73
    ① 王伟光.走共同富裕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J].红旗文稿,2012,1:6
    ② 朱继东.中国为何要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2:51
    ① 朱继东.中国为何要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2:49
    ② 王伟光.走共同富裕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J].红旗文稿,2012,1:4
    ③ 胡锦涛.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OL].人民网,2012-11-18.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2.html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fJ].求是杂志,2007,21:7
    ②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杂志,2007,21:8
    ① 孙学玉等.当代中国民生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
    ① 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05
    ② 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3-4
    ① 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4
    ② [法]埃德加·莫兰.陈一壮译.人本政治导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5
    ① [美]F·普洛格,D·G·茨.吴爱明,邓勇译.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1
    ② 周蔚,徐克谦.人类文化启示录——20世纪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成果[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4
    ③ [美]康拉德·菲利普·科塔克.熊茜超,陈诗译.简明文化人类学:人类之境(第五版)[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43
    ④ [美]S·南达.刘燕鸣,韩养民.文化人类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40
    ① 周蔚,徐克谦.人类文化启示录——20世纪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成果[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5
    ② 周蔚,徐克谦.人类文化启示录——20世纪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成果[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7
    ③ [美]F·普洛格,D·G·贝茨.吴爱明,邓勇译.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588
    ① [匈]阿格妮丝·赫勒.衣俊卿译.日常生活第二版[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10:3
    ② 李真,汪锡奎等.当代中国生活方式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1
    ③ 柳礼泉.新中国民生60年[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4-5
    ① 王雅林.人类生活方式的前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
    ① 刘德厚.重视对“广义政治”理论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1996,2:55
    ② 徐勇,项继权.民生问题的实质是政治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
    ③ 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1
    ① 刘俊祥.人本政治论——人的政治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6
    ② 李为善,刘奔.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
    ③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9
    ① 邓正来.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314
    ② 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76
    ①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6-48
    ② 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69
    ①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
    ② 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69
    ① 邓正来.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251
    ② 邓正来.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253
    ① 董四代.民生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1
    ② 王杰.先秦儒家政治思想论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64-65
    ① 许凌云,许强.中国儒学通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21
    ② 赵明.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
    ③ 李玉洁.儒学与中国政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2
    ④ 尚斌,任鹏.李明珠.中国儒学发展史[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11
    ⑤ [战国]孟子等.四书五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9:575
    ⑥ [战国]孟子等.四书五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9:744
    ① 王杰.先秦儒家政治思想论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59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88
    ① 田新文.民生政治:理解政治生活变化的新视角[J].社会主义研究,2008,4:107-108
    ② 毛泽东.毛洋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22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24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85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24
    ② 蒋庆.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M].北京:三联书店,2003:109
    ① 刘俊祥.人本政治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5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12
    ③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杂志,2011,13:4-5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534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708
    ② 顾红亮.儒家生活世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43
    ③ [战国]孟子等.四书五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9:5
    ④ [战国]孟子等.四书五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9:47
    ① [战国]孟子等.四书五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9:293
    ② 王杰.孙中山民生思想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1
    ③ 董四代.民生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
    ① 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191
    ②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杂志,2011,20:4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9-310
    ② 孙中山.孙中山文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24
    ③ 孙中山.孙中山文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58
    ④ 孙中山.孙中山文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231
    ①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十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6:462-463
    ② 胡锦涛.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两岸关系,2006:5
    ③ 孙中山.孙中山文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307-308
    ④ 陈金龙.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历史作用与当代价值[J].科学社会主义,2011,1:25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82
    ② 孙中山.孙中山文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245
    ① 董四代.民生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261-262
    ② 王杰.孙中山民生思想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253
    ③ 王杰.孙中山民生思想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1
    ④ 董四代.民生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8
    ① 孙中山孙中山文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20
    ② 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191
    ③ 孙中山.孙中山文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253
    ④ 王杰.孙中山民生思想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173
    ① 孙中山.孙中山文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253
    ② 王杰.孙中山民生思想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115
    ③ 孙中山,孙中山文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264
    ④ 孙中山.孙中山文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266
    ⑤ 王杰.孙中山民生思想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119
    ⑥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
    ①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247-248
    ② [英]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M].李惠斌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94
    ③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252
    ④ 赵丽江,刘婧,郭凡路.生活政治学的发端及关注的问题——政治学研究的祛魅与解咒[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32
    ⑤ 王浦劬.关于完善政治学原理体系的思考[J].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5:95
    ①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247
    ①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1
    ②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5
    ①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杂志,2011,13:12
    ② 曹文宏.民生政治:民生问题的政治学诠释[J].天府新论,2008,1:8
    ③ 田新文.民生政治:理解政治生活变化的新视角[J].社会主义研究,2008,4:110
    ④ 汪玉凯.民生问题的政治高度[J].政策H瞭望,2007,4:31
    ⑤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251-252
    ①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263
    ① 柳礼泉.新中国民生60年[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50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85-186
    ③ 胡锦涛.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OL].新华网.2012-11-17.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_3.htm
    ① 柳礼泉.新中国民生60年[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49
    ② 毛洋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0-1471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39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335
    ③ 胡锦涛.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OL].人民网.2012-11-18.
    ① 陈向义.物本与人本——发展理论的迷失与重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37
    ① 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演进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48
    ① 王威海.政治社会学:范畴、理论与基本面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
    ② 王威海.政治社会学:范畴、理论与基本面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
    ① 王俊拴.从强国到民生:新世纪我国政治发展主题的确立及其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71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5-326
    ① 胡锦涛.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OL].人民网,2012-11-18.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2.html
    ② 陈向义物本与人本——发展理论的迷失与重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7
    ① 胡锦涛.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OL].人民网,2012-11-18.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2.html
    ① 林尚立.民主与民生:人民民主的中国逻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12
    ② 王俊拴.从强国到民生:新世纪我国政治发展主题的确立及其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72
    ③ 王俊拴.从强国到民生:新世纪我国政治发展主题的确立及其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71-72
    ① 胡锦涛.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OL].人民网,2012-11-18.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6.html
    ① 柳礼泉.新中国民生60年fMl.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282
    ② [美]F·普洛格,D·G·贝茨.吴爱明,邓勇译.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1
    ③ 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演进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73-174
    ① 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演进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74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909
    ③ 胡锦涛.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OL].人民网,2012-11-18.http://cpc.pc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6.html
    ④ [美]S·南达.刘燕鸣,韩养民.文化人类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40
    ① 石仲泉.继承优秀历史文化,创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形成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之三[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3:4
    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课题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下)[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20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3
    ③ 毛洋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297
    ① 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原理分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0
    ② 王威海.政治社会学:范畴、理论与基本面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
    ① 王威海.政治社会学:范畴、理论与基本面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
    ① 王威海.政治社会学:范畴、理论与基本面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
    ② 杨晓东.马克思解放视野中的社会政治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16
    ③ 杨晓东.马克思解放视野中的社会政治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15
    ④ 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原理分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314
    ① 杨光斌.社会权利优先的中国政治发展选择[J].行政论坛,2012,3:5
    ② 胡锦涛.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OL].人民网,2012-11-18.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7.html
    ① 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2
    ② 李权,字振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因、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学术探索,2012,12:28
    ③ 关信平.我们应更重视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J].当代经济,2011,11:11
    ④ 王威海.政治社会学:范畴、理论与基本面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45
    ① 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17-118
    ② 王俊拴.从强国到民生:新世纪我国政治发展主题的确立及其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72
    ①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北美卷[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302
    ① 顾俊礼.福利国家论析——以欧洲为背景的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244-245
    ② 顾俊礼.福利国家论析——以欧洲为背景的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
    ③ 顾俊礼.福利国家论析——以欧洲为背景的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249
    ① 顾俊礼.福利国家论析——以欧洲为背景的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248
    ② [美]马克·C·卡恩斯,约翰·A·加勒迪.吴金平等译.美国通史第12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592-593
    ③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北美卷[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272
    ①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北美卷[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300
    ②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北美卷[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296
    ③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北美卷[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303
    ① 李植枬.宏观世界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13
    ② 李植枬.宏观世界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46
    ① 李植枬.宏观世界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61
    ②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北美卷[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303
    ③ [丹麦]戈斯塔·埃斯平-安德森.杨刚译.转型中的福利国家——全球经济中的国家调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84
    ④ 顾俊礼.福利国家论析——以欧洲为背景的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249
    ⑤ [丹麦]戈斯塔·埃斯平-安德森.杨刚译.转型中的福利国家——全球经济中的国家调整[M].北京:商务印书
    ① 罗会德.国外执政党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及启示[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1:53
    ① 顾俊礼.福利国家论析——以欧洲为背景的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264
    ① 阎照祥.英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77
    ② 孙洁.英国的政党政治与福利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6-27
    ③ 孙洁.英国的政党政治与福利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95-196
    ① 陈晓律,于文杰,陈日华.英国发展的历史轨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6
    ②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③ 李秉勤等.欧美福利制度:挑战、改革与约束[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7
    ④ 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18
    ⑤ 陈晓律,于文杰,陈日华.英国发展的历史轨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284-285
    ① 孙洁.英国的政党政治与福利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32-233
    ② 阿萨·勃里格斯.陈叔平等译.英国社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336
    ③ 孙洁.英国的政党政治与福利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34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7
    ②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5
    ① [英]霍华德·格伦内斯特.苗正民译.英国社会政策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9-12
    ② 孙洁.英国的政党政治与福利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44-45
    ③ 丁开杰,林义.后福利国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1
    ① 陈晓律,于文杰,陈日华.英国发展的历史轨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320
    ② 陈晓律,于文杰,陈日华.英国发展的历史轨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312
    ③ 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8
    ④ [英]马丁·鲍威尔.林德山,李姿姿,吕楠译.新工党,新福利国家?英国社会政策中的“第三条道路”[M].重庆:重
    ① 刘玉安,蒋锐等.从民主社会主义到社会民主主义——当代欧洲社会民主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48-449
    ① 李植枬.宏观世界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53
    ② 罗会德.国外执政党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及启示[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1:55
    ③ 李植枬.宏观世界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305-306
    ①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203
    ②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211-212
    ③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355
    ① 姚玲珍.德国社会保障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7
    ② 顾俊礼.福利国家论析——以欧洲为背景的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56
    ③ 丁建定.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
    ① 刘玉安,蒋锐等.从民主社会主义到社会民主主义——当代欧洲社会民主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2
    ② 刘玉安,蒋锐等.从民主社会主义到社会民主主义——当代欧洲社会民主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8
    ③ 刘玉安,蒋锐等.从民主社会主义到社会民主主义——当代欧洲社会民主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43
    ① [法]乔治·杜比.吕一民,沈坚,黄艳红等译.法国史(中卷)[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商务印书馆,2010:811
    ② 李植枬.宏观世界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53
    ③ 吴友法.黄正柏.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117-118
    ① 丁东红.论福利国家理论的渊源与发展[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2:56
    ② 唐纳德·萨逊,丁怡.欧洲福利国家:历史演变与改革现状[J].社会保障研究,2008,1:27
    ③ 周弘.福利国家向何处去[J].中国社会科学,2001,3:96
    ① 李宏.从消极福利国家到积极福利国家——民主社会主义探索新福利制度[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1:56
    ② 周弘.福利国家向何处去[J].中国社会科学,2001,3:99
    ③ 丁开杰,林义.后福利国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362
    ④ 丁开杰,林义.后福利国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418
    ① 吴红英.巴西现代化进程透视——历史与现实[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10
    ② 顾俊礼.福利国家论析——以欧洲为背景的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312-313
    ③ [丹麦]戈斯塔·埃斯平-安德森.杨刚译.转型中的福利国家——全球经济中的国家调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18-219
    ① 吕银春,周俊南.巴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45
    ② 吴红英.巴西现代化进程透视——历史与现实[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3
    ③ 萨缪尔·皮涅伊罗·吉马良斯.陈笃庆等译.巨人时代的巴西挑战[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1:1-2
    ① [丹麦]戈斯塔·埃斯平-安德森.杨刚译.转型中的福利国家——全球经济中的国家调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29
    ② [丹麦]戈斯塔·埃斯平-安德森.杨刚译.转型中的福利国家——全球经济中的国家调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58
    ③ 毕健康.埃及现代化与政治稳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29
    ④ 雷钰,苏瑞林.中东国家通史(埃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66
    ① 雷钰,苏瑞林.中东国家通史(埃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70
    ② 毕健康.埃及现代化与政治稳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05-306
    ③ 毕健康.埃及现代化与政治稳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16
    ① 毕健康.埃及现代化与政治稳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79
    ② 陈万里,工有勇.当代埃及社会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311
    ③ 雷钰,苏瑞林.中东国家通史(埃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64
    ① 徐滇庆,柯睿思,李昕.终结贫穷之路:中国和印度发展战略比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72
    ② 林承节.印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09
    ③ 林承节.独立后的印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① 沈开艳,权衡等.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研究——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比较[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49-50
    ② 沈开艳,权衡等.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研究——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比较[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52
    ③ 沈开艳,权衡等.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研究——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比较[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53
    ④ [印度]阿玛蒂亚·森,让·德雷兹.黄飞君译.印度:经济发展与社会机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
    ① 吴恩远.苏联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9
    ② 吴恩远.苏联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2
    ③ 周新城,张旭.苏联演变的原因与教训——一颗灿烂红星的陨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
    ① 周新城,张旭.苏联演变的原因与教训——一颗灿烂红星的陨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
    ② [俄]尼·伊·雷日科夫.徐昌翰等译.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4
    ③ 张伟恒,曹长盛,杨阴滋.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67
    ① 李慎明.历史在这里沉思——苏联解体20周年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628-630
    ② 张飞岸.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的未来——“苏联解体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5:145
    ① 宫达非.中国著名学者:苏联剧变新探[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2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39
    ① 张全景.苏共失败、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及借鉴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2:6-7
    ① 熊坤新.苏联民族问题理论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70
    ② 赵常庆,陈联璧,刘庚岑,董晓阳.苏联民族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18
    ① 赵常庆,陈联璧,刘庚岑,董晓阳.苏联民族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19-220
    ② 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53
    ① 中国共产党章程[OL].人民网,2012-11-19.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9/c64387-19616005.html
    ② 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481
    ① 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137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466-467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474
    ③ 胡锦涛.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OL].人民网,2012-11-18.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2.html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897-898
    ① 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482
    ② 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政治刮泥社会化分析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315
    ① 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政治刮泥社会化分析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318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3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41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39
    ① 王振亚.社会主义文明结构的人学意蕴[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98
    ② 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演进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82
    ③ 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演进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83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
    ② 王振亚.社会主义文明结构的人学意蕴[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99
    ① 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演进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03
    ② 陈答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启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56
    ① 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演进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
    ② 阎树群.论科学发展观的政治意义[J].湖湘论坛,2011,6:49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二、三、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问题(下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
    [7]列宁.列宁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一、二、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二、三、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孙中山.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1]孙中山.孙中山文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
    [12]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3]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7][战国]孟子等.四书五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8]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9]许丽萍.吉登斯生活政治范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0]王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G].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2]许俊达.超越人本主义——青年马克思与人本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3]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4]李为善,刘奔.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5]刘俊祥.人本政治论:人的政治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6]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7]张铭,严强.政治学方法论第二版[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28]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9]郑功成.关注民生——郑功成访谈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0]周新城,张旭.苏联演变的原因与教训——一颗灿烂红星的陨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1]陈向义.物本与人本——发展理论的迷失与重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2]柳礼泉.新中国民生60年[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33]孙学玉等.当代中国民生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4]李真,汪锡奎等.当代中国生活方式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35]王雅林.人类生活方式的前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6]邓正来.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37]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北美卷[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38]顾俊礼.福利国家论析——以欧洲为背景的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39]李植枬.宏观世界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40]阎照祥.英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1]孙洁.英国的政党政治与福利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2]陈晓律,于文杰,陈日华.英国发展的历史轨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3]李秉勤等.欧美福利制度:挑战、改革与约束[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44]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5]丁开杰,林义.后福利国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46]郭静.政党轮替的政策价值:英国社会保障政策的政治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7]刘玉安,蒋锐等.从民主社会主义到社会民主主义——当代欧洲社会民主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8]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49]姚玲珍.德国社会保障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50]丁建定.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1]吴友法,黄正柏.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52]吴红英.巴西现代化进程透视——历史与现实[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
    [53]吕银春,周俊南.巴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4]雷钰,苏瑞林.中东国家通史(埃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5]毕健康.埃及现代化与政治稳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6]徐滇庆,柯睿思,李昕.终结贫穷之路:中国和印度发展战略比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7]林承节.印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8]林承节.独立后的印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9]沈开艳,权衡等.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研究——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比较[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60]吴恩远.苏联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1]张伟恒,曹长盛,杨阴滋.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62]李慎明.历史在这里沉思——苏联解体20周年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3]宫达非.中国著名学者:苏联剧变新探[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64]董四代.民生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65]王杰.先秦儒家政治思想论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6]许凌云,许强.中国儒学通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67]赵明.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8]李玉洁.儒学与中国政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69]尚斌,任鹏,李明珠.中国儒学发展史[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
    [70]蒋庆.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M].北京:三联书店,2003
    [71]顾红亮.儒家生活世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2]王杰.孙中山民生思想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73]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演进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74]王威海.政治社会学:范畴、理论与基本面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5]杨晓东.马克思解放视野中的社会政治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76]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7]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7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课题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下)[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9]熊坤新.苏联民族问题理论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80]赵常庆,陈联璧,刘庚岑,董晓阳.苏联民族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1]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82]周蔚,徐克谦.人类文化启示录——20世纪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成果[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83][英]安东尼·吉登斯.李惠斌,杨雪冬译.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M],2000
    [84][美]F·普洛格,D·G·贝茨.吴爱明,邓勇译.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85][美]康拉德·菲利普·科塔克.熊茜超,陈诗译.简明文化人类学:人类之境第五版[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86][美]S·南达.刘燕鸣,韩养民译.文化人类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87][匈]阿格妮丝·赫勒.衣俊卿译.日常生活第二版[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10
    [88][法]埃德加·莫兰.陈一壮译.人本政治导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89][美]埃里希·弗罗姆.王大庆,许旭虹等译.健全的社会第二版[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90][美]马克·C·卡恩斯,约翰·A·加勒迪.吴金平等译.美国通史第12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91][丹麦]戈斯塔·埃斯平-安德森.杨刚译.转型中的福利国家——全球经济中的国家调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92]阿萨·勃里格斯.陈叔平等译.英国社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93][英]霍华德·格伦内斯特.苗正民译.英国社会政策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94][英]马丁·鲍威尔.林德山,李姿姿,吕楠译.新工党,新福利国家?英国社会政策中的“第三条道路”[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
    [95][英]比尔·考克瑟,林顿·罗宾斯,罗伯特·里奇.孔新峰,蒋鲲译.当代英国政治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6][法]乔治·杜比.吕一民,沈坚,黄艳红等译.法国史(中卷)[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商务印书馆,2010
    [97]萨缪尔·皮涅伊罗·吉马良斯.陈笃庆等译.巨人时代的巴西挑战[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1
    [98][印度]阿玛蒂亚·森,让·德雷兹.黄飞君译.印度:经济发展与社会机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99][俄]尼·伊·雷日科夫.徐昌翰等译.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100][英]安东尼·吉登斯.赵旭东等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101][美]约翰·罗尔斯.姚大志译.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杂志,2007,21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杂志,2011,13
    [3]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杂志,2011,20
    [4]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求是杂志,2012,1
    [5]王文超.改善民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J].求是,2008,2
    [6]王振亚.人的政治主体性建构的理性自觉——解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另一种视角[J].政治学研究,2005,3
    [7]赵中源,梅园.回顾与反思:理论界关于民生若干问题的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 会主义,2010,4
    [8]赵司空.对新中国前三十年日常生活政治化的思考——兼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0
    [9]张全景.苏共失败、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及借鉴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2
    [10]张飞岸.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的未来——“苏联解体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5
    [11]朱继东.中国为何要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2
    [12]周弘.福利国家向何处去[J].中国社会科学,2001,3
    [13]王浦劬.关于完善政治学原理体系的思考[J].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5
    [14]王浦劬.从阶级斗争到人民共和——我国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转换析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15]林尚立.民主与民生:人民民主的中国逻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16]袁祖社.“人本文化”的公共性价值逻辑:按照“人的方式”把人实现为人[J].思想战线,2008,3
    [17]王俊拴.从强国到民生:新世纪我国政治发展主题的确立及其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18]王振亚.社会主义文明结构的人学意蕴[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19]李宏.从消极福利国家到积极福利国家——民主社会主义探索新福利制度[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1
    [20]崔之元.重庆“十大民生工程”的政治经济学[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5
    [21]刘俊祥.“人本政治”的研究方法与分析视角[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22]刘德厚.重视对“广义政治”理论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1996,2
    [23]赵丽江,马广博,刘三.民生政治: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意识形态[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24]王浦劬.论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形成与实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4
    [25]徐勇,项继权.民生问题的实质是政治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26]赵丽江,刘婧,郭凡路.生活政治学的发端及关注的问题——政治学研究的祛 魅与解咒[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27]陈答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启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28]李红珍,曹文宏.民生问题的政治学解读:一种民生政治观[J].求实,2008,1
    [29]柳礼泉,张红明.民生政治视野中的党的执政伦理建设[J].求实,2009,3
    [30]陈金龙.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历史作用与当代价值[J].科学社会主义,2011,1
    [31]田新文.民生政治:理解政治生活变化的新视角[J].社会主义研究,2008,4
    [32]龙佳解,蒋晓东.构建民生理论的价值意义[J].云南社会科学,2010,3
    [33]郑红娥.冲突与革命:中国“生活政治”的嬗变[J].社会科学研究,2006,3
    [34]郭华茹,张健.改善民生的政治视角[J].学术论坛,2010,9
    [35]谢金林,张艺.民生问题的政治伦理诠释[J].理论探讨,2008,3
    [36]王伟光.走共同富裕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J].红旗文稿,2012,1
    [37]周明海.民生政治视域下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功能与对策[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2
    [38]袁祖社.“富裕社会”的正义信仰何以可能——社会“公共价值”的实现逻辑[J].甘肃理论学刊,2012,4
    [39]赵凌云.民生发展时代的改革逻辑与改革框架[J].甘肃理论学刊,2011,1
    [40]杨光斌.社会权利优先的中国政治发展选择[J].行政论坛,2012,3
    [41]周朗生.试论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政治观[J].兰州学刊,2010,10
    [42]赵凌云,赵红星.民生发展时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43]唐纳德·萨逊,丁怡.欧洲福利国家:历史演变与改革现状[J].社会保障研究,2008,1
    [44]吴若飞,牛磊.试论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政治观的形成和发展[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4
    [45]谢倩.论中国共产党民生政治观的内涵、特征和意义[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5
    [46]石仲泉.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1
    [47]阎树群.论科学发展观的政治意义[J].湖湘论坛,2011,6
    [48]徐光春.民生就是政治[J].决策与信息,2007,4
    [49]郭剑鸣.民生:一个生活政治的话题——从政治学视角看民生[J].理论参 考,2008,1
    [50]赵韵玲.把脉民生政策中的公民参与[J].前沿,2010,22
    [51]何忠洲.中国:崭新的民生政治路线图[J].中国新闻周刊,2007,38
    [52]何祚庥,段若非.关于“以人为本”的对话[J].当代思潮,2004,2
    [53]关信平.我们应更重视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J].当代经济,2011,11
    [54]胡锦涛.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OL].新华网,2012-11-17.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113711665-3.htm
    [55]美大选“上阵夫妻兵”“律政佳人”对阵“绝望主妇”[OL].新华网,2012-09-09.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9/09/c_1130071 09.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