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变迁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逐渐增强,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各国之间的综合实力的较量与竞争日趋激烈,同时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空前活跃,一方面人们对自由自立意识、平等竞争意识、综合创新意识、民主法治意识等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人们的思想观念急切地希望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思维模式的束缚,但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意识形态还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某些领域甚至形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巨大阻力。我国当前正处在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已经发生并还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也必然会随着这一巨大的转型过程而产生相应地变迁。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变迁是以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变革为先导的。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马克思主义会在现实实践中不断创新其原有的理论形态。在现实政治中,意识形态没有也不可能终结,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造性地进行现代性转化,使其作为重要的思想资源继续发挥作用。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展现出新的风采与面貌。在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如何牢牢地把握执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牢牢地占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努力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与和谐型意识形态的建设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和保障,能为和谐型意识形态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和谐型意识形态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撑。在历史传统和现实变化的交汇之际,抓住机遇,适时调整自身,进而不失时机地实现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面对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新挑战和新机遇,如何不失时机地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加快社会观念的变革,推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变迁,仍然是当今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建设,我国社会的许多方面都已经并且还将继续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相应地在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中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在新时期新形势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已经发生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加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问题的探讨,对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工作能力,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对中国意识形态变迁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界定了意识形态的概念、意识形态的功能和变迁的涵义,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研究进行了研究综述。
     第二章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的基础分析,主要阐述了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特别是面对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人们思想和价值观的变迁。我们应该从理论与实践层面上深刻地认识意识形态变迁的过程,把握意识形态变迁的内在结构,从而深化对意识形态变迁的基础分析,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利用传统意识形态中的“精华”部分,对其进行整合、创新,以更好地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体变迁。
     第三章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的历程,主要阐述了中国意识形态的变迁历程基本上是经历了由“革命型意识形态的初构”到“建设型意识形态的重构”,再到新的“和谐型意识形态的构建”三个阶段。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证明:改革开放以来,在确保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和政治稳定的前提下,以经济建设中心,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基本理念,不断破除那些已经僵化的意识形态观念,培育新的社会意识,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及新的观念,使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四章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的动力,主要阐述了新时期的中国意识形态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而发展起来的,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具有强烈的指导性、强制性和深入性。同时,意识形态具有对阶级统治政治合法性的维护作用,执政党借助意识形态来论证其执政的合法性,通过意识形态手段统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因而,新时期需要重新厘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本功能,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变迁的“变”与“不变”,为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努力。
     第五章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中的思想环境,主要阐述了在中国社会飞速变迁的新形势下,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复杂的变化,特别是受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的大量涌入的影响,导致了人们思想信念动荡、混乱,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市场机制的引人引发了全民族的精神变革,与市场经济相关的信息、知识和观念成为人们“学习”的基本内容,于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已经发生了重大变迁。因此,必须通过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对各种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的整合能力,以此来团结和凝聚广大人民为实现共同理想和利益而奋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第六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主要是阐述面对全球化背景下意识形态建设的新特点和面临的新挑战,认真总结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创新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认真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对策。
Today,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trend of multipolarity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rapid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integrated strength between countries with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accompanied by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thought more active than ever, on the one hand the freedom of self-consciousness, more urgent requirements of equal sense of competition, sense of innovation,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awareness, values and ways of thinking, people's ideas are eager to break through the planned economy the shackles of a single mode of thinking in the system, but on the other hand, China's traditional ideology also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some areas and even the formation of the great resist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ideology. In our country is in an important period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eople's mode of production, lifestyles and values has occurred and will be undergoing a fundamental change,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will inevitably With this huge the transition process and produce a corresponding change.
     Contemporary Chinese ideological change in the emancipation of the mind and the concept of change for the pilo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the Marxist practice in the real innovation of its original theoretical form. In real politics, ideology has not and can not end a major problem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ideology is socialist ideology creatively into modernity in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to continue to play a role as an important ideological resourc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socialist ideology is showing new style melod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 is complicated background, how firmly grasp the initiative of the ruling party in the ideological field, firmly occupy the main front of the socialist ideology,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refore, to consolidate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Marxism in the ideological fiel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ideological innovation, to lead a variety of social thought, efforts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s a whole is the main task of China's socialist ideology.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harmonious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are inseparable, the two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join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ideology.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the basis and guarantee of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provide a good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ideology, harmony ide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able to provide a powerful spiritual motivation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The intersection of historical traditions and contemporary changes, seize the opportunity, timely adjustment of its own, and then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achie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of contemporary China is very necessary. However, in the face of the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a variety of new challenges and new opportunities, how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innovate socialist ideology, accelerating the change of social attitudes, promote contemporary Chinese ideological changes, still today ideology areas of major research topic. After thi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many aspects of our society have been and will continue to occur tremendous and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new situation in the ideological field is also showing new features.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the new situation in the new period,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nges that have occurred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and development trends, strengthen the contemporary ideological change of the socialist ideology, adhere to the socialist mainstream ide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great significance.
     Chapter Introduction part introduces the origi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ese ideological change research to define the concept of ideology, ideology and its relationship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research the Research.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second chapter of contemporary ideological change, mainly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aspects are huge changes, especially in the fac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brought about by the people changing ideas and values. From the level of theory and practice, we should deeply aware of the process of ideological change, to grasp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ideological change, to deepen the ideological change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and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traditional ideology of the "essence" section, its integration, innovation, the overall change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China's socialist ideology.
     Chapter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Ideology transition path, mainly on the Chinese ideological change path basically experienced by the "revolutionary ideology prolog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ideology", to the new "harmony ideology" three stages. Proof: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under the premise to ensure that the ruling party's leadership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economic construction, to emancipate the mind, seek truth from facts, as the basic concept, and constantly get rid of those who have rigid ideologies concep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fostering new social awareness, to absorb advanced Western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theories and methods and new idea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ideology has undergone major changes.
     Chapter contemporary ideological changes of power, mainly on the new era of Chinese ideology is accompanied by the practice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development, with a strong guiding ideology in contemporary China, mandatory and in-depth. At the same time, the ideology has a role in the maintenance of class domination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with the ruling party ideology to prove the legitimacy of its ruling, the unification of the masses through ideological means thinking. Thus, the new era needs to clarify 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 socialist ideology, accurately grasp the ideological change "change" and "change", efforts to build the ideolog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contemporary ideological change in the concept of change, mainly on the social ideas of the members of the complex changes in the new situation of China's rapid social change, particularly those affected by a large number of Western social thought and academic trend The influx of impact, resulting in people's thinking and beliefs turmoil, confusion, Chinese social ideology is a strong impact, we are in an ideological active, the concept of collision, cultural blend era. The introduction of market mechanisms led to the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whole nation, people "learn" the basic content of information, knowledge and ideas with the market economy, so people's spiritual world has undergone major chang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of the integration of a variety of ideas and social thought by enhancing the attractiveness and cohesiveness of the socialist ideology, in order to unite and unite the people struggle to realize a common vision and interes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vides a powerful spiritual force and ideological guarantee.
     Chapter strategic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mainstream ideology in the new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mainly elaborated the face of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feature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new challenges, conscientiously sum u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ra of socialist ideology, innovation the lessons learned for us to further explore and study the basic law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ideology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ideology has a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n the basis of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mainstream ideology, strategic measures to promote China's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n a new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引文
①[美]沈大伟(David L. Shambaugh):《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中央编绎出版社2012年版,第252页。
    ①[英]卡尔·波普:《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14页。
    ②柳新元:《一致性意识形态与当代中国制度变迁的动力学》,武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①郑永年:《改革及其敌人》,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35页。
    ②郑永年:《改革及其敌人》,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2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0页。
    ②柳新元:《一致性意识形态与当代中国制度变迁的动力学》,武汉大学学报,2006年3期。
    ③马晓河:2012年首都经济学界新春论坛,2012年1月7日。
    ①岳杰勇:《意识形态概念的流变与考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②[澳]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①[澳]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0页。
    ①杨光斌:《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②《列宁全集》第17卷,第12页。
    ③转引自王宗礼、史小宁《政治、语境与历史:意识形态概念的变迁》,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
    ①[意]安东尼·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②[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27页。
    ①[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28页。
    ②[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③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7页。
    ④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9页。
    ①姚大志:《现代意识形态理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页。
    ②杨生平:《意识形态相关概念辨析》,江汉论坛,1998年第7期。
    ③田改伟:《挑战与应付——邓小平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①鲁克俭:《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意识形态研究述评》,理论前沿,2002年第3期。
    ②[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4页。
    ③黄新华:《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一个文献综述》,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3期。
    ①[意]安东尼·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8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78页。
    ②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载科斯、阿尔钦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79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64页。
    ②邓宏图、李亚:《社会转型、意识形态、政治正义与制度变迁》,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③[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68页。
    ①郑兴刚:《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研究述评》,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②袁三标:《试论全球化境遇中意识形态教育的现代性转换》,理论导刊,2010年第6期。
    ①文军:《社会学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变迁研究——评<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1月7日。
    ①郭忠义:《中国奇迹与意识形态范式变迁》,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第10期。
    ①陶武:《如何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几点思考》,求实,2010年第9期。
    ①孔德永:《当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6期。
    ②范秋迎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回顾与现实路径》,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③范秋迎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实践与基本经验》,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①范秋迎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非主流意识形态》,扬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②陆剑杰:《试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态势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策略》,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①韩健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当代困境及其应对——基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新变化的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4期。
    ②孙玉河:《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新问题及其对策思考》,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③李寿军:《试论邓小平对建构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
    ①孟庆顺,等:《全球化时代世界意识形态流派述评》,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45页。
    ②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③李留记:《论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相互作用的间接性——学习恩格斯一组书信的札记》,中州学刊,1990年第6期。
    ①[美]莫·博恩斯坦:《比较经济体制》,中国财经出版社1988年版,第9—10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③陈福生:《经济学原理》,中国和平出版社1990年版,第482页。
    ④[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五十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9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页。
    ②杨雪冬:《论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第2期。
    ③胡海波,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①杨龙主:《影响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②蔡萍、华章琳:《论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11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4页。
    ④[法]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转引自《当代电影》1987年第4 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0页。注:马克思在手稿中在此删去了一段话:“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我们在这里不谈;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意识形态本身只不过是这一历史的一个方面。”这段话语说明,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作为人类历史的一个方面,应该随着人类历史的进步而不断变化。
    ①赵德江,胡海波:《意识形态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的历史考察》,长白学刊,2008年第2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03页。
    ③俞吾金:《俞吾金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0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页。
    ①[法]阿尔都塞著,顾良译:《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01页。
    ①祝宝钟:《新时期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党建研究,2008年第9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页。注:马克思对此还有很多相同或类似的表述,“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70页。)“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必须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这是受他们的肉体组织制约的,人们的意识也是这样受制约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25页。
    ②[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0-31页。
    ④[美]丹尼斯·姆贝:《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陈德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3页。
    ③赵德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研究——基于私营企业主兴起的视域》,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
    ①[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31页。
    ②俞吾金:《俞吾金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5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9-22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25页。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理解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2—43页。)并且认为,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0页。)
    ③叶启绩,等:《20世纪西方人生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5页。
    ①刘少杰:《新形势下的社会意识形态转型》,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①Martin Seliger,Ideology and Politics,London:Allen & Unwin Ltd,1976,p.119.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7页。
    ③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1页。
    ④吴琦:《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页。
    ⑤何怀远:《意识形态的内在结构浅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⑥周宏:《理解与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32页。
    ⑦何萍:《意识形态与当代中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
    ⑧吕国忱:《意识形态生成结构新探》,辽宁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
    ①韩源:《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结构转型》,党政论坛,2005年第8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0页。
    ②[加]克里斯托弗:《领导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2页。
    ①张九海:《意识形态的内在结构探析——从库恩的“范式”理论谈起》,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②张九海:《谈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非常态意识形态”》,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①张九海:《意识形态的内在结构探析——从库恩的“范式”理论谈起》,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29页。
    ①赵德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研究——基于私营企业主兴起的视域》,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
    ②温敬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56页。
    ①孙功:《论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结构与功能》,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3期。
    ②[美]安东尼·M·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对政治实体的社会剖析》,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5页。
    ③郑杭生:《当前中国比较文明研究的任务》,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2期。
    ④俞吾金:《俞吾金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0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2页。
    ③温敬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5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8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160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24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28页。
    ①[匈]雅诺什·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张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②朱兆中:《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纵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9—9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3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29—83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9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43页。
    ①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页。
    ②引自《一个民族在这里沉思》,人民日报,1988年4月7日。
    ③吴海琳:《意识形态现代化研究的新视域》,江汉论坛,2009年第7期。
    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3、15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0页。
    ①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408页。
    ②[匈]雅诺什·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张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①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170页。
    ②邱世如:《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建构简论》,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4期。
    ①吴江:《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沟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②[匈]雅诺什·科尔奈:《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思索》,肖梦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第55页。
    ①《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卷,第144页。
    ②《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8卷,第149页。
    ③孙启明:《公与非公经济的融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页。
    ①童世骏等编:《意识形态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①《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9日。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③黄传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32页。
    ①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页。
    ②曹丽:《我国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8年5月。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页。
    ①[美]丹尼斯·姆贝:《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陈德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0—81页。
    ②黄传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21页。
    ①徐增文、房博:《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变迁与中国经济发展:1978-2008》,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②曹丽:《我国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8年5月。
    ①邱世如:《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建构简论》,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4期。
    ②[美]丹尼斯·姆贝:《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陈德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③萧功秦:《从转型政治学看中国意识形态创新的特点》,浙江学刊,2006年第4期。
    ①杨龙主编:《影响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56
    ①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0-311页。
    ①郭忠义:《经济转型与制度理念变迁》,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0—201页。
    ①黄传新:《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3页。
    ①宇文利:《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的构建》,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①王义芳:《社会意识形态与和谐社会建设》,湖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②徐增文、房博:《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变迁与中国经济发展:1978-2008》,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③赵德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研究——基于私营企业主兴起的视域》,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
    ④黄传新:《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①杨海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页。
    ①[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五十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2—463页。
    ②王义芳:《社会意识形态与和谐社会建设》,湖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③陶玉泉:《论意识形态功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①陈淑雅:《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控制理论》,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5月。
    ②刘明合:《论党的意识形态的利益整合功能》,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3期。
    ③吴海琳:《意识形态现代化研究的新视域》,江汉论坛,2009年第7期。
    ①王强:《文化与意识形态的非对称性》,人文杂志,1998年第4期。
    ②杨雪冬:《论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第2期。
    ③徐增文、房博:《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变迁与中国经济发展:1978-2008》,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①孙圣民:《制度变迁视角的意识形态理论分析》,经济评论,2006年第6期。
    ②杨俊一:《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哲学阐释》,哲学动态,2001年第4期。
    ①王永贵:《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经验》,江汉论坛,2007年第8期。
    ②周宏:《论意识形态的文化意义》,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533页。
    ②刘明合:《论党的意识形态的利益整合功能》,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3期。
    ①《人民日报》,2006年8月16日。
    ②黄传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127页。
    ①段鹏飞:《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6月。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②邵汉明、吴海霞:《意识形态研究的回顾与总结》,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5期。
    ③雷龙乾:《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阐释》,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92页。
    ②郭忠义:《经济转型与制度理念变迁》,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8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6页。
    ①李春成:《西方比较政治学理论中的意识形态》,求索,2000年第2期。
    ②黄传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26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页。
    ②戈士国:《思想型权力: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功能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0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②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求是,2000年第19期。
    ③俞吾金:《俞吾金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84—185页。
    ④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2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
    ①黄传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98—99页。
    ①江泽民:《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2002年5月31日。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7页。
    ②[美]乔冶·洛奇:《全球化的管理——相互依存时代的全球化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页。
    ①李英田:《从利益入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1期。
    ②王义芳:《社会意识形态与和谐社会建设》,湖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①姜地忠:《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研究——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出发点》,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5月。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9—400页。
    ①[德]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64页。
    ②邓宏图、李亚:《社会转型、意识形态、政治正义与制度变迁》,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3-5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190、14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3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7页。
    ④尹学朋、聂波:《世俗化: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之趋向》,学术探索,2004年第4期。
    ⑤郭万敏、巩建华:《“文化强国”视野下政治文化社会化路径探讨》,长白学刊,2012年第4期。
    ①周保松:《反思性认可与国家正当性》,南风窗,2013年第6期。
    ②车玉玲:《20世纪意识形态论域的三个维度》,哲学动态,2002年第12期。
    ③赵德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研究——基于私营企业主兴起的视域》,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
    ①曹和修:《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与发展》,前沿,2011年第14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页。
    ②徐海波:《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①张娟:《建国以来主流意识形态的变迁及启示》,求实,2006年第6期。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1—82页。
    ②韩健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当代困境及其应对——基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新变化的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4期。
    ①秦晓波:《入世后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及对策》,理论界,2002年第4期。
    ②刘少杰:《制度变迁中的意识形态分化与整合》,江海学刊,2007年第1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5—126页。
    ①严书翰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②宇文利:《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的构建》,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①黄传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101页。
    ②徐海波:《意识形态与科学性》,学术界,2002年第1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0页。
    ①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②刘少杰:《新形势下的社会意识形态转型》,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6页。
    ②刘少杰:《意识形态层次类型的生成及其变迁》,学术月刊,2011年第2期。
    ③[美]I.克拉莫尼克、F.M.华特金斯著,章必功译:《意识形态的时代——近代政治思想简史》,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页。
    ①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屈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9日。
    ②范秋迎:《革命型意识形态与和谐型意识形态比较研究》,杨河主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页。
    ①张志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4页。
    ①曹和修:《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与发展》,前沿,2011年第14期。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求是,2012年第1期。
    ③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①萧功秦:《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创新的历史考察》,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②吴海琳:《意识形态现代化研究的新视域》,江汉论坛,2009年第7期。
    ③赵德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研究——基于私营企业主兴起的视域》,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1页。
    ⑤[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孙兆政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①赵德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研究——基于私营企业主兴起的视域》,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
    ②王义芳:《社会意识形态与和谐社会建设》,湖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①刘少杰:《制度变迁中的意识形态分化与整合》,江海学刊,2007年第1期。
    ②刘友女:《意识形态结构视域下中国主导意识形态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5月。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16页。
    ①戈士国:《思想型权力: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功能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0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2页。
    ③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页。
    ①董海浪:《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4月。
    ②孙关宏:《中国政治学:科学与人文的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95页。
    ③韩健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当代困境及其应对——基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新变化的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4期。
    ①黄敏:《新时期中国社会环境变迁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5月。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2006年版。第228—229页。
    ③黄传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9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7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页。
    ①王永贵:《论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指向及实现机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1期。
    ②姜地忠:《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研究——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出发点》,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5月。
    ③《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38-439页。
    ①范秋迎、李国良:《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实践与基本经验》,扬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
    ③刘少杰:《制度变迁中的意识形态分化与整合》,江海学刊,2007年第1期。
    ①[美]乔治·洛奇:《全球化的管理——相互依存时代的全球化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页。
    ①吴琦:《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①[美]阿尔温·托夫勒:《预测与前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86页。
    ①陈安国:《论全球化意识形态的陷阱》,社会科学,2000年第10期。
    ②洪光东:《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6月。
    ①[英]索尔·埃斯特林、尤里安·勒·格兰德:《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②陈安国:《论全球化意识形态的陷阱》,社会科学,2000年第10期。
    ①陈先达:《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论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多种思想并存问题》,前线,2000年第11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2页。
    ①李栗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对话平台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9月。
    ①洪光东:《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6月。
    ①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8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②黄传新:《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3页。
    ①闫志民:《抓住调节利益关系这个关键》,人民日报,2006年7月7日。
    ②叶政:《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功能发展》,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00页。
    ①徐海波:《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②[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6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②叶政:《意识形态建设与和谐社会制度创新》,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③[美]莫里斯·博恩斯坦主编:《比较经济体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①柯武刚:《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22页。
    ②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9页。
    ③李辽宁:《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思考》,理论探讨,2006年第3期。
    ④胡锦涛:《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年12月8日。
    ①余庆安:《“文化强国”的本质在“强心”——关于培育人文精神的思考》,群言,2012年第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5页。
    ②萧功秦:《从转型政治学看中国意识形态创新的特点》,浙江学刊,2006年第4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3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页。
    ①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37页。
    [2]江泽民:《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R],2002年5月31日
    [3]马晓河:2012年首都经济学界新春论坛[R],2012年1月7日
    [4]文军:《社会学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变迁研究——评<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1月7日
    [1]洪光东:《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6月
    [2]赵德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研究——基于私营企业主兴起的视域》[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
    [3]张志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
    [4]曹丽:《我国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8年5月
    [5]姜地忠:《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研究——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出发点》[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5月
    [6]黄敏:《新时期中国社会环境变迁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5月
    [7]董海浪:《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4月
    [8]段鹏飞:《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6月
    [9]李栗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对话平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9月
    [10]刘友女:《意识形态结构视域下中国主导意识形态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5月
    [11]陈淑雅:《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控制理论》[D],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5月
    [1]李留记:《论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相互作用的间接性——学习恩格斯一组书信的札记》[J],中州学刊,1990年第6期
    [2]陶玉泉:《论意识形态功能》[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3]郑杭生:《当前中国比较文明研究的任务》[J],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2期
    [4]杨雪冬:《论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第2期
    [5]王强:《文化与意识形态的非对称性》[J],人文杂志,1998年第4期
    [6]杨生平:《意识形态相关概念辨析》[J],江汉论坛,1998年第7期
    [7]邱世如:《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建构简论》[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4期
    [8]李春成:《西方比较政治学理论中的意识形态》[J],求索,2000年第2期
    [9]陈安国:《论全球化意识形态的陷阱》[J],社会科学,2000年第10期
    [10]陈先达:《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论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多种思想并存问题》[J],前线,2000年第11期
    [11]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J],求是,2000年第19期
    [12]何怀远:《意识形态的内在结构浅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3]杨俊一:《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哲学阐释》[J],哲学动态,2001年第4期
    [14]徐海波:《意识形态与科学性》[J],学术界,2002年第1期
    [15]鲁克俭:《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意识形态研究述评》[J],理论前沿,2002年第3期
    [16]秦晓波:《入世后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及对策》[J],理论界,2002年第4期
    [17]周宏:《论意识形态的文化意义》[J],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18]车玉玲:《20世纪意识形态论域的三个维度》[J],哲学动态,2002年第12期
    [19]黄新华:《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理论前沿,2004年第3期
    [20]尹学朋、聂波:《世俗化: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之趋向》[J],学术探索,2004年第4期
    [21]张九海:《谈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非常态意识形态”》[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22]张九海:《意识形态的内在结构探析——从库恩的“范式”理论谈起》[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3]刘明合:《论党的意识形态的利益整合功能》[J],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3期
    [24]邵汉明、吴海霞:《意识形态研究的回顾与总结》[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5期
    [25]吕国忱:《意识形态生成结构新探》[J],辽宁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
    [26]何萍:《意识形态与当代中国》[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
    [27]李辽宁:《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思考》,理论探讨[J],2006年第3期
    [28]萧功秦:《从转型政治学看中国意识形态创新的特点》[J],浙江学刊,2006年第4期
    [29]萧功秦:《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创新的历史考察》[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30]李寿军:《试论邓小平对建构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
    [31]孙圣民:《制度变迁视角的意识形态理论分析》[J],经济评论,2006年第6期
    [32]张娟:《建国以来主流意识形态的变迁及启示》[J],求实,2006年第6期
    [33]蔡萍、华章琳:《论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J],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11期
    [34]刘少杰:《制度变迁中的意识形态分化与整合》[J],江海学刊,2007年第1期
    [35]叶政:《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功能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36]邓宏图、李亚:《社会转型、意识形态、政治正义与制度变迁》[J],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37]王永贵:《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经验》[J],江汉论坛,2007年第8期
    [38]李英田:《从利益入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J],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1期
    [39]赵德江,胡海波:《意识形态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的历史考察》[J],长白学刊,2008年第2期
    [40]徐增文、房博:《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变迁与中国经济发展:1978-2008》[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41]祝宝钟:《新时期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J],党建研究,2008年第9期
    [42]王永贵:《论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指向及实现机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1期
    [43]宇文利:《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的构建》[J],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44]刘少杰:《新形势下的社会意识形态转型》[J],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45]吴海琳:《意识形态现代化研究的新视域》[J],江汉论坛,2009年第7期
    孙功:《论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结构与功能》[J],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3期
    [46]侯惠勤:《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上的创新》[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4期
    [47]王义芳:《社会意识形态与和谐社会建设》[J],湖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48]袁三标:《试论全球化境遇中意识形态教育的现代性转换》[J],理论导刊,2010年第6期
    [49]陶武:《如何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几点思考》[J],求实,2010年第9期
    [50]戈士国:《思想型权力: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功能学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0期
    [51]刘少杰:《意识形态层次类型的生成及其变迁》[J],学术月刊,2011年第2期
    [52]郑兴刚:《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研究述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 年第2期
    [53]范秋迎、李国良:《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实践与基本经验》[J],扬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54]郭忠义:《中国奇迹与意识形态范式变迁》[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第10期
    [55]曹和修:《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与发展》[J],前沿,2011年第14期
    [56]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求是,2012年第1期
    [57]王宗礼、史小宁:《政治、语境与历史:意识形态概念的变迁》[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58]余庆安:《“文化强国”的本质在“强心”——关于培育人文精神的思考》[J],群言,2012年第3期
    [59]孙玉河:《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新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60]郭万敏、巩建华:《“文化强国”视野下政治文化社会化路径探讨》[J],长白学刊,2012年第4期
    [61]范秋迎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回顾与现实路径》[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62]范秋迎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非主流意识形态》[J],扬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63]陆剑杰:《试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态势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策略》[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64]韩健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当代困境及其应对——基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新变化的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4期
    [65]岳杰勇:《意识形态概念的流变与考察》[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66]孔德永:《当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6期
    [67]范秋迎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实践与基本经验》[J],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68]周保松:《反思性认可与国家正当性》[J],南风窗,2013年第6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4、7、8、13、19、20、23、39、42、46(下)、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3]《列宁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毛泽东选集》第2、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邓小平文选》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4
    [8]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9]《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2]姚大志:《现代意识形态理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
    [13]俞吾金:《俞吾金集》[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14]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15]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6]孙启明:《公与非公经济的融合》[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7]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8]柯武刚:《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9]杨龙主:《影响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0]《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1]严书翰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
    [22]陈福生:《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0
    [23]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4]周宏:《理解与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3
    [25]徐海波:《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6]朱兆中:《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纵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7]吴江:《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沟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8]雷龙乾:《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9]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0]王永贵,等:《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1]胡海波,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32]郭忠义:《经济转型与制度理念变迁》[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
    [33]杨海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34]叶启绩,等:《20世纪西方人生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5]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36]童世骏等编:《意识形态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7]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8]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39]黄传新:《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4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1]孙关宏:《中国政治学:科学与人文的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2]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3]温敬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4]杨河主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5]赵德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研究——基于私营企业主兴起的视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6]孟庆顺,等:《全球化时代世界意识形态流派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7]郑永年:《改革及其敌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48]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9]吴琦:《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0]黄传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
    [1]Martin Seliger, Ideology and Politics [M], London:Allen & UnwinLtd, 1976
    [2][美]阿尔温·托夫勒:《预测与前提》[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4
    [3][英]卡尔·波普:《客观知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加]克里斯托弗:《领导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5][美]莫·博恩斯坦:《比较经济体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88
    [6][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7][美]安东尼·M·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对政治实体的社会剖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8][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
    [9][美]科斯、阿尔钦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1
    [10][美]I.克拉莫尼克、F.M.华特金斯著,章必功译:《意识形态的时代——近代政治思想简史》[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11][英]索尔·埃斯特林、尤里安·勒·格兰德:《市场社会主义》[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
    [12][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3][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4][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5][美]乔冶·洛奇:《全球化的管理——相互依存时代的全球化趋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16][意]安东尼·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7][德]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8][美]丹尼斯·姆贝:《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M],陈德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9][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五十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20][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M],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1][匈]雅诺什·科尔奈:《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思索》[M],肖梦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2][澳]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3][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M],孙兆政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4][匈]雅诺什·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M],张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5][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6][美]沈大伟(David L. Shambaugh):《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M],北京:中央编绎出版社,20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