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人民调解—功能与再定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一种承袭了传统文化、肩负国家用以治理社会功能的重要纠纷解决方式,中国的调解制度和实践在近代以来面临现代化问题挑战展现出独特的形态。国家权力的参与使得人民调解在社会治理场域中处于一种微妙的地位,它既不纯然是民间自组织的力量,也不完全依附于国家政权。因此,对人民调解制度的理解不应仅将其视作是一种普遍性的纠纷解决机制,而应当将其置于整体社会转型的纵向历史过程中、作为一个视窗来观察和理解现代性问题在中国展开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特殊问题。
     除了解决纠纷,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机制的人民调解还具有充当司法补充、动员民众和整合基层社会的制度功能。人民调解的其他社会治理功能是既依附于纠纷解决功能,又可独立于具体的纠纷解决过程。在调解实践中可以观察和总结出人民调解这四种制度功能之间彼此联系,相互补充;但各治理功能之间也存在相互排斥的可能。
     作为同一制度的四个侧面,虽然彼此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这四种功能发挥效用的条件并不完全一致。人民调解纠纷化解功能的发挥需要以政权的支持、制度细节决定的制度能力、以及紧密的基层社会关系作为前提条件。人民调解司法补充功能的发挥则取决于国家法与民间知识规范之间是否存在距离感、以及正式司法的纠纷化解能力是否能够应对纠纷化解的需求。作为基层整合工具的人民调解,这种功能的发挥则需要以匹配政权治理结构的组织化外观以及具有相应资质的调解者作为条件。以人民调解动员基层的效用则取决于这种动员的介质是否适当、策略是否适宜。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人民调解作为纠纷化解机制的存在合理性日益遭到质疑,并陷入发展的危机。这种制度效用危机的背后是国家主导的渐进式改革与宏观社会结构的变迁。现实社会呼吁非诉讼的纠纷化解方式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纠纷、维护社会良序。纵向控制社会结构的解体,基层社会关系紧密的互动网络被打破并日益松散,若要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条件,重新获得展开调解所必须的资源和权威,就需要对人民调解的制度进行再设计,使得人民调解能够作为一种独立的、能够得到社会认可的纠纷化解机制而存在和运行。
     而人民调解作为司法补充、尤其是在普法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困难是与基层治理结构的改变紧密相系的。城市社区改革与农村居民自治使得基层社区的治理结构更加灵活,基层治理自由程度的提高,传统的层级式管理在“自治的社区”一级面临困难。未来人民调解的司法补充功能将隐含于人民调解的纠纷解决功能中、间接实现和发挥作用。
     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多的现代社会,社区将毫无疑问地成为容纳和聚集社会成员的最基本的空间和场域,社区人民调解也将因此而具有显著的社会整合意义。从调解的社区实践来看,人民调解整合功能发挥不明显的重要约束因素在于基层社区改革的缺位。发挥和加强人民调解的社会整合功能需要针对性地采取系列措施,创造有利功能发挥的效用条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居住格局的改变,过去人民调解发挥功能所依靠的地邻乡友、地方性知识规范等赋予其合法性和正当性的资源都在减少,动员能力随之下降。与之不相称的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背景之下的调解所肩负的功能压力却在扩大。命令式、动员式的人民调解,可能路径是转变为“治理型的动员”,也即常态的整合模式。人民调解的动员功能应当在实现其整合功能时自然实现。
     问题在于,前存的制度框架会型塑后期社会变迁的轨迹。作为社会治理机制之一的人民调解也是如此,即便其发挥原初制度功能的社会条件已经消解或弱化,但制度设计仍然倾向于沿着旧有的模式再生、延展和维持。虽然粗略看来是有效的,但实际上这种变迁并没有真正置于新式社会结构之中与之适应。现有的人民调解通过层级的提升和政权的赋权仍走在试图加强纵向整合的老路上,而如何利用调解来帮助社会实现自身的、横向的整合仍未寻见适当的进路。
     对待这样一种已然存在、并且在某种程度、某些功能维度上仍在发挥作用的拥有庞大基层组织网络的社会治理机制,合乎理性的选择不是彻底废弃、而是对其进行制度再设计、使其更为契合社会发展需要。人民调解应当、并且能够在公民培养这一维度上发挥效用、获致助益社会发展的新工具价值。
     通过调解促进基层社会整合主要在于调解能够通过消除个体间的私利冲突与人际关系障碍,实现公平与正义,从而更大程度地促进个体对国家及社会的认同感;并且在调解过程中能够促进自治性秩序的生发,实现对社区的整合。调解同时也能够通过隐性扩张政权规制、中立冲突性质、并经由调解协议的合同形式构建基层社会与政权之间的“弹性”联结。这种弹性联结意味着国家政权与社会间能够建构起“合作式治理”的治理模式,这种模式的理想之处在于,分离进程中的中国国家与社会将在各守其界、相互赋权的同时,仍然能够保有有效的联结;这无疑为中国治理结构和模式的转型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思路。
Meditation is important as a kind of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since it carries both tradi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func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 at the same time, but is caught in a delicate position when it came across modernization process. The interference of state authority makes meditation system neither completely self-organized nor completely attached to state power. So instead of treating it as a mere dispute resolution, we could place meditation system in a historical process of social transition and use it as a perspective to analyze what happened when modernization process runs into China's unique context.
     First of all, a brief review on the traditional civil mediation shed some light on the social governing functions of people's meditation, which are judicial supplementary, mass mobilization, grass root society integration and dispute resolution. The other three functions can be attached to or independent from dispute resolution and all of these four functions may be inter-connected or mutual exclusive.
     As the four aspects of one system, the four functions are interdependent and are conditionally effective in different ways. Dispute resolution function requires the support of state authority, institutional capability and close local social relations. Judicial supplementary function depends on the distance between public law and civil knowledge and the ability of formal legal mechanism to cope with the need of dispute resolution. Local integration function has to be compatible with the organizational appearance of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calls for qualified mediators; and mass mobilization function relies on the properness of its mobilizing media and strategy.
     Since1980s people's mediation has been stuck in evolutional crisis, and behind this crisis is the transition of broad social context and gradualism reform. Society needs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to be effective in dealing with disputes and keep the society well-ordered, while the vertical control of social structure had breakdown and made local social relation fragmented. As a result, people's mediation needs to be reinvented to fit in this new circumstance, and get necessary resource and authority to make itself an independent and acceptable dispute resolution.
     As a judicial complement, the dilemma people's mediation met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changes in local governance structure. Governance structure becomes more flexible because of community reform and village autonomy, which makes th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re difficult in "autonomy community" level. So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judicial supplementary function be packed with dispute resolution function to work indirectly for the future to come.
     Modern community has become a most basic arena for community mediation to function as social integration mechanism, but in its practice an important constraining factor is the absence of local community reform, and it needs more detailed and specific reform steps.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rapid change of modern living structure, the resource and legitimacy of neighborhood and local knowledge are declining, and so is its mobilization 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its functional pressure is increasing. One available path is to turn it into a type of governance mobilization, i.e. regular integration.
     However, social transition trajectory is shaped by existing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and it is especially the case when it comes to people's mediation as a social governance method. Even if the social condition for its original function has faded away, institution design still inclines to recreate, extend and maintain its original path. This dependence appears to be effective, but since it is not embedded in the new social structure, it keeps reinforcing the vertical integration as it used to be. How to use mediation to help the society find a horizontal integration is still a question to answer. For an existing social governance mechanism like people's mediation that are still working in some way, the rational option is not to abandon it unconditionally, but to reinvent it to fit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transition, because people's mediation should and could be useful in cultivating civil society and 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
     Besides, mediation promotes local social integration and justice because it serves to resolute interest conflict and relationship barriers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to weave their identification into the net of state and society. Mediation also serves to extend state regulation indirectly, to neutralize conflict and to connect society and state in a resilient way. This connection implies "cooperative governance" between them and its value lies in both their inter-dependence and independence, which implies an alternative for the transition of governance structure approach as a whole.
引文
1 参见:周国和、陆治武、叶志标:《小事不出组 矛盾不上交》,2009年12月23日,深圳特区报http:// sztqb.sznews.com/html/2009-12/23/content 902681.htm,访问时间:2013年4月5日。类似的表述还有:“小事不出社区,人事不出街道”、“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等.在各搜索引擎上均可检索出数十万的类似表述,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目标的这种提法及类似表达在各地都很常见。
    1 郑杭生:《从传统向现代快速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前言。
    2 常健、李婷婷:《我国现阶段的公共冲突及其治理》,《理论探索》,2012年第6期,第103页。这篇文章是本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3 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这一概念源于美国,原先是指自20世纪以来逐步发展出的各种诉讼外纠纷化解方式,现已引申为对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诉讼制度以来的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或机制的总称。按照范愉的归纳,这一概念既可以直译为“替代性(或代替性、选择性)纠纷解决方式”,也可以意译为“审判外(诉讼外或判决外)纠纷解决方式”或“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方式)”、“法院外纠纷解决方式”等。(参见: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范愉:《非诉讼程序(ADR)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皮埃尔·卡蓝默:《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庄晨燕、戴捷、高凌瀚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 年版。
    1 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30页。
    2 莱斯特·萨拉蒙、赫尔穆特·安海尔:《公民社会部门》,周红云译,载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 B·盖伊·彼得斯(B. Guy Peters)《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参见: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俞可平:《经济全球化与治理的变迁》,《哲学研究》,2000年第10期;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5期;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关于我国农村治理的研究,代表人物有于建嵘、党国英、温铁军、金太军、贺雪峰、徐勇等;农村治理的研究可以参见这些学者的论文及书目。
    6 蒋永甫:《治理·宪政·财产》,《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 孙晓莉:《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学习时报》网络版,http://www.china.com.cn/xxsb/txt/2005-06/08/conte nt 5884342.htm,2005年6月13日,访问时间:2013年2月24日。
    2 河浚:《中国社会治理方式的历史考察与现实选择》,《山两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3 Deborah Baskin, "Community Mediation and the Public/Private Problem," Social Justice, Vol.15, No.1,2008, p.111.
    4 Deborah Baskin, "Community Mediation and the Public/Private Problem," Social Justice, Vol.15, No.1,2008, p.111.
    3 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页。
    6 See Jan Kooiman, Modern Governance:New Government- Society Interactions, London:Sage,1993.
    7 See Jan Kooiman, Governing as Governance, London:Sage,2003.
    1 燕继荣:《三种统治模式下的社会治理》,《人民论坛》,2012年第6期。
    2 孙晓莉:《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学习时报》,2005年第288期。
    3 如《公民治理》和《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等都是将城市社区作为研究对象的。(参见: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孙柏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约翰·克莱顿·托马斯(John Clayton Thomas)《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 苏力:《法治及其本士资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3页。
    2 参见: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五章。
    3 粱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20页。
    1 陆思礼:《毛泽东和调解: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和纠纷解决》,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2 陆思礼:《毛泽东和调解: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和纠纷解决》,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3 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1-290页,第291-467页。
    4 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32页;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7页。
    5 季卫东:《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从中国法制化的矛盾困境谈起》,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6 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代译序。
    7 See Pedersen P., "Cultural Constructs of Conflict and Peace," paper delivered to NADRAC conference "ADR:A Better Way to Do Business," 4 Sept.2003, Sydney, Canberra,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also see John Paul Lederach, "A Framework for Buliding Peace," in Preparing for Peace:Conflict Transformation Across Cultures, New York: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1995.
    1 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代序第3-4页。
    2 林瑞:《儒家伦理与法律文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7页,第357-379页。
    3 刘敏:《论传统调解制度及其创造性转化——一种法文化分析》,《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1期。
    4 陈弘毅:《法理学的世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8页。
    5 参见陆春萍:《转型期人民调解机制社会化运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6 参见瞿琨:《社区调解法律制度:一个南方城市的社区纠纷、社区调解人与信任机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7 瞿琨:《社区调解法律制度:一个南方城市的社区纠纷、社区调解人与信任机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1 瞿琨:《社区调解法律制度:一个南方城市的社区纠纷、社区调解人与信任机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2 瞿琨:《社区调解法律制度:一个南方城市的社区纠纷、社区调解人与信任机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3 参见:陆春萍:《转型期人民调解机制社会化运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4 熊易寒:《人民调解的社会化与再组织——对上海市杨伯寿工作室的个案分析》,《社会》,2006年第6期。
    1 申剑敏、陈周旺:《“法外治理”:社区调解与中国基层社会的非正式控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05期。
    2 参见苏力:《阅读秩序》,济南:山东教育出版杜,1999年版。
    3 徐昕:《论私力救济》,清华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陈柏峰:《暴力与屈辱:乡土社会的矛盾生成与纠纷解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策磊明:《村庄纠纷调解机制的研究路径》,《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1期:郭星华、王平:《中国农村的纠纷与解决途径——关于中国农村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的实证研究》,《江苏杜会科学》,2004年第2期。
    4 董磊明:《农村调解机制的语境化理解与区域比较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期。
    5 参见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 陆思礼:《毛泽东和调解: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和纠纷解决》,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7 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 季卫东:《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从中国法制化的矛盾困境谈起》,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 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1 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3 林瑞:《儒家伦理与法律文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刘敏:《论传统调解制度及其创造性转化——一种法文化分析》,《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1期。
    5 陈弘毅:《法理学的世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 滋贺秀三:《清代中国的法与审判》,东京:创文社,1984年版:滋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王亚新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7 高见泽磨:《现代中国的纠纷与法》,何勤华、李秀清、曲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 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 赵晓力:《关系—事件、行动策略和法律的叙事》,载王铭铭、王斯福:《乡村社会的公正、秩序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 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 李婷婷:《当代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研究论域与展望》,《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6期,第129页。
    2 本部分文章已发表,参见:李婷婷:《当代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研究论域与展望》,《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6期。
    3 See Victor Nee and David Stark, ed., Remaking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 of Socialism:China and Eastern Europ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4 H. Gordon Skilling, "Interest Groups and Communist Politics Revisited,"World Politics, Vol.36, No.1,1983, pp. 1-27.
    3 [美]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龚小夏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页。
    6 Jean C. Oi,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p.2.
    1 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载邓正来、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2 R. Madsen, "The Public Sphere, Civil Society and Moral Community:A Research Agenda for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Modern China, Vol.19, No.2,1993.
    3 S. H. White, "The Politics of NGO Development in China," Voluntas, Vol.2, No.2,1991, pp.16-48.
    4 顾听:《当代中国有无公民社会与公共空间?——评西方学者有关论述》,《当代中国研究》,1994年第4期。
    5 Tony Saich, Governance and Politics of China, New York:Palgrave,2001, p.206.
    6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0年版,序言第29页。
    1 John Keane, Democracy and.Civil Society, Lnndou/NewYork:Verso Books,1988, p.14.
    2 Gordon White, "Prospects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Xiaoshan City,"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29,1993, pp.63-87.
    3 参见:陆春萍:《转型期人民调解机制社会化运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4 邓正来:《台湾民间社会语式的研究》,载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5 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2年11月,总第1期;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学理上的分野与两种架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年5月,总第3期;John Keane, Democracy and Civil Society, Lnndou/NewYork:Verso Books,1998.
    6 See Jean L. Cohen and Andrew Arato,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The MIT Press,1992, Preface; John Urry, The Anatomy of Capitalist Societies:The Economy, Civil Society and the State,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1981孙立平:《改革前后中国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及民众间互动关系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第1卷。
    7 Baogang He, The Democratic Implications of Civil Society in China,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97.
    8 B. Michael Frolic, "State-led Civil Society," in Timothy Brook and B. Michael Frolic (eds.), Civil Society in China, New York:M. E. Sharp,1997.
    1 Steven M. Goldstein, China in Transition:The Political Foundations of Incremental Reform, The China Quarterly, No.144, Special Issues: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Dec.,1995,pp.1105-1131.
    2 Samuel L. Popkin, "Corporatism and Colonialism: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Change in Vietnam,"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8, No.3, Special Issue on Peasants and Revolution, Apr.,1976, pp.431-464; Jonthan Unger and Anita Chan, "China, Corporation, and the East Asian Model,"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33,1995.
    3 Anita Chan, "Revolution or Corporation? Workers and Trade Union in Post-Mao China,"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29,1993.
    4 Jonthan Unger, "Bridges:Private Busines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Rise of New Associations," The China Quarterly, No.147, September,1996; Jonthan Unger and Anita Chan, "China, Corporation, and the East Asian Model,"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33,1995.
    5 张静:《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6 Jean C. Oi,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No.45,1992.
    7 Minxin Pei, "Chinese Civic Associations:An Empirical Analysis," Modern China, Vol.24, No.3, Jul.,1998, p. 285.
    1 顾昕、王旭:《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2 张钟汝、范明林、王拓涵:《国家法团主义视域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关系研究》,《社会》,2009年第4期。
    3 Kenneth W. Foster, "Embedded within State Agencies:Business Associations in YanTai,"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47,2002, pp.62-63.
    4 刘安:《市民社会?法团主义?》,《文史哲》,2009年第5期。
    5 刘安:《市民社会?法团主义?》,《文史哲》,2009年第5期。
    6 李略:《市民社会和社团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分析模式》,《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9年春季号,总第25期。
    7 丁学良:《转型社会的法与秩序:俄罗斯现象》,《清华社会学评论》,2000年。
    8 杰拉德·克拉克:《发展中世界的非政府组织与政治》,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80-382页。
    1 Xueguang Zhou, "Unorganized Interests and Collective Action in Communist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8, No.1,1993, pp.54-73.
    2 Gordon White, "Prospects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Xiaoshan City,"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29,1993, pp.63-87.
    3 Margaret Pearson, "The Janus Face of Business Associations in China:Socialist Corporatism in Foreign Enterprise,"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31, Jan.,1994, pp.25-46.
    4 Xueguang Zhou, "Unorganized Interests and Collective Action in Communist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8, No.1,1993, pp.54-73.
    5 Joel S. Migdal, "The State in Society:An Approach to Struggle for Domination," in 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s:Dom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Third World, edited by Joel S. Migdal, AtulKohli and Vivienne Shu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pp.7-34.
    1 Joel S. Migdal, State in Society:Studying how States and Societies Transform and Constitute One Anothe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p.57.
    2 Philip C. C. Huang, "Public Sphere/Civil Society in China? The Third Realm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Modern China, Vol.19, No.2,1993.
    3 郁建兴、吴宇:《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一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人文杂志》,2003年第4期。
    1 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2 江华、张建民、周莹:《利益契合:转型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分析框架》,《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3期。
    3 陶传进:《控制与支持: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两种独立关系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2期。
    4 范明林:《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基于法团主义和市民社会视角的比较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3期。
    5 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1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2 “善治”理论遵循了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价值观、对传统行政模式中的“价值中立”持批判态度,认为代表性、回应性、参与、社会公平和社会责任感等最为重要的行政价值。(参见:梁莹:《旨在完善公共治理的“合作治理”理论——《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中的合作治理观探析》.《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6期。)
    3 唐文玉:《权威型合作与民主型合作——合作治理的政治社会学类型分析》,《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4 参见:皮埃尔·卡蓝默:《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高凌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5 Jan.Kooiman, "Social-political Governance:Overview, Reflection and Design," Public Management, Issue 1, 1999, pp.67-92.
    1 唐文玉:《权威型合作与民主型合作——合作治理的政治社会学类型分析》,《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2 郑杭生:《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南方日报》,2011年4月7日。
    3 参见:博登海默:《法理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 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0页。
    5 赵旭东:《纠纷与纠纷解决原论——从成因到理念的深度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1 马丁·P.戈尔丁:《法律哲学》,齐海滨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17页 。
    2 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9页。
    3 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4 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5 赵旭东:《纠纷与纠纷解决原论——从成因到理念的深度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6 See Lewis A.Coser,The Function of Social Conflict,London:Free Press,1956.
    7 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
    8 参见:《论语·学而》。
    9 参见:《老子·第六十八章》。
    1 赵旭东:《纠纷与纠纷解决原论——从成因到理念的深度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2 赵旭东:《纠纷与纠纷解决原论——从成因到理念的深度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1,62页。
    3 关于纠纷解决的“机制”、“方式”、“方法”、“手段”、“途径”这几种表述之间的使用、区别和相互代换的语境,赵旭东在其文中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指出,“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纠纷解决机制也常常被称为纠纷的解决方式”。由于本文的研究旨趣和篇幅限制,在此便不重复论述,可参见:赵旭东:《纠纷与纠纷解决原论——从成因到理念的深度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2-64页。
    4 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0页。
    5 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6 赵旭东:《纠纷与纠纷解决原论——从成因到理念的深度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4页。
    7 赵旭东:《纠纷与纠纷解决原论——从成因到理念的深度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4页。
    1 赵旭东;《纠纷与纠纷解决原论——从成因到理念的深度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4-66页。
    2 江伟、杨荣新:《人民调解学概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3 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6页。
    4 王长生:《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理论与实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1 尹力:《调解含义界说》,《贵州帅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2 彼得·G·伦斯特洛姆编,贺卫方等译:《美国法律辞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8-130页。
    5 G W. Cormick,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Mediation," Environmental Professional, Vol.2, No. 1,1980, pp.24-33.
    4 G. W. Cormick,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Mediation," Environmental Professional, Vol.2, N 1,1980, pp.24-33.
    5 See K. Kressel, D. G. Pruitt and associates, Mediation Research:The Proc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ird-party Intervention, 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9.
    3 彭星东:《论调解的分类》,《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1 彭星东:《论调解的分类》,《湖南省政法管理十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2 彭星东:《论调解的分类》,《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3 棚濑孝雄:《法治社会的调解模型》,《法学论从》,126卷4、5、6 号,1990年,第129页;转引自季卫东:《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从中国法制化的矛盾情境谈起》,易平译,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4 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0页。
    5 宋明:《人民调解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3页。
    1 熊易寒:《人民调解的社会化与再组织:对上海市杨伯寿工作室的个案分析》,《社会》,2006年第6期;许红霞:《人民调解制度的嬗变——以城市居民委员会为中心》,《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 详见第四章第三节的个案研究说明。
    3 尹力:《中国调解机制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63页。
    1 参见《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第11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费。”
    2 彭星东:《论调解的分类》,《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邱星美、王秋兰:《调解法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4-165页。
    3 黎熙元、陈福平:《社区论辩: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1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34页。
    2 唐忠新:《构建和谐社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1 关于调解的分类,可参见:彭星东:《论调解的分类》,《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邱星美、王秋兰:《调解法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页。
    1 G. John Ikenberry, "Conclusion:An I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n G. John Ikenberry, David A. Lake, Michael Mastanduno (eds.), The Stale and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thaca, 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8, pp.222-223.
    Peter Hall, Governing the Economy:The Politics of State Intervention in Britain and Franc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p.19.
    1 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 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 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沈宗灵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1页。
    2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66页。
    3 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4 E. Ehrlich,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Law Review, Vol.36, Issue 130,1930, p.134.
    1 胡伟:《司法政治》,香港: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4页。
    2 程竹汝:《司法改革与政治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3 程竹汝:《司法改革与政治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礼,2001年版,第9-10页。
    4 程竹汝指称的“所有社会主体及其行为”尤其强调政府、政党、官员及其行为。(参见程竹汝:《司法改革与政治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5 “官当”是指以官抵罪的制度,“八议”是指有特定身份的八种人犯罪须经特别程序并享受减免刑罚的特权。(转引自:程竹汝:《司法改革与政治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6 张志铭:《当代中国的司法独立问题》,《人民法院报》,2002年6月7日。
    7 程竹汝:《司法改革与政治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
    1 程竹汝:《司法改革与政治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2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77页。
    3 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 丁元竹:《社会管理:问题与方向》,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爱思想网站http://www.aisixiang.com/data /40340.htm1,访问时间:2012年11月17日。
    5 侯琦、魏子扬:《合作治理:中国社会管理的发展方向》,《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年第1期。
    1 王云骏:《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限定性条件分析》,《江海学刊》,2009年第3期。
    2 参见: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7页。
    1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2 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1-72页。
    3 程倩:《读张康之教授《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论政府信任关系的秩序功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4 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9页。
    5 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2页。
    6 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5页。
    7 关于“连坐”制度的分析,可以参见:窦竹君:《连坐:中国传统礼会治理的制度基础——关于连坐与社会治理的思考》,《河北法学》,2010年第6期。
    1 Jack R. Green, "Civic Accountability and the Police Lessons Learned from Police and Community Relations," in Roger Dunham, Geoffrey Alpert (eds.), Critical Issues in Policing:Contemporary Readings, Illinois:Waveland Press,1993, pp.369-395.
    2 参见: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 申剑敏、陈周旺:《“法外治理”:社区调解与中国基层社会的非正式控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05期。
    4 Cordula Reimann, Assessing the State-of-the-Art in Conflict Transformation-Reflections From a Theoreti cat Perspective, Berghor Research Center for Constructive Conflict Management, pp.9-13, http://www.ber ghof-handbook.net.
    5 常健、许尧:《论公共冲突治理的三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2期。
    6 See Jacob Bercovitch, Social conflict and third parties:strategies of conflict resolution. Boulder co:Weatview, 1984; I. William Zartman, Elusive peace:negotiating an end to civil wars, 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 institution,1995.
    1 常健、许尧等:《公共冲突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20页。
    2 See John Burton, System, states, diplomacy and rule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8; Roger Fisher, William Ury, Getting to yes:how to negotiate without giving in, London:Arrow books,1981.
    1 常健、许尧等:《公共冲突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20页。
    2 See John Paul Lederach, Building peace,sustainable reconciliation in divided societies, Washington, DC: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press,1997; Adam Curie, Making peace, London:Tavistock publications,1971.
    2 巴拉什、韦伯:《积极和平——和平与冲突研究》,刘成等译,第7页,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年版。
    4 加尔通(Johan Galtung)所说的“结构性暴力”不同于“直接暴力”,足指一种隐藏在社会制度中的合法暴力:通常表现为对某些人或社会群体的重要权利的否定和侵犯。在结构暴力的情境下,很多人的行为举止是“好公民”,但这些人可能参与了“这样的制度设置:个人可能做了大量伤害别人的事情,但并不是故意做的,只是认为在履行他们的固定职责,就像从事该结构设置中确定的一项工作”。(参见:加尔通;《和平研究25年:10种挑战和回应》,《和平研究杂志》,1985年第22期。转引自:巴拉什、韦伯:《积极和平——和平与冲突研究》,刘成等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1 常健、许尧等:《公共冲突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20页。
    2 常健、许尧等:《公共冲突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20页。
    1 李娜:《人民调解成维稳“第一道防线”》,2012年7月20日,法制网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 x/content/2012-07/10/content 3722584.htm?node=33768,访问时间:2013年2月26日。
    2 如前文所述,“在部分地区的“大调解”实践中,纠纷的调解完全是由党政机关主持,但事后签订的协议是《人民调解协议书》、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公章,这种调解其实只是借用了人民调解的名义而已。”(参见:黑龙江省司法厅:《人民调解参与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的现状、定位与选择》,《中国司法》,2007年第10期。)
    3 See "Chapter 3. Context and Systems:the Bigger Picture", National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Advisory Council, "ADR Research:A Resource Paper," March 2004, p.10.
    4 高见洋磨:《现代中国的纠纷与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页。
    5 宋明:《人民调解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44页。
    6 罗伯特·F·尤特:《中国法律纠纷的解决》,周红译,《中外法学》,1990年第2期。
    1 参见: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1 吴志明:《大调解一应对社会矛盾凸显的东方经验》,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2 清代的“官批民调”制度是在官府衙门的主持下解决民间纠纷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制度的操作过程是,当一般的诉讼事宜情节轻微时、或官府认为该纠纷事关亲属关系不便公开传讯时,受理纠纷调解的州县官或司法机关便会将诉状交予族长、乡保进行调解,当调解成功时,官府便会予以销案。官批民调制度具有显著的案件性质的民事导向、约束力的半强制性、宗族力量的强渗透性、纠纷双方心理接受程度的不完全性等特征。(参见:吴志明:《大调解—应对社会矛盾凸显的东方经验》,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3 吴志明:《大调解—应对社会矛盾凸显的东方经验》,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4 曲琨:《社区调解法律制度:一个南方城市的社区纠纷、社区调解人与信任机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57-58页。
    5 春杨:《晚清乡土社会民事纠纷调解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7-278页。
    1 转引自:胡旭晟:《中国调解传统研究》,《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2 参见: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中国乡村研究》(第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 吴志明:《大调解—应对社会矛盾凸显的东方经验》,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0-11页。
    1 陈光中、沈国峰:《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北京:群众出版社,1984年版,第140贝。
    2 尹力:《中国调解机制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63页。
    1 参见:吴志明:《大调解——应对社会矛盾凸显的东方经验》,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2-14页。
    2 尹力:《中国调解机制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74页。
    3 参见:尹力:《中国调解机制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64-70页。
    1 江伟、杨荣新:《人民调解学概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第26页;转引自:尹力:《中国调解机制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64页。
    1 参见:张希坡:《中国法制通史》(第十卷:新民主主义政权),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81-483页。
    2 张希坡、韩延龙:《中国革命法制史(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29页。
    1 李刚:《人民调解概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
    2 江静:《农会在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中的作用——以彭湃领导的海丰总农会为例》,《宁波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第43页。
    3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毛泽东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33页。
    4 江伟、杨荣新:《人民调解学概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第28页;转引自:洪冬英:《当代中国调解制度的变迁研究》,华东政法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55页。
    5 See John L. Campbell,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the Role of Ideas in Political Economy", paper presented to the seminar on the State and Capitalism since 1800,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1995.
    5 杨丹伟:《抗日战争与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以华中抗日根据地为中心》,《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10页。
    7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401、402页。
    1 陈毅:《现在的苏北应该做些什么?》,载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省档案馆:《苏北抗日根据地》,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57页。
    2 1947年11月14日,在原国民党三军军部,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挂牌“晋察冀边区石门市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城市政权而此前,中国共产党只有农村政权建设经验,在此说明为何笔者单单提到“乡村社会的组织化建设”。
    3 参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的劳动互助社组织纲要》,载史敬棠:《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上)》,上海: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85-87页。
    4 参见《解放日报》社论:《把劳动组织起来》,1943年1月25日,载史敬棠:《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上)》,上海: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48页。
    5 李婷婷:《制度、行动与策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生产逻辑》,《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这篇文章是本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6 陆思礼:《毛洋东与调解: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与纠纷解决》,徐旭译,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121页。
    1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4页。
    2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8页。
    3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委员会办公厅:《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5-1957),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
    1 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2 陆思礼:《毛泽东与调解: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和纠纷解决》,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页。
    3 《新青年》第9卷,第4号“附录”,1921年8月。《衙前农民运动》,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转引自: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第十卷《新民主主义政权》,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99-101页。
    4 田中忠夫:《中国的农民运动》,原文写于1924年,译文载于《村治》第2卷第3册,1931年7月15日。《衙前农民运动》,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转引自: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第十卷《新民主主义政权》,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99-101页。
    5 江伟、杨荣新:《人民调解学概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第26页;转引自:尹力:《中国调解机制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64页。
    1 如《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山东抗日民主政府1941年4月18日颁布)、《晋西北村调解暂行办法》(晋西北行政公署1942年3月1日颁布)、《陕甘宁边区民刑事件调解条例》(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1943年颁布)、《苏中区人民纠纷调解暂行办法》(苏中行政公署1945年颁布)、《冀南区民刑事调解条例》(冀南行署1946年颁布)、《关于调解民间纠纷的决定》(华北人民政府发布1949年2月25日发布)、《关于调解程序暂行规程》(天津市人民政府发布1949年3月15日)等。
    1 杨荣新、叶志宏:《民事诉讼法参考资料》,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15-316页。
    2 韩延龙:《我国人民调解工作的三十年》,《法学研究》,1981年第2期。
    3 《司法部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通知》,1957年7月4日,载法学教材编辑部、《民事诉讼法资料选编》编选组:《民事诉讼法资料选编》,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529页。
    4 这两次会议主要是总结和交流了各地人民调解组织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经验,对工作在人民调解战线上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了表彰,并对人民调解工作在各个时期的任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可以说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5 蒋月:《人民调解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1 这是胡锦涛2003年视察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四方坪黑石渡地区社会矛盾调解中心时提出的。
    2 这是2005年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
    3 李婷婷:《交互视域: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生产与流变的逻辑》,《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第108-113页。这篇文章是本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 陆思礼:《毛泽东与调解: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和纠纷解决》,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195页。
    2 Benjamin L. Read and Ethan Michelson, "Mediating the Mediating Debate:Conflict Resolution and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52, No.5,2008, p.749; N. J. Diamant, "Conflict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in China:Beyond Mediation-Centered Approaches,"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4,2000, pp. 523-546.
    3 Benjamin L. Read and Ethan Michelson, "Mediating the Mediating Debate:Conflict Resolution and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52, No.5,2008, p.749.
    4 张静:《公共权威正当性来源及其变迁》,《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9月26日,中国经济导报:http://www.ceh.com.cn/ceh/shpd/2009/9/26/53815.shtml,访问时间2012年11月17日。
    1 季卫东:《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从中国法制化的矛盾情境谈起》,易平译,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4,43,6-7页。
    2 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26页。
    3 季卫东:《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从中国法制化的矛盾情境谈起》,易平译,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6,34页。
    4 司法部调解司曾在收集、整理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解婚姻纠纷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婚姻纠纷的特征、原因及解决方式,提出了关于妨碍家庭罪的立法议案。(参见季卫东:《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从中国法制化的矛盾情境谈起》,易平译,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9-70页。)
    1 宋明:《人民调解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43页。
    2 强世功:《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法律的治理化》,《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第3卷第2辑。
    3 《当代中国》丛书编制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司法行政工作》,中华魂网·电子图书http://www.1921.or g.cn/book.php?ac=view&bvid=49477&bid=996,访问时间:2012年11月10日。
    4 谢中立、孙立平:《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8页.
    5 谢中立、孙立平:《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8页。
    6 胡位钧:《中国基层社会的形成与政治整合的现代性变迁——中国社会整合模式的政治沟通》.《复口.政治学评论》第二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页。
    1 工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2 王晓荣、李斌:《建国以来农村社会整合模式的历史变迁及经验启示》,《东南学术》,2010年第1期,第16页。
    3 Kenneth Cloke, "Politics and Values in Mediation:The Chinese Experience," Conflict Resolution Quarterly, Vol. 1987, Issue 17,1987, pp.69-82.
    4 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王逸舟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页。
    1 陆思礼:《毛泽东与调解: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和纠纷解决》,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97页。
    2 “在宗族和行会中,如果非正式的调解失败,宗族成员的解纷就可能是以类似仲裁和裁判的程序进行:比如在祠堂内正式听审,宗族领袖主持,甚或有其他德高望重成员列席;而类似的是,行会成员间的纠纷也可能是在行会大堂内举行听审,当事人和证人进行证词的宜读,行会官员参加并做出决定.”(转引自:陆思礼:《毛泽东与调解: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和纠纷解决》,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页。)
    3 关于中国国家权力为何无法深入农村的原因剖析以及号召将农民组织起来、走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政权道路的内容,参见毛洋东著作,如1927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8年《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和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4 金耀基:《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历史》,载《金耀基社会文选》,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5年版.第7-14页。转引自:季卫东:《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从中国法制化的矛盾情境谈起》,易平译,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1 杨荣新、叶志宏:《民事诉讼法参考资料》,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16-317页。
    2 粱德超:《人民调解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3 这一点从中国共产党的士地政策就可以看出来。
    4 Leng, "Pre-1949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st Chinese System of Justice," China Quarterly, April-June, 1967, p.93, p.105.
    5 《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关于加强村调解工作与建立区调处工作的指示》,1944年6月1日,载《民事诉讼法参考资料》(第一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第288页。
    1 《处理民事诉讼的基本经验(节录)一徐(平)处长在太行区司法会议上之总结报告》(1946年),载《民事诉讼法参考资料》(第一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
    2 《处理民事诉讼的基本经验(节录)—徐(平)处长在太行区司法会议上之总结报告》(1946年),载《民事诉讼法参考资料》(第一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
    3 工岩:《冲突·契合·超越: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比较研究——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导价值观建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6期,第58页。
    4 王岩:《冲突·契合·超越:个人生义与整体主义比较研究——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导价值观建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6期,第58页。
    5 陆思礼:《毛泽东与调解: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和纠纷解决》,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98页。
    6 陆思礼:《毛泽东与调解: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和纠纷解决》,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98页。
    7 张岱年:《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86页。
    8 王岩:《冲突·契合·超越: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比较研究——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i济条件下的主导价值观建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6期,第58页。
    1 参见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注意调解诉讼纠纷》的指示信(1943年12月20日发布),转引自:洪冬英:《当代中国调解制度的变迁研究》,华东政法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58页。
    2 《王悦尘同志在第一次全国人民调解工作会议结束时的总结讲话(1981年8月26日)》,载法学教材编辑部、《民事诉讼法资料选编》编选组:《民事诉讼法资料选编》,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年5月版,第543页。
    3 转引自:陆思礼:《毛泽东与调解: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和纠纷解决》,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页。
    4 转引自:陆思礼:《毛泽东与调解: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和纠纷解决》,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145页。
    1 转引自:陆思礼:《毛泽东与调解: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和纠纷解决》,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2001年版,第199页。
    2 郭维平、左军:《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模式研究》,《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5页。
    3 杨龙:《经济发展中的社会动员及其特殊性》,《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第52-54页。
    4 参见:S.N.艾森斯塔特:《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5 塞缪尔·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6 郑永廷:《论现代社会的社会动页》,《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第21-27页。
    1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大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载《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7页。
    2 董必武:《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1957年7月2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人民日报》,1957年7月3日,第2版。搜狐http://roll.sohu.com/20120110/n331708586.shtml,访问时间:2012年6月21日。
    1 参见:陈冠华:《三槐乡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经验》,《光明日报》,1955年3月29日;《江苏海安鲜河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为农业生产互助合作服务》,《光明日报》,1955年6月5日:《福建省各地人民调解组织积极为农业生产互助合作服务》,《光明日报》,1955年8月17日。
    2 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海南省志.司法行政志.人民调解和司法行政基层工作》,海南史志网http://www.hnszw.org.cn/data/news/2009/07/44840/,访问时间:2012年11月1日。
    3 参见:《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加强人民团结、推动生产建设》,《南方日报》(广州),1954年9月10日;《江苏海安鲜河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为农业生产互助合作服务》,《光明日报》,1955年6月5日;《一个活跃在农业生产战线上的调解委员会》,《光明日报》,1955年8月17日;《积极为农业生产互助合作服务》,《光明日报》,1955年8月11日。
    1 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2 胡位钧:《中国基层社会的形成与政治整合的现代性变迁——中国社会整合模式的政治沟通》,载《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二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6页。
    4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5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143页,第369页注释(13)。
    1 刘哗:《乡村治理的结构性变迁》,载陈明明:《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复口.政治学评论第一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5页。
    1 陆思礼:《毛泽东与调解: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和纠纷解决》,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136页。
    2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4-58页。
    4 关于宗法制度对于中国古代正式法律制度的影响之分析,可以参见:范忠信:《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四章。
    5 陆思礼:《毛泽东与调解: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和纠纷解决》,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132页。
    6 《处理民事诉讼的基本经验(节录)—徐(平)处长在太行区司法会议上之总结报告》(1946年),《民事诉讼法参考资料》(第一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
    1 洪冬英:《当代中国调解制度的变迁研究》,华东政法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60页。
    2 陆思礼:《毛泽东与调解: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和纠纷解决》,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59页。
    3 洪冬英:《当代中国调解制度的变迁研究》,华东政法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60页。
    4 Thomas Bernstein, "Leadership and Mobilization in the Collectivization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and Russia:A Comparison," in Pierre Bourdieu,197, The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0.
    5 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1页。
    1 尹力:《中国调解机制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73页。
    1 John A. Hall, Powers and Liberties: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Rise of the West, Network:Penguin 1986, p.383.
    2 Benjamin L. Read and Ethan Michelson, "Mediating the Mediating Debate:Conflict Resolution and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52, No.5,2008, p.749.
    3 荣长海、孙月玲:《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本和民主的价值取向》,《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3期。
    4 史天健:《重视传统文化对提升政府信任度的作用》,人民论坛网http://www.rmlt.com.cn/News/201012/2 01012271112309595.html。
    5 袁凌新:《论民本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中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这种“以民为本”价值观的典型实践可以参见:《重庆干部“大下访”让信访量减半600万群众受益》,新华网http://www.xinhu anet.com/chinanews/2011-04/27/content 22626226.htm,2011年4月27日。
    1 陆思礼:《毛泽东与调解: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和纠纷解决》,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冲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121页;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第328页。
    2 《毛洋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3 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76页。
    4 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人民日报》,2003年1月3日。
    5 韩延龙:《我国人民调解工作的三十年》,《法学研究》,1981年第2期。
    6 转引自:洪冬英:《当代中国调解制度的变迁研究》,华东政法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67页。
    1 董必武:《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1957年7月2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人民日报,1957年7月3日,第2版。搜狐http://rll.sohu.com/20120110/n331708586,shtml,访问时间:2012年6月21日。
    2 《王悦尘同志在第一次全国人民调解工作会议结束时的总结讲话(1981年8月26日)》,载法学教材编辑部、《民事诉讼法资料选编》编选组:《民事诉讼法资料选编》,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年5月版,第543页。
    3 Kenneth Cloke, "Politics and Values in Mediation:The Chinese Experience," Conflict Resolution Quarterly, Vol. 17,1987, pp.69-82.
    1 瞿琨:《社区调解法律制度:一个南方城市的社区纠纷、社区调解人与信任机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20-322页。
    2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140页。
    3 张希坡:《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1年第26期。
    1 参见:张希坡:《中国法制通史》(第十卷:新民主主义政权),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 张希坡:《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1年第26期。
    1 强世功:《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民间调解》,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页。
    2 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科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7辑, 第201页。
    1 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海南省志.司法行政志.人民调解和司法行政基层工作》,海南史志网:http://www.hnszw.org.cn/data/news/2009/07/44839/,访问时间:2012年11月1日。
    2 社论:《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加强人民团结推动生产建设》,《人民日报》,1954年3月23日。
    3 《正确地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光明日报》,1954年3月23日。
    4 See James A. Wall Jr., M. Blum, "Community Medi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35,1991, pp.3-20; N. H. Kim, James A. Wall Jr., D. W. Sohn, J. S. Kim, "Community and Industrial Mediation in South Korea,"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37,1993, pp.361-381; D. W. Sohn, James A. Wall Jr., "Community Mediation in South Korea:A City-Village Comparison,"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37,1993, pp.536-543; James A. Wall Jr., R. R. Callister, "Malaysian Community Mediation,"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3,1999, pp.343-365; James A. Wall Jr., J. B. Stark, R. L. Standifer, "Mediation:A Current Review and Theory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5,2001, pp. 370-391.
    1 See James A. Wall Jr., M. Blum, "Community Medi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35,1991, pp.3-20; J. R. Clark, "Conflict Management Outside the Courtrooms of China," in Social Control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d. R. J. Troyer, J. R. Clark, D. G, Rojek, New York:Praeger, 1989, pp.57-69; H. Guo, B. Klein, "Bargaining in the Shadow of the Community:Neighborly dispute resolution in Beijing hutongs," Ohio State Journal on Dispute Resolution, Vol.20,2005, pp.825-909; P. C. C. Huang, "Divorce Law Practices and the Origins, Myths and Realities of Judicial "Mediation" in China," Modern China, Vol.31, 2005, pp.151-203; S. Lubman, "Mao and Mediation:Politics and Dispute Resolution in Communist China," California Law Review, Vol.55,1967, pp.1284-1359; S. Lubman, "Dispute Resolution in China after Deng Xiaoping:"Mao and Mediation" revisited," Columbia Journal of Asian Law, Vol.11,1997, pp.229-391.
    2 韩延龙:《人民调解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中国法学》,1987年第3期。
    1 李汉林:《中国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与单位现象》,《管理世界》,1994年第2期。
    2 杜赞奇在提出“权力的文件网络”时,还指出,文化网络还包括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网,如血缘关系、庇护人与被庇护人之间、传教者与信徒之间关系等。地主经济、绅权、宗族或血缘的相互结合,配合以传统的社会伦理,形成了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治理秩序和共同规则。(参见: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
    3 李婷婷:《制度、行动与策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生产逻辑》,《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这篇文章是本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4 参见: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 洪冬英:《当代中国调解制度的变迁研究》,华东政法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57页。
    1 参见:《陕甘宁边区民刑事件调解条例》(1943年6月11日公布实施)第四条:1944年1月6日,林伯渠在边区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转引自:杨永华、方克勤:《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稿(诉讼狱政篇)》,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188-241页。
    2 张希坡、韩延龙:《中国革命法制史》(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09页。
    3 参见《陕甘宁边区民刑事件调解条例》(1943年6月11日公布实施)第五条规定:“前条所列调解不成立时,得由当事人双方或一方申请乡(市)政府,区公署,或县(市)政府,依法调解之。前项乡、区县(市)各级政府接受调解事件,必要时的邀请当地各机关人员及民众团体公正士绅,从场协助调解。”转引自:杨永华、方克勤:《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稿(诉讼狱政篇)》,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188-241页。
    1 杨永华、方克勤:《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稿(诉讼狱政篇)》,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188-241页。
    2 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空:《海南省志.司法行政志.人民调解工作》,海南史志网:http://www.hnszw.org.cn/data/news/2009/07/44839/,访问日期:2012年11月1日。
    3 转引自:陆思礼:《毛泽东与调解:共产生义中国的政治和纠纷解决》,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99页。
    1 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60页。
    2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33页。
    3 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4 钟日兴:《红旗下的乡村:中央苏区政权建设与乡村社会动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61,92-107页。
    1 如属于合法继承、本人劳动积聚,还是依靠权势和非法收入霸占购买的。
    2 谢觉哉:《民主政治的实际》,载王定国等:《谢觉哉论民主与法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40页。
    1 根室·史坦因:《动员群众篇——红色中国的挑战之五》,上海:晨社,1946年版,第7、15页。
    1 徐勇:《阶级、集体、社区:国家对乡村的社会整合》,《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2期。
    2 徐勇:《阶级、集休、社区:国家对乡村的社会整合》,《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2期。
    3 徐勇:《“宣传下乡”:中共对乡土社会的动员与整合》,《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10期。
    4 Kenneth Cloke, "Politics and Values in Mediation:The Chinese Experience," Conflict Resolution Quarterly, Vol. 1987, Issue 17,1987, pp.69-82.
    1 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毛洋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7页。
    2 参见:陆思礼:《毛泽东与调解: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和纠纷解决》,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J. W. Lewis, Leadership in Communist China,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4, pp.70-100.
    1 王悦尘:《王悦尘同志在第一次全国人民调解丁作会议结束时的总结讲话(1981年8月26日)》,载法学教材编辑部、《民事诉讼法资料选编》编选组:《民事诉讼法资料选编》,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544页。
    1 James A. Wall, M. Blum, "Community Medi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35, No.1,1991, pp.330.
    2 由于社会秩序的转好会减少纠纷的发生和解决,因此单从人民调解的统计数据进行年度的比较价值并不大;通过对比同期法院民事一审案件和人民调解调解民间纠纷的数量,可以参照观察通过人民调解化解纠纷的效果趋势。
    3 胡泽君:《人民调解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4 郑杭生、黄家亮:《论现代社会中人民调解制度的合法性危机及其重塑——基于深圳市城市社区实地调查的社会学分析》,《思想战线》,2008年第6期。
    5 数据整理自1983年至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各卷。参见:《中国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历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可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test/2008-03/21/content_925627.htm.
    1 张宇:《过渡之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4-106页。
    2 康晓光:《中国:‘改革时代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当代中国研究》,2001年第3期。
    3 参见: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 孙立平:《对市场转型实践过程的分析》,载周晓虹:《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5月,第99页。
    5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6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0页。
    1 N. J. Diamant, "Conflict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in China:Beyond Mediation-Centered Approaches,"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4, No.4,2000, pp.523-546.
    2 程竹汝:《司法改革与政治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1 燕树棠在其《权利之观念》文中曾指出,我国在西洋法律侵入之前,仅有义务观念而无权利观念。但由于传统封建社会政治结构和文化的影响,中国的诉讼文化中缺乏权利观念,普遍的是“厌讼”与“惧讼”。参见:燕树棠:《公道、自由与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9-79页。
    2 这个正常水准在当时被理解为是50年代初期和中期的状况。
    3 这段评价引自:傅华伶:《后毛泽东时代中国的人民调解制度》,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17页注释24。
    4 孙笑侠:《司法权的本质是审判权一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十大区别》,《法学》,1998年第8期。
    5 研究法律机制在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在解决社会冲突中作用的增强,可以参见的文献有David Zweig, "Law, Contracts, and Economic Modernization:Lessons from the Recent Chinese Rural Reforms," Stanfor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23, No.2,1987, p.319; Lester Ross, "The Changing Profile of Dispute Resolution in Rural China:the Case of Zouping Country, Shandong," Stanfor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26, No.1,1989, pp.15-66; R. W. MacNeil, "Contract in China:Law, Practice and Dispute Resolution," Stanford Law Review, Vol.38, No.2,1989, pp.303-397.
    6 周永坤:《警惕调解的滥用和强制趋势》,《河北法学》,2006年第6期。
    1 张希坡:《中国法制通史》(第十卷:新民主主义政权),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83页。
    2 尹力:《中国调解机制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页。
    3 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3页。
    4 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页。
    5 江伟、廖永安:《兼论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和效力》,《法学杂志》,2003年第2期,页10-1。
    6 黄建成:《法的实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8页。
    1 Ronda Roberts Callister and James A.Wall, "Japanese Community and Organizational Mediation,"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1, No.2,1997, pp.311-328.
    1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0页。
    1 韩锋:《人民调解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理论学刊》,1985年第1期,第38页。
    2 See Lee C K, "The transformation politics of Chinese working class," China Quarterly, Vol.1, No.2,1999.
    2 刘平、王汉生、张笑会:《变动的单位制与体制的分化——以限制介入性大型国有企业为例》,《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4 Tingting LI, "Village Citizenship Disputes in China:Changing Unfair Decision-making",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Mediation Conference, Sydney, Australia, September 11-13,2012. ftp://ftp.im.com.au/ME12/Final %20papers/Tingting%20li.pdf.
    1 唐毅:《调解复兴——深圳六约:一个村社的中国式调解》,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188页。
    1 郑杭生:《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南方日报》,2011年4月7日。
    2 李婷婷:《交互视域: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生产与流变的逻辑》,《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这篇文章是本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i/ndsi/2010/indexch.htm;http://www.stats,gov.c n/tisi/ndsi/2011/indexch.htm;http://www.stats.gov.cn/tisi/ndsi/2007/indexch.htm.
    2 李婷婷:《“兜底”的调解者——转型期中国冲突管埋的迷局与逻辑》,《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2期。这篇文章是本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3 中国新闻周刊:《人民调解员制度:“熟人社会”解体后面临尴尬》,2007年4月24日,中国经济网htt p://www.ce.cn/xwzx/gnsz/gdxw/200704/20/t20070420_1105570.shtml,访问时间:2013年3月25日。
    1 《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由一九五四年二月二十五日政务院第二百零六次政务会议通过,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二日政务院发布。
    2 《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由一九八九年五月五日国务院第四十次常务会议通过,一九八九年六月十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三十七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 《人民调解若干规定》由2002年9月26日司法部出台。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2010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5 James A. Wall, "Community Medi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35, No.1,2000, pp.3-20.
    1 这些材料来自于笔者2011年9月至11月间在T市调研,以上是根据D区域管委会司法局基层科工作人员WXL,YB街司法所长LJ、ZT镇司法所张ZMS访谈录音整理。
    2 李婷婷:《埸域结构与位置:人民调解的制度功能及生长轨迹》(1979-1999),《香港社禽科学学报》(Hong Ko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第四十三期,2012秋/冬季(No.43 Autumn/Winter 2012).这篇文章是本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3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1 国家统计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丛tp://www.stats.gov.cn/tifx/fxbg/t20111219_402773172.htm,访问时间:2013年1月13日。
    2 郭少峰:《我国农村贫富差距超十倍,基尼系数逼近警戒线》,《新京报》,2012年8月22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2-08/22/c_123614576.htm,访问时间:2013年1月13日。
    1 常健、韦长伟:《当代中国社会二阶冲突的特点、原因及应对策略》,《河北学刊》,2011年第3期。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t20130115_38508.htm,访问时间:2013年4月22日。
    2 常健、李婷婷:《我国现阶段的公共冲突及其治理》,《理论探索》,2012年第6期。这篇文章是本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3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李培林、陈光金执笔):《2008-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09zgshxs/content_17095538.htm,访问时间:2012年9月24 H。
    1 常健、韦长伟:《当代中国社会二阶冲突的特点、原因及应对策略》,《河北学刊》,2011年第3期。
    1 列宁:《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9页。
    2 列宁:《列宁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6页。
    3 这是一个抽样调查的结果,参见:汤玉奇、李良陈:《两种制度共存条件下的竞争战略》,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1 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门户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 pcsj/rkpc/6rp/indexch.htm,访问时间:2013年2月3日。
    2 宋明:《人民调解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74-76贝。
    1 Benjamin L. Read and Ethan Michelson, "Mediating the Mediating Debate:Conflict Resolution and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52, No.5,2008,p.759.
    1 陆思礼:《邓小平之后的中国纠纷解决:再谈“毛洋东和调解”》,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87页。
    2 陆思礼:《邓小平之后的中国纠纷解决:再谈“毛泽东和调解”》,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88-289页。
    3 陆思礼:《邓小平之后的中国纠纷解决:再谈“毛泽东和调解”》,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87页。
    4 See Louis Wirth, "Louis Wirth on Cities and Social Life," edited and with Introduction by Albert J. Reiss, JR.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4.
    1 H.W.埃尔曼,贺卫方、高鸿钧译:《比较法律文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1 棚濑孝雄:《法治社会的调解模型》,《法学论丛》,126卷4、5、6号,1990年,第129页;转引自季卫东:《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从中国法制化的矛盾情境谈起》,易平译,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一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2 Philip C. C. Huang, "Whither Chinese Law?" Modern China, Vol.33, No.2,2007, p.163.
    3 参见:熊先觉:《中国司法制度新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页:江伟、杨荣新:《人民调解学概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但需要指出的是,实际上绝大多数基层村居委调解组织从未达到过《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所设计的制度化程度,甚至也很少在实践中出具正式的调解协议;按照范愉(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0页)所述,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农村基层调解组织几乎完全不可能达到《条例》和《民事诉讼法》的设计要求,其实际状态与村组法的设计更为接近。
    4 或称为“司法辅助性”或“群众司法性”。
    5 尤陈俊:《法治的困惑:从两个社会文本开始的解读》,《法学》,2002年第5期。
    6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78页。
    7 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1页。
    1 作翔:《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秩序结构及其模式选择》,《法学评论》,1998年第5期,第40页。
    2 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1页。
    3 参见:夏周青:《中国农村社区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以国家与社会关系为考察视角》,《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707页P. Bourdieu, Le Sense Practique, Paris:Minuit,1980.
    4 例如,夏金梅曾指出其调研中发现许多农村在村规民约中明确规定,妇女出嫁后不论其户口是否迁出本村,都不享有村集体福利分配的资格;这无疑违反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规定。(夏金梅:《关于农村出嫁女的集体经济权益保障》,《理论探索》,2011年第2期,第87页。)
    5 吴卫军、樊斌:《现状与走向: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纠纷解决机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246页。
    6 吴明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冲突解决机制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5页。
    7 郭星华、王平:《中国农村的纠纷与解决途径——关于中国农村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的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8 梁治平:《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载王铭铭、王斯福:《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67页。
    9 田成有:《功能与变迁:中国乡土社会的法治实践》,《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6期。
    1 尹力:《中国调解机制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页。
    2 唐纳德J.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270-271页。
    3 有数据为证:1990年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民间纠纷740.92万件,1994到1997年间这一数字分别是612.37万件、602.85万件、580.22万件、554.32万件、526.72万件,而1998年则下降至526.71万件。(数据来自于1991-1999年《中国法律年鉴》)(《中国法律年鉴》,北京:法律年鉴出版社,1991-2004年版。)
    4 1990年到1999年间,调解委员会的数量从102.00万个、100.94万个、100.98万个、100.16万个、98.53万个、98.37万个,逐渐降到97.41万个。(数据来自于1991-1999年《中国法律年鉴》)(《中国法律年鉴》,北京:法律年鉴出版社,1991-2004年版。)
    1 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9页。
    2 李祖军:《调解制度论:冲突解决的和谐之路》,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8-9页。
    1 《从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出发,着力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法制日报》,2008年12月17日。
    2 《法学家盘点依法治国十年,2004年成宪政起点》,《人民日报》,2007年7月18日。
    1 徐听:《迈向社会和谐的纠纷解决》,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1 石狮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石狮市法学会:《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效果不明显的成因及对策》,法制网:http://www.legaldaily.com.cn/misc/2007-11/07/content_735011.htm,访问时间:2013年2月25日。
    2 李瑜青:《论纠纷解决模式与法治发展的逻辑》,《民间法》,2004年第6期。
    3 李祖军:《调解制度论:冲突解决的和谐之路》,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
    4 杨柳:《模糊的法律产品》,《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第2卷第1辑。
    5 《全国有人民调解组织81.1万个,十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746.9万件》,司法部:http://www.moi.gov.cn/ jcgzzds/content/2012-10/30/content_3946132.htm?node=288,访问时间:2013年2月6日。
    1 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海南省志.司法行政志.人民调解和司法行政基层工作》,海南史志网http://www.hnszw.org.cn/data/news/2009/07/44841/,访问时间:2012年11月1日。
    2 1995年下半年到2000年底,司法所的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不仅表现在许多地区解决了司法所的立户列编问题,并且.在建所数量和队伍人数的数量上也大幅增长。
    1 参见:熊先觉:《中国司法制度新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页:江伟、杨荣新:《人民调解学概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江伟、廖水安:《简论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与效力》,《法学杂志》,2003年第2期。
    2 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9页。
    3 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9-470页。
    1 文敬:《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科学管理》,《法学》,1987年第6期,第23-27页。
    2 范愉在《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9页)中指出,这一思路是将人民调解组织建构为独立的解纷机构和准司法机制。
    1 参见:范愉:《当代中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和发展》,《学海》,2003年第1期。
    2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条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的人民调解工作。
    1 薛得军:《“三层”调解网调顺了民心》,《滨海时报》,2012年4月12日,第4版,参见滨海时报数字报刊平台http://bhsb.tjbhnews.com/html/2012-04/12/content 44.htm,访问时间:2013年1月2日。
    2 参见:季卫东:《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3 薛得军:《“三层”调解网调顺了民心》,《滨海时报》,2012年4月12日,第4版,参见滨海时报数字报刊平台http://bhsb.tibhnews.com/htiml/2012-04/12/content 44.htm,访问时间:2013年1月2日。
    2 整理自D区域管委会司法局基层科工作人员XHT,以及ZT镇司法所所长ZMS的访淡录音。
    3 该通知文号为(津司基发[2003]82号),2003年4月22日。
    1 该通知文号为(津司基发[2003]82号),2003年4月22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75]号,2002年9月26日。
    1 关于陵县调解中心的论述可以参见:桑本谦:《官方主持下的涮解——对陵县乡镇司法调解中心的法理学思考》,载谢晖、陈金钊:《民间法(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宋明在其博士论文中曾这样形容道,“调解中心看上去史像一个党政各部门联手处理民间纠纷的俱乐部”。(参见:朱明:《人民调解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6页。)
    2 整理自D区域管委会司法局基层科工作人员XHT,以及YB街道司法所所长LJ、ZT镇司法所所长ZMS的访谈录音。
    3D区域内每个社区中所有楼栋中都有楼栋长,并且居委会都有登记。一般来说,社区里的党小组长往往也就是楼栋长,同时也是发挥余热的老党员中的骨干。
    4 建安里有两个“义务群众队”,一个是“党员义务群众队”,还有一个足“派出所40、50协勤人员义务群众队”。
    1 Kenneth Cloke, "Politics and Values in Mediation:The Chinese Experience," Conflict Resolution Quarterly, Vol. 1987, Issue 17,1987, pp.69-82.
    2 宋明:《人民调解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6页注释1。
    3 季卫东:《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从中国法制化的矛盾困境谈起》,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1 田先红:《乡镇司法所纠纷解决机制的变化及其原因探析》,《当代法学》,2010年第5期。
    2 YB街司法所长LJ访谈录音整理。
    4 杨克勤:《柳江派出所实施“互动”工作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四川新闻网http://ms.newssc.org/svst em/20101112/001092164.html,2010年11月12日,访问时间:2012年6月25日。
    1 参见:季卫东:《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从中国法制化的矛盾困境谈起》,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2-53页。此外,关于“排查”制度、“一事一报”制度可参见:北京市宣武区司法局1987年底总结的《关于强化防止民间纠纷过激化工作的意见》,《人民调解》,1988年第1期,第17-18页;关于“上站”与“排查”制度互相补充的分析,参见任飞:《石家庄地区实行民间纠纷排查制度》,《人民调解》,1988年第3期,第11-12页:调解与正式处理机关的反馈机制,可参见:四川省合川县司法局:《运用信息反馈指导调解工作》,《人民调解》,1986年第4期,第26-27页。
    2 津司基发[2010]12号,2010年1月12日。
    1 笔者与司法局工作人员的访谈中得知,评奖工作中对于“简单、一般、重大疑难”他们有这样的简易操作标准(当然,这并不是唯一标准)——看卷宗;1-2页就把过程记录完了的,“这样的纠纷复杂不了,肯定是简单纠纷”;卷宗在45页的,“大致是一般纠纷的范围”;9页以上的,“跑不了是重大疑难”。文书页数在中间数浮动的,就要细看卷宗记录再对照标准判定了。
    2 YB街司法所长LJ访谈录音整理。
    3 See George Frederichson, Whatever Happened to Public Administration:Governance, Governance Everywhere, Diss. Fudan University,2006.
    1 参见:顾昕、王旭:《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顾昕、王旭、严洁:《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协同发展——民间组织的自主性》.《开放时代》,2006年第5期。
    2 笔者在与司法局工作人员的访谈中听其介绍了几个关十外迁户与村委会就征地补偿款的纠纷案例,镇司法所在数次试图主持调解时都被村委会(调委会)拒绝,而镇十部表示这首先是因为调委会向着自己姓的人数说话(调解者不中立),其次是税费改革后,“镇里说话不那么算话了(即说话不管用了)”。
    1 黄玉捷:《社区整合:社会整合的重要方面》,《河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2 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中文版序,张宁、陈铭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何永军:《断裂与延续:人民法院建设:1978-200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5页。
    1 赵旭东:《纠纷与纠纷解决原论——从成因到理念的深度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2 YB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LJ如是说到,从2011年D区域人民调解才开始有调解经费,按照案件给予补贴,对于调解员肯定是一个激励;因为固定工资的收入毕竟是有限的,如果调解做好了,肯定是一个补贴, 从这一点来说,是动力;但是有了激励是不是一定能激发工作热情,不一定,比如该街道所辖的ZHL社区,其居委会主任每年考核都是倒数第一,人家就是吃死工资,不愿操心不愿费神,该主任也明确说,不会为了几十、一百的补贴多费劲。
    1 邱运华:《政治要改革,但社会建设更迫切》,2012年4月24日,环球时报网站http://opinion.huanqiu.c om/pk/2012-04/2659465.html,访问时间:2013年2月22日。
    2 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178页。
    3 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9页。
    4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0页。
    5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
    6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54贝。
    1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243页。
    2 陆学艺:《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之二: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3 陆学艺:《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之二: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21页。
    1 王尔德:《新型城镇化首先是进城农民工市民化》,《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2月20口,21世纪网:http://www.21cbh.com/HTML/2013-2-20/2MNjUxXzYyMTk2Mg.html,访问时间:2013年2月25日。
    2 陆学艺:《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之二: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21页。
    1 季卫东:《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从中国法制化的矛盾困境谈起》.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77-78页。
    2 李婷婷:《交互视域——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生产与流变的逻辑》,《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这篇文章是本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3 龚长宇,郑杭生:《陌生人社会秩序的价值基础》,《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1期。
    4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5 A.Giddens,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p.120.
    5 龚长宇,郑杭生:《陌生人社会秩序的价值基础》,《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1期。
    6 龚长宇,郑杭生:《陌生人社会秩序的价值基础》,《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1期。
    1 Miszta,I Trust in Modern Societies, Cambridge, England:Polity Press,1996, pp.206-207.
    2 Michael Barkun, Law Without Sanctions:Order in Primitive Societies and the World Community, 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 pp.94-114关系距离,relational distance,布莱克认为其是选择纠纷处理方式时最重要的因素,并提出“关系距离越远,越倾向于正式的解纷方式”这一命题。参见Donald J. Black, The Behavior of Law,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6, pp.40-48.
    3 参见: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2000年版。此外,关于地方性知识的阐述可参见: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邓正来译,载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4 窦竹君:《连坐: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的制度基础——关于连坐与社会治理的思考》,《河北法学》,2010年第6期。
    1 《人民调解》编辑部:《肖扬部长高度赞扬人民调解工作》,《人民调解》,1998年第3期。
    1 《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普及调解、总结判例、清理监年指示信(节录)》,载《民事诉讼法参考资料》(第一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第303页。
    1 W. H. Ross, C. Wieland, "Effects of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Time Pressure on Managerial Mediation Strategy in a Simulated Organizational Dispute," Journal of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Vol.81,1996, pp.228-248.
    2 T. Milburn, P. Isaac, "Prospect Theory: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Mediation," Peace and Conflict:Journal of Peace Psychology, Vol.1,1995, pp.333-342.
    3 M. Watkins, K. Winters, "Intervenors with Interests and Power," Negotiation Journal, Vol.13,1997, pp. 119-142.
    4 A. M. Burr, "Building Reform from the Bottom Up:Formulating Local Rules for Bankruptcy Court-anne Mediation," Ohio State Journal on Dispute Resolution, Vol.10,1994, pp.311-358.
    5 N. McGillicuddy, G Welton, D. Pruitt, "Third-party Intervention:A Field Experiment Comparing Three Different Model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53,1987, pp.104-112.
    6 总体性社会是一种结构分化程度很低的社会,从纵向上来说,过去“国家——民间精英——大众”的三层结构变为“国家——大众”两层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的横向分化程度很低,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意识形态中心高度重叠,经济与其他社会生活高度政治化,而政治是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国家直接垄断大部分的社会资源,这不仅包括城市中住房等生活资料,也包括日常生活用品的供应、就业等机会资源,国家是生活资料的发放者,也是权力和威望的配置者,社会的各了系统缺乏独立运作的条件,任何局部性的矛盾或紧张状态都蕴含着全局性的危机;社会秩序的供给完全依靠国家控制的力度。(参见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
    1 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2 陈潭:《社会转型与公共政策创新——以人事档案制度为例的分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5期,第48页。
    3 李培林:《努力回答社会发展中提出的新问题》,《人民日报》,2003年6月11日,第8版。
    1 唐皇凤:《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严打”政策研究》,《开放时代》,2007年第3期。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4日,第2版。
    3 唐皇凤:《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严打”政策研究》,《开放时代》,2007年第3期。
    4 吴忠民:《重新发现社会动员》,《理论前沿》,2003年第21期。
    5 参见:邓小平:《关于反对错误思想倾向问题》,载《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81页。
    6 参见:邓小平:“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的谈话”,《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0页。
    7 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页。
    8 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0页。
    1 宋明:《人民调解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96-97页。
    2 史德保:《纠纷解决:多元调解的方法与策略》,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3 唐皇凤:《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严打”政策研究》,《开放时代》,2007年第3期。
    4 参见《中国法律年鉴》(2000-2004年)中相关破案率的数据。
    1 唐皇凤:《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严打”政策研究》,《开放时代》,2007年第3期。
    2 何水军:《断裂与延续:人民法院建设:1978-200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1 这种指导与支持表现为:评选优秀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与人民调解员,推广有益的经验,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以行政形式表彰与奖励在人民调解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与组织,对人民调解的各项工作尽量予以配合等方面。
    2 马克斯·韦伯:《过渡研究》,王荣芬译,载韩水法:《韦伯文集》(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77页。
    3 宋明:《人民调解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90-91页。
    1 Herbert Franz Schunnann,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 p.416.
    1 塞维斯(Elman Rogers Service)《文化进化论》,黄宝玮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第9-12页。
    2 杜赞奇:《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6页。
    3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77页。
    4 杜赞奇:《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1页。
    5 塞维斯(Elman Rogers Service)《文化进化论》,黄宝玮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第9-12页。
    6 杜赞奇:《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6页。
    1 江伟、杨荣新:《人民调解学概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第27页。
    2 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80页。
    Max Weber, Economu and Society: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ed. G Roth and C. Wittich,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pp.976-978; A. T. Kronman, Max Weber,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p.76-77; J. S. Sterling, W. E. Moore, "Weber's Analysis of Legal Rationalization: A Critique and Constructive Modification," Sociological Forum, Vol.2,1987, pp.67-89.
    2 See D. Guthrie, Dragon in a Three-Piece Suit:The Emergence of Capitalism in China,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9.
    3 关于人民调解在其初创时期的政治功能分析,详见:李婷婷:《制度、行动与策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生产逻辑》,《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这篇文章是本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 应当注意,“大调解”并非一个严格的概念或法律制度,是我国20与21世纪之交出现的一种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依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类型。
    1 Vogel, "Volunterism and Social Control," in D. Treadgold ed., Social and Chinese Communism,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7, p.168.
    2 季卫东:《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从中国法制化的矛盾困境谈起》,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3 何兵:《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页。
    4 张敬思:《论“大调解”格局中的人民调解》,《中州学刊》,2010年第05期。
    1 魏斐德:《讲述中国历史》(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719、742页。
    2 黑龙江省司法厅:《人民调解参与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的现状、定位与选择》,《中国司法》,2007年第10期。
    3 季卫东:《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从中国法制化的矛盾困境谈起》,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1 Andrew G Walder, "Communist Social Structure and Worker's Politics in China," in V. Falkenheim, ed. Citizens and Groups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n Arbor, MI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87.
    2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页。
    3 陆德泉:《“关系”——当代中国社会的交换形态》,《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91年第5期。
    4 See Victor Nee, "Institutions, Socialties, and Commitment in China's Scorporatist Transformation," in John Mcmillan, Barry Naughton (eds.), Reforming Asian Socialism:The Growth of Market Institution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6.
    1 Benjamin L. Read, Ethan Michelson, "Mediating the Mediating Debate:Conflict Resolution and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52, No.5,2008, pp.759-760.
    1 孙立平:《走向社会重建之路》,2009年10月9日,网易新闻中心:http://news.163.eom/09/1009/12/5L6C HMPU00012Q9L.html,访问时间:2013年2月25日。
    2 参见:张静:《基层政府权威重建:读《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爱思想网站: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41714,访问时间2012年11月17日。
    3 此处引自宋庆华在2012年11月17日冲突解决会议上的发言记录(第20页),2012年11月17日,北京理工大学。
    4 李祖军:《调解制度论:冲突解决的和谐之路》,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9页。
    1 可参见:张志敏:《社区研究的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年鉴(1999-200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肖瑛:《社区建设研究综述》,中国社会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年鉴(2003-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 参见:吴文藻:《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功能》,《社会研究》,1935年第66期;王铭铭:《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肖林:《“‘社区’研究”与“社区研究”》,《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肖林:《“‘社区’研究”与“社区研究”》,《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
    3 肖林:《“‘社区’研究”与“社区研究”》,《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
    4 谢立中:《结构—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事件分析?——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视角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4期。
    5 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经济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6 肖林:《“‘社区’研究”与“社区研究”》,《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
    7 参见:肖瑛:《社区建设研究综述》,载中国社会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学年鉴(2003-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王颖:《社区与公民社会》,载李培林:《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 托马斯·海贝勒:《自上而下建立公民社会结构?》,宾建成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6期。
    2 刘畅:《中国公私观念研究综述》,载刘泽华、张荣明:《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Raymond Shonholtz, "Justice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The Ideology and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the Community Boards Program," in Sally Engle Merry, Neal Milner (eds.), The Possibility of Popular Justice:A Case Study of Community Medi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3, p.237.
    4 George Pavlich, "The Power of Community Mediation:Government and Formation of Self-Identity," Law and Society Review, Vol.30, No.4,1996, p.711.
    1 Raymond Shonholtz, "Justice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The Ideology and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the Community Boards Program," in Sally Engle Merry, Neal Milner (eds.), The Possibility of Popular Justice:A Case Study of Community Medi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3, p.237.
    2 See Mark Umbreit, Victim Meets Offender:The Impact of Restorative Justice and Mediation, Monsey, NY: Criminal Justice Press,1994; Howard Zehr, "Retributive Justice, Restorative Justice," Peace Section Newsletter, Vol.16, No.1,1986; Howard Zehr, Changing Lenses:A New Focus for Crime and Justice, Scottsdale, PA:Herald Press,1990.
    3 John Paul Lederach, Ron Kraybill, "The Paradox of Popular Justice:A Practioner's View," in Sally Engle Merry, Neal Milner (eds.), The Possibility of Popular Justice:A Case Study of Community Medi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3, p.375.
    4 See Stanley Cohen, Visions of Social Control:Crime, Punishment, and Classification, Cambridge:Polity Press, 1985; Stanley Cohen, "The Deeper Structures of Law:Or Beware the Rulers Bearing Justice," in S. Cohen, Against Criminology, Oxford:Transaction Books,1988.
    5 See Richard L. Abel, "The Contradictions of Informal Justice," in Richard L. Abel (ed.), The Politics of Informal Justice, vol. I:The American Experience,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2.
    6 Boaventura de Sousa Santos, "Law and Community:The Changing Nature of State Power in Late Capitalism," in Richard L. Abel (ed.), The Politics of Informal Justice, vol. 1:The American Experience,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2, p.262.
    7 Deborah Baskin, "Community Mediation and the Public/Private Problem," Social Justice, Vol.15, No.1,2008, pp.102-111.
    8 Peter Berger, "In Praise of Particularity:The Concept of Mediating Structures," Review of Politics, No.38,1976, p.407.
    1 Deborah Baskin, "Community Mediation and the Public/Private Problem," Social Justice, Vol.15, No.1,2008, pp.102-111.
    2 See Richard Hofrichter, "Neighborhood Justice and the Social Control Problems of American Capitalism:A Perspective," in Richard L. Abel (ed.), The Politics of Informal Justice, vol.1:The American Experience,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2; Richard Hofrichter, Neighborhood Justice in Capitalist Society:The Expansion of the Informal State, 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7.
    3 Deborah R. Baskin, "Community Mediation and the Public/Private Problem," Social Justice, No.15,1988, pp. 98-115; Deborah R. Baskin, "What Is All the Fighting about? Privatism and Neighbor Disputes," Social Justice, No.16,1989, p.165; Lance H. Selva, Robert M. Bohm,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Infonnalism Experiment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Crime and Social Justice, No.29,1987, p.43.
    4 See Christine B. Harrington, "Delegalizing Reform Movements:A Historical Analysis," in Richard L. Abel (ed.) The Politics of Informal Justice, vol. I:The American Experience,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2; Christine B. Harrington, Shadow Justice:The Ideology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Alternatives to Court,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1985; Christine B. Harrington, "Regulatory Reform:Creating Gaps and Making Markets," Law and Policy, No.10,1988, p.293.
    5 See Boaventura de Sousa Santos, "Law and Community:The Changing Nature of State Power in Late Capitalism," in Richard L. Abel (ed.), The Politics of Informal Justice, vol.1:The American Experience,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2.
    6 See Roger Matthews, Informal Justice,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88.
    7 Peter Fitzpatrick, "The Rise and Rise of Infonnalism," in Roger Matthews, Informal Justice,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88, pp.190-192.
    1 Peter Fitzpatrick, "The Rise and Rise of Informalism," in Roger Matthews, Informal Justice,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88, p.182, p.190, p.191;Peter Fitzpatrick, "The Impossibility of Popular Justice," Social and Legal Studies, No.1,1992, p.199.
    2 See 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Vintage Books,1977; Michel Foucault,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Brighton:Harvester Press. 1980.
    3 Peter Fitzpatrick, "The Rise and Rise of Informalism," in Roger Matthews, Informal Justice,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88, p.190; See Peter Fitzpatrick, "The Impossibility of Popular Justice," Social and Legal Studies, No.1,1992.
    4 Peter Gabel, "The Mass Psychology of the New Federalism:How the Burger Court's Political Imagery Legitimizes the Privatization of Everyday Lif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Critical Legal Studie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1982.
    1 徐京跃、李亚杰、周英峰:《胡锦涛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2011年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ldhd/2011-02/19/content_1806293.htm,访问时间:2013年2月27日。
    2 李昌平、游敏:《加快社会建设必须改革“社会全能政府”》,《理论动态》,2012年第11期。
    1 关于村(居)委会的自治性争议,学界著述颇多。由于本文的研究旨趣与文章篇幅的限制在此即不对“村委会和居委会”展开讨论。
    2 细致的个案研究可以参见:彭勃:《国家控制和社区调解:以上海社区调解为例》.《制度建设与国家成长: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二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8-239页;陆春萍:《转型期人民调解机制社会化运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171页。
    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2 徐京跃、李亚杰、周英峰:《胡锦涛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2011年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ldhd/2011-02/19/content 1806293.htm,访问时间:2013年2月27日。
    3 《十八大授权发布:胡锦涛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2012年11月8月,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08/c_113637932.htm,访问时间:2013年3月1日。
    4 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 参见: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等译,西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 彭勃:《国家控制和社区调解:以上海社区调解为例》,载《制度建设与国家成长: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二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页。
    2 郭正林:《国外学者视野中的村民选举与中国民主发展:研究述评》,《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5期。
    3 李昌平、游敏:《加快社会建设必须改革“社会全能政府”》,《理论动态》,2012年第11期。
    2 王全宝:《人民调解重回公众视野,问责机制待完善》,2010年9月16日,中新网http://www.hi.chinan ews.com/hnnew/2010-09-16/1002103.html,访问时间:2013年4月5日。
    1 王全宝:《人民调解重回公众视野,问贵机制待完善》,2010年9月16日,中新网http://www.hi.chinan ews.com/hnnew/2010-09-16/100210_3.html,访问时间:2013年4月5日。
    1 “年度农民工数量”包括年内在本乡镇以外从业6个月以上的外出农民工和在本乡镇内从事非农产业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两部分。(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ndt igb/qgndtjgb/t20130221402874525.htm,访问时间:2013年2月25日。)
    2 “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igb/ndtigb/qgndtigb/t20130221_4028745 25.htm,访问时间:2013年2月25日。)
    1 “流动人口”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一个直辖市或地级市所辖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agndtjgb/t20130221_402874525.htm,访问时间:2013年2月25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ndtigb/qgndtigb/t20130221_402874525.htm,访问时间:2013年2月25口。
    3 “人均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收入。(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130221 402874525.htm,访问时间:2013年2月25日。)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130221_402874525.htm,访问时间:2013年2月25日.
    5 阐枫:《社科院报告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有反弹风险》,2012年12月18日,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 nanews.com/gn/2012/12-18/4416239.shtml,访问时间:2013年2月27日。
    1 阚枫:《社科院报告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有反弹风险》,2012年12月1 8日,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 nanews.com/gn/2012/12-18/4416239.shtml,访问时间:2013年2月27日。
    2 徐京跃、李亚杰、周英峰:《胡锦涛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2011年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Idhd/2011-02/19/content 1806293.htm,访问时间:2013年2月27日。
    1 唐文玉:《权威型合作与民主型合作——合作治理的政治社会学类型分析》,《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2 See Jan. Kooiman, Governing as Governance, London:Sage Publication,2003.
    2 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起源》第1卷,刘壮成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18页。
    1 彭勃:《国家控制和社区调解:以上海社区调解为例》,载《制度建设与国家成长: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二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8-239页。
    2 彭勃:《国家控制和社区调解:以上海社区调解为例》,载《制度建设与国家成长: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二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页。
    3 唐文玉:《权威型合作与民主型合作——合作治理的政治社会学类型分析》,《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4 吕大乐、刘硕:《中产小区:阶级构成与道德秩序的建立》,《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6期。
    5 Michel Foucault,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A Seminar with Michel Foucault, Amherst: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88, p.19.
    1 丁元竹:《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政策选择》,《学习时报》,第385期,2007年5月14日。
    2 丁元竹:《社会管理:问题与方向》,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爱思想网站:http://www.aisixiang.com/data/40340.html,访问时间:2012年11月17日。
    3 Peter Adler, Karen Lovaas and Neal Milner, "The Ideologies of Mediation:The Movement's Own Story," Law and Policy,No.10,1988, p.317.
    4 See Martin Wright and Burt Galaway, Mediation and Criminal Justice:Victims, Offenders, and Communit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89.
    5 Raymond Shonholtz, "Community as Peacemaker:Making Neighborhood Justice Work," Current Municipal Problems, No.15,1988-1989, p.291.
    3 这方面的文献颇多,此处仅作为举例可参见:耿曙、陈奕伶:《中国大陆的社区治理与政治转型:发展促变或政权维稳?》,《远景基金会季刊》,2007年第8卷第1期:杨敏:《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4期:桂勇:《邻里政治:城市基层的权力操作策略与国家—社会的粘连模式》,《社会》,2007年第7期;桂勇:《邻里空间:城市基层的行动、组织与互动》,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版;郭伟和:《街道公共体制改革和国家意志的柔性控制——对黄宗智“国家和社会的第三领域”理论的扩展》,《开放时代》,2010年第2期;何艳玲:《都市街区中的国家与社会:乐街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赵秀梅:《基层 治理中的国家—社会——对一个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的NGO的考察》,《开放时代》,2008年第4期。
    1 Deborah Baskin, "Community Mediation and the Public/Private Problem," Social Justice, Vol.15, No.1,2008, p.110.
    1 Michael Apple, "Curricular Form and the Logic of Technical Control," in Michael Apple, Lois Weiss (eds.), Ideology and Practice in Schooling,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83, p.156.
    3 George Pavlich, "The Power of Community Mediation:Government and Formation of Self-Identity," Law and Society Review, Vol.30, No.4,1996, p.716.
    4 Michel Foucault, "Govemmentality," Ideology and Cosciousness, Vol.6, No.5,1979, p.20.
    5 George Pavlich, "The Power of Community Mediation:Government and Formation of Self-Identity," Law and Society Review, Vol.30, No.4,1996, p.716.
    6 See Deborah Kolb and Associates, When Talk Works:Profiles of Mediator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3, chapter 6; Raymond Shonholtz, "Neighborhood Justice Systems:Work, Structure and Guiding Principles," Mediation Quarterly, No.5,1984, p.3; Raymond Shonholtz, "The Citizens' Role in Justice:Building a Primary Justice and Prevention System at the Neighborhood Level,"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No.494,1987, p.42.
    1 George Pavlich, "The Power of Community Mediation:Government and Formation of Self-Identity," Law and Society Review, Vol.30, No.4,1996, p.710.
    2 这个词汇首次出现是在1978年3月15口福柯于法兰西学院《安全、领土与人口》课程演讲中。(参见:福柯:《治理术(governmental ity)》,赵晓力译,http://paysimaginaire.blogbus.com/logs/36708551.html。)
    3 See 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Vintage Books,1977; Michel Foucault,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Brighton:Harvester Press, 1980.
    4 Michel Foucault, "Governmentality," Edited by Gramham Burchell, Colin Gordon, Peter Miller, The Foucault Effect: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with Two Lectures by and an Interview with Michel Foucault,America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pp.97-102.
    5 福柯:《治理术(governmentality)》,赵晓力译,http://pavsimaginaire.blogbus.com/logs/36708551.html.访问时间:2012年10月10日。
    6 Michel Foucault, "Subject and Truth in about the Beginning of the Hermeneutics of the Self:Two Lecture at Dartmouth," Political Theory, Vol.21, No.2,1993.
    1 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Vintage Books,1977; Michel Foucault,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1:An Introduction,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78; Michel Foucault,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n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Brighton:Harvester Press,1980; Michel Foucault, "Omnes et Singulatim:Towards a Criticism of Political Reason,'" in S. McMurrin, ed.,2 The Tanner Lectures on Human Value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2 See Marc Raeff, The Well-ordered Police State: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through Law in the Germanies and Russia,1600-1800, 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83; Michel Foucault, "Omnes et Singulatim: Towards a Criticism of Political Reason,'" in S. McMurrin, ed.,2 The Tanner Lectures on Human Value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Michel Foucault,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Brighton:Harvester Press,1980; Michel Foucault, "Governmentality," Ideology and Cosciousness, Vol.6, No.5,1979; Mitchell Dean, Critical and Effective Histories:Foucault s Methods and Historical Sociology, London:Routledge,1994; Graham Burchell, Colin Gordon, Peter Miller, The Foucault Effect: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91; Graham Burchell, Colin Gordon, Peter Miller, "Liberal Government and Techniques of the Self," Economy and Society, Vol.267, No.22,1993.
    3 莫伟民:《莫伟民讲福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17页。
    4 福柯:《治理术》,赵晓力译,《国外社会学》,1998年第6期。
    5 Mitchell Dean, Critical and Effective Histories:Foucault's Methods and Historical Sociology, London: Routledge,1994, p.208.
    1 Raymond Shonholtz, "Justice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The Ideology and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the Community Boards Program," in Sally Engle Merry, Neal Milner (eds.), The Possibility of Popular Justice:A Case Study of Community Medi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3, p.237.
    2 George Pavlich, "The Power of Community Mediation:Government and Formation of Self-Identity," Law and Society Review, Vol.30, No.4,1996, p.711.
    3 John Paul Lederach and Ron Kraybill, "The Paradox of Popular Justice:A Practioner's View," in Sally Engle Merry, Neal Milner (eds.), The Possibility of Popular Justice:A Case Study of Community Medi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3, p.375.
    4 Michel Foucault,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2:The Use of Pleasure,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85, pp. 26-28.
    5 George Pavlich, "The Power of Community Mediation:Government and Formation of Self-Identity," Law and Society Review, Vol.30, No.4,1996, pp.718-721.
    6 See Erving Goffman,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Doubleday,1959.
    1 George Pavlich, "The Power of Community Mediation:Government and Formation of Self-Identity," Law and Society Review, Vol.30, No.4,1996, pp.718-721.
    2 Jerome Cohen, "Chinese Mediation on the Eve of Modernization,"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No.2, 1967, pp.54-76.
    3 James A. Wall, Jr. and Michael Blum, "Community Medi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Journal ,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35, No.1,1991, p.9.
    4 Kenneth Cloke, "Politics and Values in Mediation:The Chinese Experience," Conflict Resolution Quarterly, Vol. 1987, Issue 17,1987, p.71.
    5 Kenneth Cloke, "Politics and Values in Mediation:The Chinese Experience," Conflict Resolution Quarterly, Vol. 1987, Issue 17,1987, p.71.
    1 Kenneth Cloke, "Politics and Values in Mediation:The Chinese Experience," Conflict Resolution Quarterly, Vol. 1987, Issue 17,1987, p.72.
    2 Philip C. C. Huang, "Whither Chinese Law?" Modern China, Vol.33, No.2,2007, pp.184-185.
    3 Kenneth Cloke, "Politics and Values in Mediation:The Chinese Experience," Conflict Resolution Quarterly, Vol. 1987, Issue 17,1987, p.73.
    4 朱苏力:《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人》,载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1页。
    5 季卫东:《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从中国法制化的矛盾情境谈起》,易平译,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78-79页。
    6 对该问题的讨论,参见笔者的另一篇文章:李婷婷:《“兜底”的调解者——转型期中国冲突管乱的逻辑与困境》,《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2期。这篇文章是本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 See Mark Umbreit, Victim Meets Offender:The Impact of Restorative Justice and Mediation, Monsey, NY: Criminal Justice Press,1994; Howard Zehr, Changing Lenses:A New Focus for Crime and Justice, Scottsdale, PA: Herald Press,1990; Martin Wright and Burt Galaway, Mediation and Criminal Justice:Victims, Offenders, and Communit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89.
    2 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52页。
    3 Mark Umbreit, Victim Meets Offender:The Impact of Restorative Justice and Mediation, Monsey, NY:Criminal Justice Press,1994; Howard Zehr, Changing Lenses:A New Focus for Crime and Justice, Scottsdale, PA:Herald Press,1990; Martin Wright and Burt Galaway, Mediation and Criminal Justice:Victims, Offenders, and Communit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89.
    1 George Pavlich, "The Power of Community Mediation:Government and Formation of Self-Identity," Law and Society Review, Vol.30, No.4,1996, pp.720-724.
    2 Michel Foucault,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78, pp.61-62.
    J George Pavlich, "The Power of Community Mediation:Government and Formation of Self-Identity," Law and Society Review, Vol.30, No.4,1996, pp.718-721.
    4 George Pavlich, "The Power of Community Mediation:Government and Formation of Self-Identity," Law and Society Review, Vol.30, No.4,1996, pp.718-721.
    1 Peter Miller and Nikolas Rose, "The Tavistock Programme:The Government of Subjectivity and Social Life," Sociology, Vol.22,1988, p.171; Nikolas Rose, Governing the Soul:The Shaping of the Private Self, London: Routledge,1990; Mike Hepworth, Bryan S. Turner, Confession:Studies in Deviance and Religion,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2, pp.6-7.
    2 James A. Wall, Jr. and Michael Blum, "Community Medi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Joi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35, No.1,1991, p.19.
    3 Ronda Roberts Callister and James A. Wall Jr., "Thai and U.S. Community Mediation," The Journal of Conflic Resolution, Vol.48, No.4, p.582.
    1 K. Kressel and D. Pruitt, "Conclusion:A Research Perspective on the Mediation of Social Conflict," in K. Kressel, D. G. Pruitt (eds.), Mediation Research, 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9, pp.394-436.
    2 K. Kressel and D. Pruitt, "Conclusion:A Research Perspective on the Mediation of Social Conflict," in K. Kressel, D. G Pruitt (eds.), Mediation Research, 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9, pp.394-436.
    3 H. H. Irving and M. Benjamin, "An Evaluation of Process and Outcome in a Private Family Mediation Service,' Mediation Quarterly, Vol.10,1992, pp.35-55.
    4 H. S. Lupton-Smith, W. L. Carruthers, R. Flythe, etc., "Conflict Resolution as Peer Mediation:Programs for Elementary, Middle,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School Counselor, Vol.43,1996, pp.374-391.
    3 N. Thoennes, "Child Protection Mediation in the Juvenile Court," The Judges Journal, Vol.33,1994, pp.14-19, pp.40-43.
    6 D. A. Henderson, "Mediation Success:An Empirical Analysis," Ohio State Journal on Dispute Resolution, Vol. 11,1996, pp.105-147.
    7 J. M. Brett, Z. I. Barsness and S. B. Goldberg, "The effectiveness of Mediation:An Independent Analysis of Cases Handled by Four Major Service Providers," Negotiation Journal, Vol.12,1996, pp.259-269.
    8 E. O. Cox and R. J. Parsons, "Senior-to-senior Mediation Service Project," The Gerontologist, Vol.32,1992, pp. 420-422.
    9 胡锦武:《赣将对司法所进行分等级考评,达标必须“零”投诉》,2008年12月2日,新华网http://ww w.jx.xinhuanet.com/news/2008-12/02/content 15068531.htm,访问时间:2012年6月7日。此外,广西、福建、湖南、广东、重庆、浙江、天津等其他省市、地区也有相似规定。
    1 Philip C. C. Huang, "Court Mediation in China, Past and Present," Modern China, Vol.32, No.3,2006, p.278.
    2 Ronda Roberts Callister and James A. Wall, "Japanese Community and Organizational Mediation,"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1, No.2,1997, p.314.
    3 Melissa Macanley, "Civil and Uncivil Disputes in Southeastern Coastal China,1723-1820," in Kathryn Bernhardt, Philip C. C. Huang (eds.), Civil Law in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p.84.
    4 Neil J. Diamant, "Pursuing Rights and Getting Justice in China's Ethnic Frontier,1949-1966," Law and Society Review, Vol.35, No.4,2001, p.822.
    1 James Wall and Michael Blum, "Community Medi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35,1991, pp.3-20.
    2 See Philip C. C. Huang, Civil Justice in China:Re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Qing,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Kathryn Bernhardt and Philip C. C. Huang, Civil Law in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 Neil J. Diamant, "Pursuing Rights and Getting Justice in China's Ethnic Frontier,1949-1966," Law and Society Review, Vol.35, No.4,2001, p.822.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室图书资料室:《人民调解资料选编》,北京:群众出版社,1980年版,第50页。
    2 2010年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的人民调解员王绍精坦承自己一年的工资是500元人民币,“我的工薪一天就是1.37元,可能还买不了一瓶好酱油”。参见:陈冀平:《壮大调解员队伍政府要舍得投入》,人民 网http://legal.people.com.cn/GB/12930535.html访问时间:2012年11月13日。
    1 岳德亮:《建德每年花数十万元激活“民间和事佬”》,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6-07/23/content_7585055.htm,访问时间:2013年1月26日。
    2 数据整理自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参见:《中国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访问时间:2012年11月13日。
    3 宋明:《人民调解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版,第108页。
    1 季卫东:《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从中国法制化的矛盾困境谈起》,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2 参见:宋明:《人民调解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版,第128页.
    3 季卫东:《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从中国法制化的矛盾困境谈起》,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4 季卫东也从调解可能导致法律与传统价值和现实状况相妥协的角度论述了调解秩序过度扩张对于法制化建设的危险性,可参见:季卫东:《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从中国法制化的矛盾困境谈起》,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77-81页。
    5 孙笑侠:《法律人之治—法律职业的中国思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6 洪冬英:《当代中国调解制度的变迁研究》,华东政法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91-96页。
    1 Benjamin L. Read and Ethan Michelson, "Mediating the Mediating Debate:Conflict Resolution and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52, No.5,2008, p.749.
    2 正如访谈中司法局工作人员反复强调的.建安里早先是四公司(驻区大型国企)的住宅区,因此“老居民整体素质比较好,也比较愿意发挥余热;这点不同于其他小区,因为新小区中可能上班的年轻人比较多, 做“网格员”占用休息时间,也没有什么酬劳,因此,在别的小区这种自愿当网格员参与社区义务工作的热情就没有那么高”。
    1 季卫东:《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从中国法制化的矛盾困境谈起》,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2 Stanley Cohen, "The Punitive City:Notes on the Dispersal of Social Control," Contemporary Crises, No.3, 1979, p.339; Joachim Hirsch, "The New Leviathan and the Struggle for Democratic Rights," Telos, No.48,1981, p.79; David Rothman, The Discovery of the Asylum:Social Order and Disorder in the New Republic, Boston: t Little, Brown and Co.,1971; Andrew Scull, Decarceration:Community Treatment and the Deviant:A Radical View, 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1977; Steve Spitzer and Andrew Scull, "Privatization and Capitalist Development:The Case of the Private Police," Social Problems, No.25,1977, p.18.
    3 Deborah Baskin, "Community Mediation and the Public/Private Problem," Social Justice, Vol.15, No.1,2008, p.104.
    1 Deborah Baskin, "Community Mediation and the Public/Private Problem," SocialJustice, Vol.15, No.1,2008, p.104.
    2 Deborah Baskin, "Community Mediation and the Public/Private Problem," Social Justice, Vol.15, No.1,2008, pp.105-106.
    3 Richard Abel, "The Contradictions of Informal Justice.in R. Abel (ed.), The Politics of Informal Justice, Vol. Ⅰ: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2, p.284.
    4 Richard Abel, "The Contradictions of Informal Justice." in R. Abel (ed.), The Politics of Informal Justice, Vol. I: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2, p.284.
    5 Deborah Baskin, "Community Mediation and the Public/Private Problem," Social Justice, Vol.15, No.1,2008, pp.109-110.
    6 Richard Hofrichter, "Neighborhood Justice and the Social Control Problem of American Capitalism:A Perspective," Ph.D. dissertation,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1982. p.187.
    7 Richard Hofrichter, "Neighborhood Justice and the Social Control Problem of American Capitalism:A Perspective," Ph.D. dissertation,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1982. p.188.
    1 Deborah Baskin, "Community Mediation and the Public/Private Problem," Social Justice, Vol.15, No.1,2008, pp.104-105.
    2 Deborah Baskin, "Community Mediation and the Public/Private Problem," Social Justice, Vol.15, No.1,2008, p.111.
    3 Peter Gabel and Jay Feinman, "Contract Law as Ideology," in David Kairys (ed.), The Politics of Law:A Progressive Critique,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82, p.183.
    4 宋明:《人民调解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15页。
    5 See Youssef Cohen and Franco Pavoncello, "Corporatism and Pluralism:A Critique of Schmitter's Typology,"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17, No.1,1987.
    1 Larry G Gerber, "Corporatism and State Theory:A Review Essay for Historians," Social Science History, Vol. 19. No.3.1995.
    2 吴建平:《理解法团主义—兼论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1期。
    1 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2 尹力:《中国调解机制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73页。
    1 研究法律机制在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在解决社会冲突中作用的增强,可以参见的文献有David Zweig, et al., "Law, Contracts, and Economic Modernization:Lessons from the Recent Chinese Rural Reforms," Stanfor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23, No.2,1987, p.319; Lester Ross, "The Changing Profile of Dispute Resolution in Rural China:the Case of Zouping Country, Shandong," Stanfor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26, No.1,1989, pp.15-66; R. W. MacNeil, "Contract in China:Law, Practice and Dispute Resolution," Stanford Law Review, Vol.38, No.2,1989, pp.303-397.
    1 Victor Nee, "Institutions, Socialties, and Commitment in China's Scorporatist Transformation,"in John Mcmillan, Barry Naughton (eds.), Reforming Asian Socialism; The Growth of Market Institution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6.
    1 参见:张静:《基层政府权威重建:读《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爱思想网站: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41714,访问时间:2012年11月17日。
    2 此处引自宋庆华在2012年11月17日冲突解决会议上的发言记录(第20页),2012年11月17日,北京理工大学。
    3 李祖军:《调解制度论:冲突解决的和谐之路》,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9页。
    4 吕大乐、刘硕:《中产小区:阶级构成与道德秩序的建立》,《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6期。
    1 柯恩:《现代化前夕的中国调解》,王笑红译,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傅华玲:《后毛泽东时代中国的人民调解制度》,王晴译,载强世功:
    《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柯恩:《现代化前夕的中国调解》,王笑红译,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郭丹青:《中国的纠纷解决》,王睛译,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James A. Wall, "Community Medi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35,No.1,2000, pp.3-20;可宜伦:《中国城镇地区人民调解改革》,戴昕译,载徐昕:《司法》第1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熊易寒:《人民调解的社会化与再组织:对上海市杨伯寿工作室的个案分析》,《社会》,2006年第6期;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B·盖伊·彼得斯(B.Guy Peters):《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3]巴拉什、韦伯:《积极和平——和平与冲突研究》,刘成等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年版。
    [4]彼得·G·伦斯特洛姆:《美国法律辞典》,贺卫方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博登海默:《法理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曾峻:《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7]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王逸舟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常健、许尧、李婷婷:《公共冲突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9]常怡:《中国调解制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10]陈弘毅:《法理学的世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陈明明:《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一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12]程竹汝:《司法改革与政治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邓正来、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3年版。
    [14]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窦泽秀:《社区行政——社区发展的公共行政学观点》,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8]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9]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1]范忠信:《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2]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3]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4]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6]高见泽磨:《现代中国的纠纷与法》,何勤华、李秀清、曲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7]根室·史坦因:《动员群众篇——红色中国的挑战之五》,上海:晨社,1946年版。
    [28]顾骏、林尚立、王维达:《社区调解与社会稳定——上海卢湾区五里桥街道个案》,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9]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0]桂勇:《邻里空间:城市基层的行动、组织与互动》,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版。
    [3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32]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33]何兵:《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4]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35]何艳玲:《都市街区中的国家与社会:乐街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6]何永军:《断裂与延续:人民法院建设:1978-200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7]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8]贺立平:《让渡空间与拓展空间——政府职能转变中的半官方社团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9]胡鞍钢、胡联合:《转型与稳定——中国如何长治久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0]胡伟:《司法政治》,香港:三联书店,1984年版。
    [41]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龚小夏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
    [42]黄建成:《法的实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3]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44]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45]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6]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7]江伟、杨荣新:《人民调解学概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
    [48]蒋月:《人民调解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年版。
    [49]黎熙元、童晓频、蒋廉雄:《社区建设——理念、实践与模式比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50]李刚:《人民调解概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51]李路路、王奋宁:《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杭州:浙江人民出版 社,1992年版。
    [52]李培林等:《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3]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54]李习彬、李亚:《政府管理创新与系统思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5]李祖军:《民事诉讼目的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6]李祖军:《调解制度论:冲突解决的和谐之路》,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57]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孙柏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58]梁德超:《人民调解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9]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60]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1]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2]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3]林瑞:《儒家伦理与法律文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4]林尚立:《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65]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6]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7]陆春萍:《转型期人民调解机制社会化运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68]陆学艺:《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之二: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69]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70]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等译,西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71]罗萍:《社区导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2]马丁·P戈尔丁:《法律哲学》,齐海滨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
    [73]马克斯·韦伯:《过渡研究》,王荣芬译,韩水法编:《韦伯文集》(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
    [74]马西恒、鲍勃·谢比伯等:《中加社区治理模式比较研究——以上海和温哥华为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5]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起源》第1卷,刘壮成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76]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张宁、陈铭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7]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78]莫伟民:《莫伟民讲福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9]潘小娟等:《城市基层权力重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80]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沈宗灵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81]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82]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康、李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83]皮埃尔·卡蓝默:《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庄晨燕、戴捷、高凌瀚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84]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5]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86]邱星美、王秋兰:《调解法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7]瞿琨:《社区调解法律制度:一个南方城市的社区纠纷、社区调解人与信任机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88]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89]塞维斯(Elman Rogers Service):《文化进化论》,黄宝玮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
    [90]史德保:《纠纷解决:多元调解的方法与策略》,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91]史敬棠:《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上)》,上海:三联书店,1957年版。
    [92]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3]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4]苏力:《阅读秩序》,济南:山东教育出版杜,1999年版。
    [95]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6]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7]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8]孙笑侠:《法律人之治—法律职业的中国思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9]汤玉奇、李良陈:《两种制度共存条件下的竞争战略》,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0]唐纳德J.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01]唐毅:《调解复兴——深圳六约:一个村社的中国式调解》,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
    [102]唐忠新:《构建和谐社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103]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4]王春光:《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杭州:浙江人民山版社,1995年版。
    [105]王怀安:《中国民事诉讼法教程》,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版。
    [106]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07]王铭铭、王斯福:《乡村社会的公正、秩序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108]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109]王长生:《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理论与实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10]魏斐德:《讲述中国历史》(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111]吴明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冲突解决机制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2]吴卫军、樊斌:《现状与走向: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纠纷解决机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113]吴志明:《大调解—应对社会矛盾凸显的东方经验》,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14]谢中立、孙立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15]熊先觉:《中国司法制度新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116]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7]徐昕:《迈向社会和谐的纠纷解决》,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118]徐永祥:《社区发展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9]燕树棠:《公道、自由与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0]杨荣新、叶志宏:《民事诉讼法参考资料》,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21]杨永华、方克勤:《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稿(诉讼狱政篇)》,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
    [122]尹力:《中国调解机制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123]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24]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5]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6]詹姆斯·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刘小林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7]张岱年:《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28]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第十卷《新民主主义政权》,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29]张静:《国家与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30]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1]张静:《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2]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3]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34]张希坡、韩延龙:《中国革命法制史(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35]张希坡:《中国法制通史》(第十卷:新民主主义政权),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36]张宇:《过渡之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7]赵旭东:《纠纷与纠纷解决原论——从成因到理念的深度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8]郑杭生、李强、李路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9]中共浙江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等:《衙前农民运动》,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
    [140]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4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室图书资料室:《人民调解资料选编》,北京:群众出版社,1980年版。
    [142]钟日兴:《红旗下的乡村:中央苏区政权建设与乡村社会动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3]周其仁:《农村变革与中国发展》上下卷,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44]周怡:《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5]滋贺秀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王亚新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46]滋贺秀三:《清代中国的法与审判》,东京:创文社,1984年版。
    [1]Arif Dirlik:《当代中国的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年第4期。
    [2]常健、李婷婷:《我国现阶段的公共冲突及其治理》,《理论探索》,2012年第6期。
    [3]常健、韦长伟:《当代中国社会二阶冲突的特点、原因及应对策略》,《河北学刊》,2011年第3期。
    [4]常健、许尧:《论公共冲突治理的三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2期。
    [5]陈冀平:《壮大调解员队伍 政府要舍得投入》, 人民网http://legal.people.com.cn/GB/12930535.html:访问时间:2012年11月13日。
    [6]陈潭:《社会转型与公共政策创新——以人事档案制度为例的分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5期。
    [7]程金华、吴晓刚:《社会阶层与民事纠纷的解决: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分化与法制发展》,《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8]程金华:《中国行政纠纷解决的制度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9]程倩:《读张康之教授《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论政府信任关系的秩序功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10]戴志军:《建立行政调解制度的法律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3期。
    [11]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2年第1期。
    [12]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学理上的分野与两种架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年第3期。
    [13]丁元竹:《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政策选择》,《学习时报》,第385期,2007年5月14日。
    [14]丁元竹:《社会管理:问题与方向》,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爱思想网站: http://www.aisixiang.com/data/40340.html,访问时间2012-11-17。
    [15]董磊明:《村庄纠纷调解机制的研究路径》,《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1期。
    [16]董磊明:《农村调解机制的语境化理解与区域比较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期。
    [17]窦竹君:《连坐: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的制度基础——关于连坐与社会治理的思考》,《河北法学》,2010年第6期。
    [18]范明林:《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基于法团主义和市民社会视角的比较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3期。
    [19]范愉:《当代中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和发展》,《学海》,2003年第1期。
    [20]范志存、于芳:《对建立我国行政调解制度的思考》,《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期。
    [21]冯钢:《整合与链合——法人团体在当代社区发展中的地位》,《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22]福柯:《治理术》,赵晓力译,《国外社会学》,1998年第6期。
    [23]高丙中:《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24]高丙中:《社团合作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有机团结》,《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25]耿曙、陈奕伶:《中国大陆的社区治理与政治转型:发展促变或政权维稳?》,《远景基金会季刊》,2007年第8卷第1期。
    [26]龚长宇,郑杭生:《陌生人社会秩序的价值基础》,《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1期。
    [27]顾昕、王旭、严洁:《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协同发展——民间组织的自主性》,《开放时代》,2006年第5期。
    [28]顾昕、王旭:《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29]顾昕:《当代中国有无公民社会与公共空间?——评西方学者有关论述》,《当代中国研究》,1994年第4期。
    [30]桂勇、崔之余:《行政化进程中的城市居委会体制标签——对上海市的个案研究》,《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31]桂勇:《邻里政治:城市基层的权力操作策略与国家—社会的粘连模式》,《社会》,2007年第7期。
    [32]郭少峰:《我国农村贫富差距超十倍,基尼系数逼近警戒线》,《新京报》,2012年8月22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2-08/22/c_123614576.htm,访问时间:2012年9月15日。
    [33]郭维平、左军:《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模式研究》,《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34]郭伟和:《街道公共体制改革和国家意志的柔性控制——对黄宗智“国家和社会的第三领域”理论的扩展》,《开放时代》,2010年第2期。
    [35]郭星华、王平:《中国农村的纠纷与解决途径——关于中国农村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的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36]郭正林:《国外学者视野中的村民选举与中国民主发展:研究述评》,《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5期。
    [37]韩锋:《人民调解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理论学刊》,1985年第1期。
    [38]韩延龙:《人民调解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中国法学》,1987年第3期。
    [39]韩延龙:《我国人民调解工作的三十年》,《法学研究》,1981年第2期。
    [40]何兵:《论民间调解组织之重构》,《中国司法》,2004年第2期。
    [41]河浚:《中国社会治理方式的历史考察与现实选择》,《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42]黑龙江省司法厅:《人民调解参与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的现状、定位与选择》,《中国司法》,2007年第10期。
    [43]洪冬英:《当代中国调解制度的变迁研究》,华东政法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44]侯琦、魏子扬:《合作治理:中国社会管理的发展方向》,《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年第1期。
    [45]胡位钧:《中国基层社会的形成与政治整合的现代性变迁——中国社会整合模式的政治沟通》,《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二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46]胡泽君:《人民调解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47]黄冬娅:《多管齐下的治理策略:国家建设与基层治理变迁的历史图景》,《公共行政评论》,2010年第4期。
    [48]黄玉捷:《社区整合:社会整合的重要方面》,《河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49]江华、张建民、周莹:《利益契合:转型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分析框架》,《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3期。
    [50]江静:《农会在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中的作用——以彭湃领导的海丰总农会为例》,《宁波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51]江伟、廖永安:《简论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与效力》,《法学杂志》,2003年第2期。
    [52]蒋永甫:《治理·宪政·财产》,《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53]阚枫:《社科院报告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有反弹风险》,2012年12月18日,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12-18/4416239.shtml,访问时间:2013-2-27。
    [54]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55]康晓光:《中国:改革时代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当代中国研究》,2001年第3期。
    [56]莱斯特·萨拉蒙、赫尔穆特·安海尔:《公民社会部门》,周红云译,载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57]黎熙元、陈福平:《社区论辩: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58]李昌平、游敏:《加快社会建设必须改革“社会全能政府”》,《理论动态》,2012年第11期。
    [59]李栋:《行政调解制度的经济分析》,《传承》,2009年第3期。
    [60]李汉林:《中国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与单位现象》,《管理世界》,1994年第2期。
    [61]李浩:《委托调解若干问题研究——对四个基层人民法院委托调解的初步考察》,《法商研究》,2008年第1期。
    [62]李景鹏:《制度、体制与机制》,《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63]李略:《市民社会和社团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分析模式》,《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9年春季号,总第25期。
    [64]李娜:《人民调解成维稳“第一道防线”》,2012年7月20日,法制网: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12-07/20/content 3722584,htm?node=33768, 访问时间:2013年2月26日。
    [65]李培林:《努力回答社会发展中提出的新问题》,《人民日报》,2003年6月11日,第8版。
    [66]李婷婷:《“兜底”的调解者——转型期中国冲突管理的迷局与逻辑》,《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2期。
    [67]李婷婷:《埸域结构与位置:人民调解的制度功能及生畏轨跻》(1979-1999),《香港社会科学学报》(Hong Ko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第四十三期,2012秋/冬季(No.43 Autumn/Winter 2012)。
    [68]李婷婷:《当代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研究论域与展望》,《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6期。
    [69]李婷婷:《交互视域: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生产与流变的逻辑》,《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
    [70]李婷婷:《制度、行动与策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生产逻辑》,《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71]李亚、李习彬:《多元利益共赢方法论:和谐社会中利益协调的解决之道》,《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7期。
    [72]李亚:《中国的公共冲突及其解决:现状、问题与方向》,《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2期。
    [73]李瑜青:《论纠纷解决模式与法治发展的逻辑》,《民间法》,2004年第6期。
    [74]连宏:《儒家的和谐观与中国统同调解制度》,《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第18卷第2期。
    [75]梁莹:《旨在完善公共治理的“合作治理”理论——《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中的合作治理观探析》,《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6期。
    [76]刘安:《市民社会?法团主义?》,《文史哲》,2009年第5期。
    [77]刘畅:《中国公私观念研究综述》,载刘泽华、张荣明:《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8]刘立群:《中国财政的困境与解决的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年2月。
    [79]刘敏:《论传统调解制度及其创造性转化——一种法文化分析》,《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1期。
    [80]刘平、王汉生、张笑会:《变动的单位制与体制的分化——以限制介入性大型国有企业为例》,《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81]刘作翔:《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秩序结构及其模式选择》,《法学评论》,1998年第5期。
    [82]卢顺珍、陈惠良:《论行政调解制度的确立》,《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83]陆德泉:《“关系”——当代中国社会的交换形态》,《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91年第5期。
    [84]陆思礼:《毛泽东与调解: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和纠纷解决》,载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85]路丽芳:《论引入行政调解制度》,《法制与社会》,2009年3月中旬刊。
    [86]罗伯特·F·尤特:《中国法律纠纷的解决》,周红译,《中外法学》,1990年第2期。
    [87]吕大乐、刘硕:《中产小区:阶级构成与道德秩序的建立》,《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6期。
    [88]马得勇:《政治信任及其起源——对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5期。
    [89]彭勃:《国家控制和社区调解:以上海社区调解为例》,《制度建设与国家成长: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二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8-239页。
    [90]彭星东:《论调解的分类》,《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91]强世功:《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法律的治理化》,《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第3卷第2辑。
    [92]邱运华:《政治要改革,但社会建设更迫切》,2012年4月24日,环球时报网站:http://opinion.huanqiu.com/pk/2012-04/2659465.htm,访问时间:2013年2月22日。
    [93]人民调解杂志编辑部:《肖扬部长高度赞扬人民调解工作》,《人民调解》,1998年第3期。
    [94]荣长海、孙月玲:《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本和民主的价值取向》,《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3期。
    [95]桑本谦:《官方主持下的调解——对陵县乡镇司法调解中心的法理学思考》,载谢晖、陈金钊:《民间法(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6]社论:《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加强人民团结推动生产建设》,《人民日报》,1954年3月23日。
    [97]申剑敏、陈周旺:《“法外治理”:社区调解与中国基层社会的非正式控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98]石狮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石狮市法学会:《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效果不明显的成因及对策》,2007年11月7日,法制网:http://www.legaldaily.com.cn/misc/2007-11/07/content 735011.htm,访问时间:2013年2月25日。
    [99]史天健:《重视传统文化对提升政府信任度的作用》,2010年12月27日,人民论坛网:http://www.rmlt.com.cn/News/201012/201012271112309595.html,访问时间:2013年1月2日。
    [100]寿光市人民法院:《设立行政调解制度的构想与探索》,《司法论坛》,2005年第6期。
    [101]司敏:《“社会空间视角”:当代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新视角》,《社会》,2004年第5期。
    [102]宋明:《人民调解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03]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
    [104]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一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
    [105]孙立平:《“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探索》,1993年第1期。
    [106]孙立平:《对市场转型实践过程的分析》,载周晓虹:《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07]孙立平:《改革前后中国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及民众间互动关系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第1卷。
    [108]孙立平:《国家与社会的结构分化》,《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2年创刊号。
    [109]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经济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110]孙立平:《走向社会重建之路》,2009年10月9日,网易新闻中心:http://news.163.com/09/1009/12/5L6CHMPU00012Q9L.html,访问时间:2013年2月25 日。
    [111]孙晓莉:《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学习时报》,2005年第288期。
    [112]孙笑侠:《司法权的本质是审判权一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十大区别》,《法学》,1998年第8期。
    [113]唐皇凤:《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严打”政策研究》,《开放时代》,2007年第3期。
    [114]唐皇凤:《社会转型与组织化调控——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网络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15]唐文玉:《权威型合作与民主型合作——合作治理的政治社会学类型分析》,《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116]陶传进:《控制与支持: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两种独立关系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2期。
    [117]田成有:《功能与变迁:中国乡土社会的法治实践》,《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6期。
    [118]田琳琳:《建立行政调解机制的必要性分析》,《大连干部学刊》,2009年第11期。
    [119]田先红:《乡镇司法所纠纷解决机制的变化及其原因探析》,《当代法学》,2010年第5期。
    [120]托马斯·海贝勒:《自上而下建立公民社会结构?》,宾建成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6期。
    [121]王尔德:《新型城镇化首先是进城农民工市民化》,《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2月20日,21世纪网:http://www.21 cbh.com/HTML/2013-2-20/2MNiUxXzYyMTk2Mg.html,访问时间:2013年2月25日。
    [122]王汉生:《中国城市的调解制度及运作方式》,《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23]王铭铭:《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124]王晓荣、李斌:《建国以来农村社会整合模式的历史变迁及经验启示》,《东南学术》,2010年第1期。
    [125]王晓毅:《社会整合》,《农村经济与社会》,1991年第3期。
    [126]王岩:《冲突·契合·超越: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比较研究一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导价值观建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6期。
    [127]王颖:《社区与公民社会》,载李培林:《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28]王云骏:《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限定性条件分析》,《江海学刊》,2009年第3期。
    [129]文敬:《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科学管理》,《法学》,1987年第6期。
    [130]吴建平:《理解法团主义—兼论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1期。
    [131]吴文藻:《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功能》,《社会研究》,1935年第66期。
    [132]吴忠民:《重新发现社会动员》,《理论前沿》,2003年第21期。
    [133]伍俊斌:《国家与社会:内涵、分化及其范式转换分析》,《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第4期。
    [134]夏金梅:《关于农村出嫁女的集体经济权益保障》,《理论探索》,2011年第2期。
    [135]夏周青:《中国农村社区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以国家与社会关系为考察视角》,《武 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707页。
    [136]肖林:《“‘社区’研究”与“社区研究”》,《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
    [137]肖瑛:《社区建设研究综述》,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学年鉴(2003-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38]谢觉哉:《民主政治的实际》,王定国等:《谢觉哉论民主与法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139]谢立中:《结构—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事件分析?——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视角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4期。
    [140]熊易寒:《人民调解的社会化与再组织——对上海市杨伯寿人民调解工作室的个案分析》,《社会》,2006年第6期。
    [141]徐昕:《论私力救济》,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142]徐勇:《“宣传下乡”:中共对乡土社会的动员与整合》,《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10期。
    [143]徐勇:《阶级、集体、社区:国家对乡村的社会整合》,《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2期。
    [144]许惠文:《美国政治学关于当代中国研究的三种方法》,《国外社会学》,1995年第3期。
    [145]薛得军:《“三层”调解网调顺了民心》,《滨海时报》,2012年4月12日,第4版,滨海时报数字报刊平台:http://bhsb.tjbhnews.com/html/2012-04/12/content_4_4.htm,访问时间:2012年12月12日。
    [146]燕继荣:《三种统治模式下的社会治理》,《人民论坛》,2012年第6期。
    [147]杨丹伟:《抗日战争与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以华中抗日根据地为中心》,《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48]杨克勤:《柳江派出所实施“互动”工作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2010年11月12日,四川新闻网:http://ms.newssc.org/system/20101112/001092164.html,访问时间:2012年6月25日。
    [149]杨柳:《模糊的法律产品》,《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第2卷第1辑。
    [150]杨龙:《经济发展中的社会动员及其特殊性》,《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151]杨敏:《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4期。
    [152]尹力:《调解含义界说》,《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53]尤陈俊:《法治的困惑:从两个社会文本开始的解读》,《法学》,2002年第5期。
    [154]俞可平:《经济全球化与治理的变迁》,《哲学研究》,2000年第10期。
    [155]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5期。
    [156]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57]郁建兴、吴宇:《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人文杂志》,2003年第4期。
    [158]袁凌新:《论民本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中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59]张虎祥:《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的重构——对上海市康健社区的研究》,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60]张敬思:《论“大调解”格局中的人民调节》,《中州学刊》,2010年第05期。
    [161]张静:《公共权威正当性来源及其变迁》,2009年9月26日,中国经济导报: http://www.ceh.com.cn/ceh/shpd/2009/9/26/53815.shtml,访问时间:2012年11月17日。
    [162]张静:《基层政府权威重建:读《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爱思想网站: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41714,访问时间:2012年11月17日。
    [163]张青国:《法团主义视角下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调整与建构》,《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64]张希坡:《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1年第26期。
    [165]张志敏:《社区研究的进展》,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学年鉴(1999-200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66]张志铭:《当代中国的司法独立问题》,《人民法院报》,2002年6月7日。
    [167]张钟汝、范明林、王拓涵:《国家法团主义视域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关系研究》,《社会》,2009年第4期。
    [168]赵秀梅:《基层治理中的国家—社会——对一个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的NGO的考察》,《开放时代》,2008年第4期。
    [169]郑杭生、黄家亮:《论现代社会中人民调解制度的合法性危机及其重塑——基于深圳市城市社区实地调查的社会学分析》,《思想战线》,2008年第6期。
    [170]郑杭生:《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区建设——对社区建设的一种社会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6期。
    [171]郑杭生:《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南方日报》,2011年4月7日。
    [172]郑永廷:《论现代社会的社会动员》,《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173]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海南省志.司法行政志.人民调解工作》,海南史志网:http://www.hnszw.org.cn/data/news/2009/07/44839/,访问日期:2012年11月1日。
    [174]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李培林、陈光金执笔):《2008-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09zgshxs/content_17095538.htm,访问时间:2012年9月24日。
    [175]中国新闻周刊:《人民调解员制度:“熟人社会”解体后面临尴尬》,2007年4月24日,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704/20/t20070420_11105570.shtml,访问时间:2012年8月17日。
    [176]周永坤:《警惕调解的滥用和强制趋势》,《河北法学》,2006年第6期。
    [1]《天津市滨海新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滨海新区政务网,http://www.bh.gov.cn/html/TJJN/TJSJ22070/2011-11-04/Detail 520581.htm。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中国法律年鉴》,北京:法律年鉴出版社,1991-2004年版。
    [4]《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4日,第2版。
    [5]《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05》
    [6]《中国司法统计年鉴2005》
    [7]《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1980年——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test/2008-03/21/content 925627.htm。
    [8]法释[2002]29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9]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国家统计局门户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pcsj/rkpc/6rp/indexch.htm,访问时间:2013年2月3日。
    [10]国家统计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
    [11]津司基发[2003]82号:《天津市司法局关于下发《天津市关于进一步加强街道、乡镇人民调解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12]津司基发[2010]12号:《T市司法局印发T市司法所规范化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
    [13]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科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7辑。
    [14]司发[2009]19号:《<关于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15]司法[1994]31号:《跨地区跨单位民间纠纷调解办法》
    [16]司法[1998]017号:《司法部关于加强司法所业务规范化建设的意见》
    [17]司法[2004]1号:《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见》
    [18]司法通[1996]074号:《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员学会建设的通知》
    [19]司法通[1996]081号:《司法部关于加强司法所建设的意见》
    [20]司法通[2000]050号:《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意见》
    [21]司法通[2003]63号:《司法部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的意见》
    [22]司法通[2004]27号:《司法部关于创建规范化司法所工作的意见》
    [23]司复[1998]1号:《司法部关于乡镇(街镇)、司法行政组织建设有关问题的批复》
    [24]政务院:《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1954年3月22日颁布,1989年6月17日废止)。
    [25]中发办[2002]23号:《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130221_402874525.htm,访问时间:2013-2-25。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号:《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
    [2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5-1957),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第75号:《人民调解工作的若干规定》
    [30]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3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Abel, Richard L.. The Politics of Informal Justice, vol.1:The American Experience.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2.
    [2]Barkun, Michael. Law without Sanctions:Order in Primitive Societies and the World Community.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
    [3]Bercovitch, Jacob. Social conflict and third parties:strategies of conflict resolution. Col.: Weatview Press,1984.
    [4]Bernhardt, Kathryn, Philip C. C. Huang. Civil Law in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5]Black, Donald J.. The Behavior of Law. Salt Lake City:Academic Press,1976.
    [6]Brook, Timothy, Frolic, B. Michael. Civil Society in China. New York:M. E. Sharp,1997.
    [7]Burchell, Graham, Colin Gordon, Peter Miller. The Foucault Effect: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91.
    [8]Burton, John. System, states, diplomacy and rule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8.
    [9]Cohen, Jean L., Andrew Arato.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The MIT Press,1992.
    [10]Cohen, Stanley. Visions of Social Control:Crime, Punishment, and Classification. Cambridge:Polity Press,1985.
    [11]Coser, Lewis A.. The Function of Social Conflict. London:Free Press,1956.
    [12]Curle, Adam. Making peace. London:Tavistock publications,1971.
    [13]Dean, Mitchell. Critical and Effective Histories:Foucault's Methods and Historical Sociology. London:Routledge,1994.
    [14]Fisher, R. J.. Interactive Conflict Resolution. Syracuse, NY: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1997.
    [15]Fisher, Roger, William Ury. Getting to yes:how to negotiate without giving in. London: Arrow books,1981.
    [16]Folberg, J., A. Taylor. Mediation: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Resolving Conflict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4.
    [17]Foucault, Michel. 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Vintage Books, 1977.
    [18]F.oucault, Michel.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Brighton:Harvester Press,1980.
    [19]Foucault, Michel.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A Seminar with Michel Foucault. 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88.
    [20]Foucault, Michel.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2:The Use of Pleasure.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85.
    [21]Frederichson, George. Whatever Happened to Public Administration:Governance, Governance Everywhere. Ph.D. dissertation, Fudan University,2006.
    [22]Fried, Morton H.. Fabric of Chinese Society. Atlantic City:Atlantic Press,1956.
    [23]Giddens, A..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24]Goffman, Erving.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Doubleday,1959.
    [25]Guthrie, D.. Dragon in a Three-Piece Suit:The Emergence of Capitalism in China.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9.
    [26]Hall, John A.. Powers and Liberties: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Rise of the West. Network:Penguin,1986.
    [27]Hall, Peter. Governing the Economy:The Politics of State Intervention in Britain and Franc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28]Harrington, Christine B.. Shadow Justice:The Ideology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Alternatives to Court. Westport, CT:Greenwood Press,1985.
    [29]Haynes, J. M., C. Haynes. Mediating Divorce:Casebook of strategies for successful family negotiation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9.
    [30]He, Baogang. The Democratic Implications of Civil Society in China.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97.
    [31]He, Baogang. The Democratic Implications of Civil Society in China.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97.
    [32]Hepworth, Mike, Bryan S. Turner. Confession:Studies in Deviance and Religion.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2.
    [33]Hofrichter, Richard. Neighborhood Justice and the Social Control Problem of American Capitalism:A Perspective. Ph.D. dissertation,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1982.
    [34]Hofrichter, Richard. Neighborhood Justice in Capitalist Society:The Expansion of the Informal State. 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7.
    [35]Huang, Philip C. C.. Civil Justice in China:Re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Qing.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36]Kasza, Gregory J.. The Conscription Society:Administered Mass Organizations.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
    [37]Keane, John. Democracy and Civil Society. London:Verso,1988.
    [38]Kolb, Deborah, and Associates. When Talk Works:Profiles of Mediator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1993.
    [39]Kooiman, Jan. Governing as Governance. London:Sage Publication,2003.
    [40]Kooiman, Jan. Modern Governance: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London:Sage, 1993.
    [41]Kressel, K., D. G. Pruitt and associates. Mediation Research:The Proc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ird-party Intervention. 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9.
    [42]Kronman, A. T.. Max Weber.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43]Lederach, John Paul. Building peace, sustainable reconciliation in divided societies. Washington, DC: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press,1997.
    [44]Lewis, J. W.. Leadership in Communist China.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3.
    [45]Matthews, Roger. Informal Justice.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88.
    [46]Migdal, Joel S.. State in Society:Studying how States and Societies Transform and Constitute One Anothe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47]Miszta.I Trust in Modern Societies. Cambridge, England:Polity Press,1996.
    [48]Moore, C. W.. The Mediation Process: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Resolving Conflict. 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6.
    [49]Nader, Laura. Law in Cultures and Society. Chicago: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1969.
    [50]Nee, Victor, David Stark. Remaking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 of Socialism:China and Eastern Europ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51]Oi, Jean C..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52]P. Bourdieu. Le Sense Practique. Paris:Minuit,1980.
    [53]Raeff, Marc. The Well-ordered Police State: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through Law in the Germanies and Russia,1600-1800. 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83.
    [54]Reimann, Cordula. Assessing the State-of-the-Art in Conflict Transformation-Reflections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Berghor Research Center for Constructive Conflict Management, pp.9-13, http://www.berghof-handbook.net.
    [55]Rose, Nikolas. Governing the Soul:The Shaping of the Private Self London:Routledge, 1990.
    [56]Rothman, David. The Discovery of the Asylum:Social Order and Disorder in the New Republic. 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1971.
    [57]Saich, Tony. Governance and Politics of China. New York:Palgrave,2001.
    [58]Schumann, Herbert Franz.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
    [59]Scull, Andrew. Decarceration:Community Treatment and the Deviant:A Radical View. 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1977.
    [60]Tsou, Tang.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Post-Mao Reform.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6.
    [61]Umbreit, Mark. Victim Meets Offender:The Impact of Restorative Justice and Mediation. Monsey, NY:Criminal Justice Press,1994.
    [62]Urry, John. The Anatomy of Capitalist Societies:The Economy, Civil Society and the State. Atlantic Highlands, NJ:Humanities Press,1981.
    [63]White, Gordon, Jude Howell, Xiaoyuan Shang. In Search of Civil Society:Market Reform and Social Change in Contemporary China.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64]Wright, Martin, Burt Galaway. Mediation and Criminal Justice:Victims, Offenders, and Communit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89.
    [65]Yang, Mayfair Mei-hui. Gift, Favors and Banquets:The Art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China.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4.
    [66]Zartman, I. William. Elusive peace:negotiating an end to civil wars. Washington, DC:The ? brooking institution,1995.
    [67]Zehr, Howard. Changing Lenses:A New Focus for Crime and Justice, Scottsdale. PA:Herald Press,1990.
    [1]Abu-Nimer. "Conflict Resolution Approaches:Western and Middle Eastern Lessons and Possibiliti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Vol.55, No.1 (Jan.,1996), pp.35-52.
    [2]Adler, Peter, Karen Lovaas, Neal Milner. "The Ideologies of Mediation:The Movement's Own Story." Law and Policy, Vol.10, No.4 (October 1988), pp.317-339.
    [3]Amason, A. C.. "Distinguishing the Effects of Functional and Dysfunctional Conflict on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Resolving a Paradox for Top Management Team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39, No.1 (Feb.,1996), pp.123-148.
    [4]Amy, D.. "Environmental Mediation: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Policy Stalemates." Policy Sciences,Vol.15 (1983), pp.345-365.
    [5]Baine, D. Sawatzky. "Mediation Methods as an Adjunct to Counseling Coupl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unseling, Vol.14 (1991), pp.273-284.
    [6]Barkey, K., Sunita Parikh.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the Stat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17, (1991), pp.523-549.
    [7]Barsky, M.. "Emotional Needs and Dys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as Blocks to Mediation." Mediation Quarterly, Vol.2 (1983), pp.55-66.
    [8]Baskin, Deborah R.. "Community Mediation and the Public/Private Problem." Social Justice, No.15 (1988), pp.98-115.
    [9]Baskin, Deborah R.. "What Is All the Fighting about? Privatism and Neighbor Disputes." Social Justice,No.16(1989), pp.165-187.
    [10]Bercovitch, J., A. Houston. "Influence of Mediator Characteristics and Behavior on the Success of Media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 Vol.4 (1993), pp.297-321.
    [11]Bercovitch, J.. "Understanding Mediation's Role in Preventive Diplomacy." Negotiation Journal, Vol.12 (1996), pp.241-258.
    [12]Berger, Peter. "In Praise of Particularity:The Concept of Mediating Structures." The Review of Politics, Vol.38, No.3, Bicentennial Issue (Jul.,1976), pp.399-410.
    [13]Bettman, J. R., E. J. Johnson, J. W. Payne. "Correlation, Conflict, and Choi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Vol.19, No.4 (1993), pp.931-951.
    [14]Bettman, J. R., E. J. Johnson, M. F. Luce. "A Componential Analysis of Cognitive Effort in Choic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Vol.19 (1993), pp. 931-951.
    [15]Blades, J.. "Mediation:An Old Art Revitalized." Mediation Quarterly, Vol.3 (1984), pp. 255-278.
    [16]Brett, J. M., Z. I. Barsness, S. B. Goldberg. "The effectiveness of Mediation:An Independent Analysis of Cases Handled by Four Major Service Providers." Negotiation Journal, Vol.12 (1996), pp.259-270.
    [17]Brett, J. M., Z. I. Barsness, S. B. Goldberg. "The effectiveness of Mediation:An Independent Analysis of Cases Handled by Four Major Service Providers." Negotiation Journal, Vol.12 (1996), pp.259-269.
    [18]Brett, J., S. Goldberg. "Grievance Mediation in the Coal Industry:A Field Experiment."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Vol.37, No.1 (Oct.,1983), pp.49-69.
    [19]Brown, K. L.. "Confidentiality in Mediation:Status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Dispute Resolution,Vol.307 (1991), pp.223-247.
    [20]Burchell, Graham, Colin Gordon, and Peter Miller. "Liberal Government and Techniques of the Self." Economy and Society, Volume 22, Issue 3 (1993), pp.267-282.
    [21]Burr, A. M.. "Building Reform from the Bottom Up:Formulating Local Rules for Bankruptcy Court-annexed Mediation." Ohio State Journal on Dispute Resolution, Vol.10 (1994), pp.311-358.
    [22]Bush, R. A.. ""What Do We Need a Mediator for?":Mediation's "Value-added" for Negotiators." Ohio State Journal on Dispute Resolution, Vol.12(1996), pp.370-391.
    [23]Callister, R. R., J. A. Wall, Jr.. "Japanese Community and Organizational Mediation."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1, No.2 (Apr.,1997), pp.311-328.
    [24]Callister, Ronda Roberts, James A. Wall Jr.. "Thai and U.S. Community Mediation."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8, No.4 (Aug.,2004), pp.573-598.
    [25]Cameron, J., A. Dupuis. "The Introduction of School Mediation to New Zealand."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Vol.24, No.3 (1991), pp.1-13.
    [26]Campbell, John L..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the Role of Ideas in Political Economy." paper presented to the seminar on the State and Capitalism since 1800, Harvard University,1995.
    [27]Carment, D., D. Rowlands. "Three's Company:Evaluating Third-party Intervention in Intrastate Conflict."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2, No.5 (Oct.,1998), pp. 572-599.
    [28]Carnevale, P. J., R. Pegnetter. "The Selection of Mediation Tactics in Public Sector Disputes: A Contingency Analysi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Vol.41 (1985), pp.65-81.
    [29]Carnevale, P. J.. "Strategic Choice in Negotiation." Negotiation Journal, Vol.2 (1986), pp. 583-601.
    [30]Carnevale, P. J.. "The Usefulness of Mediation Theory." Negotiation Journal, Vol.8 (1992), pp.387-391.
    [31]Chan, Anita. "Revolution or Corporation? Workers and Trade Union in Post-Mao China."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29 (1993), pp.232-246.
    [32]Cho, Y. H., H.H. Park. "Conflict Management in Korea:A C-S-F-R Cycl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inth Annual Meeting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flict Management, Ithaca, NY,1996, June.
    [33]Clark, J. R.. "Conflict Management Outside the Courtrooms of China." In R. J. Troyer, J. R. Clark, D. G, Rojek (Eds.), Social Control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ew York: Praeger,1989, pp.57-69.
    [34]Cloke, Kenneth. "Politics and Values in Mediation:The Chinese Experience." Conflict Resolution Quarterly, Issue 17 (1987), pp.69-82.
    [35]Cohen, Jerome. "Chinese Mediation on the Eve of Modernization."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No.2 (1967), pp.54-76.
    [36]Cohen, Stanley. "The Punitive City:Notes on the Dispersal of Social Control." Contemporary Crises, No.3 (1979), pp.339-363.
    [37]Cohen, Youssef, Franco Pavoncello. "Corporatism and Pluralism:A Critique of Schmitter's Typology."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17, No.1 (Jan.,1987), pp.117-122.
    [38]Conlon, D. E., P. J. Carnevale, J. K. Murnighan. "Intravention:Third-party Intervention with Clout."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Vol.57 (1994), pp. 387-410.
    [39]Conlon, D., P. Fasolo. "The Influence of Speed of Third-party Intervention and Outcome on Negotiator and Constituent Fairness Judgmen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33, No.4 (1990), pp.833-846.
    [40]Cormick, G. W.. "Interven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Environmental Disputes:A Mediator's Perspective." Resolve, Vol.3 (1982), pp.3-6.
    [41]Cormick, G. W..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Mediation." Environmental Professional, Vol.2, No.1 (1980), pp.24-33.
    [42]Cox, E. O., R. J. Parsons. "Senior-to-senior Mediation Service Project." The Gerontologist, Vol.32 (1992), pp.420-422.
    [43]Diamant, N. J.. "Conflict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in China:Beyond Mediation-Centered Approaches."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4 (2000), pp.523-546.
    [44]Diamant, Neil J.. "Pursuing Rights and Getting Justice in China's Ethnic Frontier, 1949-1966." Law and Society Review, Vol.35, No.4 (2001), pp.799-840.
    [45]E. O. Cox, R. J. Parsons. "Senior-to-senior Mediation Service Project." The Gerontologist, Vol.32 (1992), pp.420-422.
    [46]Elleman, S. J.. "Problems in Patent Litigation:Mandatory Mediation May Provide Settlements and Solutions." Ohio State Journal on Dispute Resolution, Vol.12 (1997), pp. 759-768.
    [47]Emery, R. E., S. G. Matthews, K. M. Kitzmann. "Child Custody Mediation and Litigation: Parents' Satisfaction and Functioning One Year after Settlement."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Vol.62 (1994), pp.124-129.
    [48]Fisher, R.. "Why not Contingent Fee Mediation?" Negotiation Journal, Vol.2 (1986), pp. 49-61.
    [49]Fitzpatrick, Peter. "The Impossibility of Popular Justice." Social and Legal Studies, Vol.1, No.2 (1992), pp.199-215.
    [50]Fitzpatrick, Peter. "The Rise and Rise of Informalism." In Roger Matthews, Informal Justice,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88, pp.190-192.
    [51]Folger, J. P., R. A. Bush. "Transformative Mediation and Third-party Intervention:Ten Hallmarks of a Transformative Approach to Practice." Mediation Quarterly, Vol.19 (1996), pp.263-278.
    [52]Foster, Kenneth W.. "Embedded within State Agencies:Business Associations in YanTai." The China Journal, No.47 (Jan.,2002), pp.41-65.
    [53]Foucault, Michel. "Govermnentality." In Gramham Burchell, Colin Gordon, Peter Miller (Eds.), The Foucault Effect: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with Two Lectures by and an Inteniew with Michel Foucault, America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pp. 97-102.
    [54]Foucault, Michel. "Subject and Truth in about the Beginning of the Hermeneutics of the Self: Two Lecture at Dartmouth." Political Theory, Vol.21, No.2 (May,1993), pp.198-227.
    [55]Gabel, Peter, Jay Feinman. "Contract Law as Ideology." In David Kairys (Eds.), The Politics of Law:A Progressive Critique,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82, pp.171-183.
    [56]Gabel, Peter. "The Mass Psychology of the New Federalism:How the Burger Court's Political Imagery Legitimizes the Privatization of Everyday Lif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Critical Legal Studie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1982.
    [57]Gadlin, H.. "Careful maneuvers:Mediating Sexual Harassment." Negotiation Journal, Vol.7 (1991), pp.139-150.
    [58]Gaschen, D. A.. "Mandatory Custody Mediation:The Debate Over Its Usefulness Continues." Ohio State Journal on Dispute Resolution, Vol.10 (1995), pp.469-488.
    [59]Gerber, Larry G. "Corporatism and State Theory:A Review Essay for Historians." Social Science History, Vol.19, no.3 (1995), pp.313-332.
    [60]Gerhart, P., J. Drotning. "Dispute Settlement and the Intensity of Mediation."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19 (1980), pp.352-359.
    [61]Gire, J. T., D. W. Carment. "Dealing with Disputes: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133 (1993), pp.81-95.
    [62]Goldstein, Steven M.. "China in Transition:The Political Foundations of Incremental Reform." The China Quarterly, No.144 (Dec.,1995), pp.1105-1131.
    [63]Grillo, T.. "The Mediation Alternative:Process Dangers for Women." The Yale Law Journal, Vol.100 (1991), pp.1545-1610.
    [64]Guo, H., B. Klein. "Bargaining in the Shadow of the Community:Neighborly dispute resolution in Beijing hutongs." Ohio State Journal on Dispute Resolution, Vol.20 (2005), pp. 825-909.
    [65]Harrington, Christine B.. "Regulatory Reform:Creating Gaps and Making Markets." Law and Policy, Vol.10, Issue 4 (1988), pp.293-316.
    [66]Henderson, D. A.. "Mediation Success:An Empirical Analysis." Ohio State Journal on Dispute Resolution, Vol.11 (1996), pp.105-147.
    [67]Heuer, L., S. Penrod. "Procedural Preference as a Function of Conflict Intens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51 (1986), pp.700-710.
    [68]Hiltrop, J.("Mediator Behavior and the Settlement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Disputes in Britai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Vol.41 (1985), pp.83-99.
    [69]Hirsch, Joachim. "The New Leviathan and the Struggle for Democratic Rights." Telos, No. 48 (1981), pp.79-89.
    [70]Huang, P. C. C.. "Divorce Law Practices and the Origins, Myths and Realities of Judicial "Mediation" in China." Modern China, Vol.31 (2005), pp.151-203.
    [71]Huang, Philip C. C.. "Court Mediation in China, Past and Present." Modern China, Vol.32, No.3 (Jul.,2006), pp.275-314.
    [72]Huang, Philip C. C. "Public Sphere/Civil Society in China? The Third Realm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Modern China, Vol.19, No.2 (Apr.,1993), pp.216-240.
    [73]Huang, Philip C. C. "Whither Chinese Law?" Modern China, Vol.33, No.2 (Apr.,2007), pp. 163-194.
    [74]Ikenberry, G. John. "Conclusion:An I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n G. John Ikenberry, David A. Lake, and Michael Mastanduno (Eds.), The State and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thaca, N. 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8, pp. 222-223.
    [75]Irving, H. H., M. Benjamin. "An Evaluation of Process and Outcome in a Private Family Mediation Service." Mediation Quarterly, Vol.10 (1992), pp.35-55.
    [76]Johnson, D. W., R. T. Johnson, B. Dudley, etc.. "The Impact of Peer Mediation Training on the Management of School and Home Conflict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Vol.32, No.4 (Winter,1995), pp.829-844.
    [77]Johnson, D. W., R. T. Johnson. "Conflict Resolution and Peer Mediation Programs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Vol.66, No.4 (Winter,1996), pp.459-506.
    [78]Joseph, K. L..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What Soci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will affect its Development?" Ohio State Journal on Dispute Resolution, Vol.11 (1996), pp.207-225.
    [79]Karambayya, R., J. M. Brett, A. Lytle. "Effects of Formal Authority and Experience on Third-party Roles, Outcomes, and Perceptions of Fairnes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35 (1992), pp.426-438.
    [80]Karim, A., R. Pegnetter. "Mediator Strategies and Qualities and Mediation Effectiveness."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22(1983), pp.105-114.
    [81]Kim, N. H., James A. Wall Jr., D. W. Sohn. "Community and Industrial Mediation in South Korea."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37 (1993), pp.361-381.
    [82]Kozan, M. K., C. Ergin. "Preference for Third-party Help in Conflict Manag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urkey:An Experimental Study."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Vol.29 (1998), pp.525-539.
    [83]Kozan, M. K., S. S. Ilter. "Third-party Roles Played by Turkish Managers in Subordinates Conflict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Volume 15, Issue 5 (1994), pp.453-466.
    [84]Kressel, K., D. Pruitt. "Conclusion:A Research Perspective on the Mediation of Social Conflict." In K. Kressel, D. G. Pruitt (Eds.), Mediation Research,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1989, pp.394-436.
    [85]Kriesberg, L.. "Coordinating Intermediary Peace Efforts." Negotiation Journal,1996, Vol.12, No.4 (1996), pp.341-352.
    [86]Kruk, E.. "Practice Issues, Strategies, and Models: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Art of Family Mediation." Family and Conciliation Courts Review, Vol.36, Issue 2 (1998), pp.195-215.
    [87]Leng, "Pre-1949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st Chinese System of Justice," China Quarterly, No.2 (April-June 1967), pp.93-110.
    [88]LI, Tingting. "Village Citizenship Disputes in China:Changing Unfair Decision-making."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Mediation Conference, Sydney, Australia, September 11-13,2012. ftp://ftp.im.com.au/ME12/Final%20papers/Tingting%201i.pdf.
    [89]Lim, R., P. Carnevale. "Contingencies in the Mediation of Disput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58 (1990), pp.259-272.
    [90]Lubman, S.. "Dispute Resolution in China after Deng Xiaoping:"Mao and Mediation" revisited." Columbia Journal of Asian Law, Vol.11 (1997), pp.229-391.
    [91]Lubman, S.. "Mao and Mediation:Politics and Dispute Resolution in Communist China." California Law Review, Vol.55 (1967), pp.1284-1359.
    [92]Lupton-Smith, H. S. W. L. Carruthers, R. Flythe, etc.. "Conflict Resolution as Peer Mediation: Programs for Elementary, Middle,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School Counselor, Vol.43 (1996), pp.374-391.
    [93]MacNeil, R. W.. "Contract in China:Law, Practice and Dispute Resolution." Stanford Law Review, Vol.38, No.2 (1989):303-397.
    [94]Madsen, R.. "The Public Sphere, Civil Society and Moral Community:A Research Agenda for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Modern China,1993, Vol.19, No.2 (1993), pp.183-198.
    [95]McGillicuddy, N., G. Welton, D. Pruitt. "Third-party Intervention:A Field Experiment Comparing Three Different Mode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53 (1987), pp.104-112.
    [96]Migdal, Joel S.. "The State in Society:An Approach to Struggle for Domination." In Joel S. Migdal, AtulKohli, Vivienne Shue (Eds.), 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s:Dom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Third Worl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pp.7-34.
    [97]Mika, H.. "Mediating Neighborhood Conflict:Conceptual and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Negotiation Journal, Vol.3, Issue 4 (1987), pp.397-410.
    [98]Milburn, T., P. Isaac. "Prospect Theory: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Mediation." Peace and Conflict:Journal of Peace Psychology, Vol.1 (1995), pp.333-342.
    [99]Miller, Peter, Nikolas Rose. "The Tavistock Programme:The Government of Subjectivity and Social Life." Sociology, Vol.22 (1988), pp.171-192.
    [100]Mumpower, J. L., J. Rohrbaugh. "Negotiation and Design:Supporting Resource Allocation Decisions through Analytical Mediation." Group Decision and Negotiation, Vol.5. Issue 4-6 (1996), pp.385-409.
    [101]Murray, J. S.. "The Cairo Stories:Some Reflections on Conflict Resolution in Egypt." Negotiation Journal, Vol.13 (1997), pp.39-60.
    [102]Nee, Victor. "Social Inequality in Refonning State Socialism:Between Redistribution and Markets i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6, No.3 (Jun.,1991), pp.267-282.
    [103]Nee, Victor. "The Emergence of a Market Society:Changing Mechanisms of Stratification i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01, No.4 (Jan.,1996), pp.908-949.
    [104]Nickles, R. W., J. Hedgespeth. "A Generic Model for Divorce Mediation." Journal of Divorce and Remarriage,Vol.17(1991), pp.157-169.
    [105]Oi, Jean C..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Vol.45, No.1 (Oct.,1992), pp.99-126.
    [106]Pavlich, George. "The Power of Community Mediation:Government and Formation of Self-Identity." Law & Society Review, Vol.30, No.4 (1996), pp.707-734.
    [107]Pearson, Margaret. "The Janus Face of Business Associations in China:Socialist Corporatism in Foreign Enterprise."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31 (Jan.1994), pp. 25-46.
    [108]Pedersen, P.. "Cultural Constructs of Conflict and Peace." paper delivered to NADRAC conference "ADR:A Better Way to Do Business," 4 Sept.2003, Sydney, Canberra,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109]Pei, Minxin. "Chinese Civic Associations:An Empirical Analysis." Modern China, Vol.24, No.3 (Jul.,1998), pp.285-318.
    [110]Phear, P.. "Parent-child Mediation:Four States, Four Models." Mediation Quarterly, Vol.7 (1985), pp.35-45.
    [111]Polley, R.. "Intervention and Cultural Context:Mediation in the U. S. and Norway."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14 (1988), pp.617-629.
    [112]Popkin, Samuel L.. "Corporatism and Colonialism: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Change in Vietnam."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8, No.3 (Apr.,1976), pp.431-464.
    [113]Pruitt, D. G, R. S. Peirce, N. B. McGillicuddy, etc.. "Long-term Success in Mediation." Law and Human Behavior, Vol.17 (1993), pp.313-330.
    [114]Pruitt, D. G, R. S. Peirce, S. Czaja, etc.. "Aggression as Procedural Choice in Social Conflic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Aggression and Violence, SUNY at Albany, April 5-6,1991.
    [115]Raiffa, H.. "Mediation of Conflict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Vol.27 (1983),pp. 195-210.
    [116]Read, Benjamin L., Ethan Michelson. "Mediating the Mediating Debate:Conflict Resolution and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52, No.5 (Oct.,2008), pp.737-764.
    [117]Reynolds, W. L., M. H. Tonry. "Professional Mediation Services for Prisoners'Complaints."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Journal, Vol.67 (1981), pp.294-297.
    [118]Riskin, L. L.. "Understanding Mediator's Orientations,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A Grid for the Perplexed." Harvard Negotiation Law Review, Vol.1 (1996), pp.7-51.
    [119]Roehl, J., R. Cook. "Issues in Mediation:Rhetoric and Reality Revisited."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Vol.41 (1985), pp.161-178.
    [120]Rogers, S. J.. "Ten Ways to Work More Effectively With Volunteer Mediators." Negotiation Journal, Vol.7 (1991), pp.201-211.
    [121]Ross, Lester. "The Changing Profile of Dispute Resolution in Rural China:the Case of Zouping Country, Shandong." Stanfor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26, Np.1 (1989), pp.15-66.
    [122]Ross, W. H., C. Wieland. "Effects of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Time Pressure on Managerial Mediation Strategy in a Simulated Organizational Dispute."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Vol.81 (1996), pp.228-248.
    [123]Ross, W. H., D. E. Conlon. "Hybrid Forms of Third-party Dispute Resolution: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of Combining Mediation and Arbitration."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25, No.2 (Apr.,2000), pp.416-427.
    [124]Rubin, J..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ird-party Intervention in Conflict:Toward Some Generalization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Vol.87 (1980), pp.379-391.
    [125]Selva, Lance H., Robert M. Bohm.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Informalism Experiment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Crime and Social Justice, No.29 (1987), pp.43-57.
    [126]Severson, M. M., T. V. Bankston. "Social Work and the Pursuit of Justice through Mediation." Social Work, Vol.40 (1995), pp.683-691.
    [127]Shonholtz, Raymond. "Community as Peacemaker:Making Neighborhood Justice Work." Current Municipal Problems,No.15 (1988-89), pp.291-321.
    [128]Shonholtz, Raymond. "Neighbourhood Justice Systems:Work, Structure and Guiding Principles." Mediation Quarterly, No.5 (1984), pp.3-19.
    [129]Shonholtz, Raymond. "The Citizens' Role in Justice:Building a Primary Justice and Prevention System at the Neighborhood Level."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No.494 (1987), pp.42-57.
    [130]Shulman, H. A.. "Using Developmental Principles in Violence Prevention."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Vol.30 (1996), pp.170-180.
    [131]Silbey, S., S. Merry. "Mediator Settlement Strategies." Law and Policy, Vol.8 (1986), pp. 7-32.
    [132]Skilling, H. Gordon. "Interest Groups and Communist Politics Revisited." World Politics, Vol. 36, No.1(1983), pp.1-27.
    [133]Smith, W. P.. "Effectiveness of the Biased Mediator." Negotiation Journal, Vol.1 (1985), pp. 363-372.
    [134]Sohn, D. W., and James A. Wall Jr.. "Community Mediation in South Korea:A City-Village Comparison."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37 (1993), pp.536-543.
    [135]Spitzer, Steve, Andrew Scull. "Privatization and Capitalist Development:The Case of the Private Police." Social Problems, No.25 (1977), pp.18-29.
    [136]Sprenkle, S., C. Storm. "Divorce Therapy Outcome Research:A Substantive and Methodological Review."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Vol.41 (1983), pp. 239-258.
    [137]Stamato, L.. "Sexual Harassment in the Workplace:Is Mediation an Appropriate Forum?" Mediation Quarterly, Vol.10 (1992), pp.167-172.
    [138]Stein, J. G. "Structures, Strategies, and Tactics of Mediation:Kissinger and Carter in the Middle East." Negotiation Journal, Vol.1, No.4 (1985), pp.331-348.
    [139]Sterling, J. S., W. E. Moore. "Weber's Analysis of Legal Rationalization:A Critique and Constructive Modification." Sociological Forum, Vol.2 (1987), pp.67-89.
    [140]Strena, R., G Westermark. "Arbitration and Mediation in a Neighborhood Small Claims Project." Mediation Quarterly, Vol.5 (1984), pp.39-52.
    [141]Sunoo, J. M.. "Some Guidelines for Mediators of Intercultural Disputes." Negotiation Journal, Vol.6 (1990), pp.383-389.
    [142]Susskind, L. E.. "Court-appointed masters as mediators." Negotiation Journal, Vol.1 (1985), pp.295-300.
    [143]Thoennes, N.. "Child Protection Mediation in the Juvenile Court." The Judges Journal, Vol. 33 (1994), pp.14-43.
    [144]Touval, S.. "Coercive Mediation on the Road to Dayton."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 Vol.1, No.3 (1996), pp.547-570.
    [145]Tyler, T. R.. "The Psychology of Disputant Concerns in Mediation." Negotiation Journal, Vol. 3, Issue 4 (1987), pp.367-374.
    [146]Umbreit, M. S., R. B. Coates. "Cross-site Analysis of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in Four States." Crime and Delinquency, Vol.39, Issue 4 (1993), pp.565-585.
    [147]Unger, Jonthan, Anita Chan. "China, Corporation, and the East Asian Model."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33 (1995), pp.29-53.
    [148]Unger, Jonthan. "Bridges:Private Busines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Rise of New Associations." The China Quarterly, No.147 (Sep.,1996), pp.795-819.
    [149]Wagner, R. V. "Mediated Divorces Last-At Least To the Bench." Negotiation Journal, Vol.6, Issue 1(1990), pp.47-52.
    [150]Wall, J. A., Jr., R. R. Callister. "Malaysian Community Mediation."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3, No.3 (Jun.,1999), pp.343-365.
    [151]Wall, J., D. Rude. "The Judge as a Mediato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Vol.76 (1991), pp.54-59.
    [152]Wall, J., M. Blum. "Community Medi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35, No.1 (Mar.,1991), pp.3-20.
    [153]Wall, James A., J. B. Stark, R. L. Standifer. "Mediation:A Current Review and Theory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5 (2001), pp.370-391.
    [154]Wall, James A., Jr., Ann Lynn. "Mediation:A Current Review."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Vol.37,No.1 (Mar.,1993),pp.160-194.
    [155]Wall, James A., Jr., John B. Stark, Rhetta L. Standifer. "Mediation:A Current Review and Theory Development."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5, No.3 (Jun.,2001), pp. 370-391.
    [156]Wall, James A., M. Blum. "Community Medi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35, No.1 (1991), pp.3-20.
    [157]Wall, James A., R. R. Callister. "Malaysian Community Mediation."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3 (1999), pp.343-365.
    [158]Watkins, M., K. Winters. "Intervenors with Interests and Power." Negotiation Journal, Vol. 13 (1997), pp.119-142.
    [159]White, Gordon. "Prospects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Xiaoshan City."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29 (1993), pp.63-87.
    [160]White, S. H.. "The Politics of NGO Development in China." Voluntas, Vol.2, No.2 (1991), pp.16-48.
    [161]Wiegand, S. A.. "A Just and Lasting Peace:Supplanting Mediation with the Ombuds Model." Ohio State Journal on Dispute Resolution, Vol.12 (1996), pp.100-122.
    [162]Wissler, R. L.. "Mediation and Adjudication in the Small Claims Court:The Effects of Process and Case Characteristics." Law and Society Review, Vol.29 (1995), pp.323-358.
    [163]Zartman, I., S. Touval. "International Mediation:Conflict Resolution and Power Politic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Vol.41. Issue 2 (1985), pp.27-45.
    [164]Zhou, Xueguang. "Unorganized Interests and Collective Action in Communist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8, No.1 (1993), pp.54-73.
    [165]Zweig, D., K. Hartford, J. Feinerman. "Law, Contracts, and Economic Modernization: Lessons from the Recent Chinese Rural Reforms," Stanfor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23, No.2 (1987), pp.319-36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