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中国近代小说中的民间因素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文化真正有了精英和民间明显的界分,应该自提出“全盘西化”口号的新文化运动开始。从此西方学理日益占据了文化主流的位置,和本土的原乡文化形成了异质性的张力,它同蕴含着文化混溶性和文化整体性的中国古典文化相类似,都彰显出较为单一的文化品质。而在近代中国,情况却远复杂的多。在近代中国,一方面新知识人出于强国目的的在文化层面急进的功利主义,使得西方的思想文化成为了被热衷介绍和学习的对象。另一方面,新知识人所生长的社会仍然处于传统社会之中,此时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依旧没有发生大的改变。而无论从时间的长度还是空间的广度,自幼就深浸于这一传统文化混溶结构之中的新知识人的生活时时刻刻就处在民间的包围之中。由此,民间因素对于此一时段小说创作的介入情况也呈现出了不同于古典时代也不同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复杂性,我们可以在众多的近代小说中找到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的多种应用,以及民间趣味影响了知识人对于民族国家想象和对于西方世界理解等情况。
     可以说,虽然中国的民间文化是中国整体文化的一部分,与精英文化有着一种同构关系,但从另一方面,由于民间本身的“自由自在性”和原生性,其必然蕴含着不同于精英和官方的特质。它的表述方式和价值追求等都与精英和官方文化形成了龃龉甚至一种潜在的对抗。这样具有不同侧面的民间文化因素对于近代小说文本的进入,以及新知识人对于民间资源自觉或不自觉的运用,乃至于其与西方文化的共时性的展演等,势必会给近代小说带来一种丰富的文化内蕴和多维的意义向度。就其表现来看,它本身不啻为是在文本内部的一场中西文化的对话。而充斥着这种文化对话的近代小说由它的流布在新文化以及新民间的生成过程中亦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其中反映出国人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诸多复杂的心态,记录下了转型期思想演变轨迹。由此,我们亦可以窥见中国文化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另一条路径,从而照察出本土文化,民族文化在民族现代精神建构中的意义及影响。
     本论文把近代小说受民间因素影响的状况分为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其一,借鉴民间文学研究的类型学研究方法对近代小说进行考察。
     在民间文学研究领域,往往将具有相同或相似情节的故事划分为一个类型。由于民间故事结构的简单,构成故事的情节单元较少,因此一种核心的情节单元往往就成为故事类型的标志。近代小说虽然属于文人创作,但是由于宣传和启蒙的迫切心理和写作时尚,小说的艺术建构反较历代文人创作有所削弱,而呈现出一种思想意蕴的直线性和单纯性以及小说结构的简单性。并且由于趋奉时尚的写作心理,近代小说创作的跟风和模仿的风气很盛,于是造成了不同文本从内容、主题到结构的相似性。这就使得运用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对其中情节单元的分析提炼成为可能。在论文的一至三章,笔者提取了近代小说中经常运用到的传统民间故事中的一些情节单元——“桃源故事”、“梦”和“魔宝”,来分析它们在新的时代背景及文学变革的语境之下各自所包含和传递的文化讯息和文化心理。
     其二,研究民间笑谑因素在中国近代小说中的表现。
     具体探讨中国的传统笑谑方式在近代滑稽小说中的继承和表现,以及其在都市新民间形成过程中的意义。
     在进行上述两方面研究的过程中,笔者从三个角度对近代小说中民间因素的作用进行了考查。其一,在知识人的新型民族国家及文化建构的追求中,近代小说中的哪些民间因素被改写,哪些被抑制和批判,哪些得到弘扬;民间因素帮助哪些新的文化思想元素生长,又潜在的颠覆和破坏了哪些政治文化意图;其二近代小说中的民间因素借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得以在广大普通民众中间大行其道,在市场运作下的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关系中,哪些民间资源被一再应用,它代表了过渡期普通人的怎样的文化心态,它在新民间形成中的作用,它如何与新知识人的现代理念进行对话。其三从文学发展本身,考察民间因素,特别是民间文学的叙事方式,叙事策略如何影响并参与了新文学的形成。
The real demar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between elite and civilian must begin with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around the time of the May4th Movement in1919) which put forward the slogan" wholesale westernization". Since then western theory has held principal part in cultural field, which pull in opposite directions heterogeneously with the native culture. It is similar to Chinese classical civilization with cultural compatibility and cultural integrity. Both of them reflect the character of simplex culture.In modern China, however, the situation is far more complex. On one hand, the utilitarianism of the new intellectuals in culture for the purpose of strengthening state makes western ideology and culture become popular to be introduced and studi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society in which the new intellectuals grow up is still a traditional society, and there is hardly dramatic change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society. Whether in the length of time or the breadth of space, the life of the new intellectuals whose life has deeply rooted in the compatibilit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since childhood is surrounded by civilian every now and then. Thus, the involvement of folk factors in fiction creation is different from either classical age or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We can find multiple applications of Chinese folktale types in many modern novels and how folk interest affect intellectuals about the imagination of national state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Western World.
     In a manner of speaking, Chinese folk culture is a part of entire culture with an isomorphism relation with elite culture, but on the other hand, it inevitably contains the character different from elite and authority for its freedom and original nature itself. Its expression approach and value pursuit has formed disagreement or even potential confrontation against elite and official culture. So the entry into the modern fiction affected by different sides of folk culture, the application of civil resources by the new intellectuals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as well as the synchronic show along with western culture, certainly will bring a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a multiple significance dimension in modern fiction. In the view of its performance, it is no less than a dialogu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inside the writing. The spread and generative process in new culture and new folk of modern fiction inundated with the cultural dialogue has exerted an influence that cannot be ignored. It has reflected the complicated mentality of countrymen hovering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 and has recorded the track of evolution of thoughts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Therefrom, we can get a glimpse of another path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ransforming into modern one and thu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and influence of local culture and national cultur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modern spirit.
     This paper makes corresponding research on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in how folk factors have affect modern fiction.
     First, the typology research method of folk literature is used for reference to inspect the modern fiction.
     In the field of folk literature research, stories of the same or similar plots are often classified as one type. As the simple structure and the less plot unit of folk tales, a core plot unit often becomes the flag of the type of the story. Although modern fictions are created by literary intellectuals, the artistic construction of the novel are weakened against literator creation in past dynasties because of the urgent psychology and writing style of publicity and enlightenment, presenting a kind of linearity and simplicity of thought connotation and a simplicity of the novel structure. And because of the writing psychology of fawning on fashion, ethos of copycat prevailed in the writing of modern novel, which caused the similarity of different texts in content and subject. This makes it possible to use the typology research method to analyze and refine the plot unit. From Chapter One to Chapter Three of the paper, some plot units of traditional folk tales which are often used in modern fictions, such as "the Land of Peach Blossoms","Dreams" and "Magical treasure", are extracted to analyze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they each contain and deliv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and revolutionary context of literature.
     Second, the manifestation of folk banter factors in Chinese modern fiction is studied.
     The inheritance and manifest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banter pattern in modern comical fiction, as well as the meaning of its forming process in new city and folk are specifically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two studies, three levels about the folk factors in the modern novel are proposed. The first, in intellectuals'pursuit of the new nation-state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which part of the folk factors in the modern novel is rewritten, which one is rejected, and which one is carried forward; which of new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elements mature with its help, whereas which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ntention are subverted and destroyed potentially. The second, the reason why the folk factors in modern fiction can spread widely in the majority of ordinary people is the modern media.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uthors and readers in market operation, we know which part of civil resource are repeatedly applied, and what cultural mentality is of ordinary people in a transition period, and its effect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civil, and how it engages in dialogue with the new intellectuals' modern concept. The thir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tself, how the folk factors, especially the narrative style and the narrative strategy have affected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literature is studied.
引文
1 以赛亚·柏林在他的《浪漫主义的根源》一书中借由分析诺瓦利斯艺术思想,描述了浪漫主义的“返乡情结”,他说;“当有人问诺瓦利斯他思想的落脚点在何处、他的艺术是什么的时候,他说:‘我总是在回家的路上,寻找我父亲的老宅。’某种意义上这句话具有宗教色彩,但他主要的意思是,那些关于异乡、陌生之地、异国、奇异之域的创作,那些源于日常生活经验的创作,那些关于变形、幻化的玄幻故事,那些具有象征或寓言色彩的故事,内含许多批评家苦思索隐多年的神秘模糊的典故,隐秘叵测的意象,都是返乡的尝试,一股力量吸引着他回到老家……”见(英)以赛亚·柏林著《浪漫主义的根源》,吕梁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106页。
    1 他说在民族主义运动的B阶段,民族主义者已将成形的“民族概念”直接导入政治运动当中,到C阶段,民族概念达到全民支持的规模。见(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1页。
    2比如梁启超在《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中,对民间歌谣的高度评价;蒋智由发表于1903年《新民丛报》上的《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等
    3 钟敬文《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08页。
    1 布莱斯蒂德《文化合作:未来时代的基调》,转引自陆扬《大众文化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第13页。
    2 克洛伊伯和克勒克洪:《文化:概念和定义述评》A.Kroeber and C.Kluckhohn,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New York:Vintage Books,1963年版,转引自陆扬《大众文化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页。
    1 《呐喊·社戏》,见《鲁迅小说全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6页。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编《晚清国家与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8页。
    2 耿光连主编《社会习俗变迁与近代中国》,山东:济南出版社,2009年,第251页。
    1 转引自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车,第151页。
    2 在他的《大同书·癸部·去苦界至极乐》中,他描绘了一个中国传统想象中的神仙世界:“大同之世,人无所思,安乐既极,惟思长生,而服食既精,忧虑绝无,……神仙之学大盛,于是中国抱朴,贞白丹丸之事,练煞,制气,养精,出神,尸解,胎变之旧学乃大光于天下。人至垂老,无不讲求,于是隐形,辟谷,飞升,游戏,亦必有人焉。”(见汤一介 杜维明主编《百年中国哲学经典·清末民初卷1898-1915》,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第51页。)
    3 彼得·伯克在论述欧洲贵族对于小传统的参与时说:“受过教育的贵族通过他们的母亲,姐妹,妻子和女儿与大众文化保持着联系,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可能是由农家保姆带大的,给他们唱过民谣,讲过民间故事。”见彼得·伯克《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4页。
    1 刘守华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页。
    1 彼得·伯克《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33页。
    1 见张玬主编《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第67页-第70页。
    1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5页。
    1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4页
    1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鸟托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95页。
    1 梁说:“渊明有他理想的社会组织,在《桃花源记》和《诗》里头表现出来。这篇记可以说是唐以前第一篇小说,在文学史上算是极有价值的创作……至于这篇文的内容,我就想起他一个名叫做东方Utopia(乌托邦)。”见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编《陶渊明资料汇编》(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页。
    1 哈贝马斯《作为未来的过去》,章国锋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2-123页。
    1 于润琦主编《清末民初小说书系科学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第73页
    2 (荷兰)格劳修斯培根《海洋自由论新大西岛》,宇川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4页。
    1 陈广忠译注《淮南子》,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333页.
    1 即便其中亦有类似于宗教背景的暗示,如《新大西岛》。
    1 保尔·利科《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17页。
    2 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62页。
    1 祁连休《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83页。
    1 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新年梦》,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37页。
    1 转引自杨建民《中国梦文化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5页。
    1 路英《中国梦文化》,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5年,第31页。
    2 在《论衡·订鬼篇》中,王充由对鬼的唯物论色彩的诠释讲到关于对梦行为的相关描摹:“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于疾病,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独卧空室之中,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矣。夫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见王充《论衡选译》,黄中亚陈恩林译注章培恒等主编,江苏:凤凰出版社,2011年,第228-第229页。)
    3 杨健民《中国梦文化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62页。
    1 弗拉基米尔·普罗普《故事形态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8页。
    2 转引自戴维·赫尔曼《新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页。
    3 陈戍国撰《春秋左传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第951页。
    1 荣格等著《人及其表象》,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第35页。
    1 比如万建中在《中国民间幻想故事中“魔物”话语的文化解读》一文中总结出禁止、违禁、后果(惩处)的结构链
    2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1108页。
    1 万建中在《中国民间散文叙事文学的主题学研究》一书中指出:“魔宝故事是指以魔宝为叙述中心,围绕主角得到和使用魔宝的过程而展开情节的民间幻想故事。在这样的故事里,魔宝既是故事中最重要的主题,也是体现故事主题的重要元素,是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关键功能。”见万建中在《中国民间散文叙事文学的主题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页。
    1 万建中《中国民间散文叙事文学的主题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84页。
    1 (瑞士)荣格著《原型与集体无意识》,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第167页。
    2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93页。
    3 在《仁学》中谭嗣同就通过“以太”推演出了脑电的存在:“以太之用之至灵而可征者,于人身为脑。·脑为有形质之电,是电必为无形质之脑。”见《谭嗣同全集》第295页。
    1 薛尔曼著《神的由来》,郑绍文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38页。
    1 徐念慈《余之小说观》中记载:“他肆我不知,即小说林之书计之,记侦探者最佳,约十之七八;记言情者次之,约十之五六;记社会态度、记滑稽事实者又次之,约十之三四;”可见滑稽小说在当时是有一定的市场较受读者欢迎的。见《小说林》1908年第九、十期,转引自徐中玉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2》,上海:上海书店,1995年,第351页:孙玉声在他的《退醒庐笔记》中载:“《官场现形记》说部,刊诸报端,购阅者踵相接,是为小说报界极盛时代。”转引自魏绍昌编《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8页。
    1 萧放等著《中国民俗史·明清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80页。
    2 《清议报》1898年12月,转引自徐中玉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2》,上海:上海书店,1995年,第302页。
    1 (法)古斯塔夫·庞勒《乌合之众》,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第122页。
    2 关于小报,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中记载:“小报的内容如何?当然以趣味为中心,第一不谈政治,所谓国家大事,概不与闻。所载的不过是街谈巷议,轶事秘闻。也没有好材料。执笔者都是当时所谓的洋场才子,还弄点什么诗词歌赋游戏文,也有一般人爱观的。到后来日趋下流,专写这些花界伶界的事。”见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第443页。
    1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编《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14页。
    2 转引自海风主编《吴趼人全集》第十卷,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95页。
    1 祁连休《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191页。
    2 (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10页。
    1 于润琦主编《清末民初小说书系·滑稽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第39页。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254页。
    2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页。
    3 徐中玉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2》,上海:上海书店,1995年,第242页。
    1 (俄)普罗普《滑稽与笑的问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页。
    2 张杰编选《巴赫金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第167页。
    1 普罗普在《滑稽与笑的问题》中指出,笑者总是认为自己比被笑者高明,在笑的同时,把自己与被笑者划分开来。他说:“构成快感的因素之一,是‘我不像你’。聪明人总是嘲笑蠢人;如果蠢人嘲笑聪明人,他这时就认为自己要比他所嘲笑的人聪明。这也涉及我们怀疑他人具有而不容自己具有的坏品质。”见普罗普在《滑稽与笑的问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67页。
    2 此类滑稽小说的代表作家李伯元和吴趼人都多次公开谈论并表现出对伦理和道德问题的关注,他们甚至声言,对于道德的捍卫是他们写作或编辑的目的。比如:李伯元自称其办《游戏报》是要“以诙谐之笔,写游戏之文,……上自列邦政治,下递风土人情,文则论辩,传记……人则士农工贾,强弱老幼……旁及神仙鬼怪之事,莫不描摹尽致,寓意劝惩,无义不搜,有体皆备……”吴趼人亦撰文说:“今日之社会,岌岌可危,故非急图恢复我固有之道德,不足以维持之。非徒言输入文明即可以改良革新者也。愚见所及,因以小说一体畅言之。”见《吴趼人全集第十卷》第95页、第100页。
    1 彼得·伯克《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9页。
    1 见魏绍昌编《李伯元研究资料》,顾颉刚《<官场现形记>之作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6页。
    2 魏绍昌编《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980年,第40页。
    1 见魏绍昌编《《李伯元研究资料》杨世骥评《文明小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43页。
    2 转引自魏绍昌编《李伯元研究资料》第28页。
    3 杨国强《晚清士人与世相》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4页。
    1 杨国强《晚清士人与世相》,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8页。
    2 (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528页。
    1 耿光连主编《社会习俗变迁与近代中国》,山东:济南出版社,2009年,第112页。
    1 《情议报》1898年12月,转引自徐中玉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2》,上海:上海书店,1995年,第302页。
    2 1906年11月《月月小说》创刊号,转引自《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卷》第263页。
    3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卷2》第216页。
    4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卷2》第268页。
    1 《新小说》1903至1904年第一、二卷,转引自徐中玉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2》,上海:上海书店,1995年,第327页。
    2 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第483页。
    1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7页。
    1 《鲁迅小说全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65页。
    1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香港友谊出版社,1979年,第40页。
    1 王瑶《鲁迅作品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77页。
    1 (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内蒙古:远方出版社,2004年,第51页。
    2 范伯群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俗文学集》,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第37页。
    1 转引自陆扬《大众文化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页。
    1 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8页,
    [1]《新小说》(1902年11月-1906年1月,共24期)
    [2]《绣像小说》(1903年5月-1906年4月,共72期)
    [3]《月月小说》(1906年11月-1909年1月,共24期)
    [4]《小说林》(1907年2月-1908年10月,共12期)
    [5]《新新小说》(1904年9月-1907年5月,共10期)
    [6]《新民丛报》(1902年2月2-1907年11月,共96期)
    [1]《山海经》,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3](南朝宋)刘义庆撰郑晚晴辑注:《幽明錄》,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4]列子著严北溟,严捷译注:《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5](宋)李防等编:《太平广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6](清)程世爵撰邓柯校点:《笑林广记》,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5.6版。
    [7][清]李汝珍著:《镜花缘》,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年版。
    [8]于润琦主编:《清末民初小说书系科学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
    [9](英)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著(英)[R.鲁滨逊](Ralph Robinson)译:《乌托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版。
    [10](荷兰)格劳修斯著:《海洋自由论新大西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陈广忠译注:《淮南子》,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
    [12]柏拉图著:《理想国》,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2009年版。
    [13](晋)陶潜撰,汪绍楹校注:《搜神后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14](春秋)左丘明著,蒋冀骋点校:《左传》,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
    [15]《史记》,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6](清)汪寄撰:《希夷梦》,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年版。
    [17](法)弗朗索瓦·拉伯雷著:《巨人传》,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18](英)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著,杨昊成译:《格列佛游记》,南京:译林出版社,1995年版。
    [19](晋)郭璞注:《穆天子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0](清)吴趼人著,钟贤培选注:《吴趼人小说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版。
    [21]蔡元培著,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1989年版。
    [22]张振国著:《晚清民国志怪传奇小说集研究》,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23]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
    [24]朱一玄编:《明清小说资料选编》,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
    [25]魏绍昌编:《吴趼人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6]魏绍昌编:《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7]阿英:《晚晴文学丛钞》,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28]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9年版。
    [29]薛正兴主编:《李伯元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30]于润琦主编:《清末民初小说书系》,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
    [31]张枬主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北京:三联书店,1960、1963、1977年版。
    [32]刘德隆等编:《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3]鲁迅:《鲁迅小说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4]崔钟雷:《鲁迅杂文集》,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版。
    [35]鲁迅:《鲁迅散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6]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7]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38]董文成、李勤学主编:《中国近代珍惜本小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39]李伯元:《南亭笔记》,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0]卢叔度:《我佛山人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
    [41]舒芜等主编:《近代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42]康有为撰,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90年版。
    [43](清)谭嗣同著,印永清评注:《仁学:走出不仁的中世纪》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4]孙家振:《退醒庐笔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45]包天笑著:《钏影楼回忆录》,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
    [46]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等主编:《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P14,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47]吴趼人著,海风主编:《吴趼人全集》,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48]《觚庵漫笔》
    [49]吴组缃等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1840-1919》,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1994年版。
    [50]严复:《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51]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2]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3]章培恒等编:《中国近代小说大系》,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54]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55]张勇主编:《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晚清至民国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6]郑振铎编:《晚清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7]梁心清,李伯元等:《中国近代孤本小说集成》,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8]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近代文学研究组编:《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59]明代乐天大笑生辑:《解愠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1]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版。
    [2]魏朝勇:《民国时期文学的政治想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3]黄永林著:《大众视野与民间立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4]阿英:《晚清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5]阿英:《小说闲谈四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6]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7]昌切:《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脉》,上海: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8]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三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0]吕微,安德明编:《民间叙事的多样性》,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
    [11]刘勇强著:《中国神话与小说》,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编:《晚清国家与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3]陈无我:《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14]陈平原、夏晓虹:《图像晚清》,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5]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
    [16]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见《胡适文集·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18]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蒋晓丽:《中国近代文学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成都:巴蜀出版社,2005年版。
    [20]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25]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26]郭延礼:《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7]刘小枫:《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28]欧阳健:《晚清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9]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30]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31]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32]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3]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34]夏晓虹、王风等著:《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5]夏晓虹:《晚清社会与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6]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7]胡成:《困窘的年代——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和道德重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38]单正平著:《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年版。
    [39]王玉德著:《神秘主义与中国近代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0]张振国著:《晚清民国志怪传奇小说集研究》,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41](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著陈定家,汪正龙等译:《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42](苏)李福清著,马昌仪编:《中国神话故事论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43](美)欧达伟:《中国现代民众思想史论——20世纪初期-1949年华北地区的民间文献及其思想观念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44]颜廷亮著:《晚清小说理论》,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45]袁健,郑荣编著:《晚清小说研究概说》,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6]杨国明著:《晚清小说与社会经济转型》,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版。
    [47]叶涛,周少明主编:《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8]王尔敏著:《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版。
    [49]雪犁主编:《中华民俗源流集成》,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0]段宝林,祁连休主编:《民间文学词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51]程华平著:《中国小说戏曲理论的近代转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2](美)韩南著,徐侠译:《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3]蒋晓丽著:《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版。
    [54](日)小野四平著,施小炜等译:《中国近代白话短篇小说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55]刘福祥编著:《智者的迷惘:晚清士大夫中西文化观演变的缩影》,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56]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7]周宁著/编注:《孔教乌托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58](美)赫茨勒(Hertzler, J.0.)著,张兆麟等译:《乌托邦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59](美)诺齐克(NOZICK, ROBERT)著,何怀宏等译:《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60]李乔:《清代官场百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1]葛兆光:《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62]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3]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4]季广茂:《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5]赖芳伶:《清末小说与社会政治变迁(1895-1911)》,台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版。
    [66]李孝悌:《清末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7]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8]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69]康来新:《晚清小说理论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版。
    [70]李世涛:《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71]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72]梁景和:《清末国民意识与参政意识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3]马勇:《近代中国文化诸问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4]单正平:《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5]任访秋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76]桑咸之:《晚清政治与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77]唐德刚:《晚清七十年》,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
    [78]时萌:《晚清小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79]王绯:《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80]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81]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82]肖宗志:《候补文官群体与晚晴政治》,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出版社,2007年版。
    [83]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4]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85]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86]杨联芬:《晚清与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7]杨联芬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期刊与思潮(1897-1949)》,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88]杨浩、叶览主编:《旧上海风云人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89]余虹:《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0]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1]袁健、郑荣编:《晚清小说概说》,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92]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93]袁伟时:《帝国日落——晚清大变局》,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4]尤西林:《人文精神与现代性》,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5]乐蘅军:《意志与命运——中国古典小说世界观综论》,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版。
    [96]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版。
    [97]张朋园:《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98]张鸣:《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年版。
    [99]郑大华、邹小站主编:《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00]钟叔河:《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01]郑逸梅:《清末民初文坛轶事》,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102]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3]钟敬文:《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08页。
    [104]耿光连:《社会习俗变迁与近代中国》,济南:济南出版社,2009年版。
    [105]高丙中著:《中国民俗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6]万建中等著:《中国民间叙事散文的主题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7]耿传明著:《决绝与眷恋:清末民初社会心态与文学转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8]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9]韩伟表著:《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
    [110]文娟著:《结缘与流变:申报馆与中国近代小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1]陈平原著:《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2]万建中著:《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3]张勇:《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晚清至民国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4]郑振铎:《晚清文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15]朱一玄编:《明清小说资料选编》,济南:齐鲁书社,1990年版。
    [116]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17]卢向国著:《温情政治的乌托邦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机理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8]李健著:《审美乌托邦的想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19]王雨辰著:《哲学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0](英)弗兰克尔著,褚振飞译:《文明:乌托邦与悲剧、潜意识的社会史》,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
    [121]张闳著:《乌托邦文学狂欢》,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22]陈周旺著:《正义之善论乌托邦的政治意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3]贺来著:《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24](苏)李福清著,马昌仪编:《中国神话故事论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125]钟敬文主编:《中国民俗史·明清卷》、《中国民俗史·民国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26]李湧、李道魁著:《中国吉祥民俗文化》,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9年版。
    [127]万建中著:《中国民间禁忌风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128]江帆主编:《中国民间神谱》,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129]王光东[等]著:《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0]王光东著:《新文学的民间传统》,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31]刘守华、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2]谢江平著:《反乌托邦思想的哲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3]杨健民著:《中国梦文化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34]刘文英曹玉田著:《梦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5]陆扬:《大众文化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6]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等主编:《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P14,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137]杨国强著:《晚清的士人与世相》,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138]李长莉,左玉河主编:《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39]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
    [140]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友谊出版社,1979年版。
    [141]王瑶:《王瑶全集》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美]丁韪良:《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沈弘、恽文捷、郝田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赵国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4][美]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美]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吕梁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6][美]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美]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徐侠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美]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美]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高力克、王跃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10][美]张灏:《张灏自选集》,崔志海、葛夫平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1][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
    [12][美]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3][美]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14][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6][美]勒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刘伟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7][日]樽本照雄:《清末小说研究集稿》,陈薇等译,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
    [18][日]小野四平著:《中国近代白话短篇小说研究》,施小炜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9][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0][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21][捷]米列娜编:《从传统到现代——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2][捷]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李燕乔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3][法]吉尔·德拉诺瓦:《民族与民族主义》,郑文彬、洪晖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24][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5][俄]M·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佟景韩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6][俄]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故事形态学》P18,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27][俄]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28][苏]普罗普:《滑稽与笑的问题》,杜书瀛、理然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9][英]伯克:《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0]哈贝马斯:《作为未来的过去》,章国锋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1][法]保尔·利科:《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王文融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32][美]戴卫·赫尔曼主编:《新叙事学》,马海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3][瑞士]荣格(JUNG,C.G.)等著:《人及其表象》,张月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版。
    [34][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原型与集体无意识》P167,徐德林译,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版。
    [35][美]斯蒂·汤普森著:《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郑海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36]薛尔曼:《神的由来》,郑绍文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37][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戴光年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版。
    [38][联邦德国]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蒲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万建中:《中国民间幻想故事中“魔物”话语的文化解读》,《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2]耿传明:《“新党”、“志士”、“洋场习气”的讥讽者——清末民初的“谴责小说”与反乌托邦的市民写作》,《烟台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3]耿传明:《清末民初“乌托邦”文学综论》,《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4]耿传明:《“政治小说”的出现与公理至上话语的确立——晚清社会心态的变异与浪漫主义的文学政治》,《江汉论坛》,2007年第1期。
    [5]耿传明:《“开明的保守派”——“谴责小说”作家群的文化性格考察》,《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6]耿传明:《清末民初的社会心理变异与文学兴替》,《学术月刊》,2007年第4期。
    [7]耿传明:《清末民初小说中“现代性”的起源、形态与文化特性》,《文学评论》,2010年第5期
    [8]欧阳健:《“讽刺”与“谴责”的错位与误读》,《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9]高小康:《论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深层结构》,《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0]罗家伦:《近代中国文学思想的变迁》,《新潮》第二卷第5号。
    [11]任复兴:《晚清士大夫对华夷观念的突破与近代爱国主义》,《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3期。
    [12]王飚、关爱和、袁进:《探寻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历程——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世纪回眸与前景展望》,《文学遗产》,2000年第4期。
    [13]王学钧:《李伯元传记研究的新进展》,《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第4期。
    [14]熊月之:《张园——晚清上海一个公共空间研究》,《档案与史学》,1996年第6期。
    [15]熊月之:《略论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产生与汇聚》,《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6期。
    [16]汪晖:《如何诠释“中国”及其“现代”——关于(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的几个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17]季桂起:《近代文学对中西文化资源的选择与融合》,《东岳论丛》,2010年第6期
    [18]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地位——兼论中国文学的近代化》,《文史哲》,2011年第3期
    [19]吴少平:《明代笑话评点初探》,《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4期
    [20]王敬敏:《从明清笑话看笑话的文体和功能》,《现代语文》,2007年第2期
    [21]杨小莉 邓颖玲:《<乌托邦>原罪观与现代神学救赎之道》,《求索》,2009年第9期。
    [22]蔡禹僧:《桃花源里的所有制形式》,《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7期。
    [23]陈庆超:《循环、永恒与期望:从时间维度看乌托邦》,《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4期。
    [24]王晓燕:《乌托邦的寻找或背离——以<桃花源记>为蓝本的乌托邦想象》,《湖南大学学报》,2010年9月。
    [25]张德明:《荒岛叙事:现代性展开的初始场景》,《浙江大学学报》,2009年5月。
    [26]于云玲:《文学乌托邦定义探讨》,《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2期。
    [27]刘卫英:《新时期以来明清小说宝物描写研究综述》,《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28]刘卫英:《明清小说宝物若干情节模式研究》,《山西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29]刘卫英:《明清小说宝物描写的形态与功能》,《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3期。
    [30]吴宇嫦:《论亚洲民间宝物故事中的禁忌形态与意义》,《山西师大学报》,2011年第6期。
    [31]刘涛:《以小说为中国立法——蔡元培的<新年梦>解》,《汉语言文学研究》,2010年第4期。
    [32]曹文轩:《丑化——鲁迅小说笔法之一》,《语文建设》,2012年第2期。
    [33]高远东:《<故事新编>的读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12期。
    [34]张玉法:《戊戌时期的学会运动》,《历史研究》,1998年第5期。
    [35]朱英:《论清末民初社会对国家的回应与制衡》,《开放时代》,1999年3、4月号。
    [36]王一川:《中国人想象之中国——20世纪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东方丛刊》,1997年第1、2辑。
    [37]杨春时:《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在中国的断裂与复合》,《学术月刊》,2001年第1期
    [1]Anderson Marston.The Limits of Realism:Chinese Fiction in the Revolutionary Period.Berkeley:U of California P,1990.
    [2]Chi-ching Hsia, "Yen fu and Liang Ch'i-chao as Advocates of New Fiction",Chinese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from Confucius to Liang Ch'i-ch'ao,ed.adele Austin rickett,Princeton UP,1978.
    [3]Chi-ching Hsia, "Obsession with China:the Moral Burden of Modern Chinese Literratue,"Appendix I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New Haven:Yale UP,1971.
    [4]Chi-ching Hsia,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Appedix. I,New Haven:Yale UP,1971.
    [5]J.Hillis Miller, the Form of Victorian Fiction,London:U of Norte Dame,1968.
    [6]Joseph R. Levenson, Liang Ch'i-ch'ao and the Mind of Modern China,Cambridge, Mass.:Havard University Press,1953.
    [7]Michael Lackner, Iwo Amelung, Joachim Kurtz, New term for new ideas:West knowledge and lexical chang in late imperial China,Leiden:Brill,2001.
    [8]Michael Lackner, Natascha Vittinghoff, Mapping meaning:the field of new learning in late Qing China.Leiden:Bill,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