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延安文艺的现代性与中国新文学的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20世纪以来,新旧政治体制的交锋、经济的转型、文化的革命、思想的嬗变都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命运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大变革中去。面对着这场疾风骤雨的革命风暴,无论是国家的政治体制,还是文化形态在各种变革力量的推动之下都从里而外,由表及里地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康有为梁启超的政治维新到“五四”新文化革命,再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族开始了艰难的由封建制度向现代民主制度的转型,在文化上则开始了由封建的、专制的家族文化向现代的、民主的民族国家文化的转型,由此中华民族迈出了走向现代化的征程。而中华民族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现代性也因此成为20世纪中华民族的最大追求。
     梳理20世纪前五十年中国历史变动的轨迹和思想嬗变的脉络,尽管在政治道路的选择上各路政治派系、政治力量明争暗斗,在文化建构上各种流派、思潮、学说争鸣激烈,但是在其中有一条主线——建立独立自主的现代民族国家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最强的呼声。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追求相呼应,肇始于晚清,蓬勃发展于五四的现代性成为打通20世纪中国各种思想壁垒和文化偏见的最重要的一环,连缀起20世纪中国思想发展的脉络。追及到延安时期,伴随革命的胜利和新的政权的建立,其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追求已经由一种政治理想变成了一种现实实践。而作为既受到革命重大影响同时又对革命发生重大影响的延安文艺,其在承续五四新文化革命所开拓的“人”的文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塑造。尤其是延安文艺在现代性的表现上,体现出与“五四”同构而异质的特点。同构体现出二者所追求的目标相同——基点都是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追求,异质则主要体现在二者在具体的文学体制、文学机制、文学的审美表现等方面都存有较大的不同。
     论文主要通过六个部分来具体阐述延安文艺的现代性与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这一问题。绪论部分通过对延安文艺现代性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即延安文艺的现代性与“五四”文学现代性相比,其所体现出的特殊性。延安文艺现代性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基点上,对民族主体性的高扬,对中国文学经验的重视,从而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性文学景观。论文用五个章节具体阐述了延安文艺的现代性以及它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第二章在对中国的现代性以及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概览的基础上,对延安文艺现代性的构建过程、特点进行了整体性把握。第三章和第四章针对延安文艺现代性的两套方案——启蒙与救亡方案进行了具体阐述。启蒙作为文学现代性追求的起点,在延安时期体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最典型的表现在延安时期文学对大众的再启蒙以及文学的启蒙已经由个体启蒙走向集体启蒙、直至阶级启蒙,从而将启蒙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第四章救亡方案中着重论述了延安时期文学的生产与传播。由于文艺与革命的紧密关系,延安时期的文学生产形成了双重生产主体—知识分子与大众相结合的两个生产主体,而双重生产主体的生成使得文学场发生了挪移,尤其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制度和规范的理论文本,促成了延安时期文艺范式的重大转型。两套方案既是论文阐述延安文艺现代性的基础,又是本论文的重点。论文的第五章和第六章则对延安文艺的几个重大的具体的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如文艺的大众化问题、文艺的民族形式论争问题。通过对这些具体的重大问题的探究,对延安文艺的两个维度—现代性与民族性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从而提出了延安文艺的现代性与民族性是延安文艺的两翼,二者不仅是延安文艺现代性的最大追求,也是中国新文学发生以来一个重大的命题。总体而言,可以用“一个基点,两套方案,两个维度”来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一个基点即延安文艺的现代性追求主要体现为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追求,两套方案主要是指延安文艺的现代性追求中既有启蒙的方案,又有救亡的方案,两个维度则确指其对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双重追求。
     对于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由于政治意识形态对文艺现代性的遮蔽,学界对于延安文艺现代性问题研究的匮乏,以及延安文艺现代性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因而使得对延安文艺现代性问题的研究面临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挑战。论文通过史论结合,点面结合,在对延安文艺具体史料梳理的基础上,对于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以及它之于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于影响延安文艺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大胆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如对于延安文艺生产的双重主体的发现,对于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的“有机化”问题,对于大众的再发现,对于启蒙由个体启蒙向阶级启蒙的转化,对于革命之于延安文艺的特殊功能,都提出了一些独创性的观点。尤其是对革命之于延安文艺的特殊价值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认为延安时期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追求建立现代的独立的民族国家的过程与延安文艺追求现代的民主意识的书写和新的文学表达具有内在的勾连,并且通过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现象、文学运动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对以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延安文艺的现代性是包含着民族性的现代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现代性”。
Since twentieth Century, the old and new political confront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cultural revolution of the clash, and volution of ideas will b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destiny to an unprecedented historical change. Faced with this flurry of revolutionary storm, whether the country's political system, or cultural forms in various change power,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from the inside and outside, from the surface to the center under the drive of all.From kang liang qichao's political reform to "May4th" new culture revolution, and then to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he Chinese nation embarked on the difficult transition from feudal system to modern democracy, on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started by the feudal and autocratic family culture to a modern,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thus the Chinese nation is a step toward modernization drive. While modern Chinese nation embodied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that has thus become the largest Chinese pursuit of twentieth Century.
     Combing fifty years before the20th century the track of the chang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and the context of the change in thoughts, although on the choice of political path various political factions, political infighting, o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theory of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is intense, but in one of the main line, to establish an independent modern nation-state become the strongest voice of the Chinese nation. Echoe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nation-state pursuit, originate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riving in the May4th movement as a barrier through the20th century Chinese ideas of modernity and cultural bias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annulus, linking up the structure of the20th centur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deas.Chase and to the Yan'an times, along with the victory of the revolu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regime, the pursuit of modern nation-state is by a kind of political ideal into a reality practice.But as affected by the revolution and the Yan'an literature and art have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revolution, its development in bear the May4th new culture revolution, on the basis of "human" literature, pay more attention to in the shape of a modern nation-state ideology. Especially the Yan'an literature and art on the expression of modernity, manifests with the "May4th"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characteristics. Isomorphism reflects both will have the same goal-basis pursuit of modern nation-state, heterogeneity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two in the concrete literary system, mechanism, the aesthetic expression of literature has larger different.
     Thesis mainly through six parts to specifically discuss about the modernity of Yan'an literature and ar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ew literature. The introduction par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Yan'an literature modernity study present situation, put forward the research emphasis of this paper, namely the Yan'an literature and art compared with "May4th" literature modernity, the modernity reflects the particularity of i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Yan'an literature modernity is the biggest in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nation states, attention to the national subjectivity and the experience of Chinese literature,so as to construct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modern literary landscape.The following five chapters elaborates the Yan'an literature and art of modernity and its for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ew literature. In the second chapter,on the basis of an overview of modernity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Yan'an literature modernity and characteristic have carried on the overall grasp. The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 expounds the modernity in Yan'an literature and art of two schemes, enlightenment and salvation plan Enlightenment as starting point of the literary modernity pursuit in the Yan'an period reflects a series of new features.The most typical performance in Yan'an literature on public enlightenment and literature enlightenment by individual enlightenment to collective enlightenment, enlightenment until the class, which will be enlightening to advance to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In the fourth chapter, national salvation plan focuses on the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Yan'an literature.Due to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revolution period, Yan'an literature production form double production subject-the intellectuals and the masses with a combination of two main production main body,,generated double production body of literature field in the move, especially in Yan'an,"speech at the Forum on literature" as a theoretical text important literary system and the standard, contributed to a major paradigm of literary of Yan'an during the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Two sets of the program is the paper base of Yan'an literary modernity, but also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It elaborates on the specific problems of Yan'an literature and art in the fifth chapter and the sixth chapter, such as the popularization and the controversy on national form of literature and art.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these specific issues, the two dimensions of modernity and nationality issues of Yan'an literature and art were analyzed, put forward the modernity and nationality is the wings of Yan'an literature and art, the two is not only the greatest pursuit of Yan'an literary modernity, but also a major proposition of the Chinese new literature since its occurrence.In general, can use the " a basis points, two sets of scheme,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two dimensions" to sum up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paper.,a basis points namely modernity pursuit of Yan'an literature and art mainly embodied in the pursuit of the modern nation-state,two set of scheme mainly refers to both the enlightenment modernity of Yan'an literature and art pursuit, and the salvation of the scheme, the two dimension is sure that the double pursuit of modernity and nationality.
     The modernity of Yan'an literature and art, due to political ideology on literature modernity of the shelter, academia to the lack of modernity of Yan'an literature and art, complexity and Yan'an literary modernity itself, thus making research on the problem of modern Yan'an literature is facing the dual challenges of theory and reality.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history, combining point, based on specific historical materials on Yan'an literature and art, the modernity of Yan'an literature and art, the research system, in-depth and develop it in Chinese New literature.On the basis of systematic research, thesis for some major issue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Yan'an's bold and put forward some new ideas, such as for Yan'an literature and art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double main body,the Yan'an of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period of "organic" problem, for the public, for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individual enlightenment to the class of enlightenment for the special function, the revolution in Yan'an literature, have put forward some original view.Especially for the special value of the revolution in Yan'an and conducted in-depth understanding, think the Yan'an period during the period of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pursuit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dern independent nation state process and the Yan'an literature and art pursuit of modern democracy consciousness writing and new literary expression is in collusion, through specific literary texts, literature phenomenon, literature movement carried out in-depth analysis on this issue.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above question, proposed the modernity of Yan'an literature contains nationality, is a "literary moderni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引文
① 王瑶:《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第一集“文学理论卷一”“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第1页。
    ① 王一川:《现代性文学:中国文学的新传统》,见宋剑华编《现代性与中国文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第330页。
    ① 谭好哲等:《现代性与民族性—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双重追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2页。
    ① 黄子平、钱理群、陈平原:《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见《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M].见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雷达:《中国文学是一个整体》[J],载《新华文摘》2005年第11期。
    ①姚斯:《文学传统与现代性的当代意识》[M].收入H·Steffen编的《现代性的面相》,该书由Gotingen,1965年出版,第154页。
    ② 马泰·卡林内斯库,顾爱生、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第18页。
    ③ 马泰·卡林内斯库,顾爱生、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第18页。
    ④ 汪晖:《死火重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⑤ 汪晖:《韦伯与中国现代性问题》[J].《学人》第6辑。
    ⑥ 钱中文:《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279页。
    ① [美]卡林内斯库,顾爱彬等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第48页。
    ② 陈晓明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第11页。
    ① 王晓初:《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形成历史轨迹》[J].《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② 安东尼·吉登斯,赵旭东等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第16页。
    ③ 安东尼·吉登斯,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第11页。
    ④ 安东尼·吉登斯,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第47页。
    ⑤ 张颐武:《对“现代性”的追问---90年代文学的一个趋向》[J].《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① 钱中文:《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第285页。
    ② 谭好哲等:《现代性与民族性—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双重追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69页。
    ① 陈晓明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第40页。
    ② 龙泉明:《现代性与现代主义》[J].《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
    ① 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124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312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312页。
    ① 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第472页。
    ② 《艾思奇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第481页。
    ①《红色中华·红中副刊》第1期[J].1936年11月30日。
    ②胡乔木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中说,当时延安究竟由多少文化人?没有做过详细统计,1944年春毛主席在一次谈话中,说延安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成千上百’,又说延安有六、七千知识分子。
    ③ 刘增杰:《从左翼文艺到工农兵文艺---对进入解放区左翼文艺家的历史考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5期。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432页。
    ⑤ 《中央宣传部、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与文化人团体的指示》[J].《共产党人》,第12期,1940年12月1日。
    ⑥ 《中央宣传部、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与文化人团体的指示》[J].《共产党人》,第12期,1940年12月1日。
    ① 《中央宣传部、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与文化人团体的指示》[J].《共产党人》第12期,1940年12月1日。
    ② 《中央宣传部、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与文化人团体的指示》[J].《共产党人》第12期,1940年12月1日。
    ③ 《中央宣传部、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与文化人团体的指示》[J].《共产党人》第12期,1940年12月1日。
    ④ 《中央宣传部、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与文化人团体的指示》[J].《共产党人》第12期,1940年12月1日。
    ⑤ 《总政治部、中央文委关于部队文艺工作的指示》[J].《八路军军政杂志》第3卷第2期,1941年2月15日。
    ① 刘增杰:《从左翼文艺到工农兵文艺一对进入解放区左翼文艺家的历史考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5期。
    ①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中国现代文学传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第39页。
    ② 《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23页。
    ③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865-866页。
    ①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848页。
    ②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J].1940年2月20日《解放》第九十八、九十九期合刊。
    ③ 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102页。
    ① 中国文艺协会,是由丁玲、成仿吾、李伯钊等三十四人倡议,于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在陕西保安县(今志丹县)正式成立的。在成立大会上,由毛泽东提议、全体会员通过定名为“中国文艺协会”。
    ② 《毛泽东论文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第4页。
    ③ 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第472页。
    ① 身体的意识形态,见特里·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② 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见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第295页。
    ① 赵一凡;《现代性》[J].《外国文学》,2003年第2期,第54页。
    ② 高力克:《求索现代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第85页。
    ③ 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④ 张清华:《火焰或灰烬—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启蒙主义》[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第3页。
    ①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第160-161页。
    ①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J].《走向未来》,1986年创刊号。
    ② 《日前的文化运动》,《生活星期刊》[J].1936年双十特刊。
    ③ 何干之:《中国启蒙运动史》[M].北京:生活书店,1947,第241页。
    ① 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84页。
    ① 《新哲学者的自己批判和关于新启蒙运动的建议》[J].《读书生活》第4卷,1936年第9期。
    ② 《论新启蒙运动》,《新世纪》第1卷[J].1936年第2期。
    ③ 何干之:《中国启蒙运动史》[M].上海:生活书店,1947,第12页。
    ④ 1942年6月27日,陕甘宁边区文委临时工作文员会召开延安剧作者座谈会,会上直接批评了“演大戏”是只演大剧与外国剧,“演大戏”遭到了严厉的批判。
    ⑤ 丁玲:《我们需要杂文》[J].《解放日报·副刊》,1941年10月23日。
    ⑥ 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为(文艺)百期纪念而作》,见《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第117页。
    ① 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为(文艺>百期纪念而作》[J].见《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第117页。
    ② 艾青:《论抗战以来的中国新诗—[朴素的歌]序》[J].《文艺阵地》第6卷第4期,1942年4月10日。
    ③ 何其芳:《给陈企霞同志的一封信》[J].《文艺月报》第4期,1941年4月1日。
    ④ 短篇,发表于《中国文化》第2卷第1期。
    ⑤ 短篇,发表于《谷雨》第一期。
    ① 《我们需要杂文》发表于1941年10月23日的《解放日报》。
    ② 《三八节有感》发表于1942年3月9日发表在《解放日报·文艺副刊》。
    ③ 《还是杂文时代》发表于《解放日报》,1942年3月12日。
    ④ 《政治家·艺术家》发表于《谷雨》第一卷第四期,1942年4月15日。
    ⑤ 《杂文还废不得说》发表于《谷雨》第一卷第五期,1942年6月15日。
    ① 《解放日报》,1941年5月24日。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827页。
    ① 谭好哲:《现代性与民族性一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双重追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第19页。
    ① 鲁迅:《连环图画琐谈》,《鲁迅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① 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49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艺论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② 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① 周扬:《与赵浩生谈历史功过》[J].《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2期。
    ② 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为<文艺>百期纪念而写》[J].《解放日报》,1942年3月11日。
    ③ 《共产党人》[J].1940年第3期。
    ① 刘家栋:《陈云在延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第93-94页。
    ① 《红色中华·红中副刊》第1期.1936年11月30日。
    ②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第424页。
    ③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第424页。
    ④ 《欢迎科学艺术人才》[J].《解放日报》,1941年6月10日。
    ⑤ 《毛泽东选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832-833页。
    ①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773页。
    ① 陆定一:《全党应该重视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见《陆定一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第779页。
    ① 安东尼奥·葛兰西,曹雷雨等译:《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10页。
    ② 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第451-453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49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857页。
    ⑤ 何其芳:《改造自己,改造艺术》[N].《解放日报》,1943年4月3日。
    ① 丁玲:《文艺界对王实味应有的态度及反省》,见《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第385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860页。
    ① 魏猛克:《抗战以来的中国文艺界》[J].《抗战文艺》第二卷第六期,1938年10月15日。
    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J].《中国文化》创刊号,1940年2月。
    ② 《鲁迅逝世二周年纪念题词》[N].《新华日报》,1938年10月19日。
    ① 文天行编:《国统区抗战文艺大事记》[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第87页。
    ② 《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见《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第512页。
    ③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见《郁达夫文集》第6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第261页。
    ④ 《五四的精神》,见《茅盾文集》第1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第143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827页。
    ②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865页。
    ③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J].《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④ 何其芳:《改造自己,改造艺术》[J].《解放日报》,1943年4月3日。
    ⑤ 丁玲:《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发行,1997。
    ① 朱鸿召:《延安时期的供给制生活》[J].《上海文学》,1999年第三期。
    ②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① 李智勇:《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1937-1945)[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② 安东尼奥·葛兰西,曹雷雨等译:《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5-6页。
    ① 钱文亮:《新文学运动方式的转变》[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第155-156页。
    ② 特里·伊格尔顿,马海良译:《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78-79页。
    ①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96。
    ② 钱文亮:《新文学运动方式的转变》[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第90页。
    ① 詹姆逊:《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文学》[J].《当代电影》,1984年第6期。
    ①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微文艺出版社,1999,第823页。
    ② 鲁迅:《论我们现在的文学运动》,《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第475页。
    ① 毛泽东:《日本进犯中国的近因及其前途》,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八册,2006年,第85页。
    ② 张光芒:《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论》[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第329页。
    ③ 高力克:《求索现代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第332页。
    ④ 张俊才、李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178页。
    ⑤ 高力克.《求索现代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① 以群:《关于抗战文艺活动》[J].《文艺阵地》,1938年5月第1卷第2期。
    ② 郭沫若:《新文艺的使命》[N].《新华日报》,1943年3月27日。
    ①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第6页。
    ② 林华瑜:《革命与爱情的现代性叙事图景---中国现代小说的题材叙事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第12页。
    ① 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见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第295页。
    ① 陈明:《西北战地服务团第一年纪实》[J].《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二期。
    ① 1941年9月16日副刊开辟,丁玲任主编。创刊号刊发了丁玲的《战斗是享受》,从第101期起改由舒群主编,111期停刊。
    ② 陈独秀:《通信》[J].《新青年》第一卷第六号。
    ①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430页。
    ① 朱鸿召:《重新厘定延安文学传统》[J].《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
    ① 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J].《创造月刊》第一卷第9期,1928年2月。
    ②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③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①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② 周恩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第28页。
    ③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500页。
    ④ 《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第668页。
    ⑤ 王海平等:《回想延安—1942》[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第323页。
    ①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第424页。
    ② 钟敬之:《延安鲁艺—我党创办的一所艺术学院》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第34页。
    ① 王富仁:《中国近现代文化和文学发展的逆向性特征》[J].《文学评论》,1989年第2期。
    ① 程光炜:《当代文学60年通说》[J].《文艺争鸣》,2009年第10期。
    ② 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料摘编》(下)[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① 参见1941年12月1日《文艺月报》第12期。
    ② 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214页。
    ① 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208页。
    ② 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215页。
    ① 何其芳:《毛泽东之歌》[J].《人民文学》第九期。
    ② 草明:《五月的延安》[M].艾克思主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第118页。
    ① 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115页。
    ② 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第211页。
    ①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① 《解放日报》[N].1943年11月8日。
    ②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① 《解放日报》,1943年10月22日。
    ② 《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N].《解放日报》,1943年11月8日。
    ①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②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①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②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③ 蓝海:《中国抗战文艺史》[M].北京:现代出版社,1947,第341页。
    ① 丁玲:《关于立场问题我见》[J].《谷雨》第1卷第5期,1942年6月。
    ② 列宁,曹葆华译:《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③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第847,879页。
    ① 胡风:《大众化问题在今天》,《胡风评论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J].《中国文化》创刊号,1940年2月。
    ②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J].《中国文化》创刊号,1940年2月。
    ③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J].《中国文化》创刊号,1940年2月。
    ① 《文艺的大众化》,《集外集拾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第130页。
    ② 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J].《文学月报》创刊号,1932。
    ③ 郑伯奇:《关于文学大众化的问题》[J].《大众文艺》,1930年第2卷第3期。
    ④ 瞿秋白:《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丁易编《大众文艺论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51,第113页。
    ①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版。
    ② 文天行编:《国统区抗战文艺大事记》[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第31页。
    ③ 《文化人座谈会热烈举行,四百文化战士大聚会》[N].《新华日报》(华北版),1942年1月18日。
    ① 鲁迅:《文艺的大众化》,《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② 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229页。
    ① 陈望道:《大众语论》[J].《文学》月刊,第三卷第二期。
    ① 周扬:《马克思与文艺—(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J].《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四期。
    ②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862页。
    ③ 端木蕻良:《诗的战斗历程》[J].《文艺阵地》,1938年第1卷第10期。
    ① 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料摘编》(下)[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① 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料摘编》(下)(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第330页。
    ② 何其芳:《改造自己,改造艺术》[N].《解放日报》,1943年4月3日。
    ③ 何其芳:《论文学上的民族形式》[J].《文艺战线》第5期,1939年11月。
    ① 《论文艺上的中国民族形式》[J].《文艺战线》第1卷第5号,1939年11月。
    ② 朱晓进:《文学与政治:从整合到非整合》[J].《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5期。
    ① 柯仲平:《论中国民歌》[J].《中国文化》第1卷第4期,1940年6月25日。
    ① 《延安文艺丛书·秧歌剧卷·前言》[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② 艾青:《秧歌剧的形式》[N].《解放日报》,1944年6月28日。
    ① 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203页。
    ① 席扬著:《文学思潮理论·方法·视野——兼论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若干问题》[M].上海:三联书店,2009,第152页。
    ① 陶伦惠:《通俗化与“拖住”》[J].《抗战生活》革新号第2卷2期,1941年10月25日。
    ② 荒煤:《鲁艺文艺工作团在前方》[J].《大众文艺》,1940年第1卷第4期。
    ①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864页。
    ① 1937年10月在延安成立,丁玲为团长。
    ② 《街头诗歌运动宣言》[N].《新中华报》,1938年8月10日。
    ① 袁勃:《诗歌的道路》[N].《新华日报》(华北版),1941年7月7日。
    ② 艾青:《展开街头诗运动》[N].《解放日报》,1942年9月27日。
    ③ 艾青:《展开街头诗运动》[N].《解放日报》,1942年9月27日。
    ④ 田间:《写在[给战斗者]的末页》[N].《诗刊》,1958年第1期。
    ① 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N].《解放日报》,1944年3月21。
    ① 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J].《中国文化》创刊号,1940年2月。
    ①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1998,第151页。
    ① 许志英,邹恬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839页。
    ① 《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第一集“文学理论卷一”,“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第9页。
    ② 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第3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534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707页。
    ①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534页。
    ② 《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708页。
    ③ 《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083页。
    ④ 徐懋庸:《民间艺术形式的采用》[N].《新中华报》,1938。
    ① 艾思奇:《旧形式新问题》[N].《文艺突击》新1卷第2期,1939年6月。
    ② 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J].《中国文化》第1卷创刊号,1940年2月15日。
    ③ 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J].《中国文化》第1卷创刊号,1940年2月15日。
    ④ 茅盾:《旧形式·民间形式与民族形式》[J].《中国文化》,1940年9月25日。
    ① 别林斯基:《对民间诗歌及其意义的总的看法》,《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第187页。
    ② 何其芳:《论文学上的民族形式》[N].《文艺战线》,第1卷第5期,1939年11月16日。
    ③ 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N].《中国文化》第1卷创刊号,1940年2月15日。
    ④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707页。
    ①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860页。
    ② 原载《文艺战线》第1卷第3期,见《论文化与艺术》[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50页。
    ③ 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胡风评论集》(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233-261页。
    ④ 光未然:《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J].《文学月报》第1卷第5期,1940年5月。
    ① 鲁迅:《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且介亭杂文末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第101页。
    ② 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J].《中国文化》创刊号,1940年2月15日。
    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J].《中国文化》创刊号,1940年2月。
    ① 旷新年:《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3期。
    ② 旷新年:《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3期。
    ① 李普:《赵树理印象记》,《赵树理研究资料》[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第19页。
    ② 郭沫若:《读了(李家庄的变迁]》[J].《北方杂志》第1、2期,1946年9月。
    ③ 郭沫若:《(板话)及其他》,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75页。
    ④ 孙犁:《谈赵树理》[N].《天津日报》,1979年1月4日。
    ⑤ 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
    ⑥ 茅盾:《论赵树理的小说》,《文萃》第2卷第10期,1946年12月。
    ⑦ 《人民日报》(晋冀鲁豫版),1946年8月23日。
    ⑧ 《人民日报》(晋冀鲁豫版),1947年5月4日。
    ⑨ 《晋冀鲁豫召开文艺座谈会》[N].《人民日报》,1947年8月10日。
    ⑩ 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N].《人民日报》,1943年8月10日。
    ① 赵树理:《也算经验》[N].《人民日报》,1949年6月26日。
    ② 旷新年:《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3期。
    ① 鲁迅:《文化偏至论》,选自《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② 鲁迅:《拿来主义》[N].《中华时报》副刊,1934年6月7日。
    ① 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M].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134页。
    ① 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第363页。
    ② 旷新年:《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3期。
    ③ 光未然:《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N].《文学月报》第1卷第5期,1940年5月。
    ① 《漫谈学术中国化问题》,见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5册“补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第550-561页。
    ② 谭好哲等:《现代性与民族性—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双重追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51页。
    《毛泽东选集》(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丁玲主编.《延安文艺丛书》[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
    林默涵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胡采等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周扬.《周扬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杨匡汉.《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斯诺.《西行漫记》[M].上海:三联书店,1978.
    刘增杰、王文金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艾克恩.《延安文艺纪盛》[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艾克恩主编.《延安文艺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蓝海.《抗战文艺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
    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钱理群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王培元.《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朱鸿召.《延安文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高新民、张树军.《延安整风实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王海平等主编.《回想延安·1942》[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中、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王剑青、冯健男主编.《晋察冀文艺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
    江超中.《解放区文艺概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58.
    齐礼.《边区实录初集》[M].延安:延安解放社,1939.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蔡仪.《中国新文学史讲话》[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2.
    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江超中.《解放区文艺概述:1941—1947》[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58.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谭好哲等.《现代性与民族性—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双重追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逢增玉.《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黄科安.《延安文艺研究:建构新的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程光炜.《文化的转轨:“鲁郭茅巴老曹”在中国:1949——1976》(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
    艾晓明.《中国左冀文学思潮探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孙琴安.《毛泽东与中国文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张鸿才.《延安文艺论稿》[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苏春生.《中国解放区文学思想流派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陈晋.《文人毛泽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李洁非.《解读延安》(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
    周纵策.《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8.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池田诚.《抗日战争与中国民众——中国的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高力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唐小兵主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M].上海:三联书店,2002.
    孟悦.《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刘增杰等.《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
    钱丹辉.《中国解放区文艺大辞典》[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苏光文主编.《1937—1945年中国文学爱国主义母题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陈晓明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高力克.《求索现代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M].1999.
    李扬.《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李扬.《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许志英,邹恬.《中国现代文学主潮》[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何满仓,师伟伟.1938—1942:左翼知识分子主导下的延安文艺建构[J].甘肃社会科学,2009(6)
    刘增杰.从左翼文艺到工农兵文艺—对进入解放区左翼文艺家的历史考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5)
    王富仁.对全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追求—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1989(3)
    倪婷婷.关于延安文学民族化、现代化问题的再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1998(3).
    刘江.何谓文艺的“工农兵方向”?[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7)
    刘江.论“工农兵文学”的独特样式[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卷(5).
    刘江.论毛泽东提出文艺“工农兵方向”的必然性—对其产生的“个人因由”的分析与探讨(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8)
    袁盛勇.集体创作与后期延安文艺戏剧作品的形成—以《逼上梁山》和《三打祝家庄》的创制为中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3)
    袁盛勇.论周扬延安时期文艺思想的构成[J].文艺研究,2007(3)
    袁盛勇.民族主义:前期延安文学观念形成的最初动力和逻辑起点[J].兰州大学 学报(社科版),2005(1)
    袁盛勇.延安时期的集体创作—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化写作方式的诞生[J].中山大学学报,2005(3)
    袁盛勇.党的文学:后期延安文艺的核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3).
    袁盛勇.民族——现代性:“民族形式”论争中延安文艺观念的现代性呈现(J].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4).
    袁盛勇.延安文艺及延安文艺研究刍议[J].文学评论,2005(1).
    郭国昌.集体写作与解放区的文学大众化思潮[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5)
    王利丽.救亡未忘启蒙—论解放区作家对农民落后意识的批判[J].文学评论,2003(6).
    王玉树,陈荣毅.略论解放区文学对民族文学形式的探讨[J].天津社会科学,1990(3).
    吴秀明,郭剑敏.论延安文学和体制化文学在打通现当代文学史中的特殊意义(J).学术研究,2006(12)
    祝学剑.论左翼文学在延安的转型与重塑[J].襄樊学院学报,2011(6)
    张卫中.十七年文学中的现代性与反现代性[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7)
    王小平.文艺大众化:从现代到后现代[J].社会科学研究,2008(6)
    王宁.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当代文学[J].中国社会科学,1989(5)
    杨劫.延安:“五四”之后现代文学的又一转型[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5)
    周景雷.延安文学并非左翼文学[J].江西社会科学,2003(3)
    李洁非,杨劫.延安文学研究为什么研究和研究什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
    李军.延安文学转折的逻辑起点[J].广西社会科学,2007(10)
    刘悦清.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J].浙江社会科学,1995(4)
    王晓初.中国左翼文学思潮的内在差异性和张力[J].文学评论,2007(1).
    石凤珍.左翼文艺大众化讨论与延安文艺大众化运动[J].文学评论,2007(3)
    杨劫.延安文艺:深层的面对[J].《艺术评论》,2008年(10)
    周维东.延安文艺研究的现状与深化的可能性(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5(2).
    王富仁.延安文艺有重新加以研究的必要》[J].学术月刊(J),2006(2).
    赵学勇等.左翼文学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论纲[J).兰州大学学报,2003(1、2)。
    赵学勇.延安文艺研究:历史重评与当代性建构(J).新华文摘,2012(16)
    赵学勇.延安文艺与现代中国文学(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3(2)
    赵园,钱理群,洪子诚等.20世纪40至70年代文学研究:问题与方法[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2).
    刘增杰.回到原初:解放区文学的一个问题(J).中国现代文学丛刊,1999(4).
    刘增杰.一个被遮蔽的文学世界——解放区另类作品考察[J).文学评论,2003(6).
    韩晓芹.读者的分化与延安文艺的转型—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的文学生产与传播(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4).
    韩晓芹.延安文人的精神演进—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的文学生产与传播(J).文艺争鸣,2008(7).
    杨琳.论“延安文学”传播的媒介生态特征—以传播主体与受众分析为中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2).
    赵为东.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与确立[D).杭州:浙江大学,2004年.
    袁盛勇.宿命的召唤—论延安文艺意识形态化的形成[D).上海:复旦大学,2004年.
    张文诺.文学大众化与解放区小说[D].兰州:兰州大学,201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