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国时期天津《北洋画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画报研究,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其一杂采众长,选材广泛;其二是专攻一家,深入考辩。本文选取后者作为研究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画报的整个生产过程以及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更为清晰完整,便于作者深入考辩与分析。当然,前提条件是,作为立论根基的研究对象,必须有足够研究的“分量”,包括数量和质量。在现当代文学多元化研究的格局中,本论文选取了《北洋画报》作为研究对象。1926年7月7日,《北洋画报》在天津创刊,1937年7月29日抗战爆发,画报终刊,经营长达11年,出刊总共1587期,在民国时期,是北方出版业中的佼佼者,办刊持续时间最长、出版期刊数最多,且为个人独立经营起来的、涵盖内容广泛的综合性画报,可视为北派摄影画报的翘楚。
     《北洋画报》的办刊宗旨是要有“报”的新闻时效性,又要兼及“画”的唯美风尚感,“传播时事、提倡艺术、灌输常识”即为该刊的口号。《北洋画报》在风格上追求简净而纯厚,使用现代视觉技术并因采用铜版纸彩色页印刷而引领北派画报之风气,无论内容亦或形式上都对民国时期北方现代都市文化观念的普及具有引导意义,为考察天津及北方的社会文化氛围提供了有意义的史料文献。《北洋画报》上刊载的以刘云若为代表的“北派”社会言情小说,在文学史上也有不可忽略的地位。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北洋画报》的研究,揭示其所代表的市民文化特性及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本论文根据《北洋画报》创办人冯武越所设“封面、时事、艺术与小说广告”这四个版面,重点选取了几个最有代表性的内容——社会网络与办报人群体心态、“提倡艺术”与编辑者的自我调适、“家国叙事”下的女性现代性想象、刘云若与北派社会言情小说等四个方面来作为论文的主体章节。意图通过这样的研究路径,来摸清《北洋画报》如何在天津这座历史上具有特殊位置的城市中确立“趣味”与“品味”并重的文化定位,又是如何在“时尚”背后感受到时代所赋予报人群体的内心焦虑和纠结。《北洋画报》是编辑者在权力场和社会场中自我调适的产物,论文在剖析《北洋画报》内容本身所承载的丰富内涵的同时,其实也把这一图像画报当成了社会思潮、政治、风潮及编辑人群体之间的集体“在场”,其丰富性和多变特征均是这些力量间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论文尽可能丰富地运用文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在基本掌握画报历史(尤其是民国二、三十年代第一次“画报潮”)的前提下,考察民国时期社会文化以及区分图像与文学的互动关系,同时以大量其他史料对研究对象加以比对印证。在论述策略上采取对视觉图像及广告等亚文化文本的解读;对画报营销策略、印刷技术、印刷材质等的关注;对媒介特性、受众群体等文化机制方面的分析等等。
     本论文认为《北洋画报》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是对既往只注重精英文化、文学的倾向的纠偏,是对于现代文学研究的另一种补充。《北洋画报》的发生恰恰经历了近现代中国城市文化发展的过程,在这其中充满着传统和现代两种质素的相互交织,二者在大众媒介的城市文化生产场域中被合理地想象与呈现着。在大都市的现代化背景、新派商绅和本土平民相结合的编辑群体、新风尚和传统文化相交融的办刊理想等综合质素作用下,《北洋画报》形成了天津近现代城市文化演变中传统与现代之间矛盾的、共生的、相互依赖的特有风貌。
There are two kinds of researches above Pictorial. Firstly is based on a widely spread material selection; secondly is focus on a definably field. This paper adopter the last research method, therefore, the entire relation network between the whole production processes could be illustrated and the principal of the network such as the relation of the authors, the editors and the readers could be demonstrated more clearly and completely, thus the study and analysis could be performed deeply. Of course, this kind of research must has un prerequisite that there must be sufficient research component with grand quantity and high quality as the object of study basis. As this contemporary literary diversification research pattern, we choose the Peiyang Pictorial News as the research field. Peiyang Pictorial News published In July7,1926, in Tianjin City, broke out in July29,1937because of the World War II, its operation lasting11years, published1587periods, as the longest existing leader in the north publishing industry among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Peiyang Pictorial News has many special characters, such as covering a wide range of comprehensive pictorial and funding by private leaders, made it be regarded as the outstanding leader in North photography pictorials.
     Peiyang Pictorial News has both of the timeliness and aesthetic fashion sense which belong to newspaper and painting collection. Under the "communication events, art, instilling knowledge advocated" slogan, Peiyang Pictorial News finds the balance of the pursuit of simple and prudent, use modern vision technology by using the colorful coated paper which was used primal, it surfs on the North china publishing industrial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Peiyang Pictorial News presents a novels pictorial culture, regardless of the content or form of north china urban modern life, it also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as provides plenty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 to review the social culture atmosphere of Tianjin and other northern cities. Liu Yunruo, whom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Northern School" social romance novels, published his novel in Peiyang Pictorial News as series form. That makes Peiyang Pictorial News taken an important state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We attempt reveal the uniqu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ublic culture in north China and irreplaceabl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through study Peiyang Pictorial News.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 of Feng Wuyue, the founder of Peiyang Pictorial News, the Pictorial set up four sections which are the front cover, the current affairs, the art and novel, the advertising. These sections published magnanimous articles about "modern art","modern women imagine" and "social romance novels" which are the reflections of the mentality of the Peiyang Pictorial News's editors. We try to select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the social relationship network of the whole players as the breakthrough to sort out the evolution of Peiyang Pictorial News, and find out why but not other pictorials has a special position in Tianjin history. These editors not only live in the politic power field but also exist in the citizen living field, they always feel the pressure of outer society and inner anxiety. They must master the ability of self adjustment which enrich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m. All these experiments help the editors of Peiyang Pictorial News establish a "Tianjin style culture" as a kind of cultural oriented taste and make it form a culture fashion successfully. All the manuscripts, which published in the main four section, are enlighten of aesthetic of the citizen of Tianjin, and synthesize the trends of social thought, the power of political and the spirit of the editing group.
     This paper not only for the confluence of fashion logic, not only directly mapping to political or social thought in1920's Tianjin but also analyze the editors and the reader comprehensive demand. The paper also compris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ub culture of images and text advertisement, the marketing strategy, the printing technology, the print material innovation, the analysis of culture interaction mechanism. We focus on exploring the social culture of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analyzing the interaction of image and literature by the method of cultural studies. All be done under the premise of a basic obtain of pictorial history (especially in the first pictorial tide of1920-1930).
     Present researches mostly concentrate on the study of the elite culture and literary tendency. Our work could be seemed as a correction to the previous studies, it also could be concerned as an complement of modern literature study. the Tianjin style modern and native culture background resulting in the Peiyang Pictorial News's editors whom showing a content oriented modern feelings and traditional cultural symbol interleaving visual representation and image representation. Peiyang Pictorial News present an insist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codes and conservative ideology in the impact of modern lifestyle, urbanization and artistic entertainment. This paper is very usful to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Peiyang Pictorial News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tradiction, coexistence, mutual dependence between the tradition and the modern evolution of Tianjin style culture.
引文
1 引自《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第1-2页。
    2 陈平原:《晚清人眼中的西学东渐——以<点石斋画报>为中心》,见陈平原,王德威,商伟编《晚明与明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版,第190页。
    3 萨空了:《五十年来中国画报之三个时期及其批评》,祝均宙、萧斌如编《萨空了文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 据《北洋画报》中一文《第六次悬赏大竞赛揭晓》:“此次所收答案一千八百余件,约合读本报者全数七分之一·五,洵称盛事。”《北洋画报》,第3卷第144期,1927年12月7日。
    5 自《北洋画报》创刊伊始,坊间就流传这样的说法,即冯武越是依靠张学良的资助才办起了《北洋画报》。有人认为,《北洋画报》创办初期接受过张学良的资助。《天津文史资料18辑》记载:“《北洋画报》为冯武越所办,本人出资购置印刷机机械和一切设备,另由东北军张学良每月补助一部分经费。”《寂寞儒伶言菊朋》一书中记载:“《北洋画报》乃冯武越所办,主编吴秋尘,部分经费由张学良资助。”其实这也并非空穴来风。民国年间,论及“北洋“二字,自然让人们与军界联系在一起。另外,冯武越与张学良二人私交甚密是当时人所共知的事实。冯武越青年时留学法国,学成而归便做了张学良的法文秘书。另外,冯武越的妻子赵绛雪是赵四(赵一荻)的亲大姐。从这两层论起来,于公于私,非比寻常的特殊关系便成了公共舆论妄加揣测的起点。但对于当时舆论所说《北洋画报》是张学良的机关报,冯并不认同,他说:“大家认为《北洋画报》是张学良的机关报,其实只初办时登载过一些三、四方面军的消息,以后很少谈政治,偶尔登一些有讽刺性的政界花絮而已,所以销路很广,京津而外,外省订户也不少。”1926年10月30日第33期《北洋画报》上,作者以“诛心”为笔名,围绕着张学良与该报的关系,发表了一篇名为《宣传》的文章,以犀利的笔触猛烈回击过上述传闻。之所以有此事端,是因为当时的《北洋画报》在很大程度上抢了上海画报的生意,因此造人诟病。多年之后,在许姬传撰写的《许姬传艺坛漫录》中,有一篇名为《<北洋画报>开笔》的小文,也提及过此事“有人说《北洋画报》是张汉卿的机关报,这话不确,因为所登稿件大半是文物、戏曲、诗文词曲。”作者还回忆道“我有一次问冯武越:你办报的经费是否张少帅支援?”冯的回答是“我办报并不亏本,用不着借钱。”报社发表的社论多次提到画报为独资经营或独立画报,如《北洋画报》九周年纪念日(姜公伟):“《北洋画报》是华北历史最久的独资定期画报,而且是现在华北惟一的独立的画报。”
    6 《如是我闻》,《北洋画报》,1929-1-24。
    7 《儿童专刊》基本在每年四月四日儿童节前后刊出一到两期,前后共出版14期。
    8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48页。
    9 近代天津既是清朝政府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的驻节之地,又是与中国政治中心北京相距最近的大城市。
    10 [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11 朱涤秋:《北京画报发刊后》[J],《北京画报》,1926-11-1(1)。
    12 冯武越:《画报谈(中)[J],《北洋画报》,1926-9-8(2)。
    13 《编辑者言》[J],《北洋画报》,1926-9-8(2)。
    14 孙扬骅,梁惠娥,张竞陈.民国时期天津报刊中服装广告的创意和表现形式[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3):22.
    15 钱晓农,潘力.谈中国职业装文化rJ].服装科技,1998(5):49.
    16 张竞琼,翟梅宇,孙晔.西风吹拂下的民国服装画[J ].装饰,2007(10):65.
    17 冯大彪.孙之俊:被时代遗忘的画家(J).决策与信息,2008(10):56.
    18 吴继金.北伐战争中北伐军的美术宣传[J].军事历史研究,2008(2):163
    19 王奇生.北伐中的漫画与漫画中的北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3):79,
    20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
    21 参见黄金鳞:《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自序》,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年版。
    22 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3 王肇鋐:《总论》,《铜刻小记》。
    24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第三章“外报创始时期”。引自《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第一册,张静庐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12月,第70页。
    25 梅素文:《天津最早出版的几种刊物》[z],天津出版史料,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5.
    26 载《时代》第6卷12期,1934-10-10。
    27 龙门经天氏:《<图画日报>第2年出版纪言》,《图画日报》,1910年,第173号。
    28 《北洋画报》,1927-7-23。
    29 德里克:《中国历史与东方主义问题》[G]M,罗钢、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0 袁继成:《近代中国租界史稿》,111-115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
    31 熊月之:《近代租界类城市的复杂影响》,《文史知识》,2011年7月。
    32 张楠:《民国时期京津两地的传统绘画支持网络:以陈少梅为个案》,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硕士论文。
    33 《北洋画报》,1926-7-7,第1期。
    34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6页。
    35 近年来,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Juergrn Habermas)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理论与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理论,被海内外史学界尝试应用于中国史的研究之中,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领域,“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成为审视历史的重要理论视角。当然,从一开始就有学者怀疑,建立在欧洲历史经验上的理论抽象,是否能够跨文化地适用于中国近代历史的研究之中。但是无论如何,按照马克思·韦伯的“理想类型”理论来看,至少,“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理论乃是一种知性的分析方式,虽然它也是从特殊的经验事实提炼而来,但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使其可以超越文化和历史语境,有效地说明跨语境的历史中某些共同的、普遍性的要素和特质。哈贝马斯的理论对于探讨《北洋画报》与转型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是相当有启发意义的。按照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近代出现的《北洋画报》是中国社会“公共领域”出现的重要标志,亦是“公共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36 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是当下中国社会学界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中一个较为热门的概念,可简单理解为一组行动者及联结他们的各种关系(如友谊、沟通、建议、利益、成员资格以及信任等关系)的集合。有研究者提出,“社会网分析强调了人际关系、关系内涵以及社会网结构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参见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5页。本文相关人员显然是“一组行动者”,以早年交往维持持续不断的联系,形成小群体,以共同的地缘、业缘、学缘得以不断巩固。社会网络不是《北洋画报》创办的必然条件,但不失为反向理清《北洋画报》创办的一种叙述线索。
    37 费正清总主编:《剑桥中国史(1912-1949)》(上),第12册,民国篇,311页,台北,南天书局,1999。
    38 周俊旗:《民国天津社会生活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39 《卷首例言》,《北洋画报》,1929-44。
    40 《北洋画报》,1928-7-7。
    41 据陈明远《文化人与钱》一书介绍,当时大学教授的薪水都在200元以上,胡适等名教授月薪在400元以上;中学教师的月薪大约是45元左右;20世纪30年代上海滩的电影明星,如周旋、赵丹等大明星的月薪为200元(当时无片酬,和电影公司签约后从公司里领取固定薪水),二流演员如蓝萍,薪水是每月60元;而同一时期工人的平均工资仅十几元,一个四口之家一个月的伙食费也不过十多元。另外,20年代北京城内一座四合院的房租每月20元左右,包一辆“洋车”每月10元。这样看来,报馆人员的收入,特别是普通记者和编辑也只能维持温饱。
    42 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5页。
    43 章清:《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句》,《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44 《北洋画报》第434期,袁寒云的文章《笔公与尖头奴》文中说“吾友冯子武越,自以头尖,号曰笔公”。
    45 《许德衍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年版,第57页。
    46 《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吴冠中著,第14-1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47 《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美]杰罗姆·B·格里德尔著,单正平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4页。
    48 即法国巴黎历史悠久、享誉全球的画报《La vie Illustree》(中文译为“生活画报”),译成英文即为"Illustration"。
    49 王水:《画报迷冯武越》[N],(香港)《大公报》,1962-4-30.
    50 《北洋画报》,1929-7-7。
    51 《北洋画报》,1929-5-28。
    52 《北洋画报》,1932-7-7。
    53 据查史料,20世纪20年代末期,天津新闻界生活待遇高低悬殊。有些小报基本谈不上固定工资,其中有一定声望的报纸,编辑最高工资为200元至300元,记者薪金最高在百元左右,一般记者月薪在20元至40元中间。校对10数元。
    54 《本报重要启事》,《北洋画报》,1928-6-13(2)。
    55 《编辑者言》,《北洋画报》,1926-12-8.
    56 《今年之北画》,《北洋画报》,1931-1-1。
    57 《恢复剧刊》,《北洋画报》,1932-8-18。
    58 傅芸子(1902-1948),生于北京,正白旗满洲人。1920年初曾任教于北京一教会背景学校,中期受聘于京报社和建设通讯社编辑,同时担任《京报》、《北洋画报》、《北京益世报》、《小说世界》等报刊撰述。
    59 《北洋画报》,1929-7-7。
    60 姜公伟:《北洋画报九周年纪念日》,《北洋画报》,1935-7-7(2)。
    61 《人的文学》,周作人,《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版,第193页。
    62 彼得·伯克:《图像证史》[M],杨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3 周俊旗:《民国天津社会生活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43.
    64 《卷首例言》,《北洋画报》,1929-4-4(2)。
    65 周俊旗:《民国天津社会生活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43。
    66 林北:《安排》,《北洋画报》,1933-10-19(2)。
    67 《读者的责任》,《北洋画报》,1934-7-7(2)。
    68 《卷首例言》,《北洋画报》,1929-4-4(2)。
    69 《北洋画报》,1928-7-7。
    70 姜公伟:《北洋画报九周年纪念日》,《北洋画报》,1935-7-7(2)。
    71 《北洋画报》,1926-9-18。
    72 武越:《画报谈》(上),《北洋画报》,1926-9-4(3)。
    73 《如是我闻》,《北洋画报》,1929-1-24。
    74 《北洋画报》,1926-7-7。
    75 姜公伟:《北洋画报九周年纪念日》,《北洋画报》,1935-7-7(2)。
    76 画楼主人:《五周(年)纪念感言》,《北洋画报》,1931-07-07。
    77 卷首语:《北洋画报》,1930-03-27。
    78 王小隐:《一年以来》,《北洋画报》,1927-07-06。
    79 秋尘:《卷头语》,《北洋画报》,1930-07-22。
    80 笔公:《三周例语》,《北洋画报》,1929-07-07。
    81 记者:《四周年致语》,《北洋画报》,1930-07-07。
    82 雪豹:《对北画说几句话》,《北洋画报》,1930-07-07。
    83 继昶:《乞巧贺北画》,《北洋画报》,1932-07-12。
    84 《北画产生之程序》,《北洋画报》,1928-7-7。
    85 《北洋画报》,1926-7-7。
    86 《编辑者言》,《北洋画报》,1926-12-8。
    87 《今年之北画》,《北洋画报》,1931-1-1(2)。
    88 《恢复剧刊》,《北洋画报》,1932-8-18(2)。
    89 《编辑者言》,《北洋画报》,1927-1-5(4)。
    90 笔公:《三周例语》,《北洋画报》,1929-7-7(4)。
    91 《编辑者言》,《北洋画报》,1927-1-5(4)。
    82 《北洋画报》,1934-2-27。
    93 《大小子发胖了》,《北洋画报》,1928-9-26(2)。
    94 《百期结束宣言》,《北洋画报》,1927-7-2(4)。
    95 《发刊第二张宣言》,《北洋画报》,1928-2-1(5)。
    96 小蘧:《编者的话》,《北洋画报》,1935-7-7。
    97 《北画真正价值之所在》,《北洋画报》,1928-7-7。
    98 笔公:《三周例语》,《北洋画报》,1929-7-7。
    99 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近代天津图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178.
    100 《画楼主人》,《五周纪念感言》,《北洋画报》,1931-7-7(2)。
    101 姜公伟:《北洋画报九周年纪念日》,《北洋画报》,1935-7-7(2)。
    102 《请求介绍本报》,《北洋画报》,1931-12-24(4)。
    103 《卷首例语》,《北洋画报》,1929-4-4(2)。
    104 画楼主人:《五周纪念感言》,《北洋画报》,1931-7-7(2)。
    105 王小隐:《一年以来》,《北洋画报》,1927-7-6(2)。
    106 《北画发展之步骤》,《北洋画报》,1929-7-7(5)。
    107 《北洋画报》,1926-12-29。
    108 《编辑者言》,《北洋画报》,1926-9-18。
    109 《北画真正价值之所在》,《北洋画报》,1928-7-7。
    110 姜公伟:《北洋画报九周年纪念日》,《北洋画报》,1935-7-7。
    111 李丽娟:《“读图”:终结画报的时代》,对外大传播,2005(7):21.
    112 微晒:《略谈画报文字》,《北洋画报》,1932-7-12。
    113 《北画真正价值之所在》,《北洋画报》,1928-7-7(3)。
    114 武越:《过去未来》,《北洋画报》,1927-7-6(2)。
    115 凫公:《读画报的感想》,《北洋画报》,1932-7-7(2)。
    116 《画楼主人》,《五周纪念感言》,《北洋画报》,1931-7-7(2)。
    117 《编辑者言》,《北洋画报》,1926-8-28(4)。
    118 《北洋画报》,1926-12-29。
    119 《北洋画报》,1927-1-28。
    120 《北洋画报》,1927-7-13。
    121秋尘:《最初制铜版的国人是谁》,《北洋画报》,1932-9-6(2)。
    122 《北洋画报》,1929-4-11。
    123 《北画发展之步骤》,《北洋画报》,1929-7-7。
    124 张爱玲:《怨女》,《张爱玲文集》第三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351页。
    125 蔡元培全集(二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
    126 《北洋画报》第8卷,359期(3)版。
    127 《北洋画报》,1928-4-18。
    128 黄玉涛:《民国时期商业广告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9 《北洋画报》,1936-2-27。
    130 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近代天津图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178.
    131 《北洋画报》,1929-7-7。
    132 马艺:《天津新闻传播史纲要》[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1.
    133 谭好哲:《中国现代美育的历史进程与目标取向》,谭好哲刘彦顺等著:《美育的意义——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发展史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34 徐斡:《中论·艺纪》,郁沅、张明高编《魏晋南北朝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0-53页。
    135 “艺术教育”概念是在近代出现,与“美育”概念几乎同一时期产生。晚清、民国时期的中国学术界艺术界,美学与艺术、美术并不区分,美育与艺术教育、美术教育常常通用。
    136 王国维:《哲学辨惑》,原载《教育世界》第55号,1903年7月,转引自陈鸿祥《王国维与近代东西方学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9月版,第19页。
    137 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原载《教育世界》第56号,1903年8月,转引自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第373页。
    138 王国维:《教育家之希尔列尔》,《王国维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64页。
    139 同上,第155-156页。
    140 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海:中华书局1932年11月再版,第157页。
    141 谭好哲:《中国现代美育的历史进程与目标取向》,引自谭好哲刘彦顺等著《美育的意义——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发展史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142 中国蔡元培研究会主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版,第668页。
    143 蔡元培:《新教育的意见》,原载《教育杂志》第3年第11期,1912年2月,转引自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第4册)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版,第30页。
    144 有学者认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是产生于欧洲面临工业文明造成的生态不平衡而引起的哲学思考,进而构想起物欲的、无利害冲突的审美追求。在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这样的课题过于超前。由于中国历来就没有—种类于基督教那样成为民族精神支柱的宗教,对感情的需要也并不以宗教为始源与归宿,因此基本不存在要用—种东西代替宗教的现实需求。在那个时代,中国人所面临的主要是走出封建桎梏和维护民族生存。因此,尽管蔡元培的主张是富于远见的,却不可能真正实现。
    145 周玲荪《新文化运动和美育》,《美育》第三期,中华美育会1920年6月出版。
    146 《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7页。
    147 金发:《编辑后的话》,载《美育》第1期,1928年1月。
    148 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海,中华书局1932年11月再版,第185页。
    49 郑工;《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1875—1976)》,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94—95页。
    150 陈平原:《晚清人眼中的西学东渐——以<点石斋画报>为中心》,见陈平原,王德威,商伟编《晚明与明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版,第190页。
    151 《北洋画报》,1934-9-22。
    152 文嘉琳:《中国近现代美术展览会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第8页。
    153 惜霜:《图画修得法》,载《醒狮》第2期,1905年10月。
    154 文嘉琳:《中国近现代美术展览会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第9页。
    155 原载《时报》1907年7月7日,转引自王震《20世纪上海美术年表》,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17页。
    156 黄大德:《“美术”研究》,载《美术研究》2004年第2期。
    157 《北洋画报》,1929-8-17。
    158 《谈绿蕖》,《北洋画报》,1930-11-4。
    159 王小隐:《纪绿蕖画展》,《北洋画报》,1929-6-27。
    160 《组织中国博物馆协会缘起》,《中国博物馆协会会报》,第1卷第1期,1935年。
    61 郑观应.盛世危言[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第93页。
    163 《北洋画报》,1931-11-10。
    164 《北洋画报》,1936-9-12。
    165 路易斯·达盖尔(Daguerre,Louis-Jacques-mande),1787-1851。路易·雅克·芒戴·达盖尔出生于法国北部的科梅伊镇,早年曾从事艺术创作,后来他成功地设计出了西洋镜,采用特殊光的效用来展示全景画。在19世纪30年代末期,他又发明了实用摄影术,亦被称为达盖尔摄影术。
    166 蔡元培:《二十五年来中国之美育》,《环球中国学生会二十五周年纪念刊》,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年。
    167 戈公振:《时报》之《图画周刊》导言。
    168 费正清总主编:《剑桥中国史(1912-1949)》(上),第12册,民国篇,395页,台北,南天书局,1999。
    169 刘半农是“光社”主要成员之一,其著作《半农谈影》首次视摄影为艺术,是我国最早的摄影理论著作。
    170 据《北洋画报》第期记载,“北洋摄影会会员”包括:基本会员:孙仲宽、伦小赞、王乃泗、黄耀庭、周踊先、程镇、赵蔷生、林悦明、孙静庵、黄炽昌、黄善甫、沈器超、许家祯、刘卓勳、沈家机、姚第鸿、周瑟夫、瓦格梭夫;名誉会员:余国琦、沈磕盒、袁清泉、金亚雄、耿幼山、李择善、金梦庵、于自玄、李尔轩、吴苏蔡、励勤、王元章、梅建民、方建;总干事:冯武越。
    171 《益世报》,1928年7月10日。
    172 《北洋画报》,1928-4-7。
    173 《北洋画报》,1934-6-27。
    174 《北洋画报》,1930-10-18。
    175 《北洋画报》,1932-3-15。
    176 《北洋画报》,1927-2-19。
    177 参见黄金鳞:《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自序》,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年版。
    178 [美]凯瑟琳·卡利兹:《欲望、危险、身体——中国明末女德故事》,蒲隆、杨士虎译,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编:《性别与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81-182页。
    179班昭:《女诫》,张福清编:《女诫——妇女的枷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180 郑观应著:《盛世危言》,王贻梁评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181 禁缠足的历史并不是从近代开始的。满足入关后曾多次颁布禁缠足令,其中比较著名的是1662年清廷曾下诏禁女子缠足,规定违者罪其父母家长。1668年,王熙奏免其禁,于是缠足之风盛行。
    182 《万国公报》第11卷,1901年铅印本,第31页。
    183 抱拙子:《厦门戒缠足会》,李又宁、张玉法主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1842-1911)》,台北:龙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837页。
    184 康有为:《请禁妇女缠足折》,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6页。
    185 《北洋画报》,1929-5-14。
    186 《北洋画报》,1927-5-4。
    187 《社会体育》,《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下),开明书店1934年。
    188 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15页。
    189 方译:《“健美运动”练习须知》,《北洋画报》,1935-7-30.
    190 傅岩:《妇女的新生活》,正中书局1935年版。
    191 方译:《“健美运动”练习须知》,《北洋画报》,1935-7-30。
    192 诛心:《中国的进步》,《北洋画报》,1934-2-24。
    193 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2页。
    194 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二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195 夏晓虹:《清末的不缠足与女学堂》,《中国文化》1995年第11期,第223页。
    196 在传统中国社会里,“男主外,女主内”,女子“足不出中庭”,在“深闺”受到女性长辈和男性的规范,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礼法教育,家庭伦理就成为传统伦理的主要内容。
    197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女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1页。
    198 李华兴、吴嘉勋主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1页。
    199 20世纪初,国人自办女学堂逐渐多了起来,如1902年创办的务本女塾和爱国女学、1903年创办的湖南民立第一女学以及1904年创办的女子中西医学校。
    200 《大公报》,1907年3月23日。
    201 参见《大公报》,1903年3月5日。
    202 金一:《女界钟》,第78页。
    203 《大公报》,1904年11月20日。
    204 《城市细节与言行:天津600年》(卷三),第335页-341页,天津古籍出版社。
    205 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二卷),第478-479页。
    206 《北洋画报》,1930-9-6。
    207 《北洋画报》,1930-4-10。
    208 《北洋画报》,1927-7-13。
    209 《北洋画报》,1927-7-13。
    210 《北洋画报》,1928-2-25。
    211 《北洋画报》,1928-12-25。
    212 《北洋画报》,1929-1-24。
    213 《北洋画报》,1929-2-19。
    214 《北洋画报》,1929-8-13。
    215 《北洋画报》,1929-12-26。
    216 《北洋画报》,1930-6-10。
    217 《北洋画报》,1934-5-12。
    218 《北洋画报》,1934-10-25。
    219 连玲玲:《四十年来家国:评介Chinese Visions of Family and State,1915-1953》,《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12),2004-12。
    220 大白:《王承泰自杀别记》,《北洋画报》,1934-4-24。
    221 《教育局的女职员》,《大公报》,1930-5-3。
    222 白藕:《习艺所之蒋逸霄》,《北洋画报》,1932-6-11。
    223 柳萍:《漫谈职业女子的现况厄运和修养》,《女声》,1943-9-15。
    224 《北洋画报》,1934-5-26。
    225 《北洋画报》,1933-6-1。
    26 梁启超《变法通议》,何光宇评注,华夏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27 蔡元培《北大画法研究会旨趣书》,《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蔡元培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228 《北洋画报》,1931-10-10。
    229 这些老师有:严智开、汪洋洋、刘宗向、潘元牧、全庚靖、刘风虎(啸岩)(天津美术馆);李捷克(南开中学);田景琦(女二中):梁宝和、窦宗乐、窦宗甘兄弟(工艺美术学校)。
    230 《北洋画报》,1933-2-7。
    232 《北洋画报》,1932-11-10。
    233 《北洋画报》,1931-10-10。
    234 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第40页。
    235 此时平津通俗小说大多刊登在画报上,除《北洋画报》刊登赵焕亭、刘云若、李薰风、梅健庵等人连载小说外,《天津商报图画周刊》以刊登刘云若的《红杏出墙记》闻名,《天风报》》又先后推出刘云若的《春风回梦记》、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等有影响的作品。另外还有《立言画报》、《星期六画报》、《三六九画报》等均有北派通俗小说连载。
    236 数十年间、通俗小说在历史、社会言情、武侠等诸多题材产生了数量可观的作家群体,较为著名的有刘云若、还珠楼主、戴庵愚、李燃犀、李山野、宫白羽、郑证因、朱贞木、王度庐、耿小的、徐春羽、许吟秋、陈墨香等人。这些作家总计创作了近千部长篇小说。
    237 范伯群:《论“都市乡土小说”》,《文学评论》2002年版第3期。
    238 《津桥蝶影录》,《北洋画报》第1卷第1期,1926年7月7日。
    239 《北洋画报》,1935-8-22。
    240 《北洋画报》,1929-3-21。
    241 《北洋画报》,1930-8-14。
    242 《北洋画报》,1930-5-31。
    243 《北洋画报》,1930-7-3。
    245 杨义:《张恨水:文学奇观和文学史困惑》,杨义主编《张恨水名作欣赏》(序言),中国和平出版2002年版。
    246 李薰风:《球场上底蔷薇》,《北洋画报》,1933年4月11日第19卷第918期。
    247 陈平原:《俗文学研究的精神性、文学性与当代性》,《中华读书报》2004年11月10日。
    248 《第九卷卷首语补刊》,《北洋画报》1929年12月3日。
    249 刘叶秋:《忆刘云若》,《回忆旧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第73页。
    250 张元卿:《民国北派通俗小说论丛》,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07页。
    251 夏志清:《文学革命》,《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9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2 张元卿:《读图时代的绅商、大众读物与文学——解读<北洋画报>》,《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253 雷蒙德·威廉斯:《大都市概念与现代主义的出现》,《现代主义的政治》,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64页。
    254陆汉文博士学位论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基于社会统计的计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2002年。中国学术期刊网。
    255 同上注释。
    256 徐景星:《天津报海钩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1页。
    257 侯杰、曾秋云:《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女性生活状态解读——以蒋逸霄<天津市职业妇女生活>系列采访为中心的探讨》,《南方论丛》,2006年6月第2期。
    258 张爱玲:《怨女》,《张爱玲文集》第三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351页。
    259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蔡元培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4年,第页。
    260 《北洋画报》,8卷(359)第3版。
    261 徐景星:《天津报海钩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3页。
    262 黄玉涛:《民国时期商业广告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6页。
    263 《北洋画报》1928年4月18日。
    264 《北洋画报》1936年2月27日。
    265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302页。
    266 《北洋画报》1935年7月18日。
    267 郭宏安译:《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458页。
    268 《北洋画报》,1930-6-24.
    269 《北洋画报》,1930年7月22日第11卷第501期。
    270 胡缨:《翻译的传说——中国新女性的形成(1898-1918)》,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8页。
    271 李薰风:《球场上底蔷薇》,《北洋画报》,1933年5月9日第19卷第930期。
    272 耿传明:《决绝与眷恋:清末民初社会心态与文学转型》,第20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
    [1]北洋画报
    [2]《良友》画报
    [3]大公报
    [4]益世报
    [5]天津地方志
    [6]天津通志
    [7]天津市政协.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8]方汉奇.报史与报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9]方汉奇编著.中国近代报刊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1
    [10]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二编.上海:群联出版社,1954
    [11]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乙、丙、丁编.北京:中华书局,1952-1959
    [12]张静庐辑注.中国出版史料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
    [13]汪家熔.近代出版人的文化追求.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1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
    [15]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16]姜德明主编.陈原书话.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17]来新夏等著.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8]宋原放.出版纵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9]郑逸梅.书报话旧.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20]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上海:上海书店,1984
    [21]赵家璧.编辑忆旧.北京:三联书店,1984
    [22]徐铸成.报海旧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3]徐铸成.徐铸成回忆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4]顾执中.报人生涯.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1]葛飞.都市漩涡中的多重文化身份与路向——20世纪30年代郑伯奇在上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1)
    [2]梁惠娥.从《良友》看民国时期上海服饰的时尚特征.装饰,2005(11)
    [3]赵国忠.赵家璧编<我的良友>.出版史料,2005(2)
    [4]郑绩.从<良友>看左翼思潮在大众层面的传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3)
    [5]吴楣.自将磨洗认前朝——赏<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出版科学,2005(4)
    [6]杨春晓.解读<良友>画报的封面.新闻大学,2004(4)
    [7]汤静.<良友>画报——新型的美术大众传播载体.中国书画,2004(5)
    [8]王跃年.从<真相>到<良友> 1912—1937年中国摄影画报简论.民国档案,2004(3)
    [9]李志雄.<良友>:画报史上的一朵奇葩.广西大学学报,2003(6)
    [10]康慨.《<良友>的花样年华》.新闻周刊.2002,第4期
    [11]李康化.<良友画报>及其文化效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2)
    [12]方晓红.史可鉴今——从<良友画报>谈起.传媒观察,1995(2)
    [13]白国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华文画报——访香港<良友>画报社社长伍福强.中国工商,1993(7)
    [14]吴果中.<良友>画报文化地位整体建构的历史考察.现代传播,2007(3)
    [15]吴果中.中国近代画报的历史考略——以上海为中心.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2)
    [16]吴果中.民国<良友>画报影响力要素的综合解析.国际新闻界,2007(9)
    [17]朱英.开拓近代中国商人文化研究的初步构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6)
    [18]梁庄爱伦,郑立君等译.论中国传统的图像广告设计.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4)
    [19]孙会,贺军妙.<大公报>中的系列广告特色.历史教学,2008(2)
    [20]孙会,张文洲.<大公报>的教育广告与近代中国社会.社科纵横,2008(3)
    [21]孙会.传播中的折射——从晚清<大公报>广告透视天津社会生活.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7(2)
    [22]曾宪明.<申报>、<大公报>1925-1935十年间广告手法评析.郑州大学学报,1994(2)
    [23]刁苏彬.新记<大公报>时期的经营分析.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6)
    [24]王跃年.从<真相>到<良友> 1912-1937年中国摄影画报简论.民国档案,2004(3)
    [25]徐沛、周丹.早期中国画报的表征及其意义.文艺研究,2007(6)
    [26]李艳平.图像时代的开启:<点石斋画报>.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
    [27]马媛媛.<良友>画报内容的时代特色.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6)
    [28]熊向群.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画报的兴盛及其原因.中国编辑,2006(1)
    [29]俞政.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苏州大学学报,2008(1)
    [30]刘永昶.试析<良友画报>的编辑视野.编辑之友,2007(1)
    [31]姜吉玲.论<点石斋画报>的经营管理.东南传播,2007(8)
    [32]张元卿.读图时代的绅商、大众读物与文学——解读北洋画报.天津社会科学,2002(4)
    [33]朱灿飞.<北洋画报>的新闻传播学解读.青年记者,2008(15)
    [34]陈平原.新闻与石印——<点石斋画报>之成立.开放时代,2000(7)
    [35]陈平原.书画争夸点石斋.文史知识,2006(4)
    [36]吴福辉.漫议老画报.小说家,1999(2)
    [37]李斌.晚清报刊与文化大众化.贵州社会科学,1996(2)
    [38]裴丹青.<点石斋画报>和中国传媒的近代化.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3)
    [39]李艳平.图像阅读时代的开启:<点石斋画报>.安徽文学,2009(1)
    [40]罗宁辉.从画报生态位变化的历史轨迹探索画报发展规律.传媒,2008(4)
    [41]李从娜.<北洋画报>的身体史意蕴及解读.兰台世界,2011(16)
    [42]李从娜.从<北洋画报>看民国时期都市交际舞业.中州学刊,2010(1)
    [43]陈艳.<北洋画报>时期的刘云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4)
    [44]李永生.《记录时代的侧影——<北洋画报>研究》,硕士论文
    [45]陈艳.“新女性”的代表:从爱国女学生到女运动员——20世纪30年代<北洋画报>封面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9(12)
    [46]刘虹.从<北洋画报>看民国天津女性服饰风尚的传播.天津纺织科技,2011(2)
    [47]韩红星.近代报业的“选秀”策划与启示——以<北洋画报>的“四大坤旦皇后”选举为例.当代传播,2010(6)
    [48]韩红星.看<北洋画报>读天津历史.兰台世界,2010(9)
    [49]韩红星.民国天津市民消费文化空间的建构——基于<北洋画报>的研究.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7)
    [50]韩红星.中国近代女性角色的重塑——来自<北洋画报>的记录.妇女研究论丛,2011(4)
    [51]张一玮.作为文本的女影星:<北洋画报>和<大公报>中的黄柳霜.当代电影,2010(6)
    [52]张曙光.全球化:现代性的扩张及其界限.哲学动态,2006(4)
    [53]汪晖.传统与现代性.学术月刊,1994(6)
    [54]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文艺争鸣,1998(6)
    [55]李欧梵,汪晖.什么是“文化研究”?.读书,1994(7)
    [56]许纪霖.现代中国的民族国家认同.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6)
    [57]许纪霖.近代上海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之建构——20世纪20—30年代<申报》广告研究.学术月刊,2005(4)
    [58]许纪霖.都市空间视野中的知识分子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4(3)
    [59]格雷厄姆·默多克.以媒体为中介的现代性:传媒与当代生活.学术月刊,2006(3)
    [60]丁帆.现代性·民族性·后现代性——关于当前文化语境的对话.文艺争鸣,2001(6)
    [61]邹诗鹏.日常生活批判与知性启蒙.求是学刊,1996(6)
    [62]薛羽.“现代性”的上海悖论——读<上海摩登——一种新的都市文化在上海1930-1945).博览群书.2004(3)
    [63]吕美颐.评中国近代关于贤妻良母主义的论争,天津社会科学.1995(5)
    [64]董丽敏.女性主义:本土化及其维度.河北学刊.2004(5)
    [65]宋少鹏.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与女性个体国民身份确立.妇女研究论丛,2005(6)
    [66]李松.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画家集群的地域分布及社团活动.美术,1994(5)
    [67]万青力.南风北渐:民国初年南方画家主导的北方画坛.美术研究,2000(4)
    [68]薛永年.民国初期北京画坛传统派的再认识.美术观察,2002(4)
    [1]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3]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4]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李华兴.中华民国教育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6]申晓云主编.动荡转型中的民国教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7]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8]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9]李康化.漫话老上海知识阶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0]J.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1]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2]栾梅健.前工业文明与中国文学.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13]田中阳.百年文学与市民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14]张仲礼.中国近代城市发展与社会经济.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15]易惠莉.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16][美]玛丽·沃纳·玛利亚(Mary Warner Marien)著,郝红尉倪洋译,马传喜译校.摄影与摄影批评家——1839年至1900年间的文化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17][美]苏珊·桑塔格,黄灿然译.关于他人的痛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8]段怀清.传教士与晚清口岸文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19]张传敏.民国时期的大学新文学课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0]叶隽.另一种西学——中国现代留德学人及其对德国文化的接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1]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55
    [22]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3]陈平原,夏晓虹.图像晚清.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4]罗澎伟.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5]马运增.中国摄影史1840-1937.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
    [26]李欧梵著,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7]李淼胜.中国报刊图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28]马国亮.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三联书店,2002
    [29]吴果中.<良友>画报与上海都市文化.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0]周俊旗.民国天津社会生活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31]马艺.天津新闻传播史纲要.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2]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3][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34][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35][匈]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南京:南大书店,2005
    [36][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37][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8][英]尼古拉斯.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讨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9][英]亚当·弗格森.市民社会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3
    [40][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41][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42][加]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43][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4][美]赛弗林,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5][法]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王东亮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46][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47][英]汤林森著.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48][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
    [49][德]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50][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1]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2]张颐武.现代性中国.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53]周宪.现代性的张力.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2001
    [54]罗岗.帝国、都市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55]唐振常.上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56]马光仁.上海新闻史:1850-1949.上海:复旦出版社,1996
    [57]袁祖社.权力与自由:市民社会的人学考察.北京:社科出版社,2003
    [58]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二、三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9]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0]刘晓枫.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61]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2]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63]王绯.空前之迹: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1851—1930).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4]刘慧英.遭遇解放:1890—1930年代的中国女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65]胡缨.翻译的传说:中国新女性的形成(1898—1918).彭姗姗、龙瑜成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66]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社,2005
    [67]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68]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69]朱寿桐.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70]乔志强.中国近代绘画社团的研究.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9
    [71]吕澎.艺术的历史与事实.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
    [72]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73]单霁翔.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关于广义博物馆的思考.天津:天津大 学出版社,2011
    [74]黄淑芳.现代博物馆教育:理念与务实.台湾:台湾省立博物馆出版,1997
    [75]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76]张少侠、李小山.现代中国绘画史.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6
    [77]阮荣春、胡光华.中华民国美术史.成都:四川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78]郑工.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1875—1976).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
    [79]金雅.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蔡元培卷.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80]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81]姚玳玫.文化演绎中的图像:中国近现代文学/美术个案解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82]林家治.民国商业美术史.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83]王璜生.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84]肖伟胜.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85][美]w.J.T.米歇尔.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86]吴冶平.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理论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
    [87]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88]罗家德.社会网络分析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89]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0]胡全章.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91]张天星.报刊与晚清文学现代化的发生.南京:凤凰出版杜,2011
    [92]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3]李永东.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94]刘少文.大众媒体打造的神话——论张恨水的报人生活与报纸化文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95]耿传明.轻逸与沉重之间——“现代性”问题视野中的“新浪漫派”文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