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国家、户族与农民:1952-1966年关中地区的村落政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长期以来,1952-1966年的中国政治研究或当代中国史研究受到“革命叙事”与“现代化叙事”的影响,主要考察国家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过程,而把农民想象为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由此可能会或多或少地遮蔽了中国政治的丰富性及其背后的意义建构过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在近年来开始注意到1952-1966年的多重面向,他们除了关注全局性的决策及其运作之外,也开始侧重于对村落的研究,而村落政治在此大潮中更是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的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
     在本文中,笔者以印度的底层研究学派和斯科特——克夫列特以降的进路两种“底层政治”的书写方式为启发,选择关中地区的一个普通村庄黄村作为田野调查点,结合历史档案和相关报刊材料,分析农业合作化运动、“大跃进”运动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期国家权力系统与意识形态在黄村的具体运作机制,以及黄村的户族、农民、干部等以何种策略回应国家的要求。因此,本文并不试图将黄村的特殊村史嵌入到宏大的历史叙事之中,而是旨在考察以下内容:第一,作为一种国家社会运动的社会主义实践如何展开,其基本取向、变革目标以何种形式表现,并且其中隐藏着抑或正在形成何种国家治理术;第二,当原来的乡土传统遭遇到突如其来的国家权力与意识形态时,作为黄村中的主体性力量的户族、农民以及乡村干部以何种社会心态来面对,又体现出怎样的行动逻辑;第三,在国家-户族-农民的互动中,国家、户族与农民的关系呈现出何种实践形态,进而形塑出中国村落政治何种的特殊样态与演变逻辑。
     在互助组到高级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参与式的国家动员吸引了大量的农民,他们为了集体经济的利益和合作社社员的身份在“工分制”下进行劳动生产。值得指出的是,集体化时期的“工分制”不仅是满足经济增长、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和社员身份的一项具体措施,同时更是一种劳动管理体制,甚或作为一种基层控制手段,代表着国家权力由生产领域的渗透向社会规训的发展。随着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激进化与“大跃进”运动的展开,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的话语深入农村,“平均主义”的风潮日益盛行,而经过人民公社锻造出来的日益熟练的凝视技术更是让国家意识形态从原有的政治领域弥散到农村社会的生活世界,而农民的身体也由此越来越呈现出政治化的图像。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乡村干部成为“教育”的对象,而有组织的干部下乡作为非常规的权力组织逐渐实现对基层组织的社会文化-权力网络的重建。
     不过,经历过严酷政治现实的黄村的户族、干部与农民,往往在表面上选择接受政治话语的表述,与此同时又会在自身的经验世界中遵循日常的生活逻辑,最终体现为农民的行为选择与话语表述的分离这一独特性后果。他们一方面采取合作的态度,按照社会主义“新人”的标准积极完成自我修炼;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诉诸于乡村社会中固有的生存伦理、户族观念等,使用各种“弱者的武器”。在“工分制”下,他们保证农活的质量,但也显示出“漂亮”的挣工分策略。而一旦庄稼歉收、口粮减少时,他们采取“瞒产私分”、“偷盗”以及“借粮”等方式,体现出的更多是一种生存伦理学。“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期的情况更为复杂。虽然农民获得国家赋予的“正义的武器”,但是他们与乡村干部长期以来天然的共生于一种社会文化网络之中,各自充分运用一些特殊的、非正式的行动策略和各种可得资源,构筑与营建日常生活世界的合理性空间与正当性。
     当然,农民受到的影响也是相当剧烈的。随着国家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思想灌输,国家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地渗透进乡村社会,农民也在此过程中开始产生对国家合法性的认同,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在黄村的“退社风波”中,他们首先所挑战的并不是集体主义制度或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而只是针对某些合作社干部的渎职行为。另外,为了保证抵制行为的政治优越性,他们还明智地将以前的富农从户族的抵制队伍中剔除出去。到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期,具有政治正确性的贫下中农被中共中央赋予监督农村干部、遏制渎职行为的权力,也同时获得批评和揭发乡村干部的信心和勇气,他们越来越多地倾向于使用“人民来信”等“正义的武器”。
     总之,“全能主义政治”或“总体性社会”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涉及到国家权力从生产领域的渗透向社会规训的发展、国家意识形态由原有的政治领域向整个社会的弥散以及基层组织的社会文化-权力网络的重建等,最终呈现为“社会主义的新传统”或“新德治”。而黄村的户族、干部与农民则以一种日常的、微妙的和非直接的形式,表达着对国家权力及其规则的顺从与抵制,是一种不同于“官方政治”和“劝说政治”的日常政治。不过,随着组织渗透的深入与国家权力系统以及意识形态的“在地化”,黄村户族中的具象农民成为抽象的人民,而对国家产生某种认同。在此意义上,1952-1966年的村落政治作为底层政治的一种表现形态,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权力网络,体现在国家-户族-农民三者之间的实践关系之中。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or political research of China from1952to1966, has been affected by revolutionary narrative and modernization narrative, mainly inspecting the decision 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national policy, and taking peasants as a passive recipient of institution, which more or less covers the diversity and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politic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some scholars realize the multiple-aspects of1952-1966in China. Besides the overall decision 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 scholars come to focus on the grass-roots. Village politics turn out to be a new academic growth point of 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research.
     Influenced by the Writing History of infra politics between Subaltern Studies Group and the Approach of James Scott and Benedict Kerkvliet, the author takes the main fieldwork in an ordinary village, Huang Village in Guanzhong area, and uses the historical archives and related background material. This thesis analy how state power system and ideology operate in Huang Village during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Movement, Great Leap Forward and the Socialist Education Movement, and what the strategy of Huzu, peasant, and cadres in Huang Village use to deal with state requirements. Thus, the article has no intention to embed the particular history of Huang Village into a grant historical narrative, but aims to inspect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First, as the socialist practice, how does the state-led social movement develop? What is basic orientation and how reform target is expressed? And what kind of the art of government is covered or developed? Second, as native tradition encounters with state power and ideology, how do the village cadres deal with and why? Third, i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tate, Huzu, and peasants, how is the relationship in the reality, and what is the special form and communicative logic of village politics of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
     In the process from mutual-aid team to advanced cooperative, participatory state mobilization attracts massive peasants, who work in Work Points System as a member of the cooperative for the collective economic interest. It should be noticed that, Work Points System during collectivization period not only is an policy satisfying the need of economic growth, magnifying the nature of socialism and the membership, but also a kind of labor controlling system, even a grass-roots controlling method, which represents state power permeating from producing field to social discipline. As the ideology of "communism" getting more and more radical and the spread of Great Leap Forward, collective ethics became deeply root into rural China, and equalitarianism prevails. The regard forged by People's Commune permeates from political field to rural living life. The bodies of peasants gradually take on political images. In the Socialist Education Movement, rural cadres turn to be the object. And the organized movement of cadres as an unconventional phenomenon gradually reconstructs the cultural nexus of power of grass-roots.
     However, most Huzu, cadres, and peasants in Huang Village, encountering the cruel political reality, choose to accept the expression of political discourse outwardly, meanwhile, they still comply with everyday living logistics in their own empirical world, which finally leads to the inconformity of practical choose and discourse expression. On one hand, peasants are cooperative in attitude to complete self discipline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a Socialist New Man. On the other hand, they come to the survival ethics and Huzu concepts in everyday life, and use all kinds of weapons of the weak. In the Work Points System, they assure the quality of farm working, and also show a brilliant strategy to get the work points. Once provision is cut, they take counteraction of concealed production and private distribution, borrow grain from production team, and even "steal", which reflect the survival ethics. Situations in Socialist Education Movement are more complicated. Although peasants are granted with rightful weapons by the state, they are in the same symbiosis social cultural network with rural cadres, separately using some special and informal strategies and resources to construct a space of rationality and legitimacy.
     We have to admit that the peasants have been intensely affected. As state power and ideology is hammered into peasants, the influence of state is continuously permeated into the rural society. Peasants gradually admit the state legality in the same process, and discipline their selves. In quitting cooperative incident, what they challenged first is not collective system or the leadership of CCP, but the dishonest behavior of some rural cadres. What's more, they wisely eliminate the rich peasants from the resistance army in order to assure the political superiority of resistance ac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Socialist Education Movement, the poor and lower-middle class peasants with political correctness are empowered to supervise rural cadres, and suppress dishonest behavior. And the courage of criticizing and reveal rural cadres is also endowed. They learn how to use the rightful weapons like People's letter.
     In conclusion, the formation of Totalist Politics or Total Society is a dynamic process. It is rel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tate power permeating from producing field to social discipline, state ideology diffusing from political field to the whole society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grass-roots social culture and power net, which finally assume to be a Neo-tradition of Socialism or New Virtuocracy. However, Huzu, cadres, and peasants in Huang Village take a delicate and non-direct form to express their subsidence or resistance to government power and rules. It is an everyday politics different from official politics and advocacy politics. As the organization penetrates into rural society and state power system and ideology becomes local, the concrete peasants become abstract people, and form the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In this way, village politics during the period of1952-1966as a form of infra politics, is a complicated the cultural nexus of power, which reflects in the practical configuration of relationship among state, Huzu, and peasants.
引文
① 高华:《叙事视角的多样性与当代史研究——以五十年代历史为例》,收入高华著:《在历史的“风陵渡”口》,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78页。
    ② [英]卡尔·波兰尼著:《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③ Burawoy,Michael (2000) A Sociology for the Second Great Transforma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26) pp.693-695.
    ④ 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北京:《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⑤ 详见清华课题组:《“中等收入陷阱”还是“转型陷阱”?》,广州:《开放时代》,2012年第3期;Shirk,Susan L. (2007) China:Fragile Superpower,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inxin Pei, (2006) China's Trapped Transition:The Limits of Developmental Autocrac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① 笔者之所以将经济与政治的结构性因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原因在于这些研究是以制度主义为其理论根基的,对于城市经济奇迹的解释必定不能离开基本的经济制度以及作为制度背景的国家-社会关系。Woo, Wing Thye (1999) The Real Reasons for China's Growth, China Journal, No.41 (Jan), pp.116-37.; McMillan, John. & Naughton,Barry. (eds.) (1996) Reforming Asian Socialism:The Growth of Market Institutions. Ann Arbor, MI: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Walder, Andrew G. (ed.) (1996)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Oxford &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e, Victor (1989)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4:4, pp.663-681.[美]黎安友著:《中国政治变迁之路:从极权统治到韧性威权》,何大明译,台湾:巨流图书公司,2007年版;沈原:《“强干预”与“弱干预”:社会学干预的两条途径》,北京:《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沈原:《又一个三十年:转型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建设》,上海:《社会》,2008年第6期:黄宗智:《改革中的国家体制:经济奇迹和社会危机的同一根源》,广州:《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
    ② Zhou, Xueguang. (2000)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5:4, pp.1135-1174.; Wank, David. L. (1999) Commodifying Communism:Business, Trust, and Politics in a Chinese City, Cambridge &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nk, David L.(1996) The Institutional Process of Market Clientelism:Guanxi and Private Business in a South China City, China Quarterly, No.147 (Sept), pp.820-838.; Walder, Andrew G(1995) 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2, pp.263-301.; Nee, Victor (1992)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of Market Transition:Hybrid Forms, Property Rights, and Mixed Economy in China,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37:1, pp.1-27.;陈映芳著:《城市中国的逻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③ 徐勇:《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对既有理论的挑战及新的分析进路的提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挪威]贺美德、鲁纳编著:《自我中国》,许烨芳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阎云翔著:《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陆洋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④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⑤ 方文:《转型心理学:以群体资格为中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周晓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心态的变迁——有关中国经验的另一种解读》,上海:《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夏季卷。
    ⑥ 唐皇凤:《新中国60年国家治理体系的变迁及理性审视》,北京:《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5期;任剑涛:《国家治理的简约主义》,广州:《开放时代》,2010年第7期;项飚:《普通人的“国家”理论》,广州:《开放时代》,2010第10期;林尚立:《重构府际关系与国家治理》,上海:《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1期;周雪光:《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广州:《开放时代》,2011年第10期;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徐湘林:《中国的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历史比较的视角》,收入陈明明编:《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九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① 贺雪峰:《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北京:《读书》,2006年第8期;温铁军:《“中国经验”与“比较优势”》,广州:《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李培林:《现代性与中国经验》,上海:《社会》,2009年第3期;郑杭生:《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与当代中国社会学再研究》,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汪晖:《中国道路的独特性与普遍性》,上海:《社会观察》,2011年第4期;汪晖:《中国道路的独特性与普遍性》(下),上海:《社会观察》,2011年第5期;周晓虹:《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理解社会变迁的双重视角》,天津:《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潘维主编:《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的60年》,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郑永年著:《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丁学良著:《辩论中国模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② 刘小枫、曹锦清等:《作为学术视角的社会主义新传统》,广州:《开放时代》,2007年第1期;甘阳:《中国道路:三十年与六十年》,北京:《读书》,2007年第6期:潘维、玛雅主编:《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汪晖、王绍光等:《社会主义实践的现代性》,广州:《开放时代》,2012年第11期。
    ③ 在中国,“毛泽东思想”具有特定的意含,笔者在此借用国外学者采取的“毛泽东主义”(或“毛主义”)一词。参见Schwartz, Benjamin.(1958) Chinese Communism and the Rise of Mao,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④ 值得指出的是,长期以来,在当代中国史、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的积淀及其学术视域的拓展中,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研究已经逐渐浮出水面。相关研究笔者将在后文的文献综述中详细分析,此处不赘。此外,在文学、电影等研究中,从1949-1966年的“十七年”具有特殊的意义。详见Lewis, Greg (2005) The History, Myth and Memory of Maoist Chinese Cinema,1949-1966, Asian Cinema, Vo.116, No.1.[德]顾彬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范劲等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张光芒:《时代夹缝中的启蒙碎片:对“十七年文学”的价值重估》,上海:《学术月刊》,2007年第6期;程光炜:《我们如何整理历史:十年来“十七年文学”研究潜含的问题》,北京:《文艺研究》,2010年第10期;[美]柏佑铭:《作为类型的政治运动:“十七年”的意识形态与形象化》,史国强译,沈阳:《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6期。⑤ 按照学术惯例,黄村是学名。需要指出的是,笔者研究的黄村,地处关中地区,不同于林耀华、庄孔韶观察的田野点黄村。⑥ 笔者之所以选取1952-1966年,而没有将时间节点延伸到1949年,主要原因在于土改就像走过场一样,对于基层社会的政治意义不明显。一方面,关中地区自晚清到1949年以前一直是自耕农占大多数的:另一方面,当时陕西省下派的土改干部大部分都是新来的,缺乏基层工作经验。详见郑磊:《20世纪中期关中地区的土地问题——以高陵县通远乡为例》,南京:《中国农史》,2003年第1期:何军:《20世纪50年代初关中农村的土地改革》,南京:《中国农史》,2006年第2期。
    ① [德]马克斯·韦伯著:《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正如吴增定在《现代国家的内在矛盾与族群认同》一文中所指出的,随着全球化的爆炸性发展,“族群认同”(ethnic identity)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政治困境,民族国家似乎正面临衰退的命运。但《民族的构建》一书却发现,“民族国家衰退论”更多代表着西方人的想法,而不是亚洲人的。详见吴增定:《现代国家的内在矛盾与族群认同》,北京:《文化纵横》,2009年第6期;[加]卜正民 施恩德编:《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认同》,陈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②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页。
    ③ 剑桥学派的重要代表昆廷·斯金纳(Quentin Skinner)认为,国家(state)的形成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大概从13世纪下半叶开始,直到16世纪末才基本完成。详见[英]昆廷·斯金纳著:《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段胜武张云秋修海涛等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629-632页。也有历史学家指出,现代国家最初出现在1100-1600年间的欧洲,详见Strayer, Joseph R (1970) On the Medieval Origins of the Modern Stat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④ 参见[苏联]安德列耶夫等著:《古代世界的城邦》,张竹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⑤ 参见[德]特奥多尔·蒙森著:《罗马史》(第一卷),李稼年译李澎泖校,北京:商务出版社,2004年版;[德]特奥多尔·蒙森著:《罗马史》(第二卷),李稼年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4年版;[德]特奥多尔·蒙森著:《罗马史》(第三卷),李稼年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俄罗斯]科瓦略夫著:《古代罗马史》,王以铸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包利民著:《古典政治哲学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⑥ 参见《利维坦》第三、四部分对基督教的批判。[英]霍布斯著:《利维坦》,黎思复黎延弼译杨昌裕校,北京:商务出版社,1998年版。此外,近十多年来,国家逐渐成为研究中世纪的历史学家的新宠,详见Davies, Rees (2003) The Medieval State:The Tyranny of a Concept? Journal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Vol.16 (2).pp.280-300.
    ⑦ Bobbio, Norberto (1989) Democracy and Dictatorship, Cambridge:Polity Press;[美]乔治·萨拜因著[美]托马斯·索尔森修订:《政治学说史》(下卷),邓正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美]列奥·施特劳斯[美]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上),李天然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① [德]施密特著:《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美]托马斯·埃特曼著:《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郭台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王利著:《国家与正义:利维坦释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② [英]约翰·洛克著:《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8年版;[英]彼得·拉斯莱特著:《洛克<政府论>导论》,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有关洛克与霍布斯之间的承继关系,详见[美]列奥·施特劳斯著:《现代性的第三次浪潮》,收入贺照田主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学术思想评论》(第六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③ 参见[法]卢梭著:《卢梭全集》(第四卷),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12年版。
    ④ [法]卢梭著:《卢梭全集》(第六卷),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12年版:[法]卢梭著:《卢梭全集》(第七卷),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12年版。
    ⑤ 当然,孟德斯鸠所说的英国不是真实的英国,而是经过他改进后的。孟德斯鸠对卢梭方案的可能回应,详见[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卷),许明龙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12年版:[法]孟德斯⑥ 著:《论法的精神》(下卷),许明龙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12年版;[法]孟德斯鸠著:《罗马盛衰原因论》,婉玲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9年版。
    ⑥ Smith, Anthony D. (1991) National Identity, London: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⑦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
    ①“市民的民族模式”又称为“公民-领土模式”,主要标志是历史形成的领土、法律和政治共同体、成员在法律和政治上的平等权利以及共同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族群的民族模式”又称之为“族群-文化模式”,主要标志为对血统和谱系的重视、在情感上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动员效果以及对本土语言、价值观、习俗和传统等的重视。参见Smith, Anthony D. (1991) National Identity, London: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p.11转引自马戎:《评安东尼·史密斯关于“nation”(民族)的论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汪宏伦:《制度脉络、外部因素与台湾之‘'national question"的特殊性:一个理论与经验的反省》,台北:《台湾社会学》,2001年第1期。
    ② Smith, Anthony D. (1991) National Identity, London: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p.13.
    ③ Weber, Max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 G. Roth & C. Wittich (ed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657.[德]马克斯·韦伯著:《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④ 详见[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交往行动理论:行动的合理性与社会的合理化》(第一卷),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210页。
    ① 有关国家潜在自主性的解释,参见[德]亨利希·库诺著:《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袁志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Trimberger, Ellen Kay (1977) State Power and Modes of Production: Implications of the Japanese Transition to Capitalism, Insurgent Sociologist,7(2):pp.85-99; Block, Fred(1977) The Ruling Class Does Not Rule:Notes on the Marxist Theory of the State, Socialist Review, no,33.pp.6-28; Schumann, Franz. (1974) the logic of world power:An Inquiry into the Origins, Currents, and Contradictions of World Politics, New York:Pantheon Books.
    ② Bendix, Reinhard (1974) State and Society:A Reader in Comparative Political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Tilly, Charles (ed.) (1975)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③ [德]马克斯·韦伯著:《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④ [美]约瑟夫·R·斯特雷耶著:《现代国家的起源》,华佳王夏宗福常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⑤ [美]西达·斯考切波著:《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30页。此处译文是笔者根据英译本重新翻译的,详见Skocpol,T.(1979)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① 吕思勉著:《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9页。
    ② 黎小龙:《义门大家庭的分布与宗族文化的区域特征》,北京:《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此后,虽有
    学者就统计数据、史料等方面的问题和黎小龙商榷,但并不影响到义门在南北的演变趋势。详见王善军:《关于义门大家庭分布和发展的几个问题》,北京:《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③ 石峰著:《非宗族乡村——关中“水利社会”的人类学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秦晖、金雁著:《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年版。
    ④ 简称“华中学派”,是1990年代后期从村民自治研究中逐渐兴起的,最初的成员主要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CCRS)的一些学者。2005年,贺雪峰、吴毅等在华中科技大学创立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CRRG)。现如今,华中学派主要指涉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华中学派强调“问题主位”、“村治主位”、“中国主位”,主张以田野调查为基础,致力于对当下农村社会及其转型过程的本土理解。
    ⑤ 贺雪峰著:《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页。
    ⑥ 贺雪峰著:《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0页。
    ⑦ 陈其南:《房与传统中国家族制度——兼论西方人类学的中国家族研究》,台北:《汉学研究》,1985年第3期;陈其南:《中国宗族制度研究:傅立曼宗族理论检讨》,台北:《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学刊》,1992年第47期。
    ① 详见徐斌著:《明清鄂东宗族与地方社会》,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1-146页。
    ② 值得指出的是,在20世纪上半叶,受社会进化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一直有学者认为宗族限制个体自由,是封建社会的落后形态,是中国发展的障碍。随着宗族研究的学术史发展,这一观点逐渐湮沒.详见常建华:《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北京:《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③ 限于篇幅,此处不赘。详见冯尔康等著:《中国宗族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钱杭著:《宗族的世系字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杨联陞著:《东汉的豪族》,北京:商务出版社,2011年版;田余庆著:《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王力平著:《中古杜氏家族的变迁》,北京:商务出版社,2006年版;唐燮军著:《六朝吴兴沈氏及其宗族文化探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韩]朴元熇著:《明清徽州宗族史研究——歙县方氏的个案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美]贾志扬著:《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赵冬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黄宽重著:《宋代的家族与社会》,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值得指出的是,日本学者的研究兼顾历史学与人类学两种取向,详见[日]濑川昌久著:《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钱杭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日]井上徹著:《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钱杭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日]守屋美都雄著:《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钱杭杨晓芬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日]谷川道雄著:《中国中世纪社会与共同体》,马彪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日]川胜义雄著:《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徐谷梵李济沧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④ 林耀华著:《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187页。
    ① 林耀华著:《义序的宗族研究》(导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页。
    ② 他曾指出,“本人所以对潮洲村落社区的宗族问题发生兴趣,可说全是吴师文藻循循善诱之功,并承他介绍葛氏一书所引起的。笔者当年肄业燕京人学时,曾选修过吴师所开的家庭学。”详见陈礼颂著:《一九四九年前潮洲宗族村落社区的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③ 陈礼颂著:《一九四九年前潮洲宗族村落社区的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④ 林耀华著:《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英文版导言),庄孔韶林宗成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页。
    ⑤ 对此,有些学者存在不同的观点。详见Watson, James L.(1982) Chinese Kinship Reconsidered: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Research. The China Quarterly, December, Volume 92, pp 589-622.转引自王铭铭:《宗族、社会与国家——对弗里德曼理论的再思考》,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秋季卷;王铭铭著:《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8页。
    ① [英]埃文思-普里查德著:《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褚建芳阎书昌赵旭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② Fortes, Meyer & Evans-Pritchard, E.(eds.)(1940) African Political Systems. Clare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③ Freedman, Maurice (1966)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Fukien and Kwangtung. London:The Athlone Press.
    ④ 当然,这两个模式都可能在现实的地域社会中并不存在。不过,也许可以看一个居于两种模式中间的M模式,可以反映中国福建与广东地区的地域社会内部的宗族生活。详见[英]莫里斯·弗里德曼著:《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王铭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1-171页。
    ⑤ Wolf, Arthur P. (1989) "The Origins and Explanation of Variation in the Chinese Kinship System," in Kuang-Chih Chang, Kuang-Chou Li, Arthur P. Wolf and Alexander Yin eds.,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the Taiwan Area:Accomplishments and Prospects, Taipei: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p.241-260.
    ⑥ Potter, Jack M. (1968) Capitalism and the Chinese Peasant,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 in a Hong kong Villag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⑦ Watson James L. (1975) Emigration and Chinese Lineage:The Mans in Hongkong and Lond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⑧ Ahern, Emily Martin (1981) Chinese Ritual and Poli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⑨ 费孝通著:《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经济生活》,戴可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① Goody, Jack (1990) The Oriental, the ancient and the primitive. 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60-61.
    ② Wolf, Arthur P. (1989) "The Origins and Explanation of Variation in the Chinese Kinship System," in Kuang-Chih Chang, Kuang-Chou Li, Arthur P. Wolf and Alexander Yin eds.,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the Taiwan Area:Accomplishments and Prospects, Taipei: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247.
    ③ Hazelton, Keith Duane (1986) "Patri lineag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ized Lineages:The Wu of Hsiu-ning City, Hui-chou, to 1525. " In P. B. Ebrey and J. L. Watson.(eds) Kinship Organization in Imperial China,1000-1940.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p.137-169.
    ④ [英]莫里斯·弗里德曼著:《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王铭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Baker, Hugh.(1968)A Chinese Lineage Village:Sheung Shui.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 Press. Potter, Jack M. (1968) Capitalism and the Chinese Peasant,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 in a Hong kong Villag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① Beattie, Hilary J (1979) Land and Lineage in China:A Study of T'ung-ch'eng County, Anhwei in the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brey, Patricia Buckley (1983) Types of Lineages in Ch'ing China:A Re-examination of the Chang Lineage of T'ung-Ch'eng, Ch'ing-shih wen-t'i,9(4):pp.1-20.; Hazelton, Keith Duane (1986) "Patri lineag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ized Lineages:The Wu of Hsiu-ning City, Hui-chou, to 1525" In P. B. Ebrey and J. L. Watson.(eds) Kinship Organization in Imperial China,1000-1940.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② Naquin, Susan (1986) "Two Descent Groups in North China:the Wangs of Yung-p'ing prefecture.1500-1800." In P. B. Ebrey and J. L. Watson.(eds) Kinship Organization in Imperial China,1000-1940.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p.210-244.; Rawski, Evelyn S. (1986)"The Ma Landlords of Yang-chia-kou. " In P. B. Ebrey and J. L. Watson.(eds) Kinship Organization in Imperial China,1000-1940.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p.245-273
    ③ 所谓“入住权”就是在某地定居且争夺资源的权利,“包括建房子的权利,也包括开垦荒地的权利”。
    ④ Faure, David (1986)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Rural Society, Lineage and Village in the Eastern New Territories of Hong Kong. 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刘志伟:《祖先谱系的重构及其意义:珠江三角洲一个宗族的分析》,厦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4期。
    ⑤ 详见Helen Siu, (1995) Lineage on the sands:The Case of Shawan, In David Faure & Helen Siu, eds., Down to Earth:The Territorial Bond in South China,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英]科大卫:《国家与礼仪:宋至清中叶珠江三角洲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广州:《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英]科大卫:《祠堂与家庙:从宋末到明中叶宗族礼仪的演变》,香港:《历史人类学学刊》,2003年第2期;[英]科大卫:《告别华南研究》,收入华南研究会编:《学步与超越:华南研究论文集》,香港:文化创造出版社,2004年版:[英]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北京:《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刘志伟:《地域社会与文化的结构过程: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对话》,北京:《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郑振满、陈春声:《国家意识与民间文化的传承》,广州:《开放时代》,2001年第10期;郑振满、黄向春:《文化、历史与国家——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对话》,北京:《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4年第2期。
    ⑥ 乔素玲、黄国信:《中国宗族研究:从社会人类学到社会历史学的转向》,北京:《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① [清]张玉书等编:《康熙字典》,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第1398页;上海辞书出版社语文辞书编纂中心编著:《古汉语字典》(新一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113页;《中华古汉语字典》编写组编:《中华古汉语字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第549页;王力编:《王力古汉语字典》,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420页。
    ② 郑天挺等编:《中国历史大辞典·音序本(中)》,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88页;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7、409页。
    ③ 在《韦氏学院词典》和《美国传统词典》中的第一个解释分别为,“欧洲的一种阶级成员,作为土地所有者或者劳力耕种土地”和“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一类阶级成员,包括小农场主或者社会阶层较低的农场劳动力”。详见Merriam-Webster Inc. (2003)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ll'edition, CD-ROM edition. 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3th edtion. http://dictionaryl.dassic.reference.com/.
    ④ Merriam-Webster Inc. (2003)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ll'edition, CD-ROM edition.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3th edtion. http://dictionaryl.dassic.reference.com/.
    ④ 详见Daniel, Little P. (1989) Understanding Peasant China:Case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p.29.
    ⑤ [英]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主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3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84页。
    ① Firth, Raymond (2007) "Capital, Saving and Credit in Peasant Societies:A viewpoint from Economic Anthropology".In Raymond Firth and Basil S. Yamey. eds. Capital, Saving and Credit in Peasant. New Edition, New Jersey:Transaction Publishers, pp.17-18.
    ② Shanin, Teodor (1971) Peasantry:Delineation of a Sociological Concept and a Field of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 Ⅻ:289-300.
    ③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的划分是韦伯意义上的“理念型分析”。
    ④ Firth, Raymond (1950) The Peasantry of Southeast Asia.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26, p.503.
    ⑤ Redfield, Robert (1989) The Little Community and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20.
    ⑥ Araghi, Frank (1995) Global Depeasantization:1945-1990.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36(2):337-368.
    ⑦ 当然,恰亚诺夫还围绕劳动能力的耗费与劳动本身辛苦程度进行分析。他认为,“同收益相比较,劳动越艰苦,生活水平就会越低,……但低到一定程度,它就会放弃从事该种艰苦的劳作”。详见[俄]恰亚诺夫著:《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53页。
    ⑧ 后来,这一观点引发了一场是否存在小农生产方式的理论论战,即著名的“斯科特——波普金”之争。不过,值得说明的是,这一争论并非是从斯科特和波普金开始的,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实体主义者”与“形式主义者”的争论。详见[美]李丹著:《理解农民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的案例研究》,张天虹张洪云张胜波译刘北成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0-73页。
    ① Bernstein, Henry (1979) African Peasantries:A Theoretical Framework.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6(4):421-443.
    ② Friedmann, Harriet (1980) Household Productions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Concepts for the Analysis of Agrarian Formations.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7(2):158-184
    ③ Ellis, Frank (1993) Peasant Economic:Farm households and Argrarian developmen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13.
    ④ Harrison, George (2001) Peasants, the Agrarian Question and Lenses of Development. Progress i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1, p.187.
    ⑤ [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昱 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⑥ [美]西奥多·舒尔茨著:《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9页。
    ⑦ Tax, Soul (1972) Penny Capitalism:A Guatemalan Indian Economy. New York:Octagon Books.转引自[美]西奥多·舒尔茨著:《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2-33页。
    ⑧ Popkin, Samuel L. (1997) The Rational peasa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 Vietna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① 秦晖、金雁著:《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此处译文是笔者根据英文重新校对的。详见Hilton, Rodney H. (1975) The English Peasantry in the Later Middle Ages. Oxford:Clarendon Press, p.12.
    ② Shanin, Teodor (ed.) (1987) Peasant and Peasant Society:Selected Readings (2nd edition). Oxford:Basil Blackwell, pp.294-296.
    ③ 值得注意的是,受到马克思的影响,中国的学者倾向于把Peasant翻译成“小农”而非“农民”。详见[英]弗兰克·艾利思著:《农民经济学:农民家庭农业和农业发展》,胡景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5页。在中国的语境中,“小农”是一个被污名化的词,若非必要本文中的“小农”与“农民”不作区分。
    ④ 文军:《从生存理性选择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北京:《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郭于华:《重读农民学经典论题:“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北京:《读书》,2002年第5期。
    ⑤ 黄宗智著:《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页。
    ⑥ 详见徐勇、邓大才:《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上海:《学术月刊》,2006年第7期: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邓大才:《社会化小农:动机与行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卢昌军、邓大才:《从“以业为商”到“以农为市”:社会化小农的市场维度考察》,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刘金海:《社会化小农的历史进程:中国的经验》,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郝亚光:《社会化小农:空间扩张与行为逻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邓大才;《“圈层理论”与社会化小农:小农社会化的路径与动力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黄振华:《要素继替:“社会化小农”概念的延伸探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1期;邓大才:《社会化小农:一个尝试的分析框架——兼论中国农村研究的分析框架》,成都:《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4期。
    ① 欧树军:《必须发现人民:共和国六十年来对人民的想象、界定与分类》,南京:《学海》,2012年第4期。
    ② 详见Friedman,Edward、Pickowicz,Paul G and Selden,Mark (1991) Chinese Village, Socialist Stat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③ Madsen, Richard (1984) Morality and Power in aChinese Villag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④ Siu, Helen F. (1989) 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① 高华:《叙事视角的多样性与当代史研究——以五十年代历史为例》,收入高华著:《在历史的“风陵渡”口》,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77页。
    ② 详见韩钢主编:《中国当代史研究》(三),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③ 于建嵘著:《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北京:商务出版社,2001年版。
    ④ 吴毅著:《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⑤ 徐勇著:《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日]田原史起著:《日本视野中的中国农村精英:关系、团结、三农政治》,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Tsai, Lily (2007) Accountability Without Democracy:Solidary Groups and Public Goods Provision in Rural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i, Jean & S. Rozelle (2000) Elections and Power:The Locus of Decision:making in Chinese Villages, The China Quarterly 162 (June). Nee, Victor & Shijin Su (1996) "Institutions, Social Ties, and Commitment in China's Corporatist Transformation" In John Mcmillan & Barry Naughton (eds.) Reforming Asian Socialism:The Growth of Market Institution, 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⑥ 肖唐镖著:《宗族政治:村治权力网络的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肖唐镖主编:《当代中国农村宗族与乡村治理:跨学科的研究与对话》(第2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肖唐镖主编:《农村宗族与地方治理报告:跨学科的研究与对话》,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年版;肖唐镖著:《村治中的宗族:对九个村的调查与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朱炳祥著:《村民自治与宗族关系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朱秋霞:《家族、网络家族和家族网络在村庄行政权力分配中的作用》,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8年夏季卷;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金太军、王军洋:《家族的村政参与路径研究》, 广州:《开放时代》,2011年第9期。
    ① 于建嵘:《侵入农村基层政权的黑恶势力》,北京:《改革内参》,2002年第10期;于建嵘:《警惕农村的政治危机》,北京:《改革内参》,2003年第9期。
    ② 详见李德瑞著:《学术与时势:1990年代以来中国乡村整治研究的“再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③ 贺雪峰著:《村治的逻辑: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丁卫著:《复杂社会的简约治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李德瑞著:《山村的彷徨》,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王习明著:《川西平原的村社治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李洪军、张小莉著:《一个新型移民社区的村治模式》,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郭鹏群著:《豫北村治模式初探》,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张世勇著:《积极分子治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骆建建著:《十字路口的小河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④贺雪峰著:《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贺雪峰著:《什么农村,什么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贺雪峰著:《乡村社会关键词——进入21世纪的中国乡村素描》,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郭亮著:《走出祖荫》,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杨华著:《绵延之维》,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吕德文著:《涧村的圈子》,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陈柏峰、郭俊霞著:《农民生活及其价值世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王小军著:《转型之痛》,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陈辉著:《古村不古》,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⑤有关底层政治的讨论,详见Scott, James C. (1990) 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Hidden Transcripts. New Haven &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Kerkvliet, Benedict (2005) The Power of Everyday Politics:How Vietnamese Peasants Transformed National Policy,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uha Ranajit (ed.) (1982) Subaltern Studies I:Writings on South Asian History and Society.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uha Ranajit (ed.) (1983) Subaltern Studies Ⅱ:Writings on South Asian History and Society.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昱 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郑光怀张敏何江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印度]帕萨·查特吉著:《被治理者的政治:思索大部分世界的大众政治》,田立年译陈光兴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陈永国、赖立里、郭英剑主编:《从解构到全球化批判:斯皮瓦克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陈光兴主编:《发现政治社会:现代性、国家暴力与后殖民民主》,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0年版;刘健芝、许兆麟选编:《庶民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② [美]裴宜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国的中国研究:50年》,黄育馥摘译,北京:《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③ 周晓虹:《“中国研究”的国际视野与本土意义》,上海:《学术月刊》,2010年第9期。
    ④ 朱政惠著:《美国中国学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苏炜:《有感于美国的中国学研 究》,北京:《读书》,1987年第2期;王晴佳:《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评述》,北京:《历史研究》,1993年第6期。
    ① 还有学者将欧洲汉学的起源划定在17世纪。比如,当代美国学者孟德卫(David E.Mungello)认为,利用来华耶稣会士提供的信息进行汉学研究的学者即可以称之为“早期汉学家”(Proto-Sinologist),如Athanasius Kircher、John Wilkins、Gottfried W.Leibniz等,而他们的研究也就是“早期汉学” (Proto-Sinology).详见Mungello,David E.(1985)Curious Land:Jesuit Accommodation and the Origins of Sinology,Stuttgart:Steiner Verlag Wiesbaden Gmbh,p.14.
    ② Latourette,Kenneth S.(1918)American Scholarship and Chinese Histor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38.p.99.转引自顾钧:《美国汉学的历史分期与研究现状》,北京:《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③ 也有学者指出,1925年太平洋学会的成立可以视为起点。拉铁摩尔以其丰富的学术成果和学术实践活动堪称30年代美国中国研究的“领军人物”,并以《太平洋事务》为主要阵地推动“单枪匹马”式的中国研究。详见侯且岸著:《当代美国的“显学”——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④ [美]傅高义:《当代中国研究在北美:超级强权下的边缘人语》,李恭忠、许荣译,收入周晓虹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① 值得指出的是,历史学的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科学的影响,或者说是一种“社会科学化的历史研究”。限于本研究主要是探讨1949年之后的现代中国建构,如非必要,将不再赘述历史学的研究路径。
    ② 在费正清看来,在19世纪中国历史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西方入侵。必须指出的是,这一论述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美国的中国学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Fairbank, John King (1948)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③ 他们认为,西方近代社会是当今世界各国万流归宗的“楷模”,中国历史在西方入侵前停滞不前,只能在传统模式中循环往复或产生些微小变化,只有等待西方猛击一掌,然后才能沿着西方已走过的道路向西方式的“近代”社会前进。参见[美]列文森著:《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 任菁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④ “帝国主义论”认为,帝国主义是中国近代史各种变化的主要动因,是中国百年来社会崩溃、民族灾难、无法发展前进的祸根。参见Peck, James(1969) The Roots of Rhetoric:The Professional Ideology of America's China Watchers,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 Vol 2(1).
    ⑤ 参见[美]柯文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⑥ 参见[美]彭慕兰著:《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美]弗兰克著:《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美]王国斌著:《转变中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 连玲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⑦ Harding, Harry (1984) The Study of Chinese Politics:Toward a Third Generation of Scholarship, World Politics, No.30.2.
    ⑧ 参见赵文词:《五代美国社会学者对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收入涂肇庆、林益民主编:《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56页。
    ① 详见戴慧思:《美国当代中国研究的基本状况》,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研讨会”,2000年。转引自周晓虹:《当代中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南京:《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② 详见周晓虹:《当代中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南京:《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一阶段(50-60年代),代表人物是费正清、傅高义、舒尔曼(Franz Schurmann)和施坚雅(WilliamSkinner)。除施坚雅之外,其余三人均无法在50、60年代直接进入大陆,主要依靠官方的报纸及在香港收听的大陆广播收集资料。第二阶段(70年代),代表人物是怀默霆、魏昂德、陈佩华(PhilipAnita Chan)、赵文词等。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魏昂德在香港对80位来自中国大陆移民进行长达532小时的访谈。第三阶段(80年代),改革开放引起西方学者的关注,并且他们被允许进入中国大陆进行田野研究和资料的收集,包括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黄宗智、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和戴慧思等。第四阶段(90年代以后),许多研究者积极寻求与中国国内学者的合作,比如黎安友(Andrew Nathan)和史天健对中国政治参与情况的研究等。
    ③ 主要涉及中国不断加速的市场转型对调整国家-社会关系本质和结构的影响,参见‘Nee,Victor and Mozineo. David. eds., (1983) State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Shue, Vivienne (1988) The Reach of the State:The Reach of the State: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alder, Andrew G. (1986)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④ 随着80年代中央与地方之间行政和财政的进一步分权,新的激励体系和决策机制极大地重塑中国政治与行政结构,详见(Goodman, David S.G. (1980) The Provincial Party First Secretar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949-1978:A Profile,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0(1); Shirk, Susan L.(1990) Plavine to the Provinces:Deng Xiaoping's Political Strategy of Economic Reform. Studies in Comparative Communism, Vol.23. No.3/4.
    ⑤ 主要关注经济改革对政治发展的影响,详见Tang Tsou, (1986)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Post-Mao Reforms: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rding, Harry (1987) China's second Revolution:reform after Mao, 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e.
    ③ White, Gordon, ed., (1996) In search of civil society:market reform and social change in contemporary China, Oxford:Clarendon Press; Solinger, Dorothy J. (1999) 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Peasant Migrants, the State, 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t, Berkeley:University of Berkeley Press; Wenfang Tang, (2005)Public Opinion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④ Schurmann, Franz (1966)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arnett, Doak A. (1967) Cadres, Bureaucracy, and Political Power in Communist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ye, Lucian (1968) 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 Cambridge:Mass. Vogel, Ezra F. (1969) Canton under Communism:Programs and Politics in a Provincial Capital,1949-1968,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⑤ Lifton, Robert J. (1961) Thought Reform and the Psychology ofTotalism, A Study of "Brainwashing" in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North California Press; Schwartz, Benjamin (1968) Communism and China:Ideology and Flux,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⑥ Harding, Harry (1994) The Contemporary Study of Chinese Politics:An Introduction, China Quarterly, No.139.
    ⑦ Treadgold, Donald W.ed., (1967) Soviet and Chinese Communism: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⑧ Johnson, Chalmers (1965) The Role of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Scholarship, World Politics, Vol.17, No.2.P.257.
    ① Halpern, Nina P. (1993) Studies of Chinese Politics, In David Shambaugh, ed., American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Washington, DC: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and M. E. Sharpe.pp.121-122.
    ② Blecher, Marc J. and White, Gordon (1979)Micro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A Technical Unit During and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Michigan:M. E. Sharpe Inc.
    ③ 以政治精英之间的政治斗争方式和影响为主要内容,比如Nathan, Andrew J. (1973) A Factional Model for CCP Politics, China Quarterly 53 (January-March); Tang Tsou, (1976) A Prolegomenon to the Study of Informal Groups in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Politics, China Quarterly 65, (March).
    ④ 涉及大众运动的机制与形态,参见Townsend, James (1967)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elden, Mark (1971) The Yenan Way, Cambridge:Mass.
    ⑤ Starr, John B. (1973) Ideology and Culture:A Introduction to the Dialectic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s, New York:Harper & Row; Solomon, Richard H. (1975) A Revolution is not a Dinner Party:a feast of images of the Maoist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Garden City, N.Y.:Anchor Press.
    ⑥ White,Mart (1974) Small Groups and Politics Rituals in China, Berkeley: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Parish, William L.& White, Martin.(1978) Village and Family in Contemporary China,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en, A. Madsen, Richard. & Unger, J. (1984) Chen Village:The Recent History of A Peasant Community in Mao's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adsen, Richard.(1984) Morality and Power in a Chinese Villag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⑦ Burns, John P. (1987)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Nomenclature System:A Documentary Study of Party Control of Leadership Selection,1979-1984, New York:M. E. Sharp, Inc; Manion, Melanie (1985) The Cadre Management System, Post-Mao:The Appointment, Promotion, Transfer and Removal of Party and State Leaders, China Quarterly, (June).
    ⑧ Harding, Harry (1981) Organizing China,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olinger, Dorothy J. ed., (1984) Three Visions of Chinese Socialism, Boulder and London:Westview Press; Zweig, David (1989) Agrarian Radicalism in China,1968-1981,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⑨ Dittmer Lowell and Guoli Liu, eds., (2006) China's deep reform:Domestic politics in transition, New York: Rowman and Littlefield; Shambaugh, David (2007) China s Communist Party:Atrophy and Adapt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Perry, Elizabeth J. (2008) Chinese Conceptions of "Rights":From Mencius to Mao-and Now,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Vol.6, No.1.
    ① “冲击—回应论”由于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对“西方挑战”之回应上,就很容易鼓励人们把并不仅仅是,或主要并不是对西方做出回应的发展错误地解释为是对西方做出的反应。“传统—现代论”的错误在于把一种来自外界的——同时也是狭隘的——西方观点即关于什么是变化、哪种变化才是重要的界说,强加在中国历史上。“帝国主义论”有时会陷入非历史的困境,假设中国历史本来有一种“自然的”或“正常的”发展道路,可是这种道路受到西方(后来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干扰。但有时它又认为中国社会停滞不前,因此迫切需要来自外界的一次震击。在这种情况下,主张此一取向的人变得不知究竟应如何解释西方的作用。详见[美]柯文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序言),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4页。
    ② [美]柯文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01页。
    ③ 赵文词:《五代美国社会学者对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收入涂肇庆、林益民主编:《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页。
    ④ Harding, Harry.(1993)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Scholarship on Contemporary China, in David Shambaugh (ed.), American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Washington, DC: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and M. E. Sharpe.
    ① [美]欧博文:《专业化时代的中国政治学研究》,赵新利译,北京:《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8期。
    ② Mitsuyuki Kagami, (2008) A New Paradigm for Modern Chinaology:A Call for Co-Behaviorism, in Kawai, Shinichi(ed.), New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of Modern Chinese Studies, Tokyo:Universal Academy Press, Inc., p.4.
    ③ 魏斐德曾经在一次访谈中指出,二战时期中国在美国的形象是自由事业的盟友,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中流砥柱。朝鲜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瞬间变得面目狰狞。详见邹羽、徐有威:《我们这一代汉学家——魏斐德教授访谈录》,上海:《史林》,2008年第4期。
    ④ 详见邹羽、徐有威:《我们这一代汉学家——魏斐德教授访谈录》,上海:《史林》,2008年第4期。
    ⑤ 吕德文:《在中国做“海外中国研究”——中国研究的立场与进路》,上海:《社会》,2007年第6期;周晓虹:《中国研究的可能立场与范式重构》,北京:《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③ Cohen, Youssef & Franco Pavoncello (1987) Corporatism and Pluralism:A Critique of Schmitter's Typology.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7(1). Unger, Jonathan & Chan, Anita.(1995) China, Corporatism, and the East Asian Model.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33; White, Gordon (1996) Chinese Trade Union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Towards Corporatism or Civil Society?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34(3). Adams, Paul S. (2002) "Corporatism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Is There a New Century of Corporatism?" In Wiarda,Howard J. (ed.) New Direction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Colorado:Westview Press.
    ④ 张静著:《法团主义》(修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版社,2008年版;陈家喜:《市民社会抑或统合主义》,北京:《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澳]安戈:《中国的社会团体、公民社会和国家组合主义:有争议的领域》,广州:《开放时代》,2009年第11期;陈家建:《法团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北京:《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吴建平:《理解法团主义——兼论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北京:《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1期。
    ⑤ Nee, Victor & Mozingo, David.eds.,(1983) State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China,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⑥ Oksenberg, Michel.(2001) China' Political System:Challenges of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The China Journal,No.45.
    ⑦ 龚忠武:《试论费正清及其哈佛学派的得失成败》,北京:《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8年第4期。
    ① Perry, Elizabeth J.(1994) Trend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Politics:State-Society Relations, China Quarterly, (139), pp.712-13.
    ② Walder, Andrew G. (2004)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1977-2002. In ed. David L. Szanton,The Politics of Knowledge:Area Studies and the Discipline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314-40.
    ① 参见[英]阿绮波德·立德著:《穿蓝色长袍的国度》,王成东刘皓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英]麦高温著:《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朱涛倪静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美]E.A.罗斯著:《变化中的中国人》,公茂虹张皓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值得指出的是,美国传教士史密斯(A.H.Smith,中文名为明恩溥)是一个例外。他在山东、河北等省农村布道四十余年写成《中国乡村生活》。该书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分析了村庄的结构、名称、道路、渡口、水井、商店、科举制度、庙宇、宗教、市场、协作团体、风俗礼仪、婚姻家庭等,是早期中国农村社会研究的经典之作。详见[美]明恩溥著:《中国乡村生活》,午晴 唐军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② [美]马若孟著:《中国农民经济:1890-1949年河北和山东的农业发展》,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③ 侯旭东著:《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页。萧公权也曾经提出过类似的观点,“中华帝国时代的村民多目不识丁,其日常状况与生计通常不为士人所重视,因而罕见记载。”详见Kung-Chuan Hsiao, (1960) Rural China: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ashingt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p.Ⅵ.
    ④ 方显廷:《中国土地问题文献述评》,天津:《政治经济学报》,1935年第4期。
    ⑤ 详见[日]城山智子著:《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唐磊校,南京:凤凰出版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⑥ 社会史的大论战即是明证,详见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讨论集》(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何干之著:《何干之文集》(第一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郭沫若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冯天瑜著:《“封建”考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陶希圣著:《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版;[美]德里克著:《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起源》,翁贺凯译,南京:凤凰出版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⑦ [德]瓦格纳著:《中国农书》,王建新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① 1922年,卜凯第一次在安徽芜湖对102个农户经济进行调查。1922-1924年,卜凯首次指导中国学生在华北和华东中部7省17个地区的2866个农场进行调查;1929-1933年他再次指导学生进行覆盖22个省168个地区的16786个农场的调查。[美]卜凯著:《中国农家经济》,张履鸾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美]卜凯主编:《中国土地利用》,金陵大学农学系译述,成都:成城出版社,1941年版。
    ② [英]托尼著:《中国的土地和劳动》,何振誉编译,南京:正中书局,1937年版。
    ③ 1929年7月至9月,陈翰笙组织45人调查团,首先进入无锡农村调查55个村落和8个农村市场,并且对22个村1207户村民进行逐户调查。1930年5月至8月,陈翰笙组织68人的调查团,进入保定清苑县农村,重点调查11个村庄2119户农民,同时普查72个村庄和6个农村市场。1931年11月至1934年5月底,陈翰笙前往广东先后调查包括梅县、潮安、惠阳、中山、广宁、英德、曲江、茂名等在内的16个县,而后又在番禺的10个典型村中调查1209户,同时还对50个县的335个村进行通讯调查。
    ④ Tayler, George Edward & Malone, Carroll B. (1924) The study of Chinese Rural Economy, Peking:China International Relief Commission Publications.
    ① [美]白克令著:《社会调查——沈家行实况》,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② Daniel Harrison Kulp, (1925) Country Life in South China:The Sociology of Family, New York:Bureau Publications.值得指出的是,葛学溥最早注意到中国乡村的地域性差异,以个案为基础,强调区域比较。
    ③ Gamble, Sidney D.(1954) Ting Hsien:A Noah China Rural Community, New York: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④ Gamble, Sidney D.(1963) North China Villages: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Before 1933,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⑤ 刘雪婷:《拉德克利夫-布朗在中国:1935-1936)),北京:《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
    ⑥ 吴文藻:《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功用》,《北平晨报》副刊《社会研究》,1935年1月9日;吴文藻:《社区的意义与社区研究的近今趋势》,《社会学刊》,1936年第1期;吴文藻:《中国社区研究计划的商榷》,《益世报》副刊《社会研究》,1936年5月6日。
    ⑦ 费孝通王同惠著:《花蓝瑶社会组织》(序言),收入《费孝通文集》(第1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486页。
    ① 费孝通王同惠著:《花蓝瑶社会组织》,收入《费孝通文集》(第1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422-497页。
    ② 1943年6月,费孝通应邀访美时将《禄村农田》、《易村手工业》和《玉村农业和商业》翻译成英文,书名定为《被土地束缚的中国》(Earthbound China)在美国出版,1988年该书以《云南三村》为名出中文版。详见费孝通张之毅著:《云南三村》(序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③ 潘乃谷:《但开风气不为师——费孝通学科建设访谈》,收入潘乃谷、马戎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3页。
    ④ 侯旭东著:《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7页。
    ⑤ 王沪宁著:《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项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⑥ 王铭铭著:《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⑦ 阎云翔著:《礼物的流动——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① [日]内山雅生著:《二十世纪华北农村社会经济研究》,李恩民邢丽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② [日]内山雅生著:《二十世纪华北农村社会经济研究》,李恩民邢丽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③ 有关“满铁调查”资料的争论详见[日]内山雅生著:《二十世纪华北农村社会经济研究》,李恩民邢丽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黄宗智著;《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④ 日本学者关于“村落共同体的争论”早在20世纪20-30年代已经开始,当时主要是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有关。
    ⑤ 李国庆:《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以“戒能—平野论战”为核心》,北京:《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① 转引自张思著:《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2页。
    ② 参见张思著:《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3页;李国庆:《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以“戒能—平野论战”为核心》,北京:《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③ 详见[日]宫崎市定:《关于中国聚落形体的变迁》(第3卷),收入刘俊文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黄金山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日]滨岛敦俊:《旧中国江南三角洲农村的聚落与社区》,上海:《历史地理》,1992年第10期;[日]谷川道雄著:《中国中世纪社会与共同体》,马彪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④ 参见[日]内山雅生著:《二十世纪华北农村社会经济研究》,李恩民邢丽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⑤ [美]杜赞奇著:《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5页。但是,在笔者看来,内山雅生已经试图走出“村落共同体”的迷思,而开始注意到国家权力介入对村落社会的影响,尤其是传统中国的国家、士绅与村庄(农民)的三角结构将让位于国家政权与村庄的双边博弈。
    ⑥ [美]马若孟著:《中国农民经济:1890-1949年河北和山东的农业发展》,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① 黄宗智著:《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 [美]杜赞奇著:《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③ 兰林友:《追踪调查再研究模式:研究取向的探讨》,南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④ 韩敏著:《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陆益龙徐新玉译,南京:凤凰出版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 白威廉(William L. Parish)称之为“远观人类学”研究方法,详见William L. Parish著:《中国大陆的家庭和社区》,收入林宗义、Arthur Kleinmam编《文化与行为》,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9页。
    ③ Skinner, William (ed.) (1979) 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Essays by Maurice Freedman,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④ 在波特的研究中并没有看到现代工商业给农民生活带来的贫困化,相反由于都市对乡村的依赖,那些种植稻谷的农民转为种植蔬菜后,收入和生活标准迅速提升。详见Potter, Jack. M. (1968) Capitalism and the Chinese Peasant,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 in a Hong kong Villag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⑤ Watson, James L. (1975) Emigration and Chinese Lineage:The Mans in Hongkong and Lond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⑥ Vogel, Ezra F.(1969) Canton under Communism:Programs and politics in a Provincial Capital,1949-1968.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① Gallin, Bernard. (1966). Hsin Hsing, Taiwan:A Chinese Village in Change.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argery, Wolf. (1972).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Diamond, Norma. (1969) K'un Shen:A Taiwan Village. Case Studies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New York: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Jordan, David K.(1999)Gods, ghosts, & ancestors:folk religion in a Taiwanese village (Third edition). San Diego CA: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CSD. Wolf, Arthur P. (1974) "Gods, Ghosts, and Ancestors", in Arthur P. Wolf (ed.).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131-182. Ahern, Emily Martin. (1973) The Cult of the Dead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asternak,Burton (1972) Kinship and Community in Two Chinese Villages.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ohen, Myron (1976) House United, House Divided:The Chinese Family in Taiwan,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Gates, Hill. & Ahern, Emily Martin, eds., (1981) The Anthropology of Taiwanese Societ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② Chan, Anita. Madsen, Richard and Unger, Jonathan (1984) Chen Village:The Recent History of a Peasant Community in Mao's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年,三位作者在对陈村二次考察后,出版《当代中国农村之沧桑:毛邓体制下的陈村》一书,对联产承包后陈村发生的变化进行追踪研究。详见[澳]陈佩华、安戈、[美]赵文词著:《当代中国农村历沧桑:毛邓体制下的陈村》,孙万国等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③ 他们认为,税制改革是引发农民参加革命的核心,为华北农村根据地带来了一场静悄悄的、解放的、平等化的革命。而1950年代以来,国家严格控制农副产品的购销支持城市工业化和国防建设,则对农村中最贫困的阶层带来的伤害最重。详见Friedman, Edward、Pickowicz, Paul G and Selden, Mark (1991) Chinese Village, Socialist State,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④ Helen F. Siu (1989) 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⑤ 黄树民著:《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素兰纳日碧力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② Wolf, Arthur P. and Yin, Alexander (eds.) (1989)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the Taiwan Area:Accomplishments and Prospects, Taipei: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③ [美]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著:《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① Halpern, Nina P. (1993) Studies of Chinese Politics, In David Shambaugh (ed.), American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Washington, D.C.: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② Evans, Peter B. (etc.) (ed.) (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① Gold, Thomas B.(1993) 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In David Shambaugh (ed.), American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Washington, D.C.: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Halpern, Nina P. (1993) Studies of Chinese Politics, In David Shambaugh (ed.), American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Washington, D.C.: 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② Whyte, Martin K.(1992)Urban China:A Civil Society in the Making? In Arthur Lewis Rosenbaum (ed.), State &Society in China:The Consequence of Reform. San Francisco:Oxford.
    ① 景跃进:《比较视野中的多元主义、精英主义与法团主义:一种在分歧中寻求逻辑结构的尝试》,南京:《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② 论文后来收入涂肇庆、林益民主编的《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西方社会学文献述评》一书中,详见赵文词:《五代美国社会学者对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收入涂肇庆、林益民主编:《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西方社会学文献述评》,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56页。
    ③ Parish, William. & Whyte, Martin King.(1978)Village and Family in Contemporary China.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④ White, Gordon (1993) Prospects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Xiaoshan City,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29).
    ⑤ He, Baogang (1997) The Democratic Implications of Civil Society in China.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① Frolic,Michael (1997) "State-Led Civil Society", in Timothy Brook & B. Michael Frolic (eds.) Civil Society in China. New York:M. E. Sharp.
    ② Saich, Tony (2001) Governance and Politics of China. New York:Palgrave.pp.207-210
    ③ Oi, Jean C. and Walder, Andrew G.(eds.) (1999)Property Rights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57.
    ④ Bernstein, Thomas (1970) Leadership and Mass Mobilization in the Soviet and Chinese Collectivization Campaigns of 1929-30 and 1955-56:A Comparison, The China Quarterly,31:pp.1-47.
    ⑤ 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收入刘东主编:《中国学术》(第12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54页。
    ⑥ 详见应星著:《村庄审判史中的道德与政治:1951-1976年中国西南一个山村的故事》,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① 孙立平著:《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页。
    ② 张静著:《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增订本),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③ 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北京:《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④Oi Jean C. (1985) Communism and Clientelism:Rural Politics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Vol.37(1).
    ④ [美]戴慕珍、罗泽尔:《选举与动力:中国农村中的决策焦点所在》,收入王汉生、杨善华主编:《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09页。
    ⑥ 古学斌:《农业商品化与基层政治的变更:华南村落个案调查》,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17期。
    ⑦ 陈光兴主编:《发现政治社会:现代性、国家暴力与后殖民民主》,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0年版:刘健芝、许兆麟选编:《庶民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① [印度]查特吉:《关注底层》,北京:《读书》,2001年第1期:李里峰:《底层研究·他者眼光·历史的多种可能性》,北京:《读书》,2002年第1期;徐小涵:《两种“反抗史”的书写:斯科特和底层研究学派的对比评述》,北京:《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王庆明:《底层视角及其知识谱系:印度底层研究的基本进路检讨》,北京:《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1期。
    ② [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郑光怀张敏何江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354-355页。
    ③ [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郑光怀张敏何江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330-332页。
    ④ Bayat, Asef (2000) From Dangerous Classes to Quiet Rebels:Politics of the Urban Subaltern in the Global South.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15 (3).转引自徐小涵:《两种“反抗史”的书写:斯科特和底层研究学派的对比评述》,北京:《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⑤ 徐小涵:《两种“反抗史”的书写:斯科特和底层研究学派的对比评述》,北京:《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① Kerkvliet, Benedict (2005) The Power of Everyday Politics:How Vietnamese Peasants Transformed National Policy,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1.
    ② Kerkvliet, Benedict (2005) The Power of Everyday Politics:How Vietnamese Peasants Transformed National Policy,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2-3.
    ③ Kerkvliet, Benedict (2005) The Power of Everyday Politics:How Vietnamese Peasants Transformed National Policy,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22.
    ④ Kerkvliet, Benedict (2005) The Power of Everyday Politics:How Vietnamese Peasants Transformed National Policy,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p22-23.
    ⑤ Kerkvliet, Benedict (2005) The Power of Everyday Politics:How Vietnamese Peasants Transformed National Policy,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23.
    ⑥ Kate Xiao Zhou, (1996) How the Farmers Changed China:Power of the people, Boulder, Co,:Westview Press, p.141
    ⑦ Li Huanyin,(2006) The First Encounter:Peasant Resistance to State Control of Grain in East China in the Mid-1950 s, The China Quarterly, pp1154-158.
    ⑧ 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北京:《读书》,2002年第7期;郭于华:《再读斯科特:关于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北京:《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8期。
    ② Oi Jean C.(1989)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3.; Judd, Ellen R.(1994) Gender & Power in Rural North China, 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p.78.
    ③ Erikson, Thmas Hyllan. (1995) Small Places, Large Issues: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 Cultural Anthropology, Illinois:Pluto Press.
    ④ 参见Ching Kun Yang, (1965) The Chinese Family in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Cambridge:MIT Press.[美]葛学溥著:《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周大鸣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版;杨懋春著:《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张雄沈炜秦美珠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费孝通著:《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戴可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林耀华著:《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林耀华著:《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① Chan, Anita. Madsen, Richard and Unger, Jonathan (1984) Chen Village:The Recent History of a Peasant Community in Mao's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黄树民著:《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素兰纳日碧力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王铭铭著:《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阎云翔著:《礼物的流动——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② 详见李景汉著:《北京郊外之乡村家庭》,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陈达著:《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田汝康著:《芒市边民的摆》,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庄英章著:《林祀埔:一个台湾市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费孝通、张之毅著:《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王铭铭著:《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肖唐镖著:《村治中的宗族:对九个村的调查与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项继权著:《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近年来,以贺雪峰为代表的乡村学派所持的也是此路径,即以个案调查为基础,建立区域性研究,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考察,最终汇成理解乡土中国的理论体系。限于篇幅,此处不赘。
    Freedman, Maurice(1963). A Chinese Phase in Social Anthropolog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No 1(14), pp.1-19.
    ④ Maurice Freedman, (1963). A Chinese Phase in Social Anthropolog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No 1(14), pp.1-19.之后,有许多学者尽管在理解上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基本接受弗里德曼的批评意见,比如裴达礼(Hugh Baker)、雅汉(Emile Martin Ahern)、波特(Jack Potter)、屈佑天(James Watson)、华若碧(Rubie Watson)和郝瑞(Steven Harrell)等。Baker, Hugh (1968)A Chinese Lineage Village:Sheung Shui,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aker, Hugh (1991) "Marriage and mediation:Relations between lineage", in Hugh Baker and Stephan Feuchtwang (eds.), An Old State in New Settings:Studies in Social Anthropology of China in Memory of Maurice Freedman, Oxford:JASO; Ahern, Emile Martin (1973) The Cult of the Dead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ortter, Jack M. (1968) Capitalism and the Chinese Peasant,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 in a Hong kong Villag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ortter, Jack M. (1970) Land and Lineage in Traditional China, in Maurice Freedman, eds., Family and Kinship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atson, James L. (1975). Emigration and the Chinese Lineage:The Mans in Hong Kong and Londo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atson, Rubie (1981) Class Differences and Affinal Relations in South China, Man, No.16; Watson, Rubie (1981) The Creation of a Chinese Lineage:The Teng of Ha Tsuen,1669-1751, Modern Asian Studies, No 16(1); Steven, Harrell (1982) Ploughshare:Culture and Context in Taiwan.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⑤ 费孝通著:《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⑥ 费孝通著:《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① 费孝通:《缺席的对话——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北京:《读书》,1990年第10期。
    ② 比如,禄村和江村的条件不同,是个远离现代工商业中心的内地农村,而江村则是沿海传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受上海传来的现代工商业的影响较深。沿着滇池,在禄村之外,还有易村和玉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费孝通将功能主义的社区研究推广到全国各省,并以此试图完成他“了解中国全部农民生活,甚至整个中国人民生活的雄心”,并证明“从个别出发是可以接近整体的”结论。详见黄锐:《作为方法的社区研究,还是成为研究对象的社区:中国社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收入《中国百年学术路:古今中西之间(1911-2011)》,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54-263页。
    ③ 此外,费孝通在《从马林诺夫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中谈到《江村经济》有以下论述,“……农村的居民生活在这个社区的人文世界里,他们所生活在其中的人文世界却是个整体,因为它满足了这个村子居民的全部生活。……社会人类学就是要把人文世界从对个别的观察里把共相说出来。……各个民族文化尽管千差万别,但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有了本质上的一致才能比较,才能沟通,最后才能融合。”因此,社会人类学首先要研究的对象就是规范各个个人行为的这个‘模子’,也就是人文世界。从这个角度看去,人文世界里的‘整体’必须和数学里的‘总和’在概念上区别开来”。费孝通:《重读<江村经济·序言>》,收入《费孝通文集》(第14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
    ④ 参见王铭铭著:《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82、393页。
    ⑤ 曹树基:《中国村落研究的中西方对话——评王铭铭(社区的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⑥ 虽然韦娜的民族志资料与马林诺斯基获得的并无二致,但韦娜从女性的角度注意到妇女在政治经济学与经济交换体系中的作用。Weiner, Annette B. (1987) the Trobrianders of Papua New Guinea, 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⑦ 弗里曼则质疑米德“萨摩亚人轻松地从青春期向成年人转变”的说法,认为萨摩亚青年会因任何违规言行而遭受父母的严厉惩罚。Freeman, Derek.(1983) Margaret Mead and Samoa: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an Anthropological myth,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⑧ 庄孔韶著:《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周大鸣著:《凤凰村的变迁:<华南的乡村生活>追踪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张宏明著: 《土地象征:禄村再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梁永佳著:《地域的等级:一个大理村镇的仪式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褚建芳著:《人神之间:云南芒市一个傣族村寨的仪式生活、经济伦理与等级秩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兰林友著:《莲花落:华北满铁调查村落的人类学再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①详见[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王铭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6页;许斌、胡鸿保:《追寻村落——对两种不同的人类学田野研究的省思》,昆明:《思想战线》,2005年第3期。
    ②[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著:《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3页。
    ③ [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著:《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31页。
    ④ 萧楼著:《夏村社会:中国“江南”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结构(1976-2006)》,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谭同学著:《桥村有道:转型乡村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
    ⑤ 陈春声:《乡村的故事与国家的历史——以樟林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研究的方法问题》,收入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5页。
    ① Geertz, Clifford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Selected Essays. New York:Basic Book.p.15.
    ② 一些学者认为,“延伸个案法”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初Ifugao部落社会的法庭过程,自20世纪40年代之后被广泛使用。详见Barton,Roy Franlklin(1967)“Procedure among the Ifugao.”In Paul Bohannan,ed.Lawand Warfare, Garden City, N.Y.:The Natural History Press.PP.162-181. Mitchell, J.C. (1956) The Yao Village.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 Press. Turner, Victor (1957) Schism and Continuity in an African Societ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for Rhodes-Livingstone Institute. Gluckman, Max (1955) The Judicial Process among the Barotse of Northern Rhodesia.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Epstein, Arnold Leonard (ed.) (1967) The Craft of Social Anthropology, London:Tavistock.
    ③ Burawoy, Michael.(1991) "The Extended Case Method, Ethnography Unbound." in M. Burawoy, A. Burton, A. A. Ferguson, K. J. Fox, J. Gamson, N. Gartrell, L. Hurst, C. Kurzman, L. Salzinger J. Schiffman, & S. Ui, eds., Ethnography Unbound,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p.271-287
    ③ 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④ 朱晓阳著:《小村故事:罪过与惩罚(1931-1997)》(修订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44-45页。
    ① 有学者在分析中国的农村聚落时,将中国划分北方、西部和南方三个系统十一个区。但他认为,关中属西部,但与北方的华北较为接近,在房屋形式、聚落位置、聚落形式、聚落规模皆有不同寻常之处。金其铭著:《中国农村聚落地理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135页。
    ② 史念海著:《河山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26页。
    ③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指涉宝鸡至潼关之间。《史记·项羽本纪集解》中援引徐广之说,“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资治通鉴秦纪》胡注:“秦地西有陇关(今陇县境),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临晋关(今大荔县境),西南有散关,秦地居其中,故日关中”。也正因此,被称为四塞之国,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详见史念海著:《河山集》(四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45-244页。
    ④ 有语言学家指出,根据方言内部的差异,关中可分为东西两大区域,分界线为麟游昭贤镇、岐山青化镇、扶风阎村和眉县以东,亦可包括长武和武功。也有学者认为,关中方言地理存在三条同言线,即深臻和曾梗通的分混线、端组模韵字的读音线和泥来两母洪音字的分混线,据此可分为东府话(关中方言)和西府话(秦陇方言)。详见白涤洲著喻世长整理:《关中方言调查报告》,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1954年版,第231-250页;张维佳:《关中方言片内部音韵差异与历史行政区划》,武汉:《语言研究》,2002年第2期。
    ① 近代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两次是“丁戊奇荒”和“民国十八年年馑”。蒋杰在1936年10月到1937年4月选取关中六县(每县200家)1273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1928年到1930年关中每个县平均减少人口388587人,而当时关中地区共有44县,因此初步可以核算出关中在“民国十八年年馑”中减少人口的总数达1709708人之多。若以总人数除以总户数,可得1928年每家平均人口数为5.7人,1930年为5.1人,1936年为5.18人。因此,在1928-1930年间,关中地区每家平均人口减少0.6人,直到1936年还有许多县的人口数没有恢复到灾前水平。此数据为笔者根据蒋杰的调查报告计算而来,限于篇幅笔者不再详细列出相关数据,详见蒋杰著:《关中农村人口问题》,杨凌: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出版,1938年版,第21-22页。
    ② 史念海著:《河山集》(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8-286页。
    ③ 钞晓鸿:《区域水利建设中的天地人——以乾隆初年崔纪推行井灌为中心》,北京:《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3期。近年来,对于关中水利的研究,除水资源环境与河流水纹特征、关中水利开发史、水利志以外,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水权、水利共同体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详见萧正洪:《历史时期关中地区农田灌溉中的水权问题》,北京:《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1期:钞晓鸿:《灌溉、环境与水利共同体:基于清代关中中部的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石峰著:《非宗族乡村——关中“水利社会”的人类学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④ 1933年前后,国民政府的农村复兴委员会先后对浙江、江苏、陕西、河南、广西、云南等地进行专题调查。在陕西,先后调查关中的渭南、潼关、瘿阳、华县、蒲城、富平、蓝田、咸阳、兴平、醴泉、武功、乾县、禥阳、岐山等,而陕北有肤施、吴堡、延长、宜川、洛川、中部、安塞、清涧、府谷等。不过,以渭南、凤翔、绥德三县为“调查的代表县份”。
    ⑤ 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陕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3-4页。
    ⑥ 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陕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43页。
    ⑦ 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陕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页。
    ⑧ [美]德·希尔德·珀金斯著:《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宋海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119-120页。
    ① 秦晖:《封建社会的“关中模式”——土改前关中农村经济研析之一》,北京:《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1期。
    ②秦晖:《“关中模式”的社会历史渊源:清初至民国——关中农村经济社会史研析之二》,北京:《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秦晖、金雁著:《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年版。
    ② 东有:《理解农民并用理性批判态度去认识农民——评秦晖、苏文的<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厦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
    ③ 钞晓鸿:《本世纪前期陕西农业雇佣、租佃关系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3期。
    ④ 胡英泽:《流动的土地与固化的地权:清代至民国关中东部地册研究》,北京:《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3期;胡英泽:《近代地权研究的资料:工具与方法——再论“关中模式”》,北京:《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4期。
    ⑤ 郑磊:《民国时期关中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结构变迁(1928-1949)》,北京:《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49-1957)》(上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277页。
    ② 详见Bernstein,Thomas (1970) Leadership and Mass Mobilization in the Soviet and Chinese Collectivization Campaigns of 1929-30 and 1955-56:A Comparison, The China Quarterly,31:pp.1-47.
    ③ Shue,Vivienne(1980) Peasant China in Transition:The Dynamics of Development toward Socialism,1949-1956.Berkel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275-333.; Lin, Justin Y.(1999) "China:Farming Institutions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Mieke Meurs ed., Many Shades of Red:State Policy and Collective Agriculture. Lanham, MD:Rowman and Littlefield, pp.151-183.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49-1957)》(上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95-105页。
    ② 林蕴晖、顾训中著:《人民公社狂想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③ 《周至县志》编撰委员会编:《周至县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④ 文中所使用的名字,均为化名。有关黄村互助组的情况是笔者根据口述改写而成。
    ⑤ Hinton, William (1983) Shenfan:The Continuing 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 New York:Random House Inc.
    ⑥ 其实,在许多地方都可以发现互助合作的传统。详见[日]内山雅生著:《二十世纪华北农村社会经济研究》,李恩民邢丽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2-148页;张乐天著:《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张思著:《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北京: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第230-232页;[美]李怀印著:《乡村中国纪事:集体化和改革的微观历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4页。
    ⑦ 费孝通、张之毅著:《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81-82页。
    ① 张乐天著:《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① 宝鸡市档案馆,1954年长期。
    ② 周至县档案馆,1954年长期。
    ③ 《周至县志》编撰委员会:《周至县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49-1957)》(上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572页。
    ⑤ 《周至县志》编撰委员会编:《周至县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① 关于这一点,在近期有关农业集体化时期合作社的讨论中也有学者指出。参见孟庆延;《“生存伦理”与集体逻辑:农业集体化时期“倒欠户”现象的社会学考察》,北京:《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6期。
    ② 在其他地方,也有使用“积豆记分”、“工分票”等记分法。详见张乐天著:《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4页。
    ③ “工分”的涵义类似于费孝通在《云南三村》中关于“农田单位”和“劳力单位”的计算。费孝通发现,在禄村,农民使用“工”来估计农作中所需要的劳动,俗语说“一工田,一个人工”。对于他们而言,重要的是功能面积,就是需要同样劳力,或是出同样产额,或是担负同样税赋等的农田单位。不过,一个人工的具体涵义却是传统定下来的,即一个人工在一天之内所费的劳力。需要注意的是,“所费的体力”并不是“可以供给的劳力”,而是“普遍认为应该供给的劳力”。至于是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规定的均不可考。详见费孝通、张之毅著:《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4-28页。不过,张乐天认为,在农业集体化以后,大多数的农民已经淡忘了传统的记工方式,并且农业生产中除了“整活”之外还有不少“零活”,无法进行精确化的计算。此外,一起参加集体劳动,难以对每一个人所干农活的数量进行精细化的统计。因此,他倾向于将“底分”视为一种通过相互参照而确立的工分序列。详见张乐天著:《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4-255页。
    ② 张乐天著:《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263页。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49-1957)》(上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94页。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49-1957)》(上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93-494、572页。
    ② 类似于张乐天在江南的田野中发现的“班工”,详见张乐天著:《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0-261页。
    ③ 与张乐天说的“定额工”十分相似,详见张乐天著:《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262页。
    ① 当然,全国其他地区的情况并不一致。比如,有些地方每块土地全年作业可以分为17道工序,主要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种春玉米(第一季玉米),有下种、补苗、拔苗、培土、除草、收获6道工序;第二阶段是种第二季玉米,有下种、补苗、拔苗、培土、收获5道工序;第三阶段是种黄豆,分下种、除草、收获3道工序;第四阶段是保养土地,分三光、翻土、运肥3道工序。具体的评分情况如下,一亩地第一季玉米,下种40分、补苗10分、拔苗12分、培土50分、除草60分、收获20分:二季玉米下种40分、补苗10分、拔苗12分、培土50分、除草60分、收获20分;种黄豆30分、除草80分、收80分:三光3分、翻土30分、运肥65分,全年合计612个工分。详细情况可参阅辛逸著:《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张乐天著:《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张江华:《工分制下的劳动激励与集体行动的效率》,北京:《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① 男女有别,性别分工在乡土中国里极为普遍的,详见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3-47页:费孝通、张之毅著:《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4-28页。李怀印在山东的田野中有更为详细的讨论,详见[美]李怀印著:《乡村中国纪事:集体化和改革的微观历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79-183页。
    ② 访谈编码ZCX20120119。
    ③ 在禄村,虽然未成年的男女是不分开的,但费孝通在调查中并未发现未成年男子参加插秧和耘田工作的现象。详见费孝通、张之毅著:《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① 在其他地方或1970年代之后也出现过合作社不愿意使用计件制的情况。详见Zweig, David.(1985) "Peasants, Ideology, and New Incentive Systems:jiangsu Province,1978-1981"In Williame L. Parish, ed., Chinese Rural Development: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Armonk, NY:M.E. Sharpe, p.146; Madsen, Richard. and Unger, j.(1992)Chen Village Under Mao and Deng,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93.p.249.
    ② 访谈编码HHL20120118。
    ③ “死定活评”的记分方法后来在大多数情况下演变为按时记分的工分体系,简称“计时制”。
    ④ 这些行为与美国著名的政治学与人类学家詹姆斯·斯科特在马来西亚的田野研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他发现当地的农民倾向于使用“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暗中破坏”等日常策略进行自卫性的消耗战。在他看来,之所以采取这些日常的反抗行为,主要是为了避免公开反抗的集体风险。详见[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郑光怀张敏何江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如果结合《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一书来考察的话,可以从农民的“伦理”的角度进一步分析这些日常的反抗形式。审言之,“安全第一”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存伦理原则,或者说,农民追求的不是收入最大化,而是较低的风险分配与较高的生存保障。而这一原则不仅是农民经济的特定产物,还具有规范的或者道德的意义。详见[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昱 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① 详见[美]李怀印著:《乡村中国纪事:集体化和改革的微观历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44-70页。
    ① 这一现象较为普遍,详见孟庆延:《“生存伦理”与集体逻辑:农业集体化时期“倒欠户”现象的社会学考察》,北京:《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6期。
    ② 有报告显示,1956年底全国各地的合作社对社员设立“过分严格”的劳动日要求,日常的农活也“过度紧张”。报告称,“社员没有时间经营家庭副业,日常零用钱很困难。也没有时间处理日常的生活事务,有的连缝补衣服和推碾磨都顾不过来;有些社员觉得累的受不了了。”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49-1957)》(上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656页。
    ② 转引自陈映芳著:《“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49-1957)》(上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655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65页。值得说明的是,各地在传达学习《正处》的过程中,毛泽东根据反馈意见,加以修改,将讲话稿发表在1957年6月19日的《人民日报》上。“从二月份的讲话稿到最后的发表稿,一共修改14次,内容也有一些增加和删改,这是对当时形势变化的回应。其中删去对斯大林和苏联二十大的批评,删去了对‘左’倾的批评,增加关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状况的分析,认为阶级斗争尤其是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激烈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孰胜孰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详见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下),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414-415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69页。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49-1957)》(上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613页。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49-1957)》(上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738页。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49-1957)》(上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71-491页。
    ② “三包”指的是“包工”、“包产”、“包本”,而“一奖”是对超过生产指标的给予奖励。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49-1957)》(上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572页。
    ① 许多学者的研究围绕农村大跃进的失败原因而展开,比如有学者强调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有学者认为是大跃进开始阶段粮食免费供应造成的浪费,有学者侧重于分析大规模动员劳力从事各项工程造成劳民伤财,有学者倾向于探讨地方干部夸大作物产量导致政府粮食收购过度。详见罗平汉:《人民公社供给制探析》,北京:《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陈东林:《从灾害经济学角度对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考察》北京:《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Yang, Dali.(1996) Calamity and Reform in China:State, Rural Society,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Since the Great Leap Famine.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adsen, Richard.(1991) "The Countryside Under Communism." In Roderick MacFarquhar and John K. Fairbanks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15. Cambridge, M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619-681. Lardy, Nicholas (1987) "The Chinese Economy under Stress,1958-1965." In Roderick MacFarquhar and John K. Fairbanks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14. Cambridge, M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44-184.
    ②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合作化有方便工业化资金积累的功利性考虑。并且,也有学者指出,大跃进还受到反右派斗争、“冷战格局”以及“赶超苏联”等的影响。详见王玉贵:《论反右派斗争对“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开封:《史学月刊》,2004年第11期;韩钢:《赶超苏联:“冷战”格局下的另一种竞赛》,石家庄:《河北学刊》,2008年第4期;罗平汉:《赶超思想与“大跃进”的发动》,石家庄:《河北学刊》,2008年第4 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6页。
    ④ 详见薛汉伟:《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所有制理论与现实》,北京:《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7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9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页。
    ① 《列宁全集》(第三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2页。
    ② 五种经济成分:第一,宗法式的,即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自然经济的农民经济:第二,小商品生产(包括大多数出卖粮食的农民);第三,私人资本主义;第四,国家资本主义:第五,社会主义。
    ③ 《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27页。
    ④ 薛汉伟:《控制制高点——三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国有制理论与实践》,济南:《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第4期。
    ⑤ 《列宁全集》(第三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76页。
    ① 转引自薛汉伟:《土地国有化、农业集体化、全面国有化——三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国有制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② 薛汉伟:《土地国有化、农业集体化、全面国有化——三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国有制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③ 刘建平:《革命政治过程中理论的生成:以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为中心》,南京:《学海》,2005年第1期。
    ① 《解放日报》,中华民国32年12月2日。“不过还不是苏联式的被称为集体农庄的那种合作社”一语在《毛泽东选集》的正式文本中被改作,“不过这些在目前还是一种初级形式的合作社,还要经过若干发展阶段,才会在将来发展为苏联式的被称为集体农庄的那种合作社。”详见《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1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2页。
    ③ [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④ 吴毅、吴帆:《结构化选择: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再思考》,广州:《开放时代》,2011年第4期。
    ⑤ 为此,在中共高层出现争论,详见雷颐:《“大跃进”五十周年祭》,长沙:《书屋》,2008年第1期。需要说明的是,毛泽东与刘少奇等人的争论并非要不要走合作化-集体化的路线之争,而是在何时、何种条件下开始采取实际的社会主义步骤。详见杜润生著:《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⑥ [美]费正清著:《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353页。
    ⑦ 详见[美]魏斐德著:《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李君如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美]约翰·布莱恩·斯塔尔著:《毛泽东的政治哲学》,曹志为王晴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美]本杰明·史华慈著:《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陈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⑧ 比如,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率团出访苏联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大会,18日在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上首次提出,中国在15年后能赶上或超过英国。详见沈志华、李丹慧著:《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① 《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的新高潮》,《人民日报》,1957年11月13日。
    ② 《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人民日报》,1957年12月12日。
    ③ 杨雪冬:《压力型体制:一个概念的简明史》,上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④ Domenach, Jean-Luc.(1995)The Origins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The Case of One Chinese Province, Boulder Colo.:Westview Press.; Teiwes, Frederick C. and Warren Sun. (1999). China s Road to Disaster:Mao, Central Politicians, and Provincial Leaders in the Unfolding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1955-1959, Armonk:M. E. Sharpe.
    ④ 《西安日报》,1957年10月30日,第1版。
    ⑤ 《西安日报》,1957年11月19日,第2版。
    ① 有学者已经撰文仔细探讨过基层乡村干部在“大跃进,,粮食“放卫星”中扮演的角色。基层乡村干部身处层层加压的统治链条中,成为推波助澜者。详见卢辉临:《“卫星”是如何上天的——乡村基层干部和“大跃进”》,广州:《开放时代》,2008年第5期。
    ② 西安市档案馆,1958年长期。在1958年的南宁会议上,薄一波向毛泽东建议“两本帐”:中央一本,地方一本。经过讨论研究以后,两本帐升级变为三本帐。《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第19条规定,生产计划三本帐。中央两本帐,一本是必成的计划,这一本公布:第二本是期成的计划,这一本不公布。地方也有两本帐。地方的第一本就是中央的第二本,这在地方是必成的:第二本在地方是期成的。评比以中央的第二本帐为标准。会后,各省、市、自治区、专区县立刻按照毛泽东的要求着手编制1958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二本帐,并于7月1日以前上交中央。在当时的紧张氛围中,从中央到基层层层加码,各种高指标步步拔高,而各种各样的高产卫星也就是在这些高指标的压迫下放出来的。详见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下),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682页。
    ① 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下),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729页。
    ② 陈伯达:《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北京:《红旗》,1958年第4期。
    ③ 雷颐:《“大跃进”五十周年祭》,长沙:《书屋》,2008年第1期。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58-1981)》(下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84页。 《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58-1981)》(下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84页。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58-1981)》(下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95页。
    ② 凌志军著:《历史不再徘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9页。
    ③ 访谈编码LMX20120121。
    ④ 其实,在公社成立之前,中国的很多地方存在农户之间在农忙季节互相帮助,一起煮饭、吃饭的传统,并在高级社建立之后继续维持着。农忙时,大家自发地一起做饭做菜。“共产风”刮起之后,某些省份头脑灵活的干部很快认定这种自愿、暂时性的餐食合作是“共产主义萌芽”,可以发展为长期的、正规的食堂,并在政府的热情推动下迅速扩展到其他地区。详见[美]李怀印著:《乡村中国纪事:集体化和改革的微观历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81页。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58-1981)》(下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292页。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58-1981)》(下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0页。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58-1981)》(下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208页。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58-1981)》(下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89页。
    ⑤ 《周至县志》编撰委员会编:《周至县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页。
    ⑥ 用餐标准根据大队的总人口以及全年的预计消耗量来确定。但是,由于实际年产量以及国家粮食收购数额无法预先确定,年初的估计往往超过实际可以获得的粮食。
    ① 《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领,掀起农业生产新高潮》,《人民日报》,1958年11月13日。
    ② 《立即行动起来,完成钢铁产量翻一番的伟大任务》,《人民日报》,1958年9月1日。
    ① 《视早稻花生双星高照》,《人民日报》,1958年3月13日。
    ② 《用集体主义教育农民》,《人民日报》,1957年2月22日。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453页。
    ④ 访谈编码LMX20120121。
    ⑤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学习文献简编(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131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387-399页。
    ② 当然,在决定每个月的用餐标准时,农闲季节的配额必须少于农忙季节。
    ③ 有学者认为,地缘因素是人民公社或村队模式的一个重要特质,详见张乐天著:《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198页。
    ② [法]米歇尔·福柯著:《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8页。
    ② 文军、黄锐:《“空间”的思想谱系与理想图景:一种开放性实践空间的建构》,北京:《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2期。
    ③ [法]米歇尔·福柯著:《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55页。
    ④ 方慧容在土改的研究中也有类似的发现,详见方慧容:《“无事件境”与农村社会生活中的“真实”—西村农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收入杨念群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7-586页。 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详见[美]詹姆斯·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著:《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151页;欧树军:《必须发现人民:共和国六十年来对人民的想象、界定与分类》,南京:《学海》,2012年第4期。
    ① 应星著:《村庄审判史中的道德与政治:1951-1976年中国西南一个山村的故事》,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165页。
    ② 如果说出身还是可以确定的话,那么“表现”则显得有些含混其辞。对“表现”的含混性,可参见[美]魏昂德著:《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龚小夏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③ 访谈编码LJX20130204。
    ④ 应星著:《村庄审判史中的道德与政治:1951-1976年中国西南一个山村的故事》,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页。
    ② 详见朱慧珠主编:《中国人口》(陕西分册),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第124页。
    ③ Oi'Jean C.(1989)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需要说明的是,魏昂德在单位制的研究中也提出“庇护主义”关系,即掌控资源分配的单位在等级分明的体制环境中对工人实行刺激和激励,从而形成以“干部”为核心的庇护关系,即“体制性依附”。详见[美]魏昂德著:《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龚小夏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① [美]戴慕珍、罗泽尔:《选举与动力:中国农村中的决策焦点所在》,收入王汉生、杨善华主编:《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09页。
    ③ 详见孟庆延:《“生存伦理”与集体逻辑:农业集体化时期“倒欠户”现象的社会学考察》,北京:《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6期。
    ① 潘光旦:《说“伦,,字》,潘乃谷、潘乃和选编:《潘光旦选集》(第1卷),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352页。
    ② 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北京:《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翟学伟:《再论“差序格局”的贡献、局限与理论遗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③ 参见孙立平: 《社会主义研究中的范式及其转变》,收入孙立平著: 《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收入刘东主编:《中国学术》(第12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② 田纪云:《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北京:《炎黄春秋》,2004年第6期。
    ③ 值得指出的是,中央高层关于如何看待大跃进出现的问题是存在分歧的。这些非本文的重点,笔者在此不赘。详见郭德宏、林小波著:《四清运动实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19页。
    ④ 对此,高华认为这一判断源于陶铸的一份报告。“陶铸认为,解决农村问题的方法是开展一场‘三反运动’,即反官僚主义、铺张浪费和形式主义。具体内容为纠正基层干部的违法乱纪、强迫命令一类错误”。详见高华:《大饥荒与四清运动的起源》,收入《在历史的“风陵渡”口》,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19-120页。当时,身为中南局的书记,兼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铸针对社队基层干部发起“三 反运动”,运动的对象是农村基层干部;运动的重点是清理帐目、干部退赔;斗争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阶级路线来开展三反,即清除出身地富的“成份不好”的干部;打击范围掌握在3%之内;通过运动,最后促使干部参加劳动。详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07-208页。
    ① 钱庠理著:《历史的变局:从挽救危机到反修防修(1962—1965)》,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② “四清”即清理账目、清理仓库、清理财物、清理工分。
    ③ 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下),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1107页。
    ④ 在高华看来,四清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措施的出台则是1961年初的八届九中全会。详见高华:《大饥荒与四清运动的起源》,收入《在历史的“风陵渡”口》,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22页。
    ⑤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75页。
    ⑥ 陕西、湖南、广东等地,先后向中央上报“陕西省委关于处理人民公社干部经济手续不清问题的规定”、“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在10个公社中选择10个大队结合生产进行整社试点即进行两条道路斗争的经验”以及“广东省委关于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两个报告”。中央转发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在10个公社中选择10个大队结合生产进行整社试点即进行两条道路斗争的经验之后,并在批示中说,“目前在农村正在进行着一场两条道路的斗争,这场斗争是十年来农村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斗争的继续,是一场很激烈很深刻的阶级斗争。”“各省、市、区党委都应该安排一个适当的时间,以进行两条道路的斗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纲,领导上一手抓政治、一手抓生产,有计划、有步骤地领导群众,用和风细雨的方式进行一次整社、整风运动,并且结合着进行整党、整团工作”。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58-1981)》(下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258-259页。
    ⑦相关史实的考证与评断非作者可以写就,详见沈志华、李丹慧著:《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78、673-674、765-771页。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58-1981)》(下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248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87页。
    ② 杨尚昆在日记中提到,陕西省长安县四清运动工作总团包括中央机关1003人、西北局352人、陕西省2061人、西安市752人、咸阳专区2362人、商洛专区1323人、宝鸡专区2014人、渭南专区2819人,其中13级以上的干部123人。详见杨尚昆著:《杨尚昆日记》(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64页。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3-24页。
    ④ 刘彦文:《“四清”工作队队员人次考》,北京:《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2期。
    ⑤ 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下),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797页。
    ⑥ 据不完全统计,各中央局负责人下乡蹲点(多用化名)的有西北局第一书记刘澜涛、书记高克林、候补书记刘刚;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第三书记马明方、书记黄火青、吴德和候补书记强晓初;华北局第一书记李雪峰;华东局第二书记曾希圣;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第二书记王任重;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转引自王玉强:《四清运动动员模式的政治社会学分析》,开封:《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
    ⑦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87页。
    ① 陕西省档案馆,1964年长期。
    ② 陕西省档案馆,1964年长期。
    ③ 陕西省档案馆,1964年长期。
    ④ 陕西省档案馆,1966年长期。
    ⑤ 陕西省档案馆,1966年长期。
    ⑥ 陕西省档案馆,1965年长期。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58-1981)》(下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776页。
    ② 刘彦文:《“四清”工作队员研究——以甘肃省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10期。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30页。
    ② 访谈编码LW20130204。
    ③ 详见《黄村“社教”运动总结》,1966年5月18日。
    ② 贫协主要承担六项任务:积极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模范地遵守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法令,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同资本主义势力和封建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防止被推翻的剥削阶级复辟;团结中农,团结农村中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走社会主义道路;协助和监督农村人民公社的各级组织和干部,办好集体经济:积极发挥生产中的骨干作用,努力发展集体生产;对贫农、下中农和其他农民群众进行阶级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详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584页。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58-1981)》(下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725-726页。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26页。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58-1981)》(下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685页。
    ⑥ 详见《黄村“社教”运动总结》,1966年5月18日。
    ① 王玉强:《四清运动动员模式的政治社会学分析》,开封:《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
    ① 详见《黄护林汇报材料》,1965年4月20日。
    ② 详见《刘思贤在忆苦思甜会上的发言》,1965年4月24日。
    ① 详见《黄村“社教”运动总结》,1966年5月18日。
    ② 详见《黄启明汇报材料》,1965年5月2日。
    ① [澳]陈佩华、安戈、[美]赵文词著:《当代中国农村历沧桑:毛邓体制下的陈村》,孙定国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5页。
    ② 详见《黄护林汇报材料》,1965年4月20日。
    ① 详见《黄村“社教”运动总结》,1966年5月18日。
    ② 详见《黄村“社教”运动总结》,1966年5月18日。
    ③ 这些在黄树民的田野中也有出现。详见黄树民著:《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素兰纳日碧力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75页。
    ① [美]李怀印著:《乡村中国纪事:集体化和改革的微观历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00页。
    ① 详见《人民来信》(之一),1966年5月。
    ② 详见《人民来信》(之二),1966年6月。
    ① 详见《黄村“社教”运动总结》,1966年5月18日。
    ② 详见《刘思贤在忆苦思甜会上的发言》,1965年4月24日。
    ③ 许多学者在田野中已经注意到这一点,详见[美]李怀印著:《乡村中国纪事:集体化和改革的微观历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澳]陈佩华、安戈、[美]赵文词著:《当代中国农村历沧桑:毛邓体制下的陈村》,孙定国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黄树民著:《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素兰纳日碧力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① 详见《黄村“社教”运动总结》,1966年5月18日。
    ① 详见《黄村“社教”运动总结》,1966年5月18日。
    ② 详见《刘养林交待书》,1966年1月24日。
    ③ 详见《刘养林交待书》,1966年1月24日。
    ① 详见《刘养林交待书》,1966年1月24日。
    ② 详见《黄民社检讨书》,1966年2月4日。
    ① 详见《黄民社检讨书》,1966年2月4日。
    ② 详见《黄村“社教”运动总结》,1966年5月18日。
    ① 详见《黄村“社教”运动总结》,1966年5月18日。
    ② 详见《黄村“社教”运动总结》,1966年5月18日。
    ① Siu, Helen F.(1989) 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Accomplices in Rural Revolution.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① 详见《黄村“社教”运动总结》,1966年5月18日。
    ① 梁方仲:《一条鞭法》,北京;《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1936年第1期;鞠清远:《唐代的两税法》,北京:《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季刊》,1936年第3期;梁方仲:《明代粮长制度》,北京:《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1944年2期;钱剑夫著:《秦汉赋役制度考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陈支平著:《清代赋役制度演变新探》厦门:厦门大学出出版社,1988年版;刘道元著:《两宋田赋制度》,台北:台湾食货出版社,1988年版;唐文基著:《明代赋役制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栾成显著:《明代黄册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梁太济、包伟民著:《宋史食货志补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梁太济、包伟民著:《宋史食货志补正》(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梁方仲著黄启臣梁承邺编:《梁方仲文集·明代赋役制度》,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② 陈登原著:《中国田赋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郑学檬主编:《中国赋役制度史》,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傅衣凌著:《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李剑农著:《中国古代经济史稿》(全三册),武汉:武汉大学,2011年版。
    ③ 蒙文通:《中国历代农产量的扩大和赋役制度及学术思想的演变》,成都:《四川大学学报》,1957年第2期;傅衣凌著:《明清农村社会经济明清社会经济变前论》,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刘志伟著:《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地区里甲赋役制度与乡村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④ 梁方仲著黄启臣梁承邺编:《梁方仲文集·明代赋役制度》,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刘志伟、陈春声为梁方仲文集作序时曾明确指出梁氏背后的大关怀,以田赋制度作为认识中国农村社会经济问题的切入点,而民国田赋制度的基本框架是从明代一条鞭法开始形成的。详见刘志伟、陈春声:《天留迂腐遗方大,路失因循复倘艰(代序)》,黄启臣梁承邺编:《梁方仲文集·明代赋役制度》,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页。
    ⑤隐藏在税收从等级户役体制向比例赋税体制转变背后的是,国家开始以一种数字化的、独立核算的方式运作地方财政。详见刘志伟著:《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地区里甲赋役制度与乡村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⑥侯石安:《国家与农民“取”与“予”的关系研究》,北京:《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第6期;赵阳:《从财税视角看国家与农民关系》,北京:《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第5期。
    ① 曹正汉:《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北京:《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1期;王先明著:《近代士绅》,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
    ② 费孝通著:《费孝通文集》(第4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334-364页。
    ③ 张静著:《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增订本),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0-291页、第310页。
    ④ Shue, Vivienne (1988) The Reach of the State: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① 邹谠曾经指出,“我用‘全能主义政治’这一专门名词来表达政治与社会关系的某一种特定的形式,而不涉及该社会中的政治制度或组织形式。‘全能主义’仅仅指政治机构的权力可以随时无限制地侵入和控制社会每一个阶层和每一个领域的指导思想,‘全能主义政治’指的是以这个指导思想为基础的政治社会”。详见邹谠著:《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② 孙立平称之为“总体性社会”,他认为“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一个相对独立的、带有一定程度自治性的社会已不复存在”。孙立平著:《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① 高王凌著:《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页。
    ② Kelliher, Daniel (1992) Peasants Power in China:The Era of Rural Reform,1979-1989. 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pp.19-25.
    ③ 详见Bernstein,Thomas. (1970) Leadership and Mass Mobilization in the Soviet and Chinese Collectivization Campaigns of 1929-30 and 1955-56:A Comparison, The China Quarterly,31:pp.1-47.; Shue,Vivienne (1980) Peasant China in Transition:The Dynamics of Development toward Socialism,1949-1956.Berkel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275-333.; Teiwes, Frederick C. (1987) "Establishment of Consolidation of the New Regime." In Roderick MacFarquhar and John K.Fairbank,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14.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51-143.; Madsen, Richard.(1991) "The Countryside Under Communism. " In Roderick MacFarquhar and John K. Fairbank,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15.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151-183.
    ① Perry, E lizabeth J.(1985) Rural Violence in Socialist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103; 414-440.
    ② Sachs, Jeffrey & Woo, Wing Thye (1994) Structural Factors in the Economics Reforms of China, 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Economic Policy,18:114-115.; Helen F. Siu (1989) 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pp.143-169.; Kate Xiao Zhou, (1996) How the Farmers Changed China:Power of the people, Boulder, Co,:Westview Press, pp.30-33.; Kelliher, Daniel (1992) Peasants Power in China:The Era of Rural Reform,1979-1989. 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pp.19-39.;
    ③ 转引自曹正汉:《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北京:《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1期。详见O'Brien, Kevin J. & Lianjiang, Li.(2006) 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New York an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④ Oi'Jean C.(1989)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① Kelliher, Daniel (1992) Peasants Power in China:The Era of Rural Reform,1979-1989. 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pp.19-25
    ① 在此意义上,在集体化时期的中国乡村中,那些利益表达、政治参与的正式渠道并不是像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是无效的。参见Burns, John P.(1998)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Rural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174. Oi Jean C.(1989)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8.p.151.
    ② 荣敬本等著:《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北京:《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王汉生、王一鸽:《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北京:《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③ 李芝兰、吴重庆:《“倒逼”还是“反倒逼”: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北京:《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④ 于建嵘:《中国的骚乱事件与管治危机——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演讲》,济南:《社会学家茶座》,2008年第1期。
    ⑤ 于建嵘著:《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应星著:《“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⑥ 李芝兰、吴重庆:《“倒逼”还是“反倒逼”: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北京:《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⑦ 折晓叶、陈婴婴:《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周飞舟:《财政资金的专项化及其问题——兼论“项目治国”》,上海: 《社会》,2012年第1期;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①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北京:《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② 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收粮的个案研究》,收入《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吴毅著:《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欧阳静:《运作于压力型科层制与乡土社会之间的乡镇政权:以桔镇为研究对象》,上海:《社会》,2009年第3期。在清代的研究中也已经发现类似的情况,他提出“集权的简约治理”的概念来把握第三领域的“半正式的治理”的实践逻辑。在他看来,虽然地方政府的正式权力已是高度集权化,但是在权力的实际运作上尽可能地利用乡村社会的准官员,并依赖乡村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进行半正式的地方治理,其目的是用最低的官僚成本来维持现存体系。并且,黄宗智的研究似乎在努力证明,“集权的简约治理”已经部分在国民党时期、毛泽东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保留下来,甚至正在成为“现代传统”,是一种不同于西方治理经验的独特的治理方式。详见黄宗智:《集权的简约治理原则——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广州:《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
    ③ 于建嵘:《农民有组织抗争及其政治风险——湖南H县调查》,北京:《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3期;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的以法抗争——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北京:《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④ 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北京:《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⑤ 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北京:《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⑥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出现这一社会现象是与中国国家合法性基础的转变有关。在今天的中国,国家的合法性基础来至于绩效,而道德表现则是绩效的一个重要层面。详见赵鼎新著:《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 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09页。
    ① Perry, E lizabeth J. & Selden, M.(2010) Chinese Society:Change, Conflict and Resistance (3rd edition), New York, NY:Routledge.; O'Brien, Kevin & Li, Lianjiang. (2006)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New York an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rnstein, Thomas P. & Lu, Xiaobo.(2003)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i, Jean C.(1998) Rural China Takes Off,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athan, Andrew (2003) Authoritarian Resilience,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14, No.1, pp.6-17.; Cai, Yongshun. (2008)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 Suppression of Popular Resistance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Vol.193, pp.24-42.; Perry, Elizabeth J.(2008) "Chinese Conceptions of 'Rights':From Mencius to Mao-and Now, "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Vol.6, pp.37-50.李连江、欧博文:《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收入吴国光主编《九七效应:香港、中国与太平洋》,香港:太平洋世纪研究所,1997年版:董海军:《依势博弈:基层社会维权行为的新解释框架》,上海:《社会》,2010年第5期;王洪伟:《当代中国底层社会“以身抗争”的效度和限度分析:一个“艾滋村民”抗争维权的启示》,上海:《社会》,2010年第2期;[美]裴宜理:《中国人的权利概念》(上),北京:《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2期;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北京:《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北京:《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的以法抗争——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北京:《社会学研究》,2004年2期。
    ② 当然,这一问题在帝制中国时期具有悠久的历史。详见钱穆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③ 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北京:《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彭玉生:《社会科学中的因果分析》,北京:《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3期:王富伟:《个案研究的意义和限度——基于知识的增长》,北京:《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5期。
    Yin, K. Robert (2003) 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 (3nd edition), London:Sage. Strauss, Anselm and Juliet Corbin (199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2nd edition), London:Sage.
    ①限于篇幅,笔者在此列出最具代表性的文献。参见Burawoy, Michael.(1991) "The Extended Case Method, Ethnography Unbound." in M. Burawoy, A. Burton, A. A. Ferguson, K. J. Fox, J. Gamson, N. Gartrell, L. Hurst, C. Kurzman, L. Salzinger J. Schiffman, & S. Ui, eds., Ethnography Unbound,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p.271-287.[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王铭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著:《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 蓝达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铭铭著:《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费孝通、张之毅著:《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庄孔韶著:《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谭同学著:《桥村有道:转型2乡村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朱晓阳著:《小村故事:罪过与惩罚(1931-1997)》(修订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② [日]森正夫:《田野调查与中国历史研究》,载孙江主编:《事件·记忆·叙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5页。
    ③ [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著:《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07页。
    ④ [德]瓦尔特·本雅明:《历史哲学论纲》,载[德]汉娜·阿伦特编:《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67页。
    ① 萧凤霞:《反思历史人类学》,香港:《历史人类学学刊》,2009年第2期。
    ② [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著:《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③ [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著:《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37页。
    ④ [美]西敏司著:《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王超朱建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4页。
    ⑤ 陈春声:《乡村的故事与国家的历史——以樟林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研究的方法问题》,收入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1-32页。
    ⑥ [丹麦]克斯汀·海斯翠普编:《他者的历史——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制作》,贾士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9页。
    ① 必须说明的是,“有关历史主体性的讨论,不只是指出它是当地人主观上为其主观历史的建构者及其历史过程的活动者与主导者,而为其历史的建构、运转与再现的主体,更指出作为文化认同的主要文化观念与其历史的长期发展经验所形成的历史发展趋势与特色,均共同塑造其历史性与历史主体性。也因此,历史主体性的建构并非完全只是当地人主观的意识而已”。详见黄应贵主编:《时间、历史与记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9年版,第18页。而“历史心性”则是王明柯在考察作为根基历史的“弟兄祖先故事”与“英雄祖先历史”时提出来的,“指人们由社会生活中得到的,一种有关历史、时间与社会构成的文化概念。……它更贴近西方学者所称的‘历史性’(historicity),但又比‘历史性’更具体”。详见王明珂著:《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境》,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8页。
    Adams, Paul S (2002) "Corporatism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Is There a New Century of Corporatism?" In Wiarda, Howard J.(ed.) New Direction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Colorado:Westview Press.
    Ahern, Emile Martin (1973) The Cult of the Dead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Ahern, Emile Martin (1981) Chinese Ritual and Poli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ker, Hugh (1968)A Chinese Lineage Village:Sheung Shui,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aker, Hugh (1991) "Marriage and mediation:Relations between lineage", in Hugh Baker and Stephan Feuchtwang (eds.), An Old State in New Settings:Studies in Social Anthropology of China in Memory of Maurice Freedman, Oxford:JASO.
    Banister, Judith (1987) China's changing population,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arnett, Doak (1967) Cadres, Bureaucracy, and Political Power in Communist China,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arton, Roy Franlklin (1967) "Procedure among the Ifugao." In Paul Bohannan, ed. Law and Warfare, Garden City, N.Y.:The Natural History Press.
    Beattie, Hilary J.(1979) Land and Lineage in China:A Study of T'ung-ch'eng County, Anhwei in the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ndix, Reinhard (1974) State and Society:A Reader in Comparative Political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nstein, Thomas P. & Lu, Xiaobo (2003)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lecher, Marc J. and White, Gordon (1979)Micro-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A Technical Unit During and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Michigan:M. E. Sharpe Inc. Bobbio, Norberto (1989) Democracy and Dictatorship, Cambridge:Polity Press.
    Burawoy, Michael (1991) "The Extended Case Method, Ethnography Unbound." in M. Burawoy, A. Burton, A. A. Ferguson, K. J. Fox, J. Gamson, N. Gartrell, L. Hurst, C. Kurzman, L. Salzinger J. Schiffman, & S. Ui, eds., Ethnography Unbound,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urns, John P. (1987)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Nomenclature System:A Documentary Study of Party Control of Leadership Selection,1979-1984, New York: M. E. Sharp, Inc.
    Burns, John P.(1998)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Rural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an, Anita (1985) Children of Mao: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Activism in the Red Guard Generation, Seattle:Univ of Washington Pr.
    Chan, Anita. Madsen, Richard and Unger, Jonathan (1984) Chen Village:Under Mao and Deng,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ing Kun Yang, (1965) The Chinese Family in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Cambridge:MIT Press.
    Coale, Ansley J (1984) Rapid Population Change in China,1952-1982. Washington, D. C.:National Academy Press.
    Cohen, Myron (1976) House United, House Divided:The Chinese Family in Taiwan,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ourtois, Stephane (etc.) (ed.)(1999) The black book of Communism:Crimes, Terror, Repression,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aniel, Harrison Kulp, (1925) Country Life in South China:The Sociology of Family, New York:Bureau Publications.
    Daniel, Little P. (1989) Understanding Peasant China:Case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Diamond, Norma. (1969) K'un Shen:A Taiwan Village. Case Studies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New York: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ikotter, Frank (2010) Mao's Great Famine:The History of China's Most Devastating Catastrophe,1958-62, London: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
    Dittmer Lowell and Guoli Liu, (eds.) (2006) China's deep reform:Domestic politics in transition, New York:Rowman and Littlefield.
    Domenach, Jean-Luc.(1995)The Origins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The Case of One Chinese Province, Boulder Colo.:Westview Press.
    Ellis, Frank (1993) Peasant Economic:Farm households and Argrarian developmen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pstein, Arnold Leonard (ed.) (1967) The Craft of Social Anthropology, London: Tavistock.
    Erikson, Thmas Hyllan. (1995) Small Places, Large Issues: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 Cultural Anthropology, Illinois:Pluto Press.
    Evans, Peter B. (etc.) (ed.) (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airbank, John King (1948)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aure, David (1986)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Rural Society, Lineage and Village in the Eastern New Territories of Hong Kong. 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irth, Raymond (2007) "Capital, Saving and Credit in Peasant Societies:A viewpoint from Economic Anthropology." In Raymond Firth and Basil S. Yamey. eds. Capital, Saving and Credit in Peasant. New Edition, New Jersey:Transaction Publishers.
    Fortes,Meyer & Evans-Pritchard, E.(eds.)(1940) African Political Systems. Clare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reedman, Maurice (1966)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Fukien and Kwangtung. London:The Athlone Press.
    Freeman, Derek.(1983) Margaret Mead and Samoa: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an Anthropological myth,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riedman, Edward、Pickowicz, Paul G and Selden, Mark (1991) Chinese Village, Socialist State,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Frolic, Michael (1997)"State-Led Civil Society", in Timothy Brook & B. Michael Frolic (eds.) Civil Society in China. New York:M. E. Sharp.
    Gallin, Bernard (1966)Hsin Hsing, Taiwan:A Chinese Village in Change.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amble, Sidney D.(1954) Ting Hsien:A Noah China Rural Community, New York: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Gamble, Sidney D.(1963) North China Villages: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Before 1933,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ates, Hill. & Ahern, Emily Martin. eds., (1981) The Anthropology of Taiwanese Societ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eertz, Clifford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Selected Essays. New York: Basic Book.
    Gluckman, Max (1955) The Judicial Process among the Barotse of Northern Rhodesia.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Gold, Thomas B.(1993) 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In David Shambaugh (ed.), American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Washington, D.C.: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Goody, Jack (1990) The Oriental, the ancient and the primitiv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uha Ranajit (ed.) (1982) Subaltern Studies Ⅰ:Writings on South Asian History and Society.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uha Ranajit (ed.) (1983) Subaltern Studies Ⅱ:Writings on South Asian History and Society.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lpern, Nina P. (1993) Studies of Chinese Politics, In David Shambaugh (ed.), American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Washington, D.C.: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Harding, Harry (1981) Organizing China,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arding, Harry (1987) China's second Revolution:reform after Mao, 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e.
    Harding, Harry.(1993)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Scholarship on Contemporary China, in David Shambaugh (ed.), American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Washington, DC: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and M. E. Sharpe.
    Hazelton, Keith Duane (1986) "Patri lineag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ized
    Lineages:The Wu of Hsiu-ning City, Hui-chou, to 1525. " In P. B. Ebrey and J. L. Watson.(eds) Kinship Organization in Imperial China,1000-1940.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e, Baogang (1997) The Democratic Implications of Civil Society in China.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Hilton, Rodney H. (1975) The English Peasantry in the Later Middle Ag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Hinton, William (1983) Shenfan:The Continuing 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 New York:Random House Inc.
    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Jordan, David K.(1999)Gods, ghosts, & ancestors:folk religion in a Taiwanese village (Third edition). San Diego CA: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CSD.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3th edtion. http://dictionaryl.dassic.reference.com/.
    Judd, Ellen R.(1994) Gender & Power in Rural North China,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Kate Xiao Zhou, (1996) How the Farmers Changed China:Power of the people, Boulder, Co,:Westview Press.
    Kelliher, Daniel (1992) Peasants Power in China:The Era of Rural Reform, 1979-1989. 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Kerkvliet, Benedict (2005) The Power of Everyday Politics:How Vietnamese Peasants Transformed National Policy,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Kung-Chuan Hsiao, (1960) Rural China: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ashingt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Lardy, Nicholas (1987) "The Chinese Economy under Stress,1958-1965." In
    Roderick MacFarquhar and John K. Fairbanks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14. Cambridge, M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fton, Robert J. (1961) Thought Reform and the Psychology of Totalism, A Study of "Brainwashing" in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North California Press.
    Lin, Justin Y.(1999) "China:Farming Institutions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Mieke Meurs ed., Many Shades of Red:State Policy and Collective Agriculture. Lanham, MD:Rowman and Littlefield.
    MacFarquhar, Roderick (1997) The Coming of the Cataclysm 1961-1966. In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Vol.3. Oxford:Oxford Univ. Press.
    Madsen, Richard (1991) "The Countryside Under Communism." In Roderick MacFarquhar and John K. Fairbanks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15. Cambridge, M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dsen, Richard. (1984) Morality and Power in a Chinese Villa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argery, Wolf. (1972).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cMillan, John& Naughton,Barry. (eds.) (1996) Reforming Asian Socialism:The Growth of Market Institutions. Ann Arbor, MI: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Merriam-Webster Inc. (2003)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11t edition, CD-ROM edition. 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Minxin Pei, (2006) China's Trapped Transition:The Limits of Developmental Autocrac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inxin Pei,(1994) 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the demise of communism in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itchell, J.C. (1956) The Yao Village.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 Press. Mitsuyuki Kagami, (2008) A New Paradigm for Modern Chinaology:A Call for Co-Behaviorism, in Kawai, Shinichi(ed.), New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of Modern Chinese Studies, Tokyo:Universal Academy Press, Inc..
    Mungello, David E. (1985) Curious Land:Jesuit Accommodation and the Origins of Sinology, Stuttgart:Steiner Verlag Wiesbaden Gmbh.
    Naquin, Susan (1986) "Two Descent Groups in North China:the Wangs of Yung-p'ing prefecture.1500-1800." In P. B. Ebrey and J. L. Watson.(eds) Kinship Organization in Imperial China,1000-1940.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athan, Andrew J. (1985) Chinese Democrac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e, Victor & Mozingo, David. eds., (1983) State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China,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Nee, Victor & Shijin Su (1996) "Institutions, Social Ties, and Commitment in China's Corporatist Transformation" In John Mcmillan & Barry Naughton (eds.) Reforming Asian Socialism:The Growth of Market Institution, 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O'Brien, Kevin & Li, Lianjiang.(2006)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New York an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i, Jean C. and Walder, Andrew G.(eds.) (1999)Property Rights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Oi, Jean C.(1989)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i, Jean C.(1998) Rural China Takes Off,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arish, William L & White, Martin.(1978) Village and Family in Contemporary China,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asternak,Burton (1972) Kinship and Community in Two Chinese Village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erry, Elizabeth J. & Selden, Mark.(2010) Chinese Society:Change, Conflict and Resistance (3rd edition), New York, NY:Routledge.
    Popkin, Samuel L. (1997) The Rational peasa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 Vietna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ortter, Jack M. (1970) Land and Lineage in Traditional China, in Maurice Freedman, eds., Family and Kinship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otter, Jack M. (1968) Capitalism and the Chinese Peasant,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 in a Hong kong Villag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otter, Sulamith Heins and Potter, Jack M. (1990) China's peasants:The anthropology of a revolution, M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ye, Lucian (1968) 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 Cambridge:Mass.
    Rawski, Evelyn S. (1986) "The Ma Landlords of Yang-chia-kou" In P. B. Ebrey and J.
    L. Watson.(eds) Kinship Organization in Imperial China,1000-1940.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Redfield, Robert (1989) The Little Community and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aich, Tony (2001) Governance and Politics of China. New York:Palgrave Schurmann, Franz (1966)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churmann, Franz (1974) the logic of world power:An Inquiry into the Origins, Currents, and Contradictions of World Politics, New York:Pantheon Books. Schwartz, Benjamin (1958) Chinese Communism and the Rise of Mao,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chwartz, Benjamin (1968) Communism and China:Ideology and Flux,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cott, James C. (1990) 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Hidden Transcripts. New Haven &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Selden, Mark (1971) The Yenan Way, Cambridge:Mass.
    Shambaugh, David (2007) China's Communist Party:Atrophy and Adaptation,New York:Routledge.
    Shanin, Teodor (ed.) (1987) Peasant and Peasant Society:Selected Readings (2nd edition). Oxford:Basil Blackwell.
    Shirk, Susan L. (1980) Competitive Comrades:Career Incentives and Student Strategies in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hirk, Susan L. (1993)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hirk, Susan L. (2007) China:Fragile Superpower,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hue, Vivienne (1988) The Reach of the State: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hue, Vivienne (1980) Peasant China in Transition:The Dynamics of Development toward Socialism,1949-1956.Berkel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iu Helen F. (1989) 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Siu, Helen F. (1995). Lineage on the sands:The Case of Shawan, In David Faure & Helen Siu, eds., Down to Earth:The Territorial Bond in South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kinner, William (ed.) (1979) 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Essays by Maurice Freedman,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kocpol, Teodor(1979)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mith, Anthony D. (1991) National Identity, London: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Solinger, Dorothy J. (1999) 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Peasant Migrants, the State, 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t, Berkeley:University of Berkeley Press.
    Solinger, Dorothy J. ed., (1984) Three Visions of Chinese Socialism, Boulder and London:Westview Press.
    Solomon, Richard H. (1975) A Revolution is not a Dinner Party:a feast of images of the Maoist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Garden City, N.Y.:Anchor Press.
    Starr, John B. (1973) Ideology and Culture:A Introduction to the Dialectic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s, New York:Harper & Row.
    Steven, Harrell (1982) Ploughshare:Culture and Context in Taiwa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trauss, Anselm and Juliet Corbin (199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2nd edition), London:Sage Strayer, Joseph R. (1970) On the Medieval Origins of the Modern Stat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uisheng Zhao, ed., (2006) Debating Political Reform in China:rule of law vs. democratization, Armonk N.Y.:M. E. Sharpe.
    Sujian Guo, (2000) Post-Mao China:from totalitarianism to authoritarianism, Westport, CT:Praeger.
    Tang Tsou, (1986)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Post-Mao Reforms: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ax, Soul (1972) Penny Capitalism:A Guatemalan Indian Economy. New York: Octagon Books.
    Tayler, George Edward & Malone, Carroll B.(1924) The study of Chinese Rural Economy, Peking:China International Relief Commission Publications.
    Teiwes, Frederick C.and Warren Sun. (1999)China's Road to Disaster:Mao, Central Politicians, and Provincial Leaders in the Unfolding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1955-1959, Armonk:M. E. Sharpe.
    Teiwes, Fredrick C. (1987) "Establishment of Consolidation of the New Regime." In Roderick MacFarquhar and John K.Fairbank,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14. Cambridge, M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illy, Charles (ed.) (1975)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ownsend, James (1967)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readgold, Donald W. ed., (1967) Soviet and Chinese Communism: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Turner, Victor (1957) Schism and Continuity in an African Societ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for Rhodes-Livingstone Institute.
    Unger, Jonathan(1985) "Remuneration, Ideology, and personal Interests in a Chinese
    Village,1960-1980." In Williame L. Parish, ed., Chinese Rural Development: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Armonk, NY:M.E. Sharpe.
    Vogel, Ezra F(1969) Canton under Communism:Programs & Politics in Provincial Capital,1949-1968,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alder, Andrew G (1986)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alder,Andrew G ed. (1996).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lder,Andrew G (2004)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1977-2002. In ed. David L. Szanton, The Politics of Knowledge:Area Studies and the Discipline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ank, David. L. (1999) Commodifying Communism:Business, Trust, and Politics in a Chinese City, Cambridge &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tson, James L. (1975) Emigration and Chinese Lineage:The Mans in Hongkong and Londo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eber, Max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 G. Roth & C. Wittich (ed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Weiner, Annette B. (1987) the Trobrianders of Papua New Guinea, 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Wenfang Tang, (2005) Public Opinion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hite, Gordon. ed., (1996) In search of civil society:market reform and social change in contemporary China, Oxford:Clarendon Press.
    White, Mart (1974) Small Groups and Politics Rituals in China, Berkeley: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Whyte, Martin K.(1992)Urban China:A Civil Society in the Making? In Arthur Lewis Rosenbaum (ed.), State &Society in China:The Consequence of Reform. San Francisco:Oxford.
    Wolf, Arthur P. (1974) "Gods, Ghosts, and Ancestors", in Arthur P. Wolf (ed.).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olf, Arthur P. (1989) "The Origins and Explanation of Variation in the Chinese Kinship System," in Kuang-Chih Chang, Kuang-Chou Li, Arthur P. Wolf and Alexander Yin eds.,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the Taiwan Area:Accomplishments and Prospects, Taipei: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Wolf, Arthur P. and Yin, Alexander (eds.) (1989)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the Taiwan Area:Accomplishments and Prospects, Taipei: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Yang, Dali.(1996) Calamity and Reform in China:State, Rural Society,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Since the Great Leap Famine.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Yin, K. Robert (2003) 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 (3nd edition), London:Sage.
    Zweig, David (1985) "Peasants, Ideology, and New Incentive Systems:jiangsu Province,1978-1981 "In Williame L. Parish, ed., Chinese Rural Development: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Armonk, NY:M.E. Sharpe.
    Zweig, David (1989) Agrarian Radicalism in China,1968-1981,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Araghi, Frank (1995) Global Depeasantization:1945-1990.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36(2):337-368.
    Ashton, Basil, Kenneth Hill, Alan Piazza, Robin Zeitz (1984) Famine in China, 1958-1961,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0(4),613-645.
    Bayat, Asef (2000) From Dangerous Classes to Quiet Rebels:Politics of the Urban Subaltern in the Global South.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15 (3).
    Bernstein, Henry (1979) African Peasantries:A Theoretical Framework.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6(4):421-443.
    Bernstein, Thomas (1970) Leadership and Mass Mobilization in the Soviet and Chinese Collectivization Campaigns of 1929-30 and 1955-56:A Comparison, The China Quarterly,31:pp.1-47.
    Block, Fred (1977) The Ruling Class Does Not Rule:Notes on the Marxist Theory of the State, Socialist Review, no,33.pp.6-28. Burawoy, Michael (2000)A Sociology for the Second Great Transforma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26) pp.693-695.
    Cai, Yongshun. (2008)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 Suppression of Popular Resistance in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 Vol.193, pp.24-42.
    Cohen, Youssef & Franco Pavoncello (1987) Corporatism and Pluralism:A Critique of Schmitter's Typology.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7(1). Davies, Rees. (2003) The Medieval State:The Tyranny of a Concept? Journal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Vol.16 (2).pp.280-300.
    Ebrey, Patricia Buckley (1983) Types of Lineages in Ch'ing China:A Re-examination of the Chang Lineage of T'ung-Ch'eng, Ch'ing-shih wen-t'i,9(4):pp.1-20. Firth, Raymond (1950) The Peasantry of Southeast Asia.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26, p.503.
    Freedman, Maurice (1963) A Chinese Phase in Social Anthropolog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No 1(14), pp.1-19.
    Friedmann, Harriet (1980) Household Productions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Concepts for the Analysis of Agrarian Formations.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7(2):158-184.
    Goodman, David S.G. (1980) The Provincial Party First Secretar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949-1978:A Profile,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0(1). Harding, Harry (1984) The Study of Chinese Politics:Toward a Third Generation of Scholarship, World Politics, No.30.2.
    Harding, Harry (1994) The Contemporary Study of Chinese Politics:An Introduction, China Quarterly, No.139.
    Harrison, George (2001) Peasants, the Agrarian Question and Lenses of Development. Progress i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1, p.187.
    Johnson, Chalmers (1965) The Role of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Scholarship, World Politics, Vol.17, No.2.P.257.
    Kevin J. O'Brien (2001)Villagers, Selections, and Citizenship in Contemporary China, Modern China, Vol.27, No.4.
    Kung, James Kaising.(1994) Egalitarianism, Subsistence Provision, and Work Incentives in China's Agricultural Collectives. World Development,22(2):175-187. Latourette, Kenneth S. (1918) American Scholarship and Chinese Histor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38, p.99.
    Lewis, Greg (2005) The History, Myth and Memory of Maoist Chinese Cinema, 1949-1966, Asian Cinema, Vo.116, No.1.
    Li Huanyin,(2006) The First Encounter:Peasant Resistance to State Control of Grain in East China in the Mid-1950 s, The China Quarterly, pp1154-158. Manion, Melanie (1985) The Cadre Management System, Post-Mao:The
    Appointment, Promotion, Transfer and Removal of Party and State Leaders, China Quarterly, (June).
    Nathan, Andrew J. (1973) A Factional Model for CCP Politics,China Quarterly 53 (January-March).
    Nathan, Andrew J. (2003) Authoritarian Resilience,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14, No.1, pp.6-17.
    Nee, Victor (1989)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4:4, pp.663-681.
    Nee, Victor (1992)Organizational Dynamics of Market Transition:Hybrid Forms, Property Rights, and Mixed Economy in China,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37: 1, pp.1-27.
    Oi Jean C. (1985) Communism and Clientelism:Rural Politics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Vol.37(1).
    Oi, Jean & S. Rozelle (2000) Elections and Power:The Locus of Decision:making in Chinese Villages, The China Quarterly 162 (June).
    Oksenberg, Michel.(2001) China' Political System:Challenges of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The China Journal,No.45.
    Peck, James(1969) The Roots of Rhetoric:The Professional Ideology of America's China Watchers,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 Vol 2(1).
    Perry, Elizabeth J. (1985) Rural Violence in Socialist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103; 414-440.
    Perry, Elizabeth J. (2008) Chinese Conceptions of "Rights":From Mencius to Mao—and Now,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Vol.6, No.1.
    Perry, Elizabeth J.(1994) Trend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Politics:State-Society Relations, China Quarterly, (139), pp.712-13.
    Sachs, Jeffrey & Woo, Wing Thye (1994) Structural Factors in the Economics Reforms of China, 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Economic Policy, 18:114-115.
    Shanin, Teodor (1971) Peasantry:Delineation of a Sociological Concept and a Field of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 XII:289-300. Shirk, Susan L. (1990) Playing to the Provinces:Deng Xiaoping's Political Strategy of Economic Reform, Studies in Comparative Communism, Vol.23, No.3/4.
    Tang Tsou, (1976) A Prolegomenon to the Study of Informal Groups in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Politics, China Quarterly 65, (March).
    Trimberger, Ellen Kay (1977) State Power and Modes of Production:Implications of the Japanese Transition to Capitalism, Insurgent Sociologist,7(2):pp.85-99.
    Unger, Jonathan & Anita Chan.(1995) China, Corporatism, and the East Asian Model.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33.
    Walder, Andrew G.(1995) 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1:2, pp. 263-301.
    Wank, David L.(1996) The Institutional Process of Market Clientelism:Guanxi and Private Business in a South China City, China Quarterly, No.147 (Sept), pp. 820-838.
    Watson, James L. (1982) Chinese Kinship Reconsidered: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Research. The China Quarterly, December, Volume 92, pp 589-622
    Watson, Rubie (1981) The Creation of a Chinese Lineage:The Teng of Ha Tsuen, 1669-1751, Modern Asian Studies,16(1).
    Watson, Rubie (1981)Class Differences and Affinal Relations in South China, Man, No.16.
    White, Gordon (1993) Prospects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Xiaoshan City,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29).
    White, Gordon (1996) Chinese Trade Union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 Towards Corporatism or Civil Society?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34(3). Woo, Wing Thye (1999) The Real Reasons for China's Growth, China Journal, No. 41 (Jan), pp.116-37.
    Xizhe Peng, (1987) Demographic Consequences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in China's Province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3(4):pp.647-648.
    Zhou, Xueguang. (2000)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5(4):pp. 1135-1174.
    《列宁全集》(第三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列宁全集》(第三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澳]陈佩华、安戈、[美]赵文词著:《当代中国农村历沧桑:毛邓体制下的陈村》,孙万国等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丹麦]克斯汀·海斯翠普编:《他者的历史——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制作》,贾士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德]顾彬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范劲等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
    [德]汉娜·阿伦特编:《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德]亨利希·库诺著:《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袁志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著:《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著:《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德]施密特著:《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德]特奥多尔·蒙森著:《罗马史》(第二卷),李稼年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4年版。
    [德]特奥多尔·蒙森著:《罗马史》(第三卷),李稼年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
    [德]特奥多尔·蒙森著:《罗马史》(第一卷),李稼年译李澎泖校,北京:商务出版社,2004年版。
    [德]瓦格纳著:《中国农书》,王建新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交往行动理论:行动的合理性与社会的合理化》(第一卷),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俄]恰亚诺夫著:《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俄罗斯]科瓦略夫著:《古代罗马史》,王以铸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法]卢梭著:《卢梭全集》(第六卷),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12年
    版。
    [法]卢梭著:《卢梭全集》(第七卷),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12年版。
    [法]卢梭著:《卢梭全集》(第四卷),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12年版。
    [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卷),许明龙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12年版。
    [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下卷),许明龙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12年版。
    [法]孟德斯鸠著:《罗马盛衰原因论》,婉玲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9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著:《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著:《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韩]朴元熇著:《明清徽州宗族史研究——歙县方氏的个案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加]卜正民 施恩德编:《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认同》,陈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美]E.A.罗斯著:《变化中的中国人》,公茂虹 张皓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美]白克令著:《社会调查——沈家行实况》,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美]本杰明·史华慈著:《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陈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卜凯主编:《中国土地利用》,金陵大学农学系译述,成都:成城出版社,1941年版。
    [美]卜凯著:《中国农家经济》,张履鸾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美]戴慕珍、罗泽尔:《选举与动力:中国农村中的决策焦点所在》,收入王汉生、杨善华主编:《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德·希尔德·珀金斯著:《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宋海文等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美]德里克著:《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起源》,翁贺凯译,南京:凤凰出版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杜赞奇著:《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费正清著:《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美]弗兰克著:《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美]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著:《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美]傅高义:《当代中国研究在北美:超级强权下的边缘人语》,李恭忠、许荣译,收入周晓虹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美]葛学溥著:《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周大鸣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版。
    [美]贺萧著:《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韩敏中盛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贾志扬著:《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赵冬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柯文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王铭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黎安友著:《中国政治变迁之路:从极权统治到韧性威权》,何大明译,台湾:巨流图书公司,2007年版。
    [美]李丹著:《理解农民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的案例研究》,张天虹张洪云张胜波译刘北成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李怀印著:《乡村中国纪事:集体化和改革的微观历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美]列奥·施特劳斯[美]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上),李 天然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列奥·施特劳斯著:《现代性的第三次浪潮》,收入贺照田主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学术思想评论》(第六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美]列文森著:《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马若孟著:《中国农民经济:1890-1949年河北和山东的农业发展》,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明恩溥著:《中国乡村生活》,午晴 唐军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美]彭慕兰著:《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著:《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美]乔治·萨拜因著[美]托马斯·索尔森修订:《政治学说史》(下卷),邓正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美]托马斯·埃特曼著:《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郭台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美]王国斌著:《转变中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美]魏昂德著:《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龚小夏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美]魏斐德著:《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李君如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西奥多·舒尔茨著:《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美]西达·斯考切波著:《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美]西敏司著:《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王超朱建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美]约翰·布莱恩·斯塔尔著:《毛泽东的政治哲学》,曹志为王晴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约瑟夫·R·斯特雷耶著:《现代国家的起源》,华佳王夏宗福常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昱、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郑光怀张敏何江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美]詹姆斯·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著:《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挪威]贺美德、鲁纳编著:《自我中国》,许烨芳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清]张玉书等编:《康熙字典》,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
    [日]城山智子著:《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唐磊校,南京:凤凰出版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日]川胜义雄著:《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徐谷梵李济沧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日]宫崎市定:《关于中国聚落形体的变迁》(第3卷),收入刘俊文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黄金山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日]谷川道雄著:《中国中世纪社会与共同体》,马彪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日]井上徹著:《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钱杭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日]濑川昌久著:《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钱杭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日]内山雅生著:《二十世纪华北农村社会经济研究》,李恩民邢丽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日]守屋美都雄著:《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钱杭杨晓芬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日]田原史起著:《日本视野中的中国农村精英:关系、团结、三农政治》,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苏联]安德列耶夫等著:《古代世界的城邦》,张竹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印度]帕萨·查特吉著:《被治理者的政治:思索大部分世界的大众政治》,田立年译陈光兴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著:《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英]阿绮波德·立德著:《穿蓝色长袍的国度》,王成东刘皓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英]埃文思-普里查德著:《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褚建芳阎书昌赵旭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英]彼得·拉斯莱特著:《洛克<政府论>导论》,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英]弗兰克·艾利思著:《农民经济学:农民家庭农业和农业发展》,胡景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英]霍布斯著:《利维坦》,黎思复黎延弼译杨昌裕校,北京:商务出版社,1998年版。
    [英]卡尔·波兰尼著:《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英]科大卫:《告别华南研究》,收入华南研究会编:《学步与超越:华南研究论文集》,香港:文化创造出版社,2004年版。
    [英]昆廷·斯金纳著:《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段胜武张云秋修海涛等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
    [英]麦高温著:《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朱涛倪静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英]莫里斯·弗里德曼著:《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王铭铭校,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英]托尼著:《中国的土地和劳动》,何振誉编译,南京:正中书局,1937年版。
    [英]约翰·洛克著:《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8年版。
    [英]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主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3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Jasper Becker著:《饿鬼:毛时代中国饥荒揭秘》,姜和平译,纽约:明镜出版社,2005年版。
    William L. Parish著:《中国大陆的家庭和社区》,收入林宗义、Arthur Kleinmam编《文化与行为》,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中华古汉语字典》编写组编:《中华古汉语字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
    白涤洲著喻世长整理:《关中方言调查报告》,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1954年版。
    包利民著:《古典政治哲学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下),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
    曹树基著:《大饥荒:1959-1967年的中国人口》,香港:时代国际出版社,2005年版。
    陈柏峰、郭俊霞著:《农民生活及其价值世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陈春声:《乡村的故事与国家的历史——以樟林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研究的方法问题》,收入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陈达著:《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陈登原著:《中国田赋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陈光兴主编:《发现政治社会:现代性、国家暴力与后殖民民主》,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0年版。
    陈辉著:《古村不古》,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陈礼颂著:《一九四九年前潮洲宗族村落社区的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陈映芳著:《“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陈映芳著:《城市中国的逻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陈永国、赖立里、郭英剑主编:《从解构到全球化批判:斯皮瓦克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陈支平著:《清代赋役制度演变新探》,厦门:厦门大学出出版社,1988年版。
    褚建芳著:《人神之间:云南芒市一个傣族村寨的仪式生活、经济伦理与等级秩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丛进著:《1949-1989年的中国曲折发展的岁月》,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丁抒著:《人祸:“大跃进”与大饥荒》,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
    丁卫著:《复杂社会的简约治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丁学良著:《辩论中国模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杜润生著:《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费孝通、张之毅著:《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费孝通著:《费孝通文集》(第14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
    费孝通著:《费孝通文集》(第1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
    费孝通著:《费孝通文集》(第4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
    费孝通著:《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经济生活》,戴可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冯尔康等著:《中国宗族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冯天瑜著:《“封建”考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傅衣凌著:《明清农村社会经济明清社会经济变前论》,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傅衣凌著:《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高华著:《在历史的“风陵渡”口》,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
    高王凌著:《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
    郭德宏、林小波著:《四清运动实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郭亮著:《走出祖荫》,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郭沫若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郭鹏群著:《豫北村治模式初探》,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收入刘东主编:《中国学术》(第12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韩钢主编:《中国当代史研究》(三),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韩敏著:《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陆益龙徐新玉译,南京:凤凰出版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何干之著:《何干之文集》(第一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贺雪峰著:《村治的逻辑: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贺雪峰著:《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贺雪峰著:《什么农村,什么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贺雪峰著:《乡村社会关键词——进入21世纪的中国乡村素描》,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贺雪峰著:《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侯且岸著:《当代美国的“显学”——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侯旭东著:《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黄宽重著:《宋代的家族与社会》,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
    黄锐:《作为方法的社区研究,还是成为研究对象的社区:中国社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收入《中国百年学术路:古今中西之间(1911-2011)》,上海人民出版 社,2011年版。
    黄树民著:《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素兰纳日碧力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黄应贵主编:《时间、历史与记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9年版。
    黄宗智著:《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蒋杰著:《关中农村人口问题》,杨凌: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出版,1938年版。
    蒋正华、李南:《中国人口动态估计的方法与结果》,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编:《中国人口年鉴》(1987年),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9年版。
    金其铭著:《中国农村聚落地理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
    兰林友著:《莲花落:华北满铁调查村落的人类学再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李德瑞著:《山村的彷徨》,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李德瑞著:《学术与时势:1990年代以来中国乡村整治研究的“再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李洪军、张小莉著:《一个新型移民社区的村治模式》,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李剑农著:《中国古代经济史稿》(全三册),武汉:武汉大学,2011年版。
    李景汉著:《北京郊外之乡村家庭》,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李连江、欧博文:《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收入吴国光主编:《九七效应:
    香港、中国与太平洋》,香港:太平洋世纪研究所,1997年版。
    梁方仲著黄启臣梁承邺编:《梁方仲文集·明代赋役制度》,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梁太济、包伟民著:《宋史食货志补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梁太济、包伟民著:《宋史食货志补正》(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梁永佳著:《地域的等级:一个大理村镇的仪式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林耀华著:《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林耀华著:《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林毅夫著:《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林毅夫著:《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林蕴晖、顾训中著:《人民公社狂想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凌志军著:《历史不再徘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刘道元著:《两宋田赋制度》,台北:台湾食货出版社,1988年版。
    刘健芝、许兆麟选编:《庶民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刘志伟著:《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地区里甲赋役制度与乡村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吕德文著:《涧村的圈子》,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吕思勉著:《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栾成显著:《明代黄册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骆建建著:《十字路口的小河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讨论集》(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
    潘光旦:《说“伦”字》,潘乃谷、潘乃和选编:《潘光旦选集》(第1卷),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潘乃谷:《但开风气不为师——费孝通学科建设访谈》,收入潘乃谷、马戎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潘维、玛雅主编:《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
    潘维主编:《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的60年》,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钱杭著:《宗族的世系学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钱剑夫著:《秦汉赋役制度考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钱穆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钱庠理著:《历史的变局:从挽救危机到反修防修(1962—1965)》,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秦晖、金雁著:《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年版。
    荣敬本等著:《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语文辞书编纂中心编著:《古汉语字典》(新一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
    沈志华、李丹慧著:《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石峰著:《非宗族乡村——关中“水利社会”的人类学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史念海著:《河山集》(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史念海著:《河山集》(四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史念海著:《河山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
    孙江主编:《事件·记忆·叙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
    镇收粮的个案研究》,收入《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孙立平:《社会主义研究中的范式及其转变》,收入孙立平著:《现代化与社会转
    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孙立平著:《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谭同学著:《桥村有道:转型乡村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
    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唐文基著:《明代赋役制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唐燮军著:《六朝吴兴沈氏及其宗族文化探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陶希圣著:《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版。
    田汝康著:《芒市边民的摆》,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
    田余庆著:《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涂肇庆、林益民主编:《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西方社会学文献述评》,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沪宁著:《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王力编:《王力古汉语字典》,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王力平著:《中古杜氏家族的变迁》,北京:商务出版社,2006年版。
    王利著:《国家与正义:利维坦释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王明珂著:《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境》,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王铭铭著:《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王铭铭著:《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王铭铭著:《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王铭铭著:《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习明著:《川西平原的村社治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王先明著:《近代士绅》,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王小军著:《转型之痛》,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文聿著:《中国左祸:反右运动纪实(下)》,台北:万象出版社,1993年版。
    吴毅著:《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吴毅著:《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项继权著:《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萧楼著:《夏村社会:中国“江南”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结构(1976-2006)》,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
    肖唐镖主编:《当代中国农村宗族与乡村治理:跨学科的研究与对话》(第2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肖唐镖主编:《农村宗族与地方治理报告:跨学科的研究与对话》,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年版。
    肖唐镖著:《村治中的宗族:对九个村的调查与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肖唐镖著:《宗族政治:村治权力网络的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辛逸著:《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陕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徐斌著:《明清鄂东宗族与地方社会》,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徐湘林:《中国的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历史比较的视角》,收入陈明明编:《复
    旦政治学评论》(第九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徐勇著:《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阎云翔著:《礼物的流动——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阎云翔著:《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陆洋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
    杨华著:《绵延之维》,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杨联陞著:《东汉的豪族》,北京:商务出版社,2011年版。
    杨懋春著:《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张雄沈炜秦美珠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杨念群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杨尚昆著:《杨尚昆日记》(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应星著:《“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应星著:《村庄审判史中的道德与政治:1951-1976年中国西南一个山村的故事》,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应星著:《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于建嵘著:《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于建嵘著:《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北京:商务出版社,2001年版。
    袁永熙主编:《中国人口总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张宏明著:《土地象征:禄村再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张静著:《法团主义》(修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版社,2008年版。
    张静著:《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增订本),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张乐天著:《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张世勇著:《积极分子治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张思著:《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赵鼎新著:《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郑天挺等编:《中国历史大辞典·音序本(中)》,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郑学檬主编:《中国赋役制度史》,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郑永年著:《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学习文献简编(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49-1957)》(上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1958-1981)》(下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
    周大鸣著:《凤凰村的变迁:<华南的乡村生活>追踪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朱炳祥著:《村民自治与宗族关系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朱慧珠主编:《中国人口》(陕西分册),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
    朱晓阳著:《小村故事:罪过与惩罚(1931-1997)》(修订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朱政惠著:《美国中国学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庄孔韶著:《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庄英章著:《林祀埔:一个台湾市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邹谠著:《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澳]B.胡珀:《澳大利亚的中国研究》,澹烟译,北京:《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澳]安戈:《中国的社会团体、公民社会和国家组合主义:有争议的领域》,广州:《开放时代》,2009年第11期。
    [韩]康峻荣:《韩国的中国学研究趋势和展望》,哈尔滨:《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1期。
    [韩]郑在浩:《韩国的当代中国政治研究述评》,詹珩译 张星星编校,北京:《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2期。
    [美]柏佑铭:《作为类型的政治运动:“十七年”的意识形态与形象化》,史国强译,沈阳:《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6期。
    [美]欧博文:《专业化时代的中国政治学研究》,赵新利译,北京:《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8期。
    [美]裴宜理:《中国人的权利概念》(上),北京:《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2期。
    [美]裴宜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国的中国研究:50年》,黄育馥摘译,北京:《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日]滨岛敦俊:《旧中国江南三角洲农村的聚落与社区》,上海:《历史地理》,1992年第10期。
    [日]近藤一成:《英国中国学研究现状》,胡健译,北京:《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印度]查特吉:《关注底层》,北京:《读书》,2001年第1期。
    [英]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北京:《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英]科大卫:《祠堂与家庙:从宋末到明中叶宗族礼仪的演变》,香港:《历史人类学学刊》,2003年第2期。
    [英]科大卫:《国家与礼仪:宋至清中叶珠江三角洲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广州:《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曹树基:《中国村落研究的中西方对话——评王铭铭<社区的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曹正汉:《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北京:《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1期。
    常建华:《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北京:《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钞晓鸿:《本世纪前期陕西农业雇佣、租佃关系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3期。
    钞晓鸿:《灌溉、环境与水利共同体:基于清代关中中部的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钞晓鸿:《区域水利建设中的天地人——以乾隆初年崔纪推行井灌为中心》,北京:《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3期。
    陈伯达:《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北京:《红旗》,1958年第4期。
    陈东林:《从灾害经济学角度对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考察》北京:《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
    陈家建:《法团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北京:《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陈家喜:《市民社会抑或统合主义》,北京:《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陈其南:《房与传统中国家族制度——兼论西方人类学的中国家族研究》,台北:《汉学研究》,1985年第3期。
    陈其南:《中国宗族制度研究:傅立曼宗族理论检讨》,台北:《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学刊》,1992年第47期。
    程光炜:《我们如何整理历史:十年来“十七年文学”研究潜含的问题》,北京:《文艺研究》,2010年第10期。
    邓大才:《“圈层理论”与社会化小农:小农社会化的路径与动力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邓大才:《社会化小农:动机与行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邓大才:《社会化小农:一个尝试的分析框架——兼论中国农村研究的分析框架》,成都:《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4期。
    东有:《理解农民并用理性批判态度去认识农民——评秦晖、苏文的<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厦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
    董海军:《依势博弈:基层社会维权行为的新解释框架》,上海:《社会》,2010年第5期。
    方文:《转型心理学:以群体资格为中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方显廷:《中国土地问题文献述评》,天津:《政治经济学报》,1935年第4期。
    费孝通:《缺席的对话——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北京:《读书》,1990年第10期。
    甘阳:《中国道路:三十年与六十年》,北京:《读书》,2007年第6期。
    龚忠武:《试论费正清及其哈佛学派的得失成败》,北京:《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8年第4期。
    古学斌:《农业商品化与基层政治的变更:华南村落个案调查》,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17期。
    顾钧:《美国汉学的历史分期与研究现状》,北京:《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北京:《读书》,2002年第7期。
    郭于华:《再读斯科特:关于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北京:《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8期。
    郭于华:《重读农民学经典论题:“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北京:《读书》,2002年第5期。
    韩钢:《赶超苏联:“冷战”格局下的另一种竞赛》,石家庄:《河北学刊》,2008年第4期。
    郝亚光:《社会化小农:空间扩张与行为逻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何军:《20世纪50年代初关中农村的土地改革》,南京:《中国农史》,2006年第2期。
    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贺雪峰:《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北京:《读书》,2006年第8期。
    侯石安:《国家与农民“取”与“予”的关系研究》,北京:《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第6期。
    胡英泽:《近代地权研究的资料:工具与方法——再论“关中模式”》,北京:《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4期。
    胡英泽:《流动的土地与固化的地权:清代至民国关中东部地册研究》,北京:《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3期。
    黄锐、文军:《走出社区的迷思:当前中国社区建设的两难抉择》,上海:《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黄锐:《底层政治与1950-1960年代中国村落研究再出发》(未刊稿)。
    黄锐:《谁之中国,如何理解:“中国”研究典范再检讨》(未刊稿)。
    黄振华:《要素继替:“社会化小农”概念的延伸探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黄宗智:《改革中的国家体制:经济奇迹和社会危机的同—根源》,广州:《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
    黄宗智:《集权的简约治理原则——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广州:《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
    蒋正华、李南:《中国人口动态参数的识别》,北京:《中国人口科学》,1987年第1期。
    蒋正华、李南:《中国人口动态参数的校正》,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金太军、王军洋:《家族的村政参与路径研究》,广州:《开放时代》,2011年第9期。
    景跃进:《比较视野中的多元主义、精英主义与法团主义:—种在分歧中寻求逻辑结构的尝试》,南京:《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鞠清远:《唐代的两税法》,北京:《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季刊》,1936年第3期。
    兰林友:《追踪调查再研究模式:研究取向的探讨》,南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雷颐:《“大跃进”五十周年祭》,长沙:《书屋》,2008年第1期。
    黎小龙:《义门大家庭的分布与宗族文化的区域特征》,北京:《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
    李成瑞:《“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动》,北京:《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2期。
    李国庆:《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以“戒能—平野论战”为核心》,北京:《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李里峰:《底层研究·他者眼光·历史的多种可能性》,北京:《读书》,2002年第1期。
    李培林:《现代性与中国经验》,上海:《社会》,2009年第3期。
    李芝兰、吴重庆:《“倒逼”还是“反倒逼”: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北京:《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梁方仲:《明代粮长制度》,北京:《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1944年2期。
    梁方仲:《一条鞭法》,北京:《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1936年第1期。
    林尚立:《重构府际关系与国家治理》,上海:《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1期。
    林蕴晖:《三年大饥荒中的人口非正常变动》,北京:《炎黄春秋》,2009年第5期
    刘建平:《革命政治过程中理论的生成:以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为中心》,南京:《学海》,2005年第1期。
    刘金海:《社会化小农的历史进程:中国的经验》,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刘小枫、曹锦清等:《作为学术视角的社会主义新传统》,广州:《开放时代》,2007年第1期。
    刘雪婷:《拉德克利夫-布朗在中国:1935-1936》,北京:《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
    刘彦文:《“四清”工作队队员人次考》,北京:《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2期。
    刘彦文:《“四清”工作队员研究——以甘肃省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10期。
    刘志伟:《地域社会与文化的结构过程: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对话》,北京:《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
    刘志伟:《祖先谱系的重构及其意义:珠江三角洲一个宗族的分析》,厦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4期。
    卢昌军、邓大才:《从“以业为商”到“以农为市”:社会化小农的市场维度考察》,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卢辉临:《“卫星”是如何上天的——乡村基层干部和“大跃进”》,广州:《开放时代》,2008年第5期。
    吕德文:《在中国做“海外中国研究”——中国研究的立场与进路》,上海:《社会》,2007年第6期。
    罗平汉:《赶超思想与“大跃进”的发动》,石家庄:《河北学刊》,2008年第4期。
    罗平汉:《人民公社供给制探析》,北京:《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
    马戎:《评安东尼·史密斯关于“nation”(民族)的论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满永:《“反行为”与乡村生活的经验世界》,广州:《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蒙文通:《中国历代农产量的扩大和赋役制度及学术思想的演变》,成都:《四川大学学报》,1957年第2期。
    孟庆延:《“生存伦理”与集体逻辑:农业集体化时期“倒欠户”现象的社会学考察》,北京:《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6期。
    欧树军:《必须发现人民:共和国六十年来对人民的想象、界定与分类》,南京:《学海》,2012年第4期。
    欧阳静:《运作于压力型科层制与乡土社会之间的乡镇政权:以桔镇为研究对象》,上海:《社会》,2009年第3期。
    彭玉生:《社会科学中的因果分析》,北京:《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3期。
    齐克彬:《北欧的中国研究述略》,上海:《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6期。
    乔素玲、黄国信:《中国宗族研究:从社会人类学到社会历史学的转向》,北京:《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秦晖:《“关中模式”的社会历史渊源:清初至民国——关中农村经济社会史研析之二》,北京:《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
    秦晖:《封建社会的“关中模式”——土改前关中农村经济研析之一》,北京:《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1期。
    清华课题组:《“中等收入陷阱”还是“转型陷阱”?》,广州:《开放时代》,2012年第3期。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任剑涛:《国家治理的简约主义》,广州:《开放时代》,2010年第7期。
    沈原:《“强干预”与“弱干预”:社会学干预的两条途径》,北京:《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沈原:《又一个三十年:转型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建设》,上海:《社会》,2008年第6期。
    苏炜:《有感于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北京:《读书》,1987年第2期。
    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北京:《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唐皇凤:《新中国60年国家治理体系的变迁及理性审视》,北京:《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5期。
    田纪云:《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北京:《炎黄春秋》,2004年第6期。
    汪宏伦:《制度脉络、外部因素与台湾之"national question"的特殊性:一个理
    论与经验的反省》,台北:《台湾社会学》,2001年第1期。
    汪晖、王绍光等:《社会主义实践的现代性》,广州:《开放时代》,2012年第11期。
    汪晖:《中国道路的独特性与普遍性》(下),上海:《社会观察》,2011年第5期。
    汪晖:《中国道路的独特性与普遍性》,上海:《社会观察》,2011年第4期。
    王富伟:《个案研究的意义和限度——基于知识的增长》,北京:《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5期。
    王汉生、王一鸽:《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北京:《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王洪伟:《当代中国底层社会“以身抗争”的效度和限度分析:一个“艾滋村民”
    抗争维权的启示》,上海:《社会》,2010年第2期。
    王铭铭:《宗族、社会与国家——对弗里德曼理论的再思考》,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秋季卷。
    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北京:《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王晴佳:《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评述》,北京:《历史研究》,1993年第6期。
    王庆明:《底层视角及其知识谱系:印度底层研究的基本进路检讨》,北京:《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1期。
    王善军:《关于义门大家庭分布和发展的几个问题》,北京:《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王玉贵:《论反右派斗争对“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开封:《史学月刊》,2004年第11期。
    王玉强:《四清运动动员模式的政治社会学分析》,开封:《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
    王祖望:《奥地利中国学的历史与现状》,北京:《国外社会科学》,1988年第12期。
    温铁军:《“中国经验”与“比较优势”》,广州:《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
    文军、黄锐:《“空间”的思想谱系与理想图景:一种开放性实践空间的建构》,北京:《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2期。
    文军:《从生存理性选择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北京:《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吴建平:《理解法团主义——兼论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北京:《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1期。
    吴文藻:《社区的意义与社区研究的近今趋势》,《社会学刊》,1936年第1期。
    吴文藻:《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功用》,《北平晨报》副刊《社会研究》,1935年1月9日。
    吴文藻:《中国社区研究计划的商榷》,《益世报》副刊《社会研究》,1936年5月6日。
    吴毅、吴帆:《结构化选择: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再思考》,广州:《开放时代》,2011年第4期。
    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北京:《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吴增定:《现代国家的内在矛盾与族群认同》,北京:《文化纵横》,2009年第6期。
    夏旭东、杨保筠:《法国当代的中国学研究》北京:《国外社会科学》,1990年第11期。
    项飚:《普通人的“国家”理论》,广州:《开放时代》,2010第10期。
    萧凤霞:《反思历史人类学》,香港:《历史人类学学刊》,2009年第2期。
    萧正洪:《历史时期关中地区农田灌溉中的水权问题》,北京:《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1期。
    徐小涵:《两种“反抗史”的书写:斯科特和底层研究学派的对比评述》,北京:《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徐勇、邓大才:《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上海:《学术月刊》,2006年第7期。
    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徐勇:《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对既有理论的挑战及新的分析进路的提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许斌、胡鸿保:《追寻村落——对两种不同的人类学田野研究的省思》,昆明:《思想战线》,2005年第3期。
    薛汉伟:《德国的国有化:否定之否定——再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所有制理论与现实》,北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4期。
    薛汉伟:《控制制高点——三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国有制理论与实践》,济南:《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第4期。
    薛汉伟:《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所有制理论与现实》,北京:《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薛汉伟:《土地国有化、农业集体化、全面国有化——三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国有
    制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北京:《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
    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北京:《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杨雪冬:《压力型体制:一个概念的简明史》,上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尹锡南、陈小萍:《二十世纪以来印度中国研究的脉络和基本特征》,成都:《南亚研究季刊》,2011年第1期。
    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北京:《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的以法抗争——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北京:《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于建嵘:《警惕农村的政治危机》,北京:《改革内参》,2003年第9期。
    于建嵘:《农民有组织抗争及其政治风险——湖南H县调查》,北京:《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3期。
    于建嵘:《侵入农村基层政权的黑恶势力》,北京:《改革内参》,2002年第10期。
    于建嵘:《中国的骚乱事件与管治危机——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演讲》,济南:《社会学家茶座》,2008年第1期。
    翟学伟:《再论“差序格局”的贡献、局限与理论遗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张光芒:《时代夹缝中的启蒙碎片:对“十七年文学”的价值重估》,上海:《学术月刊》,2007年第6期。
    张江华:《工分制下的劳动激励与集体行动的效率》,北京:《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张维佳:《关中方言片内部音韵差异与历史行政区划》,武汉:《语言研究》,2002年第2期。
    赵阳:《从财税视角看国家与农民关系》,北京:《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第5期。
    折晓叶、陈婴婴:《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郑杭生:《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与当代中国社会学再研究》,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郑磊:《20世纪中期关中地区的土地问题——以高陵县通远乡为例》,南京:《中国农史》,2003年第1期。
    郑磊:《民国时期关中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结构变迁(1928-1949)》,北京:《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
    郑振满、陈春声:《国家意识与民间文化的传承》,广州:《开放时代》,2001年第10期。
    郑振满、黄向春:《文化、历史与国家——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对话》,北京:《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4年第2期。
    周飞舟:《财政资金的专项化及其问题——兼论“项目治国”》,上海:《社会》,2012年第1期。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北京:《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周其仁:《中国农村: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夏季卷。
    周晓虹:《“中国研究”的国际视野与本土意义》,上海:《学术月刊》,2010年第9期。
    周晓虹:《当代中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南京:《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周晓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心态的变迁——有关中国经验的另一种解读》,上海:《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夏季卷。
    周晓虹:《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理解社会变迁的双重视角》,天津:《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周晓虹:《中国研究的可能立场与范式重构》,北京:《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周雪光:《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广州:《开放时代》,2011年第10期。
    朱秋霞:《家族、网络家族和家族网络在村庄行政权力分配中的作用》,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8年夏季卷。
    邹羽、徐有威:《我们这一代汉学家——魏斐德教授访谈录》,上海:《史林》,2008年第4期。
    宝鸡市档案馆
    陕西省档案馆
    西安市档案馆
    周至县档案馆
    《黄村“社教”运动总结》,1966年5月18日。
    《黄护林汇报材料》,1965年4月20日。
    《黄民社检讨书》,1966年2月4日。
    《黄启明汇报材料》,1965年5月2日。
    《刘思贤在忆苦思甜会上的发言》,1965年4月24日。
    《刘养林交待书》,1966年1月24日。
    《人民来信》(之二),1966年6月。
    《人民来信》(之一),1966年5月。
    《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人民日报》,1957年12月12日。
    《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领,掀起农业生产新高潮》,《人民日报》,1958年11月13日。
    《立即行动起来,完成钢铁产量翻一番的伟大任务》,《人民日报》,1958年9月1日。
    《视早稻花生双星高照》,《人民日报》,1958年3月13日。
    《用集体主义教育农民》,《人民日报》,1957年2月22日。
    《周至县志》编撰委员会编:《周至县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