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划分理论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面对当代中国社会诸多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面对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诸多质疑或诟病,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阶级划分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社会的适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划分理论生成之前,西欧资产阶级历史编撰学家、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者对阶级的认识为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阶级划分提供了思想素材。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划分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学说的基石,是实现阶级学说理论旨趣的重要依托。探寻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的阶级划分理论也是增强阶级学说现实适应性的客观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内容博大、思想深邃的阶级分析学说,但他们从没有对阶级划分进行过直接和明确的理论阐述。他们的阶级划分理论主要孕育在对阶级形成和消灭、阶级关系的认识之中,而对阶级形成与消灭、阶级关系的认识又与他们的哲学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划分理论的内在生成经历了奠基、交错发展和理论标准的萌发三个大的历史时期。
     马克思恩格斯是从两条思维轨道上来思考阶级划分的。一个是理论思维的轨道,一个是实践分析的轨道。在理论思维的轨道上,他们运用抽象思维方法,在对人类社会发展动力和生产力、社会分工、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历程的分析中,形成了阶级划分的理论标准和理论模式。理论标准即是生产资料支配权和剩余劳动支配权标准。理论模式即是两极阶级和中间阶级三元的划分模式。在实践分析的轨道上,他们在对私有制社会的阶级划分中,形成了阶级划分的实践分析标准,即生产资料占有和剥削标准;但由于特定社会形态特定国家阶级结构的复杂性,他们没有形成、在实践中也并不存在阶级划分的实践模式。在阶级划分的实践分析标准中,马克思恩格斯也并未把生产资料占有简单或仅仅理解成生产资料所有。他们虽然较多使用了“占有”字眼,但除此之外,还大量使用了“支配”、“垄断”、“领导权”等语言表述。并且在对资本主义信用体系的分析时,他们还注意并描述了生产资料所有权与支配权分离的现象。
     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划分的实践分析标准,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正由于此,后世的人们大都把该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划分标准。但此标准给现当代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划分带来了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尴尬、困惑,乃至灾难。在理论上,不是割裂此标准,就是宣称此标准的过时。在实践上,不是搞阶级斗争熄灭论,就是搞阶级斗争扩大化,最终导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即苏联的解体。现当代学术界,还有诸多学者背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地位划分标准,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混淆了阶级划分、阶级成长、阶级转化、阶级意识、阶级行动等范畴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从政治、文化等角度划分阶级的不同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继承或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三元的阶级划分理论模式,并依此制定了正确的政治策略。在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时期,列宁提出了阶级妥协、阶级合作的政治策略,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斗争思想。十月革命后,列宁在对无产阶级地位变化思考的基础上第一次界定了阶级的定义,表明了生产资料所有和剥削标准的狄隘性,开启了对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划分理论标准的探索。在现当代中西方学术界,美国学者埃里克·奥林·赖特、意大利学者卡切迪分析了中间阶级的矛盾地位,初步揭示了生产要素支配权的权利内容和权利地位,我国学者黄立茀、仇立平等人也强调了生产要素支配权在社会分层中的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划分理论。
     为了与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划分的实践分析标准、即传统的马克思主义阶级划分标准相区别,我们可以把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划分的理论标准称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阶级划分标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阶级划分标准是正确划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阶级的科学工具,是正确认识阶级斗争现象的一把钥匙。按照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阶级划分标准,马克思所描述的社会主义社会可划分为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级、普通劳动者阶级。这两个阶级的前身都是无产阶级。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必然是剥削关系。是否是剥削关系关键是看对集体劳动所得扣除部分使用的合理性、按劳分配的合理性。这两个阶级的存在符合社会形态更替下阶级转化的规律,也是社会主义社会走向更高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按照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阶级划分标准,阶级斗争并非皆是基于剥削关系的阶级矛盾,并非皆是你死我活的社会革命,而是具有不同发展阶段、展现形式和转化结果的阶级矛盾。
     对当代中国社会的阶级问题,我国领导人和学术界既有共识,又有分歧。形成共识的是,皆认为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存在阶级,虽然较大部分学者对政治或身份分层结果不予认可。分歧在于存在什么样的阶级,这些阶级的关系如何?一方面观点认为,仅存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其他无论原有阶层还是新产生的阶层都是社会阶层,不属于阶级;在两大阶级和各个阶层之间虽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但不存在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另一方面观点认为,在当代中国社会不仅存在着工、农阶级,而且还新产生了资产阶级或资产者阶级,并且后者与前者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关系。之所以产生分歧,原因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对阶级斗争的惧怕,二是对是否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顾虑,三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划分标准的错误认识。从阶级存在和消灭的条件看,当代中国社会显然不具备阶级消灭的经济基础。
     按照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阶级划分标准,当代中国社会可划分分为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级、私营企业主阶级、农民阶级、小工商业者阶级、普通劳动者阶级。各阶级之间的依赖、合作、团结和统一处于矛盾的主要地位,差距、分歧、侵害或对立处于矛盾的非主要地位。中国共产党在统筹各阶级关系、协调各阶级利益上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当前以致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既要坚持和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原理,又要坚持和运用矛盾的斗争性原理,采取科学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政策,统筹协调各阶级之间的关系。
Marx and Engels's class division theory is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their class theory.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exploring Marx and Engels's class division theory. The basis of this theory is the ideology of bourgeois economists, historian and utopian socialism scholars. The breeding of Marx and Engels's class division theory experienced three periods.
     It was through two thinking routes that Marx and Engels considered class division. One was the theoretical thinking route, the other was practical analyzing route.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thinking route, they analyzed the developed process of the human society,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the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the ownership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and formed the theoretical criterion and mode of class division. The theoretical criterion is that dividing classes according to the controlling right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and surplus labor. The theoretical mode is that dividing classes into polar and middle classes. Through the practical analyzing route, they divided the classes in the society of private ownership, and formed the practical analyzing criterion. The practical analyzing criterion is that dividing classes according to the possession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and exploitation. They described the separating phenomenon between the ownership and the controlling right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Although they frequently used the word of " possess ", but in addition, they also used a large number of " control"," monopoly "," leadership" or other terms.
     Lenin, Mao Zedong and other proletarian revolutionary leaders inherited the practical analyzing criterion of class division and achieved great success. Because of this, later generations thought of the criterion as Marxist criterion of class division. But this criterion brought embarrassment and even disaster to the contemporary socialist society. Some people looked it in isolation, other people thought it was out-of-date. Some people extended the struggle between classes, other people put out the struggle between classes.
     Based on the change of proletarian position 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proletarian revolution, Lenin firstly defined the class definition and indicated the narrowness of the practical analyzing criterion of class division. In contemporary academic circles, some scholars pointed out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trolling right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in class division.
     In order to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criterion and the practical analyzing criterion of class division, we may name the theoretical criterion as scientific Marxist criterion of class division. It is a scientific tool to understand the struggle between classes and the classes of the socialist society. According to the scientific Marxist criterion of class division, the socialist society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state and society management class and ordinary working cla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not necessarily exploitative. Whether exploitative or not mainly depends on the use of the surplus labor. Class struggle isn't all based on exploitation, and it has different developing stages, performing and transforming forms.
     There are economic condi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a which class exists based on. China's leaders and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opinion on what classes are there in our country. A lot of people always fear class struggle and fear it will affec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It isn't necessary. The wrong class struggle may destroy a country, abolishing class struggle also can ruin the state. According to the scientific Marxist criterion of class divisio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classes. They are the state and society management class, the private enterprise owner class, the peasant class, small businessmen class and ordinary working class. There are not only cooperation but also gaps among these classe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verall coordination of class relationship.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our party should adopt continuous scientific policies to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of the weak classes against the infringement of the strong classes.
引文
① 王处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42-559.
    ② [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8.
    ① 李春玲著.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79.89.吴清军,许晓军.关于社会主义国家阶级阶层关系的理论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5):87.
    ② 李拓著.和谐的音符—中国新兴社会阶层调查与分析.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302.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8.
    ② 高放,华翊.热话题与冷思考(五)—关于阶级分析的对话.1998(1):5.
    ③ [英国]E.P.汤普森 著.狂乘旦等译.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译林出版社,2001.前言.1-2.
    ④ [希腊]尼克斯·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2:64.
    ① 张荣艳.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研究综述.高校社科动态,2009(1):34-37.
    ② 丁晓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2):114-115.
    ③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④ 陈强.阶级、阶层与平等—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分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09-113.
    ⑤ 张耀影.西方社会分层理论与毛泽东阶级阶层理论分歧研究.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1):8-10.
    ⑥ 陶岳潮.关于阶级、阶层分析的思考.浙江学刊,2002(6):218-221.夏禹.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新发展.社科纵横,2010(4):18-20.
    ① 约翰·斯科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引自[英]戴维·李,布赖恩·特纳主编,姜辉译.关于阶级的冲突—晚期工业主义不平等之辩论.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209.
    ② 黄继锋.西方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嬗变.国外马克思主义,2008(3):21-27.张盾.20世纪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研究述评.哲学动态,2006(11):30-33.[英]戴维·李,布赖恩·特纳主编,姜辉译.关于阶级的冲突—晚期工业主义不平等之辩论.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1-25.李强著.社会分层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74-280.
    ③ 迈克·霍特,科莱姆·布鲁克斯.杰弗·曼扎.后工业社会中阶级的继续存在.引自[英]戴维·李,布赖恩·特纳主编,姜辉译.关于阶级的冲突—晚期工业主义不平等之辩论.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75.
    ④ 王友明.应当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江西社会科学,2005(11):217-219.
    ① 刘保国.马克思的阶级理论研究.科学社会主义,2004(5):29-32.
    ② 冯海波.阶级阶层关系研究的新进展:经典理论与社会现实—“转型期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关系问题研究”成果交流会会议综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73-76.
    ③ 曾庆福.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评析.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2):11-13.
    ④ 李春玲著.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4.
    ⑤ 闶志民主编.中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26-29.
    ⑥ 朱光磊等著.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2-18.
    ①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8.
    ② 李春玲.断裂与碎片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92.
    ③ 李春玲.断裂与碎片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8-11.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7.
    ① 米涅著,北京编译社译.法国革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78.转引自夏祖恩.米涅《法国革命史》的良史② 范略论.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2(4):2.5.
    ③ 米涅著,北京编译社译.法国革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73.转引自夏祖恩.米涅《法国革命史》的良史风范略论.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2(4):3.
    ④ 转引自吴波著.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6.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9.
    3 [法]圣西门著,王燕生,徐仲年等译.圣西门选集.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0.
    4 [法]傅里叶著,赵俊欣,吴俊欣.吴模信等译.傅里叶选集.第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03.
    ① 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328.
    ② [英]欧文著,秦果显,何光来等译.欧文选集.第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l:11.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6.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4.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5.
    3 如麦克莱伦说,正是在1843年夏马克思通过阅读法国革命的历史,看到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见[英]戴维·麦克莱伦著,王诊译.马克思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0.至于对恩格斯的影响,通过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对空想社会主义学者的大量评述可以体现.
    1 吴波著.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6-7.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马克思主义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56.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8.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
    4 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马克思主义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54-58.孙韶林著.社会主义的由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45-47.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6.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3.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7.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6.
    ① 简·帕库尔斯基.后阶级分析之基础.引自[美]埃里克·欧林·赖特主编,马磊,吴菲等译.阶级分析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这,2011:189.
    ② 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北京:三联书店,2000:224-225.
    ① 之所以表述为“内在生成”,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对阶级划分标准和划分模式没有直接的明确的表述,他们的阶级划分理论主要孕育在关于阶级形成与消灭、阶级关系以及哲学的认识之中。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8.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9.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2.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1.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1.
    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6.
    ⑥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2-273.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3.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6.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5.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8.
    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2.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2.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5.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5.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2.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5-.526.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3.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8-119.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2-243.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7.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4.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
    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0.
    ⑥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0.
    ⑦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1.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9.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7.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0.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1.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9.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0.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9.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9.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7.
    ⑤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转引自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马克思主义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637.
    ⑥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9.
    ⑦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5.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3-624.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2.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3.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8.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2.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9.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1.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0.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8.
    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3.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7.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8.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6.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78.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43.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5.
    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2.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2.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4.
    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7.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9.
    ① 对这样一个历史阶段的阶级划分问题,后文将作专门分析。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
    ④ 但这并等于说“剩余劳动的支配权”标准在1844年就蕴含在马克思的思想当中。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1.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7.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9.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5.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90.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6.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2-273.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9.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0.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2.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9-250.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4.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7.
    ③ 马克思、恩格斯一直是从经济地位上划分阶级的,政治表现上不是阶级不等于说不是阶级,就如同说一个坏人不是人,但不是真的不是人。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4.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5-386.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9.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5.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2-273.
    ① 如有的说“有阶级但足无阶级社会”,有的说“有阶级的社会但并非阶级社会”,有的说“从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见吴清军,许晓军.关于社会主义国家阶级阶层关系的理论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5):86.
    ②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给“阶级死亡”论者提供了“口舌”。如简帕库斯基说:“历史的一个冷酷讽刺是,那种在现实中力图实现马克思信条的努力瓦解了马克思的阶级理论的可信性和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的适用性。”引自[英国]戴维·李,布赖恩·特纳主编,姜辉译.关于阶级的冲突—晚期工业主义不平等之辩论.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85.
    ① 陆南泉,黄宗良,郑异凡等主编.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中).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146.1147.
    ② [英]理查德·斯凯思著.雷玉琼译.阶级.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3.28.
    ③ 约翰·韦斯特加德.1979年以来英国的阶级:现实,理论和意识形态.引自英国戴维·李,布赖恩·特纳主编,姜辉译.关于阶级的冲突—晚期工业主义不平等之辩论.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175.
    ④ [英]罗斯玛丽·克朗普顿著.陈光金译.阶级与分层.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48.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9.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9.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3.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2-306.
    ② 杨谦,郭强.论马克思社会与国家关系思想的双重论域及其当代价值.理论学刊,2009(5):15.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3.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4.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6.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2.
    ①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8.
    ②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40.
    ①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2.
    ① 前苏联和我国现在的社会都不是马克思描述的社会主义社会.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5.
    ③ 对这种现象,后文将作具体分析.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2.306.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2.33.
    ② 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55.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78.
    ①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考察,我发现,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常说的其他内容是在建立在阶级划分基础之上的,无助于对对阶级划分理论孕育史的分析.
    ② 论文从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发展史的角度分析阶级划分问题.所涉及的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并不是它们的全部,而是围绕阶级划分问题做出了取舍。
    ① 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④ 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⑤ 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3.
    ⑥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5.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7.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3.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5.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2.
    ② 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基本没有对阶级形成与消灭的宏观历史分析.他们关于阶级划分模式的丰富表述主要集中在1849至1852年关于法国、德国1848年革命经验总结的几篇著作中.这些表述连同奠基时期对各阶级的一些称谓都表征着马克思恩格斯对阶级划分模式的探索.只不过在第一时期更多的是对前人认识的吸取,在第二时期更多的是结合实际的分析.对此论文第二章第二节已有较多描述,在本节不再述评.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1.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4.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3.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1.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8.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7.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99.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4-227.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6-292.
    ① 第二章第一节已对恩格斯“两条道路的分析”做了较详细评析。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6.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7.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9.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① 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3.
    ① 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5.
    ② 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③ 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④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⑤ 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6.
    ⑥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①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②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①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8.
    ②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8.
    ③ 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6.
    ④ 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14.
    ⑤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6.
    ② 斯大林.斯大林文选(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85.
    ① 司永海.列宁阶级妥协策略探微.社会主义研究,2010(3):11-14.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7-129.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24.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8.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28.
    ⑤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4.
    ⑥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6.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41-642.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9.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93.
    ⑤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64-365.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51.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89.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75.
    ① 何建章.当代社会阶级结构和社会分层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329-336.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5-696.
    ② 李春玲著.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5.
    ③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1.
    ④ 王斌,黎明艳,郭玉婷.我国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研究评述.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02.
    ⑤ 吴波著.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3-104.
    ① 刘保国.马克思的阶级理论研究.科学社会主义,2004(5).29-32.
    ② 韩步江.毛泽东阶级分析法理论的回顾与反思.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3-29.
    ③ 糜海波.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和阶级结构的多重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11(6):141-146.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3.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7.
    ③ 张鑫.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划分思想探析——马克思主经典著作学习札记.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4):95-97.
    ④ 仇立平,顾辉.社会结构与阶级的生产结构紧张与分层研究的阶级转向.社会,2007(2):26-51.
    ⑤ 吴波.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的内部构成及相关理论分析.科学社会主义,2007(2):146-152.
    ① 列宁.列宁选集.第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ll-318.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0.
    ③ 韩步江.毛泽东阶级分析法理论的回顾与反思.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8.
    ① 赵喜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界对阶级、阶层问题的探讨.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2001(2):39.
    ② 仇立平.阶级分层: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另一种解读——基于学理层面思考的中国阶级分层.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8-64.
    ③ 黄立茀著.苏联社会阶层与苏联剧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8-19.
    ④ 黄立茀著.苏联社会阶层与苏联剧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8.
    ① [德]马克思·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33-335.
    ① 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著.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
    ② 糜海波.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和阶级结构的多重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11(6):141-146.李强著.社会分层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21.
    ③ [德]马克思·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50.
    ④ [德]马克思·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33-335.
    ⑤ [美]约翰·日.戈德索普,戈登·马歇尔.充满希望的阶级分析前景.引自[英国]戴维·李,布赖恩·特纳主编, 姜辉译.关于阶级的冲突—晚期工业主义不平等之辩论.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124-127.
    ② [法]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0:92.
    ① [美]戴维·格伦斯基,加布里埃拉·加列斯库.新涂尔干主义阶级分析基础.引自[美]埃里克·欧林·赖特主编,马磊,吴菲等译.阶级分析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76.
    ② 目前在学术界有“西方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分析马克思主义”等各种用法。本文所使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特指20年代后除苏联、中国实行的马克思主义外,所有的对经典马克思主义进行解释的学派和思潮。
    ① [匈牙利]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与阶级意识.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01.
    ② [德]哈贝马斯,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53.101.
    ① [德]马克思·霍克海默,特奥多·威·阿尔多诺.洪佩郁,蔺月峰译.启蒙辩证法.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13.
    ② [德]哈贝马斯.李黎,郭官义译.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68-70.
    ① [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转引自陈学明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9.
    ① [德]郝伯特·马尔库塞.左晓斯,肖斌泽等译.单面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68.
    ② 周穗明,马志良.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社会结构理论三大形态.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6):27-32.吴宁.工人阶级的终结.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4):160-163.
    ③ [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尹树广等译.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策略.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95.
    ① 周穗明,马志艮.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社会结构理论三大形态.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6):27-32.吴宁.工人阶级的终结.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4):160-163.
    ② 叶念先.西方马克思主义派社会学家的社会阶级理论.引自何建章主编.当代社会阶级结构和社会分层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23-24.
    ③ 周穗明.后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西方阶级与社会结构变迁的理论述评(下).国外社会科学,2005(2):44.
    ① 王宏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结构理论.引自何建章主编.当代社会阶级结构和社会分层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47-5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5.
    ① [希腊]尼克斯·波朗查斯著.政治权力和社会阶级.转引自余文烈.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126.
    ② 荣娥,冯旭.西方社会分层研究述评.社会工作(学术版),2007(1),22.
    ③ 米洛万·杰拉斯.新阶级.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3:35.转引自钟君.马克思阶级理论在西方理论界的历史境遇[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9(3):18.
    ④ 张大伟.国外社会阶级与阶层理论来源评述.南方论丛,2003(3):82.
    (?) Alan Hunt. Class and Class Structure. Lawrence and Wishart,1977.转引自孙寿涛,李楠.国外学者有关发达国家社会变迁的阶级分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2):25.
    ① 王宏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结构理论.引自何建章主编.当代社会阶级结构和社会分层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47-52.
    ① 埃里克·欧林·赖特著.刘磊.吕梁山译.阶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7-59.
    ② 埃里克·欧林·赖特著.刘磊.吕梁山译.阶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7.
    ① 江洋,吕梁山.赖特的“当代资本主义阶级关系新变化”理论.南京社会科学,2009(2):32-37.
    ① [美]埃里克·欧林·赖特(Erink Olin Wright)著.刘磊.吕梁山译.阶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4.
    ② 埃里克·欧林·赖特(Erink Olin Wright)著.刘磊.吕梁山译.阶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6.97.
    ① [美]埃里克·欧林·赖特(Erink Olin Wright)著,刘磊,吕梁山等译.阶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6.90.
    ② [美]哈里·布雷弗曼.方生等译.劳动与垄断资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35.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5.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5.314.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2-304.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5-306.
    ① 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9-200.
    ② 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5-196.
    ③ 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5-196.
    ④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
    ⑤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8.
    ⑥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4.
    ①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98.
    ② 吴清军,许晓军.关于社会主义国家阶级阶层关系的理论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5):84.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1.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3.
    ④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9.
    ⑤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2.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5.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4.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5.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7.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9.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1.
    ④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8-379.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6.
    ②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4-275.
    ③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40.
    ④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41.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0.
    ②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43.
    ③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43.
    ④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0.
    ⑤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7.
    ⑥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0.
    ⑦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6-287.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2.
    ②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3.
    ③ 吴清军,许晓军.关于社会主义国家阶级阶层关系的理论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5):86.
    ④ 李强著.社会分层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309.
    ① 晓亮.论我国所有制关系与阶级阶层关系的变化.经济学家,2002(3):15.
    ② 马原生.我国私营企业主没有形成新的资产阶级.理论探索,2002(1):5-6.
    ③ 吴波著.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3-104.
    ④ 逄锦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存在剥削和剥削阶级问题的认识.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2.
    ① 吴宣恭.阶级分析在我国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中华魂,2011(9)上:35.
    ② 晓亮.论我国所有制关系与阶级阶层关系的变化.经济学家,2002(3):18.
    ① 习近平,李克强等编著.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2:42.陈耀.世界发达国家二、三产业关系的演变与启示.经济纵横,2007(8):53.李培林.中国改革以来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1):56.王慧,王芳等.中国经济数据向世界传递信心.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2日第3版.刘铮,王希.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今晚报,2013年1月19日第3版.
    ②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77.
    ① 刘武,张诗雨.收入分配改革箭在弦上.今晚报,2013年2月3日第16版.
    ② 习近平,李克强等编著.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2:53.
    ③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9.
    ④ 杨继盛著.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72-76.
    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
    ② 行业收入差距达4.2:1.今晚报,2011年12月2日第5版综合新闻版.
    ③ 吴宣恭.阶级分析在我国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中华魂,2011(9)上:36.
    ④ 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03-119.
    ① 陆学艺玉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52.
    ② 宗寒著.两只眼看中国资产层.北京:红旗出版社,2012:6.
    ③ 晓亮.论我国所有制关系与阶级阶层关系的变化.经济学家,2002(3):15.
    ④ 胡建兰.建国以来所有制结构变迁下的阶级阶层结构分析.唯实,2010(3):44.
    ① 晓亮.论我国所有制关系与阶级阶层关系的变化.经济学家,2002(3):15.陈蓉蓉.马克思的“重新建立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理论与中国所有制改革—一访著名经济学家王钰.理论视野,1999(3):21
    ② 宗寒.目前我国私营企业中工人阶级的状况.学习论坛,2011(7):29.
    ① 习近平,李克强等编著.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2:53.
    ②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19.
    ③ 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编.李秋芳主编.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
    ① 习近平,李克强等编著.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2:53.
    ② 洪远朋,李慧中,陶友之等主编.利益关系总论—新时期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研究总报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566.567.
    ③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4.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7.
    ② 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136.
    ③ 杨清涛等著.和谐之道.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5.
    ④ 如加上农民工,远远超过这个数目。
    ⑤ 宗寒著.两只眼看中国资产层.北京:红旗出版社,2012:17.
    ① 宗寒著.两只眼看中国资产层.北京:红旗出版社,2012:109.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3.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9.
    ②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49.
    ③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53.
    ④ 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236.
    ⑤ 宗寒著.两只眼看中国资产层.北京:红旗出版社,2012:67-92.
    ⑥ 吴宣恭.阶级分析在我国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中华魂.2011(9)上:36.
    ⑦ 陆学艺,李培林,陈光金主编.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82.
    ⑧ 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3.
    ⑨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95-196.
    ⑩ 宗寒.口前我国私有企业中工人阶级的状况.学习论坛,2011(7):32.
    ① 白天亮.社保全覆盖.重在保基本.人民日报,2012年12月13日第17版.
    ② 刘海军.工人阶级结构重大变化诱发社会冲突.人民论坛,2012(05下):59.
    ③ 陆学艺,李培林,陈光金主编.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3.
    ④ 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75.76.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72.
    ②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7.
    ③ 刘子福著.新群体事件观-贵州瓮安“6.28”事件的启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1.
    ① 刘子福著.新群体事件观-贵州瓮安“6.28”事件的启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86.
    ② 高校强迫学生去富士康实习,以毕业相威胁.腾讯新闻网http://news.qq.com/a/20120922/000961.htm.
    ③ 宗寒著.两只眼看中国资产层.北京:红旗出版社,2012:207.208.
    ④ 中国目前实有个体工商户约4060万户,从业人数约8000万.中国工业信息
    网.http://www.587766.com/news5/28381.html.
    ① 胡联合,胡鞍钢,何胜红,过勇著.中国当代社会稳定问题.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145.
    ① 比如,美国经济学家约翰·罗默曾尝试用博弈论的方法来阐述剥削概念。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奥格·索伦森曾把剥削理解为生租资产的拥有者获得以非拥有者损失为代价的租金。前者见[美]埃里克·欧林·赖特(Erink Olin Wright)著,刘磊,吕梁山等译.阶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8-74.后者见[美]埃里克·欧林·赖特主编,马磊,吴菲等译.阶级分析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43-144.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斯大林选集(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斯大林文选(上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5]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文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毛泽东文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8]毛泽东文集(第6--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邓小平文选(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江泽民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1]陶希圣著.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2]曹德本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4]王岩著.西方政治哲学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5]王处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钟金洪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7]孙韶林著.社会主义的由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8]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马克思主义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9]段若鹏,钟声,王心富等著.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得阶层变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0]周罗庚,夏禹龙,谢维俭著.市场经济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11]高光,李真,马鸣,王昌远.中国社会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12]阎志民主编.中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13]何建章.当代社会阶级结构和社会分层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4]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5]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6]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7]李春玲著.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8]朱光磊等著.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19]杨继绳著.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
    [20]李强著.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21]李强著.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2]李路路,边燕杰玉编.制度转型与社会分层:基于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3]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4]李培林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5]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著.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6]李路路,孙志祥主编.透视不平等:国外社会阶层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7]孙立平著.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8]吴波著.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9]郑杭生,李路路等著.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0]卢斌.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1]李拓著.和谐的音符—中国新兴社会阶层调查与分析.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
    [32]钟鸣,王逸编著.两极鸿沟?当代中国的贫富阶层.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33]边艳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4]余文烈著.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35]柳可白,王玫,阎春芝著.当代工人阶级地位与作用.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
    [36]孙寿涛著.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演变.北京:经济出版社,2007.
    [37]严励著.秩序的中国解读—转型期中国社会矛盾之研究.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7,
    [38]陆南泉,黄宗良,郑异凡等主编.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中).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39]靳辉明主编.社会主义的历史·理论·前景—“21世纪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论集(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0]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辩证看 务实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
    [41]陈学明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2]边燕杰,吴晓刚,李露露主编.社会分层与流动—国外学者对中国研究的新进展.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3]庄福龄主编.简明马克思主义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4]王伟光著.社会矛盾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美]埃里克·奥林·赖特著,陈心想等译.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阶级分析的比较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2][美]埃里克·欧林·赖特(Erink Olin Wright)著,刘磊,吕梁山等译.阶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美]埃里克·欧林·赖特主编,马磊,吴菲等译.阶级分析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4][英]罗丝玛丽·克朗普顿著,陈光金译.阶级与分层.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5][英国]E.P.汤普森著.钱乘旦等译.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6][英国]戴维·李,布赖恩·特纳主编,姜辉译.关于阶级的冲突—晚期工业主义不平等之辩论.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7][美]戴维·格伦斯基编,王俊等译.社会分层(第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8]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等著,郭忠华,刘训练编.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9][法]皮埃尔·勒鲁著,王允道译.论平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10][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1][英]戴维·麦克莱伦著,王珍译.马克思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2][法]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北京:三联书店,2000.
    [13][德]马克思·霍克海默,特奥多·威·阿尔多诺,洪佩郁,蔺月峰译.启蒙辩证法.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14][德]哈贝马斯,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15][匈牙利]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与阶级意识.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6][希腊]尼克斯·波朗查斯著.叶林等译.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王友明.应当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江西社会科学,2005(11).
    [2]丁晓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2).
    [3]黄继锋.西方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嬗变.国外马克思主义,2008(3).
    [4]张盾.20世纪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研究述评.哲学动态,2006(11).
    [5]张瑞敏.略论毛泽东时代的阶级阶层理论与实践.理论月刊,2010(12).
    [6]杨国斌.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中国化的贡献.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4).
    [7]周穗明,马志良.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社会结构理论三大形态.当代世界与社 会主义,2005(6)
    [8]刘保国.马克思的阶级理论研究.科学社会主义,2004(5).
    [9]刘保国.现实社会主义阶级划分探因.求实,2005(2).
    [10]逄锦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存在剥削和剥削阶级问题的认识.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11]杨谦,郭强.论马克思社会与国家关系思想的双重论域及其当代价值.理论学刊.2009(5)
    [12]夏禹.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新发展.社科纵横,2010(4).
    [13]张君弟.农本主义-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阶级理论的逻辑起点.前沿,2011(2).
    [14]臧秀玲.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与西方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8(3).
    [15]张荣艳.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研究综述.高校社科动态,2009(1).
    [16]吴文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的运用实践[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17]张鑫.列宁阶级分析理论的当代不适用探索—兼析“新中间阶级”、“政治权力寻租”和“暴富阶层”观象.理论探讨,2006(4)149-152.
    [18]张鑫.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划分思想探析—马克思玉义经典著作学习札记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4).
    [19]司永海.列宁阶级妥协策略探微.社会主义研究[J],2010(3).
    [20]延炜.当今英国社会阶级阶层状况变化分析.科学社会主义,2011(3).
    [21]吴茜.当前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嬗变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月刊,2008(1).
    [22]陆学艺.对社会主义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论的剖析.江苏社会科学,2004(6).
    [23]陆学艺.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4]吴清军.许晓军关于社会主义国家阶级阶层关系的理论探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5).
    [25]吴清军.从学理层面重新审视阶级的概念与理论.社会,2008(4)[26]董少林,吴波.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阶层结构及其内在矛盾.政治学研究,2011(3).
    [27]鲁品越.资本逻辑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趋向—从阶级阶层结构到和谐社会建构.哲学研究,2006(12).
    [28]晓亮.论我国所有制关系与阶级阶层关系的变化.经济学家,2002(3).
    [29]胡建兰.构建和谐所有制结构与阶级阶层结构的策略-基于我国所有制结构演变与阶级阶层变迁的实证研究.学习与实践,2009(3).
    [30]胡建兰.建国以来所有制结构变迁下的阶级阶层结构分析.唯实,2010(3).
    [31]胡建兰.马克思恩格斯论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关系.泽代经济研究,2010(2).
    [32]胡建兰.所有制结构与阶级阶层结构的优化.唯实[J],2009(4).
    [33]冯海波.阶级阶层关系研究的新进展:经典理论与社会现实——“转型期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关系问题研究”成果交流会会议综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
    [34]李培林.中国改革以来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1).
    [35]王春光.统合:透视当代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关系的新框架(上).河北学刊,2010(3).
    [36]仇立平.阶级分层: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另一种解读—基于学理层面思考的中国阶级分层.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7]吴忠民.从阶级分析到当代社会分层研究.学术界,2004(1)
    [38]黄旭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人阶级理论与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新变化.江汉论坛,2009(1).
    [39]糜海波.评阶级分析范式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史中的理论延异.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40]周新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3).
    [41]陈文通.对我国现阶段社会形态及其劳动和劳动者、阶级和剥削的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4).
    [42]陈跃,熊洁,何玲玲.关于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理论与现实的研究报告.马克思主义研究,201l(9).
    [43]刘刚.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阶级分析.实事求是,2012(2).
    [44]张立娇.马克思阶级概念的方法论研究.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l(4).
    [45]钟君.马克思阶级理论在西方理论界的历史境遇.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3).
    [46]韩克庆.社会分层研究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辨析.天津社会科学,2003(4).
    [47]李元书.社会分层与阶级分层的区别、功能和意义.江苏社会科学,2005(2).
    [48]彭恒军.重返阶级:“世界工厂”的必然逻辑—兼述近年来的阶级理论研究.兰州学刊,2008(6).
    [49]孙亮.资本逻辑形态的嬗变与“阶级话语”的重审.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50]杜光.资本扬弃与工人阶级有产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
    [51]洪韵珊.关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研究,1999(1).[52]田心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3).[53]梅荣政,孙金华.对列宁有关阶级斗争思想的解读.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5).
    [54]吕梁山.赖特关于阶级分析的一般框架和当代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理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2).
    [55]荣娥,冯旭.西方社会分层研究述评.社会工作(学术版),2007(1)下半月.
    [56]江洋,吕梁山.赖特的“当代资本主义阶级关系新变化”理论.南京社会科学,2009(2).
    [57]马原生.我国私营企业主没有形成新的资产阶级.理论探索,2002(1).
    [58]李其庆.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中国所有制改革.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6).
    [59]郭飞.深化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若干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08(3).
    [60]刘伟.今后20年左右中国所有制变化的趋势.理论前沿,1997(3)
    [61]杨永华.五十年中国所有制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和理论启示.天津师大学报,2000(2).
    [62]唐未兵.中国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创新与经验.经济学动态,2009(1).
    [63]朱光华,陈国富.中国所有制结构变迁的理论解析.经济学家,2001(3)
    [64]刘海军,吴长春.近年国内阶级理论研究述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0).
    [65]仇立平,顾辉.社会结构与阶级的生产结构紧张与分层研究的阶级转向.社会,2007(2).
    [66]王斌,黎明艳,郭玉婷.我国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研究评述.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67]李俊.我国社会分层研究的新态势.社会科学家,2003(3)
    [68]张宛丽.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研究二十年.社会学研究,2000(1).
    [69]夏祖恩.米涅《法国革命史》的良史风范略论.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2(4).
    [70]顾銮斋.阶级分析理论起源探析.齐鲁学刊,2003(2).
    [71]吴宁.工人阶级的终结.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4).
    [72]吴宁,张秀启.高兹新工人阶级论析评.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73]周穗明.后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西方阶级及社会结构变迁的理论述评(下).国外社会科学,2005(2).
    [74]王立端,陈永正.E·P·汤普森阶级意识理论评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75][英]克里斯多夫·贝塔姆.刘斌译.剖析分析的马克思主义.MODKRN PHILOSOPHY,2003(4).
    [76]张大伟.国外社会阶级与阶层理论来源述评.南方论丛,2003(3).
    [1]Dahrendorf,Ralph,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Palo Alto,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2]Giddens,Anthony,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3.
    [3]Lukacs,Georg,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Cambridge,Mass.,M.I.T.Press,1971,original edition,1922.
    [4]Poulantzas,Nicos,Political Power and Social Class,London,New Left Books,197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