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及方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所谓“教化”,即“以教化民”、“以教道民”之意。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道德教化的悠久传统,把教化看作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教化论也因之而成为中国伦理思想史的重要议题。本文认为,中国古代的教化思想以人性论为元点,尊天道论为基础,与刑罚论互表里,教化的目的是为了移风易俗,导人向善,使社会由秩序而和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教化方式。其中,官方教化作为教化的主导方式,在社会道德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重视乐教,是中国古代教化论的重要特色;所谓“神道设教”,是利用天命、鬼神之道来对百姓进行教化,宣扬统治权利来源的合法性、神圣性和权威性,以达到教化天下的目的;从社会结构上来看,传统的中国社会是熟人社会,乡规民约是熟人社会的教化形式;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细胞,家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教化重任;传统道德教化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蒙书、善书、通俗小说等道德读物是教化的重要载体;旌表是社会道德教化的制度化方式,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教化作用。本文认为,挖掘中国传统教化思想及其方式的有益资源,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基本精神,认识古代教化思想及其方式的价值合理性和历史局限性,汲取其中的合理因素,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中国古代的教化思想与中国传统伦理基本精神相一致,蕴含着浓厚的人文关怀。中国古代的诸种教化方式,以及在推行教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套成功经验,某种意义上反映了道德教育的一般规律,对于我们今天进行道德建设及道德教育,具有借鉴意义。古代教化论对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关系的论述,对现今的道德教育具有启发意义。
Civilizing aims to enlighten and moralize people with education. Civilizing haslong been stressed in China since ancient times and been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means of social governance. Therefore, civilizing theory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important theori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thical thoughts.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author holds that the civilizing theory in ancient China is on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features, for it takes the theory of humanity as the main focus, the theory of natural lawas it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the theory of penalty as its complement; and that thetheory aims to transform the outmoded habits and customs, guide people to be kind,thus building a society of order and harmony. Among all the ways of civilizing people,official civilizing plays a dominant role in the moral governance of the society. Musiccivilizing is also a striking feature of the ancient civilizing theory. The so-called“spiritual civilizing” is to influence people with the concepts of destiny and supernaturalbeings, and to advocate the legality, holiness and authority of the power of reign. Interms of social structure,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is a kind of acquaintance society,whose civilizing form is the local norm. As the most basic social elements, familiesshoulder important responsibilities of civilizing. Traditional moral civilizing is carriedout in various ways, among which moral reading materials like children’s books, moralbooks, and popular novels are important carriers of civilizing. Inscribed board forhonoring is institutionalized since it is also an effective way of civilizing people byhonoring moral model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at it is of significance to trace backthe beneficial resourc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ivilizing thoughts and their ways, tounderstand the basic spiri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ethical culture, and to know its valueand historical limitations and absorb the reasonable elements. Civilizing thoughts inancient China, which features in humanistic care,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basic spirits oftraditional Chinese ethics. Various kinds of civilizing ways in ancient China and a seriesof successful experience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reflect the generallaws of moral education and have special reference to our moral construction and moraleducation at present. The statements of ancient civilizing though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are of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totoday’s moral education.
引文
①全红.中国古代社会教化问题探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②张光博主编.社会学词典.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③朱克良.“教化”含义初探.孔孟月刊,第三十三卷,第三期.
    ④张锡勤.试论儒家的“教化”思想.齐鲁学刊,1998年第2期.
    ⑤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⑥关于“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可以参看《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第57页.
    ⑦江净帆.“教化”之概念的辨析与界定.社科纵横,2009年第1期.
    ⑧李申.教化之教就是宗教之教.文史哲,1998年第3期.
    ①何隽.儒家伦理教化的一个考察与分析.浙江学刊,1994年第5期.
    ②詹世友.论教化的三大原理.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0年第3期.
    ①王启忠.试论中国古代小说崇尚“教化”的传统.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②张振军.惩治与教化:儒教对传统小说的影响.齐鲁学刊,1995年第4期.
    ①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第1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张锡勤.《中国传统道德举要》,第391页,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关健英:《先秦秦汉德治法治关系思想研究》,第72页,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①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第139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①关健英.《先秦秦汉德治法治关系思想研究》,第18页,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②陈瑛主编.《中国伦理思想史》,第9页,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③傅佩荣.《儒道天论发微》,第165页,中华书局,2010年版.
    ①关健英.《先秦秦汉德治法治关系思想研究》,第219页,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①顾树森.《中国历代教育制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
    ①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①(唐)梁肃.《昆山县学记》,见孙培青编:《隋唐五代教育论著选》.
    ①(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十一,中华书局1957年.
    ②(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岳麓书社1987年.
    ①(清)张廷玉等.《明史·选举志》,中华书局1975年.
    ②李申.《中国儒教史》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清)乾隆官修.《清朝文献通考·学校考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②嘉靖《惟扬志》卷七公署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12,上海书店影印本1963年.
    ①(明)李龄.《南康府新建社学记》,见正德《南康府志》卷八文类,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39,上海书店影印本1964年.
    ①嘉靖《吴邑县志》卷十三书院,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9,上海书店影印本1990年.
    ①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②见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
    ①(清)杨桂森.《白沙书院学规》,见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②引自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③(清)葛其仁.《书院议》,《味经斋文集》卷一.
    ①(宋)文天祥.《赣州兴国县安湖书院记》,转引自邓洪波等编:《中国书院史资料》.
    ①《寓教于乐》,见完颜绍元.《千秋教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②《皇清奏议》,抄本,不分卷.
    ③(清)蓝鼎元.潮州风俗考,见《鹿洲初集》卷十四《考》.
    ④王日根.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系统论纲,《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①郭沫若.《青铜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原序,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③(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中华书局1957年.
    ①(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见(宋)孟元老等著:《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盛录·梦粱录·武林旧事》.
    ①唐国军.“亲民”与“教化”,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论——儒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模式研究之三,广西社会科学,2008.1.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第4页,三联书店,1985年版.
    ②曹国庆.《明代乡约推行的特点》,《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总第15期).
    ①弘治《夷陵州志》卷五惠政(乡约),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62,上海书店影印本1990年.
    ①(明)萧雍.《赤山会约》,见邓洪波等编:《中国书院史资料》.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第55页,三联书店,1985年版.
    ①钱穆.《国史大纲》(下册).
    ①安广禄.我国最早的乡规民约,《法制日报》,1997年12月12日.
    ②张哲郎.《乡遂遗规——村社的结构》,见《吾土与吾民》,三联书店1992年.
    ①杨念群.《基层教化的转型:乡约与晚清治道之变迁》,见《杨念群自选集》,广西师大出版社2000年.
    ①(明)黄鸣坷撰修:《南安府志》卷二。转引自黄书光主编:《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②嘉靖《瑞金县志》卷一《风俗》.
    ③杨念群:《基层教化的转型:乡约与晚清治道之变迁》,见《杨念群自选集》.
    ①(清)陆世仪:《治乡三约》,见向南燕、张越编注:《俗约——教化的基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以下引文皆出自该篇.
    ①张广修.《村规民约的历史演变》,载《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①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①李悔吾.《中国小说史漫稿》绪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①无名氏等原著.程毅中等点校:《京本通俗小说等五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6页.
    ②无名氏等原著.程毅中等点校:《京本通俗小说等五种》,第77页.
    ①无名氏等原著.程毅中等点校:《京本通俗小说等五种》,第81页.
    ②(日)小野四平著,施小炜等译.《中国近代白话短篇小说研究》.上海古藉出版社,1997年.
    ①(明)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见曾祖荫等选注:《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选注》,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
    ①王彦章.清代的奖赏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周易正义[M].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2]尚书正义[M].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3]毛诗正义[M].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4]春秋左传正义[M].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5]郑玄,孔颖达.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7年.
    [6]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4年版.
    [7]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84年版.
    [8]王先谦.荀子集解[M].中华书局,1988.
    [9]张万棣,张万彬,殷同光等.吕氏春秋译注[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0]二十四史[M].中华书局,校本.
    [11]颜氏家训[M].清光绪元年(1875)湖北崇文书局刊本.
    [12]三字经[M].岳麓书社,1986年铅印本.
    [13]千字文通译[M].巴蜀书社,1989年铅印本.
    [14]增广贤文[M].黄山书社,2002年铅印本.
    [15]曾文正公家训[M].清光绪年间上海申报馆仿聚真版.
    [16]戒子通录[M].四库全书[M].第703册.
    [17]家范.朱文瑞公藏书[M].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朱衡等重刊本.
    [18]袁氏世范.津河广仁堂所刻书[M].清光绪中津河广仁堂刊书.
    [19]庭训格言.四库全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87年缩印本.
    [20]训俗遗规.载《五种遗规》,清光绪乙未年(1895)浙江书局重刊本.
    [21]朱熹.童蒙须知[M].合肥:黄山书社,2003.
    [22]王钦若.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张锡勤.中国传统道德举要[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8.12.
    [2]张锡勤,孙实明,饶良伦主编.中国伦理思想通史(上、下册)[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
    [3]张锡勤,柴文华.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史稿(上、下卷)[M].人民出版社,2008.
    [4]中国丛书综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5]黄书光主编.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6]王有英.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7]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重排本.教育修养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8]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9]廖其发.先秦两汉人性论与教育思想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12.
    [10]唐镜.德治中国:中国古代德治思想论纲[M].北京:文史出版社,2007.3.
    [11]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2]中国古代乐论选辑[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5.
    [13]陈东原.中国教育史(上、下册)[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14]龚书铎.中国社会通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15]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16](日)田仲一成著,云贵彬,于允译.中国的宗族与戏剧[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7]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18]郑振铎著.中国俗文学史[M].郑振铎全集第7册[M].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
    [19]赵秀玲著.中国乡里制度[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0]游子安.劝化金箴——清代善书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21]费成康主编.中国的家法族规[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2]王树范,王华主编.历代名人教子之道[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2(家政要览/刘相主编)
    [23]谢宝耿.中国孝道精华[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24]周秀才等.中国历代家训大观[M].大连出版社,1997.
    [25]郑宏峰.中华家训·绣像本[M].北京线装书局,2008.
    [26]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7]谢宝耿.中国家训精华[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28]朱孝贵.古今家训新编[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9]卢正言.中国历代家训观止[M].学林出版社,2004.4.
    [30]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上)[M].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31]曾祖荫等选注.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选注[M].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
    [32]孟森.明清史讲义[M].中华书局,1981.
    [33]王彦章.清代奖赏制度研究[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34]王梦鸥.礼记今注今译[M].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35]罗国杰,夏伟东.以德治国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
    [36]严洪昌.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1]张锡勤.中国古代重教化的传统及当代的借鉴意义[J].炎黄文化研究,1996年12月.
    [2]张锡勤.试论儒家的“教化”思想[J].齐鲁学刊,1998年第2期.
    [3]贺更粹.“礼乐教化”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第4期.
    [4]曹影.“教化”的缘起、内涵及与道德教育的异同[J].长白学刊,2005年第2期.
    [5]黄书光.论儒学社会化的若干途径[J].教育史研究,1992年第1期.
    [6]关健英.儒家道德形上学的论述元点、价值依据及对其的追问[J].哲学研究,2010年第3期.
    [7]张京华.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辨析[J].《东方道德研究》第四辑,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10月.
    [8]熊明安.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作用[J].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
    [9]丁钢.略论书院与乡俗教化[J].教育史研究,1992年第1期.
    [10]施克灿.中国古代社学教化职能初探[J].教育学报,2010年第1期.
    [11]陈剩勇.清代社学与中国古代官办初等教育体制[J].历史研究,1995年第6期.
    [12]王爱华,周国安.“以乐造士”——从西周的乐教看其培养战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13]李衡眉.试论中国古代的“乐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14]杨雅丽.论儒家乐论的伦理政治型特征[J].学术论坛,2006年第7期.
    [15]完颜绍元.寓教于乐[J],见《千秋教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16]李存山.评儒家的“以神道设教”思想[N].光明日报,1999年12月2日.
    [17]李慧强.“神道设教”小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增刊.
    [18]郑万耕.“神道设教”说考释[J].周易研究,2006年第2期.
    [19]吕宗力.汉代开国之君神话的建构与语境[J].史学集刊(长春),2010年第2期.
    [20]唐国军.“亲民”与教化: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论——儒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模式研究之三[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21]王海凤.汉代儒学的神学化[J].黑龙江史志,2011年第1期.
    [22]魏长领,因果报应与道德信仰——兼评宗教作为道德的保证[J].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2期.
    [23]张瑞泉.略论清代的乡村教化[J].史学集刊,1994年第3期.
    [24]杨念群.基层教化的转型:乡约与晚清治道之变迁[J].见《杨念群自选集》,广西师大出版社,2000.
    [25]曹国庆.明代乡约推行的特点[J].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春之卷.
    [26]董建辉.“乡约”不等于“乡规民约”[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7]李雅娟,王丽新.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初探[J].辽宁教育学院报,1994年第4期.
    [28]韩帅.论汉代的旌表方式[J].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29]秦永州、韩帅.中国旌表制度溯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30]李丰春.社会评论视野中的旌表制度[J].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31]那晓凌.明清时期的“义夫”旌表[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7年第2期.
    [32]孙朝阳.论明代旌表节烈的激励机制[J].殷都学刊,2009年第4期.
    [33]黄修明.中国古代“孝治天下”的历史反思[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4期.
    [34]王美华.官方旌表与唐宋两代孝悌行为的变异[J].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3年2期.
    [35]瞿菊农.中国古代蒙养教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1年第4期.
    [36]王有英.“圣人之教”遍于乡野:蒙学读物中的教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2月.
    [37]张祎琛.清代圣谕宣讲类善书的刊刻与传播[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38]陈霞.道教劝善书的界定及主要特征[J].道教研究,1998年第3期.
    [39]王有英.宋代日常读物与社会教化[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6期.
    [40]汪家熔.善书:古代秩序的规范[J].出版科学,2007年第4期.
    [41]万晴川.明清小说与善书[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年第1期.
    [42]陈芷烨.明清社会劝善书及功过格的历史作用及价值——以《太上感应篇》《太微仙君功过格》《文昌帝君阴骘文》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43]吕宗力.略论民间歌谣在汉代的政治作用及相关迷思[J].社会科学战线(长春),2008年第9期.
    [44]赖德杰.“风俗”略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45]杨辉.近三十年国内关于移风易俗问题的研究综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0期.
    [46]张岱年.移风易俗与传统美德[J].华夏文化,1994年第3期.
    [47]孙家洲,邬文玲.汉代士人“移风易俗”理论的构架及影响[J].中州学刊,1997年第4期.
    [48]王永平.论唐代的民间淫祠与移风易俗[J].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
    [49]杨瑾.移风易俗对秦文化变革的影响[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50]尤育号.清末资产阶级的移风易俗潮[J].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3期.
    [51]张节末,杨辉.“移风易俗”: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形态命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
    [52]周振鹤.从“九州异俗”到“六合同风”——两汉风俗区划的变迁[J].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4期.
    [53]王岸茂,论古代清官的重民思想和务实作风[J],史学月刊,1997年第1期.
    [54]关健英.文化传统视野下的中国古代德治主义[J].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1期.
    [55]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56]王永平.论唐代的民间淫祠与移风易俗[J].史学月刊(开封),2000年5期.
    [57]严昌洪.五四运动与社会风俗变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年第3期.
    [58]关健英.人伦教育:现代性视阈与传统道德资源[J].求是学刊,2011年第2期.
    [59]张锡勤、关健英.从中国古代的知行学说论及德育的内涵[J].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5期.
    [60]陈力祥.儒家传承核心价值观之经验与教训[J].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2期.
    [61]祖国华.“礼乐教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阐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0期.
    [62]王茂水.道德教化:问题与对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63]丁根林.略论儒家伦理普及教化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J].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3期.
    [64]刘倩.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及其现代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