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传统与现代的交响:对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美学现代性的一种考量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是中国20世纪上半叶重要的音乐样式之一。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之间由对立、冲突,到最终走向融合,共同演绎了异彩纷呈的文化景观。面对突如其来的现代性潮流,早期都市流行歌曲融汇古今,博采中西,不仅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还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浴火重生,使古老的审美范式焕发出更大的光彩。
     流行音乐在20世纪的兴起,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音乐文化现象,但由于中国开启现代性进程的特殊背景,早期都市流行歌曲因此呈现出“时代曲”和“救亡歌”两大重要组成部分。相比较而言,“救亡歌”反映了当时人们反抗殖民侵略、构建现代性民族国家的革命诉求;“时代曲”则反映了民国时期人们追求个性解放、独立自由的审美理想。由于中国的现代性是在西方殖民势力的侵扰下展开的,“救亡歌”所代表的认同机制以及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设想取得了现实合法性,而“时代曲”所代表的个性自由解放的一维却因为历史原因被长期遮蔽。“救亡歌”虽然曾经一度取得了现实合法性,但其建国后逐渐失去功用的历史命运也说明了现代审美认同机制的局限性。这也提示我们寻求一种更广泛的审美认同,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所追求的审美共通感。当我们把这些作为一种美学现象来重新审视这一段历史的时候,还要警惕意识形态的渗透对人的审美的作用,从而为人类自由解放事业的真正实现创造条件。
     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尽管西方现代性理论的发展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照,但由于不同的现代性发展历程有着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逻辑,所以美学现代性研究必须从中国现代性的具体境遇出发,才能给当下研究带来启示。中国开启现代性以来美学发展的曲折历程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说明,五四精神的美学要义还远未实现,中国美学现代性挑战与契机同在。无所不在的现代性认同有着特殊的价值规律和资本逻辑,它在带来社会现代化的同时,也把人变成时间轴上的变量,导致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使不同民族国家卷入险象环生的现代博弈。对于全球化视野下的美学现代性来讲,寻求异质文明之间和谐相处的共同审美机制则是实现人类诗意栖居的关键所在。尽管现代性理论不应该缺少反思与批判,但它更应该是一个充满积极、欢乐气氛的过程,富有生命阳光的朗照,饱含深切的人文关怀。然而,由于现代人对物质追求造成了对生命自由时间的挤压和剥夺,这种时间观念的扭曲导致了现代性的实然与应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现代性作为一个社会形态来讲,终将会过去,而作为人文关怀的“当下”之维会具有永恒的价值。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的乐感思维从时间的维度入手,以生命自由时间为基础的“物感”,来对抗由线性时间观导致的“物化”,对于现代人的自由解放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面对现代性进程中出现的文化现象,我们需要谨慎地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相对公允的历史评价,正视传统文化在应对现代性挑战时所具有的巨大作用,对其中所蕴含的美学内涵进行细致的考查和衡量。现代社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冲突表明,现代性还没有成为现代人的根本存在方式。早期都市流行歌曲自身存在的不足导致了其被边缘化的历史命运,但它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也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融合做出了表率。早期都市流行歌曲所蕴含的乐感思维对于生命体的尊重及其倡导的异质文明和谐共处的诗性智慧,对于解决美学现代性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只有从代表生命自由时间的乐感思维出发,才能解构异化了的线性时间观,恢复生命体的自由,实现个性的解放,使现代人在享受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诗意地栖居在这个世界上。
The early urban pop music is the first half of the20th century music styles. Inspired by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by the opposition, the conflict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consciousness, eventually moving toward integration, the common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lorful cultural landscape. Face of the modern trend sudden, early urban pop fusi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the gather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not only has a strong sense of modern, rise from the ashes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so that the ancient aesthetic paradigm glow of a greater glory.
     The rise of popular music in the20th century, music is a worldwide cultural phenomenon, but because of the special background of the China Open Modernity, early urban pop therefore presented two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ong of the times" and "Salvation Song" section. In comparison, the "Salvation Song" reflects the aesthetic ideal of the people against colonial aggression to build the revolutionary demands of the modern nation-state; era song "reflects the people of the Republic of the pursuit of individual liberation, independence and freedom. As China's modernity is the intrusion of Western colonial powers expanded,"Salvation Song" represents the recognition mechanism, and the idea of building a modern nation-state real legitimacy era song "represents individual freedom liberation one-dimensional but because of" historical reasons have long been obscured."Salvation Song" was once a reality legitimacy, but gradually lost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historical destiny of the function also show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modern aesthetic identity. This also prompt us to seek a broader aesthetic identity, to achieve aesthetic common sense in pursuit of freedom and liberation of the people. When we as an aesthetic phenomenon to re-examine this piece of history, but also be alert to the role of ideological penetration of the aesthetic, to create the conditions for the true realization of the cause of human freedom and liberation.
     Should also be noted that the matter, despi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Western theory provide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our research, but because of different modern development course ha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logic, aesthetics of modern research must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the modern way, in order to bring enlightenment to the present study. China the founder of modern aesthetic development of the twists and turns and a series of problems since the aesthetic essence of the May Fourth spirit is still far from achieving the same in the moder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Chinese aesthetics. Ubiquitous modern sexual identity has a special law of value and the logic of capital, it brings social modernization, also turned people into the variable on the Timeline, leading to the law of the jungle, the different nation-states involved in danger The modern game. In terms of aesthetic modernity in global perspective, seek common aesthetic harmony between heterogeneous civilization mechanism is the key to achieving human poetic dwelling. Although the modern theory should not be the lack of 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but it should be a highly motivated, joy, full of life the sun rays to shine, full of deep humanistic concern. However, due to the modern material gain the extrusion and deprived of life free time, the distortion of the concept of time cause there is a huge gap between the the modernity real Ought to Be. Modernity as a form of society is concerned, will eventually be in the past, and humane care "moment" dimension will have eternal value. The sense of music in the early urban pop start thinking from the dimension of time, the time of the life, liberty based on the sense of things, to fight materialized view caused by the linear time, importan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freedom and liberation of the modern implications.
     Faced with the process of modern cultural phenomenon, we need to be careful to make reasonable value judgments and relative fair historical evaluation, fac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a huge role in responding to the challenges of modernity,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meticulous examine and measure. A series of problems and conflicts in modern society, modernity has not yet become the fundamental existence of the modern man. Early urban pop music their own shortcomings led to its historical fate of being marginalized, but it's achievements in art and made an exampl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consciousness. Thinking of early urban pop inherent sense of music for the respect of life and its advocacy of heterogeneous civilized and harmonious coexistence poetic wisdom,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aesthetic modernity. Only from the sense of music of life and free time thinking way, in order to deconstruct the the alienation linear concept of time, to restore the freedom of life, to achieve the liberation of personality, enabled people to enjoy the highly developed material civilization, Poetically in this world.
引文
① 陈伟、桂强:《现代性视野中的“红色歌曲”与“黄色歌曲”之审视》,载于《文艺研究》2011年第3期。
    ① 该定义最早由陈伟教授提出,陈教授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和阐释(参见《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与“五四精神”》一文,载于《学术月刊》2011年第5期)。
    ② 据朱立元主编的《艺术美学辞典》定义,流行音乐亦称通俗音乐,是一种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并受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的器乐曲和歌曲。它与“古典音乐”相对,又有“大众音乐”之称。流行音乐大多取自于现实生活,声乐作品以歌颂爱情居多;表现手法自由,旋律易记易唱,节奏强烈清晰,更强调个性(参见朱立元主编《艺术美学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第369页。)西方社会的流行音乐(PopMsic,又称大众音乐、通俗音乐Popular music),以美国音乐文化发展而言,是指拉格泰姆、布鲁斯、爵士乐与福斯特(SCFoster,1826——1864)的歌曲和源于英国移民歌谣的“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为主的普及性的大众通俗音乐。这种音乐表现浅显,歌唱曲调动听,手法、结构简明,具有文化娱乐性的特点,其流传广泛,适宜群众欣赏或演唱消遣以调剂生活(参见黄腾鹏:《西方音乐史》,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319、320页)。西方流行音乐是在现代性发展相对成熟基础上产生的,而对于中国的流行音乐来讲,其发端就受到民国时期的殖民势力的影响,救亡图存的革命诉求必然反映到流行歌曲的歌词和曲式创作中,形成重要的一个分支——“救亡曲”。但从总体上讲,这些歌词和曲式上的细微差别都不能改变其作为“大众歌曲”的本质属性,是“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周扬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0页。
    ④ 俞人豪等著《音乐学基础知识问答》,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第211页。
    ① 徐元勇认为“大上海流行音乐”分为:以黎锦晖为代表的流行曲,代表作品有《毛毛雨》、《桃花江》、《特别快车》等,这些歌曲歌唱的内容主要是以半殖民地“十里洋场”的生活为题材,多以描写个人感情为主,创作手法以西洋流行音乐为蓝本,音乐风格主要有民族化和中西结合两种趋向。另一种是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进步歌曲(代表作品有《毕业歌》、《渔光曲》、《义勇军进行曲》等,以人民要求抗日救亡、向往光明等题材为主,创作手法主要以西方进行曲和民歌为参照(参见徐元勇编著《中外流行音乐基础知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0页)。《黎锦晖评传》、《黎锦晖与黎派音乐》的作者孙继南认为,“时代曲”也叫做“时代歌曲”、“摩登歌曲”,泛指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都市的一种新型爱情歌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它在国内被视作“靡靡之音”、“黄色歌曲”的同义语,今通称“流行歌曲”(参见孙继南于2005年为《黎锦晖流行歌曲集》所做的序,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② 吴剑:《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③ 徐元勇:《中外流行音乐基础知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120页。笔者认为,“救亡歌”的“大众流行”的艺术本质,是决定其流行音乐类型的最重要特征。“救亡歌”通过救亡歌咏运动、电影等方式在独立起来的现代大众中得以广泛传播。其救亡图存的歌词内容只能作为中国现代性受殖民压迫而呈现的一个特殊性表现,不能改变其作为流行音乐的艺术本质。
    ① 伍春明的《“时代曲”与“救亡歌”——20世纪上半叶中国流行歌曲的人文解读》(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即便是在当下,这种同种艺术待遇却截然不同的状况依然明显存在。该著作已经把二者鲜明地并列为主标题,对“旧上海流行歌曲。有特定的范围——20世纪上半叶在上海创作、制作、流行广泛的‘时代曲’,还得加上与‘时代曲’出身相同、功能有别、命运不同、当时同样流行的部分‘救亡歌曲’和‘革命歌曲’。因为这两类歌曲同时适合上述概念的要件,也同时符合流行歌曲的特性。”(见该著第8页)以往在对这一时期的流行歌曲研究中,对“救亡歌”着墨不多。而这正是伴随着中国现代性发展以来普遍存在的失衡现象。笔者认为,“救亡歌”所代表的国家独立的革命诉求构成了中国美学现代性问题宏观的一维。
    ② 陶辛:《流行音乐手册》,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177页。
    ① 陈伟:《中国艺术形象发展史纲——论中国审美意识的发展与艺术形象的关系》,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300页。
    ① [奥]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杨业治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第38页。
    ① 桑兵:《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4页。
    ① [日]·榎本泰子:《乐人之都——上海》,彭瑾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282页。
    ① [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金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② 陈伟、桂强:《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与“五四精神”》,载于《学术月刊》,2011年第5期。
    ①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56、57页。
    ① 王铭铭:《戏说“全球化”》,选自《神与物游》,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3页。
    ②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90页。
    ③ 杨春时:《未完成的现代性与中国当代学术思潮》,选自《美学与艺术评论》(第8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第51页。
    ④ 傅雷、傅聪:《傅雷与傅聪谈音乐》,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① 陈力石:《浅析中国画创作的现代性》,载于《艺术研究》2012年第11期。
    ② 罗天全:《中国古代音乐之源与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① 《乐记》是《礼记》的篇名,主要阐述音乐的本源、音乐的美感、音乐的社会作用、乐和礼的关系等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和传统的礼乐制度,反对新乐及民间俗乐“郑卫之音”,其“心物交感”的音乐思想带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关于其编撰者说法有二,一是说汉成帝时刘向校书辑得二十三篇,以十一篇编入《礼记》;另一说为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参见《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79页关于“乐记”的解释。)
    ② 《辞海》,第79页,见“乐”词条,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
    ③ 陈炎主编:《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226页。
    ① 李琼、刘旭光:《中国音乐艺术对西方的影响》,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5页。
    ② 杨春时:《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化: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王德胜主编《问题与转型——多维视野中的当代中国美学》,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3页。
    ③ [美]理查德·加纳罗,特尔玛·阿特修勒:《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页。
    ① 姜义华:《现代性:中国重撰·序》,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② 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页
    ① 李欧梵季进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8页。
    ① 高瑞泉:《从学习型现代性到反省型现代性》,《学术月刊》2001年第1期。
    ② 朱国华:《中国语境中的审美现代性》,《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③ 青主:《乐话·音乐通论》,长春:吉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91页。
    ④ 同上。
    ⑤ 张曙光:《现代性论域及其中国话语》,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8页。
    ① 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页。
    ② 宋一苇:《当代中国美学:审美现代性的困境与出路》,《文艺争鸣》2008年第9期。
    ③ [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60页。
    ① 《论语·子张》,见《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27页。
    ②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第291页。
    ①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08页。
    ② [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① 余甲方:《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页。
    ② 贺绿汀:《音乐艺术的时代性》,载于《音乐周刊》1934年第12期。
    ① 赵讽:《中国新音乐运动史的考察》,载于《新音乐》1940年3月第1卷第3期。
    ① 黄自:《怎样才可产生吾国民族音乐》,载于《晨报》1934年10月21日。
    ② 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9页。
    ③ 萧友梅:《最近一千年来西乐发展之显著事实与我国旧乐不振之原因》,载于《音乐杂志》1934年7月第1卷第3期。
    ① 在这些仿造的古乐器中,有弹拨乐器35种,拉弦乐器20种,吹奏乐器43种,敲击乐器60种,音乐律乐器5种。(参见陈建华、陈洁编著《民国音乐年谱1912——1949》,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页)
    ①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55页。
    ① 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3页。
    ② 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7页。
    ① 黎遂:《民国风华——我的父亲黎锦晖》,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年版,第100页。
    ②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8页。
    ③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53页。
    ① 孙继南:《黎锦晖与黎派音乐》,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36页。
    ② 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9页。
    ① 陆其国:《畸形的繁荣——租界时期的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页。
    ① [以]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北京:人民大学1988年版,第23页。
    ②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③ 民国十七年(1928年)5月,黎锦晖率中华歌舞团30余人去香港和南洋一带巡回演出,长达九个多月。1929年因经济困难及内部意见分歧,于巴达维亚就地解散,黎锦晖为筹集回国经费,接受上海书商的订货, 创作了家庭爱情歌曲集,由上海文明书局出版,内含《桃花江》、《特别快车》等歌曲。同年10月,黎锦晖及部分团员返沪(参见《我的成名与不幸——王人美回忆录》,王人美口述,解波整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① 孙继南:《黎锦晖评传》,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② 伍春明:《“时代曲”与“救亡歌”——20世纪上半叶中国流行歌曲的人文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60页。
    ③ 阿多诺《论流行音乐》,载《当代电影》,1993年第5期。
    ① 孙继南:《黎锦晖与黎派音乐》,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第211页。
    ② 孙继南:《黎锦晖评传》,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第25页。
    ③ 日本派往上海的驻电影界代表是电影制片家川喜多长政,他主持拍摄的鼓吹日本侵占东三省的影片《新土》在上海上映后,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形成了一次大规模的政治事件。梅兰芳为拒绝川喜多长政的要挟而蓄须明志,拒绝登台。上海沦陷后,川喜多k政通过多种手段对上海电影界进行收买,组成了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有日本中央军部、日本人在长春成立的伪“满映”、以及汪精卫的伪政府三家出资组成(参见朱天纬、周伟、李宁国编《周璇的歌》,第81、82页,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④ 关于周璇想离开“孤岛”上海的细节,参见贺绿汀《南国怀旧忆故人》一文,该文是贺绿汀与1989年为周伟、常晶著《我的妈妈周璇》所做的序。
    ① 解学初:《流行音乐文化教程》,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1页。
    ② 尤静波:《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426页。
    ③ 《乐记》,吉联抗译注,阴法鲁校注,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年版,第3页。
    ③ 《乐记》,吉联抗译注,阴法鲁校订,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年版,第27页。
    ① 李泽厚、刘绪源:《中国哲学如何登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第56页。
    ② 周大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谈港澳流行庸俗歌曲的渗入》,选自《怎样鉴别黄色歌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第39页。
    ③ [英]休伊特:《修补裂痕:音乐的后现代状况》,孙红杰译,杨燕迪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① 《广州音乐》创立于1933年,汇聚了陈洪、欧漫郎、陈超琼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要是文论与世界及本市音乐消息,由于采用报纸版式,容量很小,所设栏目也很少,每期刊登5篇左右文章与若干音乐消息。反映救亡图存思想的“新音乐运动”是该刊物贯穿始终的主题,所刊登的《兴国音乐与亡国音乐》(陈超琼译)、《最近苏俄的音乐运动》(陈超琼)、《假洋鬼子与中国新音乐》(陈洪)、《震动耳目的古乐复兴运动》(陈超琼)、《中国新音乐运动》(欧漫郎)、《新音乐运动在佛山》等文章都是这一主题的反映。(参见祁斌斌:《1937年以前中国音乐期刊文论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38、39页,2010年5月。)
    ② 篷子:《文艺的“功利性”与抗战文艺的大众化》,载于1938年6月11日《抗战文艺》第1卷第8期。
    ③ 冼星海:《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载于1939年11月16日《文艺战线》第1卷第5期。
    ① 在阿多诺看来,“同一性”是法西斯的思维方式,它排斥异己,企图以一驭万,这种思维的直接结果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出现,“阿多诺经常提醒注意仪式性质的法西斯,这种反犹太人的暴力行为通常是在宣传杀人祭神的愿望中实现的”(参见Stephen Crook,Adorno,The Stars Down to Earth,Taylor & Francise-Library,2002.9.)
    ① 西方的社会契约概念(Contract)最早由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提出,在启蒙运动中,格劳秀斯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社会契约理论的首倡者,霍布斯是这一理论的奠基者。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将这一理论体系化,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理论。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及两国的宪法均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民主思想。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社会契约观念的理解和应用,基本上是建立在这本著作基础之上的。
    ②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页。
    ③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0页。
    ① 陈伟、李琼:《中国早期流行歌曲与女性书写》,《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②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4页。
    ① 蒋先福:《契约文明:法治文明的源与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页。
    ①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页。
    ① 刘宗贤:《儒家伦理:秩序与活力》,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64页。
    ① 蒋先福:《契约文明:法治文明的源与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2页。
    ② 陈伟:《文艺美学的理论与历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84页。
    ③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78页。
    ① 汪朝光:《早期电影业与现代化的进程》,选自《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苏智良主编2004年版,第222页。
    ② 大同乐会是五四运动以后上海著名的民族音乐团体,专门从事弘扬中国国乐和仿制西洋乐器的工作,并整理和演奏中国古乐。经由该会会长,中国国乐大师郑觐文引荐,许如辉于1925年冬加入该团体。
    ③ 许文霞:《我的父亲许如辉与中国早期流行歌曲》,载于《音乐学研究》2002年第1期。
    ④ 解学初:《流行音乐文化教程》,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0页。
    ① 陈伟:《文艺美学的理论与历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46页。
    ② 蒋德海:《伦理文明,还是法治文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③ 李留澜:《契约时代——中国社会关系现代化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05页。
    ① [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2页。
    ②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96页。
    ③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载于《青年杂志》1915年第1卷第4号。
    ① 伍春明:《“时代曲”与“救亡歌”——20世纪上半叶中国流行歌曲的人文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95页。
    ① 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② 陈伟、陈正勇:《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的文学性》,选自《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11月。
    ③ 上海开埠之初,包括租界在内的整个上海县的人口不足25万,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只有26名,但到1942年上海市人口已经高达192万,外国侨民达到15万。迁入上海的移民虽以江浙为主,但来自广东、安徽、湖北、山东的移民也都在10万以上(参见葛剑雄《创造人和——略论新时期上海的移民策略》一文,选自《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苏智良主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
    ① [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321页。
    ②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68页。
    ③ 雷颐:《面对现代性挑战:清王朝的应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79页。
    ① [春秋]左丘明:《国语·郑语》,见《二十五别史·国语卷十六》,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253页。
    ② 杨洪、王刚译注:《中庸》,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③ 周来祥:《三论美是和谐》,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6页。
    ④ 曾繁仁:《中西比较视野中的“中和论”美学思想》,载《文史哲》2012年第2期。
    ① [美]罗伯持·贝拉等:《美国透视——个人主义的困境》,张来举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79页。
    ① “实践存在论”认为美是“生成的”,而非“现成的”。笔者认为,这种关于“审美存在”的观点很能说明中国美学现代性的独特性和复杂性。相对来讲,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的近代西方元素是一种“现成的”理性观念,而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人经过漫长的审美活动“生成的”感性经验,是我们切身经验到的文化血脉。由于全球范围内的现代性席卷而来,在一直向前、不可逆转的线性时间观念的影响下,早期都市流行歌曲融合中西方的美学智慧,形成了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是为现代性的“乐天精神”。(关于“实践存在论”的相关论述论述,参见朱立元主编《当代中国美学的多重奏:实践美学与实践存在论美学论集》,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中国美学现代性也存在“生成”与“现成”的差异。从根本上讲,中国的现代性是“内生型”的,是“现成的”西方现代性观念激活了中国社会中的现代因子而导致的一连串反应,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美学现代性反映了在这个过程中美学所起到的作用。从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的美学现代性表现来看来看,西方现代性的理性观念与中国没有间断过的感性审美经验形成了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乐天精神”。
    ② 彭立勋:《趣味与理性——西方近代两大美学思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94页。
    ① 王国维、蔡元培:《红楼梦评论·石头记索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0页。
    ② 《乐记·乐化篇》,吉抗联译注,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38页。
    ① 熊月之:《上海通史·民国文化》(第10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4、13页。
    ② 吴剑:《不了情——三四十年代怀旧金曲·序》,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① 陈伟:《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② 熊月之:《上海通史·民国文化》(第10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3页。
    ③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页。
    ① 朱国华:《中国语境中的审美现代性》,载于《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② 《乐记》,吉联抗译注,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年,第1页。
    ③ 张曙光:《现代性论域及其中国话语》,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8页。
    ① 宗白华:《美从何处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00页。
    ① 梁启超:《新民论·论私德》,载于《新民丛报》1902年10月4日。
    ① [瑞]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手稿》,于秀英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3页。
    ② 冯长春:《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第298页。(该著认为,尽管不同音乐教育背景中的音乐家对于抗战音乐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但在以音乐服务于抗战这一基本认识上是没有根本矛盾的。)
    ③ 尹庆红:《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的审美认同研究》,见《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4卷第2期,第244页。
    ① 国民党台湾统治时期,蒋介石将“总理”改为“国父”,并将词曲作者有意更改为戴季陶。(黎遂:《民国风华——我的父亲黎锦晖》,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年版,第67页。)关于《总理纪念歌》的作者考证及演出情况可参见《王人美回忆录》第75、76页。
    ② 王人美口述,解波整理《王人美回忆录》,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76页。
    ③ 黎遂:《民国风华——我的父亲黎锦晖》,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年版,第99、100页。
    ④ 参见阚培桐编《中国抗日战争歌曲精选》,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
    ① 转引自黎遂:《民国风华——我的父亲黎锦晖》,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年版,第125页。
    ② 许纪霖:《现代中国的民族国家认同》,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第6期。
    ① 梁启超:《新民论·叙论》,《新民丛报》1902年2月8日。
    ② 参见胡逢祥《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高瑞泉主编《中国思潮评论——民族主义及其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0页。
    ③ 祁斌斌:《1937年以前中国音乐期刊文论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
    ① 吕骥:《伟大而贫弱的歌声——1936年的音乐运动的结算》,《光明》1936年12月第2期。
    ② 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等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① 曾遂今:《大众音乐文化的社会历史连接与传播》,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211页。
    ② 李广昌:《民族主体性的中国表达式——一个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的现代体贴》,载于《浙江学刊》,2012年第4期。
    ③ 陈贇:《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意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页。
    ④ 尤西林:《心体与时间——20世纪中国美学与现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7页。
    ① 陈贇:《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意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② 《荀子·乐论》,见《孔子 孟子 荀子乐论》,吉联抗译注,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9年版,第24页。
    ③ 陈伟、张永刚:《都市文化与革命诉求——对1930年代聂耳、黎锦晖音乐观念冲突的审思》,载于《河北学刊》2010年第1期。
    ① 李泽厚、刘绪源:《中国哲学如何登场?——李泽厚2011年谈话录》,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167页。
    ① 李际春是山口文雄的结拜兄弟,李香兰自然就成了他的义女。她还有一个有着类似关系的义父潘毓桂,所以李香兰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潘淑华。关于李香兰的生平,参见孙蕤编著《中国流行音乐简史(1917-1970)》,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95页。
    ② 伍春明:《“时代曲”与“救亡歌”——20世纪上半叶中国流行歌曲的人文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90页。
    ③ 笔者曾对李香兰的多首歌曲的音频资料进行分析,以歌曲《夜来香》的表现风格为例,她的发生部位不是很靠后,吐字之清晰明显高于同时代的其他歌手。其声音之洪亮,音域之宽广,丝毫不受中国传统声乐表达的影响。她表现出来的技巧娴熟、收放自如的艺术风格很少有“过渡性”时期的特点,与严格意义上的“现代”音乐表达已经非常接近。周璇曾经看到过这个歌谱,认为“蛮好的”,但即便是被人称为“金嗓子”的她,也没对其进行挑战。
    ④ 在中国步入现代性的进程中,“现代”即“西方”的思维定式顺势就便地取得了文化霸权。萨义德认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不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稳定性,二者都由人为努力所构成,部分地在确认对方,在认同对方。更为显著的事实是,“东方学已经成功地汇入了新的帝国主义之中,它的那些起支配作用的范式与控制亚洲这一经久不衰的帝国主义设计并不发生冲突,甚至是不谋而合。”(参见萨义德《东方学》,第415页,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东方成了被建构出来的,西方与东方成了阐释与被阐释的关系,这是我们在思考中国现代性问题时不可能回避的事实。
    ⑤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98页。
    ① 胡建:《现代性价值的近代追索——中国近代的现代化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346页。
    ② 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罗义俊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① 尤西林:《心体与时间——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与现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① 彭立勋:《趣味与理性——西方近代两大美学思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2页。“内在感官”说是美感研究的重要贡献,由舍夫茨别利、哈奇生提出,对于人的长期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美感具有解释作用。审美趣味理论由艾迪生、休谟、伯克、杰拉德等提出,他们将审美经验的心理分析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趣味理论包括趣味的内涵、性质和特点、趣味的心理构成因素和作用、趣味的差异性及其形成原因、趣味的共同标准及其形成基础、趣味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关系、趣味的培养及其途径等方面的论述,可以说是对审美经验的第一次全面、系统的研究(参见该著第400页)。
    ② 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页。
    ① 祁斌斌:《1937年以前中国音乐期刊文论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第47页。
    ① 冯春玲:《黎锦晖流行歌曲创作的历史思考》,载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②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48页。
    ③ 黎锦晖自幼在湖南农村广泛接触民间歌舞艺术,并报以极大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参与其中的表演,为后来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的平民化音乐理念、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奠定了基础(参见黎遂:《民国风华——我的父亲黎锦晖》,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年版,第27页。)
    ④ 陈伟:《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0页。
    ① [德]尼采:《瓦格纳事件 尼采反对瓦格纳》,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83页。
    ② 周宪:《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4页。
    ③ 刘叔成等著《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22页。
    ① 李泽厚、汝信:《美学百科全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404页。
    ② 陈独秀:《新青年》5卷2号,1918年8月15日
    ③ [法]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王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91页。
    ① [美]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和生活艺术》,彭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页。
    ② 陈伟、蒋广峰:《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的叙事方式》,载于《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③ 林谷芳、孙小宁:《音色里的中国人文——在北大的音乐人文专题演讲》,载于《人民音乐》2004年第10期。
    ① [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34页。
    ②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现代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页。
    ① 李红梅:《非同一性——阿多诺音乐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载于《阴山学刊》2012年第11期。
    ②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1页。
    ③ [日]细见和之:《阿多诺——非同一性哲学》,谢海静、李浩原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页。
    ④ Theodor W.Adorno,Metaphysik Begribfund Probleme, Suhkamp Verlag,1998.127.
    ①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85页。
    ②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戴光年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版,第137页。
    ③ 朱立元、李钧.二十世纪西方经典文本(第3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页。
    ① 尤西林:《心体与时间——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与现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页。
    ① 方红梅:《梁启超趣味论》,武汉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50页。
    ② 梁启超:《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梁启超全集》(第七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3963页。
    ③ [美]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和生活艺术》,彭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④ 尤西林:《心体与时间——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与现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2页
    ① 傅守祥:《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象与哲学批判》,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① 唐朴林:《音乐与民族同在》,选自《民:音乐之本——唐朴林民族音乐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64、65页。
    ① 陶东风:《核心价值体系与大众文化的有机融合》,载于《文艺研究》2012年第4期。
    ① 据黎锦晖的儿子黎遂阐述,聂耳当时是想以这篇文章刺激黎锦晖走向革命,而且事后聂耳已经找黎锦晖私下解释,二人都已经表示理解。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即聂耳一直坚持自己的创作革命歌曲的观点(参见黎遂:《民国风华——我的父亲黎锦晖》,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年版,第125页。)。
    ② [法]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王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44页。
    ③ 陈伟、张永刚:《都市文化与革命诉求—对1930年代聂耳、黎锦晖音乐观念冲突的审思》,载于《河北学刊》2010年第1期。
    ④ 聂耳:《中国歌舞短论》,载于《电影艺术》1932年7月22日第3期第48页。
    ① 曾遂今:《大众音乐文化的社会历史连接与传播》,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213、214页。
    ② 曾遂今:《大众音乐文化的社会历史连接与传播》,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213页。
    ③ 冯春玲:《黎锦晖流行歌曲创作的历史思考》,载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① 曾遂今:《大众音乐文化的社会历史连接与传播》,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19页。
    ② 阮弘:《国乐与都市——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在上海》,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第76页。
    ③ 孙继南:《黎锦晖与黎派音乐》,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226页。
    ① 金兆钧:《20世纪中国流行音乐美学的观察与思考》,选自韩锺恩编《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问题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18页。
    ② 见南咏的《还历史本来面目——关于<何日君再来>答问》、应国靖的《也谈<何日君再来>问世经过》等文,选自《怎样判断黄色歌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42——47、48——51页。
    ③ 李泽厚、刘绪源:《中国哲学如何登场?——李泽厚2011年谈话录》,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第167页。
    ① [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M],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② [德]阿多诺:《自然历史观念》[A],张亮译,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2辑)[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6页。
    ① 《乐记》,吉联抗译注,阴法鲁校订,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年版,第9页。
    ① 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04页。
    ② [美]詹姆逊:《时间的种子》王逢振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年版,第79页。
    ③ 张法:《为什么美的本质是一个伪命题——从分析哲学的观点看美学基本问题》,载于《东吴学术》2012年第4期。
    ① 冯春玲:《黎锦晖流行歌曲创作的历史思考》,载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②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充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358页。
    ① 张曙光:《现代性理论视域及其中国话语》,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5页。
    ①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7页。
    ① 刘小枫:《诗化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9页。
    ① 冯长春:《中国近代思潮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第337页。
    ② 陈洪:《战时音乐》,载于《音乐月刊》1937年第1卷第1号,第3页。
    ① [德]西梅尔:《现代文化的冲突》,王志敏译,选自刘小枫主编《德语诗学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页。
    ① [英]尼克·史蒂文森:《文化公民身份:全球一体的问题》,王晓燕、王丽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7、98页。
    ① 赵彦芳:《诗与德:论审美与伦理的互动》,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8页。
    ② 居其宏:《新中国音乐史:19492000)),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44页。
    ③ 尤西林:《心体与时间——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与现代性》,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页
    ④ 行政手段阴遏流行歌曲的比较典型的事件是1980年前后由《歌曲》(中国音协主办)杂志发起的“我最喜爱的歌”评选活动,该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选票约数百万张,结果选出的15首歌曲绝大部分是当时极受听众欢迎的流行歌曲。此次活动引起了音协领导的注意,他们提出“当前抒情歌曲创作一定要强调革命性,要大力提倡‘革命的打情歌曲’,要求在‘抒情歌曲’之上加上‘革命’这顶小红帽”,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是,在全国范围内重新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歌曲评选活动,通过各级分会层层选拔、逐级推荐,再由中国音协专家评选,最终由领导“拍板”后正式公布评选结果,并通过多种方式推广。然而有趣的是,“民选15首”非但没有打压下去,反而因这种“擂台赛”的影响在群众中流行得更广泛,相比之下,“官 选12首”中的大多数作品却始终没有在群众中传唱开来。(参见居其宏:《新中国音乐史:1949——2000》,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42页)。
    ① 牛宏宝:《音乐在现代美学“语言转向”中的作用》,载于《文艺研究》2012年第3期。
    ②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352、353页。
    ① [汉]许慎:《说文解字》(影印本),宋代徐鉉校订,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24页。
    ② 修海林:《“乐”之初义及其历史沿革》,载于《人民音乐》1986年第3期。
    ③ 七声是指宫、商、角、变徵(徵的低半音)、徵、羽和变宫(宫的低半音)。见《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1739页。
    ① 劳承万、戚锰:《“诗——礼——乐”与美学学科形态》,载于《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4期。
    ② 《诗经译注》,程俊英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③ [瑞]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刘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2页。
    ① 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南京:《学识》第1卷第12期,1947年10月。
    ① 任志林:《音乐审美的心理时间》,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4页。
    ② 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① 宗白华:《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4页。
    ① 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86页。
    ① [美]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该句摘自为作者为此著作所做的序。弗兰克尔为医学博士,经历过纳粹集中营死里逃生,后因为创立了“意义疗法”与“存在主义分析”,被称为继弗洛伊德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
    ② 李泽厚、刘绪源:《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第104页。
    ① 法国人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89%的被访者承认人需要“某种东西”才能活下去。另有61%的人承认自己的生活中确有某种东西或者某个人是自己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社会学家还对48所大学的7984名大学生做过一项统计调查。其初步报告是全国精神卫生研究所资助的一项为期两年的研究项目的一部分。在被问及什么是你目前最主要的事情时,16%的学生回答是说“赚钱很多”,78%的学生回答其首要目标是“找到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参见[美]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第119页。)
    ② [英]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傅德根,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06页。
    ① 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在阐释中理解当代生命美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② 刘悦迪、李修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1949——200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54、555页。第18届国际美学大会该著作的笔者与卡特之间进行了一次关于中国美学和艺术在开放与“中国性”的对话,这句话便出自这次对话录。
    ① [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55、156页。
    ② 宗白华:《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见《美从何处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66、367页。该文原发于1946年南京的《艺境》末刊本。
    ① 彭修根:《东方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② 任志林:《音乐审美的心理时间》,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6页。
    ① 王德胜:《欲望的机器——当代审美文化批评视野中的大众传播现象》,选自王德胜著《美学与文化论集》,第265页,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② 陈伟:《中国漆器艺术对西方的影响》,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16页。
    ③ 刘悦迪、李修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1949——200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56页。
    ① [英]瑞德莱:《音乐哲学》,王德峰,夏巍,李宏昀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② [德]波德莱尔《现代生活的画家》,选自《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4页。
    ③ [英]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卢晖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3页。
    ④ 叶世祥:《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87页。
    1、Andrew F. Jones.Like A Knife:Ideology & Genr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pular Music,1992.
    2、Andrew F.Jones.Yellow Music.Media Culture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Jazz Age,2001.
    3、[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4、[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5、[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6、[德]沃尔夫冈·韦尔施:《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洪天富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7、[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8、[英]阿伦·瑞德莱:《音乐哲学》,王德峰、夏薇、李宏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英]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10、[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陆衡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法]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13、[法]夏尔·波德莱尔:《美学珍玩》,郭宏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14、[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15、[法]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岛子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16、[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7、[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单面人》,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美]詹姆逊:《单一的现代性》,王振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9、[奥]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刍议》,杨业治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20、[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译林出版2006年版。
    21、[以]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旷新年、王爱松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1、孙继南:《黎锦晖评传》,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
    2、王人美:《我的成名与不幸——王人美回忆录》解波整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3、王勇:《海上留声——上海老歌金曲100首》,上海音乐月出版社2009年版。
    4、梁惠方:《黎锦晖流行歌曲集(上、下)》,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5、朱天纬、周伟、李宁:《周璇的歌》,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6、吴剑:《解语花》,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7、吴剑:《解语花(续集一)——中国三四十年代流行歌曲》,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8、吴剑:《解语花(续集二)——周璇的歌二百首》,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9、吴剑:《天涯歌女:金嗓子周旋歌曲全集》,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0、吴剑:《不了情——三四十年代怀旧金曲》,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1、吴剑:《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北方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12、刘光华:《夜来香——三四十年代流行歌曲精选100首》,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3、刘光华:《夜来香——三四十年代流行歌曲精选100首》,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4、青华:《往日时光:三四十年代歌曲精选》,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15、孟欣:《三四十年代经典歌曲100首——同一首歌》,现代出版社2005年版。
    16、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近代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7、于润洋:《音乐史论问题研究》,中央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18、孙蕤:《中国流行音乐简史(1917—1970)》,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4年版。
    19、刘再生:《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
    20、陆正兰:《歌词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21、晨枫:《中国当代歌词史》,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
    22、苗菁:《中国现代歌词流变概观(1900-1976)》,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3、陈伟:《文艺美学的理论与历史》,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24、陈伟:《中国艺术形象发展史纲:论中国审美意识的发展与艺术形象的关系》,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25、陈伟:《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6、陈伟:《文艺美学论纲》,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27、陈伟:《崇高论》,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28、杨文虎:《文学问题》,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29、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30、刘小枫:《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学林出版社2011年版。
    31、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2、周宪:《现代性的张力》,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3、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4、张政文:《西方现代审美性的确立与转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5、寇鹏程:《中国审美现代性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36、张曙光:《现代性论域及其中国话语》,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7、佘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38、叶舒宪:《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9、衣俊卿:《现代焦虑与文化批判》,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0、俞兆平:《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文艺学新视野丛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1、俞兆平:《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党圣元:《审美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43、张辉:《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4、王义军:《审美现代性的追求》,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45、傅其林:《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6年版。
    46、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47、陈晓明:《现代性的幻象—当代理论与文学的隐蔽转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48、周宪:《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陈全黎:《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0、童星:《现代性的图景—多维视野与多重透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1、刘悦迪:《生活美学:现代性批判与重构审美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2、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53、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化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4、尤西林:《心体与时间——20世纪中国美学与现代性》,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5、张有奎:《现代性的哲学批判:从马克思生存论角度的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6、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7、朱立元:《西方美学思想史》(上、中、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8、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9、张辉:《审美现代性批判:20世纪上半叶德国美学东渐中的现代性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年版1999年版。
    60、童世峻:《中西对话中的现代性问题》,学林出版社2010年版。
    61、胡伟希:《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中国本土文化视野下的西方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2、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3、郑师渠:《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4、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5、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6、张贤根:《20世纪的西方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7、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8、包兆会:《中国美学(第1辑)》,上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69、寇鹏程:《文艺美学》,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版。
    70、舒也:《美的批判——以价值为基础的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1、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72、邓野:《民国的政治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73、李俊国:《都市文学:艺术形态与审美方式》,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4、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上海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年版。
    75、唐振堂:《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6、谯枢铭:《上海史研究》,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1、陈伟、桂强:《现代性视野中的“红色歌曲”与“黄色歌曲”之审视》,载于《文艺研究》2011年第3期。
    2、陈伟、张永刚:《都市文化与革命诉求——对1930年代聂耳、黎锦晖音乐观念冲突的审视》,载于《河北学刊》2010年第1期。
    3、陈伟、李琼:《中国早期流行歌曲与女性书写》,载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4、陈伟、蒋广峰:《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的叙事方式》,载《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5、陈伟、陈正勇:《20世纪早期中国流行歌曲的文学性》,载于《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1期。
    6、陈伟、桂强:《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与“五四精神”》,载于《学术月刊》2011年第3期。
    7、项筱刚:《20世纪20—40年代的中国流行音乐》,载于《中国音乐学》2010年第1期。
    8、项筱刚:《《何日君再来》与流行音乐之关系—在纪念刘雪庵百年诞辰研讨会上的发言》,载于《人民音乐》2006年第6期。
    9、项筱刚:《五四对中国新音乐创作的影响》,载于《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0、苗菁:《早期流行歌曲歌词:负面效能与正面价值并存的歌词——现代歌词形态浅析之三》,载于《词刊》2006年第4期。
    11、苗菁:《早期艺术歌曲歌词:向传统复归的现代歌词——现代歌词形态浅析之四》,载于《词刊》2006年第5期。
    12、孙继南:《对黎锦辉历史评价的再认识》,载于《人民音乐》2002年第4期。
    13、夏艳洲:《“改造国民性”:黎锦晖的音乐理想与创作实践》,载于《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
    14、冯长春:《分歧与对峙——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关“学院派”的批判与论争》,载于《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5、宫宏宇:《黎锦晖、留声机、殖民的现代性与音东史研究的新视野—《黄色音乐:中国爵士乐时代中的媒体文化与殖民现代性》述评》,载于《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第4期。
    16、伍春明:《民国上海流行歌曲的商品特性与美学意义》,载于《黄钟》2009年第2期。
    17、陈正勇:《都市文化视野中的上海早期流行歌曲》,载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8、钱彤:《贺绿汀与20世纪早期的中国流行音乐》,载于《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9、洪芳怡:《玫瑰蔷薇同根生:1940年代上海流行歌曲中的三朵“花”研究》,载于《音乐艺术》2009年第4期。
    20、张延岩:《我国早期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载于《作家杂志》2008年第3期。
    21、邢雄志:《黎佛晖为什么写“黄色歌曲”》,载于《交响》1989年第1期。
    22、骥江叟:《音乐天才陈歌辛》,载于《北方音乐》2006年第6期。
    23、周宪:《当代文学思潮前沿问题探讨——文化维度的审美现代性(笔谈)》,载于《求是学刊》2006年第1期。
    24、刘雪厂:《怎样才能彻底取缔黎锦晖一流的剧曲》,载于《音乐杂志》1934年第3期。
    25、王义军:《审美现代性的追求——论中国现代写意性小说与小说中的写意性》,载于《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26、王丽慧:《从唐宋词到当代流行歌曲》,载于《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27、冯长春:《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研究》,载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28、赵珥希:《论中国近代流行音乐的产生》,载于《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9、梁瑜:《时代曲流行的历史及其成因研究——以《天涯歌女》、《何日君再来》、《夜来香》为例》,载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0、贾崇:《陈歌辛流行歌曲研究》,载于《山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09年。
    31、寇鹏程:《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四大范式及其命运》,载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32、张晶:《当代文学艺术中的审美现代性因素》,载于《北方论丛》2010年第2期。
    33、赵岚:《审美主义、审美心理主义与审美个体化—格奥尔格·西美尔的审美现代性体验论》,载于《新闻界》2010年第1期。
    34、赵岚:《都市美学与现代精神生活—解读审美现代性视域下西美尔“大都会精神”的文化意义》,载于《作家》2010年第8期。
    35、李士军:《审美现代性批判视域中的当代审美文化》,载于《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36、张听:《审美现代性语境中的艺术意义或意味》,载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37、李进书:《审美现代性:交往理性的一个重要中介—哈贝马斯的审美现代性思想》,载于《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第1期。
    38、刘科军:《反叛性差异性边缘化—关于审美现代性的三重思考》,载于《学理论》2009年第14期。
    39、胡玫:《大众文化与审美现代性》,载于《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40、唐圣:《论审美现代性的时间性》,载于《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8期。
    41、李士涛:《从超越走向世俗——论西方审美现代性的媚俗面相》,载于《扬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42、高建平:《评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载于《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43、朱一苇:《.当代中国美学:审美现代性的困境与出路》,载于《文艺争鸣》2008年第9期。
    44、陈开晟:《“审美现代性”的一种解读——兼谈对“审美主义”的批判》,载于《兰州学刊》2007年第3期。
    45、王一川:《大众媒介与审美现代性的生成》,载于《学术论坛》2004年第2期。
    46、蒋楠:《审美现代性及其超越》,载于《枣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47、傅守祥:《大众文化的审美现代性批判》,载于《哲学研究》2007年第7期。
    48、王振林、李晓勇:《理性主体与理性批判: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载于《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2期。
    49、刘锋:《现代性的理念——哈贝马斯论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载于《国外文学》199年第4期。
    50、陈红:《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理论及其当代启示》,载于《学术交流》2002年第5期。
    51、杨春时:《专题研讨: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载于《东南学术》2006年第3期。
    52、杨春时、朱盈蓓:《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的发端》,载于《中州学刊》2007年第2期。
    53、高玉:《意义与局限: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载于《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54、王光松:《现代性与中国哲学史学科》,载于《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55、郭彩霞:《大众文化批判的现代性之维》,载于《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
    56、刘海洲:《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反思》,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1期。
    57、柳颖:《解析现代性》,载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58、肖建华:《哈贝马斯主体间性文艺美学思想简论》,载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年第5期。
    59、王杰:《中国审美经验的理论阐释与文艺美学的发展》,载于《江西社会科学》200年第2期。
    60、尹庆红:《文艺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与审美人类学的兴起》,载于《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61、王汶成:《论“艺术审美经验”的涵义》,载于《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3期。
    62、朱传书:《审美经验的当代意义》,载于《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63、邹琳:《文艺美学的关注方向》,载于《北方论丛》2009年第1期。
    64、李春媚:《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审美经验”范畴》,载于《学海》2009年第4期。
    65、宋生贵:《文艺美学的当代际遇》,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66、宋一苇:《审美现代性批判如何可能》,载于《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67、朱国华:《中国语境中的审美现代性》,载《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68、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载于《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
    69、黄万盛,衣俊卿:《在启蒙的地平线上——关于中国语境中的现代性问题的对话》,载于《求是学刊》2006年第1期。
    70、傅杨:《中国现代化与后现代视野》,载于《国际学术动态》2008年第2期。
    71、任平:《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与当代中国新现代性的建构》,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72、董运生.全球化与多元现代性》,载于《国际学术动态》2008年第4期。
    73、胡淼森:《西方现代性的杂糅与建构——以启蒙时代中国文化形象的跌落为中心》,载于《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8年第1期。
    74、任端军、徐卫国:《现代性:界定、困境、超越》,载于《财经政法资讯》201年第6期。
    75、浙江大学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当代中国的现代性构想及其思想资源》,载于《国际学术动态》2006年第5期。
    76、巩天峰、李健:《论后现代状况中的审美现代性》,载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年第3期。
    77、徐敦广:《现代性、审美现代性与艺术审美主义》,载于《东北师大学报》200年第1期。
    78、李进书:《现代性“终结”与审美现代性批判》,载于《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
    79、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80、贺来:《辩证法的命运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载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年第3期。
    81、刘婵娟:《现代性研究中的两个问题》,载于《哲学研究》2007年第3期。
    82、谢立中:《“.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词义辨析》,载于《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83、张琳:《现代性:规范、反思、建构》,载于《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
    84、江文富:《关于现代性研究的一些思考》,载于《哲学研究》2007年第7期。
    85、俞吾金:《.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及其启示》,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86、欧阳康:《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价值取向及其当代意义》,载于《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
    87、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载于《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
    88、张法、王一川、张颐武:《从现代性到中华性》,载于《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89、汪晖:《当代中国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载于《天涯》1997年第5期。
    90、汪晖:《关于现代性问题答问》,载于《天涯》1999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