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近代天津民间借贷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学界较少关注的近代天津城市民间借贷为研究对象,利用天津地方档案以及报纸、文献资料等第一手资料,对近代天津民间借贷进行了较为具体的研究。在研究中利用了经济学和社会学中有关信任、博弈、交易成本等理论工具,力图对近代天津民间借贷在近代的发展脉络以及其与近代天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进行描述。通过研究表明,近代天津民间借贷的借贷者和借贷资金广泛地分布于天津各个阶级和阶层,民间借贷对民生和工商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近代天津,民间借贷风险加大,社会信任度不高,欠债、避债以及因为民间债务导致的暴力和欺诈现象严重。近代天津高利贷现象盛行,而且社会危害逐渐加大,除了风险高和民间资金供求不平衡以及物价和市场变化的因素外,政府行为对此也有影响。近代天津的民间借贷个人日见信用缺失,保证信用应用广泛,抵押信用也日益流行。传统的民间消费和商业借贷组织和机构如合会、典当、银钱业依然在民间借贷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都出现了变迁、危机和衰落,面临着内部与外部的信任危机。典权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融资习俗,为民国法律所认可,也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新式银行、合作社等成为民间借贷的新机构,民国时期的天津银行不仅对民间工商业借贷,一些银行也对民间消费借贷较为关注。但是,银行借贷手续繁琐,许多做法与民间习俗不相适应,银行对民间借贷也采取谨慎态度,对民间借贷的作用有限。近代天津政府对民间借贷非常关注,除了采取禁止高利贷、限制当息、立法规范民间借贷等干预措施外,政府也成立银行号规范并直接介入民间借贷。在天津出现自然灾害和市场危机的情况之下,政府还以借贷形式对民间民生和商业进行救助。但是,民间社会与政府并没有建立互相信任关系。近代天津民间借贷依然处在较为困难的形势之下。
The letterpress study the civile dibet of modern Tianjing,which was regardedlittle by the sclooars.The material come from file and newspapers of Tianjingact,using them I made some deep study on it.In the study,I used some economics andsocioloay theory tools such as trust、play games and trade cost,throngh the study tolearn the society variance of modern Tianjing.My study indicate that in mordenTianjing, the debits on loan and fund of loan was distribting widely at each classesand orders,it had great meaning to civilan life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commercial of morden Tianjing.In the period of transfer, the civile debit of mordenTianjing had more risk and low society credit.The phenomena of abscond, violenceand trick which were brought on civile debits was very severity.The usury was prevailand had great imperil.Besides thefactor of risk,imbalance of capital supply anddemand,the varictional of market and price ect,the action of govemengt also madeeffection on it.The civile debit on morden Tianjing individual debit was lack,ensuredebit was great application,pledge debit was prevail.The traditional organization suchas Hehui,Pawnbroking and Yinhao also had great function to the civile debit,but all ofthem were confronted with variance,decline and crisis of trust. Pawning right isone of the Chinese nation unique traditional legal regimeon property. This meaningwas accept by the Legislation of the Pawning right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But thein the current of the marketing,the Pawning right was becaming one of trade off in themarket.The bank was new manner of civil debit.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China,the banks of Tianjing not only loaned to the Industry and commercial,but alsoloaded to consumption of civilian.But the procedure of banks was numerous and noton speaking terms with folk custom.The banks was also cautions to civile debits.Sothey had limit effect on it.The government of morden Tianjing was very attention onthe civile debit.Expect forbided usury,confined interest of pawn and criterion thecivile debit by law,the government also interposited the civile debit.At the case ofnature disaster and market crisis,the government ministered the people and Industryand commercial by loan.But trust did not builted between them.The civile loan wasstill in position of hard.
引文
①李金铮:《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李金铮:《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③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
    ①俞如先:《清至民国闽西乡村民间借贷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版。
    ①傅建成:《二三十年年代农家负债问题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3期。
    ②单强:《民国时期江南农村信贷市场之特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
    ③徐畅:《农家负债与地权异动——以20世纪30年代前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为中心》,《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
    ④徐畅:《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典当三题》,《安徽史学》2005年第3期。刘征:《民国时期甘宁青农村高利贷问题探析》,《历史教学》2011年第1期1月下半月刊,16页。陈峥:《民国时期广西农村高利贷研究》,广西师大硕士论文,2006年4月。李金铮:《近代太行山地区的高利贷——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中心.》,李金铮:《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331页。
    ⑤李金铮:《近代太行山地区的高利贷——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中心.》,李金铮:《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335页:“高利贷者分为一般高利贷者和严格意义的高利贷资本两部分,前者指以自己的部分家财放债取利,后者指从一般高利贷中分化出来的独立的生息资本形式,如典当、钱庄等。
    ⑥刘秋根:《明清高利贷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8月版。
    ①彭信威:《封建时代的高利贷》(北京图书馆藏油印论文)。转引刘秋根:《明清高利贷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8月版,第4页。
    ②常明明:《中国农村私人借贷关系研究——以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南区为中心》,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175页。
    ③陈峥:《民国时期广西农村高利贷研究》,广西师大硕士论文,2006年4月。
    ④俞如先:《清至民国闽西乡村民间借贷研究》,北京: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329页。
    ⑤李金铮:《内生与延续:近代中国乡村高利贷习俗的重新解读》,《学海》2005年5期,第124—132页。
    ⑥石毓符:《中国货币金融史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4页。转引刘秋根:《明清高利贷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8月版。
    ⑦赵毅:《明代毫民私债论纲》,《东北师大学报》,1996年5期。
    ⑧周翔鹤:《清代台湾民间借贷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3年2期。
    ⑨秦晖:《汉代的古典借贷关系》,《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3期。
    ⑩王曾瑜:《从市易法看中国古代的官府商业和借贷资本》,《大陆杂志》,1992年第85卷1期。
    11陈志武:《金融的逻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年第8月版。
    12方行:《清代前期农村的高利贷资本》,《清史研究》,1994年第3期。
    ①俞如先:《清至民国闽西乡村民间借贷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版。
    ②俞如先对此也有总结,影响高利贷的主要因素有:市场、竞争、风险、法律、宗族等。俞如先:《清至民国闽西乡村民间借贷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5—6页。
    ③刘征:《民国时期甘宁青农村高利贷问题探析》,《历史教学》2011年第1期1月下半月刊。
    ④温锐:《民国传统借贷与农业社会经济——以20世纪初(1900—1930)赣闽边区为例》,《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⑤李金铮:《内生与延续:近代中国乡村高利贷习俗的重新解读》,《学海》2005年5期,第124—132页。
    ⑥李金铮:《近代太行山地区的高利贷——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中心.》,李金铮:《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346页。
    ⑦彭凯翔、陈志武、袁为鹏:《近代中国农村借贷市场的机制——基于民间文书的研究》,《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⑧陆雷:《不完全产权的经济分析——应用于农村高利贷的研究》,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2年5月。
    ⑨认为有影响的学者有张忠民、周玉英、曾维君等,反对的有李文治、章有义等。参见俞如先:《清至民国闽西乡村民间借贷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6页。
    ⑩李金铮:《政府法令与民间惯性:以国民政府颁行“年利20%”为中心》,《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版。
    ①刘秋根:《明清高利贷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8月版。
    ②王天奖:《近代河南农村的高利贷》,《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
    ③李金铮、邹晓昇:《二十年来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的新探索》,《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④王天奖:《近代河南农村的高利贷》,《近代史研究》1995年2期。刘征:《民国时期甘宁青农村高利贷问题探析》,《历史教学》2011年第1期1月下半月刊。陈峥:《民国时期广西农村高利贷研究》,广西师大硕士论文,2006年4月。
    ⑤俞如先:《清至民国闽西乡村民间借贷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8—9页。
    ⑥刘秋根:《清代城市高利贷资本》,《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4期。李金铮:《内生与延续:近代中国乡村高利贷习俗的重新解读》,《学海》2005年5期,第124—132页。许畅:《高利贷与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关系新论——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浙、皖三省农村为中心》,《江海学刊》2004年4期,第141—148页。温锐:《民国传统借贷与农业社会经济——以20世纪初(1900—1930)赣闽边区为例》,《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⑦刘秋根:《明清高利贷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8月版,第9页。
    ⑧王天奖:《近代河南农村的高利贷》,《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
    ⑨许畅:《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高利贷特点简述》,《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48—53页。
    ①温锐:《民国传统借贷与农业社会经济——以20世纪初(1900—1930)赣闽边区为例》,《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②刘征:《民国时期甘宁青农村高利贷问题探析》,《历史教学》2011年第1期1月下半月刊。
    ①曹树基、李霏霁:《清中后期浙南山区的土地典当——基于松阳县石仓村当田契的考察》,《历史研究》,2008年第4期。
    ②黄宗智:《清代与民国的比较: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③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100页。
    ④周翔鹤:《清代台湾的地权交易——以典契未中心的一个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
    ⑤杨国桢:《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版。
    ⑥王宗培:《中国合会之研究》,中国合作社,1935年版。
    ⑦杨西孟:《中国合会之研究》,商务印书馆,1935年。
    ⑧费孝通:《江村经济》,北京:商务出版社,2002年版。
    ⑨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⑩林和成:《中国农业金融》,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版。
    ①徐畅:《“合会”述论》,《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②姜旭朝:《中国民间金融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③单强咎金生:《论近代江南农村的“合会”》,《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4期。
    ④单强:《民国时期江南农村信贷市场之特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2期。
    ⑤李金铮:《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
    ⑥邱建新:《论“合会”的信任机制》,《江南大学学报》2007年10月6卷5期。
    ⑦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⑧马若孟:《中国农村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⑨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⑩单强咎金生:《论近代江南农村的“合会”》,《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4期。
    11常明明:《中国农村私人借贷关系研究——以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南区为中心》,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155页。
    12陈峥:《民国时期广西农村高利贷研究》,广西师大硕士论文,2006年4月。
    13王宗培:《中国合会之研究》,中国合作社,1935年版,第272页。
    1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①吕利、曹云飞:《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的合会——1918—1948》,《枣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②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
    ③宓公幹:《典当论》,商务印书馆,1936年。陆国香:《中国之典当》,《银行周报》1936年。杨肇遇:《中国典当业》,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④对典当的研究建国前的主要的文章有:谭秉文:《北平当铺之研究》,《钱业月报》1934年第14卷1、3、5期。朱博能:《福建省之典当业》,《银钱月报》第15卷第8期。中国联合准备银行调查室:《北京典当业之概况》,1940年。桂士逸:《北京典当业》,《中和》1941年第2卷第3期。金陵大学农学院:《豫鄂皖赣四省之典当业》,1936年。《南京典当业调查》,《中行月刊》1933年8月第7卷第2期。《上海之典当押质调查》,《工商半月刊》,1929年12月第1卷第23号。区季鸾:《广东之典当业》,国立中山大学经济调查处,1934年版。徐启文:《中国典当业概况》,《商业月报》1936年3—5月第16卷3—5期。陆乃文:《中国典当业之概况》,《西北论衡》1940年2月第8卷第3、4期。张一凡:《我国典当业之研究》,《中国经济》1934年8月第2卷第8期。郭荣生:《中国典当业研究》,《南大半月刊》,1934年第13、14期。李祥煜:《我国之典当业》,《社会科学季刊》,1942年第1卷第2期。梁心沐:《中国典当业的没落过程》,《中国经济论文集》,1936年生活书店。刘仲谦:《典当业及其改善方案》,《南大经济》1933年第2卷第2号。万铭键:《农村经济崩溃中典当业的兴起与没落》,《中国经济》1936年5月第4卷第5期。蔡斌咸:《救济农村中之典当业》,《新中华》1934年8月第2卷第15期。张由良:《吾国典当业的探讨》,天津《大公报》1935年5月22日。宓君伏:《典当业起源考》,《大公报》1935年12月27日。陆国香:《中国典当资本量之估计》,《农行月刊》1936年4月第3卷4期。陆国香:《中国典当业资本之分析》,《农行月刊》1936年第3卷第5期。陆国香:《江苏典当业之衰落及问题》,《农行月刊》1936年6月第3卷第6期。陆国香:《山西之质当业》,《民族》1936年第4卷6期。
    ⑤呉石城的《天津典当业之研究》,《银行周报》,1935年9月,第19卷63期。
    ①赵兴国:《天津典当业之今昔》,《河北银行经济半月刊》,第2卷第4期,1946年8。
    ②张皇:《天津当业》,《益世报》馆,1934年。
    ③建国后的研究主要有:王廷元:《徽州典商述论》,《安徽史学》1986年第1期。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近代中国工商经济丛书)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刘鸿:《民末清初北京市的典当业》,《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潘连贵:《近代社会的典当业》,《上海金融》,1989年第1期。韦庆远:《清代典当业的社会功能》,载韦庆远:《明清史新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刘秋根:《中国典当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8期。王世华:《明清徽州典商的盛衰》,《清史研究》1999年第2期。马俊亚:《混合与发展——江南地区传统社会经济的现代演变(1900——195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马俊亚:《典当业与江南近代农村社会经济关系辨析》,《中国农史》,2002年第4期。钱浩、蒋映铁:《民国时期的浙江典当业》,《浙江学刊》1997年第2期。范金民、夏维中:《明清徽州典商述略》,《徽学》(第二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徐玲:《明清以来徽州典当的地理分布及其社会影响》,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2004年硕士论文。李兴平:《清末民初的兰州典当业》,《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刘建生、王瑞芬:《浅析明清以来山西典当商的特点》,《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5期。刘建生、王瑞芬:《清代以来山西典商的发展及原因》,《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1期。刘建生、王瑞芬:《试论明清时期山西典当业与社会各阶层的关系》,《生产力研究》,2002年第2期。刘建生、王瑞芬:《试析明清时期山西典当业对国家财政金融的历史作用》,《生产力研究》2002年第4期。鲍正熙:《二十世纪上半叶苏州典当》,苏州大学专门史2001年硕士论文。秦素碧:《民国时期四川典当业研究》,四川大学中国近现代史2003年硕士论文。杨勇:《近代江南典当业研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11月。李维庆:《中国近现代典当业之研究》,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论文2009年5月。海外的研究主要有: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罗炳锦:《清代以来典当业的管制及其衰落》《食货月刊》复刊第7卷第5、6期。罗炳锦:《近代中国典当业的分布趋势和同业组织》《食货月刊》复刊第8卷第2、3期。赖慧敏:《乾隆内务府的当铺与发商生息(1736179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7年第28期。林益弘:《抵押品、利率与借贷市场——以台湾地区当铺业为例》,台湾中正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1995年硕士论文。洪士峰:《因物称信:典当业存在的基础》,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1999年硕士论文。陈鸿铭:《急需借贷、交易成本与管制成本:以台湾当铺为例》,台湾中华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研究所2000年硕士论文。
    ④王子寿:《天津典当业四十年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3月第1版。
    ①王绍惠:《沦陷前天津的典当业》,《天津档案史料》1996年创刊号,第66—68页。
    ②子珍、朱继珊:《天津典当业及其同业公会》,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1版。
    ③关于典当业的学术史参见刘秋根:《中国典当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年8期。杨勇:《近代江南典当业研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11月。
    ④李金铮、冯剑:《在国家、社会和当铺之间:近代天津当息的博弈史》,《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2期。
    ⑤刘秋根:《中国典当制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7月版。刘秋根:《明清高利贷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8月版。
    ⑥李金铮:《近代太行山地区的高利贷——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中心.》,李金铮:《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335页。
    ⑦徐畅:《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典当三题》,《安徽史学》2005年第3期。
    ⑧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
    ⑨马俊亚:《典当业与江南近代农村社会经济关系辨析》,《中国农史》2002年第4期。宓公干:《典当论》,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序。徐畅:《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典当三题》,《安徽史学》2005年第3期。
    ⑩郑晓娟、周宇:《15——18世纪的徽州典当商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2月版。
    ①杨勇:《近代江南典当业的社会转型》,《史学月刊》2005年05期。
    ②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1版。
    ③宓公干:《典当论》,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序。
    ④徐畅《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典当三题》,《安徽史学》2005年第3期。
    ⑤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212页。
    ⑥马俊亚:《典当业与近代江南农村经济关系辨析》,《中国农史》,2001年第4期。
    ⑦刘秋根:《中国典当制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7月版。
    ⑧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
    ⑨罗炳锦:《清代以来典当业的管制及其衰落》(上),《食货月刊》复刊第7卷第5期,1977年8月版。
    ⑩罗炳锦:《清代以来典当业的管制及其衰落》(上),《食货月刊》复刊第7卷第5期,1977年8月版。
    ①杨勇:《近代江南典当业的社会转型》,《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
    ②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罗炳锦:《近代中国典当业的分布趋势和同业组织》(下),《食货月刊》复刊第8卷第3期,1978年6月版。
    ③杨勇:《近代江南典当业的社会转型》,《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
    ④张由良:《吾国典当业的探讨》,天津《大公报》1935年5月20日,第3张第11版。
    ⑤李金铮:《20世纪20—40年代典当业的衰落——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刘建生、王瑞芬:《浅析山西典当业的衰落及原因》,《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3期。
    ⑥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序。
    ⑦杨勇:《近代江南典当业的社会转型》,《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
    ⑧刘秋根、阴若天:《晚清典当业的几个问题》,《文化学刊》2011年第4期。
    ⑨杨荫溥:《杨著中国金融论》,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⑨潘子豪:《中国钱庄概要》,华通书局,1931年版。
    ⑩《民国十二年京津沪汉之金融》,《中外经济周刊》第47号,1924年2月2日。
    11卢孟宇:《我国之钱庄》,《海光》第1卷第9期,1929年9月。
    ①魏承铨:《吾国钱庄于金融界之位置》,《钱业月报》第2卷第3号,1922年3月。
    ②王逢辛:《钱庄业在中国金融市场上之地位》,《钱业月报》第11卷第11号,1931年11月。
    ③陈光明:《钱庄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④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
    ⑤黄鉴晖:《中国钱庄史》,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⑥邹晓昇:《上海钱业公会研究》(1917——1937)。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⑦林地焕:《论20世纪前期天津钱庄业的繁荣》,《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第123~133页。
    ⑧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
    ⑨曲殿元:《天津金融市场之组织》,《银行月刊》第7卷第10号,1927年10月25日。
    ⑩淑仪:《天津内国金融业之现象》,.《银行周报》1928年1月17日第20卷3号,总号534,第21页。
    11汪敬虞:《十九世纪外国在华金融活动中的银号与洋行》,《历史研究》1994年1期。
    ①姚会元:《近代汉口钱庄研究》,《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第131—142页。
    ②吴石城:《天津之银号》,《银行周报》1935年4月30日第19卷16号,总号897,第18页。
    ③马俊亚:《近代国内钱业市场的运营与农副产品贸易》,《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
    ④林地焕:《论20世纪前期天津钱庄业的繁荣》,《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第123—133页。
    ⑤李金铮:《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335页。
    ⑥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
    ⑦姚会元:《近代汉口钱庄研究》,《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第131—142页。
    ⑧姚会元:《近代汉口钱庄研究》,《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第131—142页。
    ⑨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20页。
    ⑩高海燕:《外国在华洋行、银行于中国钱庄的近代化》,《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1期,第15—21页。
    ①黄鉴晖:《中国钱庄史》,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②林地焕:《论20世纪前期天津钱庄业的繁荣》,《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第123—133页。
    ③主要的成果有:建国前的主要成果为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卫聚贤:《山西票号史》,说文社1944年版等。建国后有黄鉴晖:《山西票号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李永福:《山西票号研究》,华东师大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孔祥毅、王森主编:《山西票号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9月版。董继斌、景占魁主编《晋商与中国近代金融》,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7月版。刘建生、刘鹏生。燕红忠等著:《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论文集有《山西票号研究集》第1辑,1982年。
    ④《山西票号学术讨论会纪要》,《经济问题》,1982年第10期。
    ⑤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93—197页。
    ⑥王书华、孔祥毅:《信誉博弈与山西票号身股制度变迁分析》,《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2期,第79—82页。持有类似见解的还有马涛。马涛:《山西票号内部激励机制的经济学分析》,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编《近代上海金融组织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212—220页。
    ⑦马涛:《山西票号内部激励机制的经济学分析》以及李永福:《山西票号研究》,华东师大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论文对票号的起源、资本性质以及兴衰因素等学术史都有较详细的总结。
    ①易棉阳、姚会元:《198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银行研究综述》,《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3期。
    ②李金铮、邹晓昇:《二十年来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的新探索》,《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③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
    ④高石钢:《民国时期新式金融在西北的农贷活动绩效评价》,《中国农史》2009年第3期。
    ⑤赵泉民:《进化与异动:合作社对乡村借贷关系影响分析——以20世纪前半期中国的乡村信用社为中心》,《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第155—160页。
    ⑥俞如先:《清至民国闽西乡村民间借贷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版。
    ①黄宗智:《清代与民国的比较: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②李金铮:《信用的坚守与危机:20世纪前半期中国农民偿还债务之浅析》,李金铮:《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版。
    ③王卫平、黄鸿山:《晚清借钱局的出现与演变》,《历史研究》2009年第3期。
    ④李金铮:《革命策略与传统制约:中共民间借贷政策新解》,《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第118—132页。温锐:《民国传统借贷与农业社会经济——以20世纪初(1900—1930)赣闽边区为例》,《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3期。张玮:《中共减息政策实施的困境与对策——以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乡村借贷关系为例》,《党的文献》2009年第6期。游海华:《债权变革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以中央苏区革命前后的民间借贷为中心》,《中国农史》2010年第2期。王建国:《华中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探析》,《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6期。何高潮:《地主·农民·共产党:社会博弈论分析》,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①费孝通:《社会变迁研究中的都市和乡村》,《费孝通文集》第1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111页。
    ②郑也夫:《城市社会学》,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2页。
    ③《天津通志·审判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143页。
    ④何一民:《21世纪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展望》,《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卷第3期。
    ①李金铮:《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37页。
    ②刘海岩:《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
    ①皮明庥:《城市研究略论》,《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出版。
    ②王笛:《近年美国关于近代中国城市的研究》,《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第171—185页。卢汉超:《从精英到大众:近年美国中国城市史研究的“从上到下”取向》,《史学月刊》2008年第5期。
    ①陶鹤山:《论中国近代市民群体的产生和发展》,《东方论坛》,1998年第4期。
    ②张利民、任吉东:《近代天津城市史研究综述》,《史林》2011年第2期,第175—176页。
    ③张利民、任吉东:《近代天津城市史研究综述》,《史林》2011年第2期,第177页。
    ④来新夏:《天津近代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
    ⑤罗澍伟:《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⑥李华彬:《天津港史》(近代部分),天津: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年。
    ⑦《天津简史》,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⑧沈大年:《天津金融简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
    ⑨刘泽华:《天津文化概况》,天津:天津社科院出版社,1989年。
    ①张大民:《天津近代教育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②孙德常:《天津近代经济史》,天津:天津社科院出版社,1990年。
    ③姚洪卓:《近代天津对外贸易》,天津:天津社科院出版社,1993年。
    ④周俊旗主编:《民国天津社会生活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4月版。
    ⑤李竟能主编:《天津人口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
    ⑥高艳林:《天津人口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⑦刘海岩:《空间与社会——近代天津城市的演变》,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9月版。
    ⑧任云兰:《近代天津的慈善与社会救济》,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⑨龚关:《近代天津金融业研究》(1861—1936),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①张利民:《艰难的起步——中国近代城市行政管理机制研究》,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9月版。
    ②庞玉洁:《开埠通商与近代天津商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③尚克强、刘海岩:《天津租界社会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④胡光明:《论早期天津商会的性质与作用》,《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4期。
    ⑤胡光明:《论北洋时期天津商会的发展与演变》,《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5期。
    ⑥宋美云:《北洋时期官僚私人投资与天津近代工业》,《历史研究》,1989年第2期。
    ⑦魏明:《论北洋军阀官僚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活动》,《近代史研究》1985年2期。
    ⑧任云兰:《论近代中国商会的商事仲裁功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4期。
    ⑨熊岳之、张生:《中国城市史研究综述(1986-2006)》《史林》,2008年第6期。张利民:《华北城市经济近代化研究》,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张利民、许檀等著:《近代环渤海地区经济与社会研究》,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等。
    ⑩樊如森:《天津与北方经济现代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9月版。
    11关文斌:《文明初曙——近代天津盐商与社会》,天津:天津人们出版社,1999年版。
    12贺萧:《天津工人,1900——1949》,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86年英文版。
    ①【美】罗芙芸著向磊译:《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②陶季邑:《史翰波著:乱世中的信任:民国时期天津的货币、银行与政府社会关系》,《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③高福美:《清代沿海贸易与天津商业的发展》,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5月。
    ④万鲁健:《近代天津日本侨民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5月。
    ⑤郭锦超:《近代天津和近代华北地区经济互动的系统研究(1880——1930年代)》,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4月。
    ⑥张利民、任吉东:《近代天津城市史研究综述》,《史林》2011年第2期,第177—178页。
    ①布莱恩·鲍尔:《租界生活——一个英国人在天津的童年(1918——1936)》,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版。
    ②日本驻屯军司令部编侯振彤译:《二十世纪初的天津概况》,天津市地方史志编修委员会总编辑室编,1986年4月版。
    ③白春阳:《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4月版。
    ④安东尼·帕格顿:《信任毁灭及其经济后果:以18世纪的那不勒斯为例》,郑也夫编:《信任: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161页。
    ①粱媛:《银行信誉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
    ②王淑芹等著:《信用伦理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5页。
    ③王曙光:《草根金融》,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39页。
    ④岳瑨、田海平:《信任研究的学术理路——对信任研究的若干路径的考察》,《哲学研究》2004年6期,第19—24页。
    ⑤卢曼·尼克拉斯:《熟悉、信赖、信任:问题与替代选择》,郑也夫编:《信任: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版。
    ①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216页。
    ②吉登斯:《现代性自我认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5月版,第21页。
    ③基斯·哈特:《亲戚、合同和信任:一非洲城市贫民窟的移民经济组织》,郑也夫编:《信任: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版。
    ④岳瑨、田海平:《信任研究的学术理路——对信任研究的若干路径的考察》,《哲学研究》2004年6期,第19—24页。
    ⑤伯纳德·威廉姆斯《形式结构与社会现实》,郑也夫编:《信任: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2页。
    ⑥帕萨·达斯古普塔:《作为商品的信任》,郑也夫编:《信任: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版。
    ⑦约翰·邓恩:《信任与政治行为》,郑也夫编:《信任: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103页。
    ①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166页。
    ②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北京:远方出版社,1998年8月版。
    ③爱德华·H·罗伦兹:《既非朋友亦非陌生人:法国工业转包的非正式网络》,郑也夫编:《信任: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248页。
    ④粱媛:《银行信誉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
    ⑤欧内斯特·戈尔尼:《信任、凝聚力合社会秩序》,郑也夫编:《信任: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192页。
    ⑥罗伯特·布鲁斯·萧,王振译:《信任的力量》,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转引自:王晓玉:《组织间人际信任》,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⑦岳瑨、田海平:《信任研究的学术理路——对信任研究的若干路径的考察》,《哲学研究》2004年第6期,第19—24页。
    ⑧约翰·邓恩:《信任与政治行为》,郑也夫编:《信任: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94页。
    ⑨约翰·哈特·伊利著朱中一、顾运翻译杨海坤审校:《民主与不信任——关于司法审查的理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8月版。
    ①迪戈·甘姆贝塔:《黑手党:不信任的代价》,郑也夫编:《信任: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214—215页。
    ②【波兰】彼得·什托姆普卡著程胜利译:《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版。
    ③郑也夫、彭泗清:《中国社会中的信任》,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版。郑也夫编:《信任: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版等,以及郑也夫的《信任论》《代价论》等著作。
    ④李伟民、梁玉成:《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郑也夫、彭泗清:《中国社会中的信任》,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202、205页。
    ⑤邱健新:《信任文化的断裂——对崇川镇民间“标会”的研究》,北京: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版。
    ①董才生《社会信任的基础:一种社会制度的解释》,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白春阳:《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4月版。6月。
    ②陶季邑:《史翰波著:乱世中的信任:民国时期天津的货币、银行与政府社会关系》,《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③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114—118页。
    ④郑成林:《从双向桥梁到多边网络——上海银行公会与银行业》(1918—1936),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⑤孙建国:《信用的嬗变:上海中国征信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375页。
    ⑥杜恂诚:《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信用制度的演进》,《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⑦王尔敏:《账折与水牌:传统商贩扩大信用值拓销工具》,《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2001年6月第32期。
    ⑧张杰,刘东:《来自继承,还是来自环境?——对我国信任体系缺失的再思考》,《湖北社会科学》(武汉)2006年第8期,第60—63页。
    ①邱健新:《信任文化的断裂——对崇川镇民间“标会”的研究》,北京: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版。
    ②楼远:《非制度信任与非制度金融:对民间金融的一个分析》,《金融与保险》2004年第1期。
    ③白春阳:《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4月版,105页。
    ④郑也夫:《代价论——一个社会学的新视角》,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4月第1版。
    ①【明】冯梦龙评簒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智囊》,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3月版,第160页。
    ②张焘:《津门杂记》,王帛孙、王黎雅校,来新夏主编《天津风土丛书》,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页。
    ③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天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29—72页。
    ①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天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72页。
    ②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205页。
    ③徐士銮著,张守谦点校:《敬乡笔述》,来新夏主编《天津风土丛书》,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11版,第7页。
    ①艺文(四):《续天津县志·卷十九》,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第468页。
    ②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468—469页。
    ③李竟能主编:《天津人口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100页。
    ④刘海岩:《空间与社会——近代天津城市的演变》,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287页。
    ⑤李竟能主编:《天津人口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154—156页。
    ①李竟能主编:《天津人口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176页。
    ②高艳林:《天津人口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101页。
    ③来新夏主编陈卫民编著:《天津的人口变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88页。
    ④李竟能主编:《天津人口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155页。
    ⑤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编:《南开指数资料汇编》,北京:统计出版社,1958年版,第604页。
    ⑥刘嘉狻:《旧天津的乞丐种种》,《天津文史资料选辑》1994·2(总第62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1版,第185页。
    ①《城里东箭道抢案》,天津《大公报》1935年5月25日,第2张第6版。
    ②张焘:《津门杂记》,王帛孙、王黎雅校,来新夏主编《天津风土丛书》,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02页。
    ③《中外近事》,天津《大公报》1903年4月8日,第2版。
    ④《津市人口最近统计》,天津《益世报》1935年6月10日,第2张第5版。
    ⑤李竟能主编:《天津人口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
    ①李竟能主编:《天津人口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28页。
    ②李竟能主编:《天津人口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119—120页。
    ③《津市职业妇女生活——摆小摊子的老妇》,天津《大公报》1930年5月22日,第2张第9版。
    ④《津市职业妇女生活——女星象家悟真女士》,天津《大公报》1930年5月26日,第2张第9版。
    ⑤《津市的中等家庭专仗男子赚钱养家》,天津《大公报》1933年6月22日,第4张第13版。
    ⑥来新夏主编陈卫民编著:《天津的人口变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20页。
    ①李竟能主编:《天津人口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48页。
    ②李竟能主编:《天津人口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
    ③来新夏主编陈卫民编著:《天津的人口变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19页。
    ④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胡旭晟、夏新华、李交发:点校:《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429页。按:此项习惯系由历次审理案件中所得。
    ⑤周恩玉:《解放前的天津南市概况》,《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33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239页。
    ⑥《自杀》,天津《益世报》1937年3月4日,第2张第5版。
    ⑦《鬻妻钱悖入悖出,无底洞越填越深》,1929年1月5日天津《大公报》,第2张第6版。
    ①《持刀讨债》,天津《益世报》1930年3月18日,第3张11版。
    ②《放债户偏遭抢案》,天津《大公报》1932年9月18日,第2张第7版。
    ③天津《益世报》1935年4月14日,第2张第5版。
    ④《津市的民间储蓄会》,天津《大公报》1933年9月28日,第4张第15版。
    ⑤《天津通志——旧志点校卷(中)》,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第803页。
    ⑥《邢钺洲先生典衣助赈》,天津《益世报》1935年9月17日,第3张第9版。
    ①《新天津指南》,天津:天津绛雪斋书局,1927年,第473页。
    ②《天津之风俗调查》,《河北月刊》1933年3月版,第1卷第3期。
    ③《组织平济局抚恤贫民》,天津《益世报》1921年7月18日,第3张第10版。“闻有邑绅李嗣香,因津埠难民众多,生计为艰,拟组织平济局,其宗旨以借款抚恤贫民,其办法(一)凡小本买卖,如本钱亏耗,势须借贷者,报由本局查明,认为应行借贷,酌定数目,即为借给,分为百日归还,不取利息,或五日一交,或一日一交,除大风大雨,及其家有事故外,不得延欠。(二)凡小本买卖,日欠日还,倘有疾病不能出门,报由本局查明属实,本局每日酌给二三百文,以资养病,并可酌给药资。(三)凡拉洋车者,倘将车损坏,报由本局查明,借给赁资之价,亦分为百日归还,除未拉车之日,无款归还外,不得延欠,倘有疾病,报由本局查明,亦可每日酌给养病之费。(四)凡泥瓦匠等之小工,及在工厂洋行电车每日做小工之工人,倘有疾病,不能工作,亦可照拉车者一律抚恤。(五)以上所谓小本买卖及拉洋车作小工者,如愿得本局借款即抚恤者先将姓名住址某种营业来局报明,由本局查实登册,以后有应借款及抚恤之事,方能照办。(六)凡愿向本局借款及愿受本局抚恤者,必须谨守本局六条规则,不得违犯,(1)不得吸食鸦片(2)不得扎吗啡(3)不得吸食纸烟(4)不得赌钱(5)不得偷盗(6)不得斗殴伤人。(七)凡向本局借款或洋或钱,各听其便,借洋者还洋,借钱者还钱。(八)凡向本局借款者须有抵押物品,还清后,原物取回,如不照期归还,过百日后,即由本局将抵押品随时拍卖,倘因事故,请为展缓,只准再缓五十日,扣足一百五十日,定行拍卖,卖得之价,如还本之外,尚有盈余,仍将余款支付原主,以上办法凡城内及城东城南住户在寄生所,河东河北住户在备济社,城西住户在教养院,均可报名。”
    ④《下月一日起,本部举办贫民贷款》,天津《益世报》1934年9月15日,第3张第9版。
    ⑤《本部开始贫苦贷款》,天津《益世报》1934年10月2日,第3张第9版。
    ①乔虹:《明清以来天津水患的发生及其原因》,《北国春秋》第3辑,1960年,第88页。
    ②刘海岩:《空间与社会——近代天津城市的演变》,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235页。
    ③张焘:《津门杂记》,王帛孙、王黎雅校,来新夏主编《天津风土丛书》,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页。
    ④天津发展史略与展望:录自天津市政府历史资料《天津发展史略与展望》(卷号3—2—75)。
    ①张利民:《艰难的起步——中国近代城市行政管理机制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9月版。
    ②《王友山启事》,天津《益世报》,1916年4月17日,第2版。
    ③《田展程启事》,天津《益世报》1923年12月23日,第2张第6版。
    ④《骗当行李》,天津《益世报》1922年5月21日,第3张第11版。
    ⑤《袁兼之启事》,天津《益世报》1920年11月9日,第2张第6版。
    ⑥《杨庆明启事》,天津《益世报》1919年7月16日,第2张第7版。
    ①《津德裕、京华林货栈启事》,天津《益世报》1917年1月15日,第11版。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4—2—45116,庆德堂张相全诉张绍曾等债务,1939年。
    ③《冒充甘教厅长竟找人借几角钱》,天津《益世报》1935年3月28日,第2张第5版。
    ④《一少年志切求学,竟蹈法网,伪造山东邮戳寄函告资败落》,天津《益世报》1936年2月10日,第2张第5版。
    ①天津市档案馆:J0218-3-000337,赵风鸣等纸售月刊家务债务纠纷案,日伪天津市警察局,1938年7月。
    ②《借钱,手持尖刀掏出,柜伙恭谨献上》,天津《益世报》1929年6月11日,第5张第17版。
    ③《贼匪借洋》,天津《益世报》1925年9月23日,第3张第11版。
    ④《杨华堂启事》,天津《益世报》1922年12月11日,第1张第2版。
    ⑤《伙计借钱不遂,杀猪刀扎死女掌柜》,天津《大公报》1928年9月16日,第6版。
    ⑥《索欠债剥衣服,被疑为匪》,天津《益世报》1936年2月11日,第2张第5版。
    ①张焘:《津门杂记》,王帛孙、王黎雅校,来新夏主编《天津风土丛书》,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87—89页。
    ②刘海岩:《空间与社会——近代天津城市的演变》,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244页。
    ③刘海岩:《空间与社会——近代天津城市的演变》,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251页。
    ④杜家忠:《汉奸恶霸袁文会的罪恶一生》,《天津和平文史资料选集》(第4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和平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第62页。
    ⑤《富商突接恐吓信索洋三千》,天津《益世报》1937年2月23日,第2张第5版。
    ⑥《不速之客,强迫承认债款》,天津《益世报》1936年9月20日,第2张第5版。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60241,刘福林石九利确认并无债务关系,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2年。
    ②《讨账纠葛》,天津《益世报》1919年9月15日,第2张第6版。
    ③《东北角菜市一场恐慌,地痞讹索菜铺商贩避祸停市》,天津《益世报》1936年1月11日,第2张第5版。
    ④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编:《南开指数资料汇编》,北京:统计出版社,1958年版,第604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499,本行小额代款客户咨询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②日本驻屯军司令部编侯振彤译:《二十世纪初的天津概况》,天津市地方史志编修委员会总编辑室编,1986年4月版,第126—128页。
    ③张焘:《津门杂记》,王帛孙、王黎雅校,来新夏主编《天津风土丛书》,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9—40页。
    ④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胡旭晟夏新华李交发点校:《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759页。
    ⑤《天津之风俗调查》,《河北月刊》第1卷第3期,1933年3月版。
    ⑥张焘:《津门杂记》,王帛孙、王黎雅校,来新夏主编《天津风土丛书》,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04页。
    ⑦《天津已成赌博世界》,天津《益世报》1922年1月21日,第3张第10版。
    ①苏智良、陈丽菲著:《近代上海黑社会》,商务印书馆,2004年12月版,第260页。
    ②《警察月刊》,1933年第1卷第1期。转引自侯艳兴:《上海女性自杀问题研究(1927——1937)》,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259页。
    ③《花会赌博均应厉禁,民政厅令各县妥拟办法》,天津《大公报》1932年1月29日,第2张第7版。
    ④《索赌帐打和事老》,天津《益世报》1929年12月13日,第5张第17版。
    ⑤《慷自家之慨——将家用借人作赌本,丈夫诘责便图自尽》,天津《大公报》1929年9月22日,第3张第9版。
    ⑥来新夏主编:《天津近代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5页。
    ⑦郝福森:《津门闻见录》,卷4,转引自来新夏主编:《天津近代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5页。
    ⑧庞玉洁:《开埠通商与近代天津商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91—192页。
    ⑨庞玉洁:《开埠通商与近代天津商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56页。
    ⑩《经济压迫复受欺凌,少妇投坑自杀》,天津《大公报》1935年7月5日,第2张第6版。
    ①《津市毒气之可怖七个月戒绝三千余,吸海洛因者占多数》,天津《益世报》1935年10月9日,第2张第5版。
    ②天津市档案馆:J0218-3-000393,刘长祖等虐待债务家庭及其他纠纷案,日伪天津市警察局,1938年3月。
    ③《毒贩贫瘾交集,诱出胞妹,拟价票身价百元,已付二十元搭船赴烟台为人识破》,天津《益世报》1935年3月18日,第2张第5版。
    ④日本驻屯军司令部编侯振彤译:《二十世纪初的天津概况》,天津:天津市地方史志编修委员会总编辑室编,1986年4月版,第339页。
    ⑤李竟能主编:《天津人口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25页。
    ①孟昭联:《孟广慧事略》,《天津文史资料选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总第65辑),第137页。
    ②齐植璐:《天津近代著名教育家严修》,《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5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版,第11页。
    ③齐植璐:《天津近代著名教育家严修》,《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5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版,第22页。
    ④卞白眉:《卞白眉日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合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卷,第194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②刘海岩:《空间与社会——近代天津城市的演变》,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225页。
    ①张焘:《津门杂记》,王帛孙、王黎雅校,来新夏主编《天津风土丛书》,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11页。
    ②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218—262页。
    ③李竟能主编:《天津人口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47页。
    ①鲁荡平:《发展天津市工商业最低限度之工作》,《社会月刊》第1卷第5、6号合刊,天津特别市社会局编,1929年12月,第1页。
    ②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长沙:岳麓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106页。
    ①《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595页。
    ①《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630页。
    ②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205页。
    ③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
    ④李竟能主编:《天津人口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36页。
    ⑤【德】马克斯·韦伯:《近代资本主义的本质》,马克斯·韦伯:《文明的历史脚步——韦伯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12月第2版,第112页。
    ⑥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530页。
    ①天津南开学校《社会视察报告》,天津南开学校社会视察委员会1930年版,第72页。
    ②刘越千:《日趋衰落的瑞蚨祥》,《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5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11月版。
    ③曾铁忱:《天津特别市农业调查概况》,《社会月刊》第1卷第5、6号合刊,天津特别市社会局编,1929年12月,第27页。
    ④王霭堂、赵炳文、王忠纯:《天津的冰窖行业》,《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118页。
    ⑤李培仁:《天津中国农民银行概述》,《天津文史资料选辑》(总77辑)1998年3月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133—136页。
    ①李培仁:《天津中国农民银行概述》,《天津文史资料选辑》(总77辑)1998年3月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138页。
    ②李培仁:《天津中国农民银行概述》,《天津文史资料选辑》(总77辑)1998年3月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141页。
    ③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205页。
    ④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175页。
    ①张焘:《津门杂记》,王帛孙、王黎雅校,来新夏主编《天津风土丛书》,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46页。
    ②【英】雷穆森著许逸凡赵地译刘海岩校订:《天津租界史(插图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1月版。
    ③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
    ④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432页。
    ⑤张章翔:《在天津的宁波帮》,《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7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版。
    ⑥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596页。
    ①《广告》,天津《益世报》1931年9月14日,第3张12版。
    ②《介绍借款》,天津《益世报》1927年10月5日,第12版。
    ③纪华:《天津意租界回力球场小史》,《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版,第191页。
    ④《庆丰益将拍卖还欠》,天津《益世报》1922年8月17日,第3张第11版。
    ⑤《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606页。
    ①《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2588页。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28-2-002084,当商拟借洋款牵复,天津当商,1924年。
    ③《华商与日人债务纠葛》,天津《益世报》1921年7月23日,第3张第10版。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3-2-023107,李继枋海昌公司求分利息抗告,河北省高等法院天津分院及检察处,1942年,第1—2页。
    ②王景杭、张泽生:《裕元纱厂的兴衰史略》,《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10月版,第172—179页。
    ③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214页。
    ④李金铮:《民国乡村私人、店铺高利贷利率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409—411页。
    ①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俞如先:《清至民国闽西乡村民间借贷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版等。他们都认为贫困是乡村民间借贷的最主要的原因。
    ②辛成章:《天津“八大家”》,《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第41页。
    ③赵世贤:《军阀王占元经营工商业概况》,《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10月版,第163—171页。
    ②魏晓明:《北洋军阀堂名简述》,魏晓明:《积沙集》,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213页。
    ①魏晓明:《北洋政府官僚与天津经济》,魏晓明:《积沙集》,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202页。
    ②魏晓明:《北洋政府官僚与天津经济》,魏晓明:《积沙集》,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208—210页。
    ③《天津市长人选》,《益世报》1930年12月16日,第1张第2版。
    ①韦伯:《儒教与道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44页。
    ②韦伯:《儒教与道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50页。
    ③韦伯:《儒教与道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43页。
    ④张仁善:《礼·法·社会——清代法律转型与社会变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版,第332页。
    ①《天津之风俗调查》,《河北月刊》1933年3月第1卷第3期。
    ②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596页。
    ③感谢张利民老师为我提供冯氏家谱的静电复印本。
    ④天津南开大学山本库藏:天津亦政堂冯氏家谱,1923年,静电复印本。
    ①天津南开大学山本库藏:天津亦政堂冯氏家谱,1923年,静电复印本。
    ②天津南开大学山本库藏:天津亦政堂冯氏家谱,1923年,静电复印本。
    ③天津南开大学山本库藏:天津亦政堂冯氏家谱,1923年,静电复印本。
    ①天津南开大学山本库藏:天津亦政堂冯氏家谱,1923年,静电复印本。
    ②天津南开大学山本库藏:天津亦政堂冯氏家谱,1923年,静电复印本。
    ①《天津于氏族谱》,民国7年红格抄本。
    ②《董书勳启事》,天津《益世报》1921年2月16日,第3张第10版。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2928,黄振德店防子弟被人勾串借贷备案,天津商务总会,1912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 J0128—3—002928—002,为送黄昭章说帖致叶兰舫等人函(附说帖),李家桢,1913年1月9日。
    ①《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897—898页。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1870,敖钺因次子陷溺娼窑恐匪结设局有私行借货情事禀代请备案,天津商务总会,1910年。
    ①《紧要声明》,天津《益世报》1930年2月25日,第3张第10版。
    ②《罗承汉启事》,天津《益世报》1919年8月12日,第2张第7版。
    ③《紧要声明》,天津《益世报》1925年11月26日,第3张第10版。
    ④《刘镜清启事》:天津《益世报》1920年3月19日,第2张第6版。
    ⑤《王振清启事》,天津《大公报》1935年2月21日,第2张第6版。
    ⑥《郭恩奎紧要启事》,天津《益世报》)1922年10月15日,第2张第7版。
    ①《姜庭箴启事》,天津《益世报》1923年6月3日,第4张第13版。
    ②《广告》,天津《益世报》1916年11月6日,第7版。
    ③《紧要声明》,天津《益世报》1917年3月30日,第3张第11版。
    ④《紧要声明》,天津《益世报》1917年3月30日,第3张第11版。
    ①《郭子贞启事》,天津《益世报》1926年12月14日,第3张第10版。
    ②《紧要声明》,天津《益世报》1924年1月9日,第2张第7版。
    ③《声明广告》,天津《益世报》1916年11月3日,第2版。
    ④《李兰波李兰舫启事》,天津《益世报》1925年4月26日,第3张第10版。
    ⑤《黄晓楼紧要启事》,天津《益世报》1920年8月5日,第1张第2版。
    ①《紧要声明》,天津《益世报》1919年5月2日,第2张第7版。
    ②《柴麟紧要启事》,天津《益世报》1937年1月19日,第2张第5版。
    ③《启事》,天津《益世报》1920年10月4日,第3张第10版。
    ④《钟振东钟振西谨启》,天津《益世报》1922年2月24日,第4张第14版。
    ①《法律》,天津《益世报》1935年4月21日,第3张第9版。
    ②天津市档案馆: J0218-3-001056,李文元,李白氏虐待致于死及韩景浩案诬告,毁损债务纠葛等案,日伪天津市警察局,1939年。
    ③《卖女还债》,天津《益世报》1936年1月13日,第2张第5版。
    ④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5796,李培英李培荫杨李培忠确认利息无请求权,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39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218-3-001047,王大伦等婚姻债务纠葛等案,日伪天津市警察局,1939年。
    ②《东马路太平旅馆一旅客服毒,族人赖债,生活无路,遗书陈述自杀经过》,天津《益世报》1937年6月26日,第2张第5版。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61-1-000870,放款客函来去函,中国银行天津分行,1930年。
    ②《紧要声明》,天津《益世报》1920年3月20日,第1张第3版。
    ③《紧要声明》,天津《益世报》1921年11月21日,第1张第2版。
    ①《刘穆氏暨夫弟凤岐启事》,天津《益世报》1920年10月7日,第3张第11版。
    ②魏伯刚:《天津横滨正金银行与魏家两代买办》,《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8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1月版,第176页。
    ③《李树德堂因借劵遗失登报声明》,天津《益世报》1921年8月22日,第3张11版。
    ④《紧要声明》,天津《益世报》1918年6月23日,第2张第7版。
    ①《紧要声明》,天津《益世报》1926年10月1日,第7版。
    ②《抵押置买房产者注意》,天津《益世报》1920年3月13日,第2张第7版。
    ③《陈受之启事》,天津《益世报》1922年1月10日,第3张第11版。
    ④《紧要启事》,天津《益世报》1919年5月31日,第2张第7版。
    ⑤《老弟欠外债拿弟妇出气》,天津《大公报》1929年4月27日,第3张第9版。
    ①《债务人房产被封,竟撕毁布告》,天津《益世报》1936年1月6日,第2张第5版。
    ②《忠言逆耳,洋车夫刺杀妻女》,天津《大公报》1935年3月2日,第2张第6版。
    ③《贼丈人》,天津《大公报》1929年9月18日,第3张第9版。
    ④《举债经商,得志负义》,天津《益世报》1935年12月17,第2张第5版。
    ⑤天津市档案馆: J0218-3-000467,张刘氏等婚姻家庭债务纠葛案,日伪天津市警察局,1938年8月。
    ①《拿妻女作抵》,天津《大公报》1928年11月20日,第7版。
    ②《叔拒侄登门,侄控叔欠债》,天津《益世报》1935年2月14日,第2张第5版。
    ③《一时气愤,亲姑表弟致函恐吓表兄》,天津《大公报》1935年1月31日,第2张第6版。
    ④《借贷不遂,自残头部,王四点等归官》,天津《益世报》1936年1月13日第2张第5版。
    ①《族弟借贷不遂,砍落族兄四手指》,天津《益世报》1936年2月4日,第2张第5版。
    ②《意图纵火被警查获》,天津《益世报》1937年1月8日,第2张第5版。
    ③《昨日两起自杀案》,天津《大公报》1935年8月4日,第2张第6版。
    ④《讨钱未遂反遭殴伤,父子赖债行凶》,天津《益世报》1935年12月7日,第2张第5版。
    ①《药王庙一幕武剧,一称欠债不还动蛮,一谓地痞无端讹诈》,天津《益世报》1935年8月21日,第2张第5版。
    ②《纸店经理与经纪各执一词,控债案原告持有借据为凭,被告谓系受逼而写》,天津《益世报》1936年1月10日,第2张第5版。
    ③《北营门外发生血案》,天津《益世报》1935年10月23日,第2张第5版。
    ④《少妇投河,因讨债受辱》,天津《益世报》1937年3月31日,第2张第5版。
    ①《借洋二元,逾期不还,邻居发生冲突,竟打破鼻子》,天津《大公报》1935年8月18日,第2张第6版。
    ②天津市档案馆:J0218-3-000337,赵风鸣等纸售月刊家务债务纠纷案,日伪天津市警察局,1938年。
    ③《避债水国》,天津《益世报》1921年6月9日,第3张第11版。
    ④《债务纠葛》,天津《益世报》1921年6月9日,第3张第11版。
    ⑤《借钱不还》,天津《益世报》1921年10月4日,第3张第10版。
    ①《债务成讼》,天津《益世报》1927年3月11日,第11版。
    ②《债务争吵》,天津《益世报》1927年4月17日,第11版。
    ③《逃债争打》,天津《益世报》1927年4月26日,第11版。
    ④《债务纠葛》,天津《益世报》1927年5月14日,第12版。
    ⑤《债务争吵》,天津《益世报》1927年5月27日,第12版。
    ⑥《要钱争吵》,天津《益世报》1927年5月29日,第12版。
    ①《欠债纠葛》,天津《益世报》1926年3月21日,第3张第11版。
    ②《冯鹤亭启事》,天津《益世报》1924年2月21日,第2张第7版。
    ③《东方公司刘肖颖债务纠葛》,天津《益世报》1929年2月20日,第3张第12版。
    ④《华洋商债务案之终结》,天津《益世报》1921年6月18日,第3张第11版。
    ①向欣:《天津市的高利贷》,《经济汇刊》,第1卷第4期,1936年12月10日,第124页。
    ②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276页。
    ③《小规模的放款事业》,天津《大公报》1933年9月21日,第4张第15版。
    ④《小规模的放款事业》,天津《大公报》1933年9月21日,第4张第15版。
    ①薛不器:《投资商业与高利贷》,天津《益世报》1947年2月3日,第5版。
    ②社论:《当前的高利贷问题》,天津《益世报》1946年11月24日,第1版。
    ③《新开河岸贫民窟》,天津《大公报》1933年3月5日,第4张第13版。
    ①郭幼丹:《南市地头蛇张八的罪恶史》,《天津和平文史资料选集》(第4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和平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第69页。
    ②天津市历史研究所资料室整理:《天津的脚行》,《天津历史资料》第4期,1985年10月1日版,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第17页。
    ③《重利宜禁》,天津《益世报》1923年2月8日,第3张第11版。
    ④天津市档案馆:X0090-C-000105-042,为函送王凤山高利贷案原结希查收,市税务局,1950年。
    ⑤社论:《当前的高利贷问题》,天津《益世报》1946年11月24日,第1版。
    ①日本驻屯军司令部编侯振彤译:《二十世纪初的天津概况》,天津:天津市地方史志编修委员会总编辑室编,1986年4月版,第99页。
    ②日本驻屯军司令部编侯振彤译:《二十世纪初的天津概况》,天津:天津市地方史志编修委员会总编辑室编,1986年4月版,第100页。
    ③刘琰臣:《天市胶皮调查》,天津《益世报》1934年2月7日,第4张第14版。
    ④《天津的洋车夫》,天津《大公报》1933年12月12日,第4张第13版。
    ⑤向欣:《天津市的高利贷》,《经济汇刊》,第1卷第4期,1936年12月10日,第124—127页。
    ①向欣:《天津市的高利贷》,《经济汇刊》,第1卷第4期,1936年12月10日,第124—127页。
    ②向欣:《天津市的高利贷》,《经济汇刊》,第1卷第4期,1936年12月10日,第124—127页。
    ③向欣:《天津市的高利贷》,《经济汇刊》,第1卷第4期,1936年12月10日,第124—127页。
    ①《重利盘剥亟宜取缔》,天津《益世报》1922年2月21日,第3张第11版。
    ②《用高利贷剥夺的放帐生涯》,天津《益世报》1934年2月19日,第4张第14版。
    ③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267页。
    ①向欣:《天津市的高利贷》,《经济汇刊》,第1卷第4期,1936年12月10日,第124—127页。
    ②向欣:《天津市的高利贷》,《经济汇刊》,第1卷第4期,1936年12月10日,第124—127页。
    ③小规模的放款事业》,天津《大公报》1933年9月21日,第4张第15版。
    ④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胡旭晟夏新华李交发点校:《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431页。
    ⑤《避债无台》,天津《益世报》1928年9月23日,第3张第10版。
    ①《月息五分变转子钱,实施重利盘剥,放账者之狠毒心肠》,天津《益世报》1936年6月27日,第3张第10版。
    ②《天津盛行的两种经济组织,标会和打印子》,天津《大公报》1933年6月12日,第4张第13版。
    ③张焘:《津门杂记》,王帛孙、王黎雅校,来新夏主编《天津风土丛书》,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11页。
    ④吴志铎:《北通县第一区平民借贷状况之研究》,燕京大学经济系,1935年6月,第37页。
    ⑤《小规模的放款事业、》,天津《大公报》1933年9月21日,第4张第15版。
    ⑥吴志铎:《北通县第一区平民借贷状况之研究》,燕京大学经济系,1935年6月,第39页。
    ⑦《小规模的放款事业》,天津《大公报》1933年9月21日,第4张第15版。
    ⑧吴石城:《天津之市民金融组织》,《银行周报》19卷46期,上海银行周报社发行,1935年11月26日,总号927,第9页。
    ①向欣:《天津市的高利贷》,《经济汇刊》,第1卷第4期,1936年12月10日,第124—127页。
    ②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276页。
    ③《天津盛行的两种经济组织,标会和打印子》,天津《大公报》1933年6月12日,第4张第13版。
    ④《小规模的放款事业》,天津《大公报》1933年9月21日,第4张第15版。
    ①《旧腊中之天津市民生(二)三角地鸟瞰》,天津《大公报》,1931年2月7日,第2张第5版。
    ②《津郊调查之三》,天津《大公报》1931年1月16日,第2张第5版。
    ③《金钱是祸水,债务惹出事端》,天津《大公报》1929年2月15日,第3张第10版。
    ④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276页。
    ⑤参见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277页。吴石城:《天津之市民金融组织》,《银行周报》19卷46期,上海银行周报社发行,1935年11月26日,总号927,第10页。
    ①向欣:《天津市的高利贷》,《经济汇刊》,第1卷第4期,1936年12月10日,第124—127页。参见本文第五章相关内容。
    ②向欣:《天津市的高利贷》,《经济汇刊》,第1卷第4期,1936年12月10日,第124—127页。
    ③张焘:《津门杂记》,王帛孙、王黎雅校,来新夏主编《天津风土丛书》,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11页。
    ①《旧腊中之天津市民生(二)三角地鸟瞰》,天津《大公报》,1931年2月7日,第2张第5版。
    ②《债务纠葛》,天津《益世报》1922年12月1日,第3张第11版。
    ③《高利贷盘剥下,三年内地主为佃户》,天津《益世报》1935年8月4日,第2张第5版。
    ①《工商部通令严禁高利贷,不得逾年二分》,天津《益世报》5月23日11版。
    ②《明令减息后高利贷之现状》,天津《大公报》1929年6月17日,第2张第6版。
    ①《天津特别市社会局一周年工作总报告》,天津市社会局,1929年,第289页。
    ②《天津盛行的两种经济组织,标会和打印子》,天津《大公报》1933年6月12日,第4张第13版。
    ③向欣:《天津市的高利贷》,《经济汇刊》,第1卷第4期,1936年12月10日,第124—127页。
    ④薛不器:《对天津商人进一言》,天津《益世报》1947年1月27日,第2张第5版。
    ①向欣:《天津市的高利贷》,《经济汇刊》,第1卷第4期,1936年12月10日,124—127页。
    ②社论:《当前的高利贷问题》,天津《益世报》1946年11月24日,第1版。
    ③社论:《当前的高利贷问题》,天津《益世报》1946年11月24日,第1版。
    ④社论:《当前的高利贷问题》,天津《益世报》1946年11月24日,第1版。
    ⑤社论:《当前的高利贷问题》,天津《益世报》1946年11月24日,第1版。
    ①天津市档案馆: J0215-1-001319,借贷函件,大陆银行总经理处,1936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 J0215-1-001319,借贷函件,大陆银行总经理处,1936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 J0215-1-001319,借贷函件,大陆银行总经理处,1936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 J0215-1-001319,借贷函件,大陆银行总经理处,1936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 J0215-1-001319,借贷函件,大陆银行总经理处,1936年。
    ⑤天津市档案馆: J0215-1-001319,借贷函件,大陆银行总经理处,1936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 J0215-1-001319,借贷函件,大陆银行总经理处,1936年。
    ②《借物变卖》,天津《益世报》1922年9月12日,第3张第11版。
    ③天津市档案馆:J0218-3-000197,张玉华等债务及细节纠葛案,日伪天津市警察局,1938年。
    ①《借房不遂,聚众刀伤房主》,天津《大公报》1935年4月29日,第2张第6版。
    ②天津市档案馆编:《天津商会档案·钱业21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第18596页。
    ③《东亚毛纺公司史料》,《天津历史资料》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20期,1984年2月8日版,第114—115页。
    ①天津南开大学山本库藏:天津亦政堂冯氏家谱,1923年,静电复印本。
    ②《债务争吵》,天津《益世报》1925年2月26日,第3张第11版。
    ③《债务纠葛》,天津《益世报》1928年2月26日,第3张第12版。
    ④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胡旭晟、夏新华、李交发:点校:《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427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7433,元庆堂星记时星三.高廉氏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0年。
    ②《债保纠葛》,天津《益世报》1925年2月7日,第3张第11版。
    ③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72949,孟少棠曹秀民等三人清偿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4年。
    ④《声明作废》,天津《益世报》1920年4月25日,第3张第7版。
    ⑤天津市档案馆: J0044—2—068818,舒仲.王绍庭保证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3年。
    ⑥黄宗智:《清代与民国的比较: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第83页。
    ①《抵押放款》,天津《益世报》1930年3月18日,第3张第11版。
    ②《声明》,天津《益世报》1919年8月20日,第2张第7版。
    ③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7501,常增盛.刘淑兰确认抵押权,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0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51560,河北高等法院天津分院函送张靳氏等与贾士清请求偿还债款确认抵押权成立及请求履行登记义务案卷证由案,河北高等法院天津分院,1940年,第31—32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51509,永信堂吴友文黄家霆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0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7902,边价人.刘锡贵等四人请求拍卖抵押物,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0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043—2—021866,隆丰货栈邸玉堂刘少坡求偿欠款及确认抵押权,河北省高等法院天津分院及检察处,1941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3—2—021486,邓宝山董右岑确认抵押契约无效,河北省高等法院天津分院及检察处,1941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4066,裕泰恒英记李冠林诉朱美债务纠葛案,天津商务总会,1915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3821,中立堂赵立荣房起荣等三人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39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3802,刘翰林刘桂林等四人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39年。
    ①【英】约翰·希克斯著厉以平译:《经济史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7月版,第46页。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3850,义德堂李思敏徐少周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39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58974,张瑞祯甄占奎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1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55344,刘穆氏王子玉给付迟延利息,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1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4080,邓棫才赵光宇等三人利息,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39年。
    ①向欣:《天津市的高利贷》,《经济汇刊》,第1卷第4期,1936年12月10日,第124—127页。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4—2—182379,怡厚堂郭子甘陈希文欠债,1937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043—2—20870,怡厚堂郭子甘中兴转运客栈李文吉求偿息金,1938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J0043—2—20870,怡厚堂郭子甘中兴转运客栈李文吉求偿息金,1938年。
    ⑤天津市档案馆:J0043—2—20870,怡厚堂郭子甘中兴转运客栈李文吉求偿息金,1938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 J0044—2—048073,姚李氏房仁信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0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 J0044—2—048073,姚李氏房仁信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0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 J0044-2-044314,继兴堂徐少洲姚少君等三人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39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 J0044—2—055039,源绪堂徐捷卿郭寿龄求偿债务及确认抵押权,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1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8073,姚李氏房仁信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0年。
    ②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胡旭晟、夏新华、李交发:点校:《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427页。
    ③《欠债的还钱》,天津《大公报》1929年12月12日,第3张第9版。
    ④《金钱的罪恶——穷汉投河图尽,债户踢毙债主》,天津《大公报》1927年9月13日,第7版。
    ⑤《借钱葬父,事后不愿还债》,天津《大公报》1930年3月18日,第3张第9版。
    ①《老妪讨账未得,一怒服毒有子声冤告状》,天津《益世报》1935年4月19日5版。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7186,杨冯氏.崔鹤九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0年。
    ③《所欠控官》,《直报》,1898年5月3日,第3页。
    ④《债务争吵》,天津《益世报》1922年7月15日,第3张第11版。
    ⑤《欠债纠葛》,天津《益世报》1922年12月1日,第3张第11版。
    ⑥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4316,修德堂刘振基袁恩荣等三人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39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50079,肃德堂包文元彭子俊求偿债款并确认抵押权,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0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 J0044—2—051509,永信堂吴友文黄家霆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0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51509,永信堂吴友文黄家霆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0年。
    ④朱道孔:《解放前黑律师的形形色色》,《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37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版,第196页。
    ①《保人被累》,天津《大公报》1935年1月20日,第2张第6版。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3869,公堂刘焕章周尊元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39年。
    ③《刘明阳律师代表抵押债权人照买庆丰面粉有限公司全部房地机器等项通告》,天津《大公报》1930年4月3日,第3张第11版。
    ④《三万余元一起债务官司》,天津《益世报》1936年6月6日,第2张第5版。
    ①《窦省三启事》,天津《益世报》1920年12月31日,第2张第6版。
    ②《紧要声明》,天津《益世报》1924年1月9日,第2张第7版。
    ③《声明作废》,天津《益世报》1922年10月24日,第2张第7版。
    ④天津市档案馆:J0044—2—72557,礼善堂郭子甘积善堂唐凤梧等确认抵押权,1944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51726,赵炳文,张子腾债款,1940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3—2—020939,朱茂林兰少如返还抵押品,河北省高等法院天津分院及检察处,1939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043—2—020984,安赵道华返还利息及垫款,河北省高等法院天津分院及检察处,1939年。
    ①《声明广告》,天津《益世报》1918年12月20日,第2张第7版。
    ②庞玉洁:《开埠通商与近代天津商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版。
    ③庞玉洁:《开埠通商与近代天津商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48页。
    ④庞玉洁:《开埠通商与近代天津商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49页。
    ⑤李竟能主编:《天津人口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45页。
    ⑥《反对借贷金征收营业税,事关全市各商之损害,商会函税务局提出评议》,天津《大公报》1933年4月6日,第3张第9版。
    ①《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2481页。
    ②《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2021页。
    ③王兆贵:《我所知道的永兴洋纸行》,《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43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185页。
    ④徐增祥:《陈调甫传略》,《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51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30页。
    ①周乃庚、李成仪、叶茂荣:《天津机器制革业及华北制革厂》,《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31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版,第193页。
    ②《米商纠葛》,天津《益世报》1921年3月31日,第3张第10版。
    ③《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2),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399—2400页。
    ④《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860—863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4064,庆长顺同记诉兴济镇邵居田等债务,天津商务总会,1915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等:《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2),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417—2418页。
    ③《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2588页。
    ①《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2),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207页。
    ②薛不器:《天津商人之私生活》(上),天津《益世报》1946年11月21日,第2张第5版。
    ③《保债纠葛》,天津《益世报》1925年2月9日,第3张第11版。
    ④《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2),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1993页。
    ⑤《紧要声明》,天津《益世报》1921年2月1日,第1张第2版。
    ⑥《驻津永生祥启事》,天津《益世报》1927年6月4日,第1张第4版。
    ①《紧要声明》,天津《益世报》1921年7月17日,第2张第6版。
    ②《紧要声明》,天津《益世报》1923年3月3日,第3张第11版。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70171,遵义堂王子瑞石作光等四人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3年。
    ②《请欲抵卖刘寿夫南门里房之诸君注意》,天津《益世报》1925年1月31日,第1张第2版。
    ③荣瀚:《利率腾贵之补救方案》,《银行杂志》第1卷第12号,1924年4月16日,第7—10页。
    ④天津中国银行:《天津商业调查概略》,《银行周报》1930年7月15日第14卷26号,总号657,第44页。
    ①施子厚:《天津木商业概况》,《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46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版,第190页。
    ②龚尚祖:《天津‘鱼锅伙’兴衰小史》,《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120页。
    ③慕羽:《广裕茶庄经理王敬之》,《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93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182—185页。
    ④徐鲁真:《永安茶庄经理耿日初》,《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93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191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57568,张宝树,胡少舫偿还货款及利息,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1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4543,益聚永刘玉璋诉刘长胜债务,天津商务总会,1917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1537,米面商吉兴号控包工梁五等浮借洋元转请定卅追偿,天津商务总会,1909年。
    ④谷源田:《天津鞋业之组织》,李文海主编、夏明芳、黄兴涛副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466页。
    ①杨梓年:《从学生意到工商业者》,《天津文史资料选辑》1997·1(总第73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第55页。
    ②庞玉洁:《开埠通商与近代天津商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72页。
    ③胡光明:《论早期天津商会的性质与作用》,《近代史研究》1986年4期,第209页。
    ④天津档案馆:J0128—3—003991,裕泰和李景华诉天顺居王允顺债务,天津商务总会,1915年。
    ①慕一:《求人蓋铺保》,天津《大公报》1929年4月13日,第4张第16版。
    ②小工:《铺保论》,天津《大公报》1929年4月6日,第4张第16版。
    ③天津市档案馆:J0218-3-000448,武宝臣等纠葛细节婚姻债务案,日伪天津市警察局,1938年。
    ④《保人被累》,天津《益世报》1922年7月1日,第3张第11版。
    ⑤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56771,滕占恒吕义当偿还欠款,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1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61147,瑞泰成赵庆堂赵秉宽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2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61147,瑞泰成赵庆堂赵秉宽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2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4564,闫立才刘恩波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39年。
    ④《抵押品过期未赎,债权人亦未主张停赎,债务人仍可随时请求赎回》,天津《益世报》1936年11月13日,第3张第10版。
    ⑤《欲防债务人隐匿财产,债权人可先生声请假扣押》,天津《益世报》1936年11月16日,第3张第10版。
    ⑥《抵押债务不为清偿,债权人不得自行处分抵押物》,天津《益世报》1936年11月20日10版。
    ⑦《普遍债权请求债权因十五年不行使而消灭》,天津《益世报》1937年7月6日,第3张第10版。
    ①南开大学社:《天津地毯工业之调查》,天津《大公报》1930年5月12日,第2张第6版。
    ②《天津地毯业抵押借款概况》,天津《大公报》1927年8月22日,第4版。
    ①《聚兴诚放款部启事》,天津《益世报》1920年10月23日,第3张第11版。
    ②程本固:《信用放款及抵押放款与垫购押款之比较》,《银行周报》1921年10月4日,第5卷第38号,总号218号,第5页。
    ③程本固:《信用放款及抵押放款与垫购押款之比较》,《银行周报》1921年10月4日,第5卷第38号,总号218号,第6页。
    ④《声明广告》,天津《益世报》1917年2月10日,第2张第7版。
    ⑤《紧要声明》,天津《益世报》1917年4月20日,第3张第11版。
    ①《锦泰栈仝记仍旧营业广告》,天津《益世报》1917年3月12日,第3张第11版。
    ②《布告声明》,天津《益世报》1917年3月25日,第3张第10版。
    ③《声明广告》,天津《益世报》1917年4月6日,第2张第7版。
    ④《李荣轩启事》,天津《益世报》1918年9月29日,第3张第11版。
    ⑤《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2),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394页。
    ①《日租界昨发生因负债无法还薙刀刎头而死》,天津《益世报》1935年6月7日,第2张第5版。
    ②蔼庐:《征信所概论》,《银行月刊》第1卷第9号,1921年9月5日。
    ③《逃债纠葛》,天津《益世报》1922年11月12日,第3张11版。
    ④《债务争吵》,天津《益世报》1929年2月3日,第3张第12版。
    ⑤《要债争打》,天津《益世报》1922年6月30日,第3张第11版。
    ①《各业商号开业歇业须觅铺保,防范弃业潜逃影响地方税收,市营业税处函商会转知各商》,天津《大公报》1933年5月25日,第3张第9版。
    ②《弃铺潜逃》,天津《益世报》1925年2月15日,第3张第11版。
    ③《弃铺潜逃》,天津《益世报》1925年2月17日,第3张第11版。
    ④《债务纠葛》,天津《益世报》1922年8月11日,第3张第11版。
    ⑤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4330,福生厚诉兴达号铺长宋云舫债务纠葛,天津商务总会,1916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4444,源泰瓷庄顾静轩诉陕西榆林县德成厚铺掌王谦债务,天津商务总会,1917年。
    ②《债权纠葛》,天津《益世报》1926年3月23日,第3张第11版。
    ③天津市档案馆:J0209-1-000003,抵押放款债务诉讼卷,中国垦业银行天津分行,1929年。
    ①《合谋欺骗》,天津《益世报》1925年2月21日,第3张第11版。
    ②《讨债失踪》,天津《大公报》1935年1月9日,第2张第6版。
    ③《裕元纱厂解散清理,前日股东会议全体一致通过》,天津《大公报》1935年3月19日,第2张第6版。
    ④天津市档案馆:J0209-1-000003,抵押放款债务诉讼卷,中国垦业银行天津分行,1929年。
    ⑤《庆丰益将拍卖还欠》,天津《益世报》1922年8月17日,第3张第11版。
    ⑥《北洋纱厂因欠债未偿付家具昨被扣封》,天津《大公报》1935年3月19日,第2张第6版。
    ①《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2),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035页。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9741,有关各商号债务诉讼的文件,天津商务总会,1913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6073,关于债务涉讼及备案,天津总商会,1927年。
    ②《营业亏累家具折债,暗中搬移一空被债权人控告》,天津《大公报》1935年3月12日,第2张第6版。
    ③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3861,边希韶破产管理人杜鸿翰广德号张玉堂广兴德马少臣德庆祥马少臣恩义成穆成宽振元牛肉庄戴世勤等八人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39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3861,边希韶破产管理人杜鸿翰广德号张玉堂广兴德马少臣德庆祥马少臣恩义成穆成宽振元牛肉庄戴世勤等八人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39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152766,荣庆恒破产管财人会计师郭定荣申报荣庆恒李澄甫等破产案,天津地方法院民事庭,1937年。
    ②《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2),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031页。
    ①《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2),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032页。
    ②《法院保护债务人劝令勿轻于破产,昨已揭出告示》,天津《益世报》1928年12月17日,第3张第11版。
    ①刘秋根、黄登峰:《中国古代合伙制的起源和初步发展——由战国到隋唐五代》,保定:《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②刘秋根:《十至十四世纪的中国合伙制》,《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
    ③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66585,王福田等八人闫俊有解除合伙关系,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3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5101,德盛号与王九如等合伙作牛羊生意纠葛,天津总商会,1920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5101,德盛号与王九如等合伙作牛羊生意纠葛,天津总商会,1920年。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66585,王福田等八人闫俊有解除合伙关系,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3年。天津市档案馆:J0043—2—023251,郭淑恒王景若等三人确认合伙关系存在,河北省高等法院天津分院及检察处,1942年。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66838,孟文波刘静波清算及分柝合伙财产,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3年。
    ①《一般商号存款借债责任问题,高等法院函总商会调查,用作判决债务案件参考》,天津《大公报》1929年6月1日,第3张第11版。
    ②《冯鹤亭启事》,天津《益世报》1920年6月8日,第1张第2版。
    ③《李桐五启事》,天津《益世报》1919年6月23日,第3张第11版。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29-3-005591,关于聚丰永银号股东积庆堂宁移轩等解散合伙事项,聚丰永银号,1936年。
    ②《宋杜氏启事》,天津《益世报》1919年7月1日,第3张第11版。
    ③《声明广告》,天津《益世报》1919年2月12日,第2张第7版。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4330,福生厚诉兴达号铺长宋云舫债务纠葛,天津商务总会,1916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4035,全盛德铁工厂贾书元志兴成刘金魁等三人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39年。
    ①《债务涉讼》,天津《益世报》1925年2月21日,第3张第11版。
    ②《股伙纠纷》,天津《益世报》1925年2月15日,第3张第11版。
    ③天津市档案馆:J0218—3—001056,李文元,李白氏虐待致于死及韩景浩案诬告,毁损债务纠葛等案,日伪天津市警察局,1939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J0218—3—001056,李文元,李白氏虐待致于死及韩景浩案诬告,毁损债务纠葛等案,日伪天津市警察局,1939年。
    ①《金谷春紧要声明》,天津《益世报》1920年6月26日,第3张第12版。
    ②《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2),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043页。
    ①《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2),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044—2045页。
    ②《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2),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044—2045页。
    ③《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2),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044—2045页。
    ④《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2),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046页。
    ①《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2),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046页。
    ②《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2),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047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8755,银行公会函大理院判例几合伙债务偿还之担负,天津市银行公会,1924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8755,银行公会函大理院判例几合伙债务偿还之担负,天津市银行公会,1924年。
    ③《合伙营业欠外之办法》,天津《益世报》1925年1月12日,第3张第11版。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8940,为立法院规定民法续篇合夥债务连带负责诸多难行详研签注,天津市商会,1935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8940,为立法院规定民法续篇合夥债务连带负责诸多难行详研签注,天津市商会,1935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8940,为立法院规定民法续篇合夥债务连带负责诸多难行详研签注,天津市商会,1935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8940,为立法院规定民法续篇合夥债务连带负责诸多难行详研签注,天津市商会,1935年。
    ①【英】约翰·希克斯:《经济史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7月版,第73—74页。
    ①《诚记永债务之纠葛》,天津《益世报》1922年6月13日,第3张第11版。
    ②《保债被控》,天津《益世报》1925年3月29日,第3张第11版。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0155,陈润生控徐鹤桥李永和担保债务,天津商务总会,1905年。
    ④《声明广告》,天津《益世报》1917年5月3日,第2张第7版。
    ①《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722页。
    ②《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725—726页。
    ③《债权分配清偿款物办法不因少数异议而变更》,天津《大公报》1931年9月27日,第3张第7版。
    ④《文利号鲜货庄清理债务小额债权偿还二成》,天津《益世报》1936年8月4日,第2张第5版。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314,民国二十九年十月典当业公庆堂禀稿底,天津市典当业同业公会,1930年。
    ②《协和贸易公司债权团清理之经过》,天津《益世报》1928年1月7日,第3张第12版。《协和贸易公司债权团清理之经过》(续),天津《益世报》1928年1月9日,第3张第12版。《协和贸易公司债权团清理之经过》(续),天津《益世报》1928年1月12日,第3张第12版。《协和贸易公司债权团清理之经过》
    (完),天津《益世报》1928年1月12日,第4张第13版。
    ③天津市档案馆:《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28—1937),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919页。
    ④《明华银行债权团今日召开会议》,天津《大公报》1935年6月13日,第2张第6版。
    ⑤《明华债权登记昨日截止,统计债户1312,款额42550元》,天津《益世报》1935年7月1日,第2张第5版。《各方监视中明华津行昨启封,库存现款三千余元,支付外债一千余元》,天津《益世报》1935年
    7月3日,第2张第5版。
    ⑥《津明华银行清理市商会成立委员会决定五项办法登记债权以当地欠外抵当地欠外》,天津《益世报》1935年6月15日,第2张第5版。
    ⑦《三关系方面协议,明华津行今午启封,债权团决定监督办法,拟坚决要求如数清还》,天津《益世报》1935年7月3日,第2张第5版。
    ⑧《市商会对清理明华主张昨日具呈市政府准由债权人办理》,天津《益世报》1935年11月19日,第2张第5版。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72813,于少云孟肇远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4年。
    ②胡光明:《论早期天津商会的性质与作用》,《近代史研究》1986年4期。
    ③任云兰:《论近代中国商会的商事仲裁功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4期。
    ④胡光明:《论早期天津商会的性质与作用》,《近代史研究》1986年4期,第207页。
    ⑤胡光明:《论早期天津商会的性质与作用》,《近代史研究》1986年4期,第184页。
    ①胡光明:《论早期天津商会的性质与作用》,《近代史研究》1986年4期,第182—185页。
    ②《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第629页。
    ③《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2),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033页。
    ④《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2),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036页。
    ⑤《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2),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037页。
    ⑥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3694,汇大银号胡同轩诉义盛恒张廷选债务,天津商务总会,1914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4242,谦益行陈诉保定府裕泰茶店边昆山债务,天津商务总会,1916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4242,谦益行陈诉保定府裕泰茶店边昆山债务,天津商务总会,1916年。
    ③《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2),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1854页。
    ④《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2),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049页。
    ①《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2548—2549页。
    ②胡光明:《论早期天津商会的性质与作用》,《近代史研究》1986年4期,第216页。
    ①宋美云:《近代天津商会》,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8月版。
    ②胡光明:《论早期天津商会的性质与作用》,《近代史研究》,1986年4期。
    ①谢振民编著,张知本校订《中华民国立法史》(下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72页。
    ②黄宗智:《清代与民国的比较: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①刘海岩主编:《清代以来天津土地契证档案选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257页。
    ②宋美云主编:《天津商民房地契约与调判案例选编(1686—1949)》,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03页。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3140,审判厅权白子鹤典契,天津商务总会,1913年。
    ④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61页。
    ⑤天津市档案馆:J0044—2—55719,张万清窦良鏢等确认优先典权,1941年。
    ⑥宋美云主编:《天津商民房地契约与调判案例选编(1686—1949)》,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03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86610,李桂林、张嘉荣确认典权无效,1947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86610,李桂林、张嘉荣确认典权无效,1947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4—2—88586,刘金城告徐伯琴高显贵确认典权不成立,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8年。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55页:习惯法的最终确立和流行,不能没有乡民公正观念来支持。许多通行习惯中关于利益分配、损害分担的种种规定,乃经过长时期冲突而逐渐形成,因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民众关于应然的某些共识,如房屋修缮等。
    ③宋美云主编:《天津商民房地契约与调判案例选编(1686—1949)》,北京: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05页。
    ①郑佳宁:《论清代的典权制度》,《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②宋美云主编:《天津商民房地契约与调判案例选编(1686—1949)》,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05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29-3-002180,周起泰广泰栈债务纠葛交涉,天津市鲜货业同业公会,1927年。
    ②中人一般称为中保人。可以区分为中人、保人,一般习惯合在一起。但是职能有时也所区分。李金铮:《20世纪上半期中国乡村经济交易中的保人》,《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6期。
    ③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版,125页:中人制度的建立包含了一种极其深刻的文化意蕴,它是这个社会的有机文化逻辑的显现。
    ④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82421,夏马氏告邓高氏王继五等四人确认典当权,天津地方法院及检查处,1946年。参见李金铮:《20世纪上半期中国乡村经济交易中的保人》,《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6期。
    ⑤宋美云主编:《天津商民房地契约与调判案例选编(1686—1949)》,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06页。
    ⑥天津市档案馆:J0043-2-020672,边同升黄捷三典权,河北省高等法院天津分院及检察处,1939年。
    ⑦天津市档案馆:J056f-1-074550,池桂泉典契,天津市财政局,1930年。
    ①《典房纠葛》,天津《益世报》1926年3月18日,第3张第11版。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4—2—47383,李吉声、郑履谦确认典权,1939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89983,段杨氏告贾东山确认典契无效,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9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88586,刘金城告徐伯琴高显贵确认典权不成立,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8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71808,王梅芳周益三补税典契,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4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044—2—47383,李吉声、郑履谦确认典权,1939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47383,李吉声、郑履谦确认典权,1939年。
    ②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286页。
    ③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89983,段杨氏告贾东山确认典契无效,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9年。
    ④杨立新点校:《大清民律草案民国民律草案》,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336—337页。陶百川编:《最新六法全书》,台北:三民印书局印行,1981年9月增修版,第135页。
    ①《关于典房习惯法之函复》,天津《益世报》1918年2月5日,第2张第6版。
    ②宋美云主编:《天津商民房地契约与调判案例选编(1686—1949)》,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02页。
    ③宋美云主编:《天津商民房地契约与调判案例选编(1686—1949)》,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08页。
    ④天津市档案馆:J0044—2—47821,郭子甘等李承元等返还垫款,1940年。
    ②宋美云主编:《天津商民房地契约与调判案例选编(1686—1949)》,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05页。
    ③宋美云:《清代以来天津会馆房地契证》,《天津文史资料选辑》2007.1(总第108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140页。
    ①刘海岩主编:《清代以来天津土地契证档案选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256页。
    ②刘海岩主编:《清代以来天津土地契证档案选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41页。
    ③宋美云主编:《天津商民房地契约与调判案例选编(1686—1949)》,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06页。
    ④宋美云主编:《天津商民房地契约与调判案例选编(1686—1949)》,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08页。
    ⑤宋美云主编:《天津商民房地契约与调判案例选编(1686—1949)》,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09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86473,陈学孟、殷宝元确认转典权不存在,1938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4—2—46432,孙长山、石徐氏等确认典权,1939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044—2—46432,孙长山、石徐氏等确认典权,1939年。
    ④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181页:和解(中庸)观念更是习惯法浸淫于礼乐精神的著例。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3—2—020672,边同升黄捷三典权,河北省高等法院天津分院及检察处,1939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83769,刘琴甫李凤翥告邢圃栽石凤林等三人返还典契,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7年。
    ①赵文娟:《从“典”到“典权”——习惯、立法、实践及其体现的若干问题》,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4月,第9页。
    ②杨立新点校:《大清民律草案民国民律草案》,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335—338页。陶百川编:《最新六法全书》,台北:三民印书局印行,1981年9月增修版,第135页。
    ③李海筹:《典权研究》,《益世报》1936年9月23日,第3张第10版。
    ④杜恂诚:《道契制度:完全意义上的土地私有产权制度》,《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1期,第5页:“找赎是中国传统土地交易中的陋习,即“找帖”和“回赎”的合称。所谓“找帖”,是指交易不是一次完成,而是经过“卖、加、绝、叹、装修、兴高起造”等多重环节,卖主可以多次要价,多次立契,多次得款。这样,一宗交易就会拖延很久,在此期间的产权是不清晰的。”但是在天津的典权纠纷和典契中,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⑤李海筹:《典权研究》,天津《益世报》1936年9月24日,第3张第10版。
    ⑥杨立新点校:《大清民律草案民国民律草案》,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338页。陶百川编:《最新六法全书》,台北:三民印书局印行,1981年9月增修版,第135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52915,峻德堂陈峻峰李文敏等当价,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1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4—2—63649,韩金祥经文治等解除典权,1942年。
    ③宋美云:《清代以来天津会馆房地契证》,《天津文史资料选辑》2007.1(总第108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141页。
    ①宋美云主编:《天津商民房地契约与调判案例选编(1686—1949)》,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77页。
    ②宋美云主编:《天津商民房地契约与调判案例选编(1686—1949)》,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77页。
    ③宋美云主编:《天津商民房地契约与调判案例选编(1686—1949)》,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78页。
    ④宋美云主编:《天津商民房地契约与调判案例选编(1686—1949)》,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79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45270,梁德昌李梁氏等三人确认典权,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39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4—2—130421,张宝元告刘崇熙返还典契,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6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88665,李宝林告康玉如安章张均然返还典契,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8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4—2—53916,韩俊卿林马氏确认典权,1940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044—2—78966,杜锡山董云汉取得典权,1944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78966,杜锡山董云汉取得典权,1944年。
    ②《天津宗教资料选辑》(第1辑),天津宗教志编辑室编,1986年12月版,第166页。
    ③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83769,刘琴甫李凤翥告邢圃栽石凤林等三人返还典契,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7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83769,刘琴甫李凤翥告邢圃栽石凤林等三人返还典契,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7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3824,安安公司清理债务案,天津商务总会,1915年。
    ①宋美云:《清代以来天津会馆房地契证》,《天津文史资料选辑》2007.1(总第108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139页。
    ②宋美云主编:《天津商民房地契约与调判案例选编(1686—1949)》,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版。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56561,展桂山费芹香确认非典当关系,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院,1941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8338,蔡德祥王宗麟等三人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0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8338,蔡德祥、王宗麟等三人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0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8338,蔡德祥、王宗麟等三人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0年。
    ②杨国祯认为在清代典契与卖契是混同的。杨国桢:《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42页。
    ③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8338,蔡德祥、王宗麟等三人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0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8338,蔡德祥、王宗麟等三人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0年。
    ⑤黄宗智:《清代与民国的比较: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第83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51464,傅恩元、乔松年典权,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0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4—2—56662,傅恩元许家贵等三人确认典权履行登记义务并执行异议,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1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56662,傅恩元许家贵等三人确认典权履行登记义务并执行异议,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1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4—2—56662,傅恩元许家贵等三人确认典权履行登记义务并执行异议,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1年。
    ①宋美云:《清代以来天津会馆房地契证》,《天津文史资料选辑》2007.1(总第108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136页。
    ①宋美云:《清代以来天津会馆房地契证》,《天津文史资料选辑》2007.1(总第108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136页。
    ②宋美云:《清代以来天津会馆房地契证》,《天津文史资料选辑》2007.1(总第108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136页。但是这个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参见《验契问题难为了县政府——限期将界,人民本来投验,省令催促务须依限藏事》,天津《大公报》1930年2月21日,第3张第11版。
    ③李玉强:《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研究》,黑龙江大学法律硕士论文,2006年12月,第15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56f—1—013512,福裕堂季典契,天津市财政局,1941年。
    ①燕晓:《房地产契税沿革》,《北京房地产》,1995年2期,第52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207450,东二区李吉声典权暂时登记,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9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4—2—207450,东二区李吉声典权暂时登记,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9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044—2—207450,东二区李吉声典权暂时登记,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9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56f—1—074550,池桂泉典契,天津市财政局,1930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01—1—002091,市政府训令准地政部代电为出典人逾期不回赎土地典权人依法取得所有权应否徵收土地增值税一案令仰知照,天津市政府,1948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3—2—022856,孟祥齐王贵田确认典权成立,河北省高等法院天津分院及检察处,1942年。
    ①杨国桢:《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4页:土地所有权史这一变迁,反映了土地所有制度从国家所有制、乡族所有制到私人所有制主导地位变换的发展轨迹。
    ①【德】韦伯:《近代资本主义的本质》,马克斯·韦伯:《文明的历史脚步——韦伯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12月第2版,第143—144页。
    ①李金铮:《民间组织的一个类型:20世纪上半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乡村“钱会”解析》,《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版,288——289页。
    ②杨孟西:《中国合会之研究》绪言,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页。
    ③杨孟西:《中国合会之研究》序言,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页。
    ④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1页。
    ①王宗培:《中国之合会》,中国合作学社1935年版1页。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许畅:《“合会”述论》,《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等。
    ②单强咎金生:《论近代江南农村的“合会”》,《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
    ③王宗培:《中国之合会》,中国合作学社1935年版,第13页。摇会首期会额为会首坐收,第二期起用抓阄卜彩的故曰摇会。堆积会和缩金会是最为通行的摇会。堆积会之利息系重会逐期加纳,故会额陆续增高,而缩金会则由轻会按期扣除。所以缩金会轻会的会金逐期缩小。
    ④吴石城:《天津之市民金融组织》,《银行周报》19卷46期,上海银行周报社发行,1935年11月26日,总号927,第7页。
    ⑤《津市的民间储蓄会,攒钱会信用昭著风行一时,每月里摇会得彩即可使钱》,天津《大公报》1933年9月28日,第4张第15版。
    ⑥《津市的民间储蓄会》,天津《大公报》1933年9月28日,第4张第15版。
    ①《天津盛行的两种经济组织,标会和打印子》,天津《大公报》1933年6月12日,第4张第13版。
    ②《老妪为债户所逼,投河自杀,债权在家相候,出门跃河淹毙》,天津《益世报》1935年7月11日,第2张第5版。
    ③吴石城:《天津之市民金融组织》,《银行周报》19卷46期,上海银行周报社发行,1935年11月26日,总号927,第7页。
    ④王宗培:《中国之合会》,中国合作学社1935年版,第60—61页。标会又夺标之意,而折现竞争之法曰写会或称划会票盖会等。
    ①《天津盛行的两种经济组织,标会和打印子》,天津《大公报》1933年6月12日,第4张第13版。
    ②《昨日中秋节,津民众愁眉苦脸中渡过,上层阶级仍不忘娱乐,下级社会竟因债拼命》,天津《益世报》1935年9月13日5版。
    ①天津市档案馆:X0090-C-000105-042,为函送王凤山高利贷案原结希查收,市税务局,1950年。
    ②林颂河著:《塘沽工人调查》,北平社会调查出版,上海新月书店印行,1930年,第150—151页。
    ③林颂河著:《塘沽工人调查》,北平社会调查出版,上海新月书店印行,1930年,第72页。
    ④林颂河著:《塘沽工人调查》,北平社会调查出版,上海新月书店印行,1930年,第150—151页。
    ⑤林颂河著:《塘沽工人调查》,北平社会调查出版,上海新月书店印行,1930年,第220页。
    ⑥林颂河著:《塘沽工人调查》,北平社会调查出版,上海新月书店印行,1930年,第262页。
    ①《存钱会剥削贫寒》,天津《大公报》1928年9月25日,第6版。
    ②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89页。
    ③《南善堂成立老人会》,天津《益世报》1922年12月1日,第3张第10版。
    ④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275页。
    ⑤《天津银号为开办博济储蓄银号并拟定宗旨章程事咨会津商会文》,《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746页。
    ②《老人会会计侵款黑幕》,天津《益世报》1924年5月21日,第3张第11版。
    ③《引寿社老人会停办之真相》,天津《益世报》1930年8月31日,第2张第6版。
    ④《老人会会计侵款黑幕》,天津《益世报》1924年5月21日,第3张第11版。
    ①《引寿社老人会停办之真相》,天津《益世报》1930年8月30日,第2张6版。
    ②《引寿社老人会停办之真相》,天津《益世报》1930年8月31日,第2张第6版。
    ③《平民防老会倒闭后,公议社老人会昨亦宣告破产,亏累近十万,受害三千,会员方面进行法律解决》,天津《益世报》1936年7月27日,第2张第5版。
    ④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3821,中立堂赵立荣房起荣等三人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39年。
    ⑤《平民防老会主办赈灾篮球表演赛,邀京友队等参加明日举行》,天津《大公报》1935年8月20日,第2张第8版
    ①张建星主编:《城市细节与言行——天津600年》(卷五),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246页。
    ①《老人会会计侵款黑幕》,天津《益世报》1924年5月21日,第3张第11版。
    ②《老人会会计侵款续闻》,天津《益世报》1924年5月25日,第3张第11版。
    ③《骇人听闻之老人会》,《益世报》天津资料点校汇编(一),天津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天津图书馆编,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1999年12版,第467页。
    ④《拐款巨案》,天津《益世报》1925年5月8日,第3张第11版。
    ⑤《拐款巨案》,天津《益世报》1925年5月8日,第3张第11版。
    ①《钱会亏本》,天津《益世报》1927年1月12日,第3张第11版。
    ②《金钱血汗化为泥土》,天津《大公报》1927年8月11日,第7版。
    ①《经济压迫下老人会拆白》,天津《益世报》1929年6月7日,第5张第17版。
    ②《老人会拆白案,二百余会员集议,推举代表向法院诉追,梁金铭保存骗匪现款,骗匪尚有不动产瓦房十间》,天津《益世报》1929年6月8日,第5张第17版。
    ③《公安局门前,老人会员跪门,扶老携幼哭喊叫骂,八家保人连累倒霉》,天津《益世报》1929年6月10日,第5张第17版。
    ①《引寿社老人会员昨日赴社会局请愿,陈述痛苦要求发还债金》,天津《益世报》1930年8月29日,第2张第6版。
    ②《引寿社老人会停办之真相》,天津《益世报》1930年8月31日,第2张第6版。
    ③《引寿社老人会停办之真相》,天津《益世报》1930年8月31日,第2张第6版。
    ①《老人会——会员再赴社会局请愿,该局已允为设法办理》,天津《益世报》1930年9月11日,第2张第6版。
    ②《引寿社老人会停办之真相》,天津《益世报》1930年8月31日,第2张第6版。
    ③《老人会案——社会局函请公安局查传会首以便调解》,天津《益世报》1930年9月19日,第2张第6版。
    ④《老人会一场纠葛》,天津《益世报》1928年4月26日,第3张第12版。
    ①《老人会于寿缘会都是现代特殊的组织,老人会多因信用破产歇闭,寿缘会起而代之盛极一时》,天津《大公报》1933年9月12日,第4张第13版。
    ②《变态的老人会,会员死亡可领五百元赙金,为得巨款竟忍心虐死爷娘》,天津《益世报》)1933年11月1日,第4张第14版。
    ③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118页。会首与会友是个人信赖的关系,会员之间未必互相认识信任。
    ④卢曼·尼克拉斯:《熟悉、信赖、信任:问题与替代选择》,郑也夫:编《信任: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版。
    ⑤《公安局门前,老人会员跪门,扶老携幼哭喊叫骂,八家保人连累倒霉》,天津《益世报》1929年6月10日,第5张第17版。
    ①《变态的老人会,会员死亡可领五百元赙金,为得巨款竟忍心虐死爷娘》,天津《益世报》1933年11月1日,第4张第14版。
    ②《寿缘会的解剖,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一),天津《益世报》1933年11月21日,第4张第14版。
    ②《寿缘会的解剖,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一),天津《益世报》1933年11月21日,第4张第14版。
    ③吴石城:《天津之市民金融组织》,《银行周报》19卷46期,上海:上海银行周报社发行,1935年11月
    26日,总号927,第7页。
    ①《佟振宗老人会会员今请愿被害人昨开会》,天津《益世报》1936年3月28日,第2张第5版。
    ①《管理寿缘会》,天津《益世报》1933年9月7日,第2张第6版。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25—2—000126,管理寿缘会规程,管理寿缘会,1933年。
    ③《寿缘会何多,昨呈请备案者竟达四十余起,设立渐多,易生流弊,社会局已停止收件》,天津《益世报》1933年10月1日,第2张第6版。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25—2—000126,管理寿缘会规程,管理寿缘会,1933年。
    ④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337—473页。
    ①丁佶:《寿缘会——一种病态的人寿保险》,天津《大公报》1934年1月3日,第3张第11版。
    ②《社会局工作报告》(续),天津《益世报》1929年2月24日,第3张第11版。天津婚丧仪式袭用亡清之故习,翎顶辉煌,斧钺并列,并奢陈诰封亭七件等,招摇过市,有碍观瞻,莫此为甚。职局成立,及张贴布告,严行禁止。函请公安局,特别一二三区公署,协助执行,并呈请市政府转呈国民政府,从速制定仪式,颁布遵行各在案。惟尚无何等效果,推其原因,素封之家,对于婚丧礼典,往往亦有意有铺张,非此不足以表示虚荣。而为是业者,在津市计有白货铺十处,红货铺二十七处,持是为生者,为数匪少,一旦废除,不免有失业之患,以致无法禁止。现为双方兼顾起见,权由职局在不违反国体及时代精神条件下,拟定婚丧仪式,提交市政府会议议决,传知本市各红白货铺,遵照办理,一俟国民政府制定是项仪式颁布,即行废业。
    ③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294页。
    ④《寿缘会的解剖,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二),天津《益世报》1933年11月22日,第4张第14版。
    ⑤《寿缘会的解剖,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四),天津《益世报》1933年11月24日,第4张第14版。
    ①《寿缘会会长潜逃——三百会员请愿,延康福康会员三千人呈请查办寿缘会》,天津《益世报》1933年12月19日,第2张第5版。
    ②《寿缘会会长潜逃——三百会员请愿,延康福康会员三千人呈请查办寿缘会》,天津《益世报》1933年12月19日,第2张第5版。
    ③《寿缘会纠纷》,天津《益世报》1933年12月20日,第2张第5版。
    ①《寿缘会会员之请求:恳祈社会局办理》,天津《益世报》1933年12月26日,第2张第5版。
    ②《延康福康清理,明日开始登记,分甲乙丙丁四组,至本月十八日止》,天津《益世报》1934年1月6日,第2张第5版。
    ①《延福康寿缘会清理结束,每一职员给洋四角》,天津《益世报》1934年1月22日,第2张第5版。
    ②《寿缘会会员之请求:恳祈社会局办理》,天津《益世报》1933年12月26日,第2张第5版。
    ③《民益寿缘会昨日结束,通告各组会员持证领取现款》,天津《益世报》1934年1月9日,第2张第5版。
    ①《寿缘会多事,延年会长拐款逃逸,社会局令保人赔债》,天津《益世报》1934年1月19日,第2张第5版。
    ②《寿缘会纠纷平息,福康延康两会商定清理办法,社会局昨布告定期发款了结,市政通令寿缘会一律取缔》,天津《大公报》1934年2月2日,第3张第10版。
    ③《人生寿缘会纠纷告段落财产日内拍卖》,天津《益世报》1935年4月13日,第2张第5版。
    ④《延年济寿社拐逃会款,会员七百零五人,法院定明日传讯》,天津《益世报》1936年1月20日,第2张第5版。
    ①《老人会会员组讨欠会会长佟振宗携款潜逃,二十七日召开全体大会》,天津《益世报》1936年3月25日,第2张第5版。
    ②《佟振宗老人会会员今请愿被害人昨开会》,天津《益世报》1936年3月28日,第2张第5版。
    ③《佟家老人会会员情愿结果圆满》,天津《益世报》1936年3月29日,第2张第5版。
    ④《平民防老会倒闭后,会员代表昨请愿当局通缉在逃董事,三登记处开始工作》,天津《益世报》1936年7月8日,第2张第5版。
    ⑤《平民防老会受害会员再度请愿,请市府社会局责令赔偿,当局令向地方法院诉究》,天津《益世报》1936年7月11日,第2张第5版
    ①《平民防老会倒闭案会员又请愿要求通缉在逃董事》,天津《益世报》1936年7月19日,第2张第5版。
    ②《防老会案法院昨搜查证据》,天津《益世报》1936年7月31日,第2张第5版。
    ③《平民防老会案地院昨开庭审理被告请求保释为准》,天津《益世报》1936年8月19日,第2张第5版。
    ④《平民防老会案被告财产实行查扣》,天津《益世报》1936年8月25日,第2张第5版。
    ⑤《平民防老会案辩论终结十一日宣判》,天津《益世报》1936年9月9日,第2张第5版。
    ①《平民防老会民事部分地院昨审理》,天津《益世报》1936年9月15日,第2张第5版。
    ①《公议社老人会负责人昨日解法院》,天津《益世报》1936年7月27日1936年7月28日,第2张第5版。
    ②《公益防老会倒闭案法庭定期审讯》,天津《益世报》1936年8月21日,第2张第5版。
    ③《公益防老会案今日开审》,天津《益世报》1936年8月24日,第2张第5版。
    ④《公益社老人会按调解不成立将正式起诉》,天津《益世报》1936年8月29日,第2张第5版。
    ⑤《老人会案法院昨拟定办法》,天津《益世报》1937年1月15日,第2张第5版。
    ⑥天津市档案馆:J0044—2—145627,公益社老人会债权团马继援等孙起凤等会款,河北天津地方法院民事庭,1938年。后来公益社老人会的一些会员也在日伪时期在法院要求赔偿,得到了法院的支持,对主办人孙起凤的财产实行了拍卖。
    ⑦《小评老人会》,天津《益世报》1937年1月15日,第2张第5版。
    ⑧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276页。
    ①《寿缘会的解剖,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二),天津《益世报》1933年11月22日,第4张第14版。
    ②《寿缘会的解剖,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四),天津《益世报》1933年11月24日,第4张第14版。
    ③《寿缘会的解剖,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三),天津《益世报》1933年11月23日,第4张第14版。
    ④《平民防老会倒闭后,公议社老人会昨亦宣告破产,亏累近十万,受害三千,会员方面进行法律解决》,天津《益世报》1936年7月27日,第2张第5版。
    ①《斯蒂格利茨经济学文集》第一卷(下),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395—396页。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25—2—000126,管理寿缘会规程,管理寿缘会,1933年。窃查关于保证各寿缘之商号同时有担保二会者,保证虽属无限责任,而我管理暂行规定有无明文限制,然本局为众会员利益计,对于选择担保债务人自有权衡可否,严予限制。该担保商号同时不应担保二会员是否有当,理合签请鉴核施行。谨呈主任秘书转呈局长。
    ③《寿缘会的解剖,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四),天津《益世报》1933年11月24日,第4张第14版。
    ④丁佶:《寿缘会——一种病态的人寿保险》,天津《大公报》1934年1月3日,第3张第11版。
    ⑤《寿缘会的解剖,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二),天津《益世报》1933年11月22日,第4张第14版。
    ①张建星主编:《城市细节与言行——天津600年》(卷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148—154页。
    ①刘秋根:《中国典当制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7月版。
    ②如有的学者认为:典当业起源不应晚于第五世纪,至于典当业源于寺院附设之质库大致已成定论。参见: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第5页。有的学者认为:典当业起源于南朝的寺院,是为公益而设。参见宓君伏:《典当起源考》,天津《大公报》1935年12月27日,第3张第9版。
    ③王凯旋:《中国典当史研究论》,《辽宁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①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5—28页。刘秋根:《中国典当制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7月版。赵晓耕、刘涛:《中国古代的典、典当、倚当与质》,《云南大学学报》第7卷第1期,第86—89页等。
    ②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第3页。
    ③曲彦斌:《中国典当史》,沈阳:沈阳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416页—428页。对各种辞书字典中关于典当业的定义作了总结。
    ④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第2页。
    ⑤杨勇:《近代江南典当业的社会转型》,《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
    ⑥李金铮把典当定义为:“典当是以经营动产抵押借贷为主要业务的金融机构。”参见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197页。
    ⑦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第374—375页。
    ⑧天津市档案馆:J0129-3-002180,周起泰广泰栈债务纠葛交涉,天津市鲜货业同业公会,1927年。
    ①刘秋根:《中国典当制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7月版。
    ②顾传济:《典当业的组织管理和业务经营》,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1版,第27页。
    ③作为中国古代尤其是封建社会后期的一种典型的田土交易方式,“典”是指典权人支付典价,占有他人不动产而进行使用、收益的权利。出典人将自己所有的不动产交于典权人占有、使用、收益,但保留对该财产的所有权,典权期限届满可以赎回;典权人支付典价,取得典物的使用权、收益权,在典权期限届满出典人不赎回时,可以继续获得对典物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到了唐中后期和五代初期,土地的典当开始逐步兴盛起来。赵晓耕、刘涛:《中国古代的典、典当、倚当与质》,《云南大学学报》第7卷第1期,第86页。
    ④南开大学社:《天津地毯工业之调查》,天津《大公报》1930年5月12日,第2张第6版。
    ①《天津当铺业之概观》,天津《益世报》1927年2月20日,第5张第18版。
    ②镜清:《典质商与民生》,《商学杂志》9期,天津河北商学会印行,1916年11月10日,第7页。
    ③刘秋根:《关于中国早期银行业的几个问题——兼与黄鉴晖先生商榷》,《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保定)1995年04期,第80—87页。
    ④沈大年主编:《天津金融简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11版,第6页。
    ⑤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第287页。
    ⑥《聚丰当启事》,天津《益世报》1932年4月6日,第1张第1版。
    ⑦《广告》:天津《大公报》1935年9月30日,第2张第6版。
    ⑧子珍、朱继珊:《天津典当业及其同业公会》,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1版,第136页。
    ⑨沈大年主编:《天津金融简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11版。在过去典当业兼营的商业有估衣、油坊、烧锅、粮行、杂货铺等。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第287页。
    ①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1版,编写说明。
    ②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1版,第7页。
    ③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1版,第15页。
    ④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序一。
    ①赵晓耕、刘涛:《中国古代的典、典当、倚当与质》,《云南大学学报》第7卷第1期,第89—90页。
    ①王凯旋:《中国典当史研究论》,《辽宁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②赵晓耕、刘涛:《中国古代的典、典当、倚当与质》,《云南大学学报》第7卷第1期,第91—93页。
    ③王海燕、赵东昌:《明代典当业述论》,《史学集刊》1998年第2期,第23页:因为典铺的之间以及城乡差异很大,因此周汝漠提出了分征的政策。依据资产的多少征税。
    ④天津典业公会在民国前叫做典商公所。一般开设典当都要由公会内的两家会员介绍,并向官府纳税领贴。但是有一个叫庆德当的当铺比较特殊一直没有加入这个公会,而在天津华界内经营当铺。金继光:《“金家当铺”始末》,《天津文史资料选辑》1995·1(总第65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68—173页。天津当业于1812年成立当商公所,选当商中有威望者为董事。1928年,改组为典业公会。抗战期间,与原租界中的质业公会合并为当业公会。1946年改组为典当业公会,王子寿为会长。
    ⑤许树华:《解放前天津的典当业》,《天津文史资料选辑》(总77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96页。
    ①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12页。
    ②罗炳锦:《近代中国典当业的分布趋势和同业组织》(下),《食货月刊》复刊第8卷第3、4期,1978年6月版,第149页。
    ③罗炳锦:《近代中国典当业的分布趋势和同业组织》(上),《食货月刊》复刊第8卷第2期,1978年5月版,第65—67页。
    ①罗炳锦:《近代中国典当业的分布趋势和同业组织》(下),《食货月刊》复刊第8卷第3、4期,1978年6月版,第136页。
    ②顾传济:《典当业的组织管理和业务经营》,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1版,第27页。
    ③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
    ④《当铺中的教训》,天津《大公报》1930年8月22日,第3张第9版。
    ⑤顾传济:《典当业的组织管理和业务经营》,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1版,第27页。
    ⑥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第134页:押行(特别是小押)是不为政府所承认的违法营业。在太平军起事之后,政府为了增加税收才将小押、押当一律纳入许可的范围,同时出现了以助饷为主的饷押,均由政府发给执照,征收税金。如此一来,所有的典当均纳入特许营业的范围。但是在天津,小押始终也没有具有合法性的地位,一些天津当业人士甚至认为小押当不算是一个行业。子珍、朱继珊:《天津典当业及其同业公会》,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1版,第137—139页。
    ⑦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序1页。
    ①《天津都统衙门告谕》,《天津历史资料》第15期,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1982年8月版,第64页。
    ②有的资料统计为2000余家,参见天津市档案馆:J0002-3-002304,典当业,天津市政府,1947年。
    ③王子寿:《天津典当业四十年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3月第1版,第57页。
    ④天津市档案馆:J0002-3-002304,典当业,天津市政府,1947年。
    ①燕生:《日趋没落的典当商》(下),《天津中南报》,1946年7月15日,第4版。天津市档案馆:J0002-3-002304,典当业,天津市政府,1947年。
    ①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第148—149页。
    ②顾传济:《典当业的组织管理和业务经营》,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1版,第28页。
    ③罗炳锦:《近代中国典当业的分布趋势和同业组织》(下),《食货月刊》复刊第8卷第3、4期,1978年6月版,第156页。
    ④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308,典当业同业公会民国元年禀稿底,天津市典当业同业公会,1912年。
    ①宓公干:《典当论》,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72页。
    ②王子寿:《天津典当业四十年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3月第1版,第43页。
    ③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63页。
    ④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65页。
    ⑤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12页。
    ⑥王子寿:《天津典当业四十年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3月第1版,第43页。
    ①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64页。
    ②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第148—149页。
    ③《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716页。
    ④天津市档案馆:J0218—3—006135,市府为前警政会议案提出保安类营业取缔法规由局拟定典当业八种规则等训令,天津市政府,1944年,天津特别市政府警察局管理典当业规则第6条中有白条补注:“以往本市代当押当混为一谈,押当局早在取缔之例,是否仍列入,似应另定专则。”
    ⑤王子寿:《天津典当业四十年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3月第1版,第43页。
    ⑥《解除贫民疾苦——社会局规定取缔代当办法,赎当期限定为二年,贴补脚费一律取消》,天津《大公报》1930年8月1日,第2张第7版。
    ①王子寿:《天津典当业四十年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3月第1版,第43页。
    ②许树华:《解放前天津的典当业》,《天津文史资料选辑》(总77辑)1998年3月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96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82184,耿孟氏告中盛代当号王胖子康经理回赎衣服,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6年。
    ①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第133页。
    ②赵晓耕、刘涛:《中国古代的典、典当、倚当与质》,《云南大学学报》第7卷第1期,第89页。
    ③陆国香:《中国之典当》(一)种类与资本,《银行周报》1936年1月21日第20卷2号,总号933,第3页。
    ④陆国香:《中国之典当》(一)种类与资本,《银行周报》1936年1月21日第20卷2号,总号933,第6页。
    ⑤《武汉市筹设公典》,天津《益世报》1929年5月5日,第3张第9版。
    ⑤张由良:《吾国典当业的探讨》,选自方显廷:《中国经济研究》,商务印书馆,1937年2月版,第826页。
    ①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第133页。
    ②呉石城:《天津典当业之研究》,《银行周报》19卷36期,上海银行周报社发行,1935年9月17日,总号917,第18页。
    ①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第133页。
    ②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6页。
    ①俞耀川:《漫话天津的典当业》,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1版,第116页。
    ①《天津当铺业之概观》,天津《益世报》1927年2月20日,第4张第18版。
    ②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5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25—2—002474,典当业公会,天津市典当业公会,1946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25—2—002474,典当业公会,天津市典当业公会,1946年。
    ③呉石城:《天津典当业之研究》,《银行周报》19卷36期,上海银行周报社发行,1935年9月17日,第13页。
    ④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14页。
    ①高叔平、高季安:《北京典当业内幕》,常梦渠:《近代中国典当业》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69页。
    ②王子寿:《天津典当业四十年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3月第1版。
    ③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14页。
    ④王子寿:《天津典当业四十年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3月版。
    ⑤顾传济:《典当业的组织管理和业务经营》,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1版,第33—36页。
    ⑥王子寿:《天津典当业四十年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3月第1版。
    ①王子寿:《天津典当业四十年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3月第1版。
    ②《当铺善恶之分》,天津《益世报》1919年3月24日6版。
    ③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第234页。
    ④曲彦斌:《中国民间秘密语》,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212页。
    ⑤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序,第1页。
    ⑥《裕昌当之旧店新开》,天津《益世报》1922年4月20日11版。
    ①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15页。
    ②《当商请帖之批示》,天津《益世报》1915年11月2日,第3版。
    ③顾传济:《典当业的组织管理和业务经营》,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1版,第30页。
    ④陈静竹:《天津之典当业》,《益世报》1936年5月24日,增刊(五)。
    ⑤许树华:《解放前天津的典当业》,《天津文史资料选辑》(总77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版。
    ⑥《当商请求缓贴印花》,天津《益世报》1921年9月25日,第3张第10版。
    ⑦罗炳锦:《近代中国典当业的分布趋势和同业组织》(上),《食货月刊》复刊第8卷第2期,1978年5月版,第57页。
    ⑧罗炳锦:《近代中国典当业的分布趋势和同业组织》(上),《食货月刊》复刊第8卷第2期,1978年5月版,第65页。
    ①金继光:《‘金家当铺’始末》,《天津文史资料选辑》1995·1(总第65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168—170页。
    ②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第142页。
    ③刘秋根:《中国典当制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7月版,第76—80页。
    ④呉石城:《天津典当业之研究》,《银行周报》19卷36期,上海银行周报社发行,1935年9月17日,第14页—15页。
    ⑤《当铺善恶之分》,天津《益世报》1919年3月24日,第2张第6版。
    ⑥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46页。
    ⑦俞耀川:《漫话天津的典当业》,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1版,第120页。
    ⑧王子寿:《天津典当业四十年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3月第1版,第39页。
    ①《当商公约,限期三年,红利三成》,天津《益世报》1931年3月3日,第2张第6版。
    ②《天津当铺业之概观》,《益世报》1927年2月21日18版。
    ③顾传济:《典当业的组织管理和业务经营》,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1版,第35—36页。
    ④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46页。
    ⑤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85页。
    ⑥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46页。
    ⑦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85页。
    ⑧王子寿:《天津典当业四十年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3月第1版,第39页。
    ①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47页。
    ②王子寿:《天津典当业四十年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3月第1版,第38页。
    ③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48页。
    ④王子寿:《天津典当业四十年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3月第1版,第38页。与其他行业相比,在制度方面,当商更有其独特的规矩,例如下述:上自经理,下至学徒,无论何人,均不许带家眷,必须经过五年才许回家一次,期限是十个月,往返路费自备。一般同人回家时,不许自己打行李,由经理派人检查后,方准包裹衣物。
    ⑤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317,典当业公会民国三十三年六月禀帖底稿,天津市典当业同业公会,1933年6月。
    ⑥子珍、朱继珊:《天津典当业及其同业公会》,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第132页。
    ⑦王子寿:《天津典当业四十年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3月第1版,第38页。
    ⑧顾传济:《典当业的组织管理和业务经营》,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1版,第35—36页。
    ①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39页。
    ②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40页。
    ③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41—42页。
    ④王子寿:《天津典当业四十年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3月第1版,第37页。
    ⑤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第142—146页。
    ①丁红整理:《典当必要》,《近代史资料》第70期,第42—87页。
    ②齐思整理:《当行杂记》,《近代史资料》70期,第91页。
    ③高叔平、高季安:《北京典当业内幕》,常梦渠:《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68页。
    ④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43页。
    ⑤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58页。
    ⑥《日租界恒义当一学徒拐款潜逃盗去存折支款千六百元,原荐人离津返藉》,《益世报》(天津)1935年7月22日,第2张第5版。《津市典当业的店员生活亟应改善:报酬菲薄、工作时间太长、精神痛苦、业于没有消遣》,天津《益世报》1935年7月6日,第3张第12版。
    ⑦宓公干:《典当论》,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02页。
    ①高叔平、高季安:《北京典当业内幕》,常梦渠:《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95页。
    ②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45页。
    ③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第339页。
    ④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42页。
    ⑤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第142—146页。
    ⑥顾传济:《典当业的组织管理和业务经营》,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1版,第35—36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25-2-002474,典当业公会,天津市典当业公会,1946年。
    ②呉石城:《天津典当业之研究》,《银行周报》19卷36期,上海银行周报社发行,1935年9月17日
    ①许树华:《解放前天津的典当业》,《天津文史资料选辑》(总77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95—96页。
    ①《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717—718页。
    ②杨联陞校:《典业须知录》,转引自罗炳锦:《近代中国典当业的分布趋势和同业组织》(下),《食货月刊》复刊第8卷第3、4期,1978年6月版,第163页。
    ①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附录,第9—13页。
    ②顾传济:《典当业的组织管理和业务经营》,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第35—36页。
    ③呉石城:《天津典当业之研究》,《银行周报》19卷36期,上海银行周报社发行,1935年9月17日,第14页—15页。
    ④《声明》,天津《益世报》1918年4月26日,第2张第7版。
    ⑤《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725—726页。
    ①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第142—146页。
    ②呉石城:《天津典当业之研究》,《银行周报》19卷36期,上海银行周报社发行,1935年9月17日,第11—12页。
    ③俞耀川:《漫话天津的典当业》,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1版,第124页。
    ④日本驻屯军司令部编侯振彤译:《二十世纪初的天津概况》,天津市地方史志编修委员会总编辑室编,1986年4月版,第217页。
    ⑤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276页。
    ①呉石城:《天津典当业之研究》,《银行周报》19卷36期,上海银行周报社发行,1935年9月17日,第11—12页。
    ②陆国香:《中国之典当》(四)当物,《银行周报》1936年2月18日第20卷6号,总号937,第19—23页。顾传济:《典当业的组织管理和业务经营》,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第35—36页。
    ③呉石城:《天津典当业之研究》,《银行周报》19卷36期,上海银行周报社发行,1935年9月17日,第15页。
    ④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29页。
    ⑤陈静竹:《天津之典当业》,天津《益世报》1936年5月24日,增刊(五)。
    ⑥《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37—1945),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318页。
    ⑦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253,典当业理事会纪录簿,天津市典当业同业公会,1945年。
    ①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37页。
    ②天津市档案馆:J0218-3-005224,关于代当局之调查取缔等市署局训令所属呈报办理情形等件,日伪天津市警察局,1941年。
    ③刘秋根:《中国典当制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7月版,第155页。
    ④陆国香:《中国之典当》(四)当物,《银行周报》1936年2月18日第20卷6号,总号937,第22页。
    ⑤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28页。
    ⑥陆国香:《中国之典当》(四)当物,《银行周报》1936年2月18日第20卷6号,总号937,第22页。
    ⑦刘秋根:《中国典当制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7月版,第156页。
    ⑧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27页。
    ⑨子珍、朱继珊:《天津典当业及其同业公会》,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第132页。
    ①王子寿:《天津典当业四十年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3月第1版,第44页。
    ②呉石城:《天津典当业之研究》,《银行周报》19卷36期,上海银行周报社发行,1935年9月17日,第15页。
    ③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31页。
    ④王子寿:《天津典当业四十年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3月第1版,第44页。
    ①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31页。
    ②呉石城:《天津典当业之研究》,《银行周报》19卷36期,上海银行周报社发行,1935年9月17日,第15页。
    ③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33页。
    ④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278页。
    ⑤《一妇人以伪制首饰向当铺质钱为识出后送官》,天津《益世报》1935年4月13日,第2张第5版。
    ⑥陆国香:《中国之典当》(五)当票,《银行周报》1936年3月3日第20卷8号,总号937,第25—27页。
    ⑦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67—68页。
    ①王子寿:《天津典当业四十年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3月第1版,第43页。
    ②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280页。
    ①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20页。
    ②《当铺市民呈请改革三点,社会局已采纳审核》,天津《大公报》1932年12月25日,第2张第7版。
    ③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第297页。
    ④陆国香:《中国之典当》(二)利息,《银行周报》1936年1月28日第20卷3号,总号934,第11—16页。
    ⑤金继光:《‘金家当铺’始末》,《天津文史资料选辑》1995·1(总第六十五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都171页。
    ⑥顾传济:《典当业的组织管理和业务经营》,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1版,第54—56页。
    ①陆国香:《中国之典当》(三)满当与期限,《银行周报》1936年2月11日第20卷5号,总号936,第23—25页。
    ②王子寿:《天津典当业四十年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3月第1版,第44页。
    ③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35页。
    ④刘秋根:《中国典当制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7月版,第162页。
    ①顾传济:《典当业的组织管理和业务经营》,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1版,第35页。
    ②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85—90页。
    ③陆国香:《中国之典当》(六)满货,《银行周报》1936年3月10日第20卷9号,总号940,第29—30页。
    ④陆国香:《中国之典当》(六)满货,《银行周报》1936年3月10日第20卷9号,总号940,第29—30页。
    ⑤顾传济:《典当业的组织管理和业务经营》,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第36页。
    ⑥呉石城:《天津典当业之研究》,《银行周报》19卷36期,上海银行周报社发行,1935年9月17日,第15页。
    ⑦子珍、朱继珊:《天津典当业及其同业公会》,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第132页。
    ①曲彦斌:《中国民间秘密语》,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238页。
    ②王子寿:《天津典当业四十年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3月第1版,第40页。
    ③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85—90页。
    ④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50页。
    ⑤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第51—54页。
    ①《被抢典商声请免陪》,天津《益世报》1922年9月5日,第3张第11版。
    ②陆国香:《中国之典当》(四)当物,《银行周报》1936年2月18日第20卷6号,总号937,19—23页。
    ③刘秋根:《中国典当制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7月版,第206页。
    ④《恒裕当大火,损失数目极巨,库楼三层悉遭焚毁,投保火险六万八千两》,天津《益世报》1934年1月4日,第2张第5版。
    ⑤王子寿:《天津典当业四十年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3月第1版,第54页。
    ①张焘:《津门杂记》,王帛孙、王黎雅校,来新夏主编《天津风土丛书》,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10—111页。
    ②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版,第2页。
    ③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3页;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旧志点校卷(中)》,1999年印,第294、321页;罗炳锦:《清代以来典当业的管制及其衰落》(上),《食货月刊》第7卷第5期,1977年8月,第217页。
    ④《直督袁饬天津县示谕当商减息札》:甘厚慈编:《北洋公牍类纂续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86辑,台湾文海出版社,第二十一卷(宣统二年刊本),1626—1627页。
    ⑤《天津绅商徐人杰等禀督宪请规复当商典息旧例文》,甘厚慈编:《北洋公牍类纂续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86辑,台湾文海出版社,第24卷(宣统二年刊本),第1832页。
    ①《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20页。
    ②《天津县议事会禀筹议当商行息办法文并批》,甘厚慈编:《北洋公牍类纂续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86辑,台湾文海出版社,第24卷(宣统二年刊本),第1835页。
    ③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版,第5页。
    ④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4333,津邑典当冬令减息,天津商务总会,1916年。
    ⑤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308,典当业同业公会民国元年禀稿底,1912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308,典当业同业公会民国元年禀稿底,1912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306,典当业同业公会民国元年禀稿底,1912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4333,津邑典当冬令减息,天津商务总会,1916年。
    ④《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2),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579页。
    ⑤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309,典当业同业公会民国元年禀稿底,1912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309,典当业同业公会民国元年禀稿底,1912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309,典当业同业公会民国元年禀稿底,1912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309,典当业同业公会民国元年禀稿底,1912年。
    ④王子寿:《天津典当业四十年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版,第46—50页。
    ①姚士馨:《解放前天津律师业概述》,《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37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9—181页。
    ②天津市档案馆:《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28—1937),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55页。
    ③天津市档案馆:《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28—1937),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56—957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312,民国二十八年典当业公度堂禀稿底,1928年7月。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310,典当业民国十四年联合会禀稿书信稿,1925年7月。
    ③《当商减息问题,律师高善谦再呈党部,请转咨市府依法执行。规定利率系属于强行法规,绝不允许任何人违抗或否认》,天津《大公报》1929年4月30日,第3张第11版。
    ④《当商减息标准社会局会议结果,平时二分,年终一分六,如不可行另设贫民公典,资本由58当店公摊》,天津《大公报》1929年5月5日,第3张11版。
    ⑤《各当商执迷不悟,坚不承认减息办法,社会局论减轻利息第为贫民略轻负担,各地均已实行,天津何能独异?》,天津《大公报》1929年7月13日,第3张第12版。
    ⑥《当商减息问题,社会局决定照北平成例令核减,当商值年商会呈请市府请免实行》,天津《大公报》1929年7月7日,第3张第11版。
    ⑦天津档案馆:J0129-2-004314,民国二十九年十月典当业公庆堂禀稿底,1930年。
    ⑧《当商减息问题,呈请国府解决》,天津《大公报》1929年7月20日,第3张第12版。
    ⑨《当商减息势在必行,市府昨又奉行政院令,着仍照通案饬令减少》,天津《大公报》1929年8月13日,第3张第11版。
    ①天津市档案馆:《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28—1937),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58—963页。
    ②天津档案馆:J0129-2-004314,民国二十九年十月典当业公庆堂禀稿底,1930年10月。
    ③天津市档案馆:《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28—1937),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58—963页。其实,考虑到典当业在营业中压低当物价格、做记号串通其他当铺维持当价等情况,这个估计应该是比较保守的。何况,这个单据为典当业自己提供,其中难免有些水分。
    ④天津档案馆:J0129-2-004314,民国二十九年十月典当业公庆堂禀稿底,1930年10月。
    ⑤天津档案馆:J0129-2-004314,民国二十九年十月典当业公庆堂禀稿底,1930年10月。
    ①《划一减轻当商利率,昨日开会结果告一段落,月利二分取消冬季减息制度越过十五日准取利息一月半》,天津《益世报》1931年2月3日,第2张第6版。
    ②《当商否认减息议案,分向各方呼吁停止执行,不达目的将歇业或迁入租界》,天津《益世报》1931年2月5日,第2张第6版。
    ③《当商减息纠纷未已,社会局谓议案通过并无不合,惟既称依法诉愿应静候解决》,天津《益世报》1931年2月10日,第2张第6版。
    ④《剥削贫民生命之当商高利贷,前经市政府决议减低利息,汉口市政府咨询津市办法,当商公会诉愿否认减息》,天津《益世报》1931年2月21日,第2张第6版。
    ⑤社论:《典当业之利率问题与国定利率之必要》,天津《益世报》1931年3月2日,第1张第4版。
    ⑥《当商减息十六日实行,按月二分行息,外加栈租三厘,今后以十八个月为满期》,天津《益世报》1931年4月4日,第2张第6版。
    ⑦《当商减息过度办法》,天津《益世报》1931年4月21日,第2张第6版。
    ①《当商减息明日实行,社会局补充办法略有变更,届期华租两界决一律核减》,天津《益世报》1931年4月30日,第2张第6版。
    ②天津档案馆:J0129-2-004314,民国二十九年十月典当业公庆堂禀稿底,1930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303,典当业关于改定当县栈租文件,1932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219,河北省典当营业暂行规定,1933年。
    ⑤陆国香:《中国之典当》(二),《银行周报》第20卷3号,1936年1月,第14页。
    ⑥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303,典当业关于改定当县栈租文件,1932年。
    ⑦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303,典当业关于改定当县栈租文件,1932年。
    ⑧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266,典业同业公会民国二十二年至民国二十五年执行委员会议记录。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261,典当会员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整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董事会改选董事等签到簿记录簿,天津市典当业同业公会,1933年。
    ②《当商突增息,各界反对呈请限制》,天津《益世报》1935年4月8日,第2张第5版。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261,典当会员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整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董事会改选董事等签到簿记录簿,1933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261,典当会员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整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董事会改选董事等签到簿记录簿,1933年。
    ⑤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316,典当业同业公会民国三十三年一月禀帖底稿,1944年。
    ⑥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316,典当业同业公会民国三十三年一月禀帖底稿,1944年。
    ②《天津市典业全体商号公同紧要声明》,《庸报》1938年7月14日,第1版。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223,《津市典当业重利剥削,灾民张傅泉详陈经过,呈请市当局呼吁减轻》,《新民报》1939年10月9日,第7版。庸报.新民报关于典当业重利剥削之报导,1939年7月。
    ①《津市灾民呈请减低当商利息,市当局刻正洽商办法》,《东亚晨报》1939年10月12日,第2版。
    ②《澈查当商减息纠纷,赎当减息延长半个月》,《庸报》1939年10月19日,第5版。
    ③天津市档案馆:J0002-3-002304,典当业,1947年。
    ④燕生:《日趋没落的典当商》(下),《天津中南报》1946年7月15日,第4版。
    ⑤天津市档案馆:J0218-3-007528,关于取缔日朝人代押当票营业之训令报告,1941年。
    ⑥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262,典当业民国三十一年召开联席会会员会议纪录,1942年7月。
    ⑦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271,典当业同业公会民国三十年董事会议纪录,1941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271,典当业同业公会民国三十年董事会议纪录,1941年10月。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271,典当业同业公会民国三十年董事会议纪录,1941年10月。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262,典当业民国三十一年召开联席会会员会议纪录,1942年7月。
    ④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262,典当业民国三十一年召开联席会会员会议纪录,1942年7月。
    ⑤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271,典当业同业公会民国三十年董事会议纪录,1941年10月。
    ①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8页;天津市档案馆:401206800-J0025-3-001284,河北省财政厅代电为典当业现行利息及手续费数目,1946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253,典当业理事会纪录簿,天津市典当业同业公会,1945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252,典当业同业公会会员大会.理监事联席会签到簿记录簿,1946年2月。
    ④天津市档案馆:J0002-3-002304,典当业,天津市政府,1947年。
    ⑤天津市档案馆:J0002-3-002304,典当业,天津市政府,1947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02-3-002304,典当业,天津市政府,1947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02-3-002304,典当业,天津市政府,1947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252,典当业同业公会会员大会.理监事联席会签到簿记录簿,1946年2月。
    ④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252,典当业同业公会会员大会.理监事联席会签到簿记录簿,1946年2月。
    ⑤天津市档案馆:J0002-3-002304,典当业,天津市政府,1947年。
    ⑥天津市档案馆:J0002-3-002304,典当业,天津市政府,1947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8510,改定典当业当息等事项,1947年8月。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02-3-002304,典当业,天津市政府,1947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252,典当业同业公会会员大会.理监事联席会签到簿记录簿,1946年2月。
    ④天津市档案馆:J0002-3-002304,典当业,天津市政府,1947年。
    ⑤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252,典当业同业公会会员大会.理监事联席会签到簿记录簿,1946年2月。
    ⑥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252,典当业同业公会会员大会.理监事联席会签到簿记录簿,1946年2月。
    ⑦天津市档案馆:J0002-3-002304,典当业,天津市政府,1947年。
    ⑧天津市档案馆:J0129-2-004252,典当业同业公会会员大会.理监事联席会签到簿记录簿,1946年2月。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02-3-002304,典当业,天津市政府,1947年。
    ②王子建、赵履谦合著:《天津之银号》河北省立法商学院,1936年12月,序言:第1页。
    ①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89—90页。
    ②沈大年主编:《天津金融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2页。
    ③英夫、朱继珊:《天津钱业与钱业同业公会》,《天津工商史料丛刊》,中国民主建国会天津市委员会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87年9月版。
    ④沈大年主编:《天津金融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2页。
    ⑤刘嘉琛:《解放前天津钱业析述》,《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第156页。
    ⑥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2页。
    ①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89—90页。
    ②沈大年主编:《天津金融简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3页。
    ③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89—90页。
    ④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2页。
    ⑤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89—90页。据英夫、朱继珊:《天津钱业与钱业同业公会》,《天津工商史料丛刊》,中国民主建国会天津市委员会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87年9月版。“到1935年银号有120多家,1940年增加到230多户。后来在1942年规定最低资本伪币五十万元,又剩下120户。抗战后有从事投机,解放后限制了资本额,只有六十多家。在1953年天津银号结束。”
    ⑥林地焕:《论20世纪前期天津钱庄业的繁荣》,《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
    ①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89—90页。
    ②沈大年主编:《天津金融简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11版,第13页。
    ③杨固之、谈在唐、张章翔:《天津钱业史略》,《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
    ④陈静竹:《天津金融界之三派势力之分析》,天津《益世报》1936年7月12日,增刊3。
    ②林地焕:《论20世纪前期天津钱庄业的繁荣》,《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
    ③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调查:《天津的银号》,满洲调查研究资料第58辑,北支经济调查所编(北支调查资料第31辑),1941年,第390页;杨固之、谈在唐、张章翔:《天津钱业史略》,《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第112页。
    ④杨固之、谈在唐、张章翔:《天津钱业史略》,《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第112页。
    ⑤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调查:《天津的银号》,满洲调查研究资料第58辑,北支经济调查所编(北支调查资料第31辑),1941年,第293页。
    ①曲殿元:《天津金融市场之组织》,《银行月刊》第7卷第10号,1927年10月25日。
    ②英夫、朱继珊:《天津钱业与钱业同业公会》,《天津工商史料丛刊》,中国民主建国会天津市委员会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87年9月版,第10页。
    ③林地焕:《论20世纪前期天津钱庄业的繁荣》,《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
    ④吴石城:《天津之银号》,《银行周报》1935年4月30日第19卷16号,总号897,第18页。
    ⑤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调查:《天津的银号》,满洲调查研究资料第58辑,北支经济调查所编(北支调查资料第31辑),1941年,第293页。
    ⑥吴石城:《天津之银号》,《银行周报》1935年4月30日第19卷16号,总号897,第19页。
    ⑦吉惠:《天津之银号》,天津《益世报》1936年4月26日,增刊(5)。
    ⑧曲殿元:《天津金融市场之组织》,《银行月刊》第7卷第10号,1927年10月25日。
    ⑨林地焕:《论20世纪前期天津钱庄业的繁荣》,《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
    ⑩杨固之、谈在唐、张章翔:《天津钱业史略》,《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
    ①沈大年主编:《天津金融简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11版,第11页。
    ②吉惠:《天津之银号》,天津《益世报》1936年4月26日,增刊(5)。
    ③曲殿元:《天津金融市场之组织》,《银行月刊》第7卷第10号,1927年10月25日。
    ④另外,钱庄在存款方面也有所利处,原先钱庄接受客户银元存款时,必照厘市扣去一毫二忽五,然后设计为银两起息:支出银元时,亦按厘市扣除一毫二忽五计算,出入之间,每万元银洋,钱庄可获三元四角左右之利润。参见杨荫溥:《杨著中国金融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41页。
    ⑤《各钱商之品类不齐》,天津《益世报》1922年3月16日,第3张第10版。
    ⑥《吉林天津永衡官银号广告》,天津《益世报》1918年11月11日,第1张第4版。
    ①王子建、赵履谦合著:《天津之银号》河北省立法商学院,1936年12月,第16页。
    ①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91页。
    ②天津市档案馆等编:《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768-769页。
    ①《天津钱业之调查》,《工商半月刊》第1卷第12号(1929年6月),第15—21页。
    ②林地焕:《论20世纪前期天津钱庄业的繁荣》,《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
    ③沈大年主编:《天津金融简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11版,第12页。
    ①吉惠:《天津之银号》,天津《益世报》1936年4月26日,增刊(5)。
    ②沈大年主编:《天津金融简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11版,第13页。
    ③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65页。
    ④曲殿元:《天津金融市场之组织》,《银行月刊》第7卷第10号,1927年10月25日。
    ⑤薛不器:《津市商业之危机》,天津《益世报》1946年12月8日,第5版。
    ⑥刘嘉琛:《解放前天津钱业析述》,《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第156页。
    ①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91页。
    ②沈大年主编:《天津金融简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11版,第9页。
    ③沈大年主编:《天津金融简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11版,第13页。
    ④薛不器:《津市商业之危机》,天津《益世报》1946年12月8日,第5版。
    ①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92页。
    ②王子建、赵履谦合著:《天津之银号》河北省立法商学院,1936年12月,第17页。
    ③吴石城:《天津之银号》,《银行周报》1935年4月30日第19卷16号,总号897,第20页。
    ④曲殿元:《天津金融市场之组织》,《银行月刊》第7卷第10号,1927年10月25日。
    ⑤吉惠:《天津之银号》,天津《益世报》1936年4月26日,增刊(5)。
    ⑥《庆丰银号开幕,各界闻人多往致贺,收到存款七百余万》,天津《益世报》1937年5月15日,第2张第5版。
    ⑦沈日新:《钱庄》,《银行周报》,1947年9月22日第31卷第38期总号1511号,第10—11页。
    ⑧天津市档案馆:J0175-1-000057,日本投降后天津各银号钱庄股东名册及典型章程,财政部冀鲁察热区财政金融特派员,1946年。
    ①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92—93页。
    ②吉惠:《天津之银号》,天津《益世报》1936年4月26日,增刊(5)。
    ③吉惠:《天津之银号》(续),天津《益世报》1936年5月3日,增刊(5)。
    ④《紧要声明》,天津《益世报》1920年4月2日,第2张第7版。
    ①《律师江庸、周衡代表贞元银号总理孙君庆沂、经理孙君亦冼启事》,天津《大公报》1930年5月9日,第3张第11版。
    ②《敦庆长银号宣告停业,欠内多于欠外,清理不成问题》,天津《大公报》1935年7月22日,第2张第6版。
    ③《信成银号亏累六万余元,经理姚桐圃潜逃后,被各债权人路遇捕获》,天津《大公报》1935年10月30日,第2张第6版。
    ④《冯秋舫杀李伯元案》,天津《大公报》1935年9月29日,第2张第6版。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3878,各顺兴银号冯振銮吉盛昌米铺陈柏卿生茂颜料铺吴绍文义泰茶庄辛如会等七人债务,各顺兴银号,1939年。
    ②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285页。
    ③陈静竹:《天津金融界之三派势力之分析》,天津《益世报》1936年7月12日,增刊3。
    ①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290页。
    ②沈大年主编:《天津金融简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11版,第10页。
    ③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4页。
    ④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61页。
    ⑤《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775页。
    ⑥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89页。
    ⑦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90页。
    ⑧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91页。
    ⑨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92页。
    ⑩《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630页。
    ①傅垒:《津市五金业之概况》,天津《益世报》1936年11月15日,增刊。
    ②《银号纱布等业获利较各业为巨》,天津《益世报》1946年11月9日,第5版。
    ③林地焕:《论20世纪前期天津钱庄业的繁荣》,《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
    ④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63页。
    ①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57页。
    ②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44页。
    ③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47页。
    ④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51页。
    ⑤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58页。
    ⑥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67页。
    ①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285页。
    ②陈静竹:《天津金融界之三派势力之分析》,天津《益世报》1936年7月12日,增刊3。银号放款分为五种:信用、透支、同业、抵押与贴现放款。信用放款多棉纱绸布上,在秋季最多,也有觅保的。透支多订约,计息凭折支取,多针对活存商行。抵押多对个人及堂名,收房地契和有价证券。贴现称拆条子,多不重视。信用放款占70%,商业占85%。吴石城:《天津之银号》,《银行周报》1935年4月30日第19卷16号,总号897,第21页。
    ③曲殿元:《天津金融市场之组织》,《银行月刊》第7卷第10号,1927年10月25日。
    ①刘嘉琛:《解放前天津钱业析述》,《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第156页。
    ②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66页。
    ③曲殿元:《天津金融市场之组织》,《银行月刊》第7卷第10号,1927年10月25日。
    ④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290页。
    ⑤陈静竹:《天津金融界之三派势力之分析》,天津《益世报》1936年7月12日,增刊3。
    ⑥吴石城:《天津之银号》,《银行周报》1935年4月30日第19卷16号,总号897,第18页。
    ①沈日新:《钱庄》,《银行周报》,1947年9月22日第31卷第38期总号1511号,第10—11页。
    ②沈日新:《钱庄》,《银行周报》,1947年9月22日第31卷第38期总号1511号,第10—11页。
    ①沈日新:《钱庄》,《银行周报》,1947年9月22日第31卷第38期总号1511号,第10—11页。
    ②天津档案馆:J0128—3—003931,庆昌厚欠泰昌恒债务无力偿还请转致准予分年,天津商务总会,1915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7167,泰兴银号杨鹤如.陈子安复兴永玻璃庄王学静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0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54640,肇丰银号李敬修天津裕生祥曲万荣清偿借款及利息,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1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218-3-000356,冯刘氏等婚姻债务纠葛及拐带案,日伪天津市警察局,1938年6月。
    ④沈日新:《钱庄》,《银行周报》,1947年9月22日第31卷第38期总号1511号,第10—11页。
    ⑤曲殿元:《天津金融市场之组织》,《银行月刊》第7卷第10号,1927年10月25日。
    ②天津市档案馆:J0044—2—145627,公益社老人会债权团马继援等孙起凤等会款,河北天津地方法院民事庭,1938年。
    ③《周辑五周峻伯泰昌银号启事》,天津《益世报》1926年7月2日,第3张第10版。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6073,关于债务涉讼及备案,天津总商会,1927年。
    ②《刘明阳律师代天津聚丰永银号通告赵铸鼎君》,天津《大公报》1935年2月23日,第2张第6版。
    ③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46419,庆成银号张俊臣兴业堂郭凤藻债务,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39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3694,汇大银号胡同轩诉义盛恒张廷选债务,天津商务总会,1914年。
    ⑤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3694,汇大银号胡同轩诉义盛恒张廷选债务,天津商务总会,1914年。
    ⑥曲殿元:《天津金融市场之组织》,《银行月刊》第7卷第10号,1927年10月25日。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3-2-021334,邵瑞义学银号债务,河北省高等法院天津分院及检察处,1941年。
    ②曲殿元:《天津金融市场之组织》,《银行月刊》第7卷第10号,1927年10月25日。
    ③《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28—1937),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32页。
    ④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290页。
    ⑤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56510,广丰银号卢惠忱王模卿清偿欠款及利息,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1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070272,庆成银号张俊臣庆祥货栈刘国辅等给付利息,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3年。
    ②《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28—1937),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33页。
    ③天津市档案馆:J0044-2-115267,刘培善.曹鹏九妨害信用,天津地方法院及检察处,1947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3—2—25339,庆成银号与庆祥货栈给付利息,1944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04668,同泰裕诉义兴号债务纠葛,天津总商会,1918年。
    ①侯振彤译:《二十世纪初的天津概况》,天津市地方史志编修委员会总编辑室编,1986年4月版,第212——213页。
    ②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第86页。
    ③《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533页。
    ④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5页。
    ⑤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5页。
    ⑥沈大年主编:《天津金融简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11版。
    ①《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47页。
    ②《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48页。
    ③沈大年主编:《天津金融简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11版。
    ④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80页。
    ⑤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44页。
    ⑥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第86页。
    ①侯振彤译:《二十世纪初的天津概况》,天津市地方史志编修委员会总编辑室编,1986年4月版,第212—213页。
    ②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22页。
    ③日本驻屯军司令部编侯振彤译:《二十世纪初的天津概况》,天津市地方史志编修委员会总编辑室编,1986年4月版,第212—213页。
    ④《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47页。
    ⑤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87页。
    ⑥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87页。
    ①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87页。
    ②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74页。
    ③日本驻屯军司令部编侯振彤译:《二十世纪初的天津概况》,天津市地方史志编修委员会总编辑室编,1986年4月版,第212—213页。
    ④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36页。
    ⑤《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48页。
    ⑥《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47页。
    ⑦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282页。
    ⑧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39页。
    ①《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50页。
    ②《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49页。
    ③《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47页。
    ④《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49页。
    ⑤《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48页。
    ⑥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133—134页。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49页。
    ⑦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74页。
    ⑧《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48页。
    ⑨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77页。
    ⑩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99页。
    ①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00页。
    ②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92页。
    ③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86页。
    ④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37页。
    ⑤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283页。
    ⑥《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48页。
    ⑦《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50页。
    ⑧侯振彤译:《二十世纪初的天津概况》,天津市地方史志编修委员会总编辑室编,1986年4月版,第212——213页。
    ⑨《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47页。
    ⑩《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48页。
    11《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47页。
    12《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48页。
    13《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50页。
    ①《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48页。
    ②《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50页。
    ③《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49页。
    ④《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50页。
    ⑤《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49页。
    ⑥《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50页。“所谓满加利者,乃满算加利之谓。可分动静两方面,就静态论,则1年分为4标,按标公开利率,春标开夏标,夏标开秋标,秋标开冬标,冬标则复开春标,依次循环,决定由此标而夏标归还期内置满加利率,但每标期之前半月,钱业即行予开夏标之利率,以衔接下标。其利率大致每千元满加利20元上下。例如民国二十三年春标满加20元,夏标满加13元,秋标满加20元,冬标满加29元。但就动态而论,则市场金融松紧日有变化,一标3月之内,每日有每日只满加利行市,甚至每日有早、午、晚三次之行市,满加利之决定每日有钱业公所交易定之。即随标期远近而伸缩,夏凭银市松紧而涨落。秋季粮食上市,需款孔急,银市较紧,归标时期虽近,满加利并不因之而低。春季银市甚松,用款极少,标期虽远,而满加利反低。例如民国二十四年秋标在8月29日,冬标为11月24日,秋标开冬标之满加利为21元,而10月31日至冬标归款之满加利行市尚为20元,11月1日则降至16元。又如同年春标在3月8日,夏标在6月2日,春标开夏标之满加利为18元,而3月9日至夏标归款之满加利为8元,3月12日满加利为7元。故所谓满加利者,与其谓为借款时间为期限,毋宁为按归标现为标准。
    ⑦《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49页。
    ⑧《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48页。
    ①《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49页。
    ②《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48页。
    ③《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50页。
    ④《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49页。
    ⑤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77页。
    ⑥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09页。
    ⑦沈大年主编:《天津金融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11版。
    ⑧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00页。
    ⑨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89页。
    ⑩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90页。
    ①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91页。
    ②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92页。
    ③《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68页。
    ④《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66—67页。
    ⑤吴石城:《天津之银号》,《银行周报》1935年4月30日第19卷16号,总号897,第17页。
    ⑥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05页。
    ⑦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天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214页。
    ①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74页。
    ②《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166页。
    ③《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66—67页。
    ④《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296页。
    ①黄鉴晖:《清代帐局初探》,《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
    ②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5页。
    ③黄鉴晖:《清代帐局初探》,《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第115页。
    ④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8页。
    ⑤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5页。
    ⑥黄鉴晖:《清代帐局初探》,《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第116页。
    ⑦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8页。
    ⑧《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47页。
    ①王受朋:《漫谈牙行牙税》,《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第192页。
    ②王受朋:《漫谈牙行牙税》,《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第192页。
    ③天津市档案馆:X0090—Y—000314—026,天津市税务局总局关于印花税规定的通知,1951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J0044—2—47500,前天津市棉花皮毛鹅卵总牙行卢伯衡大华报关行马耀奎债务,1940年。
    ⑤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293页。
    ①牛秉钺:《珠宝古玩业在天津》,《天津工商史料丛刊》(第1辑)中国民主建国会天津市委员会、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83年7月,第79—80页。
    ②牛秉钺:《珠宝古玩业在天津》,《天津工商史料丛刊》(第1辑)中国民主建国会天津市委员会、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83年7月,第80页。
    ③牛秉钺:《珠宝古玩业在天津》,《天津工商史料丛刊》(第1辑)中国民主建国会天津市委员会、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83年7月,第80—81页。
    ④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5页。
    ⑤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5页。
    ①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93页。
    ②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3页。
    ③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5页。
    ④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7—8页。
    ⑤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1页。
    ⑥孟昭戎:《天津市货栈业及其同业公会》。天津市档案馆:X0095-C-002140-002,天津早期的货栈业,市粮食局,1956年。
    ①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29页。
    ②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2页。
    ③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9页。
    ④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11—13页。
    ⑤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32页。
    ⑥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92页。
    ⑦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92页。
    ⑧刘续亨:《天津货栈业发展沿革概述》,《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第181页。
    ①薛不器:《天津重视人力之商业》,天津《益世报》1946年11月12日,第5版。
    ②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5—6页。
    ③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6页。
    ④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79页。
    ⑤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40页。
    ⑥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41页。
    ⑦丁广安:《交通货栈发展述略》,《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52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10月版。
    ⑧李凤章:《达孚货栈经营之道》,《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52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10月版,第146页。
    ①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41页。
    ②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50页。
    ③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50页。
    ④刘续亨:《天津货栈业发展沿革概述》,《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第176页。
    ⑤天津市档案馆等:《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2),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1992页。
    ⑥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15页。
    ⑦薛不器:《天津重视人力之商业》,天津《益世报》1946年11月12日,第5版。
    ①薛不器:《天津重视人力之商业》,天津《益世报》1946年11月12日,第5版。
    ②《天津启华货栈广告》,天津《益世报》1920年5月10日,第2张第6版。
    ③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30页。
    ④刘续亨:《天津货栈业发展沿革概述》,《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第181页。
    ⑤慕柳:《天津皮毛货栈述概》,天津《益世报》1936年10月18日,增刊3。
    ⑥李杰三:《天津早期的货栈业——六十年(1896——1956)兴衰史》,第22页。天津市档案馆:X0095-C-002140-002,天津早期的货栈业,市粮食局,1956年。
    ⑦金城银行总经理处天津调查分部编:《天津棉花运销概况》,民国26年1月,第21页。
    ①金城银行总经理处天津调查分部编:《天津棉花运销概况》,民国26年1月,第22页。
    ②李捷三:《解放后前后天津粮食行业概括》,第5页天津市档案馆:X0095-C-002140-002,天津早期的货栈业,市粮食局,1956年。
    ③李杰三:《天津早期的货栈业——六十年(1896——1956)兴衰史》,第28页。天津市档案馆:X0095-C-002140-002,天津早期的货栈业,市粮食局,1956年。
    ④王作勋:《天津最早的粮栈——怡和斗店》,《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
    ⑤李杰三:《天津早期的货栈业——六十年(1896——1956)兴衰史》,第25页。天津市档案馆:X0095-C-002140-002,天津早期的货栈业,市粮食局,1956年。
    ⑥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107页。
    ⑦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23页。
    ①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第25页。
    ①陈静竹:《天津金融界之三派势力之分析》(续),天津《益世报》1936年7月19日,增刊3。
    ②沈大年主编:《天津金融简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11版。
    ①陈济年:《天津中央银行见闻》,《天津文史资料选辑》2004.1(总第101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141—157页。
    ②陈静竹:《天津金融界之三派势力之分析》(续),天津《益世报》1936年7月19日,增刊3。
    ①《天津齐鲁银行广告》,天津《益世报》1918年12月3日,第1张第3版。
    ②《天津经济界之过去未来》,天津《大公报》1931年1月1日,第2张第6版。
    ③《天津聚兴诚银行广告》,天津《益世报》1920年6月8日,第1张第4版。
    ④《天津山东工商业银行广告》,天津《益世报》1920年6月1日,第1张第4版。
    ⑤《中法抵押放款银行通告》,天津《益世报》1918年5月13日,第1张第2版。
    ①《天津经济界之过去未来》,天津《大公报》1931年1月1日,第2张第6版。
    ②筑人:《去年天津各业市场之回顾》,天津《益世报》1937年1月1日,增刊3。
    ③张云华:《天津的木商琐谈》,《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46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版。
    ④徐鲁真:《成兴茶庄与刘少波》,《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93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171页。
    ①徐鲁真:《成兴茶庄与刘少波》,《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93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174页。
    ②徐鲁真:《成兴茶庄与刘少波》,《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93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175页。
    ③徐鲁真:《成兴茶庄与刘少波》,《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93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170—181页。
    ④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室编:《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2月版,第145页。
    ⑤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室编:《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2月版,第49页。
    ⑥蒙秀芳、黑广菊主编:《金城银行档案史料选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版,第123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室编:《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2月版,第315页。
    ②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室编:《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2月版,第15—16页。
    ③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室编:《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2月版,第153页。
    ④蒙秀芳、黑广菊主编:《金城银行档案史料选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版,第26页。
    ⑤蒙秀芳、黑广菊主编:《金城银行档案史料选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版,第75—76页。
    ①蒙秀芳、黑广菊主编:《金城银行档案史料选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版,第136页。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29-3-005109,存放款利息及调查,天津市银行业同业公会,1942年。
    ③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313页。
    ①卞白眉:《卞白眉日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合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卷,第13页。
    ②卞白眉:《卞白眉日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合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卷,第122页。
    ③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314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217-1-004075,代天津盐业银行催告康振普履行债务,盐业银行天津分行,1929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编辑:《北洋军阀天津档案史料选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2月版,第482页。
    ③陶季邑:《史翰波著:乱世中的信任:民国时期天津的货币、银行与政府社会关系》,《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①卞白眉:《卞白眉日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合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卷,第83页。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61-1-000870,放款客函来去函,中国银行天津分行,1930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211—1—000070,本行各种放款契约借据应由经理、副经理阅后加章案,大陆银行总经理处,1936。
    ②天津市档案馆:J0216-1-001902,本行及分支行的债务诉讼案件及欧中公司与本行关于买卖国际证券来往文书及付经理的函件,大陆银行天津分行,1924年。
    ③王兆祥:《谈季祯识破骗局,大陆银行免遭损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和平区委员会、天津市档案馆、天津市和平区档案馆:《老天津金融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版,第55—58页。
    ④王兆祥:《大陆银行总经理谈荔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和平区委员会、天津市档案馆、天津市和平区档案馆:《老天津金融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版,第52—54页。
    ①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318页。
    ②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室编:《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2月版,第15—16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3-2-020903,恒德堂王幼章天津盐业银行债务,河北省高等法院天津分院及检察处,1939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61-1-000870,放款客函来去函,中国银行天津分行,1930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209-1-000003,抵押放款债务诉讼卷,中国垦业银行天津分行,1929年。
    ④《王毓秀君鉴》,天津《益世报》1922年1月23日,第2张第7版。
    ⑤《天津中国银行梨栈办事处为押款到期通告德记搪瓷工厂启事》,天津《大公报》1935年11月2日6版。
    ①天津市档案馆:J0209-1-000003,抵押放款债务诉讼卷,中国垦业银行天津分行,1929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209-1-000003,抵押放款债务诉讼卷,中国垦业银行天津分行,1929年。
    ①《渤海公司清理问题商会昨开会调解》,天津《益世报》1937年5月21日,第2张第5版。
    ②《渤海公司倒闭商会昨调解成立》,天津《益世报》1937年6月10日,第2张第5版。
    ③《渤海公司债务案又发生枝节,一部分债权将质问商会》,天津《益世报》1937年6月13日,第2张第5版。
    ①沈一阳:《平民银行研究》,《银行月刊》,第1卷4号,1921年4月5日。沈一阳:《平民银行研究》续,《银行月刊》,第1卷5号,1921年5月5日。沈一阳:《平民银行研究》续,《银行月刊》,第1卷6号,1921年6月5日。沈一阳:《平民银行研究》续,《银行月刊》,第1卷7号,1921年7月5日。
    ②沧水:《提倡国货与小商工业之金融》,《银行周报》1919年7月15日,第3卷第25号,总号107号,第19—21页。
    ③沧水:《平民银行之商榷》,《银行周报》1919年9月30日,第3卷第36号,总号180号,第29页。
    ④卞白眉:《卞白眉日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合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卷,第192页。
    ①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315—316页。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69-1-000521,小额放款函件,河北省银行,1947年。
    ③《平津货款平粜委会准粮商增资采购按十二分利率加入本会计算》,天津《益世报》1947年1月1日,第4版。《救济工商贷款,津再联合申请》,天津《益世报》1947年1月5日,第4版。《津紧急工商贷款商会拟定共同组织审核机构并公推代表晋谒杜市长》,天津《益世报》1947年1月10日,第4版。
    ④《辅助生产事业发展,津四联举办生产贷款》,天津《益世报》1947年1月17日,第4版。
    ①《冬煤贷款不符实际,教授请提高金额》,天津《益世报》1947年9月30日,第4版。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69-1-000521,小额放款函件,河北省银行,1947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69-1-000521,小额放款函件,河北省银行,1947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J0169-1-000521,小额放款函件,河北省银行,1947年。
    ⑤天津市档案馆:J0169-1-000521,小额放款函件,河北省银行,1947年。
    ⑥天津市档案馆:J0169-1-000521,小额放款函件,河北省银行,1947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69-1-000521,小额放款函件,河北省银行,1947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69-1-000521,小额放款函件,河北省银行,1947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69-1-000521,小额放款函件,河北省银行,1947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J0169-1-000521,小额放款函件,河北省银行,1947年。
    ①《电话局员工贷款——四行拟定优待办法》,天津《益世报》1937年2月3日,第2张第5版。
    ②吴石城:《天津之市民金融组织》,《银行周报》19卷46期,上海银行周报社发行,1935年11月26日,总号927,第7-12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499,本行小额代款客户咨询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②《新华银行小额信用放款成绩优良》,天津《益世报》1935年3月2日,第2张第7版
    ③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00,本行小额贷款客户索取存款章程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499,本行小额代款客户咨询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⑤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499,本行小额代款客户咨询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⑥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00,本行小额贷款客户索取存款章程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⑦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499,本行小额代款客户咨询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499,本行小额代款客户咨询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499,本行小额代款客户咨询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499,本行小额代款客户咨询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⑤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499,本行小额代款客户咨询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⑥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⑦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499,本行小额代款客户咨询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①吴石城:《天津之市民金融组织》,《银行周报》19卷46期,上海银行周报社发行,1935年11月26日,总号927,第7-12页。
    ②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③《广告》,天津《益世报》1935年2月21日,第1张第1版。
    ④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499,本行小额代款客户咨询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⑤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315—316页。
    ⑥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499,本行小额代款客户咨询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 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 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499,本行小额代款客户咨询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00,本行小额贷款客户索取存款章程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⑤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00,本行小额贷款客户索取存款章程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⑤天津市档案馆: 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 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 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00,本行小额贷款客户索取存款章程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00,本行小额贷款客户索取存款章程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499,本行小额代款客户咨询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⑤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00,本行小额贷款客户索取存款章程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⑥吴石城:《天津之市民金融组织》,《银行周报》19卷46期,上海银行周报社发行,1935年11月26日,总号927,第7-12页。
    ⑦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499,本行小额代款客户咨询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499,本行小额代款客户咨询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00,本行小额贷款客户索取存款章程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⑤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00,本行小额贷款客户索取存款章程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⑥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00,本行小额贷款客户索取存款章程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⑦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00,本行小额贷款客户索取存款章程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00,本行小额贷款客户索取存款章程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00,本行小额贷款客户索取存款章程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⑤天津市档案馆: 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⑥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00,本行小额贷款客户索取存款章程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⑦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499,本行小额代款客户咨询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 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④《新华银行小额信用放款成绩优良》,天津《益世报》1935年3月2日,第2张第7版。
    ①《新华银行小额信用放款成绩优良》,天津《益世报》1935年3月2日,第2张第7版。
    ②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③吴石城:《天津之市民金融组织》,《银行周报》19卷46期,上海银行周报社发行,1935年11月26日,总号927,第7-12页。
    ④吴石城:《天津之市民金融组织》,《银行周报》19卷46期,上海银行周报社发行,1935年11月26日,总号927,第11页。
    ⑤天津市档案馆: 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543,本行与客户关于小额贷款欠款的往来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6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499,本行小额代款客户咨询的来往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35年。
    ①王卫平、黄鸿山:《晚清借钱局的出现与演变》,《历史研究》2009年第3期。
    ②李金铮:《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
    ①《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第34页。
    ②《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46页。:一、设立博济储蓄银号,系为各项工徒、商伙、佣役人等以及妇女童稚,如有余资,皆可交本银号代存,以求子息,免致随手浪费。一、储蓄银号专为平民集资,可以维持风俗,保全良善,其为地方善政裨益无形,必须永久护持。将来无论官家如何更动,此项存款无须妥为安置,必不可失信于人,致伤民气。一、凡有持资赴本银号收存者,报明姓名、住址,即行发给凭折,无庸另觅妥保。一、本银号为便民起见,并不图利。所有伙友人等,皆由天津银号调拨,期于支应灵通,概不开支薪水,以节费用。一、津邑五方杂处,人类不齐,往往积有余资不知运动,或竟放给小贩营生。脚夫仆役意在希图重利,一遇坑欠,亏折转多。有本银号代为收存,确系有利无害。一、津邑风气,向为父母存丧葬费者,必须联络多人,方能集资开会,所有入款交钱铺收存。自经拳乱,十荒其七,当时人皆视为畏途。嗣后如有承办此等会社者,无论集资多寡,本银号皆可代为存收,照章计息。
    ③林纯业、郝庆元:《天津官银号记事》,庄建平主编:《近代史资料文库》(第八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334页。
    ④《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621页。
    ①林纯业、郝庆元:《天津官银号记事》,庄建平主编:《近代史资料文库》(第8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332页。
    ②林纯业、郝庆元:《天津官银号记事》,庄建平主编:《近代史资料文库》(第八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333页。
    ①林纯业、郝庆元:《天津官银号记事》,庄建平主编:《近代史资料文库》(第八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349—350页。
    ②林纯业、郝庆元:《天津官银号记事》,庄建平主编:《近代史资料文库》(第八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350页。
    ③林纯业、郝庆元:《天津官银号记事》,庄建平主编:《近代史资料文库》(第八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352页。
    ①《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第533—534页。
    ②《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第535—536页。一、该号欠外各款年前归还三成,计收进外欠及售货之款除还三成之外,尚余银十数万两。拟借此为贸易资本,另立新章,由该号起草,仍须大家酌定,并刊用景德和公记图章,以清界限。二、所欠南北各债户之款,利息已结至七月底,自八月至宣统三年底之利息暂不计算。嗣后陈逸卿之欠款收有成数,必须按期核算,以昭公允。三、该号虽然照常贸易,而资本仍系众债户之款,须由众债户公举监理,方为妥恰。生意如有盈余,专款储蓄,仍为备还众债户之款。四、所有账目及一切贸易出入款项,每月造立清册一份,交监理送存省银行,以备众债户随时检查。五、众债户仍须遵守前议,不得私相授受及扣货扣帐等事,违者公共议罚。六、该号贸易至宣统三年底,视其贸易情形有无盈余,知照众债户集思广益,择善而从。七、陈逸卿如将欠该号之款归还,无论数目多寡,仍应先行摊还各户之亏欠。俟还清各债户欠项外,如有余数,归该号收领。八、该号贸易大局定规后,由该号派人竭力追讨陈逸卿欠款,再由众债户公举代表协同办理。九、该号须禀明省银行,详院转咨南洋大臣并札行上海道立案,仍为南北合一办法,将来陈逸卿之欠款归还多少,一律秉公摊还。十、如上海收进正元、兆康等庄票,暂可作为该号贸易成本。十一、该号贸易借此十数万两如果不敷周转,拟将该号东之房契于众债户之中押借银两,以资周转。以后陈逸卿之欠款无论有着无着,设或生意再有亏折,均先尽此项押款清还,然后分还旧欠之款,前后不得混合。以上所拟规则,如有未备之处,随时公议酌收。
    ③《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第606页。
    ①《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第631页。
    ②《湖广总督瑞澄奏请改定度支部银行为国家银行并奖助商办各银行折》宣统三年六月,《度支部档案》金融货币类,卷号99号。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362页。
    ③《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362页。
    ①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②《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362页。
    ①《北洋军阀天津档案史料选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2月版,第241页。
    ①《请免息银》,天津《益世报》1922年7月1日,第3张第11版。
    ②《天津通志·审判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82页。
    ③《天津通志·审判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143页。
    ④《讨论商人债务诉讼》,天津《益世报》1915年11月10日,第1张第3版。
    ①《天津通志·审判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142页。
    ②姚士馨:《解放前天津律师业概述》,《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37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版。
    ③吴石城:《天津金融季节之研究》,《银行周报》19卷46期,上海银行周报社发行,1935年10月26日,总号923,19-23页。
    ④《避债水国》,天津《益世报》1921年6月9日,第3张第11版。
    ②薛不器:《天津商人之节令》(一),天津《益世报》1947年1月24日,第5版。
    ③周秋光:《熊希龄传》,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412页。
    ④王卫平、黄鸿山:《晚清借钱局的出现与演变》,《历史研究》2009年第3期。
    ①《设因利局办法案》,天津《益世报》1917年10月17日,第2版。
    ②《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3388—3390页。各地方筹设因利局大纲:第一条:各地方应速筹设因利局,俾灾民得借贷资本自营生计。第二条:因利局除县城外,应于乡镇酌设分所,以便灾民就近借贷。第三条:因利局经费或借地方公款,或劝绅商及各慈善团体筹集,应由县知事就地设法,如实有不敷,得呈由本处核办。第四条:因利局应由县知事选派本地公正绅商经办,其组织法各地就地方情形酌定,仍报由本处备案。第五条:凡本地安分极贫民户实系因灾失业者,皆得向因利局酌量借贷,惟不得限制过严。第六条:凡灾民向因利局借钱或定轻息,或特免息,均由因利局临时分别酌定。惟均须有切实保证。第七条:初借、转借钱数及偿还日期,保证人资格及其责任,均由各地方自行酌定。第八条:各地方因利局章程均由县知事核定,并须用粗浅文字详明缮贴局门及通衢,以期周知。第九条:各地方因利局成立时,该管事知事应将筹办详细章程呈报本处备案。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治理省事务所公函直字第19号。
    ③《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3388—3390页。
    ④天津市档案馆:J0128-2-002438,天津县公函熊督办训令各地方等筹设因利局(因利局大纲),天津县,1917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016,津盐各银行及督办本畿一带水灾河工等事宜关于组织因利局大纲和因利银号办法致天津新华银行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17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016,津盐各银行及督办本畿一带水灾河工等事宜关于组织因利局大纲和因利银号办法致天津新华银行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17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016,津盐各银行及督办本畿一带水灾河工等事宜关于组织因利局大纲和因利银号办法致天津新华银行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17年。因利银号组织办法为:一、银号股本暂定为五万元,专备灾民经营商工业之用。一、前项股本五万元由津埠各银行垫集以低率利息放给灾民。一、前项股本五万元由善后处负责保息之责。一、银号设经理一人,办事员数人,执行业务董事五人组织董事会监督业务办事章程及董事会。(甲)董事五人由左列各机关选送。(一)直省长选派一人。(二)善后处选派一人。(三)地方各慈善团体公举一人。(四)各出资银行公举一人。(乙)经理由董事会延聘办事员由经理派充。一、银号对于灾民所取利息极微,如所得不敷开支即由保息项下补助。
    ④天津市档案馆:J0203-1-000016,津盐各银行及督办本畿一带水灾河工等事宜关于组织因利局大纲和因利银号办法致天津新华银行函,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天津分行,1917年。
    ①《熊督办组织贷纱处》,天津《益世报》1918年2月18日,第2张第6版。
    ②《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577页。“兹查被灾各区如高阳、河间、献县、肃宁等县均有专以织布为业者,向例织成以后由京、津、保三处布行收买运售。此次自经巨灾,商务停滞,既无定货之人,即无机织之户,长此失业,深恐弱者成为饿殍,强者或流为匪类,瞻念灾黎,深滋悯恻,亟应妥筹办法,以资救济。拟请贵会敦劝各布行照收买机户布匹,如因资本不充,可自相银行借贷,呈由本处酌量保息,并经请直隶省长、京兆尹、财政部税务处,有所京、津、保三处布行贩运运灾区复业各机户布匹者由本处随时咨请特给护照一纸,经过关卡一律豁免厘税,限定明年四月底为期,冀以减轻商贩负担,而灾黎亦可早日复业。”
    ③《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580页。督办处修正布商借款保息章程十条:一、督办京畿一带水灾河工善后事宜处因灾区织户失业,姑拟维持布商俾使照常收买,如资本不充借款时,特予补助保息六厘。二、凡收买灾区布匹,各布商因资本不充,得自相银行、银号及其他商号借款,或以商会名义向银行、银号及其他商号汇借,均须函由本会核实转请督办保息。三、灾区商会如有不能自向银行、银号及其他商号汇借者,拟由本会随时再行函请督办酌核指定银行商借,除保息外,商会得负完全偿还责任。四、各布商自向银行、银号及其他商号借款须备具盖印说帖,由该商会查实备正式公文函请本会核准,再行转请督办保息,其由商会汇借者,则商会与布商应另定契约。五、借款以一年为限,但有欲缩短期限者,听其自行办理。六、各布商自行借款已规定第三条中,其由商会汇借,以有商会接单及盖用该会关防钤印记者为有效。七、布商及商会无论在银行、银号及其他一切商号借款,一经借妥,呈由本会核准,即行函请督办先将保息照发,以昭信实,而免耽误。八、此项借款保息,本为灾区机户恢复职业而设,故以布商为限,……其他各县与机户相等职业,关系全县人民生计者,亦可呈由本会转请督办加入此次保息一并维持,但以该县人民工业占全县户口十分之七以上为限。九、此次借款保息,以维持顺直灾区实业为限,以防冒滥,如热河原系直隶之附属区域其滦河被灾之地,应视同直隶一律办理。十、以上九条经本会议决函请督办核准施行。
    ④《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583页。
    ①《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587—2588页②《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588页。
    ③《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590页。
    ④《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586页。
    ①《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591页。
    ②《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592页。
    ③《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610—2611页。津商会拟定发放贷纱办事细则七条函并附细则:“布商贷纱办事细则:一、本会依照督办处贷纱章程,选择本埠殷实布商取具保结,承领棉纱贷济织户。一、布商于承领棉纱及分配各机户,必须取具连环互保,以昭慎重,并其分配必期公允,以免偏枯。一、布商与织户所立连环铺保契约,随时呈由本会按章程转报备案。一、关于布商与织户,所取之连环互保,本会应负调查以昭核实。一、各布商因织户无妥实保证不行借贷,则织户不能无理强为请求。一、各布商按章届限交还纱价,不问其与织户关系断绝与否,若不履行,本会得函请联合会按章办理。一、本细则如有未尽事宜,得随时增删修改,函请备案。天津商务总会总理叶,协理卞。
    ④《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593页。
    ⑤《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602—2609页。
    ①《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613页。
    ②《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616—2617页。“前向三井洋行订购棉纱,代价日金一百零九万元,以财政部国库券日币一百十万元为担保,三井洋行函请证明到期偿还,并知照日使署等因,业经本部照办,并咨复贵处查照各在案。惟查前项订购棉纱契约,一年期限,转瞬即届,本部担保该款完全负责,届时承领纱商设或款项不交,或交不足额,本部及需备款代偿,值此财政万紧之际,尤不能不绸缪未雨先事预防。”“查各领纱商会所完缴款日期,或以十个月为限,或以八个月为限,核其偿期,虽在三井契约还期之前,但各商人等到期应缴纱款,必须责成商会如期收回,丝毫不得通融,倘有拖欠,即惟联保各商人是问,勿稍瞻徇。事关外债信用,且与公家款项有关,相应咨送查照,咨开各节,妥筹核办。遵照所定缴款日期,于应缴纱款必须如期收回,丝毫不得通融,倘有拖欠,即惟联保各商人是问,勿稍瞻徇是为至要。”
    ③《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2618页。
    ①《救济津商贷款,今日起始调查,商会昨发出紧急通告,欲贷款者三日内送报》,天津《益世报》1936年1月10日,第2张第5版。
    ②《救济平津商业津商会即调查各银行收受产货抵押,废历年关拨款接济市面》,天津《益世报》1936年1月9日,第2张第5版。
    ③《救济津商贷款,今日起始调查,商会昨发出紧急通告,欲贷款者三日内送报》,天津《益世报》1936年1月10日,第2张第5版。
    ②《救济平津商业贷款六百余万,萧振瀛昨召开贷款会议,本月十五日可开始放款》,天津《益世报》1936年1月12日,第1张第4版。
    ③《救济津商货款春节前拨一部,数额五百万,三行筹措,报名贷款期展限两日》,天津《益世报》1936年1月13日,第2张第5版。
    ④《纪华明日赴平接洽商业贷款,投函告贷今晚截止,抵押品限于房货两种》,天津《益世报》1936年1月14日,第2张第5版。
    ①《商业贷款统计达二百万元,商会昨无形展期,今各商货款春节前拨到》,天津《益世报》1936年1月16日,第2张第5版。
    ①《贷款合格商号首批百二十四家,声请填就今午送报,未入会之商号准通融》,天津《益世报》1936年1月20日,第2张第5版。
    ②《贷款审委会昨晚会商印发贷户声请书限明午详填送达》,天津《益世报》1936年1月19日,第2张第5版。
    ③《贷款合格商号首批百二十四家,声请填就今午送报,未入会之商号准通融》,天津《益世报》1936年1月20日,第2张第5版。
    ④《接济津商货款日内结束,续收到声请函认为无效即退回》,天津《益世报》1936年1月31日,第2张第5版。
    ⑤《工商贷款各商号迄未偿清银团拟依法追诉》,天津《益世报》1936年8月3日,第2张第5版。
    ②《津紧急工商贷款》,天津《益世报》1946年12月31日,第4版。
    ③夏高波:《国营行局贷款刍议》,《银行周报》1946年7月27日第30卷第29期总号1452号,第21页。
    ④夏高波:《国营行局贷款刍议》,《银行周报》1946年7月27日第30卷第29期总号1452号,第23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44—2—123594,私营黑银号,王文生,河北天津地方法院侦查卷,1948年。
    ②《明令减息后高利贷之现状》,天津《大公报》1929年6月17日,第2张第6版。
    ③李金铮、冯剑:《在国家、社会与当铺之间:近代天津当息的博弈史》,《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2期。
    ④马溥荫:《京平津之小本借贷》,天津《益世报》1937年1月24日,增刊(三)。
    ⑤宓公干:《典当论》,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马寅初序,第10—11页。
    ⑥马溥荫:《京平津之小本借贷》,天津《益世报》1937年1月24日,增刊(三)。
    ⑦朱静:《金城银行小本借贷述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3期。在其他的一些关于民国时期社会保障和救济的文章著作中,对小本借贷也有提及,在此不赘述。
    ①马溥荫:《京平津之小本借贷》,天津《益世报》1937年1月24日,增刊(3)。
    ②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265页。解放后的小本借贷处:公私营金融联合小额放款银团:该银团原为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合作部领导的小本贷款处,由人民银行和19家私营银行、31家钱庄组成。1950年3月13日,增资为100亿元,改称天津市公私营银行联合小本贷款处。1951年6月,增资100亿元,改称天津市私营金融业联合小额放款银团。它以辅助小商贩、小手工业者的短期生产流通所需资金,打击高利贷为目的。1年后该银团贷款达582亿元。三五反运动以后,辅助小工商业已成为当时国家银行的突击任务,鉴于国家银行对小型工商业进行贷款,小额放款银团已无存在的必要,遂于1952年6月24日结束。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191,市立小本借贷处关于接装水表电表优待等杂项事物函稿及市政府的各项训令,市立小本借贷处,1936年。南京、汉口等市曾以天津小本借贷处成立较早,询问有关情况,以资借鉴。天津小本借贷处与北平小本借贷出也有过来函交流。
    ④马溥荫:《京平津之小本借贷》,天津《益世报》1937年1月24日,增刊(3)。
    ⑤王卫平、黄鸿山:《晚清借钱局的出现与演变》,《历史研究》2009年第3期。
    ⑥《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3389页。
    ①《组织平济局抚恤贫民》,天津《益世报》1921年7月18日,第3张第10版。
    ②《组织平济局抚恤贫民》,天津《益世报》1921年7月18日,第3张第10版。
    ③卞白眉:《卞白眉日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合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卷,第193页。
    ④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315—316页。
    ⑤天津市档案馆:J0215—1—001270,天津小本借贷处案件,大陆银行总经理处,1936年。
    ⑥李根古:《市民与市政》,天津《益世报》1928年1月1日,第5张第17版。
    ⑦《津市贫民福音,社会局筹设贫民借本处,国货工厂亦将着手准备》,天津《益世报》1930年2月10日,第3张第11版。京沪汉特别市已经设立贫民借本处,以救济贫民之因高利贷负累终身者,拟具办法呈准市政府。办法大意为以下三点:1、该处基金定位国币贰万元,请从救国基金项下拨付,2、该处职员由社会局指定专员兼充,以节约开支。3、成立后将布告市民借贷办法,利息为一分五厘,还本以三个月为限,借款不得超过十元,但须有妥实铺保。
    ⑧《贫民借本处之推行,社会局函大陆银行拨款协助,该行关怀民瘼必深表同情》,天津《益世报》1930年4月3日,第3张第10版。
    ⑨《贫民借本处大陆银行无款拨付,社会局拟另筹办法》,天津《益世报》1930年4月11日,第3张第10版。
    ⑩王韬,山东福县人,1933年9月—1934年10月任天津市长。参见:来新夏主编郭凤岐编著:《天津的城市发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72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054—1—001102,市府令关于筹设小本借贷处案,天津市政府,1934年。
    ②张廷谔:河北丰润人,1934年10月—1935年6月任天津市长。参见:来新夏主编郭凤岐编著:《天津的城市发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72页。
    ③社论:《贫民小本借贷处之商榷》,天津《益世报》1934年12月12日,第1张第1版。
    ④《张廷谔治津市规定三年计划已呈行政院审核》,天津《益世报》1935年1月5日,第2张第5版。
    ⑤《小本借贷处确立业务基础由理事会负责维持,俾为市办永久机关》,天津《益世报》1935年2月11日,第2张第5版。
    ⑥《小本借贷处即将开办,市府先垫四万元,基金筹措无问题》,天津《益世报》1935年1月8日,第2张第5版。
    ⑦《小本借贷处决念日开幕,贷款范围限商贩,数目利息临时约定,手续简单,无需觅保》,天津《益世报》1935年1月16日,第2张第5版。
    ⑧姬濬,字奠川,天津金融界人士,在1946年担任中原商业储蓄银行董事长。参见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143页。
    ①《小本借贷处废年后成立,每区设代办处各警所附问讯处》,天津《益世报》1935年1月13日,第2张第5版。
    ②史华慈:《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许纪霖、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第131页。
    ③《社会经济凋敝,贫民数量与年俱增》,天津《大公报》1933年1月9日,第2张第7版。
    ④李竟能主编:《天津人口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45页。
    ⑤吴石城:《天津之市民金融组织》,《银行周报》第19卷第46期,上海银行周报社发行,1935年11月26日,总号927,第10页。
    ⑥《二十余万贫民嗷嗷待哺,自治监理处谋救济推广借贷处求治本,望各界人士共襄善举》,天津《益世报》1935年1月9日,第2张第8版。
    ①天津市档案馆:J0215—1—001270,天津小本借贷处案件,大陆银行总经理处,1936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1936—1942年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
    ③《小本借贷所普遍设立拟共设十处,短期内实现》,天津《益世报》1935年10月28日,第2张第5版。
    ④吴石城:《天津之市民金融组织》,《银行周报》19卷46期,上海银行周报社发行,1935年11月26日,总号927,第7—12页。
    ⑤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191,市立小本借贷处关于接装水表电表优待等杂项事物函稿及市政府的各项训令:市立小本借贷处,1936年。
    ⑥20世纪20年代以后,天津的银行界对信用放款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许多银行一般不做信用放款。对抵押放款的抵押品也有限制和规定,并进行严格审查。参见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313—314页。
    ①《小本借贷处决念日开幕》,《益世报》(天津)1935年1月16日,第2张第5版。
    ②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252页。天津市银行公会于1918年2月由中国、交通等九家银行发起成立。天津银行公会是天津本国银行之组织,凡本国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经依注册设立已满一年,实收资本额在20万元以上,经二人介绍可参加银行公会为会员,当时有成员20多家。
    ③天津市档案馆:J0217—1—000583,市政府主办小本借贷文件,天津市政府,1935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29—3—005335,小本借贷处立合同,天津银行业同业公会,1935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217—1—000583,市政府主办小本借贷文件,天津市政府,1935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217—1—000583,市政府主办小本借贷文件,天津市政府,1935年。
    ②《小本借贷处即将开办,市府先垫四万元,基金筹措无问题》,天津《益世报》1935年1月8日,第2张第5版。
    ③《小本借贷处提早组设,二十日前后成立,放款数最多千元》,天津《益世报》1935年1月15日,第2张第5版。
    ④《小本借贷处决念日开幕》,天津《益世报》1935年1月16日,第2张第5版。
    ⑤《小本借贷处户限为穿,借贷者踵相接》,天津《益世报》1935年1月30日,第2张第5版。
    ⑥《小本借贷处户限为穿,借贷者踵相接》,天津《益世报》1935年1月30日,第2张第5版。
    ①《小本借贷处开幕后,借款者达千户,已准借者百余起》,天津《益世报》1935年2月1日,第2张第5版。
    ②天津市档案馆:J0217—1—000583,市政府主办小本借贷文件,天津市政府,1935年。
    ③《小本借贷处基金仍在接洽中,姬濬昨访银行界》,天津《益世报》1935年2月28日,第2张第5版。
    ④《本市小本借贷处售出现款户统计千余,基金缺少,尚在筹备中》,天津《益世报》1935年6月22日,第2张第5版。实际上,银行款项的全部到位大约在1936年4月市民银行成立之后。参见:天津市档案馆:J0217—1—000583,市政府主办小本借贷文件,天津市政府,1935年。
    ⑤《小本借贷处昨日起开始办公,便利小本营业已筹妥四万元,理事会成立后补行开幕礼,贷款人可自行组织贷款合作社》,天津《大公报》1935年1月29日,第2张第6版。
    ⑥天津市档案馆:J0215—1—001270,天津小本借贷处案件,大陆银行总经理处,1936年。
    ⑦天津市档案馆:J0129—3—005335,小本借贷处立合同,天津银行业同业公会,1935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217—1—000583,市政府主办小本借贷文件,天津市政府,1935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217—1—000583,市政府主办小本借贷文件,天津市政府,1935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29—3—005335,小本借贷处立合同,天津银行业同业公会,1935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J0217—1—000583,市政府主办小本借贷文件,天津市政府,1935年。
    ⑤天津市档案馆:J0217—1—000583,市政府主办小本借贷文件,天津市政府,1935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215—1—001270,天津小本借贷处案件,大陆银行总经理处,1936年。
    ②《小本借贷处决念日开幕,贷款范围限商贩,数目利息临时约定,手续简单,无需觅保》,《益世报》(天津)1935年1月16日,第2张第5版。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1936—1942年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
    ④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1936—1942年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
    ⑤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1936—1942年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1936—1942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61—2—001077,市民银行小平借贷业务来函,市民银行,1936年。
    ③《小本借贷处决念日开幕》,《益世报》(天津)1935年1月16日,第2张第5版。
    ④天津市档案馆J0129—3—005335,小本借贷处立合同,天津银行业同业公会,1935年。
    ⑤《小本借贷处增指导所十五处,设于自治事务区分所内备有申请书便民众借款,小本借贷处增办业务,增办抵押放款》,天津《益世报》1935年2月8日,第2张8版。
    ⑥《小本借贷处筹增基金,废年关借户骤多,有保着即可借到》,天津《益世报》1935年12月30日,第2张第5版。
    ⑦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1936—1942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1936—1942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190,天津市银行所属小本借贷处及主任调动交接清册余额表与理事会陈报的函件:天津市银行所属小本借贷处,1936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1936—1942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1936—1942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1936—1942年。
    ②《本市小本借贷处售出现款户统计千余,基金缺少尚在筹备中》,天津《益世报》1935年6月22日,第2张第5版。
    ③《小本借贷处已实行改组,借款最高额决略行增加,推定宋祝田为该处主任》,天津《益世报》1936年5月19日,第2张第5版。
    ④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1936—1942年。
    ⑤《小本借贷处改组,明日开始无限贷款,并修正理事章程》,天津《益世报》1937年2月7日,第2张第5版。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1936—1942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1936—1942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1936—1942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1936—1942年。
    ③《本市小本借贷处售出现款户统计千余,基金缺少尚在筹备中》,天津《益世报》1935年6月22日,第2张第5版。
    ④《小本借贷处已实行改组,借款最高额决略行增加,推定宋祝田为该处主任》,天津《益世报》1936年5月19日,第2张第5版。
    ⑤《小本借贷处改组,明日开始无限贷款,并修正理事章程》,天津《益世报》1937年2月7日,第2张第5版。
    ⑥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1936—1942年。
    ⑦《小本借贷处户限为穿,借贷者踵相接》,天津《益世报》1935年1月30日,第2张第5版。
    ⑧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190,天津市银行所属小本借贷处及主任调动交接清册余额表与理事会陈报的函件,天津市银行所属小本借贷处,1936年。
    ①《小本借贷处贷出五万元,归还者达万元》,天津《益世报》1935年7月10日,第2张第5版。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191,市立小本借贷处关于接装水表电表优待等杂项事物函稿及市政府的各项训令,市立小本借贷处,1936年。
    ③《市款黯云笼罩下,废历中秋节形色,警察由今日起始戒备,小本借贷处顿成拥挤》,天津《益世报》1935年9月11日,第2张第5版。
    ④《小本借贷处废年后成立,每区设代办处各警所附问讯处》,天津《益世报》1935年1月13日,第2张第5版。
    ⑤《小本借贷处户限为穿,借贷者踵相接》,天津《益世报》1935年1月30日,第2张第5版。
    ⑥《小本借贷处筹设代办处,俟银行拨付基金即着手推行组设》,天津《益世报》1935年2月24日,第2张第5版。
    ⑦《小本借贷处贷出五万元,归还者达万元》,天津《益世报》1935年7月10日,第2张第5版。
    ①《小本借贷所普遍设立拟共设十处,短期内实现》,天津《益世报》1935年10月28日,第2张第5版
    ②《市府拨实业基金,补充借贷处底款,天气渐冷,借款者骤增,上月份贷出八万余元》,天津《益世报》1935年11月14日,第2张第5版。
    ③《市府拨实业基金,补充借贷处底款,天气渐冷,借款者骤增,上月份贷出八万余元》,天津《益世报》1935年11月14日,第2张第5版。
    ④天津市档案馆:J0215—1—001270,天津小本借贷处案件,大陆银行总经理处,1936年。
    ⑤参见:《津实业基金用途开会决定,由执监委研讨》,天津《益世报》1935年11月17日,第2张第5版;《实业基金用途正在研究中,行政院令未到》;天津《益世报》1935年11月20日,第2张第5版;《实业基金保委会改组,昨日开会研商》,天津《益世报》1936年1月16日,第2张第5版等。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1936—1942年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
    ②《小本借贷处贷出五万元,归还者达万元》,天津《益世报》1935年7月10日,第2张第5版。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191,市立小本借贷处关于接装水表电表优待等杂项事物函稿及市政府的各项训令:市立小本借贷处,1936年。
    ④《市款黯云笼罩下,废历中秋节形色,警察由今日起始戒备,小本借贷处顿成拥挤》,天津《益世报》1935年9月11日,第2张第5版。
    ⑤天津市档案馆:J0161—2—001077,市民银行小平借贷业务来函,市民银行,1936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61—2—001077,市民银行小平借贷业务来函,市民银行,1936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190,天津市银行所属小本借贷处及主任调动交接清册余额表与理事会陈报的函件:天津市银行所属小本借贷处,1936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1936—1942年。
    ④陈啸戡:《天津市民银行》,《天津文史资料选辑》1997·1(总第73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1版。
    ⑤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190,天津市银行所属小本借贷处及主任调动交接清册余额表与理事会陈报的函件:天津市银行所属小本借贷处,1936年。
    ⑥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158,天津市银行与董事会关于业务指导函聘经付理改聘监事改组为有限公司小本借贷处的付息资金放款问题以及愿警待遇职员制服等项来往函件:1941年。
    ⑦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158,天津市银行与董事会关于业务指导函聘经付理改聘监事改组为有限公司小本借贷处的付息资金放款问题以及愿警待遇职员制服等项来往函件:1941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158,天津市银行与董事会关于业务指导函聘经付理改聘监事改组为有限公司小本借贷处的付息资金放款问题以及愿警待遇职员制服等项来往函件,1941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1936—1942年。
    ③《小本借贷处借款者踊跃,由财政局再拨2万元》,天津《大公报》1935年3月8日,第2张第6版。
    ④《本市小本借贷处售出现款户统计千余,基金缺少尚在筹备中》,天津《益世报》1935年6月22日,第2张第5版。
    ①《市商会监委会提议建筑商会新厦,以救国基金余款为工费,函常委会付议》,天津《益世报》1935年5月19日,第2张第5版。还有的一说为基金数目为近百万元。参见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8973—003,为调查救国基金事致天津市商会函,天津市玻璃业镜业同业公会等,1935年。
    ②《布商要求发还救国基金》,天津《益世报》1930年1月15日,第3张第12版。《移救国基金修渠筑路,请街公所一致主张》,天津《益世报》1930年2月23日,第3张第10版。
    ③《市商会监委会提议建筑商会新厦,以救国基金余款为工费,函常委会付议》,天津《益世报》1935年5月19日,第2张第5版。
    ④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8973—003,为调查救国基金事致天津市商会函,天津市玻璃业镜业同业公会等,1935年。
    ⑤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8973—004,为调查救国基金事致天津市商会函,天津市报馆业同业公会,1935年。
    ①《救国基金用为实业基金,加聘保委员,明日开会商讨》,天津《益世报》1935年10月24日,第2张第5版。
    ②程克,1935年7月到11月期间任天津市长。参见来新夏主编郭凤岐编著:《天津的城市发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72页。
    ③实业基金保管委员会于1933年9月30日奉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函令成立,专为经营五三工厂等事业。可见它原应为救国基金的一部分。参见天津市档案馆:J0002—3—001245—002,为天津市实业基金保管委员会请回复组织可否备案的提案,天津市政府秘书处,1946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J0128—3—010382—007,关于讨论时委员叙述中央对于基金处理办法等事的实业基金保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天津市救国基金保管委员会,1935年。
    ⑤《津实业基金保委会成立,推执委七监委三,动用款项须联签》,天津《益世报》1935年10月26日,第2张第5版。
    ⑥《津实业基金保委会成立,推执委七监委三,动用款项须联签》,天津《益世报》1935年10月26日,第2张第5版。
    ⑦《市府拨实业基金,补充借贷处底款,天气渐冷,借款者骤增,上月份贷出八万余元》,天津《益世报》1935年11月14日,第2张第5版。
    ①萧振瀛,吉林扶余县人,从1935年11月—1936年8月任天津市长。来新夏主编郭凤岐编著:《天津的城市发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72页。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29—3—005335,小本借贷处立合同,天津银行业同业公会,1935年。
    ③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118页。
    ④天津市档案馆:J0217—1—000583,市政府主办小本借贷文件,天津市政府,1935年。
    ⑤天津市档案馆:J0217—1—000583,市政府主办小本借贷文件,天津市政府,1935年。其主要内容如下:一、本处以救济贫民生计,借给本金俾使谋利养生为宗旨。二、本处定名为天津市市立小本借贷处。三、本处隶属天津市政府。四、本处办公地附设于天津市民银行。五、本处资本金二十四万元,由市政府令市民银行拨付十二万元,并由银行团认借十二万元充之,前项资金无论任何机关不得移作他用。六、本处理事会办理一切事宜其章程另定之,理事会地址附设市民银行楼上。七、理事九人市长指定三人为常务理事综理本会事物,1、市政府代表一人。2、实业基金保管委员会代表一人。3、银行团代表二人。4、社会局长。5、财政局长。6、公安局长。7、市商会主席。8、市民银行代表一人。9、本处设主任一人,由理事会商得银行团之同意聘任。十、本处分为总务调查会计出纳四项。十一、本处设代办所若干。十二、本处监察委员三人由市政府、实业基金保管委员会和银行团,各派一人负稽核各项业务之责。
    ⑥天津市档案馆:J0217—1—000583,市政府主办小本借贷文件,天津市政府,1935年。
    ④卢曼:《社会的经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223页。
    ⑤卢曼:《社会的经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226页。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7,得税办申请免税的函件及各项开支单据等件,天津市银行,1935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7,得税办申请免税的函件及各项开支单据等件,天津市银行,1935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7,得税办申请免税的函件及各项开支单据等件,天津市银行,1935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7,得税办申请免税的函件及各项开支单据等件,天津市银行,1935年。
    ⑤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7,得税办申请免税的函件及各项开支单据等件,天津市银行,1935年。
    ⑥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7,得税办申请免税的函件及各项开支单据等件,天津市银行,1935年。
    ⑦马溥荫:《京平津之小本借贷》,天津《益世报》1937年1月24日,增刊(3)。
    ②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319页。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190,天津市银行所属小本借贷处及主任调动交接清册余额表与理事会陈报的函件,天津市银行所属小本借贷处,1936年。
    ④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158,天津市银行与董事会关于业务指导函聘经付理改聘监事改组为有限公司小本借贷处的付息资金放款问题以及愿警待遇职员制服等项来往函件,1941年。
    ⑤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158,天津市银行与董事会关于业务指导函聘经付理改聘监事改组为有限公司小本借贷处的付息资金放款问题以及愿警待遇职员制服等项来往函件,1941年。
    ⑥张自忠,山东临清人,1936年8月—1937年7月任天津市长。来新夏主编郭凤岐编著:《天津的城市发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72页。
    ⑦《小本借贷处改组,明日开始无限贷款,并修正理事章程》,天津《益世报》1937年2月7日,第2张第5版。
    ①《津小本借贷处放款踊跃,达三万元以上》,天津《益世报》1937年4月27日,第2张第5版。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190,天津市银行所属小本借贷处及主任调动交接清册余额表与理事会陈报的函件,天津市银行所属小本借贷处,1936年。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1936—1942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1936—1942年。
    ③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1936—1942年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
    ④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1936—1942年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
    ⑤天津市档案馆:J0161—2—001077,市民银行小平借贷业务来函,市民银行,1936年。
    ①因为资料的原因,1937年5月以后借贷处系统的贷放情况不明。
    ②《小统计》,天津《大公报》1935年2月23日,第2张第6版。
    ③李竟能主编:《天津人口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45页。
    ④《小本借贷处昨日起开始办公,便利小本营业已筹妥四万元,理事会成立后补行开幕礼,贷款人可自行组织贷款合作社》,天津《大公报》1935年1月29日,第2张第6版。
    ⑤《小本借贷处确立业务基础由理事会负责维持,俾为市办永久机关》,天津《益世报》1935年2月11日5版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190,天津市银行所属小本借贷处及主任调动交接清册余额表与理事会陈报的函件:天津市银行所属小本借贷处,1936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1936—1942年。
    ③《小本借贷处确立业务基础由理事会负责维持,俾为市办永久机关》,天津《益世报》1935年2月11日,第2张第5版。
    ④《小本借贷处津银行界允予接济,签订协约即日实行》,天津《大公报》1935年3月16日,第2张第6版。
    ⑤天津市档案馆,J0217—1—000583,市政府主办小本借贷文件,天津市政府,1935年。
    ⑥马溥荫:《京平津之小本借贷》,天津《益世报》1937年1月24日,增刊(3)。
    ①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190,天津市银行所属小本借贷处及主任调动交接清册余额表与理事会陈报的函件,天津市银行所属小本借贷处,1936年。
    ②天津市档案馆:J0178—1—000048,市银行及所属小本借贷处于借款户的往来函件,1936—1942年。
    ③马溥荫:《京平津之小本借贷》,天津《益世报》1937年1月24日,增刊(3)。
    ④天津市档案馆:J0002-3-002304,典当业,天津市政府,1947年。
    1、天津档案馆藏私人借贷债务民刑事案卷、钱业案卷、商会案卷、银行案卷、典当案卷、合会案卷、合伙案卷、典权案卷等。
    2、《天津商会档案汇编》
    3、《天津租界档案选编》
    4、《天津邮政史料》
    5、《袁世凯天津档案史料选编》
    6、《北洋军阀天津档案史料选编》
    7、《天津市档案史料》
    8、《天津商民房地契约与调判案例选编(1686—1949)》
    9、《清代以来天津土地契证档案选编》
    10、《天津商会档案·钱业卷》
    1、《益世报》
    2、《大公报》
    3、《庸报》
    4、《新报》
    5、《天津中南报》
    6、《天津商报》
    7、《直报》
    8、《东亚晨报》
    9、《银行周报》
    10、《银钱月报》
    11、《钱业月报》
    12、《工商半月刊》
    13、《中行月刊》
    14、《中国经济》
    15、《农行月刊》
    16、《河北银行经济半月刊》
    17、《中外经济周刊》
    18、《海光》
    19、《天津市政公报》
    20、《社会月刊》
    21、《河北月刊》
    22、《实业部月刊》
    23、《银行杂志》
    24、《银行月刊》
    25、《经济汇刊》
    26、《东方杂志》
    27、《商学杂志》
    1、《卞白眉日记》
    2、《天津亦政堂冯氏家谱》
    3、《天津于氏族谱》
    4、《天津府志》
    5、《天津县志》
    6、《天津通志》
    7、《天津地方志》
    8、《天津地方风土丛书》
    9、《天津通志·审判志》
    10、《天津通志·金融志》
    11、《续天津县志》
    1、《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2、《天津和平文史资料选集》
    3、《近代史资料》
    4、《文史资料选辑》
    5、《天津历史资料》
    6、《新天津指南》
    1、李文海主编、夏明芳、黄兴涛副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底边社会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版。
    2、林颂河著:《塘沽工人调查》(社会研究丛刊第五种),北平社会调查出版,上海新月书店印行,1930年。
    3、金城银行总经理处天津调查分部编:《天津棉花运销概况》,民国26年1月。
    4、【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调查:《天津的银号》,满洲调查研究资料第58辑,北支经济调查所编(北支调查资料第31辑)
    5、《天津市统计年鉴》
    1、《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台湾文海出版社。
    2、《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3、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室编:《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2月版。
    4、蒙秀芳、黑广菊主编:《金城银行档案史料选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5、庄建平主编:《近代史资料文库》(第八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1月版。
    1、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等。
    2、李金铮:《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版。
    3、俞如先:《清至民国闽西乡村民间借贷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版。
    4、常明明:《中国农村私人借贷关系研究——以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南区为中心》,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8月版。
    5、【英】雷穆森著许逸凡赵地译刘海岩校订:《天津租界史(插图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版。
    6、日本驻屯军司令部编侯振彤译:《二十世纪初的天津概况》,天津市地方史志编修委员会总编辑室编,1986年4月版。
    7、李华彬:《天津港史》(近代部分),天津: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年。
    8、《天津简史》,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
    9、沈大年:《天津金融简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
    10、刘泽华:《天津文化概况》,天津:天津社科院出版社,1989年。
    11、张大民:《天津近代教育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12、孙德常:《天津近代经济史》,天津:天津社科院出版社,1990年。
    13、姚洪卓:《近代天津对外贸易》,天津:天津社科院出版社,1993年。
    14、周俊旗主编:《民国天津社会生活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4月版。
    15、樊如森:《天津与北方经济现代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9月版。
    16、高艳林:《天津人口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17、李竟能主编:《天津人口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
    18、刘海岩:《空间与社会——近代天津城市的演变》,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9月版。
    19、任云兰:《近代天津的慈善与社会救济》,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20、龚关:《近代天津金融业研究》(1861—1936),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21、张利民:《艰难的起步——中国近代城市行政管理机制研究》,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9月版。
    22、庞玉洁:《开埠通商与近代天津商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3、尚克强、刘海岩:《天津租界社会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24、关文斌:《文明初曙——近代天津盐商与社会》,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5、贺萧:《天津工人,1900——1949》,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86年英文版。
    26、【美】罗芙芸著向磊译:《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27、【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出版。
    28、来新夏:《天津近代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9、罗澍伟:《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和平区委员会、天津市档案馆、天津市和平区档案馆:《老天津金融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31、联合征信所平津分所编:《平津金融业概览》,1947年9月版。
    32、张利民主编:《解读天津六百年》,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33、天津市基本建设委员会编印,《天津城市建设新志》。
    34、徐士銮著,张守谦点校:《敬乡笔述》。来新夏主编《天津风土丛书》,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月11版。
    35、来新夏主编陈卫民编著:《天津的人口变迁》,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版。
    36、郭凤岐总编纂:《天津通志·金融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
    37、黄鉴晖:《中国典当业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38、宓公干:《典当论》,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39、杨肇遇:《中国典当业》,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40、区季鸾:《广东典当业》。
    41、周秋光:《熊希龄传》,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版。
    42、曲彦斌:《中国民间秘密语》,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43、张皇:《天津当业》,《益世报》馆,1934年。
    44、《租界生活——一个英国人在天津的童年(1918——1936)》,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版。
    45、李金铮:《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资料室藏,1999年博士论文。
    46、刘秋根:《中国典当制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7月版。
    47、曲彦斌:《中国典当史》,沈阳:沈阳出版社,2007年3月版。
    48、张中龠:《天津典当业》,万里书店,1935年。
    49、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近代中国工商经济丛书)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
    50、郑晓娟、周宇:《15——18世纪的徽州典当商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2月版。
    51、石毓符:《中国货币金融史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2、陈志武:《金融的逻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年第8月版。
    53、刘秋根:《明清高利贷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8月版。
    54、《费孝通文集》第一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55、马俊亚:《混合与发展——江南地区传统社会经济的现代演变(1900——195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6、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编:《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研究》,《中国金融史集刊第三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
    57、黄宗智:《清代与民国的比较: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58、【波兰】彼得·什托姆普卡著程胜利译:《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版。
    59、【德】韦伯:《近代资本主义的本质》,马克斯·韦伯:《文明的历史脚步——韦伯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12月第2版。
    60、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61、张生:《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1901——1949)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62、王宗培:《中国合会之研究》,中国合作社,1935年版。
    63、杨西孟:《中国合会之研究》,商务印书馆,1935年。
    64、费孝通:《江村经济》,北京:商务出版社,2002年版。
    6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66、林和成:《中国农业金融》,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版。
    67、姜旭朝:《中国民间金融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8、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69、马若孟:《中国农村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0、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82年版。
    71、常明明:《中国农村私人借贷关系研究——以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南区为中心》,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8月版。
    7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73、杨荫溥:《杨著中国金融论》,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74、潘子豪:《中国钱庄概要》,华通书局1931年版。
    75、卢孟宇:《我国之钱庄》,《海光》第1卷第9期,1929年9月。
    76、陈光明:《钱庄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77、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
    78、黄鉴晖:《中国钱庄史》,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79、李一翔:《近代中国金融业的转型与成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80、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81、卫聚贤:《山西票号史》,说文社1944年版。
    82、黄鉴晖:《山西票号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83、薛不器:《天津货栈业》,天津:新联合出版社,1941年10月版。
    84、粱媛:《银行信誉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
    85、王曙光:《草根金融》,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1月版。
    86、王淑芹等著:《信用伦理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5月版。
    87、邱健新:《信任文化的断裂——对崇川镇民间“标会”的研究》,北京: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版。
    88、董才生《社会信任的基础:一种社会制度的解释》,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89、[明]冯梦龙评簒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智囊》,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3月版。
    90、张焘:《津门杂记》,王帛孙、王黎雅校,来新夏主编《天津风土丛书》,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
    91、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胡旭晟夏新华李交发点校:《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92、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长沙:岳麓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93、魏晓明:《积沙集》,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94、张仁善:《礼·法·社会——清代法律转型与社会变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版。
    95、【英】亨利·梅因:《古代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1997年第6次印刷。
    97、96、苏智良、陈丽菲著:《近代上海黑社会》,商务印书馆,2004年12月版。
    98、侯艳兴:《上海女性自杀问题研究(1927——1937)》,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99、陈伯熙编著:《上海轶事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6月版。
    100、江沛、王先明主编:《近代华北区域社会史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版。
    101、邵雍:《中国近代妓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102、孙国群:《旧上海娼妓秘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武舟:《中国妓女生活史》,
    103、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04、单光鼎:《中国娼妓——过去与现在》,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05、可儿弘明著孙国群译:《“猪花”——被贩卖到海外的妇女》,河南出版社,1990年版。
    106、贺萧著韩民中译:《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7、【法】安克强著袁燮铭译:《上海妇女——19—20世纪中国的爱情与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108王翁如编著:《天津地名杂谈及其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
    109、许洁:《担保物权功能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110、杨立新点校:《大清民律草案民国民律草案》,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版。
    111、陶百川编:《最新六法全书》,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9月增修版。
    112、宋美云:《近代天津商会》,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8月版。
    113、吴志铎:《北通县第一区平民借贷状况之研究》,燕京大学经济系,1935年6月。
    114、《天津特别市社会局一周年工作总报告》,天津市社会局,1929年。
    115、付海晏:《中国近代法律社会史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116、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版。
    117、杨国桢:《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版。
    118、谢振民编著,张知本校订《中华民国立法史》(下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9、方显廷:《中国经济研究》,商务印书馆,1937年2月版。
    120、郑也夫:《城市社会学》,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6月版。
    121、郑也夫:《代价论——一个社会学的新视角》,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4月第1版。
    122、郑也夫编:《信任: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版。
    123、【美】罗伯特·布鲁斯·萧,王振译:《信任的力量》,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126、郑成林:《从双向桥梁到多边网络——上海银行公会与银行业》(1918—1936),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127、孙建国:《信用的嬗变:上海中国征信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
    128、【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129、【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8月版。
    130、【美】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北京:远方出版社,1998年8月版。
    131、【美】约翰·哈特·伊利著朱中一、顾运翻译杨海坤审校:《民主与不信任——关于司法审查的理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8月版。
    132、【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1月版。
    133、彼得·科斯洛夫斯基:《资本主义伦理——社会市场经济》,陈筠泉等主编:《经济秩序理论和伦理学——中德比较研究》,1997年3月版。
    134、【美】史华慈:《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许纪霖、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135、【美】道格拉瑟·诺思:《理解经济变迁过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136、【美】菲歇尔:《利息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137、【美】杰西·洛佩兹、约翰·斯科特:《社会结构》,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版。
    138、【美】悉尼·霍默:《利率史》第4版,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139、【英】约翰·希克斯著厉以平译:《经济史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7月版。
    140、【英】休谟:《论利息》,《休谟经济论文选》,商务印书馆,1984年10月版。
    141、【英】吉登斯:《现代性自我认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5月版。
    142、【英】约翰·希克斯著厉以平译:《经济史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7月版。
    143、【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3月版。
    144、【德】卢曼:《社会的经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版。
    145、【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光华书店1948年版。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146、【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
    1、胡光明:《论早期天津商会的性质与作用》,《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4期。
    2、胡光明:《论北洋时期天津商会的发展与演变》,《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5期。
    3、宋美云:《北洋时期官僚私人投资与天津近代工业》,《历史研究》,1989年第2期。
    4、王卫平、黄鸿山:《晚清借钱局的出现与演变》,《历史研究》2009年第3期。
    5、傅建成:《二三十年年代农家负债问题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3期。
    6、单强:《民国时期江南农村信贷市场之特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
    7、单强咎金生:《论近代江南农村的“合会”》,《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4期。
    8、徐畅:《农家负债与地权异动——以20世纪30年代前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为中心》,《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
    9、徐畅:《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典当三题》,《安徽史学》2005年第3期。
    10、刘征:《民国时期甘宁青农村高利贷问题探析》,《历史教学》2011年第1期1月下半月刊。
    11、陈峥:《民国时期广西农村高利贷研究》,广西师大硕士论文,2006年4月。
    12、温锐:《民国传统借贷与农业社会经济——以20世纪初(1900—1930)赣闽边区为例》,《近代史研究》2004年3期。
    13、赵毅:《明代毫民私债论纲》,《东北师大学报》,1996年5月。
    14、周翔鹤:《清代台湾民间借贷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3年2期。
    15、秦晖:《汉代的古典借贷关系》,《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3期。
    16、王曾瑜:《从市易法看中国古代的官府商业和借贷资本》,《大陆杂志》第85卷1期,1992年。
    17、张忠民:《前近代中国社会的高利贷与社会再生产》,《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3期。
    18、方行:《清代前期农村的高利贷资本》,《清史研究》,1994年第3期。
    19、李金铮:《内生与延续:近代中国乡村高利贷习俗的重新解读》,《学海》2005年5期。
    20、王天奖:《近代河南农村的高利贷》,《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
    21、彭凯翔、陈志武、袁为鹏:《近代中国农村借贷市场的机制——基于民间文书的研究》,《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22、陆雷:《不完全产权的经济分析——应用于农村高利贷的研究》,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2年5月。
    23、李金铮、邹晓昇:《二十年来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的新探索》,《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24、刘秋根:《清代城市高利贷资本》,《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4期。
    25、许畅:《高利贷与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关系新论——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浙、皖三省农村为中心》,《江海学刊》2004年4期。
    27、许畅:《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高利贷特点简述》,《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8、王廷元:《徽州典商述论》,《安徽史学》1986年第1期。
    29、刘鸿:《民末清初北京市的典当业》,《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潘连贵:《近代社会的典当业》,《上海金融》,1989年第1期。
    30、韦庆远:《清代典当业的社会功能》,载韦庆远:《明清史新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31、刘秋根:《中国典当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8期。
    32、王世华:《明清徽州典商的盛衰》,《清史研究》1999年第2期。
    33、马俊亚:《典当业与江南近代农村社会经济关系辨析》,《中国农史》,2002年第4期。
    34、钱浩、蒋映铁:《民国时期的浙江典当业》,《浙江学刊》1997年第2期。
    35、范金民、夏维中:《明清徽州典商述略》,《徽学》(第二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36、徐玲:《明清以来徽州典当的地理分布及其社会影响》,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2004年硕士论文。
    37、李兴平:《清末民初的兰州典当业》,《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38、刘建生、王瑞芬:《浅析明清以来山西典当商的特点》,《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5期。
    39、刘建生、王瑞芬:《清代以来山西典商的发展及原因》,《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1期。
    40、刘建生、王瑞芬:《试论明清时期山西典当业与社会各阶层的关系》,《生产力研究》,2002年第2期。、
    41、刘建生、王瑞芬:《试析明清时期山西典当业对国家财政金融的历史作用》,《生产力研究》2002年第4期。
    42、鲍正熙:《二十世纪上半叶苏州典当》,苏州大学专门史2001年硕士论文。
    43、秦素碧:《民国时期四川典当业研究》,四川大学中国近现代史2003年硕士论文。
    44、杨勇:《近代江南典当业研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11月。
    45、李维庆:《中国近现代典当业之研究》,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论文2009年5月。
    46、潘敏德:《中国近代典当业之研究(1644——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3)。
    47、罗炳锦:《清代以来典当业的管制及其衰落》《食货月刊》复刊第七卷第五、六期。、
    48、罗炳锦:《近代中国典当业的分布趋势和同业组织》《食货月刊》复刊第八卷第二、三期。
    49、赖慧敏:《乾隆内务府的当铺与发商生息(1736179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7年第28期。
    50、林益弘:《抵押品、利率与借贷市场——以台湾地区当铺业为例》,台湾中正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1995年硕士论文。
    51、洪士峰:《因物称信:典当业存在的基础》,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1999年硕士论文。
    52、陈鸿铭:《急需借贷、交易成本与管制成本:以台湾当铺为例》,台湾中华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研究所2000年硕士论文。
    53、王子寿:《天津典当业四十年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3月第1版。
    54、傅为群:《晚清上海典当忆旧》,《中国金融》,2008年第4期。
    55、王绍惠:《沦陷前天津的典当业》,《天津档案史料》1996年创刊号。
    56、子珍、朱继珊:《天津典当业及其同业公会》,常梦渠、钱椿涛主编:《近代中国典当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1版。
    57、杨勇:《近代江南典当业的社会转型》,《史学月刊》2005年05期。
    58、马俊亚:《典当业与江南近代农村社会经济关系辨析》,《中国农史》2002年第4期。
    59、刘秋根、阴若天:《晚清典当业的几个问题》,《文化学刊》,2011年第4期。
    60、杨元华、赵伟:《解放初期上海典当业的管理与改造》,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编:《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研究》,《中国金融史集刊第三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268—311页。
    61、郑佳宁:《论清代的典权制度》《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62、燕晓:《房地产契税沿革》,《北京房地产》,1995年2期。
    63、杜恂诚:《道契制度:完全意义上的土地私有产权制度》,《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1期。
    64、陈东红:《清代典权制度初步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5月。
    65、曹笑辉:《重建典权刍议》,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66、赵文娟:《从“典”到“典权”——习惯、立法、实践及其体现的若干问题》,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4月。
    67、杨熠:《<中华民国民法>典权法律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
    68、武丹丹:《民国时期典权制度研究》,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5月。
    69、朴恩惠:《韩国传贳制度研究——兼与中国典权比较》,华东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5月。
    70、李玉强:《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研究》,黑龙江大学法律硕士,2006年12月曹树基、李霏霁:《清中后期浙南山区的土地典当——基于松阳县石仓村当田契的考察》,《历史研究》2008年第4期。
    71、徐畅:《“合会”述论》,《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72、邱建新:《论“合会”的信任机制》,《江南大学学报》2007年10月6卷5期。
    73、吕利、曹云飞:《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的合会——1918—1948》,《枣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74、李金铮、冯剑:《在国家、社会与当铺之间:近代天津当息的博弈史》,《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2期。
    75、王凯旋:《中国典当史研究论》,《辽宁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76、赵晓耕、刘涛:《中国古代的典、典当、倚当与质》,《云南大学学报》第7卷第1期。
    77、魏承铨:《吾国钱庄于金融界之位置》,《钱业月报》第2卷第3号,1922年3月。
    78、王逢辛:《钱庄业在中国金融市场上之地位》,《钱业月报》第11卷第11号,1931年11月。
    79、邹晓昇:《上海钱业公会研究》(1917——1937)。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80、林地焕:《论20世纪前期天津钱庄业的繁荣》,《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
    81、汪敬虞:《十九世纪外国在华金融活动中的银号与洋行》,《历史研究》1994年1期。
    82、姚会元:《近代汉口钱庄研究》,《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
    83、吴石城:《天津之银号》,《银行周报》1935年4月30日第19卷16号
    84、马俊亚:《近代国内钱业市场的运营与农副产品贸易》,《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
    85、高海燕:《外国在华洋行、银行于中国钱庄的近代化》,《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1期。
    86、李永福:《山西票号研究》,华东师大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等。
    87、高福美:《清代沿海贸易与天津商业的发展》,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5月。
    88、《山西票号研究集》第一辑,1982年。
    89、王书华、孔祥毅:《信誉博弈与山西票号身股制度变迁分析》,《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2期,第79—82页。
    90、孔祥毅:《1883年金融危机中的票号与钱庄》,《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3、4期。
    91、黄鉴晖:《清代帐局初探》,《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
    92、易棉阳、姚会元:《198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银行研究综述》,《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3期。
    93、高石钢:《民国时期新式金融在西北的农贷活动绩效评价》,《中国农史》2009年第3期。
    94、朱静:《金城银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本贷款评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3期。
    95、赵泉民:《进化与异动:合作社对乡村借贷关系影响分析——以20世纪前半期中国的乡村信用社为中心》,《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
    96、张玮:《中共减息政策实施的困境与对策——以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乡村借贷关系为例》,《党的文献》2009年第6期。
    97、游海华:《债权变革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以中央苏区革命前后的民间借贷为中心》,《中国农史》2010年第2期。
    98、王建国:《华中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探析》,《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6期。
    99、任云兰:《论近代中国商会的商事仲裁功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4期。
    100、刘海岩:《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
    101、皮明庥:《城市研究略论》,《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
    102、王笛:《近年美国关于近代中国城市的研究》,《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103、卢汉超:《从精英到大众:近年美国中国城市史研究的“从上到下”取向》,《史学月刊》2008年第5期。
    104、水羽信男:《日本的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历史研究》2004年第6期。
    105、刘海岩:《首届中国沿海城市经济史讨论会综述》,《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
    106、何一民、谢放、王笛:《近代中国城市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近代史研究》1990年3月。
    107、何一民:《21世纪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展望》,《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卷第3期。
    108、张济顺、朱弘:《城市研究与上海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
    109、郑成林、魏文享:《近代中国社会群体与经济组织国际学术讨论会评述》,《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2期。
    110、熊岳之、张生:《中国城市史研究综述(1986-2006)》《史林》,2008年第6期。
    111、任吉东:《从宏观到微观从主流到边缘——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回顾与瞻望》,《理论与现代化》(津)2007年第4期。
    112、陶鹤山:《论中国近代市民群体的产生和发展》,《东方论坛》1998年第4期。
    113、鲁荡平:《发展天津市工商业最低限度之工作》,《社会月刊》第1卷第5、6号合刊,天津特别市社会局编,民国18年12月。
    114、乔虹:《明清以来天津水患的发生及其原因》,《北国春秋》第3辑,1960年。
    115、袁熹:《近代北京的贫民小本借贷处》,《今日科苑》,2008年19期。
    116、黄鉴晖:《清代帐局初探》,《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
    117、江沛:《20世纪上半叶天津娼业结构述论》,《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1期。
    118、白春阳:《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4月版。
    119、张利民、任吉东:《近代天津城市史研究综述》,《史林》2011年第2期。
    120、张利民:《天津史研究六十年》,未刊稿。
    121、【德】卢曼·尼克拉斯:《熟悉、信赖、信任:问题与替代选择》,郑也夫编:《信任: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版。
    122、岳瑨、田海平:《信任研究的学术理路——对信任研究的若干路径的考察》,《哲学研究》2004年6期。
    123、张杰,刘东:《来自继承,还是来自环境?——对我国信任体系缺失的再思考》,《湖北社会科学》(武汉)2006年第8期。
    124、楼远:《非制度信任与非制度金融:对民间金融的一个分析》,《金融与保险》2004年第1期。
    125、杜恂诚:《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信用制度的演进》,《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126、王尔敏:《账折与水牌:传统商贩扩大信用值拓销工具》,《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2001年6月第32期。
    127、陶季邑:《史翰波著:乱世中的信任:民国时期天津的货币、银行与政府社会关系》,《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
    128、岳瑨、田海平:《信任研究的学术理路——对信任研究的若干路径的考察》,《哲学研究》2004年6期。
    129、刘秋根、黄登峰:《中国古代合伙制的起源和初步发展——由战国到隋唐五代》,保定:《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30、刘秋根:《十至十四世纪的中国合伙制》,《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