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后信息化时代内的主要特征是突出信息的利用、应用价值及其信息所具有的社会与经济作用。本研究在分析和评价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综合教育心理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揭示出信息化时代我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对后信息化时代我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提出了思路,并进行了行性论证和分析。全文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界定了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对“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模式”、“后信息化时代与物联网”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描述,评述了国内外关于后信息化、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献;此外,还阐明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可能创新。
     第二章对全球信息化浪潮及其在中国的演进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而是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第二个方面是新中国的信息化发展回顾。第三个方面是后信息化时代的变革与诉求。
     第三章主要阐述我国邮电高校发展轨迹和人才培养面临的新课题。描述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我国邮电高校历史发展沿革、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邮电高校面临的机遇和选择;通过国内本科高校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现状评述,在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满意度调查、社会评价访谈的基础上,对我国邮电高校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梳理出了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第四章主要内容是国内外高校信息学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通过以知识基比较研究方法和指导原理比较研究法为主的课程体系比较研究方法,对我国邮电高校通信专业课程体系和美国高校通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对比,得出比较分析与结论。
     第五章是后信息化时代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分析了不同时代对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与全面发展的差异性要求,阐述了新时期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全面发展要求,明确了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提出人文素质是综合素质培养的核心因子。从课程体系入手,描述了交往行动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与方法。
     第六章是后信息化时代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阐述并分析了面向人才潜在能力创新的原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面向潜在能力培养方法创新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面向教育环境创新的创业发展能力培养模式,提出原始创新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要素。描述了冰川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与方法。
     第七章是信息技术人才的个性化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分析了客观社会合理化过程对信息技术个性化交往行动能力的需求,提出个性化能力培养的基本属性是尊重自我。描述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人才的个性化能力培养体系与方法。
The post-information age is characteristic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s practical value as well as its social and economic influe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status quo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alents nurturing in information age, this dissertation reveals the conflicts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alents nurturing and its social needs by way of documentary research, questionnaire survey, data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Meanwhile, this dissertation throws light on the education target and scenario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alents nurturing, arguing and analyzing its feasibility.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Chapter one, as the exordium of this dissertation, primarily introduces the reason, objective and value of the research topic, and then describes the key terms like "talent nurturing and nurturing mode","post-information age"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Furthermore, this chapter introduces the approach, method and possible innovation in this research.
     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tide of global infonnatiz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it comprises three main aspects, i.e., the tide of global infonnatization, the review of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nd the reform and demands in post-information age.
     Chapter three main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new situation in talents nurturing. It 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hina's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stage of elite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opportunities as well as alternatives in the stage of popular higher education. This chapter also gives a general comment on the status quo of information technonlogy talents nurturing in domestic undergraduate educaion. Based on the survey of satisfaction leve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alents nurturing and personal interviews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alents nurturing in China's post and telcommunication higher education and throws light on the new need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alents nurturing in post-information age.
     Chapter four focuses on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telecommuni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in higher education home and abroad. Through comparative research in knowledge data and instruction principium, this chapter compares the telecommunication curriculums systems in China and America and then draws a conclusion based on comparative data analysis.
     Chapter five expounds on the theory of comprehensive caliber nurtur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alents in post-information age and conducts a corresponding empirical research. It analyses the differential need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alents nurturing and comprehensive caliber nurturing in different ages. Based on the aforesaid analysis this chapter ascertains the education objectiv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alents nurturing in the new age. Meanwhile, this chapter holds that humanity quality should be the essential ingredient in comprehensive caliber nurtur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system this chapter also depicts in detail the comprehensive caliber nurturing mechanism and specific methods.
     Chapter six is concerned with the theory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creativity nurturing in post-information age. It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multifunctional nurturing modes, including creativity nurturing mode aiming at potentiality innovation, capability nurturing mode aiming at potentiality nurturing and entrepreneurship nurturing mode aiming at education background innovation. Finally, this chapter depic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alents nurturing mechanism and practical methods under the guidance of glacier theory.
     Chapter seven is about the theory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fostering of individualized caliber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alents nurturing. It analyses the urgent needs by the realistic society for individualiz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xecution capability during its rationalization process. In this chapter, self-esteem is raised as the fundamental attribute in individualized caliber nurturing. Meanwhile, this chapter depicts mechanism and methods in individualized caliber nurtur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alen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nstructivism.
引文
① 《现代汉语词典》第894页
    ② 《辞海》1999年版第1596页
    ③ 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2号)[Z]
    ④ http://baike.baidu.com/view/4483603.htm 百度百科
    (?) Radio Frcquency IDentification.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① 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世界著名未来学家.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之一,1970年出版《未来的冲击》.1980年出版《第三次浪潮》,1990年出版《权力的转移》等未来三部曲.对当今社会思潮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② 曼纽尔·卡斯泰尔(manuel castells)世界著名的信息社会研究专家、城市社会学家。
    ③ 《信息化城市》1989年版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也称万国商业机器公司。1911年创立,总部位于纽约州阿蒙克市,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
    ② 也称智能地球,即把感应嚣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这一概念由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
    gross domestic product
    ③ 保罗·罗默(Paul M.Romer)生于1955年,美国经济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伯顿·克拉克(Burton R. Clark)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高等教育和社会学教授,比较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① 全名为《高等教育:1961-1963年首相委任的以罗宾斯勋爵为主席的委员会报告》
    纽曼(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是现代重要的高等教育思想家。
    2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 (1866-1959)是一位教育家。
    ① 龚怡祖,(1950)-),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行政学;高等教育学。
    ② 龚怡祖《论大学培养模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版,第10-12页。
    2003年《教育理论与实践》(第10期)
    ① 欧洲人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
    ② 莫尔斯电码(又译为摩斯电码)是一种时通时断的信号代码,这种信号代码通过不同的排列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等。它由美国人艾尔菲德·维尔发明,当时他正在协助Samuel Morse进行摩尔斯电报机的发明(1835年)。
    ① 1962年,J·C·R·利克里德(J.C.R.Licklider)加入ARPA,并在后来成为IPTO的首席执行官。也就是他在任期间将办公室名称从命令控制研究(Command and Control Research)改为IPTO并使整个美国计算机科学领域研究的70%由ARPA赞助.ARPA不仅成为网络诞生地.同样也是电脑图形、平行过程、计算机模拟飞行等重要成果的诞生地。1969年底,啊帕网(ARPA)正式投入运行。
    ② 电信采用蜂巢技术的高级移动电话服务。
    ③ 频分多址(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是把分配给无线蜂窝电话通讯的频段分为30个信道,每一个信道都能够传输语音通话,数字服务和数字数据。
    ① 全球移动通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② 数字先进移动电话服务,也可以拼写为DAMPS足AMPS(先进移动电话服务)的数字版本,是美国cellulurtelephone(移动电话)服务的最开始的类似标准。
    ①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议,义名网络通讯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
    ③ 美国高级研究计划暑(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的简称。他的核心机构之一是信息处(IPTO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s Office)直在关注电脑图形、网络通讯、超级计算机等研究课题。
    ④ 是一个强大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②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是把时间分割成周期性的帧(Frame)每一个帧再分割成若干个时隙向基站发送信号,在满足定时和和同步的条件下,基站可以分别在各时隙中接收到各移动终端的信号而不混扰。
    ⑤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目前3G存在四种标准CDMA2000, WCDMA. TD-SCDMA, WiMAX.
    ① 1993年以来,我国信息化建设陆续启动了以“金”字命名的一系列国家级信息应用工程。主要包括:金关工程、金卡工程、金税工程、金财工程、金审工程、金盾工程、金农工程、金保工程、金水工程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等。
    李红升《战略与政策》2010年第4期
    《当代中国的邮电电事业》第一编之第一章之第五节之四、邮电事业的成就
    ① 154年9月,学院获准扩大规模后,儿经易地选址,最后经北京市建筑事务管理局批准,划拨西郊·间房土城(明光村)作为校址。基地面积36.48公顷(约550市市),南北长760米,东西宽480米。周界为东邻北京师范大学,北邻教育行政学院,西至西土城马路,南傍农田(现学院南路)。
    ② 1971年10月到1973年,学院改名为北京电信工程学院,由电信总局领导,实行军事化管理。
    ③ 1955年4月,开设工程经济专修科专业,招生对象主要是邮电企业推荐的科级以上的在职管理干部,因不属于本文的研究范畴,故不在此赘述。
    ④ 1955年学院创建时,从天津大学、重庆大学调入北京邮电学院的教师共48名。其中天津大学32名,重庆大学16名。
    ① 定广东路校址为校本部,原址白下路257号为分部。
    ② 根据邮电部娶求,学校自“一五”期间就承担了对留受教育者教育的任务,并培养出诸如越南国家电信总局局长黎德举、越南邮电科学研究院院长黎青勇等一批越南邮电行业的业务骨干和高级管理干部。
    ③ 招生时学制分别是三年和四年,且均为本科,但随后鉴于四年制本科总学时要达到2370学时,另加上政治课924学时,受教育者担过重,安排不过来,学院即向邮电部上报了《关于学制问题的意见》,经邮电部属院校教育工作会议决定遂将本科学制定为5年。
    ④ “文革”期间.重邮被迫停办十年,停止招生14年,于1970年改建为电信总局529厂,1973年改建为邮电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恢复办学。1980年,在四川省内招收了恢复学院后的首批本科生122名。
    ① 校址位于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
    ② 1969年,西安邮电学校被宣布撤销,改建为电信总局527厂。1986年,西安邮电学院恢复重建,同年面向全国招生。
    ①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通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救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阿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1 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在邮电部和电子工业部的基础上建立信息产业部,国家邮政局为其下属。邮电部从此被证实撤销,其职能由信息产业部与国家邮政局接管。
    ② 2005年北邮成立世纪学院;1999年南邮成立通达学院;2000年重邮成立移通学院。
    ① 当时江苏省本科第一批试行自主录取的高校共计8所。
    1 该制度意志持续到学校停止招收专科生。
    2 该制度一直持续到现在。
    3 大一、大二两学年打破专业界限,实行大班上课,并实行成缋排名后5%的受教育者淘汰回原行政班制度,大三、大四两学年回I到原行政班.除课程选择专业课外.由导师指导进行科研,计算学分。
    ① 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根据ITU-T的建议定义.是不同速度的数位信号的传输提供相应等级的信息结构,包括复用方法和映射方法.以及相关的同步方法组成的一个技术体制。
    ②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简称CAD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受教育者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CAI为受教育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个人化学习环境。综合应用多媒体、超文本,人工智能识库等计算机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上单一,片面的缺点。它的使用能有效地缩短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
    周玲.创新型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的挑战与思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第S2期
    ① 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
    ② The All India Council for Technical Education
    ③ Liberal Education
    ④ Instrumental Education
    ① All India Council for Technical Education
    ② Electrical Engineering
    1 Bachelor of Science in Electr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①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①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实验课程的发展现状 李晖;薄瑜;王涛;王蕾;常贺湧;.《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4-01
    ① 沛西.能《教育原理》1920年。上承绪,赵瑞瑛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65年版。
    ② 桑代克《教育之根本原理》1929年出版。
    ① 知识经济与21世纪人才素质 王延红《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2-30
    ②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Karl Marx , 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③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1820-1895)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1 论人文精神神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孙凤才-《党史文苑》-2004-08-30
    ① 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很重要孝感人才网 《网络(http://xg.566job.com)》
    1 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措施分析 牛进社《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9-10
    ① 在专业教学中促进科学与人文相融 刘献君《中国高等教育》2002-11-18
    ①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② 布罗伊尔(Breuer,Josdf,1842-1925)奥地利医生。1867年毕业于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弗洛伊德的同事。
    http://as(?).manaren.c
    1 图式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石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
    2 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平衡是指学习者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3 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1915年毕业于纳沙特尔大学生物学系。“日内瓦”学派创始人,主要研究领域为认知发展。
    4 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http://www.wlxkc.en/)
    ① 维果斯基(Lev Vygotsky,1896-1934)前苏联心理学家。1917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和沙尼亚夫斯基大学历史哲学系。“维列鲁”学派创始人,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
    ② 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_省烂漫_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
    ① 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5
    ② 王卫东.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价值观:西方之鉴与本十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9
    1. ACM and IEEE Computer Society. The ACM IT 2005 curriculum model. Retrieved 10 January,2005. http://campus.acm.org/public/comments/it_2005.pdf
    2. ACM/IEEE-IT 2008.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model.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2008. http://www.acm.org/education/curricula/ACM/IEEE-IT2008%20Curriculum. pdf
    3. AICTE (2000). Model curriculum for undergraduate programme in B.E./B. tech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ew Delhi:All India Council for Technical Education.
    4. Alberto Amaral. The Higher Education Managerial Revolution. 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
    5. Alex Koohang, Liz Riley, Terry Smith, and Kevin Floyd,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Volume 9, p99-113,2010.
    6. Brewer, J., Harriger, A., & Mendonca, J. (2006). Beyond the model:Building an effective and dynamic IT curriculum.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5,441-458,2006.
    7. Buckingham, D. & McFarlane, A. (2001). A digitally driven curriculum?@School Project, UK.
    8. Castells, M.. The internet galaxy:Reflections on internet, business and societ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9. Conceicao, P., Gibson, D. V., Heitor, M. V. & Sirlli, G. (2001). Beyond the digital economy: A perspective on innovation for the learning society.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67(2),115-142.
    10. Derek Bock. Universities and the future of America[M]. Duke University Press,1990.67
    11. Downey, J. P., McMurtrey, M. E., & Zeltmann, S. M.. Mapping the MIS curriculum based on critical Jonathan Ezer.
    12. Drinka, D., & Yen, M. Y. (2008). Controlling curriculum redesign with a process improvement mode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Education,19(3),331-342,2008.
    13. Eggleston, K., Jensen, R. & Zeckhauser, 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market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G. Kirkman, & M. Chowdhury (Eds.), The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Readiness for the networked world. 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4. Fritz K. Ringer, 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Modern Europe.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9.
    15. Goodson, I. F. (1994). Studying curriculum. UK:Open University Press.
    16. Goodson, I. F. (1998). The making of curriculum. London:The Falmer Press.
    17. H. C. Barnard, A History of English Education:from 1760, Richard Clay and Company Ltd,1961.
    18. H. Hale Bello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1826-1926, 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1929.
    19. Harold Silver. Higher education and opinion making in twentieth-century England. Portland:WOBURN Press,2003.
    20. Heather Eggins. Globalization and Reform in Higher Education. Bue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3.
    21. Helen Smith, Michael Armstrong and Sally Brown. Benchmarking and Threshold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 London:Kogan Page Limited,1999.
    22. Hiled De Ridder-Symoens ed., A History of University in Europe, Vol.1, Universities in the Middle Ages. Cambridge, [Engl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23. Hiled De Ridder-Symoens ed., Walter Ruegg, 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 Vol.2, Universities in early modern Europe(1500-1800). Cambridge, [Engl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4. Hiled De Ridder-Symoens ed., Walter. Ruegg. 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 Vol.3. University in th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1800-1945. Cambridge, [Engl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25. Information Book for Undergraduate Economics Majors of Stanford University. http:www.econ.Stanford.edu/econ/undergrad/infobook.btml.1999-04-12
    26. J. Stuart Maclure. Educational documents:England and Wales,1816 to the present day. London Methuen,1986.
    27. Jan Currie. Globalizing Practices and University Responses:European and Anglo - Ameriean Differences. London:Praeger Publishers,2003.
    28. Kelegai, L. & Middleton, M. (200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Papua New Guinea: Cultur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fluence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1 (1), 11-23.
    29. Kohli, R. & Health. T.. Industry-academia interaction:Key to IT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6(15),1-4,2001.
    30. Lesley Pugsley. The university challenge:higher education markets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Alder shot: Ash gate,2004.
    31. Liu, H. & Jiang, Y..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o industry in China: Nature and implications. Technovation,21(3),175-188,2001.
    32. Lunt, B. M., Lawson, E. A., Goodman, G., & Helps, C. R. G.. Designing an IT curriculum: The results of the first CITC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the 2002 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nual Conference & Exposition. Montreal, Quebec, Canada,2002.
    33. Malcolm Prowle and Eric Morgan.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 Higher Education.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Falmer,2005.
    34. Marilyn Strathem. Audit Culture:Anthropological Studies in Accountability, Ethics and the Academy. London:Rutledge,2000.
    35. Mary Henkel and Brenda Little. Chang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Education and the State.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1999
    36. Mary Henkel. Academic Identities and Policy Change in Higher Education. London: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2000.
    37. Maurice Kogan and Stephen Hanney. Reforming Higher Edueation. London: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2000.
    38. Page. The Bush Budget for Higher Education Help Keep College Affordable for American Families[EB/OL]. http://www.whitehouse.org,2002-05-02.
    39. Patrick McGhee. The Academic Quality Handbook. London:Kogan Page Limited,2003.
    40. Paul Gibbs and Michael Knapp. Marketing Higher and Further Education. London:Kogan Page,2002.
    41. Peter Scott. The Glob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1998
    42. Reffell, P. & Whitworth, A.. Information fluency:Critically examining IT education. New Library World,103,427-435,2002.
    43. Reichgelt, H., Zhang, A., & Price, B. (2002). Designing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The Georgia Southern University experienc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1 (4), 213-222. Retrieved from http://jite.org/documents/Voll/v1n4p213-221.pdf
    44. Roberts, E.. Computing educ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orkforce. ACM SIGCSE Bulletin, 32(2),83-90,2000.
    45. Roger Brown.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UK Experience Sineel992.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Falmer,2004.
    46. Saunders, M. & Machell, J.. Understanding emerging trends in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a and work connections. Higher Education Policy,13(3),287-302,2000.
    47. Sheila Slaughter and Larry Leslie. Academic Capitalism. 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7.
    48. Shirley Fisher. Stress in Academic Life:The Mental Assembly Line. 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1994.
    49. Tomas Lozano-Perez, New undergraduate carricula. http://www.eecs.mit.edu/ug /newcurriculum/ugcur-newsletter06. html.
    50. Williams, K.. Beyond the needs of industry:The liberal dimension of a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Pedagogy, Culture and Society,8(1),85-92,2000.
    51. Woratschek, C. R., & Lenox, T. L. (2009). Defining CS, IS, and IT:Are we there yet? Information Systems Education Journal,7(59),1-30.
    52.查卫平.美国高等教育信息(14)[J/OL].http://www.assessment.edu.cn/higher edu.html,2000-10-11.
    1.[美]Philip G. Altbach, Robert O.Berdahl, and Patricia J.Gumport.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政治、经济的挑战[M].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版.
    2.[美]艾萨克·康德尔.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
    3.[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版
    4.[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大学的兴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版
    5. [美]弗雷德里克·E·博德斯顿.管理今日大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版
    6.[美]亨利·埃兹科维茨. 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版
    7.[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版
    8.[美]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版
    9.[美]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1期
    10.[美]欧内斯特·L·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1979-1995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版
    11.[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版
    12.[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版
    13.[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
    14.[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版
    15.“本科教学评估自评报告”,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08年5月;
    16.“通信类专业大学生实践教育工作探讨与改革研究”研究报告,南京邮电大学教改项目,20 0年:
    17.艾宁,陈启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与实践[J].高教与经济,2006-9,(5).
    18.安云波.我国高校“4+2”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7,(7).
    19.白秀玉李秀花论创新人才与全面素质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1999年第4期
    20.北京七校课题组.高等工程人才素质要求及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3).
    21.蔡炎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之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3,(2).
    22.曹桂芳张文涵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研究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第2期
    23.曹伟汉设计性实验教学研究[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4.曾冬梅,黄国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层次、与涵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1)
    25.曾冬梅,黄国勋,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3,(7).
    26.陈彬.知识经济与大学办学模式改革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版
    27.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7期
    28.陈解放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期待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08期
    29.陈敏大众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学校分类[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第1期
    30.陈世瑛,张达明.工程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研究[J].江苏高教,1997(1).
    31.陈新民.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1.
    32.陈旭等 建立新的机制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3期
    33.陈煜.教学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模式选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9,(5).
    34.程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诠释与应对[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35.程星细读美国大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版
    36.崔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实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6-11,(6).
    37.高校应该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杭州日报,2008年12月19日;
    38.戴林富,游俊.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6,(1).
    39.邓丽曼,王娜,成舸.宽口径厚基础按信息大类培养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5,(6).
    40.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
    41.丰捷.“4+2”改变了什么——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的一次革命性创新[N].光明日报,2004-6-24.
    42.冯之俊周宏春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1998年5月
    43.甘阳等.中国大学改革之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版
    44.龚怡祖.论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45.龚怡祖.略论大学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1998(1).
    46.郭太敏论信息素质与人才培养中国图书馆学学报2003年第3期
    47.郝克明,马陆亭.关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探讨——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素质和培养模式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7,(6).
    48.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
    49.侯沛勇,杨思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德育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4).
    50.胡建华 高等教育价值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11期
    51.胡建华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52.胡建华、周川等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版
    53.胡建华《大学制度改革论》2006年
    54.胡建强,蒋道生张昌凡.“中山包装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6).
    55.黄长春.国外专业人才‘培养战略与实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版
    56.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57.蒋雪岩.构筑院(系)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631”工程的建构与运作[J].中国高教研究,2006,(9)
    58.教育部.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文件汇编,1998.
    59.金秋萍.独立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6,(2).
    60.柯文进.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06.(11).
    61.孔繁敏普通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方向光明日报2006-06-20
    62.孔宪铎我的科大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
    63.兰刚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8期
    64.李红.借鉴FT模式构建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J].职教通讯,2007,(6).
    65.李辉生,曹大文.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历史回顾[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5).
    66.李敬芬.高师理科动态“S+G”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5-12,(6).
    67.李康朱佐江.机能实验学[J]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年第3期
    68.李农.本科生导师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学习月刊,2006,(7).
    69.李硕豪,阎月勤.高校培养模式刍议[J].吉林教育科学,2000(2).
    70.李铁军 实行分类办学促进高校多样化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第5期
    71.李文鑫,黄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72.李兴业.七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版
    73.李亚萍,金佩华.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03,(5).
    74.李毅,刘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模式探析[J].教育与考试,2007,(3).
    75.李玉珍.“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J].教育科学.
    76.李志义.谈高水平大学如何构建本科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7,(15、16).
    77.李卓玲.推进校企合作走订单式人才培养之路[J].计算机教育2006-9.
    78.李子江/张斌贤.大学:自由/自制和控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版
    79.林 玲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综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月
    80.林华,张新林,李连胜.“1+2”动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6,(6).
    81.林卉,赵长胜.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2.
    82.林原,李连宏,姚继红,孔维西,吕莉.LAW培养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建立[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4,(4).
    83.柳中海万桂怡等实验科学创新与素质教育[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年第4期
    84.罗春燕,常正霞,邓华陵.产学研结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甘肃农业,2006,(2).
    85.马国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1,(4).
    86.马陆亭高等学校的分层与管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版
    87.马陆亭等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分类问题的思考[J]上海高教研究1996年第6期
    88.马陆亭科学技术促进中的高等学校架构[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
    89.马树杉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第3-4期
    90.马细珍重视高等教育科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5年第2期
    91.马祥兴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析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32期
    92.马妍春创新人才的内涵及特征[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93.马云鹏,曲铁华.高师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集美大学学报,2006-9,(3).
    94.马争,郑清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学质量在改革中提高[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2005年,(1).
    95.孟庆繁等探索性实验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年第1期
    96.倪心一 托夫勒谈高度信息化时代与金融投资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05期
    97.牛宏宝.文史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在反思中求突破[J].中国高等教育,2006,(19).
    98.欧群慧,周宁玉.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湖南大学“李达”教学改革实验班的思考和建议[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5.
    99.潘柳燕.复合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刍议[J].广西高教研究,2001,(6).
    100.潘懋元 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12期
    101.潘懋元吴玫 高等教育学校的分类和定位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第3期
    102.潘懋元走向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观[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103.庞烈鑫,刘朝晖 闫开印.构建研究型大学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2005,(4).
    104.钱理群等.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版
    105.阙海宝.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6,(9).
    106.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版
    107.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版
    108.斯荣喜,龚山平,邹晓东.独立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109.宋晓梅高校教师如何应对教育信息化 赤峰学院学报2010年11月第11期
    110.孙凤才,论人文精神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党史文苑,2004.8
    111.孙凌等加强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4期
    11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版
    113.探索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应用型本科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育发展研究,2007,(7).
    114.田泓 上海呼唤人才国际化2000年7月
    115.田跃平,陈志聪.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与培养模式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06-10,(5).
    116.通信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09-02-12:
    117.佟子林.论高等医药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3).
    118.万晓颖,刘尚林,蒋毅.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换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5-10,(5).
    119.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2000年5月
    120.汪茂湘,胡剑锋.试论民办本科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7-3,(1).
    121.王川龙,宋儒瑛.论高师院校数学课程“3+1”培养模式[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122.王晓波.对“2.5+1.5”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2).
    123.王义遒 多样化-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4期
    124.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版
    125.王智祥等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合格的应用性专门人才[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第3期
    126.王忠法等开展新体制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127.魏所康.培养模式论——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8.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 [J] 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
    129.吴伯田论信息在新技术革命中的地位[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130.朱洪波、杨龙祥等 物联网技术思想与应用策略,,通信学报,2010.11;
    131.谢和平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当代高水平大学的使命 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5期
    132.谢开勇.“志愿者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7-3,(1).
    133.许洁明.英国的导师制与研讨课[J].云南高教研究,1997.
    134.许亚非.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关于大学通识教育紧迫性及任务的思考[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02-2,(1)
    135.许晔,田晓,余日泰.“2+2”模式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计算机时代,2006,(6).
    136.薛万欣,陈晨探索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4).
    137.颜晖,吴明晖,王泽兵,陈观林,杨起帆,谢辉.浙大城市学院的“211”人才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07.5.
    138.杨东平.大学之道.[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版
    139.杨峻,刘亚军.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转变刍议[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140.杨林,褚绍绵.五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文化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1,(6).
    141.杨文斌,杨燕.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及其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7).
    142.杨杏芳.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8(6).
    143.杨燕.地方工科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2,(1).
    144.姚听.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信息,2007,(15)..
    145.叶国灿,胡国军,陈伟鸿.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6,(2)
    146.阴天榜.论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1998(4).
    147.尹大家.加强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1+N”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6,(2).
    148.游俊.构建独立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5,(6).
    149.于奕宁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陈佳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150.于长志.农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认识和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1998(8).
    151.俞建伟,方志梅.宁波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7(8).
    152.俞信.对素质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认识[J].工程教育研究,1997(4).
    153.臧冠荣.“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高层论坛综述[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3).
    154.增强人文素质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百度网)
    155.张晨民,高静颖.独立学院“应用+技能+素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5).
    156.张会玲.产学研结合思想在高校办学中的重要体现[J].高等农业教育,2004,(6).
    157.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值得关注的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大学教育》,2001,(1).
    158.张琼,朱克勤.独立学院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新探——基于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成功素质教育”思想的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9(5).
    159.张新平.教育组织范式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版
    160.张兴旺,吕树清,查小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江西教育科研,2007,(8).
    161.张振中,刘琳,马薇.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以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07-7,(4)
    162.赵韩强,赵树凯: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6,(4).
    163.赵雪丽.导师制在外向型中医人才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与实践研究[J].中医教育ECM,2007-5,26(3).
    164.郑清奎.关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1).
    165.钟立厚,张国忠.关于我国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武汉大学东湖分校的实践探索,湖北教育,2007-3-27.
    166.周海涛信息化时代教学模式的建构[J];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167.周济.促进高校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新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68.周健中.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取向与实施[J].教育导刊,1998(6).
    169.周泉兴.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6,(1).
    170.周西安,吴麟麟.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07,(1).
    171.周叶中,罗教讲.从市场需求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1,(6).
    172.周长源,吕其诚,杨洪杰.构建民办普通高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2).
    173.周祖德面向21世纪现代大学的新战略[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74.邹志仁试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年第3期
    175.邹祖莉设计实验与科学素质的培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