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间代”诗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从有关“中间代”命名的争议开始,框定“中间代”这一命名的历史必然性与合法性,进而从整体上对“中间代”诗歌进行拯救式打捞,以期改变诗坛对“中间代”诗人长时间的漠视或有意遮蔽的现状。通过梳理诗人们共同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经历,细读那些丰富而驳杂的诗歌文本,从而提炼他们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诗学特征,辨析出“中间代”在二十多年的沉潜背后,烛照他们内心、支撑他们创作的诗歌理想,为这股中国当代诗坛最为倚重的力量,为一代诗人的坚实努力给予公允的评价。
     绪论部分,首先对“中间代”的命名加以清理和分析,勾沉出围绕这代诗人有关命名问题的争议和其间暴露的诗学问题,论证“中间代”命名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这是本论文得以展开的逻辑前提。其次,以“中间代”诗人的诗路历程为中心,从整体上研究他们在1990年代和新世纪两个“十年”里的创作实绩,力图勾勒出这群诗人从沉潜到浮出历史地表的过程。最后,梳理目前有关“中间代”研究的文章,并把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引入其中,跨学科地对“中间代”的诗歌艺术进行多维阐释。
     第一章以“中间代”诗人的精神走势为研究对象,总结出众多诗人相似的精神轨迹和思想脉络,以这群诗人的精神背景为线索,将他们凝聚起来。其中,分为“中间代”诗人的精神成长史,焦虑的时代表征和新世纪对人文主义精神的守望三节,依次论述诗人们在成长的特殊环境下相应的心理症候,诗歌学徒期所遭遇的边缘化处境,以及面对席卷而至的大众文化浪潮和消费社会,他们诗作中流露出的精神品质与道义操守;从而凸显出“中间代”诗人沉潜、内敛的性格秉性和内心对诗歌“痴心无悔”的坚持。
     第二章主要研究“中间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将诗人们多元并举的诗艺手法分类,在保留文本差异性原则的前提下,透过“中间代”先锋技术实验总结这一流派内部相对一致的诗艺追求。“及物”写作作为“中间代”情有独钟的艺术法宝,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诗意特色,无论是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画,还是社会现实的个人化书写,均努力发掘平凡人生、普通事物身上隐匿的个人历史和生存哲学;叙事性则是“中间代”诗人得以不断向繁复的日常经验扩容的必要手法;“中间代”诗歌的“长度”主要突出他们长诗的类型和样态,抽取经典诗人、诗作厘清其背后隐藏的精神“信息”;“古典镜像”主要论述“中间代”诗歌的古典意蕴,探讨诗人们的怀古情结。
     第三章集中讨论“中间代”诗人的诗学特征。“中间代”诗人与前几代诗人相比,诗学主题可谓花样翻新,哪怕是旧题材,流经他们的笔端亦会闪现新质意趣。其中城市诗学直逼现代人的生存空间,探究大都市的种种社会病理和“孤独的人群”的现实境况;生态诗学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宗旨,揭示生态危机的社会历史根源,寻找返照人类原初之地的秘密甬道;怀旧诗学则侧重探讨新世纪重新出现的“海子热”,论述诗人以“怀旧”作为诗歌要旨的复杂心理状态;而性别诗学则从男、女诗人双方对女性、女性诗歌的理解入手,探知“中间代”女诗人不同以往的诗写策略,估评性别诗学在写作、传播、阅读上的多元趋势。
     第四章侧重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间代”诗人研究,其中包括三个至今仍被湮没的诗人群落:“中间代”诗人翻译家、少数民族“中间代”诗人和港澳台“中间代”诗人。他们二十年间都在各自的诗学领域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诗坛和批评界对其重视不够,研究成果寥若晨星,笔者本章对其进行初步开掘,客观地复原他们的整体风貌,予以他们相应的历史评价。
     第五章笔者试图借用“小群体”这一特定社会学视角,对作家流派的研究做进一步的阐释,尝试破解诗人群体性研究的另一维度,即从小群体社会学的剖面入手,在自成体系的新诗研究框架外,实验性地建立某种跨学科的研究范式。并从“中间代”命名背后复杂的人际关系、博客时代诗人新的交往形式和“中间代”诗评家的小群体影响力三方面融合“小群体社会学理论”,最终从诗群外部着眼,考察“中间代”发生、发展到繁荣的诗歌史进程。
     可以说,“中间代”作为一个整体,已经在当今诗坛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他们承前启后,锐意创新,以坚韧的写作态度为当代先锋诗歌的代际转接立下汗马功劳。最终,“中间代”凭借取得的成绩和一如既往的开拓精神,获得了诗坛的首肯,也为文学史书写出厚重的篇章。
This thesis starts from the “middle generation” controversy, frames the historicalinevitability and legitimacy of “middle generation” and to save the whole poetry of itso as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o f ignoring and intently sheltering the “middlegeneration” for long time. In terms of combing the poets of shared era backgroundand experience to touch their rich and complex poetic texts in the depth of the soul, torefine their poetic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to find their poetry ideal light behind inmore than20years of preparation and give a fair evaluation to those poets who arethe indispensible group of China’s contemporary poetry and to their contribution.
     The introduction part first clear, analyze and frame the name of “middlegeneration” and sort out the naming controversy around this generation of poets andthe poetics exposed during that period,demonstrate the rationality and legitimacy ofthe “middle generation”, which is the prerequisite of this paper. Secondly, the“middle generation” of poets,research on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poetry in the1990s and the new century, trying to outline the group of poets emerged from thedowns to the historical surface.Finally, to sum up the article on “middle generation”and to incorporate in the method sociology, psychology,philosophy and otherdisciplines and to interdisciplinary show the “middle generation” of poetry from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s.
     The first chapter takes spirit trend of “middle generation” poet as a researchobject,briefly outline many poets similar spiritual path and the thread of thought,gather the spirit of the poets background as a clue.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historyof spiritual growth,characterization of anxiety of the era and the guardian ofhumanism.It in turn discusses the poets of psychological symptoms in the growth ofspecial circumstances while facing the wave of popular culture and consumer societyrevealed the spirit of quality and moral conduct.So as to highlight the introvertedcharacter and the adherence to poetry of “middle gener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research on the artistic skills, tend to classify their poetic techniques, try the art of poetry the way poets multiple simultaneous subtotals, underthe premise that to retain the text of the principle of difference, to climb throughpursuit relatively consistent internal art of their poetry.“Transitive” of magic weapon,showing the unique poetic characteristics, whether it is a delicate painted on daily life,ordinary things body hidden personal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existence; narrative isa necessary technique for the “middle generation” to the complex daily experience theexpansion; the length of “middle generation “of poetry mainly implies the types andpatterns,extracts from classical poets and poems;”classical mirror”focuses on theclassical implication of the “middle generation” of poetry to explore the nostalgia ofthe poets complex.
     Chapter three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ddle generation” of poets.“Middle generation “poets, compared with previous generations, their poetic themecan be described as a new guise, even the old theme of his writings will be flowingthrough their flash new quality poetry interesting. City poem is a mirror to themodern living space, explore the various social pathology of the metropolis and the“lonely crowd “reality of the situation; eco-poetics is based on the harmony betweenman and nature of the purpose to reveal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roots of theecological crisis, penetration of the land of human primordial secret passageway;thenostalgia poetics, focused on the “Haizi”, re-emergence of the new century, discussesthe port of “nostalgia” as poetry the essence of the complex mental state; the poeticsof gender from male, female poet both sides start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women,female poetry to recognize the “middle generation” poets different writing policy andto revaluate the multi-trend of gender poetic writing,communication and reading.
     Based on multicultural context, Chapter four carries on its research on “middlegeneration” covered three still buried poet community: poet and translator, minorityand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of “middle generation”. They have achievedgreat accomplishments in their respective field of poetic in twenty years, but due tovarious reasons, they got inadequate attention from poetry and criticism and so doesthe number of research. The author digs to recover them to their overall style and givethem corresponding historical evaluation.
     Chapter five would like to research on this school of poets by using a particular sociology perspective of “small group” and try to break into dimensions of the poetsstudy, saying tentatively establish some kind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beyond theframework of the self-contained poetry research. And finally intergraded the “smallgroup sociological theory” to study on an external focus from three aspects:complicated human relationships behind the “middle generation “, new exchangesways in the blog era and the “middle generation “critics influence,do further externalfocus study on this group of th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in theprocess of poetry history.
     It can be said that,the “middle generation” as a whole, holding up to a toughattitude, has already made tremendous contribution to the intergeneration transfer ofpioneer poetry. It’s my belief that by virtue of the achievements and pioneering spiritas always, these poets will obtain the acknowledgement and their works willeventually become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literature history.
引文
①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②安琪:《中间代:是时候了!》,黄礼孩、安琪主编《诗歌与人·中国大陆中间代诗人诗选》,诗歌民刊,2001年,总第3期,第2页。
    ①同上,第1页。
    ②同上。
    ①安琪:《中间代!》,安琪、远村、黄礼孩主编:《中间代诗全集·序言》,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②同上。
    ③燎原:《为自己的历史命名》,安琪、远村、黄礼孩主编《中间代诗全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387页。
    ①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页。
    ①个别“第三代”诗人由于与“中间代”的交从甚密或影响力深远,故会在行文中出现,如韩东、西川、海子、戈麦、骆一禾、吉狄马加、张枣等。
    ②[法]居斯塔夫·朗松:《文学史方法》,[美]昂利·拜尔编:《方法、批评及文学史》,徐继曾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
    ③[法]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于沛选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
    ④同上,第25页。
    ①瘦叟:《中间代:集体无意识的彷徨》,安琪、远村、黄礼孩主编《中间代诗全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381页。
    ①李晥:《这么早就回忆了》,许晖主编《“六十年代”气质》,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84-85页。
    ①黄梵:《为沉默的诗人作些脚注》,安琪、远村、黄礼孩主编《中间代诗全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361页。
    ②陈仲义:《沉潜着上升——我观“中间代”》,安琪、远村、黄礼孩主编《中间代诗全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391页。
    ①安琪、赵思运:《未经文字记录的人生不值一过》,《星星·诗歌理论半月刊》2010年第10期。
    ①同上,第26页。
    ①李少君:《寻找诗歌的“草根性”》,《那些消失了的人》,海口:南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①李少君:《在自然的庙堂里》(代序),《草根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②同上,第2-3页。
    ③张德明:《新诗话·21世纪诗歌初论(2000-2010)》,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111页。
    ④同上,第110页。
    ①陈先发:《本土文化基因与当代汉诗写作》,《文艺争鸣》2008年第6期。
    ①[苏]巴赫金,《生活话语与艺术话语》,《巴赫金全集(第三卷)·周边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2页。
    ①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4页。
    ①[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与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5页。
    ①[西班牙]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艺术的去人性化》,莫娅妮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①西川:《大意如此·自序》,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①安琪、远村、黄礼孩主编:《中间代诗全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306~2307页。
    ①[美]布罗茨基:《文明的孩子》,刘文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①叶匡正:《中间代诗全集·后记》,《中间代诗全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549页。
    ②李轻松:《我的孤独我的病》,见黄礼孩、江涛主编《诗歌与人·我的小学生活》,诗歌民刊,2009年11月,总第23期,第51页。
    ①唐丹鸿:《毛泽东时代的小学生活》,见黄礼孩、江涛主编《诗歌与人·我的小学生活》,诗歌民刊,2009年11月,总第23期,第59页。
    ②蓝蓝:《我的小学时光》,见黄礼孩、江涛主编《诗歌与人·我的小学生活》,诗歌民刊,2009年11月,总第23期,第31页。
    ③瘦叟:《中间代:集体无意识的彷徨》,安琪、远村、黄礼孩主编《中间代诗全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381页。
    ①洪治纲:《中国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南京:江苏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①陈东东:《杂志80年代》,《收获》2008年第1期。
    ①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36页。
    ②徐敬亚等编:《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前言》,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①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②西川:《大意如此·自序》,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③程光炜:《九十年代诗歌:另一意义的命名》,载《山花》1997第3期。
    ①[美]约瑟夫·布罗茨基、所罗门·沃尔科夫:《布罗茨基谈话录》,马海甸、刘文飞、陈方编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①戴锦华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①[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3页。
    ②[西班牙]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艺术的去人性化》,莫娅妮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41页。
    ①朱文:《断裂: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案》,《北京文学(精彩阅读)》1998年第10期。
    ②朱文:《断裂: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案·附录一》,《北京文学(精彩阅读)》1998年第10期。
    ①周瓒:《当代文化英雄的出演与降落——中国诗歌与诗坛论争研究》,戴锦华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
    ②沈浩波:《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诗刊》2002年第(8)期上半月刊。
    ③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页。
    ①安琪、远村、黄礼孩主编:《中间代诗全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306~2307页。
    ①赵思运:《中间代诗人的“准文化遗民”角色》,《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①老巢主编:《诗歌月刊·下半月》(黄梵诗观),2007年5/6期,第39页。
    ②老巢主编:《诗歌月刊·下半月》(潘维诗观),2007年5/6期,第64页。
    ①张德明、向卫国:《关于当代诗歌创作现状的对话》,《星星·诗歌理论半月刊》2008年第6期。
    ①刘不伟:《不是东西——北京主义作品集》(前言),诗歌民刊。
    ①同上。
    ②阿吾,《足以安慰曾经的沧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封底。
    ①罗振亚:《喧嚣背后的沉寂与生长:新世纪诗坛印象》,《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①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1页。
    ①罗振亚:《凭文本支撑的精神鸣唱:“中间代”诗歌论》,《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①欧阳江河:《’89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花城》1993年第5期。
    ②同上。
    ①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8页。
    ①王家新:《阐释之外:当代诗学的一种话语分析》,《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
    ②谢有顺:《苦难的书写如何才能不失重?》,《南方文坛》,2008年第5期。
    ③王家新:《“地震时期”的诗歌承担及其困境》,《诗探索·理论卷》2009年第一辑,北京:九州出版社,第6页。
    ①南帆:《底层:表述与被表述》,《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①欧阳江河:《’89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花城》1993年第5期。
    ②王家新:《从一场濛濛细雨开始》,《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代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③魏天无:《新诗现代性追求的矛盾与演进》,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④西川:《大意如此·自序》,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①张曙光:《关于诗的谈话》,《语言:形式的命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5-236页。
    ①马永波:《元诗歌论纲》,《艺术广角》2008年第5期。
    ②同上,第5页。
    ③马永波:《客观化写作——复调、散点透视、伪叙述》,《诗探索》2006年第1辑。
    ①[法]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页。
    ②马永波:《客观化写作——复调、散点透视、伪叙述》,《诗探索》2006年第1辑。
    ①[苏]巴赫金,《生活话语与艺术话语》,《巴赫金全集(第三卷)·周边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2页。
    ①西川:《大意如此·自序》,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①罗振亚:《凭文本支撑的精神鸣唱——“中间代”诗歌论》,《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①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33页。
    ①胡弦:《写作是沉思的生活》,《阵雨》,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73页。
    ①[法]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①宋宝伟:《新世纪诗歌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148页。
    ②西渡:《写作:意识与方法》,《语言:形式的命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4页。
    ①戴锦化:《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①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4页。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黄霖等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①柏桦:《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07页。
    ②黄灿然:《在两大传统的阴影下(上)》,《读书》2000年第3期。
    ②同上。
    ①[美]J·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赵帆声、王振铎等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4页。
    ②柏桦:《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14-115页。
    ①余旸:《重释“伟大传统”的可能与危险》,《新诗评论》2011年第1辑,总第十三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9页。
    ②颜炼军、张枣:《“甜”——与诗人张枣一席谈》,《星星·诗歌理论半月刊》2008年第11期。
    ①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4页。
    ①[西班牙]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艺术的去人性化》,莫娅妮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41页。
    ①冷霜:《九十年代“诗人批评”》,北京:北京大学中文系2000届硕士学位论文。
    ①余旸:《重释“伟大传统”的可能与危险》,《新诗评论》2011年第1辑,总第十三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9页。
    ①关于诗人对经典化的焦虑在本论文第一章第二节中已有论及,在此不加赘述。
    ①西川编:《海子诗全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038页。
    ②安琪:《诗歌月刊·下半月》,《中间代诗人21家》,诗歌民刊,2007年第(05/06)合期。
    ①明龙飞:《诗歌的一种演义——<诗歌与人>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第177页。
    ①徐江:《关于<杂事诗>:落叶纷飞中的问与答……》,《杂事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9页。
    ①侯马:《他手记·后记》,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45页。
    ②侯马:《真实诗歌:中国的、现代的、批判的——答诗人徐江》,《南方文坛》2009年第2期。
    ②侯马、中岛:《侯马访谈录:<他手记>——本朝本代的诗性切片》,《诗参考》,2008年,总第26期,第260-261页。
    ③徐江:《关于<杂事诗>:落叶纷飞中的问与答……》,《杂事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9页。
    ④[墨西哥]奥·帕斯:《批评的激情》,赵振江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页。
    ①侯马:《关于<杂事诗>:落叶纷飞中的问与答……》,《杂事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8页。
    ②[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①[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版,第12页。
    ②转引自李大兴:《潘维现场网谈》,《今天》(网络版),2008年第(3)期。
    ③木朵:《西湖称之为我的婚床——潘维访谈》,《诗探索》(2007年理论卷),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第142页。
    ①同上。
    ②祈鸿升、雷平阳:《云之南,雷之音:走近诗人雷平阳(访谈)》,《绿风》2011年第1期。
    ①[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②[美]理查德·利罕:《文学中的城市》,吴子枫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①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①转引自Michael J.Dear:《后现代都市状况》,李小科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版,第310页。
    ②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
    303页。
    ①[美]Edward W.Soja:《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扬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01页。
    ②[美]理查德·利罕:《文学中的城市》,吴子枫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①[法]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2.迷失方向》,赵和平、印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①[美]理查德·利罕:《文学中的城市》,吴子枫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页。
    ②同上,第176页。
    ①[美]比尔·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孙晓春、马树林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②[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①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②[美]比尔·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作者序》,孙晓春、马树林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①李少君:《寻找诗歌的“草根性”》,《那些消失了的人》,海口:南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②李少君:《草根性与新诗的转型》,《南方文坛》2005年第3期。
    ③李少君:《21世纪诗歌精选(第一辑)·序言》,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①李少君:《在自然的庙堂里》(代序),《草根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②同上,第2-3页。
    ③[法]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0页。
    ①[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①[美]利奥·马克思:《花园里的机器——美国的技术与田园理想》,马海良、雷月梅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5页。
    ②[法]赫伯特·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3页。
    ①[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
    349页。
    ①李少君:《诗歌的草根性时代》,《诗探索·理论卷》2011年第一辑。
    ①李少君:《在自然的庙堂里》(代序),《草根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①李少君著,张德明评:《诗歌读本:三十二首诗》,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69页。
    ①[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①[美]斯科特·斯洛维克:《走出去思考——入世、出世及生态批评的职责》,韦清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①[美]劳伦斯·布依尔、[中国]韦清琦:《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访劳伦斯·布依尔》,《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②参见[美]劳伦斯·布依尔:《环境批评的未来——环境危机与文学想象》,刘蓓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24页。
    ①[美]斯维特兰娜·博伊姆:《怀旧的未来·导言》,杨德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②廖炳惠编著:《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页。
    ③[美]斯维特兰娜·博伊姆:《怀旧的未来·导言》,杨德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④赵静蓉:《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页。
    ①[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版,第11页。
    ②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页。
    ③赵晖:《海子,一个“80年代”文学镜像的生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分见于第71页、第7页。
    ①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②《汉诗》2009年第一季(纪念海子离世二十周年特辑)和荣光启编:《小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③荣光启编:《小站》,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113页。
    ④荣光启:《海子诗歌:从<小站>出发》,《南方文坛》2009年第4期。
    ①[美]斯维特兰娜·博伊姆:《怀旧的未来》,杨德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②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111页。
    ①同上,第108页。
    ②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①骆一禾:《海子生涯》,崔卫平编《不死的海子》,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②西川:《怀念》,崔卫平编《不死的海子》,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第23页。
    ③张玞编:《骆一禾诗全编》,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57页。
    ①骆一禾:《我考虑真正的史诗(海子<土地>代序)》,张玞编《骆一禾诗全编》,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67-868页。
    ②[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前言》,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页。
    ①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页。
    ②同上,第140页。
    ①伊沙:《遍地小丑》,《新闻周刊》2001年第21期。
    ②陈陟云、刘洪霞:《我与海子——诗人陈陟云访谈录》,荣光启编《小站》,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71页。
    ①下划线为笔者所加。
    ②臧棣:《海子:寻找中国诗歌的自新之路》,荣光启编《小站》,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88页。
    ①[美]斯维特兰娜·博伊姆:《怀旧的未来》,杨德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28页。
    ②[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与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5页。
    ①海子:《诗学:一份提纲》,见西川编《海子诗全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038页。
    ②[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页。
    ①吴炫:《中国当代文化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页。
    ①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2页。
    ①翟永明:《“女性诗歌”与诗歌中的女性意识》,《诗刊》1989年第6期。
    ②乔以钢:《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③阿毛:《变奏》,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291页。
    ①[保]瓦西列夫:《情爱论》,赵永穆、范国恩、陈行慧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157页。
    ①樊樊、阿翔:《樊樊访谈:我的爱没有界碑和边缘》,《樊樊诗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①代薇、严琳:《落地的声音》,《诗歌与人·中国女诗人访谈录》,诗歌民刊,第24页。
    ②阿毛:《变奏》,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292页。
    ③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88-89页。
    ①[美]宇文所安:《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程章灿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06页。
    ①张德明:《“新红颜写作”:一个生产性的命名》,毕光明、李少君、张德明主编《新红颜写作及其争鸣》,海口:南方出版社2010年版,第189页。
    ①李少君、张德明:《海边对话:关于“新红颜写作”》,《文艺争鸣》2010年第6期。
    ②同上,第41页。
    ③李少君主编:《21世纪诗歌精选(第三辑)·新红颜写作诗歌档案(前言)》,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①重庆子衣:《女性诗歌自由舞蹈的最佳时代——也谈“新红颜写作”》,毕光明、李少君、张德明主编《新红颜写作及其争鸣》,海南:南方出版社2010年版,第138页。
    ②李少君、张德明:《海边对话:关于“新红颜写作”》,《文艺争鸣》2010年第6期。
    ①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4页。
    ②程光炜编选:《岁月的遗照·导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③同上,第11-12页。
    ①柏桦:《今天的激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②[叙利亚]阿多尼斯:《中坤国际诗歌奖受奖词》,唐晓渡、西川主编《当代国际诗坛·卷首语》(第4辑),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①柏桦:《今天的激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②李玉平:《互文性新论》,《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③唐晓渡、西川主编:《当代国际诗坛·卷首语》(第3辑),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①以上叶赛宁的诗均摘自郑体武、郑铮译的《勃洛克、叶赛宁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②[德]瓦尔特·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1页。
    ③李玉平:《互文性新论》,《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①参见[美]约翰·阿什贝利:《约翰·阿什贝利诗选·译者前言》,马永波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①北岛:《时间的玫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32页。
    ①黄芳:《生活在母语之外》,《诗歌与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诗人诗选》,总第11期,第293页。
    ②马绍玺:《文化撕裂、文化身位与少数民族诗歌的文化认同问题》,《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①[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杨渝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9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55页。
    ②《拉萨红尘》是诗人的小说,其中包含不少诗作。
    ①羊子:《汶川羌》,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①[法]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0页。
    ①吉狄马加:《一个彝人的梦想》,《吉狄马加的诗与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85页。
    ①傅天虹:《汉语新诗百年版图上的“中生代”》,《汉语新诗百年版图上的中生代·诗论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①臧棣、张桃洲:《现当代诗学研究·编者按》,《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①吴思敬:《当下诗歌的代际划分与“中生代”命名》,《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
    ①简政珍、林燿德主编:《台湾新世代诗人大系》,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659页。
    ①洛夫:《大海诞生之前的波涛》,吴思敬、简政珍、傅天虹主编:《两岸四地中生代诗选》,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①[英]雪莱:《诗辩》,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56页。
    ①洛夫:《大海诞生之前的波涛》,吴思敬、简政珍、傅天虹主编:《两岸四地中生代诗选》,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7-8页。
    ①朱寿桐:《中生代诗人的群体焦虑与诗性自觉》,《汉语新诗百年版图上的中生代·诗论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①[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①[美]西奥多·M·米尔斯:《小群体社会学·引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②参见John F. Cragan:Communication in Small groups,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10。
    ③[美]西奥多·M·米尔斯:《小群体社会学·引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④Daniel Mercer Gigone:Group Discussion and Small Group Decision Making: Effect of Task and Subjective
    Meaning of Information, Doctor of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Colorado1993.
    ①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页。
    ①转引自江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②[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页。
    ③黄礼孩:《一场迟来的诗歌命名》,黄礼孩、安琪主编:《诗歌与人·中国大陆中间代诗人诗选》,《诗歌与人》2001年总第3期,第327页。
    ①安琪:《中间代:是时候了!》,黄礼孩、安琪主编:《诗歌与人·中国大陆中间代诗人诗选》,《诗歌与人》2001年总第3期,第1页。
    ②参考安琪:《我参与了一个时代的诗歌建设——关于中间代》,安琪、康城主编:《第三说·中间代诗论》,2002年总第2期,第111-118页。
    ①Daniel Mercer Gigone:Group Discussion and Small Group Decision Making: Effect of Task and SubjectiveMeaning of Information, Doctor of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Colorado1993,4.
    ②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92页。
    ③安琪:《中间代!》,安琪、远村、黄礼孩主编:《中间代诗全集·序言》,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①见《全集封页》,其它五部分别为《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出版,朱自清编选)、《鱼化石或悬崖边的树·归来者诗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谢冕、唐晓渡主编)、《朦胧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阎月君、高岩、梁云、顾芳编选)、《后朦胧诗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万夏、潇潇主编)、《70后诗集》(海风出版社2004年出版,康城、黄礼孩、朱佳发、老皮编选。
    ②叶匡正:《中间代诗全集·后记》,安琪、远村、黄礼孩主编:《中间代诗全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550页。
    ③安琪:《中间代:是时候了!》,黄礼孩、安琪主编:《诗歌与人·中国大陆中间代诗人诗选》,《诗歌与人》2001年总第3期,第1页。
    ①安琪:《中间代!》,安琪、远村、黄礼孩主编:《中间代诗全集·序言》,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②同上,第2页。
    ③[美]西奥多·M·米尔斯:《小群体社会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页。
    ①安琪:《中间代!》,安琪、远村、黄礼孩主编:《中间代诗全集·序言》,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①安琪、康城:《第三说·中间代诗论后记》,2002年总第2期,第197-198页。
    ②蓝棣之:《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诗歌月刊下半月·中间代特大号》,2006年11月,总第10/11期,第22页。
    ①参考林童:《中间代:自身凸现与多元并存的诗歌方式》,安琪、远村、黄礼孩主编:《中间代诗全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474-2475页。
    ②余娜:《中间代:使命完成后的宿命》,《诗歌月刊下半月·中间代特大号》,2006年11月,总第10/11期,第112页。
    ①吴思敬:《大陆当下诗歌的代际划分与“中生代”命名》,张铭远、傅天虹主编:《汉语新诗百年版图上的中生代》,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①[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5页。
    ①[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407、411页。
    ①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页。
    ①代雨映、安琪:《女性主义者应是完美女人的代名词——安琪访谈》,《山花》2012年B03期。
    ①Daniel Mercer Gigone:Group Discussion and Small Group Decision Making: Effect of Task and SubjectiveMeaning of Information, Doctor of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Colorado1993,4.
    ①[美]西奥多·M·米尔斯:《小群体社会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4页。
    ①罗振亚:《日本俳句与中国“小诗”的生成》,《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②同上,第189页。
    ①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②参考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8-218页。
    ①沈奇、陈超、罗振亚等:《世纪初诗歌(2000-2010)八问》,《诗探索·理论卷》2011年第4辑。
    ②之前虽然诚子诚、刘登翰编著的《中国当代新诗史》(2005年修订版)中提到了“中间代”这一抒情群落,但关于其具体阐释文字则稀少乏力,语焉不详了。
    ①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页。
    ①同上,第182-184页。
    ②罗振亚:《凭文本支撑的精神鸣唱:“中间代”诗歌论》,《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①邵波:《沉潜中的灵魂——“中间代”诗歌的历史定位与价值估衡》,《当代文坛》2011年第4期。
    ①罗振亚:《凭文本支撑的精神鸣唱:“中间代”诗歌论》,《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②[法]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6-87页。
    ①[美]西奥多·M·米尔斯:《小群体社会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6页。
    ②[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108页。
    ①罗振亚:《挥手浪漫·后记》,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①罗振亚:《凭文本支撑的精神鸣唱:“中间代”诗歌论》,《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①刘波:《论当下先锋诗歌写作的“常识”》,《星星·诗歌理论半月刊》2012年第3期。
    ②罗振亚:《面向新世纪的“突围”:诗歌形象的重构》,《东岳论丛》2011年第12期。
    ①[法]波德莱尔:《光环的失落》,转引自[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页。
    1、老木编选:《新诗潮诗集》,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1985年版
    2、唐晓渡编选:《中国当代实验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3、徐敬亚、孟浪编:《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4、万夏、潇潇主编:《后朦胧诗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谢冕、唐晓渡主编:《在黎明的铜镜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版
    6、谢冕、唐晓渡主编:《以梦为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周伦佑:《打开肉体之门——非非主义:从理论到作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8、周伦佑:《亵渎中的第三朵语言花——后现代主义诗歌》,敦煌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9、陈旭光:《快餐馆里的冷风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黑大春:《蔚蓝色天空的黄金——当代中国60年代出生代表性作家展示/诗歌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版
    11、小海、杨克编:《他们》,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
    12、杨克:《90年代实力诗人诗选》,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
    13、杨克主编:《1998中国新诗年鉴》,广州出版社,1999年版
    14、程光炜:《岁月的遗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版
    15、冯晏等著:《九人诗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6、杨克主编:《1999中国新诗年鉴》,广州出版社,2000年版
    17、聂作平、龚静染:《中国第四代诗人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8、黄礼孩:《’70年诗人诗选》,海风出版社,2001年版
    19、黄礼孩:《狂想的旅程》,海风出版社,2002年版
    20、安琪、远村、黄礼孩主编:《中间代诗全集》,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1、康城、黄礼孩等编:《70后诗集》,海风出版社,2004年版
    22、刘春编:《70后诗歌档案》,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3、吴思敬等编:《两岸四地中生代诗选》,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24、杨克主编:《2008中国新诗年鉴》,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
    25、李少君、张维编:《十年诗选:2000-2010》,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26、海啸:《百年中国长诗经典》,中国画报出版社,2010年版
    27、杨克:《中国新诗年鉴十年精选》,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版
    28、吉狄马加等著:《中国当代十家民族诗人诗选》,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
    29、诗探索·中国年度诗人评审委员会:《2010诗探索·中国年度诗人》,漓江出版社,2010年版
    30、诗探索·中国年度诗人评审委员会:《2011诗探索·中国年度诗人》,漓江出版社,2011年版
    31、简政珍、林燿德主编:《台湾新世代诗人大系》,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版
    32、蓝蓝:《情歌》,接力出版社,1993年版
    33、伊沙:《饿死诗人》,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年版
    34、肖开愚:《动物园的狂喜》,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35、西川:《隐秘的汇合》,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36、陈东东:《海神的一夜》,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37、树才:《单独者》,华厦出版社,1997年版
    38、张玞编:《骆一禾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39、西川编:《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40、安琪:《奔跑的栅栏》,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41、蓝蓝:《内心生活》,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42、黄灿然:《世界的隐喻》,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43、西渡:《风景中的柏拉图》,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44、钟鸣:《旁观者》,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45、西渡编:《戈麦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46、何拜伦:《何拜伦诗集》,世界华人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
    47、臧棣:《风吹草动》,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
    48、罗振亚:《挥手浪漫·后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9、臧棣:《新鲜的荆棘》,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50、伊沙:《伊沙诗选》,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1、安琪:《像杜拉斯一样生活》,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
    52、徐江:《杂事与花火》,原乡出版社,2004年版
    53、赵思运:《我的墓志铭》,沃尔特·惠特曼出版社,2006年版
    54、西川:《深浅》,中国和平出版社,2006年版
    55、李少君:《21世纪诗歌精选(第一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56、哑石:《哑石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57、桑克:《桑克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58、吉狄马加:《吉狄马加的诗与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59、潘维:《潘维诗选》,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60、余怒:《余怒短诗选》,群言出版社,2008年版
    61、侯马:《他手记》,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62、樊樊:《樊樊诗选》,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版
    63、徐江:《杂事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4、海子:《小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65、西川编:《海子诗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66、汗漫:《水之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67、阿毛:《变奏》,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68、池凌云:《池凌云》,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69、张枣:《张枣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70、李少君:《草根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71、臧棣:《未名湖》,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
    72、西渡:《鸟语林》,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
    73、东荡子:《阿斯加》,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版
    74、赵思运:《赵思运诗集:六十四首》,秀威咨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版
    75、李少君主编:《21世纪诗歌精选(第三辑)》,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76、《诗探索》杂志,1994年至2011年,各期不限
    77、洪子诚主编:《新诗评论》,2005年至2010年,各期不限,北京大学出版社
    78、邓一光主编:《汉诗》,2008年至2010年,各期不限,武汉出版社
    79、潘洗尘主编:《星星》,2007年至2011年,各期不限潘洗尘主编:《读诗》,2011-2012年,各期不限,长江文艺出版社
    80、黄礼孩主编:《诗歌与人——中国大陆中间代诗人诗选》,2001年总第3期;《诗歌与人——中国女性诗人访谈录》,2003年总;《诗歌与人——中国70年代出生的诗人诗歌展》,2001年总2期;《诗歌与人·蓝蓝诗选》,2009年总第22期;《诗歌与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诗人诗选》,总第11期
    81、潘洗尘主编:树才著:《怎样的未来》、荣荣著《零碎》、潘洗尘著:《大地累了》、路也著:《江心洲》、蓝蓝著:《蓝蓝爱情诗六十首》
    82、《诗歌EMS》中的新诗快递:西川、秦巴子、唐欣、周瑟瑟、黄梵、安琪、莫非、李少君、陈先发、桑克、宋琳、车前子、侯马、徐江、西渡、蓝蓝、余怒、路也、宇向、伊沙、树才、马铃薯兄弟、周瓒、荣荣、敬文东、刘洁岷、娜夜等
    1、姚家华编:《朦胧诗论争集》,学苑出版社,1989版
    2、古继堂:《台湾新诗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3、王逢振:《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
    4、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吴思敬:《磁场与魔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李振声:《季节轮换》,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7、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8、西川:《让蒙面人说话》,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9、陈东东:《词的变奏》,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10、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1、崔卫平编:《不死的海子》,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12、孙文波:《语言·形式的命名》,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
    13、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版
    14、王家新:《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人民出版社,2000版
    15、西渡:《守望与倾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16、陈仲义:《扇形的展开》,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版
    17、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版
    18、唐晓渡:《唐晓渡诗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燎原:《扑向太阳之豹——海子评传》,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版
    20、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21、赵毅衡:《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2、许晖主编:《“六十年代”气质》,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23、罗振亚:《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4、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导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5、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江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6、陈超:《最新先锋诗论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7、李鸿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8、杨黎:《灿烂》,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9、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0、吴炫:《中国当代文化批判》,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31、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北岛:《时间的玫瑰》,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34、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三联书店,2006年版
    35、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6、周伦佑:《悬空的圣殿》,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7、叶维廉:《中国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38、柏棣主编:《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9、陈超:《中国先锋诗歌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40、唐晓渡:《今天是每一天》,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41、杨通进、高予远编:《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42、程永新:《一个人的文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3、刘小枫:《诗化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4、柏桦主编:《外国诗歌在中国》,巴蜀书社,2008年版
    45、王金城:《台湾新世代诗歌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6、汪树东:《生态意识与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47、刘春:《朦胧诗以后》,昆仑出版社,2008年版
    48、孙逊、杨剑龙主编:《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49、张铭远等:《汉语新诗百年版图上的中生代》,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
    50、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1、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52、洪治纲:《中国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53、霍俊明:《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年版
    54、常文昌、唐欣等著:《纸上的敦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55、陈仲义:《中国前沿诗歌聚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56、西渡、王家新编:《访问中国诗歌》,汕头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7、赵静蓉:《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58、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9、刘春:《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一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0、刘春:《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二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1、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2、明龙飞:《诗歌的一种演义——<诗歌与人>研究》,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
    63、赵思运:《中国大陆当代汉诗的文化镜像》,云南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
    64、张德明:《新诗话:21世纪诗歌初论》,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65、赵晖:《海子,一个“80年代”文学镜像的生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国外:
    1、[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法]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于沛选编,1987年版
    3、[美]西奥多·M·米尔斯,《小群体社会学》,温凤龙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美]理斯曼、格拉泽、戴尼:《孤独的人群》,刘翔平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
    6、[美]埃·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7、[美]昂利·拜尔编:《方法、批评及文学史》,徐继曾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8、[美]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9、[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潘嘉玢、刘瑞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墨西哥]奥·帕斯:《批评的激情》,赵振江译,云南人民出版,1995年版
    11、[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岛子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12、[美]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李小兵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13、[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侯文惠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5、[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张道真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17、[德]瑙曼等著:《作品、文学史与读者》,范大灿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18、[英]威廉·燕卜荪:《朦胧的七种类型》,周邦宪、王作红、邓鹏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19、[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0、[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1、[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2、[德]瓦尔特·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与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4、[美]比尔·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孙晓春,马树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5、[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7、[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28、[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9、[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30、[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31、[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2、[法]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33、[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4、[意]贝奈戴托·克罗齐著,[英]道格拉斯·安斯利英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5、[法]让-皮埃尔·韦尔南:《神话与政治之间》,余中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36、[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7、[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8、[美]Edward W.Soja:《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扬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9、[美]宇文所安:《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程章灿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40、[美]马尔科姆·考利:《流放者归来——二十世纪文学的流浪生涯》,张承谟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41、[美]哈罗德·布鲁斯:《影响的焦虑》,孙文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2、[英]齐格蒙·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43、[以]S.N.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旷新年、刘爱松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44、[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5、[美]约翰·克罗·兰色姆:《新批评》,王腊宝、张哲译,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46、[美]奥斯汀·沃伦、勒内·韦勒克:《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7、[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8、[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49、[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50[法]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51[保]瓦西列夫:《情爱论》,赵永穆、范国恩、陈行慧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52[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53、[英]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李华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54、[美]莫里斯·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化》,方晓光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55、[美]艾伦·布卢姆:《美国精神的封闭》,战旭英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56、[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7、[德]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华厦出版社,2007年版
    58、[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9、[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60、[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61、[美]克林斯·布鲁克斯:《精致的瓮》,郭乙瑶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2、[美]约瑟夫·布罗茨基、所罗门·沃尔科夫:《布罗茨基谈话录》,马海甸、刘文飞、陈方编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63、[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4、[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杨渝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5、[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张智勇、乐国安、侯玉波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版
    66、[法]安托瓦纳·贡巴尼翁:《反现代派》,郭宏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67、[美]理查德·利罕:《文学中的城市》,吴子枫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8、[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69、[美]乔尔·科特金:《新地理——数字经济如何重塑美国地貌》,王玉平、王洋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70、[美]斯维特兰娜·博伊姆:《怀旧的未来》,杨德友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71、[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72、[美]斯科特·斯洛维克:《走出去思考——入世、出世及生态批评的职责》,韦清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3、[美]劳伦斯·布依尔:《环境批评的未来——环境危机与文学想象》,刘蓓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4、[法]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2.迷失方向》,赵和平、印螺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75、[西班牙]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艺术的去人性化》,莫娅妮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76、[美]利奥·马克思:《花园里的机器——美国的技术与田园理想》,马海良、雷月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2、翟永明:《“女性诗歌”与诗歌中的女性意识》,《诗刊》,1989年第6期
    3、欧阳江河:《’89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花城》,1993年第5期
    4、程光炜:《九十年代诗歌:另一意义的命名》,《山花》,1997第3期
    5、王家新:《阐释之外:当代诗学的一种话语分析》,《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
    6、朱文:《断裂: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案·附录一》,《北京文学(精彩阅读)》,1998年第10期
    7、[美]劳伦斯·布依尔、[中国]韦清琦:《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访劳伦斯·布依尔》,《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8、李少君:《草根性与新诗的转型》,《南方文坛》,2005年第3期
    9、李玉平:《互文性新论》,《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0、南帆:《底层:表述与被表述》,《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1、马绍玺:《文化撕裂、文化身位与少数民族诗歌的文化认同问题》,《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2、赵思运:《中间代诗人的‘准文化遗民’角色》,《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3、吴思敬:《当下诗歌的代际划分与“中生代”命名》,《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
    14、罗振亚:《凭文本支撑的精神鸣唱:“中间代”诗歌论》,《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5、张德明、向卫国:《关于当代诗歌创作现状的对话》,《星星·诗歌理论下半月》,2008年第6期
    16、罗振亚:《喧嚣背后的沉寂与生长:新世纪诗坛印象》,《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7、马永波:《元诗歌论纲》,《艺术广角》,2008年第5期
    18、谢有顺:《苦难的书写如何才能不失重?》,《南方文坛》,2008年第5期。
    19、陈先发:《本土文化基因与当代汉诗写作》,《文艺争鸣》,2008年第6期
    20、荣光启:《海子诗歌:从<小站>出发》,《南方文坛》,2009年第4期
    21、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2、王家新:《“地震时期”的诗歌承担及其困境》,《诗探索·理论卷》,2009年第一辑
    23、侯马:《真实诗歌:中国的、现代的、批判的——答诗人徐江》,《南方文坛》,2009年第2期
    24、李少君、张德明:《海边对话:关于“新红颜写作”》,《文艺争鸣》,2010年第6期
    25、安琪、赵思运:《未经文字记录的人生不值一过》,《星星·诗歌理论半月刊》,2010年第10期
    26、罗振亚:《日本俳句与中国“小诗”的生成》,《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27、祈鸿升、雷平阳:《云之南,雷之音:走近诗人雷平阳(访谈)》,《绿风》,2011年第1期
    1、Daniel Mercer Gigone:Group Discussion and Small Group Decision Making:Effect of Task and Subjective Meaning of Information, Doctor of Philosophy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Colorado1993.2、 Donald C. Penningto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mall Groups:Routledge,2002.
    3、Andy Stanley,Bill Willits. Creating Community: Five Keys to Building aSmall Group Culture: Multnomah Books,2004.
    4、John Gragan,David w.Wright,Chris R.Kasch. Communication in SmallGroups: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Inc,2008.
    5、Nelson Searcy. Activate: An Entirely New Approach to Small Groups:Regal,2008.
    6、M.Scott Boren. Missional Small Groups: Becoming a Community ThatMakes a Difference in the World: Baker Books,20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